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轻质原油真空渣油馏分油水界面张力研究

伊朗轻质原油真空渣油馏分油水界面张力研究

一、Study of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of Vacuum Residual Fractions from Iranian Light Crude Oil(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君[1](2019)在《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文中指出溢油事故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海洋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生态灾难。溢油事故发生后,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可以快速清理大部分的溢油,但对于残留在海水表面的薄油膜、悬浮油、乳化油,生物法降解最为经济有效。而采用生物法处理溢油存在三个关键问题:其一,石油成分非常复杂,采用单一降解菌很难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二,采用游离态的降解菌处理海上浮油尚存在一定缺陷,投放到现场多因比重大、亲油性差、适应环境性差等问题而导致降解菌大量损失;其三,海洋中生物降解溢油过程极为复杂,应用经典动力学模型处理溢油缺乏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其可行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菌群、载体和溢油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混合菌群,解决溢油多组分的同时降解问题。从溢油污染的海滩沉积物中分离得到5种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并复配构成菌群MF371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的构建,初步鉴定菌群包括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食烷菌属、海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对温度、盐度、pH值、表面活性剂等一系列环境条件优化后,菌群的7 d降解率从72.24%提高至92.67%。对降解残油组分的分析显示,菌群在降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因此可同时降解溢油中的多组分。为了探讨菌群降解的作用机制,以鼠李糖脂(Rha)作为先导化合物,提出并建立一种溶剂体系的新算法,应用于HSCCC分离纯化菌群的次生代谢产物,经一步分离纯化得到6种纯度均高于84.41%的Rha。对添加Rha的菌群细胞的疏水、增溶和乳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Rha的浓度与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增强呈正相关性,添加高浓度的Rha有助于烷烃的乳化和降解。(2)为解决生物降解效率低的问题,制备了一系列可漂浮、疏水性、生物亲和性强的固定化菌群导弹载体,来增加菌群与浮油的有效接触。首先,制备了接触角θ为149.300°、机械强度为2.52 mN的大孔SA/PVA载体,通过对组分比例和密度的调控实现该载体的浮漂性。然后,以聚乳酸作为基质,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内部携带极性基团、外部接枝疏水脂肪族聚酯的可漂浮疏水性大孔聚乳酸(RMPLA)载体。实验测得RMPLA对油粒子的饱和吸附率高达18.17 g/g,固定化菌群的7 d降解率为88.95%。最后,将Fe3O4纳米粒子经PEG和SDS修饰得到双亲性胶体磁核,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接触角θ为133.4°、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95 emu/g的磁性Fe3O4StMD载体,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处理船舶机舱产生的乳化油废水。经过12h的降解,固定化比游离态菌群处理乳化油的降解率提高了 13.86%,体现了反应启动快、处理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污染可望成为解决海洋油污染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替代办法。为了分析菌群的降解中间产物,制备Fe3O4MNG@CTAB作为分散固相萃取材料,通过对多环芳烃及模式化合物菲的降解中间产物检测,结果显示检测限低至1.5~5.0 ng/L、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74.01%~94.67%。分析证明,通过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两条代谢途径,菌群最终完全降解溢油。(3)采用实验数据验证经典动力学方程的适用性,明确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载体与溢油的吸附效应,计算得到表观活化能Ea为21.65 kJ/mol,确定载体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通过吸附动力学分析,证明粒子内扩散并不是吸附过程的唯一速率控制步骤。通过降解动力学验证了菌群对菲的吸附速率远大于其降解速率,造成菲在菌体表面和内部富集,而促使其降解速率远大于其溶解速率,推断出溶解过程是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该研究成果可为大规模的菌群应用于海洋溢油污染治理提供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支持。

李晨[2](2019)在《稠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催化裂解机理以及含氧化合物对粘度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常规化石能源的日益消耗,储量大、分布广的稠油作为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勘探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稠油中重质组分含量高导致其粘度大、流动性低、品质差,使得其开采、运输和加工面临重重技术困难。因此,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关键在于降低其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改善其品质。目前,有关稠油开采技术主要有物理降粘技术(以热力、微波、声波、磁场等外力辅助)、化学降粘技术(利用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药品),掺稀油降粘技术和生物降粘技术(利用微生物或生物质)等。其中,化学降粘技术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水热催化裂解结合了物理热力降粘和化学降粘的共同技术优势,可以有效减少稠油中重质组分从而改善稠油品质达到不可逆降低粘度的目的,是目前降低稠油粘度提高采收率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在稠油水热裂解降粘中的应用受到该领域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相关研究工作已有大量报道。虽然不少研究中提到含杂原子(S,O等)的脱除有利于稠油中重质组分的减少和轻质组分的增加,是降低粘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这些研究大多仅停留在催化降粘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层面,仍缺乏对其具体的催化降粘机理的深入系统研究,从理论计算层面对稠油重质组分中的主要致粘化合物的催化裂解脱除过程的相关研究更是几乎未见报道,这导致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高效催化剂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进而影响稠油水热裂解催化方法的工业化应用进程。因此,深入研究稠油中重质组分中致粘化合物的裂解机理对于设计高效稠油降粘催化剂和推进稠油水热裂解催化方法的工业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将理论计算和模型化合物裂解以及稠油催化降粘实验相结合,从理论角度和实验角度针对稠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裂解机理和含氧化合物对粘度的影响机制开展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所获进展如下:1.针对稠油中含硫化合物,以CH3SCH3、四氢噻吩和噻吩分别作为饱和直链硫醚类、四氢噻吩类、噻吩类模型化合物,选用水热催化裂解常用的廉价铁基催化剂M-Fe2O4(M=Mn,Fe,Ni,Co,Cu)作为反应催化剂,利用VASP理论模拟计算,从分子动力学角度研究了稠油中不同含S化合物在Fe3O4催化剂表面的裂解行为以及不同M-Fe2O4催化剂对C-S键的活化裂解情况。对比了H2O分子以不同形式存在时CH3SCH3在Fe3O4(111)表面的裂解行为和电荷变化。另外,对只有H2O分子或者只有Fe3O4(111)表面存在时CH3SCH3的裂解过程进行了计算,并对反应过程电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H3SCH3分子在Fe3O4(111)表面的分解过程为在游离H2O分子参与下通过两步反应生成一分子H2S和两分子CH3OH:第一步,在游离H2O分子作用下CH3SCH3裂解一个C-S键生成CH3OH和HSCH3吸附在Fe3O4(111)表面;第二步,HSCH3中的C-S键在游离H2O分子作用下裂解,生成CH3OH和H2S吸附在Fe3O4(111)表面,完成CH3SCH3分子中C-S键的彻底断裂。