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布研究

石化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布研究

一、石油化工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分布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葛锋,张转霞,扶恒,唐诗月,徐坷坷,宋昕,王晴,骆永明[1](2021)在《我国有机污染场地现状分析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有机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全国277个有机污染场地的行业类别、污染类型以及有机污染物种类分布情况,发现主要贡献行业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行业,贡献率为37.9%;污染类型中以各类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为主;除了不同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复合,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明显,占总场地58.5%。有机污染物种类分布中多环芳烃类污染场地最多,占54.9%,与欧美有机污染场地中氯代烃类污染场地占比最多不同;其次为总石油烃和苯系物,占比分别为49.5%和36.8%。全国典型地理区域的有机污染特征和污染物超筛选值结果表明,总体上南方有机污染场地数目多于北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场地数目明显多于经济发展中地区,西南和中南地区有机污染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明显。各区域内污染物种类分布与行业相关性强,如多环芳烃污染多在各地区焦化厂场地中出现,总石油烃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出现在机械制造和金属冶炼行业场地;氯代烃类污染物出现在氯碱生产相关场地;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二恶英等污染出现在电子废弃物拆解集中区。通过对全国有机污染场地的分析和各地区污染特征的讨论,以期为开展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污染场地的监督与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张金永[2](2021)在《机械化学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烃是由烷烃、多环芳烃和其他有机物质的混合物组成,一旦释放到土壤中极其容易被土壤中的有机质吸附,伴随着挥发、氧化、生物分解、毒性积累和食物链等作用,对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探索有效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石油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机械化学法(MC)对不同类型的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机械化学法处理,考察球磨参数、助磨剂等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机械化学法修复对土壤特性的影响,采用现代表征方法对修复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揭示机械化学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机理及其环境效应。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机械化学法对土壤中直链烷烃的降解性能及影响以典型直链烷烃正十六烷为特征污染物,采用批次实验研究MC处理对模拟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采用GC/MS分析土壤中正十六烷的降解产物,采用XRD、FTIR、SEM和BET对处理前后土壤样品进行表征,揭示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机械化学法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在球磨机转速为500 r·min-1,球料比为35:1,大、中、小钢球配比为2:5:3,正十六烷投加量为2.5μL·g-1时,球磨4 h后正十六烷降解率达95.86%。MC处理过后土壤颗粒表面变粗糙,助磨效果较好的石英含量显着增多。与处理前相比,球磨处理后未检出短链烷烃,表明正十六烷降解较为彻底。土壤吸附能力显着提高,使得残留低浓度石油烃难以全部去除。(2)机械化学法对土壤中复杂烃类的降解性能及影响以柴油为特征污染物,采用行星球磨仪研究了MC处理对柴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去除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GC/MS对柴油组分的降解过程进行鉴定分析,采用SEM、XRD、BET、FTIR和TGA等方法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表征,探求其对柴油土壤的修复机理。结果表明,MC处理在0.5–4 h内对土壤中TPH去除率达95%以上,初始TPH浓度和球料比较高时,TPH去除率也较高。当TPH初始浓度为2100 mg·kg-1时,球磨速度为400 r·min-1,球料比为40:1,大中小钢球配比2:5:3时,0.5 h内土壤中TPH去除率可达80%以上,4 h后可达99%以上。球磨处理后土样粒径变小,表面变粗糙,层状硅酸铝结构被破坏,硅氧四面体化学键的振动明显增强。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先增加后下降。采用MC处理后柴油组分降解难度顺序如下: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族化合物。在球磨处理4 h后,大部分有机物被去除,未检出有毒有害残留物质。可见,MC处理可以快速彻底降解土壤中的柴油。(3)机械化学法修复实际油污土壤及其环境效应以某石化厂区污染土壤为实验对象,研究MC处理对实际油污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去除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GC/MS对土壤中TPH组分的降解过程进行鉴定分析,采用拉曼、TOC等方法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分别研究土壤样品的生物毒性、生物有效性,探求其对实际油污土壤的修复机理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MC处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彻底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烃,当油污土壤中的TPH初始浓度为17256.25 mg·kg-1,球磨速度为500 r·min-1,球料比为30:1,大中小钢球配比2:5:3时,球磨8 h后对油污土壤的TPH降解率达到92.25%。MC处理后土壤的有机碳含量略有减少,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与无机污染物随球磨时间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物毒性表明MC处理后土壤有机物质减少,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颗粒内部含有的无机物质被大量释放。土壤生物有效性则表明经长时间球磨处理后的土壤被活化,生物有效性大幅增强,有利于生物繁殖。油污土壤含有烷烃类、醇类、脂类、芳香烃类有机污染物,MC过程中形成大分子烷烃类或烯烃类(C21H44、C26H54、C35H70及其异构体);MC处理8 h后,土壤中的TPH基本降解完全。MC处理可以快速彻底降解油污土壤中的TPH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张亚尼,邓小文,袁雪竹[3](2021)在《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石油烃污染场地有显着不同于其它类型污染场地的特征,故以探讨石油烃类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一般方法为目的,选取某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得出了该污染场地主要关注污染物为总石油烃。且土壤和地下水中总石油烃均存在超标现象,通过对超标点位进行分析判断原厂石油烃的排放源为生产车间、潜在排放源为罐区,场地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油罐发生泄漏;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总石油烃的非致癌危害商与非致癌风险控制值表征,计算结果表明:石油烃污染物已对土壤造成污染,并迁移至地下水,该污染场地可能对居住地人群造成健康风险。

