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启动“科技将才”战略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杜汩锹[1](2020)在《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地产行业更是如此。在经历了从2003年至2018年近15年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正逐步从过去高速粗放的增长,转变为稳健高质的增长。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必须依赖优质专业的人才,做好企业人才储备。本文根据B企业人才培养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和文献分析法等,针对B企业营销体系高层人才内生性建设和培养的实施策略分析研究,详细梳理每一步培养路径,致力完善和改进B企业自身的营销高层人才“造血”功能,实现营销高层内生性人才培养突破,以此来解决营销高层人才供应脱节的问题,帮助企业健全稳定有效的人才发展机制。因此,本文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和价值,将人才培养和培训进修了清晰的界定,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从而在根本上确定人才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其次,结合B企业营销体系高层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逐步剖析,从培养需求、培养计划、培养实施、培养评估四方面完整复盘营销体系高层人才培养的实施细节和关键步骤,找出当下营销高层人才培养的痛点并根据B企业现状提出了清晰具体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法以及改进策略,全面系统的迭代了营销体系高层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帮助B企业改善营销高层人才培养效率。尤其是进一步阐述清楚了B企业营销体系高层人才培养的运营保障措施,同时将组织管理纳入人才发展保障的机制中,以此确保营销高层人才可持续的健康孵化。本文对B集团如何建设一支执行力强、管理能力卓越的营销高层人才队伍,并保持人才的持续输送和涌现进行了大胆探索,对于B集团这家刚迈入千亿营收的房企具有典型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薛浩[2](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许晨[3](2019)在《耕海探洋(上)》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中国"科学"号2018年7月9日星期一阴有小雨青岛薛家岛码头天空一直阴沉沉的,灰色的云团压得很(作家远航日记之一)低,间或飘过星星点点的小雨。可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阳光,明朗而欢畅。因为经过了多次申报、联系,今天我终于登上了"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作为一名科考队员,前往远海体验、采访了。上午10点多钟,我按照预定计划,乘车来到了黄岛长江东路8号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园区船舶中心码头,拖着一个
迟苗苗[4](2019)在《DY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研究的DY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建立之初主营各类工业用五金制品的代理与销售,后又初涉MRO行业,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战略布局不够明确,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在MRO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需求旺盛的当下,如何优化发展战略规划,实现持续高效的发展,是DY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工业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在。MRO(Maintenance维护、Repair维修、Operation运行)行业的引进与发展,既为诸多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工业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多促进发展的解决方案,也为像DY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这样的传统五金产品经销商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可能。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了战略管理及MRO行业相关理论资料之后,通过了解DY公司现状、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总结归纳了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解决问题,进一步了解公司内外环境,本文首先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公司的内部环境,又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外部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之后,最终的研究结果为确定将增长型战略作为DY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继而为战略实施细化了战略目标,制定了战略优化原则,并将优化营销策略、提升发展能力、实施人才计划三项措施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最后,为了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优化组织结构、加强财务管理、构建信息化战略等战略保障措施,确保战略有效可行。
郑天[5](2017)在《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者陈嬿如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的研究直接促发了本研究开展,作为社会动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研究成果,她对三大传播战役的分析具有重大价值。50周年案例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国内80年代末社会一度局部动荡,国外又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大事。