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

氮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氮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萨仁其力莫格,荆佳强,秦洁,张海芳,王宇,鲍国光,红雨,杨殿林[1](2022)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掌握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植物和土壤碳、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为全面分析和评估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以贝加尔针茅草原围封、放牧和刈割3种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贝加尔针茅、羊草和扁蓿豆3种主要植物叶片和土壤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分析植物与土壤化学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围封相比,放牧显着增加3种植物叶片全氮含量和贝加尔针茅、扁蓿豆叶片氮磷比;刈割显着增加贝加尔针茅和羊草叶片碳氮比,显着降低贝加尔针茅和羊草叶片全氮含量和氮磷比(P<0.05)。利用方式、物种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围封增加了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和10~20cm土层土壤碳磷比。不同利用方式对2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影响不显着。植物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密切相关,但不同物种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分异。

秦加敏,王常慧,曹颖,郝杰,陈晓鹏,董宽虎[2](2022)在《氮添加和刈割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碳氮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源氮输入和割草是影响草地植被碳、氮库的两个重要因素,外源氮能否补充因割草带走的养分使得植被和土壤碳、氮库保持平衡尚不明确。为了解刈割和氮输入对植被碳、氮库的影响,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设置刈割和5水平氮添加交互试验。结果表明:刈割显着降低了植物生物量和碳、氮库(P<0.05),氮添加可促进刈割后的生长补偿;氮添加显着提高了植物生物量及碳、氮库(P<0.05),同时改变了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碳、氮库的分配;不同水平的氮添加影响植被碳、氮库,当氮添加水平为10 g·m-2·a-1时,植被碳、氮库最高。以上结果表明,刈割与10 g·m-2·a-1氮输入相结合可支持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张楚,王淼,张宇,王旭,陈金强,李瑞强,代景忠,白玉婷,辛晓平,卫智军,程利,赵曼,闫瑞瑞[3](2022)在《切根与施有机肥对羊草草甸草原打草场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呼伦贝尔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原天然打草场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种处理:对照(CK),切根(Q),切根+低水平有机肥(QO1),切根+中水平有机肥(QO2)和切根+高水平有机肥(QO3),分析不同处理对天然打草场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良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群落及羊草的地上生物量的单位增加量和总收入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切根+中水平有机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pH值、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最显着(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氮含量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

王淼,张宇,张楚,陈思思,王旭,陈金强,李瑞强,曹娟,辛晓平,周忠义,闫瑞瑞[4](2022)在《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主要功能群碳氮磷贮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中禾本科、杂类草和灌木这3种功能型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放牧强度对不同功能型植物碳、氮、磷含量,化学计量特征以及贮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禾本科有机碳含量在各放牧强度下均最高;氮磷含量杂类草最高;3种功能群的有机碳含量均在适度放牧时最高,过度放牧时降低;轻度放牧使得禾本科、灌木的碳氮比、碳磷比升高,重度放牧时降低;放牧使得杂类草的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以及禾本科和灌木的氮磷比线性降低;禾本科以及杂类草的碳、氮、磷贮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表明:禾本科、杂类草和灌木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受氮元素限制,如果想获得较大的碳、氮、磷贮量则需要控制放牧强度,放牧强度为0.34~0.46 cow.Au·hm-2(其中Au表示以500 kg肉牛为一个标准家畜肉牛单位)较为适宜,适度放牧利于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促进草地可持续发展。

赵文,尹亚丽,李世雄,刘燕,刘晶晶,董怡玲,苏世锋,吉凌鹤[5](2021)在《祁连山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地(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对上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碳、含水量和硝态氮显着高于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2)3地共测得有效序列1022446条,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OTU聚类均值分别是4917、5233、5075条。3)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3地间差异不显着,Chao1指数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P<0.05)。4)在门水平上,3地均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要类群;在属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类型草地细菌富集类型不同。5)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表现出极显着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地区小生境内3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

