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取“非典”教训,改进空调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红[1](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食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光顾频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食堂的规划和设计一直被研究者重点关注。但是,高校食堂的热舒适性和节能特征,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表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存在将其高效应用在高校食堂的可能性。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特点显着,夏季气候炎热,过渡季时间长,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式通风设计策略中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节能潜力。自然通风降温技术所适应的建筑环境特征能够很好地与高校食堂的季节性使用特点相耦合。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能够排出浊气,避免空气污染和疾病传播。研究表明:特别是对于人员集中,散热量较大的高校餐厅这类建筑,在夏季和过渡季,合理应用自然通风能够带走室内热量;同时由于人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以适应较大幅度的环境温度变化,室内可以维持较高的温度而不需要运行空调设备;另外,在建筑表皮利用相变材料,则可以在白天学生就餐时还能充分利用夜间通风的降温效果。因此,通过形体和空间设计加强自然通风,结合相变材料应用于表皮降低室内温度,既可以提升用餐舒适度,也可以做到高校餐厅建筑的节能。本文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能为目标,研究揭示气候特征、食堂使用特征、建筑空间、形体、界面设计等多种因素的的协同作用规律,提出适用于提高自然通风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分析研究高校食堂的建筑空间特征和食堂功能布局特征,结合国内外高校食堂的使用特点和用餐人员的行为特点,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揭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使用特征与被动节能措施中自然通风的耦合规律,包括夏热冬冷地区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提高节能潜力的耦合规律,以及自然通风应用潜力与高校食堂使用时间特征的耦合规律。(二)通过高校食堂建筑设计及其室内环境改善和节能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结合长沙地区已建成的六所高校食堂的实地调研,从自然通风研究角度,提出五种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适用于自然通风的食堂建筑空间布局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CFD模拟的食堂建筑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设置不同的风向与建筑迎风面之间的夹角,模拟室内气流流动和风速分布,导出云图和测点风速进行分析比较,获得适宜每种模型的最佳朝向;将不同窗地面积比的各种食堂建筑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通风效果随着窗地面积比变化的敏感性,获得不同食堂建筑模型和窗地面积比对建筑自然通风的最佳组合;研究食堂功能布局等对自然通风的相互影响,提出不同食堂建筑模型的推荐功能布局形式。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自然通风应用的高校食堂建筑形体和空间布局的设计策略,使得高校食堂自然通风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可控因素。(三)研究提出基于特朗伯墙和相变蓄能被动通风构造技术的蓄能墙构造,辅助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研制了特朗伯蓄能墙系统,该系统由内外双层墙面组成,外墙玻璃层与内墙形成中间空气夹层,在内墙的内外墙面增加有高反射涂料及构造组成的夜间蓄冷相变材料集成系统。该双层板通过墙板内外墙通风口的开闭来发挥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选取高校食堂建筑模型三,将其界面进行改造,在建筑的四个朝向,采用通高的特朗伯蓄能墙替换原来的窗间墙。参照气候适应性评估方法,采用Energy plus模拟软件,通过模拟实验,对使用本技术前后全年舒适时间进行对比,验证了蓄能墙改善自然通风的作用,结果显示蓄能墙的设置能降低室内温度,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对比分析蓄能墙系统在不同朝向、不同季节的差异性,得到相应的界面设计新理念、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方法。(四)结合形体和空间布局,以及新型界面的构造和设计方法,形成了关于平面、空间、界面等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应用的设计策略。本文针对高校食堂建筑的使用特征和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提出了五种典型建筑空间模型,研究了有利于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形体和空间优化设计方法以及食堂功能布局优化方法;研究开发了能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蓄能墙,提出了相应的建筑界面设计方法。研究成果构成了一套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法。通过该措施和方法的推广应用,可以改善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室内热环境,创造怡人的用餐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同时做到节约能源,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的绿色设计和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华云[2](2019)在《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准时等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大部分位于地下(地铁),空间较为封闭,发生疫病传播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人员疏散难度较大。在地铁环境下爆发相关疫病时,传播迅速且不易控制。因此,做好地铁疫病传播的应急管理工作,有利于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保障社会安定和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从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研究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关于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通过所呈现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和研究机构共现图谱等发现,国内对于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研究存在不足;在对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危机管理4R理论对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并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有益经验(例如东京处置“沙林毒气事件”的经验),以期能够对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方面提供参考;最后基于4R理论提出完善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对策(主要从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4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该论文有图8幅,表2个,参考文献48篇。
