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颁布政策推动孵化器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杨义兵[2](2020)在《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与商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创业孵化器作为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刺激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也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孵化器的运行效率较之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具体可表现为整体投入不足且商业培育能力较弱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本文通过实证与案例的双重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是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有文献能够基于商业模式视角探究创业孵化器发展问题的研究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首先运用DEA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进行了整体评估和分地区对比评估,进而率先明确地区间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发展差异和差异本质。从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有效,但整体投入却存在严重不足,即使再增加投入仍能保持孵化器的良好运行效率。为进一步发现问题的本质,研究基于微观层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较之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低下,具体表现为纯技术效率低,因此东北地区应致力于提高其孵化器管理能力。此外,通过对东北地区内部政府主导和民营主导的两类孵化器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内部孵化器运行效率低下,且孵化能力弱和经济效益低是该地区孵化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较之于民营主导型创业孵化器,政府主导型孵化器运行效率整体低下,因此,其孵化器商业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其次,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已有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创造性地构建了多层级商业模式理论体系,并基于此采用双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深层次挖掘了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本质差异,揭示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器早已不仅是初创企业一种有形的安排,而是将“知识的服务纳入其价值链”的有效组织。不少创业孵化器一直存在于充满政治色彩的环境中,所以其价值使命会出现漂移,战略一致性的保持尤为重要。进一步地,“东北”与“东部”地区的双案例对比研究的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价值生产和价值获取三个环节均存在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只有对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各环节的进一步优化,才能达到各参与主体的利益适配,进而促进整个孵化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后,为改善我国区域间创业孵化器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基于实证与案例研究结论,为提高欠发达地区孵化器整体运行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对于振兴地区经济,减轻中央财政压力,缓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本文基于宏微观视角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发展差异和商业模式的本质差异,并且在微观层面构建了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多层级理论体系,这种宏微结合的研究对于创业孵化器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商业模式理论的拓展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马文珂[3](2020)在《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改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主要助推力,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人才少、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市场占有份额低,再加之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以及不断受到贸易冲突的影响,面对国内外的各种问题,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阻力。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成本,遏制了企业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还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如今扶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际惯例,中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与措施,这些政策直接作用于中小企业发展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对中小企业能否扩大生产、迈出国门具有直接影响。截至2019年末,在我国中小企业各类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河南省作为一个中原大省以及人口大省,已经充分认识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性,河南省各地方政府也随之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走向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并且,这些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包括针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等相关政策的内容和手段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但具体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达到了目标要求、能否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都仍需要认真衡量。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让中小企业对各类扶持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具体建议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了研究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本文首先搜集了相关学者的文献以及现今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统计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在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该指标体系制定问卷,面向河南省中小企业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最后根据调查问卷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局部指标进行信息提取,计算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评价函数,最终得到六大类政策效果的评价得分和排名,并对评价结果和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立足国外经验,以美国、日本、英国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特点和经验为借鉴,得出一系列政策启示,最后提出完善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建议,以期达到提升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满足中小企业实际政策需求的最终目标。
张慧[4](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指出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尚小琳[5](2020)在《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度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国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在经济转型时期,山东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旧动能转化工程,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使山东成为经济和文化强省。高质量经济强省的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而科技创新则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要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完美融合,让山东省科技金融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对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科技金融研究和相关发展理论的梳理和分析,了解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界定了科技金融的相关概念内涵。其次,以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作为界点,从科技金融政策颁布情况、科技创新产出情况、山东省政府财政科技支出、间接融资市场支持等方面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分析,寻找现阶段科技金融发展的问题与不足。然后,结合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衡量指标,创新性引入高技术产业规模作为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并采用DEA-Tobit模型对2004-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省级实证对比分析,寻找现阶段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具体原因与方式。