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网瘾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一、网瘾的成因及消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姝月[1](2021)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许多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网络的诱惑,加上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对网络产生很强的依赖感,同时受到网络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影响,这就促使他们沉迷于网络之中无法自拔。但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来自各方面的负面消极因素极易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致使其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阻碍其培育出健康的人格。本研究以一位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作为分析研究的案例,通过个案访谈、参与观察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来了解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判断案主沉迷网络的程度,从个人、家庭、学校层面探寻案主网络成瘾问题出现的原因,以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制定介入计划。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在介入前期探索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和程度,明确可行的任务;介入中期通过六次具体的介入行动帮助案主减少上网的时间和频次、使案主父母意识到存在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让案主尝试主动与他人交往,纠正案主不合理认知,改善案主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在介入后期通过与案主回顾介入过程、回访结束个案介入活动。最后对本次个案工作介入行动进行效果评估,并对整个介入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李国庆[2](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金慧[3](2020)在《小学生网瘾的心理成因及教育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小学生网瘾成为小学教育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不仅会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还会损害其身心的健康。为有效解决小学生的网瘾问题,下文分析小学生网瘾的心理成因,提出几点教育对策,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导小学生戒掉网瘾,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指导工作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董静[4](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信息及时向当今社会的全面渗透,互联网在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作为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主要使用群体,青少年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天然的亲和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青少年生活,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青少年网瘾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网瘾又是近年来青少年问题中突出的综合性重点问题,具有原因复杂、影响深远等特点,网瘾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更直接影响到短期以及今后学习成绩甚至升学乃至未来,更影响其现实生活的角色扮演。预防青少年网瘾行为,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事关平安中国建设大局,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国家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影响。因此对于青少年网瘾行为的防治,己经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理论为出发点,以社会工作介入为切入点,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多种理论视角对青少年网瘾行为进行解读,以期通过实证研究来探寻青少年网瘾行为的部分内在机理。首先对网瘾概念进行界定,在分析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危害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成瘾行为的不同划分为五种类型,然后运用社会工作对应的技巧和模式,以个案工作为主,客观的审视其成因,家庭教育方式原因,青春期少年的生理心理原因、社会大环境原因以及网络本身极具诱惑性正好与青少年的特殊需求相契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案主生态系统,以期协助他们真正走出沉迷网络世界的困境,家庭沟通的困境,改善不良的家庭结构,改善家庭成员紧张关系网络;对质对案主本人的非理性认知,重塑自我形象提升自我认可度,肯定与接纳自己。用换位思考方式体会他人的感受及可能做出的行为或态度的回应,并鼓励她分享与家人正面互动的事件,由此信任并理解家人,不再花费大量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同时,对本次社会工作介入取得成效进行描述性的定评评估:从求助者主观体验及客观行为表现两个方面进行介入前后对比;针对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的总结和反思。

佘左平[5](2020)在《认知行为疗法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文中提出在我党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了互联网的重要性,我国针对互联网采取的战略蹄疾步稳,随着网络基础设备的不断推进建设,目前网络已经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在对技术进步发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大批网络过度使用群体,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网瘾”。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出现在青少年群体身上,由于网络信息变化多端,加上他们需要承受来自父母、学校、作业等各方面压力,所以更容易沉迷,这不仅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发展和行为表现也会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针对网络成瘾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意义重大,怎样才能将网络的正面积极效应充分发挥出来,使网络成为帮助个体成长的工具,是未来工作中我们需要努力的。但是,目前有很多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的方式,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部分治疗机构借助父母对于青少年戒掉“网瘾”的急切心理,采取了很多极端的治疗方式。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治疗办法不仅无法使青少年戒掉“网瘾”,回归现实,而且会给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此外,即便青少年在高压环境下,“网瘾”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但是只要离开这种特殊的高压环境,可能他们又会沉迷网络中。所以,为了根本解决“网瘾”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求合理合规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戒掉“网瘾”。本论文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扎实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分析网瘾问题,在社会工作视角下针对网瘾问题严重的青少年进行个案介入。并且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对案主进行干预,帮助网瘾青少年认知重建,通过让网瘾青少年讲述网瘾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不良影响,把网络带给自己的收获、影响一一例举出来,亲身感受网络的经历;其次,让同龄的优秀青少年自我介绍,讲述他们在学习或生活方面取得的优秀的成果,让网瘾青少年感受两者的差距,从而自我探索,改变对网络的错误认知。

