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合物辐射老化降解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韩越,徐思奕,周城,申利国,林红军,李建喜[1](2021)在《核电站HDPE管道材料在海水中的辐射老化研究》文中提出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模拟了排热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海水管道在核电厂环境中的老化过程,对浸泡在海水中的样品进行了不同辐照剂量的照射,通过对辐照前后样品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自由基浓度以及结晶度的测试探究了辐照对浸泡在海水中的HDPE管道的影响及相关机理。单电子自旋测试(ESR)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会提升浸泡在海水中样品的自由基含量;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辐照会降低HDPE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并小幅提升其拉伸强度;凝胶含量测试表明辐照会提升样品的交联程度;而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量热扫描仪的测试结果显示,辐照会破坏浸泡在海水中的样品的结晶,使结晶度快速降低。
张学舟,陈海妹,任文博,张会焱,宫敬海,陈义武,黄顺利,张华[2](2021)在《聚合物在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损伤机制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结合电离辐射产生的条件及应用现状,重点论述了聚合物材料在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损伤机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在提高其辐射抗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常见聚合物材料在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姜鸿兴[3](2021)在《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物(organic matters,OM)是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等均有重要影响。OM中一类被称作棕色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性有机碳,因其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具有显着吸光能力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Br C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对全球辐射平衡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Br C的光学性质、来源与分子组成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了解大气碳来源和环境条件对Br C分子组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Br C的排放实施精准防控,而且有助于了解Br C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降低以往的气候模型在全球辐射强迫评估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关于Br C来源、分子组成、光学性质以及三者之间关联的认识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珠三角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为研究对象,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化学示踪物、放射性同位素(碳、铅、铍)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等化学分析手段,结合多种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步探讨。(1)选择鹤山站(珠三角区域站点)作为研究地点,采集了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大气PM2.5样品,选取其中的28个样品开展气溶胶DOM吸光能力的极性依赖性及影响其吸光能力的分子组成和来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非水溶性有机碳(WISOC)分别占总DOM的50%和43%,但WSOC的吸光能力相对较强,在365 nm处吸光(Abs365)占DOM的60%,WISOC只占约40%。类腐殖质(HULIS)是W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而中极性(MP)组分则是WI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HULIS、MP和低极性组分(LP)在365 nm处的吸光(Abs365)强度分别占总DOM的46±17%,30±7%和7±3%。相应地,365 nm处的单位碳质量吸光指数(MAE365)随组分的极性降低而降低,HULIS、MP和LP的MAE365值分别为:1.6±0.4 m2·g-1C,1.2±0.3m2·g-1C和0.8±0.4 m2·g-1C。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结果显示,随着组分极性的降低,非化石碳占比也逐渐降低(分别为:66±2%,52±2%和36±3%),其相应的分子组成特征上,显现为分子的单位碳不饱和度以及氧化程度随着极性的降低而降低。基于分子组成的碳氧化态图和化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Br C的影响主要体现为:HULIS和MP中Br C主要以生物质燃烧气溶胶(BBOA)的氧化产物为主,而LP中Br C主要以一次BBOA为主。季节变化显示,冬季各组分的碳含量和单位吸光能力都呈现增加趋势,与非化石碳占比和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碳组分的Br C吸光均具有显着的影响。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认为冬季生物质燃烧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吸光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的增加是导致各组分吸光能力增加的内因。(2)为了定量解析PM2.5中DOM及Br C的准确来源,以广州市一年55个样品(2017年7至2018年6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化学组成、吸光强度、双碳同位素值、以及有机分子标志物组成。通过14C结果作为限制条件的正定因子矩阵模型(PMF)分析,结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开展PM2.5中DOM及Br C的来源的定量解析。结果显示,一次源和二次源各占DOM约50%,一次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FF,32%)和生物质燃烧(BB,18%),二次源主要包括二次硝酸盐生成过程(NT,20%),人为源和生物源VOCs光化学过程和垃圾焚烧混合源(PW-SOA,7%)以及硫酸根条件下异戊二烯二次和脂肪酸等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过程(ISO+OS,22%)。相比对DOM含量的贡献,不同来源对DOM吸光的贡献略有差异,FF和BB对DOM的Abs365贡献分别为34%和27%,二次源平均贡献为39%。季节变化特征显示,来源于FF的Abs365季节变化小,且在夏季占主导地位;而来源于BB和NT的Abs365在冬季显着增加,且是冬季Br C的主要来源。利用210Pb和7Be的来源示踪作用,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显示冬季DOM的Abs365增加可能与BBOA的区域传输有关。根据7Be/(7Be+n210Pb)比值所显示的高空传输与近地面传输过程中Abs365值的变化,进一步确认高吸光能力的污染物主要是通过近地面传输影响广州市气溶胶Br C的吸光。基于冬季季风期210Pb与Abs365和非化石源DOM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估算在Br C升高期间,侵入性Br C对总吸光的贡献约为50%。(3)为了了解可溶性有机质中分子组成与吸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查明碳源、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DOM分子组成和吸光能力,在获得广州市PM2.5样品来源和吸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的FT-ICR-MS分析了55个样品DOM的分子组成,结合在线气象数据和化学示踪物信息,开展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元素组成上来说,广州市PM2.5中DOM的主要成分是CHON和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数量)分别占总量的28%(41%)和44%(33%),CHO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数量)占总量的28%(26%);从分子结构上来说,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丰度最高,占总含量的62%;其次是不饱和/酚类结构化合物,占28%;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结构的化合物占比较低,分别为6%和3%。CHON化合物和芳环类化合物(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夏季到冬季分别增长了12%和1倍,并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冬季随着芳环类化合物排放的增加,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也增加。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DOM的吸光主要与不饱和度、芳香度以及氮含量等正相关,与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分子水平上相对丰度与Abs365呈正相关的化合物主要属于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其中CHON化合物占比超过68%。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出17种含氮化合物,可用于指示广州PM2.5中溶解性Br C的吸光变化。根据非度量多维标度(NMSD)和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Br C的分子分布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的驱动,其中生物质燃烧水平和大气氧化性对Br C吸光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生物质燃烧和二次氮化学水平的提高导致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部分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的富集,使得吸光增强;而大气氧化性(OH自由基浓度)增高、太阳辐射和湿度的增加等会导致Br C的化合物发生光解或光漂白,向更稳定的脂肪类化合物转变。