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的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涛[1](2020)在《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曾长期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期间国有土地使用权均通过划拨方式取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才渐渐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而广州市从1993年1月1日才开始正式实施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使广州市现存很多房屋处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状态,例如大量央企、国企厂房、办公用房、宿舍及广州特有的老西关大屋、东山洋楼、侨房等商铺、民居。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广州作为一个省城城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划拨国有建设用地往往大多存在低效利用及原规划的用途不符合最佳利用状态的情况,使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土地市场,是使广州市这个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有效措施,而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要进入土地市场就面临着补办土地出让手续的要求,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就要求评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价,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结果是否公平公正,影响到土地使用者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再利用的积极性。目前公众对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存在疑虑,影响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结果公正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的方法及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的管理。监督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技术方法是否适当及对地价评估进行管理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责。但我国直至2019年5月31日才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922号),且评估方法的具体指导缺乏可操作性,评估思路不明确,致使广州市土地估价机构评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时出现执行难的问题,目前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的评估面临较多问题:评估思路不统一,参数选择不规范,评估结果差异较大,如何指导评估机构评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成为广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是否完善也是影响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的重要因素,故我们要改进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应该从地价评估方法方面及地价评估管理体系这两个方面入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相关政策法规及理论进行梳理,探讨划拨国有建设用地的价值属性、价格内涵,及与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区别,分析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中存在的方法问题及管理问题,剖析导致问题的成因,通过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结合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及管理体系方面的实际情况,探讨相关解决建议和措施,并通过案例测算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方面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以期完善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及管理体系,为广州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指导意见及建立完善的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从方法及管理整个系统上规范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土地所有者利益,保障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者权益,提高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者高效利用土地的积极性,使广州市这个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易品[2](2020)在《“产保区”政策下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佛山市南海区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基础,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粗放外延的工业化模式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使南海出现了土地低效利用、新增建设用地枯竭和空间破碎化等问题。同时,国家推动“创新驱动”的战略决策,要深入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南海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局之下,其城市品质也亟待提升。南海的村级工业园形成于农村社区工业化的进程中,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改造潜力大,是释放产业空间、承担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品质重任的主要来源。自2007年南海成为“三旧”改造政策实施的先行之地,政策赋权所释放的改造红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村集体和市场力量参与村级工业园改造的积极性,大量的村级工业园通过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修补城市空间、改善城市形象,成为拉动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房地产高昂的短期土地收益诱导存量产业空间过度流向“工改商住”项目,对本土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产业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逐渐导致“离制造业”和“离本土化”特征的产业空心化,同时对社会效益产生了的巨大冲击。为了解决“工改工”难题,保护产业发展空间,保住各类优质企业,留住可持续的产业税基,政府划定产业发展保护区作为政策纾困,试图通过空间的划定抑制“退二进房”、稳定产业发展所需土地使用预期。本文首先结合既有文献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接着利用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非结构访谈法相对系统地剖析佛山市南海区村级工业园的形成和自身缺陷;从宏观政策角度分析“三旧”改造相关政策演进与村级工业园改造实践情况,总结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研究“产保区”政策的作用、约束和该政策下村级工业园改造面临的困境;对南海区大沥镇太平工业园的连片“工改工”案例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案例改造手段和改造成效进行分析,发现在太平工业园改造中政府统筹土地、产业和政策三个方面,开展连片升级改造,进而实现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的进驻和改造后收益的提升。基于案例探讨,本文总结政府统筹改造的路径,以及政府、村集体和产业主体重新构建的一个能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发展联盟”。最后,本文对珠三角地区量大而广的村级工业园未来的改造提出建议:产业发展保护区划定了保护未来产业发展空间的空间屏障,有利于保护产业税基,但也使村级工业园的改造陷入了困境。在改造中最值得考量的是如何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以此为动力引导各主体积极参与,转变改造面临的困境。政府统筹是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模式之一,政府主要提供有效规划引领、招商引资和专用政策,从而实现片区土地的整合、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升级改造的深入。