年世宇[4](2020)在《三种不同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推进,城市布局不断调整,老城区的许多工厂与企业陆续迁出城区或做出经营变更,遗留下大量的废弃工业场地。这些废弃生产场地的污染调查与再利用问题,己成为环保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领域的重点方向。废弃场地存在着大量的“三废”物质,这些物质在进入土壤时会带入大量污染物。土壤中的污染物在蓄积、泄露等活动影响下,其含量在超过国家标准时,会对场地周边的动植物等产生毒害。场地二次利用时对人体健康同样可以形成较大的危害。基于此,本文以医用橡胶场地(橡胶场地)、汽配件制造场地(汽配件场地)和化学品加工场地(酸加工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初步踏勘、布点取样、实验分析,揭示了工业场地的土壤及地下水中可检出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特征,对场地污染状况和场地关注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开展了评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重金属在3个场地均可检出,3个场地的重金属分布均呈生产区与处理区含量相当,储存区含量低于其他各功能区的共同特征。有机物中仅总石油烃(TPH)可被2种场地检出,TPH分布呈生产区高出其他功能区的共同特征,汽配件场地中该特征更为明显。氟化物仅在酸加工场地进行检测,分布呈办公区(1315.00mg·kg-1)>生产区(1148.57 mg·kg-1)>储存区(959.80 mg·kg-1)>处理区(772.00mg·kg-1)特征。除氟化物外,3个场地中各检出污染物的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的筛选值,氟化物存在点位(2170.00 mg·kg-1)超过土壤筛选值(2000.00 mg·kg-1),超标率为5.89%,其超标原因为酸加工过程的操作不当导致。(2)场地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显示,针对汽配件场地和酸加工场地的不同工业活动进行了不同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2个场地中检出的重金属和其他指标中,仅汽配件场地的TPH存在1个点位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Ⅳ类水质限值标,超标率为25%,其他指标均未超过标准中的Ⅳ类水质限值。(3)场地污染评价上,3个场地在重金属指标上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呈清洁水平。重金属As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值(Pi值)在橡胶场地除办公区(0.25)外的功能区上均超过0.7水平线,在场地未来利用时应当重视。有机物指标中,3个场地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呈清洁水平。氟化物在酸加工场地上呈清洁水平,酸加工场地的生产区、办公区的Pi值(0.574、0.658)高于场地整体单因子值(0.553),氟化物污染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4)通过对场地土壤氟化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得出了酸加工场地的土壤氟化物通过吸入土壤颗粒物及经口摄入土壤的暴露途径产生人体健康风险。通过风险评估计算模型,计算出土壤氟化物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为0.135,低于人体可接受风险临界值1,表现为风险可接受。风险存在原因是点位历史区域为生产区,因操作不当等方式导致氟化物泄漏迁移至土壤,造成土壤氟化物形成健康风险。(5)风险不确定性分析中,风险贡献占比率显示,经口摄入途径、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贡献率分别为89.08%、10.92%,经口摄入途径为主要的氟化物暴露途径。参数敏感性上,暴露周期、体重、暴露频率、每日摄入土壤量等参数与非致癌风险结果呈较高的相关性。风险控制值会随着上述4类敏感参数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建议在风险管控研究中加大敏感参数的研究力度与关注度,同时根据目标场地的实地污染情况来选取合理参数值。(6)基于保护人类的目的,从污染来源、接触途径和保护受体三方面对3个场地提出针对土壤及地下水的风险控制建议。对酸加工场地土壤氟化物的风险控制建议进行土壤氟化物修复,对橡胶场地和汽配厂场地提出定期检测土壤指标的防控建议。对汽配件场地和酸加工场地的地下水,提出定期检测地下水指标和加强人群保护地下水意识的建议。图 12 表 36 参 114

