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和苍梧县上村段行政区域的决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和苍梧县上村段行政区域的决定

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上村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江峰[1](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韦玉姣[2](2019)在《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在大量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研究。文章无意于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照片、图纸和阐释,记录和展示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多样性,进而从一个连续的、历史的角度来诠释他们的演进及其背后的机制。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地理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的组成及特点,从而从空间角度勾勒出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整体图景。第二部分,选取典型地区的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进行剖析,分析干栏的功能布局、结构、造型、材料等,以获取其形态特点、异同及演化方式。壮族麻栏分别以南壮区和北壮区的典型建筑实例为代表,以掌握南壮麻栏和北壮麻栏之间是否有渊源关系,北壮麻栏如何演化以适应较为寒冷和坡度更陡的山区地理环境。侗族传统干栏分别以三江县南部具有汉文化背景的南寨村、和里村,以及三江县北部高定寨的典型建筑为代表进行分析,以掌握不同文化背景对干栏的影响。第三部分,分别对壮族、侗族六个传统村寨——南壮区的那坡县达文屯、南壮区的扶绥县坡只屯、北壮区的龙胜县龙脊村、三江县北部的侗族高定寨、三江县南部的侗族南寨村、和里村近20年来的演进,进行调研。论文对六个村寨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产业特点、政府在推进村寨发展中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村寨及建筑演变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掌握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方式及推动因素。研究表明,壮族和侗族虽相近但彼此之间的影响不大。汉族虽在侗族聚居区侗化,但仍保持汉文化传统,并吸收侗族建筑技艺的精华;侗族建筑不同程度地受汉族影响。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都有一个趋势:更加开放,接受外来建筑技术和材料,因防火和生产方式改变,楼居向半楼居、地居建筑发展,由木结构向砖木结合、砖混及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发展。研究还表明,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并有固定的一系列仪式活动的村寨或村寨联盟,大多拥有丰富的、代表本民族建筑艺术水平的村寨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多由本民族的匠师设计和建造,与环境和谐并体现民族特色。最后,论文提出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可为广西的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18万字,图表181个)

张发明[3](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成立以来,基于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和测绘成果结合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研究,在梁刘的带领下,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梁思成先生在他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首篇中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作为近代学者研究学问的第一要务即为“证据”的搜集,以古代建筑“实物”为“后盾”,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从中可以充分看出,客观的古代建筑遗存调查史料是支撑中国建筑史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并受国外建筑史学者所瞩目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相关方面研究的整理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或专注于对梁思成先生构筑中国建筑史过程的发掘及文献的考查之上,或基于最新的调查报告、考古发掘成果专注于单一案例的延伸论述上,而很少是在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进行时间维度上和某一时期空间维度上整体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随着近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学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古代建筑和考古成果遗存不断被发掘涌现,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的系统的梳理与统计研究,笔者认为这样一次整体性观测,既是对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的致敬,也能够在启示后辈学者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中国建筑遗存有所帮助。本论文以历史时期为经线,以建筑类型为纬线,以现有行政区划为空间坐标系统梳理统计“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所例举的基础案例,以一种直观方式作为表现手段,进行解读并试图以整体的视角结合独特地理空间线索去分析动态地描述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现状。笔者采用书籍查找结合网络求证的方法将所有案例资料收集,在建立“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与统计研究,最终得到论文结论。本论文前后主要分为五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叙述本文写作缘起和背景、目的及意义,写作对象、范围,国内外对于本题目相关研究的现状,论文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释义和档案库的建立;第三部分基于档案库案例梳理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建筑类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数据特征解读研究;第四部分试结合多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希望本论文对以后宏观观测中国古代建筑遗存方面能有参考价值。

潘洌[4](2018)在《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产双重遗失的濒危状态,村落地域空间特征快速消失,急需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村落空间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原生态空间格局被破坏;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无序化,空间秩序失控;空间形态随意改变,致使村落风貌受到破坏;对村落空间只注重保护而对传承与发展方式研究较少;村民自我文化认同感低,外来者文化认知度差,使得传统村落及建筑传承与更新缺乏适宜哲理等。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与适用资源也改变了,作为活态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其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中以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空间”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方式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键。当前,在空间增量受限的条件下,就要求仔细反思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等矛盾共同体在传统村落及建筑(多为存量空间)多元时空格局里的共存关系并做好发展趋势预测,以便在从现代性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能从传统性中发现并重建自身的民族与区域认同感,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在新形势下寻找新方向,为地域聚落及建筑空间设计提供指引。研究选取广西全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理清其村落及建筑时空里蕴藏着的适宜朴素哲理为目标,从由上至下的宏观环境和由下至上的微观场景两头开始,在中观的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中进行意义整合,由此,建构出基于广西独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村落外部环境空间←→村落空间←→建筑空间←→内部空间←→家俱陈设的多元时空格局,建立起一个既适应宏观规划要求又符合微观自组织需求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概念提取、分类比较及图解构成的定性方法抽象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空间格局”、“空间意义”、“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之概念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再抽象(数目、体量、坐标、度数、质量等数据)来建立起能适应现代性发展与更新的传统空间模型;并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籍此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逆性的传统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就此,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提炼,解决现实问题,达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构想。

