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应用及提纯复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1](2020)在《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辣椒是我国华南地区南菜北运最重要的种类。30多年来,华南地区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育种公司共同努力,选育了许多具有华南特色的优异品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概述了华南地区辣椒新品种选育及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1)辣椒新品种选育方面,华南地区已选育出青皮椒、黄皮椒、指天椒、线椒等各类型品种,其中粤椒一号、辣优4号、茂椒4号、东方神剑、汇丰二号等在当时辣椒种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2)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菌肽B、D基因导入辣椒,获得抗菌肽B、D基因转化辣椒抗青枯病工程株系,并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进行田间试验。(3)辣椒耐高温、湿涝机理研究方面,通过高温高湿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转录本衍生片段、DNA甲基化、表达谱和miRNA等多组学数据,揭示了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阐明了辣椒杂交种基因均呈非加性的表达模式。(4)辣椒疫病特异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方面,利用辣椒抗疫病材料CM334和感病材料10399为亲本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并对辣椒根腐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表明在广东辣椒疫霉菌优势生理小种Race 3侵染下,辣椒根腐疫病抗性性状为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将抗性基因PhR10定位在约2.6 Mb范围内。(5)辣椒雄性不育研究方面,利用回交或逆向回交系统选育技术,选育出辣椒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辣椒三系配套并应用,同时对辣椒雄性不育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消费习惯,提出对未来华南地区辣椒育种研究的建议。
王昭礼,田孟祥,张时龙,宫彦龙,宋治豪,余本勋,何友勋[2](2018)在《黔西北特色稻大方五里香的提纯复壮及栽培技术》文中提出黔西北特色稻大方五里香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粳稻品种,栽培年代久远,品种退化较为严重,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提纯复壮,以利于品种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本文作者主要叙述了黔西北特色稻大方五里香的提纯复壮过程,并简要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
刘凯,唐红生,严国红,孙明法[3](2016)在《提高籼稻恢复系花药培养绿苗分化率的研究》文中认为以MS培养基为对照,对比分析M8和N6两种培养基对籼稻恢复系花药培养出愈率的影响,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山梨醇、活性炭,研究其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籼稻恢复系在M8培养基中均具有最高的出愈率,介于20.97%30.63%,极显着高于MS培养基;而在N6培养基上,出愈率介于10.77%13.70%,仅盐恢559和盐恢888显着高于MS培养基。随着山梨醇质量浓度升高,4个籼稻恢复系在M8分化培养基上的花药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增加,以30 g/L山梨醇处理最高,介于30.57%36.77%,其次为20 g/L山梨醇处理,两者均极显着高于不添加山梨醇处理。随着活性炭质量浓度升高,4个籼稻恢复系在M8分化培养基上的花药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先增加后降低,总体均以1 g/L处理最高,介于21.38%27.82%,2 g/L处理次之,两者均极显着高于不添加活性炭处理。
吕川根[4](2010)在《江苏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简要回顾了江苏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育种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开展江淮平原稻区自然条件下不育系育种体系的创新和加强苏中地区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技术体系的研究;在两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选育上,应常规育种结合生物技术,加强恢复系筛选,着力塑造理想株型,注重生理指标选择。
刘丙新[5](2010)在《水稻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及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文中提出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病害之一。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然而一个抗病品种连续种植一定时间后常会丧失抗性。为更好地利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研究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机制以及抗性基因的利用方式势在必行。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机理十分复杂。随着水稻全基因组的测序完成、基因芯片技术的成熟和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利用基因芯片分析水稻在病原菌胁迫下的全基因表达谱差异已经成为现实。Xa23是目前利用最广泛、抗谱最广的抗性基因之一。