曾欢[6](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网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脑逐渐进入普通家庭,在人们的生活及学习中普及开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也开始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很多幼儿都已经开始接触电脑,使用平板、手机等视频打游戏,而初中生使用电子设备的频率更高,且主要用于社交聊天,网络游戏等。由于初中学生尚且处于成长阶段,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管控及约束能力较差,极易受到网络娱乐项目的吸引从而沉溺其中,而网络娱乐项目中大多充斥了暴力等不利于初中生成长的因素,网络的不断渗透对我国初中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很多初中生人生观及价值观出现扭曲,影响着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这将给初中生以后的成长带来极坏的影响。本文以C镇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C镇Z初中生网瘾现状进行了分析,以C镇初中生X为案主,以社会工作个案方式介入X的网络成瘾问题干预,希望帮助X脱离网瘾。笔者通过与X、X父母及老师、同学等进行深入的交谈,充分了解了X的生活学习环境及网络成瘾现状,认真分析X网瘾的原因及评估需求后,制定了详细的个案介入计划,通过增强X网络使用的自控能力,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转移网络注意力,改善亲子关系获得亲情关怀及网络使用监督及建立正常社交网络,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等方式,使X的网络成瘾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在个案介入后,X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培养了积极的兴趣爱好,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家庭亲子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案时X从中度网络成瘾者逐步转变为了上网正常群体。在笔者记录了与X及其周边相关人员访谈交流及介入干预过程,对每次干预进行了总结。结案后对本次个案服务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度反思,最后得出个案工作介入服务对象网瘾问题是科学可行的,可以通过个案介入帮助初中生改善网瘾问题,帮助其回归正常学业之余,还可以帮助网瘾初中生家庭构建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李淼[7](2020)在《优势视角下网瘾少年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科技已经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电脑及智能手机普及的低龄化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例子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儿童都被网络游戏所束缚,轻则影响学习成绩、激发家庭矛盾;重则走上犯罪的道路。为了切实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本研究以优势视角为基础,关注案主的优势资源,引导案主运用资源应对困境;同时以个案工作方法为手段,集中力量帮助案主树立健康向上的网络观念,注重对案主的隐私保护。经过接案前的了解和分析,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为了能够真实地、全面地了解案主,笔者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等专业工作方法,参与到案主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在初步建立关系后,笔者进行了共十五次访谈。除此之外,笔者分别为案主安排了有家庭和社区参与的一系列活动,运用家庭与社区的力量共同帮助案主远离网瘾,促使其健康使用网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过评估,案主最终与网瘾解绑,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的使用网络的习惯;亲子关系也进一步升温。在总结中,笔者列述了本次个案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是优势视角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体现出来的优势;第二是家庭支持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今后的人生中,案主也可以不断发掘到自己的优势,并运用优势应对困境。本文通过矫正及树立观念并重的工作方式,为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武嘉瑶[8](2020)在《初中《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T市某校信息素养教育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长。初中生作为新兴一代,对于新事物能够快速接受并熟练应用。但出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自制力较差,很容易沉溺网络而无法自拔。因此,要避免初中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并对已有成瘾倾向的学生进行行为矫正,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工作。从信息技术课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对T市某校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学生进行样本选取,并对他们的网络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初中生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教育需求:认识网络沉迷、正确网络表达、合理网络社交、理性网络购物、安全使用网络和正确使用网络。随后,研发了相应的课程并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网络成瘾教育作为单独特色校本课进行教学活动实施。通过两轮的教学行动研究发现:第一,《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教材内容设计合理。不仅内容能紧密结合学生学习需求,而且案例选取贴近生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力;第二,《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初中的有意义学习行为,学生们在接收新知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多种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兴趣爱好;第三,《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特色实践突出。校本课程的研发不仅能贴合学校实际网络教育发展需求,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进行预防教育与行为矫正。