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政府层面:山东省缺乏完备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政府财政支持仍然占主导地位、山东省缺乏完善的科技金融配套服务体系;(2)金融市场层面:科技贷款规模对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风险投资规模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作用不明显、金融市场参与投资主体较少;(3)企业层面:企业自发投入、高技术产业规模都可以推动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最后,针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姜晓笛[6](2020)在《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文中认为产业集群理论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区域形成增长极,组织增强创新能力的诠释,也是内部演进、外部协同共同作用的体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是各国学者以及各级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产业集群问题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均从自身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定量分析探索产业集群的问题。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与延伸,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研究中不能解释文化、制度以及政府引导所带来的“超额利润”,而空间经济学能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溢出效应分析框架,演化经济学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思想,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弥补主流经济学派的不足。因此论文结合空间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究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要素。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为了更好地透析京津冀产业集群,论文首先对京津冀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视角分析,其中包含集群的集聚程度,集群演进的生命周期,集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探索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实证探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论文梳理了国内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关键要素提炼和分析框架构造。在实证研究中,论文首先探究了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其中包括多种外部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共存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与集群外在环境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集群所在的区域因素决定集群的吸收能力以及要素流动速度。论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潜变量,探索京津冀视域下影响创新能力的区域因素。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的方法,论文验证了对外开放程度、制度环境的嵌入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中介作用,同时,论文验证创新能力可以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基于空间与演化经济学视角,结合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内外部因素,论文探索了多元主体参与创新作为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的适用性。首先,通过构建产业—研究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总结影响产业与研究机构的均衡点的因素,论文发现政府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推动博弈均衡点向产学研协同方向移动。此外,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论文探究了多元主体创新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结合京津冀的情况探究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京津冀地区传统制造业集群存在自组织发展和区域协同的滞后性,基于本土化的改良式转型、发展关联性产业、实现产业融合以及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是主要的路径选择,同时激活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必要途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出路。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更多地参与全球化分工实现产业升级,因此,优化制度环境,鼓励自主创新,促进集群内多元主体参与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选择,同时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产业政策、促进风险资本等方式推进可以提升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位置、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开放式创新”,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推力。
王文静[7](2020)在《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京津冀区域作为环首都发展区域,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先行者的角色。高新技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好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京津冀区域实现协同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有助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文章首先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分别从协同发展理论、协同发展现状、协同发展实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合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特征,构建评价体系,从京津冀区域整体和北京、天津、河北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理论,分别测算2008-2017年京津冀区域、北京、天津、河北的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产业有序度以及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度。研究发现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资源差距较大,资源分布不均,公共科技金融占据主导地位。京津冀区域总体及北京、天津、河北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度均处于协同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实证分析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分布不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距大、协同发展程度存在差距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做好宏观政策设计和政策协同,促进科技资源流动。二是做好科技企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打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壁垒,以政府为主导,兼顾市场需求,发展好市场科技金融。三是注重科技金融衍生服务机构指导完善工作,加大对此类机构的财政补贴。
徐晓冬[8](2020)在《国家设计系统建构视角下的设计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来看,设计作为创新资源在国家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面,未来设计产业将扮演关键推动力的角色。在国家设计能力提升与设计产业的发展中,国家设计系统与设计政策成为推动设计资源整合、完善设计发展环境、提高公众设计意识的关键性因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励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对设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极为重视,设计政策总体数量与涉及范围增长趋势日趋显着。目前,在我国设计产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设计政策仍存在政策条款碎片化与政策内容不细致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于国家设计政策未来发展路径的进行研究。本文在查阅各国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和收集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设计学等相关学科,从不同角度支持论文观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世界各国设计系统与设计政策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设计政策进行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结合国外设计政策案例,落脚于我国设计政策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由国家设计系统与国家设计政策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对世界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中国的国家设计系统与设计政策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当前各国设计系统与设计政策的框架体系及政策工具。第二章:综合研究各国政策内容,整理并分析设计政策在政策框架、政策开发、产业扶持、设计教育、国际交流等领域的具体措施,结合代表性案例,为我国设计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第三章:厘清国家设计政策分类,明确我国设计政策本体运行模式。从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对我国2014年至2019年的设计政策及相关设计条款进行数据统计与内容分析,总结我国设计政策的发展现状。第四章:综合国内外设计政策分析,以我国设计政策的发展为落脚点,归纳总结我国设计政策的现有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国外设计系统和设计政策发展为依据,为我国设计政策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推动我国设计系统构建与设计政策完善。