潘文秋[3](2016)在《海沃地下商城空气质量品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所处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密集场所的空气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空气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问题。研究人员密集场所的空气质量品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淮南市海沃地下商城为研究对象,对现场进行实验测试,对测试的温度、湿度、风速、CO2浓度、甲醛浓度、TVOC浓度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商场的温度、风速存在不均匀现象,最高温度28.2℃与最低温度23℃,温度差有4℃,局部风速超过0.3m/s,局部CO2达到1900ppm,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据此,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利用专业的解算气流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软件Airpak对实际情况进行速度场、温度场、CO2浓度场进行模拟,最高温度28℃与最低24℃,温度差有4℃,风速最大处达到0.4m/s,局部CO2达到1923ppm,模拟结果显示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与实际测试结果一致。针对现有的通风方式进行改进,采取上送下回、下送上回不同的通风方式,对速度场、温度场、CO2浓度场以及空气年龄分布和PMV、PPD场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从速度场来看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两种通风方式均存在速度场分布不均匀。下送上回最大风速为0.25m/s,低于0.3m/s。(2)从温度场来看,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两种通风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分层现象。采取下送上回最高温度25℃与最低温度23℃,温度差为2℃以内。(3)从CO2浓度场来看,只有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会产生大量的CO2,上送下回与下送上回的通风方式最高的CO2浓度分别为823ppm、525ppm,不会产生CO2集聚等现象。(4)从空气年龄分布图、PMV和PPD分布图来看,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空气年龄最大,上送下回的通风方式次之,下送上回的通风方式空气年龄最小。上送上回与上送下回的通风方式在送风口及附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度较高的情况以及部分区域的热感。这是下送上回的通风方式所没有的。从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二氧化碳浓度场以及空气年龄分布图、PMV和PPD分布图来看,下送上回的通风方式最为合理,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刘男[4](2015)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构建”(51078104)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突发性传染病,指的是在短期内发生、有较大波及范围,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一种传染病疫情;因其意外性、高危害性、广泛影响力等特点,已经成为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医学与社会的双重难题;考验着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检验着医疗建筑、医疗设施的发展均衡性。本研究从医疗建筑网络化的角度出发,对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下的医疗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提出理论性的指导对策,并针对性的建构出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体系的具体操作模式。同时促进国家“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新医改政策在疾病防控领域的具体应用,在新医改政策的框架下完善当前的医疗建筑体系,完善医疗建筑设计方法。其最终的社会意义是探讨“以人为本”的从建筑领域出发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途径。本文的具体研究指向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以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网络结构为关注点,辅以系统论、协同论、区域科学理论等方法,创新性的提出了真实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网络、中介空间网络三位一体的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架构,并用网络配置计划对组成网络的医疗建筑要素进行具体的规划与设计指引,用网络运行机制对网络架构中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进行总结。研究循着从点到面的思路,从“中观”层面构成网络的医疗建筑要素的研究介入,向上拓展到城市规划层面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整合,向下则具象到保证医疗建筑网络体系顺畅运行的相关技术支撑,全方位的对医疗建筑网络体系进行了梳理。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要素的研究中,选取了整个网络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四类医疗建筑“结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空间以及基层传染病防控医疗机构,通过对近年来大量相关案例的分析,对这四类医疗建筑在网络中的职能、发展趋势以及设计要点进行梳理与阐述。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整合模式的探索中,从政策及策略层面提出以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城市医疗建筑规划专篇为目标的垂直整合模式,主要体现为规划功能、规划技术与规划程序的整合。进而在具体方法及手段层面描述了以“联动”为特质的医疗建筑水平整合模式,并主要以哈尔滨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城市医疗建筑规划专篇为例说明了这一特质在真实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网络、中介空间网络三个不同网络架构上的体现。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技术支撑的阐释中,以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全过程为线索,首先从广泛分析、精确控制和优化救治三个角度探索了技术支撑平台的构建方式;其次又从一体化预防、协同化控制和应急化救治三方面来明晰具体的技术支撑策略;最后还从相应的医疗技术方面,探索了其对于网络体系的辅助支持。
郝晓赛[5](2012)在《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院特性使已有医院建筑研究与建筑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密切关联。随着现代化发展,医院建筑中西方文化的印记逐渐弱化而社会影响则日益突显。当代欧美国家医院建筑呈现出与各国医疗服务提供的模式密切相关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我国主流医院建筑一直以“移植”西方经验为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后,因国情和医学社会软环境不同,医院中广泛存在着被称为“正确设计错误使用”的现代化场景与社会生活错位景象。这种医院建筑发展方式和社会环境特点,使得从医学社会学视野系统地探讨医院建筑与医学社会的关联、厘清当代问题的根源所在,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在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从医院物质空间研究需要出发,确立了医学社会学理论引入原则,并建立了医院的医学社会环境主要素框架;以英国和荷兰的医院建筑研究为主要对象,分析整合了已有散布的社会学思考,并在兼容于建筑规划领域的社会学理论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范式,构建了“医院建筑-医学社会学”各要素关联框架,并对其互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研究的历史回顾部分,分别沿着西医医院在华本土化演进中的“冲突-妥协”、当今国际现代医院与本土医学社会生活的“同步-错位”两条线索展开讨论,以“派生-类型建筑”概念、各时期医学社会要素对建筑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为基础,对中国和西方医院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进进行了比较研究,特别对中国医院建筑现代化过程进行了医学社会剖析;并从“疾病-病人-社会”角度讨论了与社会密切关联的传染病在中国医院建筑演进中的作用,用典型实例分析了传染病将疾病从个人范畴扩展至公共领域的特性对医院建筑发展的影响。在当代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医改对医院建筑的影响;结合设计理论实践、医院社会议题和各用户群体的医院建筑观点,综合性地呈现了当代医院建筑社会图景,分析了医院建设两极化发展、前期策划和后评估薄弱或缺失,医院建筑宾馆化与迷宫化等问题的社会根源;指出医院人本设计面临着社会结构性困境。研究认为,当前政府将医疗卫生工作定位由过去的居民生活消费归位为重要民生问题之一的深化医改方向,是改观医院建筑现状的基本驱动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医院建筑领域和卫生服务领域应结束长期分离发展的局面,开展跨领域合作、共同推动面向社会医疗需求的医院建筑发展,研究并对此给出了具体建议。