为了解抗性基因Xa23的抗性机制并为克隆该基因提供信息帮助,本研究选用携带Xa23的BR1与恢复系亲本蜀恢527利用回交、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建立关于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抗感近等基因系。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含57381个探针)分析白叶枯病菌侵染12h后白叶枯病抗感NILs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表达变化。结果如下:1.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522对SSR引物在蜀恢527和BR1双亲之间筛选到多态引物87对,用这些多态引物在候选群体中筛选到两个株系(L16、L17)只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位点有差异。农艺性状考察也表明这两个株系差异不显着,近等性极好。2.以感病材料L17为对照在抗病材料L16中共有911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753个基因表达上调,158个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基因显着多余下调基因。从Gene ontology的分类结果可以看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部件、细胞、生理过程、细胞过程和新陈代谢方面。KEGG pathway分析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泛醌生物合成、核糖体、氧化磷酸化、类固醇合成、氨基酸的代谢、辅酶A途径的苯甲酸代谢、细胞色素P450的代谢、磷酸肌醇信号系统等。3. L16 vs L17的753个上调基因中,我们发现有预测功能的基因653个,注释为表达蛋白,但功能未知的有14个,注释为假设蛋白的有217个,没有任何注释信息的总共为100个。158个下调基因中,我们发现有预测功能的为139个,注释为表达蛋白,但功能未知的有3个,注释为假设蛋白的有30个,没有任何注释信息的总共为19个。在L16vsL17上调基因中有两个编码抗病性蛋白家族蛋白的基因(Os11g0588600、Os11g0640300),均位于11染色体上,有7个编码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有16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类型同为蛋白激酶类,有3个基因编码氧化还原酶和2个编码Myb转录因子的基因,有3个编码奇异果甜蛋白的病程相关蛋白的基因;在下调基因中也有2个编码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的基因,3个基因的编码蛋白为蛋白激酶类。为解释水稻受到白叶枯病侵染时内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信息。此外本研究还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回交转育到宜恢1577恢复系中,经回交、自交以及随机选择条件下,在BC1F7和BC2F6中,进行前景选择、全基因组背景检测和农艺性状考察,分析了BC1F7和BC2F6群体中的遗传背景回复率和农艺性状回复度;并将回交改良后代中表现优异的部分材料与不育系天丰A测配,考察其配合力、恢复度和杂种优势,选育优势组合。结果如下: 1.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522对SSR引物在宜恢1577和BR1双亲之间共筛选到多态引物105对,多态比率为20.11%。用这105对SSR多态引物对13个BC1F7和11个BC2F6株系进行遗传背景检测。结果发现BC1F7的13个株系中,遗传背景回复率在60.10%-74.29%;在BC2F6的11个株系中,遗传背景回复率在81.43%-91.43%,分布与理论遗传背景回复率87.25%左右。表明随机选择下的BC1F7和BC2F6株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都接近于理论遗传背景回复率。2.所有BC1F7和BC2F6改良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都得到改良,白叶枯病抗性极好。BC1F7的13个株系在穗长和剑叶长性状上所有株系与轮回亲本宜恢1577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在有效穗数和剑叶宽性状上除个别株系外其余都接近于宜恢1577,无显着性差异。BC2F6的11个株系中,在有效穗数和剑叶长性状上所有株系都无显着性差异;在穗长和结实率性状上大多数无显着性差异。BC2F6的改良后代株系比BC1F7的改良后代株系在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与产量紧密相关的性状上更接近轮回亲本。这与BC2F6的遗传背景回复率高于BC1F7是一致的。3. BC1F8的测交种中,在有效穗数、剑叶长和剑叶宽性状上全部表现无显着性差异;在穗长、穗粒数和单株理论产量性状上大多数无显着性差异;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与对照差异显着,受供体亲本影响较大。BC2F7的测交种,有效穗数性状上所有株系的测配种均无显着性差异。在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单株理论产量、剑叶长和剑叶宽等性状上大多数均无显着性差异。在千粒重性状上全部表现比对照提高,且只有LT81、LT83和LT86的测配种无显着性差异。获得了3个具有白叶枯病抗性的产量上与对照相仿的杂交稻组合,可能可应用于生产。
万昕[6](2009)在《水稻分子育种新选恢复系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和分子检测》文中提出本研究选用了我们通过水稻分子育种途径选育的10个不同杂交稻新恢复系(父本品种)与10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稻不育系配组的27个不同杂交稻组合,分析了这些不同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并对部分玉米DNA导入水稻新恢复系(父本品种)和杂种F1进行了分子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稻不育系天然异交率与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我们采用分子育种途径选育的新的杂交稻恢复系(父本品种)中,大多数的农艺性状倾向大穗,高结实率。2.杂交稻组合的生育期接近其恢复系(父本品种);杂交稻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表现不同;新恢复系(父本品种)与三系不育系和与两系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杂种一代恢复度表现不同。