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的铷-锶、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岳清,王登红,孙艳,赵芝,刘善宝,王成辉,郭维明[1](2021)在《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对世界闻名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稀有稀土矿床较早就投入了工作,他们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在湖南香花岭含铍条纹岩中发现了中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1970年后,在内蒙古巴尔哲、福建南平和四川大水沟稀土、稀有和分散元素等矿床发现后,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国首次发现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后,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确定和分布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三稀资源被确定为关键矿产后,矿产资源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不但取得了理论上的创新,而且发现了一批新的三稀矿产地,尤其是在川西甲基卡和可尔因等地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工作,其中钻探工作量就达11818.96 m,为把川西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锂矿基地作出了新贡献。对于卤水型锂及其他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也一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重点,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及江汉盆地等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
杨浩田[2](2021)在《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选取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体(五仗山、花山、蒿坪、斑竹寺、伏牛山)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全岩Sr-Nd-Pb同位素以及单矿物磷灰石Nd同位素和锆石Hf-O同位素分析研究,厘定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格架,探讨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结合区域已发表的数据资料,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结构的变化及其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厘定了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格架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熊耳山地区花岗岩主要分为两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57~130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24 Ma);而伏牛山地区中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44~135 Ma);伏牛山地区花岗岩则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44Ma)和早白垩世晚期(130~116 Ma)。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两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0~130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30~110 Ma)。2.探讨了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熊耳山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具高的Si O2含量和低的Mg O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具高的Sr含量和Sr/Y比值,低的Y和Yb含量,显示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结合样品相对高的初始206Pb/204Pb比值和低的δ18O值,表明它们的原始岩浆起源于深俯冲扬子大陆地壳物质的再造,且存在少量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部分熔融。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则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具相对低的Si O2和Mg O含量,富集LREEs、LILEs,亏损HREEs、HFSEs,具明显的Eu、P和Ti负异常。样品具有相对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和锆石δ18O值,相对高的全岩和磷灰石εNd(t)值、锆石εHf(t)值和初始Pb同位素组成,暗示它们起源于受地幔物质混染的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的部分熔融。3.阐明了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由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组成,它们具高的SiO2含量和低的TFeO和MgO含量,结合相对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初始Pb同位素组成,以及相对低的全岩和磷灰石εNd(t)值、锆石εHf(t)值和锆石δ18O值,暗示它们的原始岩浆起源于俯冲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再造。伏牛山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主要包括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它们具高的SiO2和低的MgO含量,结合高的Sr含量和Sr/Y比值以及低的Y和Yb含量,无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暗示它们属于埃达克质I型花岗岩。岩石中新元古代(851~734Ma)继承锆石的出现、高的初始Pb同位素组成以及低的δ18O值表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起源于俯冲扬子大陆地壳物质的再造。伏牛山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包括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130~116 Ma)和早白垩世晚期高分异花岗岩(126~125 Ma)。前者具有相对高的SiO2含量、相对低的Mg O、Sr含量和Sr/Y比值,具明显的Eu负异常,结合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存在、相对高的初始Pb同位素组成以及低的δ18O值表明,它们的源区既有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也有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再造;后者显示较高的SiO2含量、低的Zr/Hf比值和明显的Eu负异常,结合相对较高的全岩和磷灰石εNd(t)值、锆石εHf(t)值以及初始Pb同位素组成与相对较低的δ18O值表明,早白垩世晚期高分异花岗岩应起源于受地幔物质混染的扬子克拉通大陆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4.