洪文艺[6](2011)在《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饭店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之下,有两大问题困扰着我国饭店业的未来发展:①饭店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②饭店业的未来发展缺乏先进理论的支撑。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饭店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一直被世界饭店业所关注;饭店业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新的支撑理论。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的环保饭店、节约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等,就是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进行的有益探索。然而,近30年的实践证明,“绿色饭店”所依托的主体理论越来越表现出局限与不足;“循环饭店”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层面强大的循环体系的支撑;“低碳饭店”的发展则离不开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碳”交易平台的支撑。因此,在现有条件之下,中国饭店业要想“突出重围”,必须走“生态饭店”之路。论文以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生态饭店的理论构建和实现途径进行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饭店的产品、行业、功能、管理等饭店的属性变化,分析了中国饭店从业态形式到产品内涵的深刻变化,并通过饭店的本质属性、主体、功能、组成结构及特征的分析,对饭店的概念进行了再定义,即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2)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提出饭店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本性、复合性、消费性、污染性、依赖性、开放性和高度敏感性的特征,其中,消费(消耗)是饭店系统的生态本质。(3)通过对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提出饭店生态系统中所有影响到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的稳定平衡、互惠共生的和谐关系问题都是饭店生态问题。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具体表现在:饭店自身、饭店对人、人对饭店、饭店对环境和环境对饭店等5个方面的生态问题。(4)基于绿色饭店的分析,重新修订了生态饭店的概念,即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5)探讨了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征,指出人、饭店、环境三大因子共同组成了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逐步递进的五个层次构成了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是生态饭店的四大功能;自然、经济和文化特征是生态饭店的本质特征;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饭店生态系统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6)提出了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三要素: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其中生态设计是关键,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问题;系统管理是基础,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系统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的问题;社会支撑是保障,它解决的是各种环境为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问题。(7)以江西景德镇紫晶宾馆为案例,通过对宾馆室内外环境质量的检测,分析了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和生态问题;建立了生态饭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饭店等级划分导向,评价结果表明紫晶宾馆属于EEE级(中级)生态宾馆;最后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出了紫晶宾馆达到更高等级的生态宾馆的实现途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对饭店和生态饭店进行了再定义,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2)初步建立了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从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角度提出“人、饭店、环境”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四大功能。生态饭店具有自然、经济和文化的综合特征,而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生态饭店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3)提出了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是实现生态饭店三条途径,生态设计可解决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系统管理能满足生态饭店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支撑是维持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4)探索性地构建了生态饭店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导向,并以景德镇紫晶宾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饭店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总结,运用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理论对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生态饭店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贾中[7](2010)在《医院建筑生态文化理论及设计创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化起于生态意识的觉醒,是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必须,是人和大地和谐共处,寻求最大环境效益、具有时代意义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在当今弘扬生命意义、崇尚健康的时代,医院建筑生态文化方向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文化类型,它立足现代、高瞻未来。医院建筑是由众多复杂部门组成的一种公共建筑类型,它是以人的生命健康需求为中心,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及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与消灭的规律、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为其首要任务,以现代医学理论及医学科技建构的人工与自然生态环境为手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密切相关。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化观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影响和促进着医院建筑创作的变革与创新,也是医学发展和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及建筑设计创作与实践的重要课题。论文以生态建筑学(Archi-ecology)、生态文化理念等相关学科前沿理论为出发点,在医院建筑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以医院建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历史演绎的规律性为先导,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医学背景和国内外医院建筑规划、建筑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历时的、文献的、形式的、环境的途径为主线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将生态学、生态建筑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环境心理学、文化学等与建筑学结合,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创新成果灵活运用与融汇的综合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医院建筑创新趋势和建筑设计创意、设计原则与方法的系统深入研究,并以相关工程实践进行校验和修正,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论文紧紧抓住医院建筑的特征及规律性,突出了现代医院建筑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技术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的属性、内涵,注重设计传达出观念更新的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设计理念与原则,从社区、自然环境中寻求真实的立足点,从真诚、细致的关注中获得适宜的设计方法,从医院建筑文化品质与美学价值的形式探索中展示其本真的性格。采用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与生态文化的建筑创作创造性思维、哲思逻辑、理性概设和推理研究方法,用生态观点研究人·医院建筑·总体环境,以有机论为特征,强调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用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物质与能量循环转化、信息流动等观点解析病人及与生命、健康有关的人与环境互动规律、认识和解决与医院建筑有关的问题。从学理性上弄清思想,提出一些新的、具有前瞻性、普适性的设计理念、思想、原则和方法,也通过医院建筑的生态文化建构研究促进城市与医院建筑、医院建筑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协调进化的过程,为我们理解医院建筑的人文性提供一个有益的样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以生态文化与医院建筑关系-现实辨析与批判-历史研究与借鉴-理念建构-方法建构-典例与实证分析为课题研究主线,论述重点集中在生态文化与医院建筑概念更新、历史演绎的规律性与发展创新的新视点、时代背景下医院建筑理念的更新和设计原则及方法四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地作了以下积极探索:对生态文化的人类文明新境界和愿景在当代医院建筑设计概念更新及内涵的共时性因素进行科学评价;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医院建筑、医疗环境历史演绎过程的规律性总结;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化时代意义的现实与前瞻性审视“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院建筑定位及规划、设计的新理念;生态文化设计创意构建和谐医疗环境原则及方法。
