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ow CNOOC Becomes Hero in Foreign Cooperation Drama(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冉[1](2017)在《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较为普遍存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发展下行导致就业岗位不足、人才市场机制不够规范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但大学生自身在择业观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原因,许多时候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的择业观存在问题。当前不少文科大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地去报考公务员就体现了“学而优则仕”对择业观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缺乏限制了大学生择业渠道的多元化。“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发展之本,为促进大学生充分而顺利就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树立符合自身发展、国家政策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择业观。虽然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但现有研究成果在系统性、层次性、条理性、理论性上均有待提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当前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中缺乏一致性的标准或规范,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各行其是,由此难以对研究成果进行合理比较。有鉴于此,本文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理论,结合择业观教育的特殊性,建构起了择业观教育的“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分析模式,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对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进行研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建国以后的择业观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计划经济时期、转轨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本文依据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要素对上述三个时期的择业观教育进行了概括。就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经过制定教育目标、确立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探索教育方法以及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显见成效,教育目标更加合理,教育主体逐渐多元,教育客体积极变化,教育方法渐趋丰富,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当前我国在择业观教育当中取得成绩固然值得肯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值得关注。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能看出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上的应然要求,与上述应然要求相比,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上都存在差距,这就是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本文认为,导致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择业观教育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第二,择业观教育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及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第三,择业观教育客体在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与择业实现上存在问题;第四,择业观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第五,择业观教育环境存在负面影响。鉴于上述原因,为改进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需要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个要素入手。第一,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本文根据层次高低、时间跨度和内容维度等三重标准来对目标进行解构。根据层次高低,可以将目标划分为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根据时间跨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内容维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第二,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对择业观教育的应然主体进行了阐释,主要是从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家庭主体等维度来展开分析,并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作用。第三,明确择业观教育的客体要求。根据本文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维度分解即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和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客体要求划分为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以及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第四,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交往式”教育,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等七种方法。第五,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择业观教育不仅处在一定环境中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作为教育者能够主动选择并优化环境。根据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标准,本文依次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择业观教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王厚全[2](2016)在《智库演化论 ——历史、功能与动力的三维诠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是什么支撑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称霸全球近百年,综合实力稳居世界第一?又是什么协助美国政府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国内外事务及危机挑战,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核心利益?以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传统基金会为代表的智库,在美国政治决策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了协调公共关系、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对策方案、舆论引导和决策支撑。智库,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它的建设发展水平、研究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直接关系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规划和长期战略部署。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面对日趋复杂的新形势、新问题及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多,政府急需各类智库协助,补缺在信息、时间和专业知识思想等方面的短板,进行创新性、理论性和前瞻性研究。近年来,我国出现智库热,但需冷静思考智库是什么、从何而来、起源于何时,避免走入智库认识误区和无序的建设状态,需要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智库的起源及历史变迁。智库产生于特定社会环境和人类对特定知识思想的需求。智库经历了漫长的变迁历程,从蒙昧的史前时期到高度文明的当代社会。史前时期,为保持聚落群体稳定,化解矛盾冲突,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尊者、智者和能者走上智库历史的舞台,进行认知型知识思想生产和社会事务处理,为智库的演变提供了知识思想基因。文明起始至封建经院时期,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环境日趋复杂,东西方智库形态(门客、幕僚、教会、神学院等)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提供探索型知识生产和社会事务处理等功能,满足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统治,成为统治者思想掌控的利器,演化构成现代智库的细胞。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时期,随着理性的觉醒和科学技术的涌现,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智库组织形态(知识思想供给及事务商议机构)和功能(应用型知识的生产)得到进一步拓展,构建了现代智库的思想灵魂。社会公民知识水平、识字率和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打破了知识的权贵化垄断,民主政治的兴起和知识思想网络的拓展,为近现代智库的形成演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政治思想环境,也为智库提出了新任务,如创新型知识思想的生产再生产、掌控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和预判性前瞻性研究等,成为国家运行及权力平衡的重要工具。智库是专业从事知识、思想和技术等研发生产,并面向政府、社会及个人提供专业决策咨询服务,具有独特影响渠道的专业知识思想生产机构、决策咨询机构和政策服务机构,也是政府社会决策的辅助机构和参考“军师”。智库的本质是专业知识生产和问题定向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思维转变方式,还是武力权力向知识权力让渡的过程。智库的产生与发展需要特定的社会需求基础、知识思想基础、政治环境基础和学术基础。当前,社会对智库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智库就是简单的专家人才集聚地,是知识、思想和案例的采集存储点,未认识到智库是具有一定协助关系和思想文化的共同体。智库的功能体现在它是特定知识思想供需矛盾及平衡的主体,也是社会权力平衡的新工具;探索认知自然规律和社会关系,进行专业知识思想生产;参与各国政策过程,影响政策产出和对策方案提供;教育启迪公众,引导舆论走向,把握社会前沿热点和政策理念;通过特征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和输送,蕴储自身的影响力;搭建政产学研商交流的纽带桥梁,成为知识、权力、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平台;开展社会监控与(风险)应急,担当社会热点的晴雨表和动态预报站。智库变迁是知识思想生产与决策方式转变、适应和对接的外在表现。