如何妥善弥合革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想主义和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之间的鸿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学者立足于这样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扎根理论对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她发现这次传播战役和以往的社会动员在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重新解读了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不断呈现出新发展和新问题,中国作为巨大的社会试验场具备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环境中,日本政坛不断右倾化且在2015年9月19日凌晨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其一系列旨在谋求正常化大国、军事大国的举动引发外界关注;日本社会也逐渐右倾化,除去国内政坛不断美化侵略史观、主张正常化大国和军事大国路线等右倾化行为的影响和渲染之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一些外部事件也引发了日本社会不安全感加剧,因此日本社会本身的国民心态逐渐发生变化;美日同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遭遇9· 11恐怖袭击后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反恐战争,美日关系在这一阶段由原有的美主日从逐渐走向美日同盟,这对亚太局势安全也构成威胁。国内环境也出现了巨大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在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虽然中国顺利度过了金融危机,GDP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民生。各方利益矛盾在这个时期凸显,各种冲突也借由互联网变得极易成为舆论热点,这更加大了社会风险与执政难度。媒介技术在这二十多年突飞猛进,媒介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易引发思维变革,而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避免信息霸权主义的负面影响也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执政党的合法执政地位。而本研究以对社会动员和国家发展的文献梳理为理论依托,基于个案研究法,参考了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并借鉴了学者陈嬿如的研究框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案例当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开展分析。试图发现本次案例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与以往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发展传播学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样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第二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三章按照重大时间节点对整个70周年案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梳理,按照唤醒记忆——激活记忆——升华记忆——延续记忆的传播链条对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传播活动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传媒在整个案例当中烘托了“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这一主题,凸显了“东方主战场”和“中流砥柱”两个概念,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发掘出了传播活动对集体记忆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这实际上对整个传播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将70周年案例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进行了详细对比,从传播活动的目标、过程、机制、特点与功能等角度分析了变与不变。笔者发现70周年案例与过去相比在传播目标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精神目标或实际目标。多元化的目标更加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符合了受众的期待,也更加符合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策略的传播特点。传播的过程也不再依靠某一个官方机构、某一领导人或者官方媒体的发声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而是依靠长时段浸润式传播,有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这样既做到了自然而然地传播,营造了氛围,又不失重点地打造了媒介事件,赋予其重大意义。这很好地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塑造,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传播的机制从灌输式传播转向了以塑造认同为主的方式,这种变化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在国内外环境与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之下发生的转变,也意味着不同组织机构的配合更加紧密,宣传工作更加精巧。本次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制作了大量专题栏目和相关板块,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一批重量级栏目、板块,以立体丰富的长时段报道吸引受众,电视媒体在胜利日当天的特别节目中打造了万众瞩目的媒介事件。新媒体能够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报道,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其中传统媒体的网站依托其母体,做到了内容为王。商业媒体网站则依托自身特色,发挥专长,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笔者还从发展传播学的终极目标入手分析了本次传播战役的变化,“发展”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这一概念也可以在执政党的各种表述当中得到印证。本次传播战役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运用和解读,较好地向受众传达了十四年抗战的知识。这不仅使受众在长时段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完成了对受众精神层面的指引。传播战役不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还是执政党努力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执政合法地位的一次尝试。本研究对70周年案例进行长时期跟踪分析,从海量资料中提取传播活动的相关信息,捕捉到了新时期传播战役的变与不变。依据个案研究的方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进行研究,研究者自身不能对资料进行过分阐释,一切都要依据资料说话,唯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这也是对发展传播学中社会动员与国家发展研究的一个继承与补充。