亓玉栋[8](2006)在《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品质》文中研究说明该文从新风量不足与新风口位置不合理、空调系统设备及用材、空调通风管道污染、气流组织、空气负离子、空调水系统等方面分析了不良的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技术措施,建议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风质量,加强对风管及空调设备的定期清洗与维护,改进室内的气流组织,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确保室内空气品质,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与行业标准。
齐丽艳[9](2006)在《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策略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建筑作为城市中人们生活、生产以及从事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整个西部地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市。随着西部大开发速度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急速增长,城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公共建筑防御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面对公共建筑安全的高风险现状,传统的安全工作方法重在事故发生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预防,这种方法虽然为防止事故做出了贡献,但又存在不少缺点。它的纵向分科、单项业务保安、事后处理等特点使得人们对事故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导致事故预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局面。文章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安全分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控制的方法、原则以及具体措施的探讨。由于是建立在系统研究、事先预测、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因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前瞻性进行事故预防,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论文将公共建筑安全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在安全分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总结出要实现公共建筑安全的总体目标,就要对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因素综合控制,并需要根据客观条件和不同指标对实现安全目标贡献的大小,分别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基于此思想,建立了重庆市公共建筑安全控制的总体思路,即控制影响因子的优先顺序为火灾、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恐怖袭击与破坏事件。通过对这些影响因子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出应对每种灾害风险的设计对策与原则。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及工作方法,以安全分级评价为基础,探讨降低灾害事故的控制思路;在控制方法上,根据指标对目标实现的优化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当某项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选用加强其他指标的安全度的方法来替代,以使建筑的整体性能达到安全目标。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和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及方法、研究框架等进行了简明的阐述,并对研究范围和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同时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目标。第二部分是第二章,从相关理论的阐述入手,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安全分级评价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安全控制的思路。
孙翔宇[10](2006)在《医院一般手术部环境控制理念与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医院建设和医疗费用已成为我国严重关注的重大问题。国标《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作为国家标准完成了修订即将颁布,其中提出了“一般手术部”的概念,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区(乡镇)医院发展。本文就承担的“医院一般手术部室内环境控制”科研课题展开了讨论,旨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思路和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进一步降低我国医院的造价与运行费用。 本文在进行调研与测定的基础上,了解了我国洁净手术部和一般手术室的现状。通过大量中外文献参阅,从手术室沿革与感染控制发展,以及国外先进国家相关标准的最新进展中,提出一般手术室应重点控制接触感染,适度降低空气途径感染控制要求。在分析手术室感染菌的特点与术后感染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本文比较了各种物理与化学消毒手段,提出以经济、合理、适度的物理(净化)与化学(消毒)手段相结合去实现一般手术部环境控制的思路。并强调应关注医院空调系统的二次污染与危害,提出将空调机作为污染源加以控制是术后感染控制的前提。最后重点讨论了适合我国一般手术部的人、物流程合理安排,在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的前提下,简化建筑布局,提出相应平面布局型式。根据一般手术室特点对各种空调系统进行计算与比较,提出了适用的空调系统方案。并利用实例计算和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做了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分析。提出利用正压渗透风作为辅助房间送风,大大降低了一般手术部的送风量。 本文提出了一般手术部的环境控制思路与技术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一般手术部发展,使医院建设投资合理化,降低医疗费用。
二、吸取“非典”教训,改进空调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取“非典”教训,改进空调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总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高校食堂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高校食堂建筑及自然通风的研究 |
1.3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方案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校食堂的特点与自然通风的关系 |
2.1 国内外高校食堂比较 |
2.1.1 国内高校食堂 |
2.1.2 国外高校食堂 |
2.1.3 总结 |
2.2 食堂的特点 |
2.2.1 食堂的定义 |
2.2.2 我国食堂的发展历程 |
2.2.3 高校食堂特点和企事业食堂对比 |
2.2.4 高校食堂特点及对设计的确定性 |
2.3 食堂的内部物理环境 |
2.3.1 声环境现状 |
2.3.2 光环境现状 |
2.3.3 空气环境现状 |
2.3.4 总结 |
2.4 高校食堂能耗情况分析 |
2.5 高校食堂室内通风的目标 |
2.5.1 食堂建筑对室内健康通风的要求 |
2.5.2 热舒适通风的要求 |
2.5.3 食堂建筑能源利用要求 |
第3章 自然通风设计和高校食堂特征的耦合 |
3.1 风环境设计的方法程序及措施 |
3.2 建筑风环境与场地设计的关联 |
3.2.1 建筑场地类型及特征 |
3.2.2 建筑群体布局 |
3.2.3 建筑单体形态 |
3.2.4 气候条件 |
3.3 风环境和建筑形式 |
3.3.1 影响通风的建筑因素 |
3.3.2 风能利用和减小风害 |
3.4 室内风环境的设计原理及策略 |
3.4.1 利用自然通风的特点 |
3.4.2 现代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
3.4.3 自然通风的方式 |
3.4.4 利用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模式 |
3.5 夏热冬冷地区和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
