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隔河岩水电站边坡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有限元反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辉[1](2020)在《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重要的工程建筑材料,堆石料是具有高压实性、强透水性、高抗剪强度等工程特性的散粒堆积体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坝工、堤防、道路、机场、港口以及海洋等工程中。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水资源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四高一深”(高寒、高海拔、高陡边坡、高地震烈度、深厚覆盖层)的全新挑战。作为水利工程中堆石坝、堆石边坡等堆石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迫切需要更进一步掌握堆石料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堆石工程安全性态。因此,本文建立了堆石料多个尺度变量间的强非线性关系,通过改进、串联和优化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使反分析计算确定的堆石料力学参数更符合工程实际,并将其应用于堆石料细观变形机理研究与堆石工程实际问题解决中。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应用和声搜索与多输出混合核相关向量机等算法,快速、精确地实现了对不同工程、不同监测项目的自适应反分析,进一步提高了材料参数反分析的计算精度与适用性。此外,提出了基于相关向量机与随机有限元的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以量化堆石坝在设计、施工、建设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模型综合考虑了结构数值仿真计算以及算法模型输入-输出间的不确定性,能够对堆石料参数的变异系数进行不确定性反分析计算,使反分析后的随机有限元正算值与沉降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930。(2)建立了精细化的堆石料离散元三轴试验模型,以准确反映堆石料的材料特性,并深入分析了离散元细观参数对堆石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总结堆石料细观接触模拟研究进展,构建了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量子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解决以往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中影响因素多、耗时严重的问题。此外,提出了基于宏观本构模型参数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使标定后的多围压应力应变曲线误差均小于0.21MPa,进一步拓展了细观参数标定模型的适用性,据此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三轴试验中堆石料的细观变形演化过程。(3)提出了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根据堆石坝运行期的实测变形值对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促使堆石料细观参数值更符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随后,为进一步发挥离散元数值仿真方法在堆石工程结构模拟中的明显理论优势,尝试采用离散元对堆石坝进行数值仿真,并对比分析了堆石坝离散元与有限元仿真的变形、应力计算结果。最后,开发了堆石料宏细观参数反分析平台,将上述多个参数反分析模型集成于平台中,实现堆石料不同尺度参数间的快速、准确转换。(4)在应用上述堆石料参数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尺度的堆石边坡离散元模型,以模拟施工、运行、滚石、地震和防护措施等工况下的堆石边坡失稳演变过程,从而解决了堆石边坡的挡墙高度确定问题。其中,为解决地震波在人工边界处发生反射、叠加等问题,建立了离散元的粘性边界,并对比了不同边界下离散元模型的响应情况,后将其应用于堆石边坡地震工况分析中。通过多个工况的分析明确了堆石边坡的失稳过程及影响范围,并建议该堆石边坡的混凝土挡墙加高到11m,为类似堆石工程的防护措施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
杨号[2](2020)在《混合岩体强度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体内部节理裂隙的随机分布是岩体强度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而岩体强度的确定是岩体工程设计的基础。论文以大孤山铁矿西南帮下盘混合岩边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室内试验、颗粒流数值分析和Hoek-Brown强度准则探讨了定量化确定节理岩体强度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室内单、三轴压缩试验,从强度、变形以及宏观破坏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混合岩的力学特性。单、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岩的力学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利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求得混合岩的黏聚力c=14.01MPa,内摩擦角j=45.35°;随着围压的增加,混合岩的破坏形式由张拉破坏逐渐转向张剪破坏。(2)基于正交试验原理设计了32组不同细观力学参数的数值试验,讨论了细观力学参数对宏观参数的影响程度;结合BP神经网络建立了复杂应力条件下混合岩宏-细观力学参数的反演模型,并验证了反演模型的可靠性。(3)现场的节理调查结果表明:测区发育有两组优势节理,节理的产状服从正态分布,节理间距、线密度和迹长则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采用三维节理网络模拟技术建立了混合岩岩体节理三维网络模型。(4)确定了大孤山铁矿下盘混合岩节理岩体的GSI评分值为58.7,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给出了不同扰动系数下的大孤山铁矿下盘混合岩节理岩体强度。(5)通过PFC3D建立了含节理的混合岩岩体三轴数值模型,对不同围压条件下的节理岩体强度进行了分析,并与Hoek-Brown强度准则估算所得的混合岩节理岩体强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扰动系数为0.6时所得强度最为接近,整体误差较小,并确定了混合岩节理岩体的黏聚力为6.53MPa,内摩擦角为31.96°。
庄端阳[3](2019)在《开挖作用下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渗流通道识别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兼具大储量、高安全性、强应急能力、低造价、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石油(气)等能源储存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地下水封石油洞库通过在地下水位以下一定深度开挖大型洞室,采用天然地下水和人工水幕系统的水封作用将油品封存在洞室内,所以洞库围岩渗流和稳定性是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强卸荷开挖作用下,洞库围岩易发生地下水渗漏和围岩失稳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呈级序分布的不同尺度破坏相互耦合作用,并在洞库围岩上的串级显现的结果。本文从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围岩变形破坏的多尺度特性出发,集成洞库围岩节理数字摄影测量、RFPA(Rock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数值试验和工程数值仿真的优势,提出一种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多尺度等效力学分析方法。同时,基于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微震监测,研究开挖过程中的洞库围岩微破裂时空分布特征,圈定和识别开挖作用下洞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揭示开挖作用下洞库围岩失稳机理及其前兆规律,为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渗漏和失稳灾害的分析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完成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借助数字摄影测量和节理网络模拟技术,确定锦州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围岩节理产状的分布概型及其概率分布特征参数,建立洞库围岩三维随机节理网络。采用RFPA数值试验方法,反分析洞库围岩细观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节理网络模型,开展不同尺寸节理岩体数值试验,研究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尺寸效应,获取节理岩体REV及其等效力学参数。基于岩体宏一细观等效原理,考虑岩石细观非均匀和宏观节理随机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洞库围岩多尺度等效力学分析方法,实现对洞库围岩力学响应的多尺度等效数值仿真分析。(2)依托锦州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采用期望误差估计与主动触发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微震传感器空间阵列。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国内首套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施工微震监测系统,所构建的微震系统平均定位精度达到7.5 m,实现了对强卸荷开挖作用下的洞库围岩微破裂信息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揭示了开挖过程中洞库围岩微破裂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围岩微震活动性与开挖施工之间的响应关系,确定了锦州某地下水封洞库储油洞室爆破开挖影响区范围达到120m,与经验公式法确定的爆破影响区范围基本一致。(3)突破传统以水位、水量等表观信息为依据进行洞库地下水渗漏分析的思路,着眼于围岩微破裂的连通特性及其扩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三维实时识别方法。采用新生破裂面矩张量分析方法,获取开挖作用下围岩新生微破裂产状,基于图论模型和图的优先遍历方法,根据洞库渗流场数值模拟得到的围岩孔隙水压力的高低设置优势渗流通道的搜索优先级,查明开挖作用下围岩新生微破裂的空间连通性,圈定和识别了研究区域内的5条优势渗流通道,并通过水幕孔供水数据及现场踏勘验证了优势渗流通道方法的有效性。(4)基于岩石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原理,讨论了开挖卸荷作用下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围岩能量转化形式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开挖卸荷作用下洞库围岩的能量积聚、释放和转移现象(3E现象),论证了采用微震能量分析洞库围岩能量演化及其稳定性的可行性。根据微震能量密度的演化特征,追踪开挖过程中围岩的3E现象,圈定洞库围岩的危险区域,并结合基于多尺度等效力学方法的围岩应力和变形分析,探究了洞库围岩的开挖稳定性,指出了累积视体积快速增长且微震能量密度显着增加的现象是洞室围岩失稳的前兆特征,为建立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稳定性的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