刘攀[6](2021)在《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施肥是治理与恢复退化高寒草甸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恢复与提升退化高寒草地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但是不合理的氮肥添加措施会导致氮利用率低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本论文以三江源区玛沁县的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脲酶配施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对于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目的在于研究以下3方面:(1)基于植物营养学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尿素配施NBPT/DCD在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四大功能类群(禾本科、莎草科、豆科、杂类草)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和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尿素+抑制剂组合处理,为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通过尿素配施NBPT和DCD研究尿素-N在施入中轻度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后NH3、N2O、CO2、CH4排放速率和累计排放量特征,获取土壤库中基本理化性质数据,揭示气体排放量的机理,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枢环节,通过高通量测序16s和ITs技术,测定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真菌和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讨尿素配施NBPT/DCD对草地生态系统中关键微生物的影响,为脲酶/硝化抑制剂在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物种多样性:尿素添加NBPT和/或DCD没有显着影响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但显着提高优势物种的重要值和植被覆盖度。表明抑制剂的添加会降低尿素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植被生产力:单施尿素处理下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为277.01 g·m-1·y-1,U+NBPT处理显着提高了近36.14%,且集中提高在禾本科和杂类草。尿素添加抑制剂未显着改变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的生物量。表明NBPT对于恢复与治理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效果显着。2)氮肥利用率: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中,单施尿素处理下植物和根系的15N回收率仅为33.44%,而U+NBPT和U+NBPT+DCD处理分别提高植物+根系15N回收率的30.44%和19.44%。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NH4+-N、C/N比、TN和TP是影响氮素利用率的主要因子。而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中,单施尿素处理下植物和根系的15N回收率仅为29.94%,近70%的氮素未被吸收利用。U+NBPT处理显着提高了44.20%。而U+DCD处理显着降低了36.06%。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NH4+-N和NO3--N含量是影响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的主要因子。证明NBPT抑制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尿素氮在土壤中的作用,增加N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内部循环,而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氮素利用率没有影响,并且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中效果更佳。3)气态氮损失:U+NBPT或者U+NBPT+DCD对于延迟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NH3挥发出现的时间和峰值效果显着。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下,单施尿素NH3挥发累计损失量为16.36 kg N·hm-2;N2O累计损失量为34.12 kg·hm-2;两者累计损失高达50.48 kg·hm-2,占施氮量的33.65%。其中N2O损失是尿素氮的主要损失途径。U+NBPT和U+NBPT+DCD处理显着降低了NH3挥发累计损失量的52.08%和48.66%。且两组处理显着降低了N2O累计损失量的26.55%和70.63%。U+DCD处理并未减少NH3挥发损失,但显着降低了N2O累计损失量的38.10%。而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U处理NH3挥发累计损失量高达18.77 kg N·hm-2,N2O累计损失量为26.40 kg·hm-2,两者累积量高达45.17 kg·hm-2,占施氮量30.11%。尿素中添加NBPT抑制了NH3挥发,尿素中添加DCD抑制了N2O排放。尿素中添加NBPT和DCD对两者均显着下降了60.20%和56.44%。通过冗余分析表明,抑制剂的添加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成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证明抑制剂抑制了相关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了尿素的气态氮损失,增加了土壤中无机态氮的累计。NBPT+DCD对于抑制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尿素氮的损失均有显着的效果。4)温室气体排放: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不同处理下均未对CO2排放速率和累计排放量产生影响。施用尿素后将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的弱CH4汇转变为CH4排放源,为1.10 kg·hm-2。而尿素中添加DCD后CH4排放呈弱CH4汇并显着降低,为-0.44 kg·hm-2。而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U和U+DCD相较于不施肥对照显着下降CO2累计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1.29%和17.20%。U+DCD和U+NBPT+DCD处理CH4排放累积量无显着性差异,均表现为弱CH4汇,而U+NBPT处理却显着增加CH4排放量,呈现正增长。通过RDA分析,抑制剂添加与土壤中碳氮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NBPT的添加增加使得土壤以无机氮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虽抑制剂了脲酶相关微生物,但增加了其它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如酸杆菌门、子囊菌门,导致土壤CO2和CH4排放呈显着的正增长。而DCD对于降低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CO2和CH4排放效果最为显着,尤其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5)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细菌群落特征:细菌群落特征:尿素+不同抑制剂处理对土壤细菌优势门类无显着性影响,NH3常见门类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U+NBPT处理使酸杆菌门优势属RB41相对丰度增加1.28%,U+DCD处理会对硝化螺旋菌门的硝化螺旋菌属的细菌产生了抑制作用。真菌群落特征:尿素+不同抑制剂处理土壤真菌优势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U+DCD处理下,子囊菌门的Archaeorhizomyces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26.66%(p<0.05),而U、U+NBPT对担子菌门Hygrocyb产生抑制作用。6)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细菌群落特征:细菌群落特征:土壤细菌的优势属、稀有属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U处理下变形菌门Rhodoplanes相对丰度增加0.34%,U+NBPT、U+DCD+NBPT对放线菌门Solirubrobacteralesf_67-14细菌产生抑制作用。真菌群落特征:U+NBPT+DCD处理下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31.79%,表现为最低,CK处理下担子菌门的相对丰为4.86%,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尿素+脲酶/硝化抑制剂可以促进Clitopilus的生长。7)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尿素+抑制剂通过直接影响土壤铵态氮的含量来直接影响轻、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而与硝态氮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8)通过RDA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尿素+抑制剂通过影响土壤NH4+-N和NO3--N含量最终影响NH3挥发;另一条通路为尿素+抑制剂通过影响土壤真菌优势均属的相对丰度和地上生物量,最终影响NH3挥发。尿素+抑制剂通过影响土壤优势细菌相对丰度、NH4+-N和NO3--N含量,最终影响N2O排放。

