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分散球形Sm掺杂的CeO_2粉体的均相沉淀法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牟金成[1](2020)在《新型铁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研究》文中认为氮氧化物(NOx)是造成酸雨、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随着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加强对冶金、矿物加工等重点行业低温烟气中NOx的消除已迫在眉睫。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最有效的NOx控制技术之一,而开发高效稳定、绿色经济的催化剂即是低温NH3-SCR脱硝领域的关键。Fe基氧化物催化剂因具有中高温催化活性好,抗硫抗水性能优异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是,该类催化剂仍然存在低温活性不足以及构效关系、反应机理不清楚等问题。本论文针对Fe基催化剂的上述不足,开发了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新型Fe-V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系统表征解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并分析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和NH3-SCR反应机理;同时,考察了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此外,构建了新型高分散Fe-Mn/Ti催化剂并阐明了其活性增强机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了 Fe1-xVxOδ(x=0,0.1,0.25,0.4,0.5,1)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复合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NH3-SCR催化活性和N2选择性,其中,性能最佳的Fe0.75V0.25Oδ催化剂在200℃时可实现NOx的完全转化,并且在175-400℃的宽温度窗口内达到90%以上NOx转化率(GHSV=50000 h-1);同时,该催化剂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硫抗水性。表征结果表明,V的掺杂使得催化剂体系中形成了高分散α-Fe2O3和FeVC4组分,复合催化剂表现为无定型态并且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和更高的氧移动性。催化剂中Fe与V之间强烈的电子诱导效应导致电荷从Fe转移到V,提高了Fe元素的氧化性能,有效促进了 NO氧化为N02,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同时,α-Fe2O3与FeVO4两相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V元素发生显着的电子偏离并表现出更高的价态,从而增强了催化剂对反应物NH3的吸附和活化。2.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和反应动力学手段研究了代表性催化剂(Fe0.75V0.250δ)在不同温度区间的NH3-SCR反应机理,并揭示了不同酸性位对反应的贡献。结果表明,在低温(<200℃)反应条件下,吸附态NH3物种的消耗呈现明显的“标准SCR”和“快速SCR”两个阶段,反应主要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在中高温(≥ 200℃)反应条件下,吸附态NH3物种的消耗由始至终呈现线性降低,反应主要遵循Eley-Rideal机理。O2通过Mars-van Krevelen机理被活化并参与到反应循环中。吸附态NH3物种消耗速率归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反应路径中,Lewis酸性位和Br(?)nsted酸性位上吸附的NH3物种具有相当的归一化反应速率,二者在NH3-SCR反应中起到相同的作用。3.考察了煅烧温度对Fe0.75V0.25Oδ催化剂结构、性质以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催化剂温度驱动的结构演变过程及在NH3-SCR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从高度无定型态过渡到具有表面FeVO4非晶层的结晶结构,并进一步转化为高度结晶状态。当煅烧温度较低(≤600℃)时,氧化还原性能的降低是影响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只有低温催化性能受到抑制;而当煅烧温度较高(>600℃)时,氧化还原性能和表面酸性的降低严重影响了催化剂的整体脱硝效率。体系中高分散的α-Fe2O3组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有利于增强NO活化并降低高温非选择性NH3氧化,从而提高催化剂的NH3-SCR性能;而具有丰富VOx结构的无定型FeVO4组分是NH3-SCR反应的主要活性物质。4.采用乙二醇辅助浸渍法制备了高分散Fe2O3-MnO2/TiO2催化剂(Fe-Mn/Ti(M)),并通过系统的表征分析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和活性增强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表现为高度分散纳米颗粒形状,并且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具有强相互作用的Fe-O-Ti结构,增强了电子诱导效应。由于分散性的改善,催化剂的NO氧化和NOx吸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NH3-SCR活性。相对于普通的Fe-Mn/Ti催化剂,高分散Fe-Mn/Ti(M)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在100-325℃的宽温度窗口下达到了 90%以上NOx转化率(GHSV=30000 h-1),同时还具有更低的表观活化能和良好的运行稳定性。综上所述,所开发的新型Fe-V和Fe-Mn/Ti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200℃)具有良好的脱硝效率和稳定性,能为工业行业低温烟气的NOx控制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同时,构效关系和反应机理的分析可以从理论角度指导催化剂的进一步优化和高效催化剂的开发,为低温NH3-SCR反应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王宇[2](2020)在《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制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稀土硫氧化物(RE2O2S)具有六方晶体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功能材料。其中硫氧化钆(Gd2O2S)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使其成为具有应用潜力的发光基质材料。Pr3+离子和Tb3+离子掺杂的Gd2O2S在高分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探测器及增感屏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共沉淀法和硫熔法结合,两步制备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对所制备粉体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并进行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确定了前驱体的晶型转变温度。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前驱体的结构和形貌。通过硫熔法高温煅烧制备了Gd2O2S粉体,对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制备的Gd2O2S粉体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在晶体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于1250℃保温2 h可以获得最佳的晶体结构,所制备粉体粒径约为2-5μm。系统地研究了Gd2O2S:Pr3+粉体的发光性能,在313 nm的紫外光激发下,主发射峰为512 nm,讨论了Pr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及浓度猝灭机理。(2)制备了Gd2O2S:Tb3+粉体。在分析了Gd2O2S:Tb3+粉体的结构与形貌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试研究了所制备粉体的发光性能,在292 nm的紫外光激发下,主发射峰为544 nm,研究了Tb3+离子的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Tb3+离子的浓度猝灭机理。(3)制备了Gd2O2S:Tb3+,Pr3+共掺杂粉体,研究了所制备的Gd2O2S:Tb3+,Pr3+共掺杂粉体的发光性能。详细分析了Tb3+-Pr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通过荧光寿命计算了Tb3+-Pr3+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最终确定了Tb3+-Pr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为偶极-偶极作用。