荆锐[4](2018)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环锚有黏结预应力衬砌而言,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仍处于一个雏形阶段,截至目前为止,它依然是高运行水位、工程所处区域岩体条件不理想以及衬砌开裂后恐影响周边建筑物或边坡稳定性的重大输水排水隧洞工程。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具有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小、衬砌中的压应力分布均匀、衬砌厚度相对较小、锚具槽数量少、工程造价低和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等优势。所以,作为正在实施中《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所推荐的一类新兴衬砌型式的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将在今后水利工程中大放光彩。尽管如此,此类衬砌仅在小浪底排沙洞工程等少数工程上得以应用,工程案例相对偏少,同时现有研究多数偏重于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所以,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在设计参数计算、锚固区域优化及其可靠性论证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小浪底排沙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析其力学和数值有限元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透过小浪底工程多年实际观测数据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通过对环形衬砌结构弹性力学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区公式、确定了最大锚索间距的迭加公式,还得到了衬砌厚度及锚索根数的新算法。经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度较高,而且适用于实际工程中。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有限元建模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理论对其在最高运行水位(120m)时薄弱位置处所产生的最大拉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该运行水位情况下关键设计参数的最佳组合。同时,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围岩和灌浆圈的作用研究中,发现围岩弹性模量越大,对内水压力的分担作用越明显,而灌浆圈分担内水压力效果不理想。经过对已建工程实例中锚具槽区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后,进一步得到针对锚具槽区域的“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设计方法及其布置优化方案。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与运行期衬砌实际观测数据对比结果来看,优化后结构在相同内水压力作用下整个衬砌环向应力均匀,最小环向应力仍为压应力,满足衬砌全预应力的要求。该分析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后看出温度变化对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状态具有显着影响,其余因素影响较小;并模拟了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假设端部第一根锚索失效这一最不利工况。
苏俊霖[5](2018)在《高速公路边坡施工安全监测与设计参数反演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完成国家扶贫攻坚重大战略,完善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山区公路工程建设数量日益增多,不可避免遇见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复杂的高边坡和滑坡地质现象。山区公路边坡岩土体类别多,性质变化大,其中含角砾粉质黏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岩土体,土中带石,原状条件下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受扰动后物理力学性质急剧降低。该土层设计参数无法用常规的室内土工试验进行确定,设计多采用经验方法对参数进行保守估计,这样既无法保证边坡的安全性,也造成边坡处理成本增加。本文依托常安高速公路3b标K86+700K87+130段右侧高边坡工程项目,进行安全施工监测和设计参数反演及应用研究。(1)为保障边坡施工安全,详细分析研究边坡地质、地形等基础资料,在局部边坡开挖段布置监测点,对边坡位移和地下水位进行监测。获取并统计分析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监测数据,开展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为含角砾粉质黏土参数反分析提供训练基础数据。(2)利用均质边坡与非均质边坡两种模型先进行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确定主要土体反演参数。并对现场实测3#监测点的数据代入反演系统进行参数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建立4#监测点处边坡模型,分析计算并与4#监测点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最大为7.53%,小于10%,说明通过反演获取的含角砾粉质黏土力学参数合理,可作为该边坡稳定性预测分析参数。(3)利用反演所获得土体参数对边坡未开挖地段建模分析,根据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边坡施工开挖次序:自上而下,逐级施工,并在二级边坡开挖完成后加入抗滑桩,随后再进行一级边坡开挖。建议采用抗滑桩矩形截面尺寸长度取2m、宽度取1.5m,抗滑桩间距为4m;边坡台阶宽度均取2m;一级坡坡率1:0.75、二级坡坡率1:1、三级坡坡率1:1.2;一级坡坡高取8m、二级坡坡高取10m、三级坡坡高取10m。
吕庆超[6](2018)在《复杂条件下高边坡变形稳定与控制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西南地区强震、高地应力、高渗压以及强卸荷等复杂地质环境使得高边坡变形稳定问题突出。工程实践发现,在边坡发生破坏前一般会有持续的非线性变形阶段。揭示边坡变形与破坏的内在机制、演化规律,进而提出经济合理的加固措施对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围绕不平衡力与岩体结构破坏的关系,针对复杂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岩体参数反演以及结构面动力破坏等开展理论与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最小塑性余能原理,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框架内,建立了统一的高边坡局部及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相较于经典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还可以通过不平衡力给出明确的破坏区域,并据此判断边坡的可能失稳模式,从而进行有效加固。通过对几种简单边坡不平衡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不平衡力与边坡破坏模式之间的相关性。(2)以不平衡力作为边坡破坏的依据,对大岗山右岸边坡的开挖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所确定的破坏区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加固方案调整后,边坡变形趋于稳定,目前大岗山水电站已经正常投入使用。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稳定分析方法,在分析复杂边坡系统稳定性方面的有效性。(3)基于D—P屈服准则,将滑动弱化模型集成至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TFINE中,结合不平衡力的分布,可更好的反应动力作用下,岩体结构的断裂破坏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限元在研究界面(节理裂隙、衬砌等)稳定方面的不足。(4)基于红石岩堰塞体右岸边坡破坏模式,提出一种可行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方法。在勘探、监测资料匮乏时,可以给出一套相对可靠的物理力学参数,适用于高边坡的紧急除险加固。基于本文所提出的参数,对当前堰塞体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估,并给出边坡的可能破坏区域,研究成果已被列为红石岩堰塞体边坡整治工程的重点。(5)开展了岩体结构动力损伤演化理论的热力学框架研究,建立了岩体结构动力问题的哈密顿原理,论证了非弹性体的动力损伤分析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为动力弹塑性损伤分析及理论模型的完善提供了方向。
