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强调南亚需要和平(论文文献综述)
胡水君[1](2021)在《亚洲世纪与中国的南亚战略:文本分析和文化观察》文中认为亚洲世纪正在到来。这不仅需要中国复兴,也需要亚洲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均衡兴起。基于政治文本比较来看,毛泽东更多地从政治角度考量南亚,即使涉及历史文化交往,也主要将南亚放在全世界的集团或阵营中予以权衡;邓小平在政治思考之外,明显增强了经济因素,倾向于从亚洲崛兴和人类发展高度对南亚作总体战略审视;而习近平在政治和经济考虑之外,看上去还加重了亚洲文明和南亚文化的视角。亚洲世纪的到来,不仅具有国际政治变革和亚洲经济强盛意义,也具有亚洲文明复兴和东方智慧崛起意味。亚洲文明振兴和东方文化复兴,应成为亚洲世纪到来的基本量度。迎接亚洲世纪的到来,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需要自觉担负起亚洲文明复兴的历史使命。
李涛[2](2021)在《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1-1963)》文中指出冷战的全球化开始后,美国对东方阵营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在南亚地区寻求与印度合作未果后,转向通过与巴基斯坦结盟来进行支撑。肯尼迪政府不同于前任政府,其南亚的政策目标是整合印巴对抗东方阵营,为此调整了南亚政策。1962年中印边境发生军事冲突在客观上为肯尼迪政府调整对巴政策提供了动力。肯尼迪政府在权衡后认为军事援助印度的风险可控-即可以在大幅度密切美印关系的同时,继续维持与巴的同盟关系,同时承受一定时期内美巴关系复杂化的代价。最终美国不顾巴基斯坦的反对向印提供军事援助试图拉近美印关系,并引发了美巴关系危机。由于美巴相互需求的基础仍然牢固,美国也在对印援助中保持克制,美巴关系在经历风波后大致恢复并继续保持大体稳定。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力图依据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外交文件集和相关决策者的回忆录,来试图还原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政策的调整及其动因。特别是中印边境冲突爆发之后,肯尼迪在面对南亚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以及各方不同的反馈信息和意见时,如何在复杂形势下抓住转瞬即逝的可能促进美印关系走近的机遇。过往的研究往往较多关注美国对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的结果,忽视肯尼迪本人的政治理念偏好及第三世界观,地区局势变化以及肯尼迪认知、决策在其中的适应过程,从而忽略肯尼迪具体的对南亚政策进行调整的利弊权衡的复杂决策过程。探究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政策决策思维的复杂性,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决策背景的复杂性,以及政策实施结果的复杂性正是本文的初衷所在。
王宇[3](2021)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研究》文中提出冷战开始后,世界处于两极对抗时代。南亚原本处于冷战边缘地带,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越南独立运动的发展,促使该地区成为保卫“自由世界”的堡垒。美国拉拢印度遏苏反共失败后,将目光转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反共坚决、支持美国遏制苏联的政策,在伊斯兰国家有一定影响力,可以帮助美国抵御苏联对中东的“入侵”。艾森豪威尔政府出于保护美国利益的目的,需要把巴基斯坦纳入美国在全球的遏苏反共体系。在国务卿杜勒斯谋划的反共的“北层防御计划”里,巴基斯坦是重要一员。因此杜勒斯积极推动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项目的通过,促进美巴两国结盟。1954年,美国通过对巴基斯坦援助政策,并开始实施。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粮食援助标志着经济援助的开始,军事援助则始于1954年秋。军事援助以武器装备为主,包括战机、坦克、导弹和雷达等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经济援助主要包括紧急救济援助和改善民生状况,包括援建管井、大坝和粮仓等。从1953年至1960年艾森豪威尔任期结束,美对巴共援助12亿美元。在教育和文化方面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也提供了援助,帮助巴基斯坦培养了数百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双方还互派交流人员。援助表现出诸多特征,比如经援额度高于军援、援助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军援有明显的阶段性。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密切了美巴两国关系,推动了两国结盟。在巴基斯坦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后,美国围堵苏联的冷战链完成,实现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初始目的。巴基斯坦通过接受美国援助达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权稳定、应对印度的威胁等目的,但通货膨胀、军人干政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南亚由冷战边缘变为冷战战场,印巴两国分道扬镳,导致南亚地区呈现两极化特点。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并间接导致了阿富汗战争的爆发。冷战格局也受到一定影响,苏巴、中巴关系受阻,中东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发言权被削弱,巴基斯坦在亚非不结盟国家信誉受损、地位下降。
