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律宾发展海藻养殖业(论文文献综述)
肖德娟[1](2020)在《《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译者根据英汉翻译实践项目Towards A Blue Revolution:Catalyzing Private Investment in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Reproduction System(《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第四章所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此报告于2019年6月在大自然保护协会官网发布。它指出水产养殖产业潜力巨大,投资可持续水产养殖对社会和环境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旨在促进全球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译者选取了第四章为翻译实践项目,该章节着重介绍了不同的水产养殖系统的养殖背景和商业前景,各自的环境和商业价值、竞争劣势和风险以及影响投资的因素。选取材料文本两万余字,至今尚无中文译文。由于所选文本属于环境经济类信息文本,语言具有严谨性、学术性等特点。因此译者保证译文准确的同时还要实现译文的可读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从词汇、句子和图表翻译三个层面探讨翻译处理策略。对于词汇层面,主要采用直译加注法、词义语境化和词性转换等翻译方法。在句子层面,在处理长难句和被动句时,多采用切分法、前置法和被动转主动等翻译策略。在处理图表文本翻译时,译者采用了词性转换和省译的翻译策略。通过此次翻译实践项目,译者积累了水产专业领域的翻译经验,深刻体会到了解翻译材料相关领域知识的重要性。在报告最后,译者对环境经济类信息文本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总结反思,以期对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刘宏焘[2](2020)在《二战以后菲律宾的渔业政策与渔业危机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菲律宾通过渔业恢复计划和一系列以开发为核心的渔业政策实现了渔业产量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导致菲律宾渔业危机的形成。从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菲律宾政府对渔业的定位从满足国民需求转变为出口获利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核心目标都是实现渔产量的增长。在渔业政策的推动下,商业性渔业不断扩张,市域渔业在沿海水域不断强化捕捞,水产养殖业则通过集约化经营和面积扩张来提高产量。而与产量增长相伴随的是渔业危机的逐渐深化,出现了渔业资源严重损耗、渔业生境破坏和小规模渔民贫困化等问题,使渔业发展在生态和社会两方面都变得不可持续。渔业管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渔业危机,但是因为政策自身的缺陷和执行不力,渔业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危机。
邢诒炫,曾俊,吴翔宇,杨守国,黄敏,唐贤明[3](2019)在《三种热带经济海藻养殖现状与应用前景》文中提出海藻产业是以大型海藻为主的新兴产业,目前全球的海藻生产量正逐年攀升中,其中大型海藻生产量占全部藻类的99%,而热带经济大型海藻近年来逐渐成为大型海藻养殖业的主流对象,极大地促进藻类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以热带经济大型海藻麒麟菜、江蓠与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长茎葡萄蕨藻为例,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热带经济大型海藻的养殖现状并对主要养殖种类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热带大型海藻的应用前景及其价值,以期为热带经济大型海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资料与理论基础。
杨大佐[4](2019)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工厂化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多毛类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和海洋沉积质的优势生物类群,具有典型的耐污染、摄食转化颗粒型有机物、促进沉积质—上覆水界面营养物质流通等重要生态功能,常被用来作为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和废弃物利用的修复物种。论文以海洋多毛类动物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结合传统生物滤池净水法,开展了利用多毛类构建自循环过滤装置净化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首先,构建了一种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该滤器主要由水槽、底质层、水层、多孔埋栖管、导水管和气石等六部分组成。通过在导水管内通入氧气产生的气提作用,将埋栖管中的水通过导水管带入水层。水层中的水通过重力作用经过底质过滤后进入埋栖管,进而形成持续往复水体循环。多毛类动物生活在底质层,直接摄食和转化颗粒性有机物,并通过生物扰动作用,促进底质内微生物膜生长,加快流经底质层的水质净化。通过实验开展了不同底质和饵料条件下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可行性验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无烟煤(WY)和细沙(XS)构成的不同底质生物滤器,在正常水质条件下,30天内双齿围沙蚕平均体质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细沙组沙蚕体质量增长率最快,达48.48%;陶粒组次之,石英砂组沙蚕体质量增长最低。而投喂不同体质量比例的牙鲆残饵粪便作为多毛类饵料,饵料/体质量(湿重)比例为12%的M3组沙蚕体质量出现正增长,其增长率为18.00%,为最高体质量增长率。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效滤料和牙鲆残饵粪便分别作为多毛类生活基质和饵料的条件下,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长时间运行。其次,开展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在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利用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和无烟煤(WY)四种底质构建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高浓度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进行了净化。结果显示,不同底质构成的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净化高浓度的牙鲆养殖废水。实验期间,各不同底质多毛类生物滤器内废水温度、盐度和pH均呈现逐步升高并稳定的变化趋势。