(4)鉴于DOM的吸光与含氮有机物有重要关联,因此为了了解其在大气中的分布、以及随环境条件变化的趋势,进一步结合正、负离子ESI(ESI+和ESI–)FT-ICR-MS对PM2.5中含氮有机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中O/N≥2(或O/N≥3)分子的数量和相对含量占比均在80%以上,并主要分布在O/N=6附近,说明CHON–可能主要以高含氧的有机硝酸酯类化合物为主。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与CHON–有大量重叠,它们可能属于类氨基酸或含氧聚合物类。CHON+化合物中质子化的CHON+(CHON-H)化合物占比为90±9%,钠离子化的CHON+(CHON-Na)化合物占比仅为10±9%。CHON-H的相对含量在冬季升高,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而CHON-Na的相对含量在夏季较高,可能与生物源二次反应有关。此外,在ESI+模式中还检测到相对含量较低的CHN化合物,其中76%的CHN化合物其芳香当量指数(Xc)超过2.5的化合物,可能是具有苯基的还原氮化合物,如胺、氮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等。CHN化合物中1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2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少。少数2N的CHN分子在BBOA样品中也检测到,相对含量与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NMDS分析显示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受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气象条件、生物源VOCs以及液态水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子模式表明,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水平升高会导致缩合芳香、多酚、不饱和/酚类以及部分饱和脂肪类CHON化合物的相对丰度增加。OH,气温,RH和MSR的升高会导致含氮化合物向脂类和蛋白/氨基糖类结构转变,使其变得相对稳定。
侯龙岩[4](2021)在《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电子/质子辐照损伤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类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固定初始形状,并通过热、光、电等外界刺激来回复至初始形状的新型智能材料,具有密度小、加工成本低、可自控展开、可回复形变大以及形状转变温度范围大等优点,在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智能模具等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为背景,以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实现了形状记忆性能的全自动表征,主要包括高温加载-保载降温-低温卸载和升温回复四个过程,以及采用了动态热机械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分析等方法,从多尺度、多层次、多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能量、注量的电子辐照、质子辐照以及质子/电子综合辐照作用下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损伤行为及其损伤机理。电子辐照后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固定率基本保持不变,形状回复率下降,1 Me V电子辐照后形状回复率的退化比170 ke V电子辐照更加严重。170ke V和1 Me V电子辐照后其橡胶态储能模量减小,玻璃转变温度整体上随着电子辐照注量的增大而减小。电子辐照主要破坏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C-N键、CO键等脂肪族弱键,形成含氮自由基、苯氧自由基等活泼的初级自由基,这些断链作用主要发生在交联点附近或者支链及链段处。C-N键被1 Me V电子辐照破坏后先形成含氮自由基,最终演化成氮氧化物和氮氢化物,被170 ke V电子破坏后只检测到了含氮自由基,并没有检测到最终产物。大气中的氧气能够氧化这些初级自由基并形成过氧自由基,过氧自由基能够加剧断链作用的传播,产生新的链段末端和自由基。质子辐照后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固定率变化不大,形状回复率严重下降。相同能量和注量下,质子辐照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形状回复率的损伤比电子辐照更严重。此外,170 ke V和1 Me V质子辐照后玻璃态储能模量减小,橡胶态储能模量增大,与电子辐照时存在明显的不同。170 ke V质子辐照后玻璃转变温度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大而减小,而1 Me V质子辐照后其损耗模量谱和损耗因子谱均存在着“多峰”现象。质子辐照不仅破坏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C-N键、C-O键,更能破坏其C-C键,这些断链作用不仅发生在交联点附近,而且发生在大分子链处,产生更多数量的新链段。170 ke V和1 Me V质子辐照后只检测到了热解碳自由基,并没有检测到含氮自由基、苯氧自由基。而且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大,热解碳自由基的含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170 ke V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后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固定率基本保持不变,形状回复率减小,比170 ke V质子辐照后形状回复率的损伤程度更轻,但比170 ke V电子辐照后形状回复率的损伤程度更严重。170 ke V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后玻璃态储能模量减小,橡胶态储能模量增大,与170 ke V质子辐照后的结果相似,与170 ke V电子辐照后的结果不同。170 ke V质子/电子综合辐照不仅破坏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交联点附近的C-N键,更能破坏其大分子链处的C-O键和C-C键,产生更多数量的新链段。170 ke V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后检测到了含氮自由基、苯氧自由基和热解碳自由基,与170 ke V电子辐照后的结果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含氮自由基、苯氧自由基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大迅速湮灭、消失。170 ke V质子/电子综合辐照时的耦合效应是减弱的,原因是端基环氧环和羟基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开环交联反应。
蒋鹏[5](2020)在《纳米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纳米碳纤维(CNFs)是一种新型纳米碳材料,尺寸介于常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之间,具有高模量、高强度、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辐射屏蔽性能好等特点。但是由于纤维状材料存在易团聚、不易在溶液中分散,以及无机表面难以同聚合物材料良好结合等问题,直接掺杂CNFs时,常常导致其复合材料性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CNFs表面进行改性,使其表面产生刻蚀的凹槽,增加表面粗糙度和官能团、细化表面微晶,增强CNFs与聚合物基体的结合程度,从而解决CNFs直接掺杂对复合材料性能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聚酰亚胺(PI)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稳定性以及抗辐射等性能均优于一般聚合物材料,因此常被作为抗辐射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复杂的空间环境对传统PI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将CNFs表面进行酸化改性处理,再使用溶液混合法,将其引入聚酰胺酸中,进一步制备纳米碳材料在PI基体中混合均匀、分散良好的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热学和抗电子辐照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探索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对CNFs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成功制备了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首先通过纯化和酸化的处理方法,制备出羧基化纳米碳纤维,再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元素分析仪、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测试方法,研究纳米碳纤维表面修饰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然后通过比较原料同时加入法、原位聚合法和溶液混合法三种不同方法所制备的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性能,确定溶液混合法是相对最优的复合薄膜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酸化处理后,CNFs的表面官能团和粗糙度有所增加,表面微晶得到细化,促使其与PI基体结合;使用溶液混合法成功制备了表面光滑、分散均匀、性能良好的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2、改变CNFs-COOH的含量,采用溶液混合法,成功制备了系列均苯型PI/CNFs-COOH-(Ⅰ-Ⅵ)复合薄膜,并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介电常数仪和高阻仪等测试分析了复合薄膜的主要性能。应用X射线元素分析仪、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电子辐照前后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CNFs-COOH的含量为0.5 wt%或者0.7 wt%时,与均苯型PI薄膜相比,均苯型PI/CNFs-COOH-Ⅲ和PI/CNFs-COOH-Ⅳ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柔韧性、力学和抗电子辐照性能更为优异,而且通过改变CNFs-COOH的含量,来调节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3、改变CNFs-COOH的含量,采用溶液混合法,成功制备了系列联苯型PICNFs-COOH-n(n=1~6)复合薄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热重分析仪和介电常数仪等测试分析了复合薄膜的主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CNFs-COOH的含量为0.5 wt%或0.7 wt%时,与联苯型PI薄膜相比,联苯型PI/CNFs-COOH-3和PI/CNFs-COOH-4复合薄膜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柔韧性和力学性能。