智库变迁的历史维度是知识思想生产的时间载体;智库变迁的空间维度既是经济权力中心转移变迁的表现,也是智库研究服务对象在空间的拓展和智库产品传播影响范围的变迁;智库变迁的社会维度是智库研究问题领域范围的丰富、智库社会地位和产品影响力变化的表现;智库变迁的学科维度既是人类知识需求从专业型知识向综合型知识需求转变的表现,也是实践型知识向理论实践相结合型知识转变的表现,还是社会思想文化多元的展现。智库变迁是社会需求、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和信息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自身变革等方式展现。社会需求层面从社会身份认同促使智库角色转变、制度框架巩固与创新(社会管理和运行成本降低)、智力与知识产品需求供给的对接和社会权利中心的转移等方面促使智库变迁;科学技术从组织结构和工作领域、研究工具方法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促使智库变迁;意识形态的显现、演化、冲突和稳定促使智库的研究领域方向、生存空间、发展机遇和价值立场产生变迁;思想文化为智库变迁提供了文化土壤、思想原料和精神动力,并引领变迁的方向;信息从存在基础、产品生产、竞争影响力和工作思维方式方面促使智库产生变迁。作为智库正向变迁的智库发展,主要包括智库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数量规模、研究理论方法、知识思想产品和核心理念等方面的进步提升。智库发展因分析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类型,如内生型与外生型、渐进型与跨越型、协调与不协调型。智库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相关机制和目标选择。当前,智库发展呈现出研究服务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发展服务方式产业化、本土化向国际化延伸;技术服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并由此带来了研究手段的便捷化和智能化。中国古代智库变迁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社会需求和知识科技等,其中政治文化动力(政治环境和思想文化基础)为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中国古代智库萌芽、生存和变迁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土壤和思想文化营养;社会需求则是中国古代智库变迁的基础动力。中国现代智库变迁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社会需求、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等;社会需求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和决定了中国现代智库变迁的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与应用,推动了现代智库研究方法工具的创新;政治文化则处于基础作用的地位。中国智库发展需要从政府、社会和智库自身三个层面入手,以环境氛围、能力储备、责任担当和全球意识为主要切入点。政府应构建促进智库健康发展的环境基础,推进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创新智库管理体制;营造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引导公众参与政策过程;丰富智库资金来源渠道。社会应拓展促进智库协调发展的需求基础,认识了解智库是什么,参与智库做什么,评价智库怎么样。智库应夯实自身创新发展的内生能力基础,明确自身定位,增强责任品牌意识;加强专家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培养;提升自身研究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张党珠[3](2014)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并购协同效应理论、文化整合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组织信任理论和道本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实需求,提出了要回答的三个问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与国外企业有无差异?中国企业具体如何进行文化整合?以及中国企业该如何提高文化整合能力及水平?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文献,主要进行了四项研究:第一项研究是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济、文化、心理”综合情境。本研究从经济与文化两个维度,分别对国家、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剖析,提出了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发现目前中国企业并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处于“经济顺势”和“文化逆势”的特定情境。这种经济与文化的不对称性容易引起西方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整合产生心理对抗。这是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不同之处。第二项研究是构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本研究从道本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生成机理出发,总结了道本企业文化的七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道家处世思想,提炼出了道本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及理论模型,以破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整合的心理对抗。第三项研究是基于案例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从五个中国企业并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文化整合案例(包括三个成功以及两个失败案例)的数据中,提炼了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八类因素。从这八类影响因素中,本研究基于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构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求偶——联姻——结果”CMB文化整合模式。其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三个阶段:“求偶”阶段是指中外企业并购之前互相了解和确立相互需求;“联姻”阶段是指确定双方企业文化的优质部分,形成新的企业文化的文字范本;“结果”阶段则是形成规章制度,落地新企业文化文字范本。本研究认为CMB文化整合模式比其他模式更适合当前中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后进行文化整合。第四项研究是从第三项研究中的八类影响因素相应提炼出了十种文化整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文化整合能力提升建议。
赵寰[4](2013)在《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国际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葆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在角逐市场化的竞争中,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了探索国际化的历程,多年过后,中国已经拥有世界级的产品,还成长起来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但却始终没有诞生令人尊敬的、拥有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世界级顶尖品牌,甚至于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依然堪忧。显然,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拓进与传播仍存在很多尚待挖掘与解决的深层困境与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力求从原点出发,立足中国企业的发展现实,回归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与现状,深入探析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与品牌传播的问题与困境,力求在寻根溯源中理清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核心基因,旨在为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提供解决思路与策略路径。就论文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言,本文将中国企业的成长空间置于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场域下,考察中国企业进行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必要性,阐述其对企业自身发展及对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与践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及传播现状做全景式考察,探寻制约当前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构筑影响因素分析的三维视角,搭建了国际知名品牌培育的三维模型,并在此分析框架下,探讨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策略路径及对策。具体写作思路遵循以下逻辑结构展开: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这一章主要明晰品牌国际化传播的背景及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历程,在详尽阐述经济全球化与品牌国际化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本文将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划分为前国际化传播时期(1984-1994)、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1995-2001)、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2002-2008)、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2009至今)等几个阶段,并得出结论:到目前为止,由于品牌影响力极低,尚未形成有行业领导性的全球性品牌,目前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全球化进程,还未能进入全球化品牌发展期;2)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这一章主要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进行考察,并明确传播进程中的困境及问题。历经十几年艰辛的探索,先行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已初见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品牌价值还远远不能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肩,中国在世界顶级品牌中没有位置,中国企业在品牌战中依然居于劣势。现代品牌的本质是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深度关系的构筑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建立起来。但就目前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而言,问题依然凸显。