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经济文化协会对公众开放

澳门经济文化协会对公众开放

一、澳门经济文化会馆对外开放(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渟[1](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龚滢[2](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柯浩然[3](2020)在《浅谈廿一世纪澳门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 ——以三个中式项目为代表案例》文中研究表明有规模的澳门建筑遗产保育和活化工作早在1980年前后已经由当时的澳门政府展开,并为其后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功申遗打下了重要基础,唯进入廿一世纪后的部分尤其在申遗成功前后至到2014年3月《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实施期间的研究甚为空白,本文希望通过选出三个代表性的案例、并深入访谈与其保育相关的专家学者,配合案例相关资料,仔细分析探讨澳门进入廿一世纪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存和活化,伴随着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对于历史建筑文物再利用的期望转变,尤其是由综合考虑建筑遗产的结构条件和功能所需,形成保育为主、保育与活化并重、活化为主的不同判断和设计方向,分析三个代表性的项目在策划、以至最后呈现层面当中的思考及转变,为后续对此时期澳门建筑遗产保存和活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并得出了未来澳门的建筑遗产保育发展将迎来新一波修复潮及挑战,除相对传统以保育为主的保育方式外,还会透过更加着重于历史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结合的方向来继续发展下去的结论。

郑志发[4](2020)在《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空间结构变迁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基于中华文化认同而组建的华人地缘网络组织,积极开展与海内外同乡组织、母省及其他各类组织的交往,形成了全球性网络社会空间。以台北广西同乡会为中心的台湾桂籍地缘网络,正是如此。该会自1948年成立至今,始终积极与海内外同乡组织、母省及其他类型组织保持密切往来,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经济社会效应的全球性地缘空间交往网络。从变迁视角来回溯与理清地缘网络空间交往结构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我国对外发展和处理两岸关系提供参考路径;目前关于地缘网络组织的空间探讨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研究多为宏观层面概述,细致深入的微观透视和实证分析相对欠缺,且对具有特殊背景的台湾大陆同乡会缺少研究。本文希翼从具有典型代表的微观个案透视,从而尝试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一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变迁理论,借助文献资料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Gephi 0.9.2工具,以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为个案,以其1978年出版至今的162期《广西文献》会刊为史料分析数据。收集、整理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与海内外同乡组织、母省以及其他各类组织的交往活动情况。具体考察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空间结构变迁及其特点,从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结构进行归因,最后分析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发现,台湾桂籍地缘网络通过定期性的日常性交往和不定期的临时性交往方式与海内外同乡组织建立了多种交往机制,展开不同层次的交流。地缘关系是同乡组织之间的重要纽带,同乡之间交往不仅承载着地域认同也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的维继与传承。随着时间的演进和社会的变迁,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与海内外组织交往的空间网络结构也不断改变,空间范围上从区域性到全球化的拓展,交往重心从香港和海外为主向母省转移,交往维度从同乡组织向其他各类型组织的扩宽,从而建构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涵盖全球的多层级、多维度的以母省为重心的空间交往网络。台湾桂籍地缘网络运用自身的蕴含的社会资本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在促进桂台经贸合作、增强桂台民间交流与融合、传承台湾广西籍后代地缘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增加海外广西籍华人华侨对祖国和平统一关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为个案对象,研究地缘网络的空间交往结构与变迁及其经济社会效应。为进一步挖掘地缘网络在经济交往变迁中的经济文化力,提供基于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视角,通过分析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个案,发掘基于地域认同的地缘网络组织具有以空间网络为载体的厚重社会资本,提供有益参考;为推动广西成为“一带一路”有效衔接之“重要门户”探究有益路径;有助于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的省际合作路径探索;为增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互信认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早日实现提供路径参考。

周辰[5](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提出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刘纯一[6](201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将华侨华人问题视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侨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由之前的革命手段转变为政府行为,侨务政策也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及中国政府在外交策略的考虑着眼,做出了相应的历史性调整,国内以安置归侨侨眷工作为主,国外则将处理好与华侨住在国的关系摆在首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领域遭遇重创,海内外广大侨胞因此蒙上一层深重的心理阴影,中国国家形象、国民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内各领域逐步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亦重新对“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进行确定,以“改正错误、重聚人心”为指导,更是对以往的政策失误进行了系统的纠偏,而恢复侨务工作、落实侨务政策也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侨务政策的制定依据及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促成与之形成新团结、新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侨务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成为了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战略性工作,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高层的关于“‘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的一系列表态,为侨务工作冲破“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遵循。