赵晓晓[9](2020)在《基于创业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与创新成为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解决就业、促进经在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济增长的关键途径,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创新创业体系完善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初创企业和创业者、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如何提升孵化器发展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引起社会、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因此,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对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对于促进吉林省孵化器提质增效具有借鉴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孵化器的定义进行总结以明确本文的概念内涵,对我国孵化器发展历程、孵化器分类、孵化器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孵化器评价研究的内容进行文献梳理,同时综述本文用于孵化器发展评价研究的相关理论。其次,基于生态视角构建本文的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横向对比全国各区域孵化器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吉林省孵化器发展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利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横纵向测算吉林省孵化器在全国创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高低,说明吉林省孵化器的生态位水平及在全国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借助改进生态位适宜度与进化动量模型衡量吉林省孵化器发展外部生态环境的适宜度以及其未来发展动力水平。从以上方面综合刻画吉林省孵化器发展现状及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吉林省孵化器各地市间发展差距较大。表现为吉林省各地区孵化器分布及运行质量两个方面的不平衡。未来可以增强区域交流合作,促进孵化器协调发展。吉林省大多数孵化器处于低代际发展阶段,对地区发展的外部性作用不显着,与其它区域孵化器相比竞争能力较弱。未来可以通过强化孵化器的人才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孵化器投融资服务和引导建设发展专业孵化器三个方面来提高吉林省孵化器服务水平、增加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正外部性作用。吉林省孵化器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不佳,未来发展动力不足。未来政府应该引导支持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优化创业活动外部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加大创新创业孵化活动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
成臣[10](2020)在《A公司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并且知识的形成也不断促进着创新模式的发展。另外,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为知识的传递和共享提供了便捷的载体,还使得创新成为越来越多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2015年,“创客”一词首次在两会工作报告中被提出。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之下,“众创空间”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被人们广泛认知。但是纵观现阶段关于“众创空间”问题的研究多停留在浅层面,缺乏深入性,并且大多数学者专注于单独研究众创空间相关问题。本文从众创空间这一课题出发,侧重于研究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所以本研究能够拓宽此方面的研究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A公司创客空间是四川一家被省级、市级以及区级认证的创客公司,在四川双创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经营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导致A公司创客空间盈利不佳,甚至出现了亏损的现象。因此,如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A公司创客空间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将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结合,采用商业模式画布来分析A公司盈利模式相关问题,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盈利模式研究。另外,在研究众创空间的过程中,以具体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众创空间这一课题和公司盈利模式结合展开研究,整体研究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研究价值。本文以A公司创客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研究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在国内外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A公司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首先分析了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优化目标、优化解决方案以及盈利模式的实施角度对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做了优化,最后提出了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发展对策及保障措施。最后得出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要想实现可持续就需要加强管理和人才建设、灵活自身商业模式以提升市场份额,并且做好自身运营成本控制明确盈利点,在此基础上加强内外部保障。所以,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为A公司创客空间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还能够为我国企业实现战略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天津颁布政策推动孵化器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颁布政策推动孵化器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与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孵化器的相关理论 |
2.1.1 创业孵化器的起源与历程 |
2.1.2 创业孵化器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2.1.3 创业孵化器的构成要素 |
2.1.4 创业孵化器的分类 |
2.1.5 创业孵化器的绩效影响因素 |
2.2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 |
2.3.1 商业模式定义 |
2.3.2 商业模式的维度 |
2.3.3 创业孵化器的商业模式 |
第3章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基于地区差异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评价指标的制定原则 |
3.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宏观分析 |
3.2.1 运行效率DEA分析 |
3.2.2 超效率DEA分析 |
3.3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微观分析 |
3.3.1 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对比分析 |
3.3.2 东北地区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分析 |
3.4 小结 |
3.4.1 研究结论 |
3.4.2 研究逻辑总结 |
第4章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基于“东北”与“东部”的双案例对比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基础理论模型 |
4.1.2 研究方法与材料收集 |
4.2 东北与东部地区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案例对比分析 |
4.2.1 背景资料 |
4.2.2 案例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1 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结论 |
5.1.2 基于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视角的建议 |
5.2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2.1 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研究结论 |
5.2.2 基于创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建议 |
第6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2 研究局限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博士就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重点调研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四、论文技术路线图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的必要性研究 |
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 |
(一)整体政策效果的评价方法 |
(二)单一政策效果的评价方法 |
三、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的研究 |
(一)财税政策效果 |
(二)金融政策效果 |
(三)公共服务政策效果 |
(四)市场开拓政策效果 |
(五)人才政策效果 |
(六)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效果 |
四、综述述评 |
第三章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的相关理论依据 |
一、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理论 |
二、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三、企业能力理论 |
第四章 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现状分析 |
一、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内容 |
(一)财税政策 |
(二)金融政策 |
(三)公共服务政策 |
(四)市场开拓政策 |
(五)人才政策 |
(六)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的数据分析 |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数据分析 |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数据分析 |
(三)河南省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分析 |
