一、阿尔金断裂沿线阶地黄土堆积的TL年代与古气候变迁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任志森[1](2019)在《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河流阶地可以反映古气候变迁、新构造运动以及河流侵蚀基准面升降的变化,进而深化人们对区域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沅江是湖南境内流入洞庭湖的重要水系,其作为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的重要支流,是研究长江支流地貌演化及新构造运动响应的理想地区。论文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查明了沅江中游河流阶地的发育特征,结合区域对比探讨了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和新构造运动的响应,进而深化了对沅江流域地貌演变过程的理解。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查明了沅江中游河流阶地的发育特征,发现研究区阶地类型以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为主,干流普遍发育三到四级河流阶地,支流酉水最高发育五级河流阶地。结合测年数据,确定了河流阶地的年代格架为中更新世中期到全新世。2、分析了河流阶地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认为沅江中游干流区和支流阶地发育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偶数阶段,表明河流阶地的堆积主要发生在冷期,气候变化在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查明了研究区河流阶地下切速率为0.10-0.20m/ka,揭示出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幅度较小,干流和支流河流下切速率基本一致,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4、区域对比分析表明,研究区阶地形成年代和下切速率同长江三峡段和澧水流域基本一致,沅江中游河流地貌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地貌演化综合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苏琦[2](2019)在《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造变形和气候波动对于地球表面的塑造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河流作为连接物源区与沉积区之间的纽带,对于构造变形与气候波动的响应十分敏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巴彦喀拉山脉北麓并向北东方向切穿整个高原东北缘,并记录了丰富的地质-地貌信息。对于黄河中上游地质地貌过程的精确厘定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与扩展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历史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各国地质地貌学家对黄河研究展开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然而目前对于黄河的诸多研究依旧存在一些争论与不确定性。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黄河古河道发育和现代黄河的形成时间、黄河在各个河段最早出现的年代、以及黄河流域内部精细地质-地貌过程等。本研究对于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区(如积石峡、米家峡以及青铜峡)开展了详细的河流下切历史以及区域剥蚀速率研究,详细厘定了:1)积石山东西两侧横向河流千年尺度的侵蚀速率;并根据对区域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的综合分析,得出积石山两侧的构造活动控制了东侧较高的侵蚀速率的结论;2)青藏高原东北缘米家山及其南侧老龙湾盆地的黄河下切速率以及下切历史,在假设老龙湾盆地下切速率等于区域背景下切速率的基础上,得到了米家山相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抬升速率为1.21mm/a;3)青铜峡地区存在8级黄河阶地,其晚第四纪以来的黄河下切速率稳定在200m/Ma并在约65ka以来加速下切,黄河在青铜峡地区初次出现的时间是0.6Ma,此时黄河是以河套盆地为界的两个具有完全不同演化历史的河段。详细的研究工作如下:南北向展布的积石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中央位置,同时也是高原主体与陇中盆地的地貌界限。黄河切过积石山北侧形成积石峡。积石山东西两侧分别是临夏盆地与循化盆地,两个盆地内部的年均降雨量分别是~700mm/a以及~260mm/a。同时积石山东西两侧山麓地带也分布着两条山前逆冲断裂,这两条断裂将积石山向东西两侧分别推覆到两侧盆地的第四纪沉积层之上。由于这些原因,积石山及其两侧的临夏、循化盆地就是鉴别构造和气候对于地表过程控制作用的良好实验区。在本研究中,我们在积石山两侧的横向河流中选取了 14条河流并在河流的出山口处采集河沙样品,并以此来限定这些河流的千年尺度的侵蚀速率。另外,我们也对盆地两侧的气候条件(如年均降雨量以及植被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野外考察以及遥感影像判读)。之后,我们对积石山两侧的采样河流也进行了河流纵剖面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该地区地表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积石山东侧河流的侵蚀速率几乎是西侧河流的两倍(东侧河流的平均侵蚀速率是0.85mm/a而西侧是0.42mm/a)。此外,东侧的河流陡峭系数、增强植被指数(EVI)、以及降雨数据均高于西侧;而两侧河流的凹度指数却是相差不大。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是两侧逆冲断裂的差异活动性导致了山体两侧河流的河流陡峭指数差异巨大,而陡峭指数也控制了两侧不同的侵蚀速率。米家山是海原断裂上的一个构造结,黄河由其东侧切过形成米家峡,并在黄河的西岸留下多级黄河阶地。老龙湾盆地位于米家山的南侧,是一个第三纪的拉分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完全受控于海原断裂,黄河切穿了老龙湾盆地并在其中留下若干阶地。在本研究中,我们实地调查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米家峡以及老龙湾盆地内部的黄河阶地,并在阶地上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样品用以确定这两处阶地的废弃年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黄河在米家峡与老龙湾盆地内部的下切速率以及构造活动对于河流下切的控制作用。我们在米家山和老龙湾盆地内各选取两级阶地序列,并在米家山(T11和T14)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的剖面样品,在老龙湾盆地内部的S2和S3上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表面样品,同时利用现代黄河河沙样品校正了继承浓度。我们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限定米家山地区的阶地废弃年龄,老龙湾盆地阶地年龄利用CosmoCalc 3.0进行限定。结果显示,米家山地区的T11和T14的废弃年龄分别是68-9.4 +11.2ka 和174.7-38.4 +52ka而老龙湾盆地的S2和S3分别是45.0±1.8ka和123.9±2.7ka。结合野外实测的阶地的拔河高度,我们限定了米家山以及老龙湾盆地内部的黄河下切速率。结果显示,米家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下切速率是~1.94 mm/a,而老龙湾盆地的下切速率(~0.73mm/a)明显低于米家山。米家山地区的黄河下切速率甚至是老龙湾盆地的两倍。由于米家山与老龙湾盆地位于同一个气候区,所以气候波动对于这两处的黄河下切与阶地形成的作用一致。如果我们认为米家山地区的黄河下切速率受控于气候波动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整体隆升,那么这两处下切速率的差值可以被认为是米家山的相对于老龙湾盆地的隆升速率。由此我们认为海原断裂对于黄河在米家山地区的下切影响重大,而且大型走滑断裂对于区域地貌演化以及地形生长有着重大意义。青铜峡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最边缘地区,其东北一侧为鄂尔多斯块体西南一侧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主体。黄河切过牛首山并在其右岸留下多级黄河阶地。前人研究指出阶地是记录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与构造演化的良好载体。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牛首山西侧的黄河阶地并识别出了 8级阶地。我们根据阶地由下向上的排布将之命名为T1-T8,其中T1是堆积阶地,T2、T3、T6以及T8为基座阶地,其它阶地为剥蚀阶地。我们通过光释光(OSL)测年法以及宇宙成因核素剖面测年方法对于四级基座阶地进行了年代学约束,结果显示T2,T3,T6以及T8的废弃年龄分别是51.6±2.9ka,60.7-8.3+14.4 ka,346.1-27.3+30 ka,以及 580-640 ka。通过测定采样阶地的拔河高程我们限定了黄河的平均下切速率。结果显示350ka以来黄河的下切速率稳定在约200m/Ma并在约60ka以来加速下切。结合区域构造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特征,我们认为青铜峡阶地的形成是在牛首山快速隆升的基础之上由气候变化所驱动。另外,我们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河在青铜峡地区最早的形成年代为0.6Ma,而此时黄河应该是由河套盆地分为上下两个独立演化的河段。