施洪亮[6](2017)在《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文中认为高中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当前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如何提升内涵、深化改革与发展,也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选择了以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为论文选题。论文首先围绕选题进行了文献梳理,提出了不同于特点、特色的学校特质概念。特质是指一所学校整体上所具有的内在独特品质和呈现出来的独特型态,具有相对稳定性、整体弥漫性和表里统一性。特质由学校内生、积淀渐成,它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及发展策略中,呈现在学校的组织形态、制度及各项活动和环境中,体现在教师队伍的精神状态及行为方式上,其教育价值与成效,最终由学生的身心发展质量、精神面貌与个性品质集中呈现。在明确了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长时段、分阶段为纵轴,以学校发展内外环境、关键事件、基本策略和特质发展状态为横轴,纵横交织的分析个案的框架。进而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近60年学校发展中生成的特质及其内生过程进行了深度解读,梳理了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路径,包括:特质萌芽期(特质以全息"基因"的方式生成)、文革逆境期(特质隐而不显)、第二次腾飞期(特质初步形成,在学校多领域得到体现)、转创特色期(因校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特质开始游离)、第三次腾飞期(特质在积淀中丰富成熟,在学校教育教学各领域得到体现)和提升自觉期(有意识提炼,特质凝聚为"追求卓越"的自觉认识,努力使学校教育的诸方面都发生更高层次的发展)等六大阶段。通过个案研究的具体分析,本论文提出了对普通高中特质内生力路径具有一定普适价值的若干思考与建议。首先,学校特质是"内生"的,不是"外加"的,它往往先蕴含于具有整体性的全息式基因中。其次,学校特质是持续内生、长期积淀形成的,不是短期效应,一般需经数十年转化、发展、整合、深化,才能渐成校内共识、校外认同的鲜明的"学校特质"。其三,学校特质的内在发展路径是学校特质在内部生成并发展的过程记录,发展的动力主要靠内生力,不是仅由外力推动或外部环境造成的,内力要善于辨识、转化外力,不能排斥外力,亦不能随外力摇摆。其四,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每个阶段都包含着"学校自我"的清晰意识、策略行动、阶段形成,并实现自我累进与突破等方面,每个阶段的发展最终会提升为自觉的内生机制,使学校发展阶段持续,呈现自觉、主动的自组织状态。
甘少杰[7](2013)在《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文中研究说明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清王朝第一次遭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沉痛打击,清军的惨败和船坚利炮的入侵的严酷事实震惊了清王朝,残酷的事实昭示了原有旧式武科的训练内容和选拔项目已不能担负培养近代军事人才的重任,创建新式军事教育已成为历史所趋。林则徐、魏源等改革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型军事观的提出,西方列强的威胁与现代军事文明的示范,以及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时代主旋律成为了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推动力。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相标榜,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先导的军事现代化运动在洋务派官僚的倡导下兴起。西方军事装备的利用,导致了军事教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西方近代军事训练与管理方法不断被引进,数理知识、军事理论、战略战术、武器制造原理、海运知识等新兴军事教育内容相继出现。洋务运动中,军事教育仅停留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器物层面,而没有推进到军事制度、军事思想现代化的层次。“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确实为军事教育现代化的推动打开了缺口,但其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却是极其狭窄的。由于军事制度和军事观念没有突破,因此军队的现代化也无法真正实现。尽管如此,当洋务派启动了中国军事教育发展的乐章后,整个社会开始沿着自身的发展路径演绎。福建船政局等一系列军事工业的建立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兴办,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快速发展;幼童留美教育以及留欧教育的开展,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具有近代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形成在军事教育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开始逐渐转变,对于西方军事教育的学习已远远突破了“长技”的范围,扩展到了西方军事制度、军事理念方面,冲破了两千年来儒学一统天下的藩篱。到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教育改革的发起已由部分的洋务大臣倡导转为清政府的主动变法,开始了对西方军事制度和西方军事教育内容的主动吸收,尚武之风在社会中悄然形成。军事教育摒弃了各自为政、盲目发展的无计划局面,全国开始建立相对规范的军事教育体制,军事教育制度化开始形成。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全面吸收西方文化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开始审视军事教育本土化的问题,在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之间寻找契合点,军事教育开始向本土化发展。近代着名军校——黄埔军校之所以成为世界着名的四大军校之一,在于军校的办学将西方的先进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与中国的军事实际相结合,很好的实现了军事教育的本土化、特色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在寻求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探索道路上,认识到了发展军事教育、建立革命军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借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挽救中国于危亡的救国救民的教育宗旨。