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星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中国双星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一、中国双星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煜琴[1](2020)在《基于星载平台的近地目标定位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基于单星载观测平台定位算法的相关研究出发,扩展到基于多星载观测平台的定位研究,并针对定位方程解算、噪声及测量误差的滤除、定位精度的提高、定位成本的降低及探究不同测量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新的算法并设计仿真实验来进行验证,为基于星载观测平台定位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单星载观测平台的测角度定位法(Angle of Arrival,AOA)采用地球正球面模型忽略了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对近地辐射源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为此本文引入WGS-84规范下的地球模型,通过坐标系间的转换与定位算法相结合得到了近地辐射源目标在三维空间的准确描述,并计算了误差评价指标CRLB、GDOP。设计仿真实验验证不同角度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且当角度测量精度为0.1时,AOA定位法的定位精度可达500m。考虑到AOA定位过程中存在测量误差及噪声干扰,引入EKF算法与UKF算法,并给出两种算法在二维空间对近地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此外,针对协方差矩阵计算复杂的局限性及系统中的非平稳项,建立ARIMA模型并与定位系统状态空间相转化,提出ARIMA-UKF算法。相同仿真条件下,对基于单星载平台的近地目标定位算法而言,最终收敛趋于稳定时基于ARIMA-UKF算法的相对误差最小,定位效果最好,UKF算法次之,EKF算法最差。观测系统由单星载观测平台拓展至多星载观测平台,对时差定位算法(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以及Chan算法、Taylor算法这两种TDOA定位方程解算算法展开研究。针对Taylor级数展开法过分依赖初值选取合适程度的问题,将星载观测平台位置的先验性作为约束条件,进而提出一种基于Lagrange约束因子修正迭代初值的Taylor优化算法。相同仿真条件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的均方误差小于传统的Chan算法、Taylor算法,具有更好的解算效果。为探究不同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情况,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近地辐射源目标距主观测平台120km附近时,定位效果最好,精度可达193.8m。此外设计仿真实验分析了位置、基线距离、采样频率、轨道高度等多种参数对双星载观测平台定位精度的影响,为定位系统中星载平台组网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关浩亮[3](2019)在《基于频控阵的无源定位欺骗技术》文中认为无源定位技术,以其独有的隐蔽性和作用距离优势,在电子对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阶段对抗无源定位的方法仍然沿用了对抗有源雷达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深入研究频控阵波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颖的无源定位对抗方法—基于频控阵的无源定位欺骗技术。和传统的对抗方法相比,这一技术有着应用范围广、系统简单且定位欺骗效果可通过频控阵参数方便调节的特点。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针对测向定位,提出基于频控阵的测向定位欺骗方法。分别建立了干涉仪测向定位欺骗模型与MUSIC测向定位欺骗模型,推导了这两种模型下测量角度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从理论上证明了频控阵信号具有角度欺骗性。数值仿真验证了利用频控阵信号进行测向定位欺骗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测向定位欺骗性能的影响。2.针对时频差定位,提出了基于频控阵的时频差定位欺骗方法。建立了时频差定位欺骗模型,并深入分析了频控阵信号与相控阵信号互模糊函数的差异。推导了该模型下时差和频差测量误差的CRLB以及双站定位几何精度稀释因子(GDOP),从理论上证明了频控阵信号的时频差定位欺骗特性。通过对比不同参数下频控阵与相控阵的定位欺骗性能,验证了利用频控阵信号进行时频差定位欺骗的有效性。3.针对多站频差定位,提出了基于频控阵的频差定位欺骗方法。建立了频差定位欺骗模型,分析了频控阵信号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线性调频Z变换(Chirp-Z)两种算法的频率估计性能影响,推导了该模型下三站频差定位的GDOP。数值仿真表明:不同频控阵信号参数下,频控阵信号具有频差定位欺骗特性。

肖学兵[4](2018)在《运动多站时变时差/多普勒差无源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无源定位技术利用被动观测信号中隐含的辐射源位置信息实现对非合作辐射源的定位。在各种无源定位体制中,基于时差和多普勒差的无源定位技术利用多路观测信号间传播时延和多普勒效应之差实现对辐射源定位,在运动观测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基于时差、多普勒差的定位观测量估计、定位方程解算以及直接定位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在观测站高速运动或长时间观测累积的定位场景中,信号累积时间内时差、多普勒差等参数可能会发生显着变化。面对时变的时差和多普勒差,传统的无源定位技术面临新的挑战。针对基于时变的时差、多普勒差定位技术的特殊性,本文主要在时变时差补偿、时变多普勒差补偿、固定目标定位中的时变参数估计以及未校准条件下的定位算法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二章研究宽带信号的时变时差补偿与联合估计。随着观测站的运动,辐射源信号到不同观测站的传播时延之差是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累积时间内的时差变化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在宽带信号条件下更为显着。现有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估计算法通过对观测信号的时间伸缩变换实现时差变化补偿,算法计算复杂度高且不易实现。针对此问题,利用多普勒差与时差变化率间的对应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分段的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估计算法。将观测信号划分为短时片段后,该算法通过对分段信号的频域共轭积相参累积的方式得到时差和多普勒差的估计。在有效补偿时差变化的基础上,该算法的参数估计精度在中高信噪比条件下可以达到CRLB。