打造世界级品牌、探寻国际品牌形象构筑与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仍是中国企业未来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的头等战略任务;3)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这一章首先通过对品牌本质的探源以及对国际知名品牌打造所需相关因素的整一化思考,构筑了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三维视角,即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同时受到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就微观层面而言,目前的传播困境首先受制于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的制约,由中观层面观之,政府政策支持的不完备及国家品牌形象的背书因素,构成国际化传播的主要障碍因素;而从宏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还受到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的制约。这三方面的制约因素构成了对策内容的整体分析路径。4)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主要就以上三方面维度展开具体的阐释与分析,包括: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最后,结语部分再次重申对中国尚未诞生世界级品牌的遗憾与期待,对其中原因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其诞生条件及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何晓龙[5](2013)在《开放式核磁共振磁体设计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常见颅内疾病如脑炎、颅内肿瘤以及颅脑外伤等,均会导致颅内水肿或者血肿,该类疾病突发性强、病程发展快、致死率高,且不宜对患者进行移动,因此在临床上急需一种小型的、便携的、可提供床旁实时监护的设备,为医生及时提供颅内病情,以便于确定、更改治疗方案或者抢救生命。目前常见的诊断设备如CT、核磁共振成像以及脑磁图机等,成像分辨率高,但无法为患者提供床旁实时监护,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磁感应成像技术(MIT)虽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结构开放可用于实时监护,但成像分辨率较低、重复性差。考虑到现有监护设备的不足,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颅内疾病的床旁实时监护,设计一种小型的、便携的开放式核磁共振主磁体,重点研究永磁体磁场的计算理论方法、主磁体结构的设计方法、永磁体磁场并行计算以及初步的核磁共振实验。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永磁体磁场计算理论研究。作为开放式核磁共振主磁体结构设计的基础,本文以磁荷法为等效模型,着力于永磁体磁场计算的两个方面研究,一是,任意永磁体磁场计算的一阶有限元算法;二是,任意永磁体磁场计算的二阶有限元方法。以单个矩形永磁体为例,采用解析法、一阶有限元算法、二阶有限元算法计算其磁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二阶有限元算法误差相对于一阶有限元算法误差下降一倍,误差水平可以控制在2%左右。2)开放式核磁共振主磁体结构设计。为了设计可对颅内疾病实时监护的开放式主磁体结构,本论文将可在空腔内形成均匀磁场的Halbach磁体结构开放,形成半环状基本结构。为了在磁体目标区域形成水平方向平坦分布、纵深方向梯度分布的主磁场,提出一种磁体结构调节优化策略和磁场水平程度评估方法,以此作为主磁体结构设计方法。3)永磁体磁场并行计算研究。为了高效完成磁体结构的设计,本论文以五台商用计算机和千兆以太网搭建并行计算机群,采用Jacobi矩阵作预处理的共轭梯度(CG)法并行求解有限元法形成的大型稀疏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重点研究四个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定义派生数据类型完成计算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以并行进行稀疏矩阵向量乘法;二是,提出将有限元刚度矩阵非零元素均匀非配给所有计算节点的静态负载平衡方法,使得节点间主要负载得以平衡,同步时间减少;三是,采用本文改进的AD算法,对剖分网格重新编号,降低有限元刚度矩阵的带宽,使得计算节点间的通信时间下降,同步时间再次减少,最终使得方程组并行求解的加速比为4;四是,以并行Jacobi-CG为求解器,添加代码建模模块、剖分模块、后处理模块,构成永磁体磁场并行计算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半环状磁体结构优化设计,最终磁体结构可在目标区域10mm×50mm×50mm范围内形成水平方向平坦分布、纵深方向梯度分布的静态主磁场,幅值范围为0.06300.1635T,平均值为0.1071T,梯度值为2.01mT/mm。整个磁体结构设计耗时仅为1925s,相对于串行程序的计算时间6042s来说,加速比为3.14,相对于主流科学计算语言matlab编写的程序来说,效率提高30倍。4)磁体磁场测试和核磁共振实验研究。该部分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利用所需磁体模块,构建实际磁体模型,在三维磁场测量平台上测量10mm×50mm×50mm目标区域的磁场分布,磁场幅值范围为0.06300.1647T,平均值为0.1077T,梯度值为2.03mT/mm,实际测量磁场分布规律和计算磁场分布规律较为吻合,证明本文磁体磁场计算理论方法的正确性,为后续设计新的磁体提供理论方法;二是,利用核磁共振谱仪、射频功放、主磁体、射频线圈搭建核磁共振系统,以橡皮为样品,进行三项核磁共振实验:第一,回波信号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磁体可以获得物质的1H核磁共振信号;第二,目标区域不同深度样品的回波信号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磁体的梯度磁场可以获得目标区域不同深度物体的核磁共振信号;第三,以橡皮-盖玻片-橡皮为样品,进行一维模型分层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磁体可以对包含1H数量不同的物体进行一维分层;三项实验证明本文磁体设计方法可行,所设计磁体可用。
王卓一[6](2013)在《越南民族主义对中越南海争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越南对我西沙、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引发了中越南海争端。在考察中越南海争端时,越南长期存在的民族主义思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拟运用民族主义的相关理论,对此展开分析。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关系极为深厚,越南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一些自身特点:对中国态度复杂,对外具有一定的防范心理和扩张欲望。今天,越南的民族主义在中越关系和中越南海争端上不断兴风作浪。在学校教育中,越南有关方面夸大历史上中越关系的伤痕,并灌输错误的南海领土认知;在媒体宣传里,越南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对南沙、西沙诸岛拥有“主权”。越南军方通过文宣口径鼓动国内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越南部分团体和个人还在越南政府的默许下赴越占南沙岛屿进行各种活动。与此同时,海外越侨也与越南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遥相呼应,使得中越南海争端进一步国际化。中越南海争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美国出于“重返亚洲”的战略考虑,于最近几年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并对越南的民族主义思潮推波助澜。尽管有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但越侨浓烈的反共意识、中越两国国力上的悬殊差距,以及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纽带关系,使得越南政府仍能着眼于中越关系的大局,对国内民族主义势力并非一味迁就,因而,中越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端还是大有希望的。今后中越两国应致力于南海周边地区综合安全机制的建设,以为进一步的谈判、对话留下余地。
周瑛[7](2012)在《中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概念自19世纪7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百余年,各国在大刀阔斧地寻找更快速、更有效地融入一体化浪潮的最佳路径的同时,也在不断消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资源。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不可再生型能源的日益减少、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无不在逐渐加剧各大经济体对能源及其它生产要素的争夺。足够的资源无疑是提升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的必然选择。资源型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能源的重新分配已经成为必然。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正随着社会生产的急速扩张而日益旺盛。回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能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帮助中国迅速由国民经济落后的国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目前,我国已经加入对矿产能源类资源价格最敏感的国家行列之中。随着全球不可再生型能源的日益减少,不难预测我国未来的矿产资源供应形势将愈发紧张,国内能源的供需平衡的矛盾将更加凸显。为了保证上游资源稳定供应,我国的资源型行业开始尝试迈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原材料供应地,而这直接刺激了我国的资源型企业走上海外并购之路。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达188宗,较2009年增长30%。其中采矿金属以及化工等行业共发生67宗并购交易,在众多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分别达到207宗和429亿美元,双双创下新高,其中资源类行业的交易总量占比42%。在2011年全年披露的共16宗交易金额大于1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交易中,有14宗发生在资源和能源领域,其中包括中石化以52亿美元收购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30%的股权案和五矿集团65亿美元收购在加拿大于澳大利亚两地上市的伊喹诺克斯矿产有限公司案。然而,中国资源型企业大举进行海外并购的热情背后,这条走出国门之路却并不平坦。在全国各大媒体不断抢先报道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屡战屡捷喜讯的背后,却较少有人注意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海外并购的完成仅仅是并购战略的第一步。并购后的整合效应如何,我国的企业是否能在并购完成后充分利用新进资源完成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绩效提升到新的水平等等还需要从并购完成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寻找答案。为了找出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成败的真相,笔者选择从企业并购完成后的经营状况切入,通过比较我国完成海外并购的资源类企业在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来测度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海外并购效应;同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企业并购效应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得出的阶段性结论为依据,为我国的资源类企业跨国并购后成功整合资源、提高经营绩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首先,笔者详细总结了2002至2011十年间中国资源行业的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特征。