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奇公司推出新一代双界面卡操作系统TimeCOS/DI(论文文献综述)
徐虹[1](2012)在《移动支付中电子钱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手机支付尤其是手机近场支付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发展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银联也加强了在手机支付方面的战略布局和试点的商业化运营。新的环境下,移动支付产业链是如何布局和调整的,将会有什么创新的运营模式产生,其各自又有什么样的特点,未来将有怎样的竞争机会和挑战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基于对移动支付产业链的理解和市场现状的把握,通过对移动支付产业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国内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和详实的分析与研究。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年度交易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底层支撑力量和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虽然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目前的核心业务仍是占据96%份额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支付业务的比重仍然较低。但在超过9亿的手机用户规模以及3G逐步成熟的背景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忽视,无论银行、运营商、终端厂商、还是第三方支付厂商都在进行新市场的测试与开拓。2009年是中国3G元年,也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启动年,2010年3G得到快速普及,截至2011年5月达到了6757.2万户。各类手机应用和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爆发性增长,移动支付业务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而移动支付中的近场支付NFC技术标准的确立,为移动支付未来进一步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沙莎[2](2012)在《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及试商用期推广》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金融支付手段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3G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和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手段正是替代传统的支付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随着基于3G的移动内容与应用收费的普及,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也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文从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入手,介绍了移动支付的业务背景和实现的技术方式,结合深圳电信的发展状况,从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和项目施工阶段等几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模式,同时对移动支付项目在试商用期的推广策略也进行了探讨。论文最后对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未来的发展计划进行了展望,研究结论对深圳电信进一步完善移动支付项目管理过程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燕[3](2011)在《手机支付项目实施中的安全和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金融支付手段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3G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和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手段正是替代传统的支付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随着基于3G的移动内容与应用收费的普及,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也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移动支付业务涉及面广泛,是一个融合各个相关行业的新产业,商机无限的同时需要行业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同时由于移动通信网络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一系列移动支付风险问题,因此做好风险管理将是决定未来移动支付产业链蓬勃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国当前移动支付现状和支付手段的详细分析,指出移动支付发展的面临的机遇和风险。通过对中国支付环境的背景描述,各产业链间相互关系及作用,试图从风险管理和安全体系架构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尽量避免移动支付面临的风险。在对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状况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移动实际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风险管理手段应用的移动支付的项目应用中,提出了可行的移动支付安全架构设计。