其后,中国政府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根据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到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进而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整体性思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智力资源,调动国内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侨务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中国侨务政策调整转变的历史进程,既有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压力,更多的是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内容进行考察,通过对过往政策历史的回溯,进而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宏观背景,阐明这一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着重论述改革开放初期侨务政策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从而深入挖掘侨务工作与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并从中分析阐明侨务政策规定内容及其在调整中和实践中的变动因素,继而试图从时代背景和形势发展中对这种变化予以合理的解释。笔者参考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注意理解把握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探讨中央在制定出台侨务政策时的现实考虑,以及地方在执行落实侨务政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社会变迁、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后(1978-1992)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的实际影响,思考侨务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进侨务工作以使之更好地融入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提供参考意见。

贾瑞[7](2019)在《清代恰克图和广州对外贸易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有清一代,恰克图和广州是中国南北两个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其中,前者负责对俄贸易,后者负责对东南亚和欧洲各国的贸易。尽管两者均为对外贸易口岸,但在信用机制、管理方式、商人主体、贸易结构、税收结构上既有相同,也有很大差异。具体来看,在信用机制上,两者的信用都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商业发展特点形成了一套包含商人信用、职业信用、商业信用和政府信用等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其不同之处在于,恰克图贸易中商业信用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信用为商业信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保障,俟至晚清,政府失信,致使商业信用无法发挥作用,进而加速了晋商的衰落;对于广州贸易而言,前期发展是以政府信用为主,但到18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十三行商人退出历史舞台,外商自由雇佣买办的兴起,商业信用则发挥了主导作用。在管理机构设置上,恰克图的商业活动前期主要由土谢图汗进行属地兼管,后期主要由理藩院派员管理,税收则由杀虎口、张家口和归化城三处税关负责征税;而广州的商业活动和税收活动由粤海关管理,并以政府委任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为中介具体负责实施。这种设置方式都源于清政府御控外藩的天朝上国思想和稳定边境的基本国策。从不同点来看,恰克图的税收与市场管理相分离,而广州的税收与市场管理在同一地区;管理机构设置的目的上,恰克图重在稳定边境,敦促两国关系的友好;广州则在于御控外商,预防滋扰,避免纠纷。在管理政策上,清政府要求进入恰克图市场的中俄商人必须持有政府颁发的相应执照。在乾隆朝,恰克图虽因俄商及劫匪滋事进行过三次闭关,但时间甚短,从长时段来看,基本处于自由贸易状态;在广州,无论四口通商还是一口通商,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且由十三行行商具体负责管理,鸦片战争以后,行商制度废除,实行领事担保制度。恰克图与广州管理方式的不同之处是:前者的管理较为宽松,类似于“自由贸易区”,后者的管理则较为严格,类似于“垄断市场”;恰克图贸易商的居住与交易方式的管理相对于广州行商都较为自由宽松。在商人发展变迁上,恰克图的商人有山西商人、陕西商人、宁夏商人等,但主要是晋商,而广州十三行时期的商人有福建商人、广东商人、安徽商人等。由于南北方地域差异很大,风俗习惯各异,决定了恰克图以北方商人为主,广州以南方商人为主。近代以来,两地商人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逐渐衰落。从共同点来看,首先,商人利益集团的弱小使其无力要求政府维护其合法权益,而逐渐衰弱的清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抑商政策又加速了晋商和行商的衰落;其次,从国家理论来看,国家对于商人的予取予求直接导致了两地商人的衰落。从不同点来看,首先,交易费用上升引起了广州十三行行商和恰克图晋商的衰败,但恰克图贸易中管理的交易费用相对较低,因而在19世纪中后期还可以正常经营,而广州十三行贸易管理中管理和买卖的交易费用较高,导致其较早衰败;其次,外来掠夺型制度是恰克图市场晋商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部分十三行商人却向近代化买办转型。在商品结构上,无论是恰克图还是广州,出口的都是当时具有比较优势的茶叶、丝绸等商品,进口的主要是香料、药材、棉花等商品。在贸易初期,恰克图的贸易额远远小于广州的贸易额。中期,恰克图的贸易额增长迅速,与广州贸易额的相对差距在缩小,并且两处的出口商品都以茶叶为主。19世纪50年代以后,恰克图贸易量产生剧烈波动,20世纪初中东铁路开通后迅速衰落下去;广州则面临着南方众多外贸口岸的竞争,贸易商品种类持续增多,贸易量增幅较小,仍保持原有规模。