在与CH3SCH3裂解相同条件下,对比了四氢噻吩和噻吩在Fe3O4(111)表面的裂解的反应热和活化能,并结合反应电荷变化分析其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含S化合物在Fe3O4(111)表面分解的分子动力学难易顺序为:直链硫醚类化合物>四氢噻吩类化合物>噻吩类化合物。当不同过渡金属离子M(Mn,Fe,Ni,Co,Cu)以M-Fe2O4形式参与反应时,M-Fe2O4(111)对CH3SCH3分子的吸附强弱顺序为Cu-Fe2O4(111)>Ni-Fe2O4(111)>Co-Fe2O4(111)≈Mn-Fe2O4(111)>Fe3O4(111),对C-S键的催化裂解活性顺序为Mn-Fe2O4(111)>Co-Fe2O4(111)≈Ni-Fe2O4(111)>Fe3O4(111)>Cu-Fe2O4(111)。2.合成了M-Fe2O4系列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含S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反应和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粘实验。分析了不同条件(水添加量为0%,1%,5%,10%,30%,50%和无催化剂存在时)下直链硫醚类(以乙硫醚为反应模型化合物)在Fe3O4催化剂作用下的裂解行为,并对比了四氢噻吩类(以四氢噻吩为反应模型化合物)、噻吩类(以噻吩为反应模型化合物)化合物以直链硫醇类(以正丁硫醇为反应模型化合物)化合物的催化结果。同时,利用不同催化剂M-Fe2O4进行了硫醚类化合物的催化裂解实验和对应稠油水热催化降粘实验。不同条件下乙硫醚的分解实验结果表明Fe3O4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促进C-S键的断裂,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硫醚分解率,H2O分子的存在有助于断裂生成的自由基中间体被捕获进而可将硫醚类化合物中C-S键彻底断裂,当水的添加量为30%时可将20.64%的乙硫醚几乎完全催化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不同类含S模型化合物在Fe3O4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反应活性顺序为:直链硫醇类化合物>直链硫醚类化合物>四氢噻吩类化合物>噻吩类化合物。不同M-Fe2O4催化剂对模型化合物乙硫醚的催化反应表明其对硫醚类化合物去除顺序为Cu-Fe2O4>Ni-Fe2O4>Mn-Fe2O4>Co-Fe2O4≈Fe3O4,Ni,Mn,Co,Fe等过渡金属离子参与时M-Fe2O4催化反应性能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其中Cu-Fe2O4在实验中表现出对硫醚的去除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其吸附作用较强导致,对应小分子化合物的转化率最低。M-Fe2O4催化剂用于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时对油样的脱硫效果为Ni-Fe2O4>Mn-Fe2O4>Fe3O4>Co-Fe2O4≈Cu-Fe2O4,除Cu-Fe2O4外,其它M-Fe2O4催化剂与乙硫醚分解实验结果相一致;催化活降粘性顺序为Cu-Fe2O4≈Fe3O4≈Ni-Fe2O4>Co-Fe2O4>Mn-Fe2O4。3.针对含稠油中含O化合物,通过低温H2O2氧化实验(100?C/12 h)和高温裂解实验(200?C/12 h)研究了稠油中含氧化合物对粘度的影响机理,确定了影响粘度的主要含氧化合物种类为烃基含氧羧酸,并通过理论模拟计算(以C4C20羧酸为含O模型化合物)和模型化合物(以十八酸为含O模型化合物)的实验研究,初步探究了稠油中羧酸化合物的裂解机理。低温下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向稠油中氧化过程会向油样中引入含氧化合物,导致油样中有机酸含量的增加,促使油样中芳香烃向胶质和沥青质的转化,从而引起稠油粘度的升高。对油样中有机酸进行提取并对其结构组成分析,发现油样中有机酸的种类主要是烷烃类羧酸。在高温反应中,这些有机羧酸会发生部分裂解生成CO2和烃类,从而使油样中重质组分向轻质组分转化而促进其粘度的降低。以丁酸作为稠油中羧酸模型化合物,利用理论计算研究羧酸以不同形式自由基分解过程,结果发现:羧酸裂解为分解成烷烃和CO2时对应反应活化能较低(62.88 kcal/mol),反应容易进行,且该反应过程活化能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升高,当C>12以后,反应活化能基本维持在130 kcal/mol左右不变;十八酸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研究发现铜基催化剂的参与可以促进十八酸的裂解,邻二氮杂菲的引入能够能一步降低反应活化能(111.72 kcal/mol),提高十八酸分解率。

马妮莎[3](2019)在《塔河稠油化学降粘剂优选及降粘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明确塔河稠油的高粘原理,解决其在开采运输过程中粘度高、流动性差等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室内实验系统的研究了塔河TH10138稠油、塔河TK677稠油、塔河TH123101稠油的流变性、粘温特性、酸值、组分含量等,对四组分与稠油粘度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联合1稀油为对照组探讨了稠油高粘的原因。其次,对所选十种降粘剂的溶解性、配伍性、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耐盐性、絮凝能力等进行评价,并通过7因素2水平正交实验对降粘剂进行筛选并通过复配降粘剂的降粘效果优选出最佳配比。最后研究油水比、温度、降粘剂浓度、矿化度、pH值等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油水乳状液的自然脱水能力、二次降粘能力对降粘剂的配伍性进行了评价。50℃条件下,油水比为1:1时优选出的最佳降粘剂配方为1000mg/L的21#降粘剂+500mg/L的7#降粘剂+0.4%Na2CO3,可使稠油降粘率达98.3%,油水乳状液脱水率达80%以上;油水比越小,乳状液粘度越低,粘度主要与分散相粘度有关;该降粘剂体系在温度为40℃至80℃区间内降粘效果稳定,降粘率在98%左右;降粘剂质量浓度越高,乳状液粘度越低,但降粘剂浓度高于1500mg/L后乳状液粘度基本不再变化;Ca2+浓度高于10000mg/L后降粘剂对稠油降粘效果变差,油水乳状液稳定性较差;降粘剂在强酸环境(pH≤4)中降粘效果较差,弱酸及碱性环境中降粘效果良好。

常鹏[4](2017)在《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催化油浆主要由饱和分、芳香分和少量的胶质沥青质组成,一般作为劣质残渣燃料油的调和组分使用,经济效益低。为将催化油浆变废为宝,提高其使用价值,本文对其进行了溶剂精制实验研究。以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兰州炼化催化油浆为原料,以糠醛为萃取剂,研究了萃取温度(60℃、75℃和90℃)和剂油质量比(1:1、2:1和3:1)对萃取实验的影响。通过分析萃取油收率、萃取(余)油组成和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等,确定单级萃取时,最佳萃取温度为60℃,最佳剂油质量比为1:1。以协作单位提供的稀释-过滤兰州炼化催化油浆为原料,以糠醛作萃取剂,考察了理论塔板数为5块,萃取温度为60℃,剂油质量比分别为2:1和3:1条件下的连续逆流萃取实验。通过对比萃取(余)油组成,确定连续逆流萃取实验最佳剂油质量比为2:1。对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制得的萃余油和萃取油进行了产品分析,结果表明:萃余油产品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船用燃料油RME180指标,可以作为其优质调和组分使用;萃取油经溶剂脱沥青后,可用作橡胶填充油的调和组分。考察了以正戊烷为溶剂时,糠醛萃取油的脱沥青效果。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为10:1的条件下,萃取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可从23.45%降至4.1%;考察了在以脱沥青油为原料,萃取温度为30℃的条件下,萃取剂种类(糠醛、二甲亚砜、复配A、复配B和复配C)和剂油质量比(0.5:1、1:1和2:1)对萃取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沥青油在萃取温度为30℃,糠醛作萃取剂,剂油质量比为1:1的条件下,制得的萃余油中PCAs含量可降至最低值21.63%。

李贵梅[5](2016)在《特细油砂热解中试产物分析及热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石油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非常规石油资源。本研究以印尼特细油砂(石灰质)为研究对象,其特点有含油率高、开采方便(露天开采)等。小试试验已经测得,该油砂资源的含油量在10%-40%(质量分数)之间,属于富矿油砂。本研究采用一维大平壁对称加热模型对中试干馏炉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床层厚度、含油量时的升温曲线。由于沥青的比热容远大于砂土的比热容,因此油砂中含油量越高,整体升温就越快,加工成本就越低;又由于油砂不具有流动性,不同床层位置的升温速度有所区别。又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了中试反应的实验条件和热解气燃烧自供热所要求的半焦分解率、最低含油率和最高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工业化时油砂的此三项性质应满足平衡点的要求,例如,当半焦分解率为5%,含油率为10%时,热量平衡点为含水率3.7%。本研究对油砂采用不同热解方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印尼油砂适合采用固定床加热炉来进行热解,且游离水含量越高,中心加热时长就越长,当游离水含量达到10%时,中心床层温度从室温升温到100℃需要8 h,因此在工业化时,可以将游离水预先脱除,通过用烟道气干燥油砂,油砂中游离水含量应该尽量控制在0.9%以下。对热解油进行分析,轻质油占57.44%,重质油占38.79%,500℃以上的馏分占3.77%;含硫量则高达51.8 mg·g-1,属于高硫热解油。对副产物半焦、热解气等进行了分析检测,研究表明,半焦经过高温烘烧制成油砂灰后,主要成分为CaO,由于Ca含量在80%以上,可以调配成复合水泥,而且该油砂灰的粒径极细,约在10-50μm之间,刚好和复合水泥中的最佳粒径区间相吻合。同时由于油砂灰中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也可以将油砂灰应用于炼钢工业。

