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承斡与嘉业堂藏书楼(论文文献综述)
邵健[1](2021)在《以江南水乡生活延续为前提的南浔古镇振兴构想》文中提出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经过近40年经济高速发展,"水乡"式微,显见的问题是河道锐减,水生态脆弱,居民对水的情感和依赖日渐疏离。本文从这样一个普遍、却又异常艰难的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对南浔及周边古镇的田野调查,研判国内外小镇振兴与魅力故乡营造经验,确定以水系修复为切入点,提出了原真性修复、水陆交通一体化等与当代生活紧密相关的构想,以期具有长远意义的江南水乡生活的回归与延续。
刘勇[2](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彭玉平[3](2016)在《《历代词人考略》及相关问题考论》文中研究表明因龙榆生等人的援引,《历代词人考略》一书备受关注。南京图书馆藏本《考略》的发现和影印出版,推进了相关研究的进程。此书乃况周颐先有代撰之意,再转请朱祖谋荐举,并得刘承干允诺而付诸实施。况周颐稿本撰写于民国六年(1917)八月至民国十五年(1926)八月间,后刘承干委托罗庄删订校勘,罗振常为制条例并校补,黄公渚则续纂明清部分。浙江图书馆藏《宋人词话》乃从《考略》原稿选抄而成,并为周庆云编纂《历代两浙词人小传》奠定文献基础。罗氏父女删订稿与况周颐原稿有明显的差异,故今本《考略》带有民国词学融合的趋势。《考略》中的词人源流、生平小传和词风评价,构成了现代词史和词学史的雏形,其价值应予以充分估量。
赵嘉[4](2016)在《古籍版本图录研究》文中指出顾廷能先生在《明代版刻图录初编叙》中提到“自杨守敬创为《留真谱》,一书数刻,各抚其形,以便稽览,此言版本而注重於实难验也。若仅闻传本之众多而不获目睹其真面目,则诚有释氏所谓实山空返之憾也。故害影事业尤为从事目录学者当务之急。自《留真藉》问世以来,古籍版本图录诞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产生了为数众多、种类不一的古籍版本图录。学术界目前只对其中个别的几部版本图录做了简单的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划分了古籍版本图录的种类和发展阶段,但往往是参照了封其他种类目录的分类法,并没有反映出古籍版本图录的发展规律,主要原因在于对此类着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未能形成点面结合的研究系统本文充分利用华束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古籍版本图录及相关资料,搜集到出版自1901年至2014年的古籍版本图录85种。在吸收借鉴学术界多年来的版本目录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又结合文献原典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考据出於对事实的梳理,义理源自封考据的概括,写成本文。通过对古籍版本图录百年以来发展史的概括,揭示出我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规律。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一,学术界对古籍版本图录的定义见仁见智,并不相同。本章通过梳理学界对古籍版本图录的认识过程,总结出共识,在此基础上对古籍版本图录加以定义。第二,从宏观上概括古籍版本图录的历史发展状况,对其加以分期及划分种类。第三,又特别封古籍版本图录的构成要素“图”、“录”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以体现出二者对古籍版本图录在种类上的影响。第四,通过举例说明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及功用。第二章:初创期。第一,本章先对古籍版本图录的滥觞——《留真藉》进行重新定位,该书与《日本访书志》、《经籍访古志》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从这一角度明晰了《日本访害志》的版本问题,同时也对《留真谱》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第二,封《寒云书影》、《云间韩氏藏书目录》这两部明显带有1《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叙》.《民国丛书》第5编第100册。古籍版本图录萌芽特点的目录,主要在其成书背景上进行分析,以说明其受到当时版本学发展水平的影响,还根据存世文献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判断。第三,对《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盋山书影》、《故宫善本书影初编》在这一时期较为出色的古籍版本图录,本文的侧重点则在於分析成书的过程、编目思想以及与各自所依据的传统版本目录作比较,以说明古籍版本图录独有的特点。对其中不足的分析则是为了指出其受到时代影响的局限性。第四,陶湘所编两部版本图录在编写角度和方法上与以上着作不同,封其研究有助於全面总结这一时期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第三章:发展时期。第一,《明代版本图录》是古籍版本图录进入发展时期的标志,但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该书的成书经遇、编目思想以及时代特点造行研究,其中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族认识。第二,《“国立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国立中央图书馆”金元本图录》作为台湾学者最早编写的两部书目,在接续上一个时期版本图录特点的同时,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大陆学者所编写的版本图录存在明显不同,有些更是成为一种“基因”被日後台湾的版本图录所继承,因此对这两部图缘的研究主要在其特点形成的原因及特点自身上。