姜彦杨[4](2020)在《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地缘思想的视角》文中指出南亚与中国西部接壤,是中国贸易和发展的合作伙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地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和南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不断深入,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的影响日益凸显。马克思和恩格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以及西方学者均对地缘因素进行了深刻分析,形成了诸多地缘思想,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基于以上地缘思想展开。中国同南亚的交往源远流长,追溯中国和南亚交往历史,探寻中国和南亚交往历程,分析中国和南亚交往现状,进一步对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和对策展开研究。当前,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南亚地缘优势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另一方面,由南亚地缘因素所产生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的推进。其中,“一带一路”在南亚推进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具有破坏政治稳定倾向、阻碍经济发展倾向和威胁地区安全倾向三个方面。这些不利因素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从政治方面看,南亚地区国内政局不稳定、跨界民族问题不断以及域内外大国间的博弈;从经济方面看,南亚地区经济水平总体落后、域内合作往来低效、域外经贸活动受限:从安全方面看,南亚地区暴力恐怖事件频发、外交环境遭遇破坏、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针对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首先要坚持平等权力观,开创政治新局面:深化交流对话机制,增强政治互信;重塑跨界民族关系,促进民心相通;摒弃“零和博弈”思想,实现政策沟通。其次是要坚持共同利益观,促进经济一体化:消除贫困经济根源,带动经济发展;深化区域交流机制,推动合作共赢;加强多边合作互动,促进互联互通。最后是要坚持综合安全观,构建安全共同体:发挥联合反恐机制,打击暴恐势力;打造良好外交平台,实现开放包容;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保障信息安全。总之,中国应与南亚国家深化合作,共同面对南亚地缘因素带来的风险,一起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为实现地区共同繁荣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李梦竹[5](2020)在《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印度外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对印度次大陆甚少关注。二战期间,美国开始关注印度次大陆,希望其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国一方。但由于此时印度次大陆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美国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少。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独立。此时美国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第一次柏林危机后,美苏争夺的重点是双方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带,即亚非拉等不发达国家。此后,美国对印度的关注度不断上升。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需要确立新的美国对印度外交政策。本文运用一手档案资料,力图揭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外交政策确立及调整的动因与进程。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美国对印度外交政策的起源。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印(度)在克什米尔争端、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等问题上都存在分歧。虽然美国后来给予印度经济援助,但依然无法缓和美印(度)之间的摩擦。可见,印度独立初期,美印(度)关系就已经出现不和谐音符。第二部分阐述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确立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动因和进程。在国际方面,中美之间的尖锐矛盾和苏联对印度的态度转变,使得印度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地位有所提升,美国企图拉拢印度进入西方阵营。但是,印度在冷战中的中立态度令美国不满。美国开始接近与印度有历史纠葛的巴基斯坦,迫使印度改变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国内方面,美国的财政状况和决策层的外交思想实际上也影响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形成。