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重点公益林现状及保护措施

多伦县重点公益林现状及保护措施

一、多伦县重点公益林的现状与保护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文中指出土地沙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正蓝旗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土地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又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对正蓝旗地区沙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与治理。本文以正蓝旗内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首要指标,对研究区沙化土地进行分级,结合正蓝旗土地沙化类型分级标准对现状进行评价,明确土地沙化等级及分布位置,并结合区域沙化程度,进行详细分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阅读、实地考察,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本研究拟为区域沙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依据与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蓝旗的沙化土地总面积为7390.76 km2,占全旗总面积的72.59%,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较小,为357.62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83%,重度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63.64 km2,占比为22.51%,中度沙化土地面积最大,为2492.04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3.72%,轻度和微度沙化土地的面积分别为1695.79 km2和1181.91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2.94%和16.00%。(2)正蓝旗沙化土地规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和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三个分区。在每个分区内,结合区域沙化程度,按照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所需实施的措施进一步划分为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公益林保护区等四个措施分区。(3)正蓝旗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采用重点治理技术措施,在全年禁牧的基础上,主要对流动沙丘采取“沙障+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模式,对风蚀坑不同部位建立“沙障+人工播种”恢复植被;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采用轻度利用技术措施,针对滩地过牧性草场采取“围栏封禁+4-5月禁牧”,沙地过牧性草场依据草场退化程度分别采取“全封+半封”等措施,风蚀化草场采取“全年禁牧+沙障+人工播种”以恢复植被;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采用平衡利用技术措施,针对区域零星分布的沙化程度较重的土地采用生态毯治理,并强化放牧管理,合理利用;公益林区采用以严格保护为主,科学抚育为辅的综合措施,并以林间打草方式进行适度利用。

高艺宁[2](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包塔娜[3](2018)在《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蒙古接壤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主要战略。随着这些战略的深入实施,今后将改革创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联手建造并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辐射带动邻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产业转移的载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与京津冀毗邻的内蒙古接壤地区拥有天然的区位、资源优势,这对于接壤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但是内蒙古接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所以,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出发,选取与京津冀城市群接壤的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作为本文分析的研究对象,利用ArcGIS与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区2010年--2016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再从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因素入手,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立足于生态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以京津冀城市群为扩展源,选取了坡度、植被覆盖度、GDP、人口密度、距离公路以及铁路的距离等阻力因子,构建土地利用优化模型,对扩展源最小阻力面进行模拟,再根据阻力等级划分出低阻力区、中阻力区、较高阻力区以及高阻力区,依据综合阻力面获取空间发展的最优路径,据此提出内蒙古接壤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京津冀辐射带构建符合研究区土地利用优化模型,目前可供于开发的低阻力区面积仅为38554公顷,而中阻力区、较高阻力区面积为14384211公顷和123935320公顷,研究区高阻力区面积为6586113公顷,并且根据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在各区域内优化配置出土地利用类型的各个地类面积,使研究区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得到最优发展。内蒙古地区可以利用天然的资源优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现有格局、制定土地利用优化政策及保障措施,充分发挥研究区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使土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具体措施为:加强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充分发挥口岸对外开放作用,形成铁路、公路、航空、陆港等多种通关方式的口岸格局;地域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得区域协同发展的情况下土地利用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共赢。

周佳宁[4](2017)在《内蒙古多伦县土壤侵蚀与LUCC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借助"3S"技术,并结合遥感、地形、降雨、土壤等基础资料,对内蒙古多伦县近10a来(2004-2014年)LUCC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RUSLE模型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该区土壤侵蚀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LUCC与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的耦合关系;最终对区域土壤侵蚀防控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2004-2014年,多伦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其中林地大幅度增加,10a间共增加907.40km2,未利用地大幅度减少,共减少470.23km2;研究初期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以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而至研究期末,草地、林地和耕地则占据主要优势,草地始终为本底地类,三期占比均在48%以上;10a间建设用地集中分布趋势明显,水域和未利用地有集中程度减弱的趋势;,耕地、林地和草地基尼系数均低于0.4,表明这三类用地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且稳定。2.10a间,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逐年好转。其中水蚀面积减少354.85km2;侵蚀总量减少10.25×104t;且各期水蚀强度均以微度和轻度为主,其中微度侵蚀三期面积占比分别为39.00%、41.46%和43.25%;区域风蚀面积由2004年的1577.52km2减小到2014年的1033.41km2,共减少544.11km2;风蚀强度从研究初期的中度以上侵蚀为主转为研究期末的中度以下侵蚀为主;10a间,水蚀和风蚀侵蚀强度增加的面积均小于侵蚀强度减弱的面积,这说明区域土壤侵蚀不断改善。3.多伦县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其中各期草地水蚀和风蚀面积均最大,但其水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风蚀强度则以中度为主;研究初期,未利用地水蚀和风蚀面积由2004年的442.09km2和461.47km2减少为2014年的2.42km2和5.19km2,且侵蚀强度变化表现为水蚀以强烈、极强烈逐步转为微度和轻度,而风蚀始终以强烈为主;耕地侵蚀面积较大,且各期水蚀和风蚀均以强烈侵蚀为主;10a间林地侵蚀强度均以微度和轻度为主。4.分析得出,引起区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地类是耕地和草地,其中耕地应考虑水蚀和风蚀的综合防控,草地则以风蚀防控为主;前者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有陡坡退耕、缓坡梯化、留茬、免耕和少耕等,后者则应从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入手,采取包括"围栏封育"、"禁牧舍饲"、人工种草在内的等多种措施。

