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考终成历史

上海:一考终成历史

一、上海:一考定终身将成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詹真荣[1](2021)在《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状况追踪调查(2015.09-2020.01)》文中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浙江作为我国新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份,其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受到全社会高度聚焦。我们从2016年初开始跟踪调查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认为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跨越文理对立的两极思维习惯,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形成多元招生新机制,有利于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才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我们持续跟踪调研高考新政五年来的实施效果,发现浙江省高考新政也面临"学生负担有加重、科目设置不科学、赋分方式欠合理、学生选择没保障、理工学科陷困境、考生素养有脱节"等新情况新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制约新高考改革的两对基本范畴,即效率性和公平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矛盾关系,提出高考新政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广集民意,在制度设计上增强系统性和整体性,推进新高考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吴宸鸢[2](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陆续在全国推行,重庆地区也于2018年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标准与“指挥棒”,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与评价中应紧紧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纯粹的以教材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深刻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把化学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落实到学生身上。化学教学回归生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因此,近些年关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知网维普等相关文库的查阅可以发现,在近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国内关于化学生活化教学从无到有,再到普遍研究,以及今后的深入发展趋势。这都说明了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必然性以及重要性。本论文即是顺应新课程改革需要,针对高中化学学科和“生活化教学”理念相融合进行的实践研究。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理论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部分(第三章)为调查分析部分。通过问卷分析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来分析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的关注程度、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看法、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现状以及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支持“生活化教学”这一教学理念,赞同理论结合实际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或多或少采用了生活化教学这一模式,结合生活实际,将化学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而且印象更加深刻。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案例实践部分。通过学习优秀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的优势以及在本人教学中进行实践的可行性,以人教版化学高中教材作为素材设计教学案例和教学活动,进行生活化教学。笔者通过学习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民大附中)的STEAM课程《民族印染STEAM课程——白族扎染》,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可行性,从而设计参与了《古代香水花露的初制取》创新实验、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等实践活动以及《胶体》等实际教学设计。第四部分(第五章)为总结阐述部分。笔者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以及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建议。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期望,从而结束本篇论文。

张宇豪[3](2019)在《新高考与高中历史的个性化教育》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新高考改革方案颁布,标志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新高考方案对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间等都进行了变革。从浙江、上海两个试点地区的实践情况来看,新高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高中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新高考改革出现的问题对历史学科的不良影响包括历史教师教学压力增大、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降低、历史课教学秩序不良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解决。在新高考背景下,面对高中历史学科出现的这些问题可以试着通过施行个性化教育来解决。通过在高中历史学科施行个性化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与心理压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新高考方案内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历史学科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新高考方案下施行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如何在历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历史学习评价等方面基于个性化教育理念进行实践做了探讨。希望能够对解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出现的问题和高中历史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提供借鉴。