而且还能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视角出发,突出学科特色,通过两者结合为初中生网络成瘾教育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余婉秋[9](2020)在《叙事治疗模式在青少年网瘾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丰富快捷的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和威胁。青少年作为一个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群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易受外界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率逐年上升,“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应给予充分关注。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资料,以一名沉溺网络的初中生作为介入对象,在叙事治疗理论视角的指导下,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帮助案主缓解网瘾问题,重构积极的身份认同。同时讨论叙事治疗模式的应用策略及效果,总结该模式在实务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整个个案服务在叙事治疗模式框架的指导下,分为如下八个阶段进行:倾听与了解案主问题故事;以叙事的方式协助案主找准问题;运用外化的语言,实现个人与问题的分化;寻找例外,解构旧有故事;重写对话,由薄及厚的丰富例外故事;邀请重要他人入会,重构新故事;邀请局外人见证,巩固新故事;颁布证书,结束治疗。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倾听者、治疗者、引导者等角色,帮助案主发掘自身能力,找出生命故事中的例外事件,摆脱旧有问题故事的宰制,重新建构充满希望的新故事。研究结论表明,网络成瘾往往是因为案主长期受挫或受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实务过程中,工作者要注重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注重外化技术的运用、注重家庭关系取向,并善用治疗文件,在探索出案主不被问题控制的闪光事件后,应不断丰富例外故事,以此来帮助案主重新审视自己,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案主缓解网瘾问题。

危雅玲[10](2020)在《青少年网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是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代,互联网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品,掌握一定的电脑网络技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分地沉迷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自我约束的能力不高,网络素养、习惯还处于形成阶段,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尚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引导,否则将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深入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和现有应对方案的成效和不足,提出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治理的相关对策。研究认为,青少年沉迷网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网络自身来看,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网络身份的虚拟性、网络互动的即时性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从青少年自身来看,青少年自身的人格特质和生理发展特点导致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从家庭因素上看,家庭成员的人格品质,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家庭整体氛围对这个问题有一定影响;从学校因素上看,学校教育体制、学校教育内容和学校的网络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影响;从社会层面上看,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鉴于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十分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治这一现象,形成了相关的治理经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在当前我国网络社会的整体大环境下,我国对这个问题的治理需要通过与家庭、学校、社会互相合作,建立由政府、学校、社会的多元治理格局,确保这些治理力量的参与能够起到1+1>2的效果,以此弥补政府治理的不足。首先,国家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青少年网瘾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政府应积极履行职能,完善青少年网瘾治理的保障机制;再次,理论治理主体责任,形成青少年网瘾治理合力;设立网络游戏行业标准,规范网络游戏市场;最后针对网瘾治疗乱象,设立网瘾治疗行业标准,规范网瘾治疗市场。

二、网瘾的成因及消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瘾的成因及消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准备
    一、案主基本情况
    二、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
    三、案主情况分析
        (一)个人层面
        (二)家庭层面
        (三)学校层面
        (四)社会层面
    四、案主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二)家庭原因
        (三)学校原因
        (四)社会原因
    五、案主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改变对网络的认知行为
        (二)改变对学习的态度
        (三)改善与家人的关系
第三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一、介入模式
    二、制定服务计划
        (一)制定介入目标
        (二)制定介入服务计划
    三、实施服务计划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个案介入服务效果评估
    一、评估方法
        (一)访谈资料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测量表
    二、评估效果
        (一)目标达成程度评估量表
        (二)服务对象转变情况评估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测量量表的反馈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反思
        (一)对方法的反思
        (二)对模式的反思
    二、研究建议
        (一)建设专业社工机构帮助网瘾案主重建认知
        (二)提升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
        (三)进一步扩充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储备
        (四)完善网络方面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网络成瘾量表
    附录 2 访谈提纲
致谢

(2)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2.3.2 舆论引导理论
        2.3.3 道德建设理论
        2.3.4 理性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4.2 同伴关系因素
        4.2.1 不良交往对象
        4.2.2 不良交往内容