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结构的变化及其构造演化历史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0~130 Ma)中酸性侵入岩整体具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起源于加厚大陆地壳的再造,而早白垩世晚期(130~110 Ma)中酸性侵入岩整体不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主要起源于存在幔源物质涉入的正常厚度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陆地壳的结构在~130 Ma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加厚的地壳变化为正常厚度的地壳。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中扬子克拉通陆壳物质的存在表明,中晚三叠世,扬子克拉通北向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同时也造成了华北克拉通南缘大陆地壳的加厚;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导致俯冲的扬子板片物质和/或加厚的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埃达克质中酸性侵入岩;早白垩世晚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回转和俯冲角度的增加,导致已发生结构变化的正常厚度陆壳发生再造,形成早白垩世晚期中酸性侵入岩。
倪培,潘君屹,迟哲[3](2020)在《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文中认为华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聚集区,其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尤其引人注目。文章围绕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系统收集了该区内30余个主要矿床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总结了华南燕山期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华南燕山期最重要的铜成矿类型。对此,文章结合华南地区近年来铜及相关金、钼等金属的最新找矿勘查进展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成果,分别以德兴矿集区、德化矿集区、紫金山矿集区和治岭头矿集区为例,提出了华南燕山期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几种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陈旭[4](2020)在《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诸广山复式岩体位于华南铀成矿省的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之一。三九地区位于诸广中段,处于鹿井、城口铀矿田之间,该地区近十年来的找矿工作取得不少突破,其铀资源量已提升至矿田级别。前人已在三九矿田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丰硕工作成果。然而,相比诸广岩体南部,三九矿田的富铀老地层、产铀花岗岩体、铀矿物和主要共伴生矿物、常见矿化指示标志、矿床形成时代、成矿流体性质等重要矿床学内容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对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湘东南诸广中段三九铀矿田部分铀矿床(点)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工作及研究基础上,对区内铀矿床(点)铀矿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采用SEM、EMPA、LA-ICP-MS、Helix SFT等多种高精度观察和/或分析技术,开展了多种岩矿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学、原位微区定年、流体包裹体显微观测等研究。对铀源地层和花岗岩体、主要铀矿物和共伴生矿物、成矿年龄、成矿流体等内容开展了研究和探讨,涉及岩石矿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成矿期次、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尝试完善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模式,探讨了研究区铀资源勘查的发展方向。本文取得的主要新认识如下:(1)三九铀矿田区域上具有优越的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等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具有良好的铀多金属矿成矿和找矿潜力。区内热液铀矿床在横向上主要定位于NE向、(近)SN向、NW向等次级断裂等构造,纵向控矿标高大致定位于-330~1 160m,区内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相对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铀矿体常以脉状、网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主要为硅质脉型、蚀变碎裂岩型、构造角砾岩型三类,矿石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地表及浅部广泛发育多种次生铀矿物。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岩体与岩体接触面、岩体内部导控矿构造等各种地质体界面,热液蚀变叠加区、物化探异常叠合区等是重要成矿和找矿部位;(2)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的矿源主要为富铀的震旦-寒武系地层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区内成矿流体为多期次壳幔流体混合成因,经历了长期的深部热循环、壳源流体再混合,整体具有低盐度、低幔源组分特征。成矿流体主要在180~220℃的温度区间、0.86~0.94g/cm3的密度区间、16~20MPa的压力区间等条件下成矿。至成矿期后期,成矿流体的幔源组分逐渐降低,转化为壳源流体占主导地位的混合流体。成矿流体还原性整体较为稳定,有利于矿质的长期迁移、卸载、富集和矿体的稳定保存;(3)三江口岩体等主要产铀花岗岩体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与华南众多产铀岩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物化特征,如矿物学特征、岩浆结晶温度、氧逸度等。华南花岗质岩体的产铀性与其侵位深度、剥蚀深度、成矿温度无关,而主要决定于岩体成岩特征;(4)区内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或能有效指示铀矿化的常见矿物包括:高REE含量的暗红色或杂色微晶质石英、较高Fe含量的蠕绿泥石、较高REE含量且较亏S的胶状黄铁矿、高Fe3+/Fe2+比值且较富LREE的赤铁矿、胶状他形和/或细粒自形黄铁矿与他形赤铁矿的矿物组合、LREE含量偏低的紫黑色萤石等;(5)区内主要矿石矿物为鲕粒状、不规则细脉状产出的沥青铀矿。EMPA与LA-ICP-MS原位微区定年显示,区内矿床可能始于~140Ma形成,并存在15~25Ma、35~45Ma、55~65Ma、95~105Ma等4个主要成矿期次,其中55~65Ma、95~105Ma的成矿期对应了华南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成矿高峰期,35~45Ma、15~25Ma的成矿期对应了后期的改造成矿;(6)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复杂。以三九铀矿田为例,本文认为华南花岗岩型铀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成矿改造特征。