牙鲆养殖废水中悬浮物在各底质组中均快速下降,96小时后,各底质组中悬浮物浓度均低于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COD在无烟煤组下降速率最快,三天下降比例为52.89%,陶粒组次之。10天后,各滤器废水中的COD已达标。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不同底质滤器中显示出浓度快速下降并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在10天时,无烟煤组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最高,达86.67%,显着高于其它各组。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示出逐步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无烟煤组和陶粒组硝酸盐浓度上升最快,而石英砂组活性磷酸盐浓度升高最快。再次,计算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过程中的碳元素、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比例。结果显示,不同滤料构成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中碳、氮和能量主要来源为饵料投入,占总投入比例达64.97~88.30%。碳支出主要包括底质沉积、沙蚕生产、沙蚕呼吸、底质呼吸、水呼吸以及水中总碳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沉积碳以石英砂组最高,为54.37%。无烟煤组最低,为46.46%。沙蚕生产碳在陶粒组最高,为4.67%,石英砂组最低,达1.35%。在氮支出方面,陶粒组沙蚕生长氮占比最高,石英砂组沉积氮占比最高。能量分配方程显示,沙蚕生长能和沉积能在各底质组中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中陶粒组沙蚕生长能占比最高,沉积能占比最低,而石英砂组与陶粒组相反。然后,测定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废水时各不同底质组中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共获得27株异养菌菌株,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构成。异养细菌数量显示出快速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组数量达(77.50±3.21)×106 CFU/g,显着高于其余底质。氨氧化细菌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15天后,无烟煤组最高达(1.06±0.05)×107MPN/g,而石英砂组最低。30天后,各底质组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为接近并维持稳定。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与氨氧化细菌相同,无烟煤组20天时达最大值,其数量为(1.08±0.04)×107 MPN/g。另外,改进并放大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了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APCS)。测定了三种不同底质陶粒(TL)、石英砂(SY)和细沙(XS)为底质的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生长。结果显示,陶粒组可在零换水条件下维持70天的循环养殖,细沙和石英砂组最长为54天。水质方面,各底质组中SS、氨氮、硝酸盐、活性磷酸盐等均显示出逐步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底质组中四种指标升高速度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周期内,陶粒组牙鲆生长最快,最高平均体质量达395.33±62.01g,而细沙组牙鲆生长较慢,平均体质量为291.54±42.31g,差异极显着。最后,分析了循环养殖系统的碳、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结果显示,饵料是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中碳、氮元素和能量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94.23~95.30%、100%和95.86~96.64%。在支出方面,生物呼吸所消耗碳和能量是其支出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总收入碳的49.50~57.51%和总能量的35.43~41.00%。沉积是支出的另外主要部分,其贡献了比例为15.94~26.96%的碳、30.21~42.23%的氮和35.44~43.58%能量。陶粒组牙鲆生长累积的碳、氮和能量显着高于其它两种底质。研究结果期望能够为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净化与利用提供新的方法,并为水产养殖向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尝试。
吴若男[5](2019)在《东盟国家渔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的逐步确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打开了新局面。东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推进方向,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推进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是服务我国对外战略的关键举措。农、林、渔业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从东盟国家渔业发展趋势中探索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方向与路径。首先,本文从渔业资源、渔业发展现状、渔业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东盟渔业发展情况。本文认为,东盟国家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开发潜力很大。渔业是东盟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目前东盟国家渔业产量稳定,海洋捕捞业、内陆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三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东盟国家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加工设施落后限制了其出口产品的加工水平。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洋渔业环境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东盟国家的渔业政策发生了一定转变,开始兼顾渔业经济效益和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目前,中国与东盟已在水产养殖、远洋捕捞、加工贸易和渔业资源养护等多个方面有了合作进展,但总体合作水平较低,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合作范围比较局限。