有希望从中筛选出具有杂种优势强的新恢复系和杂交稻新组合。3.杂交稻杂种一代的单穗粒数倾向其恢复系(父本品种,如前者的单穗实粒数大于后者的单穗实粒数,则表现出超亲现象,即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4.杂交稻恢复系(父本品种)的谷粒较小,千粒重偏低;杂交稻杂种一代的千粒重亦偏低。不同杂交稻杂种一代的植株高度,一般倾向其恢复系(父本品种)。5.对水稻分子育种供体和受体亲本品种(恢复系)玉米品种慈利玉米、水稻品种慈选4号、湘早籼8号和杂交稻不育系培矮64S以及配组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培两优慈4(F1),进行了DNA分子检测和验证。RAPD扩增检测结果表明,慈选4号(玉米DNA导入水稻的选系)中找到了玉米DNA特异片段,而水稻受体亲本品种湘早籼8号和杂交稻不育系培矮64S中没有这个DNA特异片段。并在培矮64S与慈选4号的杂种一代(F1)中也找到了相应的DNA特异片段,这表明了水稻分子育种能用于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新恢复系选育及杂交组合选配。进一步采用Sothern印迹杂交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玉米DNA导入水稻后,能够稳定遗传,选育具有强杂种优势的新恢复系,这些恢复系与杂交稻不育系进行配组能够获得具有强杂种优势的杂交稻新组合。
李齐向[7](2009)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文中指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应用在水稻质量性状的辅助选择已比较成熟,但对数量性状的辅助选择还在探索中。本研究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由多基因控制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1)在筛选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的基础上,通过回交或混合选择结合MAS技术的方法,把来自水稻品种Dular中的细条病抗性QTL qBlsr-11-1导入新的遗传背景中,并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作了评价;2)对利用标记辅助聚合技术选育抗细条病新品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在水稻细条病抗病育种过程中抗性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主要结果如下:1、在前人对水稻细条病抗性QTL qBlsr5a、qBlsr3d、qBlsr5b和qBlsr-11-1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已公布的水稻基因组信息,获得了2个与qBlsr5a紧密连锁的标记RM153和RM17769; 2个与qBlsr3d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M523和RM231;2个与qBlsr5b紧密连锁的标记RM440和RM173。这6个标记均在抗性亲本Dular和H359R间存在多态性。得到3个与qBlsr-11-1紧密连锁的标记RM120、RM26267和RM552,其中RM120和RM26267在供体亲本Dular、H359R和受体亲本Ⅱ-32B间存在多态性,RM26267和RM552在供体亲本Dular和受体亲本明恢2155间存在多态性。上述标记与相应的目标QTL的推测距离在0.4-4.9cM之间,基本可以满足MAS对标记选择准确率的要求。2、在利用回交结合MAS技术把qBlsr-11-1导入II-32B的过程中,运用位于该目标QTL双侧紧密连锁的标记RM120和RM26267,或仅用RM120对杂合抗病标记基因型进行选择均有效,但利用双标记选择的效果比单标记的选择效果好;而在该回交群体中仅用RM26267单独对杂合抗病标记基因型进行选择是无效的。3、在Dular×明恢2155的F3:4群体中,运用双标记RM552和RM26267或各单标记选出的纯合抗病标记基因型(BBCC、CC和BB)间的病斑平均值差异不显着,但是它们与感病亲本明恢2155、三种杂合标记基因型(BbCc,Bb和Cc)及三种纯合感病标记基因型(cc,bb和bbcc)的病斑长度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BbCc和Cc这两种杂合标记基因型与纯合感病标记基因型(cc,bb和bbcc)和感病亲本明恢2155的病斑长度差异也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但单独利用RM26267选出的杂合标记基因型与纯合感病基因型的病斑长度差异不显着。4、先进行抗性鉴定再进行标记基因型选择或直接进行标记基因型选择两种不同的途径均可以获得携带4个、3个、2个抗性QTL的个体,但效率不同。仅在30株极端抗病个体中即可选出含有4个和3个抗性QTL的纯合抗病标记基因型单株3株和4株,而利用标记基因型选择从未抗性鉴定的300株的群体中,仅选出含4个和3个QTL抗性QTL的纯合抗病标记基因型单株1株和7株。可见,在利用MAS技术对数量抗病性状的改良中,在抗性鉴定结果较理想的情况下,先进行抗性鉴定再进行标记基因型选择,能选育出更多聚合多个抗性QTL的抗病单株,并且可以大大减小分子标记的工作量和费用。5、含有2个以上抗性QTL的单株(株系),其抗性均比感病亲本H359有极显着提高。含有4个抗性QTL的L1类型和含有3个抗性QTL的L2、L3类型以及含有2个抗性QTL的L6类型内单株的总平均病斑长度与原始抗源Acc8558和Dular的抗性差异不显着,表明只要对已定位的24个细条病抗性QTL的聚合,即有可能选育出与抗源抗性相当的新品系。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8](2008)在《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良田良种选择、培育壮秧、适宜栽培密度等7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并对香稻未来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出了展望。