刘冰[4](2011)在《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进入3G时代之后,随着移动网络的优化,终端的丰富,以及金融支付环境的完善,移动支付市场前景光明,商机无限。为此,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加快布局,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另一方面,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用户消费习惯、安全等许多问题还制约着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对中国移动来讲,面对移动支付带来的巨大商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应该采取何种发展策略才能取得先机。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法,对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策略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移动支付的概念和分类进行阐述;其次,对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明确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再次,对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产业链、商业运营模式、用户消费行为及特征进行分析,为中国移动制定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策略打下基础;第四,对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以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提出了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策略,包括技术标准策略、业务路径策略、商业运营模式策略以及营销策略。
杜娟[5](2011)在《金融IC卡迁移,握奇“智”在何处?——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金融业务部总监陈杰访谈》文中提出央行日前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全面推进金融IC卡(芯片卡)的应用。这意味着国内银行卡产业将顺应国际潮流,加速从磁条卡时代向芯片卡时代转变。据统计,目前中国银行磁条卡的存量为24亿
陈春光[6](2010)在《基于非接触支付市场分析的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芯片技术与存储芯片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将智能芯片技术和大容量存储运用到电子商务领域成为无线应用技术研究的潮流与热点,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而且,对移动支付领域的关键性问题——非接触支付技术的研究更是移动应用课题研究的中心任务。但是由于非接触支付技术的支付产品载体、非接触通信标准选择以及安全性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非接触支付业务的应用停留在实验室产品阶段,未能量产及大规模应用。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技术的出现,为非接触支付市场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智能存储卡(Smart MicroSD Card)是具有智能卡芯片和FLASH存储芯片构成的MicroSD卡(TF卡),因为智能存储卡兼具“智能卡”、“存储卡”和非接触支付的功能特点,已经逐步在手机近场支付、移动身份认证、手机电视解析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智能存储卡的基本功能包括:FLASH存储(1G~32GB)、安全身份认证、RFID非接触和金融支付等功能。产品机械尺寸、外部电气信号、通讯总线协议与标准的存储卡保持一致,与目前市场上的带有存储卡接口的终端设备兼容。基于智能存储卡现有产品类型包括金融支付卡、身份认证卡、手机电视解析卡、Zigbee-SD等创新型智能存储卡产品。同时,本文对于构建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架构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思考,叙述了智能存储卡技术的构成、标准、工作模式、应用分类、实现方式,分析了智能存储卡这一新技术安全性特征,比较了现有非接触现场支付技术的优缺点,描述了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的物理基础。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的PKI安全体系模型,并在PKI安全体系下,提出了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身份认证+动态口令”的双认证结构,满足认证性、完整性、私密性、不可否认性、可追究性和公平性,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的传输速度。对该支付框架中的各个参与方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给出了详细的近场支付流程并对系统的安全性做出了分析论证,对传输安全性与支付安全性两方面对该支付框架进行安全性论证。同时从支付流程、运营主体地位、监管政策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等多角度出发,系统、辩证地对非接触支付模式、RF-SIM近场支付模式和NFC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模式发展的优势,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电信和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结合产业融合理论的内容,从电信产业和金融产业融合的新业务—手机支付的角度清楚的阐述电信产业与传统金融产业融合的现状、趋势、特点以及对我国电信产业和金融产业发展的影响及效应。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将产业融合的理论运用到电信产业与传统金融产业中来,包括融合动因、融合表现和融合后的影响等,探讨政府以及电信企业和传统金融企业在融合趋势中的最佳应对策略。