张岳敏[3](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干旱-半干旱区,大面积区域被沙漠/沙地覆盖,强烈的地表过程不仅可能增加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还会通过粉尘传输影响北半球及更大空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是目前影响范围广、应对难度大的一个全球性重点问题,对其变化历史的研究愈显重要,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且应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之一。沙漠/沙地的沉积物堆积速率快,同时其侵蚀速率也快,能够与黄土在空间上作对比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环境变迁研究中,成为解译古气候演化历史的典型风尘堆积。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其横亘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是全球中纬度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组成部分。该沙地不仅地处东亚季风区边缘地带,还是干草原向森林草原带渐变区域,也是我国北方沙漠/黄土边界和农牧交错带的重要过渡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对气候环境演变响应十分敏感的生态脆弱区,是研究我国乃至北半球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前人对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地质地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K-Ar年代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亦从不同角度对浑善达克沙地内的风成砂-砂质古土壤序列、湖泊沉积和沙地边缘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做了一系列详细而深入的短时间尺度古气候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目前对浑善达克沙地古气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次间冰期以来,末次间冰期之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浑善达克沙地区域新生代以来发生多期火山作用,广泛发育玄武岩与风成砂、湖相沙层等碎屑沉积以及玄武岩与泥岩、风成砂岩等岩相沉积的互层,鉴于玄武岩可以获得较准确的K-Ar年龄,结合各种沉积层上下两层玄武岩的K-Ar年龄,能够建立新生代以来更长时间尺度的地层年代框架。本文基于在浑善达克沙地广泛的科学考察和系统采样工作,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K-Ar年代学研究和沉积物环境替代指标分析;并整理和总结前人在研究区利用玄武岩做测年载体研究的资料,以玄武岩K-Ar年龄为主,结合该区已有的古地磁年龄、释光年龄,建立沙地沉积地层年代框架,通过综合分析沉积相特征和气候替代性指标,恢复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气候变化过程,并初步探讨影响该区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以期对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气候变化研究空缺起到一定补充作用。研究发现浑善达克沙地古近纪时气候整体湿润,但依然有几次干湿波动,在中始新世和晚始新世气候条件比较干旱;中新世经历了从暖干到暖湿,又逐渐向寒冷干旱转变的过程;在上新世表现为整体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持续到更新世中期,更新世晚期又向干旱转变;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存在干湿交替变化频繁的特点。指示全球气候冷暖干湿变化与青藏高原生长对研究区新生代早期和中期气候环境变化有关键影响;晚新生代以来,沙地的气候变化反映了对全球冰量周期性波动的区域响应,受到全球冰量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共同影响。
王祎[4](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沉积物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认为尖扎盆地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山耦合地貌的格局之中,位于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内陆干旱区的汇聚地带,同时西风环流和东亚季风也在此碰撞交汇,所以研究区对气候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在尖扎盆地内部连续沉积,记录了丰富的古环境和构造信息,为进一步探讨亚洲内陆干旱化、东亚季风演变过程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记录。本文选择位于青藏髙原东北缘尖扎盆地加让剖面约11.85.80Ma的沉积序列作为研究对象,风成红黏土是加让剖面的主要堆积物,其中夹杂有少量河湖相沉积。以全岩矿物指标研究为主,结合加让剖面沉积相演化特点,并以剖面磁化率值的变化作为参考对比,系统的进行矿物学研究,得到该地区的古气候变迁等信息,通过具体分析沉积物矿物种类、相对含量、比值以及组合特征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反演、完善局部的古气候环境,获得尖扎盆地在约11.805.80Ma阶段蕴含的古气候环境信息,主要成果如下:(1)加让剖面中沉积物的矿物组分主要包括碎屑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其中以碎屑矿物居多,主要是石英、斜长石、云母类矿物(白云母、黑云母),少量尖晶石、辉石类矿物(普通辉石、锰钙辉石及顽火辉石等)、金红石、刚玉、磁铁矿、钛磁铁矿、榍石、霞石,偶见锆石、石榴子石、锐钛矿;碳酸盐矿物以方解石为主,白云石含量较少;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占比最高,还有少量赤铁矿、高岭石和沸石。(2)通过分析沉积物矿物种类及分布特征,显示较高的方解石、长石、绿泥石含量,较低的云母含量、轻矿物成分成熟度指数和重矿物稳定系数反映该区域风化作用较小,成壤程度较弱,降雨量低,为干冷气候;反之,较低的方解石、长石、绿泥石含量,较高的云母含量、轻矿物成分成熟度指数和重矿物稳定系数则表示该区域风化作用与成壤作用强,降雨量高,为温暖潮湿气候,再结合磁化率变化曲线,并与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及其它全球气候变化事件联系对比,可以将尖扎盆地11.805.80Ma气候环境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约11.8010.00Ma气候干冷期;10.008.60Ma气候暖湿波动期;8.606.20Ma气候温暖湿润及6.205.80Ma气候转向干冷。(3)在约10Ma、8.6Ma、7.2Ma节点附近,主要矿物的含量及组合特征有明显改变,说明当时的古环境状况发生急剧变化,可以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在约108Ma期间广泛发生了一系列较强烈的构造运动,来源于周边山脉的剥蚀使得研究区沉积物质增多,物质来源具有近源性特征。加让剖面矿物组成分布记录的尖扎及周边地区的古环境演化过程是受到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协同影响的。
郭本泓[5](2018)在《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时代、成因与晚上新世以来地貌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流域地貌系统的形成演化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地貌面及其相关沉积物是解密层状地貌序列、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之间耦合过程的重要地质载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快速强烈隆升是新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构造事件之一。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亚洲大陆的构造-地貌分布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高原隆升引起的地势演变与亚洲河流系统和黄土地貌的发育演化密不可分。作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水系,其形成发育也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结果。因此,黄河的形成历史研究及其对高原隆升-地貌演化的指示作用,历来都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兰州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该区构造活跃、地震频发,又地处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区、东部亚洲季风区及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和气候带的交汇地区。