焦健[5](2021)在《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由石油污染引发的土壤质量问题凸显,目前土壤石油污染的问题在我国各大油区普遍存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内油气田必须对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而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修复治理多是停留在简单的物理手段,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及江苏油田地处土地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不了解区域内土壤含油状况的现状,为摸清江苏油田40年来勘探开发给土壤造成的影响以及土壤含油现状,本文选取江苏油田废弃的采油井场进行采样测试,研究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石油烃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与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有机碳含量等因素的联系;为落实行业土壤修复的主体责任,本文进一步开展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工作,基于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开展研究,选择本源土壤中能够降解石油的土着菌种,优化构建了更加高效的混合菌剂,并通过人工配制石油污染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当地农作物联合混合菌剂联合降解土壤石油烃的适宜环境温度、土壤全盐量、菌剂投加量以及营养物质比例等外部环境条件,最后通过现场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场地土壤石油烃含量有高有低,约有30%井场井口土壤石油烃含量高于3000mg/kg,石油污染较为严重的4 口井整个井场上的土壤中石油烃以C10-C40组分为主,分布不均匀,5m以内石油烃浓度较高,10m外浓度明显降低,石油烃污染造成土壤pH值及全盐量的升高,碳氮比和碳磷比显着升高,重金属不存在超标风险。(2)以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及自产原油中富集分离对土壤石油烃具有较好修复效果的土着微生物菌种,它们在26℃-28℃时整体都处于较高活性,pH值在7-8之间效果更好,进行混合菌群实验表面菌种之间有互相抑制和叠加等情形,优选后的混合菌群在培养基试验中效果良好,7d除油效率达到55.5%。(3)环境因子对微生物以及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实验来看,0.3%土壤全盐量适宜混合菌剂与农作物联合的体系;碳:氮:磷在240:20:1与240:10:1条件下修复效果更好;在各自适生的季节温度下,大豆与150ml/kg混合菌剂、水稻及油菜与450ml/kg混合菌剂联合室内修复效果良好,42d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到71.1%。(4)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原位现场修复实验中,经过翻耕的土壤石油烃降解率更高,微生物与农作物联合修复效果优于单独作用,42d降低土壤pH值6.47%,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高达到3.15×106cfu/g,实现降解石油烃52.42%以及对其中C10-C40组分的降解率达到78.95%;一季大豆种植完成时实现石油烃降解率61.49%,C10-C40组分降解率85.53%。