党代表制、政治部制度的形成实现了党指挥枪,军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军事理念。爱国爱民、精诚团结、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的形成恰是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对西方军事制度的效仿、吸收和改造,无不体现了觉醒后的中国军事教育者对西方军事文化的主动态度。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军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非计划性向计划性转变的过程,体现出了民主化、世俗化、制度化、科学化、实践化的现代性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既引导了中国早期工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勃兴。在充分评价军事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流弊和局限,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军种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私人化倾向、派系林立等令人深思的教训。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国家统筹是实现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政治体制现代化是军事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军事教育发展的保障,创新军事教育理念是实现人才兴军的关键。
谢茜[8](2010)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论述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下中国海洋战略演进的历程。在历史上,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首先是在大航海时代里,当西欧国家正极力开拓海上事业时,中国却在是否面向海洋发展中逡巡徘徊,在开海和禁海的摇摆间失去了原本的海洋优势,中国海洋文明在与陆地文明的对抗中处于下风。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对争夺海上霸权的意识就非常明显,从地中海时代沿岸各国争夺海上霸主地位到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各沿海国竞相在大洋一决雌雄,海洋始终是西欧各沿海国在国家发展中首先倚重的场地。而作为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的中国,虽然是典型的滨海国家,但农耕文明的大陆性国家一直是发展的重心。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活动不无发展,与日本、东南亚等国展开跨海交流、开创海上丝绸之路、拥有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大海外贸易港口并建起关税制度、并先于西欧国家数十年开展了大航海活动,但这些海上活动归根结底并不是国家发展的重心。在新航路发现以后,西欧各国以商业殖民及传教为先锋、以船炮与武力作为后盾,纷纷向东西两半球发展并侵入中国。而与西方国家相反,中国却开始闭关自守以世界上陆权大国自居孤立于世界形势发展之外。当西方殖民者叩关并在鸦片战争中获利后,来自海上的侵略就成为了近代中国噩梦的开端。西方殖民者通过发动系列战争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海域主权。清政府被迫重新重视海洋事务,开始了建设近代海军、发展近代海务实业的近代海洋战略,中国面临海洋、陆地哪个更重要的两难选择。当世界跑步进入海权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海外扩张获得资本原始积累,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对海权的新一轮争夺。开展海军军备竞赛和进行海外侵略是海权争夺的主要内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战成为世界战争的主要形式之海军的力量强弱成为海外侵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由于对海洋权益的进一步认识,此时的海权争夺不再只限于争夺制海权而是扩展到对领海范围及大陆架资源的争夺。而此时中国苦于政局的不稳、国力贫弱,在民国时期勉强以微弱海军抵御帝国主义海洋国家的侵略,中国的海洋战略走入底端。战后初期世界海洋政策呈现两种态势,一是海军军备继续升级,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太平洋地区的对峙,美国构建在亚太地区的岛链战略,美苏两国的海军竞赛继续扩大;另一个是海军剑拔弩张的发展之下,由于科技的进步,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各沿海国家对海域和海洋资源的争夺越发激烈,同时海洋各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振海洋战略提上议程,但由于面对北部的陆权和东、南部的海权双重危机,建国初期的海洋战略仍然是以防卫为重心。尽管意识到海洋开发的意义,但彼时并无财力和精力执行。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海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洋事务的法制化和对海洋的开发成为国际主流,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成功举行及多种海洋法的制定表明海上权益法制化和多样化时代的来临。为应对多样化时代,各沿海国又纷纷发布了国家海洋战略。中国在完成建国初期必须的海防建设后实施改革开放,应国际形势也将海洋综合性开发政策和海洋法制化设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业的合作。中国提出了和平型综合开发的海洋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合作,利用海洋法律处理海洋争端。中国的海洋战略经历了徘徊——重振——低迷——起步——积极的过程,并且每一步都落后于当时世界主要国家对海洋利用的步伐。回顾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文末提出了中国未来海洋战略发展的路径,即以海权的发展维护陆权的稳定,强调海军在海洋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国家综合实力是海洋战略顺利推行的保证。
王建高[9](2010)在《呈交一份出色答卷》文中研究表明阳春三月,胶州湾畔春潮涌动,生机无限…… “十一五”以来,青岛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09年,青岛市获国家科技奖8项,获省科技奖励88项。青岛市入选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并同时获得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
