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城镇化:实例与特色——评《小城镇,大战略——玉溪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陶思翰[1](2021)在《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中央聚焦“三农”问题起,10多年来我国一直掀起乡村建设热潮。如何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解决严峻的乡村问题依旧是当今研究重点。随着传统村落空间从“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和分异化的现象,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和建构,也需要从扁平化认知视角逐渐转向立体式空间解读。本论文以滇东北地区3个具有特色代表的传统村落为例,以村落空间构成格局为基础,从人居环境科学五大系统来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读剖析,系统构建特色化的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空间。研究着眼于国家及地方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政策,根据传统村落的文化体系、价值体系、城乡协同体系三大核心体系,建立由度量体系、评估体系和导向体系构成的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分步、分类综合分析传统村落优势与劣势,提出相应的策略思考。并通过模型体系的反馈机制持续度量,形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良性循环机制。研究表明,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具有的潜在动力,逐渐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不利局面,形成城乡间的平衡发展和互助机制,有效促进村落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促进村落生态、宜居、绿色、健康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
魏云[2](2019)在《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空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的基础设施投资起点低,基础总体也较为薄弱,在历史上欠账严重,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建立,云南省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发展迅速加快,增长较大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人口比例悬殊、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云南省各地之间由于地理、人口差异、资源禀赋等特殊环境,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平衡好基础设施投资的分异,这对于云南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地理的视角对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投资行为开展尺度—过程—格局—机理范式研究,探析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并通过变异系数、Moran’s I指数等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市、县际差异进行模拟分析,从而探讨得出做好城镇化进程中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的对策建议,研究对云南省相关决策有一定参考意义,也可与云南省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补充验证、结合使用,为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提供基础。研究从水平程度、区域差异、相关性、格局、集聚程度等方面发现:(1)在云南省城镇化的推进中,政府主导了城镇化建设投资与构建,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时效特征较为明显,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起重要作用,但资金结构及来源却显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投资的增幅及总额均略显不足,无法达到城镇化的强大需求。(2)云南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显然为推进云南省城镇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3)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对能源、科技信息等基础设施投入较为重视,拉动效果明显。(4)云南省空间格局为中间凸起、四周扩散,滇中城市群和滇东北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重点投资地区,而其他的滇东、西、北南、东南地区等区域为部分集聚的扩散片区,位于滇中地区的城市是云南经济重点发展地区,省会昆明是政治、社会、科技、经济核心地区,城镇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也最多,也是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5)云南省部分州市、县区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整体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这种不均衡与城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是受到人口、资源环境、地理、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影响,但差距在逐步缩小。
杜宇[3](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之一,其转移、流动,是劳动力因素随着空间、地位、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是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各项难题的起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基础。本文以31个省市为基本核算单位,估算农村劳动力可输出及输入量,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将其分为内外两大类,因内部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属于长期投资效应,现期应大力提升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更应为农村劳动力有量有质地转移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不同模式,评价社会公平推动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外部动力以及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综合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构建乡村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构建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输入农村劳动力数量。这两个劳动力平衡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求数量,通过比较了学术界主要的估算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采用工日法估算该变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 31个省市2009~2016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区域的划分整合数据,与《农民工监测报告》中相应区域的农民工输出、输入量进行比较,验证估算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净输入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了基本类别:高度净输入区域、中度净输入区域以及净输出区域。(2)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31个省市估算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量、输入量、净输入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五类模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净输入(或净输出)对每类转移模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贡献。(3)首先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这两类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因素。内部动力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其关键因素有思想观念、受教育水平、劳动素质与能力、敬业精神与就业收入水平五项,但因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农村教育投资困境导致我国现期农村劳动力能力禀赋低,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激励农村劳动力自发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外部动力包括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其中社会公平推动包括就业收入公平、教育文化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四个关键因素。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有显着贡献的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所各自包含的区域面临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和经济潜力四项因素;确定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四项因素;确定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城乡基础实力、城乡关联强度、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竞争潜力四项因素。(4)考虑到教育本身为长期投资效应,以及我国现期农村教育困境,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在短期内没有详实的数据做论证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做评价分析。首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6项指标,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确立是1992年,从这以后农村劳动力成规模性的开始流动,因此对1992~2016年的社会公平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31个省市和农村劳动力有显着经济贡献的三类转移模式分别作了社会公平状态的评价。