Gd2O2S:Tb3+,Pr3+共掺杂粉体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良好的绿光发射,所制备的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在计算机断层摄影等领域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刘铃声,王荣,马升峰,关卫华[3](2020)在《超声波在制备稀土纳米材料中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简要介绍了超声作用机理,主要就超声沉淀法、超声分解法、超声电解法、超声水热法、超声雾化法、超声固液研磨法、超声溶胶-凝胶法、超声还原法、超声分散法、超声微乳液法、超声模版法制备纳米材料,尤其在制备稀土纳米材料的研究上进行了重点阐述,利用超声波在交叉学科的融合的技术,为制备性能优越的稀土纳米材料实现产业化总结出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林德宝[4](2019)在《ZnO透明陶瓷的制备和光学性能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透明陶瓷的研究工作已经从聚焦各向同性的立方晶系材料体系拓展到低对称性材料体系,而低对称性透明陶瓷的制备和光学透明性优化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点。常温常压下ZnO材料为六方晶体结构,其不同晶向上的折射率差异造成的双折射导致其光学透明性欠佳,如何有效提高ZnO透明陶瓷的光学透过率是实现其在闪烁探测上应用的研究重点。本论文以ZnO陶瓷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科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Rayleigh–Gans–Debye(RGD)光散射理论,建立了晶粒尺寸、陶瓷织构度对ZnO透明陶瓷光学透过率影响的定量理论模型。以自制纳米ZnO粉体为初始原料,采用强磁场诱导注浆成型工艺实现了ZnO素坯的磁场诱导成型,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方法实现了不同晶粒尺寸、不同织构度的ZnO透明陶瓷样品的制备,实现了ZnO透明陶瓷光学透明性的有效调控,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取得以下主要结果:以Zn(NO3)2·6H2O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ZnO纳米粉体前驱体,通过在不同煅烧温度下获得颗粒尺寸可调的ZnO纳米粉体。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原料浓度、沉淀剂浓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产量与粉体颗粒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沉淀剂浓度是影响产量及颗粒尺寸的主要原因。为获得高产量均匀分布单分散的ZnO粉体材料,优化工艺参数为尿素浓度为0.45 mol/L、硝酸锌浓度为0.2 mol/L、反应时间为6 h。粉体颗粒尺寸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当煅烧温度从400℃提高到700℃时,粉体颗粒尺寸从35 nm增大至200nm,比表面从28.1 m2/g降至16.9 m2/g,粒度分布也趋于均一化。以沉淀法制备的颗粒尺寸约120 nm的单分散ZnO粉体为原料,在空气、氧气、真空三种不同气氛下研究了ZnO陶瓷的无压烧结行为。在1300℃/4h空气气氛下获得致密度最高的陶瓷样品相对密度为98.1%,晶粒尺寸约70μm;在氧气气氛下可实现无挥发最高的烧结温度为1550℃,晶粒尺寸可达80μm以上,但相对密度仅为97.3%。真空烧结950℃获得的ZnO陶瓷具有一定的透明性(1.6%@600 nm),相对密度为98.4%,平均晶粒尺寸为16.7μm。无压烧结结果表明无压烧结条件下难于实现ZnO陶瓷的致密化烧结。而通过SPS烧结在850℃/80 MPa下保温10 min可获得相对密度99.5%的ZnO透明陶瓷,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66μm,600 nm处的光学直线透过率达12.9%。基于RGD球形颗粒光散射理论,分析了入射光在ZnO陶瓷内部的传输过程,构建了单轴六方晶系透明陶瓷的散射行为与其光学直线透过率之间关联的理论模型。提出在充分致密化前提下,ZnO陶瓷中晶粒尺寸和晶粒取向度是影响其光学透过率的两个重要参数。通过XRD手段表征出ZnO陶瓷内部晶粒取向分布情况,再加上XRD与陶瓷织构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模拟出了ZnO陶瓷中晶粒尺寸与陶瓷织构度与其光学直线透过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为进一步提高ZnO透明陶瓷的直线光学透过率必须降低陶瓷晶粒尺寸,提高其织构度。通过优化SPS过程中加压起始温度,实现了细晶化ZnO透明陶瓷的制备。ZnO晶粒尺寸从0.66μm减小至0.35μm时,ZnO透明陶瓷样品600 nm处的直线透过率从12.9%提高到21.6%,表明在晶粒随机取向状态下,降低晶粒尺寸可以有效提升样品的光学透过率。利用合肥SM1强磁场装置实现了ZnO陶瓷浆料在0-9 T强磁场下注浆诱导成型,并对不同强磁场条件下所得的ZnO素坯进行SPS烧结,获得了不同织构度的陶瓷样品。XRD衍射结果数据表明,在ZnO浆料成型中施加磁场强度从6 T提升至9 T时,SPS烧结ZnO样品的织构度从9.2%提升至24.7%。对与同等晶粒尺寸ZnO陶瓷样品,随着陶瓷织构度从4.0%提高到24.7%时,样品直线透过率从21.6%提升到36.6%。所获得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吻合良好。本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证实了细晶化和高织构度能够优化ZnO透明陶瓷直线光学透过率,相关结果为研制具有良好光学透过率的ZnO透明陶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模型与实验依据。
宋立[5](2018)在《高分散性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铈掺杂的钇铝石榴石(Y3Al5O12:Ce3+,YAG:Ce3+)荧光粉在白光LED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光效率、光谱特性和颗粒尺寸等性能直接决定了白光LED的光效、光色和光色均匀性。若能制备出高分散的纳米尺寸的YAG:Ce3+荧光粉颗粒,不仅能改善白光LED的光谱性能,还可消除因光散射带来的光效损失,更能基本解决荧光粉的沉降及其带来的色温漂移问题。若能进一步制备出10 nm以下的无团聚YAG:Ce3+颗粒,其应用范围还可拓展到生物医学领域。但是,高分散YAG:Ce3+纳米颗粒的制备极其困难,现有技术均难以抑制1000℃高温下纳米颗粒强烈的团聚行为。本文引入水溶性无机盐为高温隔离相,成功避免了高温合成YAG:Ce3+时纳米颗粒的团聚和烧结,并最终制备出粒径仅5-6 nm的高分散YAG:Ce3+荧光粉颗粒,颗粒结晶性良好,并表现出良好的光谱特性和抗光致氧化性能。本文首先使用尿素沉淀法制备出纳米YAG:Ce3+前驱体颗粒,然后分别以高温熔盐和高熔点固体盐为隔离相,探索了高分散YAG:Ce3+颗粒的制备技术及各影响因素对颗粒尺寸、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过程及结论如下:1.先以Al2O3前驱体为对象,讨论了尿素沉淀法的反应机制及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制出5-6 nm的高分散纳米YAG:Ce3+前驱体颗粒。研究得出,适宜的沉淀温度为85-90℃,沉淀时间不宜超过80分钟。2.本文将YAG:Ce3+前驱体颗粒与无机盐颗粒混合,利用高温熔盐的润湿及隔离作用制备分散纳米YAG:Ce3+颗粒。讨论了熔盐种类对YAG:Ce3+颗粒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研究了熔盐原料颗粒尺寸与YAG:Ce3+颗粒形貌、分散性及发光性能的关系,并最终获得结晶良好的高分散纳米YAG:Ce3+荧光粉,其颗粒尺寸约200nm,内量子效率可达93%。研究发现,前驱体颗粒在原料盐颗粒表面的分散性是调控纳米YAG:Ce3+颗粒尺寸及分散性的最关键因素。3.本文独创性开发出含盐微乳液法制备高分散纳米颗粒的技术。使用环己烷/CO-520作为微乳液体系,硫酸钾作为隔离盐,在1000°C下可以制备得到10nm以下均匀的高分散纳米α-Al2O3颗粒;通过调整前驱体颗粒大小以及盐料比,可以调控α-Al2O3的颗粒尺寸。研究认为,在含盐微乳液中,水相以纳米水滴的形式分散在油相中,而纳米水滴又由前驱体颗粒和盐溶液组成。微乳液破乳时形成无机盐隔离包裹前驱体颗粒的结构,进而在高温下实现了隔离。本文还尝试制备了Eu3+离子掺杂的纳米α-Al2O3:Eu3+荧光粉。4.在含盐微乳液法制备α-Al2O3颗粒的基础上,尝试使用了环己烷/CO-520和环己烷/曲拉通两种微乳液体系,分别得到了5 nm和20 nm的高分散YAG:Ce3+荧光粉颗粒。研究发现,通过控制前驱体粒径及形态,可以调控纳米YAG:Ce荧光粉的颗粒尺寸及形貌。含盐微乳液法可在1000℃高温下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的团聚,有望推广应用于其它高分散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5.比较了商用微米尺寸、200nm和5nm YAG:Ce3+荧光粉的光谱特性、激活离子猝灭浓度、量子效率和光稳定性,讨论了颗粒尺寸因素与YAG: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1)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与颗粒尺寸具有强相关性,在颗粒尺寸为200 nm时,其发射光谱表现出蓝移效应,但5 nm高分散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却表现为红移,与现有晶体场劈裂理论相悖。本文认为,颗粒尺寸的减小不仅影响YAG晶体场强度、导致Ce3+发光的斯托克斯位移减小,而且会使Ce3+的基态能级与基质价带顶之间的能级间隔变小。当颗粒尺寸非常小时,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表现为光谱红移;(2)颗粒尺寸改变不会影响到YAG晶体中Ce3+离子的猝灭浓度。(3)纳米YAG:Ce3+荧光粉的结晶性改善有助于提高其抗光致氧化性能,1000℃高温制备出的5 nm高分散YAG:Ce3+荧光粉表现出良好的抗光致氧化特性,蓝光照射48 h后其发光强度仅下降16%,而20 nm的YAG:Ce荧光粉发光强度仅下降12%。