沈刚刚[10](2009)在《青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快速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创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众多省市为了推动本地经济发展,都在积极着手本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因此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也取得了诸多成绩。国内各省市近年来积极进行区域创新体系的规划建设,但这些体系的建立是否有效推动了区域发展,实现了预期的目标,需要一套全面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衡量。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立足于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现实,尽可能地吸收青岛和山东现有权威机构的有关调研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区域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对青岛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环境与资源特点进行分析,设立评价指标,并依照指标体系,对青岛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不足,从而提出今后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图表分析等方法。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述评、研究内容和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本文研究对象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论述,介绍了其产生渊源和理论构成,包括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功能、结构和运行机制。第三部分在查阅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青岛区域创新的环境和资源状况,并分析了环境和资源对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青岛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是青岛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第六部分是通过实证分析对青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进行评价,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确定及评价部分。指标的选择坚持了科学性、协调性、动态性原则,考虑到了区域创新网络所具有的特性,包括要素评价、投入评价、能力评价、环境评价和效益评价五部分,三十六项指标。第七部分提出了青岛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选择和对策建议,包括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体系,品牌带动区域创新战略等方面。第八部分是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在概述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青岛启动“科技将才”战略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启动“科技将才”战略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法 |
1.2.2 案例分析法 |
1.2.3 问卷调查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人才培养体系相关理论 |
2.1.1 罗斯威尔的人才培养与继任规划管理生命周期理论 |
2.1.2 马克斯.韦伯的系统化人才培养理论 |
2.2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概述 |
2.2.1 培训与培养的定义 |
2.2.2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意义 |
2.2.3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三章 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B集团发展概况及组织架构 |
3.1.1 B集团发展历程及业务情况 |
3.1.2 B集团组织架构 |
3.2 B集团营销体系及高层人才概况 |
3.2.1 B集团营销体系概况 |
3.2.2 B集团营销体系组织架构概况 |
3.2.3 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概况 |
3.3 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现状 |
3.3.1 高层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背景 |
3.3.2 营销高层人才梯队培养体系 |
3.4 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查分析 |
3.5 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分析 |
3.5.1 培养需求问题分析 |
3.5.2 培养计划问题分析 |
3.5.3 培养实施问题分析 |
3.5.4 培养评估问题分析 |
3.5.5 培养组织管理问题分析 |
第四章 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改进对策 |
4.1 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改进的思路 |
4.1.1 标杆房企高层人才培养案例及经验借鉴 |
4.1.2 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改进思路 |
4.2 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改进的具体措施 |
4.2.1 培养需求的精准把握 |
4.2.2 培养执行计划迭代 |
4.2.3 培养实施内容的全面升级 |
4.2.4 培养评估机制的落地完善 |
4.2.5 人才培养的组织完善 |
第五章 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5.1 统一思想,统一目标 |
5.2 训战结合,从一线出发 |
5.3 机制保障,有运用有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习发展需求调研表》 |
附录二 :《培训评估反馈问卷》 |
附录三 :《360°评估问卷》 |
附录四 :《导师辅导表》 |
附录五 :《导师辅导评价表》 |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耕海探洋(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中国“科学”号 |
第二章探寻海洋的奥秘 |
人与海洋 |
新中国海洋科学的“摇篮” |
第三章大海给了一个“下马威” |
第四章浪花里的科学家 |
“童鱼”———克隆先驱 |
我是大海的儿子 |
永恒的“海洋之心” |
照亮海面的“金星” |
海洋大普查 |
第五章西太平洋的热液 |
第六章从春天启航的“科学一号” |
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
棉兰老潜流 |
(4)DY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概述 |
2.2 战略管理层次 |
2.3 战略管理工具 |