刘富军[5](2020)在《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文中提出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近一个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从景观地貌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动力地质学等多角度开展了对丹霞地貌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对丹霞红层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却明显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戴维斯侵蚀循环说的影响,人们对丹霞地貌的演化只强调构造抬升、风化剥蚀和时间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并假设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于一个“先期平整而均一的地质体”。研究发现,影响中国东南部地区丹霞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三者外,沉积相亦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沉积相对丹霞地貌的控制方式和贡献率尚未取得系统认识。本论文以广东丹霞盆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砾石统计、砂岩粒度分析、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阐述丹霞盆地主要成景地层岩相和古地理特征及其与地貌成因的关系;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区值分布以及交错层理的前积纹层倾向特征,分析盆地沉积期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古风向;利用红层砂岩的色度值及其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关系,探讨红层的致色因素;通过河道—山坡综合演化模型(Channel-Hillslope Integrated Landscape Development,CHILD)的数值模拟,综合探讨不同参数(岩性、时限、降雨量等)背景下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过程。丹霞盆地成景地层主要受控于丹霞组的巴寨段、锦石岩段和白寨顶段,其中又以锦石岩段最为典型。锦石岩段发育大型板状和楔状交错层理,可见由于短暂风暴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和撕扯构造。以厚层-巨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中薄层-极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以及钙质层。扫描电镜下石英颗粒表面可见碟形撞击坑,具有风成沉积特征。碎屑岩浆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于6个年龄段,分别是100~165 Ma,212~270 Ma,411~443 Ma,726~1523Ma,1742~1991 Ma和2482~3456 Ma。源区主要来自南岭东段,丹霞盆地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燕山期酸性火山—侵入岩提供了主要物源。风成砂岩交错层理中主要存在NEE和SW倾向两组前积层,与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以及信江盆地晚白垩世风成砂岩中的前积层倾向一致。说明晚白垩世我国位于当时的北半球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之中,当时盛行东北风,西南风为次,同时还可能存在东南向的古季风。丹霞组锦石岩段砂岩、泥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代表了干旱到半干旱气候环境。红层色度研究表明,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形成的基质/胶结物成分中的P、Ti、Fe等元素为主要致红元素,控色矿物种类主要以赤铁矿和磷质赤铁矿为主,钛氧化物次之;碎屑成分中的石英颗粒和胶结物中的方解石等矿物控制了岩石的亮度。晚白垩世长坝组沉积期间,丹霞盆地发生初始裂陷,引发了较弱的火山活动,随着盆地持续拗陷,盆地扩大,形成了以冲积扇-河流-湖泊为主的沉积环境。丹霞组沉积期,盆地抬升并进入萎缩阶段,以冲积扇+旱谷+古沙漠沉积环境为主。古近纪和新近纪早期的喜山期,丹霞盆地再次被抬升并遭受侵蚀、冲刷,经历三次夷平事件形成了具有海拔400 m、300 m及200 m等多级夷平面的地貌景观。在CHILD软件平台的地貌演化模拟实验重现了丹霞地貌演化历程,青年期山顶平面较连续、壮年早期峰林发育山脊更明显、壮年晚期峰林变稀疏、老年期主要以低矮平原上的孤峰为主。当前,丹霞山正处于壮年晚期发展阶段。
李聪[6](2020)在《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锡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也是我国关键新兴战略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价值。多年的开采和利用,使得我国的锡矿资源面临危机,从锡矿主要出口国变成依赖进口的国家。因此加大找矿力度,寻找新的锡矿资源,保持我国锡矿资源量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对于锡矿床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资料,但资料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总结。本论文搜集了各类文献中有关我国重要锡矿床的分析资料,建立了我国锡矿矿产地数据库、成矿年代数据库、锡矿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锡矿床研究程度的提高、进一步锡矿的找矿勘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主要取得的以下进展:(1)厘定出我国与锡矿床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22个,与锡矿有关的成矿区带有44个,重要矿集区15个。(2)重要锡矿成矿时代数据成果的总结显示,中国锡矿的成矿时代有前寒武纪、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以燕山期的160~130Ma和100~80Ma为主,其次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喜山期;不同成矿时代的锡矿床的具有集中分布特征,其中前寒武纪锡矿主要分布在川西及桂北矿集区;加里东期锡矿主要分布在祁漫塔格矿集区;海西期锡矿主要分布在东准与星星峡矿集区;燕山期锡矿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桂北、滇东南、湘南、林西-锡林浩特等矿集区;喜山期锡矿主要分布在三江矿集区。在锡矿时空规律总结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锡矿成矿谱系。(3)以重要矿集区为单元,全面搜集了我国典型锡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包括硫、铅、氢氧、碳氧、铷锶、钐钕、铪同位素),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锡矿的硫源主要有两种:(1)岩浆来源;(2)岩浆为主,有地层的混合;氢氧同位素表明锡矿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来自于岩浆水以及岩浆水为主、有大气降水的混合;铅同位素显示不同锡矿床铅的来源较为复杂,主要为上地壳铅和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总体上,我国与锡矿床有关的成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以及地壳为主、少量幔源混合。(4)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讨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燕山早期—晚期、大兴安岭南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有关锡矿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李晓光[7](2020)在《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远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满洲里地区与着名的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田及蒙古的多尔诺特铀矿田同处于中蒙-额尔古纳前寒武纪中间地块上。