其中,包含第I类超大规模与超强人口集聚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与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中的山东这8个省市的社会公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23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可见我国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区域。(5)经济发展拉动评价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类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中,第II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45个指标、第III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7个指标、第IV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3个指标。②对三个模式各自的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进行评价,外来人口导出模式中除经济结构外,其余三个维度对经济起正向效应;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模式,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发展相对缓慢,资本集聚在四个维度中先下降在缓慢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产业集聚变化幅度最大;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四个维度的指数都有增长,但都没有超过0.5,涨幅有限。③对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增长潜力分析中,从4个维度中选取关键变量构建模型,对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明显上升。对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区域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分析,考虑要素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构建三个空间计量模型;又因该模式中8个省份差别较大,因此继续细分了四个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四个要素集聚都对经济产生增长效应;海南山西体现为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该模式中其余5个省份体现为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对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潜力分析中,首先对3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6个公因子,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6个公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经济、社会共同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发展度、协调度的耦合关系来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根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的不同组合划分出耦合程度的四种状态,即(高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系统相悖、(低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低水平耦合、(低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虚假耦合、(高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协调耦合。分析表明,外来人口导入模式从1992~2003年的(高发展-高协调)的协调耦合发展至(高发展-低协调)的系统相悖状态;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型模式从(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发展到(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状态。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则从(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变化为(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
陈星宇[4](2017)在《云南省城镇化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具表现力的载体,而城镇化是积累社会财富和实现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同时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缓慢起步、调整、停滞、快速发展、加速发展五个阶段,2015年已经达到了56.1%的水平,但同期云南省仅达到43.33%,落后全国水平近十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本文对云南省城镇化效率进行研究,无论是完善城镇化理论方面还是推进云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的已有研究,跟踪学术界对城镇化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相关理论、方法以及成果;从效率和城镇化概念出发,阐述城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分析云南省城镇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的效用理论,选取2003-2015年208个描述云南省城镇化的定性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环境五个方面对云南省城镇化效率分别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云南省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在西南地区属于发展较快型,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但省内各州市间发展不平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经济城镇化表现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综合效率值仅有2003年和2005年达到有效,除这两年外其余13年均为规模报酬递减。(3)社会城镇化体现为各类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效率呈逐年增长,2015年达到有效,除2015年外其余12年均为规模报酬递增。(4)空间城镇化角度来看,建成区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猛,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象。综合效率波动较大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5)环境城镇化表现为整体环境持续改善,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最后,在对云南省城镇化效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推动云南省城镇化发展。
兰秀娟[5](2017)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更是以每年1%的速度在提高,到2014年已达56.1%。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提高“城镇化质量”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由于城镇化发展过快,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区域城镇发展不均衡,中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拥堵、污染等“城市病”问题突出;现今,以提质增效为主题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从根本上要求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的新背景下,加快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彰显城镇化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城镇化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清晰阐述和系统梳理,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进行了基本概括后,从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城乡一体化五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指标评价体系。首先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2005年-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然后以长江经济带地级市的2005年-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ESDA-GIS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质量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发展状况。(1)从宏观视角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质量一直呈不断提高。其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0.4532上升为2014年的0.9773。(2)从中观视角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质量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江下游的城镇化发展质量高于长江中游,长江中游的城镇化质量高于长江上游,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3)从微观视角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市是城镇化质量都在不断提高。(4)从空间差异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市的城镇化质量由低度质量向高度、中高度、中度逐渐转好,且城镇化质量整体呈现出长江下游的城镇质量好于长江中游,长江中游的城镇化质量好于长江上游的城镇化质量的梯度差异。第二,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1)从宏观视角来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增长率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倒“W”型变化特征。(2)从中观视角来看,从2006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增速呈现出梯度差异。长江上游的年均提高速度(12.82%)>长江经济带(8.96%)>长江中游(8.91%)>长江下游(7.46%)。