第三,《中国版刻图录》是我国考证型古籍版本图录的巅峰之作,但受印数不多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造成以往的研究大都只停留在将其视为考证相网版本的权威依据。本文则从整体上将孩书在继承与发展方面的特点作为重点,特别是通过其对宋元本与明清本解题的差异比较来说明该书的不足,反映出当时版本学的发展特点。第四章:成熟期。第一,《“国立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中首次出现了不同於前两时期的新书志体型解题,成为这一时期的划分依据,本文通遇分析这一髓例的特点及与前人理输相通之处,貌明这一燮化是版本学发展的必然。第二,《宋版书特展目录》是台湾学者对《中国版刻图录》的模仿,虽有局部改良,但本收却较为集中地体现出该地区在古籍版本图录编写上所存在的一些积习,本文对此结合事实证据加以说明,用意在於规范版本目录的编写,使其健康发展。第三,《“国立故宫博物院”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是台湾地区较为出色的版本图缘录本文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说明该书是一部采用了新书志体型解题、以上一个时期版本观念为指导思想而编成版本图录,带有过渡的痕迹。第四,《清代版刻一隅》、《清代版刻图录》则是从编写方法和编目思想上都明显与前两个时代不同的版本图录,这也是古籍版本图录成熟的体现之一,本文通过两书在体例的特点以说明这一点。同时,本文还举例说明了《清代版刻图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是分不开的。第五章:日本学者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研究。日本学者从事汉文古籍版本的研究由来已久,杨守敬的《留真谱》便是受到了日本学者森立之所编《留真谱》的影响。从二十世纪初至本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学者先後编写了几十部与汉文古籍相关的古籍版本图录,而其中绝大多数为日文,至今国内对此少有翻译和研究。通过对其中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版本图录进行介绍和研究能够为我们今後古籍版本图录的编写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将这一章作为我国古籍版本图录的比较、补充,将其置於我国古籍版本图录发展史之後。第一,本文在日本学者编写版本图录上的条件上与我国同时期的学术环境作比较,以说明前者拥有优越的条件。第二,在日本学者九十余年所出版的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中遴选出考证型、赏鉴型版本图录共九种,重点在於对考证型的分析研究,以说明日本学者在当时的汉籍版本研究中所取得成就。第三,透过表象来分析日本学者所编写的汉文古籍版本图录的不足及根源,这些古籍版本图录在整体编写水平及着录对象上基本与我国发展时期的古籍版本图录大体相当。第六章:馀论。指出现今古籍版本图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版本图录在今後的发展做出展望。总之,古籍版本图录是对传统版本目录学的继承和发展,它诞生于传统版本目录学式微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藉助於新的技术以新的形式得以存在和发展,古籍版本图录近百年的发展史也反映出我国傅统版本目录学的一些特点。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及学术史意义,将古籍版本图录个案放在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学科学术史背景中讨论该版本目录的特点、成就和不足,从而揭示出古籍版本图录的发展规律。
李豪[5](2015)在《《唐大诏令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大诏令集》一书由北宋宋绶辑录、其子宋敏求编纂而成。此书分门别类收录有唐一代诏令,是研治唐史的一部重要典籍。但至今,学界对此书却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有基於此,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大诏令集》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第一,《唐大诏令集》之编撰研究。论文在制诏总集编撰传统的视野下,结合宋氏父子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对《唐大诏令集》成书的原因、过程及意义作了合理的阐释。同时,论文又对《唐大诏令集》悬而未决的史源问题作了合理的分析,认为唐《实录》、唐人别集、唐代官文书及《唐年补录》是《唐大诏令集》的主要史源。第二,《唐大诏令集》之版本研究。论文对明清以来《唐大诏令集》诸藏本之流变作了详细的梳理,同时又对其现存主要版本之源流关系作了可靠的分析。第三,《唐大诏令集》之辑佚研究。通过参考宋代类书(《文苑英华》、《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徵引之文字,论文对《唐大诏令集》之佚篇进行了辑补;在此基础上,又对其类目作了补正。第四,《唐大诏令集》之价值研究。论文从史料价值及校勘价值两方面对《唐大诏令集》的价值作了探讨。《唐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有两个重要特征:一、唯一性,《诏令》中完整地保存了六百余篇他书不载或仅节录之诏令。二、原始性,《诏令》中所载诏令之史源均要早於《旧唐书》。论文又结合个案研究对《诏令》之史料价值作了具体而微的分析,并利用《唐大诏令集》对《旧唐书》徵引之诏令作了校订。第五,《唐大诏令集》之传播研究。论文探讨了《唐大诏令集》的散佚时间,论述了《唐大诏令集》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的变化以及其对目录学的影响。第六,《唐大诏令集》之校勘研究。