奚建春[7](2009)在《基于ECC的EMV身份认证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为了给银行和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功能更强大的银行卡服务,Europay、MasterCard和Visa三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制定了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迁移的技术标准——EMV标准。现在EMV标准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统一标准。但是,在磁条卡向智能卡技术的迁移方案中,除了为支付卡片添加芯片技术,还包括对终端设备、银行后台系统和其他的系统部件进行的改造。特别是需要建立一套快速、安全、可靠、适合智能卡应用的身份认证系统。现行EMV标准主要使用的认证算法为公钥加密算法RSA。虽然RSA算法的软硬件技术成熟,但密钥太长、加密速度太慢等性能缺陷限制了EMV身份认证的发展。本文仔细研究了优秀的公钥加密算法ECC。在与其他公钥加密算法对比后,发现ECC具有密钥短、安全性高等优良特性,非常适合用于EMV标准。因此本文提出在EMV标准中,使用ECC替代RSA,并设计了一套基于ECC的EMV身份认证及保密传输方案。设计方案包括以下三部分。基于ECC的EMV离线身份认证及保密传输方案的设计。对于离线动态数据认证和离线保密传输方案,给出了基于ECC的完整方案及步骤。在离线保密认证和传输中有明文PIN和密文PIN两种格式,针对明文PIN容易在传输中被截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明文和密文两种PIN格式的改进设计方案,使得整个身份认证的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基于ECC和AES在线保密传输方案的设计。原有的在线保密传输中采用3DES算法加密操作数据,但是3DES加密速度慢且安全性不高。本文提出采用AES和ECC混合加密以保证在线保密传输的安全性,并用软件实现AES和ECC混合加密算法。嵌入式EMV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在离线和在线身份认证及保密传输方案的基础上,对身份认证体系中的嵌入式系统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设计了基于FPGA的ECC加密芯片和安全智能卡读卡器;对加密密码键盘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设计了用于各个嵌入式系统之间进行通信的通讯接口(串口和USB口)。各设计均符合EMV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ECC用于EMV身份认证系统中,进一步提高了EMV身份认证系统的性能。随着EMV标准在银行卡普及的脚步越来越近,相信这些研究会促进EMV身份认证系统设备研制的发展。
蔡祥[8](2008)在《3G网络下的移动支付模式与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础。高效安全的支付体系对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密切各金融市场有机联系,并推动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坚定社会公众对货币及其转移机制的信心。随着3G时代的日益临近,我国的移动支付体系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将IC芯片、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能够实现移动环境下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实时处理。通过资金流把信息流和物流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操作,对于交易处理将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通过对未来3G传输技术、非接触式IC卡、手指静脉认证等先进技术深入的研究,不仅仅创造性德提出融合支付模式,而且对目前清算机制提出改进意见,如果能够实施,将对我国支付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支付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技术革新趋势,围绕着支付通道、支付载体、支付流程与安全认证等关键问题对3G网络下的移动支付模式进行研究,重点阐述如何将IC卡、手机与互联网三者进行结合构造一种新的手机支付模式,并对相关的技术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移动支付体系的创新发展、实现支付手段的便利性与多样化,以及促进以支付为纽带的产业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李霨[9](2007)在《金融智能卡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银行卡从出现至今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发展十分迅猛。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之后各家银行纷纷效仿,进入到发卡银行的行列之中。1985年中国银行正式推出长城卡之后,工行的牡丹卡、农行的金穗卡、建行的龙卡等等陆续推出,银行卡的品种也逐渐丰富,有准贷记卡、借记卡和贷记卡等多个卡种。银行卡基本上以磁条卡为主,由于近年来针对银行卡的犯罪愈演愈烈,涉及金额逐年成倍增加,各家银行意识到磁条卡存在的技术缺陷,开始推出具有芯片的智能卡。而随着EMV迁移战略规划的实施,智能卡将逐步取代磁条卡成为银行卡的主要载体。本论文结合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金穗智能卡系统建设项目,对其所涉及的安全机制展开深入研究。金融智能卡系统安全机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银行传统的帐务安全体系如总分核算、帐务平衡,必要的管理机制如机具管理、黑名单管理之外,在密钥管理、卡片管理以及交易过程中处处体现出安全机制的重要性。