同时,盆地内保存有相对完整的新生代地层,详细记录着晚新生代以来区域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信息,是研究构造、地貌、气候及其相互作用的理想载体。前人对其新生代地层进行了生物地层学、年代学、古环境和地貌演化等大量研究,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对盆地内重要的五泉砾岩以及盆地南侧皋兰山黄土形成年代缺乏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以兰州盆地皋兰山红粘土-黄土钻孔岩芯,以及范家坪和五泉山剖面五泉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热磁曲线、磁滞回线和古地磁)、黄土地层学(碳酸钙和粒度)和宇生核素(26Al/10Be)埋藏年代学研究,结合西津黄土钻孔和五泉山黄土剖面的区域地层对比,确定了五泉砾岩和皋兰山红粘土-黄土地层的年代。通过五泉砾岩的沉积特征、物源示踪(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水流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五泉砾岩的成因意义,重建晚上新世以来兰州盆地地貌发育演化过程,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山地隆升、黄河水系形成及其与黄土地貌的耦合过程研究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热退磁和交变退磁)、黄土地层学(碳酸钙和粒度)和区域地层对比研究表明,皋兰山265.7 m连续红粘土-黄土钻孔中红粘土底部年龄约为3 Ma,黄土底界年龄为2.8 Ma,为兰州盆地最老黄土。2、通过磁性地层年代学、宇生核素埋藏年代、化石记录和区域地层的对比研究表明,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沉积年龄约为3.6-2.2 Ma,其中上、下五泉砾岩的分界年龄约为3 Ma。3、通过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沉积相、砾石组成和古流向的对比发现,五泉砾岩所代表的河流沉积序列和现代黄河阶地砾石层所指示的河流源区和古水流方向基本一致,推测兰州盆地古黄河水系建立的时间为3.6 Ma左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兰州盆地水系地貌的发育演化可能受到高原隆升和亚洲季风的共同影响和驱动。4、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晚新生代以来兰州地区至少经历了3.6、3、2.2、1.8-1.7、1.2-1.1和0.9-0.8 Ma六次重大构造活动事件。其中3.6 Ma左右高原强烈的构造隆升(青藏运动A幕)造就了巨大的地形差异和夏季风的加强,导致高原东北缘古黄河水系开始发育,形成了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的下五泉砾岩沉积;3 Ma左右,构造活动导致七里河拗陷带和五泉山地区下五泉砾岩沉积结束,上五泉砾岩开始发育。同时,皋兰山地区的红层之上开始发育红粘土,二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2-1.8 Ma左右,青藏运动C幕的构造隆升导致甘肃期准平原发育结束,现代黄河开始形成;此后在昆黄运动、共和运动和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9级兰州式黄河阶地和典型的兰州黄土地貌格局。
席建建[6](2018)在《青海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碳酸盐含量及其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尖扎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内陆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地带,同时又处在东亚季风和西风环流的汇聚地带,属于气候极度敏感区域。盆地内部沉积了巨厚且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构造活动和古环境信息。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形成演化以及亚洲内陆干旱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本文以青海省尖扎县城西,时间跨度为11.805.80 Ma的加让剖面沉积序列为主要研究对象,剖面主要以风尘红黏土沉积为主,但发生过多次沉积微相变化,其间夹杂着短暂的湖相及河流相沉积,红黏土中主要的碳酸盐矿物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选取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变化来反映尖扎盆地自晚中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通过对红黏土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的实验测定,将其与剖面沉积物磁化率和粒度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尖扎盆地在约11.805.80 Ma期间所反映的东亚季风的演化及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尖扎盆地与周边盆地的地层对比以及对加让剖面的岩性和地层观察,将尖扎盆地晚中新世沉积地层划分为下东山组和加让组。尖扎盆地加让剖面主要以风尘红黏土堆积为主体,其间夹杂着短暂的湖相及河流相沉积。通过野外对尖扎盆地加让剖面的岩性变化特征的观察,并结合室内粒度分析将该剖面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风尘红黏土堆积、浅湖相和风尘红黏土交替沉积、风尘红黏土堆积并夹有多个冲洪积薄层、河流相沉积4个沉积阶段。(2)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物中碳酸盐矿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红黏土中方解石的含量与次生方解石的含量相近,其含量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该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方解石含量越低表示风化淋滤和成壤作用加强,降水增多,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增强;反之则表示风化淋滤和成壤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寒冷干燥,冬季风增强。根据方解石含量以及磁化率变化曲线的对比可将加让剖面约11.805.80 Ma沉积序列划分为以下4个气候阶段:约11.809.80 Ma气候干冷期;约9.808.57 Ma气候暖湿期;约8.576.15Ma气候暖润期及约6.155.80 Ma气候干冷期。(3)加让剖面中白云石主要是由源区携带而来,其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源区环境的变化,白云石含量在约108 Ma显着增加,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盆地周缘山脉风化剥蚀加快,近源物质增多所致。在约8.57 Ma沉积物方解石含量和磁化率急剧变化,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夏季风明显加强,约7.20 Ma之后,夏季风的变化受到高原隆升、全球变冷和北极冰盖扩张的综合影响。
唐进年[7](2018)在《库姆塔格沙漠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库姆塔格沙漠是我国第六大沙漠,因气候极端干旱,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展了专门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是我国最后一个也是最晚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沙漠。截至目前,对该沙漠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仍不系统,尤其是对沙漠的形成发育和古气候过程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前期的考察发现,库姆塔格沙漠广泛分布天然露头地层剖面,沉积类型多样,且地层中古风成砂分布较多,是研究干旱区沙漠形成演化的理想场地。本论文基于野外考察与观测,较为系统采集了库姆塔格沙漠地表沉积物样135个和沙漠南部梭梭沟上游段典型露头地层ZH剖面沉积物样257个,通过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特征与环境的分析,阐明库姆塔格沙漠地表沉积物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组成与分布特征;经物源分析,进一步探明了库姆塔格沙漠风成砂的物源;结合地层剖面的沉积构造特征,建立了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不同气候代用指标的古气候记录序列,揭示了库姆塔格沙漠一定历史时期形成发育的古环境和古气候过程。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库姆塔格沙漠地表风成砂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大介于-110φ,但主要集中分布在13φ,总体上以细砂为主,其次是中砂和极细砂,平均粒径2.25φ(0.21mm),风选相对较差(平均σ=0.65);粒径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有所粗化,是长期经主风向东北风或偏北风蚀积分选的结果;经物源环境分析,地表风成砂物源沉积环境有风成、冲洪积和河湖相沉积,属近距离搬运。