(3)从微观视角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云南(21.77%)>重庆(16.78%)>贵州(13.59%)>四川(10.82%)>湖南(9.40%)>江西(8.98%)>湖北(8.49%)>安徽(11.76%)>浙江(7.63%)>江苏(4.68%)>上海(3.14%)。(4)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为中速。第三,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1)从宏观视角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之间的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在逐步缩小。(2)从中观视角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差异由大到小为,长江上游>长江经济带>长江下游>长江中游。(3)从微观视角来看,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内部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其中云南、贵州的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明显大于其他地区。第四,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分维度空间发展差异来看。从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的大部分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第五,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空间相关性。(1)长江经济带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的空间自相关,且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空间集聚状态,低水平与低水平区域空间集聚,高水平与高水平区域空间集聚。(2)长江经济带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正相关性会拉大下游与中上游之间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的差距。第六,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2005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在城镇化质量不断改善中,其中对城镇化质量改善发挥最重要的因素是行政力,其次是内源力,然后是市场力,而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影响最小的是外源力。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进行研究得出六点结论,由此提出了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的六点建议:第一,以产城融合推动产城共荣;第二,以户籍改革推动人城一体化;第三,努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第四,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第五,统筹城乡发展;第六,加快完善投融资体制。
罗腾飞[6](2016)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发展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是继工业化之后推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带是由经济发达的一个或者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在经济上联系紧密、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一体化、流通一体化、基础设施均等化、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设施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经济走廊。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获奖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ugene"Joe"Stiglitz)说过:“21世纪影响世界经济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目前,中国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发展质量是重中之重。根据全球城镇化划分标准,城镇化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小于30%处于城镇化起步水平,大于30%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水平,大于70%处于城镇化成熟发展水平。中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5年的56.1%,增长了38.18%,平均是每年一个百分点的提升。在2000-2010年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化率提升了1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13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同时也警醒我们在加速的背景下,质量的提升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目前,城镇化发展粗放发展模式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盲目扩张,土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我国城市土地迅速扩展,土地城镇化速度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我国260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人口规模年均增长速度为4.4%,建成区面积的年均增长为6.9%,大量的新区和新城的建设造成了土地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问题尖锐;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使得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部分城市都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现象。能源消耗量大,节能减排的压力大;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0%,GDP占世界的10%,而消耗的煤炭、铁矿石占世界的50%,铝、锌、铜分别占世界的37%、46%、38%。第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对沿海地区发展政策的倾向,对我国各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影响较大,使得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现象加深;虽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等区域政策的提出,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未有改变,率先发展好的城市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性越来越强,西部生态敏感地区在发展与保护方面的矛盾日趋显现。第三、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特征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城市病”问题较为突出,而中小城市地位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下降趋势,小城镇建设由于缺乏机会,加上产业支撑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使得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第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农民工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收入偏低、劳动强度大、各类保险的收益比例较低。而大部分农民工都聚居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配套设施条件差。第五,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医疗、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发展落后于城市,使得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矛盾日益凸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区域。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第一的“黄金水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城镇数量多、较分散;城市化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化发展的包揪重、压力大等。因此,以城镇化发展质量为视点,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并探讨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策略,可为区域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城市的目标。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26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2006-2013年作为研究时段。选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在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界定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角度,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城镇化发展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分析探讨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发展效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指数聚类法、自然断裂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运用ArcGIS9.3分析软件、Geoda分析软件、Stata11.0编程,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其研究发现,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呈现平稳上升发展态势,城镇化发展质量从2006年的0.79137上升到2013年的1.13372,其增长了1.433倍。从城市群层面来看,三大城市群也均呈现上升发展态势,8年间,上游、中游、下游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均值为0.801、0.899、1.373,下游城市群是中游城市群的1.53倍,是上游城市群的1.71倍。反映出,下游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质量高于中游、下游城市群。