在密钥管理方面,通过对人行三级密钥体系的研究,结合天津农行智能卡系统发展的要求,设计出灵活的密钥系统,来应对人行二级密钥中心建成之后对系统的影响;在卡片结构设计上,根据行业应用的需要,合理设计文件结构,充分利用卡片空间,针对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容量的卡片;在卡片管理方面,除了完成常规的管理之外,提出在线追加应用以及卡片的回收再利用等卡片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充分保护已有投资,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在重要交易方面,严格按照PBOC的标准设计交易处理流程,保障交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总之,本文对金融智能卡系统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金融智能卡系统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可行方案。
聂景丰[10](2006)在《智能卡操作系统安全模块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便利性的提高,智能卡在许多既需要强的安全保护又有低成本需求的应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例如认证、银行以及交通等。总之,智能卡的出现与发展已经并且进一步推动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最便利、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对智能卡技术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智能卡的所有技术中,智能卡操作系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智能卡操作系统特别是其安全模块,并且设计实现了一个需求成本低但安全灵活的智能卡操作系统。 首先,介绍了智能卡应用背景以及智能卡技术的基本原理,使得读者对智能卡技术有一个全面而基本的了解;之后详细探讨了智能卡操作系统的几个关键模块,包括COS的工作原理、文件系统、传输模块以及命令处理;在第4章又深入研究了COS的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安全结构、密码技术以及密钥管理等;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基于SOSSE系统及ATmega16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安全的智能卡操作系统SMCOS。 在SMCOS的设计中,首先介绍了SMCOS的软硬件开发平台,然后描述了系统特性及其层次结构,最后讲述了SMCOS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主要讲述了SMCOS的软件架构、命令解释器、传输模块以及文件管理器的设计方法,特别对于SMCOS的安全环境管理进行深入的讲解及探讨,针对系统特点设计了安全的伪随机数生成方法;实现了AES加密服务模块,并针对AVR平台的特点进行了优化,使其在占用较小的代码空间的情况下达到较快的加密速度;改进了PIN的认证方法,对其传输过程提供了安全保护并采用了安全的验证方式以避免可能遭受的攻击:设计了相互认证命令,缩减了认证过程的时间消耗并提高了安全性。
二、握奇公司推出新一代双界面卡操作系统TimeCOS/D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握奇公司推出新一代双界面卡操作系统TimeCOS/DI(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支付中电子钱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移动支付概述 |
1.1 移动支付的定义 |
1.2 移动支付的分类 |
1.2.1 按资金来源分类 |
1.2.2 按交易距离分类 |
1.3 移动支付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1.4 移动支付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产业环境及产业链 |
2.1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宏观环境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
2.3 中国移动支付的行业应用 |
2.3.1 零售业 |
2.3.2 市政交通 |
2.3.3 校园卡/身份卡 |
2.4 移动支付市场的产业链 |
2.4.1 银行金融机构 |
2.4.2 商户 |
2.4.3 第三方支付厂商 |
2.4.4 电信运营商 |
2.4.5 用户 |
2.5 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阶段 |
2.5.1 专门为交易服务的支付网关 |
2.5.2 作为专门的信用中介促成交易 |
2.5.3 作为便捷支付工具创造交易 |
2.6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主要特征分析 |
2.6.1 移动支付应用的领域少,生存环境差 |
2.6.2 电子商务与热点行业成为移动支付市场未来主要驱动因素 |
第三章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介绍 |
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推行的电子钱包技术 |
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展 |
3.1.2 中国移动公司电子钱包技术的发展 |
3.1.3 RFID-SIM卡技术介绍 |
3.2 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推行的NFC技术 |
3.2.1 银联支付系统架构 |
3.2.2 终端解决方案 |
3.2.3 银联公司移动支付产品功能 |
3.2.4 业务参与角色 |
3.2.5 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市场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手机支付技术标准之争后的技术解决方案 |