邢伟[3](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阮智杰[4](2020)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逐渐成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后备空间,政府也更加重视镇村地区的存量空间治理问题。北京乡镇统筹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下简称“乡镇统筹”)是存量空间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它聚焦了城乡制度的二元差异,在农村产权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由于忽视对制度成本的研究,乡镇统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空间治理的成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论文梳理了我国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和乡镇统筹等相关研究,指出当前研究鲜有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乡镇统筹系统性的制度研究仍然不足,因此确立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切入点。其次,基于乡镇统筹的历史回溯,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诱制性-强制性”变迁过程,指出制度变迁过程存在的路径依赖,因而形成了制度成本。通过阐述乡镇统筹对空间治理的作用路径,说明制度成本阻碍了空间治理成效。再次,通过北京市D镇的案例考察,详细分析制度运行的问题,提炼乡镇统筹存在的共性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制度成本。一方面,用博弈关系理论分析人的利益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制度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的建议,其中包括对乡镇统筹本身的思路调整和创新方向,以及对空间规划体系在规划制定、实施、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改进提升建议,并讨论了相关的政策配套。
谭志铭[5](2020)在《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节节攀升,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持续增加,自1994年分税制实行以来,土地财政收入逐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财政在各个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地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地方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现象日益突出,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带来的地方房价剧增、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开发不合理、土地抵押金融风险加剧、地方产业发展失衡、耕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征地补偿矛盾激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及官员的竞争攀比等一系列负效应也随之凸显,虽土地财政由来已久,但其热度始终不减,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通过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状况的科学分析,为地方政府行为提供参考,促进地方财政收入乃至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以来,“全面绩效管理”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成为现阶段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些年,绩效评价在财政支出领域初见成效,学界也开始在财政收入领域进行绩效评价的研究工作,尝试构建科学的体系对政府财政收入进行评价以促进政府更好更快地转型升级。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运用科学方法构建一套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状况,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对现有的土地财政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影响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的主要因素,以此作为指标选取的基础;对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绩效评价评价相关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进行指标体系的框架构建,结合土地财政的分析成果构建县市级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指标选取和权重分析,构建一套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提供参考。
黄寿海[6](2020)在《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维护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中国旨在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以来,在抑制建设占用耕地、推动实现保障耕地数量、质量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农产品供给对耕地数量、质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占用耕地和耕地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矛盾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耕地占补制度的推进和落实上。为此,有必要对占补平衡政策的历史演化、实施绩效和时代局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经济学内涵,研究导致耕地占补质量不平衡的内在机理,进而提出改进耕地保护政策的对策建议,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本研究着眼于中国特色制度和耕地保护政策背景,基于全国性样本数据和具体案例分析,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导致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的制度性原因,并提出优化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措施建议,对有效促进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回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出台着手,研究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占补平衡政策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博弈论和实证方法揭示了制度性的深层次原因。在研究中发现如下。第一,中国出台实施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自实施以来,经历了“数量动态平衡”阶段、“数量质量并重”阶段、“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和“补改结合,算大账”等阶段演化,在控制耕地无序占用、抑制耕地数量减少、提升城乡用地集约化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和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的快速增长、耕地后备资源的瓶颈约束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耕地占补制度本身所导致的质量不平衡影响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第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确保了中国耕地总量的动态稳定,但却导致了耕地总体质量的下降。