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府井与南京路商业街改造表明:适应现时消费趋向的商业布局将成为未来发展潮流(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涵[1](2019)在《基于商业模式发展下的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策略》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腾飞带来商业的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国内零售业的发展。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商业建筑作为新兴的商业形态在商业发展过程中被市场和商业经营者及开发商广泛认可。在各大城市,大型商业建筑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商业地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也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商业项目的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然而,传统的建筑设计从业者,并不了解消费模式、商业经营以及商业地产的开发逻辑,现阶段的设计研究也很少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论述。这就导致在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很难深入理解消费者及经营方需求,使最终的设计成果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本课题研究目的旨在研究商业变化趋势,从商业模式发展角度提出更优化商业项目策划及设计策略,为商业建筑开发商、设计者的工作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商业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经营是多学科、跨专业的工程,本文将针对大型商业项目的研究,从策划、设计、运营三个研究视角出发,通过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梳理大型商业项目的发展历程,并综合商业、地产、建筑学等学科角度,以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入手,探讨商业建筑设计及策划策略。本文从商业理论角度,研究消费者、商业市场、商业地产等相关概念,探讨商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分析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的设计特点,总结出商业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和原则,并通过商业项目的发展归纳其背后的消费模式及经营模式的变化,并总结设计理论和策略,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将其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项目,把理论同实际方案设计实践相结合,提出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以及建筑形态,对大型商业建筑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在未来,商业项目的发展必将更加快速,但本质上会秉承“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在设计中更加注重“情感化、综合化、融合化”的特征,进而产生更适应未来市场的商业形态。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和分析,阐述大型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及方向,为未来大型商业建筑项目的策划和设计起到指导作用,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龚清[2](2017)在《成都市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理论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将自组织理论用于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现逐步发展形成了自组织城市理论学说,为研究城市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随着城市地铁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成为了城市规划及城市空间发展的热点。应用自组织理论和自组织城市理论学说对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演变进行解读,尝试探索商业演变的内在规律,引导商业空间的合理发展。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是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客流相关性特征,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商业空间演变的非"特定"干预,验证了自组织理论应用于该商业空间演变研究的可行性;由此借助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学说,分析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征及困境,并对商业空间演变中的他组织以及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关系进行解释。为将自组织演变落实到具体空间,作者选取了成都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上邻近市级商业中心、区域级商业中心、社区型商业中心及城市郊区中心的四个典型地铁站点,采用时间效益分析法,分析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差异、地铁对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影响并总结归纳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空间特征与问题。基于上述研究,为更系统化的认识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的自组织演变,从演变的原因、动力、外部环境及阶段性特征等角度对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进行分析,同时基于空间演变主体(消费者、商家)的角度构建了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机制。整体而言,本文重在自组织相关内容的研究而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主体为商家和消费者,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引导着商业空间的自组织演变。因而论文除基于自组织理论、自组织城市理论学说对商业空间的自组织演变进行分析外,也着重从商家、消费者角度对自组演变进行了研究,以更详细的透析该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内在机制。
刘文[3](2016)在《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通过系统论的导入,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空间统一体,置入城市视角系统的整体研究中。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还因其高密度、多用途以及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文章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试图通过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宏观整体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建设层面的现状研究,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更具理性化,充分发挥节点的触媒作用,为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概念的确立和明晰,包含文章的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和地铁建设历史脉络的分别梳理,整理出两者的“交汇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轨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析,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城市建筑领域,在对城市复杂趋向的理论分析下,指出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特性,并对整体的支撑因子以及单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阐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复杂体系的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发展与当下多元化探索以及社会时代所包含的对立冲突,尤其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二部分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包含文章的第四、五、六三章。宏观方面,主要是通过目前我国地铁网线规划以及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城市结构变化与两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总结发展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观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三条线路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梳理,构建包含3大类、9小项的因子框架模型,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块周边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复杂环境之间的融合;微观方面,以多样业态、交通换乘以及空间感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运作情况,在多元整合有机协作的建构理念指导下,结合各自有机关联的总体特征,针对体系内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做出相关对策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七、八章,旨在对之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围绕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上的不足和对后期未来的展望。