王宇[6](2019)在《UV光固化功能氟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氟橡胶是主链或侧链碳原子连接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的统称,以其独特的高耐热性、低表面能、强耐溶剂性和杰出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电路等关键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氟橡胶几乎没有常规的固化基团。固化过程中需要加入缚酸剂、固化促进剂等多种助剂。这种固化方法能量消耗大、固化周期长、工艺繁琐。本课题以实现氟橡胶的高效固化为出发点,通过氟橡胶的功能化途径,合成一系列固化速率快、工艺操作便捷的UV光固化型氟橡胶材料,并探索其在离型防护领域的应用。首先,提出了低温降解、基团转化、端基高效缩合的可UV光固化的氟橡胶预聚体的合成路线。通过低温降解法制备了羧基封端的含氟预聚体,优化了降解法过程中温度、压力、氧化剂和碱的比例、加料方式等关键工艺条件。根据红外和核磁表征结果,探索氟橡胶的氧化降解机理;提供预聚体中羧基存在的证据。以羧基封端的含氟预聚体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和开环-缩合法合成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两种含氟预聚体在UV光照下60s内可以完成交联。UV光固化后,两者的耐热性、疏水性、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均大幅度提高。利用原位聚合法,将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应用于杂化含氟压敏胶的制备,以提高压敏胶对惰性材料的粘接强度。通过羟基含氟预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SO1440型倍半硅氧烷(POSS)和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的共聚反应,合成POSS杂化含氟预聚体。采用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丙烯酸酯改性的功能型POSS和杂化预聚物融合,制备出UV光固化型POSS杂化氟橡胶。杂化材料表面接触角可达130o,且在基材上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结合前人的理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研究了POSS杂化氟橡胶的表面性质和疏水机理。探索了POSS杂化涂层在电路板防护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杂化含氟涂层具有良好的防硫化性能、耐酸性、耐溶剂性、耐高低温性和低吸水性。为了消除小分子光引发剂的不利影响、提高杂化材料的内聚强度,合成了分子链中镶嵌功能氧化石墨烯和二苯甲酮结构的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UV光照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交联反应。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含氟链段和功能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UV光固化后,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从-15o C提高到-9oC;降解温度的增幅超过100o C。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光固化反应的有效性。探索了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氟素离型剂中的应用。当功能氧化石墨烯含量低于0.15wt%,涂布在聚酯薄膜上的含氟涂层透光率超过90%。功能氧化石墨烯的用量介于0.1wt%~0.2wt%时,这种UV光固化型氟素离型涂层的离型力稳定在150 g/25mm左右,残余粘附力大于90%,且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和存储性,可应用于有机硅制品的冷贴涂布和转移涂布。结合离型防护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测试反馈,将两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含氟材料进行中试,为实现压敏胶的“高初粘、低剥离”和离型涂层的中等离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两种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工艺进行研究,为规模化生产和工业涂布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胡广齐[7](2019)在《碳、硅量子点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UV吸收性能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鉴于化学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单一材料吸收范围窄、或毒性、或致皮肤过敏、或循环和累积引起环境污染,物理类屏蔽剂的效率低、透气性差、透光率低等缺点,广谱UV吸收剂的研发无突破性进展,以及水性紫外线吸收剂的极其缺乏。而硅和碳量子点的UV吸收光谱和吸收效率具有可调控性,其还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低毒或无毒性、低成本以及强酸强碱、光辐射和高温下的稳定性,且针对硅和碳量子点作为UV吸收剂的研究,在我们开展此研究之前尚未见报道,我们立项了碳和硅量子点作为UV吸收剂这一极具挑战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论文,我们对基于硅和碳量子点的UV吸收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理论上,研究了量子点表面基团与UV吸收性能的关系,探讨了环境因素(pH、光、热)对吸收效率的影响,通过红外成像法分析了UV吸收后的能量转移过程,并分别提出了硅量子点和碳量子点的UV吸收机理;实验上,通过人体防晒实验检验了量子点的抗UV辐射效果,通过对比商业紫外线吸收剂,研究了量子点的抗黄化和光降解效应,通过将量子点与无机材料复合实现了多功能应用,通过一步法合成量子点聚合物复合材料获得了UV全吸收的暖白光LED;进一步地,我们制备了油性硅量子点,并研究了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和抗老化性能。所研究的详细内容及进展如下:(1)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表面基团调控,分别合成了具有广谱UV吸收的硅量子点(SiQDs)和碳量子点(CQDs),且该两类量子点均在温度为25~150℃和pH为1~14范围内具有优异的UV吸收性质,满足了多数相关应用工业产品的加工条件和应用环境。通过应用性试验发现,硅量子点相比商业化水性UV吸收剂(BP-4)对聚氨酯具有更好的UV辐射引起的抗黄化性能,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罗丹明B的UV光催化。此外,通过理论计算,所合成的硅量子点具有较高的防晒指数,与碳量子点的防晒性能基本一样,而碳量子点进一步开展的人体防晒试验表明,碳量子点与PVA配制的防晒胶液,在工业试验标准的测试条件下,达到了商业化同类产品的防晒效果。重要的是,我们提出了SiQDs和CQDs的UV吸收机制,其中,SiQDs的UV吸收源自于Γ→Γ间接带隙跃迁,而CQDs的UV吸收源自于芳香共轭结构引起的n→π*和π→π*电子跃迁,而且均通过红外成像证实其吸收的UV辐射能转化为热能。(2)基于CaF2具有与PE近似的折射率,和BaSO4的高稳定性、且为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添加剂,我们分别用CQDs和SiQDs与其组装成了量子点复合材料,并赋予了CaF2和BaSO4多功能化,如:UV吸收性能、转光性能,甚至可以调控CaF2和BaSO4的粒径大小。然后,通过与PE进行混合制备了分别添加了CQDs@CaF2和SiQDs@BaSO4的PE薄膜,经过UV加速老化试验发现,其相比纯PE薄膜具有更显着的抗UV老化性能,且荧光光谱显示该两类PE薄膜具有紫外转蓝光功能,不仅可以吸收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紫外线,而且能发射促进植物生长的蓝光(主峰:~450nm)。此外,分别在CQDs和SiQDs作用下实现了CaF2和BaSO4纳米化,添加到PE中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3)基于无机物与高分子的相容性差、阻挡可见光等问题,为了克服硅烷与十八烯和CA-Na易形成胶束的技术难点,我们提出了先聚合后结晶化的两步法合成策略,成功制备出了具有全UV吸收性能的、强荧光发射的油性硅量子点(F-OSiQDs)。通过与PE热处理混合发现,F-OSiQDs与PE具有非常好的相容性,制备的F-OSiQDs/PE薄膜不仅具有优异的全UV吸收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明率以及透明性,此外,F-OSiQDs对PE具有显着的增塑作用,又由于其低毒或无毒性,F-OSiQDs有望取代现有商业化UV吸收剂,而用于聚合物提高其抗UV老化性能。(4)提出了一种自内而外、一步合成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方法,并通过此方法成功制备出了荧光量子效率高达82.8%的聚硅氧烷镶嵌硅量子点的复合材料,其物理结构通过HRTEM得以证实。固体核磁、FT-IR和XPS测试分析,证实了其发光性能是由两个脱氨方法形成的闭环所决定的,且形成的两个闭环基团分别对应于主峰450nm和521nm的特征发射。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光稳定性,与395nm LED芯片封装出了无UV和无蓝光发射的暖白光LED光源,且具有高达75的显示指数和高达76.2lm/W的光效。该工作为量子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为实现健康的暖白光LED光源封装开辟了一个新型的技术路线。