该区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作用与区域铀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以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为主线,开展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总结研究区铀成矿规律并分析成矿前景。厘定了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岩浆岩成因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存在中-晚三叠世(241-208Ma)、早-中侏罗世(208-171Ma)和中侏罗-早白垩世(166-112Ma)三个阶段,分别形成于伸展-挤压-伸展构造背景。塔木兰沟组中基性岩浆、伊利克得组基性岩浆源于受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源区,俯冲流体可能来自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壳;上库力组酸性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的玄武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印支期花岗岩岩浆源区以陆壳组分为主;燕山早期花岗岩具有地壳熔体的特点。印支期岩浆活动形成于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在晚古生代末期碰撞造山后伸展作用下引起张性构造环境;燕山早期的岩浆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早期闭合产生的挤压构造环境有关;燕山晚期大规模岩浆作用是在西伯利亚板块与额尔古纳地块沿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开展了境内外铀成矿地质环境对比研究。境内外火山活动过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基底岩石及演化特征和火山活动方式存在差异;断裂分布特征类似,但断裂发育程度以及火山机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铀矿化程度和矿化类型存在较大差异。综合研究表明,满洲里地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条件。研究区铀成矿规律总结如下:在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伴随大规模盆地形成和次火山岩的侵入,在火山期后热液作用下,形成火山热液型铀矿床。对满洲里地区火山岩型铀矿成矿远景进行了圈区和预测,筛选A级预测区4片,B级预测区8片和C级预测区4片,指出满洲里地区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工作应聚焦在灵泉火山喷发区、哈拉胜格陶勒盖火山喷发区、大青山火山喷发区的西部和巴扬山火山喷发区。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8](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毛景文,袁顺达,谢桂青,宋世伟,周琦,高永宝,刘翔,付小方,曹晶,曾载淋,李通国,樊锡银[9](2019)在《21世纪以来中国关键金属矿产找矿勘查与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关键金属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国在关键金属Li、Rb、Nb、Ta、W、Sn、Ni、Co、Mn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勘查及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和认识。文章初步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不同类型关键金属矿床的主要勘查成果及全球关键金属矿产研究新进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研究总结认为锂循环与成矿主要在上地壳内部,而REE在大陆聚合与裂解以及壳幔之间循环并成矿。针对主要关键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环境,并考虑共伴生特点,将主要的关键金属矿床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①与花岗岩-伟晶岩有关的W、Sn、Nb、Ta、Li、Rb、Cs、Be矿床;②与碳酸岩-碱性岩有关的REE、Nb、U矿床;③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Ni、Co、Cr、Pt族元素矿床;④低温热液型Tl、Te矿床;⑤多种类型热液矿床中的伴生组分,包括Re、Ge、In、Cd、Tl、Te、Se、Sc、Ga等;⑥表生沉积型(包括铝土矿和煤矿中的伴生组分)矿床,例如Mn、V、Ni、Mo、Co、Li、Ga、Tl、Ge、V、Sc、Nb、Ta等;⑦与表生盐湖有关的Li、Rb、Cs矿床;⑧与表生风化作用有关的离子吸附型REE矿床。希望该分类能作为新一轮关键矿产研究的基础。
许伟[10](2019)在《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提出北山南部是探索中亚造山带中段南部构造演化的绝佳载体,但现今对该区晚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演化历史以及构造归属等重大地质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基于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期次不明,地球动力学背景不清;古地磁数据尚且难以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过程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着重从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古地磁与岩浆作用两方面入手,理清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期次及其产生的大地构造环境,获得可靠的北山南部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磁数据,结合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生物古地理、蛇绿岩、大陆基底属性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问题,探索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最终为北山及邻区找矿预测、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对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火山岩以及部分侵入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元素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及全岩Sr-Nd同位素等研究,结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岩浆岩年龄与地球化学数据,并综合其他地质资料,将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划分为三个期次:早中泥盆世(420390Ma),晚泥盆世(375360Ma),晚石炭世—中二叠世(305260Ma)。早中泥盆世岩浆作用以中酸性火成岩居多,且伴有少量碱性玄武岩产出;玄武岩具有板内岩浆的特征;酸性火成岩部分为A型花岗质岩石,具有后碰撞花岗质岩石的特征;推断该期岩浆的产生与辉铜山洋盆闭合后洋壳板片的断离有关。晚泥盆世岩浆作用以酸性火成岩为主,呈亚碱性;早期有埃达克岩产出,晚期多为A型花岗质岩石;与加厚下地壳引起的岩石圈拆沉相关。