1954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题为“美国对南亚政策”的NSC5409号文件,标志着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外交政策的正式确立。第三部分论述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动因和进程。在执行NSC5409号文件的过程中,美印(度)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这一时期,美印(度)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对印度援助规模扩大、印度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国内舆论导向和艾森豪威尔的看法发生转变。1957年和1959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先后通过了题为“美国对南亚政策”的NSC5701号文件和NSC5909/1号文件,标志着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完成了对印度外交政策的调整。
王鑫[6](2020)在《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但是,印度却始终没有做出正面回应,非常消极甚至提出反对意见。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成来看,印度占据了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也需要印度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全面的成功。在南亚地区,印度一贯抱有地区霸权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从尼赫鲁时期印度就开始制定了地区霸权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不断演变,地区霸权主义思想日渐加重,客观上印度也确实成为了南亚地区的霸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使得印度在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评估时处于特殊的认知基础之上。印度认为南亚地区的国家都必须服从印度的战略安排,其主权与安全政策都是凌驾于各邻国自身主权与战略之上的。因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是非常消极的,认为这侵犯了印度的主权、安全及大国崛起的战略。基于这些消极认知,印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邻国优先”政策、南亚次区域合作和“季风计划”,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入手,试图加强对南亚地区的控制,确保南亚霸主地位不会受到中国的挑战。由此可以总结出,印度的地区霸权思想是影响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最关键因素,并且这一因素将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极认知将会继续持续下去。
谷合强[7](2019)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受益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恒政[8](2019)在《后阿富汗时代美国中亚关系中的国际制度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超级大国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地区利益关切,中亚作为国际政治最重要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自1991年从苏联中独立出来便与美国展开了对外关系的新发展。美国在国际交往中擅长使用国际制度这一工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去核协议完成了前苏联地区的去核目标保障了美国的地区安全,里海能源大发现后又通过能源贸易协定与中亚构建起了初步的经济贸易关系。2011年9.11事件后,美国出于主动反恐的需要,与中亚在原来的“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基础上深化了军事层面的反恐合作机制。在奥巴马宣布撤军计划之后,美国和中亚之间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围绕阿富汗问题的彻底解决,美国与中亚之间的关系发展、制度构建有对以往的继承也有新的内容。本文以国际制度理论为框架,从美国与中亚之间国际制度构建的基础、发展和现状入手,结合制度构建的国际背景、特点和动机。试图从国际制度的视角分析美国与中亚关系变化,旨在突出2014年阿富汗撤军后的新目标、新动态、新趋势。国际制度作为工具被利用,制度构建帮助美国以低成本在地区实现战略目标。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之后地区制度构建的方向,国际制度调整带来的中亚地缘政治变化、给美国和中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周边大国的影响。
宋德星[9](2018)在《国家安全与大国权势共求:印度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基本战略取向》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有着世界大国抱负的地区性大国,印度国际秩序观的生成,既是历史作用的结果,又是现实情势使然,并直接反映着印度的根本战略关切。也就是说,印度的国际秩序观直接映射的是其安全秩序和大国权势追求。就其内核而言,印度的国际秩序观首先体现为一种婆罗门等级制世界观,强调印度理应居于世界权势等级结构的最顶层;其次是所谓的"地区核心国家"定位,一种建立在印度霸权之上的地区秩序安排;再次是"多中心国际体系"构想,主张冷战后的国际秩序应有助于印度作为中心力量的崛起。印度的国际秩序观作为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政策指向性。换言之,印度的基本战略取向和相关政策举措,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基本的国际态度和国际秩序追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印度的国际秩序观为其基本战略选择提供了遵循依据。