4.1 中国手机支付技术标准争夺之由 |
4.2 目前存在的各项移动支付技术解决方案比较 |
4.3 银联标准有望统一国内手机支付市场 |
4.4 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支付技术解决方案 |
4.4.1 eNFC概念及特点 |
4.4.2 eNFC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
4.4.3 建议的SIM卡架构及要求 |
4.4.4 实现方式及操作流程 |
第五章 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
5.1 促进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因素 |
5.1.1 不断增长的互联网网民数量 |
5.1.2 政策的支持和参与者的努力 |
5.1.3 3G高速网络和具有智能操作手机的普及应用 |
5.1.4 网上商业模式和网上厂商的业务拓展 |
5.1.5 不断推陈出新的网上新应用 |
5.1.6 产业资产对移动支付市场的关注和投入 |
5.2 阻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因素 |
5.2.1 账户安全性的不被广泛认可 |
5.2.2 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冲突 |
5.3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模式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银联移动支付产品规范标准体系 |
致谢 |
(2)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及试商用期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移动支付定义 |
1.1.2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背景 |
1.1.3 移动支付发展前景 |
1.1.4 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问题 |
1.1.5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
1.2 项目必要性 |
1.2.1 对消费者的意义 |
1.2.2 对商户的意义 |
1.2.3 对移动运营商的意义 |
1.2.4 对银行的意义 |
第2章 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 项目的定义与概念 |
2.2 项目管理的目标 |
2.3 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 |
2.4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框架 |
2.5 现代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
第3章 移动支付技术方案介绍 |
3.1 移动支付业务分类介绍 |
3.2 移动支付业务背景 |
3.3 国际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
3.3.1 日本移动支付现状 |
3.3.2 韩国移动支付现状 |
3.3.3 欧美移动支付现状 |
3.4 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
3.4.1 电信运营商 |
3.4.2 金融机构 |
3.4.3 第三方支付企业 |
3.4.4 移动支付政策现状 |
3.5 实现的技术方式 |
3.5.1 RF-SIM |
3.5.2 SIMPASS |
3.5.3 NFC |
3.6 UIMPASS产品技术实现及技术走向 |
3.6.1 UIMPASS产品简介 |
3.6.2 基于UIMPASS产品的第三代移动支付的目标市场 |
3.6.3 基于UIMPASS产品的第三代移动支付的目标用户定位 |
3.6.4 智能卡的技术走向 |
第4章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的基本内容 |
4.1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
4.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4.1.2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4.2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产品概述 |
4.2.1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成品名称 |
4.2.2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成品描述 |
4.2.3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成品功能简介 |
4.2.4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产品策略 |
4.3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建设方案 |
4.3.1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建设内容 |
4.3.2 产品市场预测 |
4.3.3 项目建设地点 |
4.3.4 项目周期 |
第5章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管理过程 |
5.1 项目负责人日常工作 |
5.2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启动阶段模式 |
5.2.1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
5.2.2 项目立项 |
5.2.3 风险预估 |
5.3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设计阶段管理模式 |
5.3.1 设计招标 |
5.3.2 设计阶段 |
5.3.3 采购配套设备 |
5.3.4 签订合作合同 |
5.3.5 制定总体方案 |
5.3.6 成立项目小组 |
5.3.7 办理各类证明及辅助条件 |
5.4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施工阶段管理模式 |
5.4.1 进度管理 |
5.4.2 质量管理 |