雷峥琦[7](2018)在《水库蓄水诱发岸坡蠕变的DD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水电能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锦屏I级、溪洛渡、小湾、大岗山、拉西瓦等一批高坝大库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然而,水库蓄水使库区内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打破了库区岩体原有的平衡状态,蓄水后这些水库的岸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变形,且变形随时间持续增长,表现出强烈的时效特征,库水位抬升所引发的岸坡变形问题日渐凸显。分析研究岸坡的变形触发条件及时效变形机制,可以为岸坡的长期稳定性评价和除险加固提供重要依据,对确保水电工程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简称DDA)在模拟岩体等非连续介质的大变形,大位移问题时具有特殊的优势。因此,本文将DDA方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力求从渗流和蠕变的角度解释岸坡的变形启动条件和时效变形行为。针对应用需求,本文改进了 DDA的接触搜索算法和强度取值方法,研究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DDA分析方法,提出了裂隙岩体线性、非线性蠕变的DDA模拟方法。基于现场观测资料和回归分析结果,本文对两个库岸边坡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它们的变形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具体内容包括:(1)改进DDA的接触搜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平分线的接触搜索方法,在现有接触搜索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侵入角的角平分线与被侵入边的位置关系进行接触判定,提高了极端情况下判定结果的准确性。(2)改进DDA的强度参数取值方法。将岩体结构面的随机强度模型引入DDA方法,对岩体中的每一条结构面生成随机强度,基于每一条结构面的随机强度进行DDA模拟,使强度参数的取值方法更接近岩体的实际情况,计算及分析结果更为准确、真实。(3)研究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DDA分析方法。以单条裂隙的水力特性为基础,采用离散裂隙网络建立了裂隙岩体渗流分析的水力学模型,并将渗流分析的结果以面荷载的形式代入DDA进行计算,建立了“缝面应力—裂隙开度—渗透系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势能最小原理,推导了考虑渗流荷载的DDA总体平衡方程,从而实现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DDA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研究了裂隙岩体蠕变变形的DDA模拟方法。边坡和山体变形的主要形式是“蠕动与松动”。蠕变是岩体固有的力学性质,是指岩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持续增长的现象。研究岩体的蠕变特性,对于揭示岩体的时效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岩体蠕变的特征,对现有的蠕变模型进行改进,引入了反映总体应力状态的函数,使改进后的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岩体的线性、非线性蠕变特性。为了将改进后的蠕变模型与DDA方法相结合,本文推导了蠕变应变的增量表达式以及岩块蠕变和结构面剪切蠕变的DDA子矩阵,构建了 DDA总体平衡方程,并开发了相应的数值程序。利用岩体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曲线,对程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5)对库岸硬岩边坡的倾倒蠕变变形进行了 DDA分析。倾倒破坏是层状岩质边坡的主要失稳类型之一,本文以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库岸边坡为研究对象,将岸坡的3#山梁作为典型剖面,建立DDA分析模型。基于岸坡的现场监测资料及回归分析成果,充分考虑水岩耦合特性和岸坡岩体的蠕变特性,从岸坡的倾倒变形形态、变形量值以及变形过程三个方面进行DDA模拟。结合反演分析成果,对边坡变形的启动条件、变形趋势、及时效变形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6)对溪洛渡拱坝的谷幅收缩变形进行了 DDA分析。随着水电建设的迅速发展,一批高拱坝陆续建成蓄水,在蓄水后的短期内,这些拱坝的谷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变形,且变形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本文以溪洛渡拱坝谷幅为研究对象,对其河谷两岸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进行DDA模拟,研究蓄水前后岸坡中渗流场的变化及对岸坡应力状态的影响,对岸坡变形的启动条件和时效变形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向贵府[8](2017)在《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厂房区岩石由晋宁--澄江期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变质形成的构造片麻岩组成,属于典型的“康定杂岩”范畴。研究区经历多期强烈造构运动,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变质构造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岩石组合,复杂的岩体结构。特别是其中普遍发育的条带状构造及片麻状构造,前者表现为宏观不均一性,后者表现为微观不均一性,岩石中的这种不均一性对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围岩的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程度如何?关系到地下厂房等重要工程的布局和位置确定。结晶岩石的这种不均一性不同于各向异性的沉积岩。基于此,论文针对具有复杂岩石学特征的“康定杂岩”,通过现场调查与室内外物理力学试验,从岩石微观结构入手,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岩石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测试,探讨岩体宏观变形破坏与微观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围岩变形稳定性进行评价,为合理确定厂房位置提供依据。研究中运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将岩体的宏观变形行为与组成岩体的岩石及岩体结构的演化过程分析相结合,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演化研究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形破坏模式,实现了岩体变形机制研究的新拓展。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厂房区内岩石中矿物组合及其变形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的配套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分布的“康定杂岩”大致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次,第一构造层次为早期岩浆侵入岩,主要为各类闪长岩及花岗岩;第二个层次为中酸性岩浆岩经历中深部变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类构造片麻岩;第三个构造层次为先期形成的岩石再次经受构造运动及其所伴生的岩浆活动,岩石内矿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各类蚀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第四构造层次为对应德妥断裂活动期的脆性破坏产生各类碎斑岩。(2)片麻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是厂房区岩石中最主要的两种构造类型。它们石是区域中深层变质构造变形作用的产物,随变形强度的增加,岩石中的构造由弱片麻状到片麻状,再到条带状逐渐过度,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岩石的空间分布规律。(3)岩石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区间基本在0.074-1.682mm范围内,少部分达到2.378mm(υ=-1.5)的上限值。大部分颗粒主要粒度范围集中在0.149mm到0.841mm区间,占颗粒累积频数百分率的63%-75%,这区间内的颗粒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颗粒分布维数在2.12-3.28之间,意味着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中65%左右的矿物颗粒具有相似的形成背景,属于同一温压条件的产物。矿物颗粒各向异性率变化在10.42%到42.96%之间,矿物颗粒概率熵结果在0.9以上。(4)岩石在常规三轴加载卸载、直接剪切等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均表现出明显的剪胀效应,即破坏时出现体积膨胀。岩石破裂发生时所对应的体积应变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破裂发生在裂纹恢复期,另一种情况出现在扩容后。坚硬岩石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体积变化过程可概化为5个阶段,即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裂纹恢复阶段、裂纹加速扩张阶段(扩容阶段)、破坏阶段。破坏既可以发生在裂纹加速扩张期,也可能发生在裂纹恢复期。(5)通过对岩石微结构表征参数与岩石强度关系的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平均形状系数、颗粒排列概率熵、颗粒各向异性率及颗粒组成分维数等结构性参数与岩石剪切试验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c、υ)之间存在比较确定的相关性。(6)研究区内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岩体纵波速值都有随洞深变化呈现明显波动起伏特征,这种变化既是岩体宏观结构及强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岩石微观结构的宏观表现。(7)针对RMR、Q系统、水电围岩三种分类方案不能有效刻画这类岩石的微观结构特点,借助国标分类方案中主要利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和完整性系数Kv两个指标,具有指标获取相对客观,可以较好定量的优点,同时借鉴水力发电围岩分类方案中利用强度应力比来考虑应力对围岩级别分类的影响,建立了修正的BQ围岩分类系统。(8)厂房区围岩三维数值模拟成果表明,调压室、主厂房、主变室、尾闸室等各工程部最大位移及最大塑性区均出现在主厂房上下游边墙。厂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完成后,无大面积的剪切应力和拉伸应力集中区域,只是在洞室的拐角部位有小部分剪切破坏区域,不影响洞室的整体稳定性。