3.5.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 |
3.5.2 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
3.5.3 高校食堂季节性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
3.5.4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节能通风策略 |
3.6 自然通风技术在大体量的建筑中的运用 |
3.6.1 平面单元的竖井式自然通风 |
3.6.2 双层墙通风模式 |
3.6.3 天井分离餐厨通风模式 |
3.6.4 利用大通廊作为腔体实现通风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立食堂自然通风模型 |
4.1 高校食堂的建筑特征 |
4.1.1 高校食堂的平面布局形式 |
4.1.2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平面关系 |
4.1.3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空间组合形式 |
4.2 食堂模型建立的原则 |
4.2.1 食堂自然通风的区域 |
4.2.2 适宜的建筑形体 |
4.2.3 食堂自然通风的形式 |
4.3 建筑模型的平面及空间布局 |
4.3.1 规模及其他建筑参数的确定 |
4.3.2 食堂空间的组合形式 |
4.3.3 建立适宜于通风的食堂模型 |
4.3.4 模型与长沙六所已建成的高校食堂对比 |
4.4 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动态耦合计算 |
4.4.1 自然通风评价方法 |
4.4.2 模型及建筑计算 |
4.5 食堂模型及模拟设置 |
4.5.1 食堂CAD形体模型的分析 |
4.5.2 网格划分和湍流模型的选择 |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5.4 模拟计算的取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CFD自然通风模拟 |
5.1 模拟验证及模型模拟任务书 |
5.1.1 食堂模型的计算参数及外界条件 |
5.1.2 自然通风的计算方法 |
5.1.3 已有模型验证 |
5.2 迎风面与全年主导风向角度模拟 |
5.2.1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90° |
5.2.2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75° |
5.2.3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60° |
5.2.4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45° |
5.2.5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0° |
5.2.6 五个模型通风应用潜力对比 |
5.3 变风向角度模拟比较分析 |
5.3.1 模型一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2 模型二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3 模型三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4 模型四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5 模型五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6 五模型最佳角度的风速比较 |
5.4 窗地面积比模拟比较 |
5.4.1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一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2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二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3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三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4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四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5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五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6 本节小结 |
5.5 模型三有无温差条件下通风应用潜力比较 |
5.5.1 有温差条件的通风模拟 |
5.5.2 有无温差条件下模拟结果对比 |
5.6 模型二自然通风应用潜力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蓄能墙系统Energy Plus模拟 |
6.1 界面引入双层相变材料墙体结合夜间通风系统 |
6.1.1 特朗伯蓄热双层墙的类型介绍 |
6.1.2 相变材料壁板PCM Trumbo |
6.1.3 夜间通风蓄冷系统界面 |
6.2 长沙气象数据分析 |
6.2.1 长沙基础信息 |
6.2.2 气象分析软件介绍 |
6.3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设 |
6.3.1 国内外能耗模拟软件比较 |
6.3.2 建筑几何模型建立 |
6.3.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信息 |
6.3.4 人员、灯光、设备作息时间设定 |
6.3.5 模型工况说明 |
6.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4.1 南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2 北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3 东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4 西向模拟结果分析 |
6.5 模拟结果对比 |
6.5.1 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5.2 各季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5.3 各季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6 特朗伯墙板夜间蓄冷系统的发展延伸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设计验证及研究总论 |
7.1 被动节能策略集成的建筑模型 |
7.1.1 食堂模型的平面布局 |
7.1.2 食堂模型的立面外观及效果图 |
7.1.3 食堂模型的内部布局及外墙构造 |
7.2 食堂模型CFD模拟的结果分析 |
7.2.1 测速点的平均风速分析 |
7.2.2 有无温差的风速及云图比较 |
7.2.3 窗地面积比结果分析 |
7.2.4 迎风面与主导风的角度对比 |
7.3 Energy-plus模拟蓄能墙的效果验证 |
7.3.1 模拟结果显示 |
7.3.2 蓄能墙与空调的经济性比较 |
7.4 自然通风研究方法及设计策略 |
7.4.1 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
7.4.2 高校食堂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2)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主要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疫病传播及应急管理的主要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3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中的问题与原因 |
3.1 徐州地铁情况介绍 |
3.2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现状 |
3.3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致因分析 |
4 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借鉴 |
4.1 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具体实践 |
4.2 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对徐州的启示 |
5 完善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对策 |
5.1 提高重视程度,完善专项预案 |
5.2 加强监测预警,收集应急信息 |
5.3 加强各方合作,建立专业队伍 |
5.4 增强处置能力,注重事后总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海沃地下商城空气质量品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人员密集场所空气品质控制理论分析 |
2.1 人员密集场所的空气品质标准 |
2.1.1 空气品质的概念 |
2.1.2 人员密集场所的空气品质执行标准 |
2.2 人员密集场所的空气品质控制方法 |
2.2.1 我国对于密集场所空气品质控制采用的技术手段 |
2.3 气流组织 |
2.3.1 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 |
2.3.2 气流组织的任务 |
2.3.3 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指标 |
2.4 针对气流组织数值模拟方法的选取 |
2.4.1 射流理论 |
2.4.2区域模型 |
2.4.3 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 |
2.4.4 模型实验 |
2.5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2.5.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5.2 紊流流动数值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3 地下商城现状测试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现场采取的污染物控制方法 |