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火成岩构成双峰式火成岩组合,火成岩多为亚碱性,伴有少量碱性玄武岩;亚碱性中基性火山岩多为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由受俯冲物质混染的软流圈地幔熔融所形成,兼具有板内与洋中脊玄武岩的双重特征;A型花岗质岩石在全区普遍发育,酸性火成岩亦具有后碰撞花岗质岩石的特征;该期岩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环境。对北山南部石炭系与二叠系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揭示了部分稳定高温特征剩磁。借助岩石磁学实验分析了古地磁样品的携磁矿物及稳定性,明确了特征剩磁获取的时间。最终获得北山南部地块早石炭世古地磁极为-33.8°N,115.3°E,A95=18.6°;对应古纬度为13.1°N±23.6°;晚石炭世(300Ma)古地磁极为-0.2°N,168.4°E,A95=2.9°,古纬度为11.7°N±3.1°;早二叠世(284281Ma)古地磁极为74.5°N,268.5°E,A95=1.6°,古纬度为25.1°N±1.2°(古纬度计算参考点均为:40.55°N,94.08°E)。在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年代学与古生物资料对各地层剖面的时代进行了精确厘定,以大型区域不整合和沉积间断为界面,将北山南部上古生界划分为五个地层层序。层序一(MS1)由下中泥盆统三个井组构成,时代介于420390Ma,研究区西段沉积以陆相为主,东段出露局限;层序二(MS2)由上泥盆统墩墩山群构成,时代介于371367Ma;出露范围非常局限,主要由一套陆相酸性火山岩构成;层序三(MS3)由石炭系红柳园组、石板山组以及芨芨台子组构成,时代介于早石炭世维宪期—晚石炭世莫斯科期(346310Ma),该期岩浆活动微弱,地层整体呈现海退序列;层序四(MS4)从下至上由干泉组、双堡塘组、菊石滩组以及金塔组构成,该层序的时代延限为晚石炭世末—中二叠世(302259Ma),整体为一套海相沉积体系,呈现海进序列;层序五(Ms5)为上二叠统方山口组,主要由一套陆相粗碎屑岩构成,火山岩并不发育,区域上不整合于晚二叠世之前的地层之上。利用Hf-Nd同位素,首次绘制了北山地区的基底年龄结构图。显示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南北两侧是陆壳增生最显着的区域,而且蛇绿混杂岩带南北两侧的基底构成存在显着差异,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的主缝合线;古生代期间洋盆可能存在南北双向俯冲作用,北侧为大规模新生岛弧与增生楔地质体,南侧为旱山地块北部陆缘弧系统;再往南的区域主体由中下元古界地壳基底构成,原本可能是哥伦比亚超大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综合多种地质资料,将北山南部地区奥陶纪—二叠纪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1)O-S(485420Ma)板片俯冲阶段;(2)D1-D3(420360Ma)后碰撞阶段;(3)D3-C2(360305Ma)陆内稳定阶段;(4)C2-P2(305260Ma)后碰撞伸展阶段;(5)P3(260250Ma)区域洋盆闭合阶段。利用可靠古地磁数据,并结合古生物资料,恢复了古亚洲洋构造域晚石炭世(300Ma)与早二叠世(280Ma)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北山南部地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可能与华北—阿拉善地块连为一体;与塔里木地块间以且末—星星峡洋盆相隔;与北部蒙古图瓦地块间以宽泛的古亚洲洋相隔。古亚洲洋东西段闭合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北疆地区的古洋盆最终在北天山或南天山缝合带于早晚石炭世之交闭合,北山及以东地区沿红石山—恩格尔乌苏—索伦—西拉木伦一线于晚二叠世闭合。
二、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的铷-锶、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的铷-锶、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三稀”研究起步阶段 |
1.1 典型矿床 |
(1)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 |
(2)内蒙古白云鄂博铌-铁-稀土矿床 |
1.2 香花石和含铍条纹岩的发现 |
1.3 其他地区的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工作 |
(1)广东首次发现花岗岩型稀有元素矿床 |
(2)江西发现多种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 |
2“三稀”研究全面发展阶段 |
2.1 稀有金属矿产领域的重大进展 |
2.1.1 对新疆3号脉及阿勒泰稀有金属成矿带有了全新的认识 |
2.1.2 对福建南平富钽矿床的深入研究,显着提升了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理论水平 |
2.1.3 对香花岭含铍条纹岩的成岩成矿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发现了特殊的431脉 |
2.1.4 青藏高原盐湖中锂,铯等稀有金属的探寻获得重大进展 |
2.2 稀土矿产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
2.2.1 对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首次提出与碳酸岩有成因联系的观点 |
2.2.2 对内蒙古巴尔哲碱性花岗岩型Y-Be-Nb-Zr矿 |
2.2.3 确定了川西牦牛坪等稀土矿床和在成因上有联系的碱性岩-碳酸岩是喜马拉雅期产物 |
2.2.4 江西足洞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及其成矿机理的揭示,使稀土资源得到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
2.3 首次发现具工业意义的独立稀散元素矿床 |
2.4 从矿床成矿系列角度深化“三稀”成矿规律认识 |
3 21世纪新阶段 |
3.1 地质找矿成果显着 |
3.2 重点矿床的研究水平又上新台阶 |
3.2.1 对川西甲基卡、可尔因伟晶岩矿田成矿作用有新认识 |
3.2.2 在幕阜山伟晶岩矿田,稀有金属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成矿作用认识也上一新台阶 |
3.2.3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理论研究更上一层楼 |
3.3 发现了新类型矿床 |
3.4 深化总结了中国稀有、稀土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 |
3.4.1 稀有金属矿床 |
(1)锂矿 |
(2)铍矿 |
(3)铷铯资源 |
(4)铌钽矿 |
(5)锆(铪)矿 |
3.4.2 稀土金属矿床 |
3.4.3 稀散金属矿床 |
4结语 |
(1)稀土矿产 |
(2)稀有矿产 |
(3)稀散矿产 |
(2)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 |
1.2.2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 |
1.2.3 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结晶基底-太华群 |
2.2.2 沉积盖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3.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3.2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 |
3.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3.4 磷灰石Nd同位素 |
3.5 锆石Hf-O同位素 |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岩石成因 |
4.1 熊耳山地区地质背景 |
4.2 岩体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4.2.1 五丈山岩体 |
4.2.2 花山岩体 |
4.2.3 蒿坪岩体 |
4.2.4 斑竹寺岩体 |
4.3 五丈山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3.1 五丈山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3.2 五丈山岩体地球化学 |