原因在于,中央政府的宏观目标与地方政府中观目标以及农户的微观目标之间存在错位。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以及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的缺失,在带来耕地生产能力下降、耕地保护措施难以落地同时,还导致全国性土地利用效益低下、耕地保护社会责任分配不均和地区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在这一政策框架内,中央政府基于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目标,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体系,将全国农产品供给安全责任层层分配给了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在逐级履行代理责任过程中,“条条”治理的政策性弱化和“块块”管理的孤岛效应,使其出于自身发展竞争和利益冲动的考量又将农产品供给责任推给中央政府,导致耕地保护的行政目标虚化。而真正应当成为耕地保护主体的农户却被“原子化”,从而被排除于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之外。第四,通过全国性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数据的实证分析,在控制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结构变化、气候因素、物价指数等因素影响以后,实施占补平衡政策后中国耕地的亩均粮食产量呈显着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制度设计本身使耕地数量平衡的硬约束对耕地质量下降带来了负向的激励作用。第五,从案例分析中发现,占补平衡政策在具体落实中走了样。由于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过程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导致“占优补劣”层出不穷。进一步通过对土地出让金具体去向进行梳理后发现,每年可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显然,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各地政府,没有能力和动力投入资金用于本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第六,应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有益经验,从异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化、强化监管验收机制、调动各方积极参与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进而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到实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自从中国政府实施占补平衡政策以来,在耕地总量恒定和粮食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耕地生产能力的下降。通过对2013年至2016年中国耕地占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农业生产技术、种植结构、劳动力投入、气候变化等变量的情况下,地区农业亩均粮食产量与本地占用耕地数量、补充耕地数量都呈显着负向关系。这揭示了占用耕地是以优上等为主,而补充耕地是以劣次等地为主的现实。第二,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和序贯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各保护主体利益与责任的目标错位必然导致耕地占补质量不平衡。中央政府所承担的监管职责在向下逐级分解的科层组织中逐步弱化,地方政府受土地财政激励在发展竞争与耕地保护的权衡中往往选择前者,而由中央政府下达的耕地占补平衡指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地方政府虚化和扭曲了。第三,结合中国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现实特征以及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长期依赖,本研究通过案例调查分析,从粮食产量变化、土地出让金用途等两个方面进行测算,发现地方政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可用于补充耕地质量提升的资金十分有限,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投资于耕地生产能力的提升。
莫智斌[7](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研究指明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湛栩鶠[8](2019)在《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储备是指为了增强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能力,统一规范土地出让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强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规划、城乡规划的落实,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土地储备机构对依法取得的土地进行统一前期开发、熟化平整后,将开发成熟的土地控制、储存、管理以备对外供应的行为。土地储备中的征收补偿、拆迁安置补偿、前期开发整理、多通一平等工作有着大量的资金需求,充裕的资金是土地储备活动得以顺利运转的基础,因此土地储备融资活动在土地储备制度中处于重要地位。自2001年土地储备制度在全国各地推广建立以来,实践中运用过的土储融资方式有财政拨款、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土地经营收入、银行贷款、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引入社会资本(PPP)、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信托计划等,这些融资手段为土地储备筹得大量资金,大大缓解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压力,保证土地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成功运行。然而,由于缺乏较高强制性、统一性、效力性、稳定性、普遍性的法律位阶级别的规范性文件的约束规制,我国土地储备融资各地实践操作的弹性空间较大,任意性较强,存在以下问题:各地立法政策标准不统一、融资手段与流程触犯现行法律规定、现行制度规定存在较大缺陷不足、政府行为朝令暮改、法律文件规定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效果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规范合法的的土储融资方式的进一步推广运用,不利于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活动的统一开展。本文介绍了各地土储融资实践的具体方式,归纳了不同土储融资方式的违反现行相关民商事法律与中央政策的理由;分析了我国储备土地前期开发实践的四种模式的利弊,提炼了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活动的主要法律缺陷。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与对策,即根据法理逻辑与民商事法律原则为前提,界定储备土地的权利属性,奠定土地储备对外融资的物权法律基础;以中央出台的有关土储融资规范性文件为指引,强化、完善现有的土储融资方式;以批判吸收的态度承认实践中各地探索的新型土储融资方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以扬长期短的思维吸纳各地土储融资实践的合法、有益、实操性较强的部分,完善我国土地储备融资的制度体系;待条件成熟,土地储备融资制度可以上升国务院行政法规级别以上立法,形成融合、规范、稳定、普遍的土地储备融资法律法规,统一规制我国各地方政府的土储融资行为,增强土地储备对外融资的强制约束力,促进土地储备融资多元化,扩大土地储备融资规模。