祁洁灵[4](2019)在《《周书斠补》训诂研究》文中认为孙诒让是晚清着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家,在清末学术界享有盛名,被誉爲清代朴学之“殿军”。《周书斠补》是其校勘训释《逸周书》的一部训诂着作。该书订正补校前人注疏,考证分析疑难字句,训释条目虽少,但颇有特色,具有较高的训诂研究价值。本文从训诂内容和训诂方法两方面入手,考察《周书斠补》具体训解条目,挖掘其埋藏在校释中的训诂理论,探究孙诒让训诂思想,以期能爲《周书斠补》研究和孙诒让训诂研究提供一点有用的材料。该论文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绪论。介绍孙诒让与《周书斠补》的大致情况,梳理孙诒让训诂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选题意义。第二,《周书斠补》的训诂内容。其训诂内容主要包括训释词语、分析句子、校勘)误、解释篇题、说明修辞、考释名物典制六个方面。由於孙氏掌握丰富的文献材料,文字学功底深厚,多数校释独到精确;但其训释中偶有主观臆断的情况。第三,《周书斠补》的训诂方法。《周书斠补》常用训诂方法有因声求义、以形索义、据文正义,虽是传统训诂之法,但在辨明通假、探求语源、梳理文字关系等方面颇多创新。第四,《周书斠补》的训诂特色与不足。《周书斠补》训诂最大的特色是文献徵引丰富、名物考证详实,另外还大量运用古文字形体勘正)误;不足在於训诂术语运用比较混乱、个别校释过於武断。

徐思凡[5](2019)在《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其媒介理论的着名命题——“媒介即讯息”。该命题强调了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媒介”的重要性,并以其独特的神喻式表达方式提示了有关媒介的丰富思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指出真正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乃是不断发展变革的媒介,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内容,这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及其原因。美国媒介环境学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花费十七年时间写出的巨着《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则从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三个方面出发,论证了印刷媒介为近代欧洲带来的巨变——它是欧洲走进现代的“动因”,有力地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由于麦克卢汉神喻式的表达方式,人们对这一命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他关于“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带有一定的“技术决定论”倾向,极易使人们忽视“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重要性。然而,中国社会并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社会巨变,与爱森斯坦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印刷媒介反而给宋明社会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稳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印刷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宋明理学。因此,本文将从内容重要性的角度来反思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命题。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国印刷媒介从唐末至宋明的发展史略,并结合科举制度史、宋明理学史来阐释权力对印刷媒介内容的利用与控制。经过深入研究,本文现有以下研究发现:首先,媒介本身的技术属性固然重要,但其在内容方面的影响力仍旧不容忽视。在内容方面,西欧印刷媒介承载了大量有关变革甚至革命的内容,而中国印刷媒介则被用来传播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随着宋明理学的广泛传播,异端言论渐渐失去了生存的舒适土壤,任何有违正统的言行都会招致大众的反对。其次,中国印刷媒介的发展与儒学复兴运动相伴而生。在印刷媒介的助力下,儒学重新占据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位置。宋初儒学一反汉唐儒学的繁杂与琐碎,大胆地吸收佛老思想,建构起思辨性更强的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得益于科举制的推动作用,印刷媒介成为宋明理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其三,统治者对王朝稳定的追求改变了中国印刷媒介发展轨迹。在印刷媒介诞生之初,统治阶级并不了解这种新媒介所具有的优势,直到五代末期,政府才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典籍刊刻活动。进入两宋以后,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印刷媒介之于政治的重要性,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官方出版机构,出台各类相关法令,严厉打击不利于王朝统治的出版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从整体上看,中国印刷媒介承载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思想而不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变革性内容,这间接地促进了宋明社会的稳定,体现了权力和内容对印刷媒介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既不能对麦克卢汉“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做出过度解读,走上技术决定论的道路;又要考虑“媒介即讯息”命题在中华文明中的适用性,批判地审视不合乎我国媒介发展特点的媒介理论。