4.3.3 五丈山岩体的岩石成因 |
4.3.4 小结 |
4.4 花山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4.1 花山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4.2 花山岩体地球化学 |
4.4.3 花山岩体的岩石成因 |
4.4.4 小结 |
4.5 蒿坪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5.1 蒿坪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5.2 蒿坪岩体地球化学 |
4.5.3 蒿坪岩体的岩石成因 |
4.5.4 小结 |
4.6 斑竹寺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4.6.1 斑竹寺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4.6.2 斑竹寺岩体地球化学 |
4.6.3 斑竹寺岩体的岩石成因 |
4.6.4 小结 |
第5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伏牛山地区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岩石成因 |
5.1 伏牛山地区地质背景 |
5.2 岩体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5.2.1 伏牛山中性岩体 |
5.2.2 伏牛山酸性岩体 |
5.3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5.3.1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 |
5.3.2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 |
5.3.3 伏牛山中性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5.3.4 小结 |
5.4 伏牛山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
5.4.1 伏牛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 |
5.4.2 伏牛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 |
5.4.3 伏牛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
5.4.4 小结 |
第6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
6.1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
6.2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陆地壳的减薄和再造 |
6.3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燕山期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 |
1.1 华南燕山期主要铜矿床类型 |
1.2 华南燕山期铜矿床的时空分布 |
2 华南燕山期铜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1 德兴矿集区 |
2.1.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1.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1.3 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2 德化矿集区 |
2.2.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2.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2.3 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3 紫金山矿集区 |
2.3.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3.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3.3 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4 治岭头矿集区 |
2.4.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4.3 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
3 结论与展望 |
(4)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定义与分类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新元古界(上部)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研究区地层 |
3.2 研究区构造 |
3.2.1 NE-NNE向构造 |
3.2.2 SN向构造 |
3.2.3 NEE-EW向构造 |
3.2.4 NW向构造 |
3.3 研究区岩浆岩 |
3.3.1 印支期 |
3.3.2 燕山早期 |
3.3.3 燕山晚期 |
3.3.4 其他脉岩 |
3.4 矿床资源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铀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铀资源分布与典型铀矿床概况 |
4.1.1 九龙径矿区 |
4.1.2 九曲岭矿区 |
4.1.3 九龙江矿区 |
4.1.4 石壁窝-木洞矿点 |
4.1.5 铀矿床(体)分布特征 |
4.2 铀矿化特征 |
4.2.1 铀矿石主要特征 |
4.2.2 矿物主要特征 |
4.3 产铀地质体特征 |
4.3.1 分析样品及分析方法 |
4.3.2 震旦-寒武系富铀地层 |
4.3.3 蚀变花岗岩及构造岩 |
4.4 围岩蚀变特征 |
4.5 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
4.5.1 石英 |
4.5.2 黑云母 |
4.5.3 绿泥石 |
4.5.4 黄铁矿 |
4.5.5 赤铁矿 |
4.5.6 萤石 |
4.6 本章小结 |
5 铀矿物特征与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铀矿物特征 |
5.2 铀成矿年代研究 |
5.2.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5.2.2 数据计算方法 |
5.3 样品分析及计算结果 |
5.3.1 EMPA分析结果 |
5.3.2 LA-ICP-MS分析结果 |
5.4 沥青铀矿定年结果 |
5.5 讨论 |
5.5.1 定年方法的组合 |
5.5.2 同一铀矿体的不同成矿年龄 |
5.5.3 沥青铀矿成矿年龄地质意义 |
5.5.4 关于铀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思考 |
5.6 本章小结 |
6 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
6.1 成矿流体来源 |
6.1.1 样品特征 |
6.1.2 样品分析方法 |
6.1.3 方解石C-O同位素 |
6.1.4 石英H-O同位素 |
6.1.5 黄铁矿He-Ar同位素 |
6.2 流体包裹体 |
6.2.1 样品特征 |
6.2.2 样品分析方法 |
6.2.3 岩相学特征 |
6.2.4 盐度及均一温度 |
6.2.5 密度、压力及成矿深度 |
6.3 本章小结 |
7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7.1 铀成矿作用主要控制因素 |
7.1.1 地层条件 |
7.1.2 导控矿断裂 |
7.1.3 多期次岩浆活跃区 |
7.1.4 铀矿化类型分布 |
7.1.5 多期次成矿 |
7.2 找矿前景分析 |
7.2.1 宏观找矿标志 |
7.2.2 微观找矿标志 |
7.3 成矿模式 |
7.4 理论研究的意义、应用与发展 |
8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阶段划分 |
1.2.2 丹霞地貌的概念 |
1.2.3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
1.2.4 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的控制因素 |