    4.3 家庭因素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4.4 学校因素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4.4.3 教育管理缺位
    4.5 社会环境因素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4.6 网络社会因素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4.7 本章小结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5.3 本章小结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6.4.5 净化网络空间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小学生网瘾的心理成因及教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生网瘾的心理成因分析
    (一)心理防御体系尚未成熟
    (二)社交方面的心理问题
    (三)过于追求心理方面的满足感
二、小学生网瘾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争取家长的支持
    (二)学校与社会方面的教育指导
    (三)强化网络素质教育与心理干预力度
三、结束语

(4)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目的
第2章 网瘾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成瘾
        2.1.2 青少年
    2.2 理论基础
        2.2.1 三度理论
        2.2.2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2.2.3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第3章 青少年网瘾行为类型、成因及危害
    3.1 青少年网瘾行为的类型
        3.1.1 网络娱乐成瘾
        3.1.2 网络交易成瘾
        3.1.3 网络色情成瘾
        3.1.4 网络信息成瘾
        3.1.5 网络关系成瘾
    3.2 青少年网瘾行为的成因
        3.2.1 生理因素
        3.2.2 心理因素
        3.2.3 环境因素
    3.3 青少年网瘾行为的危害
        3.3.1 身体伤害
        3.3.2 心理异常
        3.3.3 学业荒废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的过程
    4.1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
        4.1.1 申请与接案
        4.1.2 诊断与服务目标
        4.1.3 服务与介入过程
        4.1.4 结案与评估
    4.2 心理与社会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
        4.2.1 申请与接案
        4.2.2 诊断与服务目标
        4.2.3 服务与介入过程
        4.2.4 结案与评估
第5章 总结、反思
    5.1 总结
    5.2 反思
        5.2.1 对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反思
        5.2.2 对家庭的自我发展以及素养提升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案主小张的检测结果

(5)认知行为疗法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研究方法
        1.3.3 问卷调查法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瘾的基本含义
        2.1.2 青少年
        2.1.3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支持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认知行为理论
3.文献综述
    3.1 国外研究现状
        3.1.1 网络成瘾角度的研究
        3.1.2 网瘾防治角度的研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2.1 青少年网瘾影响性研究
        3.2.2 青少年网瘾相关性研究
        3.2.3 青少年网瘾对策性研究
        3.2.4 青少年网瘾反思性研究
    3.3 研究述评
4.青少年网络依赖程度的调查问卷及案例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4.2 案例现状
    4.3 案例分析
        4.3.1 家庭因素
        4.3.2 学校因素
        4.3.3 社会因素
        4.3.4 个人因素
5.认知行为疗法介入青少年网瘾者的实务过程
    5.1 介入模式
    5.2 个案介入计划
    5.3 个案介入实施
        5.3.1 第一次介入:正视问题
        5.3.2 第二次介入:我爱我家
        5.3.3 第三次介入:良师益友
        5.3.4 第四次介入:弃暗投明
        5.3.5 第五次介入:找回自己
        5.3.6 第六次介入:展望未来
6.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6.2.1 建设专业社工机构帮助网瘾案主的认知重建
        6.2.2 社交技巧训练
        6.2.3 进一步扩充社会工作者的人才储备
        6.2.4 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心理干预
        6.2.5 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中文文献
    2.外文文献
附录
致谢

(6)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网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研究现状
        2.研究趋势展望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创新
二、网瘾初中生所处环境状况
    (一)学校现状
        1.学校概况
        2.在校学生网瘾问题调查情况
    (二)家庭现状
        1.C镇中学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2.家庭成员上网情况
    (三)C镇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
三、个案实务过程
    (一)个案背景
    (二)接案
        1.X面谈情况
        2.收集资料,签订工作协议,建立专业关系
    (三)预估
        1.问题分析
        2.需求预估
        3.策略和技巧
    (四)计划
        1.服务目标
        2.服务内容
        3.服务模式
        4.了解网瘾使用现状,制定服务计划
        5.服务计划及进度安排
    (五)实务过程
        1.纠正网络认知,逐步减少网络使用时间
        2.改善家庭亲子关系,减少网络依赖
        3.培养兴趣爱好,转移网络注意力
        4.争取多方资源,减少上网时间
        5.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初步戒除网瘾
    (六)评估
        1.评估方法
        2.目标达成评估
        3.服务效果评估
        4.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七)结案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优势视角下网瘾少年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工作方法
        1.3.3 访谈法
        1.3.4 观察法
    1.4 基本概念及理论
        1.4.1 优势视角
        1.4.2 网瘾青少年
        1.4.3 行为矫正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关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2.1.1 关于青少年网瘾成因分析
        2.1.2 关于运用不同视角介入的研究
        2.1.3 关于个案与小组工作方法的研究