黄琦[9](2019)在《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与其附近乡村之间出现了一个城乡交错带,学界对此基本上已经认可。但是如何从空间上定量识别该地带,目前尚没有发展出一个成熟的方法。已有研究表明,该地带既具有“亦城亦乡”的特征,也具有乡村或城市不具有的独特性,同时往往也是矛盾和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带。而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对解决这些问题捉襟见肘,显现出其现实局限性,亟待发展适应城乡关系变化下的新的城乡地域结论理论,以指导解决出现的此类发展新课题。本文提出了三元地域结构理论,并以武汉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如:对城市和乡村之外的第三元进行了空间识别和划分、该理论对武汉市的土地征收等实际工作的指导等。主要内容有: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解构以及第三元地域的出现。城乡户籍、土地利用管理、耕地红线保护等一系列非此即彼的二元规制,从制度层面将城市和乡村全然人为地分隔开来,形成多重二元结构体系。随着城乡要素流动性增加,城乡之间出现大量亦城亦乡“灰色”地域,空间歧视明显,要素流动的制度仍未完全解除,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已开始解构。这些全新的变化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地关系框架体系,带来了城乡结构特征革新式的变化——第三元地域开始出现。第三元地域是多种因素引致发生,具有多种特征,存在多种空间功能及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城乡地域结构已演化为包含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的三元地域结构分布。第三元地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将城乡结构由“城市——乡村”二分法转化为“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乡村地区”的三元法。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三个彼此独立功能区共同构成城乡三元地域结构,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城乡交错带位于城乡之间,存在“亦城亦乡”特性,属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过渡区域,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地区位于区域核心,属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成熟区,对周边具有一定的辐射力,用地范围不断向城市外延扩张,城市化水平较高;乡村地区位于城市外围区域,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以城市性视角构建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模型,并以此提出三元地域空间界限的划分测度方法。城市和乡村是矛盾的统一体,城市和乡村相比较而存在。城市性是地域城市化水平高低度量指标,任何地域都是城市性和乡村性的统一,表现出城市性和乡村性的双重属性,乡村性强的区域其城市性弱,城市性强的区域其乡村性弱。假定城乡地域存在城市性程度指标值Ust和乡村性程度指标值Rst,城乡属性关系存在Ust+Rst=1,则在城乡地域之间出现三类地域,一是Ust>>Rst地域,位于区域核心,其城市性占主导,可称之为城市地区;二是Ust<<Rst地域,远离城市中心,其乡村性占主导,可称之为乡村地区;三是Ust≈Rst地域,属于城乡之间的“中介”区域,城乡属性交错混杂,可称之“亦城亦乡”的城乡交错带。基于以上理论假设,文章构建了城乡地域三元地域结构模型,并依据城乡属性程度差异,设计提出了城乡三元地域界限划分测度方法。构建武汉市城乡地域结构要素体系,对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依据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模型,围绕城市性定义界定,选取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规划、产业类别、土地权属、人口分布、土地市场供应等要素构建指标体系,运用GIS软件网格化分析功能确定各单要素城市性程度,再利用熵权法对各要素网格单元合理赋权;最终,测算得出武汉市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的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空间分布以及城市性程度数据。城乡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机理及城乡三元地域理论应用分析。土地是人类主要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土地利用差异是城乡地域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三元地域土地利用存在“t-1”、“t”、“t+1”三种时空“形态”,在时空纵向上,“t+1”时刻的三元地域土地利用规划对“t”时刻土地利用具有导向性;在时空横向上,三元地域土地利用存在空间冲突。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桎梏,将城乡关系研究从“二元”转向“三元”,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可为划定征地风险预控区域,优化宅基地退出差异化管理,创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验区,因地制宜划定“三元”地域规划,解决“四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地理视角的决策参考依据。总之,实证分析表明,武汉市的确存在着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构成的城乡三元地域,三元地域均具备其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三元地域中极易被忽视的城乡交错带更是发挥着城乡交流介质、桥梁等重要媒介作用。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直面现实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对于构建协同共生城乡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关系,实现公平、正义、持续的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黎明[10](2019)在《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城市中的土地则是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土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如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是被土地所有者历来关注的焦点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并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城市的土地使用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更,从计划到市场,从无偿到有偿,从无限期到有限期。自1987年深圳率先协议出让了第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起,我国土地开始实施市场配置,既充分体现了土地资源作为资产的价值,又为土地运作机制提高了效率,盘活了存量的土地资产。而在市场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土地经营越来越引起多方的关注。ZS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在ZZ市的土地经营工作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与城市化不断提升,土地供求矛盾不断加大,加剧了 ZS集团有限公司在土地经营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而土地政策随着经济发展的调整,更增加了 ZS集团有限公司在土地经营上的挑战。本文将立足于理论,着眼于实际,以ZS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其在土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融资模式存在缺陷、土储规模欠合理、土地价值未能充分体现、未能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及转让进度和产业引进欠缺与运营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主要包括土地融资多元化、土储规模合理化确定、改变土地价格评估方式、风险防范与控制和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探究土地经营工作中存在问题,期盼对促进我国的土地市场的发展、相关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重要意义。
二、城市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的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分析法 |