在税收结构上,两地的税收都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都没有为中国近代化的转型提供内生动力。从不同点来看,恰克图贸易商品是在张家口、杀虎口和归化城征收常关税,而广州贸易的商品是在粤海关征收海关税;恰克图贸易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免税规定,而广州贸易中不仅不存在这些免税规定,而且还在征收正税的同时征收一些杂税;从税收总额上看,粤海关的税收总额比北路三关大,其对于清政府的财政贡献率也较大。最后,从两地贸易的意义上看,两地贸易都推动了内地社会分工和沿线城市的发展,并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恰克图贸易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广州贸易促进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商圈的形成;恰克图贸易促进了俄国资本原始积累,为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广州贸易推动了中国南方近代化的进程。因此,有清一代,南方和北方开展的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从而也印证了清朝前中期有限度的对外开放政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一有限度的开放政策并没有使整个国家走上近代化历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通商口岸的不断增多,南北两地的贸易活动产生巨大变化:恰克图贸易在起伏跌宕中逐渐衰亡,而广州贸易量虽有减少,但仍为一个重要通商口岸。

孙将来[8](2019)在《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汉~民国)》文中研究指明梧州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位于西江、桂江、浔江三江交汇处,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自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光在此地建苍梧王城以来,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梧州城址不但未发生过迁移,而是在原址上不断的扩大,城市功能由最初的军事城堡发展为唐宋时期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明朝时期的两广三总府、清朝时期的对外通商口岸,民国时期的广西省府,城市功能在不断的变化,城市地位在不断的提升。作为“岭南文化古都”,梧州在西江流域的城市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关于梧州古城规划史的研究尚欠缺长时间跨度的综合研究。目前,国内外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史研究,本文紧紧围绕这个契机,展开了自汉代开始至民国期间的梧州城市史研究,借以达到对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进行全面梳理的目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大部分梧州古城遗迹以及历史文化建筑已经被毁,小部分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尚且保存,成为当前梧州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的研究,对丰富梧州城市历史文化、加强古建筑及古街区保护,提升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以梧州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功能变化基础,重点研究梧州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与城市功能的关系,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关于梧州城市史研究的相对空缺点,提出问题研究的解决思路。基于城市形态的多层次含义,提出论文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梧州城市地理环境及城市选址。结合梧州地方市(县)志、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城池图等历史资料,从地理环境、军事、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梳理了古代城市选址依据及古城发展历程,并对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梧州建置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第三章,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演变。依据梧州城池的变化特征,本章选取了汉、唐、宋等三个时期为时间轴线,重点分析了梧州城池在这三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对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推动梧州城市空间变化的人口、军事、政治、商业、宗教以及文化教育机构等情况进行了梳理,探索它们在城内城外的分布情况,借以剖析当时条件下梧州城市的规划。通过对城市古城墙以及各构成要素的形态复原,作者得出汉至宋代的梧州城市空间形态为团块状。第四章,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演变。明清时期是梧州城池变化最大的时期,这要得益于当时国内的大环境。明清时期,桥梁建造技术迅速发展,梧州城内及城外兴建的大小桥梁,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本章还对“三总府”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了这一时期内人口、军事、政治、商业、教育等空间的布局情况。由于明清时期,梧州的城市空间仅仅都是在原先基础上对外扩展,因此其空间形态依旧为团块状。第五章,民国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民国时期,梧州的城池发展最为特殊,这一时期,当局政府不但没有扩修城墙,反而将城内的所有城墙及城门全部拆除,使得城市空间得以数以百倍的增长。由于没有了城墙的限制,梧州的城市空间已不仅仅局限于河东区,进而沿西江、桂江、浔江等河流区域向河西、河南区域扩展。此外,由于路桥技术的进步,梧州城内的道路得到了拓宽与改善,城市居民的住宅得到了质的改变。受城市对外扩张的影响,此时梧州的城市空间形态也由原先的团块状演变为组团状。第六章,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发展关系。这是目前关于梧州城市空间演变与水系关系方面的一个空白点,本章节从梧州城市水系组成、古城城市供水及排水规划、城市交通以及城市防洪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发掘梧州“因水而兴、因水而废”的稀有的城市发展模式。论文研究内容的要点有:第一,时间跨度大——本文对梧州城市史的研究,时间跨度从唐朝一直延续到建国前夕。第二,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关系——首次全面总结了梧州城市水系的变化及其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关系。第三,全面梳理了梧州城市空间的组成元素,研究这些元素的变化对整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此外,通过对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研究,还提出了一些和目前一些学术资料不同的观点,如明清时期的梧州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建筑物的分布等。