3 DY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 |
3.1 公司简介 |
3.2 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 |
3.3 影响公司发展的因素 |
4 DY公司内部能力与资源分析 |
4.1 基础设施分析 |
4.2 人力资源分析 |
4.3 财务资源分析 |
4.4 营销能力分析 |
4.5 服务能力分析 |
5 DY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5.1 宏观环境分析 |
5.1.1 政治环境分析 |
5.1.2 经济环境分析 |
5.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5.1.4 技术环境分析 |
5.2 行业环境分析 |
5.2.1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行业需求分析 |
5.2.3 行业竞争力分析 |
6 DY公司SWOT分析及战略优化方案设计 |
6.1 DY公司SWOT分析 |
6.1.1 优势分析 |
6.1.2 劣势分析 |
6.1.3 机会分析 |
6.1.4 威胁分析 |
6.1.5 SWOT矩阵分析 |
6.2 战略愿景及目标 |
6.3 战略优化原则 |
6.4 战略实施路径 |
6.4.1 优化营销策略 |
6.4.2 提升发展能力 |
6.4.3 实施人才计划 |
7 DY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7.1 优化组织结构 |
7.2 加强财务管理 |
7.3 构建信息化建设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国际环境 |
1.1.2 国内环境 |
1.1.3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2.1 发展传播学的诞生与引入 |
2.1.1 关注人的现代化——受众研究 |
2.1.2 大量实证主义着作促使发展传播学发展 |
2.1.3 传媒与农村发展成为热点 |
2.2 社会动员与中国社会 |
2.2.1 群众运动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
2.2.2 传播战役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2.3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关怀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意义 |
2.5.1 学术意义 |
2.5.2 现实意义 |
第三章 传播过程分析 |
3.1 唤醒记忆(清明节前后开始,以欧洲战场胜利日为小高潮) |
3.1.1 前期铺垫 |
3.1.2 小高潮——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
3.1.3 小结 |
3.2 激活记忆(围绕七七事变全面开展传播活动) |
3.2.1 民族记忆的全面激活 |
3.2.2 小结 |
3.3 升华记忆(从8·15日本投降日到9·3胜利日) |
3.3.1 各方准备形成期待感 |
3.3.2 从实时转场到中国的阅兵时间 |
3.3.3 胜利日的不朽化 |
3.3.4 小结 |
3.4 延续记忆 |
小结 |
第四章 传播功能分析 |
4.1 解读历史 |
4.1.1 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 |
4.1.2 东方主战场与中流砥柱 |
4.2 重塑集体记忆 |
4.2.1 征集与召唤记忆 |
4.2.2 展示与收藏记忆 |
4.2.3 追寻与重访记忆 |
4.2.4 绘制与雕刻记忆 |
4.2.5 创作与呈现记忆 |
4.2.6 测试与巩固记忆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多元化的传播目标 |
5.2 立体丰富的传播过程 |
5.3 以塑造认同为主的传播机制 |
5.4 因媒而异的传播特点 |
5.5 传播战役与国家发展 |
5.5.1 大众传播与民族凝聚力 |
5.5.2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核心问题的提出 |
(二) 问题提出的实践背景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普通高中 |
(二) 学校特质 |
(三) 内生发展路径 |
三、文献述评 |
(一) 中国近40年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过程述评 |
(二) 关于学校特色及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述评 |
(三) 关于学校发展及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路径研究述评 |
四、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理论初探 |
一、学校特质概念的理论架构 |
(一) 学校特质概念的由来 |
(二) 学校特质的内涵解读和分析框架 |
二、学校内生力和内生发展路径简析 |
(一) 学校内生力的概念解读 |
(二) 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 |
三、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一)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
(二)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个案解读(上) |
一、特质萌芽期(1958-1965) |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
(二) 关键事件 |
(三) 基本策略 |
(四) 学校特质发展状态及评析 |
二、文革逆境期(1966-1976) |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
(二) 关键事件 |
(三) 基本策略 |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
三、二次腾飞期(1977-1990) |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
(二) 关键事件 |
(三) 基本策略 |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
第四章 华东师大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个案解读(下) |
一、转创特色期(1991-2001) |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
(二) 关键事件 |
(三) 基本策略 |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
二、三次腾飞期(2002-2010) |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
(二) 关键事件 |
(三) 基本策略 |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
三、提升自觉期(2011至今) |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
(二) 关键事件 |
(三) 基本策略 |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
第五章 二附中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再思考 |
一、二附中学校特质的基本表现 |
(一) 站在时代浪尖,敢为人先、勇于自我突破的改革魄力 |