1.5.2 比较分析法 |
1.5.3 专家访谈法 |
第二章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本概念 |
2.1.1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含义及特点 |
2.1.2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构成要素 |
2.1.3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分类 |
2.1.4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对比 |
2.2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基本理论 |
2.2.1 地租理论 |
2.2.2 地价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第三章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1 各评估技术路线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2 各评估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1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2.2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小结 |
第四章 其他省市经验及借鉴意义 |
4.1 其他省市经验 |
4.1.1 北京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经验 |
4.1.2 上海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经验 |
4.1.3 南京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经验 |
4.2 经验总结 |
4.2.1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的经验总结 |
4.2.2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的经验总结 |
4.3 小结 |
第五章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评估改进方案及案例测算 |
5.1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改进方案 |
5.1.1 成本逼近法的改进方案 |
5.1.2 市场比较法的改进方案 |
5.1.3 收益还原法的改进方案 |
5.1.4 剩余(增值收益扣减)法的改进方案 |
5.1.5 公示地价系数修正法的改进方案 |
5.2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案例测算 |
5.2.1 以住宅用地为例进行划拨地价评估研究 |
5.2.2 以商服用地为例进行划拨地价评估研究 |
5.2.3 工业用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评估研究 |
5.2.4 实例结果与分析 |
5.3 改进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对策 |
5.3.1 进一步完善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委托评估机制 |
5.3.2 建立对评估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 |
5.3.3 建立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评估报告审查机制 |
5.3.4 建立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信息公开平台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的结论 |
6.1.2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的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产保区”政策下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工业化”以土地换增长,面临土地发展困境 |
1.1.2 深入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产业亟须转型升级 |
1.1.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之下,城市品质亟待提升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三旧”改造 |
2.1.2 土地整备 |
2.1.3 村级工业园 |
2.1.4 新型产业用地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三旧”改造的相关研究 |
2.2.2 产业发展保护区的相关研究 |
2.2.3 工业园区改造的相关研究 |
2.2.4 村级工业园改造的相关研究 |
2.2.5 现有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三旧”改造政策与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 |
3.1 南海村级工业园的形成与问题 |
3.1.1 南海村级工业园的形成 |
3.1.2 南海村级工业园的成就 |
3.1.3 农村工业化之下村级工业园的问题 |
3.2 “三旧”改造政策与实践 |
3.2.1 “三旧”改造的政策 |
3.2.2 “三旧”改造的实践 |
3.3 “三旧”改造政策下村级工业园“退二进房” |
3.3.1 改造对市场力量的依赖 |
3.3.2 房地产化形成对产业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冲击 |
3.4 本章小结:“三旧”改造政策下改造的房地产化 |
第四章 “产保区”政策与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 |
4.1 政府出台“产保区”政策保护税基 |
4.1.1 产业发展保护区的划定 |
4.1.2 “产保区”政策有利于保护税基 |
4.2 “产保区”政策的约束 |
4.2.1 对工业用地总量的约束 |
4.2.2 对工业用地利用的约束 |
4.2.3 对工业用地调整的约束 |
4.3 “产保区”政策下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困境 |
4.3.1 改造意愿:改造周期较长,“工改工”动力不足 |
4.3.2 土地整理:土地前期整理难,涉及权属较复杂 |
4.3.3 改造进展:优势区位推动快,复杂地块被搁置 |
4.3.4 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本底弱,谋划运营需发力 |
4.4 本章小结:“产保区”政策下的村级工业园改造面临挑战 |
第五章 政府统筹下的大沥镇太平工业园升级改造研究 |
5.1 太平工业园改造的背景 |
5.1.1 大沥镇村级工业园量高质低亟待改造 |
5.1.2 “三旧”改造与区划调整导致产业流失 |
5.1.3 大沥镇划定产业发展保护区稳固税基 |
5.1.4 案例选择依据 |
5.2 政府统筹太平工业园改造的过程 |
5.2.1 土地:土地整理和用地布局 |
5.2.2 产业:优化产业链和配套开展招商 |
5.2.3 政策:创新制度供给更新政策体系 |
5.3 政府统筹太平工业园改造的成效 |
5.3.1 龙头企业进驻带动产业的转型发展 |
5.3.2 政府和村集体改造前后的收益变化 |
5.4 本章小结:政府统筹改造保障税收的稳定和长远的效益 |
第六章 “产保区”政策下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探讨 |
6.1 政府统筹村级工业园改造的路径 |
6.1.1 规划引领,促进片区土地整合 |
6.1.2 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6.1.3 专用政策,保障升级改造深入 |
6.2 重新构筑“发展联盟” |
6.2.1 政府:主导统筹,短期投入换取稳固税基 |
6.2.2 村集体:“搭便车”,土地高效化,获取稳定收益 |
6.2.3 产业主体:积极参与,低门槛获得稳定土地使用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主要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与利用研究 |
2.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北京乡镇统筹研究 |
2.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演变梳理 |
2.1.4 研究评述 |
2.2 主要理论 |
2.2.1 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理论 |
2.2.2 博弈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历程回溯与制度安排 |
3.1 北京乡镇统筹的历程回溯 |
3.1.1 2014年前的自主探索 |
3.1.2 2014年后的政府试点与改革 |
3.1.3 探索经验的制度化修正 |
3.2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安排 |