高嵩,王俊锋[7](2021)在《氮沉降及物种多样性影响草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氮沉降以及由此引起的植物群落组成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氧化亚氮排放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对氮沉降等因子有明显响应.土壤中氧化亚氮的生成实质上是硝化类和反硝化类微生物吸收利用土壤中无机和有机态氮时的代谢产物,植物群落中各物种与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涉及植物对不同形态无机氮素的选择性吸收、植物生长残留的有机氮等诸多因素.追踪氮沉降和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对氧化亚氮排放作用机制不仅能为更好的理解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反馈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为农业生态系统中,借鉴多样性原理减少氮素损失提供新思路.

朱辉,王燕,王云英,许庆民,杜岩功[8](2021)在《Meta分析中国不同类型草地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氮是草地生产功能的重要限制因素,氮素矿化作用为草地肥力的重要指标。草地生态系统净氮矿化速率对放牧干扰存在不同的响应特征,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草地已开展的32个有关放牧对草地矿化作用影响的试验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轻微增加我国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增幅约0.68%,平均效应值为0.01±0.13(置信区间为-0.24~0.25)。放牧极显着增加了高寒草甸矿化作用(P<0.05),平均效应值约为0.38±0.10。放牧降低了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和沼泽湿地(P>0.05)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放牧强度对平均效应值具有极显着影响(P<0.000 1),轻度和中度放牧提高氮素矿化速率分别为13.88%和5.12%,而重度放牧降低草地氮素矿化速率约9.42%。土壤湿度和海拔对平均效应值具有显着正效应影响(P>0.05),分别可以解释14.30%和13.61%的效应值变异。轻度和中度放牧有利于提高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矿化作用和供给能力,可以作为草地生产管理的重要利用方式。暖湿化气候情景有助于提升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矿化作用和供给能力。

井光花,陈智坤,路强强,张昭,赵宁,贺丽燕,毛祝新,李伟[9](2021)在《半干旱黄土区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短期氮、水添加的响应》文中提出氮沉降和降水变异显着影响草地群落结构和功能,但缺乏对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异响应的研究。为模拟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异的响应特征,以半干旱黄土区云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在封育、刈割和火烧三种管理措施下,氮添加和水添加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功能群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和水添加对地上生物量、功能群组成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因管理措施不同有所差异。(1)在封育草地上,氮添加显着降低物种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影响较小;水添加显着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氮添加和水添加的交互作用显着增加地上生物量、禾本科所占比例和莎草科所占比例;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与地上生物量无显着相关,与不同功能群所占比例显着相关。(2)在刈割草地上,氮添加和水添加显着提高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氮添加和水添加交互作用尤为显着;氮添加和水添加显着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对物种均匀度影响较小;杂草类所占比例和地上生物量对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的贡献率较大。(3)在火烧草地上,氮添加和水添加显着提高群落地上生物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年份不同有所差异,氮添加和水添加交互作用具有累加效应;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显着负相关,与莎草科所占比例呈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管理措施显着影响群落结构对氮添加和水添加的响应特征,亦改变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模式,为更好地应对全球变化进行草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杨建强,刁华杰,胡姝娅,王常慧[10](2021)在《不同水平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氮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氮转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随着大气氮沉降的增加,盐渍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水平氮输入的响应尚不清晰。在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不同水平氮添加平台(0、1、2、4、8、16、24和32 g·m–2·a–1),在实验处理的第4年(2020年)测定生长季(5–9月)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丰度,土壤真菌和细菌组成,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探讨土壤微生物特征对不同氮输入水平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1)在2020年生长季的5–9月,由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差异,取样日期显着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及MBC、MBN含量。(2)氮添加仅显着影响AOB丰度,对MBC、MBN含量及细菌和真菌丰度的影响均不显着。(3)氮添加对AOB丰度的影响与取样日期有关,在生长季早期和高峰期(5–8月), 24和32 g·m–2·a–1氮添加显着提高AOB丰度,在生长季后期(9月)氮添加对AOB丰度的影响不显着。(4)土壤阳离子浓度和土壤pH对AOB丰度的变异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分别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特征变异的21.8%和17.2%。由于不同水平氮添加并未显着改变土壤阳离子浓度和土壤pH,土壤MBC、MBN含量,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对氮输入的响应不敏感,仅在高氮处理显着提高了AOB的丰度,说明高氮添加可能会促进盐渍化草地土壤氮的转化速率。