刘盾[6](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郑程月[7](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韩平,方红峰,任学宝,钱万军,王小平[8](2018)在《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强调"统一要求齐步走",过于突出管理与效率,普通高中较为单一,呈现出"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通高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育分"轻"育人",忽视学生个性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为此,国家于2014年在浙江和上海进行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浙江省在2012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以选择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探索,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本文围绕浙江省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工作,分析了浙江省高考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展现了浙江适应新高考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肖凯键[9](2018)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构建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文中指出海南省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开始全面推行走班制教学,这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使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更好的适应海南省高中教育,就需要从政府上加强管理、在学理上进行探讨。这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国外已得到很好地推广,同时浙江省和上海市也进行实践,虽出现一些问题,但其促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是功不可没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出当今限制海南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发展的传统考试评价之局限、高中历史课堂形式单一与教时制约、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历史课程制约、部分历史教师专业功底的不足、中学教育管理体制所存缺陷等问题。在对海南省某中学走班制教学模式准备期学生学习状况,大部分学生表示对选课制后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选课学习表示满意,说明学考改革与走班制的改革受到大部分学生的欢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南省明确落实高中历史走班模式工作为学考评价体系的关键,且建议以正确的理论分析、评价方法,及结合海南走班实践调研案例,构建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学生学业和教师成长三大分体系为核心的总体系,以达解决学考两大体系问题,构建出创新型、研究型的高中史学课堂的建议。再通过海南省现有高中历史模拟走班课,分析在走班制教学模式准备期中海南高中历史教师在落实实践课堂的优缺点。

徐新强[10](2018)在《屈万里解《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经典的流传、经义的阐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经学注解。经学注解伴随着古代典籍的流传而产生,“解经”这一概念,早在班固撰《汉书·刘歆传》时就已明确提出。解经方法亦是学者们在解释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出现并不断丰富。纵观经学发展嬗变的历程,依照经学家处置文献的手段及解释文献的方法,可以划分为“西汉今文经学”、“东汉古文经学”、“宋学”、“清代考据学”四个阶段。近代经学学者其学术思想多受清代经典考据学派的影响。屈万里生于清末,深受民初整理国故、疑古思潮影响,因此其经典疏解多采清代考据学派的学术方法,尤其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对其影响最为深远。屈万里学术涉及经学、史学、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图书文献学等领域,对于先秦史料的考订、中国古代经典《诗》《书》《易》及甲、金、石经等方面均取得显着成就。诸经之中又以《尚书》最为突出,很多论述多能超越前贤,主要原因便在于对近人新发现资料的考证,并将其运用到其经学研究、经典注解的领域,对前人的解经方法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经典注解方法。屈万里学术影响多囿于台湾学界,且具体的解经方法又分散在其各经的着述之中,不易梳理归纳,因此鲜有学者对屈万里解经方法予以关注。屈万里于《尚书》学领域成就最为显着,且先后完成《尚书释义》《尚书今注今译》《尚书集释》三部注释专书,因此,从《尚书》切入研究其解经方法,文献资料更为集中,也更易于梳理其解经方法与特点。屈万里注解《尚书》方法和特点十分清晰:一是以经解《书》,引本经及他经解释《尚书》,以修正前人字句之误。以《尚书》诸篇互证以及运用其他儒家经典来证《尚书》经文、史实以及成书时代。同为儒家典籍,除年代相近之外,内容亦有互通之处,因此屈万里在引用参考文献时,经书间互引、互证便成为重要的一环。二是以出土文献解《书》,又可分为考释甲骨文字解《书》、考释器物铭文解《书》、考释石经解《书》。相对于经书本身相互加以考证的方法,运用出土文献的资料来印证,就某程度上而言,是更为直接的证据。研究《尚书》这种上古典籍,直接的甲骨文、金文及古器资料与间接的经、史、子文献是缺一不可。除甲骨文与金文之外,藉由汉石经残字的研究,对《尚书》的部分问题亦获得解答。屈万里所着《殷周篇》及《西周史事概述》便主要由甲骨文、金文所载对照《诗经》《尚书》的资料,试图还原殷、周时期的各种制度及历史形态,亦是其考释经典常用的方法。三是以礼制、风俗解《书》。屈万里注解《尚书》及诸经,不仅重视经典文献及出土文献的运用,还十分重视运用各地民风、习俗以及古礼、古制等文献材料来检释《尚书》经义。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与古代典籍的结合亦尤为紧密,因此疏解诸经时多为学者所关注。相反,民俗与习俗则在古代士大夫心目中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事物,因而历代经师鲜有用俗事俗物来解说经义。可是,实际上经书中涉及民俗的地方很多,用民风民俗来解说经义,往往使人有涣然冰释之感。屈万里十分重视文献的丰富性,强调研究工作必须凭借资料,能运用的资料愈丰富,所得的结论也愈正确。近代以来,甲骨文及金文文献不断出土,这些新材料是过往的学者所无法预见的,加之其对礼制及民风民俗的充分考证与运用,并将这些材料与考证运用到《尚书》学研究的领域上,学术成果在当时台湾更是少有人能出其右。总览屈万里《尚书》学领域之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对上古经典成书年代的考证”及“古籍辨伪”两个方面。屈万里学术思想深受王国维、梁启超、傅斯年以及王献唐等人的影响,以史学观点研治经典,依据史料的性质,将古籍文献分“后人述古之作”与“当时的原始资料”两类,在此古籍辨伪思想基础之上考辨《尚书》诸篇成书时代及相关文献真伪。