李素辉[6](2015)在《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整个炼油化工装置中,常减压蒸馏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常减压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直接关系着整个炼油厂的生产效益。随着原油酸值的升高,我国常减压设备的腐蚀越来越严重,腐蚀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寿命带来极大的危害,经常出现腐蚀泄漏,严重威胁着装置的正常生产。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原油加工常减压装置的生产运行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工作和生产实际开展了腐蚀机理、腐蚀案例分析、高温缓蚀剂优选、工艺防腐及材料防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提高我国常减压蒸馏装置设备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经验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通过广泛查阅、检索国内外常减压装置腐蚀与防护、设备可靠性、腐蚀监测等相关资料,深入调研、分析了我国常减压装置的使用情况,找出了常减压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开展常减压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奠定了基础。(2)根据常减压装置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分析了常减压装置的腐蚀类型,并开展了常减压低温轻油部位HCl-H2S-O2-H2O的腐蚀机理,高温硫腐蚀机理、环烷酸腐蚀机理及硫和环烷酸的综合腐蚀机理研究。(3)通过常减压低温轻油部位和高温硫和环烷酸腐蚀机理研究,结合常减压蒸馏装置设备腐蚀案例分析,找到了影响常减压装置材质腐蚀的主要因素和易腐蚀部位。(4)通过对比,工业试验,优选发现MLH-Ⅱ高温缓蚀剂对原油的环烷酸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可以降低馏分油中的酸值,有效减缓常减压装置高温重油部位的腐蚀。(5)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总结提出了低温部位选材、高温硫与环烷酸腐蚀部位选材原则。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全面系统地认识到常减压装置腐蚀机理及失效形式,进行的案例分析和防护措施研究,为解决常减压装置目前存在的腐蚀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途径,对提高常减压装置设备寿命,确保炼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炼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沙建军[7](2014)在《渣油热解结焦抑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联二萘酚为母体,利用1-溴代十二烷和1-溴代十六烷在联二萘酚分子上引入长链烷基,合成了两种联二萘酚的衍生物(C32H38O2和C36H46O2)。利用红外、元素分析、TG-DTA等方法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本文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容易分离的特点。根据TG-DTA分析,C32H38O2和C36H46O2的熔点分别为53℃和62℃,热稳定温度约为420℃。利用L-B膜天平考察了C32H38O2和C36H46O2对原油及其组分沥青质油水界面膜的影响,发现低浓度的C32H38O2和C36H46O2即可降低原油及其组分沥青质的膜压,使油水界面膜可压缩性变强,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利用界面流变仪分析了C32H38O2和C36H46O2的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质,发现C32H38O2和C36H46O2的扩张粘弹参数(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和扩张粘度)随其浓度和实验工作频率的变化规律相似。还考察了C32H38O2和C36H46O2对原油及其组分沥青质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质的影响,发现C32H38O2和C36H46O2的浓度对原油及其沥青质油水界面膜的扩张粘弹性质影响较大。考察了C32H38O2和C36H46O2对稠油的降粘作用,发现当C32H38O2和C36H46O2的添加量分别为1.0%和0.8%(均为质量分数)时,稠油的降粘率各达到17.5%和20.6%,说明C32H38O2和C36H46O2对稠油具有降粘作用。考察了克拉玛依常压渣油在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反应时间下的生焦率,发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都对渣油的生焦量产生很大影响,热解时间越长,生焦量越大,热解温度越高,生焦量越大。向渣油中添加一定量的C32H38O2和C36H46O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渣油热反应生焦,主要表现在:(1)延迟渣油生焦诱导期。(2)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达到相同生焦率所需的时间更长。

王俊敏[8](2014)在《原油胶体稳定性检测方法的评价及改进》文中研究表明原油混合既是储存、运输与生产加工的需要,又可能会使原油成本降低,进而带来经济效益。掺混过程中,原油不相容现象时有发生,会导致沥青质絮凝沉积。原油混合体系的相容性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本课题结合实验条件,以马纳原油为评价对象,采用滴扩散法(文中用FDS法表示)、界面张力法(IFT法)、质量分率电导率法(MFNC法)、分光光度法(SPM法)、激光粒度法(LSPSA法)判断马纳原油的沥青质初始沉积点(文中用PO点表示),在SPM法测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引入Y截距值、P值、SBN/IN值评价了马纳原油的稳定性,几种评价方法取得了一致结果,即马纳原油是稳定的。为了探讨混合原油相容性规律,实验又以马纳原油(MNC)为主体研究对象,两种塔里木原油(TBC2原油和TBC3原油)和催化油浆(FCCSO)为三种掺混油,采用简便准确的MFNC法和精确度高的SPM法获得混合体系的PO值,分别用相容性临界曲线、Y截距值、SBN/IN参数和P值评价了不同掺混比下原油混合时的相容性;结果发现:不稳定的兰化油浆与稳定的马纳原油混合时,随混合比的增大,PO值不断减小,掺混比为40%时不相容,其它混合比下体系是相容的,稳定性大小为:0%(马纳原油)>60%>80%>20%>0>40%>100%(FCCSO)(百分数代表掺混油占混合油样的质量比,大于零代表相容);不含沥青质,稳定性极好的塔里木2#原油与稳定的马纳原油掺混时体系PO值逐渐增大,但是在任何掺混比下,混合油都不相容,稳定性变化为:100%(TBC2)>0%(MNC)>0>60%>40%>20%>80%;塔里木3#原油与马纳原油两种稳定原油的掺混也不相容的,混合后体系的稳定性及相容性大小为0%>0>20%>80%>40%>60%。

马方义[9](2013)在《胜利混合原油及其馏分油中氯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石化企业在原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以及铵盐堵塞等问题,认识到原油中氯化物的危害日趋严重。本论文通过对电脱盐前后胜利混合原油的简单评价,考察了原油中的氯含量和氯化物的来源,弄清了原油及其馏分油中氯化物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原油的脱盐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改进措施,以期降低氯化物的危害,确保石化企业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通过对胜利混合原油中氯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的氯分布于原油的所有馏分中,且主要分布于重馏分中,轻馏分中的氯含量相对较低;原油中的氯以无机氯化物居多(>81%),而有机氯化物只占少部分(<19%);电脱盐工艺对原油重馏分中的无机氯化物脱除效果明显,但有机氯化物很难脱除。通过对比计算发现,氯含量在原油馏分中的分布具有可加和性。通过破乳剂评选实验,筛选出破乳脱盐效果较好的NS-80破乳剂,并用其进行高温电脱盐实验。采用两种电脱盐注水(循环水与新鲜水),分别考察了各种脱盐条件对混合原油脱盐效果的影响,并与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筛选得到合适的脱盐条件,可以将原油盐含量从63.56mgNaCl/L降至<3.0mgNaCl/L,满足原油加工要求。论文选取氯代苯和2,4-二硝基氯苯分别作为低沸点模型氯化物和高沸点模型氯化物,建立了管式炉加热-电量法测定氯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十几种化学助剂的氯含量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化学助剂种类及其添加量的变化对原油盐含量与脱盐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助剂对原油盐含量及脱盐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化学助剂的氯含量越高,对原油盐含量及脱盐率的影响越大。由此看出,若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大量使用含氯化学助剂提高采收率,则会大大增加炼化企业原油的脱盐难度,影响原油脱盐效果,给原油的后续加工过程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使用含氯化学助剂,尤其是油溶性的含氯助剂。