王黑龙[8](2019)在《航天器外用硅橡胶及树脂基复合材料原子氧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原子氧效应是低地球轨道环境下最为严厉的环境效应之一。本论文利用激光爆破法高能氧束源地面模拟实验装置,对苯基硅橡胶热控涂层材料、纳米粘土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氰酸酯复合材料的原子氧作用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苯基硅橡胶热控涂层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天器领域的材料。在原子氧暴露实验后,苯基硅橡胶热控涂层材料的质量增加,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原子氧腐蚀能力。表面化学和微观形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原子氧轰击材料过程中发生的腐蚀与氧化反应过程,正是氧化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Si-O键逐渐在材料表面累积形成SiOx钝化层,保护着苯基硅橡胶热控涂层材料不再受原子氧的腐蚀。掺杂少量纳米粘土会使纳米粘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本论文对纳米粘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原子氧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掺杂纳米粘土提高了环氧树脂材料的抗原子氧腐蚀能力。对腐蚀深度、表面化学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原子氧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之间的微观反应过程、机理,纳米粘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原子氧暴露实验后表面生成的“块状”物质层,在一定程度上防护材料不再受原子氧的腐蚀。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可用做太空望远镜镜壁材料。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的原子氧效应研究中发现碳纤维的加入降低了氰酸脂材料相对于原子氧的腐蚀率,提高了其抗原子氧腐蚀能力。进一步的原子氧与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之间的散射实验,探测到了原位反应产物CO、CO2、OH和H2O,揭示了原子氧与材料之间的腐蚀反应过程。对表面化学进一步分析,发现原子氧轰击材料的过程中还存在氧化反应过程。结合微观形貌信息,揭示了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的抗原子腐蚀机理,碳纤维超强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是碳纤维/氰酸脂复合材料相对于原子氧腐蚀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孔媛[9](2019)在《超声去除铜绿微囊藻技术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及失活藻细胞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绿微囊藻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能分泌具有肝毒性、神经毒性、皮肤刺激性和肾毒性的微囊藻毒素(MCs),在水华期间往往演变成优势藻种。超声波除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绿色环保型藻处理技术,有作用速率快、零药剂添加、无二次污染和操作简单等优势。尽管超声除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关于超声参数对藻类有机物(algal organic matter;AOM)释放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超声参数直接决定了超声技术的能耗水平,因此应该合理的优化超声参数以减小安全风险和能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可归结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超声时间(X1),功率密度(X2)和频率(X3)对藻去除率ρ和藻液UV254、SUVA(specific ultraviolet absorbance;SUVA)、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有良好的除藻效果,在实验条件下藻去除率最高可达78.3%。超声作用时间越长、超声功率越大、频率越高,藻去除效果越好,但是作用效果存在饱和性。在超声处理结束的10min内,藻溶液的SUVA、DOC和UV254的值都明显增大,超声作用使细胞破损,部分胞内和胞外有机物进入水体中导致水中有机物浓度升高,对超声处理后的藻细胞进行即时处理不利于水质安全;当藻溶液静置48小时后,藻溶液的SUVA、DOC和UV254显着减小。认为直接破碎和分解的藻细胞的数量较少,空化泡崩溃和光合作用受阻导致的藻细胞沉淀是藻去除的主要机理。藻细胞协同外表面高粘度的胞外多糖在沉淀过程中吸附絮凝水中有机物质,部分有机物随着失活的藻细胞沉入底部,胞外有机物(ex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EOM)之间也会发生吸附、群聚等现象。此外,受损的藻细胞会不断地吸收外部有机营养物质来重新构成细胞结构和恢复自身活性,因此上清液中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表现为UV254、DOC和SUVA值的减小。(2)以藻去除率ρ和藻液UV254作为优化指标设计响应面实验并建立二阶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水平范围内,各因素对ρ的影响显着程度排序为:超声频率(X3)>超声时间(X1)>超声功率密度(X2);各因素对藻液UV254值影响程度排序为:超声功率密度(X2)>超声频率(X3)>超声时间(X1)。经数据分析和模型拟合得到的二阶响应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响应指标。(3)以提高藻去除率ρ、降低单位能耗E和减小藻液UV254值为优化目标,利用NSGA-Ⅱ遗传算法和Matlab软件进行超声除藻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在迭代计算终止后可以得到500个优化解,对应500个超声工况参数,解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某一组解作为实际的超声参数。Pareto前沿曲面分布均匀,Pareto优化解具有多样性。经验证,计算得到的Pareto优化解可靠性较高,且综合考虑了藻细胞的去除效果、超声除藻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4)超声处理后藻细胞由群聚态分散成单个细胞,细胞壁和细胞膜出现破损和褶皱。藻细胞内部细胞器变得模糊杂乱,部分细胞器萎缩或消失,结构破坏明显,但细胞保持较为完整的形态,直接破碎和分解的细胞较少。富集在细胞外表面胞外聚合物变得松散,部分胞外有机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中有机物的增加。超声作用产生的自由基对藻细胞造成氧化性损伤,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显着增长,在48h的时候达到18.7mg/L,是初始值的6.3倍,藻细胞的抗氧化系统不足以抵抗外界损伤,SOD和CAT的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藻细胞的活性降低。超声波在水体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是声化学的基础,其数量和超声时间、功率密度成正比。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羟基自由基的数量和频率成正相关。当频率超过一定值时(740kHz),超声空化效应下降,·OH的产量降低。藻液的三维荧光检测结果表明,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s)、芳香族蛋白质类物质和类腐殖酸类物质是藻溶液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超声作用会导致水中有机物浓度上升,特别是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物质的含量显着增加。且有机物浓度上升量和超声功率密度成正比。因此,应该合理控制超声参数,避免造成安全风险。
董珊珊[10](2019)在《聚酰亚胺薄膜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损伤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空间常用聚合物材料中应用广泛的聚酰亚胺薄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其电子辐照损伤行为作为基础,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对其进行应力场作用下电子辐照、应力场与温度场作用下电子辐照后损伤行为的研究,揭示出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后薄膜表面损伤机理和结构演化规律,深入分析了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性能和应力松弛行为等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考察了TiO2/聚酰亚胺中纳米TiO2层对聚酰亚胺薄膜电子辐照行为的影响,为聚酰亚胺薄膜在复杂的综合环境下的电子辐照损伤预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不同外场条件下电子辐照后,聚酰亚胺膜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电子辐照作用后,聚酰亚胺膜表面形成不规则的缺陷;经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后,聚酰亚胺膜的表面发现了微裂纹、气隙等损伤形貌;经辐照、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多场耦合作用后,薄膜表面呈现直径为50-100 nm的高密度粒状凸起的损伤形貌。同时,辐照及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后,聚酰亚胺膜表面疏水性、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下降;多场耦合作用后,聚酰亚胺膜表面疏水性增强,表面接触角从80°上升至96°,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分别升高了7.61%和2.41%。电子辐照会引起聚酰亚胺膜拉伸性能的下降,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原始试样分别下降了7.30%和21.59%;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后,薄膜发生加速损伤,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原始试样分别下降了9.90%和34.08%;多场耦合作用时,高温环境下的电子辐照作用引起材料拉伸强度出现上升趋势,其拉伸性能的下降程度低于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后的试样,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较原始试样下降了5.48%和31.10%。通过研究不同外场条件下电子辐照后聚酰亚胺膜在150°C下的蠕变及回复行为,结果表明,与原始试样相比,不同作用后薄膜的蠕变应变量均出现下降。在经历辐照及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后,试样的普弹形变比例下降,高弹形变及粘流形变的比例增加,其中粘流形变的比例从15.05%分别增加至21.64%和17.59%;多场耦合作用后,粘流形变的比例下降至4.82%,同时,聚酰亚胺的本体粘度明显增加,高于辐照及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后的试样,且随辐照注量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演化过程。此外,多场耦合作用时,随辐照注量的增加,材料的玻璃化转变点发生从原始的405.4°C升高至412.5°C再下降至404.5°C的变化过程。经不同环境的辐照作用后,材料均可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上述性能演化规律为聚酰亚胺薄膜在多场环境中应用的可靠性及寿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电子辐照会降低聚酰亚胺分子链结构的有序度,多场耦合作用导致材料内部分子链的聚集态结构遭到破坏,并发生从半结晶态向无定型态的转变。辐照作用下,聚酰亚胺的主链及侧基的化学键断裂,反应程度随辐照注量增加而逐渐加强;辐照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会加速C=O和NH2基的降解反应;多场耦合条件下温度升高促进材料内部交联,并发生苯环开环及表面氧化等复杂化学反应,薄膜中新生成了脂肪族C-C键和大量的C≡N键,表层的含氧基团为新生成的脂肪族醚CH2-O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在聚酰亚胺表面制备高稳定性纳米TiO2层,并分析沉积层对聚酰亚胺薄膜电子辐照行为的影响。TiO2/聚酰亚胺在经历电子辐照后,TiO2层的存在对基底聚酰亚胺起到防护作用,减少了辐照带来的表面缺陷及拉伸性能的劣化。与此同时,辐照后沉积层TiO2发生了Ti-O-Ti和Ti-O-N键的损伤及N-O键的生成,而基底聚酰亚胺中羰基的损伤程度降低。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TiO2遭到损伤,导致防护效果下降。