为进一步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Keystone变换的快速估计算法。通过对观测信号的频域共轭积进行Keystone变换补偿时差变化之后,该快速算法可通过二维变换实现信号的相参累积,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第三章研究时变多普勒差的补偿与联合估计。在观测站高速运动或长时间观测累积条件下,信号累积时间内的多普勒差可能会发生显着变化。此时,引入多普勒差变化率将时差、多普勒差二维模型拓展到三维模型可有效提升系统对长时间观测累积的适应性。现有的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联合估计算法忽略了信号累积时间内的时差变化对信号基带复包络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分段的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联合估计方法,并推导了估计精度的CRLB。分析了参数估计时刻选择对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为了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基于序列反转变换和二阶Keystone变换的快速算法。通过对两路观测信号的频域共轭积进行上述变换的方式,该快速算法实现了时差、多普勒差和多普勒差变化率的分维估计,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第四章研究对固定目标定位中的定位观测量估计问题。利用辐射源静止在地球表面这一信息,在对固定目标定位中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间存在等式约束。有效地利用该约束关系有利于提升时差、多普勒差等定位观测量的估计精度。首先针对星载定位和机载定位两种场景,推导了固定目标定位中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间等式约束的表达式。结合观测站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给出了由时差、多普勒差到多普勒差变化率的转换关系的表达式。以此等式约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消元法的带约束的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联合估计算法,并推导了带约束条件下估计精度的CRLB。利用参数间约束关系引入的信息,带约束的联合估计算法可达到更高的估计精度且计算复杂度更低。第五章研究未校准条件下基于时变时差、多普勒差的定位方法。受辐射源天线方向图、波束扫描、信号传播路径等因素的影响,各观测站的信号增益和噪声功率可能是不等且未知的。在运动多站无源定位场景中,时变的信号增益和噪声功率通常难以预先测量或校准。针对此问题,考虑各观测站的信号增益和噪声功率不等且未知,提出了一种未校准条件下基于时差、多普勒差的的直接定位算法,并给出了未校准条件下定位精度的CRLB。与现有直接定位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引入观测信号的自归一化以适应各站观测噪声功率不等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噪声功率不等的条件下,本文提出的直接定位算法可达到更高的定位精度。

郭付阳[5](2017)在《无源定位中的时差、频差和尺度差估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星无源定位系统利用两颗卫星接收并处理辐射源辐射的信号来对辐射源进行定位,其具有结构简单、作用距离远和隐蔽性强的优点。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和信号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双星无源定位系统已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双星无源定位的前提是估计出双星接收信号的参数。对于窄带辐射源,需要估计的参数为双星接收信号间的时延差和多普勒频率差。对于宽带辐射源,需要估计的参数为双星接收信号间的时延差和尺度差。时/频差和时/尺度差的估计性能直接影响着辐射源定位的精度和速度。然而,现有的时/频差和时/尺度差估计算法都存在运算量较大的问题,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需求。本文的工作是在双星无源定位的背景下,针对窄带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LFM)信号的时/频差估计和宽带LFM信号的时/尺度差估计来开展的。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时/频差和时/尺度差估计算法存在的问题,从LFM信号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两种时/频差快速精确估计算法和一种时/尺度差快速精确估计算法,以解决传统估计算法运算量较大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一、研究了窄带辐射源和宽带辐射源对于运动卫星接收信号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双星接收信号的窄带模型和宽带模型;介绍了时/频差和时/尺度差估计的克拉美罗下界;引入了窄带互模糊函数、宽带互模糊函数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的定义,并讨论了离散的窄带互模糊函数、离散的宽带互模糊函数和离散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常见计算方法。二、针对二维搜索模糊函数峰值方法运算量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LFM信号的模糊函数,提出了一种沿模糊函数的脊线一维快速搜索模糊函数峰值的时/频差估计算法。主要工作如下:分析了LFM信号的模糊函数,指出了LFM信号的模糊函数存在一条过峰值点脊线的特点,确立了沿脊线搜索模糊函数峰值的思路。而后,利用抽取的模糊函数快速估计脊线的斜率和利用FrFT估计脊线与频率轴的交点,进而估计出脊线的位置方程。在沿脊线一维搜索模糊函数峰值时,通过相关一次性获得脊线上各点处的模糊函数值,由模糊函数的峰值位置估计出时差和频差。该方法可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实现,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通过与传统时/频差估计算法运算量对比,说明了该方法在时/频差估计问题中的高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估计出时/频差并且随着信噪比的提高,估计的均方根误差逐渐接近克拉美罗下界。三、沿脊线搜索模糊函数的峰值的时/频差估计方法需要精确估计出脊线的位置方程,运算量仍然较大。通过分析解调频对LFM信号模糊函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解调频的时/频差估计方法。主要工作如下:分析了解调频后LFM信号的模糊函数,指出解调频使LFM信号模糊函数的峰值位置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而后,将信号先进行解调频再将解调频后信号的模糊函数投影到频率轴,根据投影的峰值位置可以建立一个关于时差和频差的方程。该方法通过将信号进行多个角度的解调频,即可获得一个关于时差和频差的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即可从该方程组中求解出时差和频差。