杨国胜[6](2017)在《氯化铈热解制备氧化物及其抛光粉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目前稀土氧化物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氯化铈为原料,采用喷雾热解和静态热解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铈和稀土抛光粉,并对其转化率、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氯化铈热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氯化铈热分解过程的差热及热力学的研究表明:氯化铈热解过程首先进行脱水反应,继续升温,热解生成氧化铈,氯化铈热解为氧化铈反应的理论起始温度为603K。动力学研究表明,CeCl3热解过程属于气-固反应,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动力学方程为:1-2/3α-(1-α)2/3= 0.646exp(22.431/RT)t,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得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a=22.431kJ/mol,指前因子 A=0.646。设计并建立了氯化铈喷雾焙烧设备及监控系统。通过温度和压力的数学模型及自主设计的监控系统程序,实现了喷雾焙烧过程的温度与压力实时监控。阐述了对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的控制采集方法,将模拟电压控制和通讯控制与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和蠕动泵建立联系。用滤波法解决了信号采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波动问题。设计了主体操作界面及重要的附属窗口界面。氯化铈溶液热解工艺的研究表明:焙烧温度为860℃、料液浓度为200g/L、喷雾速率为0.3ml/s条件下,进行氯化铈溶液喷雾焙烧实验,得到焙烧产物CeO2转化率达到99.56%,测定产物中氯根含量为0.15%。转化率低于88%时存在CeOCl物相,随转化率的升高,样品中的CeOCl物相消失,转变为Ce02,且随转化率的升高,CeO2衍射峰更加尖锐和平滑,晶格结构越来越整齐,晶格缺陷减少。通过SEM和HRTEM图片的分析表明,得到的氧化铈粉体均为空心球体或球破碎后的片状或半球状颗粒,且其晶粒和亚晶粒界线比较分明,CeO2的晶格结构比较整齐,其结晶状态较好。采用喷雾焙烧制备了小晶粒无氟纯铈抛光粉,研削力随抛光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100℃条件下制备的抛光粉研抛性能最好。加入柠檬酸制备实心氧化铈微粒研究表明:焙烧温度600℃、氯化铈溶液浓度150g/L、柠檬酸浓度0.029mol/L时,得到的CeO2粉末,结晶度较高,球形度好,且为实心球;通过在氯化铈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柠檬酸的喷雾焙烧实验表明,柠檬酸的加入对产物CeO2的转化率影响不大。含氟铈基稀土抛光粉的制备研究表明:不同焙烧条件下焙烧产物的颗粒形貌类似,晶粒交织成网状,有利于形成大晶粒的抛光粉。在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3.5小时,氯化铈与氟化铵的料比为1:1的条件下制备了稀土抛光粉,其氯含量为0.042%,氟含量为 5.50%,CeF3%为 17.00%,CeO2%为 83.00%;XRD 分析样本中含有 CeF3 和 CeO2两相。其颗粒为交织的网状结构,细小颗粒与粗大并存,且CeF3与CeO2两相混杂均匀,在抛光过程中更有利与玻璃表面的作用;抛光粉研削力随研抛时间的增加基本保持稳定,且研削力较大,基本稳定在约0.12mg/min.cm2。
王宗俊[7](2017)在《微波辅助下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eO2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铈是一种重要且用途广泛的轻稀土氧化物,因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常被应用于抛光、催化、紫外吸收剂等材料的制备之中。当氧化铈的粒径达到纳米级后,具有了常规氧化铈不可比拟的材料特性,近年来材料研究工作者对纳米CeO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纳米CeO2的制备已成为纳米粉体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纳米CeO2的材料性能与其纯度、大小、形貌、结晶度、分散性、比表面积、粒度分布等物性密切相关,而这些物性又往往取决于纳米CeO2的制备过程。作为不同材料使用时往往对纳米CeO2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对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课题在微波辅助制备纳米CeO2以及不同形貌纳米CeO2可控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将微波辅助加热与水热反应和均相沉淀法相结合研究了硝酸铈浓度、硝酸铈与尿素摩尔比、水热反应温度、水热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等对CeO2前驱体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可以制得晶型完整、粒度均一、分散性好的棒状CeO2前驱体,热分解得到的CeO2仍为棒状。表面活性剂对CeO2前驱体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CeO2前驱体,柠檬酸作用下可以制得空心球状CeO2前驱体。并考察了柠檬酸用量对空心球状CeO2前驱体的影响,得到了空心球状CeO2前驱体的最佳合成条件。进一步考察了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时间对热分解产物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热分解温度1050℃热分解4 h下可以得到一次平均粒径为350nm左右的类球状亚微米CeO2,其粒度分布窄、形貌规则、大小均一可用于制备中高端铈基抛光粉。本文还探究了采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铈,对比了水浴加热方式与微波加热方式制得的干凝胶和热分解产物的形貌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模式得到的干凝胶体积膨胀更大,前驱体粉末更疏松,而且热分解得到的纳米氧化铈团聚少、形貌更规则、粒径更小。并进一步研究了硝酸铈与柠檬酸摩尔比、成胶温度、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时间对纳米CeO2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在硝酸铈与柠檬酸摩尔比为1:4、成胶温度为85℃、干凝胶热分解温度为550℃、热分解保温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平均粒径为20 nm左右、比表面积为84.0229 m2/g、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的纳米CeO2。其粒度分布窄且为球状有孔结构可用于制备铈基催化剂。
徐晓娟[8](2015)在《单分散球形Al2O3及YAG粉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陶瓷的制备要求原料粉体颗粒尺寸小、纯度高、分散性好。此外,球形粉体被认为是制备高性能陶瓷的理想粉体。本文研究了单分散球形氧化铝和钇铝石榴石(YAG)粉体的制备方法和相关机理,并对球形YAG粉体在透明陶瓷及荧光粉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以硝酸铝或氯化铝为原料,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出单分散、球形的氧化铝粉体。研究发现硫酸根离子的加入,对球形颗粒的形成至关重要。球形氧化铝前驱体颗粒的尺寸和团聚状态与硫酸铵和铝离子的摩尔浓度比(R值)有关,R值越小,颗粒尺寸越小,通过改变R值可以将前驱体的颗粒直径在200-800 nm之间进行调整。单分散球形氧化铝颗粒仅当铝离子浓度较低时(<0.006mol/L)才能获得。提高反应物浓度会使氧化铝前驱体团聚,并成为不规则形貌,加入有机分散剂,能够对前驱体的形貌进行调控。球形氧化铝前驱体经过11000C煅烧后由无定型态转变为纯a氧化铝相。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单分散、球形YAG粉体和Nd、Yb掺杂YAG粉体。以硝酸钇和硝酸铝为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铵,制备出球形的YAG粉体,但粉体表面的光洁度稍差,且存在团聚,前驱体经过1000℃锻烧后仍然有较多的YAM相,而经过1100℃锻烧后则转化为YAG相。为了解决球形颗粒表面粗糙、易于团聚的难题,提出了以硝酸铝和硫酸铝铵混合盐为铝源的均相沉淀方法。当阳离子浓度为0.008mol/L,尿素浓度为0.16mol/L,硝酸铝与硫酸铝铵的摩尔比为1:1时,制备出表面光滑、无团聚、粒度分布窄的单分散球形颗粒。前驱体平均粒径约为800nm,锻烧产物平均粒径约为550nm。YAG粉体形貌、粒度及分散性受到阳离子浓度、尿素的量、反应温度和硫酸根加入量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混合铝盐中硝酸铝与硫酸铝铵摩尔比K值的增加,粉体颗粒尺寸减小。宜选择硝酸铝与硫酸铝铵的摩尔比在0.7到1.25之间。沉淀机理的研究表明:两种金属阳离子并非同时沉淀,而是铝离子先沉淀为单分散的球形颗粒,钇离子的沉淀物形核后附着在铝离子沉淀物的球形颗粒表面。掺杂了一定量的稀土金属离子Yb或Nd后,同样可以得到单分散球形粉体,且经过1100℃锻烧后粉体全部转变为YAG相。以单分散球形YAG及稀土掺杂YAG粉体为原料,经过真空烧结制备了 YAG,Nd:YAG和Yb:YAG透明陶瓷。由于粉体可以不经过球磨,减少了杂质的引入。当以TEOS为烧结助剂时,其加入量在0.6~0.7wt%左右最佳。化学计量比Y/Al为3:5.006时透明陶瓷的透光性最好。单分散球形粉体最容易形成紧密堆积,可采用离心成型制备YAG透明陶瓷。研究发现:加入1wt%聚丙烯酸铵或1wt%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及pH值约为9的浆料稳定性最好,其自然沉降60天后,得到紧密堆积沉淀物。加入1wt%的聚丙烯酸铵,经过球磨后的离心成型坯体基本实现紧密堆积,再经真空烧结,可以得到YAG透明陶瓷。以均相沉淀法制备的球形YAG:Ce3+荧光粉,其激发光谱在344nm和454nm附近有两个强的吸收带。其发射光谱呈现宽峰,位于530nm附近,发光强度随原料中硝酸铝和硫酸铝铵的比值K变化,当K小于1时,荧光粉较粗,其发光强度随着锻烧温度的升高而显着提高。当K大于1时,荧光粉较细,随着锻烧温度升高,发光强度提高不明显。因此粒径较大,结晶性好的粉体具有较高的发光性能。YAG:Ce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Ce3+的加入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变化,最大发光强度出现在x=0.045处,即当Ce3+取代1.5at%的Y3+时,继续增加Ce3+的加入量会导致浓度猝灭。发射峰位置随Ce3+的加入量增加发生红移现象,弱还原气氛处理对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影响不显着。