在文中,笔者将我国的资源类企业的跨国并购历程分为萌芽、爆发和回归理性三个阶段,并分别对各阶段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笔者选取2008至2009年间完成跨国并购的15家中国资源型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进行并购绩效研究,重点考察了中国资源类企业在并购完成后的经营绩效是否得到提升,并购的横向规模效应是否得到实现等方面。在此部分得出的结论是:从跨国并购的中期绩效来看,我国的资源类企业在完成并购后2年内的综合经营绩效并没有显着改善,因此现在就下结论认为并购成功还为时过早;另外从并购前后绩效变化的动态过程来看,我国资源类企业在并购完成后的经营状况表现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并购当期经营绩效明显下降,且在并购后一期到达谷底转而回升。不过截至目前,从笔者选取的样本数据分析,我国的资源类企业的综合经营绩效仍没有恢复到并购前的水平。再次,笔者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资源类企业并购绩效的6大因素以及他们各自对并购后整合绩效的影响程度。得出的结论是:并购规模、目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主并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对企业的并购绩效产生显着影响。本文中,笔者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如: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以及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笔者在对大量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学习和研读的基础上,提出有独创性的假设,并利用搜集到的大量数据资料展开实证研究,得出了具有意义的阶段性结论。除此之外,笔者又选取了中金岭南的并购案例作为典型进行详细分析,从多个方面验证了笔者的研究成果。在完成本文的过程中笔者还尝试了一些创新:首先,是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的资源类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进行阶段划分和多维度的特征总结;其次,笔者通过实证的方法提出中国的资源类海外并购成功与否不应简单以公告并购完成来判断,而是应当从并购后的中长期整合绩效的角度衡量;再次,笔者在对影响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进行假设和回归分析时,在回归变量的设定上将样本公司的国有特色纳入分析范围,并提出针对中国资源类别海外并购的政策建议。然而,尽管笔者在完善论文的过程中力求完美,希望尽力做到数据资料和实证结论的真实可靠,但受到行业特殊性和我国资源类企业的国有性质的影响,部分海外并购案例的信息收集并不全面,对本文的研究成果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我国资源类企业的跨国并购历程较短,且参与并购的主体大量集中在国有企业身上因此造成样本过少实证结论说服力不够的缺陷。从章节安排上看,本文共七章:一、绪论,此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章结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简单介绍;二、文献综述,笔者回顾和总结了国际经典并购理论和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为下文的研究论证提供依据;三、分析并总结近十年来我国的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独特性;四、针对并购综合效应的实证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综合测定,并分析并购绩效的前后变化,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评价我国资源型海外并购的整体效应;五、针对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利用多元回归法找出对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验证其影响效果;六、案例分析,选取中金岭南的并购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在验证前文的实证结果的同时弥补了文章实证部分样本较少的缺憾;七、政策与建议,即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我国的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综合绩效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其他行业的海外并购提供参考。由于我国的资源类并购浪潮是在最近十年才逐渐兴起,且在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才首次出现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的爆发式增长,这些并购事件自完成起至今仅仅2年时间,企业并购完成后的整合绩效才刚刚开始显现,因此理论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中长期效应为研究重点,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
何华[8](2012)在《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文中指出看中国地图时,你会发现祖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一条黄色的河流穿城而过,那就是甘肃的省会城市,人称"黄河之都"的兰州。兰州,孙中山先生曾誉其为中国的"陆都",是西北军事重镇、丝绸之路要塞、唐蕃古道枢
胡璇[9](2012)在《赵本山现象论》文中认为赵本山现象是中国近三十年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包含的丰富与复杂的文化内涵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赵本山现象的剖析与考察可以洞悉在文化转型中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对话、博弈和磨合,因此赵本山现象作为一个缩影,显露出一个多元混杂时代的文化景观。本文试图从赵本山现象入手,通过对赵本山现象变化发展的梳理和阐释,发现现象背后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复杂交错,尤其是社会各种文化力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在诸种力量的交叉互动、矛盾纠结中以动态的考察方式解析赵本山现象这一当今文化奇观,为当下社会的文化选择和精神变迁等问题提供些许新的关注视野和解读方法,为这个文化混杂的时代拓展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根据本人对赵本山现象的基本属性的把握,本论文将小品、笑、喜剧等赵本山作品的核心艺术要素置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论述语境中,采用相关的理论方法,对赵本山现象予以历时的(过程论的)和共时的(结构论的)解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梳理了赵本山现象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的基本过程,将赵本山从二人转艺人到“小品王”再到影视产业大亨的发展历程置于官方、精英、大众、媒介等社会各种复杂力量的网络交错中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在明确本文的论述语境的基础之上,围绕赵本山现象提出相关拟解决的问题,并将关注的视野扩展到对文化发展和文化选择的思考,力求在对赵本山现象的考察中,探寻中国社会近几十年以来的文化变迁和精神转向及其深刻的内在根源。最后,在整合研究资料的基础之上,对赵本山现象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梳理,并探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二人转·春晚小品·影视剧:大众传媒催生的三级跳。本章主要以赵本山近三十年所经历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梳理了赵本山现象发展至今的动态过程,探讨在大众传媒强大的语境整合之下,赵本山是如何完成他华丽的“三级跳”,并进一步挖掘在这个变化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多重丰富而复杂的意义。东北“二人转”是赵本山的艺术起点也是其艺术母体,二人转作为一种审美“无意识”深深根植于赵本山此后的艺术创作之中。赵本山通过对二人转的改造,将二人转从乡村推向了城市,为二人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赵本山在“二人转”中所显露出的表演天赋和独特的民间艺术气质,满足了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需求,尤其是洋溢出的农民想象和乡土特色,也符合主流文化寓教于乐的基本规范,赵本山因此而从黑土地上“边缘的”农民逐渐成为京城和都市主流舞台上的“桂冠小品王”。“小品王”的桂冠和主流文化的认同为赵本山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搭建了支撑性平台和多维化关系网络,他以构建自己的核心品牌为动力,将“小品王”成功延伸到了影视领域,从“小品王”摇身变为影视剧的产业大户,并开始走上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第二章,民间艺术·俗众想象·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管控下的三位一体。本章基于赵本山作品呈现出的三大主要文化表征,从深层的文化逻辑来探析赵本山作品的特质性和丰富性。民间艺术常常是是赵本山作品的灵感之源和承载之躯,赵本山借鉴了“民间诙谐”文化,表现出生活化的节庆表演和草根化的人世体验。赵本山又常常将民间的、日常的、通俗的经验感知杂糅在一起,通过对俗众群体的生存状态、文化观念、政治经济活动、道德伦理、理想、精神等的想象性叙述与表达,让俗众在看与被看的世界中获得自我满足与自我超越的幻象,建构起一个俗众想象世界。而赵本山之所以能成功地游走于民间、大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这和他的社会感知与表达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之下,赵本山的喜剧艺术作为大众文化实践,必然要在意识形态和大众趣味的双重规定性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赵本山以大众叙事言说主导话语,将代表国家政治意志的主导话语转换成承载农民思维和文化观念的大众话语表达,利用官方与大众,主流与边缘在言语上造成的错位,获得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滑稽和喜剧效果。“微讽”中呈现的国家盛世,既符合主导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又不失大众趣味,贴近大众生活。最终形成了集民间艺术、俗众想象、国家意识三位一体的、极富特质的大众文化实践。第三章,官方·精英·大众:商业化平台上的三权合谋。本章通过梳理官方、精英、大众三种文化力量与赵本山现象之间的各种复杂关联,探讨文化合谋中多重社会支援力量赋予赵本山现象的文化张力。央视春晚的大舞台为赵本山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和各种发展机遇,但主流媒体也需要以赵本山凸显的“农民性”来实现文化平衡机制,并以可观的电视收益达成彼此的互利双赢。而文化精英群体对赵本山现象表现出的极大关注和大相径庭的评判,不仅体现了“赵本山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表征的巨大张力,更折射出当今社会的文化冲突与立场分化。在大众传媒与市场的共谋之下,大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巨变,官能快感成为大众主要的审美追求。赵本山的“快乐生产”满足了大众欲望的宣泄,以“笑”作为喜剧创作的基点与归宿,创造了一种惟快乐是从的“愚乐”主义,大众的娱乐变成了幻象叠生的“愚乐”。第四章,喜剧·神话·霸权:娱乐至死时代的三重变奏。本章站在一个更高、更宏观的文化层面,观照赵本山在娱乐至死时代的三重变奏及其递进方式——喜剧、神话和霸权,这三重变奏分别是对赵本山小品、影视和文化产业在当代社会所富于的文化意义的一个集中概括。赵本山是这个喜剧时代的文化标签,他在嘲笑别人的同时也乐于自嘲,他的笑既有粗鄙的一面也有智慧的一面。然而,在追求爆笑的娱乐时代,他独具特色的“本山式”喜剧元素,逐渐削弱了智慧与批判的一面,而趋于不痛不痒的笑、媚俗的笑、为了笑而搞笑以及取消任何意义的笑。虽赢得了市场,却失去了喜剧的立场。赵本山为了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笑文化”工程,通过影视剧打造起仿像的工业生产链,建构了一个关于乡村的快乐神话。神话催生了赵本山文化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本山传媒在当代社会的崛起标志着赵本山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娱乐帝国”。