岑晓腾[5](2016)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通过从生态系统获取收益以不断地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然而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并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所选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与替代市场法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促进理解两者之间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源数据,从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两方面对研究区内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选取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的两组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在21年间内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城市化现象,城市景观主要来自于农业景观的转入,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景观和林业景观复垦为农业景观。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加剧、丰富度多元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下降且分散化的趋势。农业和建设景观呈破碎化加剧,前者斑块形状区域规则,后者趋于不规则;建设和水体邻近度下降,农业邻近度稳中有升,林业邻近度处于波动状态;水体、林业和建设景观的斑块分散度上升,农业景观呈下降。(2)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并对1993-2013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总值进行核算。首先核算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其次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确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后对各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汇总。研究表明: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为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区域内总价值、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价值保持稳定;各类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满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逐渐增加的特征。(3)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观指数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复杂关系,且具有权衡/协同作用;景观丰富度、破碎度和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林业景观分散度、农业和水体景观破碎度是关键性指标,林业、建设和水体斑块形状的复杂度也是重要指标,与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关联度;林业景观格局的不同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各景观指数对各类型服务价值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供给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防护功能和文化服务价值这一组价值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权衡作用。(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影响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关联关系;土地利用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表现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服务价值供给/需求异质性影响。(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出土地利用工程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土地利用工程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性状来提高并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对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调整可以促进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杨丽娜[6](2016)在《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结构优化研究 ——以彭阳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变化是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水平和区域政策的缩影。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发展方向是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但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压力与日俱增,怎样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才是最佳选择呢?本研究以水土保持型限制开发生态区——彭阳县为例,首先对1995-2014年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程度变化特征及其人文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谢高地(2015)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模型,评价生态服务价值对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最后运用ARCGIS二次开发编译蚁群算法,求解出以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提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从而解答限制开发生态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为彭阳县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决策提供参考,也为其他限制开发生态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5-2014年,彭阳县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耕地为主,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变化量最大,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草地的变化幅度最大:土地利用结构越来越不均衡;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或缓慢的发展时期;政策因素是彭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决定性的人文驱动因子,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城镇化、人口因素是重要的人文驱动因子。(2)1995-2014年,彭阳县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总体趋势,生态服务总价值由1995年的10.5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93亿元,累计增长了4.34亿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幅提升。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其次为林地和水域;草地、林地、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约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90%以上。除了食物生产功能略微下降外,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均在增加;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的服务价值约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80%,是彭阳县生态系统供给的主要生态产品。(3)以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化为目标,2020年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是耕地66900公顷、林地面积是14972.39公顷、草地面积是165565.98公顷、水域面积是1257.3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是2262.37公顷、未利用地面积是502.92公顷。优化方案使生态服务价值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长了0.33亿元。(4)应加强土地管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强林草地和水域保护,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把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从而保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有效实施。其中,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应以退耕还林还草、天然草场的封育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中部河谷残塬综合生态区应以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因地制宜实行林农、林牧、林城等综合生态工程为主,西南部土石质山水源涵养区应以森林管护、土地整理以及防治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为主。