李金生[9](2015)在《钇铝石榴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钇铝石榴石(YAG)属于立方结构,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和热学性能,在红外和可见波段下均有很高的透光率,被用作为激光和荧光粉的基质材料。Yb:YAG透明陶瓷可取代单晶和玻璃激光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YAG:Ce黄色荧光粉可以与InGaN发出的蓝光结合,制备双基色白光LED,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白光LED上应用广泛。无论是制备高光学性能的Yb:YAG透明陶瓷,还是制备YAG:Ce荧光材料,粉体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YAG粉体合成技术,使粉体的合成具有工艺简单、粒度可控、分散性好及烧结活性高等优点,并且在粉体合成的基础上,对Yb:YAG透明陶瓷的制备及YAG:Ce荧光粉的荧光性能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次提出了合成YAG纳米粉体的硬脂酸盐熔融法。与其它湿化学方法相比,硬脂酸盐熔融法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因所用的两种反应物硬脂酸钇和三硬脂酸铝熔点低且相似,通过直接加热熔融后搅拌即可达到原子级别的混合,从而保证了阳离子混合均匀性;其次,两种反应物均不吸附水,减轻了粉体干燥时表面水及结构水引起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力;更重要的是,两种反应物均可直接称量,进而确保阳离子精确的化学计量比。本文采用硬脂酸盐熔融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颗粒尺寸分布窄的YAG纳米粉体,在750 ℃较低的煅烧温度下形成了 YAG纯相,无过渡相YAM、YAP。YAG粉体经压制成型、真空烧结,可得到几乎无气孔、晶粒尺寸分布均匀的透明陶瓷。另外,采用硬脂酸盐熔融法制备的Yb:YAG纳米粉体分散性良好,经真空烧结,可获得透过率较高的陶瓷样品。(2)采用硬脂酸盐熔融法合成了[(Y1-xLux1-yCey]3Al5O12(x=0-0.5,y=0.005-0.03)黄色荧光粉。经800 ℃锻烧可得到石榴石纯相。所得YAG:Ce、(Y,Lu)AG:Ce粉体分散性良好,颗粒分布均匀。通过改变Ce3+的含量,确定了其猝灭浓度及猝灭机理,并发现发射峰随Ce3+含量的增加红移,而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随Lu3+含量的增加蓝移。YAG:Ce荧光粉的荧光寿命随Ce3+掺杂量的增加或锻烧温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Y,Lu)AG:Ce的荧光寿命随Lu3+含量的增加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综合粉体的性能和实际应用的需要,1300 ℃煅烧所得(Y0.985Ce0.015)AG荧光粉适于在白光LED上应用。(3)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单分散、球形的亚微米Y2O3粉,该粉体与亚微米氧化铝粉体经固相反应法和真空烧结制备了(Y1-xYbx)AG(x=0、0.02、0.06、0.10和0.15)透明陶瓷。相比传统固相法制备的Yb:YAG陶瓷,本方法可以减少原料混合的不均匀性,降低YAG相形成温度。Yb3+掺杂量不同的Yb:YAG坯体有相似的线性收缩速率曲线,经1700℃真空烧结得到的陶瓷样品有相近的透过率,其最大光学透过率均超过80%,与Yb3+的掺杂无关。Yb3+取代Y3+时,由于Yb3+的离子半径小,容易进入YAG晶格,且Yb3+在YAG晶格中的分凝系数较大,使得高浓度Yb3+掺杂也不会发生晶界偏聚。采用自制的单分散球形A1203和Y2O3粉,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Y1-xYbx)AG粉体,经1700℃真空烧结后,获得了光学透过率接近80%的透明陶瓷。(4)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制备了 YAG粉体。均相共沉淀法综合了均相沉淀法和共沉淀法的优点,以尿素为沉淀剂,根据阳离子沉淀溶度积的差别,控制溶液的pH值不低于5.2,可以实现粉体中Y3+、Al3+的均匀混合,得到的前驱体颗粒分布均匀、颗粒细小,900℃煅烧时YAG纯相形成,无过渡相YAM、YAP。实验还发现硫酸铵对YAG前驱体及煆烧后的粉体的分散和阻碍颗粒异常长大起重要作用。该YAG粉体经1700 ℃真空烧结,得到透过率较高的YAG透明陶瓷。与此同时,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可合成颗粒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的(Y1xCex)AG(x=0.005-0.03)粉体。(Y0.995Ce0.005)AG 粉体经 1700℃真空烧结,可得到透过率较高的透明陶瓷。
朱琪琪[10](2014)在《氧化铈(镧)微纳米晶的控制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4f电子结构,其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磁等性质,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氧化铈(Ce02)作为一种用途极广的稀土氧化物,在功能陶瓷、催化剂、气体传感器、燃料电池和紫外线吸收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CeO2微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控制以及性能应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对所得微纳米结构的性能进行测试,寻找形貌与其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以期制备出的微纳米结构具有所期望的物理性质。论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以ONH4)2Ce(NO3)6为铈源,CO(NH2)2为沉淀剂,酒石酸钾钠(KNatar)为修饰剂,合成了Ce(OH)CO3的微(纳)米枝晶,并通过锻烧前驱体的方法制得了CeO2的微(纳)枝晶。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添加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得到了诸如枝晶、棒、微球等一系列特定形貌的氧化铈晶体。最后,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事实,提出了晶体表面晶格匹配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的生成机理。以Ce(SO4)2·4H2O和NiSO4·6H2O为原料,在水热的条件下制备了球形复合Ni-CeO2微晶,研究了反应物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所得产物的形貌影响并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解释。最后,对典型的球形复合Ni-CeO2微晶结构的电化学性能、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显示,比起单独的CeO2球形结构,所得Ni-CeO2复合结构在电化学性能上有了明显的增强。采用水热法,以La(NO3)3·nH2O为原料,成功的对La203微纳米结构实现了选择性的制备,研究了反应物浓度以及沉淀剂用量对于所得产物形貌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种类,分别得到了La2O3多孔微球和多级三棱角微晶。最后,研究了多级三棱角微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效果。结果显示,产物在光催化方面的性能得到相应的增强。
二、单分散球形Sm掺杂的CeO_2粉体的均相沉淀法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分散球形Sm掺杂的CeO_2粉体的均相沉淀法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铁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氮氧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
1.1.2 氮氧化物的排放现状 |
1.1.3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1.2 NH_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
1.2.1 贵金属催化剂 |
1.2.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2.3 分子筛催化剂 |
1.2.4 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 |
1.3 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
1.3.1 负载型钒基催化剂NH_3-SCR反应机理 |
1.3.2 非钒基氧化物催化剂NH_3-SCR反应机理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意义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的技术路线 |
2 Fe-V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低温NH_3-SCR性能及构效关系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2.5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2.3 实验结果 |
2.3.1 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 |
2.3.2 催化剂的结构解析 |
2.3.3 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研究 |
2.3.4 反应物吸附原位DRIFTS研究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Fe-V复合氧化物催化剂NH_3-SCR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动力学性能评价 |
3.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温度吸附态物种研究 |
3.3.2 低温条件下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 |
3.3.3 高温条件下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 |