5.4.3 投资管理 |
5.4.4 信息管理 |
5.4.5 问题协调 |
5.4.6 安全管理 |
5.5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的试商用期推广 |
5.5.1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目标客户及业务卖点 |
5.5.2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营销渠道 |
5.5.3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相关业务流程 |
5.5.4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计收费规则 |
5.5.5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合作结算 |
5.6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的结论 |
6.2 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未来发展计划 |
6.3 论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手机支付项目实施中的安全和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手机支付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2.1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
2.2 发展手机支付的必要性 |
2.3 手机支付业务定义 |
2.4 结束语 |
第3章 手机支付现状及趋势 |
3.1 国际手机支付发展现状 |
3.1.1 日本手机支付现状 |
3.1.2 韩国手机支付现状 |
3.1.3 欧美手机支付现状 |
3.2 国内手机支付发展现状 |
3.2.1 电信运营商 |
3.2.2 金融机构 |
3.2.3 第三方支付企业 |
3.2.4 手机支付政策现状 |
3.3 结束语 |
第4章 手机支付业务及相关技术方案 |
4.1 手机支付业务分类介绍 |
4.2 相关技术方案 |
4.2.1 RF-SIM |
4.2.2 SIMPASS |
4.2.3 NFC |
4.3 结束语 |
第5章 手机支付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安全体系设计 |
5.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项目概述 |
5.1.1 项目历程 |
5.1.2 项目实施概况情况 |
5.1.3 系统概述 |
5.2 手机支付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
5.3 手机支付系统安全框架模型 |
5.3.1 密码安全体系 |
5.3.2 访问控制 |
5.3.3 通信安全 |
5.3.4 可用性 |
5.4 手机支付业务风险分析 |
5.4.1 市场运营风险 |
5.4.2 技术标准风险 |
5.4.3 政策风险 |
5.4.4 产业环境风险 |
5.5 结束语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2 建议及展望 |
6.2.1 未来的展望预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移动支付概述 |
2.1.1 移动支付的概念 |
2.1.2 移动支付的分类 |
2.2 商业模式理论 |
2.2.1 商业模式的概念 |
2.2.2 商业模式的特征 |
2.2.3 商业模式的分类 |
第三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总体环境分析 |
3.2.1 发展历程 |
3.2.2 现状特点 |
3.2.3 主要问题 |
3.2.4 发展趋势 |
3.3 行业竞争分析 |
3.4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3.4.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简介 |
3.4.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战略布局 |
3.4.3 优势分析 |
3.4.4 劣势分析 |
3.5 内外部环境SWOT评价 |
第四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 |
4.1 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
4.1.1 移动支付产业链的主体 |
4.1.2 移动支付产业链的特征 |
4.2 移动支付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
4.2.1 以电信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 |
4.2.2 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 |
4.2.3 以中国银联为运营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 |
4.2.4 以第三方支付提供商为运营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 |
4.3 移动支付用户消费行为及特征分析 |
第五章 移动支付发展比较研究 |
5.1 日本 |
5.1.1 业务发展现状 |
5.1.2 主要运营商及采用技术 |
5.1.3 主导移动支付品牌(Osaifu-Keitai) |
5.1.4 业务发展模式 |
5.2 韩国 |
5.2.1 业务发展现状 |
5.2.2 主要运营商及采用技术 |
5.2.3 主导移动支付品牌(Moneta) |
5.2.4 业务发展模式 |
5.3 经验借鉴 |
第六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策略 |
6.1 技术标准策略 |
6.2 业务路径策略 |
6.3 商业运营模式策略 |
6.3.1 产业链定位策略 |
6.3.2 产业链整合策略 |
6.3.3 盈利模式-收入来源策略 |
6.3.4 盈利模式-收入分配策略 |
6.4 营销策略 |
6.4.1 目标市场定位 |
6.4.2 产品策略 |
6.4.3 价格策略 |
6.4.4 渠道策略 |
6.4.5 促销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金融IC卡迁移,握奇“智”在何处?——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金融业务部总监陈杰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多元化的金融IC卡产品 |