王金龙[7](2016)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是京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京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内容,客观合理的评估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是京冀两地政府持续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的基础上,从效益、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四个视角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绩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建设工程绩效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并重点总结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实施概况,以野外调查与实验的数据为基础,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进行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并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政府、河北省当地政府、工程覆盖区农户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效益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构建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效益立方体模型,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评估立方体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农户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和政府的视角研究造林工程实施后农户和政府的满意情况,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农户与政府满意程度的差异程度并通过绘制象限图的方式分析造林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利益关注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造林项日的具体影响因素。第三,本文根据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指标,运用三角模糊评价方法与模糊DEA效率评价方法比较了研究区内五种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效率水平。最后,本研究根据造林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了8亿多的综合效益,但单纯的效益计量只是反映京冀合作造林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多尺度的绩效评估将对京冀合作造林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深度认识。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的总体评估等级为良好,但偏向中等,且通过对27个具体效益评估模块的效益评估,近一半的效益评估模块等级为不合格;京冀合作造林的效果评估结论表明农户与当地政府对造林工程的效果评估及在造林工程的利益关注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不高;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表明相对于区域内的其它造林工程,京冀合作造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京冀合作造林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持续性,但政策可持续性为一般。鉴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京冀合作造林绩效提升的相关政策。基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本研究首先在理论阐述了京冀流域中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造林覆盖区域的当地政府与农户、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减贫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促进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绩效提升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明确了京冀两地政府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表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调动工程区农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通过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表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中的社区参与式造林政策可以有效实现京冀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减贫的双重目标。京冀合作造林绩效监测与评估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谭增涛[8](2015)在《基于生态补偿的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建设发展初探》文中指出以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伦县为例,通过分析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发展现状及林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寻找出基于生态补偿视角的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建设发展对策。

路冠军[9](2014)在《生态、权力与治理 ——H旗草原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变迁》文中研究表明草原生态治理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将1982年以来的草原生态权力分为“制度型权力、“强制式权力”、“策略型权力”。制度型权力主要表现为草畜双承包制的实施,强制型权力主要表现为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策略型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生态奖补政策的推行。上述治理方式变迁反映出国家草原生态治理权力的日益集中,政策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意外后果,地方政府、基层社区和底层牧民这些草原生态治理的相关利益群体日益被边缘化,但是,他们作为能动的主体,仍然具体作用于草原生态治理过程,其间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生存性智慧”,需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借鉴。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草原产权制度的嵌入性启示我们必须尊重非均衡草原生态的自然特征,契合现实的制度型治理应是现代草原生态治理的根本保障。目前,“个人本位”的草原产权制度面临诸多困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集体本位”的草原产权制度应是未来发展方向。(二)围封转移战略的实质是一种运动式治理。转型期运动式治理是集权式治理逻辑的延续,体现了国家视角简单化、标准化与牧民生计持续性、草原生态复杂性之间的深刻冲突。地方政府和基层牧民之间的复杂博弈过程,使得围封转移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三)补偿型的生态治理反映了后禁牧时代国家生态治理权力的策略性运用,只不过是国家生态治理的战略、策略与技术发生了变化,即正在从一种身体治理走向技术性治理、从全能型控制走向选择性控制。当然,生态补偿机制也代表着“制度型生态权力”的尝试。(四)与国家将特定时间的草产量作为衡量草原恢复情况标准不同,本文认为,对国家生态权力绩效的衡量应该偏重于长时段、多主体的考察,应该将牧民这一利益相关群体纳入进来,同时,要侧重于考察生态权力的具体实践过程以及造成的政治社会影响,这些都将是影响生态治理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上述多元视角的考察,本文得出国家草原生态治理权力内卷化的结论:国家投入巨大的生态治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强化了草原的一系列生态风险,未来的草原生态治理出现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五)以生态治理能力和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实现生态治理转型应是未来草原生态治理发展的方向。生态治理转型并非要求国家权力的全面退出,而是在于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具体过程,加强基础性权力的构建,使运动式治理和策略式治理逐渐转向制度性治理。同时,要增加牧民的社区认同感,强化草原生态治理的“信仰型权力”,激发地方政府和基层牧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才是草原生态治理持续推进的根本所在。

金旻[10](2013)在《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文与宗教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山区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山区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山区发展。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是我国领土的主体,我国国土面积69.3%的陆地是山区。山区为我国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山区的地域和生态环境特点所致,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全部在山区。山区发展特别是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协调山区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林业是关键。林地是山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山区林业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如何处理好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化解相互制约和影响,促进协调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典型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深入调查,以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林业建设与贫困的关系及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山区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体林农为对象,对林业建设绩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测度分析,进而提出了可选择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具有较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贡献,但直接经济贡献不充分,从而导致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存在显着制约作用,生态补偿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林农对生态建设的响应;采取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不高,但协调性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现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山区发展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改进余地大。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多伦县重点公益林的现状与保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伦县重点公益林的现状与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修复相关理念