3.3.4 O_2在NH_3-SCR反应中的作用 |
3.4 讨论 |
3.4.1 反应物吸附 |
3.4.2 反应机理探讨 |
3.4.3 反应动力学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Fe-V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温度驱动的结构演变及构效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催化剂制备 |
4.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催化剂的结构解析 |
4.3.2 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研究 |
4.3.3 反应物吸附原位DRIFTS研究 |
4.3.4 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 |
4.4 讨论 |
4.4.1 构效关系探讨 |
4.4.2 活性组分功能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5 高分散Fe-Mn/Ti催化剂低温NH_3-SCR性能及活性增强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5.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 |
5.3.2 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
5.3.3 催化剂的表面性质 |
5.3.4 催化剂活性增强机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1.2.1 稀土发光的基本概念 |
1.2.2 稀土发光材料应用 |
1.3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概述 |
1.3.1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简介 |
1.3.2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制备方法 |
1.3.3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研究进展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相关内容和表征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制备流程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3章 Gd_2O_2S:Pr~(3+)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Gd_2O_2S:Pr~(3+)粉体的制备工艺 |
3.3 前驱体的制备及分析 |
3.3.1 前驱体的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
3.3.2 前驱体的结构分析 |
3.3.3 前驱体的形貌分析 |
3.4 Gd_2O_2S样品的制备及分析 |
3.4.1 不同温度煅烧对Gd_2O_2S样品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4.2 不同保温时间对Gd_2O_2S样品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5 Gd_2O_2S:Pr~(3+)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
3.6 Gd_2O_2S:Pr~(3+)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Gd_2O_2S:Tb~(3+)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Gd_2O_2S:Tb~(3+)样品的制备工艺 |
4.3 Gd_2O_2S:Tb~(3+)样品的结构分析 |
4.4 Gd_2O_2S:Tb~(3+)样品的形貌分析 |
4.5 Gd_2O_2S:Tb~(3+)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Gd_2O_2S:Tb~(3+),Pr~(3+)共掺杂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制备工艺 |
5.3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结构分析 |
5.4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形貌分析 |
5.5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 |
5.6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能量传递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超声波在制备稀土纳米材料中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作用机理 |
2 超声化学法 |
2.1 超声沉淀法 |
2.2 超声分解法 |
2.3 超声电解法 |
2.4 超声水热法 |
2.5 超声雾化法 |
2.6 超声波固液反应研磨法 |
2.7 超声溶胶-凝胶法 |
2.8 超声还原法 |
2.9 超声水解法 |
2.10 超声分散法 |
2.11 超声微乳液法 |
2.12 超声模板剂法 |
3 结语 |
(4)ZnO透明陶瓷的制备和光学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非立方晶系透明陶瓷的显微结构设计 |
1.1.1 陶瓷的细晶化制备 |
1.1.2 织构化提高陶瓷透明性 |
1.1.3 凝固-非晶晶化法制备透明陶瓷 |
1.2 ZnO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
1.2.1 ZnO材料特性 |
1.2.2 ZnO材料应用 |
1.3 ZnO透明陶瓷研究现状 |
1.3.1 ZnO多晶粉体制备 |
1.3.2 ZnO透明陶瓷制备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和实验内容 |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测试表征方法 |
第三章 ZnO纳米粉体的沉淀法合成 |
3.1 引言 |
3.2 均相沉淀法制备ZnO纳米粉体 |
3.2.1 均相沉淀法制备ZnO前驱体 |
3.2.2 前驱体热分解行为过程研究 |
3.3 沉淀法制备ZnO粉体过程中形核机理研究 |
3.3.1 反应速率对ZnO粉体性能影响 |
3.3.2 反应终点pH值对ZnO粉体性能影响 |
3.3.3 基于Lamer模型的前驱体沉淀形核生长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nO透明陶瓷的无压烧结和SPS烧结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压烧结ZnO陶瓷 |
4.2.1 真空烧结ZnO陶瓷致密化过程 |
4.2.2 空气气氛下烧结ZnO陶瓷致密化过程 |
4.2.3 氧气气氛下烧结ZnO陶瓷致密化过程 |
4.3 SPS烧结ZnO透明陶瓷 |
4.3.1 Alfa-Aesar公司粉体SPS烧结情况 |
4.3.2 自制ZnO粉体SPS烧结情况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ZnO透明陶瓷的光学透过理论模型 |
5.1 引言 |
5.2 ZnO透明陶瓷的直线光学透过率模拟构建 |
5.2.1 光在透明陶瓷内部传输理论 |
5.2.2 光在两晶粒间的传输过程 |
5.2.3 基于XRD计算ZnO透明陶瓷织构度对其光学透过率影响 |
5.3 晶粒尺寸及散射因子对ZnO陶瓷透过率影响 |
5.3.1 晶粒尺寸对ZnO透明陶瓷透过率及散射系数影响 |
5.3.2 散射因子对ZnO透明陶瓷光学透过率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ZnO透明陶瓷光学透明性优化及模型验证 |
6.1 引言 |
6.2 细晶ZnO透明陶瓷的制备及结果验证 |
6.2.1 ZnO透明陶瓷的细晶化制备 |
6.2.2 晶粒尺寸对ZnO透明陶瓷的直线透过率影响模拟与实验验证 |
6.3 织构化ZnO透明陶瓷制备及结果验证 |
6.3.1 强磁场下弱磁性晶粒的取向行为 |
6.3.2 织构化ZnO透明陶瓷制备 |
6.3.3 强磁场诱导ZnO陶瓷织构化过程 |
6.3.4 织构化函数求解及结果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高分散性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光LED发展简介 |
1.1.1 白光LED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2 白光LED的实现方式及原理 |
1.2 YAG荧光粉研究现状 |
1.2.1 YAG荧光粉的晶体结构 |
1.2.2 YAG:Ce荧光粉的发光原理 |
1.3 纳米YAG荧光粉研究现状 |
1.3.1 纳米YAG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1.3.2 高分散纳米YAG荧光粉及研究现状 |
1.3.3 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3.4 高分散纳米YAG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
1.4 无机盐辅助法制备YAG:Ce荧光粉概述 |
1.4.1 熔盐法概述 |
1.4.2 熔盐法制备YAG:Ce研究现状 |
1.4.3 固体盐隔离法制备纳米粉体研究进展 |
1.5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 |
1.5.1 微乳液的定义 |
1.5.2 反相微乳液简介 |
1.5.3 反相微乳液的结构 |
1.5.4 影响反向微乳液中水核的因素 |
1.5.5 微乳液破乳机制 |
1.5.6 微乳液法制备高分散纳米YAG荧光粉存在的困难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所用原料及设备 |
2.2 粉体样品表面处理 |
2.3 测试及表征手段 |
2.3.1 XRD物相分析 |
2.3.2 SEM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3.3 TEM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2.3.4 动态光散射分析 |
2.3.5 粉体光学性能分析 |
第三章 尿素沉淀法制备分散纳米YAG前驱体颗粒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尿素沉淀法制备Al_2O_3 前驱体的研究 |