(二) 尊重学术、自由民主、实事求是,按教育本真办学的大学附中气质 |
(三) 在优势背景下坚持向内用力,用研究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卓越师生 |
(四) 在逆境中转危为机、愈挫愈勇、奋斗制难的智慧力量 |
(五) 开放大气、放眼全球,兼济天下,携手同行共担当的气度 |
(六) 以人为本,爱在二附中,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
二、二附中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基本经验 |
(一) 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过程中的多重选择 |
(二) 二附中学校特质内涵理解的提升 |
(三) 二附中特质发展路径的独特性思考 |
三、个案研究的所得所思 |
(一) 如何提升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价值品位? |
(二) 学校特质研究之于教育集团化有何积极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主要附件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军事与军事教育 |
1.1.2 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与军事教育现代化 |
1.2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缘由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文献综述 |
1.4.1 军事教育史着作 |
1.4.2 军事教育论文 |
1.4.3 教育史、军事史着作 |
1.4.4 现代化理论相关资料 |
1.5 研究构想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发展历程 |
2.1 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发展的背景 |
2.1.1 清末的军备废弛 |
2.1.2 “沧海微澜”——鸦片战争时期军事改革的呼声 |
2.1.3 湘军、淮军的编练 |
2.2 洋务运动时期现代军事教育萌芽 |
2.2.1 “制器兴学”——洋务军事学堂的创立与发展 |
2.2.2 洋务运动时期军事教育的特点 |
2.3 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教育改革 |
2.3.1 武举制度的废除与武备学堂的兴建 |
2.3.2 军事教育体制的建立 |
2.3.3 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教育的特点 |
2.4 民国早期现代军事教育的发展 |
2.4.1 辛亥革命对军事教育的推动 |
2.4.2 北洋政府时期军事教育艰难前行 |
2.4.3 民国早期军事教育发展的特点 |
第3章 清末民国早期海军军事教育现代化 |
3.1 海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动因 |
3.1.1 “船坚炮利”——来自西方国家的海上威胁 |
3.1.2 “师夷制夷”——海防意识的萌发 |
3.2 海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3.2.1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教育 |
3.2.2 甲午战争后海军教育的恢复 |
3.2.3 民国时期海军教育的发展 |
3.3 海军留学教育 |
3.3.1 求知异域:海军留学教育的兴起 |
3.3.2 东渡扶桑:甲午战后大规模的海军留日活动 |
3.3.3 规范多元:民国初期海军留学教育的发展 |
3.3.4 海军留学教育的历史评价 |
3.4 海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特征 |
3.4.1 教育层次的单一性 |
3.4.2 教育思想的双重性 |
3.4.3 课程设置的西化性 |
3.4.4 教学方法的实战性 |
3.4.5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
第4章 清末民国早期陆军军事教育现代化 |
4.1 陆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动因 |
4.1.1 “痛定思痛”——甲午海战的反思 |
4.1.2 “整军御侮”——谋求全面军事教育改革 |
4.1.3 “风起云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
4.1.4 “军制变迁”——陆军军事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 |
4.2 陆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
4.2.1 “跛足前行”—— 甲午战前陆军军事教育概况 |
4.2.2 “整军练武”——新式陆军的训练 |
4.2.3 “举国划一”——陆军军事教育体系的确立 |
4.2.4 “官兵并重”——民国初期的陆军军队教育 |
4.3 陆军留学教育 |
4.3.1 “涓涓细流”——甲午战前的陆军留学教育 |
4.3.2 “以日为师”——甲午战后波澜壮阔的陆军留日教育 |
4.3.3 陆军留学教育与陆军军事现代化 |
4.3.4 陆军留学教育的局限与不足 |
4.4 陆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特征 |
4.4.1 教育层次的多样性 |
4.4.2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
4.4.3 教育制度的模仿性 |
4.4.4 教育发展的滞后性 |
4.4.5 教育改革的不彻底性 |
4.4.6 教育管理的私有性 |
第5章 清末民国早期空军军事教育现代化 |
5.1 空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动因 |
5.1.1 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的提出 |
5.1.2 国内航空人员的匮乏 |
5.2 空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
5.2.1 南苑航空学校 |
5.2.2 其他航空学校的创办 |
5.3 空军留学教育 |
5.4 空军军事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5.4.1 教育发展的主动性 |
5.4.2 办学形式的开放性 |
5.4.3 教育实施的地方性 |
第6章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个案研究 |
6.1 “将军摇篮”——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现代化办学特征分析 |
6.1.1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 |
6.1.2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办学特征 |
6.1.3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历史影响 |
6.2 “军校楷模”——黄埔军校现代化办学特征分析 |
6.2.1 黄埔军校的创办 |
6.2.2 黄埔精神的形成与实践 |
6.2.3 黄埔军校的办学特征 |
6.2.4 黄埔军校的历史影响 |
结语 |
一、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特征 |
二、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的社会影响 |