(2)库姆塔格沙漠地表沉积物化学组成以Si和Al为主,Si含量除东部外呈不同程度的富集特征;Ca仅在东南和南部区域上有一定程度富集,其它主量元素Al、Fe、Mg、K、Na均呈亏损特征;主量元素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差异,Si和K与纬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Fe、Ca、Mg则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其空间上的差异性是物源沉积环境不同所致。微量元素中W、Sn、U、Bi、Br、Th、Co、As、Pb、Ni、Ga、Cu、Y、Sr、Hf、Rb、Zr呈富集特征,其中W、Sn、U、Bi、Br和Th富集程度较高。经SiO2/Al2O3比值分析,地表沉积物的成分成熟度由南到北增高。(3)基于沉积学、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的物源证据分析,进一步证实库姆塔格沙漠属“就地起沙”,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山的岩石风化碎屑物。经物源示踪特征值Sr/Ba判别,地表沉积物物源在南北上并不相同,中南部主要来自下伏冲洪沉积物,经历了由冲洪积粘土质细砂或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细砂→细砂→风成细砂的蚀积和分选过程;沙漠北部(40°12′11″N以北)主要来自罗布泊东侧阿奇克谷地至玉门关一带河湖相沉积物。沙漠北部区域地势较低且以风蚀为主,将不断接受的来自阿尔金山的冲洪积物和风力从北侧邻近区域搬来的河湖相沉积物再经风力作用又源源不断地向南搬运到沙漠南部。(4)结合梭梭沟ZH剖面OSL地层年代学分析和比对全球气候变迁,认为ZH剖面是第四纪末期以来的地层沉积,对冰后期以来的古气候有很好的响应记录,且对末次亚冰期的结束、新仙女木事件和全新世大暖期均有响应记录;层位3845cm是末次亚冰期的终止线,标志着末次亚间冰期的开始,气候由冷增暖。依据粒度和地球化学气候代用指标在ZH剖面中的变化特征将库姆塔格沙漠自第四纪末冰后期以来的古气候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由冷湿→冷干→温干→温湿→暖湿→温干直至现代的干旱气候过程。(5)依据库姆塔格沙漠下伏第四纪地层剖面沉积相构造及风成砂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分析,沙漠演变的模式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南部边缘山麓地带风成砂主要是覆盖在洪积砾石或冲洪积砂之上,中南部沙漠主体以风成砂与冲洪积砂、粉砂互层叠覆为特征,北部则以风成砂与河湖相砂和粘土互层叠覆为特征,沙漠形成发育首先从西南部开始,之后不断发展扩大。
李宝锋[8](2016)在《钻孔揭示的河套盆地新生代环境与库布齐沙漠形成演化历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内陆沙漠的发育是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直接结果,对其形成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为认识亚洲内陆干旱化历史和演化过程提供最直接的证据。在这些沙漠中,黄土高原近源沙漠是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重要源区,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河套盆地南部的库布齐沙漠是黄土高原近源沙漠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地貌条件,库布齐沙漠的形成不仅受控于亚洲内陆干旱气候的发展,同时也受黄河活动和河套盆地古环境的影响,而河套盆地古环境重建则是认识库布齐沙漠和黄河形成演化过程的关键。本文对位于河套盆地的DR01钻孔地层序列进行了总结,同时对钻探于盆地中部的WEDP05钻孔开展了系统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采用电子磁旋共振(ESR)和磁性年代学方法建立了WEDP05钻孔地层的年代标尺。通过地层岩性判识、古生物证据、颗粒形态扫描电镜观察和粒度分析等多种方法恢复了 WEDP05钻孔地层的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利用WEDP05钻孔沉积物色度、磁化率、粒度、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有机质碳氮同位素及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并结合包括DR01钻孔在内的盆地多个钻孔沉积地层特征和年代序列重建了河套盆地新生代气候和古环境演化历史。最后,探讨了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时间及发育模式并讨论了黄河活动在盆地古环境演化和库布齐沙漠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DR01钻孔地层自底到顶可分为:晚白垩纪地层(2503.18-2125.45 m),下部主要为棕红色泥岩夹浅灰色泥岩,上部主要为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黄色砂岩和紫色薄层泥岩。上新世地层(2125.45-1834.55 m),棕色泥岩和砂质泥岩、淡黄色、粉色砂岩偶夹紫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白垩纪地层之间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纪地层(1834.55-0 m),淡黄色粉砂和细砂夹淡红色泥岩、砂质泥岩,部分层位出现青灰色、灰绿色、浅灰色泥岩,为典型的湖相沉积物。2.WEDP05钻孔地层沉积相自顶到底可划分为:0-11.3m,河流和沙漠沉积,其中顶部5.5 m以粗颗粒河流砂为主;11.3-87.51 m,湖相沉积,以细粒粘土和粉砂质粘土为主;87.51-141.63 m,风成砂层夹湖相沉积层;141.63-183.35 m,湖相沉积为主,中间夹一套风成砂层;183.35-268.14 m,风成砂层为主,中部夹厚约30米湖相沉积层;268.14-274.60 m,湖相粉砂质粘土沉积。3.WEDP05钻孔B/M界限位于143.4m处,钻孔底界年龄为~1.68 Ma。4.河套地区在新生代早期可能处于隆起状态并接受剥蚀,至少在上新世后开始沉降形成沉积盆地,盆地内发育河湖相沉积环境,第四纪时河湖和沙漠沉积环境多次交替发育。自早更新世以来盆地经历了多次的湖泊和沙漠交替扩张过程,其中~1.47-~1.30 Ma,~1.17-~1.07 Ma,~0.68-~0.60 Ma和~0.47 Ma至末次间冰期时湖泊扩张、沙漠收缩,盆地内气候相对湿润;在~1.30-~1.17 Ma,~1.07-~0.68 Ma、~0.60-~0.47 Ma和末次冰期时沙漠扩张、湖泊收缩,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0.47 Ma、~0.3 Ma和末次间冰期是盆地内湖泊扩张最为显着的三个时期;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湖泊萎缩消亡,库布齐沙漠显着扩张并发育大型沙丘,逐步形成现代景观格局。5.库布齐沙漠至少在早更新世~1.65 Ma时已经形成。近地面冬季风对河套盆地内裸露的河湖相沉积物的改造和搬运分选是库布齐沙漠物质的主要来源方式。黄河活动提供大量的碎屑物质是导致库布齐沙漠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盆地内湖泊萎缩及区域干旱气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6.河套盆地内黄河古河道可能至少在上新世时就已经形成。黄河流入河套盆地并建立较为完整上游水系的时间可能发生在至少~1.6 Ma,并至少在~1.2 Ma时形成较为完整的串联河套盆地、晋陕峡谷、汾渭盆地和三门峡的现代黄河水系。差异性构造活动造成盆地出水口抬升是导致黄河形成之后在河套盆地内发育湖泊环境的主要原因,湿润的气候条件对盆地内大湖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黄河快速侵蚀下切是造成河套盆地湖泊消亡的主要原因。
李翠林[9](2011)在《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以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地质遗迹及其所构成的地质环境,是地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基础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质遗迹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遗产倍受人们关注,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对其多重价值进行合理开发,是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新疆拥有大量稀缺的典型地质遗迹和丰富齐全的地质遗迹类型,这些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地域特色鲜明,综合价值较高,保护和开发的矛盾较为突出,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新疆五家国家级地质公园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恐龙化石为主体的古生物化石类国家地质公园,已经具有一定保护开发的基础。由于前期保护开发措施不到位,园区部分硅化木被盗挖倒卖,受到较严重破坏。选取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实证靶区,系统研究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具有显着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不仅能为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促进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论文一、二章。阐述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介绍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综述国内外地质遗迹及地质公园的理论及实践进展,分析地质遗迹保护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论文三、四、五章。