“娱乐至死”成为当代社会一种新的文化霸权实践,文化场域的各种力量发生着结构性的转化。结语,中国当下文化的镜子和隐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将赵本山现象视为映射当代文化现状与困惑的一面镜子。全文通过对赵本山现象内部文化逻辑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考察,希望重新认识当代文化现状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重新拾起被当代社会抛弃的思考精神,对我之存在的社会意义和生命价值作出不断地追问,在追问中继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常永达[10](2011)在《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最高法》文中提出“普世价值的提出”和“人权入宪”作为中国政治法律生活中的标志性事件,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想要在既有的共产主义理念中加入某种自由主义元素,承认其与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共通之处。这就牵扯到价值共识的问题。辛亥革命就是失之缺乏革命共识,其革命共识止于革命自身。本文之写作,意在“为国家共识的可能转型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概念储备”。本文从论证“法律的概念”,到论述“根本法”和“最高法”的概念,进而论述“根本法和最高法”可以在“政治主权-制宪权-法律主权”三个权力的相互关系中得到体现。同时,本文对于作为政治主权者的人民及其历史结构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论述。通过对比东西方的国家起源问题,本文试图说明东西方的宪法文化之差异原因。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的宪法传统就是一种文治传统:君主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宣称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同时可以聚合人心,并进行自我约束;然而这种自我宣称式的自我制约,归根结底是比较无力的。这种文治色彩在建国后并没有丧失,反而隐含于中国的宪法文本与宪法精神中,作为党的政治宣言和凝聚人心的宪法根本法而存在。而从文治到法治,已经成为中国必须进行的变革。为辅助此种变革,本文进行了现有宪法根本法的深度规范分析,同时设想了许多具体的制度,考虑如何真正在制度的层面上实践党提出的推进法治发展、推进党政分开的目标。并将基本权利保障和构建宪法实现的“政治主权者人民”的“主权能力”相联系,将基本权利保障同“最低限度的司法审查”相联系。总之,本文论证,从中国问题的提出,到根本法和高级法基本理论建构,到中国国情与西方文化差异的起源和中国的文治传统,再到分析目前的中国宪法文本的分析,最后实现从传统的文治宪法向法治宪法的过渡,并提出自己的制度构想。
二、How CNOOC Becomes Hero in Foreign Cooperation Dram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ow CNOOC Becomes Hero in Foreign Cooperation Drama(论文提纲范文)
(1)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3.1 概念厘定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1 马克思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2 恩格斯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3 列宁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 新中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1 毛泽东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2 邓小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3 江泽民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4 胡锦涛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3 其它学科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1 马斯洛价值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2 认知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3 个体社会化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分析模式设计 |
3.1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3.1.2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
3.1.3 遵循大学生择业观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
3.2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基本结构 |
3.2.1 基本要素构成 |
3.2.2 要素之间关系 |
3.3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具体验证 |
3.3.1 科学性验证:该模式相比现有分析模式更为合理 |
3.3.2 合理性验证:该分析模式符合大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需要 |
3.3.3 可行性验证:在现有条件下该分析模式切实可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
4.1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2 转轨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2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基本做法 |
4.2.1 制定择业观教育目标 |
4.2.2 确立择业观教育主体 |
4.2.3 引导择业观教育客体 |
4.2.4 探索择业观教育方法 |
4.2.5 改善择业观教育环境 |
4.3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成效 |
4.3.1 择业观教育目标更加合理 |
4.3.2 择业观教育主体逐渐多元 |
4.3.3 择业观教育客体积极变化 |
4.3.4 择业观教育方法渐趋丰富 |
4.3.5 择业观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择业观教育目标方面的原因分析 |
5.1.1 应然要求:促进目标全面实现 |
5.1.2 实然状况:目标实现具有片面性 |
5.1.3 问题原因: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 |
5.2 择业观教育主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2.1 应然要求:发挥各主体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5.2.2 实然状况:教育“合力”未有效形成 |
5.2.3 问题原因:社会、高校及家庭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5.3 择业观教育客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3.1 应然要求:大学生树立合乎国家要求的择业观 |
5.3.2 实然状况:大学生择业观达不到国家要求 |
5.3.3 问题原因:大学生择业观五个维度存在问题 |
5.4 择业观教育方法方面的原因分析 |
5.4.1 应然要求:积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
5.4.2 实然状况: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且效果较差 |
5.4.3 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 |
5.5 择业观教育环境方面的原因分析 |
5.5.1 应然要求:营造良好的择业观教育环境 |
5.5.2 实然状况:择业观教育环境中存在负面因素 |
5.5.3 问题原因: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存在负面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改进策略 |
6.1 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 |
6.1.1 按照层次高低:个体目标、社会目标 |
6.1.2 按照时间跨度: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
6.1.3 按照内容维度: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
6.2 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 |
6.2.1 促进社会主体的作用发挥 |
6.2.2 促进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
6.2.3 促进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 |
6.3 加强择业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 |
6.3.1 大学生应建构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 |
6.3.2 大学生应树立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 |
6.3.3 大学生应坚持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 |
6.3.4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 |
6.3.5 大学生应促成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 |
6.4 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
6.4.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6.4.2 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6.4.3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4.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
6.4.5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
6.4.6“交往式”教育 |
6.4.7 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 |
6.5 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 |
6.5.1 优化社会环境 |
6.5.2 优化高校环境 |
6.5.3 优化家庭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智库演化论 ——历史、功能与动力的三维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智库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智库研究传统及方法的综述 |
三、关于智库变迁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智库的历史 |
第一节 史前智库:为智库提供知识思想基因的智者和尊者 |
一、时代背景:蒙昧时期的转型 |
(一) 人类的初级群体已基本形成 |
(二) 知识文化形态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
(三) 社会问题逐渐增多,复杂程度渐现 |
二、尊者、智者和能者的舞台——智库的基本形态 |
三、认知世界和协调社会事务关系——智库的基本功能 |
(一) 认知把握原始自然和初级人类社会的状态规律 |
(二) 认知型知识思想生产和社会事务处理 |
四、史前时期智库的主要特点 |
(一) 组织形态单一,界定模糊 |
(二) 知识思想生产储备相对较少 |
(三) 功能作用简单,基础性较强 |
第二节 封建经院智库:统治者的思想掌控利器(智库细胞) |
一、时代背景:社会阶层日益多元化 |
(一) 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有一定积累(知识存量增加) |
(二) 人口数量波动起伏,识字率及教育水平提升 |
(三) 社会事务日益增多 |