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和贸易相关指数衡量中国与东盟渔业技术和渔业贸易的合作潜力,可以发现中国与东盟在渔业技术和贸易方面存在互补性,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合作空间。接着,本文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前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面临着良好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但也存在投资环境、监管机制、资源减退和主权争议等方面的挑战。总体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合作空间广阔,特别是在水产养殖、渔业加工贸易、渔港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水产养殖、远洋捕捞、加工贸易和渔业资源养护等主要渔业合作领域方面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掘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潜力,突破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陈丽红[6](2019)在《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池塘养殖是我国北方目前最主要的刺参生产模式,长期高密度养殖造成了生态劣化、刺参产量降低等现象,如何充分利用池塘营养要素,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进行生态养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验证了刺参、柄海鞘混合养殖的可行性;从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和动物生理生态两个层面阐述了混养系统生物与环境的互利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混养系统的构建柄海鞘滤食水体中微藻和有机质,通过排泄将其转化为刺参饵料,可有效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柄海鞘悬吊养殖,刺参放置底部,维持一定微藻密度,设立不同规格动物、微藻共养组及刺参、柄海鞘混养组,进行模拟养殖。结果表明相同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动物试验组之间各指标无显着差异;混养组水体、生物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及附着基细菌数量与共养组接近,比刺参对照组显着降低,刺参生长更快。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无显着影响;较高的海鞘生物量(800 gwt/m3)有助于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降低大(L)规格刺参体重变异系数(CV),提高小(S)规格刺参(较大个体Sb和较小个体Ss)CV;L规格刺参数量增加使各规格刺参SGR下降,CV升高。混养系统适宜的生物组成:微藻密度5×102 cell/mL,柄海鞘生物量800 g wt/m3,L规格刺参5-6 ind/m2,S规格刺参12-1 5ind/m2。2、混养系统的互利效应研究设置刺参、柄海鞘混养组(投饵/不投饵)、大小规格刺参套养组(投饵/不投饵)4个试验组,进行室内模拟养殖。混养组保持在一、二类水质,水体及生物沉积物各形态氮、磷浓度显着高于套养组。相同的投饵模式下,混养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生活因子均高于套养组,刺参生长更快。L、Sb、Ss各规格刺参套养组和混养组的SGR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与营养因子和生活因子高度正相关,混养系统互利效应主要通过营养互利途径得以实现。混养组L、Sb规格刺参生理变化较小;Ss规格刺参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糖脱氢酶、ATP酶的活力比套养组分别提高8.8%、10.5%、5.2%、118.7%,消化酶活力提高6%-10%。综合而言,混养系统对刺参的生理代谢发挥了积极影响。3、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将上述4个试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池塘试验,养殖水体和底泥不同形态氮、磷浓度与季节紧密相关,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投饵模式下混养组水体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氮浓度平均值较套养组分别升高16.2%、1.2%、5.5%、6.8%,同样投饵模式下混养组刺参生长速度最快,各组刺参成活率及生化成分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混养系统提高了主要养殖动物刺参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及生活因子,提升刺参生理代谢,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了刺参的养殖效果,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
吴崇伯,吴若男[7](2018)在《中菲渔业合作前景探析》文中认为菲律宾作为东南亚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本国渔业资源开发能力不足。近年来,菲律宾重视发展渔业,陆续推出全面的渔业发展规划,大力建设渔业配套设施,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尽管中菲渔业合作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杜特尔特上台后中菲关系全面转圜,中菲渔业合作前景良好,可在妥善处理主权争议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渔业合作,促进两国渔业发展。
柳阳[8](2017)在《我国近海藻毒素污染状况研究与毒素标准物质制备》文中指出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可以产生藻毒素,根据藻毒素极性的差异,可以将常见藻毒素分为水溶性藻毒素(如麻痹性贝类毒素等)和脂溶性藻毒素(如腹泻性贝类毒素等)两大类。这些毒素能够在滤食性海洋动物体内累积,给海产品食品安全带来潜在风险。以往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养殖贝类沾染藻毒素的问题比较严重,多次发生食用染毒海产品导致的中毒事件。因此,亟待对我国近海藻毒素污染状况开展系统调查,加强对藻毒素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但我国目前尚无藻毒素标准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监测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此,本论文计划通过对我国近海重要海域藻毒素的分析,揭示藻毒素污染状况,同时推进藻毒素标准物质的研制和申报工作。