论文以屈万里解《书》方法为中心,以“考定着成年代”与“辨别伪书”为论文落脚点,穷尽屈万里《尚书》学领域相关文献,梳理其《书》学中所有关涉解经、注经的论述,按照“以经解《书》”“以出土文献解《书》”“以礼制及民俗解《书》”等解经方法将论述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并归纳其解经方法及特色。通过对屈万里《尚书》解经方法及特色的论述,阐释屈万里解《书》方法对前人治学方法的承继发展以及对疑古思潮的修正。经义的阐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解经,因此对屈万里《尚书》学领域解经、证经方法的关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论文尝试以“屈万里解《书》方法研究”为论述主题,将屈万里与《尚书》相关的着述以客观立场作一梳理分析,提炼其解经方法、总结其解经特色。对屈万里《尚书》学领域解经方法的研究,对我们今后在《尚书》学以至经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方法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以屈万里解《书》方法研究为起点,将来可以把研究视域扩展至整个民国时期经学的研究;屈万里的学术活动横跨现代与当代,联系大陆与台湾,其常发思乡、思亲之情,常怀情切桑梓、盼望统一之心,因此对屈万里学术研究于海峡两岸文化认同与交流,沟通两岸人民的血脉关系,亦有着重要意义。

二、上海:一考定终身将成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一考定终身将成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状况追踪调查(2015.09-20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一、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调研背景
    1. 新高考改革调研意义
    2. 新高考改革调研过程
    3. 新高考改革调研方法
二、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五年来的实践成效
    1. 改革考试形式,探索破解“一考定终身”
    2.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
    3.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实现录其所愿
    4. 改革学生评价方式,落实全新的人才观
三、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新问题
    1. 高考新政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标实现效果不佳
    2. 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不够
    3. 生涯规划教育力度下降
    4. 学生、高校选择权滥用与缺失现象并存
    5. 放弃理化选科,学生科学素养下降
    6. 新高考改革试点资金不足
    7. 新高考改革方案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高
四、进一步推进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对策建议
    1. 深化科目改革并调整考试次数和时间
    2. 完善生涯规划教育
    3. 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
    4. 从财政投入等方面加大对新高考改革支持力度
    5.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民众的心声
五、结语: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任重道远,仍需久久为功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理解
    2.2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3章 高中生化学学情调查分析
    3.1 调查概况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4章 化学生活化教学实例和实践活动
    4.1 学习民大附中的《民族印染STEAM课程——白族扎染》
    4.2 自来水厂参观实践活动
    4.3 污水处理厂参观实践活动
    4.4 《古代香水花露初制取》创新实验
    4.5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课堂实例(教学设计)
    4.6 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启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3)新高考与高中历史的个性化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新高考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归纳总结法
第一章 新高考方案概述
    第一节 新高考方案提出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新高考的改革内容
        一、取消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
        二、对“一考定终身”模式的改变
        三、施行综合素质评价
    第三节 新高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学生学业负担加重
        三、分层走班实践效果不理想
    第四节 新高考改革对历史学科的影响
        一、新高考改革对历史学科的积极影响
        二、新高考改革出现的问题对历史学科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优化课堂教学
        四、学考与选考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
    第二节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
        一、历史课程结构的改变给予了学生学习选择权
        二、历史学科本身具有进行个性化教育的优势
        三、新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历史教学的改变
第三章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变革
        一、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
        二、多样的历史教学方式
        三、历史走班制教学的实践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变革
        一、历史课堂教学联系生活与时事热点
        二、教学中适度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
        三、区分学考与选考学生的教学内容与难度
        四、针对学考与选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节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学习情况分析