    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3.1 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3.1.1 机构内青少年网瘾问题服务现状
        3.1.2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的必要性
        3.1.3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的可行性
    3.2 案例背景介绍
        3.2.1 背景介绍
        3.2.2 初始访谈纪要
        3.2.3 初始会谈的评估和反思
    3.3 接案
    3.4 预估
        3.4.1 案主沉迷于网络原因预估
        3.4.2 案主的优势分析
    3.5 个案服务目标与计划
        3.5.1 个案服务目标
        3.5.2 个案服务计划
    3.6 个案介入过程
        3.6.1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阶段
        3.6.2 第二阶段:发掘优势阶段
        3.6.3 第三阶段:运用优势阶段
        3.6.4 第四阶段:强化优势阶段
        3.6.5 第五阶段:总结和回顾
    3.7 个案服务评估
        3.7.1 过程评估
        3.7.2 效果评估
    3.8 结案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与反思
        4.1.1 优势视角介入青少年网瘾矫正具有深远意义
        4.1.2 尊重个性与家庭支持对控制青少年网瘾至关重要
        4.1.3 不足与反思
    4.2 建议
        4.2.1 家庭层面:转变思想,学会尊重和沟通
        4.2.2 学校层面:关爱学生,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4.2.3 社会层面:加强监管,发挥社区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8)初中《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T市某校信息素养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1.网络成瘾
        2.校本课程
    (二)理论基础
        1.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2.网络成瘾行为矫正教育理论
        3.信息素养教育理论
三、《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研发的需求现状分析
    (一)某校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1.问卷调查的实施
        2.调查数据分析
    (二)《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研发的需求分析
        1.学校课程开发的需求
        2.初中生在信息社会中健康发展的需要
        3.一线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
四、《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的设计
    (一)校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
        1.设计依据
        2.课程内容体系
    (三)校本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1.设计依据
        2.具体案例
    (四)校本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五、《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教学行动实践
    (一)行动实践设计
        1.整体思路
        2.具体程序
    (二)第一轮行动实践
        1.教学行动的细化
        2.教学活动的展开
        3.教学反思
        4.教学案例
    (三)第二轮教学行动实践
        1.教学行动的细化
        2.教学活动的展开
        3.教学反思
        4.教学案例
    (四)《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1.教学实施效果
        2.教学满意度效果
    (五)《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的完善
        1.教学内容的完善
        2.教学方法的完善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的研发切实可行
        2.《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专题化内容体系可行
        3.案例结合情景的教学方法开展网络成瘾教育有效
        4.初中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有机结合
    (二)研究展望
        1.研究的不足之处
        2.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初中生网络使用特点调查问卷
    附录2:初中生网络需求统计问卷
    附录3:期中考试练习题示例
    附录4:期末考试练习题示例
    附录5:校本课程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叙事治疗模式在青少年网瘾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叙事治疗
        1.3.2 成瘾
        1.3.3 网瘾
        1.3.4 网瘾和网络依赖
        1.3.5 青少年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网瘾问题的相关研究
        2.1.1 网瘾的指标及测量方法
        2.1.2 网瘾的基本类型
    2.2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相关研究
        2.2.1 青少年网瘾问题产生的原因
        2.2.2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干预研究
    2.3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相关研究
        2.3.1 微观层面
        2.3.2 中观层面
        2.3.3 宏观层面
    2.4 叙事治疗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相关研究
第3章 叙事治疗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实务框架设计
    3.1 叙事治疗模式的相关内容理解
        3.1.1 叙事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3.1.2 叙事治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3.1.3 叙事治疗模式的治疗理念
        3.1.4 叙事治疗模式的实务过程
        3.1.5 叙事治疗模式的实务技巧
    3.2 叙事治疗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实践计划
        3.2.1 故事叙说,找准问题
        3.2.2 问题外化,实现分离
        3.2.3 寻找例外,解构故事
        3.2.4 由薄及厚,重新建构
第4章 叙事治疗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实践过程
    4.1 接案
        4.1.1 收集案主基本资料
        4.1.2 前期接触: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
    4.2 初期评估
        4.2.1 利用APIU量表对案主进行评估
        4.2.2 分析案主问题及需求
    4.3 计划
        4.3.1 制定服务目标
        4.3.2 制定介入服务计划
    4.4 叙事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实务过程
        4.4.1 第一次会谈:倾听案主叙说“问题”故事
        4.4.2 第二次会谈:以叙事的方式协助案主找准问题
        4.4.3 第三次会谈:运用外化的语言,实现个人与问题的分离