该方法将搜索模糊函数峰值的过程转化为了最小二乘的拟合问题,并且能够利用FFT快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估计出时/频差并且随着信噪比的提高,估计的均方根误差逐渐接近克拉美罗下界。四、针对基于解调频的时/频差估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野值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主要工作如下:分析了野值产生的原因,讨论了野值对于时/频差估计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马氏距离来去除野值和利用对信号插值避免产生野值两种思路。针对信号插值的方法,推导了信号插值倍数与解调频角度的关系,给出了为了避免野值的产生插值倍数所需满足的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两种思路的有效性。五、针对现有的时/尺度差估计算法运算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变换的宽带LFM信号时/尺度差估计的快速算法。主要工作如下:推导了伸缩尺度对LFM信号调频率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估计两路LFM信号的调频率来估计尺度差的思路。而后,介绍了离散信号快速伸缩的尺度变换方法,并分析了尺度变换方法用于估计时/尺度差存在运算量较大的问题。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尺度变换的宽带LFM信号时/尺度差估计的快速算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分级搜索的FrFT快速估计调频率,利用了宽带LFM信号调频率与伸缩尺度的关系进而获得尺度差的估计。接着,利用一次相关获得宽带模糊函数在该尺度差处的切片,该切片的峰值位置即为时差的估计。与尺度变换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只需对信号进行一次伸缩,因而运算量更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估计出时/尺度差并且随着信噪比的提高,估计的均方根误差逐渐接近克拉美罗下界。

李蕾[6](2017)在《泛在环境下的无线定位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兴起,无线定位对于人们生活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室外的路线导航或是空间受限环境下的安全管理都离不开位置信息。但室外环境存在卫星信号不可得的情况,空间受限环境受到信号遮挡和多径的影响。不同的定位场景和系统存在其局限性与技术要点,同时考虑定位精度、设备成本和算法复杂度等因素,对于泛在环境下的无线定位技术优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分析现有泛在环境下定位技术,分别对无线传感网同步与定位联合算法、低轨双星静止辐射源定位和移动辐射源跟踪技术以及非视距环境下定位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在对无线传感网定位的研究中,同步与定位是其研究的热点,本文考虑锚节点非同步的情况,提出对锚节点的时钟相偏、时钟频偏和源节点未知位置综合求解的算法。为了降低未知数个数,将所有锚节点进行分簇处理,簇内节点存在相同的时钟相偏和时钟频偏,使用到达时间差方法对方程变形,进而消除源节点导致的同步问题。由于泰勒级数算法的非收敛问题,引入正则化理论对其进行修正,最后使用改进的泰勒级数算法求解锚节点时间参数与源节点位置。(2)低轨道卫星存在轨道低、数量多和时延小等特点,本文采用低轨双星时差频差联合算法,考虑卫星星历、卫星时钟和测量等误差,对于静止辐射源,将其定位坐标与卫星系统时钟偏差和频率偏差使用迭代算法共同求解。对于移动辐射源,借鉴伪距差分算法实时地对测量值进行修正。首先利用已知位置参考站计算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的修正参数,然后利用修正参数修正移动辐射源测量的时间差和频率差,最后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位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联合参数算法和差分修正算法可以比未修正时取得更好的效果。(3)在存在参考节点不足和遮挡的情况下,本文分别引入了改进的到达角度定位方法和协作定位。协作定位中的移动终端不仅可以与参考节点通信还可以与移动节点通信来降低参考节点的布设成本,根据与待测节点是否存在视距路径来选取协作节点,而改进的到达角度定位算法在于利用参考节点和移动终端的接收角度协作关系,从而获得一个移动终端可能存在的区域,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求解。仿真表明改进的到达角度定位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何若枫[7](2016)在《中美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档案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中美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从中国的北斗一号系统到北斗二号系统,从美国的Geostar系统到子午仪系统、TIMATION系统、621B计划、GPS系统。从技术指标、系统应用等方面,对北斗一号系统与美国商用Geostar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顺应了国家独立自主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和基本国情,北斗一号系统建设在举国体制优势的带动下发展迅速,而Geostar系统在工程建设和应用预估方面存在诸多失误,在GPS和蜂窝式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多重挤压下,最终发展失败。从发展模式、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建设与应用现状、发展前景等五方面,对北斗二号系统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是一种渐进式螺旋式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状态,又可以满足国家的基本需求;GPS在建设之初采取了一体化发展模式,不能紧贴国家和军队的应用需要。GPS经过了40年的建设发展,系统建设完成,组织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发展完善,应用广泛;北斗二号系统的发展还相对较为薄弱,在系统建设、组织管理、政策制定、应用推广上还需进一步完善。但根据北斗二号系统的星座特性,未来在亚太地区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有望超过GPS。本文从军事技术与工程创新的视角,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实践,总结大型航天工程项目的发展模式,提出航天项目发展的基本原则,航天工程项目发展决策的主要特点,航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转变;探讨技术发展和技术政策制定中技术的不可控性和可控性特质,指出在技术发展和政策制定中要顺应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技术成果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出后发优势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发展模式,指出在跨越了人才资本、经济发展、产业化“三个门槛”后,中国卫星导航的发展已经进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阶段。