周乐良[9](2007)在《耐寒杂交水稻金优431选育及应用》文中指出杂交水稻产量明显优于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及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杂交水稻耐冷性相对较差,冷害年造成严重减产,制约杂交水稻的分布和推广。为此,汤鸿钧等人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耐冷的恢复系Q431及组合金优431。本文对Q431及金优431选育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其耐冷性、配合力及应用技术进行研究,为耐寒育种和生产实践提供借鉴。结果如下:(1)为了改良杂交水稻耐寒性,利用“同恢渗粳”方法将耐冷性强的贵州高原粳地方高秆品种“赫章小黄谷”的耐寒基因通过杂交导入同质恢复材料中,再经分步聚合杂交,逐级重组,定向选择,选育出耐冷同质恢复系Q431及组合金优431。(2)金优431产量高、米质较好、稻瘟病抗性较强。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591.9kg/667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5.2%。米质达部标二级标准,稻瘟病抗性加权平均3.1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金优207。(3)Q431及金优431芽期、扬花期耐冷性强。耐冷性研究结果:恢复系Q431芽期耐冷性达高抗(1级)、金优431达抗(3级);恢复系Q431和金优431的扬花期自然低温反应指数均明显优于明恢63和汕优63。金优431在我省中高海拔水稻冷害频繁的地区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4)Q431在产量、结实率和有效穗这三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强。Q431、明恢63等5个恢复系与金23A等8个不育系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结果:Q431在产量、结实率和有效穗上的一般配合力最高。(5)金优431高产的栽培技术是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用穗肥、粒肥等;种子生产技术是确定合理的播差期、构建高产群体、科学利用赤霉素等。
刘凯[10](2007)在《粳型亲籼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索粳型亲籼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了解粳型亲籼系杂交新组合的优势表现,为长江流域粳型亲籼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依据,2003年和2005年分别用4个不同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15个粳型亲籼系按4×15不完全双列杂交的遗传设计方式进行试验,考查了每个杂种F1的株高、穗数、单穗长、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千粒重、单株谷重、结实率和花粉育性等九个性状。测定了15个粳型亲籼系的亲和性,分析了所有组合9个农艺性状的超亲优势、竞争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同时对所得资料进行相关分析、配合力分析和遗传率的估计。结果表明:1、GX17、GX24、GX35与W9593S亲和性较好:GX09、GX16、GX43与GD-8S亲和性较好;GX39、GX41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亲和性较好。而且亲和性较好的被测系,其测交F1在试验试种中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其中W9593S/GX35优势极强,表现出了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2、株高、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谷重等5个性状上,各品系平均表现正向的超亲优势,其它几个性状为负向超亲。在穗数和单株谷重两性状上,超亲优势最大。在单株谷重上,GX07、GX09、GX35和GX43都表现正向超亲,且都达到极显着水平;GX10和GX13也表现正向超亲,达到了显着水平;而GX16、GX17、GX24和GX38都表现负向超亲,但都未达到显着水平。3、除株高和穗数2个性状各品系平均表现正向的竞争优势外,其它几个性状都为负向竞争优势。在穗实粒数和穗总粒数两性状上,负向竞争优势最大。在单株谷重上,仅GX35表现正向竞争优势,但未达到显着水平;其它都表现负向竞争优势,且GX7、GX17、GX38和GX43都达到极显着水平,而GX39和GX41也达到了显着水平。4、株高与单穗长,穗数与单株重,穗实粒数与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单株重,单株谷重与穗总粒数、结实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穗数与穗实粒数、结实率,单穗长与穗实粒数,穗实粒数与千粒重、花粉育性,千粒重与结实率、花粉育性,单株谷重与花粉育性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显着水平。5、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表现较好的亲本有GX09、GX10、GX35和GX24,GX19、GX25、GX38和GX41,而GX16和GX43最差。就单株谷重而言,高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组合有:W9593S/GX35、N5088S/GX41、W9593S/GX24、N537S/GX39、GD-8S/GX13、GD-8S/GX07、N5088S/GX39、W9593S/GX19、N5088S/GX10、N537S/GX13、N5088S/GX38和W9593S/GX16。6、粳型亲籼系杂种在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等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占主导优势,基因的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性状起主导作用,而穗数、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单株谷重、结实率和花粉育性等性状中特殊配合力占主导优势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7、粳型亲籼系各性状的表型值与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正相关。