3.2.1 北京乡镇统筹的主要内容 |
3.2.2 北京乡镇统筹的主要阶段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变迁与空间作用分析 |
4.1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变迁与制度成本 |
4.1.1 乡镇统筹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4.1.2 制度变迁: 从诱制性变迁到强制性变迁 |
4.1.3 制度成本: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4.2 北京乡镇统筹对空间治理的作用路径 |
4.2.1 减量提质: 首都内涵的功能结构优化 |
4.2.2 地权改革: 镇村联动的土地配置优化 |
4.2.3 统分结合: 集中集约的土地利用增效 |
4.3 北京乡镇统筹的空间治理内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案例考察与制度成本分析 |
5.1 制度运行问题: 基于北京市D镇的案例考察 |
5.1.1 弹性不足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 |
5.1.2 过于单一的统筹工具和土地流转 |
5.1.3 土地集体权属中的复杂利益诉求 |
5.1.4 尚不健全的政策配套条件 |
5.2 共性问题提炼与研究理论选择 |
5.3 基于博弈关系理论的利益协调分析 |
5.3.1 利益及其相关者界定 |
5.3.2 博弈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目标 |
5.3.3 乡镇统筹的博弈关系分析 |
5.3.4 博弈关系分析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
5.4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制度响应分析 |
5.4.1 资产专用性 |
5.4.2 交易不确定性 |
5.4.3 交易发生的频率 |
5.4.4 交易费用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空间治理建议 |
6.1 创新规划统筹模式 |
6.1.1 加强统筹的集中管理,稳定制度运行环境 |
6.1.2 探索“分散统筹”模式,提高制度响应能力 |
6.1.3 丰富统筹的用地类型,做大统筹利益总量 |
6.2 健全规划编制机制 |
6.2.1 对接空间规划体系,稳定各层级规划编制内容 |
6.2.2 完善规划编制技术,弹性响应乡镇差异条件 |
6.2.3 确立圈层管控目标,差异化引导功能品质提升 |
6.3 完善规划管理体制 |
6.3.1 完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审批主体 |
6.3.2 创新用途管控制度,明确审批和实施管理办法 |
6.3.3 执行产业发展全程管控,预留弹性更新路径 |
6.4 拓展规划实施路径 |
6.4.1 强化乡镇政府的规划管理动机 |
6.4.2 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的创新利用 |
6.5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
6.5.1 土地确权和还权赋能 |
6.5.2 金融支持和风险管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财政 |
1.2.2 全面绩效管理 |
1.2.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收入绩效评价 |
1.3 研究意义 |
1.3.1 土地财政的效应 |
1.3.2 绩效评价工具的运用 |
1.3.3 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
1.4 研究目标、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经验与方法 |
2.1 指标体系的概念内涵与构建理论 |
2.1.1 概念内涵 |
2.1.2 构建理论 |
2.2 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经验 |
2.2.1 经验借鉴 |
2.2.2 代表性做法 |
2.3 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方法 |
2.3.1 主要技术方法 |
2.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三章 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指标 |
3.1 指标体系结构 |
3.1.1 评价维度 |
3.1.2 各层级指标设计 |
3.2 指标选取原则 |
3.2.1 目的性原则 |
3.2.2 重要性原则 |
3.2.3 适当性原则 |
3.2.4 实用性原则 |
3.2.5 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
3.3 指标筛选及确定 |
3.3.1 第一阶段: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 |
3.3.2 第二阶段:经专家咨询后调整的指标体系 |
3.3.3 第三阶段:经问卷调查隶属度分析后调整的指标体系 |
3.3.4 第四阶段: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后调整的指标体系 |
第四章 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与评分标准 |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分值(权重)计算 |
4.1.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两两相对重要性比较并构建判断矩阵 |
4.1.2 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指标权重计算 |
4.2 指标解释与评分标准 |
4.2.1 前期准备评价维度所涵盖指标的指标解释与评分标准 |
4.2.2 过程监管评价维度所涵盖指标的指标解释与评分标准 |
4.2.3 目标实现评价维度所涵盖指标的指标解释与评分标准 |
4.2.4 满意度评价维度所涵盖指标的指标解释与评分标准 |
第五章 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应用 |
5.1 实证应用的目标与评价对象 |
5.1.1 实证应用目标 |
5.1.2 实证评价对象 |
5.2 实证应用的结果与分析 |
5.2.1 实证数据处理与应用结果 |
5.2.2 应用结果分析 |
5.3 指标体系的实证应用分析 |
5.3.1 指标体系的实证应用评价 |
5.3.2 完善指标体系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耕地的概念与界定 |
1.3.2 耕地占补平衡 |
1.3.3 农产品生产能力 |
1.3.4 耕地质量平衡 |
1.4 数据说明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土地发展权理论 |
2.1.3 博弈论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2.1.5 公共政策模型 |
2.1.6 机会成本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3 已有文献的综合述评 |
3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实施现状 |
3.1 占补平衡制度的历史演进 |
3.1.1 耕地保护意识的逐步觉醒阶段(1978-1996 年) |
3.1.2 耕地“数量动态平衡”阶段(1997-2003 年) |
3.1.3 耕地“数量-质量并重”阶段(2004-2009 年) |
3.1.4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2010-2015 年) |
3.1.5 耕地“补改结合、算大账”阶段(2016 年-现在) |
3.2 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成效 |
3.2.1 遏制了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
3.2.2 促进了集约耕地使用,提高了用地效益 |
3.2.3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逐步变化 |
3.3 占补平衡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3.3.1 耕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并未改变 |
3.3.2 优质耕地流失和耕地产能下降,使国内农产品自给压力逐年增大 |
3.3.3 引发生态破坏和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
3.3.4 导致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和地区发展差距固化 |
3.4 占补平衡制度缺陷的成因 |
3.4.1 同时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3.4.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 |
3.4.3 央地政府耕地保护的目标错位 |
3.4.4 缺乏有效的耕地占补激励机制 |