薛艳荣[8](2013)在《基于时差频差的双星无源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定位站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信号,被动地接收目标的信号,利用合作和非合作信号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被称为无源定位。无源定位技术由于其良好的隐蔽性在现代电子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双星无源定位系统是以两颗卫星为平台的无源定位系统,与其它无源定位技术相比,它具有所需平台数少、通道数少、定位时间短、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现代战争、航空、航天以及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若能进一步改善该系统的无源探测精度,更有利于提高现代电子战、预警探测及其深空侦察探测能力。本论文正是结合这类需求开展的,系统地对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分布以及定位误差改正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历元时差定位法,可以解决盲区带定位难题,定位精度较高。将卫星导航系统的差分技术应用于该系统中,提出了基于时差频差的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位置差分和伪距差分方法,可以实现定位误差优于5km。本文围绕双星无源定位误差改正的研究,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1)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主要误差源本文研究了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定位模型和解算方法,研究了双星无源定位系统中存在的主要误差源,主要涉及与观测量有关的误差、与传播路径过程有关的误差和与卫星有关的误差等误差源。研究了各部分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估计了到达时间时间差误差和多普勒频率差误差的大小。分析了该系统目前有待于解决的问题。(2)利用地理坐标系表征定位误差并研究了其定位误差分布为便于对该系统的定位误差研究,本文研究了利用在地理坐标系中表征定位误差。通过对等时差曲线和等频差曲线分布特点的研究,给出了时差定位误差等值线分布、频差定位误差等值线分布以及时差频差联合定位误差等值线分布。针对利用时差频差联合定位时系统存在的最佳定位区域、最差定位区域和盲区带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研究通过可视化的软件给出了GDOP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影响双星无源定位精度的一些关键因素,主要有双星间距的大小、时差误差和频差误差的大小。(3)定位盲区带的多历元时差定位法系统定位时存在的不可定位区域被称为盲区带,本文在分析盲区带的产生原因基础上,为了减少盲区带的分布,提出了一种多历元时差定位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盲区带定位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定位精度较高。(4)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位置差分和伪距差分方法鉴于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与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提出了利用位置差分方法和伪距差分方法来修正系统定位误差的方法。对使用位置差分方法和伪距差分方法进行定位误差改正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位置差分和伪距差分定位原理,并进行了仿真试验和实验结果分析,最后论证了影响伪距差分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使用位置差分方法和伪距差分都可以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但使用伪距差分的定位精度普遍优于使用位置差分的定位精度,并且定位误差可优于5km。通过对双星无源定位系统误差的系统分析,提出了盲区带的多历元时差定位法,为提高对辐射源位置的探测精度,将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位置差分和伪距差分应用于双星无源定位系统误差改正中,使用仿真试验对误差改正效果进行了验证,能将定位误差由目前的10~20km提高到5km。

程军[9](2013)在《卫星干扰源定位参数估计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的普及率也大幅度提高,同时基于移动平台的定位软件和内嵌有定位功能的应用程序也大规模涌现,这些都促使定位相关技术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为了更好的利用定位技术,就需要在如何提高定位的精准度方面加大研究的投入力度。目前,对于干扰源定位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双星定位系统的干扰源定位参数估计问题。通过双星定位系统来实现对卫星干扰源定位的技术主要分为两步:首先,利用参数估计算法估算出干扰源定位所需的定位参数;其次,根据第一步所得到的定位参数结合相应的定位算法,在空间描绘出干扰源所在的空间位置,或给出干扰源所在的位置信息。本文在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于双星定位系统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现有的信号来估计两路信号间的时差参数和多普勒频差参数。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高斯噪声在定位参数估计中对估计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三阶全息图时延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高斯噪声的高阶累积量为零的特性,对信号中的高斯噪声分量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在频差参数估计方面,提出了基于功率谱估计的频差估计算法。利用信号在频域内的功率谱峰值点的不同,来计算出信号间的频率差。(3)除上述直接利用信号在频域的功率谱峰值所对应的频率直接进行频差参数估计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MUSIC改进算法的频差参数估计算法。通过对两信号功率谱的两次相关运算达到精确估计信号多普勒频差参数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系统误差的影响。(4)在时差-频差联合估计方面,主要研究了直接互模糊函数算法和基于四阶累积量的互模糊函数算法,并通过实验对这两种联合估计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本文详细阐述了上述各理论和算法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