而粳型亲籼系杂种各性状的表型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之和也正相关,且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与其表型值都正相关,也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8、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单株产量及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同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共同作用,不同的性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只有那些两亲本或亲本之一的一般配合力高、配组特殊配合力也高的杂交组合才真正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杂交水稻育种亲本一般配合力高是基础,组合特殊配合力高是关键。9、穗长、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千粒重、单株谷重、结实率和花粉育性的广义遗传率都很高,说明它们主要取决于基因型效应。各性状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千粒重>穗长>穗总粒数>株高>结实率>穗数>穗实粒数>单株谷重>花粉育性。
二、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应用及提纯复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应用及提纯复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研究 |
1.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1.1 粤椒一号 |
1.1.2 汇丰二号 |
1.2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品种 |
1.3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4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桂林市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5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育品种 |
1.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品种 |
1.7 茂名市茂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品种 |
1.8 广州绿霸种苗有限公司选育品种 |
2 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 |
2.1 建立辣椒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 |
2.2 利用双价抗菌肽基因转化辣椒 |
2.3 建立植物抗青枯病鉴定新技术 |
3 辣椒耐高温高湿机理研究 |
3.1 多角度多层次研究辣椒耐高温高湿评价体系 |
3.2 多组学研究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 |
4 辣椒抗疫病遗传规律及QTL研究 |
5 辣椒雄性不育研究 |
5.1 辣椒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选育 |
5.2 辣椒恢复系选育 |
5.3 辣椒CMS三系配套及应用 |
5.4 辣椒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6 展望 |
6.1 加强抗逆性辣椒新品种选育 |
6.2 多样化育种 |
6.3 地方品种提纯复壮 |
6.4 加强辣椒种质资源搜集及育种新技术应用 |
(2)黔西北特色稻大方五里香的提纯复壮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提纯复壮 |
1.1 选择单穗 |
1.2 种植穗行圃 |
1.3 选择株系圃 |
2 栽培技术 |
2.1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
2.2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
2.3 科学施肥, 合理灌溉 |
2.4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
2.5 适时收获 |
(3)提高籼稻恢复系花药培养绿苗分化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水稻材料 |
1.2 培养基 |
1.2.1 诱导培养基 |
1.2.2 分化培养基 |
1.3 水稻花药培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籼稻恢复系花药出愈率的影响 |
2.2 不同质量浓度山梨醇对籼稻恢复系花药培养绿苗分化率的影响 |
2.3 不同质量浓度的活性炭对籼稻恢复系花药培养绿苗分化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4)江苏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1.1 育种研究 |
1.1.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与研究 |
1.1.2 两系法杂交稻组合选育及应用 |
1.2 安全制种技术研究 |
1.2.1 制种区域和制种季节规划 |
1.2.2 不育系的植株温度与育性监测 |
1.2.3 制种的低温抵御技术 |
1.3 制种和种植情况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育成的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 |
2.2 不育系保持种性和繁种难 |
2.3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存在风险 |
3 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其对策 |
3.1 创新江淮平原地区两用不育系的育种体系 |
3.2 加强超高产组合选育 |
3.2.1 加强恢复系选育和组合筛选 |
3.2.2 以提高产量和适应性为目标, 着力理想株型塑造, 注重生理指标选择 |
3.3 开展苏中地区两系法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研究 |
3.3.1 苏中地区气候概率分析 |
3.3.2 制种基地不育系育性转换安全期的要求 |
3.3.3 制种基地抽穗扬花安全期的要求 |
(5)水稻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及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发掘、鉴定与定位 |