1.2.5 红层致色因素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和完成的工作量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丹霞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构造 |
2.5 矿产 |
2.6 区域地质演化 |
第3章 丹霞盆地地貌景观特征及其物质基础 |
3.1 我国丹霞地貌分类与分布 |
3.2 丹霞盆地地貌景观类型与特征 |
3.2.1 山峰类 |
3.2.2 陡崖类 |
3.2.3 崩塌体类 |
3.2.4 峡谷类 |
3.2.5 洞穴类 |
3.2.6 其它地貌景观 |
3.3 丹霞盆地成景地层岩石特征 |
3.3.1 丹霞组前人实测剖面概述 |
3.3.2 丹霞组实测剖面及岩性特征 |
3.3.3 丹霞组沉积相分析 |
第4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实验分析和测试方法 |
4.1.1 石英颗粒扫描电镜观测 |
4.1.2 砂岩粒度分析 |
4.1.3 主微量元素测试 |
4.1.4 黏土矿物含量测试 |
4.1.5 C-O同位素测试 |
4.1.6 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测年 |
4.1.7 岩石粉末色度测量 |
4.2 锦石岩段(K2d2)岩石特征 |
4.2.1 砾岩 |
4.2.2 砂岩 |
4.2.3 粉砂岩 |
4.2.4 泥岩 |
4.3 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 |
4.3.2 微量元素 |
4.3.3 黏土矿物含量 |
4.4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4.5 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1 主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碳氧同位素 |
第5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古沉积环境分析 |
5.1 古沉积环境 |
5.1.1 古风向 |
5.1.2 氧化/还原状态的判别指标与特征 |
5.1.3 古盐度 |
5.1.4 古水温 |
5.1.5 大气CO2浓度 |
5.2 物源特征 |
5.3 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 |
5.4 成岩大地构造演化 |
第6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红层致色因素探讨 |
6.1 模拟酸雨实验 |
6.2 红层的致色因素 |
第7章 丹霞盆地地貌演化模式 |
7.1 成景演化过程 |
7.2 地貌演化阶段的数值模拟 |
7.2.1 基本原理 |
7.2.2 模拟参数 |
7.2.3 模拟结果与演化阶段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锡矿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锡矿的矿床类型划分 |
1.2.2 在锡矿物学上研究的进展 |
1.2.3 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现状 |
1.2.4 锡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现状 |
1.2.5 锡石测年的研究现状 |
1.2.6 我国锡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的目标任务 |
1.3.2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取得的认识和成果 |
第二章 锡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锡资源概况 |
2.1 锡的地球化学特征 |
2.2 锡资源概况 |
2.2.1 世界锡资源分布 |
2.2.2 中国锡资源概况 |
第三章 我国锡矿床成矿系列厘定和成矿区带划分 |
3.1 成矿系列的概念 |
3.2 有关锡矿成矿系列的厘定 |
3.2.1 以往划分方案 |
3.2.2 成矿系列的厘定 |
3.3 论文采用划分方案 |
3.3.1 与锡矿有关的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
3.3.2 锡矿矿集区划分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1 中国锡矿的时间分布规律 |
4.1.1 前寒武纪锡矿 |
4.1.2 加里东期锡矿 |
4.1.3 海西期锡矿 |
4.1.4 印支期锡矿 |
4.1.5 燕山期锡矿 |
4.1.6 喜山期锡矿 |
4.2 中国锡矿的空间分布规律 |
4.3 中国锡矿的成矿谱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锡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硫同位素 |
5.2 铅同位素 |
5.2.1 林西-锡林浩特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
5.2.2 三江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
5.2.3 湘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
5.2.4 滇东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
5.2.5 桂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
5.2.6 粤东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
5.2.7 我国锡矿主要成矿时代铅同位素特征 |
5.3 碳氧同位素 |
5.4 氢氧同位素 |
5.5 钐钕同位素 |
5.6 铷锶同位素 |
5.7 铪同位素 |
5.8 小结 |
第六章 有关锡矿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识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远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3.3 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基底和盖层 |
2.3 侵入岩 |
2.4 区域构造特征 |
3 中生代火山岩及其成因 |
3.1 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2 主微量元素及铷锶同位素分析方法 |
3.3 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 |
3.3.1 塔木兰沟组火山岩 |
3.3.2 上库力组火山岩 |
3.3.3 伊利克得组火山岩 |
3.4 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塔木兰沟组火山岩 |
3.4.2 上库力组火山岩 |
3.4.3 伊利克得组火山岩 |
3.5 中生代火山岩成因 |
3.5.1 塔木兰沟组火山岩 |
3.5.2 上库力组火山岩 |
3.5.3 伊利克得组火山岩 |
3.6 不同期次火山岩之间的成因关系 |
3.7 中生代火山岩铀含量 |
4 中生代花岗岩及其成因 |
4.1 中生代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4.1.1 印支期花岗岩 |
4.1.2 燕山早期花岗岩类 |
4.1.3 燕山晚期花岗岩 |
4.2 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 |
4.2.1 锆石铀铅同位素分析方法 |
4.2.2 印支期花岗岩 |
4.2.3 燕山早期花岗岩 |
4.2.4 燕山晚期花岗岩 |
4.3 花岗岩岩石组合 |
4.4 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4.4.1 印支期花岗岩 |
4.4.2 燕山早期花岗岩 |
4.4.3 燕山晚期花岗岩 |
4.5 中生代花岗岩铀含量 |
4.6 花岗质岩浆事件与火山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
5 中生代岩浆岩大地构造环境 |
5.1 满洲里地区区域构造演化 |
5.2 满洲里地区岩浆作用序列 |
5.3 中生代岩浆构造背景 |
5.3.1 印支期 |
5.3.2 燕山早期 |
5.3.3 燕山晚期 |
6 满洲里地区铀矿化特征及与境外邻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对比 |