二、氮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
    1.4 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利用方式下主要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2.2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2.3 植物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相关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2 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3 植物与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关系
4 结论

(2)氮添加和刈割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碳氮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和植物取样
    1.4 测试方法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1.5.1 计算方法
        1.5.2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平氮添加和刈割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2.2 不同水平氮添加和刈割对植被碳库的影响
    2.3 不同水平氮添加和刈割对植被氮库的影响
    2.4 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与植被碳库的关系
    2.5 硝态氮和无机态氮与植被氮库的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水平氮添加和刈割对草地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水平氮添加和刈割对植被碳库的影响
    3.3 不同水平氮添加和刈割对植被氮库的影响
    3.4 硝态氮和无机态氮对植被碳氮库的影响
4 结论

(3)切根与施有机肥对羊草草甸草原打草场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取样方法
        1.2.3 样品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根与施有机肥处理下羊草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及优势物种地上生物量变化
    2.2 不同施肥水平投入与草地增产情况
    2.3 切根与施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3.1 切根与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pH值的影响
        2.3.2 切根与施有机肥对土壤全效养分的影响
        2.3.3 切根与施有机肥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2.4 群落与羊草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处理对草地产量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植物群落及羊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2 不同施肥水平经济效益
    3.2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pH值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3 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
4 结论

(4)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主要功能群碳氮磷贮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1.2.2 数据测定
    1.3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放牧强度下功能群生物量的变化
    2.2 不同放牧强度下功能群碳氮磷含量贮量的变异特征
    2.3 不同放牧强度下功能群碳氮磷元素含量的变化
    2.4 不同放牧强度下功能群化学计量的变化
    2.5 不同放牧强度下功能群碳氮磷元素贮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放牧强度对不同功能群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2 放牧强度对不同功能群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影响
    3.3 放牧强度对不同功能群碳氮磷贮量变化的影响
4 结论

(5)祁连山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样地设置与测定方法
    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性质
    2.2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细菌群落OTU组成及结构
    2.3 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4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细菌群落PCo A分析与Anosim分析
    2.5 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变化
    2.6 土壤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6)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氮转化的主要过程及相关酶与微生物
        1.2.1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
        1.2.2 尿素水解过程与土壤脲酶活性的作用
        1.2.3 土壤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及其相关微生物
    1.3 脲酶/硝化抑制剂的种类与作用机理
    1.4 脲酶/硝化抑制剂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1.4.1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肥料氮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1.4.2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4.3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4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氮肥利用率的作用效果
        1.4.5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净初级生产力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本文创新点
    1.8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NH_3的收集与测定
        2.3.2 温室气体的收集与测定
        2.3.3 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调查
        2.3.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4 ~(15)N同位素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5.1 氨挥发速率的计算
        2.5.2 氨挥发累积损失量的计算
        2.5.3 温室气体的计算
        2.5.4 全球增温潜势计算
        2.5.5 氮素回收率的计算
        2.5.6 土壤表观硝化率计算
        2.5.7 土壤硝化抑制剂计算
        2.5.8 土壤有机碳含量计算
        2.5.9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计算
        2.5.10 数据统计
第三章 尿素配施NBPT/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牧草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1 尿素添加NBPT/DCD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1.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1.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2 尿素添加NBPT/DCD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3 尿素添加NBPT/DCD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3.3.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3.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3.4 尿素添加NBPT/DCD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4.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4.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5 尿素添加NBPT/DCD对氮肥利用效率的作用效果
        3.5.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氮肥利用效率
        3.5.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氮肥利用效率
    3.6 讨论
        3.6.1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3.6.2 尿素和抑制剂对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影响
        3.6.3 尿素和抑制剂对高寒草甸氮素利用率和~(15)N分配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4.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氮转化
        4.1.1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过程
        4.1.2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过程
        4.1.3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影响
        4.1.4 土壤硝化抑制效率
        4.1.5 尿素+抑制剂对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的影响
        4.1.6 总N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4.1.7 总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4.1.8 TO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4.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氮转化过程
        4.2.1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过程
        4.2.2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过程
        4.2.3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影响
        4.2.4 土壤硝化抑制效率
        4.2.5 尿素+抑制剂对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的影响
        4.2.6 总N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4.2.7 总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4.2.8 TO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尿素配施NBPT/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气态氮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气态氮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
        5.1.1 对NH_3挥发的影响
        5.1.2 对N_2O排放的影响
        5.1.3 对尿素-N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5.1.4 对CO_2排放的影响
        5.1.5 对CH_4排放的影响
        5.1.6 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5.1.7 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与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5.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气态氮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
        5.2.1 对NH_3挥发的影响
        5.2.2 对N_2O排放的影响
        5.2.3 对尿素-N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5.2.4 对CO_2排放的影响
        5.2.5 对CH_4排放的影响
        5.2.6 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5.2.7 土壤理化性质与NH_3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3.1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NH_3排放的影响
        5.3.2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5.3.3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5.3.4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CO_2排放的影响
        5.3.5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CH_4排放的影响
        5.3.6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尿素配施NBPT/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6.1.1 土壤细菌
        6.1.2 土壤真菌
    6.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6.2.1 土壤细菌
        6.2.2 土壤真菌
    6.3 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相关性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氮沉降及物种多样性影响草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生态系统N2O的产生过程
2 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氮沉降之间的关系
    2.1 氮沉降的原因和特征
    2.2 氮沉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3 草地N2O排放对氮沉降的响应
    3.1 氮沉降影响N2O排放的机制
    3.2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影响与N2O排放的潜在关系
4 研究展望