1.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2.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 |
1.2.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
1.3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水稻病害研究中的利用 |
1.3.1 基因芯片(Gene microarray)技术 |
1.3.2 基因芯片在水稻病害机理研究中的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在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表达谱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评价 |
2.2.2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接种及鉴定 |
2.2.3 DNA 的提取 |
2.2.4 SSR 引物扩增 |
2.2.5 电泳检测 |
2.2.6 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
2.3.2 RNA 质量检测 |
2.3.3 芯片杂交质检报告结果与分析 |
2.3.4 芯片数据情况 |
2.3.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2.3.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
2.4 讨论 |
2.4.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
2.4.2 近等基因系用于Affymetrix 表达谱芯片的优缺点 |
2.4.3 白叶枯病抗性的复杂性 |
第三章 水稻恢复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供试白叶枯病菌株、培养、接种、鉴定(见2.2.2 ) |
3.2.2 实验设计 |
3.2.3 田间种植及农艺性状考察 |
3.2.4 SSR 分子标记检测遗传背景回复率 |
3.2.5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背景回复率的计算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SSR 分子标记检测遗传背景回复率 |
3.3.2 回交改良后代农艺性状考察 |
3.3.3 部分回交改良株系与天丰A 测配 |
3.4 讨论 |
3.4.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回交转育方法的探讨 |
3.4.2 SSR 分子标记检测遗传背景回复率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结论 |
4.1.1 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在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表达谱分析 |
4.1.2 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
4.2 本研究创新点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
4.2.1 本研究创新点 |
4.2.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水稻分子育种新选恢复系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和分子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与分子育种概况 |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
1.1.1 三系杂交水稻 |
1.1.2 两系杂交水稻与超级稻 |
1.2 水稻分子育种研究 |
2 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
2.1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 |
2.2 杂交水稻生育期、株高与穗充实度的杂种优势研究 |
3 杂交水稻米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
3.1 杂交稻稻米碾米品质的杂种优势研究 |
3.2 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杂种优势研究 |
3.3 杂交稻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的杂种优势研究 |
3.4 杂交稻稻米营养品质的杂种优势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章 水稻分子育种新恢复系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杂交稻不育系 |
1.1.2 供试杂交稻恢复系(父本品系) |
1.1.3 供试杂交稻组合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试验方法 |
1.2.2 室内考种方法 |
1.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杂交稻不育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2.2 不同杂交稻新恢复系(父本品种)农艺性状表现 |
2.2.1 结实率 |
2.2.2 每穗实粒数 |
2.2.3 单株有效穗 |
2.3 不同杂交稻组合杂种一代(F1)的农艺性状表现 |
2.3.1 不同三系杂交稻不育系与新恢复系杂种一代的农艺性状 |
2.3.2 两系杂交稻不育系培矮系列不育系配组的杂种一代的农艺性状 |
2.3.3 两系杂交稻不育系C815S与不同父本品种配组F_1的农艺性状 |
2.3.4 两系杂交稻不育系Y58S与不同父本品种配组F1的农艺性状 |
2.3.5 两系杂交稻不育系湘州19S、株1S与不同父本品种配组F_1的农艺性状 |
2.3.6 不同杂交稻亲本及其组合的生育期表现 |
2.3.7 不同杂交稻组合与其恢复系(父本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其产量的比较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杂交稻新恢复系的DNA分子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DNA的提取方法 |
1.3 RAPD分析方法 |
1.4 AFLP分析方法 |
1.5 对玉米DNA导入杂交水稻新父本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特异片段的分析 |
