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省三只丝绸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蓉[1](2018)在《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海丝”文化产业特指与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资源相联系的地方性文化产业,该类型文化产业以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文化特质为基础资源,以地方的特殊性作为地方再生资产,更重视商业市场价值及精神生活价值的统一。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创业实践,如何使情感经验、文化传播与地方认同感形成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以此建构优质的“地方感”。论文拓展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相融合的理论视角,是对当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论回应,也对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照角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把“地方感”建构视角引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研究,提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地方感”的建构作为核心目标,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性视角。主要创新之处还有:将情感经验、地方认同、文化传播三者相合的文化生产作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次将福建省以“海丝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作为独立系统的研究对象,建立特定文化产业类型研究的理论架构。论文先对福建“海丝”文化资源进行价值重塑;再整体上分析福建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政策创新路径。在以上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三种类型化代表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理论架构和对策建议,即:①以建构“地方感”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②以文化传播观发展地方性文化产业;③以文化治理观创新地方文化产业政策;④使文化生产的内在冲突性成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⑤用新媒介观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路径;⑥关注小众效应等六大内容。该研究的未来展望主要为:该问题在理论上应与国家形象、国家治理以及文化治理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加紧密地联系,从而拓深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道路。同时,可进一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完善地方性文化产业与“地方感”建构的研究范式。
何宁[2](2017)在《全球技术进步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各种技术进步融合体的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之母,是高新技术产业之根,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全球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变化、全球化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中仍处于中低端地位,不仅面临颠覆性技术的冲击,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要想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附加值更高和盈利前景更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技术进步是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之一。全球技术进步背景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已不仅仅是某个国家产业发展的问题,而是一种与特定的全球价值链及其生产网络互动的关系。一般认为,融入GVC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授权、进口资本品等直接和间接渠道实现知识转移、知识共享,进而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然而,GVC治理模式使发达国家企业更多处于价值链高端环节,广大发展中国家制造企业往往被封锁在低端环节,基本按照价值链主导企业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开展本环节工作。融入GVC能否有效促进技术进步取决于发达国家技术外溢的程度以及发展中国家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吸收能力。因此,开展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问题研究,不仅对于中国在以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而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理论和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等,重点从融入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问题,并系统阐述了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和经典模型,分析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进步机制和产业升级路径,剖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总体发展情况、产业技术水平和样本企业情况,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全球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了分析,对主要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了比较与评价,从技术创新、资产结构、人才结构、产出结构、绿色发展以及两化融合发展等6个方面构建了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理论建模,并运用1999-2012年7个装备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进步效应,进而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模式“自主式”升级路径、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再创新的“渐进式”升级路径、由主价值链融入到多点融入的“包围式”升级路径等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具体路径,同时针对机床装备制造业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演绎法、理论建模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自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同时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也愈加突显。