成功源自核心竞争力 |
跨行业金融IC卡解决方案 |
(6)基于非接触支付市场分析的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模式及用户层分析 |
2.1 智能存储卡概念 |
2.1.1 智能卡概述 |
2.1.2 RFID技术概述 |
2.1.3 移动支付分类 |
2.2 非接触支付概念和主要技术 |
2.2.1 非接触支付概念 |
2.2.2 非接触支付接入技术 |
2.3 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概述 |
2.3.1 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方案技术创新点 |
2.3.2 智能存储卡产品线 |
2.3.3 基于智能存储卡的非接触支付安全技术保障 |
2.4 智能存储卡应用领域分析 |
2.4.1 应用行业分析 |
2.4.2 行业发展机会 |
2.5 非接触支付在用户层面的问题分析 |
2.5.1 非接触支付的用户使用习惯分析 |
2.5.2 非接触支付的用户信用体系建设分析 |
第三章 电信与金融在非接触支付领域融合发展研究 |
3.1 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
3.1.1 主导权不明确 |
3.1.2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
3.1.3 安全层面存在风险 |
3.2 基于非接触支付市场的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背景和基础分析 |
3.3 产业融合基本理论及发展 |
3.4 产业融合发展动因分析 |
3.5 产业融合的基本层面和演进方式 |
3.5.1 产业融合的基本层面 |
3.5.2 产业融合演进方式 |
3.6 产业融合效应分析 |
3.6.1 创新优化效应 |
3.6.2 竞争结构效应 |
3.6.3 组织结构效应 |
3.6.4 竞争能力效应 |
3.7 日本NTT DOCOMO融合模式的借鉴 |
3.7.1 产业融合模式借鉴 |
3.7.2 日本非接触支付成功因素 |
第四章 电信和金融融合进程中产业发展对策 |
4.1 融合中企业发展战略 |
4.1.1 并购 |
4.1.2 产业间战略联盟 |
4.1.3 服务创新 |
4.2 产业融合中对政府主管部门的建议 |
4.2.1 现有产业管制政策变革 |
4.2.2 创造良好产业运营环境,引导相关标准的建立 |
4.2.3 搭建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 |
4.2.4 建立人才资源培养和流动机制 |
4.2.5 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向导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发展建议 |
5.1 成果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ECC的EMV身份认证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EMV标准和身份认证 |
2.1 智能卡现状和应用 |
2.2 EMV标准的身份认证 |
2.3 基于EMV标准的密钥管理 |
2.4 金融终端的安全性要求 |
2.5 小结 |
第三章 椭圆加密算法的研究和实现 |
3.1 PKI体系 |
3.2 EMV标准中的加密及认证算法 |
3.3 AES算法 |
3.4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
3.5 ECC加密的软件实现 |
3.5 ECC性能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CC的EMV离线身份认证的设计 |
4.1 EMV离线身份认证 |
4.2 基于ECC的智能卡动态数据认证 |
4.3 基于ECC对离线PIN保密传输方案的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CC和AES在线保密传输的设计 |
5.1 EMV标准在线保密传输 |
5.2 AES和ECC混合密码的工作原理 |
5.3 AES密钥的产生 |
5.4 基于ECC和AES在线保密传输方案的设计 |
5.5 AES和ECC混合加密的软件实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嵌入式EMV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 |
6.1 身份认证嵌入式系统设计 |
6.2 密码键盘的硬件设计 |
6.3 基于FPGA的ECC加密芯片的设计 |
6.4 密码键盘内部流程的设计 |
6.5 智能卡读卡器的设计 |
6.6 通讯接口的设计 |
6.7 测试 |
6.8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应用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
附录2 部分核心程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硕士论文 |
致谢 |
(8)3G网络下的移动支付模式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移动支付的应用需求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
2.1 移动支付的行业应用需求分析 |
2.1.1 携程的网上订购支付 |
2.1.2 百事可乐的分销支付 |
2.1.3 交通运输的票务支付 |
2.2 移动支付的制约因素 |
2.2.1 支付通道的限制 |
2.2.2 支付载体的限制 |
2.2.3 清算流程的限制 |
2.2.3.1 清算相关概念 |
2.2.3.2 清算流程 |
2.2.4 安全手段的限制 |
2.2.5 其它因素的限制 |
第三章 3G网络下的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
3.1 IC卡支付模式 |
3.2 手机支付模式 |
3.3 互联网支付模式 |
3.4 融合支付模式 |
第四章 3G网络下的移动支付技术研究 |
4.1 支付通道技术 |
4.2 支付载体技术 |
4.3 安全认证技术 |
4.4 基于融合模式的技术方案设计 |
第五章 未来应用分析 |
5.1 移动支付方式比较 |
5.2 3G移动支付在未来可应用的范围 |
5.3 3G移动支付可能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