3.4.5 耕地所有者的保护主体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耕地占补实施中导致质量不平衡的博弈分析 |
4.1 占补平衡过程中的行为主体目标 |
4.1.1 占补平衡整体行为的逻辑起点 |
4.1.2 中央政府的耕地保护目标和监管责任 |
4.1.3 地方政府的利益冲动和代理责任 |
4.1.4 地方政府之间的发展竞赛 |
4.1.5 受益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诉求 |
4.2 占补平衡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4.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一对一动态博弈 |
4.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一对多博弈 |
4.2.3 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 |
4.2.4 博弈结果的原因分析 |
4.3 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执行模型 |
4.3.1 “条条”治理的政策性弱化 |
4.3.2 “块块”管理的孤岛效应 |
4.3.3 “原子化”保护主体的机会主义 |
4.4 本章小结 |
5 耕地占补实施中质量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
5.1.1 变量选取 |
5.1.2 计量模型 |
5.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
5.3 模型估计 |
5.4 异质性讨论 |
5.4.1 耕地占补面积差异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5.4.2 耕地占补区位差异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耕地占补实施中质量不平衡的案例考察 |
6.1 耕地占补实施的案例概况 |
6.1.1 项目选址及面积 |
6.1.2 占用耕地类型、等别及面积 |
6.1.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执行 |
6.1.4 补充耕地质量等别的评定 |
6.2 耕地占补实施的实地考察 |
6.3 土地出让金对补充耕地质量的影响 |
6.3.1 样本地区近五年土地出让概况 |
6.3.2 国家口径下的样本地区土地出让金支出 |
6.3.3 地方口径下的样本地区土地出让金计提 |
6.4 本章小结 |
7 境外耕地质量保护的经验借鉴 |
7.1 韩国 |
7.1.1 农业振兴区域制度 |
7.1.2 农地开垦制度及转用负担金制度 |
7.1.3 韩国农地质量保护和利用管理优势 |
7.2 美国 |
7.2.1 农业用地功能分区 |
7.2.2 土地开发权赎买 |
7.2.3 土地开发权转让 |
7.2.4 税收优惠和激励 |
7.2.5 自愿休耕保护项目 |
7.3 日本 |
7.4 中国台湾地区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耕地占补制度执行主体目标差异导致补充耕地质量不平衡 |
8.1.2 耕地保护主体缺位导致耕地质量监管虚化 |
8.1.3 激励不足导致补充耕地质量保障动能乏力 |
8.2 对策建议 |
8.2.1 优化制度设计,力出一孔保障耕地占补平衡 |
8.2.2 强化监管验收机制 |
8.2.3 异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市场化,强化补充耕地质量保障激励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国内外文献梳理 |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
2.4 政府行为研究 |
2.5 城市发展研究 |
2.6 乡村振兴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
9.研究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2.1 不足之处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8)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创新与不足 |
1.2.1 文献综述 |
1.2.2 创新与不足 |
1.2.2.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2.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内容 |
2.1 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
2.2 储备土地的权利性质 |
第三章 土地储备的资金需求与前期开发 |
3.1 土地储备的资金用途 |
3.2 储备土地传统一级开发模式 |
3.2.1 政府垄断模式 |
3.2.2 市场运作模式 |
3.2.3 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
3.2.4 政府与市场合作开发模式 |
3.3 土地储备一级开发模式的不足之处与发展方向 |
3.3.1 土地储备一级开发模式的不足之处 |
3.3.2 土地储备一级开发模式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土地储备融资的具体融资方式与法律制度变迁 |
4.1 实践中土地储备的具体融资方式 |
4.1.1 财政拨款 |
4.1.2 银行贷款 |
4.1.3 土地经营收入 |
4.1.4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
4.1.5 PPP融资模式 |
4.1.5.1 BT模式 |
4.1.5.2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4.1.5.3 重庆土储的股权合作模式 |
4.1.5.4 “轨道+土地”模式 |
4.1.5.5 土地收益补偿模式 |
4.1.6 土地储备资产证券化模式 |
4.1.6.1 土地开发资金信托 |
4.1.6.2 土地储备资金信托 |
4.2 土地储备融资的法律制度变迁与未来发展方向 |
4.2.1 我国土储融资的法律制度变迁 |
4.2.2 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五章 现行土地储备融资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5.1 土地储备融资实践操作问题 |
5.1.1 各地土储融资实践不一致,违反法律规定或触犯规章政策红线 |
5.1.2 土储前期开发收益分配的各地实践不一致,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
5.1.3 靠不断征地解决土地储备资金短缺的问题,引发多重隐患 |
5.2 土地储备融资制度现有规定的缺陷 |
5.2.1 储备土地权利性质不明,对外融资缺乏物权法律基础 |
5.2.2 法律规章规定的土储融资渠道单一,难以弥补土储项目资金缺口 |
5.2.3 土储融资监管的法律约束缺位,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
5.2.4 缺乏统一规范、较高效力的土储融资的法律文件,各地土储融资规定混乱不一 |
5.2.5 土地储备融资的中央、地方政策缺乏稳定性、连贯性,打击社会资本积极性 |
第六章 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6.1 完善现有土储融资模式,强化现有土储融资功能 |
6.1.1 完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融资制度 |
6.1.2 采用土地出让溢价分成收益分配模式,加强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吸引力 |
6.2 完善土储融资现有法律政策的规定,填补土储融资规范内容的不足 |
6.2.1 立法明确储备土地权属性质,奠定土储融资的法律基础 |
6.2.2 立法加强土地储备融资监管,规范土地储备融资流程 |
6.3 推广土储PPP项目金融资产担保融资方式,拓展土地储备融资渠道 |
6.3.1 采用土储PPP项目金融资产担保融资方式的必要性 |
6.3.1.1 设立土储PPP项目公司的必要性 |
6.3.1.2 采用金融资产担保融资的必要性 |
6.3.2 土储PPP项目金融资产担保融资的具体方式 |
6.3.2.1 土地储备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3.2.2 土地储备PPP项目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
6.4 土地储备融资制度上升立法,提高土地储备融资制度的法律效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遭遇瓶颈 |
1.1.2 乡村发展面临困境 |
1.1.3 城乡结构新迹象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适于新型城乡关系的地域结构理论 |
1.2.2 为城乡融合提供地理视角空间应对策略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外研究述评 |
2.2 国内研究进展与述评 |
2.2.1 国内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述评 |
3 城乡二元结构局限性及第三元地域的出现 |
3.1 城乡二元结构及制度基础 |
3.1.1 城乡二元结构 |
3.1.2 制度基础 |
3.2 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性 |