罗军[5](2017)在《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38年间,深圳经历了多中心节点、建成区全覆盖和城市更新等阶段,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中国现、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深圳具有特殊的典型意义,研究深圳城市演进历史,对理解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城市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城市是多层次、自相似、动态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其形成机制、形态特征及形态演进是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是城市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本文将“物质要素空间演化”转化为“地表平面投影斑块演化”,即通过建立平面尺度等级、形态中枢、平面演进类型等概念,借以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平面格局演进,分析历史上一切人工构(建)筑物在城市地表投影所形成的图像斑块集合,建立城市形态的动态研究和静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平面格局演进,揭示深圳在物理上如何逐渐生长而成。城市形态要素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如何全面、整体、系统地研究其脉络,如何构建一套叙述逻辑、研究框架、分析方法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致力于以下两个研究目标,一是把深圳城市建设活动形成的物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城市空间发展脉络和表现形式;二是通过构建城市形态平面格局研究的方法、原理和叙事框架,创建城市和城市群形态演进的图像化表达。本文在系统学、复杂学等基础理论上,借鉴康泽恩学派“平面格局”形态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空间表达模式,分析城市形态自相似特征,建立图式概念,构建出多尺度层次的形态地图研究框架,形成了描述、理解、判断、分析形态演进的理论和方法。城市在不同尺度下具有自相似性,城市演进是由小尺度等级递归到大尺度等级的过程,等级是城市自然演进呈现的现象,正是城市演进具备等级特征,任何尺度等级的形态过程可完全分类为扩张、收缩和更迭,由这三种分类交织出城市的不同形态演进。任何形态过程完成后,只能转化为其它两种方式,所以,静态的形态描述可转化为动态的形态过程分析。运用形态(过程)类型和形态中枢两种概念和方法可以分析和解释城市形态演进。在不同尺度等级下,运用不同比例尺的形态地图进行多层次表达,则形态演进更便于分析和理解。本文在不同尺度下对平面格局演进进行透视,在每一个尺度下都有局部到整体的历时性研究。从岭南到珠三角大尺度范围,再依次到深圳全域范围、深圳特区范围、城市核心区、核心区的中心区,进而到1-2平方公里的复合区域,最后对建筑和街区进行研究。纵观多尺度层次,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表象与动因、历时与共时的多维关系得以诠释,深圳城市形态格局及其演进过程与特征得以清晰呈现。

纪洪江[6](2016)在《国家治理视阈下中越边民通婚问题研究 ——以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越南新娘”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中越跨国婚姻在日益进入公众视野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关注。作为跨境婚姻或涉外婚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谨以位于中越边界前沿地带的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作为实证案例,在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充分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边境沿线地区的境内外少数民族边民通婚作为特定对象,对中越边境地区边民通婚的现实境况、促动因素、通婚途径、婚姻模式、社会功能及其相关问题的国家治理政策构建,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讨论。边民通婚在中越边境地区是普遍现象,比例高的村寨三分之二的家庭属边民通婚。归纳田野点25个自然村的中越边民通婚情况,主要特征有:边民通婚呈增长态势,从边境村寨向内地蔓延;通婚主体系跨境民族,绝大部分属族内通婚,越南女性婚后在当地社会融入度高;通婚家庭婚姻关系稳定,双方经济文化水平“双低”,子女落户有困难,家庭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从通婚的历史维度看,中越边民通婚自古有之,两国国家关系的冷暖不可避免地会对边民间的交往互动产生影响,但即使在两国边境战争期间,边民通婚亦未绝迹。中越边境地区跨境民族因惯常交往缔结婚姻,构建了边境地区跨境民族社会共同体。在中越边境地区民族社会结构中,跨境民族居于地缘、族缘、亲缘择偶婚嫁,边民通婚在民族社会内部获得较高的认同。便利的地理条件、同源民族天然的认同感、男女性别失衡及中越适婚人口结构的互补、婚姻梯度选择和婚姻挤压、中越两国经济发展位势差等是中越边民通婚日渐增多的主要促动因素。越南官方、学者及边民对两国边民通婚的研究和看法亦提供了更为多元的“他者”视角及研究成果佐证。中越边民通婚的婚姻缔结过程遵循民族习俗,在边境民族共同体内获得广泛承认,民族传统婚姻习俗的法则和效力代替国家法律,规制着边民通婚。而中越两国有关边民通婚法律制度的衔接不畅增加了边民通婚结婚登记的难度,提高了边民通婚合法化的成本。婚姻关系未登记是中越边民通婚的重要特征,绝大部分边民通婚因之而游离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保护之外,沦为非法婚姻。在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边境管理体制下,因婚姻关系未登记导致其合法公民身份的缺失,给通婚越南女性在入境、居留、户籍国籍申请及其婚生子女户籍、就学、就业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国家的边境管理和边疆治理带来了诸多显性、隐性的挑战和难题。作为“集客观性、公共性、普遍性于一体的社会事实”,中越边民通婚就本质而言是越南女性跨国婚姻移民。边民通婚衍生的系列问题涉及出入境管理、签证管理、婚姻登记、居留管理、户籍管理、国籍管理等深层次问题。从目前以地方治理为主的治理实践来看,边民通婚的治理已远远超出地方政府的管辖权限和协调能力,也远远超越了国家单个法规或特殊政策调整的范围,国家治理因而成为边民通婚治理的不二之选。边民通婚问题的国家治理,应在维护国家安全、法制统一和边疆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上,以充分尊重通婚边民的婚姻家庭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政策取向,结合边民通婚实际,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符合边境沿线地区实际情况的边民出入境管理、居留和婚姻与户籍登记、国籍申请等配套管理制度;同时着手对历史遗留问题予以妥善解决。中越边民通婚问题的治理需要国家刚性法律制度与柔性人文关怀的紧密结合。加快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是解决问题的长效之策,也是构建我国和谐稳固边疆的应然之选。

韦浥春[7](2017)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拥有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历史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原战乱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的迁入、本地壮族、侗族等土着民族与汉族的同化和争斗、土司制度的变迁、土地开发、商业西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现象,综合作用于广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形成,村落与建筑文化也因此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高度的丰富性与混杂性,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选择最集中反映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描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深层结构,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对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探讨。为了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在深度、广度与侧重点上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全面、详尽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采用“类型学、空间句法、历史地理诠释”多法互证的综合分析方法,多维、立体地呈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包容。研究首先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族发展、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广西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查踏勘基础上,借鉴类型学与空间句法,定性、定量地描述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组构,构建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数据信息库。同时,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多样性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素进行互动关联性研究,比较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异同,归纳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个性、共性与特性。进一步挖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秩序与逻辑,推演归纳空间形态背后蕴藏的地域、民族内涵与多重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例,反思后效,提出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营建的原则与策略,探讨地域与民族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农村建设、新建公共建筑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转译。

孙达[8](2015)在《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 ——华南地区》文中研究指明空间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直接表征,空间形态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演变制动因子的关联性,以便于更好的研究城市发展演变的演化规律和调节机制。因此,导师赵万民先生提出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课题,研究领域涵盖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等区域,以背景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基础,突破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多集中于西南地区的框架之内,以全国为背景,拓展研究范围,寄希望于能更好的整理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资料库,并能对我国山地城市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作为赵万民先生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以华南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空间形态切入,以时间和空间为研究主轴,空间研究轴上从华南地区区域研究入手,着重分析华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并分析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区域分布特征和选址规律,时间研究轴则以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阶段,从典型案例入手,以历史学研究方法,综述我国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历史发展演变,并从中发掘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轨迹及影响因子,最后通过对华南地区各个时期的演化轨迹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和提取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并总结其动力机制。论文研究总共分为七章,总体而言,第一章为理论研究部分,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第五章至第七章为总结与结论部分。①绪论。从研究的缘起及背景入手,解读相关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确定论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②华南地区区域山地城市发展概况。