论文在评议清代以来学者们校勘《唐大诏令集》之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地采用《旧唐书》、《册府元龟》、《文苑英华》等文献对此书重新加以校勘,撰写校记千余条,并厘正《唐大诏令集》繋年数百处。论文以文献学研究为主,同时结合学术史、文化史之研究,对《唐大诏令集》进行了动态、系统的考察,可为今後《唐大诏令集》之整理以及唐史之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郑利锋[6](2014)在《乐史《太平寰宇记》版本流传考》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当前对乐史《太平寰宇记》版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如李德清、许怀林、杨济安、禹文、王文楚、廖幼华、张保见与刘双琴等学者都有此方面专门的论述①;但综合已有的关于《太平寰宇记》版本的研究可以发现,对《太平寰宇记》版本的考察,多是集中在对清代江西万氏本、乐氏祠堂本、金陵书局本和日本新发现的宋刻本及国内一些抄本的介绍上;而对《太平寰宇记》各版本间的联系及其演变和流传的探讨,则还少有文章
郭立暄[7](2012)在《明代的翻版及其收藏着录》文中研究说明明代继宋、元而起,出版业繁兴,制作了大量翻版,其中的佳椠,受到明清以来藏家与学者的喜爱。学者以撰写书志、题跋记、序跋等形式,登于着录。本文将就笔者所见,胪列明代着名的翻版,梳理其在传统着录的情况。文中部分判定意见,与目前各家着录稍有异同,疏漏谬误之处,尚祈方家不吝赐正。在讨论开始之前,有两点须先作说明:一是翻刻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曾绍皇[8](2010)在《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杜甫的研究,学界一直多着力于杜诗着作(已刊或未刊)的整理和研究,而对依附于杜诗文本的评点关注较少,对杜诗未刊评点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以杜诗未刊评点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杜诗未刊评点在历代公私书目中的着录状况、发展脉络,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杜诗学、诗学理论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杜诗未刊评本作典型个案剖析。通过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全面整理、考释与辨析,以求还原其历史面貌、肯定其文献价值、发掘其理论意义。全文除绪论、馀论之外,共分六章。主要观点如下:绪论部分从杜诗学的视阈审视杜诗评点本的历史定位,突破了传统杜诗研究不将杜诗评点纳入杜诗学着作范畴的偏颇,指出杜诗评点是杜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未经整理刻印的杜诗评点本还具有与稿本同等重要的文献价值,进而挖掘出杜诗未刊评点所具备的杜诗学意义和所承担的文学批评功能。第一章主要从历代公私目录对杜诗评点文献的着录入手,简略梳理目录学史上杜诗评点着作的收录情况。分别就唐代以来史志目录对杜诗评点的着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历代私家书目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和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的概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它的历史流变及其观念嬗变,并简略回顾了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研究前景。第二章着眼于明清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厘清了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情况和基本特点,归纳了明清时期杜诗未刊评点的几种主要批评范式。宋元时代是杜诗评点的发轫期。杜诗未刊评点则在明代异峰突起,经过明末清初的转型突破,至清代达到顶峰,进入集大成时期,而近代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潮的风云变幻,导致了杜诗未刊评点在内容与语言上的新变。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特点包括:他们具有读者与作者双重角色的基本特质、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与私人藏书家关系的复杂性等。杜诗未刊评点的批评范式则大致可归纳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等几种基本类型。第三章从杜集文献层面对杜诗未刊评点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屈复《杜工部诗评》与申涵光《说杜》为例论证了杜诗未刊评点对杜集着作辑佚的巨大贡献;接着又从钱陆灿、吴农祥两人批杜的具体实例中考辨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潘德舆批《读杜心解》、徐松批《杜工部诗集》、潘贵生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顾大文批《杜工部诗集》、何绍基批《杜工部集》、蒋光焴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等为例,对杜诗未刊评点中存在的伪托、抄袭和存疑之作进行了辨析;此外还对杜集书目中着录的杜诗未刊评点进行了辑补、指瑕与辨正。第四章主要探讨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相关问题。一方面以桐城方氏望族、海宁陈氏家族的杜诗家学传承为例,阐述了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关系;另一方面从人际传播角度,剖析了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现实功能。