洪佳敏[9](2017)在《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分析模型与参数反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土介质的水力耦合作用是水利水电工程、核废料处置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油/气能源地下存储、地热资源开发等领域工程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由于岩土介质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复杂性,岩土介质水力耦合理论、分析方法与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此,本文开展了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分析模型与参数辨识方法研究,建立了固相变形、水体流动、气体传输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发展了弹塑性变形与毛细滞回全耦合本构积分的折返映射算法,建立了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参数辨识问题的数学表述,进而提出了考虑开挖扰动效应的岩体渗透张量反演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锦屏一级水电站蓄水期枢纽区渗流场进行了动态反馈分析。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岩土介质的多场耦合分析理论、提升岩土介质变形与渗流的控制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基于多孔介质力学原理,并引入考虑黏结效应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考虑变形与毛细滞回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以及考虑变形效应的渗透特性模型,建立了岩土介质固体骨架变形、孔隙水体流动、孔隙气体传输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发展了弹塑性变形与毛细滞回全耦合本构积分的折返映射算法,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方法与广义α积分方案的全耦合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改变传统迭代格式中的系数矩阵,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与收敛速度。采用非饱和土各向同性压缩与干湿循环试验、各向同性压缩与剪切试验结果以及降雨入渗条件下土柱耦合分析算例验证了耦合模型与数值算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弹塑性变形与水气渗流的耦合过程,分析了坡体中剪切带萌生、形成、发展直至贯通的变化特征,揭示了毛细滞回效应对边坡湿润锋面推进、边坡渐进破坏过程的阻滞和延缓作用机制。(2)在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分析框架下,基于岩土体的位移、渗压、流量等多类型监测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参数辨识问题的数学表述,进而针对高水头水电工程枢纽区渗流分析与控制问题,提出了考虑开挖扰动效应的岩体渗透张量反演分析方法。该方法以量水堰、渗压计监测时间序列数据的最佳逼近为目标函数,以岩体中发育裂隙的构造特征为已知信息,以优势裂隙组的初始等效水力开度为待反演参数,以正交设计、水力耦合分析、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为分析手段,将应变敏感的裂隙岩体渗透张量分析模型与渗流场的多目标全过程反馈分析方法有机结合,通过考虑工程扰动条件下岩体渗透特性的演化规律与各向异性特征,改善了渗流场反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水电工程建设中裂隙岩体渗透张量及其演化规律的表征问题。(3)以蓄水期锦屏一级水电站枢纽区渗流问题为背景,基于渗压计与量水堰的监测资料,采用考虑开挖扰动效应的裂隙岩体渗透张量反演分析方法,确定了坝址区的岩体渗透特性与边界地下水位,并利用岩体渗透性测试成果与渗压流量监测时间序列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应变敏感的裂隙岩体渗透张量模型,基于地质条件、渗漏水质、监测数据资料与钻孔压水试验、声波测试、电视图像成果,查明了左岸坝基底层排水廊道大规模涌水的补给来源和渗漏通道,阐明了开挖扰动作用下坝基岩体及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渗透特性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洞室群开挖扰动效应对岩体渗透张量演化与厂区地下水渗流场分布的影响机制,分析了蓄水期枢纽区渗流场的动态演化特征,从而对厂坝区防渗排水措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为工程蓄水运行决策与安全鉴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李杨[10](2017)在《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微震监测及关键层破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东部矿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开发重心已逐渐向晋陕蒙宁甘等西部地区转移。由于西部特有的自然地理、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在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中存在采区大范围顶板切落和突水溃沙等重大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等环境损伤问题,因此开展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的岩体破坏和地压活动规律研究显得迫切而重要,为顶板失稳及灾害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场依据。为了研究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岩层运动规律,依托小纪汗煤矿11203工作面,构建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微震监测系统,利用定量地震学和关键层等相关理论,分析获得微震活动和岩层运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关键层破断规律及推进速度的影响效应,并考虑微震活动效应,运用矩张量理论反演获取具有动态特征的岩体力学参数,进行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岩层破坏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小纪汗煤矿首采面11203工作面成功构建高强度开采微震监测系统,从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方案,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安装等方面进行合理研究,利用人工爆破试验方法验证微震监测系统精度,满足高强度开采围岩破裂的监测要求。通过有效快速地识别岩体破裂事件,实现震源参数的定量计算,为微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2.通过微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工作面开采与微震事件数和能量释放量的相关性,而对于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两次较大的能量释放,震源参数呈现出不同的前兆特征,通过这些微震参数的统计规律可以判断岩体的稳定性。并研究11203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围岩应力变形规律、“横三区”“竖三带”分布特征以及应力重分布的影响范围,为类似矿山的开采、支护与监测工作提供借鉴。3.运用关键层的判别方法,得到11203工作面的主关键层和亚关键层,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是亚关键层1和亚关键层2两个下位关键层。通过微震事件演化规律,得到11203工作面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亚关键层1和亚关键层2的破断规律。分析关键层破断前微震参数的变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微震参数的关键层破断判别方法,这种方法亦可以作为岩体大范围破坏或矿山地质灾害的预警方法。4.选取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和较快两个阶段,通过分析其数值计算结果,微震事件分布规律和微震参数变化特征,得到对关键层破断和围岩破坏的影响效应,随着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开采引起的破坏范围明显减小,工作面后方的微震事件分布范围明显增加,微震事件在煤层顶板的发展高度也变低,从而减小对亚关键层2的破坏,并对其进行机理解释,微震监测可以作为确定合理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技术手段。5.利用小纪汗煤矿11203工作面的微震数据,提出一种动态刻画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通过现场结构面调查获取原生裂纹节理体密度人Jv1及矩张量反演获取次生裂纹节理体密度Jv2,将两者结合得到岩体节理体密度Jv,进而量化GSI值,运用Hoek-Brown方法计算得到岩体力学参数。通过微震数据的动态变化,获取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岩体力学参数。并运用基于微震数据反演的岩体力学参数开展工作面高强度开采的数值模拟,对关键层破断进行机理研究。
二、隔河岩水电站边坡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有限元反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河岩水电站边坡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有限元反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中反分析问题及其适定性研究进展 |
1.2.2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反分析研究进展 |
1.2.3 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研究进展 |
1.2.4 工程尺度的离散元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
1.2.5 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反分析 |
2.1 堆石料材料特性 |
2.2 堆石料材料的多尺度描述 |
2.3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自适应反分析 |