(四)河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数据分析 |
(五)河南省中小企业进出口额数据分析 |
(六)数据分析总结 |
第五章 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 |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总体评价方法的选择 |
(二)评价主体的选择 |
(三)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
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筛选依据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 |
三、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 |
(一)数据来源 |
(二)描述性统计及有效性分析 |
(三)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的数据分析 |
(四)政策效果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 |
第六章 国外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
一、国外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经验 |
(一)美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经验 |
(二)日本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经验 |
(三)英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经验 |
二、政策借鉴 |
(一)构建完善的扶持机构,落实机构行动 |
(二)立法引导,鼓励创新 |
(三)为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辅导服务 |
(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化应用程度 |
第七章 完善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政府直接扶持政策 |
(一)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体系 |
(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政策体系 |
二、完善提升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扶持政策 |
(一)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政策体系 |
(二)完善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政策体系 |
三、完善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扶持政策 |
(一)完善中小企业人才政策体系 |
(二)完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4)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教育 |
二、创业教育组织 |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一、研究目的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
一、数据概述 |
二、三级编码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
一、单案例分析 |
二、跨案例比较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主要研究思路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科技金融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科技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金融 |
2.1.2 “科技”的内涵界定 |
2.1.3 “金融”的内涵界定 |
2.2 相关发展理论研究 |
2.2.1 创新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
2.3.2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 |
2.3.3 影响科技金融发展的主体因素 |
2.3.4 文献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科技金融现状 |
3.1.1 R&D经费投入 |
3.1.2 科技创新产出 |
3.2 山东省科技金融主要影响因素现状 |
3.2.1 政府层面影响因素现状 |
3.2.2 供给方影响因素因素现状 |
3.2.3 需求方影响因素现状 |
3.3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3.3.1 缺乏科技金融发展整体规划的支持政策 |
3.3.2 传统金融市场主体为主,且主体种类较少 |
3.3.3 配套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足 |
第四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省际数据的比较 |
4.1 科技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 |
4.1.1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 |
4.1.2 科技贷款 |
4.1.3 风险投资 |
4.1.4 企业R&D支出 |
4.1.5 高技术产业规模 |
4.2 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的构建 |
4.2.1 DEA模型 |
4.2.2 Tobit模型 |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说明 |
4.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2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3 科技金融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4 数据来源说明 |
4.4 实证结果及对比分析 |
4.4.1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测算结果横向对比分析 |
4.4.2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测算结果纵向对比分析 |
4.4.3 科技金融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政府层面影响因素 |
5.1.2 供给方影响因素 |
5.1.3 需求方影响因素 |
5.2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5.2.1 政府层面 |
5.2.2 金融市场层面 |
5.2.3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证结果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理论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2.1.1 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
2.1.2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
2.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理论与研究综述 |
2.2.1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 |
2.2.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综述 |
2.3 创新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 |
2.3.1 创新理论的发展 |
2.3.2 创新系统理论学说 |
2.3.3 创新的不同维度及分类 |
第3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动态演进规律及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
3.1 京津冀产业集群动态演进测算 |
3.1.1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测量 |
3.1.2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
3.1.3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3.1.4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规模经济效应 |
3.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提炼 |
3.2.1 研究视角与方法 |
3.2.2 慕尼黑:政府高校联合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3.2.3 特拉维夫:政府加速要素流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3.2.4 长三角:空间知识溢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3.2.5 济南:政府嵌入产学研协同引导产业集群升级 |
3.2.6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总结 |
3.3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
第4章 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研究 |
4.1 知识溢出理论综述与京津冀地区外部知识溢出测量 |
4.1.1 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综述与分类 |
4.1.2 京津冀知识溢出的测算 |
4.2 京津冀外部知识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京津冀地区集群共存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 |
4.4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困境 |
第5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区域因素研究 |
5.1 影响集群转型升级的区域因素总结 |
5.2 产业集群区域因素的衡量 |
5.3 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区域因素验证 |
第6章 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6.1 产学研协同创新动态化博弈 |
6.2 多元主体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 |
第7章 推动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7.1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7.1.1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战略 |
7.1.2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举措 |
7.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 |
7.2.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
7.2.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
7.3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7.3.1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对策 |
7.3.2 加强创新孵化器建设对策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分析总结与结论 |