另外,还从杜诗学发展演变的视角,探讨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轨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随意性、家族性、民间性和非主流性等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解析杜诗未刊评点中的诗学理论。从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等四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其中的诗学问题。既首次发掘和阐释了方拱乾以“绪”批杜、李以峙以“响”为用字之境的批评原则,也详尽论述了诸家评点对刘溶《杜诗集评》、钱谦益《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等杜诗批评着作的批评。第六章选取杜诗未刊评点中颇具代表性的评本进行个案解读。以徐渭、奚禄诒、商盘、严复等人批杜情况为例,逐一介绍评点者生平与诗学趋向、批本评点的形式特征、评点内容的实际价值、批评标准与理论意义,从点的横截面阐述杜诗未刊评点的存在价值与理论意义。馀论部分主要针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实际情况,评议其是非功过,既肯定其独特的文献辑佚功能、灵动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理论价值,也不避讳因批点随意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对杜诗未刊评点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客观定位。正文之外,列有《杜诗评点编年简目》、《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等三个附录,这是论文得以顺利写作的文献基础与资料来源。
柯亚莉[9](2009)在《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藏书家和藏书楼在保存文献、促进学术和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宁波范氏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足称藏书家之巨擘,本文选取天一阁藏明代文献为研究对象,重点便是为了突出其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价值与意义。论文分五章。第一章综述了天一阁及其藏书研究的概况,指出其中的不足。第二章分析了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背景和条件,考述了天一阁创建者范钦的从政简史、交游情况及其藏书目的、藏书来源和建阁时间,追踪考察了天一阁藏书散出的三条线索以及天一阁原藏明代文献在今天各图书馆的庋藏情况。第三章集中阐述了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奏议类、政书类、传记类、地理类、科举文献和明人文集等六类,第四章接着举出其中的九十三种明代文献,细致地分析了其内容、版本和学术价值等。论文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天一阁藏明代文献内容上的学术价值、版本上的特征及在版本学上的意义和天一阁藏书的文化意义。作者立足于原始文献,一方面钩稽通行之史料,另一方面进行实地考查,搜求前人未见或少见之材料,运用历史学与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在天一阁藏书研究、中国藏书史研究和明史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杨军[10](2007)在《明代翻刻宋本研究》文中认为明代翻刻宋本是明代以宋本作为底本加以重新雕刻而成的刻本。雕版印刷发明后至两宋而盛极一时。宋人刻书,校勘认真,写善镂精,纸墨上乘,赏心悦目,因而颇受后人的称誉赞美。随着时间的流逝,迨至明代,宋本日渐稀少而显得珍贵难觅。明初前代典籍出版稀缺,积至时日,产生古籍出版的社会需求;弘正时期文化复古思潮蜂起,学子要求多读古书;士人学术研究与典籍整理也需要古籍;文人嗜书好古的习尚使他们宝爱古籍;此外,明政府曾下令严禁窜改旧版文字、行格,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至明代嘉靖前后(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出版业兴起一股翻刻宋本的热潮,其影响波及晚清乃至民国初期的出版业。对于明代翻刻宋本的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对明代翻刻宋本文献本身关注的广度、深度不够。长期以来,研究者的重点集中在产生于苏州地区少数翻刻宋本,对其他翻刻宋本文献资料缺乏关注、调查,难免以偏概全的遗憾。二是从文献学角度对明代翻刻宋本的数量、种类、出版者以及翻刻宋本的时间、地域分布以及版本、目录、校勘等诸方面予以全景式的观照之作,至今尚未见到,因此本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三是尚未将明代翻刻宋本作为一种出版活动,探寻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与翻刻宋本这一出版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翻刻宋本对明代版刻发展的影响。以上三点是笔者努力的方向。首先,正文前选录八种书影,以便读者对明代翻刻宋本有比较清晰、直观的认识。其次,绪论部分是明代翻刻宋本发展简史、研究现状以及论文思路。文章主体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通过巡检历代及现当代书志、相关文献和实际目验,对明代翻刻宋本的历史着录与现存状进行全面厘清和辨析。第二章:通过文献搜集、统计以及比较分析,从图书内容、出版者、刊刻时间及地域分布三方面,阐明明代翻刻宋本出版状况。第三章:从文献考述及版本订正的角度,选取明代翻刻宋本历代着录中有问题的个案进行考辨。第四章:从明代翻刻宋本的底本、写样与写刻工、翻刻宋本与底本的关系几方面,考察翻刻宋本的底本与制作。第五章:阐明明代翻刻宋本出版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意义及明代翻刻宋本的版本价值。附录《明代翻宋刻本知见书录》是笔者目验部分明代翻宋刻本所写书志,以期有益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二、刘承斡与嘉业堂藏书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承斡与嘉业堂藏书楼(论文提纲范文)