2.3.1 堆石料本构模型 |
2.3.2 HS-MMRVM算法基本原理 |
2.3.3 堆石料宏观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构建 |
2.3.4 堆石料宏观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应用实例 |
2.4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反分析 |
2.4.1 蒙特卡洛随机有限元基本原理 |
2.4.2 基于RVM和随机有限元的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构建 |
2.4.3 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应用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室内三轴试验数据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3.1 堆石料离散元模拟 |
3.1.1 离散元模拟的关键技术 |
3.1.2 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 |
3.1.3 堆石料离散元三轴试样生成 |
3.2 堆石料细观参数对其变形特性影响分析 |
3.2.1 堆石料变形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堆石料细观参数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3 堆石料变形特性曲线关联分析 |
3.3 单围压下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3.3.1 QGA-SVM算法基本原理 |
3.3.2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构建 |
3.3.3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
3.4 多围压下基于宏观本构模型参数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3.4.1 基于宏观参数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构建 |
3.4.2 基于宏观参数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
3.5 堆石料三轴试验细观机理分析 |
3.5.1 堆石料破裂特性分析 |
3.5.2 堆石料细观组构特性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
4.1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 |
4.1.1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可行性 |
4.1.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目标函数 |
4.1.3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构造 |
4.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
4.2.1 堆石料宏细观数值模型构建 |
4.2.2 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结果分析 |
4.3 基于细观参数标定的堆石坝离散元数值仿真研究初探 |
4.3.1 堆石坝离散元模拟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4.3.2 堆石坝离散元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4 堆石料宏细观参数反分析软件开发 |
4.4.1 反分析软件结构设计 |
4.4.2 反分析软件功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堆石边坡失稳演变过程离散元分析 |
5.1 堆石边坡工程案例背景 |
5.2 堆石边坡细观接触模型及其参数标定 |
5.3 堆石边坡施工工况分析 |
5.3.1 施工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
5.3.2 施工工况失稳演变过程分析 |
5.4 堆石边坡运行工况分析 |
5.4.1 运行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
5.4.2 运行工况失稳演变过程分析 |
5.5 堆石边坡滚石工况分析 |
5.5.1 滚石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
5.5.2 滚石工况运动分析 |
5.6 堆石边坡地震工况分析 |
5.6.1 离散元粘性边界基本原理及其构建 |
5.6.2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离散元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
5.6.3 堆石边坡工程地震时程分析 |
5.7 堆石边坡工程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
5.7.1 工程措施的离散元模型构建 |
5.7.2 不同混凝土挡墙高度下运行工况分析 |
5.7.3 不同混凝土挡墙高度下滚石工况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混合岩体强度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复杂应力条件下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颗粒流在岩体力学中的研究现状 |
1.2.3 节理岩体强度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混合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试验设备与岩样制备 |
2.1.1 试验设备 |
2.1.2 岩样制备 |
2.2 混合岩物理性质测定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4 混合岩试验结果分析 |
2.4.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2.4.2 变形特征分析 |
2.4.3 强度特征分析 |
2.4.4 破坏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混合岩宏-细观力学参数关系研究 |
3.1 颗粒流软件概述 |
3.1.1 离散元软件简介 |
3.1.2 基本计算原理 |
3.2 黏结模型 |
3.3 初始模型建立 |
3.4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细观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1 试验指标的确定 |
3.4.2 试验因素的确定 |
3.4.3 试验因素水平与正交表的选择 |
3.4.4 正交试验多因素方差分析 |
3.5 细观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
3.5.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3.5.2 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 |
3.5.3 BP神经网络参数反演 |
3.6 本章小结 |
4 节理岩体强度数值分析 |
4.1 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
4.2 节理现场调查 |
4.3 三维节理网络模拟 |
4.3.1 节理圆盘中心 |
4.3.2 节理圆盘半径 |
4.3.3 节理密度 |
4.3.4 下盘混合岩岩体三维节理网络模拟生成 |
4.4 基于开挖扰动的混合岩节理岩体强度 |
4.4.1 Hoek-Brown岩体强度准则 |
4.4.2 大孤山铁矿下盘混合岩节理岩体强度 |
4.5 混合岩节理岩体数值试验研究 |
4.5.1 节理岩体数值模型的建立 |
4.5.2 节理岩体强度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开挖作用下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渗流通道识别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岩体多尺度力学研究 |
1.2.2 地下水封洞库围岩渗流特性与稳定性研究 |
1.2.3 地下洞室微震监测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2 洞库围岩节理测量、统计与模拟 |
2.1 引言 |
2.2 工程背景 |
2.2.1 锦州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概况 |
2.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2.3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洞库围岩节理信息统计 |
2.3.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
2.3.2 洞库围岩节理测量和分组 |
2.3.3 洞库围岩节理参数概率分布规律 |
2.4 洞库围岩节理网络模拟 |
2.4.1 统计均质区划分及模拟区域 |
2.4.2 节理网络模拟参数 |
2.4.3 节理网络生成 |
2.4.4 节理网络模拟效果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3 洞库围岩表征单元体及多尺度等效力学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围岩细观力学参数反分析 |
3.2.1 RFPA基本原理 |
3.2.2 细观力学参数 |
3.3 洞库围岩尺寸效应及表征单元体 |
3.3.1 数值分析模型 |
3.3.2 尺寸效应分析 |
3.3.3 REV及其等效力学参数 |
3.3.4 等效力学参数的验证 |
3.4 洞库围岩多尺度等效力学分析方法 |
3.4.1 多尺度等效力学分析方法 |
3.4.2 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开挖过程微震活动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洞库施工概况 |
4.3 洞库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与测试 |
4.3.1 微震监测原理 |
4.3.2 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
4.3.3 定位精度测试与波速优化 |
4.3.4 波形识别和噪声滤除 |
4.4 储油洞室开挖过程微震活动特征 |
4.4.1 定量微震学理论 |
4.4.2 微震时空分布规律 |
4.4.3 微震活动特征与开挖施工的响应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开挖过程中的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研究 |
5.1 引言 |
5.2 洞库施工期的围岩渗流规律 |
5.2.1 RFPA~(2D)-flow基本原理 |
5.2.2 典型洞库结构渗流规律分析 |
5.2.3 岩脉影响区渗流规律分析 |
5.3 新生微破裂的矩张量分析方法 |
5.3.1 矩张量理论 |
5.3.2 矩张量分析方法 |