未亚平[10](2011)在《稠油热采泡沫剂性能与泡沫剂-稠油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稠油在油气资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有效开采稠油,使其成为可动用储量,是石油工业一直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热泡沫复合采油技术发展迅猛。本研究以胜利油田孤岛现场用泡沫剂DHF为模型,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Waring– Blender搅拌法对其泡沫性能进行了评价,分别考察了地层温度、硬度、矿化度、离子类型及其含量、pH值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泡沫剂最佳使用浓度为0.5%,温度为55℃时发泡沫性最强;地层水矿化度小于20000mg·L-1,硬度小于240mg·L-1, pH=8~10时使用效果较佳;地层钠离子大于200mg·L-1后即会使泡沫性能下降;钙镁离子对泡沫稳定性影响很大,且钙离子的影响大于镁离子。本研究在模拟现场驱油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稠油及其组分对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及热作用下泡沫剂对稠油界面性质、胶体稳定性、结构组成、重组分胶粒粒度的影响。实验发现:稠油的加入会降低泡沫的稳定性,且稠油轻组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大于重组分。稠油四组分中,对泡沫性能的影响按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的顺序依次递减。泡沫剂辅助蒸汽驱作用下的稠油体系,作用温度越高,界面张力越低,泡沫剂加量越多,油水界面张力就越小;通过分析热-泡沫剂-稠油体系相互作用可知,泡沫剂辅助蒸汽驱作用下,作用温度越高,沥青质聚沉起始点越低,稠油的沥青质含量增多,胶质/沥青质比值降低,沥青质分子量越大,导致体系的胶体稳定性变差;泡沫剂加量越多,稠油沥青质聚沉起始点增高,沥青质的含量降低,油样的胶质与沥青质的比值增大,沥青质分子量减小,稠油胶体体系的胶体稳定性变好,更有助于油的流动而提高驱油效率。相对驱油剂而言,泡沫剂对稠油流变性影响较小。在对现场用剂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高效泡沫体系,该类体系由起泡剂、稳泡剂及助剂组成,低温泡沫性能为发泡体积660mL,半衰期250s,高温泡沫性能为发泡体积350 mL,半衰期175s,低温性能明显优于现场用剂,高温性能与现场用剂相当。

二、Study of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of Vacuum Residual Fractions from Iranian Light Crude Oi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f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of Vacuum Residual Fractions from Iranian Light Crude Oil(论文提纲范文)

(1)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1.1.2 石油烃降解菌
        1.1.3 石油烃降解菌群
    1.2 石油烃降解菌群降解溢油的影响因素
        1.2.1 石油烃的理化性质
        1.2.2 石油烃降解菌的种类
        1.2.3 温度
        1.2.4 营养条件
        1.2.5 氧的含量
        1.2.6 酸碱环境
        1.2.7 盐度
        1.2.8 生物表面活性剂
    1.3 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的载体
        1.3.1 无机材料
        1.3.2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3.3 合成高分子材料
        1.3.4 复合载体材料
        1.3.5 可漂浮载体材料
    1.4 动力学研究
        1.4.1 吸附动力学
        1.4.2 降解反应动力学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与降解性能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
        2.2.1 石油烃降解菌的特性分析
        2.2.2 石油烃降解菌显微镜形态观察
        2.2.3 16S rDNA测定
        2.2.4 生理生化鉴定
        2.2.5 菌群的复配
    2.3 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因素
        2.3.1 温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2 盐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3 菌群耐盐性的提升
        2.3.4 pH值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5 溶解氧对菌群的影响
        2.3.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群的降解效果影响
    2.4 鼠李糖脂协同菌群降解溢油的作用机制
        2.4.1 Rha的分离纯化
        2.4.2 pH值对Rha增溶烷烃的影响
        2.4.3 Rha的临界胶束浓度
        2.4.4 Rha对细胞表面的疏水性的影响
        2.4.5 菌群的降解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漂浮载体的制备与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的性能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可漂浮的SA/PV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3.2.1 可漂浮的大孔SA/PVA载体的制备
        3.2.2 SA/PVA载体的吸附性能
        3.2.3 SA/PVA载体的FTIR光谱
        3.2.4 SA/PVA载体的疏水性
        3.2.5 SA/PVA载体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3.2.6 SA/PVA载体的传质性能
        3.2.7 接种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2.8 SA/PVA载体的生物亲和性
        3.2.9 固定化与游离态菌群的降解效果比较
    3.3 可漂浮的RMPL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3.3.1 可漂浮的RMPLA微球的接枝聚合
        3.3.2 RMPLA载体的吸附性能
        3.3.3 RMPLA载体的FTIR光谱
        3.3.4 RMPLA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3.3.5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
        3.3.6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原油
    3.4 可漂浮的Fe_3O_4StMD磁性载体制备及处理油船洗舱水
        3.4.1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性能
        3.4.2 Fe_3O_4StMD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3.4.3 Fe_3O_4StMD载体的X射线衍射
        3.4.4 Fe_3O_4St/MAA/DVB载体的磁性
        3.4.5 Fe_3O_4St/MAA/DVB载体固定化菌群
        3.4.6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机理分析
        3.4.7 Fe_3O_4StMD载体的石油降解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AHs及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富集检测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胶束形成剂与形成胶束的关键因素
        4.2.1 胶束形成剂的优选
        4.2.2 胶束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4.3 Fe_3O_4MNG@CTAB富集检测材料的表征测试
        4.3.1 VSM表征磁性强度
        4.3.2 Zeta电位测试胶束的形成过程
        4.3.3 FTIR表征官能团的变化
        4.3.4 XRD表征颗粒的粒径
        4.3.5 SEM表征材料的形貌
    4.4 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离子强度和pH值
        4.4.2 吸附平衡时间
        4.4.3 解吸附溶解和解吸附时间
    4.5 方法学验证