针对我国近海藻毒素污染状况,本论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等设备,分别建立了针对麻痹性贝类毒素和几类常见脂溶性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9月和11月在渤海周边典型贝类养殖海域(烟台、莱州、汉沽、秦皇岛和葫芦岛)开展了四次调查,于2014年5-6月、9-10月和2015年8月在黄、东海海域开展了三次大面调查,于2015年2-9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连续开展了多次重点调查,采集了浮游植物样品和贝类样品,并应用构建的毒素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此外,在实验室内开展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oensis)暴露于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染毒实验。研究发现,我国近海各调查海域浮游植物样品中普遍存在麻痹性贝类毒素,其中基本以低毒性的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N-sulfocarbamoyl-gonyautoxin2&3,C1&2)为主,但在渤海秦皇岛和莱山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样品中,毒素组成却以高毒性的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1&4,GTX1&4)和脱氨甲酰基类毒素(decarbamoylgonyautoxins2&3,dcGTX2&3和decarbamoylsaxitoxin,dcSTX等)为主。基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组成特征,推断黄、东海海域(包括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来源于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Alexandrium tamarense species complex),而渤海可能存在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等其它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有毒藻种。从毒素含量来看,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0-215 nmol m-3)明显高于黄、东海其它海域(0-156 nmol m-3),而渤海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相对较低(0-3.35 nmol m-3)。对渤海周边养殖海域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分析结果显示,部分贝类样品存在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80μg STX eq 100g-1)现象,超标率为12%;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组成以高毒性的GTX1&4、GTX2&3(gonyautoxin 2&3)、NEO(neosaxitoxin)和STX(saxitoxin)为主,明显有别于浮游植物样品。室内扇贝染毒实验结果表明,当暴露于有毒亚历山大藻后,扇贝能够快速累积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水平在5-8天内超过食用安全标准,且毒素组成与有毒藻类存在差别,在扇贝各组织中肾脏是进行毒素转化的主要器官。调查表明,我国近海浮游植物样品中普遍存在脂溶性藻毒素,其中以PTX2(pectenotoxin2)、OA(okadaic acid)、DTX1(dinophysis toxin 1)、YTX(yessotoxin)和homo-YTX等毒素较为常见,而desMeC(13-desmethyl spirolide C)、GYM(gymnodimine)和AZA(azaspiracid)毒素也偶有检出。部分藻毒素可检出较多的同系物,如PTX2的同系物PTX11和PTX1,YTX的同系物trinor-YTX、45-OH-YTX、45-OH-homo-YTX、COOH-45-OH-YTX等。浮游植物样品中脂溶性藻毒素含量一般在6-9月份最高。在渤海周边养殖海域,贝类样品中也能够检测到脂溶性藻毒素,如OA、DTX1、PTX2、YTX、homo-YTX、AZA2、AZA3、GYM和desMec等。与其它贝类相比,扇贝、毛蚶和紫贻贝等更易沾染脂溶性藻毒素,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含量同样在6-9月份较高,但远低于食用安全标准,因此渤海海域脂溶性藻毒素导致中毒事件的风险不大。通过对我国近海浮游植物和贝类样品中藻毒素的分析可以看出,麻痹性贝类毒素对贝类等海产品食品安全的影响远比脂溶性藻毒素严重,而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1&2)和膝沟藻类毒素(GTX1-4)是最为常见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对此,本研究针对C1&2、GTX2&3和GTX1&4等麻痹性贝类毒素开展了标准物质研制和申报工作。采用多柱多级分离方法,从室内培养的有毒亚历山大藻中分离纯化了C1&2、GTX1&4和GTX2&3等三组毒素样品,开展了毒素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实验,并对毒素样品进行了定值和不确定度分析,向国家标准物质管理办公室申报了标准物质。总之,基于对我国近海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藻毒素的系统调查和分析,本论文基本查清了我国近海不同海域藻毒素的组成特征和污染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藻毒素监测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三组麻痹性贝类毒素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以及毒素样品的定值和不确定度分析,推进了毒素标准物质的申报工作,为藻毒素标准物质研制和毒素的监测、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林勇新[9](2015)在《菲律宾渔业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产业发展为视角,从渔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渔业管理机构、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渔业科研培训、国际合作等分析研究推动菲律宾渔业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力求寻找目前菲律宾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最后,在南海问题升温的背景下,对中国-菲律宾在渔业方面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