马景金,赵金忠,李世宝[10](2013)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文中指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可广泛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此,阐述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对其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中国双星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双星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星载平台的近地目标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
    1.3 无源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单/双星无源定位算法基础
    2.1 坐标系及坐标系变换
        2.1.1 常见坐标系
        2.1.2 坐标系间的转换方式
    2.2 地球的正球面模型与椭球面模型
    2.3 单/双星无源定位方法概述
        2.3.1 无源定位的特点
        2.3.2 传统无源定位技术
        2.3.3 定位精度评价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星平台临地观测的目标定位算法及实现技术
    3.1 基于地球椭球模型的测角度定位法
        3.1.1 定位原理
        3.1.2 定位方程的解算
        3.1.3 误差分析与仿真实验
    3.2 抽象至二维平面的测角度定位法
        3.2.1 定位原理
        3.2.2 基于EKF的近地目标定位数学模型
        3.2.3 基于UKF的近地目标定位数学模型
    3.3 ARIMA-UKF算法的提出与其在测角度定位法中的应用
        3.3.1 ARIMA模型的建立
        3.3.2 基于ARIMA模型的UKF算法
        3.3.3 仿真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星平台临地观测的目标定位算法及实现技术
    4.1 时差定位法
        4.1.1 定位原理
        4.1.2 Chan算法
        4.1.3 Taylor级数展开法
    4.2 基于Lagrange约束因子的Taylor级数展开法
        4.2.1 算法实现
        4.2.2 仿真实验
    4.3 基于双星载平台的联合定位算法
        4.3.1 联合定位原理
        4.3.2 不同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基于频控阵的无源定位欺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源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无源定位对抗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频控阵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频控阵基本原理与无源定位欺骗理论
    2.1 引言
    2.2 频控阵的信号特性
        2.2.1 天线方向图
        2.2.2 频控阵信号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和第一零点波束宽度
        2.2.3 等相位面
        2.2.4 瞬时信噪比与平均信噪比
    2.3 无源定位与无源定位对抗技术
        2.3.1 无源定位
        2.3.2 传统无源定位对抗技术
    2.4 频控阵在无源定位欺骗中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频控阵的测向定位欺骗技术
    3.1 引言
    3.2 测向定位欺骗模型
        3.2.1 干涉仪测向定位欺骗模型
        3.2.2 MUSIC测向定位欺骗模型
    3.3 测角误差的CRLB分析
        3.3.1 干涉仪测角误差CRLB分析
        3.3.2 MUSIC测角误差CRLB分析
    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3.4.1 干涉仪测向定位欺骗仿真
        3.4.2 MUSIC测向定位欺骗仿真
        3.4.3 不同参数对测向定位欺骗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频控阵的时频差定位欺骗技术
    4.1 引言
    4.2 时频差定位欺骗原理
        4.2.1 时频差定位欺骗模型
        4.2.2 频控阵信号的互模糊函数
    4.3 时频差定位欺骗性能分析
        4.3.1 时频差误差的CRLB分析
        4.3.2 GDOP分析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
        4.4.1 时频差定位欺骗仿真
        4.4.2 不同参数对时频差定位欺骗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频控阵的频差定位欺骗技术
    5.1 引言
    5.2 频差定位欺骗原理
        5.2.1 频差定位原理
        5.2.2 基于FFT的频控阵信号频率估计
        5.2.3 基于Chirp-Z的频控阵信号频率估计
    5.3 GDOP分析
    5.4 仿真实验与分析
        5.4.1 频差定位欺骗仿真
        5.4.2 不同参数对频差定位欺骗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运动多站时变时差/多普勒差无源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运动多站无源定位系统研究现状
        1.2.2 基于定位观测量的定位方法与直接定位法
        1.2.3 定位观测量估计研究现状
        1.2.4 直接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宽带信号时变时差补偿与联合估计方法
    2.1 引言
    2.2 时变时差补偿条件分析
    2.3 时差、多普勒差联合估计信号模型
        2.3.1 辐射源发射信号建模
        2.3.2 传统的窄带与宽带信号模型
        2.3.3 基于时域分段的宽带信号模型
    2.4 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联合估计
        2.4.1 CAF法、SCAF法和CAF_CS法
        2.4.2 基于时域分段的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联合估计方法
        2.4.3 基于Key Stone变换的时差、多普勒差估计快速算法