在空间层面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中等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一般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较低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为了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其结果显示,2006-2008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呈现逐年增长发展态势。从四个维度方面看,四个维度发展顺序为环境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我国从重视速度转向重视质量发展,经济出现平稳增长态势;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使得环境有所改善,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看了契机,因此,四个维度的发展与我国的现实发展情况相吻合。从时空演化分析结果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差异是在波动中下降发展特征。从三大城市群之间整体差异来看,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虽然在8年间,城市群间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但是总体上仍是高于城市群内部差异。从城市群内部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为:上游城市群大于下游城市群大于中游城市群。说明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之快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和下游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从空间相关性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好的城市大部分分布在高高和低低象限,表明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从标准差椭圆分析,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布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城镇化发展重心主要位于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区域,其分布在标准差椭圆内部的地区是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主要区域,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中占主导地位。总的来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格局2006-2013年的演化特征不明显,说明在8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主体区域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在对城镇化效率的分析来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地区差异性,整体发展为下降态势;城镇化效率与技术进步效率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技术进步对提高城镇化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投入变量的非集约较高,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适当拿捏投入变量。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经济城镇化发展、社会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质、创新能力城镇化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提升策略。根据四个策略提出其提升路径:即加强城镇化发展差异性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重视城镇化发展“智慧型”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完善城镇化发展“均等化”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强化城镇化发展“绿色型”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升级城市群形态和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李爱城[7](2016)在《基于生态视角的梧州市“城镇上山”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幅员广阔,地形起伏,山地地形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适宜城镇建设的用地稀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占用基本农田、占优补劣的现象十分普遍。梧州市就是这样一个平地较少、山地较多的城市,目前,用地问题成为制约梧州市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梧州市参与了“城镇上山”的试点建设工作。本文从论证梧州市城镇发展情况及地形地貌特征入手,引出“城镇上山”是解决梧州市保护耕地红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对策;通过差别土地使用、有序引导交通、城镇职住平衡、极化配套设施等策略,论证了梧州市“城镇上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决了“城镇上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低丘缓地区的城镇化建立了规划应对策略,利用生态规划视角形成一套“城镇上山”的空间规划方法论。
董方龙[8](2015)在《云南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研究 ——基于善应镇和大研古镇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重要命题,由此将中国小城镇的研究推向高潮,一直深受学界关注。小城镇的发展建设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关系密切,但不同的时空条件限定和资源禀赋特征往往形成不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学术界关于小城镇开发模式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工业发展为导向、以边境开放为导向、以旅游为导向、以加工和对外贸易为导向等几种类型。随着国家关于新型城镇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倡导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下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遵循的原则。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省区,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型小城镇有着极为可观的开发前景。本文选取了河南善应镇和云南大研古镇两个旅游型小城镇为调查对象,两个调查对象均在欠发达地区,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同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个案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地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就文化、经济、自然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访谈,旨在阐析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的基本要素、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言,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基础,进行基本概念界定,阐述相关理论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所选取的河南善应镇和云南大研古镇进行调研,主要针对当地旅游业对城镇经济、文化和环境三方面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第五章专题探讨云南省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的自身特点及存在问题,通过梳理分析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整理近几年云南旅游业发展数据,对开发基础、旅游型城镇的开发主题展开重点研析;第六章是对云南建设旅游型小城镇所做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杨妍[9](2015)在《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常态”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旋律,与这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相适应,我国必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城镇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一方面,城镇化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需求膨胀等带来的正溢出效应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不仅是城镇化的发展动力,而且带来模式及地域形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云南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经济增长从数量转向质量,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与调整。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在逐年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基本趋于稳定。现阶段仍是“二、三、一”的产业模式,与国家“三、二、一”的模式存在一定差距。但云南省二、三产业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第三产业存在赶超第二产业的潜力,正在向“三、二、一”的产业布局转变。云南省城镇化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但多年来,由于制度不健全、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等因素以及一些自然与人文的因素,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城镇化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因此,研究云南省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索并找出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寻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不仅对云南省城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简要分析了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状况。