孙勇,丁新,王春焕[10](2018)在《边疆学视野下中国西部与南亚研究前沿问题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处位置扼东亚与南亚次大陆之要冲,伸展于中国西北与西南两大经济区域的中间地带,仅以西藏为例,可西经青甘而与西北相连,北依欧亚大桥而南进,南通云南走广西可出海,顺江河往下连川渝。西部地区与相邻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久远的联系,处于中国内陆通往南亚诸国的边缘地。进入21世纪,这一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不仅关系到本地区人民福祉,而且也关系到中国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在边疆学视野下,对中国面向南亚的近临国家与西部三省区进行内在联动的分析,是边疆学实证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这个方面当前需要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具体的研究之中,方法论的运用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孟强调南亚需要和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孟强调南亚需要和平(论文提纲范文)
(1)亚洲世纪与中国的南亚战略:文本分析和文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论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
(一)冷战背景:中国与世界 |
(二)东西阵营:东方与西方 |
(三)印太视角:东亚与南亚 |
二、邓小平论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
(二)世界格局:南北与南南 |
(三)人类视角:中国与亚洲 |
三、习近平论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
(一)亚洲世纪:亚洲与世界 |
(二)区域合作:中国与南亚 |
(三)文明视角:太极与瑜伽 |
四、结语:亚洲世纪与文明崛兴 |
(2)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1-196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内容 |
第一章 美国对巴基斯坦政策的缘起及美巴同盟的建立 |
第一节 巴基斯坦与形成中的美国南亚战略 |
一、巴基斯坦及其安全诉求 |
二、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南亚政策 |
第二节 杜鲁门对新生的巴基斯坦政策:从忽视到寻求合作 |
一、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南亚国际政治现实 |
二、杜鲁门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回应 |
第三节 艾森豪威尔对巴基斯坦政策:美巴同盟的订立 |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巴关系 |
二、美巴同盟对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
第二章 肯尼迪执政初期对巴基斯坦政策(1961-1962) |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南亚政策观的形成及执政初期对美巴军事同盟的认识 |
一、肯尼迪外交政策理念的形成 |
二、肯尼迪执政初期对南亚及美巴同盟的认识 |
第二节 《和平安全法案》与调整中的对巴援助 |
一、肯尼迪政府推动《和平安全法案》通过 |
二、肯尼迪南亚政策调整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南亚政策调整与巴基斯坦对外政策的双向互动 |
一、肯尼迪政府对南亚政策调整的顾忌 |
二、阿尤布·汗政府重新评估美巴军事同盟 |
第三章 肯尼迪执政中后期的对巴基斯坦(1962-1963) |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印边境冲突的态度 |
一、中印之间的纷争 |
二、肯尼迪政府对中印纷争的态度 |
第二节 军事援助印度与美巴关系风波 |
一、中印爆发军事冲突期间美国军事援助印度 |
二、美巴关系风波及其影响 |
第三节 拿骚会议后肯尼迪政府推行“南亚联合防御计划” |
一、肯尼迪政府在中印边境冲突后的南亚政策 |
二、对肯尼迪执政末期的巴基斯坦及美巴关系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解密档案和公开文件 |
二、英文类文献 |
三、中文类文献 |
(3)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政策的出台 |
第一节 冷战初期美国的南亚政策 |
第二节 杜勒斯与美巴结盟 |
第三节 援助政策的确定 |
第二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的内容 |
第一节 经济援助 |
第二节 军事援助 |
第三节 其它援助 |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援助总体情况与特点 |
第二节 援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地缘思想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南亚地缘因素概述 |
第一节 地缘因素 |
第二节 南亚地缘因素 |
第三节 南亚地缘因素的主要特征 |
一、陆海兼备属性形成的地缘环境独特性 |
二、“印度中心”带来的地区结构不对称性 |