3.3.1 沉淀剂浓度对Al_2O_3 前驱体颗粒形貌的影响 |
3.3.2 沉淀时间对Al_2O_3 前驱体颗粒形貌的影响 |
3.3.3 沉淀温度对Al_2O_3 前驱体颗粒形貌的影响 |
3.4 尿素沉淀法制备YAG前驱体的研究及影响因素讨论 |
3.4.1 尿素沉淀法制备YAG前驱体中的多金属离子沉淀问题 |
3.4.2 沉淀温度对YAG前驱体的影响 |
3.4.3 沉淀时间对YAG前驱体的影响 |
3.4.4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YAG前驱体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尿素沉淀-熔盐隔离法制备YAG荧光粉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熔盐种类对YAG荧光粉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熔盐制备的YAG荧光粉的颗粒形貌 |
4.3.2 不同熔盐制备的YAG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4.4 熔盐条件下YAG物相转变及颗粒形貌演变过程 |
4.5 NaCl颗粒尺寸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与机理分析 |
4.5.1 NaCl颗粒尺寸与YAG颗粒尺寸与形貌的关系 |
4.5.2 NaCl颗粒尺寸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机理分析 |
4.6 熔盐比例对YAG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 |
4.7 NaCl颗粒尺寸对YAG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α-Al_2O_3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含盐微乳液法制备α-Al_2O_3 |
5.3.1 含盐微乳液体系的探索 |
5.3.2 α-Al_2O_3 颗粒与前驱体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对应性 |
5.3.3 盐用量对α-Al_2O_3 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 |
5.3.4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α-Al_2O_3 的相变过程研究 |
5.3.5 晶体生长促进剂对α-Al_2O_3 颗粒形貌的影响及分析 |
5.4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α-Al_2O_3 的机理分析 |
5.5 纳米α-Al_2O_3: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
5.5.1 纳米α-Al_2O_3:Eu~(3+)颗粒形貌及其发光性能 |
5.5.2 Eu~(3+)含量对α-Al_2O_3: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5.5.3 不同尺寸α-Al_2O_3:Eu~(3+)发光性能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YAG:Ce荧光粉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YAG:Ce的相变过程 |
6.4 环己烷/CO-520 体系微乳液制备高分散性纳米YAG颗粒 |
6.4.1 超声时间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4.2 超声温度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4.3 盐料比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4.4 YAG颗粒与前驱体颗粒尺寸和形貌的对应关系 |
6.5 环己烷/曲拉通体系微乳液制备高分散纳米YAG颗粒 |
6.5.1 微乳液中水相含量对YAG颗粒的影响 |
6.5.2 破乳剂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5.3 盐料比对纳米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5.4 其它无机盐制备纳米YAG颗粒的效果 |
6.6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YAG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6.7 小结 |
第七章 高分散纳米YAG:Ce~(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颗粒尺寸因素讨论 |
7.1 引言 |
7.2 YAG:Ce~(3+)荧光粉的光谱特性及其与颗粒尺寸的关系 |
7.3 纳米YAG:Ce荧光粉的猝灭浓度及分析 |
7.4 高分散纳米YAG:Ce荧光粉的量子效率及分析 |
7.5 高分散纳米YAG:Ce荧光粉的光稳定性及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氯化铈热解制备氧化物及其抛光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展史及稀土元素简介 |
1.2 世界及我国稀土资源的概况 |
1.2.1 世界稀土资源的概况 |
1.2.2 我国稀土资源的概况 |
1.3 氧化铈的应用 |
1.3.1 固体电解质材料 |
1.3.2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
1.3.3 稀土抛光粉 |
1.3.4 氧化铈的其他用途 |
1.4 铈氧化物粉体的制备方法 |
1.4.1 溶胶—碍胶法(Sol-Gel) |
1.4.2 沉淀法 |
1.4.3 水热法 |
1.4.4 微乳液法 |
1.5 稀土抛光粉现有制备方法 |
1.5.1 以稀土碳酸盐为原料制备稀土抛光粉 |
1.5.2 以稀土氯化物为原料制备稀土抛光粉 |
1.5.3 其他沉淀剂沉淀—焙烧法 |
1.6 现有的铈氧化物制备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 |
1.7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氯化铈热解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
2.1 实验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氯化铈热分解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
2.2.1 氯化铈的热分解过程的反应研究 |
2.2.2 氯化铈热解反应热力学分析 |
2.3 稀土氯化物热解过程动力学模型分析 |
2.4 氯化铈热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雾焙烧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建立 |
3.1 焙烧设备系统 |
3.2 监控系统PCI数据采集卡的选择及安装 |
3.3 监控系统结构 |
3.4 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的研究 |
3.4.1 温度的数据采集与数学模型 |
3.4.2 温度模型的验证 |
3.4.3 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的建立 |
3.5 压力采集系统的建立 |
3.5.1 压力的数据采集与数学模型 |
3.5.2 实验验证 |
3.5.3 压力采集及控制系统的建立 |
3.6 流量监控系统的研究 |
3.6.1 液体流量控制 |
3.6.2 气体流量控制 |
3.6.3 显示系统与操作界面 |
3.7 其他附属设备的控制 |
3.8 操作界面 |
3.8.1 监控主体界面 |
3.8.2 流程监测界面 |
3.8.3 条件设置界面 |
3.8.4 数据显示界面 |
3.8.5 工作日志界面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氯化铈溶液热解制备氧化物的工艺研究 |
4.1 工艺流程简介 |
4.2 实验原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回归正交实验设计 |
4.3.2 硫酸亚铁铵容量法测定CeO_2转化率的化学分析方法 |
4.3.3 EDTA分析方法 |
4.3.4 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 |
4.3.5 透射电镜(TEM)分析方法 |
4.3.6 粒度分析方法 |
4.4 氯化铈热解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
4.4.1 正交回归实验结果 |
4.4.2 喷雾速率的影响 |
4.4.3 料液浓度的影响 |
4.4.4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4.5 产物中氯根含量的影响分析 |
4.4.6 优化工艺条件的综合分析 |
4.4.7 焙烧产物的XRD分析 |
4.4.8 焙烧产物的颗粒形貌分析 |
4.4.9 焙烧产物的晶格结构分析 |
4.5 喷雾焙烧制备无氟纯铈抛光粉的研究 |
4.5.1 焙烧温度对抛光粉晶粒尺寸及晶粒球形度的影响研究 |
4.5.2 无氟纯铈稀土抛光粉SEM和TEM分析 |
4.5.3 无氟纯铈稀土抛光粉研抛光性能的研究 |
4.6 喷雾焙烧制备氧化铈实心球粉体的研究 |
4.6.1 柠檬酸对焙烧产物颗粒形貌影响的分析 |
4.6.2 柠檬酸对转化率影响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氟铈基稀土抛光粉的制备研究 |
5.1 实验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
5.1.3 实验方法 |
5.2 一步焙烧法制备稀土抛光粉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5.2.1 TG-DTA分析 |
5.2.2 一步焙烧法制备稀土抛光粉的热力学计算 |
5.3 稀土抛光粉焙烧过程的正交实验及影响因素研究 |
5.3.1 稀土抛光粉焙烧过程的正交试验 |
5.3.2 稀土抛光粉制备过程物相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
5.3.3 稀土抛光粉制备过程氯根残留量的研究 |
5.3.4 稀土抛光粉制备过程F含量的研究 |
5.3.5 稀土抛光粉制备过程颗粒形貌影响因素研究 |
5.4 稀土抛光粉研削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5.5 抛光粉样品的制备 |
5.5.1 焙烧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
5.5.2 化学分析结果 |
5.5.3 XRD分析结果 |