以空间为研究主轴,从华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因子的角度进行背景研究,分析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分布规律及选址特征,以空间的角度总结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演变的进程。③古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古代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演变是一个“适应-定制-渐进”的过程,城市空间形态仍以中原文化正统为核心,适应华南地区山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渐进式的发展。④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通过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案例的海量分析,对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演化从“封闭-开放”“传统-现代”“单一-多元”三个层面展开论证,并分析这一时期山地城市发展演变的影响因子,总结出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渐进-突变-被构-新生”的过程。⑤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以华南地区历史文化脉络中影响因子的演变规律入手,从历史动态的角度和演变结果的角度分别梳理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得出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因子开放的刺激”“因子涨落的诱导”“因子突变的异化”及“因子交叉的选择”的结论。⑥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历史借鉴。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与分析,结合前五章的分析结论,从问题与困境、历史经验及优化策略三个方面提出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及优化策略。⑦结论。客观评价本文写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曾艳[9](2016)在《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利于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作者通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运用,在民居研究中从时空维度把握人与文化的动态特征,提出了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理论。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之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提出了广东省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论文首先从国内传统民居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两个方向入手,集中分析发现既有民居研究在时空关系上不对等,忽视了空间的主体作用,偏重静态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将民居文化地理概念引入民居研究的意义。基于对地缘性、聚居性等居住文化现象的解析,指出地理空间给民居文化系统带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提出构建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形态、文化原型、因子图谱、文化区划等研究内容,以此揭示其文化景观与时空对应的衍生关系。根据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的具体情况,综述了省域历史文化地理背景,同时提出数据库的构建准则与方法,以此为前提建立广东省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基于全面系统的普查数据,以数据库为平台综合分析了各类民居文化因子的影响因素、地理分布等特点,确定以聚落及民居类型作为主导文化因子进行切入研究,并分别从聚落、民居两个方面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探讨。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文化分区,可以拟构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民居研究提供新视角。基于文化景观特征的深入分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文化区划理论与聚落民居分区特征得出广东省七大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并分别阐述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地理环境与生产、社会文化与制度、观念风俗与礼法、营造技术与材料四个方面深度解析了各聚落民居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研究的核心目标,它们主要表现在文化边缘地带,因此选取聚落民居文化区边缘地带的非典型民居文化景观,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揭示了在聚落及民居的“形式”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对其时空双向维度和宏观到微观多层次的文化地理研究,能让我们对聚落及民居建筑形成更为本质与系统的认知。

伍国正[10](2014)在《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州当五岭百粤之交,为历史边郡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受楚、粤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影响。永州古城位于湘江与潇水汇合处,始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建城史在湖南省仅次于长沙,是湖南省首批公布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本文以清末以前的永州古城与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建筑历史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史论结合,综合研究了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从“文化审美”的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立足于城市发展中的城市营建研究,突出永州古城营建的生成环境系统;中观层面立足于指导城市建设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核心要素研究,突出地方古城规划建设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发展动因;微观层面立足于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景观要素研究,突出永州古城形态主要构成要素的建设与发展特点,体现古城及其景观建设的地域特征。系统分析了永州古城选址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环境特点,指出:古城的生态安全环境是其选址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古代城市的安全防御体系是物质防御体系与精神防卫体系的统一;当代城镇建设可以借鉴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思想。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了永州古城形态发展演变特点,基本还原了南宋以前的西汉泉陵城和汉唐零陵郡城的形制与规模,认为南宋以前,零陵县治与零陵郡治同城,为四门方形单城;推测:古泉陵侯国城的周长约为1600m左右;汉唐零陵郡城周长约为3600m左右,为中等规模的郡城。“空间维度”上,从区域整体性层面研究了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揭示了地方古城规划建设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发展动因;揭示了古代沿水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与自然、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展变化的关系;揭示了永州古城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和明清时期永州城发展滞后的原因;揭示了明清时期永州城市形态主要构成要素的建设与发展特点,在比较中突出了地区城市现存古代祭祀建筑与塔建筑等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指出:政治统治与军事防御是地区城市形成的原动力,战争与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后期建设的两个主要原因;交通地位提高和经济持续发展是地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动力;地方城市始终为自守之城,非盛民之城;清末以前,永州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文化龛”。研究中发现,古代城门外的月城和寺庙也是城市风水建筑的重要内容。结合永州城“山水文化景观”的发展研究,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八景”文化的历史渊源,并对《潇湘八景图》出现的时间作了存疑探讨,史书记载表明,《潇湘八景图》至少在唐五代末北宋初已经出现,并非宋迪首创。研究指出:若从中国风景“八景”景观集称文化出现的时间先后看,“永州八记”应是中国自然山水景观“八景”集称文化的滥觞。城市史研究工作可视为建立可持续性城市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转变研究范式,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不仅研究永州古城形态演变的特点与动力机制,而且研究古城形态主要构成要素的建设发展特点,在比较中体现古城及其景观建设的地域特征,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上村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上村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2)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村寨的定义与性质
        1.1.1 村寨的定义
        1.1.2 村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3 寨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4 解放后广西村寨性质的概括
        1.1.5 本文所研究壮、侗族传统传统村寨的界定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3 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1.3.1 国外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2 国外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研究
        1.3.3 国内关于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4 国内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及其背景方面的研究
        1.3.5 国内关于壮、侗族的传统村寨建筑与及其演进的研究
        1.3.6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本文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借鉴的理论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1.5.1 借鉴的理论
        1.5.2 采用的方法
        1.5.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