二、聚合物辐射老化降解效应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辐射老化降解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核电站HDPE管道材料在海水中的辐射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1.3 实验过程 |
1.4 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ESR |
2.2 凝胶含量 |
2.3 力学性能 |
2.4 白度 |
2.5 FTIR分析 |
2.6 DSC分析 |
3 结论 |
(2)聚合物在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损伤机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离辐射的产生及存在领域 |
2 电离辐射的应用 |
2.1 电离辐射所产生的化学效应 |
2.2 辐照处理在农业及食品领域的应用 |
2.3 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 |
2.4 三废的辐照处理 |
2.5 14C的应用 |
3 辐射损伤机制 |
3.1 辐射交联效应 |
3.2 辐射降解效应 |
3.3 影响聚合物材料耐辐射性能的因素 |
3.4 辐射对聚合物性能变化的影响 |
1)化学结构变化: |
2)物理性能变化: |
3)力学性能变化: |
3.5 改善聚合物耐电离辐射的研究 |
3.6 常用聚合物材料耐电离辐射性能的比较 |
4 结论 |
(3)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思路 |
1.3 主要工作量 |
1.3.1 样品采集 |
1.3.2 实验室分析 |
第2章 有机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
2.1 大气有机气溶胶 |
2.1.1 大气碳质气溶胶概述 |
2.1.2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化学组成 |
2.1.3 有机气溶胶的气候和健康效应 |
2.1.4 有机气溶胶的源解析技术 |
2.1.5 有机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表征手段 |
2.2 大气棕色碳 |
2.2.1 大气棕色碳及其光吸收特性 |
2.2.2 大气棕色碳的来源 |
2.2.3 大气棕色碳的化学组成 |
2.2.4 环境因素对棕色碳吸光性的影响 |
2.2.5 大气棕色碳的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3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不同极性组分的来源、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前处理 |
3.2.3 化学成分和吸光分析 |
3.2.4 碳同位素测定 |
3.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极性组分的碳含量及其吸光贡献 |
3.3.2 主要棕色碳组分的来源 |
3.3.3 类腐殖质、中和低极性组分的分子组成特征 |
3.3.4 分子组成与吸光性的关联 |
3.3.5 生物质燃烧对棕色碳分子组成和吸光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M_(2.5)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其对棕色碳的贡献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4.2.2 碳含量测定与吸光测定 |
4.2.3 水溶性离子和有机分子标志物测定 |
4.2.4 同位素测定 |
4.2.5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运行 |
4.2.6 后向轨迹和火点图获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解性有机物及其吸光性的季节变化 |
4.3.2 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 |
4.3.3 棕色碳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
4.3.4 使用~(210)Pb和 ~7Be表征棕色碳传输 |
4.3.5 基于~(210)Pb评估大气传输对棕色碳的贡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吸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5.1 前言 |
5.2 实验与数据分析 |
5.2.1 在线数据分析 |
5.2.2 化学成分分析 |
5.2.3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3.1 广州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 |
5.3.2 表观分子特征与吸光性的关联 |
5.3.3 棕色碳吸光的分子关联 |
5.3.4 棕色碳分子组成与气象参数和化学示踪物的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PM_(2.5)中含氮有机物的组成、分布和来源 |
6.1 前言 |
6.2 实验与数据分析 |
6.2.1 化学成分分析在线数据的获取 |
6.2.2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与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含氮有机组分的分子组成 |
6.3.2 与源和气溶胶样品的比较 |
6.3.3 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模式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论文不足之处以及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电子/质子辐照损伤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概述 |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性能特点 |
1.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机理 |
1.2.3 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空间中的应用 |
1.3 空间带电粒子环境及其效应 |
1.3.1 空间带电粒子环境 |
1.3.2 带电粒子辐照效应 |
1.4 聚合物的带电粒子辐照效应及其研究现状 |
1.4.1 聚合物的带电粒子辐照效应 |
1.4.2 聚合物带电粒子辐照的通量效应 |
1.4.3 环氧树脂的带电粒子辐照研究现状 |
1.5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带电粒子辐照效应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带电粒子辐照试验方案 |
2.2.1 低能带电粒子辐照试验参数 |
2.2.2 高能(1 Me V)电子辐照试验参数 |
2.2.3 高能(1 Me V)质子辐照试验参数 |
2.2.4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试验参数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2.3.2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5 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分析 |
2.3.6 固体核磁共振谱(NMR)分析 |
2.4 带电粒子辐照输运行为仿真模拟 |
2.4.1 CASINO模拟 |
2.4.2 SRIM模拟 |
第3章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电子辐照损伤行为及机理 |
3.1 引言 |
3.2 辐照电子输运行为的Monte Carlo模拟 |
3.3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性能退化行为 |
3.3.1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行为 |
3.3.2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
3.4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结构损伤 |
3.4.1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官能团损伤 |
3.4.2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化学状态演化 |
3.4.3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电子辐照自由基形成及演化 |
3.5 电子通量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辐照损伤的影响 |
3.5.1 辐照通量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
3.5.2 辐照通量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动态热机械行为的影响 |
3.5.3 辐照通量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化学结构的影响 |
3.5.4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通量效应 |
3.6 电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退化模型 |
3.6.1 电子辐照下形状记忆性能退化的分子学机理 |
3.6.2 电子辐照下形状记忆性能退化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质子辐照损伤行为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辐照质子输运行为的Monte Carlo模拟 |
4.3 质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性能退化行为 |
4.3.1 质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行为 |
4.3.2 质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