        1.2.2 土地沙化的成因
        1.2.3 土地沙化的影响
        1.2.4 沙化土地治理修复技术和措施
        1.2.5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1.3 现阶段研究不足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植被
        2.2.4 土壤
        2.2.5 水文
    2.3 社会经济
    2.4 土地沙化原因分析
        2.4.1 土地沙化的自然因素
        2.4.2 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
    2.5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正蓝旗土地沙化现状评价及分区
    4.1 沙地类型划分标准
    4.2 沙地植被覆盖度计算
    4.3 沙化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4.4 沙化土地分区
        4.4.1 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
        4.4.2 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
        4.4.3 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
5 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措施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依据
    5.3 规划限制性要求
    5.4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5.4.1 重点治理技术措施
        5.4.2 轻度利用技术措施
        5.4.3 平衡利用技术措施
        5.4.4 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措施
    5.5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效益
        5.5.1 生态效益
        5.5.2 经济效益
        5.5.3 社会效益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景观分类
        2.2.2 遥感数据处理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草地生态足迹
        3.1.2 计量建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区域植被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1.3 分析方法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4.5 讨论与小结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方法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7.1 安全格局构建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7.1.2 模型的选择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7.3 情景模拟方法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7.5 讨论与小结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蒙古接壤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有关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1.3.2 有关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1.3.3 有关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3.4 有关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
2 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内容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区域协同理论
        2.1.2 土地利用优化理论
        2.1.3 比较优势理论
        2.1.4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2.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3.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概况
        3.1.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
        3.1.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3.2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及概况
        3.2.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2.2 研究区概况
    3.3 土地利用现状
4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优化模型构建
    4.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
        4.1.3 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结果
    4.2 土地利用优化模型构建
        4.2.1 数据来源与“源”的选取
        4.2.2 最小积累阻力面的建立
        4.2.3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4.2.4 最优路径生成
5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对策及保障措施
    5.1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5.1.1 优化结果分析
        5.1.2 协同发展战略对研究区的辐射作用
    5.2 优化对策
        5.2.1 保护耕地与合理利用农用地
        5.2.2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5.2.3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5.3 保障措施
        5.3.1 法律保障措施
        5.3.2 行政保障措施
        5.3.3 经济保障措施
        5.3.4 技术保障措施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内蒙古多伦县土壤侵蚀与LUCC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
        1.3.2 土壤侵蚀研究
        1.3.3 土壤侵蚀与LUCC相互关系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候
        2.1.4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2.2.3 经济
    2.3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2.3.1 生态文明建设
        2.3.2 林业工程建设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方法
        3.2.2 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3.2.3 土壤侵蚀与LUCC耦合关系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及土壤侵蚀参数因子核算
    4.1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4.1.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4.1.2 遥感影像解译
        4.1.3 分类操作与精度检验
    4.2 水蚀模型参数因子提取与计算
        4.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提取
        4.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提取
        4.2.3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提取
        4.2.4 坡长(L)、坡度因子(S)提取
        4.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提取
    4.3 风蚀模型参数因子提取与计算
    4.4 土壤侵蚀定量核算
        4.4.1 水力侵蚀核算
        4.4.2 风力侵蚀核算
5 多伦县LUCC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5.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5.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5.1.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5.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5.3 土地利用迁移变化分析
        5.3.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迁移特征分析
        5.3.2 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间的迁移转换分析
    5.4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5.4.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面积的区际差异分析