    4.6 菲的菌群降解中间产物分析及代谢途径解析
        4.6.1 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色谱分析
        4.6.2 菲的菌群降解途径解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定化菌群的吸附动力学与降解动力学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5.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2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动力学
        5.2.1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平衡
        5.2.2 吸附速率动力学
        5.2.3 表观活化能
        5.2.4 粒子内扩散动力学模型
    5.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1 底物降解速率方程
        5.3.2 游离态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4 生物降解的限速步骤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说明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稠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催化裂解机理以及含氧化合物对粘度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稠油开采现状概述
    1.3 均相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粘中的研究
        1.3.1 水溶性过渡金属无机盐
        1.3.2 油溶性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
        1.3.2.1 过渡金属羧酸盐类催化剂
        1.3.2.2 过渡金属磺酸盐类催化剂
        1.3.3 离子液体
    1.4 非均相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粘中的研究
        1.4.1 零价过渡金属
        1.4.2 过渡金属氧化物
        1.4.3 其它含过渡金属的非均相催化剂
        1.4.4 含过渡金属固体酸催化剂
    1.5 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稠油水热催化裂解应用的发展中所存在问题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稠油中含硫化合物在M-Fe_2O_4(111)表面裂解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理论计算模拟理论、软件及方法简介
        2.2.1 密度泛函理论
        2.2.2 Material Studio软件
        2.2.3 VASP软件
        2.2.4 NEB方法寻找反应过渡态
    2.3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2.4 CH_3SCH_3分子在Fe_3O_4(111)表面分解机理研究
        2.4.1 Fe_3O_4(111)晶面、H_2O分子、CH_3SCH_3分子结构模型建立及优化
        2.4.2 H_2O分子和CH_3SCH_3分子在Fe_3O_4(111)表面的单分子吸附-解离
        2.4.3 不同H_2O存在形式下CH_3SCH_3在Fe_3O_4(111)表面的吸附-解离
        2.4.4 CH_3SCH_3与H_2O气相反应中C-S键断裂过程
        2.4.5 CH_3SCH_3的分解机理
    2.5 四氢噻吩、噻吩在Fe_3O_4(111)表面吸附-裂解机理研究
        2.5.1 四氢噻吩、噻吩结构优化及在Fe_3O_4(111)表面的单分子吸附情况
        2.5.2 四氢噻吩在Fe_3O_4(111)表面的吸附-分解机理研究
        2.5.3 噻吩在Fe_3O_4(111)表面的吸附-分解机理研究
    2.6 CH_3SCH_3在M-Fe_2O_4(111)表面吸附及分解机理研究
        2.6.1 M-Fe_2O_4(111)稳定晶面的确定
        2.6.2 M-Fe_2O_4(111)表面CH_3SCH_3单分子吸附分解过程
        2.6.3 CH_3SCH_3在M-Fe_2O_4(111)表面的吸附-分解
        2.6.4 CH_3SCH_3在M-Fe_2O_4(111)表面的分解机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Fe_2O_4在含S模型化合物裂解和稠油降粘中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中所涉及试剂和仪器
    3.3 M-Fe_2O_4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3.3.1 M-Fe_2O_4催化剂的合成
        3.3.2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3.4 M-Fe_2O_4在含C-S键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中的应用研究
        3.4.1 实验设置
        3.4.2 样品GC-MS测试
        3.4.3 Fe_3O_4 对不同含C-S键模型化合物裂解反应
        3.4.4 M-Fe_2O_4催化剂对乙硫醚的催化裂解作用对比
    3.5 M-Fe_2O_4催化剂在稠油原位改质中的应用研究
        3.5.1 M-Fe_2O_4催化剂对胜利稠油的粘度影响
        3.5.2 反应前后油样四组分分析
        3.5.3 反应前后油样红外光谱分析
        3.5.4 元素分析
        3.5.5 反应前后油样中酸含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稠油中含氧化合物对粘度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3 含氧组分的引入对稠油性质的影响
        4.3.1 氧化过程中稠油油样粘度和酸值变化
        4.3.2 塔河稠油油样氧化前后C,H,N,S,O 元素含量分析
        4.3.3 塔河稠油油样氧化前后族组成分析
    4.4 氧化前后稠油油样中酸性组分性质分析
        4.4.1 油样中酸性组分的提取
        4.4.2 氧化前后油样中酸性组分红外光谱分析
        4.4.3 氧化前后塔河油样中酸性组分组成分析
        4.4.4 氧化前后油样中酸性组分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4.5 高温裂解降粘反应对氧化前后稠油油样性质影响
        4.5.1 高温裂解反应对原油和氧化后油样粘度和元素含量影响
        4.5.2 高温热裂解过程对原油和氧化原油四组分分布和气体组成的影响
        4.5.3 氧化前和氧化后油样高温高压反应前后酸性组分组成分析
    4.6 稠油中含氧化合物对其粘度影响机理
    4.7 稠油中含氧化合物裂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4.7.1 有机酸分解理论计算
        4.7.1.1 理论模拟计算方法及参数
        4.7.1.2 羧酸不同裂解过程反应机理
        4.7.1.3 不同碳链长度羧酸的裂解机理研究
        4.7.2 含氧酸模型化合物(十八酸)的分解研究
        4.7.2.1 十八酸在铜基催化剂上裂解实验研究
        4.7.2.2 催化剂在十八酸裂解反应中作用机理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塔河稠油化学降粘剂优选及降粘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稠油的分类及特点
        1.1.1 稠油的特点
        1.1.2 稠油的分类
    1.2 稠油开采常用降粘方法
        1.2.1 掺稀降粘方法
        1.2.2 加热降粘方法
        1.2.3 稠油改质降粘方法
        1.2.4 化学降粘
        1.2.5 各类降粘方法综合评价
    1.3 化学降粘剂研究进展
        1.3.1 水溶性降粘剂
        1.3.2 油溶性降粘剂
    1.4 化学降粘剂的发展趋势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塔河稠油物化性质及高粘机理研究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实验及测定方法
        2.2.1 稠油流变性能分析
        2.2.2 稠油粘温特征分析
        2.2.3 稠油酸值的测定
        2.2.4 稠油及其四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2.2.5 稠油四组分分离实验
        2.2.6 稠油四组分与粘度的关系测定
        2.2.7 掺稀油实验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稠油的流变性能
        2.3.2 稠油的粘温特征
        2.3.3 稠油酸值测定结果
        2.3.4 稠油及其四组分的红外光谱图
        2.3.5 稠油四组分分析
        2.3.6 稠油四组分与粘度的关系
        2.3.7 掺稀油降粘效果
        2.3.8 塔河油田地层水样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降粘剂筛选及配方优化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
    3.2 实验及测定方法
        3.2.1 降粘剂溶液性能测定