(1)以江南水乡生活延续为前提的南浔古镇振兴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浙雄镇与水系演变 |
1.1江浙之雄镇 |
1.2水生活 |
1.3水系演变与城市变迁 |
二、水系修复的必要性与原真性修复规划 |
2.1水系修复的必要性 |
2.2原真性修复规划 |
2.3水陆交通一体化构想 |
2.4振兴之其他策略 |
三、结语 |
(2)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
一 行格 |
二 版心 |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
一 抄写时间 |
二 抄写者 |
三 批点者 |
四 抄本来源 |
五 作者考证 |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
二 誊写与缮写 |
三 影抄与临摹 |
四 影抄与影刻 |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
一 抄写者 |
二 抄写的场所 |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
一 抄书事迹举例 |
二 抄书事迹分析 |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
一 抄本的成本 |
二 抄本的价格 |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
一 读者 |
二 市场 |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
一 书贩兜售 |
二 书店经营 |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
二 抄书的方式 |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
一 朗读与默读 |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
三 批注与订误 |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
一 摘抄 |
二 编纂 |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
一 官方藏书 |
二 私人藏书 |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
一 政治类书籍 |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
三 妖书与淫书 |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
二 抄工的收入 |
三 抄工与学者 |
四 抄工与抄本 |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代的写工 |
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古籍版本图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古籍版本图录的定义 |
二、古籍版本图录的分类 |
三、古籍版本图录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四、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及功用 |
第二章 古籍版本图录的初创期(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 |
一、杨守敬《留真谱》 |
(一) 《留真谱》与《日本访书志》 |
(二) 《留真谱》的特点 |
(三) 後世对《留真谱》的评价 |
二、袁克文《寒云书影》 |
(一) 《寒云书影》在我国古籍版本图录中的地位 |
(二) 《寒云书影》着录简略及选书过少的原因 |
三、《读有用书齐古籍目录》、《云间韩氏藏书目》 |
(一) 《读有用书齐古籍目录》编者曹元忠生平介绍 |
(二) 曹元忠在版本目录学上的造诣和《笺经室所见宋元书题跋》 |
(三) 曹元忠所编韩氏藏书目的最初体例及编写时间 |
(四) 《云间韩氏藏书目》的体例特点 |
附 征订样本三种 |
四、瞿启甲《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 |
(一) 铁琴铜剑楼历代楼主及藏弆简介 |
(二)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体例的形成及特点的发展 |
(三)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的成书过程 |
(四)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的体例及特点 |
(五)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存在的不足 |
五、柳诒徵《盋山书影》 |
(一) 编者柳诒徵生平简介 |
(二) 《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馆刊》的特殊意义 |
(三) 《盋山书影》的体例及特点 |
(四) 《盋山书影》存在的不足 |
(五) 《盋山书影》所带来的启示 |
六、《故宫善本书影初编》 |
(一) 《故宫善本书影初编》的成书经过 |
(二) 《故宫善本书影初编》的体例及特点 |
(三) 《故宫善本书影初编》存在的不足 |
七、陶湘《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书影目录》、《涉园所见宋版书影》 |