陈维墉,胡林潮,朱雷鸣,贺晓江,陈婕,张文艺[6](2021)在《石油烃污染土壤活性碳增强微波热修复及菌剂深度降解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活性碳增强微波热效应对某石油化工厂区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研究,在微波处理最佳条件下,考察场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通过三维荧光(3D-EEM)和气相色谱(GC)分析了石油烃污染物的组分和去除特性,并采用菌剂强化法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深度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碳增强微波热修复技术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微波功率700 W、辐照15min、土壤含水率10%、添加5%活性碳的试验条件下,可将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由5 700mg/kg降至2 800mg/kg,去除率达50.9%;GC分析表明:土壤中污染组分主要为TPH(C6—C9)、TPH(C15—C28)和TPH(C29—C36),经微波热修复后,土壤中TPH(C15—C28)去除率较高,达到70.4%;3D-EEM解析表明:微波热消解对土壤中三环芳烃及其同系物去除效果较好;对微波热修复后的土壤进行工程菌剂深度生物降解14d后,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含量降至716.8mg/kg,去除率提升至74.4%,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艾贤军[7](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康文慧[8](2020)在《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石油烃污染地块逐渐增多。采用土壤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经济、高效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在热强化条件下,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可更为快速地修复高沸点石油烃污染土壤。因此,研究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机理,拓展该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优化相应工程技术参数,可更好指导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现场修复。在实验室搭建了二维土壤气相抽提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土筒、控温加热系统、抽排气路系统和传感监测系统。将制备的污染沙土装入该装置,模拟实地气相抽提修复过程。供试污染物为正十一烷、正十三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研究了非加热状态下和热增强状态下土壤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过程;进一步在热增强状态下,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对气相抽提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加热状态下,沙土中的正构烷烃的挥发性极低,导致抽提井尾气中正构烷烃的浓度维持在较低且基本平稳状态。连续6天热强化气相抽提可使土壤中正构烷烃含量大幅下降。土柱中温度场的分布决定性影响土壤中正构烷烃的浓度分布,土壤温度越高,其正构烷烃残留水平越低。在加热状态下,土筒内部的温度分布呈现出“漏斗状”,越靠近热源的地方土壤升温速率越快,CMG-STARS软件很好地模拟了温度传感数据。热强化增加了土壤中正构烷烃的蒸汽压,并因此导致其向抽提井尾气中分配增加。在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试验第1和第2天土壤升温缓慢。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明显限制了高沸点正构烷烃向土壤气相中的迁移。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热强化气相浸提过程导致水蒸气不断向抽提井进口附近汇聚,由于蒸腾散热作用,井口附近区域10 cm范围内土壤温度始终较低,进而导致正构烷烃向土壤气相分配比率降低。在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明显限制了正构烷烃在土壤中的传质过程和向气相中的迁移。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污染土壤中,正构烷烃向土壤气相中迁移速率同时取决于其蒸气压和其在土壤中的浓度;而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时,更多正构烷烃会分配到土壤有机相,正构烷烃向气相中的迁移速率更主要取决于其土壤有机质-空气分配系数(Koc)。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延迟了正构烷烃的挥发脱除,使热强化气相抽提处理后土壤中的正构烷烃残留率增加。

于一雷,徐卫刚,郭嘉,马牧源[9](2020)在《石油烃污染底泥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石油烃是环境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石化废水中石油烃对底泥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选择典型监测参数。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石化厂区为典型研究区,通过野外现场采集代表性石化废水排放处底泥样品,室内测定底泥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总石油烃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1.98—13.13 g·kg-1,其组分构成以饱和烃为主。不同石油烃质量分数分组之间总石油烃和饱和烃差异显着,芳香烃、沥青和胶质则差异不显着,并且底泥中饱和烃相对容易发生降解作用。底泥的pH、比表面积、总氮、铵氮、硝态氮、总磷、有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以及淀粉酶、脱氢酶、脂肪酶和硝酸还原酶)均未受在1.98—7.21 g·kg-1的质量分数范围内石油烃的显着影响,而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则被显着影响。石油烃高质量分数(13.13 g·kg-1)的底泥中总氮、总磷、有效磷、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且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而淀粉酶、脂肪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为最低值。脲酶活性特征表明石油烃降解过程中微生物以铵态氮作为主要氮源。高质量分数石油烃污染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高酶活也表明微生物降解性能较高。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测定有利于判断石油烃污染及其降解特征。总石油烃及不同组分之间的显着相关表明选择的石油烃参数具有代表性。总氮、总磷与总石油烃及各组分之间均显着相关,而电导率、铵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则均与石油烃及组分无显着相关;有机质与除饱和烃之外的石油组分、以及总氮、总磷均为显着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饱和烃和芳香烃为显着正相关,脂肪酶与芳香烃为显着正相关,表明微生物降解代谢活动为以饱和烃和芳香烃为主。