史煜[9](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李军锋[10](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二、澳门经济文化会馆对外开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经济文化会馆对外开放(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1.研究问题
        2.论文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英语传播
        2.晚清时期
        3.晚清时期传教士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1.晚清来华西方人
        2.晚清政府洋务派
        3.个体被动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3)浅谈廿一世纪澳门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 ——以三个中式项目为代表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相关文献综述
        1.2.3 出版书藉部分
第2章 文化遗产保育在澳门的发展
    2.1 文化遗产保育在国际上的发展
        2.1.1 理念背景
        2.1.2 理念定义
        2.1.3 发展背景
    2.2 文化遗产保育与相关部门在澳门的发展概况
        2.2.1 文化遗产保育理念在澳门的萌芽
        2.2.2 澳门文化遗产厅的出现
        2.2.3 澳门”文物清单”及保育政策
    2.3 廿一世纪前后澳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保育比较
        2.3.1 廿一世纪前澳门政府对历史建筑的保育态度与投入
        2.3.2 廿一世纪后澳门政府对历史建筑的保育态度与投入
        2.3.3 廿一世纪前后保育经验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个案例的选择依据
    3.1 三个案例的代表性分析
        3.1.1 保育案例概况
        3.1.2 从时间节点选择
        3.1.3 从保育策略选择
        3.1.4 从数据完整性选择择
        3.1.5 从综合价值选择
    3.2 三个案例的保育背景
        3.2.1 德成按
        3.2.2 郑家大屋
        3.2.3 大三巴娜咤展示馆
    3.3 三个案例的概况比较
        3.3.1 三个案例的时间顺序
        3.3.2 三个案例的规模和价值体现
        3.3.3 三个案例的项目辐射范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个案例的详细分析
    4.1 保育为主型典当业展示馆(德成按)
        4.1.1 总体概况
        4.1.2 保育情况及保育措施
        4.1.3 活化后现况
        4.1.4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思考
        4.1.5 小结
    4.2 保育与活化并重型郑家大屋
        4.2.1 总体概况
        4.2.2 保育情况及保育措施
        4.2.3 活化后现况
        4.2.4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思考
        4.2.5 小结
    4.3 活化为主型大三巴哪咤展示馆
        4.3.1 总体概况
        4.3.2 保育情况及保育措施
        4.3.3 现代介入的保育与活化
        4.3.4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4.3.5 小结
第5章 项目之间的异同及保育理念的转变
    5.1 三个项目保育与活化之共性经验
        5.1.1 政府担当多重角色
        5.1.2 项目价值的保护与取舍
    5.2 三个项目保护与活化经验之区别
        5.2.1 保护目的的区别
        5.2.2 修复原则的区别
        5.2.3 落实执行的区别
    5.3 三个项目修复程度之比较
        5.3.1 保育为主型——德成按
        5.3.2 保育与更新并重型郑家大屋
        5.3.3 活化为主型大三巴哪咤展示馆
    5.4 新旧保育与活化理念之转变
        5.4.1 项目比较与创新
        5.4.2 二十一世纪以来保育与活化理念之转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总结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6.2.1 项目比较与创新
        6.2.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时间轴
附录 B 修复/活化工程时间轴详细列表
附录 C 廿一世纪澳门文化遗产保育案例比较节录

(4)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空间结构变迁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起
        2.研究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1.地缘网络研究概述
        2.空间视域下的地缘网络研究
        3.关于空间视域下地缘网络的经济社会效应
    (三)理论支撑与分析方法
        1.理论支撑
        2.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台湾桂籍地缘网络的海内外乡籍网络
    (一)台湾桂籍地缘网络的海内外乡籍网络构成及其交往活动
        1.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
        2.台湾地区广西同乡联会
        3.“双十”节海内外广西同乡聚会
        4.其他活动交流及不定期的互访交流
        5.函电、信件、稿件等交流方式
    (二)台湾桂籍地缘网络的海内外乡籍网络对地域认同承载
三、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空间结构分析
    (一)概述
        1.《广西文献》概述
        2.组织空间网络数据的提取方式和处理方法
    (二)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空间结构与变迁
        1.1978—1987年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组织空间网络
        2.1988—1997年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组织空间网络
        3.1998—2007年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组织空间网络
        4.2008—2018年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组织空间网络
    (三)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空间结构变迁的特点
        1.与香港、东南亚国家地区同乡组织的稳定交往
        2.以台北为中心的台湾地区同乡组织交往呈“六角结构”且先密后疏
        3.对外交往的空间拓展:从区域性到全球化