        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自主学习
        四、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第四节 历史学习的评价
        一、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二、个性化的评价目标
        三、多元化评价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周书斠补》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孙诒让与《周书斠补》
        (一)孙诒让简介
        (二)《周书斠补》简介
    二、孙诒让训诂研究现状及本论文选题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周书斠补》的训诂内容
    第一节 训释词语
        一、兼释概括义与具体义
        二、说明本义与假借义
    第二节 分析句子
        一、句读
        二、翻译
        三、释义
        四、推因
    第三节 校勘)误
        一、辨析)字
        二、补缀脱文
        三、考察异文
        四、删削衍文
        五、乙正错倒
    第四节 解释篇题
        一、说明篇题含义
        二、考察篇目来源
        三、论析题目)误
        四、概括篇章内容
        五、考证已亡篇目
        六、指出篇题异文
    第五节 说明修辞
        一、利用顶真格校释
        二、利用“以数爲纪”校释
        三、指出避讳
    第六节 考释名物典制
        一、考名物习俗
        二、考典章制度
第二章 《周书斠补》的训诂方法
    第一节 因声求义
        一、明确通假
        二、探求语源
    第二节 以形索义
        一、点明“省文”
        二、考释古今字
        三、指明异体字
    第三节 据文正义
        一、文例求义法
        二、本书互证法
第三章 《周书斠补》的训诂特点与不足
    第一节 《周书斠补》的训诂特点
        一、文献徵引丰富
        二、名物考证详实
        三、大量运用古文字形校正)误
    第二节 《周书斠补》训诂的不足
        一、训诂术语名目繁多
        二、个别校释存在错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作为技术发明的印刷术研究
        1.2.2 中国学者对印刷媒介起源、发展和影响问题的关注
        1.2.3 外国学者对印刷媒介与中国社会互动关系的探讨
        1.2.4 媒介理论研究: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探讨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5 研究意义
        1.5.1 以中国印刷媒介与宋明王朝的关系为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进行补充
        1.5.2 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角度丰富了华夏传播的研究成果
2. “媒介即讯息”命题的缘起、内涵与应用
    2.1 命题的缘起与内涵
        2.1.1 缘起: 麦克卢汉的生平和学术历程
        2.1.2 内涵: 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解读
    2.2 命题的应用: 媒介环境学派与印刷媒介研究
        2.2.1 深化: 爱森斯坦的尝试
        2.2.2 呼应: 站在电子媒介时代回望印刷技术革命
3. 前奏: 印刷媒介的诞生与儒学复兴
    3.1 雕版印刷术和印刷媒介的诞生
        3.1.1 前印刷时代的儒学传播媒介
        3.1.2 雕版印刷术诞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3.1.3 孕育雕版印刷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3.1.4 中国印刷媒介的诞生、早期应用及主要特征
    3.2 儒学复兴的尝试
        3.2.1 科举制: 儒学与最高权力结盟的制度保障
        3.2.2 文以明道: 儒学复兴的萌芽
4. 从边缘到中心: 成长中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4.1 印刷媒介的兴盛: 繁荣的两宋出版业
        4.1.1 序曲: 五代十国的印刷出版活动
        4.1.2 奠基期: 北宋出版业的发展
        4.1.3 兴盛期: 厚积薄发的南宋出版业
    4.2 好风凭借力: 印刷媒介与理学的良性互动
        4.2.1 于无色处见繁花: 理学的勃兴
        4.2.2 “道统”的承续与传播: 理学家的出版实践
    4.3 沉默的螺旋: 权力阴影下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4.3.1 “致君尧舜”: 理学的实践性与批判性
        4.3.2 作为统治工具的印刷媒介: 皇权对理学势力的打压与理学的“内倾化”
5. “正统”的胜利: 印刷媒介与理学正统地位的维系
    5.1 “正统”的确立: 理学的意识形态化
        5.1.1 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5.1.2 正统的维系: 印刷媒介的政治角色
    5.2 “心学”的崛起与沉寂: 中断的启蒙
        5.2.1 思想多元化的起点: 从陈献章到王守仁
        5.2.2 觉民救世: 泰州学派的启蒙实践
        5.2.3 特立独行者的背影: 禁而不止的异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成果

(7)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一) 政策
        (二) 教育政策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一) 考试
        (二) 招生
        (三) 考试招生政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8)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 实行分类考试, 拓宽升学发展通道, 破解过去“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难题
        1. 统一高考招生。
        2. 高职提前招生。
        3. 单独考试招生。
        4.“三位一体”招生。
    (二) 实行选考和多次考试, 扩大学生选择权, 促进学生学其所好, 考其所长, 使人人成才
        1. 实行选考, 扩大学生的考试选择权。
        2. 实行多次考试, 弱化“一考定终身”, 减轻考生心理负担。
    (三) 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改革, 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以“课改—考改”的联动机制, 确保高考改革顺利落地
    (一)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调整学校教学安排?