刘国山[10](2014)在《威海双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动物与海藻群落演替特征及其生态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贝壳人工鱼礁(简称贝壳礁)充分利用了贝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贝壳,具有经济环保等优点,并对大型底栖动物有较好的聚集作用,然而目前对贝壳礁的生态效果评价多集中于短期效果,所调查的礁区建设时间多在3a以内。为了解贝壳礁的长期效果及其对礁区周围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海上逐月采样和室内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威海双岛湾人工贝壳礁区(投礁时间超过6a)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规律;评价了贝壳礁区的底栖生态质量;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3种大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颗粒、TN和TOC垂直分布的扰动作用;并分析了双岛湾浅海人工投石礁区大型海藻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如下:一、贝壳礁区共出现大型无脊椎动物69种,按照投礁时间,贝壳礁内的底栖动物种类分别为24种(短期组,投礁时间1-2a),37种(中期组,投礁时间3-4a)和37种(长期组,投礁时间37种),礁区周围的沉积物(近礁组)中出现35种,均高于未投礁的对照组(13种)。贝壳礁内底栖动物的丰度随投礁时间先增后减,分别为679ind/m2、4354ind/m2和3483ind/m2,近礁组的丰度为1225ind/m2,均高于对照组(400ind/m2)。贝壳礁内底栖动物的生物量随投礁时间延长而递增,分别为780g/m2、9765g/m2和19522g/m2,近礁组的生物量为324.6g/m2,均高于对照组(189.3g/m2)。栖息在贝壳礁内的紫石房蛤和江户布目蛤生物量亦随投礁时间延长不断增加,约占底栖生物总量的15.6%(短期组)、28.0%(中期组)和75.1%(长期组)。根据自组织神经网络(Self-organized map,SOM)的聚类结果,从底栖生物群落组成看,贝壳礁建设的成效期约在3年以上。投礁时间和礁体体积对贝壳礁内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大。二、采用M-AMBI指数分析贝壳礁区的底栖生态质量。短期组、中期组和长期组的M-AMBI指数分别为0.80,0.84和0.91,表明贝壳礁区底栖生态环境优良,并随投礁时间的增加,生态质量不断提高。近礁组的M-AMBI为0.94,表明贝壳礁的投放对其周围的底栖动物群落也起到了改善作用。三、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丝鳃虫Cirriformia tentacul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宽身大眼蟹Macrophthalmus dilatatus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对底质的扰动。结果表明,丝鳃虫、菲律宾蛤仔和宽身大眼蟹的最大扰动深度分别为14cm、12cm和14cm。从生物扩散系数的最大值看,扰动作用强弱的顺序依次为:宽身大眼蟹>菲律宾蛤仔>丝鳃虫。宽身大眼蟹对沉积物中TN和TOC垂直分布的影响高于其它两种动物。温度对3种动物的生物扰动过程均有显着影响,对丝鳃虫的影响较小。盐度对菲律宾蛤仔和宽身大眼蟹的影响显着,对丝鳃虫的影响不显着。四、采用潜水采样和水下录像方法调查了威海双岛海域人工鱼礁区内礁石上附着的大型海藻,并分析了海藻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夏初(6月)和夏末(8月)2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海藻9种,其中红藻门5种、褐藻门和绿藻门各2种。夏末和夏初的海藻群落相似度为20.35%,对相似性贡献最大的5种海藻分别为金膜藻(Chrysymenia wrightii)、日本异管藻(Hterosiphonia japonica)、扁江蓠(Gracilaria textorii)、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和孔石莼(Ulva pertusa)。夏末的海藻生物量密度(164.99g/m2)高于夏初(243.829g/m2),但覆盖率由64.53%–91.20%降至52.53%–72.53%(威海圣鲲礁区除外),绝对优势种由夏初的日本异管藻演替为夏末的金膜藻。根据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结果,影响海藻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中,前3位分别为水温、盐度和水底照度。夏末,由于水体透明度较低(<2.0m),光照条件可能成为海藻分布的限制因子。另外,夏末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藻的覆盖率。
二、菲律宾发展海藻养殖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菲律宾发展海藻养殖业(论文提纲范文)
(1)《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翻译项目概述 |
1.1 项目内容 |
1.2 项目要求 |
1.3 项目意义 |
1.4 报告结构 |
2 翻译实施方案 |
2.1 译前准备 |
2.1.1 背景知识准备 |
2.1.2 技术和理论准备 |
2.1.3 文本特征分析 |
2.1.4 目标读者及客户需求分析 |
2.1.5 翻译进度安排 |
2.2 译中环节 |
2.2.1 项目重难点分析 |
2.2.2 翻译原则及策略 |
2.2.3 译文质量监控 |
2.3 译后环节 |
2.3.1 译后审校 |
2.3.2 译后反思 |
3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 |
3.1.1 专业术语翻译 |
3.1.2 普通词汇翻译 |
3.2 句子层面 |
3.2.1 长难句翻译 |
3.2.2 被动句翻译 |
3.3 图表文本翻译 |
3.3.1 词性转换 |
3.3.2 表格标题翻译——省译法 |
4 翻译实践总结 |
4.1 译后总结 |
4.2 对环境经济类文本翻译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翻译文本 |
附录B 术语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三种热带经济海藻养殖现状与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主要热带经济海藻品种介绍与营养分析 |
1.1 麒麟菜 |
1.2 江蓠 |
1.3 长茎葡萄蕨藻 |
2 主要热带经济海藻的养殖现状与栽培方法 |
2.1 麒麟菜的养殖现状与栽培方法 |
2.2 江蓠的养殖现状与栽培方法 |
2.3 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现状与栽培方法 |
3 热带经济藻类应用前景及价值分析 |
3.1 经济价值 |
3.2 生态价值 |
4 小结 |
(4)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组成与性质 |
1.3 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牙鲆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5 多毛类动物在海洋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运行的可行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不同底质 |
2.2.3 多毛类饵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构建方法 |
2.3.2 工厂化养殖固体废弃物饲喂多毛类的可行性 |
2.3.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循环运行的可行性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比例养殖固体废弃物对滤器内多毛类生长存活影响 |
2.4.2 不同底质类型的生物滤器内多毛类沙蚕存活生长情况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多毛类动物密度与饵料 |