(8)Meta分析中国不同类型草地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收集
    1.2 基于均值的效应值(响应比)
    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放牧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矿化作用影响的平均效应值
    2.2 放牧强度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矿化作用影响的平均效应值及异质性检验
    2.3 平均效应值对气候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变量的响应特征
    2.4 放牧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矿化速率影响效应值漏斗图的对称性检验
3 讨论
    3.1 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矿化速率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特征
    3.2 环境因素对氮素矿化作用平均效应值的影响
4 结论

(9)半干旱黄土区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短期氮、水添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植被调查
        (1)高度:
        (2)盖度:
        (3)多度:
        (4)地上生物量:
    1.4 指标计算
        (1)Patrick丰富度指数:
        (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3)Pielou均匀度指数: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添加和水添加对不同管理措施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2.2 氮添加和水添加对不同管理措施草地群落功能群组成的影响
    2.3 氮添加和水添加对不同管理措施草地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2.4 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3 讨论
    3.1 封育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添加和水添加的响应
    3.2 刈割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添加和水添加的响应
    3.3 火烧草地群落结构对氮添加和水添加的响应
    3.4 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4 结论

(10)不同水平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水平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2.2 不同水平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组成的影响
    2.3 不同水平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2.4 土壤微生物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氮添加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3.2 盐渍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对氮输入的响应机制
4 结论

四、氮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萨仁其力莫格,荆佳强,秦洁,张海芳,王宇,鲍国光,红雨,杨殿林. 中国草地学报, 2022
  • [2]氮添加和刈割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碳氮库的影响[J]. 秦加敏,王常慧,曹颖,郝杰,陈晓鹏,董宽虎. 草地学报, 2022
  • [3]切根与施有机肥对羊草草甸草原打草场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 张楚,王淼,张宇,王旭,陈金强,李瑞强,代景忠,白玉婷,辛晓平,卫智军,程利,赵曼,闫瑞瑞. 草地学报, 2022
  • [4]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主要功能群碳氮磷贮量的影响[J]. 王淼,张宇,张楚,陈思思,王旭,陈金强,李瑞强,曹娟,辛晓平,周忠义,闫瑞瑞. 草地学报, 2022
  • [5]祁连山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J]. 赵文,尹亚丽,李世雄,刘燕,刘晶晶,董怡玲,苏世锋,吉凌鹤. 草业学报, 2021(12)
  • [6]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刘攀.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7]氮沉降及物种多样性影响草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J]. 高嵩,王俊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8]Meta分析中国不同类型草地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J]. 朱辉,王燕,王云英,许庆民,杜岩功. 草原与草坪, 2021
  • [9]半干旱黄土区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群落结构对短期氮、水添加的响应[J]. 井光花,陈智坤,路强强,张昭,赵宁,贺丽燕,毛祝新,李伟. 生态学报, 2021(20)
  • [10]不同水平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J]. 杨建强,刁华杰,胡姝娅,王常慧. 植物生态学报, 2021(07)

标签:;  ;  ;  ;  ;  

氮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