5.3.3 计算案例 |
5.4 洞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识别 |
5.4.1 洞库围岩新生微破裂的空间分布 |
5.4.2 洞库围岩新生微破裂的连通性 |
5.4.3 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6 开挖卸荷作用下洞库围岩能量演化规律与稳定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开挖卸荷作用下的洞库围岩能量演化规律 |
6.2.1 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能量种类 |
6.2.2 开挖卸荷作用下的岩体能量转化和3E现象 |
6.2.3 开挖过程中洞库围岩能量演化特征 |
6.3 基于多尺度等效力学分析的围岩稳定性 |
6.4 洞库围岩失稳的微震前兆 |
6.4.1 围岩失稳前兆分析方法 |
6.4.2 围岩失稳的微震前兆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第2章中K-S单样本检验量临界值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分类 |
1.2.1.1 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
1.2.1.2 机械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
1.2.2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型式及特点 |
1.2.3 隧洞衬砌设计计算方法概述 |
1.2.4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应用概况 |
1.3 问题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概况 |
2.1 已建工程的设计资料及结构布置 |
2.1.1 已建工程设计资料 |
2.1.2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 |
2.1.3 天生桥水电站引水隧洞 |
2.1.4 小浪底排沙洞工程 |
2.1.5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 |
2.1.6 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 |
2.2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对比 |
2.2.1 两种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形式的比较 |
2.2.2 已建工程锚具槽布置对比及回填方法 |
2.3 已建工程的结构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的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
3.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建模 |
3.1.1.1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 |
3.1.1.2 有限元模型的预应力施加方法 |
3.1.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模型 |
3.1.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实测数据验证 |
3.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薄弱位置分析 |
3.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问题 |
3.2.1 邻锚效应问题弹性理论解析 |
3.2.1.1 基本假定 |
3.2.1.2 弹性力学理论模型 |
3.2.1.3 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
3.2.1.4 半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
3.2.2 邻锚效应问题实例验证 |
3.2.3 邻锚效应的有限元模型 |
3.2.3.1 衬砌端部轴向约束的确定 |
3.2.3.2 预应力加载方式 |
3.2.4 邻锚效应有限元结果分析 |
3.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最大锚索间距的确定办法 |
3.4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厚度与锚索根数算法 |
3.4.1 环锚预应力钢筋作用的等效形式 |
3.4.2 均匀内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应力计算 |
3.4.3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水工隧洞衬砌厚度计算 |
3.4.3.1 无内水压力情况 |
3.4.3.2 有内水压力情况 |
3.4.3.3 工程实例试算 |
3.4.4 预应力锚索根数理论计算 |
3.4.4.1 全预应力设计理论 |
3.4.4.2 部分预应力设计理论 |
3.5 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的关键设计参数最优组合研究 |
3.5.1 正交仿真试验设计 |
3.5.1.1 因素及水平的选择 |
3.5.1.2 正交表的确定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2.1 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
3.5.2.2 试验的统计模型分析 |
3.5.3 衬砌设计参数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3.5.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3.5.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3.6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与围岩联合承载分析 |
3.6.1 已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设计资料分析 |
3.6.1.1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设计系数 |
3.6.1.2 已建工程衬砌?试算 |
3.6.2 运行期围岩对于承载内水压力分担比的计算分析 |
3.6.3 回填灌浆作用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优化分析 |
4.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
4.1.1 施工期小浪底工程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
4.1.1.1 环向应力状态 |
4.1.1.2 轴向应力状态 |
4.1.2 小浪底工程运行期槽内回填混凝土应力状态分析 |
4.1.2.1 回填混凝土初始应力状态 |
4.1.2.2 “回填混凝土与衬砌可靠黏结”时的应力分布状态 |
4.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改善方法探讨 |
4.2.1 锚具槽局部开裂位置确定 |
4.2.2 上端及两端开裂情况下衬砌锚具槽局部区域应力分布 |
4.2.3 “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思路的提出 |
4.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实测数据论证 |
4.3.1 小浪底排沙洞典型断面仪器布置 |
4.3.2 小浪底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验证 |
4.3.2.1 施工期衬砌环向应力状态 |
4.3.2.2 运行期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论证 |
4.4 锚具槽部位结构优化 |
4.4.1 优化设计有限元模型 |
4.4.2 施工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4.4.2.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2.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3 运行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4.4.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研究 |
5.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锚固可靠性评价方法 |
5.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
5.2.1 温度因素 |
5.2.1.1 温度升高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探究 |
5.2.1.2 温度变化对锚索的影响分析 |
5.2.2 水位变化 |
5.2.3 混凝土徐变监测结果与分析 |
5.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在锚固失效时的应力状态分析 |
5.3.1 锚固失效对预应力锚索应变的影响 |
5.3.2 失效工况一 |
5.3.3 失效工况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高速公路边坡施工安全监测与设计参数反演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反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4 含角砾粉质黏土、其他部分特殊土参数研究方法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边坡施工阶段现场位移原位监测实验及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1 边坡工程概况 |
2.2 边坡位移监测及测斜管的埋设设计 |
2.3 测斜管的原理及边坡开挖位移、水位监测 |
2.4 边坡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方式简介 |
2.5 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体参数反演及边坡点位移分析研究 |
3.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1 正交试验方案与敏感性分析 |
3.1.2 均质边坡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3 非均质边坡力学参数对边坡稳定的敏感性分析 |
3.1.4 常安高速公路边坡土体材料参数选择 |
3.2 边坡土体参数反演分析 |
3.2.1 均匀试验设计 |
3.2.2 边坡开挖有限元模型构建 |
3.2.3 基于参数均匀设计的MIDAS计算 |
3.2.4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设计及土体参数反演分析 |