6.1 满洲里地区铀矿化特征 |
6.1.1 研究区铀矿化异常发育情况 |
6.1.2 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作用 |
6.1.3 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6.1.4 铀矿化控矿因素 |
6.2 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床 |
6.2.1 地质矿产概况 |
6.2.2 控矿条件与成矿阶段 |
6.3 蒙古多尔诺特铀矿床 |
6.3.1 地质矿产概况 |
6.3.2 控矿条件与成矿阶段 |
6.4 境外邻区铀成矿特征总结 |
6.5 研究区与境外邻区铀矿化特征对比研究 |
6.5.1 铀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的共性 |
6.5.2 铀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的差异性 |
7 满洲里地区铀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
7.1 满洲里地区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
7.1.1 基底条件 |
7.1.2 构造条件 |
7.1.3 中生代火山岩地层条件 |
7.1.4 中生代花岗岩条件 |
7.1.5 热液蚀变条件 |
7.2 铀成矿模式 |
7.3 找矿判据和找矿标志 |
7.4 远景区预测 |
7.4.1 预测成矿远景区的基本原则 |
7.4.2 预测模型建立与信息提取 |
7.4.3 预测区圈定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和博士期间论文及获奖情况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9)21世纪以来中国关键金属矿产找矿勘查与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找矿勘查新进展 |
1.1锂矿找矿新进展 |
1.1.1西昆仑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床 |
1.1.2川西伟晶岩型锂矿床 |
1.2钨锡矿找矿新进展 |
1.2.1江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钨矿带 |
1.2.2大兴安岭南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锡矿 |
1.2.3东昆仑西段白干湖W-Sn矿 |
1.3铌钽矿找矿新进展 |
1.3.1小秦岭华阳川铀铌铅矿床 |
1.3.2湘东北仁里超大型伟晶岩型铌钽矿 |
1.3.3甘肃省中祁连山西端余石山超大型铌钽矿床 |
1.4铷矿找矿新进展 |
1.5稀土矿找矿新进展 |
1.5.1以花岗质岩石为容岩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
1.5.2以变质岩为容岩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
1.6锰矿找矿新进展 |
1.6.1新疆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 |
1.6.2黔渝湘毗邻区锰矿集区 |
1.7基性-超基性岩有关镍铜钴矿找矿新进展 |
2研究进展与思考 |
2.1关键矿产的成因分类 |
2.2白垩纪—古近纪盆地古卤水Li-Rb-Cs矿化的研究发现,提供了找矿的新方向 |
2.3沉积型锂矿的研究发现有望推动该类型找矿突破 |
2.4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将成为中国一个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储备基地 |
2.5风化壳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机制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2.6钨与锡分离成矿机制的控制要素 |
2.7锂的地球化学循环与成矿 |
2.8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与成矿 |
2.9与花岗质岩有关的W-Sn-Nb-Ta-Li-Be关键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
2.10其他研究进展 |
(10)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目标 |
1.3 论文主要实物工作量 |
1.4 论文主要进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岩浆特征 |
第三章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火成岩地质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
3.1 火成岩野外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
3.2 火成岩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结果 |
3.3 火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 火成岩年龄及其岩石成因 |
第四章 北山南部石炭系与二叠系古地磁结果 |
4.1 古地磁样品采集 |
4.2 采样地层时代的厘定 |
4.3 岩石磁学结果 |
4.4 系统热退磁测试及数据结果 |
4.5 剩磁获取时代及原生性分析 |
第五章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 |
5.1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产生构造环境 |
5.2 北山南部地块晚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及构造归属 |
5.3 北山南部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变 |
5.4 北山地区的基底结构属性 |
5.5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第六章 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启示 |
6.1 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的探讨 |
6.2 古亚洲洋晚石炭世与早二叠世构造古地理重建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文章与主持项目情况 |
(1)发表文章 |
(2)主持项目 |
致谢 |
四、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的铷-锶、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J]. 杨岳清,王登红,孙艳,赵芝,刘善宝,王成辉,郭维明. 矿床地质, 2021(04)
- [2]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D]. 杨浩田. 吉林大学, 2021
- [3]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J]. 倪培,潘君屹,迟哲. 矿床地质, 2020(05)
- [4]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D]. 陈旭.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5]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D]. 刘富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李聪. 长安大学, 2020(06)
- [7]满洲里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铀成矿远景分析[D]. 李晓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9]21世纪以来中国关键金属矿产找矿勘查与研究新进展[J]. 毛景文,袁顺达,谢桂青,宋世伟,周琦,高永宝,刘翔,付小方,曹晶,曾载淋,李通国,樊锡银. 矿床地质, 2019(05)
- [10]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D]. 许伟. 长安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