5.5.4 扫描电镜分析 |
5.5.5 研削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微波辅助下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eO2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概况及我国稀土资源的分布特点 |
1.1.1 稀土元素及其化学性质 |
1.1.2 我国稀土资源的分布特点 |
1.2 CeO_2的结构与性质 |
1.3 CeO_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化学沉淀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微乳液法 |
1.3.4 水热法 |
1.3.5 超声波辅助液相合成法 |
1.4 CeO_2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1 在水处理催化净化方面的应用 |
1.4.2 在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应用 |
1.4.3 在紫外线吸收方面的应用 |
1.4.4 在汽车尾气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
1.5 微波辅助在合成无机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6.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主要实验装置 |
2.3.1 多功能微波化学反应仪 |
2.3.2 微波及超声波协同组合合成/萃取仪 |
2.3.3 常规溶胶凝胶法实验反应装置 |
2.4 纳米材料表征方法 |
2.4.1 粒度分布测定 |
2.4.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
2.4.3 TG-DTA分析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5 比表面积及孔隙度测定(BET) |
第三章 微波水热法可控合成CeO_2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过程 |
3.4 前驱体的结果与讨论 |
3.4.1 Ce(NO_3)_3 起始浓度对CeO_2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4.2 Ce(NO_3)_3 与CO(NH_2)_2 摩尔比对CeO_2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4.3 水热反应温度对CeO_2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4.4 水热反应保温时间时间对CeO_2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4.5 表面活性剂对CeO_2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4.6 柠檬酸用量对空心球状CeO_2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5 空心球状CeO_2前驱体的热分解结果与讨论 |
3.5.1 空心球状CeO_2前驱体的热重-差热(TG-DTA-DTG)分析 |
3.5.2 热分解温度对CeO_2形貌的影响 |
3.5.3 热分解保温时间对CeO_2形貌的影响 |
3.5.4 最优条件下CeO_2的形貌及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eO_2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过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常温水浴方式与微波辅助方式对比 |
4.4.2 硝酸铈与柠檬酸摩尔比对纳米CeO_2形貌的影响 |
4.4.3 凝胶成胶温度对纳米CeO_2形貌的影响 |
4.4.4 热分解温度对纳米CeO_2形貌的影响 |
4.4.5 热分解时间对纳米CeO_2形貌的影响 |
4.4.6 纳米CeO_2形貌的粒度分析 |
4.4.7 纳米CeO_2的BET表征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单分散球形Al2O3及YAG粉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细粉体的形貌和粒度控制 |
1.2.1 湿化学方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形貌和粒度控制 |
1.2.1.1 形貌和粒度控制的理论研究 |
1.2.1.2 反应条件对形貌的影响 |
1.2.1.3 表面活性剂对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1.2.2 超细粉体的团聚与分散 |
1.3 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制备与应用 |
1.3.1 氧化铝的性质概述 |
1.3.2 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应用领域 |
1.3.2.1 精密抛光磨料 |
1.3.2.2 特种陶瓷原料 |
1.3.2.3 其他应用 |
1.3.3 球形氧化铝制备技术进展 |
1.4 球形钇铝石榴石(YAG)粉体的制备与应用 |
1.4.1 钇铝石榴石(YAG)性质概述 |
1.4.2 YAG透明陶瓷研究进展 |
1.4.3 影响YAG透明陶瓷性能的因素 |
1.4.3.1 原料的影响 |
1.4.3.2 粉体的成型工艺 |
1.4.3.3 透明陶瓷的烧结工艺 |
1.4.3.4 陶瓷的微观结构 |
1.4.3.5 表面光洁度 |
1.4.4 球形钇铝石 榴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
1.4.4.1 喷雾热解法 |
1.4.4.2 沉淀法 |
1.4.4.3 水热法(溶剂热法) |
1.4.4.4 其他方法 |
1.4.4.5 各种球形YAG粉体制备方法的比较 |
1.4.5 YAG:Ce~(3+)荧光粉 |
1.4.5.1 光LED |
1.4.5.2 YAG:Ce~(3+)荧光粉发光原理 |
1.4.5.3 YAG:Ce~(3+)荧光粉性能要求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分散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工艺方法与路线 |
2.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以硫酸铝和硫酸铝铵为原料制备氧化铝前驱体 |
2.3.1.1 Al~(3+)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2.3.1.2 尿素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2.3.2 以氯化铝为原料制备球形氧化铝前驱体 |
2.3.2.1 硫酸铵的添加对氧化铝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2.3.2.2 尿素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2.3.3 以硝酸铝为原料制备球形氧化铝前驱体 |
2.3.3.1 硫酸铵与铝离子摩尔比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2.3.3.2 铝离子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2.3.3.3 尿素浓度的作用 |
2.3.4 采用硝酸铝和硫酸铝铵混合原料制备球形氧化铝前驱体 |
2.3.5 有机分散剂对氧化铝前驱体的影响 |
2.3.5.1 SDS对氧化铝前驱体的影响 |
2.3.5.2 PVP对氧化铝前驱体的影响 |
2.3.5.3 PVA对氧化铝前驱体的影响 |
2.3.5.4 PEG对氧化铝前驱体的影响 |
2.3.6 单分散球形氧化铝粉体的煅烧 |
2.4 小结 |
第3章 球形YAG粉体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料与工艺方法 |
3.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以硝酸铝、硝酸钇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YAG粉体 |
3.3.2 以硝酸铝、硫酸铝铵和硝酸钇为原料制备YAG粉体 |
3.3.2.1 阳离子浓度对YAG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3.2.2 尿素浓度对于YAG粉体形貌的影响 |
3.3.2.3 均相沉淀温度对YAG粉体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
3.3.2.4 比值K对YAG粉体形貌的影响 |
3.3.2.5 单分散球形YAG粉体的制备 |
3.3.2.6 沉淀机理研究 |
3.3.3 稀土掺杂球形YAG粉体的制备 |
3.3.3.1 稀土掺入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3.3.3.2 稀土掺杂均相反应沉淀机理 |
3.3.3.3 稀土掺杂YAG前驱体及煅烧产物的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球形YAG粉体的成型与烧结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工艺方法与路线 |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干压成型制备YAG透明陶瓷 |
4.3.1.1 不同粒度YAG粉体的烧结收缩动力学曲线 |
4.3.1.2 TEOS加入量的影响 |
4.3.1.3 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4.3.1.4 粉体制备工艺的影响 |
4.3.1.5 烧结温度与退火的影响 |
4.3.2 离心成型制备YAG透明陶瓷 |
4.3.2.1 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对YAG料浆沉降特性的影响 |
4.3.2.2 pH值对YAG料浆沉降特性的影响 |
4.3.2.3 各工艺参数对离心成型YAG坯体密度的影响 |
4.3.2.4 离心成型坯体断口分析 |
4.3.2.5 离心成型制备YAG透明陶瓷 |
4.4 小结 |
第5章 球形YAG:Ce~(3+)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工艺方法与路线 |
5.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荧光粉形貌和粒径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2 铈含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3 煅烧温度与气氛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 |