3.3 4~#监测点边坡位移计算分析与实测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边坡设计参数及处治措施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1 边坡开挖次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4.2 边坡抗滑桩设计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4.2.1 抗滑桩间距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4.2.2 抗滑桩桩截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4.3 边坡台阶宽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4.4 边坡坡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4.5 边坡坡高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4.6 施工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复杂条件下高边坡变形稳定与控制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高边坡稳定分析研究现状 |
1.2.1 高边坡抗滑稳定分析方法 |
1.2.2 高边坡整体变形稳定分析方法 |
1.2.3 岩体卸荷松弛研究现状 |
1.2.4 岩体强度参数反演研究现状 |
1.3 岩体结构面动力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工作、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边坡变形破坏驱动力及稳定分析方法 |
2.1 本章引言 |
2.2 基于最小塑性余能原理的整体稳定分析 |
2.3 不平衡力与边坡破坏模式 |
2.3.1 剪切破坏时不平衡力的分布 |
2.3.2 拉剪破坏时不平衡力的分布规律 |
2.3.3 圆弧破坏模式及临界滑移面搜索 |
2.3.4 不平衡力与开挖卸荷破坏 |
2.4 基于多重网格法的局部抗滑稳定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岗山高边坡开挖变形破坏分析 |
3.1 本章引言 |
3.2 大岗山右岸边坡地质概况及数值模型 |
3.2.1 工程背景及地质概况 |
3.2.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3 大岗山右岸边坡开挖变形破坏分析 |
3.3.1 天然边坡整体稳定分析 |
3.3.2 边坡开挖变形破坏分析 |
3.4 大岗山右岸边坡关键块体抗滑稳定分析 |
3.4.1 大岗山右岸边坡主要滑块 |
3.4.2 大岗山右岸边坡抗滑稳定分析 |
3.5 大岗山右岸边坡加固效果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滑动弱化模型的结构动力破坏分析 |
4.1 本章引言 |
4.2 基于D-P屈服准则的边坡动本构模型 |
4.3 本构积分算法及程序实现 |
4.4 算例验证 |
4.4.1 滑块直剪破坏分析 |
4.4.2 动力情况下的隧洞衬砌分析 |
4.4.3 不平衡力与滑动弱化系数之间的关系 |
4.5 阻滑断层在动力情况下的变形分析 |
4.6 本章结论 |
第5章 地震垮塌堰塞体边坡参数反演及稳定分析 |
5.1 本章引言 |
5.2 红石岩堰塞体边坡工程概况及研究框架 |
5.3 震后监测数据分析 |
5.4 地质力学参数反演 |
5.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4.2 地震前后静力稳定分析 |
5.4.3 地震作用下破坏区域分析 |
5.4.4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
5.5 地震作用下整体稳定分析 |
5.5.1 红石岩堰塞体边坡静力稳定分析 |
5.5.2 红石岩堰塞体边坡动力稳定分析 |
5.5.3 暴雨作用下堰塞体边坡的整体稳定分析 |
5.5.4 加固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弹性体的哈密顿原理 |
6.1 本章引言 |
6.2 弹性体的哈密顿原理 |
6.3 一般形式的哈密顿原理 |
6.3.1 哈密顿原理的逆定理 |
6.3.2 非耦合热弹性力学 |
6.3.3 一般形式的哈密顿原理 |
6.4 rice的内变量理论 |
6.5 材料的路径描述 |
6.6 非弹性体的哈密顿原理 |
6.7 本章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水库蓄水诱发岸坡蠕变的DD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岩石力学数值分析方法概述 |
1.2.3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DDA基本理论及改进 |
2.1 引言 |
2.2 DDA的基本理论 |
2.2.1 块体的位移及变形 |
2.2.2 块体系统运动学 |
2.2.3 块体间的接触关系 |
2.2.4 总体平衡方程 |
2.3 对DDA的改进 |
2.3.1 接触搜索算法 |
2.3.2 随机强度分布 |
2.4 小结 |
第3章 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DDA模拟 |
3.1 引言 |
3.2 裂隙网络水力学分析 |
3.2.1 裂隙网络的生成 |
3.2.2 广义达西定律 |
3.2.3 裂隙闭合及张开时的过流面积 |
3.2.4 裂隙网络水力学恒定流分析 |
3.3 裂隙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的DDA法 |
3.3.1 用DDA进行变形分析 |
3.3.2 考虑块体变形的渗流分析 |
3.4 程序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裂隙岩体蠕变变形的DDA模拟 |
4.1 引言 |
4.2 蠕变的特点 |
4.3 常用蠕变模型 |
4.3.1 经验公式 |
4.3.2 组合模型 |
4.3.3 积分型蠕变模型 |
4.4 非线性蠕变模型 |
4.5 岩体蠕变的DDA模拟 |
4.5.1 改进的伯格斯模型 |
4.5.2 蠕变应变的递推算法 |
4.5.3 岩块蠕变的DDA子矩阵 |
4.5.4 岩体结构面的受力与蠕变特点 |
4.5.5 结构面蠕变的DDA子矩阵 |
4.6 程序验证 |
4.6.1 算例1 |
4.6.2 算例2 |
4.6.3 算例3 |
4.7 小结 |
第5章 库岸硬岩边坡倾倒蠕变变形机理DDA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地质概况 |
5.3 岸坡变形特征和监测资料分析 |
5.3.1 变形特征分析 |
5.3.2 监测资料分析 |
5.4 库岸硬岩倾倒蠕变变形的DDA模拟 |
5.4.1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5.4.2 计算荷载与基本假定 |
5.4.3 计算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高拱坝谷幅变形机理DDA分析 |
6.1 引言 |
6.2 工程基本资料 |
6.2.1 水库区域地形地貌 |
6.2.2 坝区水文地质条件 |
6.2.3 坝区地应力 |
6.2.4 蓄水过程 |
6.3 监测资料分析 |
6.4 基于多元回归统计模型的谷幅变形分析 |
6.4.1 谷幅变形多元回归统计模型的建立 |
6.4.2 溪洛渡拱坝谷幅变形回归分析 |
6.5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下谷幅变形的DDA分析 |
6.5.1 DDA计算模型 |
6.5.2 强度参数的随机分布 |
6.5.3 初始地应力场分析 |
6.5.4 蓄水后渗流场分析 |
6.5.5 谷幅变形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康定杂岩研究现状 |
1.2.2 岩石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
1.2.4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研究成果 |
第2章 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与断裂体系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演化 |
2.2 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厂房区围岩岩石类型 |
2.2.3 厂房区内构造特征概述 |
2.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地下厂房洞室围岩岩石学特征研究 |
3.1 洞室围岩岩石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特征 |
3.1.1 岩石矿物共生组合规律概述 |
3.1.2 岩石主要矿物特征 |
3.1.3 岩石中矿物蚀变类型及特征 |
3.2 岩石化学成分及特征 |
3.3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典型构造特征 |
3.3.1 片麻状构造 |
3.3.2 条带状构造 |
3.4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各平洞洞段岩性划分 |
3.4.2 岩石的时空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厂房区岩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
4.1 概述 |
4.2 岩石微观结构特征 |
4.2.1 矿物颗粒粒组构成及特征 |
4.2.2 矿物定向性指数 |
4.2.3 颗粒形状系数 |
4.3 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岩石空间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洞室围岩岩石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
5.1 岩石常规三轴压缩变形破坏试验 |
5.1.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1.2 试验成果及分析 |
5.2 岩石常规三轴卸荷变形破坏试验 |
5.2.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2.2 三轴卸载试验成果 |
5.3 岩石抗剪切破坏试验 |
5.3.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3.2 试验成果及分析 |
5.4 岩石变形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5.4.1 岩石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5.4.2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
5.4.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微观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研究 |
6.1 岩体质量分类方法综述 |
6.2 岩体质量分级基本指标 |
6.2.1 岩石强度指标 |
6.2.2 岩体的纵波速特征 |
6.2.3 岩体结构描述及评价 |
6.3 地下洞室围岩现场分类 |
6.4 不同系统的岩体质量分类 |
6.4.1 水力发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结果 |