对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类方法进行阐述,划分新疆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分析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从影响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发展程度与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保护开发的现有模式进行诊断,分析不同模式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效用,提出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动力机制由外部推动机制、内部驱动机制和支持机制三部分构成。在保护视角下优化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模式,在利益共享视角下优化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管理模式,提出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优化模式是一种“双翼”优化模式,是保护视角下开发优化模式和利益共享下管理优化模式的理性结合。从政策、管理、技术等角度探讨了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战略和思路,提出通过类型创新、功能创新、形象创新和体系创新开发新疆地质旅游产品谱系,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战略;通过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打造跨区域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品牌战略;通过构建产业链,实现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第三部分,论文第六章。运用昂谱(RMP)分析法,对实证靶区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色、景观丰度和组合容量、景观价值与功能、民族文化资源等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合旅游供需市场、区位条件、自然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等分析,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显示硅化木园旅游资源质量最高,综合得分为7.50分,魔鬼城景区次之,综合得分为7.42分。评价项目中赋值最高的是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评价因子中奇特度和科普教育价值赋值最高。景点规模层赋值较高显示出景点组合和环境容量较好;旅游条件层赋值较低,需进一步改善开发利用条件。以2010年实地调研、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取得的数据,系统分析实证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相关问题,在以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的和谐的保护开发观指引下,结合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相关因素,提出在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重点打造古生物景观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地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区,大力发展地质生态文化旅游。基本客源市场为乌鲁木齐大都市圈和昌吉市,外地来疆游客为次级客源市场。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地质公园特色资源,协同周边区域,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考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活动,形成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谱系。开发大、中、小环线及几条短距离旅游线路,满足游客科学考察、文化探索和休闲度假的不同需求,通过形象引导,整合旅游环境、产品、市场,使地质公园与周围景区协调开发,实现地质旅游的产业化发展。第四部分,论文第七章。总结案例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启示,指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研究方法的集成与改进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和谐的可持续的保护开发观是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重要保障。
周保[10](2010)在《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与群发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围绕着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的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群发机理、成因模式等问题,在广泛收集构造演化、古气候演变、黄河形成发育史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选取特大型滑坡进行了年代学测定,进而对研究区特大型滑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群发特性进行了分期特征研究,并从构造和气候等方面解释了造成这—现状的根本原因,对昆黄运动在本区的特殊性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总结归纳出3种主要的成因模式并选取了4处典型特大型滑坡对其形成机理、演化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结合GIS对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区划。最终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共发育特大型滑坡116处,总方量近100亿m3,易滑岩组包括下更新统粘土岩、泥岩、砂砾岩半成岩岩组;第三系、白垩系红色泥岩、砂砾岩半坚硬岩组;下元古界变质岩岩组等。其中第三系泥岩特大型滑坡的分布发育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强度上都表现为全区最强。各地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决定了各盆地、干流两侧、支流两侧、巨型滑坡分布等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发育不均的特性。(2)总结归纳了六种思路进行滑坡间接取样测年研究,即①滑坡体上覆黄土底部,②滑坡体覆盖阶地黄土顶部,③滑体内部高温片理化结构,④堰塞湖湖相层底部,⑤座落式滑坡流水相物质底部,⑥滑坡下伏物质顶部有机碳。共划分出6个群发期,分别为8万年左右、5万年左右、3万年左右、1-0.8万年左右、0.5万年左右、现今。认为各期的滑坡有其不同的诱发主因8万年左右地震诱发、5万年左右和3万年左右地震和降雨的耦合诱发、1-0.8万年左右地震诱发、0.5万年左右降雨诱发、现今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3)昆黄运动是昆仑山以北地区构造地貌的转型和定形期,其间存在两次应力转变。积石峡的切开是由于高原整体隆升降低了河流侵蚀基准面,导致黄河强烈溯源侵蚀所致,而后李家峡、松坝峡等峡口的切开主要是昆黄运动二、三幕的强烈构造运动导致NNW向分水岭构造强烈隆起降低了区域性侵蚀基准面所致。研究区NNW向山脉的加速隆升期就发生在昆黄运动二、三幕阶段。晚更新世以来存在两个较为强烈的构造亚期8万年和3万年,但都不具有全局性,8万年的构造运动主要集中在贵德盆地,3万年表现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的扎马山抬升明显,它们分属于共和运动第二幕的前奏和尾声。(4)总结出了研究区3种常见的成因模式,即溶蚀—蠕滑—拉裂—剪断型;拉裂—倾倒—剪断型;蠕滑—拉裂—剪断型。(5)结合GIS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高危险区789.46km2,占到评价区的8.0547%,中危险区1626.86 km2,占到评价区的16.5986%,低发区3407.78km2,占到评价区的34.7691%,稳定区3977.08km2,占到评价区的40.5776%。
二、阿尔金断裂沿线阶地黄土堆积的TL年代与古气候变迁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尔金断裂沿线阶地黄土堆积的TL年代与古气候变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述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研究区地貌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研究区地层 |
2.2.2 区域构造概况 |
第3章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
3.1 沅江中游上段溆浦县境内河流阶地 |
3.1.1 大江口沅水大桥段河流阶地 |
3.1.2 岔尾段河流阶地 |
3.2 沅江中游中段辰溪县境内河流阶地 |
3.2.1 沅水二桥段河流阶地 |
3.3 沅江中游下段沅陵县境内河流阶地 |
3.3.1 太常乡码头段河流阶地 |
3.3.2 鹿溪口村段河流阶地 |
3.3.3 深溪口乡二二八省道旁加油站段河流阶地 |