第四部分,研究了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量化关系,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1990年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是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反之,城镇化进程对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结合理论实证分析,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云南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城镇化发展,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董方龙[10](2015)在《以旅游为导向的云南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从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不断地研究。从早期的费孝通老先生的学术研究,到如今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政治性策略。学术界关于云南省发展小城镇的开发模式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工业发展为导向、以边境开放为导向、以旅游为导向、以加工和对外贸易为导向等。随着国家对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视,放弃之前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城镇环境已经成为当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本文以环境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选择以旅游为导向的小城镇的发展这一模式进行分析。云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旅游型小城镇以此为基础便不是无源之水。本文在搜集了关于云南省城镇化历史和现状,整理了近几年云南旅游业发展数据,以环境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发展旅游型小城镇的开发基础;旅游型城镇的发开主题;旅游型小城镇的成功案例达沃斯和丽江等方面做出重点研究和分析。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各地市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最后对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旅游型小城镇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二、云南城镇化:实例与特色——评《小城镇,大战略——玉溪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城镇化:实例与特色——评《小城镇,大战略——玉溪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传统村落 |
2.1.2 人居环境 |
2.1.3 乡村人居环境 |
2.1.4 聚居与聚落 |
2.2 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
2.2.1 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
2.2.2 相关政策解读 |
2.2.3 传统文化理论研究 |
2.2.4 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研究 |
3.1 自然生态空间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资源优势 |
3.1.3 村落空间格局 |
3.2 社会人文空间 |
3.2.1 社会发展历史 |
3.2.2 物质文化遗产 |
3.2.3 人文特色 |
3.2.4 人口迁移 |
3.2.5 经济发展 |
3.2.6 文明素养 |
3.3 居住生活空间 |
3.3.1 民居建筑 |
3.3.2 街巷空间 |
3.3.3 景观空间 |
3.3.4 设施空间 |
3.4 传统村落空间综合分析 |
3.4.1 云南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
3.4.2 问题分析 |
3.4.3 原因解析 |
3.4.4 策略思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协同发展模式体系建构 |
4.1 乡村核心价值体系 |
4.1.1 生态价值 |
4.1.2 生产价值 |
4.1.3 生活价值 |
4.1.4 社会价值 |
4.1.5 文化价值 |
4.2 城乡协同体系构成 |
4.2.1 城乡融合体系 |
4.2.2 多主体结构体系 |
4.2.3 机制体系 |
4.3 城乡协同发展模式体系 |
4.3.1 协同发展原则 |
4.3.2 协同发展观念 |
4.3.3 协同因素分析 |
4.3.4 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
4.4 城乡协同发展的模式体系应用 |
4.4.1 村落发展模式研究分析 |
4.4.2 村落发展模式导向 |
4.4.3 村落发展模式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效性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建构 |
5.1 时效性人居环境模型体系 |
5.1.1 人居环境度量体系 |
5.1.2 人居环境评估体系 |
5.1.3 人居环境模型导向体系 |
5.2 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应用实例 |
5.2.1 村落人居环境度量 |
5.2.2 村落人居环境评析 |
5.2.3 村落人居环境模型导向 |
5.3 湾子苗寨---城乡统筹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
5.3.1 湾子苗寨综合评估 |
5.3.2 人居环境改善 |
5.3.3 协同提升发展 |
5.4 老街村—城乡共构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
5.4.1 老街村综合评估 |
5.4.2 城乡共构空间关系建立 |
5.4.3 文化优势主导 |
5.5 白雾村—城乡互构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
5.5.1 白雾村综合评估 |
5.5.2 居住系统更新 |
5.5.3 农业网络 |
5.5.4 文化创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尊重差异,因地制宜 |
6.2 统筹互促,协同联结 |
6.3 随机而动,应时而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表格索引 |
附录D1 老街村红色节点特征 |
附录D2 白雾村建筑遗产特征 |
附录D3 老街村新民居改造设计图纸 |
附录D4 湾子苗寨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
附录D5 老街村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
附录D6 白雾村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
附录D7 老街村文化传承具体情况分析表 |
(2)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空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
1.1.2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设施投资概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设施 |
2.1.2 基础设施投资 |
2.2 城镇化与基础设施投资 |
2.2.1 城镇化与基础设施投资的互动关系 |
2.2.2 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因素 |
2.3 基础设施投资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
2.3.1 指标选取 |
2.3.2 指标的统计口径 |
2.3.3 指标的数据来源 |
第3章 省域尺度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总体表现 |
3.1 省域尺度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演变 |
3.1.1 省域尺度整体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序变化 |
3.1.2 省域尺度分行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序变化 |
3.1.3 省域尺度分资金供给来源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序变化 |
3.2 省域尺度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
3.2.1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概况 |
3.2.2 整体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
3.2.3 分行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域尺度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空格局 |
4.1 各州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序变化 |
4.1.1 各州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序变化特征 |
4.1.2 各州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与城镇化的时序变化 |
4.2 各州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空间格局 |
4.2.1 基于变异系数的各州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
4.2.2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各州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域尺度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空格局 |
5.1 各区县尺度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 |
5.1.1 基于自然断点法的各区县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
5.1.2 基于变异系数的各区县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
5.1.3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各区县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
5.2 各区县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与城镇化的时序变化 |
5.2.1 各区县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序变化特征 |
5.2.2 各区县城镇化水平的时序变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与建议 |
6.3 主要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 |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述评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
2.1.2 农村劳动力转移 |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综述 |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数量研究 |