马闯[10](2020)在《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土壤菌群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是由烷烃、芳烃和少量非烃类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在石油的开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石油污染问题。石油烃类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不仅对土壤的结构和通透性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发生变化。论文在对石油污染条件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土壤菌群响应情况以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组分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自然去除特性,明确了土壤中石油烃的自然降解过程。并对石油胁迫条件下土着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中的石油烃初始浓度低于2000mg/kg时,经过90d的自然衰减,石油烃含量降低至500mg/kg,低于土壤中石油烃的风险阈值(500mg/kg)。土壤中石油烃初始浓度为2000mg/kg时,经过90 d的自然衰减,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基本稳定并维持在1000mg/kg左右,高于土壤中石油烃的风险阈值。随土壤中石油烃初始含量的增加,经自然衰减后土壤中石油烃残留量增大。经90d的自然衰减,初始浓度为5000mg/kg的土壤中石油烃残留量达到2500mg/kg。(2)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石油烃的自然衰减主要依靠挥发作用、光降解作用以及土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研究发现,土着微生物降解对对石油烃自然去除起到主要作用,其次是光降解作用和挥发作用,其中土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石油烃的自然去除贡献最大。(3)多环芳烃是石油烃的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三致作用”的强毒性污染物。当土壤中原油含量分别为1000、1500、2000、3000、4000和5000mg/kg时,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分别为0.3314、0.4970、0.6628、0.9940、1.320和1.650mg/kg,在自然条件下,挥发、光降解以及土着微生物的降解对16PAHs的自然衰减不起作用,导致16PAHs在土壤中长期累积。(4)分别制备石油污染土壤(A)、石油污染土壤+腐殖酸(B)、石油污染土壤+细沙(C)、石油污染细沙(D)四种样品,对其进行生物修复处理,研究土壤有机质吸附锁定对石油烃的去除影响作用。经过165d的生物修复处理,A、B、C和D土壤样品中的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5.9%、5.6%、3.5%和13.5%,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对石油烃具有吸附锁定阻碍了石油烃的生物降解。(5)石油污染土壤中总微生物菌群的主要优势细菌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9.11%)、厚壁菌门(Firmicutes,2.0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7.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48%);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3.14%)、原小单胞菌属(Promicromonospora,9.83%)、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5.45%)、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3.24%)、节核菌属(Arthrobacter,1.62%)为主要优势细菌属。主要优势真菌菌门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47.35%)、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7.07%),曲霉菌属(Aspergillus,30.12%)、齿菌属(Sistotrema,6.15%)、青霉菌属(Penicillium,1.83%)、枝顶孢属(Acremonium,1.12%),为主要优势真菌属。从污染土壤中富集培养的石油烃降解细菌主要组成为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6.27%)、厚壁菌门(Firmicutes,3.7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01%)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0.01%);优势细菌属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87.22%)、和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6.12%)。降解真菌主要组成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68.45%)、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4.14%)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7.24%);优势真菌属主要为曲霉菌属(Aspergillus,21.46%)、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14.76%)、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11.24%)。石油烃降解菌群与土壤总微生物菌群在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石油烃的诱导作用下,土壤中仅有极少数微生物对石油烃具有代谢功能。土壤中大量存在的优势细菌和真菌不能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代谢。需要向土壤中接种降解菌对土壤进行强化修复。

二、石油化工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分布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化工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有机污染场地现状分析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全国有机污染场地特征
    1.1 有机污染场地行业分布特征
    1.2 有机污染场地污染物分类的污染特征
    1.3 我国有机污染场地与欧美国家的污染特征对比
2 有机污染场地区域分布特征
3 总结

(2)机械化学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石油烃污染物修复技术
        1.2.2 机械化学修复技术
        1.2.3 机械化学法修复技术的应用发展
    1.3 本课题研究方案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机械化学法对土壤中直链烷烃的降解性能及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土壤及试剂
        2.2.2 实验方案
        2.2.3 检测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机械化学法降解土壤正十六烷工艺参数优化
        2.3.2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2.3.3 GC/MS分析
    2.4 小结
3 机械化学法对土壤中复杂烃类的降解性能及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土壤及试剂
        3.2.2 实验方案
        3.2.3 检测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C参数对TPH去除率的影响
        3.3.2 GC/MS分析
        3.3.3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3.4 小结
4 机械化学法修复实际油污土壤及其环境效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土壤及试剂
        4.2.2 实验方案
        4.2.3 检测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C参数对TPH去除率的影响
        4.3.2 油污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3.3 GC/MS分析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场地描述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3 三次采样调查结果
    2.4 研究方法
        2.4.1 非致癌危害商
        2.4.2 风险控制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污染源确认
    3.2 风险评价计算结果及分析
        3.2.1 土壤
        3.2.2 地下水
4 结论