        2.4.4 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估计的CRLB
    2.5 仿真实验与分析
        2.5.1 时变时差补偿效果仿真
        2.5.2 基于Keystone变换的快速算法中的多普勒差模糊数选择
        2.5.3 基于Keystone变换的快速算法的多目标适应性
        2.5.4 时差、多普勒差联合估计精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变多普勒差补偿与联合估计方法
    3.1 引言
    3.2 多普勒差变化率引入及意义
        3.2.1 信号累积时间内的多普勒差变化仿真分析
        3.2.2 多普勒差时变对时差、多普勒差估计算法的影响
    3.3 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联合估计
        3.3.1 CAF_QP法及其改进算法
        3.3.2 基于时域分段的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联合估计
        3.3.3 宽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联合估计的CRLB
    3.4 参数估计时刻选择对估计精度的影响
    3.5 基于TRTSKT的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估计快速算法方法
        3.5.1 TRT变换与SKT变换原理
        3.5.2 基于TRT的多普勒差分维估计
        3.5.3 基于SKT的时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分维估计
        3.5.4 基于TRTSKT快速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
    3.6 仿真实验与分析
        3.6.1 时差变化补偿效果仿真
        3.6.2 窄带信号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估计精度
        3.6.3 宽带条件下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估计精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目标定位中时变时差/多普勒差估计方法
    4.1 引言
    4.2 固定目标定位中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间约束关系
    4.3 机载场景下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间约束关系
        4.3.1 机载平台对固定辐射源观测场景
        4.3.2 机载场景下待估参数间等式约束
    4.4 星载场景下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间约束关系
        4.4.1 星载平台对固定辐射源观测场景
        4.4.2 星载场景下待估参数间等式约束
    4.5 带约束的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联合估计
        4.5.1 带约束的联合估计方法
        4.5.2 带约束的时差、多普勒差及多普勒差变化率估计的CRLB
        4.5.3 算法计算复杂度对比分析
    4.6 仿真实验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未校准条件下时变时差、多普勒差定位方法
    5.1 引言
    5.2 直接定位法在时变时差、多普勒差定位场景中的应用
    5.3 未校准条件下运动多站观测模型
    5.4 未校准条件下基于时变时差、多普勒差的直接定位方法
        5.4.1 未校准条件下的直接定位算法
        5.4.2 不同条件下直接定位算法对比分析
    5.5 未校准条件下辐射源定位精度的CRLB
    5.6 仿真实验与分析
        5.6.1 噪声功率不等条件下定位精度对比
        5.6.2 相等噪声功率条件下定位精度对比
        5.6.3 先验信息存在误差条件下定位精度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无源定位中的时差、频差和尺度差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源定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时差、频差和尺度差估计算法的研究现状
        1.3.1 时/频差估计算法的研究现状
        1.3.2 时/尺度差估计算法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时/频差和时/尺度差估计的常见工具
    2.1 卫星所接收到的信号模型
    2.2 克拉美罗下界
        2.2.1 时差和频差的克拉美罗下界
        2.2.2 时差和尺度差的克拉美罗下界
    2.3 模糊函数
        2.3.1 模糊函数的定义
        2.3.2 离散的窄带模糊函数
        2.3.3 离散的宽带模糊函数
    2.4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2.4.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2.4.2 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沿脊搜索模糊函数峰值的时/频差快速估计
    3.1 双星接收的LFM信号模型
    3.2 线性调频信号的模糊函数
        3.2.1 双星接收的LFM信号的模糊函数
        3.2.2 解调频对LFM信号模糊函数的脊线方程的影响
    3.3 Radon-Decimatedambiguity变换
        3.3.1 抽取的模糊函数
        3.3.2 Radon-Decimatedambiguity变换估计脊线斜率的可行性
    3.4 沿脊搜索模糊函数的时/频差估计方法
        3.4.1 双星接收的LFM信号模糊函数的脊线位置估计
        3.4.2 利用解调频实现沿脊线一维峰值的快速搜索
        3.4.3 沿脊搜索模糊函数峰值的时/频差估计方法步骤
    3.5 运算量分析
    3.6 仿真实验
        3.6.1 时/频差估计流程仿真
        3.6.2 算法均方误差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解调频的LFM信号时/频差估计方法
    4.1 信号模型
    4.2 模糊函数在频率轴的投影
    4.3 基于解调频的LFM信号时/频差估计方法
    4.4 实际应用中的野值问题
        4.4.1 野值的产生
        4.4.2 利用马氏距离去除野值
        4.4.3 利用信号插值避免野值的产生
    4.5 性能分析
    4.6 运算量分析
    4.7 仿真实验
        4.7.1 解调频角度的影响及信号插值的效果仿真
        4.7.2 估计性能及估计时间的仿真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尺度变换的宽带LFM信号时/尺度差估计
    5.1 双星接收的宽带LFM信号模型
    5.2 离散信号的尺度变换
    5.3 基于尺度变换的宽带LFM信号时/尺度差估计方法