文章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开发内容,还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更实际、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视角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孔斌[4](2016)在《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研究(1980-2015)》文中指出本文首先纵览了国际城市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了历史阶段的划分,共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转型期四个阶段。进一步,论文从理论方法、实践探索、人物团体和组织运作等方面做出了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特征的四点概况。理论方法方面,总结了城市空间与特色理论、城市设计运作理论和城市设计相关技术理论是三大本土化城市设计理论。实践探索方面,归纳了街道与广场、旧城更新、中心区、滨水区和总体城市设计五类典型的城市设计实践类型;人物团体方面,梳理了早期和中期两批有代表性的学者及相关学术团体;组织运作方面,廓清了国内现有城市设计的规章条例、管理实施和教学体系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提出了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人文化、生态化、精细化和数字化四大发展趋势。最后,论文结合中国城市工作会议的新要求提出了城市设计的发展展望。
蒋真[5](2016)在《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商业自古以来就是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步行街仅仅是满足人们购物等物质上的需求,伴随消费时代的来临,人们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阶段,对商业步行街这样的消费空间,更多关注其心理和情感体验方面的需求。由此,人们对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诉求倾向于富于体验性的转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体验空间的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空间体验的视角出发,从现象学、心理学的角度,根据空间体验的特性对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综合研究。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商业步行街进行空间体验实地调研分析,探索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指导原则,对“体验性”在空间设计中扮演的“指导原则”角色进行验证,以期对今后的城市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结构主要遵循“提出问题(基础研究)——分析问题(理论研究+案例调研)——解决问题(原则总结)”的逻辑思路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章,主要为基础研究与问题提出,明确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相关概念,归纳总结现今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为下一步调研和研究建立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第四章,包括理论研究与实地案例调研两个部分的内容。首先厘清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与空间体验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影响外部空间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案例调研建立基础。然后,分析了重庆城市建设背景,以及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情况,明确了以重庆主城区四大商圈中心商业步行街作为实地调研对象,分析归纳共性问题,结合前面的理论研究,进行案例调研分析,为下一步提出解决方法提供依据。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基于空间体验的城市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原则,提出针对影响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体验的主题性、情境性、时空性、多义性、人性化、参与性特征要素的设计原则,用以指导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在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成果与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和陈述。其中,第二、第三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刘立壮[6](2016)在《“互联网+”背景下大都市商圈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我国大型都市商圈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时期,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及电子商务冲击等的影响,现代都市商圈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许多商圈正在逐步转移业态载体,重设商业定位,开发特色主题,调整目标市场,以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现代都市商圈转型过程中,不少商圈将注意力转移到如“老字号”、高端奢侈品、国际免税店及特色品牌等品牌店面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开发上。“互联网+”时代,传统商圈的发展要更好地与互联网融合,探索服务新模式,让消费者在实体购物环境中也能够享受到电商、APP带来的便利,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营销,打造一种创新性的营销模式,最终对商圈的转型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理论上,本文突破了传统商圈的定义及类型划分的思维框架,结合西方商圈理论,借鉴西方都市商圈转型经验,通过分析我国传统商圈发展现状及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内涵,将互联网各种商业模式在我国传统商圈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探索合理的商圈布局及模式转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为我国大型都市商圈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上,以上海市十大商圈发展现状为样本进行案例研究。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依次对上海十大商圈中的“老字号”、国际免税店、高端奢侈品以及特色品牌等经营点进行了调查并作出精准分析,通过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结构方程检验,得出我国商圈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对我国现有的商圈转型过程进行DEA效率分析,从而提出大型都市商圈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模式,并对总结的模式进行优势分析及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我国大型都市商圈在未来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为我国大型都市商圈互联网模式发展及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谭赛璇[7](2015)在《基于人文关怀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商业步行街在我国各大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商业步行街将购物、娱乐、餐饮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新奇的面貌和特有的优势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由于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不够成熟,没有把人的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导致我国大量商业步行街缺乏对人类的人文关怀。例如建筑空间尺度过大,公共设施不利于弱势群体使用,对地域文脉和城市特色体现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迫使设计者反思和探索如何创造最佳的步行街空间环境。本文针对商业步行街出现的问题,在商业步行街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人文关怀的理念,结合长沙黄兴路、丽江古城、上海新天地、凤凰古城、宽窄巷子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从功能业态、空间形态组合、环境与景观营造以及人文精神四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设计,强调在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中以人的行为、心理、尺度为基础,来解决在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使游客在商业空间中获得亲切、舒适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文章首先对商业步行街和人文关怀理念进行了综述,对消费者的知觉、行为、心理特征以及消费者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探讨了现代商业步行街的五大功能,对国内商业步行街的业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业态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然后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商业步行街空间分类、组织形态、空间尺度和交通流线进行了探讨,试图创造商业步行街良好的空间比例和良好的视觉感受;接着,文章从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景观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商业步行街的环境设计,旨在从人的心理、行为、感觉和尺度出发,打造适宜人类使用的空间环境。最后阐述了“人文精神”的概念,并分别从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多元文化和历史文脉五个方面分析了人文精神在商业步行街建筑中的表达,强调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应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脉,尊重当地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创造有文化内涵、有地域特征的商业建筑。