3.4 沅江中游支流酉水段河流阶地 |
3.4.1 王家坪乡王家坪组段河流阶地 |
第4章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年代学研究 |
4.1 年代测定方法 |
4.1.1 测年方法及选取 |
4.1.2 电子自旋共振(ESR)的测年结果 |
4.2 阶地的区域对比 |
4.3 砾石测量与统计分析 |
4.3.1 砾石统计 |
4.3.2 研究区砾石特征 |
4.3.3 砾石特征分析 |
第5章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对气候和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
5.1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对气候的响应 |
5.2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
5.2.1 研究区河流下切速率反应的新构造运动 |
5.2.2 河流阶地横剖面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5.2.3 河流阶地纵剖面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5.2.4 研究区地貌演化与阶地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黄河河道变迁 |
1.1.2 黄河形成年龄 |
1.1.3 黄河流域内部地貌演化 |
1.2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预期目标 |
1.2.1 选题依据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
1.3 研究的主要技术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宇宙成因核素与OSL |
2.1 宇宙成因核素分析 |
2.1.1 宇宙成因核素简介 |
2.1.2 宇宙成因核素的产生 |
2.1.3 宇宙成因核素分析与年龄确定 |
2.1.4 年龄分布与应用 |
2.2 光释光测年简介 |
2.2.1 OSL测年的原理 |
2.2.2 OSL应用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积石山两侧千年尺度流域剥蚀速率及其构造-地貌意义 |
3.1 前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3 研究方法 |
3.3.1 流域尺度侵蚀速率 |
3.3.2 气候分析 |
3.3.3 地貌参数 |
3.4 研究结果 |
3.4.1 流域尺度侵蚀速率 |
3.4.2 EVI和地貌参数 |
3.5 分析结果不确定性探讨 |
3.5.1 侵蚀速率中的不确定性 |
3.5.2 EVI分析的不确定性 |
3.6 与前人数据对比 |
3.7 侵蚀速率的驱动因素 |
3.7.1 气候 |
3.7.2 河流陡峭系数 |
3.8 结论 |
第四章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龄定量揭示海原断裂构造活动加速黄河下切速率 |
4.1 前言 |
4.2 区域地质背景 |
4.2.1 米家山 |
4.2.2 老龙湾盆地 |
4.3 阶地序列 |
4.3.1 米家山阶地序列 |
4.3.2 老龙湾阶地序列 |
4.4 ~(10)Be暴露年代测定 |
4.4.1 采样策略 |
4.4.2 样品处理与测定 |
4.4.3 ~(10)Be暴露年代计算与结果 |
4.5 讨论 |
4.5.1 宇宙成因核素年代的不确定性 |
4.5.2 黄河下切速率的初步估算 |
4.5.3 构造和地貌指示 |
4.6 小结 |
第五章 青铜峡地区黄河阶地的废弃年代确定以及中更新世以来的黄河演化讨论 |
5.1 前言 |
5.2 研究区 |
5.2.1 地质概况 |
5.2.2 气候特征 |
5.3 阶地特征 |
5.4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5.4.1 OSL测年方法 |
5.4.2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 |
5.5 结果 |
5.5.1 OSL年龄 |
5.5.2 ~(10)Be暴露年龄 |
5.6 讨论 |
5.6.1 青铜峡地区黄河下切速率 |
5.6.2 影响阶地形成的因素 |
5.6.3 黄河演化的启示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附表 |
(3)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浑善达克沙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材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和水文 |
2.1.4 土壤和植被 |
2.2 研究材料 |
2.2.1 X515剖面 |
2.2.2 PDS剖面 |
2.2.3 贝力克牧场第三级熔岩台地 |
2.2.4 TBB剖面 |
第3章 K-Ar年龄的测定 |
3.1 K-Ar测年技术发展历史 |
3.2 K-Ar测年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 |
3.2.1 K-Ar测年基本原理 |
3.2.2 K-Ar定年计算公式 |
3.3 K-Ar年龄的测试 |
3.3.1 样品前处理 |
3.3.2 K的测定 |
3.3.3 Ar的萃取及测量 |
3.4 K-Ar年龄测试结果 |
第4章 新生代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确立 |
第5章 环境替代性指标特征分析 |
5.1 粒度特征 |
5.1.1 粒度测试方法 |
5.1.2 粒度特征分析 |
5.2 石英表面结构特征 |
5.2.1 石英表面结构测试方法 |
5.2.2 石英表面结构特征分析 |
第6章 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
6.1 古近纪 |
6.2 新近纪 |
6.2.1 中新世 |
6.2.2 上新世 |
6.3 第四纪 |
6.3.1 更新世 |
6.3.2 全新世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沉积物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 沉积物矿物与环境研究现状 |
1.3.1 矿物学研究现状 |
1.3.2 矿物学指标在沉积物中的研究现状 |
1.3.3 沉积物矿物学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1.5 硕士在读时的实习经历和论文工作量 |
1.5.1 实习经历 |
1.5.2 研究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 地质背景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沉积相划分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采集与分样 |
3.3.2 全岩样品X射线衍射实验 |
3.3.3 全岩矿物定性、半定量分析 |
第四章 加让剖面全岩矿物特征 |
4.1 轻矿物特征 |
4.1.1 轻矿物种类及相对含量 |
4.1.2 轻矿物成分成熟度指数 |
4.1.3 轻矿物特征指示意义 |
4.2 重矿物特征 |
4.2.1 重矿物种类及相对含量 |
4.2.2 重矿物组合特征 |
4.2.3 重矿物特征指示意义 |
第五章 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物古环境指示意义 |
5.1 加让剖面沉积物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5.1.1 矿物学指标 |
5.1.2 加让剖面沉积时的古环境 |
5.2 加让剖面沉积物矿物特征所蕴含的构造活动信息 |
结语与展望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时代、成因与晚上新世以来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河流演化研究现状 |
1.1.1 世界主要河流研究现状 |
1.1.2 黄河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
1.2 晚上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砾岩研究现状 |
1.3 兰州盆地研究现状 |
1.3.1 兰州盆地黄土和黄河阶地的研究进展 |
1.3.2 兰州盆地第三系地层的研究进展 |
1.4 选题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1 选题意义 |
1.4.2 拟解决问题 |
1.4.3 论文工作量 |
1.4.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地貌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区域地层概述 |
第三章 剖面特征及样品采集 |
3.1 五泉山和范家坪剖面岩性描述及样品采集 |
3.2 皋兰山钻孔概述及样品采集 |
第四章 年代学和代用指标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
4.1 磁性地层年代学 |
4.1.1 物质的磁性 |
4.1.2 磁性矿物的剩磁类型 |
4.1.3 地球磁场 |
4.1.4 岩石磁学 |
4.1.4.1 常见磁性矿物 |
4.1.4.2 热磁曲线和磁滞回线 |
4.2 磁性地层年代学的研究方法 |
4.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4.2.2 退磁原则与方法 |
4.2.3 古地磁研究的数据检验方法 |
4.3 宇生核素~(26)Al/~(10)Be埋藏测年原理 |
4.4 碎屑锆石U-Pb测年原理 |
4.5 黄土碳酸盐形成原理及其应用 |
第五章 皋兰山钻孔年代和五泉砾岩的时代、沉积相与物源 |
5.1 皋兰山钻孔地层年代 |
5.1.1 黄土-古土壤地层学 |
5.1.2 典型样品的岩石磁学结果 |
5.1.3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
5.1.3.1 样品的退磁结果 |
5.1.3.2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