3.3 主要污染物来源与测试分析 |
3.3.1 地下商城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分析 |
3.3.2 地下商城主要污染物主观测试方案 |
3.3.3 地下商城主要污染物客观测试方案 |
3.4 地下商城现有控制手段所存在的问题 |
3.5 现有问题产生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
3.5.1 地下商场现有问题产生的危害 |
3.5.2 针对现有问题选取的方案组合 |
3.6 本章小结 |
4 控制效果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选取 |
4.1 模拟软件的选取 |
4.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
4.2.4 网格的划分 |
4.2.5 收敛准则和松弛因子 |
4.3 模拟工况 |
4.4 本章小结 |
5 地下商城空气质量品质控制方案优化 |
5.1 最佳优化方案的评判标准 |
5.1.1 通风方式对空气年龄、PMV和PPD的影响 |
5.2 现状模拟与分析 |
5.3 改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
5.4 改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分析对比 |
5.5 最佳空气品质控制方案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现状对比 |
1.2.2 国内外关于医疗建筑发展趋势的研究 |
1.2.3 国内关于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的研究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 |
1.4.1 网络结构研究主框架 |
1.4.2 疫情防控研究辅框架 |
第2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概述 |
2.1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化 |
2.1.1 人类疾病谱中的突发性传染病变迁 |
2.1.2 新医改下医疗建筑布局的演化 |
2.1.3 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矛盾 |
2.1.4 网络模式萌芽 |
2.1.5 网络协同趋向 |
2.2 网络空间架构 |
2.2.1 真实空间网络 |
2.2.2 虚拟空间网络 |
2.2.3 中介空间网络 |
2.3 网络运行机制 |
2.3.1 立体空间模式 |
2.3.2 动态互联协议 |
2.3.3 持续发展方向 |
2.4 网络配置计划 |
2.4.1 网络硬件计划——医疗建筑设计策略 |
2.4.2 网络整合计划——医疗建筑规划方法 |
2.4.3 网络软件计划——医疗建筑技术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构成要素 |
3.1 网络中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3.1.1 级能明晰 |
3.1.2 研防共生 |
3.1.3 平灾结合 |
3.2 网络伺服——传染病专科医院 |
3.2.1 功能完整 |
3.2.2 隔离优先 |
3.2.3 效率兼顾 |
3.2.4 求同存异 |
3.3 网络拓展——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空间 |
3.3.1 协同空间 |
3.3.2 规避感染 |
3.3.3 多级转换 |
3.4 网络缓冲——基层传染病防控医疗机构 |
3.4.1 基层服务 |
3.4.2 弹性防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整合模式 |
4.1 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
4.1.1 整合目标 |
4.1.2 整合原则 |
4.1.3 网络整合下医疗建筑规划的特质 |
4.2 垂直整合模式 |
4.2.1 垂直整合背景 |
4.2.2 规划功能整合 |
4.2.3 规划技术整合 |
4.2.4 规划程序整合 |
4.3 水平整合模式 |
4.3.1 虚拟空间网络中的医疗建筑规划模式 |
4.3.2 真实空间网络中的医疗建筑规划模式 |
4.3.3 中介空间网络中的医疗建筑规划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技术支撑 |
5.1 技术支撑平台构建 |
5.1.1 基于大数据构建疫情广泛分析平台 |
5.1.2 基于GIS算法构建疫情精确控制平台 |
5.1.3 基于空间信息构建疫情优化救治平台 |
5.2 技术支撑策略生成 |
5.2.1 网络一体化预防策略 |
5.2.2 网络协同化控制策略 |
5.2.3 网络应急化救治策略 |
5.3 医疗技术辅助支持 |
5.3.1 负压病房与负压病区技术 |
5.3.2 实验室技术 |
5.3.3 移动防控与救治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为了更贴近社会需求的医院设计 |
1.1 我国医院建筑现状与理论困境 |
1.1.1 建设极化与本土研究匮乏 |
1.1.2 医院特殊性与学科新方向 |
1.2 选题概念界定与几点说明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几点说明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 |
1.3.1 医院建筑研究视角与现状 |
1.3.2 医学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 |
1.3.3 建筑规划领域新研究动向 |
1.4 研究目的与线索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线索 |
1.5 研究方法与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方法与理论基础 |
2.1 引入:医学社会学方法与理论 |
2.1.1 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 |
2.1.2 医学社会学主要内容和引入原则 |
2.1.3 研究引入的主要概念与理论观点 |
2.2 兼容:建筑规划领域的社会视角 |
2.2.1 建筑学领域的社会视角 |
2.2.2 城市规划社会学的发展 |
2.3 整合:医院建筑研究领域已有社会思考 |
2.3.1 英国:构筑建筑与社会需求的桥梁 |
2.3.2 荷兰:从封闭医疗城到开放式医院 |
2.3.3 医院建筑设计的社会学拓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本研究理论框架与“医院建筑-医学社会”关联初探 |
3.1 本研究范式构建 |
3.1.1 范式释义 |
3.1.2 本范式构建基础 |
3.1.3 范式内容和框架 |
3.2 医院各发展阶段的建筑演进研究 |
3.2.1 研究定义与内容 |
3.2.2 医院的派生与类型建筑 |
3.3 医院建筑与医学社会要素的互动 |
3.3.1 社会结构、医疗不均等的建筑表达 |
3.3.2 医疗体制对医院建筑的促进与制约 |
3.3.3 医院社会角色影响设计重心的转变 |
3.3.4 医院科层化和建筑服务目标的异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溯源:西方医院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进 |
4.1 西方医疗服务的社会供给 |
4.1.1 与医院同步的全科医生服务传统 |
4.1.2 当代医疗服务的构成与使用特点 |
4.2 西方医院发展分期与已有研究视角 |
4.2.1 西方医院发展的四个阶段 |
4.2.2 西方已有研究的四种视角 |
4.3 作为宗教活动中心的医院建筑 |
4.3.1 三种类型:合设、附设与独设 |
4.3.2 建筑特点:医院“为神而建” |
4.4 贫民院与临终之家的医院建筑 |
4.4.1 世俗社会的贫民院和临终者之家 |
4.4.2 教会医院重启与宫殿式医院终结 |
4.5 作为医学技术中心的医院建筑 |
4.5.1 医院:从“社会仓库”到医学中心 |
4.5.2 现代医院三特征:教会医院的遗产 |
4.5.3 当代不同社会不同的医院建筑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医院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进 |
5.1 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供给 |
5.1.1 此消彼涨的本土医学与西方医学 |
5.1.2 当代医疗服务的构成与使用特点 |
5.2 中国医院已有研究与发展分期 |
5.2.1 中国已有研究的三种视角 |
5.2.2 中国医院发展的四个阶段 |
5.3 作为行政机构与慈善场所的医院建筑 |
5.3.1 汉至清末前的医院:官办机构与民间慈善事业 |
5.3.2 传统中医医疗场所:控制模糊的亲情空间 |
5.4 作为传教与殖民服务场所的医院建筑 |
5.4.1 清末沿开埠城市扩散的西医院 |
5.4.2 医院建筑“西学东渐”与本土化 |
5.5 作为近代国家卫生服务场所的医院建筑 |
5.5.1 经济与社会动荡中的医院建筑 |
5.5.2 复杂社会环境的不同建筑表达 |
5.6 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卫生设施的医院建筑 |
5.6.1 计划经济卫生保健政策与医院 |
5.6.2 勤俭建国的首次医院建设浪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作为历史指标的传染病与中国医院建筑演进 |
6.1 传染病与中国医学社会进程 |
6.1.1 传染病医学社会学议题 |
6.1.2 传染病“隐喻“与歧视 |
6.1.3 传染病与中国医学社会 |
6.2 中国传染病医院建筑的发展 |
6.2.1 我国传染病医院发展 |
6.2.2 传染病医院的“隔离” |
6.2.3 东北鼠疫后的滨江医院 |
6.2.4 北京地坛医院的留与迁 |
6.2.5 速成的北京小汤山医院 |
6.2.6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组建 |
6.3 传染病对普通医院建筑的影响 |
6.3.1 推动医院发展与体系化 |
6.3.2 医院灵活应对突发疫情 |
6.3.3 防感染空间措施的强化 |
6.3.4 近现代卫生观念的改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当代医院建筑现状述评 |
7.1 医改后近 30 年的医院建设 |
7.1.1 医改三阶段与医院建筑发展 |
7.1.2 医院评级对医院建筑的影响 |
7.1.3 社会环境与建筑的同步国际 |
7.2 现代医院场景与生活场景错位 |
7.2.1 设计理论实践与社会议题重心错位 |
7.2.2 设计理想愿景与使用错位 |
7.3 医院建筑现存问题的社会学初步调研 |