吴毅雄[8](2013)在《政府参与下的南京东路商圈建设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繁荣、繁华的商圈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文明、经济高度发达的象征之一,但凡世界知名的国际大都市,都有着傲立于世的知名商圈。借助于商圈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的商业、旅游、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上海要建设“四个中心”、打造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必然要拥有世界一流的商圈,以“中华第一街”南京东路商业街为核心的南京东路商圈就具备这样的潜质。南京东路商圈虽然有着良好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基础,但也受到了不少问题的制肘,同时受到了来自其他商圈、社区商业、网络购物等的多方面的挑战与冲击,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本论文试图从政府参与的角度对南京东路商圈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政府参与商圈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零售商圈理论、地价理论等一般性理论,总结出一些政府参与商圈建设的普遍规律。在分析了南京东路商圈形成背景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用SWOT分析法,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具体分析了其竞争优势与劣势、发展机遇与挑战,并且通过对王府井大街、香榭丽舍大街、第五大道、牛津街等四个着名商圈建设中的政府参与案例分析,对他们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参与南京东路商圈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的建议,以期为南京东路商圈打造世界一流商圈的实践活动提供些许的参考和借鉴。
吕霞[9](2013)在《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的城市新区建设突飞猛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进入法制化轨道,城市风貌日新月异。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仍存在着发展方向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起步较晚,差距较大。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使城市建设尽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成为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以及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依据,对中西方城市的发展和改造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并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进而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出可行的考察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研究角度,重新对“城市聚落”和相关的“社会生态”概念进行定义和阐述,并以其为框架,重点阐述城市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从历史研究角度,尝试借鉴通史类城市历史研究的体例,以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视角,对中、外城市从古代、近代至现代的发展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将城市聚落的时序性变化还原于史实中,对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客观评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重点阐述城市本体和功能在历时、共时和未时等时序中的规定性,以及特殊城市聚落所表现的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矛盾与冲突;从实践检验的角度,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探讨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总结城市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并以中新生态城为例,提出旧城改造的路径和我国城市应有的科学发展方向。从旧城改造的普遍性和高潮迭起的特殊现状中,能够看到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关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认知理念上的变化。在对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理性认知与传承创新中,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尽量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尽早使旧城改造和整个城市建设步入科学、人性的发展轨道,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所在。
王丹妮[10](2011)在《城市核心商业区的更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近来全国商圈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提出并展开对商圈发展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商圈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制约商圈发展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应该如果归类,未来商圈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最后通过沙坪坝商圈发展研究的例子,得出一个商圈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如何发展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从中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在商圈方面的主要方向和方法,用以指导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商圈基础理论:商圈的基本概念和商圈研究的经典模型的梳理,为城市商圈给出了本文的定义。在通过对传统商圈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及商圈本应有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总结出现在城市商圈在更新出发展中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国内外成功发展商圈的模式的研究,推导并总结出未来城市核心商业圈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分析影响城市核心商业圈发展的主要要素,并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出合理的要素组合,完成本文理论部分研究。在本文最后实证案例部分,以理论研究成果做为基础,为沙坪坝核心商圈未来发展定位做出合理规划,首先通过对重庆市五大商圈的调研和走访,在重庆市商委和各个商圈委员会处获得大量商圈现状数据,并对此做对比分析,以大量的数据做为事实依据,对沙坪坝商圈的现状做出全方位的分析,再运用SWOT分析方法为沙坪坝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出路,最终从城市功能补充、核心商圈配套产业发展、商圈空间拓展方向、商业业态调整方案和政府管制制度及相关政策建议五个方面,为沙坪坝商圈未来发展给出解决方案。本文研究发现,一个商圈的发展,不能仅靠商圈内商场、百货等对客户的吸引,想要保持持续的生命力,需要有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选择,需结合区域要素、城市功能和商圈本身的特点来综合考虑,而该研究发现,能够为大多同质性竞争的商圈指出发展之路。本文的不足为:虽然有大量的数据收集,但仅是对数据的简单分析,未能对商圈的发展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和权重的获取。最后本文期望在商圈研究领域,能够有学者对商圈的发展要素做出全方位的定量分析,最后得出制约商圈发展的核心要素,并对此赋予权重。
二、王府井与南京路商业街改造表明:适应现时消费趋向的商业布局将成为未来发展潮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府井与南京路商业街改造表明:适应现时消费趋向的商业布局将成为未来发展潮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商业模式发展下的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发达国家商业理论 |