5.2 五泉砾岩年代 |
5.2.1 五泉山剖面宇生核素埋藏测年 |
5.2.2 范家坪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 |
5.2.2.1 五泉砾岩地层对比 |
5.2.2.2 岩石磁学 |
5.2.2.3 样品的退磁结果 |
5.2.2.4 范家坪剖面古地磁结果检验 |
5.2.2.5 五泉砾岩年代的建立 |
5.3 五泉砾岩的沉积相分析 |
5.4 碎屑锆石U-Pb年龄 |
第六章 晚上新世以来兰州盆地古黄河的形成和地貌演化 |
6.1 兰州盆地古黄河的形成 |
6.2 晚上新世以来兰州盆地地貌演化 |
6.3 兰州盆地黄土地貌的发育演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青海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碳酸盐含量及其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碳酸盐的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红黏土中碳酸盐的研究现状 |
1.2.2 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的研究现状 |
1.3 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在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及论文工作量 |
1.5.1 工作经历 |
1.5.2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尖扎盆地新生代地层概况 |
2.2.2 尖扎盆地构造背景 |
第三章 盆地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化 |
3.1 尖扎盆地新生代地层序列 |
3.1.1 西宁群 |
3.1.2 贵德群 |
3.1.3 第四系 |
3.2 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 |
3.3 尖扎盆地沉积演化 |
3.3.1 渐新世末(29~21.2Ma)盆地形成初期 |
3.3.2 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0.8~7.8Ma)盆地发展期 |
3.3.3 早上新世(7.8~3.6Ma)盆地萎缩期 |
3.3.4 晚上新世(3.6~2.6Ma)盆地消亡期 |
3.3.5 第四纪山间盆地形成和河流阶地发育期 |
第四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方法 |
4.1 研究剖面概况 |
4.2 实验方法 |
4.2.1 碳酸盐含量分析法 |
4.2.2 粒度测试方法 |
4.2.3 磁化率测定法 |
第五章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
5.1 岩性分析 |
5.2 粒度分析 |
5.2.1 粒度分布特征 |
5.2.2 粒度参数 |
5.2.3 判别分析 |
第六章 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时的古气候环境 |
6.1 气候代用指标的选取 |
6.1.1 碳酸盐含量 |
6.1.2 磁化率 |
6.1.3 粒度 |
6.2 尖扎盆地加让剖面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反映的古环境意义 |
6.2.1 方解石含量反映夏季风演化 |
6.2.2 白云石含量反映源区环境变化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库姆塔格沙漠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沉积物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研究 |
1.2.2 沙漠第四纪研究 |
1.3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总体思路 |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与地质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2.1 地表沉积物 |
2.2.2 剖面地层沉积物 |
2.3 典型剖面描述 |
2.4 研究方法 |
2.4.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2.4.2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2.4.3 矿物组成分析 |
2.4.4 地层年代学分析 |
2.5 数据处理分析 |
第三章 库姆塔格沙漠沉积物粒度特征与环境 |
3.1 地表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与环境分析 |
3.1.1 粒度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2 粒度参数与分布特征 |
3.1.3 粒度所反映的沉积环境 |
3.2 ZH剖面粒度分布特征与环境分析 |
3.2.1 剖面粒度组成 |
3.2.2 剖面粒度参数特征 |
3.2.3 剖面粒度记录的古环境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库姆塔格沙漠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 |
4.1 地表沉积物化学元素组成、分布特征与环境 |
4.1.1 化学元素组成 |
4.1.2 主量元素分布特征与环境分析 |
4.1.3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与环境分析 |
4.2 ZH剖面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分析 |
4.2.1 化学元素组成与主成分分析 |
4.2.2 不同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 |
4.2.3 化学元素垂直分布与气候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库姆塔格沙漠物源与沉积环境 |
5.1 物源分析 |
5.1.1 沉积学证据 |
5.1.2 地球化学证据 |
5.1.3 矿物学证据 |
5.2 ZH剖面沉积环境与古气候过程分析 |
5.2.1 气候代用指标的选取 |
5.2.2 气候代用指标记录的古环境与古气候过程 |
5.3 剖面沉积相特征与沙漠的形成发育 |
5.4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6.1 讨论 |
6.2 主要结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沉积物化学元素间的相关性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钻孔揭示的河套盆地新生代环境与库布齐沙漠形成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进展 |
1.1.1 粉尘沉积记录 |
1.1.2 内陆干旱盆地记录 |
1.1.3 内陆沙漠记录 |
1.2 河套盆地古环境及库布齐沙漠演化研究进展 |
1.2.1 河套盆地古环境研究进展 |
1.2.2 库布齐沙漠形成演化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质与地层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貌 |
2.2 区域地层与古环境 |
2.3 区域构造及盆地发育 |
2.4 研究钻孔与地层 |
第三章 WEDP05钻孔年代学 |
3.1 磁性地层学原理及方法 |
3.2 岩石磁学 |
3.2.1 岩石磁学测量 |
3.2.2 岩石磁学结果 |
3.3 磁性地层年代学 |
3.3.1 古地磁测量及分析 |
3.3.2 磁性地层及年代框架 |
3.4 OSL和ESR年代学 |
3.4.1 测年原理及影响因素 |
3.4.2 样品采集和测量 |
3.4.3 OSL和ESR测年结果 |
第四章 WEDP05钻孔沉积相分析 |
4.1 岩性宏观判识 |
4.2 古生物证据 |
4.3 扫描电镜分析 |
4.4 粒度分析 |
4.4.1 粒度实验处理方法 |
4.4.2 粒度分析方法 |
4.4.3 粒度分析结果与沉积相 |
4.5 WEDP05钻孔沉积相划分结果 |
第五章 WEDP05钻孔古环境代用指标及记录 |
5.1 古环境代用指标测量方法 |
5.2 代用指标古环境意义及记录 |
5.2.1 粒度 |
5.2.2 色度 |
5.2.3 磁化率 |
5.2.4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5.2.5 有机质含量及其碳和氮同位素 |
5.3 河套盆地古环境重建 |
第六章 河套盆地新生代环境和库布齐沙漠形成演化 |
6.1 河套盆地新生代环境演化 |
6.2 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及地质意义 |
6.2.1 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及发育模式 |
6.2.2 对黄土高原物源的指示意义 |
6.3 黄河形成及河套古湖的演化 |
6.3.1 早更新世黄河的形成 |
6.3.2 河套古湖形成与黄河演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以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进程 |
2.1.1 国际保护进程 |
2.1.2 国内保护进程 |
2.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经典理论 |
2.3.2 新兴理论 |
2.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原则 第三章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与特征 |
3.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点 |
3.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类型 |