    2.1 广西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概括
        2.1.2 地形
        2.1.3 河流与海港
        2.1.4 气候和物产
    2.2 民族渊源——岭南骆越、西瓯的后裔
        2.2.1 古代广西的世居先民——百越支系之(西)瓯、骆(越)民族
        2.2.2 发展中的壮、侗族先民——封建社会的蛮、俚、乌浒、僚、峒
    2.3 封建王朝开发及广西社会制度变迁对壮、侗族的影响
        2.3.0 秦汉以后的郡县制对壮、侗族的影响
        2.3.1 壮、侗族现代身份的确立
        2.3.2 唐至五代时期羁縻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3 宋至清的土司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4 民国广西省县制及“三位一体”基层行政组织对壮、侗族的影响
        2.3.5 新中国的自治区、市、县及自治县对壮、侗族的影响
    2.4 壮、侗族分布格局
    2.5 壮、侗族的传统经济形态与社会组织
        2.5.1 传统经济形态
        2.5.2 传统社会组织
        2.5.3 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6 教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民族文化
        2.6.1 教育
        2.6.2 生活习俗
        2.6.3 民族文化
        2.6.4 宗教信仰
第三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
    3.1 壮、侗族村寨的地理类型
        3.1.1 盆地平峒型村寨
        3.1.2 山区河谷型村寨
        3.1.3 山区弄场型村寨
        3.1.4 高山型村寨
        3.1.5 小结
    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空间形态
        3.2.1 散布型
        3.2.2 线型
        3.2.3 组团聚集型
        3.2.4 小结
    3.3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公共空间
        3.3.1 以室外场地为中心的壮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3.3.2 以具有象征意义的鼓楼为标志的侗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第四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
    4.1 壮、侗族干栏民居的历史背景
    4.2 壮族的传统麻栏
        4.2.1 壮族麻栏的类型
        4.2.2 南壮大叉手麻栏
        4.2.3 北壮穿斗结构麻栏
        小结
    4.3 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
        4.3.1 侗族的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
        4.3.2 侗族传统干栏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处理
        4.3.3 侗族传统干栏实例
    4.4 壮、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的比较
        4.4.1 观念和文化上的差异
        4.4.2 结构上的差异
        4.4.3 屋面曲线的做法
    4.5 壮、侗族民居的建造过程
第五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5.1 壮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1.1 农业型壮族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实例
        5.1.2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的演进——以北壮区龙脊古壮寨为例
        5.1.3 壮族村寨演进小结
    5.2 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2.1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高定寨
        5.2.2 农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和里村、南寨村
    5.3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5.3.1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特点的比较
        5.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特点的比较
        5.3.3 壮侗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结语:研究成果、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一、研究成果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第三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与公共空间
        4、第四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民居
        5、第五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二、创新点
    三、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缘起和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建立
    2.1 本章引论
    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的确立
    2.3 以建筑功能类型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2.4 以时间阶段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2.5 以空间定位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2.6“档案库”的建立及使用说明
    2.7 本章小结
第3章“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
    3.1 本章引论
    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1 本节引论
        3.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2.1“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寺建筑梳理与统计
        3.2.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塔梳理与统计
        3.2.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石窟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3.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儒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道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礼制建筑梳理与统计
        3.2.6“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陵寝墓葬建筑梳理与统计
        3.2.7“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伊斯兰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8 本节小结
    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非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3.1 本节引论
        3.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桥梳理与统计
        3.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标志建筑与戏台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3.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居住建筑与风景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3.3.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商业手工业、衙署等公共建筑梳理与统计
        3.3.6 本节小结
    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3.4.1 本节引论
        3.4.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3.4.3 本节小结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试结合多线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
    4.1 试结合“胡焕庸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一线”数据差异特征
    4.2 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云南、山西、江苏”三省数据差异特征
    4.3 试结合中国降水分布和地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四域”数据差异特征
结论、不足与未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历史年表及中国古代建筑梳理分期表
附录B “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档案库
致谢

(4)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传统与现代时空分离的危机
        1.1.2 传统与现代时空压缩的混乱
        1.1.3 传统与现代时空同质的单一
        1.1.4 传统与现代时空转换的失语
        1.1.5 传统与现代时空一体的要求
    1.2 概念释义
        1.2.1 广西
        1.2.2 传统村落及建筑
        1.2.3 传统空间
        1.2.4 传承与更新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1.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寻根:理清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中蕴藏着的朴素哲理
        1.4.2 回归:建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框架
        1.4.3 出发:形成广西传统村落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1.4.4 融合:探索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特性的传承与更新方法与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调查
        1.5.2 分类方法
        1.5.3 比较方法
        1.5.4 图解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内容
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建构
    2.1 传承与更新框架的理论建构
        2.1.1 框架建构的意义
        2.1.2 框架建构的方式
    2.2 目标建构:诗意栖居环境
    2.3 根基建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叠加
    2.4 主线建构:理清空间意义脉络
        2.4.1 空间意义传承与更新的重要性