        4.对外交往的重心转移:以香港和海外为主到母省频繁
        5.对外交往的维度扩宽:从同乡组织到其他各类型社团
    (四)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空间结构变迁的原因分析
        1.内部动力
        2.外部环境
四、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
    (一)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经济效应
        1.关系与社会资本作用下的经济效应
        2.嵌入性与交易成本作用下的经济效应
        3.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在推动桂台经贸合作的主要表现
    (二)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的社会效应
        1.强化桂台的民间交流与融合
        2.传承台湾桂籍后代的地域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3.增强海外广西籍华人华侨对祖国和平统一关切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性与不足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小结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小结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一、调解商业纠纷
        二、陈述诉求意见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五、参与爱国运动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小结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旨趣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说明
        (一) 时间跨度选取
        (二) 中国侨务政策
        1. 政策对象
        2. 政策内容
    三、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一) 研究现状
        1. 系统全面的梳理侨务政策体系及思想理论
        2. 某一领域侨务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演进情况
        3. 关于各类具体侨务政策的执行情形的研究
        4. 落实侨务政策对地方发展变迁影响的研究
        (二) 理论背景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1. 历史文献分析法
        2. 社会史研究方法
        3. 口述史研究方法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
        二、成立运行侨务工作机构组织
        三、土地改革中考虑侨胞特殊性
        四、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五、鼓励侨胞兴学捐赠
        六、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七、辅导华侨回国投资
        八、大力保护争取侨汇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遭冲击破坏
        一、海外侨务工作被否定
        二、侨务机构组织被撤销
        三、归侨侨眷被歧视迫害
        四、侨捐侨资工作的倒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之后侨务政策的恢复调整
    第一节 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
        一、驳斥“海外关系复杂论”
        二、“建庙”与“请菩萨”
    第二节 侨务政策内容的调整
        一、侨务政策的关涉范围更为全面细致
        二、侨务政策的重心更加倾向经济工作
    第三节 国内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国内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二、全面恢复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
        三、保障归侨侨眷的合法经济权益
        四、鼓励归侨侨眷同海外正常联系
        五、推进华侨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国外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国外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二、积极保护保障华侨的正当权益
        三、发扬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传统
        四、促进华侨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五、鼓励华侨自愿加入住在国国籍
        六、教育华侨遵守尊重当地法律习俗
        七、协助华侨华人发挥“桥梁”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侨务政策执行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第一节 侨务政策落实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
        一、落实政策的“不得刁难”
        二、适当照顾是否“开后门”
        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第二节 广东福建落实侨房退还的社会影响
        一、侨房退还问题的历史成因
        二、侨房退还政策执行的难度
        三、侨房退还工作的显着成效
    第三节 一桩纠结的侨房退还案的政策因由
        一、政策“鼓励”下的申诉
        二、政策执行上的“无奈”
        三、久拖未决中的“困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挥侨务政策优势与助推经济发展
    第一节 发挥“侨”的作用来搞活经济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门路要多一点”
        三、“不要丧失机遇”
    第二节 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侨”企
        一、举足轻重的侨资企业
        二、蓬勃兴起的侨属企业
        三、紧跟政策的自办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侨界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影响效度
    第一节 侨界与统一战线工作
        一、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颇有渊源
        二、侨界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构成
        三、侨胞积极推进祖(籍)国的统一大业
    第二节 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一、正视侨务工作的外交特性