7.3.1 民众视角:医疗服务的场所 |
7.3.2 医院工作者视角:工作场所 |
7.3.3 主管视角:福利或经营设施 |
7.4 医院人本设计的结构性困境 |
7.4.1 服务目标异化下的医院建筑 |
7.4.2 科层化医院的复杂建筑路线 |
7.4.3 服务体系失衡下的空间环境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医学社会与医院建筑编年简表(1835-1985) |
附录B 医院建筑现场调研问卷 |
附录C 医院建筑观点调查问卷 |
附录D 访谈记录-01 |
附录D 访谈记录-02 |
附录D 访谈记录-03 |
附录D 访谈记录-04 |
附录D 访谈记录-05 |
附录D 访谈记录-06 |
附录D 访谈记录-07 |
附录D 访谈记录-08 |
附录D 访谈记录-09 |
附录D 访谈记录-10 |
附录D 访谈记录-1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饭店的研究进展 |
1.2.2 饭店生态系统及管理研究 |
1.2.3 饭店环境管理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建筑研究进展 |
1.2.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3 生态饭店的理论支撑 |
1.3.1 基础生态学理论 |
1.3.2 应用生态学理论 |
1.3.3 现代饭店管理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2 饭店与饭店生态系统 |
2.1 饭店的属性变化与再定义 |
2.1.1 饭店的属性变化 |
2.1.2 饭店定义的再研究 |
2.2 饭店生态系统分析 |
2.2.1 饭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
2.2.2 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 |
2.2.3 饭店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4 饭店生态系统的功能 |
2.2.5 饭店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3 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 |
3.1 关于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 |
3.1.1 饭店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生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3.1.2 饭店环境管理理论将被饭店生态思想所取代 |
3.2 饭店生态问题的系统分析 |
3.2.1 饭店自身的生态问题 |
3.2.2 饭店对人的生态问题 |
3.2.3 人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
3.2.4 饭店对环境的生态问题 |
3.2.5 环境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架 |
4.1 生态饭店的定义与内涵 |
4.1.1 绿色与生态的辨析 |
4.1.2 生态饭店的内涵理解 |
4.2 生态饭店的组成 |
4.2.1 生态饭店中人的因子 |
4.2.2 生态饭店中的环境因子 |
4.3 生态饭店的结构 |
4.3.1 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 |
4.3.2 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 |
4.4 生态饭店的功能 |
4.4.1 功能一:经济高效运行 |
4.4.2 功能二:安全健康舒适 |
4.4.3 功能三:环境友好持续 |
4.4.4 功能四:社会和谐稳定 |
4.5 生态饭店的特征 |
4.5.1 生态饭店的自然特征 |
4.5.2 生态饭店的经济特征 |
4.5.3 生态饭店的文化特征 |
4.6 生态饭店的生态伦理 |
4.6.1 人和饭店在系统中的道德规范 |
4.6.2 饭店"以人为本"的生态准则 |
4.6.3 鉴别饭店生态行为的基本原则 |
4.6.4 生态饭店产品的道德伦理尺度 |
4.6.5 环境责任与市场结合的饭店伦理 |
4.6.6 生态饭店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
4.7 生态饭店的分类 |
4.8 本章小结 5 生态饭店的实现途径 |
5.1 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关键 |
5.1.1 传统环境措施的局限性 |
5.1.2 构建生态饭店的三要素 |
5.2 生态饭店的设计建设 |
5.2.1 饭店设计的生态化 |
5.2.2 饭店建设的生态化 |
5.2.3 饭店改扩建的生态化 |
5.3 生态饭店的系统管理 |
5.3.1 饭店系统管理理论的创新 |
5.3.2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优势 |
5.3.3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原则 |
5.3.4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内容 |
5.4 生态饭店的社会支撑 |
5.4.1 政策体制的支撑 |
5.4.2 生态技术的支撑 |
5.4.3 生态人才的支撑 |
5.5 本章小结 6 生态饭店的案例研究——江西景德镇市紫晶宾馆 |
6.1 景德镇与紫晶宾馆概况 |
6.1.1 作为案例研究的理由 |
6.1.2 景德镇市概况 |
6.1.3 紫晶宾馆简介 |
6.2 紫晶宾馆的生态现状分析 |
6.2.1 重要生态指标检测分析 |
6.2.2 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 |
6.2.3 紫晶宾馆的生态问题 |
6.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
6.3.1 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 |
6.3.2 指标筛选与权重确定 |
6.3.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
6.4 紫晶宾馆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
6.4.1 硬件途径 |
6.4.2 软件途径 |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几点建议 |
7.4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
(7)医院建筑生态文化理论及设计创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表格目录 |
插图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界定 |
1.1.1 选题背景与立论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课题研究内容、范围 |
1.2 生态文化学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医院建筑设计理论 |
1.3.2 国外医院建筑设计理论评析 |
1.4 生态文化观是当代医院建筑设计创新方向之一 |
1.4.1 “生态”的涵义 |
1.4.2 生态文化超越近现代文化范式 |
1.4.3 生态文化是医院建筑设计理念发展的新平台、新动力 |
1.5 医疗卫生概念解释及与本课题研究的关系 |
1.6 研究框架 |
2 医院建筑的历史钩沉与 21 世纪创新思维 |
2.1 医院建筑在历史反思中走向生态文化深层内涵 |
2.1.1 中国医院建筑设计理念现状分析——功用主义误区 |
2.1.2 中国医院建筑实践反思 |
2.2 传统医疗环境的生态文化意识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宝贵基因 |
2.2.1 自然哲学、宗教医学与中国生活环境、宗教环境式医疗环境 |
2.2.2 基督教医学与精神、慈善医疗环境的哲学意识 |
2.2.3 还原思维突出的近代工业环境式医疗环境“功与过” |
2.2.4 西方二十世纪 50 年代以后的医疗环境生态探索 |
2.3 进化式医院建筑与生态文明同构 |
2.3.1 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健康问题是医疗环境根本变因 |
2.3.2 对医疗环境服务对象的行为心理哲学解读 |
2.3.3 功利主义冲击下医疗环境的人道主义原则 |
2.3.4 以病人为主体的整体医学是医疗环境新定位的直接动因 |
2.4 小结 |
3 生态文化与医院建筑设计创新 |
3.1 医院建筑设计促进生态系统整体性、有机性、演进活力形成 |
3.1.1 促进医患者身心与社会、环境同步发展的兼容性环境 |
3.1.2 医院建筑是病人、使用者与各层次环境生态互动的场所 |
3.1.3 在制约与回应中塑造医院建筑环境的人文精神 |
3.1.4 新技术秩序、生态化医疗环境并重的技术性空间环境 |
3.2 医院规划、建筑设计促进与总体环境的共生 |
3.2.1 卫生资源的系统配置——公平与效益的结合 |
3.2.2 医院建筑与自然界物质、能量、信息的生态和谐关系 |
3.3 生态美学与医院建筑艺术形式 |
3.3.1 生态美学与医院建筑艺术化 |
3.3.2 医院建筑艺术倾向体现医疗、保健环境共性与个性结合的美感 |
3.3.3 现代医院建筑形式与“人·建筑·各层次环境”和谐美 |
3.3.4 医院建筑以象征手法弘扬生命价值的人文内涵美 |
3.4 医院建筑生态文化设计方法学探索与借鉴 |
3.4.1 医院建筑传统设计方法误区——线性逻辑、片面思维的局限 |
3.4.2 以综合系统化设计增进医院建筑科学性、整体性 |
3.4.3 以开放式综合设计方法,提升医院建筑的人文素质 |
3.4.4 学习生命高度有机、合理性,优化医院建筑生态性能 |
3.5 小结 |
4 生态文化设计创意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
4.1 医院建筑情系生态,巧因环境 |
4.1.1 整体医疗环境的生态文化设计创意要点 |
4.1.2 利用医疗环境的绿色生态优势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
4.1.3 医疗环境生态全息化,综合满足现代病人需求 |
4.1.4 医疗环境智能化,提高病人的生态环境质量 |
4.1.5 医院建筑与城市、社区相互支持、协同发展 |
4.1.6 医院空间的灵活性、多义性促进医疗环境变革、发展 |
4.2 从病人需求出发,建构生态文化特色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 |
4.2.1 从病人特殊需求出发,拓展医疗环境内涵的设计创意 |
4.2.2 为住院病人创造温情而富于文化氛围的医疗环境 |
4.2.3 依据知觉的生态原理,建构宜人的医疗空间环境 |