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及贸易大国,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主要体现在:工业总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在整体国民经济中仍是支柱产业;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但出口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吸引外资增速放缓、对外投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一些制约因素也导致装备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测算结果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在2008年以前呈现明显的技术进步,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及以后部分行业又出现缓慢提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路径与趋势,表明装备制造业内部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正在通过产业升级优化提升。(2)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测算了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融入程度指数,结果表明,1999-2012年间,各细分行业融入程度基本呈现“W”型特征,在2005年达到最高点,在2001年和2009年出现两个低点,这种特征可能与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2001年和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有关。基于对总出口复杂度分析测算得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结果显示,2001-2014年间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并不稳定,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仍然较低,与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3)融入GVC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存在“阻碍效应”和“促进效应”双重效应的影响。本文利用1999-2012年7个装备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检验了融入GVC的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融入GVC与技术进步效应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这体现出作为高技术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与一般加工制造业的区别。随着“入世”谈判进程的加快,自1998年开始,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的高保护措施逐渐弱化,进口装备关税大幅降低,外商投资企业全面落户中国。由于中国市场面临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外产品的直接竞争,给本土企业的研发和产品销售造成了较大冲击。由于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较弱,而且一旦到达功能升级时便会触及价值链主导企业的核心利益,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无法通过融入GVC获得有效的技术溢出,存在阻碍效应;随着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效应的作用将逐渐增强。(4)全球技术进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业政策和经济体制、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企业的跨国投资与经营能力、高级人力资本的供给等。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细化与产业活动的不断分离,除了 Humphrey和Schmitz(2002)提出的传统全球价值链升级模式外,产业升级路径还包括同一产品价值链上的升级、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升级、基于技术能力的产业内升级等。本文结合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以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模式“自主式”升级路径、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再创新的“渐进式”升级路径和从主价值链融入到多点融入的“包围式”升级路径。基于研究成果和有关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国家层面,构建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技术成果保护力度,警惕知识产权陷阱;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构建产业公地,促进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的实现;加快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提升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在行业层面,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形成良性互动机制;行业协会应适应脱钩改革新形势,更好的服务微观、影响宏观;融入全球价值链应重点关注技术升级空间大的行业,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高效对接。(3)在企业层面,深入践行“军民融合”战略,促进装备制造企业融合发展;合理选择升级路径,按照比较优势融入全球价值链;努力提升技术吸收能力,注重跨国并购技术协同效应。