(4)三种不同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调查研究
        1.2.2 工业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2.1 研究场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地质条件
        2.1.4 研究场地现状
    2.2 样品采集与检测
    2.3 质量控制
        2.3.1 样品质量控制
        2.3.2 实验室质量控制
3 场地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污染物评价
    3.1 污染物评价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3.2.2 土壤有机物含量分布特征
        3.2.3 土壤氟化物含量分布特征
        3.2.4 地下水污染物含量分布特征
        3.2.5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评价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场地健康风险评估
    4.1 健康风险评估
        4.1.1 评估模型
        4.1.2 危害识别
        4.1.3 暴露评估
        4.1.4 毒性评估
        4.1.5 风险表征
    4.2 风险不确定性分析
        4.2.1 模型参数敏感性计算模型
        4.2.2 结果与分析
    4.3 风险控制建议
        4.3.1 控制目标
        4.3.2 场地土壤风险控制建议
        4.3.3 场地地下水风险控制建议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
        1.1.1 石油污染土壤简介
        1.1.2 石油主要污染场所及途径
        1.1.3 石油污染土壤危害
    1.2 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现状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2.4 多种技术的联合修复技术
    1.3 知识产权状况调研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现状调查
    2.1 江苏油田采油区简介
        2.1.1 江苏油田概况
        2.1.2 江苏油田自然环境特征
        2.1.3 江苏油田采油区当前的问题
    2.2 江苏油田采油区废弃井站筛选及检测分析
        2.2.1 井场筛选及井场土壤石油烃初测
        2.2.2 其他项目及测试方法
        2.2.3 测试结果分析
第3章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优化
    3.1 主要实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1.2 菌种筛选方法
    3.2 微生物石油烃降解效率筛选研究
        3.2.1 菌落对石油烃的降解效率初步研究
        3.2.2 菌落属性室内试验
        3.2.3 石油烃降解室内试验
        3.2.4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子条件优化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项目分析方法
    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2.1 不同温度下农作物和菌剂浓度影响实验
        4.2.2 其他环境因子的组合调控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修复试验
    5.1 现场实验方案介绍
        5.1.1 实验分区及对应措施
        5.1.2 样品采集及项目测定
    5.2 现场实验修复结果
        5.2.1 现场实验土壤pH值变化
        5.2.2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降解菌落数量变化
        5.2.3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及其中C_(10)-C_(40)组分的变化
    5.3 现场试验后续观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石油烃污染土壤活性碳增强微波热修复及菌剂深度降解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1.3 菌株来源
    1.4 试验设计及运行
2 测试项目与分析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三维荧光的测定
    2.3 GC石油含量组分测定
3 结果
    3.1 场地石油烃污染土壤微波去除效果
    3.2 石油烃污染物去除的三维荧光解析
    3.3 石油烃污染土壤TPH组分去除机制
    3.4 工程菌剂深度生物降解效能研究
4 结论

(7)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2.1.1 重量法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2.1.4 红外光度法
        2.1.5 气相色谱法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测定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6.5.1 背景及概况
        6.5.2 市场预测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7.1.1 设计思想
        7.1.2 工艺方案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作者及导师简介