1.6 PCR-Southern杂交分析(印迹杂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APD标记的筛选及分析 |
2.2 AFLP标记的筛选及分析 |
2.3 PCR-Southern杂交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 |
1.1.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 |
1.1.2 水稻细条病抗性评价方法 |
1.1.3 水稻细条病的抗性鉴定与抗源筛选 |
1.1.4 水稻细条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
1.1.5 水稻细条病抗性QTL 的定位研究 |
1.1.6 水稻细条病的抗病育种 |
1.2 分子标记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SSR 标记 |
1.2.3 SSR 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2.4 分子标记的定位研究概况 |
1.2.4.1 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研究 |
1.2.4.2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研究 |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 |
1.3.2 基因聚合 |
1.3.3 数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和目标QTL |
2.2 田间种植 |
2.3 菌株的培养、接种和病情调查 |
2.4 连锁SSR 标记的筛选 |
2.5 SSR 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2.6.1 回交结合MAS 技术导入抗性QTL qBlsr-11-1 |
2.6.2 混合选择结合MAS 技术导入抗性QTL qBlsr-11-1 |
2.6.3 抗性QTL 的聚合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目标QTL 紧密连锁的SSR 标记的获得 |
3.1.1 QTLqBlsr-11-1 紧密连锁的SSR 标记 |
3.1.2 QTL981515a 紧密连锁的SSR 标记 |
3.1.3 QTL9815156 紧密连锁的SSR 标记 |
3.1.4 QTL981513d 紧密连锁的标记 |
3.1.5 SSR 标记与目标 QTL 的遗传距离 |
3.2 利用MAS 技术导入QTLqBlsr-11-1 的效果 |
3.2.1 回交结合MAS 技术导入qBlsr-11-1 的效果 |
3.2.2 混合选择结合MAS 技术导入qBlsr-11-1 的效果 |
3.3 水稻细条病抗性QTL 的聚合及其效果 |
3.4 两种标记辅助选择方法的聚合效果及其效率评价 |
4 讨论 |
4.1 关于利用MAS 技术改良水稻细条病抗性的可行性 |
4.2 关于水稻细条病抗性改良的育种策略 |
4.2.1 关于抗病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如何有效结合问题 |
4.2.2 关于如何提高标记选择的效率 |
4.3 本研究育成的高抗细条病株系的应用前景 |
4.4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耐寒杂交水稻金优431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发展历程 |
1.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1 稻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
1.2.2 主要病害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
1.2.2.1 稻瘟病研究 |
1.2.2.2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
1.2.3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
1.3 水稻冷害、耐冷性及耐冷品种选育的研究 |
1.3.1 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
1.3.2 水稻冷害的类型及鉴定方法 |
1.3.3 水稻低温冷害在生理学上的研究 |
1.3.4 水稻耐冷性遗传研究 |
1.3.5 水稻耐冷性的QTL研究 |
1.3.6 耐冷杂交水稻组合选育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耐冷恢复系选育材料 |
2.1.2 金优431选育材料 |
2.1.3 金优431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材料 |
2.1.4 金优431米质分析材料 |
2.1.5 芽期耐冷性研究材料 |
2.1.6 扬花期耐冷性研究材料 |
2.1.7 配合力研究材料 |
2.2 方法 |
2.2.1 耐冷恢复系选择方法 |
2.2.2 杂稻组合选育方法 |
2.2.3 金优431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方法 |
2.2.4 金优431米质分析方法 |
2.2.5 芽期耐冷性研究方法 |
2.2.6 扬花期耐冷性研究方法 |
2.2.7 配合力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寒恢复系Q431选育 |
3.2 金优431的选育 |
3.3 金优431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分析 |
3.4 金优431米质分析 |
3.5 芽期耐冷性分析 |
3.6 扬花期耐冷性分析 |
3.7 恢复系Q431配合力及恢复性分析 |
3.8 金优431生产应用 |
4 讨论 |
4.1 耐寒同质恢复系选育应注意问题 |
4.2 贵州高原水稻冷害的特点及抗寒育种的对策 |
4.3 金优431在生产实践中耐寒性强 |
4.4 "同恢渗粳"是选育恢复系的有效途径 |
4.5 拓宽水稻耐冷性研究的领域,加强耐冷资源的利用 |
4.6 加强障碍型冷害的研究和耐障碍型冷害品种的选育 |
4.7 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广泛测交是选育优良组合一项必要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粳型亲籼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
1.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
1.1.2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