2.2.2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综述 |
2.3.1 国别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2.3.2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2.3.3 个体选择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研究综述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体动力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 |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评价研究 |
2.5 现有研究述评 |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 |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 |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同方法 |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
3.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
3.2.1 我国各地区农业实际劳动力需求数量估算 |
3.2.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
3.3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 |
3.3.1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方法 |
3.3.2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过程 |
3.3.3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 |
3.3.4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科学性论证 |
3.4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净输入分布 |
3.4.1 净输入估算方法 |
3.4.2 净输入估算过程 |
3.4.3 净输入估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
4.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
4.2 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 |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类模式 |
4.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不同模式区域的比较分析 |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比较 |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模型检验 |
4.4.3 分析结果 |
4.5 五类转移模式选择三类进行重点分析的说明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分析 |
5.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构成要素 |
5.1.1 内部动力 |
5.1.2 外部动力 |
5.2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动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
5.2.1 内部动力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分析 |
5.2.2 外部动力的社会公平推动现状分析 |
5.2.3 外部动力的经济发展拉动现状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同动力的关键因素 |
5.3.1 内部动力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关键要素 |
5.3.2 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的关键要素 |
5.3.3 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的关键要素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平推动评价 |
6.1 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处理 |
6.1.4 指标体系的权重 |
6.1.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 社会公平推动状态评价 |
6.2.1 社会公平推动系统评价 |
6.2.2 三种模式社会公平推动的状态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拉动评价 |
7.1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1.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
7.1.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1.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7.2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2.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
7.2.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2.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7.3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推动状态评价 |
7.3.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
7.3.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3.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1 测算综合动力的模型与方法 |
8.2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3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4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5 不同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比较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9.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 |
9.2 政策建议 |
9.2.1 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 |
9.2.2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9.2.3 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入地的社会公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4)云南省城镇化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效率 |
二、城镇化 |
三、城镇化效率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投入产出和效率理论 |
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城镇化波动发展阶段(1949-1978 年) |
二、第二阶段: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83 年) |
三、第三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9 年) |
四、第四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2000 年-现在) |
第二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
一、云南省城镇化整体发展概况 |
二、云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三、云南省经济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云南省社会城镇化发展现状 |
五、云南省空间城镇化发展现状 |
六、云南省环境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 |
第一节 城镇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选取原则 |
二、指标体系综述 |
三、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预处理 |
第三节 数据包络分析法 |
一、方法介绍 |
二、C~2R模型 |
三、BC~2模型 |
第四节 云南省城镇化效率的研究结果分析 |
一、云南省人口城镇化效率测度 |
二、云南省经济城镇化效率测度 |
三、云南省社会城镇化效率测度 |
四、云南省空间城镇化效率测度 |
五、云南省环境城镇化效率测度 |
第五章 国内外城镇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城镇化的经验借鉴 |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 |
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 |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 |
四、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
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路径 |
三、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效率分析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科学规划提高城镇建设效率 |
二、协调城镇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 |
三、探索发展山地城镇模式 |
四、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研究综述 |
2.1.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
2.1.2 城镇化质量的定性研究 |
2.1.3 城镇化质量的定量研究 |
2.1.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现状 |
2.2 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化进程的倒“S”型曲线 |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聚集—扩散理论 |
第3章 长江经济带基本状况 |
3.1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 |
3.1.1 生产水平 |
3.1.2 产业结构 |
3.1.3 城乡居民收入 |
3.1.4 财政收入 |
3.2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现状 |
3.2.1 居民精神生活 |
3.2.2 基础教育 |
3.2.3 基础医疗 |
3.2.4 城市设施水平 |
3.3 长江经济带环境发展现状 |
3.3.1 城市绿化 |
3.3.2 工业、生活污染处理 |