        5.4.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5.5 小结
6 多伦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6.1 水力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6.1.1 水力侵蚀模数及侵蚀强度等级划分
        6.1.2 水力侵蚀总量核算与分析
        6.1.3 水力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1.4 水力侵蚀时间变化分析
    6.2 风力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6.2.1 风蚀面积与侵蚀强度结构变化分析
        6.2.2 风力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2.3 风力侵蚀的时间动态变化分析
    6.3 风水复合侵蚀区面积核算与侵蚀特征分析
    6.4 小结
7 土地利用/覆被(LUCC)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分析
    7.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7.1.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水蚀特征分析
        7.1.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特征分析
    7.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变化分析
        7.2.1 土壤水力侵蚀强度指数变化分析
        7.2.2 土壤风力侵蚀强度指数变化分析
    7.3 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8.3 多伦县土壤侵蚀防控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处理
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
        3.1.2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3.2.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2.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确定
        3.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变化分析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核算方法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4.1.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4.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4.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4.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结构特征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异分析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的定量分析
    5.1 基于相关分析的指数间关联分析
        5.1.1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检验
        5.1.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关联分析
        5.2.1 景观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2.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分析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3.2 排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机制探讨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机制
        6.2.1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异质性
        6.2.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样性
        6.2.3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定性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机制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自然环境影响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异质性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技术总体框架
    7.2 土地利用优化工程策略
        7.2.1 土地地类优化
        7.2.2 地类结构优化
        7.2.3 防护治理优化
    7.3 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7.3.1 识别生态系统源地
        7.3.2 构建景观累积阻力面
        7.3.3 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7.3.4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结构优化研究 ——以彭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区位理论
    2.3 系统理论
    2.4 生态服务功能理论
    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3.2 自然地理条件
    3.3 社会经济条件
    3.4 生态环境条件
第四章 彭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1995-2014 年彭阳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4.3 彭阳县土地利用变化人文驱动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彭阳县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
    5.1 生态服务价值概述
    5.2 研究方法
    5.3 1995-2014 年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蚁群算法的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6.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概述
    6.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6.3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模型构建
    6.4 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与分析
    6.5 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数据来源
        1.5.1 数据来源
        1.5.2 数据获取方法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研究
        2.1.2 京冀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证研究
        2.1.3 研究综述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5E”原则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与评估维度
    3.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
    3.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的维度
4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与效益监测
    4.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概况
    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
        4.2.1 造林工程生态效益
        4.2.2 造林工程经济效益
        4.2.3 造林工程社会效益
    4.3 总结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
    5.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
        5.1.1 效益评估主体
        5.1.2 效益评估目标
        5.1.3 效益评估阶段
        5.1.4 效益立方体: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5.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5.2.1 各评估阶段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
        5.2.2 不同评估主体在各评估阶段的效益关注点
        5.2.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5.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5.3.1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方法
        5.3.2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指标权重
        5.3.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5.3.4 结果分析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6 基于农户和政府视角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果评估
    6.1 农户与政府对造林工程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6.1.1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描述统计
        6.1.2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6.1.3 样本农户与政府具体指标满意度的两两比较
        6.1.4 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6.1.5 结果与分析