1.1.2.1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进展 |
1.1.2.2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1.2 杂交水稻各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3 配合力分析 |
1.3.1 水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
1.3.2 水稻配合力与亲本自身表现关系 |
1.3.3 水稻配合力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 |
1.4 粳型亲籼系 |
1.4.1 粳型亲籼系亲和性鉴定标准 |
1.4.2 粳型亲籼系的选育方法 |
1.4.3 粳型亲籼系的应用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杂种超亲优势分析 |
2.3.2 杂种竞争优势分析 |
2.3.3 配合力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粳型亲籼系的亲和性分析 |
3.1.1 粳型亲籼系杂种的育性表现 |
3.1.1.1 被测系对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亲和性分析 |
3.1.1.2 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亲和性分析 |
3.1.2 测交F1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相关性分析 |
3.2 粳型亲籼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
3.2.1 粳型亲籼系亲本及杂种的性状表现 |
3.2.2 粳型亲籼系杂种各农艺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3.2.3 粳型亲籼系杂种一代超亲优势的分析 |
3.2.4 粳型亲籼系杂种一代竞争优势的分析 |
3.2.4.1 同一粳型亲籼系亲本不同组合的平均竞争优势 |
3.2.4.2 粳型亲籼系杂种单株重的竞争优势 |
3.2.5 粳型亲籼系的亲和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3.2.5.1 小穗育性比标准高、花粉育性比标准低的测交F_1杂种优势表现 |
3.2.5.2 亲和性高的粳型亲籼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的F1杂种优势表现 |
3.3 粳型亲籼系杂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3.3.1 粳型亲籼系杂种一代9个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3.2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2.1 粳型亲籼系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3.3.2.2 粳型亲籼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其表型值的回归分析 |
3.3.2.3 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杂种F1表型值的回归分析 |
3.3.2.4 粳型亲籼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其平均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 |
3.3.3 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3.1 粳型亲籼系杂种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3.3.3.2 不同组合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与其表型值的回归分析 |
3.3.4 粳型亲籼系杂种的基因型方差与群体配合力方差 |
3.3.5 粳型亲籼系杂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率估计 |
4. 讨论 |
4.1 粳型亲籼系的亲和性 |
4.2 粳型亲籼系的杂种优势 |
4.3 粳型亲籼系杂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4.4 粳型亲籼系杂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4.5 粳型亲籼系杂交新组合选育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应用及提纯复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2]黔西北特色稻大方五里香的提纯复壮及栽培技术[J]. 王昭礼,田孟祥,张时龙,宫彦龙,宋治豪,余本勋,何友勋.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1)
- [3]提高籼稻恢复系花药培养绿苗分化率的研究[J]. 刘凯,唐红生,严国红,孙明法. 河南农业科学, 2016(10)
- [4]江苏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吕川根. 杂交水稻, 2010(S1)
- [5]水稻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及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D]. 刘丙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1)
- [6]水稻分子育种新选恢复系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和分子检测[D]. 万昕.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标记辅助选择研究[D]. 李齐向.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8]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概述[J].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5)
- [9]耐寒杂交水稻金优431选育及应用[D]. 周乐良. 贵州大学, 2007(02)
- [10]粳型亲籼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D]. 刘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