(一) 陶湘生平及藏书、刻书活动 |
(二) 《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书影目录》的编写目的和特点 |
(三) 《涉园所见宋版书影》的体例特点与学术价值 |
(四) 《涉园所见宋版书影》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古籍版本图录的发展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
一、潘景郑、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初编》 |
(一) 编纂缘起及经过 |
(二)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与当时版本观念的变化 |
(三)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的体例及特点 |
(四)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存在的不足 |
二、昌彼得《“国立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国立中央图书馆”金元本图录》 |
(一) 编目所据善本图书的由来 |
(二) 体例特点 |
(三) 《“国立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国立中央图书馆”金元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三、赵万里等《中国版刻图录》 |
(一) 《中国版刻图录》编写成功的原因 |
(二) 《中国版刻图录》的编写思想 |
(三) 《中国版刻图录》的体例及特点 |
(四) 《中国版刻图录》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古籍版本图录的成熟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
一、吴哲夫《“国立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 |
(一) 体例及特点 |
(二) 《“国立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二、王福寿、张月云《宋版书特展目录》 |
(一) 体例及特点 |
(二) 《宋版书特展目录》存在的不足 |
三、吴哲夫《“国立故宫博物院”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 |
(一) 体例及特点 |
(二) 《“国立故宫博物院”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四、黄裳《清代版刻一隅》黄永年及贾二强《清代版本图录》 |
(一) 赏鉴型版本图录的回归 |
(二) 《清代版刻一隅》体例及特点 |
(三) 《清代版本图录》体例及特点 |
《清代版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日本学者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 |
一、日本学者编写汉文古籍版本图录的条件 |
二、日本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举要 考证型 |
(一) 《善本影谱》三期(第一期十辑、癸酉十辑、甲戌十辑) |
(二) 《静嘉堂宋本书影》 |
(三) 《宋本书影》 |
(四) 《十三经注疏影谱》 |
(五) 《静嘉堂文库宋元版图录》 |
三、日本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举要 赏鉴型 |
(一) 《恭仁山庄善本书影》 |
(二) 《真福寺善本书影》 |
(三) 《富罔文库善本书影》 |
(四) 《图书寮宋本书影》 |
四、日本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五、启示 |
第六章 余论 我国古籍版本图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
附录 古籍版本图录经眼录(1901-2014)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论文类 |
後记 |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5)《唐大诏令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唐大诏令集》考论 |
第一章 《唐大诏令集》之编撰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成书考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史源考 |
第二章 《唐大诏令集》之版本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藏本流变考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傅本源流考 |
第三章 《唐大诏令集》之辑佚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佚篇辑补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目录补正 |
第四章 《唐大诏令集》价值略论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的校勘价值 |
第五章 《唐大诏令集》传播研究 |
第六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述评 |
下编 《唐大诏令集》校订 |
第七章《唐大诏令集》繋年辨正 |
第八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一) |
第九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二) |
第十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三) |
结语 |