三、长期印巴冲突导致的区域合作低效性 |
四、暴恐事件频发造成的地区安全脆弱性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在南亚推进的依据 |
第一节 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地缘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地缘思想 |
三、西方学者的地缘学说 |
第二节 历史基础 |
一、古丝绸之路时期的中国和南亚交往 |
二、冷战时期的中国和南亚交往 |
三、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和南亚交往 |
第三节 现实条件 |
一、自然资源禀赋,基础条件良好 |
二、经济活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
三、文化根基雄厚,人文环境优越 |
四、交往态势良好,实践成果显着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在南亚推进的不利因素 |
第一节 破坏政治稳定的倾向 |
一、国内政局较为动荡 |
二、跨界民族问题不断 |
三、域内外大国间博弈 |
第二节 阻碍经济发展的倾向 |
一、经济水平总体落后 |
二、域内合作往来低效 |
三、域外经贸活动受限 |
第三节 威胁地区安全的倾向 |
一、暴力恐怖事件频发 |
二、外交环境遭遇破坏 |
三、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在南亚推进的策略 |
第一节 坚持平等权利观,开创政治新局面 |
一、深化交流对话机制,增强政治互信 |
二、重塑跨界民族关系,促进民心相通 |
三、摒弃“零和博弈”思想,实现政策沟通 |
第二节 坚持共同利益观,促进经济一体化 |
一、消除贫困经济根源,带动经济发展 |
二、深化区域交流机制,推动合作共赢 |
三、加强多边合作互动,促进互联互通 |
第三节 坚持综合安全观,构建安全共同体 |
一、发挥联合反恐机制,打击暴恐势力 |
二、打造良好外交平台,实现开放包容 |
三、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保障信息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印度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对印度外交政策的起源 |
一、第一次克什米尔争端与美国的应对政策 |
(一)第一次克什米尔争端提交联合国前美国的应对政策 |
(二)第一次克什米尔争端提交联合国后美国的应对政策 |
二、印度的中立主义政策与美印(度)分歧 |
(一)美印(度)关于中国问题的分歧 |
(二)美印(度)关于朝鲜战争的分歧 |
三、美国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
(一)印度的粮食困境与美国第四点计划的实施 |
(二)鲍尔斯对美印(度)双边援助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外交政策的确立 |
一、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国内外局势的整体考虑 |
(一)苏联因素 |
(二)中国因素 |
(三)第三世界因素 |
(四)印度因素 |
(五)巴基斯坦因素 |
(六)国内因素 |
二、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外交政策的确立过程 |
(一)SE-32号特别情报评估报告的出台 |
(二)美国政府高层对印度的访问 |
(三)NIE-79号情报评估报告关于南亚形势的评估 |
(四)NSC5409号文件的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外交政策的调整 |
一、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国内外局势的整体考虑 |
(一)苏联因素 |
(二)中国因素 |
(三)第三世界因素 |
(四)印度因素 |
(五)国内因素 |
二、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外交政策的第一次调整 |
(一)关于NSC5409号文件的进程报告 |
(二)美国国内关于是否加大对印度援助的讨论 |
(三)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NSC5617号文件的讨论 |
(四)NSC5701号文件的出台 |
(五)NSC5701号文件的执行与美印(度)关系改善 |
三、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外交政策的第二次调整 |
(一)关于NSC5701号文件的进程报告 |
(二)关于美国对南亚政策的讨论文件 |
(三)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08次会议关于南亚政策的讨论 |
(四)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NSC5909号文件的讨论 |
(五)NSC5909/1号文件的出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印度南亚地区政策:地区霸权主义 |
第一节 印度地区霸权主义思想的起源 |
一、地缘与资源优势 |
二、大国意识与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的历史梳理 |
一、尼赫鲁时期:南亚地区霸权主义政策的确立 |
二、英迪拉·甘地时期:印度版“门罗主义” |
三、古杰拉尔时期:软化的地区霸权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地区霸权思想对认知基础的影响及产生的认知 |
第一节 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认知基础的特点 |
一、印度主权高于南亚各邻国主权 |
二、印度地缘安全由南亚邻国构成 |
三、南亚各邻国是印度大国崛起的工具 |
第二节 特殊基础下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一、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意图的总体认知 |