5.4 3G移动支付可能面临的障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意义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金融智能卡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意义 |
1.3 智能卡简介 |
1.3.1 智能卡分类 |
1.3.2 智能卡的特点 |
1.4 COS简介 |
1.4.1 COS基本介绍 |
1.4.2 COS的文件系统 |
1.4.3 COS的安全体系 |
1.4.4 典型的COS系统 |
1.5 金融智能卡的安全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智能卡系统综述 |
2.1 设计思想 |
2.2 系统架构 |
2.3 环境要求 |
2.3.1 硬件环境 |
2.3.2 软件环境 |
2.3.3 网络环境 |
2.4 系统功能逻辑结构 |
2.5 系统有关安全机制 |
第三章 密钥子系统设计 |
3.1 密钥体系 |
3.2 版本和索引的应用 |
3.3 应用密钥分隔原则 |
3.4 加密算法的选择 |
3.4.1 子密钥推导 |
3.4.2 过程密钥推导 |
3.4.3 MAC的产生 |
3.5 系统设计 |
3.5.1 目标及原则 |
3.5.2 系统硬件结构 |
3.5.3 密钥系统接轨 |
第四章 卡片管理设计 |
4.1 用户卡片结构设计 |
4.2 发卡系统设计 |
4.2.1 硬件结构 |
4.2.2 发卡模式 |
4.2.3 功能设计 |
4.2.4 管理界面示例 |
4.2.5 批量个人化 |
4.3 应用在线扩展 |
4.4 卡片的回收利用 |
第五章 交易实现 |
5.1 交易预处理 |
5.2 圈存交易 |
5.2.1 交易流程 |
5.2.2 圈存机界面设计 |
5.2.3 程序伪码 |
5.3 圈提交易 |
5.3.1 交易流程 |
5.3.2 接口设计 |
5.3.3 C 程序代码 |
5.4 消费交易 |
5.4.1 交易流程 |
5.4.2 POS界面设计 |
5.5 主机批量记帐 |
5.5.1 简单流程 |
5.5.2 TAC校验代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智能卡操作系统安全模块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智能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人的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智能卡的基本原理 |
2.1 智能卡的定义与分类 |
2.2 智能卡的芯片构成 |
2.3 智能卡的应用特点 |
2.3.1 应用系统 |
2.3.2 应用优势 |
2.4 智能卡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
第3章 智能卡操作系统(COS) |
3.1 COS的主要功能 |
3.2 COS工作原理 |
3.3 智能卡的文件系统 |
3.3.1 文件系统的逻辑结构 |
3.3.2 智能卡文件类型 |
3.3.3 文件系统逻辑结构示例 |
3.4 智能卡传输管理模块 |
3.4.1 触点的激活时序与复位 |
3.4.2 T=0协议 |
3.4.3 T=1协议 |
3.4.4 报文结构 APDU |
3.5 COS的命令处理模块 |
第4章 智能卡安全管理模块 |
4.1 智能卡安全结构 |
4.1.1 卡片安全状态 |
4.1.2 卡片安全属性 |
4.1.3 卡片安全机制 |
4.2 智能卡中的密码技术 |
4.2.1 密码学简介 |
4.2.2 高级加密标准 AES |
4.2.3 报文鉴别码 MAC |
4.2.4 伪随机数 |
4.2.5 Hash函数、数字签名与椭圆曲线密码 ECC |
4.3 COS的密钥管理 |
第5章 智能卡操作系统 SMCOS的设计与实现 |
5.1 SMCOS的硬件平台及软件开发工具 |
5.2 SMCOS系统特性及层次结构 |
5.2.1 系统特性 |
5.2.2 系统层次结构 |
5.3 SMCOS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5.3.1 SMCOS系统的主要参数及数据结构 |
5.3.2 SMCOS主操作流程 |
5.3.3 命令解释器 |
5.3.4 SMCOS核心程序 |
5.3.5 I/O传输管理 |
5.3.6 文件管理器 |
5.3.7 SMCOS的安全环境管理 |
5.3.8 终端-智能卡命令交互示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握奇公司推出新一代双界面卡操作系统TimeCOS/DI(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支付中电子钱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D]. 徐虹.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2]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深圳电信移动支付项目及试商用期推广[D]. 沙莎.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3]手机支付项目实施中的安全和风险控制研究[D]. 刘燕.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4]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发展策略研究[D]. 刘冰. 西北大学, 2011(09)
- [5]金融IC卡迁移,握奇“智”在何处?——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金融业务部总监陈杰访谈[J]. 杜娟. 中国信用卡, 2011(06)
- [6]基于非接触支付市场分析的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研究[D]. 陈春光.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7]基于ECC的EMV身份认证的研究与设计[D]. 奚建春. 东华大学, 2009(10)
- [8]3G网络下的移动支付模式与技术研究[D]. 蔡祥. 复旦大学, 2008(04)
- [9]金融智能卡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D]. 李霨. 天津大学, 2007(04)
- [10]智能卡操作系统安全模块研究与实现[D]. 聂景丰. 西南交通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