1.4.2 国内理论实践 |
1.5 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 |
1.5.1 论文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商业建筑理论基础研究 |
2.1 消费者行为研究 |
2.1.1 消费者行为学发展背景 |
2.1.2 消费者行为概述 |
2.1.3 消费者行为与建筑设计 |
2.2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
2.2.1 商业地产运营 |
2.2.2 大型商业建筑的运营模式 |
2.3 商业项目规模 |
2.3.1 等级分类 |
2.3.2 建设趋势 |
2.4 商业业态 |
2.4.1 商业业态的发展历史 |
2.4.2 大型商业项目中业态及业态分类 |
2.5 实体商业在未来的发展 |
2.5.1 精准 |
2.5.2 温度 |
2.5.3 融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建筑及模式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
3.1 发达国家经验的影响和启示 |
3.1.1 城郊大体量商业目的地 |
3.1.2 市中心百货型商业 |
3.1.3 集约式城市综合体 |
3.2 我国大型商业建筑的特征及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型百货 |
3.2.2 购物中心 |
3.2.3 主题式商业综合体 |
3.2.4 主力店集合式步行街商业 |
3.2.5 生活方式集合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策略 |
4.1 商业定位 |
4.1.1 主要消费群体分析及用户画像 |
4.1.2 区域环境研究 |
4.1.3 竞品项目的研究 |
4.2 功能落位 |
4.2.1 面积需求 |
4.2.2 辅助功能 |
4.2.3 工程条件 |
4.3 流线规划 |
4.3.1 人流动线 |
4.3.2 业态落位 |
4.4 商业公共空间设计 |
4.4.1 商业动线 |
4.4.2 广场布局 |
4.4.3 城市接口 |
4.5 情感化的主题设计 |
4.5.1 人文情怀的认同 |
4.5.2 自然环境的引入 |
4.5.3 跨界业态的扩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项目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市场概况 |
5.1.3 客群定位 |
5.2 设计理念 |
5.3 业态构成 |
5.3.1 业态需求 |
5.3.2 面积配比 |
5.4 总体规划 |
5.4.1 基于城市文脉的规划理念 |
5.4.2 基于业态聚客能力分区 |
5.4.3 主题商业空间功能落位 |
5.4.4 交通系统分流 |
5.5 内部空间探索 |
5.5.1 灵活互通的内部空间组织 |
5.5.2 特殊空间的针对性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A 厦门商业项目设计方案图纸(商业部分) |
致谢 |
(2)成都市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
1.1.2 地铁站点周边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热点 |
1.1.3 零售商业空间大变革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地铁站点的相关研究 |
1.6.2 城市空间演变分析方法的研究 |
1.6.3 自组织理论运用于城市的研究 |
1.6.4 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研究 |
第2章 重要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重要概念 |
2.1.1 地铁站点 |
2.1.2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 |
2.1.3 自组织和他组织 |
2.1.4 商业空间自组织与商业空间他组织 |
2.1.5 商业空间自组织与自组织商业空间的区别 |
2.2 相关理论 |
2.2.1 自组织理论 |
2.2.2 自组织城市理论学说 |
2.2.3 其他相关理论 |
2.2.4 小结 |
第3章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的自组织性 |
3.1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的自组织性 |
3.1.1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的耗散结构特征 |
3.1.2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演变的非"特定"干预 |
3.1.3 小结 |
3.2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征 |
3.2.1 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一般特征 |
3.2.2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性 |
3.3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困境 |
3.3.1 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困境 |
3.3.2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困境 |
3.4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演变中的他组织 |
3.4.1 他组织提出的背景 |
3.4.2 他组织的特征 |
3.4.3 他组织的作用方式 |
3.5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演变中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关系 |
3.5.1 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区别 |
3.5.2 自组织和他组织的联系 |
第4章 成都市典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研究 |
4.1 典型站点选取及研究方法 |
4.1.1 典型站点选取 |
4.1.2 案例研究方法 |
4.2 城市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以春熙路地铁站为例 |
4.2.1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的演变 |
4.2.2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演变中的自组织现象 |
4.2.3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差异性分析 |
4.2.4 商业空间演变中自组织和他组织的互动关系 |
4.3 区域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以人民北路地铁站为例 |
4.3.1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的演变 |
4.3.2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演变中的自组织现象 |
4.3.3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差异性分析 |
4.3.4 商业空间演变中自组织和他组织的互动关系 |
4.4 社区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以蜀汉路东地铁站为例 |
4.4.1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的演变 |
4.4.2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演变中的自组织现象 |
4.4.3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差异性分析 |
4.4.4 商业空间演变中自组织和他组织的互动关系 |
4.5 城市郊区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以犀浦地铁站为例 |
4.5.1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的演变 |
4.5.2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演变中的自组织现象 |
4.5.3 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差异性分析 |
4.5.4 商业空间演变中自组织和他组织的互动关系 |
4.6 不同类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征 |
4.6.1 城市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征 |
4.6.2 区域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征 |
4.6.3 社区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征 |
4.6.4 城市郊区中心型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特征 |
4.7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演变中的自组织现象 |
4.7.1 新的商业空间产生 |
4.7.2 商业业态和等级的演变 |
4.7.3 商业空间的改造升级 |
4.7.4 商业空间维持原有格局 |
4.8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空间特征及问题 |
4.8.1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空间特征 |
4.8.2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空间问题 |
第5章 成都市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机制研究 |
5.1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现象产生的原因 |
5.2 地铁站点"基核"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诱发"和引导作用 |
5.3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动力 |
5.3.1 商业空间的竞争 |
5.3.2 商业空间的协同 |
5.3.3 自组织演变中的序参量 |
5.4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外部环境因素 |
5.4.1 区位因素 |
5.4.2 周边环境因素 |
5.4.3 历史因素 |
5.4.4 商业模式因素 |
5.5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