3.4 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 |
3.4.1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 |
3.4.2 城镇化率 |
3.5 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
3.5.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
3.5.2 城乡居民贫困差异 |
第4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
4.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时间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测度方法的选择 |
4.1.5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6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
4.2.1 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宏观视角分析 |
4.2.2 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中观视角分析 |
4.2.3 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微观视角分析 |
4.2.4 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
4.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分析 |
4.3.1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宏观分析 |
4.3.2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中观分析 |
4.3.3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微观分析 |
4.3.4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聚类分析 |
4.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分析 |
4.4.1 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宏观分析 |
4.4.2 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中观分析 |
4.4.3 带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微观分析 |
4.5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分维度空间差异分析 |
4.5.1 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
4.5.2 社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 |
4.5.3 环境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
4.5.4 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
4.5.5 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
4.6 结论 |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 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6.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6.1.1 变量的选取 |
6.1.2 数据来源 |
6.2 计量模型 |
6.3 实证检验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单位根检验 |
6.3.3 协整检验 |
6.3.4 Hausman检验 |
6.4 实证结果 |
6.5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主成分分析 |
附件2: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指数 |
附件3: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质量指数 |
附件4: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发展指数 |
附件5:长江经济带人口发展质量指数 |
附件6: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指数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6)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城镇化发展质量本质及其内涵的研究评述 |
2.1.1 城镇化内涵的界定 |
2.1.2 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界定 |
2.2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相关理论评述 |
2.2.1 区位理论 |
2.2.2 结构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非均衡增长论 |
2.2.5 生态学派理论 |
2.3 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的研究评述 |
2.3.1 城镇化发展时空演化研究 |
2.3.2 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2.3.3 城镇化发展效率研究 |
2.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3.1 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选取与解释 |
3.2 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方法选择 |
3.2.1 指数测度方法 |
3.2.2 聚类分析法 |
3.2.3 全要素生产率方法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 |
4.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分析 |
4.1.1 研究区域界定 |
4.1.2 数据来源 |
4.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结果分析 |
4.2.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分析 |
4.2.2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分析 |
4.2.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分类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多维度分析 |
5.1 维度一:经济发展质量 |
5.1.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5.1.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经济发展类型分析 |
5.2 维度二:社会发展质量 |
5.2.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5.2.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社会发展类型分析 |
5.3 维度三:环境发展质量 |
5.3.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环境发展水平评价 |
5.3.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环境发展类型分析 |
5.4 维度四:创新能力发展 |
5.4.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创新能力评价 |
5.4.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创新能力类型分析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演化分析 |
6.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区域差异分析 |
6.1.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6.1.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差异 |
6.1.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地区差异分析 |
6.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6.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3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
6.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6.3.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效率测度研究 |
7.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 |
7.1.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
7.1.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 |
7.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规模报酬与集约化效率分析 |
7.2.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规模报酬测度分析 |
7.2.2 长江经济带投出产出集约要素测度分析 |
7.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效率的总体分析 |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调控策略 |
8.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战略 |
8.1.1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经济发展质量策略 |
8.1.2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社会发展质量策略 |
8.1.3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环境发展质量策略 |
8.1.4 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创新水平发展策略 |
8.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路径 |
8.2.1 推进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差异性建设 |
8.2.2 重视城镇化发展“智慧型”建设 |
8.2.3 完善城镇化发展“均等化”建设 |
8.2.4 强化城镇化发展“绿色型”建设 |
8.2.5 优化提升城市群形态和空间格局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生态视角的梧州市“城镇上山”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城市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解析 |
2.1 生态视角 |
2.1.1 生态视角内涵 |
2.1.2 自然生态因子 |
2.1.3 自然生态因子选择原则 |
2.1.4 生态视角的分析方法 |
2.2 山地城市研究综述 |
2.2.1 概念解析 |
2.2.2 城市学研究 |