        2.4.2 意义生成的过程性——片段性存在
        2.4.3 意义认知的多样性——开放性关系
        2.4.4 意义存在的等级性——等级性位置
    2.5 节点建构: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
        2.5.1 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5.2 空间要素的框架构成
    2.6 关系建构: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
        2.6.1 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6.2 空间结构的框架构成
    2.7 形态建构: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
        2.7.1 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7.2 空间形态的框架构成
    2.8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
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3.1 广西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3.2.1 山地传统村落地理空间格局
        3.2.2 滨水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望得见水
        3.2.3 平原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珍惜土地
        3.2.4 村落及建筑的气候地理空间格局:气候印记
    3.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民族文化共存格局
        3.3.1 保持文化原生态格局:民族村落建筑地理空间分布
        3.3.2 延续文化交融的格局: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3.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政治经济多元共存格局
        3.4.1 土地制度多元化共存
        3.4.2 政治身份多元化共存
        3.4.3 产业空间多元化共生
    3.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场景空间格局
        3.5.1 人的场景空间
        3.5.2 自然场景空间
    3.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建构
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意义的理清
    4.1 传统空间的使用意义激活
        4.1.1 提高空间使用度
        4.1.2 改善空间舒适度
        4.1.3 增强空间复合度
    4.2 传统空间的安全意义转换
        4.2.1 唤醒空间归属感
        4.2.2 强化空间领域感
        4.2.3 营造空间威慑感
    4.3 传统空间的社交意义升级
        4.3.1 升级空间参与度
        4.3.2 升级仪式空间认同度
    4.4 传统空间的景观意义发掘
        4.4.1 调动三种景观感受方式
        4.4.2 营造风景园林式村落空间
        4.4.3 营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
        4.4.4 营造“三美”聚落及建筑空间
    4.5 仪式空间的精神意义提升
        4.5.1 延续民俗性
        4.5.2 重识风水性
        4.5.3 提升冥想性
    4.6 空间意义的价值性转换
        4.6.1 时空价值认定
        4.6.2 创作升值
        4.6.3 体验转换
        4.6.4 商业利用
    4.7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的意义脉络建构
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要素的再构
    5.1 空间核心的建构
        5.1.1 寻找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
        5.1.2 呼应自然地理空间核心
        5.1.3 保留场景空间的核心形式
        5.1.4 重建村落空间中心
        5.1.5 建筑空间核心再生
        5.1.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2 空间边界的重构
        5.2.1 空间边界的定义
        5.2.2 尊重自然边界
        5.2.3 重建“顶”边界
        5.2.4 重新定义“墙”边界
        5.2.5 重造流动的地形
        5.2.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边界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3 空间领域的解构
        5.3.1 空间领域的定义
        5.3.2 保留自然领域
        5.3.3 再现场景氛围
        5.3.4 营造村落建筑丰富的领域层次
        5.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领域的传承与更新框架
6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结构的营造
    6.1 营造复合的空间路径
        6.1.1 空间路径的特性
        6.1.2 顺应自然隐性路径
        6.1.3 穿越空间的场景路径
        6.1.4 营造连续的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
        6.1.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6.2 营造多变的空间方向
        6.2.1 空间方向坐标系的定义
        6.2.2 顺应自然方向
        6.2.3 复合多种方向需求
        6.2.4 继承村落及建筑方向设置
        6.2.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方向框架建构
    6.3 营造丰富的空间距离感
        6.3.1 空间距离的定义
        6.3.2 与自然保持生态距离
        6.3.3 保持多变的场景距离感
        6.3.4 营造空间的距离等级
        6.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距离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7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寻找
    7.1 空间形态的特性
        7.1.1 符号性
        7.1.2 完形性
        7.1.3 图地性
    7.2 找寻空间形态原型
        7.2.1 重构矩形空间
        7.2.2 寻找三角形空间
        7.2.3 拓扑圆形空间
        7.2.4 保持自由形空间
    7.3 找寻空间形态的演变方式
        7.3.1 拓扑变形
        7.3.2 重复叠加或削减
        7.3.3 自组织集聚与扩散
    7.4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框架
8 结语与展望: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8.1 结语
    8.2 理想空间
    8.3 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5)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范围
        1.1.2 深圳城市研究
        1.1.3 研究述评
        1.1.4 深圳发展背景
        1.1.5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对象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对象
        1.2.3 多尺度层次及平面格局解析
    1.3 城市空间理论、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史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研究理论
        1.3.2 城市化理论及城市观点
        1.3.3 城市生态理论与城市史学
        1.3.4 国内城市建设史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分形几何学与尺度划分法
        1.4.2 康泽恩学派与断代分析法
        1.4.3 景观生态学与要素分析法
        1.4.4 图底理论与图底关系解析法
        1.4.5 空间意象解析法
    1.5 论文创新点
        1.5.1 多尺度层次体系研究方法和视角
        1.5.2 运用交叉学科方法和完全分类思想
        1.5.3 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1.6 论文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尺度层次研究体系
    2.1 多尺度层次复杂等级系统
        2.1.1 复杂学
        2.1.2 复杂系统
        2.1.3 等级体系
    2.2 平面格局演进类型及其组合
        2.2.1 平面格局概念
        2.2.2 演进的完全分类
        2.2.3 平面演进的等级
        2.2.4 斑块组合及演进类型
    2.3 自相似及形态中枢
        2.3.1 自相似性和自相似结构
        2.3.2 形态中枢和平面演进类型
    2.4 多尺度层次研究比例尺选择
        2.4.1 比例尺的选择
        2.4.2 可识别的构成要素
        2.4.3 重要因素的影响
        2.4.4 多尺度的研究范围界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尺度层次下的环境与城市变迁
    3.1 岭南环境与交通
        3.1.1 五岭及五岭之戍
        3.1.2 珠江水系与岭南交通
        3.1.3 灵渠:与长江水系的沟通
        3.1.4 海上丝绸之路
        3.1.5 自然格局的影响
    3.2 环境变迁与城市体系
        3.2.1 人口变迁
        3.2.2 唐代以前岭南城市体系变迁
        3.2.3 宋元时期珠三角空间格局
        3.2.4 明代至民国澳门、香港的影响
    3.3 深圳环境格局与市镇体系
        3.3.1 区域大背景下的深圳环境格局
        3.3.2 南头古城治所演变
        3.3.3 深圳市镇体系演变
    3.4 岭南尺度层次下地缘环境分析
        3.4.1 岭南双核城市群的构建可能
        3.4.2 广州单中心极核与选址分析
        3.4.3 深圳崛起的地缘分析
        3.4.4 粤港澳格局及深圳可能的机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整体空间尺度下的形态演化
    4.1 城市空间演化的非平衡范式
        4.1.1 平衡范式
        4.1.2 多平衡范式
        4.1.3 非平衡范式
    4.2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4.2.1 人口指标
        4.2.2 GDP指标
        4.2.3 标志性阶段与节点
        4.2.4 建市后行政区划调整
    4.3 深圳总体空间形态演化
        4.3.1 深圳城市土地边界的演化
        4.3.2 深圳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演化
        4.3.3 深圳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演化
    4.4 深圳建成区空间形态
        4.4.1 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4.4.2 深圳建成区形态分区
        4.4.3 深圳建成区主要线性空间形态
        4.4.4 深圳建成区演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核心区域的空间形态