        3.2.2 降粘剂溶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测定
        3.2.3 降粘剂溶液的抗盐性能测定
        3.2.4 降粘剂活性分子的防膨性能及絮凝性能测定
        3.2.5 降粘剂溶液正交复配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降粘剂溶液性能评价
        3.3.2 降粘剂溶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测定结果
        3.3.3 降粘剂溶液的抗盐性能评价
        3.3.4 降粘剂溶液的粘土抑制性能评价
        3.3.5 降粘剂溶液的絮凝实验评价
        3.3.6 降粘剂溶液复配对原油流变性能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降粘剂降粘规律及配伍性研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材料
    4.2 实验及测定方法
        4.2.1 油水比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影响的测定方法
        4.2.2 温度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影响的测定方法
        4.2.3 复配降粘剂浓度对降粘效果影响的测定方法
        4.2.4 矿化度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影响的测定方法
        4.2.5 pH值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影响的测定方法
        4.2.6 复配降粘剂分散原油能力测定方法
        4.2.7 复配降粘剂自然沉降脱水能力测定方法
        4.2.8 复配降粘剂二次降粘能力测定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油水比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的影响
        4.3.2 温度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的影响
        4.3.3 复配降粘剂浓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4.3.4 矿化度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的影响
        4.3.5 pH值对复配降粘剂降粘效果的影响
        4.3.6 复配降粘剂分散原油效果
        4.3.7 复配降粘剂自然沉降脱水效果
        4.3.8 复配降粘剂二次降粘能力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催化油浆的性质
    1.3 催化油浆的处理工艺
        1.3.1 催化油浆减压蒸馏工艺
        1.3.2 催化油浆加氢精制工艺
        1.3.3 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联合工艺
        1.3.4 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组合工艺
        1.3.5 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
    1.4 催化油浆的应用领域
        1.4.1 作为FCC进料进行回炼
        1.4.2 生产芳烃橡胶填充油
        1.4.3 生产沥青改性剂
        1.4.4 用作溶剂脱沥青强化剂
        1.4.5 用作生产针状焦的原料
        1.4.6 用作制备碳素纤维材料的原料
        1.4.7 用作制备炭黑的原料
        1.4.8 生产导热油
        1.4.9 生产石油芳烃增塑剂
        1.4.10 制备石油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催化油浆单级萃取实验
    2.1 单级萃取实验原料及性质
        2.1.1 兰州炼化催化油浆的性质
        2.1.2 糠醛的基本性质
    2.2 实验装置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装置图
    2.3 实验操作步骤
        2.3.1 催化油浆单级萃取实验
        2.3.2 萃取相和萃余相溶剂回收实验
        2.3.3 萃余(取)油四组分分析
    2.4 实验分析方法及实验结果
        2.4.1 萃取剂的选择
        2.4.2 萃取温度对单级萃取实验的影响
        2.4.3 剂油质量比对单级萃取实验的影响
    2.5 催化油浆萃取所得萃余油和萃取油其他部分性质
        2.5.1 密度
        2.5.2 残炭值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催化油浆连续萃取及产品分析
    3.1 连续萃取实验原料及其性质
        3.1.1 稀释-过滤催化油浆组成
        3.1.2 稀释-过滤催化油浆其它性质
    3.2 实验仪器设备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装置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连续逆流填料萃取塔操作步骤
        3.3.2 运动粘度测定方法
        3.3.3 闪点测定方法
        3.3.4 灰分测定方法
        3.3.5 水分测定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连续萃取稳态分析
        3.4.2 连续萃取剂油质量比的确定
        3.4.3 萃余油产品分析
        3.4.4 萃取油产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糠醛萃取油制备环保芳烃油实验研究
    4.1 实验装置及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糠醛萃取油溶剂脱沥青
        4.2.2 萃余油中PCAs含量检测
    4.3 糠醛萃取油直接单级萃取
        4.3.1 萃取剂的选择
        4.3.2 萃取温度的确定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4 二次萃取实验方案
    4.4 糠醛萃取油脱沥青实验研究
        4.4.1 脱沥青油收率
        4.4.2 脱沥青油组成分析及PCAs含量测定
    4.5 脱沥青油单级萃取产品中PCAs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4.5.1 萃余油PCAs含量的测定
        4.5.2 萃取油PCAs含量的计算
    4.6 萃取剂及萃取温度的确定
        4.6.1 萃取温度的选择
        4.6.2 萃取剂的筛选
    4.7 以糠醛作萃取剂为例研究脱沥青油二次萃取
        4.7.1 实验平行性验证
        4.7.2 剂油质量比对萃取实验的影响
    4.8 实验方案确定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特细油砂热解中试产物分析及热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世界能源消费形势
        1.1.2 中国能源消费形势与石油及其产品需求预测
        1.1.3 非常规能源概述
        1.1.4 世界原油质量变化趋势
        1.1.5 中国非常规原油资源现状
    1.2 油砂资源及加工利用情况
        1.2.1 油砂资源概况
        1.2.2 油砂的开采方法
        1.2.3 油砂沥青的分离方法
        1.2.4 油砂沥青的加工方法与工艺
        1.2.5 课题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油砂含水率测定
        2.2.2 沥青质的提取以及油砂含油率的测定
        2.2.3 油砂油四组分分离及含量测定
        2.2.4 热解油酸值测定
        2.2.5 油砂的元素分析
        2.2.6 油砂的形貌分析
        2.2.7 热解油运动粘度的测定
        2.2.8 热解油实沸点测定
        2.2.9 热解油硫含量测定
        2.2.10 热解油含氮量测定
        2.2.11 热解油铜腐测定
        2.2.12 热解油密度测定
        2.2.13 油砂灰颗粒密度与堆积密度测定
        2.2.14 半焦粒度的测定
第三章 油砂中试热解干馏炉模拟计算
    3.1 引言
    3.2 中试试验加热炉简述及热量简算
    3.3 油砂热解中试热量平衡计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试条件对于热解产物的影响
    4.1 小试实验结果与中试条件简述
    4.2 中试实验
        4.2.1 第一组(中试热解时长18h)典型实验数据
        4.2.2 第二组(中试热解时长23.5h)典型实验数据
        4.2.3 第三组(中试热解时长28h)典型实验数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尼油砂及热解油基本性质测定
    5.1 油砂含水、含油率
    5.2 油砂的元素组成
    5.3 油砂的形貌特征
    5.4 热解油酸值
    5.5 热解油四组分含量
    5.6 热解油运动粘度
    5.7 热解油实沸点
    5.8 热解油含硫量
    5.9 热解油含氮量
    5.10 热解油铜腐
    5.11 热解油密度
    5.12 半焦烧失率
    5.13 油砂灰颗粒密度
    5.14 不同加工工艺下的半焦粒径
第六章 环保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6.1 环保可行性分析
        6.1.1 热解半焦的处理