4.4 质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结构损伤 |
4.4.1 质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官能团损伤 |
4.4.2 质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化学状态演化 |
4.4.3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质子辐照自由基形成及演化 |
4.5 质子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退化模型 |
4.5.1 质子辐照下形状记忆性能退化的分子学机理 |
4.5.2 质子辐照下形状记忆性能退化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质子/电子综合辐照损伤行为及机理 |
5.1 引言 |
5.2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性能退化行为 |
5.2.1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行为 |
5.2.2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
5.3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结构损伤 |
5.3.1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官能团损伤 |
5.3.2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化学状态演化 |
5.3.3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质子/电子综合辐照自由基形成及演化 |
5.4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退化模型 |
5.4.1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耦合效应及其分子学机理 |
5.4.2 质子/电子综合辐照下形状记忆性能退化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纳米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空间辐射环境及辐射机理研究 |
1.2.1 空间辐射环境 |
1.2.2 辐射机理以及损伤机制 |
1.2.3 辐射防护材料 |
1.3 聚酰亚胺材料 |
1.3.1 聚酰亚胺的发展 |
1.3.2 聚酰亚胺的合成和改性方法 |
1.3.3 聚酰亚胺的应用 |
1.4 碳材料 |
1.4.1 纳米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1.4.2 纳米碳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 |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背景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羧基化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复合薄膜制备方法探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溶剂 |
2.2.2 仪器与测试条件 |
2.2.3 羧基化纳米碳纤维的修饰 |
2.2.4 羧基化纳米碳纤维/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
2.3 纳米碳纤维的结构表征及其分析 |
2.3.1 纳米碳纤维的XPS表征及其分析 |
2.3.2 纳米碳纤维的红外表征及其分析 |
2.3.3 纳米碳纤维的SEM表征及其分析 |
2.3.4 不同纳米碳纤维的TEM表征及其分析 |
2.4 PI/CNFs-COOH薄膜的成膜效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碳纤维/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溶剂 |
3.2.2 仪器与测试条件 |
3.2.3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制备 |
3.3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结构表征及分析 |
3.3.1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红外表征及分析 |
3.3.2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表征及分析 |
3.3.3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SEM表征及分析 |
3.4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性能研究 |
3.4.1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热稳定性测试及分析 |
3.4.2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电子辐照前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3.4.3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电子辐照后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3.4.4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XPS表征及元素分析 |
3.4.5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测试及分析 |
3.4.6 均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电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碳纤维/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溶剂 |
4.2.2 仪器与测试条件 |
4.2.3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制备 |
4.3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结构表征及分析 |
4.3.1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红外表征及分析 |
4.3.2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紫外-可见表征及分析 |
4.4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的性能研究 |
4.4.1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热稳定性测试及分析 |
4.4.2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介电性能测试及分析 |
4.4.3 联苯型PI/CNFs-COOH复合薄膜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6)UV光固化功能氟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氟橡胶合成的研究进展 |
1.3 氟橡胶的功能化 |
1.3.1 氟橡胶的共聚功能化 |
1.3.2 氟橡胶的接枝功能化 |
1.3.3 氟橡胶的降解功能化 |
1.4 UV光固化含氟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含氟丙烯酸酯预聚体 |
1.4.2 含氟环氧预聚体 |
1.4.3 其他含氟预聚体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所用仪器 |
2.1.1 实验主要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UV固化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与杂化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
2.2.1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方法与步骤 |
2.2.2 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和杂化压敏胶的合成与固化 |
2.3 UV固化POSS杂化氟橡胶的合成方法 |
2.4 UV固化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合成方法 |
2.5 功能化合物和氟橡胶体系表征方法 |
2.5.1 功能化合物和氟橡胶结构的表征 |
2.5.2 功能氟橡胶合成过程与固化程度的表征 |
2.5.3 功能氟橡胶热性能的表征 |
2.5.4 功能氟橡胶力学性能的表征 |
2.5.5 功能氟橡胶表面性质的表征 |
2.5.6 功能氟橡胶耐溶剂性能的测试 |
2.5.7 含氟杂化压敏胶杂化体系粘接性能的测试 |
2.5.8 POSS杂化氟橡胶涂层体系防护性能的测试 |
2.5.9 石墨烯杂化氟橡胶涂层离型性能的测试 |
第3章 UV固化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与机理研究 |
3.2.1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过程 |
3.2.2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结构表征 |
3.2.3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羧基表征 |
3.2.4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机理 |
3.3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合成与固化的研究 |
3.3.1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合成方法 |
3.3.2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结构分析 |
3.3.3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固化 |
3.3.4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性能分析 |
3.4 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在离型防护领域中应用探索 |
3.4.1 杂化压敏胶相容性研究 |
3.4.2 杂化压敏胶的耐热性和疏水性 |
3.4.3 杂化压敏胶的粘接性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UV固化POSS杂化氟橡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功能POSS的结构表征 |
4.3 羟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4.3.1 羟基封端含氟预聚体合成路线的比较 |
4.3.2 羟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结构分析 |
4.4 POSS杂化含氟预聚体的结构分析 |
4.5 POSS杂化氟橡胶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4.5.1 POSS杂化氟橡胶的制备与光固化 |
4.5.2 POSS杂化氟橡胶的表面性质分析 |