    5.1 深圳经济特区空间形态
        5.1.1 空间形态演化
        5.1.2“二线”:特区的边界
        5.1.3 四大分区
        5.1.4 深南大道
        5.1.5“绿楔”
    5.2 南山区空间形态
        5.2.1 空间形态演化
        5.2.2 空间结构
        5.2.3 次级斑块
        5.2.4 主要廊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0平方公里综合连片区形态演进
    6.1 罗湖中心区
        6.1.1 发展历程
        6.1.2 空间形态演变
        6.1.3 自然肌理
        6.1.4 路网构成
        6.1.5 公共空间
        6.1.6 次级斑块划分
        6.1.7 典型建筑肌理
    6.2 福田中心区
        6.2.1 发展历程
        6.2.2 空间拓展及中轴线形成机制
        6.2.3 中心区环境格局与水口关系
        6.2.4 路网构成
        6.2.5 公共空间
        6.2.6 次级斑块划分
        6.2.7 典型建筑肌理
    6.3 招商蛇口工业区
        6.3.1 发展历程
        6.3.2 空间形态演变
        6.3.3 自然肌理
        6.3.4 路网构成
        6.3.5 公共空间
        6.3.6 次级斑块划分
        6.3.7 典型建筑肌理
    6.4 华侨城总部城区
        6.4.1 发展历程
        6.4.2 空间形态演变
        6.4.3 自然肌理
        6.4.4 路网构成
        6.4.5 公共空间
        6.4.6 次级斑块划分
        6.4.7 典型建筑肌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平方公里复合区域形态要素分析
    7.1 白石洲与波托菲诺区域
        7.1.1 空间形态演变
        7.1.2 图底关系
        7.1.3 次级斑块划分
        7.1.4 路径
        7.1.5 边界
        7.1.6 节点
        7.1.7 标志物
    7.2 大冲村区域
        7.2.1 空间形态演变
        7.2.2 图底关系
        7.2.3 次级斑块划分
        7.2.4 路径
        7.2.5 边界
        7.2.6 节点
        7.2.7 标志物
    7.3 后海南部西区
        7.3.1 空间形态演变
        7.3.2 图底关系
        7.3.3 次级斑块划分
        7.3.4 路径
        7.3.5 边界
        7.3.6 节点
        7.3.7 标志物
    7.4 科技园北部区域
        7.4.1 空间形态演变
        7.4.2 图底关系
        7.4.3 次级斑块划分
        7.4.4 路径
        7.4.5 边界
        7.4.6 节点
        7.4.7 标志物
    7.5 华强北商业区域
        7.5.1 空间形态演变
        7.5.2 图底关系
        7.5.3 次级斑块划分
        7.5.4 路径
        7.5.5 边界
        7.5.6 节点
        7.5.7 标志物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建筑与街区尺度空间形态分析
    8.1 大鹏所城
        8.1.1 保护现状评述
        8.1.2 平面形态要素分析
        8.1.3 典型建筑
    8.2 人民南街区
        8.2.1 发展历程
        8.2.2 街区分析
        8.2.3 建筑类型与年代
        8.2.4 城市更新
    8.3 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
        8.3.1 发展历程
        8.3.2 街区分析
        8.3.3 建筑空间研究
    8.4 华强北街区
        8.4.1 发展历程
        8.4.2 城市更新
        8.4.3 更新改造建筑研究
    8.5 福田中心区 22、23-1 街坊
        8.5.1 街区设计
        8.5.2 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核心结论
    创新点一:研究方法创新点总结
    创新点二:研究发现创新点总结
    创新点三: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国家治理视阈下中越边民通婚问题研究 ——以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中越边境
        (二) 边民通婚
        (三) 国家治理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 大陆边民通婚研究综述
        (二) 台湾跨国婚姻研究综述
        (三) 境外跨国婚姻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中越边境生境与中越边民通婚
    一、中越边境生境
        (一) 边界线与边境口岸
        (二) 自然地理生态环境
        (三) 人口、民族与分布
    二、中越关系发展变迁
        (一) 历史上的中越关系
        (二) 中越边境战争与重修和好
        (三) 现阶段的中越关系
    三、中越边民通婚的特征
        (一) 广泛性与普遍性特征突出
        (二) 地域性与民族性差异明显
        (三)空间拓展与内涵外延演进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中越边民通婚解析
    一、中越边民通婚的历史与现状
        (一)马崩行政村基本情况
        (二)马崩边民通婚的历史与现状
    二、中越边民通婚的特征
        (一)边民通婚呈增长态势
        (二)通婚主体为跨境民族
        (三)通婚家庭发展能力低
    三、中越边民通婚的途径
        (一)共诺婚
        (二)中介婚
        (三)包办婚
    四、中越边民通婚的模式
        (一)自由婚姻
        (二)交换婚姻
        (三)互补婚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越边民通婚的促动因素
    一、中越边民通婚的促动因素
        (一)便利的地理条件
        (二)同源民族的认同感
        (三)中越经济发展差距
        (四)中越男女比例失衡
    二、中越边民通婚个案调查
        (一)中方通婚男性边民
        (二)越方通婚女性边民
        (三)边民通婚:跨国婚姻移民
    三、中越边民通婚的“他者”视角
        (一)越南官方视角
        (二)越南学者视角
        (三)越南边民视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越边民通婚的社会功能
    一、中越边民通婚的社会正功能
        (一)缓减中方男性边民结婚难
        (二)弥补边境地区劳动力资源
        (三)促进中越关系的民间交往
    二、中越边民通婚的社会负功能
        (一)通婚家庭自身功能难发挥
        (二)越南女性国家认同陷困境
        (三)子女认同显差异化复杂化
        (四)国家边疆治理复杂化加剧
    三、中越边民通婚:他者认同与制度排斥
        (一)他者认同
        (二)制度排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越边民通婚的国家治理
    一、国家治理与边疆治理的理论思考
        (一)国家治理的内涵及其发展演进
        (二)国家治理与边疆治理关系再认识
        (三)边疆治理的理念更新与现实意义
    二、中越边民通婚合法化的制度困境
        (一)边民通婚法律制度变迁
        (二)边民通婚国家态度演变
        (三)边民通婚合法化的制度困境
    三、中越边民通婚的国家治理
        (一)边民通婚地方治理实践
        (二)国家治理:边民通婚治理的必然选择U9
        (三)边民通婚国家治理对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调查问卷(针对越南籍配偶)
附件2:调查问卷(针对中国籍配偶)
附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附件4:中国边民与眦邻国边民婚姻登记办法
附件5: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附件6:云南省中越、中老边境地区人员出入境管理规定
附件7:德宏州边民入境通婚备案登记管理规定(试行) 216
附件8:董干边防派出所境外人员管理措施
附件9:田野调查照片
致谢

(7)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1.1.2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复兴
    1.2 选题意义
        1.2.1 公共空间是村落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1.2.2 补充与丰富岭南聚落空间文化研究
    1.3 基本概念
        1.3.1 传统村落
        1.3.2 公共空间
        1.3.3 空间形态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研究地域
        1.4.2 族群范围
        1.4.3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村落的相关研究
        1.5.2 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1.5.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概况
        1.5.4 综合评述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意义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生成与演变
    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演进
        2.2.1 史前-先秦:原始聚落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2.2.2 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西瓯骆越的形成与汉族的迁入
        2.2.3 宋元时期:土司制度与壮、侗族的形成与苗、瑶、回族的迁入
        2.2.4 明清时期:仫佬、毛南族的形成与水、京、彝、仡佬族的迁入
        2.2.5 近代:广西多民族格局的形成
    2.3 广西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
        2.3.1 土着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
        2.3.2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2.4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空间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2.4.1 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2.4.2 空间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调查分析
    3.1 调查分析方法
    3.2 自然环境特征
        3.2.1 傍水而居
        3.2.2 依山而建
        3.2.3 农地利用格局
    3.3 空间形态特征
        3.3.1 整体形态
        3.3.2 村落规模
        3.3.3 平面形态
        3.3.4 界面特征
        3.3.5 空间结构与组织方式
        3.3.6 空间尺度
    3.4 活动与场所特征
        3.4.1 生产生活
        3.4.2 节庆民俗
        3.4.3 红白喜事
    3.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小结
    3.6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实例分析
        3.6.1 案例调查
        3.6.2 空间句法概述