(四) 东西方经济形态差异较大,城市快速发展崛起 |
(五) 科学技术实现快速发展 |
(六) 东西方思想发展差异明显,民间社会组织缓慢兴起 |
二、个人决策向群体决策转变 |
(一) 西方文明起始至经院时期智库 |
(二) 东方文明起始至封建时期智库 |
三、维护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统治 |
(一) 探索型知识思想的生产和传播 |
(二) 社会事务处理及政策方案的提供 |
(三) 维护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统治 |
四、定向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群体出现 |
(一) 组织形态由单独个体向群体组织演化 |
(二) 官方色彩浓重 |
(三) 知识思想的权贵垄断 |
(四) 功能作用相对简单 |
第三节 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时期智库:科学与理性构建智库的思想灵魂 |
一、时代背景:理性思想的觉醒和科学技术的涌现 |
(一) 自然学科分类的增多 |
(二) 大学及学会的兴起 |
(三) 知识思想聚集与定向服务应用 |
(四) 科学技术在智库中作用的提升 |
二、智库的组织形态:知识思想供给及事务商议机构 |
(一) 早期大学及学会学院 |
(二) 统治阶级的幕僚 |
(三) 国家及社会事务商议机构 |
三、功能:促进社会思想变革,满足军事贸易需求 |
(一) 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及对策建议 |
(二) 掌控思想主流,促进变革和维护政治权威 |
(三) 培养各领域专业人才 |
(四) 服务国家军事和贸易事务需要 |
四、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时期智库的主要特点 |
(一) 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理性的思辨精神 |
(二) 自然科学地位的提升 |
(三) 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显着增多 |
(四) 形态结构多元化复杂化,内容服务世俗化 |
第四节 近现代智库:国家运行及权力平衡的新工具 |
一、时代背景:民主政治的兴起及知识思想网络拓展 |
(一) 现代决策代议制的产生 |
(二) 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增强 |
(三) 知识思想生产更具专业化和针对性(知识分化) |
(四) 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
二、基本形态:组织实体多元化 |
(一) 研究院所型智库 |
(二) 基金会及学会型智库 |
(三) 政府及大学附属智库 |
(四) 企业型智库 |
三、基本功能:知识思想的生产再生产、应用再应用 |
(一) 创新型知识思想的生产再生产 |
(二) 掌控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
(三) 预判性和前瞻性研究 |
四、近现代智库的主要特点:演化趋势的多元化 |
(一) 智库组织系统化 |
(二) 规模化和层次化趋势更为明显 |
(三) 知识思想由经院化向实用主义转型 |
(四) 科学技术在智库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
第二章 智库的概念内涵 |
第一节 智库的基本概念 |
一、智库为何物? |
(一) 广义上的智库 |
(二) 狭义上的智库 |
(三) 智库概念的辨析 |
(四) 智库的问题域 |
二、智库产生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 知识基础:自然探索与知识积累 |
(二) 政治环境基础:为知识思想生产再生产提供空间指引方向 |
(三) 社会基础:为智库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 |
(四) 学术基础:多元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
三、从思想库到智库的演化 |
(一) 名称之演变 |
(二) 思想库与智库的区别 |
四、关于智库理解的误区 |
(一) 知识人才的简单集合 |
(二) 智库等同于智囊 |
第二节 智库的内涵 |
一、智库的本质:专业知识的生产与应用的过程 |
(一) 承担定向化问题并作出回应的机构 |
(二) 特定知识生产再生产、运用再运用的过程 |
(三) 社会问题认知到知识、思想和实践的转变过程 |
(四) 影响服务对象(客体)决策过程 |
二、智库的价值负载 |
(一) 知识价值:知识思想的生产和再生产 |
(二) 产业市场价值:服务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
(三) 应用价值:实现知识思想的供需求对接 |
(四) 交流价值:在交流中互鉴,实现融合与发展 |
三、智库的决策思维方式 |
(一) 权力决策方式的内外转移 |
(二) 一种新的决策观 |
第三节 智库的界定 |
一、智库的领域范围 |
二、智库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
(一)咨询公司 |
(二)社会团体 |
(三)政协组织 |
(四)游说集团 |
(五)大学 |
第四节 智库的结构和特征 |
一、智库的组织结构 |
(一) 金字塔结构模式 |
(二) 二元矩阵结构模式 |
二、智库的特征 |
(一) 组织实体方面的特征 |
(二) 业务研究方面的特征 |
第五节 智库的分类 |
一、分类依据 |
二、智库的分类 |
第三章 智库的功能:特定知识思想的供需矛盾及平衡 |
第一节 智库的运作流程 |
一、国外智库运作流程 |
二、国内智库运作流程 |
第二节 智库的功能:社会权力平衡的新工具 |
一、专业知识思想的生产:探索认知自然规律和社会关系 |
(一) 认知型知识思想生产 |
(二) 探索型知识思想生产 |
(三) 应用型知识思想生产 |
(四) 创新型知识思想的生产 |
二、参与政策过程,提供决策方案 |
(一) 为公共关系协调和政府决策提供方案 |
(二) 参与政策过程,影响政策产出 |
三、教育启迪公众,引导舆论走向:把握社会前沿热点和政策理念 |
(一) 教育启迪公众 |
(二) 引导宣传及舆论走向 |
四、特征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和输送:蕴储自身影响力 |
(一) 培养专业人才 |
(二)“旋转门”与“挂职”现象 |
五、政产学研商交流的纽带桥梁:知识、权力、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平台 |
(一) 智库——人才——政府关系维系的纽带 |
(二) 国际学术交流外交对话的平台 |
(三) 编织政产学研网络 |
六、社会监控与(风险)应急:社会热点的晴雨表和动态预报站 |
(一) 监控什么?社会热点和动态 |
(二) 如何监控?信息(情报)采集网 |
(三) 监控有何作用? 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器 |
第三节 智库的价值 |
第四章 智库的变迁:知识生产与决策方式的转变、适应和对接 |
第一节 智库变迁的基本维度 |
一、智库变迁的历史维度:知识思想生产的时间载体 |
(一) 认知型史前时期智库 |
(二) 探索维护型封建经院时期智库 |
(三) 学理型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时期智库 |
(四) 创新型近现代智库 |
二、智库变迁的空间维度 |
(一) 智库的地理分布:经济权力中心转移变迁的表现 |
(二) 智库业务在国家间的拓展: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的增多 |
(三) 智库产品传播范围的演变:用户及影响力的扩展 |
三、智库变迁的社会维度:功能及社会影响力 |
(一) 知识的权贵垄断向知识大众化 |
(二) 智库研究问题的领域范围拓展 |
(三) 智库社会地位的变迁 |
(四) 智库成果影响力的变迁 |
四、智库变迁的学科维度 |
(一) 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知识需求类型的转变 |
(二) 应用实践型向知识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转变 |
(三) 思想由独尊一家到百家争鸣(多元化、开放性) |
第二节 智库变迁的类型及形式 |
一、智库变迁的类型:变迁(内外)因素的展现 |
(一) 智库变迁的基本内容 |
(二) 智库变迁的形态 |
二、智库变迁的形式 |
(一) 渐进式 |
(二) 革命式(转型式) |
(三) 扩散传播 |
(四) 同化 |
第三节 智库变迁动力的多维度分析 |
一、智库变迁动力 |
(一) 智库变迁动力的基本含义 |
(二) 智库变迁动力的特征 |
(三) 智库变迁动力的表现形式 |
二、社会需求:智库变迁的基本前提——民主政治和专家决策 |
(一) 社会身份认同促使智库角色转变:政治环境和过程的约束调整 |
(二) 制度框架的巩固与创新需求:社会管理和运行成本的降低 |
(三) 智力和知识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
(四) 社会权力中心的发展与转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三、科学技术:科技生产力在政策中的体现——新要素的导入与运用 |
(一) 科技促使智库组织结构和工作领域变革 |
(二) 科技为智库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分析方法和服务方式 |
(三) 科技影响在智库中的加载与释放 |
四、意识形态:实现社会主体政治认同,指引智库工作方向 |
(一) 意识形态的显现推动智库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拓展 |
(二) 意识形态的演化为智库的生存变迁提供新空间 |
(三) 意识形态的冲突为智库发展提供机遇和主题 |
(四) 意识形态的稳定确立为智库研究提供基准价值立场 |
五、思想文化:满足多元演化的营养根基——文化认同 |
(一) 文化为智库的变迁提供文化土壤和思想原料 |
(二) 文化为智库变迁提供了精神动力 |
(三) 文化差异引领着智库变迁的主要方向 |
六、信息维度:增强决策(预判)精度的有力资本 |
(一) 信息是智库存在变迁的基础 |
(二) 信息为智库知识思想生产提供必需原料 |
(三) 信息提升智库竞争力和影响力 |
(四) 信息变革智库工作思维方式 |
第四节 智库变迁动力的作用模式:要素的整合与运用 |
一、政府主导:机构改革、简政放权 |
二、市场引导:需求导向型 |
三、自身变革:定位于理念转型 |
第五节 智库变迁的价值判断 |
第五章 智库的发展:现实针对性的增强 |
第一节 智库发展的内容要素 |
一、人力资源 |
二、组织机构 |
三、数量规模 |
四、研究方法、工具和理论 |
五、知识思想产品 |
六、核心理念 |
第二节 智库发展的类型 |
一、内生(因)型发展和外生(因)型发展 |
二、渐进型发展和跨越型发展 |
三、协调发展和不协调发展 |
第三节 智库发展的特征 |
一、方向性 |
二、多样性 |
三、目的性 |
四、阶段性 |
第四节 智库发展的相关机制 |
一、稳定机制 |
二、协调机制 |
三、适应(同步)机制 |
四、创新机制 |
第五节 智库发展的阶段 |
一、古代智库:结构零散和制度匮乏的个人群体(智囊) |
二、近现代智库:组织化、制度化和规模化的咨询服务机构 |
(一) 早期发展阶段 |
(二) 平稳发展阶段 |
(三) 快速发展阶段 |
(四) 创新变革阶段 |
第六节 智库发展的目标选择 |
一、提升研究水平和咨询服务能力 |
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
第七节 智库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
一、研究服务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
二、智库发展与服务方式产业化 |
三、本土化向国际化延伸 |
(一) 研究项目和服务对象的国际化 |
(二) 机构设置的国际化 |
(三) 研究队伍的国际化 |
(四) 资金来源的国际化 |
四、网络化和信息化:功能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
五、研究手段更为便捷化智能化 |
第六章 中国智库变迁的实践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智库变迁的动力分析:政治、文化和思想提供基础 |
一、中国古代智库变迁的阶段回顾 |
(一) 古代智库的萌芽雏形期:史前时期 |
(二) 初步发展期:文明开始至春秋战国之前 |
(三) 活跃发展期:春秋战国时期 |
(四) 平稳(停滞)时期:秦朝至明朝中期 |
(五) 转型发展时期:明朝中期至清末 |
二、中国古代智库变迁的动力分析 |
(一) 政治文化动力:主流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 |
(二) 社会需求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变化与波动 |
(三) 知识科技动力:应用范围拓展和服务能力提升 |
三、中国古代智库变迁动力的结构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智库变迁的动力分析:责任与担当的演变史 |
一、中国现代智库演化历程和现状 |
(一) 萌芽及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6) |
(二) 导向偏离及畸形发展时期(1966-1976) |
(三) 多元快速发展时期(1977 及改革开放初期-21 世纪初) |
(四) 战略发展机遇期(21 世纪至今) |