3.2.4 养殖废水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
3.3.2 多毛类生长测定 |
3.3.3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常规水质参数变化 |
3.4.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特征性水质参数变化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的碳和氮元素平衡与能量分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设计 |
4.3.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测定 |
4.3.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测定 |
4.3.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规律 |
4.3.5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 |
4.4.2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 |
4.4.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微生物膜异养菌与硝化细菌变动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器材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动物 |
5.2.4 养殖废水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微生物膜取样 |
5.3.3 异养菌分离、纯化与培养 |
5.3.4 异养菌种类分析 |
5.3.5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提取与扩增 |
5.3.6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MPN-PCR结果计算 |
5.4 实验结果 |
5.4.1 生物膜微生物总DNA提取结果 |
5.4.2 16S rDNA扩增 |
5.4.3 PCR扩增结果 |
5.4.4 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种类组成 |
5.4.5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数量变动 |
5.4.6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
5.4.7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的生长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2.3 实验动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循环养殖系统设计方法 |
6.3.2 养殖方法 |
6.3.3 参数测定 |
6.3.4 实验分组和终点确定 |
6.4 实验结果 |
6.4.1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6.4.2 牙鲆和岩虫平均体质量变化情况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和氮平衡与能量分配规律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试剂 |
7.2.2 仪器设备 |
7.2.3 实验动物 |
7.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氮平衡和能量分配测定 |
7.3.1 设计方法 |
7.3.2 养殖方法 |
7.3.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测定 |
7.3.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测定 |
7.3.5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测定 |
7.3.6 数据处理 |
7.4 实验结果 |
7.4.1 岩虫的昼夜代谢规律 |
7.4.2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 |
7.4.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 |
7.4.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东盟国家渔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理论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东盟国家渔业发展现状及政策 |
第一节 东盟国家的渔业资源 |
第二节 东盟国家的渔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东盟国家的渔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研究 |
第一节 渔业合作现状 |
第二节 渔业合作特点 |
第三节 渔业合作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前景分析 |
第一节 渔业合作机遇 |
第二节 渔业合作挑战 |
第三节 渔业合作前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刺参概述 |
1.1.2 刺参的营养价值 |
1.1.3 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刺参的主要养殖技术 |
1.2.2 混合水产养殖 |
1.2.3 混养系统中生物互利效应的研究 |
1.2.4 刺参混合养殖 |
1.2.5 柄海鞘的功能和生态环境作用 |
1.2.6 微藻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海水 |
2.1.2 刺参及饵料 |
2.1.3 柄海鞘采集与养殖 |
2.1.4 微藻的培养 |
2.1.5 刺参、柄海鞘的混养实验 |
2.1.6 监测项目及方法 |
2.1.7 计算方法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养殖环境参数 |
2.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2.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
2.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
2.2.5 动物生长情况 |
2.3 小结 |
3 混养系统养殖生物的参数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养殖实验 |
3.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3.1.3 计算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2.2 柄海鞘生物量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2.3 刺参配比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3 小结 |
4 混养系统的生态系统组分互利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养殖实验 |