        5.3.1 利用分级搜索的FrFT快速估计尺度差
        5.3.2 基于尺度变换的时差估计
    5.4 运算量分析
    5.5 仿真实验
        5.5.1 尺度变换快速算法仿真
        5.5.2 低信噪比下的时差和尺度差估计流程仿真
        5.5.3 时/尺度差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以及估计时间的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泛在环境下的无线定位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无线定位与位置跟踪概述
    2.1 无线定位基本方法
        2.1.1 基于传播时间的定位技术
        2.1.2 基于到达角度的定位技术
        2.1.3 混合定位技术
        2.1.4 信号指纹定位技术
    2.2 位置跟踪基本算法
        2.2.1 一阶隐马尔科夫模型
        2.2.2 卡尔曼滤波
        2.2.3 粒子滤波
        2.2.4 其他位置跟踪方法
    2.3 性能边界及评估标准
    2.4 本章小结
3 无线传感网中联合时间同步与定位的算法
    3.1 无线传感网与算法基础知识
        3.1.1 无线传感网定位分类
        3.1.2 无线传感网时间同步技术
        3.1.3 正则化方法
    3.2 基于改进泰勒级数算法的时间同步与定位联合算法
        3.2.1 系统模型
        3.2.2 改进的泰级数算法
        3.2.3 时钟相偏的测量
        3.2.4 CRLB分析
    3.3 仿真模拟
    3.4 本章小结
4 低轨双星系统下的定位与跟踪技术研究
    4.1 低轨双星定位系统概述
        4.1.1 低轨双星定位系统
        4.1.2 低轨双星定位系统主要误差
    4.2 定位与同步联合算法
        4.2.1 系统模型
        4.2.2 静止辐射源的定位与同步联合算法
    4.3 基于参考站的移动辐射源位置跟踪
        4.3.1 伪距差分校正原理
        4.3.2 低轨双星基于参考站修正的跟踪方法
    4.4 仿真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非视距环境下利用AOA的协作定位算法
    5.1 相关定位问题研究
    5.2 基于改进的AOA的协作定位算法
        5.2.1 系统模型
        5.2.2 视距路径的鉴别
        5.2.3 TOA/AOA定位算法
        5.2.4 改进的AOA定位算法
    5.3 仿真模拟
    5.4 定位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美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意义及基本概念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北斗一号系统与美国商用Geostar系统的发展及其对比分析
    2.1 北斗一号系统发展历程
        2.1.1 早期探索
        2.1.2 “双星定位”设想提出
        2.1.3 项目预研与演示实验
        2.1.4 工程建设
    2.2 Geostar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没落成因
        2.2.1 无线电定位业务的提出
        2.2.2 Geostar系统的建设与没落
        2.2.3 Geostar公司与中国的合作交流
    2.3 北斗一号系统与Geostar系统的比较分析
        2.3.1 系统技术指标比较
        2.3.2 系统应用情况比较
        2.3.3 差异综述与分析
第三章 北斗二号系统发展历程
    3.1 项目背景
        3.1.1 国际背景
        3.1.2 国内背景
    3.2 中国卫星导航三步走发展战略
    3.3 系统工程建设
        3.3.1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3.3.2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第四章 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4.1 美国早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探索
        4.1.1 子午仪系统
        4.1.2 TIMATION卫星系统
        4.1.3 621B计划
    4.2 GPS的立项与系统建设
        4.2.1 多项目融合中诞生
        4.2.2 星座设计方案的争论
        4.2.3 系统建设
    4.3 GPS的应用与完善
        4.3.1 海湾战争中的一鸣惊人
        4.3.2 选择可用性技术的诞生与终止
    4.4 GPS现代化计划
        4.4.1 现代化计划的提出
        4.4.2 现代化计划的主要内容
        4.4.3 现代化计划的实施
第五章 北斗二号系统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对比分析
    5.1 发展模式比较
        5.1.1 北斗发展模式
        5.1.2 GPS发展模式
    5.2 组织机构比较
        5.2.1 北斗管理机构
        5.2.2 GPS管理体系
    5.3 政策法规比较
        5.3.1 北斗导航产业政策
        5.3.2 美国GPS政策
    5.4 建设与应用现状比较
        5.4.1 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现状
        5.4.2 GPS建设与应用现状
    5.5 发展前景比较
        5.5.1 北斗系统的发展前景
        5.5.2 GPS的发展前景
    5.6 差异综述与分析
第六章 启示
    6.1 大型航天工程项目的发展模式
        6.1.1 航天项目发展的基本原则
        6.1.2 航天工程项目发展决策的主要特点
        6.1.3 航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转变
    6.2 技术的不可控性和可控性
    6.3 后发优势与自主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1 北斗系统、GPS卫星发射情况
附录2 中美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大事年表

(8)基于时差频差的双星无源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无源定位系统概论
    1.1 引言
    1.2 无源定位体制
        1.2.1 测向定位体制
        1.2.2 时差定位体制
        1.2.3 多普勒频率差定位体制
        1.2.4 测向和时差联合定位体制
        1.2.5 测向和多普勒频率差联合定位体制
        1.2.6 时差和多普勒频率差联合定位体制
        1.2.7 小结
    1.3 无源定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国内外无源定位系统目前的误差改正方法分析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及其主要的误差源研究