(8)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半挥发性直链烃
    1.3 土壤中的半挥发性直链烃
        1.3.1 吸附/解吸
        1.3.2 挥发
        1.3.3 渗滤作用
        1.3.4 微生物降解
        1.3.5 非生物降解
    1.4 半挥发性直链烃土壤污染
        1.4.1 国内半挥发性直链烃土壤污染现状
        1.4.2 国外半挥发性直链烃土壤污染现状
    1.5 土壤修复技术
        1.5.1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5.2 土壤化学修复技术
        1.5.3 土壤物理修复技术
    1.6 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1 蒸汽注射-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2 电阻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3 频射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4 热传导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7 热传导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影响因素
        1.7.1 温度和饱和蒸气压的影响
        1.7.2 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7.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1.7.4 气相抽提速率的影响
        1.7.5 其他因素的影响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目标污染物的选择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土壤
        2.2.2 化学试剂
    2.3 试验装置的搭建
    2.4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2.4.1 抽排气和土壤采样方法
        2.4.2 半挥发性直链烃测试方法
    2.5 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
        2.5.1 抽排气体中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
        2.5.2 土壤中污染物残留浓度及去除率计算方法
    2.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 非加热状态下土壤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
    3.1 试验条件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土壤温度场分布
        3.2.2 气相抽提井尾气中正构烷烃浓度变化情况
        3.2.3 土壤中正构烷烃的残留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
    4.1 试验条件及内容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温度场变化与数值模拟
        4.2.2 气相抽提井尾气中正构烷烃浓度变化情况
        4.2.3 土壤中正构烷烃的残留情况
    4.3 本章小结
5 土壤含水量对热强化气相抽提过程中半挥发性直链烃去除的影响
    5.1 试验条件及内容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传热的影响
        5.2.2 土壤含水量对正构烷烃气相迁移的影响
        5.2.3 土壤含水量对正构烷烃脱除和土壤残留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热强化气相抽提过程中半挥发性直链烃去除的影响
    6.1 试验条件与内容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传热的影响
        6.2.2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正构烷烃气相迁移的影响
        6.2.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正构烷烃脱除和土壤残留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石油烃污染底泥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测试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底泥石油烃质量分数
    2.2 底泥基础理化指标
    2.3 底泥酶活性
    2.4 酶活性与石油烃、理化性质相关性
3 结论

(10)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土壤菌群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石油污染问题
    1.2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自净及转化
    1.3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
    1.4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锁定研究现状
    1.5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1.5.1 生物刺激
        1.5.2 生物强化
    1.6 石油烃降解菌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所用的试剂及培养基
        2.1.3 实验土壤样品的制备
        2.1.4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及菌悬液的制备
        2.1.5 实验方案
    2.2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分析测定方法
        2.2.1 石油污染土壤中总菌群的分析测定
        2.2.2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测定方法
    2.3 总石油烃和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2.3.1 重量法测定总石油烃
        2.3.2 气相法测定总石油烃和16PAHs
3 土壤中石油烃的自净容量及自净特性的研究
    3.1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3.2 总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自净容量及自净作用
        3.2.1 总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自净容量
        3.2.2 总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自净作用
    3.3 石油污染土壤中的16PAHs含量及自然降解情况
        3.3.1 石油污染土壤中的16PAHs的含量
        3.3.2 石油污染土壤中16PAHs的自然降解
    3.4 本章小结
4 土壤有机质对石油烃的吸附锁定作用研究
    4.1 提取剂和提取方式对石油烃的提取效果研究
        4.1.1 二氯甲烷/丙酮对石油烃的提取效果
        4.1.2 甲醇/四氢呋喃对总石油烃的提取效果
    4.2 土壤中有机质对石油烃的吸附锁定效果
        4.2.1 土壤中总石油烃浓度和降解率的变化
        4.2.2 利用生物强化进一步探究有机质对石油烃的吸附锁定
        4.2.3 土壤中不同形态烃的浓度变化
    4.3 本章小结
5 石油胁迫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响应特性研究
    5.1 石油污染土壤中的总微生物群落组成
        5.1.1 土壤细菌组成分析
        5.1.2 土壤真菌组成分析
    5.2 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菌群结构组成研究
        5.2.1 石油烃降解细菌的菌群结构组成分析
        5.2.2 石油烃降解真菌的菌群结构组成
    5.3 石油烃降解菌与土壤总微生物的比较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四、石油化工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分布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有机污染场地现状分析及展望[J]. 葛锋,张转霞,扶恒,唐诗月,徐坷坷,宋昕,王晴,骆永明. 土壤, 2021
  • [2]机械化学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D]. 张金永. 常州大学, 2021(01)
  • [3]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J]. 张亚尼,邓小文,袁雪竹. 绿色科技, 2021(08)
  • [4]三种不同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D]. 年世宇.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 焦健. 扬州大学, 2021(04)
  • [6]石油烃污染土壤活性碳增强微波热修复及菌剂深度降解试验研究[J]. 陈维墉,胡林潮,朱雷鸣,贺晓江,陈婕,张文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1(04)
  • [7]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8]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研究[D]. 康文慧.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石油烃污染底泥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研究[J]. 于一雷,徐卫刚,郭嘉,马牧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5)
  • [10]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土壤菌群响应特性研究[D]. 马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石化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