8.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活动 |
致谢 |
(7)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基础 |
2.1 科技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
2.1.1 科技金融的概念 |
2.1.2 科技金融的特征 |
2.2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2.2.1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 |
2.2.2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
2.3 协同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
2.3.1 协同发展的概念 |
2.3.2 协同发展的特征 |
2.4 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
2.4.1 时间层面 |
2.4.2 空间层面 |
2.4.3 协同层面 |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1 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3.1.1 公共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市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3.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情况 |
3.2.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情况 |
3.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现状 |
3.3.1 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
3.3.2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
第四章 协同度理论模型与指标选取 |
4.1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4.1.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特征 |
4.1.2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
4.1.3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4.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指标权重确定 |
第五章 协同度测算结果与评价分析 |
5.1 京津冀区域整体协同度测算 |
5.1.1 权重确定 |
5.1.2 有序度测算 |
5.1.3 协同度测算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2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协同度测算 |
5.2.1 权重确定 |
5.2.2 有序度测算 |
5.2.3 协同度测算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协同发展实证结论与发展建议 |
6.1 协同发展结论 |
6.2 协同发展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8)国家设计系统建构视角下的设计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3.国内外研究综述 |
4.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国家设计系统与设计政策综述 |
1.国家设计系统与设计政策的概念界定 |
2.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设计系统构建与设计政策 |
3.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设计系统构建与设计政策 |
4.主要发展中经济体设计系统构建与设计政策 |
5.中国国家设计系统建构与设计政策 |
注释 |
第二章 设计政策在世界各国国家设计系统建构中的举措 |
1.运行框架:国家设计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
2.政策开发:设计思维植入政策制定过程 |
3.产业融合:推动企业设计能力提升 |
4.设计教育:设计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 |
5.国际交流:拓展设计产业发展空间 |
注释 |
第三章 基于国家设计系统建构视角下中国设计政策分析 |
1.中国设计政策分类 |
2.中国设计政策本体运行 |
3.国家层面设计政策分析 |
4.地方层面设计政策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与国外设计政策发展的对比和启示 |
1.中国设计政策的问题表现 |
2.中国设计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 |
3.中国设计政策未来发展路径 |
注释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9)基于创业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科技企业孵化器概念与分类相关研究 |
2.1.1 孵化器的概念 |
2.1.2 孵化器的分类研究 |
2.2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1 基于时间轴的我国孵化器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2 基于服务内容变化的我国孵化器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的相关研究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生态学理论 |
2.5.2 资源基础观 |
2.5.3 外部性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评价的框架内容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1 变异系数法 |
3.4.2 主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证分析 |
4.1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评价 |
4.2.1 主成分分析 |
4.2.2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评价对比分析 |
4.2.3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分析 |
4.3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 |
4.3.1 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
4.3.2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横向对比分析 |
4.3.3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纵向演化分析 |
4.4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 |
4.4.1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
4.4.2 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
4.4.3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适宜度综合分析 |
4.4.4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5.1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特征及问题分析 |
5.1.1 全国孵化器发展的特征及问题分析 |
5.1.2 吉林省孵化器发展的特征及问题分析 |
5.2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A公司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众创空间及盈利模式相关研究 |
2.1 众创空间的概念 |
2.2 盈利模式 |
2.2.1 盈利模式的概念 |
2.2.2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2.3 我国众创空间及盈利模式的发展现状 |
2.3.1 众创空间的起源与发展 |
2.3.2 众创空间的分类及功能 |
2.3.3 众创空间盈利模式 |
第三章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A公司简介 |
3.2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
3.2.1 客户细分现状 |
3.2.2 价值主张 |
3.2.3 用户获取渠道 |
3.2.4 客户关系 |
3.2.5 收入来源 |
3.2.6 核心资源 |
3.2.7 催生价值的核心活动 |
3.2.8 重要合作伙伴 |
3.2.9 成本架构 |
3.3 A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利润屏障利用不到位 |
3.3.2 盈利模式不可持续 |
3.3.3 盈利点不清晰 |
3.4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优化 |
4.1 盈利模式优化目标 |
4.2 盈利模式优化解决方案 |
4.2.1 政府购买服务 |
4.2.2 创投基金回报 |
4.2.3 各类增值服务 |
4.3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的实施 |
4.3.1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优化的实施步骤 |
4.3.2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优化实施的关键点 |
4.4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构建要素分析 |
4.4.1 客户细分及价值主张 |
4.4.2 渠道通路与客户关系 |
4.4.3 核心资源与关键业务 |
4.4.4 重要合作 |
4.4.5 成本结构与收入来源 |
第五章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发展对策及保障措施 |
5.1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发展对策 |
5.1.1 加强管理及人才建设 |
5.1.2 灵活商业模式,提升市场份额 |
5.1.3 控制运营成本,明确盈利点 |
5.2 A公司众创空间盈利模式保障措施 |
5.2.1 内外部保障 |
5.2.2 人才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天津颁布政策推动孵化器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与商业模式研究[D]. 杨义兵. 吉林大学, 2020(01)
- [3]河南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D]. 马文珂. 河南大学, 2020(02)
- [4]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5]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尚小琳.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D]. 姜晓笛. 天津大学, 2020(01)
- [7]京津冀区域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王文静. 兰州大学, 2020(01)
- [8]国家设计系统建构视角下的设计政策比较研究[D]. 徐晓冬.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0(08)
- [9]基于创业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研究[D]. 赵晓晓. 吉林大学, 2020(08)
- [10]A公司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研究[D]. 成臣.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