5.5.1 演变初期 |
5.5.2 演变中期 |
5.5.3 演变后期 |
5.6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机制的构建 |
5.6.1 自组织演变的主体 |
5.6.2 自组织演变主体间的交互作用 |
5.6.3 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的过程 |
5.6.4 自组织演变机制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的主要成果 |
6.1.2 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的发展建议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6.4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3)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 研究现状及目标 |
1.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3 研究目标 |
1.3 创新点及方法框架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及现状问题探讨 |
2.1 商业综合体的演进及“地铁城市”的兴起 |
2.1.1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延伸 |
2.1.2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动力的发展脉络 |
2.1.3 商业综合体与“地铁城市”的对接 |
2.2 “横竖”穿插的立体模式——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2.1 横向——地铁对商业综合体的触媒作用 |
2.2.2 竖向——商业综合体对于地铁的适应性转变 |
2.2.3 横竖的整合——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现状问题探讨 |
2.3.1 策划方面——策划表面化和意志长官化 |
2.3.2 制度方面——管理混乱化和律法缺失化 |
2.3.3 设计方面——规划无序化和空间消极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背景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1 复杂性的引入 |
3.1.1 复杂性的起源及概念 |
3.1.2 复杂性的哲学思辨 |
3.1.3 建筑的复杂性 |
3.2 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视角组织 |
3.2.1 城市视角的复杂性 |
3.2.2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特性 |
3.2.3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语境分析 |
3.3 复杂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3.1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基本认识 |
3.3.2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支撑因子 |
3.3.3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城市层级视角的调配适应 |
4.1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层级框架 |
4.1.1 城镇化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 |
4.1.2 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
4.1.3 城市层级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4.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调整适应 |
4.2.1 我国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及特殊性 |
4.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引导 |
4.2.3 空间结构视角下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 |
4.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原有城市层级的穿刺 |
4.3.1 地域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效益 |
4.3.2 时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
4.3.3 空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社会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区域复杂环境的有机融合 |
5.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
5.1.1 空间对话——高密度背景下的三维立体 |
5.1.2 功能对话——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杂交共生 |
5.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互动的经验借鉴 |
5.2 区域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
5.2.1 城市线路的选择及相关背景 |
5.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的评价分析 |
5.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因子分析的架构 |
5.3 基于GIS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布局模型的建立 |
5.3.1 影响因子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5.3.2 不同城市的GIS影响因子分布 |
5.3.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分布差异及选址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子系统的内部建构 |
6.1 多样业态之于子系统的活力研究 |
6.1.1 多样业态子系统 |
6.1.2 多样业态子系统开放状态下的演变 |
6.1.3 多样业态的建构原则及趋势 |
6.2 以便捷交通为框架的子系统内部资源间的优化整合 |
6.2.1 交通子系统在复杂体系中的特殊性及其设计原则 |
6.2.2 交通子系统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整合 |
6.2.3 慢行系统的立体整合 |
6.3 基于SD法的内部空间感知 |
6.3.1 研究方式及相关数据 |
6.3.2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及空间感知的评价 |
6.3.3 空间子系统的设计对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 |
7.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城市视角下的开发策略 |
7.1.1 城市空间整合下的规划价值 |
7.1.2 统一理念指导下的机制健全 |
7.1.3 多节点规划导向下的开发管理 |
7.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视角下的整合应用 |
7.2.1 明确现状发展下的多元矛盾 |
7.2.2 区域框架视角下的整合原则 |
7.2.3 联系不同要素下的城市设计 |
7.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立体化实现 |
7.3.1 多样功能外向下的立体差异 |
7.3.2 复杂站城一体下的立体推动 |
7.3.3 高密度背景感知下的立体体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研究展望 |
8.3 关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几点想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研究(1980-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设计的蓬勃发展 |
1.1.2 国内城市设计研究百花齐放,但缺乏整合梳理 |
1.1.3 城市设计仍处于非法定地位,定位需进一步明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社会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对象 |
1.4.1 城市设计 |
1.4.2 研究时间与地域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实地踏勘法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
6. 研究可能创新点 |
6.1 填补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研究的空白 |
6.2 系统回顾梳理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成果 |
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际范围内的城市设计发展梗概 |
2.1 古代城市设计发展 |
2.1.1 古代欧洲 |
2.1.2 古代中国 |
2.2 近代城市设计发展 |
2.2.1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1900-1945) |
2.2.2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1956) |
2.3 现代城市设计发展 |
2.3.1 现代城市设计兴起(1956-1980) |
2.3.2 现代城市设计繁荣(1980至今)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回顾 |
3.1 中国现代城设计发展历程分期 |
3.1.1 相关研究综述 |
3.1.2 本次研究分期 |
3.2 探索期(1980-1990) |
3.2.1 研究起步 |
3.2.2 理论引入 |
3.2.3 本土探索 |
3.3 发展期(1991-1997) |
3.3.1 政府推动 |
3.3.2 理论建树 |
3.3.3 实践涌现 |
3.4 繁荣期(1998-2007) |
3.4.1 理论繁荣 |
3.4.2 实践整理 |
3.4.3 竞赛热潮 |
3.4.4 多向推进 |
3.5 转型期(2008-2015) |
3.5.1 灾后重建 |
3.5.2 实践拓展 |
3.5.3 理念探新 |
3.5.4 全面推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 |