    6.2 农户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后续参与意愿分析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6.2.2 变量设计
        6.2.3 分析方法
        6.2.4 分析结果
        6.2.5 结论与讨论
    6.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7. 基于同类造林工程比较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率评估
    7.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概述
        7.1.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目的
        7.1.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内容
        7.1.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指标设计
    7.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方法
        7.2.1 三角模糊(TFN)分析方法
        7.2.2 模糊数据包络分析(FDEA)方法
    7.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结果
        7.3.1 三角模糊评价结果
        7.3.2 效率有效性评价结果
    7.4 京冀合作造林效率评估总结
        7.4.1 工程前期准备
        7.4.2 工程建设实施
        7.4.3 工程项目管理
        7.4.4 工程资金管理
        7.4.5 工程效益评估
8 京冀合作造林可持续性评估
    8.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估
        8.1.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主要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8.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收益成本比较
    8.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
        8.2.1 影响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
        8.2.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设置
        8.2.3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8.2.4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结果
        8.2.5 结果与分析
    8.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9 借鉴与探索: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提升政策
    9.1 生态补偿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9.2 京冀两地政府:流域生态补偿的宏观决策
        9.2.1 京冀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
        9.2.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模式创新:基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案例分析
    9.3 政府与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微观探索
        9.3.1 地方政府与农户在造林工程中的利益博弈
        9.3.2 农户参与京冀合作造林的制度创新:基于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
    9.4 流域生态保护与减贫: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性发展目标
        9.4.1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的权衡
        9.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式发展路径:基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
    9.5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全文展望
        10.2.1 研究创新点
        10.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Ⅰ
导师简介Ⅱ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8)基于生态补偿的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建设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多伦县林业建设现状
2 多伦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 进一步加快多伦县林业建设的优势
4 多伦县林业建设的生态补偿对策
    4.1 加大营造林建设力度
    4.2 建设京北绿色生态屏障
    4.3 完善林业产权制度, 提升林业整体活力和发展后劲

(9)生态、权力与治理 ——H旗草原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理论综述
        1.2.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分析框架
        1.3.4 研究方法
    1.4 区域概况
        1.4.1 自然状况
        1.4.2 资源利用现状
        1.4.3 社会经济状况
        1.4.4 生态环境现状
        1.4.5 嘎查概况
第二章 草畜双承包:多主体博弈下的制度实践
    2.1 草畜双承包制度实施的现实背景
    2.2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承包制度实施过程
        2.2.1 牲畜作价户有户养
        2.2.2 “草原公有,承包经营”
        2.2.3 进一步落实“双权一制”
        2.2.4 以草定畜,草畜平衡
    2.3 草畜双承包制度实施导致的“后果”与“困局”
        2.3.1 加剧草原生态风险
        2.3.2 强化牧民生计风险
        2.3.3 基层社会的治理风险
    2.4 实践导向的社区应对策略
        2.4.1 发展集体社区力量
        2.4.2 流动式经营的继续
        2.4.3 牧户兼业化
    2.5 强力推动的草场确权
        2.5.1 草场确权的社会背景
        2.5.2 草场确权的意外后果
    2.6 本章小结:草原治理制度的嵌入性分析
第三章 “围封转移”:国家意志主导下的生态治理
    3.1 国家入场的话语构建
        3.1.1 “围封转移”话语的构建
        3.1.2 “围封转移”政策措施的出台
    3.2 围封转移策略的实施
        3.2.1 生态治理权力进入
        3.2.2 权力实施过程中的动员与博弈
        3.2.3 种草还是种树
    3.3 围封转移效果分析
        3.3.1 奶牛移民区的兴衰
        3.3.2 被迫远走他乡
        3.3.3 城镇转移就业
        3.3.4 相对成功的移民搬迁
    3.4 返回家乡:多主体间利益博弈
        3.4.1 遭遇非议的监管
        3.4.2 对峙后的坚守
        3.4.3 无奈的妥协
        3.4.4 再起波澜
    3.5 路在何方
        3.5.1 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
        3.5.2 牧民行动认知
    3.6 本章小结:运动式草原生态治理的绩效反思
第四章 生态奖补:权力边界模糊与策略化治理
    4.1 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缘起
        4.1.1 禁牧政策实施僵局
        4.1.2 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
        4.1.3 大规模工矿开发
    4.2 草原生态奖补项目内容分析
        4.2.1 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
        4.2.2 牧民培训与教育补贴
        4.2.3 牲畜出栏补贴
    4.3 生态奖补机制的政治社会影响
        4.3.1 生态奖补机制的综合评价
        4.3.2 奖补机制背景下的地方政府
        4.3.3 奖补机制影响下的基层社区
        4.3.4 奖补机制渲染下的牧民心态
        4.3.5 奖补机制背景下的复杂博弈
    4.4 水权之争:奖补背后的暴力掠夺
        4.4.1 水资源短缺的现实表征
        4.4.2 竞争性用水格局的形成
        4.4.3 第三水源地工程的修建
    4.5 本章小结:草原生态治理权力的策略性运用
第五章 草原生态治理“内卷化”:权力维度的反思
    5.1 草原生态治理“内卷化”的现实呈现
    5.2 “内卷化”怪圈的权力类型学阐释
        5.2.1 草原生态治理中的权力类型
        5.2.2 三种权力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5.3 权力运行视域下的“内卷化”怪圈
        5.3.1 非均衡的草原生态
        5.3.2 简约化的权力主体
        5.3.3 被忽视的“权力文化网络”
    5.4 本章小结:如何走出草原生态治理“内卷化”怪圈
第六章 草原生态治理转型的现实分析
    6.1 治理转型视域下的国家生态权力
        6.1.1 草原生态权力转型的逻辑
        6.1.2 草原生态权力转型的动力
    6.2 增强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能力
        6.2.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创新的现实分析
        6.2.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创新的动机分析
        6.2.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创新的策略措施
    6.3 草原生态治理的社区基础
        6.3.1 多重力量作用的草原社区
        6.3.2 社区能动作用发挥的反思
    6.4 生态治理的文化逻辑
        6.4.1 重建牧民草原生态信仰
        6.4.2 激发牧民内心文化自觉
    6.5 本章小结:走向草原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区域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2.1.2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3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4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从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2 从山区发展与非山区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2.3.3 从山区发展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