3.2.1 城乡“灰色”地域的出现 |
3.2.2 城乡交错地带界定模糊 |
3.2.3 城乡空间歧视的产生 |
3.2.4 地理空间固化和要素流动冲突 |
3.3 “第三元”地域的出现 |
3.3.1 第三元地域的概念 |
3.3.2 第三元地域产生的动因 |
3.3.3 第三元地域特征 |
3.3.4 第三元地域的空间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及模型构建 |
4.1 三元地域概念 |
4.2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概念模型 |
4.2.1 建模原则 |
4.2.2 维度分析 |
4.2.3 城乡属性量化关系 |
4.2.4 城市性界定 |
4.2.5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模型 |
4.3 城乡地域要素识别及测度分析 |
4.3.1 城乡地域要素识别 |
4.3.2 传统量化测度方法 |
4.3.3 城市性等级层次测度 |
4.3.4 三元地域界限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5.2 要素分析 |
5.2.1 城乡土地利用现状 |
5.2.2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 |
5.2.3 城乡土地所有权 |
5.2.4 城乡产业类型 |
5.2.5 城乡人口分布 |
5.2.6 城乡土地市场 |
5.3 数据空间分析 |
5.3.1 数据准备 |
5.3.2 要素分级赋值 |
5.3.3 数据网格化处理 |
5.3.4 各要素权重计算 |
5.3.5 城市性程度度量 |
5.3.6 城乡属性数值空间分布 |
5.4 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的划分 |
5.4.1 三元地域空间阈值确定 |
5.4.2 三元地域空间结构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6 城乡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机理初探 |
6.1 城乡地域时空锥 |
6.1.1 城乡地域时间特性 |
6.1.2 时空光锥 |
6.1.3 地域时空锥 |
6.1.4 城乡时空过程模拟 |
6.2 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机理分析 |
6.2.1 时空纵向土地利用机理 |
6.2.2 时空横向土地利用机理 |
6.3 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时空表征 |
6.3.1 城乡边界的动态变化 |
6.3.2 城市开发弹性边界和刚性边界 |
6.3.3 城乡交错带城乡要素交错混杂 |
6.3.4 城乡交错带独立地域单元的界定 |
6.3.5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动最大 |
6.3.6 城乡土地利用程度逐步下降 |
6.4 城乡三元地域组织模式 |
6.4.1 中心近域环绕型 |
6.4.2 中心离散点状型 |
6.4.3 多中心交汇型 |
6.4.4 中心近域点状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的应用 |
7.1 城乡三元地域征地风险预控区上的应用 |
7.2 城乡三元地域在宅基地退出管理上的应用 |
7.3 城乡三元地域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验区上的应用 |
7.4 城乡三元地域在全域规划上的应用 |
7.5 城乡三元地域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应用 |
7.6 城乡三元地域在推进三元地域融合上的思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1 城乡交错带是存在于城乡之间的独立功能区 |
8.1.2 城乡地域呈现出三元地域结构分布 |
8.1.3 城市性是城乡地域结构界限界定的可靠指标 |
8.1.4 三元地域融合是城乡发展的根本要义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首次系统地提出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 |
8.2.2 首次以城市性为指标划分出城乡地域空间界限 |
8.2.3 运用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分析了当前存在的某些城乡问题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土地经营相关概念 |
2.1.1 土地 |
2.1.2 城市土地 |
2.1.3 土地经营 |
2.2 土地经济学 |
2.2.1 地租理论 |
2.2.2 地价理论 |
2.2.3 供求理论 |
2.3 国内外土地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
2.3.1 国外土地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
2.3.2 国内土地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
2.3.3 土地经营模式总结 |
第三章 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ZS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3.2 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现状 |
3.2.1 土地使用情况 |
3.2.2 土地经营模式 |
3.3 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存在问题分析 |
3.3.1 融资模式存在缺陷 |
3.3.2 土储规模欠合理 |
3.3.3 土地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
3.3.4 未能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及转让进度 |
3.3.5 产业引进欠缺与运营能力不足 |
第四章 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模式优化方案 |
4.1 土地融资多元化 |
4.1.1 土地证券化 |
4.1.2 PPP模式应用 |
4.2 土储规模合理化确定 |
4.2.1 基本思路 |
4.2.2 影响土地需求的要素 |
4.2.3 土地经营与城市经营有机结合 |
4.3 改变土地价格评估方式 |
4.3.1 按照成片开发工业用地性质评估土地价格 |
4.3.2 按照工业用地与规划用途基准地价中间值进行土地价格评估 |
4.3.3 不同评估方式土地价值差额 |
4.4 风险防范与控制 |
4.4.1 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 |
4.4.2 严控财务风险 |
4.4.3 建立地产泡沫预警机制 |
4.5 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
4.5.1 运营基本方向 |
4.5.2 运营基本措施 |
第五章 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2 人才保障 |
5.3 文化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城市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的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改进研究[D]. 杨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产保区”政策下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D]. 易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D]. 阮智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县市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谭志铭.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我国耕地占补制度中的质量不平衡问题研究[D]. 黄寿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8]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D]. 湛栩鶠. 广西大学, 2019(01)
- [9]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及实证研究[D]. 黄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10]ZS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经营模式研究[D]. 林黎明.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建设用地论文; 土地财政论文; 土地产权论文;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论文; 耕地红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