附录一:《唐大诏令集》中着录作者之诏令篇名对照表 |
附录二:《唐大诏令集》各版本文字比勘表 |
附录三:《唐大诏令集》独载之诏令 |
附录四:《唐大诏令集》与《全唐文》补订 |
参考文献 |
(8)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杜诗学视阈中的杜诗未刊评点 |
第一章:杜诗评点的文献着录及其研究现状 |
第一节:历代公、私目录与杜诗评点文献 |
1、唐代以来史书艺文志对杜诗评点的着录 |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 |
3、历代私家目录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 |
4、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概观 |
第二节:杜诗评点的历史流变及观念嬗变 |
第三节: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
第二章: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历史发展简述 |
1、宋元:杜诗评点的发凡起例 |
2、明代:杜诗未刊评点的异峰突起 |
3、明末清初:杜诗未刊评点的转型突破 |
4、清代:杜诗未刊评点的集大成 |
5、近代:杜诗未刊评点的承继新变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构成 |
1、杜诗未刊评点作者身分构成的二重性 |
2、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
3、杜诗未刊评点作者与私人藏书家关系论考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的主要批评范式 |
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2、"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 |
3、"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 |
4、"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 |
5、"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 |
第三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辑佚 |
1、屈复《杜工部诗评》十八卷辑佚 |
2、申涵光《说杜》一卷辑补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关系考辩 |
(一) 总体关系 |
1、过录型手批本 |
2、删改型手批本 |
3、移花接木型手批本 |
(二) 具体实例 |
1、钱陆灿批点 |
2、吴农祥批点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辨伪 |
1、潘德舆批校《读杜心解》质疑 |
2、徐松、潘贵生批点杜诗抄袭俞场评点考 |
3、顾大文批点《杜工部诗集》选录《读杜心解》考 |
4、何绍基批点《杜工部集》存疑 |
5、《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评本非蒋光焴批点旁证二则 |
第四节:杜集书目对杜诗未刊评点的漏收辑补与指瑕辨正 |
1、《杜集书录》"辑评考订类二·批点汇评之属"辑补 |
2、诸家杜集书目所录杜诗未刊评点指瑕 |
第四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家族传承 |
1、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表征 |
2、桐城方氏望族与杜诗家学 |
3、海宁陈氏家族与杜诗家学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的人际传播 |
1、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 |
2、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主要形态 |
3、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现实功能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特殊演进 |
1、未刊评点相对于已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
2、佚名未刊评点相对于署名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
3、杜诗学特殊演进的基本特质 |
第五章: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理论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 |
1、方拱乾批《杜诗论文》以"绪"论诗 |
2、李以峙批《杜诗详注》以"响"为用字之妙境 |
3、俞场批杜"不笺故实,专论法律"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 |
1、诗话与评点外在形式与内在特质的相似性 |
2、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的具体关系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 |
1、序跋涵义及杜诗未刊评点中序跋的特殊性 |
2、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概观 |
3、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涉及的诗学理论 |
4、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其他功能 |
第四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 |
1、吴广霈对刘溶《杜诗集评》之批评 |
2、对钱谦益《杜工部集》的辨正 |