        3.6.3 空间句法对空间形态与公共生活互动关联的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1.1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4.1.2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4.1.3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4.1.4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4.1.5 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征
    4.2 相同地域环境下不同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2.1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4.2.2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4.2.3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4.2.4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4.3 少数民族传统落与汉族村落公共空间形态
        4.3.1 少数民族的“汉化”
        4.3.2 汉族的“少数民族化”
    4.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与内涵
        4.4.1 共性:自然而为,纯朴务实
        4.4.2 个性:多元个性,和而不同
        4.4.3 特性:多源并存,文化交融
    4.5 地域性、民族性的关联互动——多因子综合作用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5.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现状
        5.1.1 物态空间方面
        5.1.2 意态空间方面
    5.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当代发展的问题与契机
        5.2.1 面临的问题
        5.2.2 发展的契机
    5.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5.3.1 保护的内容与范围
        5.3.2 保护的原则
        5.3.3 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5.3.4 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5.3.5 传统公共空间文化的发展
    5.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与公共空间保护发展实例
        5.4.1 程阳八寨——旅游开发的困惑
        5.4.2 旧州街——传统街市的兴衰
        5.4.3 弄立村——从空间匮乏到结构完善
        5.4.4 古民寨——夯土村落保护与发展新探索
    5.5 本章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调查统计表
附录二:广西各民族节庆与公共空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 ——华南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1.1.1 我国处于山地城市快速城市化时期,迫切需要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山地城市建设理论指导
        1.1.2 华南地区作为我国山地城市研究区域典例,具有现实意义
        1.1.3 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有助于解决我国山地城市化建设的问题
    1.2 基本概念的解读
        1.2.1 华南地区概念的界定及研究范畴
        1.2.2 山地及山地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1.3.2 国内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3.3 国内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3.4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指导下的综合研究
        1.5.2 研究历史阶段划分
        1.5.3 论文内容安排与组织框架
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概述
    2.1 山地城市生成发展环境特征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类型
        2.1.3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分布
    2.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人文特征
        2.2.1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历史文化概况
        2.2.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概况
        2.2.3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交通环境特征
    2.3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规律
        2.3.1 城市随农业资源分区分布
        2.3.2 城市沿江河呈树枝状分布
        2.3.3 城市因军事防御带状分布
        2.3.4 城市以文化路径为线串珠状分布
    2.4 山地城市选址的空间分布
        2.4.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2.4.2 山地地貌形态与山地城市选址
    2.5 本章小结
3.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
    3.1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隋唐宋时期
        3.1.4 元明清时期
    3.2 华南地区古代各阶段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演化进程
        3.2.1 先秦时期-山地城市的萌芽
        3.2.2 秦汉时期--山地城市的形成
        3.2.3 随唐宋时期--山地城市的发展
        3.2.4 元明清时期--山地城市的繁荣
    3.3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子
        3.3.1 自然地理形态的催生与限制
        3.3.2 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促变
        3.3.3 经济技术的介入与助长
    3.4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模式与特征
        3.4.1 华南地区古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3.4.2 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
    4.1 华南地区近现代城市社会经济背景与概述
        4.1.1 动荡发展阶段(1840-1949)
        4.1.2 偏离发展阶段(1949-1978)
        4.1.3 调整发展阶段(1979-1989)
        4.1.4 快速发展阶段(1990-1999)
        4.1.5 更新优化阶段(1999年至今)
    4.2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演化进程
        4.2.1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地域空间与街巷肌理
        4.2.2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山地城市整体格局
        4.2.3 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山地城市风貌
    4.3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子
        4.3.1 自然地理形态的限制
        4.3.2 政治文化的剧变
        4.3.3 经济技术的飞涨
        4.3.4 多元文化的渗透
    4.4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模式
        4.4.1 华南地区古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4.4.2 近现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规律总结和动力机制
    5.1 各时期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特征及演变规律
        5.1.1 华南地区历史文化脉络中影响因子演变规律
        5.1.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发展规律
        5.1.3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模式
    5.2 调节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启示
    6.1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6.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启示
    6.3 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优化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B. 作者论文调研工作

(9)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与机缘
        1.1.2 地缘与居住文化
        1.1.3 文化地理学理论概述
        1.1.4 民居文化地理
        1.1.5 研究的意义及框架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
        1.2.1 聚居研究
        1.2.2 相关概念及范畴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期许
        1.4.1 信息系统化与图示化
        1.4.2 整合民居研究成果
        1.4.3 完善民居研究体系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2.1.1 传统民居研究阶段与进展
        2.1.2 广东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2.1.3 传统民居研究的局限
    2.2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2.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阶段与进展
        2.2.2 广东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2.2.3 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局限
    2.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的研究
        2.3.1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研究成果
        2.3.2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结合的研究
        2.3.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研究的局限
    2.4 GIS在国内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中的运用
    2.5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与反思
        2.5.1 相关研究的进展