4.6 POSS杂化涂层在离型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索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UV固化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制备和结构分析 |
5.2.1 功能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5.2.2 异氰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5.2.3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5.3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性能分析 |
5.3.1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
5.3.2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光学性质分析 |
5.3.3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表面性质分析 |
5.3.4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耐溶剂性质分析 |
5.4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离型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索 |
5.4.1 氟素离型剂简述 |
5.4.2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离型领域的应用探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UVF-PSA和 VF-IEM中试合成及工业涂布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UVF-PSA杂化压敏胶的中试试验研究 |
6.2.1 杂化压敏胶的中试试验简述 |
6.2.2 中试试验结果分析 |
6.2.3 中试试验产品性能分析 |
6.2.4 工业涂布工艺参数的探索 |
6.3 VF-IEM的中试试验研究 |
6.3.1 VF-IEM中试试验简述 |
6.3.2 中试试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
6.3.3 工业涂布工艺参数的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碳、硅量子点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UV吸收性能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量子点 |
1.1.1 量子点的基本性质 |
1.1.1.1 荧光性质 |
1.1.1.2 UV-vis吸收特性 |
1.1.1.3 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
1.1.2 硅、碳量子点的应用 |
1.1.2.1 LED照明 |
1.1.2.2 荧光探针 |
1.1.2.3 生物学应用 |
1.1.2.4 助剂 |
1.2 UV吸收剂材料 |
1.2.1 UV吸收剂的分类及现状 |
1.2.1.1 化学吸收剂 |
1.2.1.2 物理屏蔽剂 |
1.2.1.3 天然生物吸收剂 |
1.2.2 UV吸收剂的应用 |
1.2.2.1 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应用 |
1.2.2.2 防晒类化妆品 |
1.2.2.3 在涂料中应用 |
1.3 本课题的立体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性硅量子点的UV吸收调控及其抗黄化和防光催化应用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水溶性硅量子点的制备 |
2.2.3 测试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示意图及其吸收光谱调控 |
2.3.2 形貌和表面基团分析 |
2.3.3 UV吸收稳定性 |
2.3.4 抗黄化应用 |
2.3.5 防光催化应用 |
2.3.6 防晒指数计算 |
2.3.7 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成本、水性碳量子点的UV吸收调控及其防晒应用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水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 |
3.2.3 测试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收光谱调控及相应基本表征 |
3.3.2 UV吸收效率及稳定性 |
3.3.3 人体防晒应用 |
3.3.4 聚合物的抗老化和纳米增韧效应 |
3.3.5 UV吸收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s@CaF_2复合材料的组装、性能研究及其抗UV辐射应用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碳量子点@纳米CaF_2的合成 |
4.2.3 碳量子点/纳米CaF_2/PE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CNCs及 CCNCs/PE制备和应用示意图 |
4.3.2 晶体结构及表面基团分析 |
4.3.3 形貌及粒径分布 |
4.3.4 转光和UV吸收性能 |
4.3.5 多功能应用 |
4.3.6 UV吸收和转光机理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iQDs@BaSO_4复合材料的组装、性能研究及其多功能应用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Si Ds@Ca/Sr/BaSO_4 的制备 |
5.2.3 SiDs@BaSO_4/PE 的制备 |
5.2.4 测试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i Ds@BaSO_4/PE制备示意图 |
5.3.2 SiDs的定性及光学性能分析 |
5.3.3 M(M=Ca,Sr,Ba)SO_4 形貌及粒径的对比 |
5.3.4 Si Ds@BaSO_4 复合形式及元素分析 |
5.3.5 Si Ds@BaSO_4 的结构及光学性质 |
5.3.6 抗老化应用 |
5.3.7 纳米增韧和转光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OSi QDs的制备、UV吸收性能研究及其在高分子中应用 |
6.1 研究背景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2 F-OSiQDs的合成 |
6.2.3 F-OSiQDs@PE薄膜的制备 |
6.2.4 测试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合成示意图 |
6.3.2 形貌分析 |
6.3.3 晶体结构及表面基团分析 |
6.3.4 荧光和UV吸收性能 |
6.3.5 相容性 |
6.3.6 F-OSiQDs/PE薄膜的UV吸收和增塑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UV全吸收的P-E-SiQDs制备及其在LED中的应用 |
7.1 研究背景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7.2.2 P-E-SiQDs的制备 |
7.2.3 LED封装 |
7.2.4 测试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合成示意图 |
7.3.2 光学性质及调控 |
7.3.3 形貌结构分析 |
7.3.4 发光原理解析 |
7.3.5 LED的光电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航天器外用硅橡胶及树脂基复合材料原子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地球轨道环境效应 |
1.1.1 真空紫外光与紫外光辐射 |
1.1.2 带电粒子辐射 |
1.1.3 高真空 |
1.1.4 高低温循环 |
1.1.5 空间碎片碰撞 |
1.1.6 原子氧效应 |
1.2 原子氧的来源与强氧化能力 |
1.2.1 形成及来源 |
1.2.2 强氧化能力 |
1.2.3 原子氧效应研究的必要性 |
1.3 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实验设备简述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硅橡胶体系材料原子氧效应相关研究 |
1.4.2 纳米粘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原子氧效应相关研究 |
1.4.3 碳纤维/氰酸脂复合材料原子氧效应相关研究 |
1.5 章节内容安排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高能氧束源实验装置 |
2.1.1 高真空腔体 |
2.1.2 高能氧束源产生系统 |
2.1.3 探测系统 |
2.2 高能氧束源参数 |
2.2.1 飞行时间谱与速度谱、平动能谱之间的转换关系 |
2.2.2 高能氧束源的飞行时间谱、速度谱和平动能谱 |
2.2.3 高能氧束源的通量 |
2.3 原子氧暴露实验前后的样品表征方法 |
2.3.1 台阶仪 |
2.3.2 高精度天平 |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
第3章 苯基硅橡胶热控涂层材料原子氧效应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3.2.1 样品制备 |
3.2.2 原子氧暴露实验 |
3.2.3 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原子氧总通量 |
3.3.2 质量变化 |
3.3.3 表面化学 |
3.3.4 微观形貌 |
3.4 小结 |
第4章 纳米粘土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原子氧效应的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1.1 纳米粘土 |
4.1.2 环氧树脂 |
4.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4.2.1 样品制备 |
4.2.2 原子氧暴露实验 |
4.2.3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高能原子氧束源 |
4.3.2 腐蚀深度 |
4.3.3 表面化学 |
4.3.4 微观形貌 |
4.3.5 反应过程与防护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碳纤维增强氰酸酯复合材料原子氧效应的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1.1 碳纤维 |
5.1.2 氰酸酯树脂 |
5.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5.2.1 样品制备 |
5.2.2 原子氧暴露实验 |
5.2.3 原子氧散射实验 |
5.2.4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质量损失 |
5.3.2 散射产物 |
5.3.3 表面化学 |
5.3.4 微观形貌 |
5.3.5 反应过程与机理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超声去除铜绿微囊藻技术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及失活藻细胞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1.1 水华的概念、形成及危害 |