3、对仇兆鳌《杜诗详注》的驳议 |
4、对浦起龙《读杜心解》的补正 |
5、杨静盒批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 |
第六章:明清杜诗未刊评点举隅 |
第一节:徐渭批点《杜工部集》 |
第二节:奚禄诒批点《杜诗详注》 |
第三节:商盘批点《杜工部集》 |
第四节:严复批点《杜工部集》 |
馀论:杜诗未刊评点功过平议 |
一、杜诗未刊评点的独特贡献 |
二、杜诗未刊评点的客观缺陷 |
附录 |
附录一:杜诗评点编年简目 |
附录二: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 |
附录三: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版 |
1 绪论 |
1.1 天一阁及其藏书研究小史 |
1.2 本文致力的论题 |
2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 |
2.1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背景和条件 |
2.2 天一阁创建者范钦 |
2.2.1 从政简史 |
2.2.2 交游考述 |
2.2.3 藏书目的、藏书来源和书楼建成 |
2.3 天一阁藏书散出及其庋藏情况 |
2.3.1 天一阁进呈本的散出 |
2.3.2 天一阁藏书在宁波当地的散出 |
2.3.3 天一阁藏书在上海的散出 |
3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
3.1 天一阁藏明人奏议的内容 |
3.2 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的内容 |
3.3 天一阁藏明代传记的类型 |
3.4 天一阁藏明代地理类文献的内容 |
3.4.1 天一阁藏明代专志的类型 |
3.4.2 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的内容与体例 |
3.5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文献的内容 |
3.6 天一阁藏明人文集的特点 |
4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举要 |
4.1 天一阁藏十三种明人奏议提要 |
4.2 天一阁藏十五种明代政书叙录 |
4.3 天一阁藏九种明代传记考述 |
4.4 天一阁藏六种明代专志考录 |
4.5 天一阁藏六种明代武举录分析 |
4.6 天一阁藏明代边疆域外史地文献述论 |
4.6.1 明代边疆史地文献 |
4.6.2 明代域外史地文献 |
4.7 天一阁藏二十九种明人文集叙录 |
4.7.1 明人别集二十种 |
4.7.2 明人总集九种 |
5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价值与意义 |
5.1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内容上的学术价值 |
5.2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版本特征及其在版本学上的意义 |
5.3 天一阁藏书的文化意义 |
6 结论 |
附录1:全祖望集中所见天一阁藏书研究资料辑录 |
附录2:天一阁散出之明代文献知见录 |
附录3:天一阁藏明代文献总目(初稿)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明代翻刻宋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书影选录 |
绪言 |
第一章 明代翻刻宋本的历代书目着录与现存状况 |
第一节 翻刻宋本的含义 |
第二节 明代翻刻宋本的历代书目着录 |
第三节 现存明代翻刻宋本的书目着录与藏本调查 |
第二章 明代翻刻宋本出版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明代翻刻宋本的图书类别 |
第二节 明代翻刻宋本的出版者 |
第三节 明代翻刻宋本的出版时间及地域分布 |
第三章 明代翻刻宋本个案考述 |
第一节 《太玄经》、《孔子家语》翻刻宋本考 |
第二节 《史记》翻刻宋本考 |
第三节 《临川集》、《刘随州文集》、《越绝书》翻刻宋本考 |
第四章 明代翻刻宋本的底本与制作 |
第一节 明代翻刻宋本的底本 |
第二节 明代翻刻宋本的写样、写刻工 |
第三节 明代翻刻宋本与底本 |
第五章 明代翻刻宋本出版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意义 |
第一节 明代翻刻宋本出版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明代翻刻宋本出版兴盛的意义 |
第三节 明代翻刻宋本的版本价值 |
附录一 明代翻刻宋本知见书录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刘承斡与嘉业堂藏书楼(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江南水乡生活延续为前提的南浔古镇振兴构想[J]. 邵健. 创意与设计, 2021(04)
- [2]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3]《历代词人考略》及相关问题考论[J]. 彭玉平. 文学遗产, 2016(04)
- [4]古籍版本图录研究[D]. 赵嘉.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唐大诏令集》研究[D]. 李豪. 南京大学, 2015(01)
- [6]乐史《太平寰宇记》版本流传考[J]. 郑利锋. 历史地理, 2014(02)
- [7]明代的翻版及其收藏着录[J]. 郭立暄. 文献, 2012(04)
- [8]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D]. 曾绍皇. 复旦大学, 2010(05)
- [9]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D]. 柯亚莉. 浙江大学, 2009(08)
- [10]明代翻刻宋本研究[D]. 杨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