4.1 理论研究概况 |
4.2 空间与特色理论 |
4.2.1 城市特色相关理论 |
4.2.2 传统人居环境理论 |
4.2.3 旧城有机更新理论 |
4.3 城市设计运作理论 |
4.3.1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衔接理论 |
4.3.2 城市设计专项体系构建理论 |
4.3.3 城市设计实施理论 |
4.4 城市设计相关技术理论 |
4.4.1 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设计方法 |
4.4.2 绿色城市设计理论 |
4.4.3 大尺度城市设计理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实践探索 |
5.1 实践发展概况 |
5.1.1 实践类型发展 |
5.1.2 实践地位提升 |
5.2 街道与广场 |
5.2.1 发展概况 |
5.2.2 设计特征 |
5.2.3 典型案例 |
5.3 旧城更新 |
5.3.1 发展概况 |
5.3.2 设计特征 |
5.3.3 典型案例 |
5.4 中心区 |
5.4.1 发展概况 |
5.4.2 设计特征 |
5.4.3 典型案例 |
5.5 滨水区 |
5.5.1 发展概况 |
5.5.2 设计特征 |
5.5.3 典型案例 |
5.6 总体城市设计 |
5.6.1 发展概况 |
5.6.2 设计特征 |
5.6.3 典型案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人物团体 |
6.1 城市设计早期学者 |
6.1.1 吴良镛 |
6.1.2 齐康 |
6.1.3 陈占祥 |
6.1.4 朱自煊 |
6.1.5 黄富厢 |
6.2 城市设计中期代表 |
6.2.1 卢济威 |
6.2.2 郭恩章 |
6.2.3 王建国 |
6.2.4 朱子瑜 |
6.4 城市设计学术群体 |
6.4.1 行业学会 |
6.4.2 设计机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组织运作 |
7.1 城市设计的规章条例 |
7.1.1 城市规划法规 |
7.1.2 相关条例 |
7.2 城市设计的管理实施 |
7.2.1 组织管理 |
7.2.2 编制实施 |
7.3 城市设计的教学体系 |
7.3.0 学科发展 |
7.3.1 课程设置 |
7.3.2 学科交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设计发展 |
8.1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
8.1.1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背景 |
8.1.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要求 |
8.2 中国城市设计发展展望 |
8.2.1 人文化 |
8.2.2 生态化 |
8.2.3 精细化 |
8.2.4 数字化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总结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大事记 |
附录2.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相关论着统计 |
附录3. 历年来城市设计获奖项目统计 |
附录4.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名单 |
致谢 |
(5)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商业步行街 |
1.3.2 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 |
1.3.3 体验及空间体验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切入点及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2 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体验认知 |
2.1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国外商业步行街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国内商业步行街的产生与发展 |
2.2 城市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特征 |
2.2.1 范围界定性 |
2.2.2 开敞公共性 |
2.2.3 交通立体化 |
2.2.4 环境品质化 |
2.2.5 地域文化性 |
2.2.6 空间体验性 |
2.3 我国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体验存在的问题 |
2.3.1 空间识别性较差 |
2.3.2 整体性设计不足 |
2.3.3 人性化设计不足 |
2.3.4 空间层次较简单 |
2.3.5 互动参与性较弱 |
3 影响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体验的因素 |
3.1 空间的特性 |
3.1.1 虚与实 |
3.1.2 内部与外部 |
3.1.3 物质性与精神性 |
3.1.4 时间性 |
3.2 体验的特性 |
3.2.1 二元互动 |
3.2.2 文本阅读 |
3.2.3 循序递进 |
3.2.4 简化整合 |
3.3 体验性空间 |
3.3.1 体验性空间的感知途径 |
3.3.2 体验性空间的特征要素 |
3.4 影响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体验的因素 |
3.4.1 客观影响因素 |
3.4.2 主观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主城区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调研分析 |
4.1 重庆主城背景介绍 |
4.1.1 山水城市原型 |
4.1.2 传统街道空间 |
4.1.3 历史文化传承 |
4.2 重庆主城区商业步行街概况 |
4.2.1 重庆主城区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历史 |
4.2.2 重庆主城区商业步行街现状 |
4.2.3 调研范围的界定 |
4.3 解放碑商业步行街 |
4.3.1 背景介绍及现状调研 |
4.3.2 空间体验调研分析 |
4.4 观音桥商业步行街 |
4.4.1 背景介绍及现状调研 |
4.4.2 空间体验调研分析 |
4.5 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 |
4.5.1 背景介绍及现状调研 |
4.5.2 空间体验调研分析 |
4.6 南坪商业步行街 |
4.6.1 背景介绍及现状调研 |
4.6.2 空间体验调研分析 |
4.7 对比总结 |
5 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指导原则 |
5.1 主题——明确独具特色的空间主题原则 |
5.1.1 文脉认同的主题 |
5.1.2 时代认同的主题 |
5.2 情境——营造生动有趣的空间场景原则 |
5.2.1 情境故事塑造 |
5.2.2 情境氛围营造 |
5.3 时空——编排有序变化的序列空间原则 |
5.3.1 故事的空间序列 |
5.3.2 故事的时间序列 |
5.4 多义——组织丰富多样的空间活动原则 |
5.4.1 娱乐体验 |
5.4.2 审美体验 |
5.4.3 教育体验 |
5.4.4 遁世体验 |
5.5 人性——雕琢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原则 |
5.5.1 人性关怀——舒适体验 |
5.5.2 人性关怀——自然体验 |
5.6 参与——激发积极有效的空间互动原则 |
5.6.1 调动感官体验 |
5.6.2 鼓励活动参与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体验性调查问卷 |
C 问卷实地调查结果 |
D 案例实地调研工作记录 |
一、 调研对象、日程安排及问卷回收情况 |
二、 解放碑商业步行街平面示意图 |
三、 观音桥商业步行街平面示意图 |
四、 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平面示意图 |
五、 南坪商业步行街平面示意图 |
(6)“互联网+”背景下大都市商圈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下我国商圈转型背景 |
1.1.2 我国大型都市商圈已经迎来崭新的转型时代 |
1.1.3 相关政策的支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商圈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商圈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商圈竞合理论 |
1.4.2 互联网经济 |
1.4.3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 |
1.4.4 优势产业理论 |
1.4.5 产业融合理论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我国大型都市商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我国城市商圈发展现状分析 |
2.1.1 我国城市商圈发展背景 |
2.1.2 城市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
2.1.3 城市商圈发展布局分析 |
2.2 城市商圈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2.2.1 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缺乏科学性 |
2.2.2 业种业态结构缺乏合理性 |
2.2.3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
2.2.4 城市商圈品牌效应不明显 |
2.2.5 城市商圈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
2.2.6 政府作用及相关政策不完善 |
2.3“互联网+”的背景对城市商圈发展的影响 |
2.3.1 加快传统行业新业态的衍生 |
2.3.2 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目标导向 |
2.4 城市商圈发展趋势分析 |
2.4.1 国际化和社区化双向发展 |
2.4.2 粗放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 |
2.4.3 类购物中心体验式发展 |
2.4.4 智慧商圈网络变革 |
第三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3.1 国外商圈转型模式 |
3.1.1 日本模式 |
3.1.2 美国模式 |
3.2 国内商圈转型模式 |
3.2.1 上海徐家汇 |
3.2.2 宝山城市综合体 |
3.2.3 重庆解放碑 |
3.3 国外转型模式的启示 |
3.3.1 合理选择空间扩展模式 |
3.3.2 层级商圈定位明确 |
3.3.3 加强区域商圈管理管治 |
第四章 商圈转型瓶颈的内部机理研究 |
4.1 商圈转型内部机理适用性范围 |
4.1.1 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 |
4.1.2 业种业态结构落后 |