        4.4.4 第四次会谈:寻找例外,解构旧有问题故事
        4.4.5 第五次会谈:重写对话,由薄及厚的丰富例外故事
        4.4.6 第六次会谈:邀请重要他人重新入会,重构新故事
        4.4.7 第七次会谈:邀请局外人见证,巩固新故事
        4.4.8 第八次会谈:颁发证书,结束治疗
    4.5 评估与结案
        4.5.1 评估
        4.5.2 结案
    4.6 回访
第5章 叙事治疗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实务总结
    5.1 叙事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实务总结
    5.2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反思
第6章 叙事治疗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研究结论
    6.1 叙事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6.1.1 叙事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方法
        6.1.2 叙事治疗模式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策略
    6.2 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
附录B 个案会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10)青少年网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论文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青少年
        (二)网瘾
    二、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一)治理理论概述
        (二)治理理论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第二章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现状
    一、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
        (一)青少年网民地区分布
        (二)青少年网民接入互联网的场所
        (三)青少年网民上网设备
        (四)青少年网民上网时长
        (五)青少年网瘾发生率
    二、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理现状
        (一)完善管理网络的法律法规
        (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三)完善监管机制
        (四)规范网络游戏行业发展
    三、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理困境
        (一)治理主体定位不清晰,体系不健全
        (二)治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网络防范技术不完备
        (四)网瘾治疗机构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章 南京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情况调查
    一、南京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基本情况
        (一)南京市青少年网瘾发生率
        (二)南京市青少年网瘾的个体差异情况
        (三)南京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差异情况
        (四)南京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学校差异情况
        (五)南京市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差异情况
    二、南京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网络因素
        (二)自身因素
        (三)家庭因素
        (四)学校因素
        (五)社会因素
第四章 国外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理经验
    一、立法保护
        (一)美国
        (二)韩国
        (三)德国
        (四)日本
    二、设立防治网瘾机构
        (一)美国
        (二)韩国
        (三)德国
    三、实行网络分级过滤制度
        (一)美国
        (二)英国
    四、其他值得借鉴的做法
第五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理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二)履行政府职能,完善治理保障机制
        (三)理顺治理主体责任,形成治理合力
        (四)设立游戏行业标准,规范网络游戏
        (五)设立网瘾治疗行业标准,规范网瘾治疗市场
    二、发挥家庭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提升家长自身网络素养
        (二)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三)建立密切的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
    三、发挥学校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理中的关键性作用
        (一)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落实青少年网德教育
        (二)转变教育评价方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三)创新工作方式,提高青少年思想工作实效
    四、发挥社会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理中的辅助性作用
        (一)加强网络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环境
        (二)借助社区资源,提升网络治理成效
        (三)大力发展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组织
结语
附录 南京市青少年上网行为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网瘾的成因及消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刘姝月.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小学生网瘾的心理成因及教育对策[J]. 金慧. 试题与研究, 2020(24)
  • [4]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行为矫正研究[D]. 董静. 湘潭大学, 2020(02)
  • [5]认知行为疗法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D]. 佘左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网瘾问题研究[D]. 曾欢. 井冈山大学, 2020(02)
  • [7]优势视角下网瘾少年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李淼.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8]初中《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T市某校信息素养教育为例[D]. 武嘉瑶. 渤海大学, 2020(12)
  • [9]叙事治疗模式在青少年网瘾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 余婉秋.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10]青少年网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危雅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网瘾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