    2.1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
        2.1.1 双星无源定位研究进展
        2.1.2 双星无源定位原理
    2.2 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双星无源定位模型及解算方法
    2.3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主要的误差源研究
        2.3.1 系统主要的误差源
        2.3.2 定位方程分析
        2.3.3 小结
    2.4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
    2.5 小结
第三章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 TDOA/FDOA 体制的定位误差研究
    3.1 地理坐标系中的定位误差表征
    3.2 时差频差等值线定位
    3.3 定位误差分布分析
    3.4 双星无源定位精度分布
    3.5 影响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盲区带的定位方法研究
    4.1 盲区带的产生原因
    4.2 多历元时差法定位
    4.3 试验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双星无源定位位置差分方法及其仿真研究
    5.1 双星无源定位位置差分方法的原理
        5.1.1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位置差分原理
        5.1.2 位置差分在双星无源定位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5.1.3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位置差分方法
    5.2 双星无源定位位置差分仿真试验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双星无源定位伪距差分方法及其仿真研究
    6.1 双星无源定位伪距差分方法的原理
        6.1.1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伪距差分原理
        6.1.2 伪距差分在双星无源定位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6.1.3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伪距差分方法
    6.2 双星无源定位伪距差分方法仿真试验
        6.2.1 未知辐射源的位置固定
        6.2.2 参考站与未知辐射源的位置随机
    6.3 参考站与未知辐射源相对位置分布对差分精度的影响
        6.3.1 未知辐射源频率的高低
        6.3.2 参考站和未知辐射源的距离
    6.4 试验结果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7.2 未来工作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9)卫星干扰源定位参数估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内容安排
第2章 双星定位系统基础知识
    2.1 高阶统计量及其性质
        2.1.1 随机变量高阶矩的定义
        2.1.2 随机变量高阶累积量的定义
        2.1.3 随机变量高阶矩和高阶累积量的关系
        2.1.4 高斯过程高阶矩和高阶累积量的关系
        2.1.5 高阶累积量的性质
        2.1.6 自相关函数和平稳随机过程
    2.2 目标源定位的主要方法
    2.3 双星定位系统简介
        2.3.1 双星定位系统结构和定位原理
        2.3.2 多普勒效应
        2.3.3 双星定位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星定位系统时延参数估计
    3.1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
        3.1.1 信号模型
        3.1.2 算法原理
    3.2 三阶累积量时差参数估计
        3.2.1 信号模型
        3.2.2 算法原理
    3.3 基于全息图的时延估计
    3.4 时延参数估计算法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星定位系统频差参数估计
    4.1 频差估计算法信号模型
    4.2 基于谱分析的频差估计算法
        4.2.1 功率谱密度
        4.2.2 周期图法
        4.2.3 Welch 法
        4.2.4 最大熵法
        4.2.5 特征向量法
    4.3 基于改进 MUSIC 算法的频差估计算法
    4.4 仿真分析
    4.5 改进 MUSIC 算法仿真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TDOA/FDOA 联合估计算法研究
    5.1 模糊函数的定义
    5.2 算法原理
        5.2.1 直接互模糊函数算法
        5.2.2 基于四阶累积量的互模糊函数算法
    5.3 算法仿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
2 应用前景展望
3 结束语

四、中国双星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星载平台的近地目标定位算法研究[D]. 苏煜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基于频控阵的无源定位欺骗技术[D]. 关浩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运动多站时变时差/多普勒差无源定位方法研究[D]. 肖学兵.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5]无源定位中的时差、频差和尺度差估计[D]. 郭付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6]泛在环境下的无线定位优化技术研究[D]. 李蕾.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7]中美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史比较研究[D]. 何若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8]基于时差频差的双星无源定位方法研究[D]. 薛艳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3(12)
  • [9]卫星干扰源定位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 程军. 北京工业大学, 2013(03)
  • [1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J]. 马景金,赵金忠,李世宝. 地矿测绘, 2013(01)

标签:;  ;  ;  ;  ;  

中国双星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