4.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4.1.3 计算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养殖环境参数 |
4.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4.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
4.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
4.2.5 刺参生长状况 |
4.2.6 混养互利效应探讨 |
4.3 小结 |
5 混养系统的生理生态互利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养殖实验 |
5.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5.1.3 计算方法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耗氧率和排氨率 |
5.2.2 摄食率和吸收率 |
5.2.3 刺参代谢酶活力 |
5.2.4 刺参消化酶活力 |
5.2.5 柄海鞘消化酶活力 |
5.3 小结 |
6 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养殖实验 |
6.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6.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养殖环境参数 |
6.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6.2.3 底泥中营养盐含量 |
6.2.4 刺参生长情况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菲渔业合作前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菲律宾渔业资源及发展现状 |
二、菲律宾渔业政策 |
(一) 全面的发展规划 |
(二) 扩大资金来源 |
(三) 配套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
(四) 广泛的国际合作 |
三、中菲渔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
(一) 南海渔业资源萎缩, 渔业竞争加剧 |
(二) 主权问题悬而未决, 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
(三) 美国加大干涉, 西方舆论趁机挑拨 |
(四) 渔民法律意识淡薄, 非法捕捞猖獗 |
(五) 监管机制不完善, 执法方式不当 |
四、中菲渔业合作前景及对策 |
(一) 妥善处理主权争议, 加紧谈判划定边界 |
(二) 加强中菲渔业合作, 积极拓宽合作领域 |
1. 海域生态和渔业资源管理养护合作 |
2. 渔业资源开发合作 |
3. 渔业技术与知识产权合作 |
4. 渔业资源贸易产业合作 |
5. 渔业基础设施和渔业工程合作 |
(三)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力度, 规范执法形式 |
(8)我国近海藻毒素污染状况研究与毒素标准物质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有害赤潮及其危害 |
1.2 赤潮藻毒素及其危害 |
1.3 常见藻毒素及其分析方法 |
1.3.1 常见藻毒素及其分类 |
1.3.2 藻毒素检测分析方法 |
1.4 我国藻毒素研究进展 |
1.4.1 浮游植物中藻毒素研究进展 |
1.4.2 贝类中藻毒素研究进展 |
1.5 藻毒素标准物质研究现状 |
1.5.1 藻毒素标准物质研究现状 |
1.5.2 藻毒素的制备 |
1.5.3 藻毒素标准物质的申报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藻毒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麻痹性贝类毒素分析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2 实验结果 |
2.2 脂溶性藻毒素分析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3 小结 |
第3章 渤海海域浮游植物和贝类样品中的藻毒素分析 |
3.1 渤海海域浮游植物样品中藻毒素的组成、含量及分布状况 |
3.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2 实验结果 |
3.1.3 讨论 |
3.2 渤海海域贝类样品中藻毒素组成、含量及分布状况 |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2 实验结果 |
3.2.3 讨论 |
3.3 虾夷扇贝室内染毒实验 |
3.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2 实验结果 |
3.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中藻毒素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浮游植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
4.2.2 浮游植物中大田软海绵酸及鳍藻毒素 |
4.2.3 浮游植物中虾夷扇贝毒素 |
4.2.4 浮游植物中扇贝毒素 |
4.2.5 浮游植物中环亚胺类毒素 |
4.3 讨论 |
4.3.1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及来源 |
4.3.2 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中脂溶性藻毒素及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中藻毒素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1.3 浮游植物样品采集 |
5.2 实验结果 |
5.2.1 浮游植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
5.2.2 浮游植物中大田软海绵酸及鳍藻毒素 |
5.2.3 浮游植物中虾夷扇贝毒素 |
5.2.4 浮游植物中扇贝毒素 |
5.2.5 浮游植物中环亚胺类毒素 |
5.3 讨论 |
5.3.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及来源 |
5.3.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中脂溶性藻毒素及其来源 |
5.4 小结 |
第6章 麻痹性贝类毒素制备与标准物质申报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仪器 |
6.1.2 实验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2.1 毒素来源 |
6.2.2 毒素提取 |
6.2.3 毒素制备 |
6.2.4 毒素检验 |
6.2.5 定值 |
6.2.6 不确定度评定 |
6.3 实验结果 |
6.3.1 毒素来源 |
6.3.2 毒素制备 |
6.3.3 稳定性与均匀性 |
6.3.4 定值 |
6.3.5 不确定度的评定 |
6.3.6 结果的表达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9)菲律宾渔业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菲律宾渔业发展概况 |
二、菲律宾渔业发展原因分析 |
(一) 多层次的发展规划 |
(二) 相应的法律保障 |
(三) 合理的管理分工 |
(四) 配套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