二、“一带一路”倡议侵犯印度主权 |
三、“一带一路”倡议威胁印度地缘安全 |
四、“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压制印度的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区霸权思想下印度的应对实践 |
第一节 “新邻国外交”政策:强化地区领导地位 |
一、“新邻国外交”的三大支柱 |
二、“新邻国外交”的战略目的 |
第二节 南亚次区域合作:增强地区经济影响力 |
一、“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组织 |
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组织 |
第三节 “季风计划”:提升区域内文化影响 |
一、“季风计划”的提出与发展 |
二、“季风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可能性 |
第四节 强化大国外交政策:抗衡中国 |
一、对华展开强硬外交 |
二、加入美国“印太战略构想”平衡中国实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变化趋势 |
第一节 地区霸权思想继续主导消极认知 |
一、莫迪强人政治与印度人民党 |
二、中印两国的“战略互信”缺失 |
三、南亚与印度洋的地缘战略地位上升 |
第二节 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不确定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后阿富汗时代美国中亚关系中的国际制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国际制度视角下美国中亚关系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关于国际制度的讨论 |
二、中亚范围的定义 |
三、后阿富汗时代的定义 |
第二章 美国对中亚政策中国际制度构建的历程 |
第一节 “纳恩-卢格计划”(1991-1997 年) |
第二节 “里海大开发”与“杰伊汉管线”(1997-2001 年) |
第三节 从反恐机制到“大中亚”计划(2001-2008 年) |
第四节 从“新丝绸之路”计划到“C5+1”机制(2008-2016 年) |
第五节 特朗普“新阿富汗战略”下的中亚政策(2017-至今) |
第六节 美国中亚关系中的国际制度构建影响因素 |
一、贯穿“4P”对外目标 |
二、多重制约因素 |
第三章 美国中亚关系中的制度构建取向 |
第一节 地区整合的表现 |
一、从传统平衡到应对阿富汗问题 |
二、初步构建起美国-中亚的合作机制 |
三、特朗普继承为主的地区战略 |
第二节 地区整合的动因 |
一、美国的战略需求 |
二、中亚区域内的因素 |
三、大国在中亚的竞争 |
第三节 加强经贸关系的表现 |
一、构建中亚南亚经济发展带 |
二、加强与中亚国家经济关系 |
三、推进TAPI与 CASA-1000 项目 |
第四节 经贸机制构建加快的动因 |
一、中亚国家的经济情况 |
二、经贸机制建立的可行性 |
三、美国降低援助成本的需要 |
第五节 军事层面调整表现 |
一、传统军事合作 |
二、后阿富汗时代与中亚国家军事合作的重点 |
第六节 军事层面调整的动因 |
一、继续稳定阿富汗的客观需要 |
二、应对新的安全形势 |
第四章 美国中亚关系制度构建的影响 |
第一节 制度构建对美国的影响 |
一、奠定美国对该地区政策的基调 |
二、美国传统对外目标价值序列的换位 |
第二节 制度构建对中亚的影响 |
一、给中亚国家带来的机遇 |
二、给中亚国家带来的挑战 |
第三节 制度构建的其他影响 |
一、对俄罗斯的影响 |
二、对中国的影响 |
三、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影响 |
四、对伊朗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边疆学视野下中国西部与南亚研究前沿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边疆观涵盖下的边疆学实践角度之观察 |
二、中国面向南亚次大陆方向的主要问题 |
三、面对南亚的中国西部如何实现边疆的重塑 |
结语 |
四、孟强调南亚需要和平(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世纪与中国的南亚战略:文本分析和文化观察[J]. 胡水君. 天府新论, 2021(05)
- [2]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1-1963)[D]. 李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研究[D]. 王宇. 兰州大学, 2021(12)
- [4]南亚地缘因素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地缘思想的视角[D]. 姜彦杨. 扬州大学, 2020(05)
- [5]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印度外交政策研究[D]. 李梦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D]. 王鑫.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7]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受益问题研究[D]. 谷合强. 暨南大学, 2019
- [8]后阿富汗时代美国中亚关系中的国际制度构建研究[D]. 陈恒政.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9]国家安全与大国权势共求:印度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基本战略取向[J]. 宋德星. 南大亚太评论, 2018(01)
- [10]边疆学视野下中国西部与南亚研究前沿问题浅析[A]. 孙勇,丁新,王春焕. 2018-2019年南亚形势研讨会论文及摘要, 2018
标签: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中国巴基斯坦论文; 中亚民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