4.1.3 竞争趋同化现象严重 |
4.2 商圈转型制约因素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信度分析 |
4.2.3 效度分析 |
4.2.4 商圈转型发展制约因素的因子分析 |
4.3 商圈转型瓶颈的结构方程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分析及假设检验 |
4.3.3 结论分析与诠释 |
第五章 基于DEA的国内商圈经营模式的效率分析 |
5.1 案例采集与遴选 |
5.2 基于DEA的商圈经济增长效率测度 |
5.2.1 数据分析与处理 |
5.2.2 效率评价指标确定 |
5.2.3 结果分析 |
5.3 基于DEA的商圈客流量效率测度 |
5.3.1 DMU选择与处理 |
5.3.2 评价数据处理 |
5.3.3 结果分析 |
第六章”互联网+”背景下商圈转型模式优化机制 |
6.1 重视转型过程中各元素的定位 |
6.1.1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转型导向 |
6.1.2 以契合互联网经济为转型支撑 |
6.1.3 以打造精细化标准为转型关键 |
6.2 构建精准的双线融合体系 |
6.2.1 协同模式构建 |
6.2.2 协同模式保障 |
6.3 商圈转型模式优化机制 |
6.3.1 转型主体 |
6.3.2 转型载体 |
6.3.3 转型方向 |
6.3.4 转型标准 |
第七章 完善我国大都市商圈转型发展的建议 |
7.1 改善经营网点引客导向 |
7.1.1 体验式消费 |
7.1.2 特色文化嵌入 |
7.1.3 品牌引进差异化 |
7.2 完善政府配套支持设施 |
7.2.1 调整业态布局 |
7.2.2 建设智慧生态圈 |
7.2.3 优化互联网消费环境 |
7.3 以消费者需求层级为导向进行商圈功能设计 |
7.3.1 社交需求 |
7.3.2 自我实现需求 |
7.4 提升商圈品牌价值 |
7.4.1 塑造特殊品牌的品牌效应 |
7.4.2 加强业态错位经营 |
7.4.3 特色商铺聚集效应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定量定性分析 |
8.1.2 模型优化分析 |
8.2 研究局限性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人文关怀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
1.4.2 国内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
1.5 商业步行街发展趋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第2章 课题相关理论研究 |
2.1 商业步行街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商业步行街的定义 |
2.1.2 国内外商业步行街发展概述 |
2.1.3 商业步行街的分类 |
2.1.4 现代商业步行街的特征 |
2.1.5 目前我国商业步行街存在的问题 |
2.2 人文关怀理论 |
2.2.1 人文关怀的内涵 |
2.2.2 基于人文关怀的设计 |
2.3 消费者分析 |
2.3.1 感知特征 |
2.3.2 行为特征 |
2.3.3 心理特征 |
2.3.4 消费者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步行街功能业态研究 |
3.1 现代商业步行街功能构成 |
3.1.1 商业步行街发展模式研究 |
3.1.2 商业步行街功能分析 |
3.1.3 商业步行街的功能特征 |
3.2 我国商业步行街业态分析 |
3.2.1 我国商业步行街业态问题研究 |
3.2.2 对我国商业步行街业态规划的建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与组合 |
4.1 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分类 |
4.1.1 根据空间位置分类 |
4.1.2 根据空间闭合性分类 |
4.1.3 根据空间构成元素分类 |
4.2 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组织形态 |
4.2.1 直线式 |
4.2.2 折线式 |
4.2.3 辐射式 |
4.2.4 合院式 |
4.3 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 |
4.3.1 商业步行街的长度 |
4.3.2 街宽与临街建筑高度比例的确定 |
4.3.3 商业步行街的宽度 |
4.4 商业步行街的外围交通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业步行街环境与景观营造 |
5.1 自然环境 |
5.1.1 山地商业街 |
5.1.2 滨水商业街 |
5.2 建筑环境 |
5.2.1 建筑形态 |
5.2.2 建筑风格 |
5.3 景观环境 |
5.3.1 绿化 |
5.3.2 水景 |
5.3.3 雕塑小品 |
5.3.4 景墙 |
5.3.5 休闲座椅 |
5.3.6 公共厕所 |
5.3.7 照明设施 |
5.3.8 停车布局 |
5.3.9 围护设施 |
5.3.10 导向标识 |
5.3.11 地面铺装 |
5.3.12 无障碍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商业步行街人文精神研究 |
6.1 人文精神概述 |
6.2 人文精神在建筑中的表达 |
6.2.1 民族文化 |
6.2.2 民俗文化 |
6.2.3 地域文化 |
6.2.4 多元文化 |
6.2.5 历史文脉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消费者问卷调查 |
(8)政府参与下的南京东路商圈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政府参与商圈建设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市场失灵理论 |
第二节 政府失灵理论 |
第三节 零售商圈理论 |
第四节 地价理论 |
第三章 南京东路商圈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南京东路商圈的发展现状 |
一、 南京东路商圈的形成背景 |
二、 南京东路商圈的现状及特点 |
第二节 南京东路商圈的 SWOT 分析 |
一、 自身竞争优势 |
二、 自身问题与劣势 |
三、 外部发展机遇 |
四、 外部挑战与威胁 |
第三节 南京东路商圈建设中政府参与的措施与不足 |
一、 近些年政府推动南京东路商圈建设的举措 |
二、 政府参与南京东路商圈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政府参与商圈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外着名商圈建设发展的政府参与案例 |
一、 北京王府井大街 |
二、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
三、 美国纽约第五大道 |
四、 英国伦敦牛津街 |
第二节 着名商圈建设政府参与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五章 政府参与南京东路商圈建设发展具体措施的建议 |
第一节 建立联动机制来统筹商圈规划定位 |
一、 建立商圈管理的统筹联动机制 |
二、 对商圈进行整体与分段规划定位 |
第二节 积极进行商业空间拓展与整体环境提升 |
一、 整治优化商业购物环境 |
二、 多种渠道拓展商业空间 |
第三节 通过商业业态调整创新提升商圈核心竞争力 |
一、 对商圈内业态比例进行调整与鼓励业态创新 |
二、 扶持做强以本商圈为根的自主品牌 |
第四节 通过提升消费体验打造商圈整体品牌 |
一、 加强整体营销活动运作 |
二、 积极挖掘商圈的文化内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聚落研究的缘起——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框架 |
1.3 城市发展的时序性 |
1.3.1 本文时序性的涵义 |
1.3.2 本文所述时序的特定规定性 |
1.4 城市聚落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4.1 城市聚落的字义和词义辨析 |
1.4.2 词义的组合辨析 |
1.4.3 城市聚落的性质 |
1.4.4 城市聚落的类型 |
1.4.5 城市聚落诸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1.5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特性阐述 |
1.5.1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阐述 |
1.5.2 社会生态的特性及阐述 |
1.6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中的“城市聚落”理论探讨简介 |
1.6.1 “聚落”概念在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
1.6.2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聚落理论研究的简介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2.1 早期聚落的生成 |
2.1.1 原始聚落和农业聚落的生成 |
2.1.2 原始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3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的生成 |
2.1.4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5 我国封建时期早期城市聚落的格局 |
2.1.6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聚落的例证 |
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的“礼制”和特性 |
2.2.1 《周礼-考工记》与封建政治中心聚落规划“礼制”的形成 |
2.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格局一致性和稳固性的例证 |
2.3 唐、宋间城市居住聚落的大裂变 |
2.3.1 “千年宵禁”的坊里——秦汉到隋唐的封闭居住聚落 |
2.3.2 有名无实的坊里——宋代以后居住聚落的嬗变 |
2.4 “市”对古代城市聚落形成的影响 |
2.4.1 宋代以前的“市” |
2.4.2 宋朝的“市”——《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
2.4.3 对城市分区的影响 |
2.4.4 水运和贸易对城市聚落兴衰的影响 |
2.5 古代特殊的城市聚落 |
2.5.1 “囚”城——改朝换代的政治统治产物 |
2.5.2 城记——不同朝代所建立的组合城市 |
2.5.3 “蕃坊”——古代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的特殊聚落 |
2.5.4 军市——军事聚落 |
2.5.5 古典园林等游憩聚落 |
2.6 明清以来向现代城市聚落的嬗变 |
2.6.1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背景 |
2.6.2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特征 |
2.7 殖民主义侵略下输入的现代城市聚落 |
2.8 建国后城市聚落的发展 |
2.8.1 城市发展的波折时期 |