三、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主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前史简述 |
四、论文创新 |
五、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在大航海时代的海洋活动(1840年以前) |
第一节 西欧国家海洋活动的扩展:从地中海到新航路开辟 |
一、地中海地区的海上战争 |
二、新航路的开辟 |
第二节 郑和远航及其后中国海上活动的停顿 |
一、中国明朝以前的海洋活动 |
二、郑和远航 |
第三节 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扩张与中国的徘徊 |
一、西欧海上扩张的开始 |
二、中国海洋政策在禁海、开海之间摇摆 |
小结 明清时期中国背离海洋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西方海洋扩张战略的形成与清末中国海洋战略的重振(1840-1912) |
第一节 海上强国的扩张战略及其对中国的侵略 |
一、海上力量的加强 |
二、海上强国对中国的侵略 |
第二节 清末海防思想的形成及海洋战略的实施 |
一、清末海防、塞防之争与近代海军建设 |
二、兴办海洋实业 |
第三节 甲午战争与清末海权的失败 |
一、日本海权的发展 |
二、海战与中国海权的重创 |
小结 海权的落后与清末中国的民族危机 |
第三章 海权时代冲击下的民国时期中国海洋战略(1912-1949) |
第一节 海权理论影响下的全球海洋争夺 |
一、海权理论及其影响 |
二、世界兴起海军竞赛及海洋权益争夺 |
第二节 海权强国对中国海洋权益的侵犯 |
一、控制中国沿海沿江地区 |
二、剥夺中国海洋权益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国抵御型海洋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
一、中国海军的抵抗战略 |
二、中国回收海洋权益 |
小结 海权的缺失与民国时期的"有海无防" |
第四章 战后世界海洋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防御型海洋战略(1949-1978) |
第一节 战后世界海洋政策的两大趋势 |
一、海洋防卫政策升级 |
二、海洋综合性开发进程加快 |
第二节 新中国海洋以安全防卫为重心的海洋战略 |
一、新中国海军力量的发端与初期发展 |
二、扞卫领海主权的努力 |
第三节 中国海洋综合管理政策的起步 |
一、海洋行政管理机制的初步建立 |
二、发展海洋产业 |
小结:中国海洋战略在曲折中发展 |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平型海洋战略的提出(1980年后) |
第一节 海洋法制化时代的来临与中国海洋法制化的启动 |
一、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的建立 |
二、中国海洋法制化时代的到来 |
第二节 世界迈入国家整体规划海洋的新时期与中国的措施 |
一、制定国家级海洋整体规划政策 |
二、国家海洋事业管理 |
第三节 世界海洋的合作与争端 |
一、中国海洋政策中的对外合作 |
二、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 |
小结:中国迈入和平性海洋大战略时代 |
综论 |
一、走向海洋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海洋战略对于海洋国家发展的意义 |
三、中国历史上向海洋发展的经验教训 |
四、中国海洋战略的未来发展路径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青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相关理论与概念 |
1.1 国家创新体系 |
1.1.1 关于创新的研究 |
1.1.2 国家创新体系 |
1.1.3 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由来 |
1.2 区域创新体系 |
1.2.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
1.2.2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 |
1.2.3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 |
1.2.4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2 青岛区域创新的环境与资源状况 |
2.1 青岛区域创新的环境状况 |
2.2 青岛区域创新的资源状况 |
2.3 青岛环境与资源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 |
3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3.1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
3.2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
4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
4.1 外部影响因素 |
4.2 内部影响因素 |
5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5.2.1 评价方法的比较 |
5.2.2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5.3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 |
5.3.1 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5.3.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3 评价过程与数据处理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6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选择 |
6.2 青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青岛启动“科技将才”战略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B集团营销高层人才培养体系改进研究[D]. 杜汩锹.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耕海探洋(上)[J]. 许晨. 时代文学, 2019(04)
- [4]DY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D]. 迟苗苗.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5]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D]. 郑天. 厦门大学, 2017(01)
- [6]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D]. 施洪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D]. 甘少杰. 河北大学, 2013(12)
- [8]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D]. 谢茜. 武汉大学, 2010(05)
- [9]呈交一份出色答卷[N]. 王建高. 科技日报, 2010
- [10]青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评价研究[D]. 沈刚刚.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