        2.3.4 从三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2.3.5 从生态旅游角度进行的研究
        2.3.6 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7 从扶贫角度进行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2.4.1 林业建设
        2.4.2 山区发展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3.1 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特点
        3.1.1 地貌气候特点
        3.1.2 生物资源特点
        3.1.3 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特点
        3.1.4 旅游资源特点
    3.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点
        3.2.2 社会发展特点
    3.3 湘西自治州林业基本概况和特点
        3.3.1 林业概况
        3.3.2 林业发展特点
    3.4 湘西自治州资源与发展的关联特征分析
        3.4.1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3.4.2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约束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分析
    4.1 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4.1.1 林业建设概况
        4.1.2 林业建设特点分析
    4.2 林业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贡献
        4.2.1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4.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2.3 生物多样性受保护
    4.3 林业建设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3.1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4.3.2 推动山区旅游业发展
        4.3.3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4.4 林业建设对山区社会发展的贡献
        4.4.1 山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
        4.4.2 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4.5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假设
        4.5.2 数据描述
        4.5.3 结果及讨论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相互制约
    5.1 山区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5.1.1 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5.1.2 森林资源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
        5.1.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剧石漠化
        5.1.4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5.2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
        5.2.1 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
        5.2.2 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相互制约的成因分析
        5.3.1 历史原因
        5.3.2 资源总量不足
        5.3.3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3.4 发展能力欠缺
        5.3.5 基层管理薄弱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建设与山区贫困问题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贫困现状
    6.2 林业建设在山区减贫中的作用
        6.2.1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特征分析
        6.2.2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林业建设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3.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6.3.2 退耕还林工程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7.1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一般协调关系分析
        7.1.1 林业建设的生态功能
        7.1.2 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
        7.1.3 林业建设的社会功能
    7.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度计量与分析
        7.2.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7.2.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综合协调度测算
    7.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7.4 基于农户认知的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7.4.1.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建设
        7.4.2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林业建设和山区发展现行政策分析
    8.1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8.1.1 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8.1.2 现行的林业建设政策关系
    8.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8.3 林业建设政策与山区发展政策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8.3.1 政策目标不一致
        8.3.2 缺乏政策协调机制
        8.3.3 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合理模式
    9.1 湘西自治州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9.1.1 生态治理模式——凤凰县石漠化治理
        9.1.2 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古丈县沼气开发
        9.1.3 建设优势作物示范基地的模式——古丈县油茶示范基地
        9.1.4 生态型林场模式——泸溪县生态林场
    9.2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模式探索
        9.2.1 林业经济驱动模式
        9.2.2 生态恢复与保护模式
        9.2.3 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
        9.2.4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10 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0.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2.2 利用资源优势兴办绿色产业
        10.2.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2.4 强化能力建设
        10.2.5 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四、多伦县重点公益林的现状与保护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D]. 刘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蒙古接壤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包塔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 [4]内蒙古多伦县土壤侵蚀与LUCC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D]. 周佳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5]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D]. 岑晓腾. 浙江大学, 2016(12)
  • [6]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结构优化研究 ——以彭阳县为例[D]. 杨丽娜. 宁夏大学, 2016(02)
  • [7]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王金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8]基于生态补偿的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建设发展初探[J]. 谭增涛. 南方农业, 2015(07)
  • [9]生态、权力与治理 ——H旗草原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变迁[D]. 路冠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10]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D]. 金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多伦县重点公益林现状及保护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