(五) 规范化的科研推广和技术培训 |
(六) 广泛的国际合作 |
三、菲律宾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 自然灾害 |
(二) 人口因素 |
(三) 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
1. 渔业法规体系还需进行配套细化菲律宾虽然颁布实施了渔业的相关规定制度, 但是在具体细则方面 (如规范化的养殖体系标准) 还不够细化。 |
四、中菲渔业合作前景分析 |
(10)威海双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动物与海藻群落演替特征及其生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人工鱼礁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
1.1.1 美洲的研究现状 |
1.1.2 日本的研究现状 |
1.1.3 我国的研究 |
1.2 大型底栖动物的扰动作用及其意义 |
1.2.1 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2.2 对有机质矿化的影响 |
1.2.3 主要的扰动类型 |
1.2.4 扰动模型的研究 |
1.2.5 生物扰动的影响因素 |
1.2.6 生物扰动的相关研究 |
1.3 大型海藻的固碳作用 |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威海双岛海域贝壳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元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调查地点和采样设计 |
2.1.2 生物数据 |
2.1.3 多元统计分析 |
2.1.4 自组织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 SOM)分析 |
2.1.5 灰色关联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概述 |
2.2.2 CCA 排序结果 |
2.2.3 SOM 分析结果 |
2.2.4 指示值 IndVal 比较 |
2.2.5 生物数据及多样性比较 |
2.2.6 环境因子在 SOM 图上的体现 |
2.2.7 环境因子和分类强度 |
2.2.8 灰色关联度 |
2.3 讨论 |
2.3.1 SOM 聚类结果分析 |
2.3.2 SOM 的数据分类强度(CS) |
2.3.3 群落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威海双岛海域贝壳礁区底栖生境状况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地点和采样方法 |
3.1.2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ABC 曲线 |
3.2.2 AMBI 及 M-AMBI 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3.1 ABC 法的结果 |
3.3.2 AMBI 的结果 |
3.3.3 M-AMBI 的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温度下丝鳃虫、菲律宾蛤仔和宽身大眼蟹的生物扰动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沉积物和实验动物 |
4.1.2 实验准备 |
4.1.3 实验设计 |
4.1.4 统计分析 |
4.1.5 模型分析 |
4.1.6 模拟过程 |
4.2 结果 |
4.2.1 实验生物结束后的规格 |
4.2.2 表层沉积物的含水率 |
4.2.3 示踪颗粒 |
4.2.4 扩散系数 |
4.2.5 沉积质中 TN 和 TOC 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沉积物含水量 |
4.3.2 最大扰动深度 |
4.3.3 生物扩散系数 |
4.3.4 营养盐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盐度下丝鳃虫、菲律宾蛤仔和宽身大眼蟹的生物扰动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沉积质和实验动物 |
5.1.2 实验准备 |
5.1.3 实验安排 |
5.1.4 统计分析 |
5.1.5 模型分析及模拟过程 |
5.2 结果 |
5.2.1 实验生物规格的变化 |
5.2.2 示踪颗粒分布 |
5.2.3 扩散系数 |
5.2.4 沉积物中 TOC 和 TN 的变化 |
5.3 讨论 |
5.3.1 生物扩散系数 |
5.3.2 模型结果比较 |
5.3.3 沉积物中 TN 的垂直分布 |
5.3.4 沉积物中 TOC 的垂直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6 威海双岛浅海投石礁区大型海藻夏季群落结构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0 采样海区的自然概况 |
6.1.1 采样方法 |
6.1.2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大型海藻的群落结构特征 |
6.2.2 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 |
6.2.3 大型海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聚类分析 |
6.2.4 大型海藻的群落变化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6.2.5 海藻覆盖率、生物量和碳含量估算 |
6.3 讨论 |
6.3.1 威海双岛海域人工鱼礁区大型海藻群落组成及优势度变化 |
6.3.2 环境因子对海藻群落变化的影响 |
6.3.3 礁区的海藻生物量和固碳量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菲律宾发展海藻养殖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肖德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2]二战以后菲律宾的渔业政策与渔业危机的形成[J]. 刘宏焘. 学术研究, 2020(02)
- [3]三种热带经济海藻养殖现状与应用前景[J]. 邢诒炫,曾俊,吴翔宇,杨守国,黄敏,唐贤明. 海洋湖沼通报, 2019(06)
- [4]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D]. 杨大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5]东盟国家渔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研究[D]. 吴若男. 厦门大学, 2019(08)
- [6]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D]. 陈丽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中菲渔业合作前景探析[J]. 吴崇伯,吴若男.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8(05)
- [8]我国近海藻毒素污染状况研究与毒素标准物质制备[D]. 柳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7)
- [9]菲律宾渔业发展态势研究[J]. 林勇新. 南海学刊, 2015(01)
- [10]威海双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动物与海藻群落演替特征及其生态作用研究[D]. 刘国山.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