(9)钇铝石榴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YAG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
1.2.1 透明陶瓷概述 |
1.2.2 YAG的结构与性质 |
1.2.3 YAG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
1.2.4 Yb:YAG透明陶瓷的优势 |
1.3 YAG粉体的制备、成型与烧结 |
1.3.1 YAG粉体的制备 |
1.3.2 YAG陶瓷的成型 |
1.3.3 YAG陶瓷的烧结 |
1.4 发光材料概述 |
1.4.1 发光的定义与分类 |
1.4.2 发光的机理 |
1.4.3 发光材料的性能表征 |
1.5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
1.5.1 稀土元素及其性质 |
1.5.2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5.3 稀土发光材料的优点 |
1.5.4 白光LED用YAG:Ce荧光粉的发展及荧光机理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硬脂酸盐熔融法制备YAG、Yb: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 |
2.1 引言 |
2.2 硬脂酸盐熔融法制备Y_2O_3纳米粉体 |
2.2.1 实验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硬脂酸盐熔融法制备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 |
2.3.1 实验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硬脂酸盐熔融法制备Yb: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 |
2.4.1 实验方法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硬脂酸盐熔融法制备(Y,Lu)AG:Ce荧光粉及荧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Y,Lu)AG:Ce荧光粉的制备 |
3.2.3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Y_(1-x)Lu_x)_(1-y)Ce_y]_3Al_5O_(12)粉体的物相形成 |
3.3.2 [(Y_(1-x)Lu_x)_(1-y)Ce_y]_3Al_5O_(12)粉体的形貌表征 |
3.3.3 (Y_(1-x)Ce_x)AG粉体的荧光性能 |
3.3.4 [(Y_(1-x)Lu_x)_(0.985)Ce_(0.015)]AG粉体的荧光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采用球形粉体制备YAG和Yb:YAG透明陶瓷 |
4.1 引言 |
4.2 单分散球形Y_2O_3粉制备(Y_(1-x)Yb_x)AG透明陶瓷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单分散球形Y_2O_3和Al_2O_3粉制备(Y_(1-x)Yb_x)AG透明陶瓷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均相共沉淀法制备YAG纳米粉体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均相共沉淀法制备YAG纳米粉体的研究 |
5.2.1 实验方法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硫酸铵对均相共沉淀法制备YAG粉体性能的影响 |
5.3.1 实验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均相共沉淀法制备YAG透明陶瓷 |
5.4.1 实验方法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均相共沉淀法合成YAG:Ce荧光粉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6.2.2 YAG:Ce纳米粉体的合成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
6.2.3 样品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YAG:Ce粉体的物相表征 |
6.3.2 YAG:Ce粉体的形貌分析 |
6.3.3 (Y_(1-x)Ce_x)AG粉体的发光性能 |
6.3.4 (Y_(1-x)Ce_x)AG粉体的荧光衰减 |
6.3.5 YAG:Ce透明陶瓷的研究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 |
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氧化铈(镧)微纳米晶的控制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氧化铈的空间结构 |
1.3 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 |
1.3.1 气相法 |
1.3.1.1 气体冷凝法 |
1.3.1.2 加热蒸发法 |
1.3.2 固相法 |
1.3.2.1 固相反应法 |
1.3.2.2 共熔-热分解法 |
1.3.2.3 高能球磨法 |
1.3.3 液相法 |
1.3.3.1 水热法 |
1.3.3.2 沉淀法 |
1.3.3.3 溶胶-凝胶法 |
1.3.3.4 微乳液法 |
1.4 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 |
1.4.1 通过表面活性剂控制粒子形貌 |
1.4.2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控制粒子形状 |
1.4.3 通过改变铈源控制粒子形状 |
1.5 氧化铈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1.5.1 催化剂性能 |
1.5.2 催化应用 |
1.5.2.1 紫外吸收材料 |
1.5.2.2 精密抛光材料 |
1.5.2.3 电化学应用 |
1.5.2.4 抗氧化生物应用 |
1.6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eO_2微纳米枝晶的可控性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制备过程 |
2.2.4 样品表征 |
2.3 结果讨论 |
2.3.1 样品的XRD表征及分析 |
2.3.2 Ce(OH)CO_3的典型样品形貌分析 |
2.3.3 样品的TG-DTA分析 |
2.3.4 烧后样品的XRD表征及分析 |
2.3.5 样品烧后的典型样品形貌分析 |
2.3.6 样品的程序升温还原(TPR)分析 |
2.3.7 实验参数对Ce(OH)CO_3微晶形貌的影响 |
2.3.8 氧化铈微纳米晶形成过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iO改性的CeO_2微球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制备过程 |
3.2.4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表征及分析 |
3.3.2 典型样品的形貌分析 |
3.3.3 实验参数对Ni-CeO_2微晶形貌的影响 |
3.3.4 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5 Ni-CeO_2微晶的吸附性能 |
3.3.5.1 郎伯比尔定律 |
3.3.5.2 Ni-CeO_2样品对刚果红吸附性能 |
3.3.5.3 不同反应时间下对样品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6 电化学性能表征 |
3.3.6.1 循环伏安原理 |
3.3.6.2 Ni-CeO_2的循环伏安曲线 |
3.3.6.3 反应物浓度改变对样品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6.4 H_2O_2浓度的改变对样品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7 Ni-CeO_2微纳米晶形成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_2O_3微纳米晶体的可控性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制备过程 |
4.2.4 样品表征 |
4.3 结果讨论 |
4.3.1 XRD的表征及分析 |
4.3.2 样品的TG-DTA分析 |
4.3.3 典型样品形貌分析 |
4.3.4 实验参数对La_2O_3微晶形貌的影响 |
4.3.5 氧化镧光催化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单分散球形Sm掺杂的CeO_2粉体的均相沉淀法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铁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研究[D]. 牟金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制备技术研究[D]. 王宇.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3]超声波在制备稀土纳米材料中的研究现状[J]. 刘铃声,王荣,马升峰,关卫华. 稀土, 2020(01)
- [4]ZnO透明陶瓷的制备和光学性能优化[D]. 林德宝. 上海大学, 2019(03)
- [5]高分散性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宋立. 东南大学, 2018(01)
- [6]氯化铈热解制备氧化物及其抛光粉的研究[D]. 杨国胜. 东北大学, 2017(01)
- [7]微波辅助下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eO2及其性能研究[D]. 王宗俊. 江西理工大学, 2017(01)
- [8]单分散球形Al2O3及YAG粉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徐晓娟. 东北大学, 2015(07)
- [9]钇铝石榴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金生. 东北大学, 2015(07)
- [10]氧化铈(镧)微纳米晶的控制合成与表征[D]. 朱琪琪.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