2.8.2 改革开放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 |
2.8.3 商业地产——改变城市面貌的共时性主要聚落 |
2.9 我国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2.9.1 城市聚落的形成与特点 |
2.9.2 封建社会政治生态对政治中心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3 封建城市政治中心聚落中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辨证运动 |
2.9.4 社会经济生态对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5 社会文化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2.9.6 特殊城市聚落的本体与功能 |
2.10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3.1 早期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1.1 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2 玛雅的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3 古埃及和玛雅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2 光荣与伟大——奴隶制时期雅典和罗马的比较 |
3.2.1 雅典和卫城 |
3.2.2 罗马和角斗场 |
3.3 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城市中心聚落的多样性变迁 |
3.4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对世界城市聚落的革命性影响 |
3.4.1 工业革命对欧洲城市聚落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影响 |
3.4.2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与城市聚落的根本转变 |
3.4.3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和城市聚落影响的例证 |
3.5 世界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3.5.1 欧洲城市聚落历时性发展中的多样性 |
3.5.2 世界现代城市聚落共时性发展中的一致性 |
3.5.3 城市聚落在共时与历时时序中的融合与冲突 |
3.5.4 时序性和城市本体与功能的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历史城市聚落的时序性考察 |
4.1 天津城市概况的解析 |
4.1.1 一条河的独生子 |
4.1.2 双城记 |
4.1.3 三岔河口 |
4.1.4 四方城的老城厢 |
4.1.5 五大道与五马路 |
4.1.6 九国租界——八比一的城市聚落大扩张 |
4.1.7 百年记事 |
4.2 天津城市聚落化的历时性考察(18601949 年) |
4.2.1 租界的形成 |
4.2.2 城市的聚落化 |
4.3.3 聚落化时期的城市聚落例证 |
4.2.4 上海、武汉租界聚落与天津租界聚落的比较 |
4.2.5 城市的聚落化对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4.2.6 城市的聚落化时期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
4.2.7 恶化的社会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4.3 天津城市聚落的共时性考察(1949 年——至今) |
4.3.1 我国城市建设波折时期的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3.2 我国城市建设稳定高速发展时期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新聚落化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复兴 |
5.1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5.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针和法规的确立 |
5.1.2 天津外国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分布和聚落性简况 |
5.1.3 天津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性分析 |
5.2 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的检讨 |
5.2.1 老城厢的历史和文化概述 |
5.2.2 老城厢改造的规划、拆迁和建设过程 |
5.2.3 老城厢改造更新对历史风貌的毁坏 |
5.2.4 关于老城厢改造的商榷 |
5.2.5 老城厢、估衣街等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改造的反思 |
5.3 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意象分析 |
5.3.1 连接与断裂以解放桥和金刚桥为例 |
5.3.2 新生与遗存——以三个火车站为例 |
5.4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4.1 城市文化的百年迷失 |
5.4.2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5 天津城市的新聚落化——海河综合开发 |
5.5.1 海河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城市新聚落的未时性形态 |
5.5.2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新聚落中的区位 |
5.5.3 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建设和展望 |
5.6 中新生态城慢行交通的聚落性及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启示 |
5.6.1 中新生态城的确立和建设 |
5.6.2 中新生态城的交通慢行生态系统 |
5.6.3 慢行生态交通对历史街区改造的启示 |
5.7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10)城市核心商业区的更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商圈理论基础 |
2.1 商圈基础理论 |
2.1.1 商圈的基本概念 |
2.1.2 商圈的经典模型 |
2.2 城市商圈的定义 |
2.3 本章小节 |
3 城市商业核心圈的建设与发展 |
3.1 传统商圈的形成及演变 |
3.1.1 早期阶段 |
3.1.2 成熟阶段 |
3.1.3 衰退阶段 |
3.1.4 复苏阶段 |
3.2 商圈的功能与价值 |
3.2.1 城市中心功能 |
3.2.2 商务商贸功能 |
3.2.3 生活功能 |
3.2.4 配套产业发展功能 |
3.3 商圈的更新发展现状与问题 |
3.3.1 规划问题 |
3.3.2 业态结构 |
3.3.3 交通问题 |
3.3.4 发展环境问题 |
3.4 本章小节 |
4 城市商业核心圈发展预测 |
4.1 国内外城市核心商圈发展案例与模式借鉴 |
4.1.1 上海五角场 |
4.1.2 上海徐家汇 |
4.1.3 北京西单 |
4.1.4 北京王府井 |
4.1.5 北京中关村 |
4.1.6 深圳华强北 |
4.1.7 日本六本木 |
4.1.8 案例经验总结 |
4.2 未来城市核心商圈发展趋势预测 |
4.2.1 商圈的发展与区域要素相匹配 |
4.2.2 商圈管理的法人制 |
4.2.3 商业结构的动态调整 |
4.2.4 特色专业专卖的大力发展 |
4.2.5 商业中心与商圈相互促进 |
4.3 本章小节 |
5 城市商业核心圈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5.1 内在影响因素 |
5.1.1 商业规模 |
5.1.2 零售业态组合 |
5.1.3 环境要素 |
5.2 外在影响因素 |
5.2.1 地区经济 |
5.2.2 交通条件 |
5.2.3 区位因素 |
5.3 本章小节 |
6 重庆市商业核心圈发展现状与沙坪坝商圈发展更新 |
6.1 重庆市主城区五大商圈发展评价分析 |
6.1.1 重庆五大商圈对比分析 |
6.2 沙坪坝商圈发展问题研究 |
6.2.1 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6.2.2 沙坪坝商圈发展现状及问题 |
6.3 沙坪坝商圈竞争力研究 |
6.3.1 沙坪坝商圈发展SWOT 分析 |
6.3.2 沙坪坝商圈发展机会与对策 |
6.4 沙坪坝商圈发展策略研究 |
6.4.1 城市功能补充 |
6.4.2 沙坪坝核心商圈产业发展选择 |
6.4.3 商圈空间拓展 |
6.4.4 业态结构调整 |
6.4.5 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的建议 |
6.5 本章小节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王府井与南京路商业街改造表明:适应现时消费趋向的商业布局将成为未来发展潮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商业模式发展下的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策略[D]. 张博涵.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3)
- [2]成都市地铁站点邻近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变研究[D]. 龚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8)
- [3]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 东南大学, 2016(12)
- [4]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研究(1980-2015)[D]. 孔斌. 东南大学, 2016(03)
- [5]基于空间体验的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蒋真. 重庆大学, 2016(03)
- [6]“互联网+”背景下大都市商圈转型模式研究[D]. 刘立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2)
- [7]基于人文关怀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D]. 谭赛璇. 湖南大学, 2015(03)
- [8]政府参与下的南京东路商圈建设发展研究[D]. 吴毅雄.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9]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D]. 吕霞. 天津大学, 2013(12)
- [10]城市核心商业区的更新发展研究[D]. 王丹妮. 重庆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