        6.1.2 裂化气的利用
        6.1.3 产物水的处理
    6.2 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和作者简介

(6)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课题来源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含酸重油加工常减压装置概况
        1.4.1 国外含硫含酸重油加工常减压装置现状
        1.4.2 环烷酸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1.4.3 含硫重油加工腐蚀与防护现状
第二章 洛阳石化常减压装置概况
    2.1 工艺原理
        2.1.1 电脱盐原理
        2.1.2 蒸馏原理
        2.1.3 化工助剂的作用机理
    2.2 技术特点
        2.2.1 装置特点
        2.2.2 技术改造
    2.3 工艺流程
    2.4 主要容器设备设计参数及材质
第三章 常减压蒸馏装置设备腐蚀状况
    3.1 低温部位腐蚀现状及分析
    3.2 高温部位腐蚀现状及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常减压装置腐蚀机理研究
    4.1 低温轻油部位HCL-H_2S-O_2-H_2O的腐蚀
        4.1.1 影响因素分析
        4.1.2 腐蚀过程分析
    4.2 硫腐蚀和环烷酸腐蚀
        4.2.1 硫腐蚀分析
        4.2.2 环烷酸腐蚀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常减压装置防腐措施
    5.1 常减压装置重点腐蚀部位
        5.1.1 常压装置重点腐蚀部位
        5.1.2 减压装置重点腐蚀部位
    5.2 工艺防腐措施
        5.2.1 原油注碱工艺
        5.2.2 电脱盐
        5.2.3 塔顶低温系统的腐蚀控制
        5.2.4 高温缓蚀剂的优选与应用效果
        5.2.5 腐蚀在线检测
        5.2.6 工艺控制
        5.2.7 工艺防腐管理
    5.3 材料防腐
        5.3.1 材料耐蚀性能的现场评定
        5.3.2 低温部位选材
        5.3.3 高温硫与环烷酸腐蚀部位选材
        5.3.4 防腐涂料应用效果跟踪
    5.4 其他防腐措施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渣油热解结焦抑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渣油胶体体系
        1.3.1 渣油的胶体结构模型
        1.3.2 渣油胶体体系的多分散性
        1.3.3 沥青质分散剂与渣油胶体稳定性的改善
    1.4 渣油热转化体系中第二液相及其表征
    1.5 渣油热转化体系中相分离与生焦诱导期关系
    1.6 渣油热转化体系中的相分离及生焦历程
    1.7 沥青质的性质及沉积
        1.7.1 沥青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1.7.2 沥青质沉积的机理及危害
        1.7.3 影响沥青质沉积的因素
        1.7.4 渣油各组分匹配与沥青质沉积
    1.8 稠油降粘技术
    1.9 原油活性组分的界面扩张粘弹性研究
    1.10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概述
    2.1 实验原料及性质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主要实验方法
        2.4.1 联二萘酚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2.4.2 联萘酚衍生物对原油及其沥青质的 π-A/A_o等温曲线影响
        2.4.3 联萘酚衍生物扩张粘弹性质
        2.4.4 联二萘酚衍生物对稠油的降粘作用
        2.4.5 渣油热反应生焦率的测定
第三章 联二萘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3.1 C_(32)H_(38)O_2和C_(36)H_(46)O_2的合成
    3.2 红外表征
    3.3 元素分析
    3.4 TG-DTA分析
    3.5 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联二萘酚衍生物对原油及沥青质表面膜压的影响
    4.1 引言
    4.2 原油及沥青质的 π-A/A_o等温曲线
    4.3 联萘酚衍生物对原油及沥青质 π-A/A_o等温曲线的影响
        4.3.1 联二萘酚衍生物浓度对原油及沥青质 π-A/A_o等温曲线的影响
        4.3.2 同浓度的联二萘酚衍生物对原油及沥青质的 π-A/A_o等温曲线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联萘酚衍生物与原油及沥青质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基础
    5.3 C_(32)H_(38)O_2和C_(36)H_(46)O_2的扩张粘弹性质
    5.4 原油及其组分沥青质的扩张粘弹性质
    5.5 C_(36)H_(46)O_2浓度对原油及沥青质扩张粘弹性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联萘酚衍生物对渣油热解生焦的抑制作用
    6.1 引言
    6.2 联萘酚衍生物对稠油的降粘作用
        6.2.1 C_(32)H_(38)O_2对稠油的降粘作用
        6.2.2 C_(36)H_(46)O_2对稠油的降粘作用
        6.2.3 油样各组分平均分子量
    6.3 联萘酚衍生物对沥青质的作用
    6.4 联萘酚衍生物对生焦的抑制作用
        6.4.1 联萘酚衍生物对生焦率的影响
        6.4.2 热反应体系中焦的显微镜分析
        6.4.3 热反应体系中焦的SEM分析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原油胶体稳定性检测方法的评价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重油胶体体系的胶核
        1.2.2 重油的胶体体系
        1.2.3 影响原油胶体稳定性(相容性)的因素
        1.2.4 胶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1.2.5 稳定性/相容性预测参数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油样及性质
    2.2 主要实验试剂
    2.3 实验设备及装置
    2.4 混合体系的制备
    2.5 原油及混合油PO点判断方法
        2.5.1 FDS法实验步骤
        2.5.2 IFT法操作步骤
        2.5.3 MFNC法测定步骤
        2.5.4 SPM法
        2.5.5 LSPSA法
第三章 胶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3.1 现有评价方法测定马纳原油的PO值
        3.1.1 FDS法判断马纳原油PO点
        3.1.2 IFT法测定沥青质CMC和马纳原油PO值
        3.1.3 MFNC法测定马纳原油PO值
        3.1.4 SPM法估算原油的稳定性参数
        3.1.5 LSPSA法测量马纳原油中沥青质颗粒形态和尺寸
    3.2 马纳原油稳定性的评价
        3.2.1 PO值判断
        3.2.2 Y截距值
        3.2.3 SBN/IN参数
        3.2.4 P值法
    3.3 小结
第四章 混合原油的相容性
    4.1 MFNC法在评价混合原油相容性中的应用
        4.1.1 PO值判断原油稳定性
        4.1.2 相容性临界线判断稳定性及相容性的结果
    4.2 SPM法在预测混合油相容性中的应用
        4.2.1 Y截距预测法
        4.2.2 SBN/IN参数法
        4.2.3 P值法预测结果
    4.3 小结
第五章 分散沥青质的模型溶剂
    5.1 模型溶剂的提出
    5.2 混合溶解度参数
    5.3 实验过程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胜利混合原油及其馏分油中氯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原油中氯化物的简介
        1.2.1 原油中氯化物的来源
        1.2.2 原油中氯化物的分布
        1.2.3 原油中氯化物的危害
    1.3 原油中氯化物的分析
        1.3.1 原油中无机氯化物的分析
        1.3.2 原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分析
        1.3.3 原油中总氯含量的分析
    1.4 原油中氯化物的脱除及防腐
        1.4.1 无机氯化物的脱除
        1.4.2 有机氯化物的脱除
        1.4.3 氯化物腐蚀控制措施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无机氯含量的测定
        2.1.1 仪器原理
        2.1.2 测定方法及计算公式
    2.2 有机氯含量的测定
        2.2.1 工作原理
        2.2.2 测定方法及计算公式
    2.3 电脱盐试验方法
        2.3.1 工作原理
        2.3.2 操作方法
第三章 胜利混合原油中氯化物的分布研究
    3.1 原油的基本性质
    3.2 混合原油窄馏分油中氯化物的分布
    3.3 混合原油宽馏分油中氯化物的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原油中氯化物的脱除
    4.1 破乳剂评价试验
        4.1.1 瓶试法筛选破乳剂
        4.1.2 破乳剂复评
    4.2 高温电脱盐试验
        4.2.1 单因素实验