        2.5.2 相关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3.1 广东文化地理区划概述
        3.1.1 广东行政区划
        3.1.2 广东气候区划
        3.1.3 广东方言区划
        3.1.4 广东文化区划
    3.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背景研究
        3.2.1 广东文化地理特征
        3.2.2 土着民族与广东民系
        3.2.3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与演变
    3.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3.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的提取
        3.3.2 建立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4.1 传统聚落文化因子分布特征
        4.1.1 传统聚落分布
        4.1.2 传统聚落选址
        4.1.3 传统聚落朝向
        4.1.4 传统聚落年代
        4.1.5 传统聚落民系
    4.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主导文化因子
        4.2.1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4.2.2 建筑类型学与文化地理学
        4.2.3 主导文化因子的确定
    4.3 主导文化因子的文化地理特征
        4.3.1 传统聚落类型分布特征
        4.3.2 传统民居类型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5.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原则及方法
        5.1.1 文化区的定义与分类
        5.1.2 文化区的特征与边界
        5.1.3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5.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分区研究
        5.2.1 传统聚落类型分区特征
        5.2.2 传统民居类型分区特征
    5.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
        5.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5.3.2 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分析
    6.1 广东农商业的崛起与资源博弈
        6.1.1 东西之争与南北对峙
        6.1.2 广东地理环境优势
        6.1.3 移民与广东农商经济的崛起
        6.1.4 人口增长与耕地变动
        6.1.5 人口流迁与地区发展
    6.2 政府与地方宗族的双重管理体系
        6.2.1 朝代政策与广东地域文化建构
        6.2.2 军事斗争对沿海民居文化的影响
        6.2.3 广东宗族社会形态与民居文化
        6.2.4 宗族经济对广东聚落文化的影响
    6.3 广东地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6.3.1 血缘与宗法
        6.3.2 礼制与中心观
        6.3.3 天地人合一的时空观
        6.3.4 仿生象物的营建观
        6.3.5 风水对聚落民居的影响
    6.4 因地制宜的营造技术与材料
        6.4.1 文化区民居特色营造技术
        6.4.2 文化区地域材料的采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文化区划的边缘聚落及民居研究
    7.1 福佬族群对广东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的影响
        7.1.1 华南族群的形成与层次
        7.1.2 福佬族群的迁移与族群认同
        7.1.3 粤东福佬族群与客家族群的互动
    7.2 粤东客家与潮汕聚落民居文化区围屋类型研究
        7.2.1 围屋的类型、分布及差异
        7.2.2 影响因素分析
        7.2.3 粤东围屋文化演变规律
        7.2.4 结论与讨论
    7.3 粤西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研究
        7.3.1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空间形态
        7.3.2 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的人口构成
        7.3.3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成因分析
        7.3.4 结论与讨论
    7.4 粤西北广客雷原聚落民居文化区向心式聚落研究
        7.4.1 向心式聚落空间分布与形态
        7.4.2 向心式聚落文化地理背景
        7.4.3 成因影响因素分析
        7.4.4 结论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结论
        8.1.1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的构成
        8.1.2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演进机制
    8.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与景观营建视野中的永州古城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相关界定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内城市史与城市营建史研究现状概述
        1.2.2 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实际应用价值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永州古城营建之城市选址环境分析
    2.1 永州地区自然景观结构及其特点
        2.1.1 永州的地理位置与区位特点
        2.1.2 永州地区自然景观结构及其特点
        2.1.3 永州历史沿革
    2.2 中国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思想
        2.2.1 城市选址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2.2.2 中国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思想
    2.3 永州古城选址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3.1 交通要塞,楚粤通衢
        2.3.2 山水形胜,战略要地
        2.3.3 山环水抱,生态格局
    2.4 永州古城选址的人文地理环境特点
        2.4.1 经济发展,可资军需
        2.4.2 山水景观如画,人文基础良好
    2.5 永州地区修城的历史脉络与明清城市建设特点
        2.5.1 永州地区古城建设的历史脉络与明清城池规模
        2.5.2 明清永州地区城市选址与建设特点初步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永州古城营建之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3.1 永州地区城市营建的历史分期及方志史概况
        3.1.1 永州地区城市营建的历史分期
        3.1.2 永州方志史概况
    3.2 宋末以前永州古城形态与规模推测
        3.2.1 宋末以前永州城池形制推测
        3.2.2 宋末以前永州城池范围推测
        3.2.3 宋末以前永州城池规模推测
    3.3 宋末至明清永州城形态特点
        3.3.1 宋末内外双城布局
        3.3.2 明清瓮城格局
    3.4 明清时期永州城发展滞后的原因
        3.4.1 明清湘江流域其他府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点
        3.4.2 湘江流域府州城市形态演变动力机制初步总结
        3.4.3 明清永州城发展滞后的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永州城营建之防御体系分析
    4.1 因地制宜的军事防御体系
        4.1.1 因地制宜,整体防御
        4.1.2 因地兴利,重点防御
        4.1.3 兵防森严,戍守有序
    4.2 适应地区气候的御旱防洪措施
        4.2.1 永州地区旱灾与水灾特点
        4.2.2 永州古城御旱措施
        4.2.3 永州古城防洪措施
    4.3 避祸祈福的心理安防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永州城营建之建筑景观发展特点研究
    5.1 衙署建筑空间的发展特点
    5.2 学校建筑的发展特点
        5.2.1 古代永州学校建筑类型与教育发展
        5.2.2 古代永州学校建筑兴盛的原因
    5.3 城市祭祀建筑的发展特点
        5.3.1 永州地区祭礼文化发展特点与祭祀建筑类型
        5.3.2 永州古城现存主要祭祀建筑简介
        5.3.3 永州地区其他古城现存主要祭祀建筑简介
        5.3.4 永州地区古城祭祀建筑景观的地域特征
    5.4 城市居住与商贸建筑的发展特点
        5.4.1 城市居住建筑的布局特点
        5.4.2 城市商贸建筑的发展特点
    5.5 明清永州地区城市塔建筑的发展特点
        5.5.1 永州地区城市古塔的建造特点
        5.5.2 明清永州地区城市塔建筑景观的地域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永州古城营建之山水景观文化发展与影响
    6.1 永州山水景观文化概说
    6.2 永州崖刻景观文化发展及其影响
        6.2.1 永州崖刻艺术湖湘第一,华南称最
        6.2.2 永州崖刻文化景观集粹
    6.3 永州城山水景观文化发展及其影响
        6.3.1 柳宗元与永州城的山水景观文化建设
        6.3.2 永州城山水景观文化开创风景“八景”景观集称文化模式
        6.3.3 明清永州风景“八景”集称文化景观集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上村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2]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D]. 韦玉姣. 东南大学, 2019(05)
  • [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D]. 张发明.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4]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D]. 潘洌. 重庆大学, 2018(04)
  • [5]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D]. 罗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6]国家治理视阈下中越边民通婚问题研究 ——以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为例[D]. 纪洪江. 云南大学, 2016(04)
  • [7]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 韦浥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8]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 ——华南地区[D]. 孙达. 重庆大学, 2015(06)
  • [9]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 曾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D]. 伍国正.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和苍梧县上村段行政区域的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