6.4.2 岩体RMR分类结果 |
6.4.3 岩体质量指标Q系统分类结果 |
6.5 修正后BQ系统分类方案及成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下厂房区围岩稳定性分析 |
7.1 厂房区工程布置概述 |
7.2 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
7.2.1 选取计算软件 |
7.2.2 地质原型的概化 |
7.2.3 模型建立 |
7.2.4 模型计算材料力学参数选取 |
7.2.5 边界条件及计算准则 |
7.2.6 模拟计算方案 |
7.3 厂区岩体初始应力场分析 |
7.3.1 自重应力场的模拟及边界荷载的确定 |
7.3.2 厂区岩体的初始应力场 |
7.4 厂房区洞室围岩开挖及开挖完成后结果分析 |
7.4.1 调压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
7.4.2 三大洞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分析模型与参数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模型与机理研究 |
1.2.2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1.2.3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参数辨识与反演方法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模型 |
2.1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数学模型 |
2.1.1 基本假定 |
2.1.2 质量守恒方程 |
2.1.3 动量守恒方程 |
2.1.4 控制方程汇总 |
2.1.5 定解条件 |
2.2 非饱和土水力耦合本构模型 |
2.2.1 考虑黏结效应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 |
2.2.2 考虑变形和滞回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
2.2.3 考虑变形效应的渗透特性模型 |
2.2.4 非饱和土水力耦合本构模型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
3.1 水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
3.1.1 偏微分方程及其等效积分形式 |
3.1.2 有限元离散格式 |
3.1.3 时间离散格式 |
3.1.4 本构积分算法 |
3.1.5 数值模拟方法小结 |
3.2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数值模拟算例 |
3.2.1 各向同性压缩与干湿循环试验验证 |
3.2.2 各向同性压缩与剪切试验验证 |
3.2.3 降雨条件下土柱耦合分析算例 |
3.3 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水气渗流-弹塑性变形耦合分析 |
3.3.1 计算模型 |
3.3.2 结果分析 |
第4章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参数的辨识与反演方法 |
4.1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参数辨识问题的数学表述 |
4.1.1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模型的退化形式 |
4.1.2 耦合参数辨识问题的数学表述 |
4.2 考虑开挖扰动效应的岩体渗透张量反演分析模型 |
4.2.1 岩体渗透特性及其演化规律 |
4.2.2 应变敏感的裂隙岩体渗透张量模型 |
4.2.3 待反演参数与目标函数 |
4.3 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反演分析方法 |
4.3.1 正交设计 |
4.3.2 水力耦合分析 |
4.3.3 BP神经网络 |
4.3.4 遗传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应用 |
5.1 研究背景 |
5.1.1 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概况 |
5.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5.1.3 防渗排水系统布置 |
5.1.4 渗流监测系统布置 |
5.1.5 左岸坝基底层排水廊道涌水问题 |
5.1.6 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进度 |
5.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5.2.1 主要研究内容 |
5.2.2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5.2.3 反馈分析与模拟方法 |
5.3 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 |
5.3.1 反演结果分析 |
5.3.2 左岸坝基底层排水廊道涌水成因分析 |
5.3.3 右岸厂区围岩开挖扰动效应与渗透特性演化分析 |
5.3.4 蓄水期地下水渗流场分布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微震监测及关键层破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高强度开采研究现状 |
1.2.2 关键层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微震监测研究现状 |
1.2.4 岩层破坏反演分析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与本文研究工作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微震监测系统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工程背景 |
2.2.1 小纪汗煤矿概况 |
2.2.2 11203工作面概况 |
2.3 微震监测系统建立 |
2.3.1 微震监测原理 |
2.3.2 微震传感器的选择 |
2.3.3 微震传感器布置方案 |
2.3.4 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 |
2.3.5 微震监测系统的安装 |
2.4 微震监测系统精度验证 |
2.4.1 微震定位算法 |
2.4.2 微震定位精度验证 |
2.5 微震监测数据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微震活动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定量震源参数的描述 |
3.3 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微震活动时间分布规律 |
3.3.1 工作面推进过程微震活动与岩层运动随时间演化规律 |
3.3.2 岩层运动过程微震参数随时间演化规律 |
3.4 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微震活动空间分布规律 |
3.4.1 工作面推进过程微震活动与岩层运动空间演化规律 |
3.4.2 岩层运动过程微震事件空间演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微震活动与关键层破断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关键层破断的微震事件分布规律 |
4.2.1 关键层破断影响规律 |
4.2.2 11203工作面关键层的判别 |
4.2.3 关键层破断的微震事件演化过程 |
4.3 关键层破断的微震参数变化特征 |
4.3.1 微震事件数 |
4.3.2 能量释放量 |
4.3.3 能量指数 |
4.3.4 Schmidt数 |
4.3.5 微震响应系数 |
4.3.6 b值 |
4.4 基于微震参数的关键层破断判别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度开采推进速度对关键层破断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不同推进速度的数值模拟 |
5.3 不同推进速度的微震事件定位结果 |
5.4 不同推进速度的微震参数特征 |
5.4.1 微震事件数变化特征 |
5.4.2 视应力变化特征 |
5.4.3 视体积变化特征 |
5.4.4 能量释放变化特征 |
5.5 推进速度影响的机理解释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微震数据反演的岩体动态参数确定及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数值模型建立 |
6.3 基于微震数据反演的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
6.3.1 微震反演岩体参数的思路 |
6.3.2 参数网格的划分 |
6.3.3 现场结构面调查获取原生裂纹 |
6.3.4 矩张量反演次生裂纹 |
6.3.5 Hoek-Brown方法确定岩体参数 |
6.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6.4.1 模型开挖情况 |
6.4.2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隔河岩水电站边坡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有限元反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马春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2]混合岩体强度参数研究[D]. 杨号.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3]开挖作用下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渗流通道识别与稳定性研究[D]. 庄端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4]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D]. 荆锐. 天津大学, 2018(06)
- [5]高速公路边坡施工安全监测与设计参数反演及应用研究[D]. 苏俊霖. 南华大学, 2018(01)
- [6]复杂条件下高边坡变形稳定与控制的机理研究[D]. 吕庆超. 清华大学, 2018(04)
- [7]水库蓄水诱发岸坡蠕变的DDA分析[D]. 雷峥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 [8]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D]. 向贵府.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9]岩土介质水力耦合分析模型与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 洪佳敏.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微震监测及关键层破断研究[D]. 李杨. 东北大学, 2017(08)
标签:边坡防护论文; 力学论文; 有限元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论文; 岩石强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