        4.2.2 正交实验
    4.3 小结
第五章 氯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5.1 管式炉加热-电量法定氯简介
        5.1.1 方法原理及计算公式
        5.1.2 以氯代苯为低沸点模型氯化物
        5.1.3 以2,4-二硝基氯苯为高沸点模型氯化物
    5.2 管式炉加热-电量法定氯的可行性研究
        5.2.1 以氯代苯为低沸点模型氯化物实验结果
        5.2.2 以2,4-二硝基氯苯为高沸点模型氯化物实验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化学助剂对混合原油脱盐的影响
    6.1 化学助剂中氯含量的测定
    6.2 化学助剂对原油盐含量的影响
    6.3 化学助剂对原油脱盐的影响
    6.4 原油脱盐问题分析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稠油热采泡沫剂性能与泡沫剂-稠油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泡沫驱油技术国内外研究与进展
        1.2.1 泡沫驱油技术国外研究进展
        1.2.2 泡沫驱油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1.2.3 热力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在三次采油的应用及技术优势
    1.3 泡沫理论在油田上的应用
        1.3.1 泡沫驱油体系的组成
        1.3.2 泡沫的产生和衰变机理
        1.3.3 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1.3.4 泡沫与稠油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3.5 泡沫驱油的数学模型研究
    1.4 泡沫剂性能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
        1.4.1 泡沫剂性能评价指标
        1.4.2 泡沫性能评价方法
        1.4.3 影响泡沫稳定性因素分析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泡沫剂性能影响因素及规律考察
    2.1 实验仪器及方法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泡沫剂浓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3 地层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4 地层水矿化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5 地层水硬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6 地层水 pH 值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7 地层水离子类型及含量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7.1 钠离子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7.2 钙镁离子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2.8 驱油剂对泡沫剂性能的影响
        2.8.1 室温条件(25℃)下驱油剂对泡沫性能影响考察
        2.8.2 低温(65℃)下驱油剂对泡沫剂性能影响考察
        2.8.3 高温(90℃)下驱油剂对泡沫性能影响考察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油及其组分对泡沫剂性能影响分析
    3.1 实验仪器及方法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2 原油对泡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3 原油馏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3.1 小于180℃原油馏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3.2 180-360℃原油馏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3.3 原油轻组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3.4 重组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3.5 原油轻/重组分对泡沫性能影响的比较
    3.4 原油四组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4.1 胶质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4.2 沥青质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4.3 饱和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4.4 芳香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3.4.5 四组分对泡沫体系性能影响对比分析
    3.5 现场原油对泡沫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5.1 孤岛原油四组分分析
        3.5.2 孤岛原油四组分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作用下泡沫剂对原油结构组成及性能影响分析
    4.1 主要实验方法及流程
        4.1.1 油水界面张力测定原理及方法
        4.1.2 稠油沥青质聚沉起始点测定原理及方法
        4.1.3 稠油结构组成测定原理及方法
        4.1.4 稠油重组分胶粒粒度测定原理及方法
        4.1.5 稠油流变性测定原理及方法
        4.1.6 稠油粘度的测定
    4.2 热作用下泡沫剂对稠油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4.2.1 不同作用温度下泡沫剂对稠油界面性质的影响
        4.2.2 泡沫剂用量对稠油界面性质的影响
    4.3 泡沫剂对稠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4.3.1 作用温度对原油沥青质聚沉起始点的影响
        4.3.2 泡沫剂用量对稠油沥青质聚沉起始点的影响考察
    4.4 泡沫剂对稠油结构组成的影响
        4.4.1 作用温度对稠油结构组成的影响
        4.4.2 泡沫剂用量对稠油结构组成的影响
    4.5 泡沫剂对稠油重组分胶粒粒度的影响
        4.5.1 作用温度对稠油沥青质分子量的影响考察
        4.5.2 泡沫剂用量对稠油沥青质分子量的影响考察
    4.6 热/泡沫剂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
    4.7 泡沫剂对驱油剂驱油效果的影响
        4.7.1 泡沫剂对驱油剂降低稠油粘度效果的影响
        4.7.2 驱油剂存在下泡沫剂降低稠油界面张力效果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泡沫驱油体系研制及性能评价
    5.1 起泡剂的筛选
    5.2 稳泡剂的筛选
    5.3 新型泡沫剂性能评价
        5.3.1 常温条件下泡沫性能评价
        5.3.2 高温泡沫剂性能评价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Study of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of Vacuum Residual Fractions from Iranian Light Crude Oil(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D]. 张少君.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2]稠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催化裂解机理以及含氧化合物对粘度影响机制研究[D]. 李晨.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塔河稠油化学降粘剂优选及降粘效果评价[D]. 马妮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D]. 常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特细油砂热解中试产物分析及热集成技术研究[D]. 李贵梅.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6(05)
  • [6]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D]. 李素辉.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7]渣油热解结焦抑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沙建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8]原油胶体稳定性检测方法的评价及改进[D]. 王俊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9]胜利混合原油及其馏分油中氯的分析研究[D]. 马方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10]稠油热采泡沫剂性能与泡沫剂-稠油作用机制研究[D]. 未亚平.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伊朗轻质原油真空渣油馏分油水界面张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