2.2.3 实践研究 |
2.3 城镇上山研究综述 |
2.3.1 概念解析 |
2.3.2 城镇上山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
2.3.3 城镇上山与低缓丘陵研究 |
2.3.4 城镇上山与城市地理学研究 |
2.3.5 城镇上山与城市规划研究 |
2.4 城镇上山的实践考察 |
2.4.1 国内城镇上山案例 |
2.4.2 国外城镇上山案例 |
2.5 山地利用的相关规范 |
第3章 梧州城镇上山的现状背景 |
3.1 梧州市城市发展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经济发展 |
3.1.3 人口现状 |
3.1.4 建设历程 |
3.1.5 现状城镇上山建设成效 |
3.2 梧州市“城镇上山”的城市背景 |
3.2.1 城市扩展需求强烈 |
3.2.2 空间格局拓展深受束缚 |
3.2.3 空间结构不适应发展需要 |
3.3 案例地生态基础分析 |
3.3.1 现状高程分析 |
3.3.2 地形地貌分析 |
3.3.3 用地适宜性评价 |
3.4 案例地城市基础 |
3.4.1 土地利用现状 |
3.4.2 道路交通现状 |
3.4.3 现状建设情况 |
3.4.4 公共设施现状 |
3.4.5 总结 |
第4章“城镇上山”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4.1 空间形态与生态因子 |
4.1.1 相关生态因子分析 |
4.1.2 因子影响下的空间形态 |
4.1.3 地表径流的保护 |
4.2 道路交通与生态因子 |
4.2.1 相关生态因子分析 |
4.2.2 因子影响下的对外交通规划 |
4.2.3 因子影响下的道路系统规划 |
4.2.4 因子影响下的公共交通规划 |
4.3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人”的因子 |
4.3.1 相关生态因子分析 |
4.3.2 因子影响下的公服等级 |
4.3.3 因子影响下的设施布局 |
4.4 绿地景观系统与生态因子 |
4.4.1 相关生态因子分析 |
4.4.2 生态因子影响下的绿地系统规划 |
4.4.3 生态因子影响下的景观系统规划 |
4.5 竖向规划与生态因子 |
4.5.1 相关生态因子分析 |
4.5.2 因子影响下的防洪排涝规划 |
4.5.3 因子影响下的竖向规划 |
第5章 生态学视角下的“城镇上山”对策 |
5.1 生态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5.2“城镇上山”的原则 |
5.2.1 以人为本原则 |
5.2.2 因地制宜原则 |
5.2.3 生态优先原则 |
5.2.4 经济适用原则 |
5.3“城镇上山”的生态基础分析 |
5.4 基于生态优先的“城镇上山”对策 |
5.4.1“人”的对策 |
5.4.2“空间”对策 |
5.4.3“环境”对策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6.3.1 展望一:从“事件描述”到“定性分析”再到“定量研究” |
6.3.2 展望二:关于政策发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云南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研究 ——基于善应镇和大研古镇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阐析 |
(一) 城镇化理论 |
(二) 作用和影响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善应镇发展分析 |
一、善应镇概况 |
(一) 地理与人口 |
(二) 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
(三) 旅游业带来的变化 |
(四) 调查样本背景概况 |
二、旅游业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 |
(一) 经济:旅游业带来职业的转变 |
(二) 文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矛盾 |
(三) 环境:环境权利与意识淡薄 |
第四章 大研古镇调查分析 |
一、大研古镇概况 |
二、旅游业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 |
(一) 经济:旅游业成为主要产业 |
(二) 文化: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
(三) 环境: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 |
第五章 云南省旅游型城镇开发浅析 |
一、云南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 |
二、云南旅游型城镇开发基础 |
(一) 发展机遇:旅游业发展良好 |
(二) 比较优势:古镇保存较多 |
(三) 文化优势:民族文化丰富 |
(四) 基础优势:自然环境优美 |
(五) 既有优势:旅游路线成熟 |
三、云南省发展旅游型小城镇的SWOT分析 |
四、云南旅游型小城镇开发主题 |
第六章 云南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
一、基于调查样本的问题揭示与思考 |
(一) 经济;产业发展滞后 |
(二) 文化:传统文化束缚 |
(三) 环境:环保意识不足 |
二、调查样本对云南发展旅游型小城镇的启示 |
(一) 经济:产业协调发展 |
(二) 文化:以人为中心 |
(三) 环境:强化环保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旅游型城镇对当地居民的环境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2:旅游型城镇对善应镇居民的环境影响调查问卷数据整理 |
附录3:旅游型小城镇对居民环境的影响访谈提纲 |
(9)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 |
二、新型城镇化 |
三、城镇化的测度 |
四、城镇化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概述 |
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第三节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 |
一、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二、产业结构优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机制 |
第三章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
一、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三、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基本状况 |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演进及现状 |
二、云南省三次产业与全国比较 |
三、云南省16个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说明及数据选取 |
第二节 平稳性检验 |
第三节 回归与协整检验 |
第四节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全面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
一、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积极发展城市群 |
二、深化制度改革,加速人口流动 |
三、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发展 |
一、增加农业基础投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二、优化第二产业内部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城镇化提供后续动力 |
第三节 注重“产城融合”,提高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度 |
一、推进城镇功能规划与产业布局协同对接 |
二、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
三、依托城镇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10)以旅游为导向的云南小城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三、创新和不足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城镇化与开发模式 |
一、城镇化概念 |
二、城镇化理论 |
(一) 城乡二元制理论 |
(二) 城乡一体化理论 |
三、城镇重要性及作用 |
四、云南城镇开发模式比较分析 |
(一) 工矿支撑模式 |
(二) 农业推动模式 |
(三) 出口加工模式 |
(四) 市场导向模式 |
(五) 中心带动模式 |
(六) 旅游导向模式 |
第三章 云南省旅游型城镇发展基础 |
一、环境保护理论 |
(一) 环境社会学理论 |
(二) 环境社会学方法论 |
(三) 传统思想基础 |
二、云南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 |
三、云南旅游型城镇开发基础 |
(一) 发展机遇:旅游业发展良好 |
(二) 比较优势:古镇保存较多 |
(三) 文化优势:民族文化丰富 |
(四) 基础优势:自然环境优美 |
(五) 既有优势:旅游路线成熟 |
第四章 云南旅游型城镇的开发浅析 |
一、云南省发展旅游型小城镇SWOT分析 |
二、云南旅游型小城镇开发主题 |
(一) 森林公园主题 |
(二) 度假区主题 |
(三) 高端会议主题 |
(四) 野营地主题 |
(五) 绿色农业主题 |
(六) 民俗文化主题 |
(七) 宗教旅游主题 |
第五章 旅游型小城镇案例比较分析 |
一、达沃斯和丽江发展现状 |
二、旅游城市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促进云南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一、云南发展旅游型小城镇的系统规划 |
(一) 交通和品牌宣传 |
(二) 发挥中心辐射作用 |
(三) 不放弃农业和工业 |
(四) 城镇自然环境的保护 |
(五)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
二、环境社会学视野下以人为中心的环保行为方式的养成 |
(一) 环境保护道德意识 |
(二) 环境保护权利意识 |
(三) 公众参与环保途径 |
(四) 旅游人才的带动示范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云南城镇化:实例与特色——评《小城镇,大战略——玉溪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D]. 陶思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时空格局研究[D]. 魏云. 云南大学, 2019(02)
- [3]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云南省城镇化效率的实证研究[D]. 陈星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6)
- [5]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D]. 兰秀娟. 重庆工商大学, 2017(03)
- [6]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D]. 罗腾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7]基于生态视角的梧州市“城镇上山”案例研究[D]. 李爱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云南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研究 ——基于善应镇和大研古镇的田野调查[D]. 董方龙. 云南大学, 2015(07)
- [9]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杨妍. 云南财经大学, 2015(08)
- [10]以旅游为导向的云南小城镇发展研究[D]. 董方龙. 云南大学, 2015(09)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新常态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