二、中国现代智库变迁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 政治文化:为中国现代智库变迁提供空气和土壤 |
(二) 社会需求:为中国现代智库变迁提供营养动力 |
(三) 科学技术:为中国现代智库变迁提供加速引擎 |
(四) 意识形态:为中国现代智库变迁增添新的不确定性 |
三、中国现代智库变迁动力的结构分析 |
第三节 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促进智库健康发展的环境基础:政府层面 |
(一) 推进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创新智库管理体制 |
(二) 引导公众参与政策过程 |
(三) 营造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 |
(四) 丰富智库资金来源渠道 |
二、拓展促进智库协调发展的需求基础:社会层面 |
(一) 认识了解智库是什么 |
(二) 参与智库做什么 |
(三) 评价智库怎么样 |
三、夯实促进智库创新发展的内生能力基础:智库层面 |
(一) 明确自身定位,增强责任品牌意识 |
(二) 加强专家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培养 |
(三) 提升研究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关于文化及文化分维理论的文献综述 |
一、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二、文化分维理论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关于文化整合的文献综述 |
一、文化整合的概念、意义与层次 |
二、文化整合匹配观和过程观研究 |
三、文化整合模式研究 |
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及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
二、文化整合理论 |
三、社会认同理论 |
四、组织信任理论 |
五、道本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综合情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殊情境 |
一、西方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经验 |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困局 |
第二节 企业跨国并购“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 |
一、国家层面的“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 |
二、企业层面的“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 |
第三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心理对抗研究 |
一、跨国并购文化整合中的心理对抗 |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心理对抗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研究 |
第一节 道本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生成机理 |
一、企业文化研究简要回顾 |
二、道本企业文化的内涵研究 |
三、道本企业文化的生成机理研究 |
第二节 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 |
一、道本文化的七个特征 |
二、道家处世原则与跨国并购文化整合 |
三、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多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研究及过程 |
二、启动 |
三、案例选择 |
第二节 案例研究分析 |
一、并购案例A研究分析 |
二、并购案例B研究分析 |
三、并购案例C研究分析 |
四、并购案例D研究分析 |
五、并购案例E研究分析 |
第三节 数据综合分析 |
一、数据归类 |
二、数据比较分析 |
第六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形成假设、文献比较与结果讨论 |
一、形成假设 |
二、文献比较 |
三、结果讨论 |
第二节 “求偶——联姻——结果”文化整合模式及机制分析 |
一、“求偶——联姻——结果”文化整合模式 |
二、“求偶——联姻——结果”文化整合模式机制分析 |
第七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及提升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研究 |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相关研究 |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构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提升建议 |
一、文化理解力、文化关注力及文化协助力的提升建议 |
二、文化沟通力、文化包容力及文化学习力的提升建议 |
三、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新力及文化执行力的提升建议 |
四、文化领导力的提升建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创新点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A 中联重科并购CIFA访谈问答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依照时间脉络的品牌研究的发展与演进 |
1.2.2 依照内容划分的品牌理论的分析维度 |
1.2.3 品牌国际化传播相关研究综述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3.1 中国企业 |
1.3.2 品牌国际化 |
1.3.3 国际化传播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 |
2.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 |
2.1.1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
2.1.2 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 |
2.1.3 品牌国际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
2.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时性分析 |
2.2.1 1984-1994,中国企业品牌前国际化传播时期 |
2.2.2 1995-200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 |
2.2.3 2002-2008,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 |
2.2.4 2009今,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
3.1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 |
3.1.1 品牌国际化传播初见成效 |
3.1.2 品牌国际竞争力困境依然凸显 |
3.2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具体问题及表现 |
3.2.1 品牌营销意识普遍不足,缺乏有效的海外市场推广 |
3.2.2 品牌推广可持续性、系统性差,品牌打造亟需战略思维 |
3.2.3 品牌核心价值模糊,不善于通过品牌来实现差异化 |
3.2.4 品牌缺乏国际化沟通视野,难以与利益相关者达成价值认同 |
本章小结 |
4 制约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微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制约 |
4.1.1 品牌战略短视,缺乏长远规划与管理能力 |
4.1.2 人文环境浮躁,缺乏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
4.1.3 国际化运作经验匮乏,跨文化管理无策 |
4.1.4 国际化传播经验不足,在地化传播能力薄弱 |
4.2 中观层次分析:政府政策及国家形象环境支撑体系制约 |
4.2.1 国家尚未形成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完善制度体系 |
4.2.2 国家品牌形象背书障碍及我国对外形象传播能力的制约 |
4.3 宏观层次分析: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制约 |
4.3.1 制度差异及国家利益冲突 |
4.3.2 文化差异与文化障碍 |
本章小结 |
5 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 |
5.1 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 |
5.1.1 建立清晰高效的品牌战略规划和管理机制 |
5.1.2 从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转向自主创新战略 |
5.1.3. 加强国际化人才建设,提升跨文化管理运作水平 |
5.1.4 国际化经营战略先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
5.2 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 |
5.2.1 改进政府职能,为世界级品牌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5.2.2 提升国家品牌形象,构筑国家品牌软实力 |
5.3 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 |
5.3.1 战略性运筹,确定全球品牌决策 |
5.3.2 策略性分析,确立品牌价值与国际化识别系统 |
5.3.3 本土化营销,创建品牌国际化沟通方式 |
5.3.4 整合传播,构筑国际化品牌认同 |
本章小结 |
6 结语 中国呼唤世界级品牌的诞生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开放式核磁共振磁体设计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临床需求及研究意义 |
1.1.2 现有实时监护手段 |
1.2 开放式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半开放式核磁共振磁体结构 |
1.2.2 全开放式核磁共振磁体结构 |
1.2.3 开放式磁体结构设计方法 |
1.3 永磁体磁场计算的研究现状 |
1.3.1 永磁体磁场计算的等效模型 |
1.3.2 永磁体磁场计算方法 |
1.4 并行计算研究现状 |
1.4.1 并行计算机的分类 |
1.4.2 基于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环境 |
1.4.3 大型稀疏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的并行求解 |
1.5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6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 永磁体磁场计算 |
2.1 永磁体材料 |
2.2 永磁体磁场计算的等效模型 |
2.2.1 永磁体磁场的数学描述[7] |
2.2.2 永磁体磁场计算的磁化电流等效模型 |
2.2.3 永磁体磁场计算的磁荷等效模型 |
2.3 任意永磁体磁场计算的数值方法 |
2.3.1 任意永磁体磁场计算的一阶有限元算法 |
2.3.2 任意永磁体磁场计算的二阶有限元算法 |
2.4 单个矩形永磁体磁场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3 半环 Halbach 磁体结构设计 |
3.1 开放式磁体结构的设计思路 |
3.2 半环 Halbach 磁体基本结构 |
3.3 半环 Halbach 磁体结构的调节与目标磁场的评价 |
3.4 永磁体磁场并行计算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永磁体磁场的并行计算 |
4.1 引言 |
4.2 并行计算机群及圆周率测试 |
4.3 计算模型 |
4.4 有限元矩阵方程的并行形成 |
4.5 大型稀疏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的并行求解 |
4.5.1 并行 Jacobi-CG 法 |
4.5.2 并行矩阵向量乘法 |
4.6 并行 Jacobi-CG 算法优化 |
4.6.1 平衡负载 |
4.6.2 降低通信时间 |
4.7 磁体结构并行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磁体磁场测量与核磁共振实验 |
5.1 磁体磁场测量 |
5.2 核磁共振实验 |
5.2.1 回波信号测量 |
5.2.2 目标区域不同深度物体的回波信号测量 |