1.1.2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1.1.3 水厂常用的除藻技术 |
1.2 超声技术在藻处理中的应用 |
1.2.1 超声波技术的特点 |
1.2.2 超声除藻法 |
1.2.3 超声除藻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4 超声除藻的影响因素 |
1.2.5 超声除藻的作用机理 |
1.3 超声除藻技术的不足之处 |
1.3.1 破坏藻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
1.3.2 藻类有机物的释放 |
1.4 多目标优化问题 |
1.4.1 多目标优化问题(MOP)和Pareto最优解 |
1.4.2 遗传算法 |
1.4.3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藻种的选择与培养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超声仪器 |
2.2.2 其他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3 分析指标及检测计算方法 |
2.3.1 藻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
2.3.2 DOC、UV_(254)、SUVA的检检测与计算 |
2.3.3 超声功率密度的计算 |
2.3.4 超声单位能耗的计算 |
2.3.5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与计算 |
2.3.6 流式细胞术 |
2.3.7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2.3.8 抗氧化酶的检测 |
3 超声参数对藻去除率和藻液有机物的影响研究 |
3.1 单因素实验 |
3.1.1 超声频率的影响 |
3.1.2 超声功率密度的影响 |
3.1.3 超声时间的影响 |
3.2 响应面实验 |
3.2.1 响应面法及中心复合实验(CCD) |
3.2.2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 |
3.2.3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超声除藻系统的多目标优化 |
4.1 超声除藻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4.1.1 优化目标 |
4.1.2 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 |
4.1.3 目标函数 |
4.2 参数设置及优化结果分析 |
4.2.1 参数设置 |
4.2.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超声除藻后藻细胞和藻溶液的特性研究 |
5.1 藻细胞形态的变化 |
5.1.1 粒径和粒度的变化 |
5.1.2 亚显微结构变化 |
5.2 藻细胞膜完整性变化 |
5.3 藻细胞抗氧化系统变化 |
5.4 超声系统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
5.5 藻液中有机物的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聚酰亚胺薄膜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损伤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空间环境特征 |
1.2.1 空间整体环境特征 |
1.2.2 常用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环境特征 |
1.3 聚酰亚胺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服役行为研究现状 |
1.3.1 空间粒子辐照对聚酰亚胺损伤行为 |
1.3.2 应力和温度对聚酰亚胺损伤行为 |
1.3.3 其它空间环境对聚酰亚胺的损伤行为 |
1.4 聚酰亚胺在多场耦合环境下的失效行为研究现状 |
1.5 聚酰亚胺在空间环境下的辐照防护研究现状 |
1.5.1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辐照防护 |
1.5.2 氧化物涂层对聚酰亚胺的辐照防护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环境效应实验 |
2.2.1 实验设备 |
2.2.2 温度场和应力场实验参数 |
2.2.3 电子辐照实验参数 |
2.2.4 多场耦合实验参数 |
2.2.5 沉积TiO_2后电子辐照参数 |
2.3 聚酰亚胺表面TiO_2沉积层工艺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表面和截面形貌观察 |
2.4.2 表面润湿性能测试 |
2.4.3 表层硬度和弹性模量测试 |
2.4.4 拉伸性能测试 |
2.4.5 蠕变性能测试 |
2.4.6 热稳定性能测试 |
2.4.7 表层和次表层聚集态结构分析 |
2.4.8 表层和次表层化学键分析 |
第3章 应力场和温度场作用下电子辐照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状态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蒙特卡洛模拟电子辐照过程 |
3.3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3.3.1 单一电子辐照后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形貌 |
3.3.2 应力场作用下电子辐照薄膜的表面形貌 |
3.3.3 应力场与温度场共同作用下电子辐照薄膜的表面形貌 |
3.4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
3.4.1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3.4.2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4.3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硬度的影响 |
3.5 不同条件下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性能 |
3.5.1 恒应力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5.2 恒温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5.3 恒应力恒温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
3.5.4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性能 |
3.5.5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断口形貌 |
3.6 不同条件下聚酰亚胺薄膜的蠕变性能 |
3.6.1 聚酰亚胺膜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行为 |
3.6.2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的蠕变行为 |
3.6.3 蠕变及回复曲线的拟合 |
3.7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的热稳定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力场和温度场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结构演化规律 |
4.1 引言 |
4.2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的聚集态结构 |
4.3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的化学结构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拉曼光谱分析 |
4.4 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化学状态 |
4.4.1 单一电子辐照后聚酰亚胺薄膜的化学状态 |
4.4.2 应力场对电子辐照薄膜化学状态的影响 |
4.4.3 应力场与温度场共同作用对电子辐照薄膜化学状态的影响 |
4.5 外场作用下电子辐照聚酰亚胺薄膜结构演化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米TiO_2层对聚酰亚胺薄膜电子辐照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纳米TiO_2层的表面形貌 |
5.3 电子辐照对TiO_2/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5.4 电子辐照对TiO_2/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 |
5.4.1 电子辐照后TiO_2/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润湿性能 |
5.4.2 电子辐照及其在外场作用下TiO_2/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性能 |
5.4.3 电子辐照及其在外场作用下TiO_2/聚酰亚胺薄膜的蠕变性能 |
5.5 电子辐照后TiO_2/聚酰亚胺薄膜结构演化规律 |
5.5.1 电子辐照后TiO_2/聚酰亚胺薄膜的相组成 |
5.5.2 电子辐照后TiO_2/聚酰亚胺薄膜红外光谱分析 |
5.5.3 电子辐照后TiO_2/聚酰亚胺薄膜拉曼光谱分析 |
5.5.4 电子辐照及其在外场作用下TiO_2/聚酰亚胺薄膜的化学状态 |
5.6 TiO_2层防护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聚合物辐射老化降解效应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电站HDPE管道材料在海水中的辐射老化研究[J]. 韩越,徐思奕,周城,申利国,林红军,李建喜. 塑料工业, 2021(12)
- [2]聚合物在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损伤机制及应用进展[J]. 张学舟,陈海妹,任文博,张会焱,宫敬海,陈义武,黄顺利,张华. 塑料工业, 2021(06)
- [3]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D]. 姜鸿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电子/质子辐照损伤行为及机理研究[D]. 侯龙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纳米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蒋鹏. 东南大学, 2020(01)
- [6]UV光固化功能氟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王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碳、硅量子点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UV吸收性能研究与应用[D]. 胡广齐.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8]航天器外用硅橡胶及树脂基复合材料原子氧效应研究[D]. 王黑龙.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9]超声去除铜绿微囊藻技术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及失活藻细胞特性研究[D]. 孔媛. 重庆大学, 2019(01)
- [10]聚酰亚胺薄膜多场耦合作用下电子辐照损伤行为研究[D]. 董珊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