        二、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改善
        三、华侨华人的影响日益增强
    第三节 侨界参政议政的选择
        一、政治环境的认知差异
        二、制度机制的有效保障
        三、文化情感的认同归属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清代恰克图和广州对外贸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恰克图贸易
        1.3.2 广州贸易
        1.3.3 恰克图、广州外贸的比较及税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文章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恰克图和广州对外贸易的变迁
    2.1 恰克图贸易概述
    2.2 广州贸易概述
第三章 恰克图和广州贸易信用机制的比较
    3.1 恰克图贸易的信用机制
    3.2 广州贸易的信用机制
    3.3 比较分析:相同与差异
第四章 恰克图和广州贸易管理方式的比较
    4.1 管理机构的比较
        4.1.1 恰克图贸易的管理机构
        4.1.2 广州贸易的管理机构
        4.1.3 比较分析:相同与差异
    4.2 管理政策的比较
        4.2.1 恰克图贸易的管理政策
        4.2.2 广州贸易的管理政策
        4.2.3 比较分析:相同与差异
第五章 恰克图和广州商人盛衰变迁及原因的比较
    5.1 两地商人发展及原因的比较
        5.1.1 恰克图商人发展及原因
        5.1.2 广州商人发展及原因
        5.1.3 比较分析:相同与差异
    5.2 两地商人衰落及原因的比较
        5.2.1 衰落的原因
        5.2.2 衰落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 恰克图和广州商品结构与税收收入的比较
    6.1 两地商品结构的比较
        6.1.1 恰克图贸易的商品结构
        6.1.2 广州贸易的商品结构
        6.1.3 比较分析:相同与差异
    6.2 两地税收收入的比较
        6.2.1 恰克图贸易的税收收入
        6.2.2 广州贸易的税收收入
        6.2.3 比较分析:相同与差异
第七章 恰克图和广州贸易意义的比较
    7.1 相同之处
    7.2 差异之处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汉~民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城市史学研究现状
        1.3.2 国外城市史学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对梧州城市史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范围界定
        1.5.1 时间范围
        1.5.2 空间范围
第二章 梧州地理环境及城市选址
    2.1 梧州城市地理环境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人文地理条件
    2.2 梧州城市选址及城市建置沿革
        2.2.1 选址依据
        2.2.2 建置沿革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演变
    3.1 汉至唐代梧州的城池变化
        3.1.1 汉代“苍梧王城”——梧州历代城池的基础
        3.1.2 唐代“梧州城”——开始设置4门
        3.1.3 宋代“苍梧县城”——使用砖石作墙体材料
        3.1.4 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3.2 汉至宋代梧州城衙署位置考证
    3.3 汉至宋代梧州城市空间组成
        3.3.1 人口与城市空间发展
        3.3.2 梧州的军事空间
        3.3.3 梧州的居住及商业空间
        3.3.4 梧州的宗教空间
        3.3.5 梧州的文化教育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演变
    4.1 明清时期梧州的城池变化
        4.1.1 明代梧州城——首开5个城门
        4.1.2 清代梧州城——史上规模最为宏伟
        4.1.3 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4.2 明清时期梧州城市空间组成
        4.2.1 人口与城市空间发展
        4.2.2 桥梁与梧州的城市空间形态
        4.2.3 梧州军事及仓储空间
        4.2.4 梧州的政治空间
        4.2.5 梧州的商业及居住空间
        4.2.6 梧州的宗教祭祀空间
        4.2.7 梧州的教育空间及文化空间
        4.2.8 书院
        4.2.9 剧院及图书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5.1 拆城外拓
        5.1.1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5.1.2 拆墙筑路阶段
        5.1.3 规划和建设阶段
    5.2 梧州城市空间组成元素
        5.2.1 城市道路
        5.2.2 文化教育
        5.2.3 沿江林立的码头
        5.2.4 古建筑空间布局
    5.3 民国时期梧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发展
    6.1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选址
    6.2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交通
        6.2.1 非水不至的水陆交通特点
        6.2.2 水路交通变迁
    6.3 城市水系与梧州城市水利
        6.3.1 古代梧州城市给水系统组成
        6.3.2 古代梧州城市排水系统
        6.3.3 城市防洪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四、澳门经济文化会馆对外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3]浅谈廿一世纪澳门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 ——以三个中式项目为代表案例[D]. 柯浩然. 华侨大学, 2020(01)
  • [4]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对外交往空间结构变迁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D]. 郑志发.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6]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D]. 刘纯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5)
  • [7]清代恰克图和广州对外贸易比较研究[D]. 贾瑞. 山西大学, 2019(01)
  • [8]梧州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汉~民国)[D]. 孙将来. 广西大学, 2019(01)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澳门经济文化协会对公众开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