4.2.4 从弱势群体角度看多元文化医疗环境的优点 |
4.3 人性化与医疗功效结合的医院环境设计策略 |
4.3.1 人性化与富有情感色彩的医疗环境 |
4.3.2 医院空间环境以整体构思突出生态意识 |
4.3.3 医院室内环境设计:技术、人文、自然结合 |
4.3.4 医院室外环境设计:肇自然之性,化文明之灵 |
4.3.5 医护人员工作环境设计:效率与情感结合 |
4.3.6 陪护人员环境设计:轻松、舒适的氛围、设施 |
4.3.7 促进病人主体性,技术与精神结合的无障碍设计 |
4.4 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实践设计:瑞康国际医院概念设计 |
5.1.1 经开大道方案——都市中绿色医院 |
5.1.2 唐家沱方案——阴阳化生的医疗环境 |
5.2 国内外医院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实例 |
5.2.1 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学中心——统筹安排、精细设计的环境意识 |
5.2.2 美国施里纳儿童医院——利用有限资源创造综合生态、健康环境效益 |
5.2.3 上海中山医院综合楼——感性、理性结合以促进人-环境的紧密联系 |
5.2.4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现代空间承载传统医疗环境优秀基因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课题特色与创新性 |
6.3 课题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索引 |
序言 |
0.1 选题背景 |
0.2 相关概念界定 |
0.2.1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相关界定 |
0.2.2 安全 |
0.2.3 安全设计 |
0.3 课题研究方法及框架 |
1 论文研究介绍 |
1.1 本论文在课题中的定位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建筑安全研究进展 |
1.2.2 我国建筑安全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界定及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2 公共建筑安全控制分析 |
2.1 安全控制相关理论阐述 |
2.1.1 安全系统理论 |
2.1.2 基于能量转移的危险源理论 |
2.1.3 基于风险管理的风险控制理论 |
2.2 基于安全分级的控制分析 |
2.2.1 安全分级评价的指导作用 |
2.2.2 安全控制的思路 |
2.2.3 安全控制指标分析 |
2.3 安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
2.3.1 总体目标 |
2.3.2 设计原则 |
2.4 安全控制措施 |
2.4.1 安全控制措施分类 |
2.4.2 安全措施的优选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火灾风险控制的设计策略 |
3.1 完善被动防火设计 |
3.1.1 合理的总体布局 |
3.1.2 确保建筑的耐火等级 |
3.1.3 重点控制防火分区 |
3.1.4 严格划分防烟分区 |
3.1.5 加强防火分隔物的防火性能 |
3.2 加强主动防火设计 |
3.2.1 控制火源 |
3.2.2 强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3.2.3 合理设计防排烟系统 |
3.3 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
3.3.1 合理设计安全出口 |
3.3.2 控制安全疏散距离 |
3.3.3 合理组织疏散路线 |
3.3.4 增加诱导疏散设施 |
3.4 加强日常消防管理 |
3.4.1 加强对使用者的防火教育 |
3.4.2 加强工作人员防火、灭火知识技能培训 |
3.4.3 与专业消防队伍保持畅通的联系并建立义务消防队 |
3.4.4 设专职值班员 |
3.5 本章小结 |
4 自然灾害风险控制的设计策略 |
4.1 地质灾害风险控制 |
4.1.1 减少建筑接地 |
4.1.2 合理组织排水系统 |
4.1.3 加强边坡防护 |
4.1.4 加强灾害管理 |
4.2 地震灾害风险控制 |
4.2.1 场地选择 |
4.2.2 把握建筑体型 |
4.2.3 提高结构构件的延性 |
4.2.4 布置多道抗震防线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物应对爆炸袭击与生化污染物传播的设计策略 |
5.1 建筑物应对爆炸袭击的安全设计 |
5.1.1 爆炸袭击对建筑物的破坏效应 |
5.1.2 构建建筑外部屏障 |
5.1.3 加强结构性防护 |
5.1.4 增设安全防范措施 |
5.2 建筑预防生化污染物传播的安全设计 |
5.2.1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与传播途径 |
5.2.2 控制污染源 |
5.2.3 加强建筑重点部位的防护 |
5.2.4 合理利用自然通风 |
5.2.5 改进空调通风系统 |
5.2.6 设备独立分区 |
5.2.7 净化室内空气 |
5.3 本章小结 |
6 策略应用分析 |
6.1 会展类建筑的特点 |
6.2 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
6.3 控制目标与方法 |
6.3.1 安全设计的目标 |
6.3.2 安全控制分析 |
6.4 存在的问题及安全对策 |
6.4.1 问题分析 |
6.4.2 应对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医院一般手术部环境控制理念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沿革与选题背景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综合医院一般手术部概述 |
1.2.1 一般手术部的概念 |
1.2.2 一般手术部的特点 |
1.2.3 一般手术部的应用范围 |
1.2.4 一般手术部术后感染控制思路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综合医院一般手术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章 一般手术部的环境控制要求与措施 |
2.1 微生物污染概述 |
2.1.1 微生物的定义 |
2.1.2 微生物种类与特性 |
2.1.3 微生物传播途径与特性 |
2.1.4 微生物群体生长与繁殖 |
2.2 术后感染及其控制理论的发展 |
2.2.1 术后感染的概况 |
2.2.2 术后感染控制理论的发展 |
2.3 无菌环境控制手段及其发展 |
2.3.1 传统无菌技术与其局限性 |
2.3.2 物理除菌手段与措施 |
2.3.3 现代无菌技术与控制理念 |
2.3.4 总结 |
2.4 综合医院一般手术部的控制措施 |
2.4.1 基本控制要求 |
2.4.2 洁净技术的综合控制 |
2.4.3 温和空调的应用 |
2.5 手术部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般手术部空调系统二次污染的防治 |
3.1 空调系统中二次污染 |
3.1.1 二次污染的产生及危害 |
3.1.2 正确评估一般手术部空调系统 |
3.2 一般手术部控制空调系统产生二次污染的措施 |
3.2.1 传统控制思路与措施的局限性 |
3.2.2 现代控制理念与措施 |
3.2.3 空调系统的细菌控制 |
3.2.4 目前各国家标准的对策 |
3.2.5 我国现有的对策 |
3.3. 医用空气处理机组 |
3.3.1 概述 |
3.3.2 医用空气处理机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
3.3.3 医用空调系统的发展对医用空气处理机组新要求 |
3.4 空调系统二次污染调研与分析 |
3.4.1 实例调研与检测 |
3.4.2 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医院一般手术部空调系统的方案 |
4.1 一般手术部概念与洁净手术部的区别 |
4.2 一般手术部的平面布局 |
4.2.1 平面布局的原则 |
4.2.2 平面布局的形式 |
4.3 空调系统的划分与型式 |
4.3.1 系统划分 |
4.3.2 系统型式 |
4.4 一般手术部空调的热湿处理方案 |
4.4.1 空调系统技术参数及特点 |
4.4.2 热湿处理方案 |
4.5 一般手术室气流组织模拟分析 |
4.5.1 手术室模型 |
4.5.2 模拟结果比较与分析 |
4.5.3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关于综合医院一般手术部概念的提出和环境控制思路 |
5.1.2 关于空调系统的二次污染 |
5.1.3 关于一般手术部的空调系统方案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吸取“非典”教训,改进空调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D]. 刘晓红. 湖南大学, 2020(02)
- [2]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研究[D]. 华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海沃地下商城空气质量品质控制技术研究[D]. 潘文秋.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4]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研究[D]. 刘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4)
- [5]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D]. 郝晓赛. 清华大学, 2012(07)
- [6]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 洪文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7]医院建筑生态文化理论及设计创意研究[D]. 贾中. 重庆大学, 2010(12)
- [8]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品质[J]. 亓玉栋.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04)
- [9]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策略初探[D]. 齐丽艳. 重庆大学, 2006(01)
- [10]医院一般手术部环境控制理念与措施[D]. 孙翔宇. 同济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