        1. 部分学校高一年级并开科目过多, 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
        2. 部分学校选修课程课时不足, 选修课屡屡遭到挤压。
        3. 少数学校要求学生提前确定所有选考科目, 以选考科目编班分班。
    (二) 选择性教育背景下的走班教学如何实施?
        1. 全员走班。
        2. 分部走班。
        3.“2+1”走班。
    (三) 新高考给教学管理模式带来了哪些挑战?
        1. 明确行政班和教学班新的功能定位。
        2. 研究制定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学管理制度。
        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教学改革。
三、高考改革试点工作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 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机遇:以生涯规划教育为例
    (二) 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1. 师生负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抢跑”和“潮汐”成为两大原因
        2. 学校办学条件难以完全落实
        3. 高等教育对高中教育的指导能力并没有完全展现

(9)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构建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五、几个概念的解释
第一章 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及现有问题的分析
    一、以应试考试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
    二、努力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
    三、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
第二章 海南省走班制教学模式准备期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状况的调查
    一、海南省走班制教学模式准备期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二、海南省走班制教学模式准备期教师教学现状调查
第三章 走班制体系下的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议
    一、以提升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
    二、以完善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评价为关键
    三、以提高高中历史学生学业为落脚点
    四、以全面促进高中历史教师成长为重点
结语
附录一 近十年来国内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述要
附录二 走班制发展的历程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10)屈万里解《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屈万里解《书》方法的学术史背景
    二、屈万里研治《尚书》考述
    三、后人对屈万里《尚书》解经方法的研究述评
    四、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 屈万里以经解《书》方法考辨
    第一节 以本经解《书》
    第二节 以他经解《书》
第二章 屈万里以出土文献解《书》方法考辨
    第一节 以甲骨文解《书》
    第二节 以金文解《书》
    第三节 以石经解《书》
    第四节 其它出土文献解《书》
第三章 屈万里以礼制、民俗解《书》方法考辨
    第一节 以古礼、古制解《书》
    第二节 以民俗解《书》
第四章 屈万里解《书》成果考述
    第一节 考辨《尚书》文献真伪
    第二节 考定《尚书》诸篇成书之年代
    第三节 屈万里解《书》成果述评
结语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上海:一考定终身将成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状况追踪调查(2015.09-2020.01)[J]. 詹真荣. 科学社会主义, 2021(03)
  •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 吴宸鸢. 西南大学, 2020(05)
  • [3]新高考与高中历史的个性化教育[D]. 张宇豪.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周书斠补》训诂研究[D]. 祁洁灵.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D]. 徐思凡. 厦门大学, 2019(07)
  • [6]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7]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8]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实践与探索[J]. 韩平,方红峰,任学宝,钱万军,王小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3)
  • [9]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构建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D]. 肖凯键.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屈万里解《书》方法研究[D]. 徐新强.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上海:一考终成历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