3.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类方法 |
3.2.2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 |
3.3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赋存特征 |
3.3.1 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
3.3.2 等级优越,保护开发价值高 |
3.3.3 区域分异特征明显 |
3.4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空间格局 |
3.4.1 阿尔泰地质遗迹带 |
3.4.2 准噶尔地质遗迹带 |
3.4.3 天山地质遗迹带 |
3.4.4 塔里木地质遗迹带 |
3.4.5 昆仑-阿尔金地质遗迹带 第四章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优化模式构建 |
4.1 保护与开发模式现状诊断 |
4.1.1 保护开发的现有模式 |
4.1.2 存在的问题 |
4.2 管理模式现状诊断 |
4.3 保护开发的动力机制 |
4.3.1 外部推动机制 |
4.3.2 内部驱动机制 |
4.3.3 支持机制 |
4.4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优化模式的构建 |
4.4.1 基于保护视角的开发模式优化 |
4.4.2 基于利益共享的管理模式优化 |
4.4.3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双翼”优化模式 第五章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战略和思路 |
5.1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战略 |
5.1.1 旅游产品创新战略 |
5.1.2 品牌战略 |
5.1.3 产业化发展战略 |
5.2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思路 |
5.2.1 完善地质旅游产品谱系,打造旅游品牌 |
5.2.2 区域之间旅游协作,利益共享 |
5.2.3 完善地质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
5.2.4 加强旅游线路和旅游通道建设 |
5.2.5 建立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第六章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典例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自然地理 |
6.1.2 社会经济 |
6.1.3 历史沿革 |
6.1.4 区位条件 |
6.2 研究区地质遗迹成因 |
6.3 研究区昂谱(RMP)分析之资源(R性)分析 |
6.3.1 园区景观资源概述 |
6.3.2 园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布 |
6.3.3 资源特色分析 |
6.3.4 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 |
6.3.5 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 |
6.4 研究区昂谱(RMP)分析之市场(M性)分析 |
6.4.1 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
6.4.2 旅游市场供给分析 |
6.5 研究区昂谱(RMP)分析之产品(P性)分析 |
6.6 地质公园开发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6.7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开发 |
6.7.1 保护开发的主题 |
6.7.2 保护开发的理念 |
6.7.3 保护开发的目标 |
6.7.4 保护开发的思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10)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与群发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大地构造及盆地形成演化研究 |
1.2.2 古气候研究 |
1.2.3 国内外大型、特大型滑坡研究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1.1 平原地貌 |
2.1.2 丘陵地貌 |
2.1.3 山岳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2.1 前第四系 |
2.2.2 第三系 |
2.2.3 第四系 |
2.2.4 侵入岩 |
2.3 地质构造 |
2.3.1 区域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
2.3.2 研究区地质构造格局 |
2.3.3 研究区主控断裂构造 |
2.4 水文地质 |
2.4.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
2.4.2 第三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
2.4.3 基岩裂隙水 |
2.5 气候条件 |
第三章 特大型滑坡分布发育特征研究 |
3.1 特大型滑坡分类 |
3.1.1 按滑坡组成物质及滑面所切过的地层分类 |
3.1.2 按力学性质分类 |
3.2 特大型滑坡分布发育特征研究 |
3.2.1 黄河干流两岸特大型滑坡分布发育特征 |
3.2.2 黄河支流水系特大型滑坡分布发育特征 |
3.2.3 各盆地特大型滑坡分布发育特征 |
3.2.4 隆起带及峡谷段特大型滑坡分布发育特征 |
3.2.5 巨型滑坡分布发育特征 |
第四章 特大型滑坡成因机理与模式研究 |
4.1 特大型滑坡测年及分期特征研究 |
4.1.1 取样思路及测年 |
4.1.2 分期特征研究 |
4.2 特大型滑坡群发机理研究 |
4.2.1 特大型滑坡的群发与高原隆升的关系 |
4.2.2 特大型滑坡的群发与古气候的关系 |
4.2.3 小结 |
4.3 特大型滑坡成因机理及模式研究 |
4.3.1 溶蚀—蠕滑—拉裂—剪断型 |
4.3.2 拉裂—倾倒—剪断型 |
4.3.3 蠕滑—拉裂—剪断型 |
第五章 典型特大型滑坡成因机理研究 |
5.1 夏藏滩滑坡 |
5.1.1 分布位置及规模 |
5.1.2 滑坡基本特征 |
5.1.3 滑坡形成年代、机理及演化过程分析 |
5.1.4 滑坡稳定性分析 |
5.2 参果滩滑坡 |
5.2.1 分布位置及规模 |
5.2.2 滑坡基本特征 |
5.2.3 滑坡形成年代、机理及演化过程分析 |
5.2.4 滑坡稳定性分析 |
5.3 白刺滩滑坡 |
5.3.1 分布位置及规模 |
5.3.2 滑坡基本特征 |
5.3.3 滑坡形成年代、机理及演化过程分析 |
5.3.4 滑坡稳定性分析 |
5.4 马儿坡东滑坡 |
5.4.1 分布位置及规模 |
5.4.2 滑坡基本特征 |
5.4.3 滑坡形成年代、机理及演化过程分析 |
5.4.4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六章 基于GIS技术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
6.1 GIS技术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
6.1.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6.1.2 危险性评价方法 |
6.2 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评价 |
6.2.1 研究区各评价因子的选取 |
6.2.2 各因子权重的确定 |
6.2.3 危险性评价 |
6.2.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阿尔金断裂沿线阶地黄土堆积的TL年代与古气候变迁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响应[D]. 任志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2]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D]. 苏琦. 南京大学, 2019(11)
- [3]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D]. 张岳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4]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沉积物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祎. 长安大学, 2019(01)
- [5]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时代、成因与晚上新世以来地貌演化[D]. 郭本泓. 兰州大学, 2018
- [6]青海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碳酸盐含量及其古环境研究[D]. 席建建. 长安大学, 2018(01)
- [7]库姆塔格沙漠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D]. 唐进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8]钻孔揭示的河套盆地新生代环境与库布齐沙漠形成演化历史[D]. 李宝锋. 兰州大学, 2016(06)
- [9]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以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翠林. 新疆大学, 2011(11)
- [10]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段)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与群发机理研究[D]. 周保. 长安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