5.2.3 一维分层模型识别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 |
(6)越南民族主义对中越南海争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二节、研究范围、思路和方法 |
第三节、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民族主义在越南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民族主义在越南的历史发展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越南战争以来民族主义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民族主义在中越南海问题上的表现 |
第一节 越南在南海的开发现状 |
第二节 越南民族主义在中越南海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一、越南国内民族主义在南海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二、越侨的海外互动及其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越南民族主义在中越南海问题上的影响 |
第一节 越南民族主义对本国政府决策的影响 |
一、越南政府内的派系分野及对华态度 |
二、越南政府的双重南海政策 |
第二节 越南民族主义对美国南海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越南民族主义对中国南海政策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前景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章节安排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
2.2 海外并购效应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学者研究 |
2.2.2 国内学者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
3.1 中国特色的跨国并购之路 |
3.1.1 萌芽阶段(1993-2004) |
3.1.2 爆发阶段(2005-2009) |
3.1.3 理性阶段(2010-2011) |
3.2 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特征分析 |
3.2.1 规模特征 |
3.2.2 地域分布特征 |
3.2.3 成功率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测度 |
4.1 模型设计 |
4.1.1 并购绩效测度方法介绍 |
4.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选择 |
4.1.4 数据预处理 |
4.2 并购规模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因子分析过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各期综合得分值总体检验 |
4.3.2 配对样本t检验 |
4.4 海外扩张效应的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并购综合绩效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1 模型假设与指标选择 |
5.1.1 自变量的选择 |
5.1.2 因变量的选择 |
5.2 模型的建立 |
5.3 实证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实证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中金岭南并购案例分析 |
6.1 中金岭南并购PEM案例介绍 |
6.1.1 企业简介 |
6.1.2 并购案例介绍 |
6.2 中金岭南并购效应分析 |
6.2.1 财务指标分析 |
6.2.2 综合经营绩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建议 |
7.1 看准国际形势,找准并购目标 |
7.2 加速改革进程,削弱体制弊端 |
7.3 转变成败观念,注重整合绩效 |
7.4 提高核心素质,增强竞争实力 |
7.5 完善法律制度,丰富服务平台 |
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赵本山现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个案选择 |
二、言说语境与问题提出 |
三、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二人转·春晚小品·影视剧:大众传媒催生的三级跳 |
第一节 起步: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二人转” |
一、黑土地与草根情结 |
二、改造的别一番路径 |
三、民间文艺的都市变异 |
第二节 走红:从小剧场走向大舞台的赵氏小品 |
一、登堂入室赵本山 |
二、乡土气和民间风 |
三、娱乐化的中国梦 |
第三节 登峰:从小品大佬到影视剧生产大户 |
一、“刘老根”的攀援之途 |
二、小品和影视剧功能的分化 |
三、汇入主旋律的乡村叙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间艺术·俗众想象·国家意识:主导意识形态管控下的三位一体 |
第一节 民间艺术的文化亲和力 |
一、生活化的节庆表演 |
二、草根化的人世体验 |
三、粗鄙化的语言特质 |
第二节 俗众想象的文化多棱镜 |
一、俗众:看与被看的镜像想象 |
二、狂欢:俗众的乌托邦想象 |
三、贱下:俗众的自我满足想象 |
四、忽悠:俗众的生存图景想象 |
第三节 国家意识的合法代言人 |
一、微讽中的盛世图景 |
二、戏谑中的平民之声 |
三、操控中的隐性抵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官方·精英·大众:商业化平台上的三权合谋 |
第一节 春晚舞台和影视天地 |
一、农民想象与认同实践 |
二、笑的化解与遮蔽功能 |
三、收视与广告 |
第二节 名人热捧和专家附议 |
一、辩“大艺术家”论 |
二、析“文化革命”论 |
三、驳“生活还原论” |
第三节 大众趣味和娱乐消费 |
一、“大众”还是那个大众吗? |
二、娱乐还是“愚乐”? |
三、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喜剧·神话·霸权:娱乐至死时代的三重变奏 |
第一节 为笑而笑的喜剧性元素大本营 |
一、“本山式”喜剧元素 |
二、为笑所累的无奈和尴尬 |
三、喜剧精神的缺失与期待 |
第二节 刘老根大舞台:仿象生产链和快乐梦工场 |
一、田园牧歌的生态景观 |
二、快活屯子的仿像生产 |
三、快乐神话的建构与隐忧 |
第三节 本山传媒:文化资本扩张和文化场域重设 |
一、文化品牌与商业价值 |
二、本山传媒产业的扩张 |
三、娱乐帝国与力量划分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当下文化的镜子和隐喻 |
参考文献 |
附录:赵本山主要作品 |
后记 |
(10)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最高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一些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 |
第一章 问题的缘起 |
第一节 本章导论 |
一、本章的主要论证内容 |
二、本章的特别论证内容 |
第二节 人权入宪与普世价值 |
一、人权入宪 |
二、普世价值 |
第三节 宪政百年一轮回 |
第四节 题目的缘起和常识理性 |
一、题目的缘起——其欲实现之价值 |
二、论文写作的基石——常识理性 |
第二章 根本法和最高法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本章导论 |
一、概述 |
二、本章所论证的主要内容 |
三、本章所主要论述的特别内容 |
第二节 法律是什么? |
一、从哈特的“法律的概念”谈起 |
二、波斯纳的态度 |
三、主权者的法律 |
四、小结 |
第三节 何为根本法和最高法? |
一、根本法和最高法的概念 |
二、历史的根本法和最高法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作为根本法和最高法的创制主体——兼论根本法的古今分野 |
一、作为政治主权者的人民 |
二、再论制宪权及其主体 |
第三章 中国的文治宪法传统 |
第一节 本章导论 |
一、本章的论证逻辑 |
二、本章论述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对比东西方的宪法传统的源头 |
一、本节论证之前提条件:具有利己心的先民和人的意志自由 |
二、东方生产方式下国家的产生方式奠定了东方宪法传统 |
三、西方生产模式下国家的产生 |
四、对于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说明(见附录5) |
五、东西方宪政源头的对比 |
第三节 中国的文治宪法传统 |
一、关于文治宪法的概念 |
二、中国的文治宪法传统 |
三、略述中国文治宪法传统的现代化重新塑造可能 |
第四章 论中国宪法的根本法和最高法 |
第一节 本章导论 |
第二节 党的领导在中国社会主义宪法中的地位 |
一、党的领导在中国社会主义宪法中的地位 |
二、中国宪法的主体性修辞存在问题吗? |
三、良性违宪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宪法中的国家根本法 |
一、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四、民主集中制 |
五、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即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第四节 中国宪法根本法的实现方式——党的行动 |
第五章 从文治宪法到法治宪法 |
第一节 本节导论 |
一、本章论述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 |
二、本章的主要论述内容 |
第二节 从文治到法治的必要性 |
一、文治传统的现实解读 |
二、文治的社会基础 |
三、文治社会基础还存在吗? |
四、法治应该缓行吗? |
五、从文治到法治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从文治到法治的可能性 |
一、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在党的领导下,从文治逐步向法治的过渡(见附录6 ) |
二、文治传统到法治传统的可能路径 |
第四节 具有文治特点的中国宪法根本法的法治化 |
一、“中国”国家和中国人民利益至上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四、民主集中制 |
五、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第五节 宪法的规范化实施 |
一、本小节的总体思路的说明 |
二、关于最低限度的司法审查(见附录7) |
三、法律主权内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终极的违宪审查权 |
四、党的制宪权是其进行宪法解释和施行具体违宪审查的基础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后记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四、How CNOOC Becomes Hero in Foreign Cooperation Drama(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 郭晓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2]智库演化论 ——历史、功能与动力的三维诠释[D]. 王厚全.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D]. 张党珠. 南开大学, 2014(04)
- [4]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D]. 赵寰. 武汉大学, 2013(01)
- [5]开放式核磁共振磁体设计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 何晓龙. 重庆大学, 2013(04)
- [6]越南民族主义对中越南海争端的影响[D]. 王卓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6)
- [7]中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D]. 周瑛.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8]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J]. 何华. 中国作家, 2012(10)
- [9]赵本山现象论[D]. 胡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10]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最高法[D]. 常永达.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