路琼[3](2017)在《壮锦纹饰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中,人类的生存状态正在经历着新的深刻的变化。随着这种全球化语境的发展深化,科学技术以及工艺的创造大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性、资源和环境的冲突,如此深刻,致使人们对发展和生存境况感到精神生活的贫乏之时,在现时社会上出现了“立根传统”“与时俱进”“当下语言”“城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跟随时代”等等不同的呼声和行动。词汇量之大,琳琅满目。那么,我们呼求的当下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传统,并不是古代式的、过去式的,而是与历史的存在以及社会发展中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并存的文化实体。落实到更贴近民艺学专业研究范畴的话,我们思考到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况中去找寻民间文化,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以壮锦纹饰为研究对象,立足在纹饰这个小点上,通过民艺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艺术形态及文化归属进行调研和分析,希望能够以此去窥探蕴含在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背后的文化。长此以来,壮锦以“物”的存在而作为一种传统美术织品,承载着壮族人民历经千年的文化艺术创造。壮锦的生成与发展融汇于广西壮族的民族发展形态中,属于广西壮族民艺生活的一部分,织锦技艺以及艺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壮锦纹饰,作为一种民艺中的装饰,并不是静止的图案,更不是静止的文化。它依附于壮锦的存在,作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是随着历史的沿革流变而运动前进的,因此,它不是静止的而是活的文化载体。那么壮锦纹饰的分类是怎样的?有什么艺术特征和美学内涵?壮锦纹饰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有没有壮乡民族民间文化的地域性特点?是否有了新的发展?是否需要创新?其实壮锦的发展能流传至今且仍具活力,纹饰的活跃与生活性是它最好的展示和承载。它承载着壮族的风俗、习惯、信仰、情感、价值观,记录着传统农耕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研究它,无论我们采用历时性的眼光还是共时性的眼界,都能够透过壮锦纹饰的艺术特征及现象,去分析织锦编织与纹饰之间存在的技术性表达、材料性表达、色彩性表达的关系,去论证纹饰与服装物用之间存在的审美性、装饰性、实用性的关系,去探索纹饰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并追寻那艺术特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价值索然,它取向何,正是本研究所寻觅的。“壮锦”,是以文化地域来命名并存在着内在文化结构特点的一门独立的工艺品类,具备独特的织锦文化。它不仅包括壮族织锦壮锦,还包括生活在广西壮乡文化下的非壮族的,比如汉族、侗族、苗族、瑶族、毛南族、京族等广西织锦壮锦。“纹饰”,是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纹样”的总称,也是以“纹”作装饰的活动,是“纹”和“饰”组合的一个整体概念。作为名词属性时包含纹样、花纹图案、符号陈列的艺术性,作为动词属性时包括织物组织结构特点、织造工艺和织物用途等装饰活动的工艺性。因此,以“壮锦”作区域界定的“纹饰”,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象。壮锦纹饰的生成,离不开“人”的关照,与“技”和“材”有着必然的联系。纹饰所构成的纹样元素,受编织织造的工艺的影响。在技术性表达、材料性表达、色彩性表达的关系作用下,壮锦纹饰在经纬技艺制约下,产生了带有壮乡本土Yawz,luemj,caeuh(美)的意愿及Ndeiyawj(好看)的审美特性的纹样图形,这些图形体现出壮锦纹饰的特殊性意义。从这种本原意义出发,按照壮乡本土的称谓说法,大体上做了七类划分:(一)Raizranghva(花边纹)纹饰有:Raizmwnz(圆纹)、Raiz dangoenz(太阳纹)、Raiz lwgbaenq(回字纹)、Raizraemxlangh(水波纹)、Raizbogva(团花纹)、Raizfwj(云雷纹)、Raiz fuengcingq(方形纹)、Raizgoksoem(菱形纹)、Raizldafaex(小方格纹)、Raizyienghbwn(羽状纹)等。(二)Raiz duj va(花纹)纹饰有:Raiz va gut(菊花纹)、Raiz vagveiq(桂花纹)、Raiz vamoiz(梅花纹)、Raiz vafuz sang(朱瑾花纹)、Raiz va bat gak(八角花纹)、Raiz va reux(木棉花纹)、Raiz ndok mbu(荷花纹)、Raiz va mak oij(石榴花纹)、Raiz va maux dan,raiz go nap(牡丹花纹)等。(三)Raizgaetleih(吉祥纹)纹饰有:Raizduzngieg(蟒龙纹)、Duzfungh(凤纹)、Raizhingqfuk(幸福花纹)、Raizgyaeubakbi(万寿无疆图纹)等。(四)Raizduzgaiq(动物纹)纹饰有:Raizduzgaeqhau(白鸡纹)、Raiz duzbyabej(扁鱼纹)、Rraizmbaj raiz(彩蝶纹)、Raiz duzgoep(蛙纹)等。(五)Raizdoxgaiq(什物纹)纹饰有:Raizgyaiz(花篮纹)、Raiz caw bauj(铜鼓纹)、Raiz doengzcienz(铜钱纹)、Raiz domq(绣球纹)等。(六)Raiz boux vunz(人物纹)纹饰有:Raiz vunz mbin(羽人纹)、Raiz vunzgoep(蛙人纹)等。(七)Raizcih(文字纹)纹饰有:“卍”字纹、Raizlwg baenq(回字纹)、“寿”字纹、“福”字纹、“囍”字纹等。壮锦纹饰是壮族人民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壮锦纹饰的象征意义主要通过谐音、类比、比拟、表号等手法表达出来。壮族织锦艺人所运用的类比思维,是根据自然界中动植物的自然品性,与人们求吉纳福的感念相类似而采用的象征表达方式。它的象征内涵无疑要与壮民族文化结构深层次的信仰与崇拜、神话与哲学等相联系。纹饰体现原始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同时,反映了壮族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与求吉纳福的民族心理。壮锦纹饰的生发与织锦工艺及材料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纹饰,离不开对工艺的流程与工艺制作的特点、编织工艺与纹饰的关系、纹饰与服装物用的关系的研究。壮锦织锦的织造机器主要是传统的竹笼机与现代的排子机。竹笼机一般由机身、装纱、提纱、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组成。织造壮锦纹饰前需要准备棉线、丝线等物,需要设计意匠图、牵经、并装机。装机之后就可以利用挑花结本的技艺编织壮锦纹饰了。编织工艺与纹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壮锦纹饰的色彩运用上具有喜用蓝色、黑色、红色等纯色与色彩对比强烈的特点。传统壮锦纹饰多是三梭或者四梭组织结构,而现代机器则往往将之简化为二梭组织结构。壮锦纹饰的造型特点是图案对称规整、概括抽象、形态夸张、富有节奏和韵律。壮锦纹饰作为民艺品,其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壮族人民的某种需要。壮锦纹饰与服装物用的生活性是最本质、最基本的功能。这首先体现在传统壮锦主要用于壮族人民生活中的日用品上,还体现在壮民编织壮锦的直接功利目的上,即依照馈赠对象的不同、装饰场所的不同,编织不同的纹饰。壮锦纹饰的审美功能与一般的民艺品一样,主要体现在“悦目”与“怡神”两种方式或要素上。壮锦纹饰通过造型美、色彩美等感官刺激达到“悦目”的审美效果;通过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幽深的艺术意境达到“怡神”的审美效果。不仅壮锦本身与铜鼓、山歌、绣球等成为壮族的民族标识与族群认同的标志,而且以壮民族独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壮锦纹饰大大加强了其民族识别的功能。壮锦纹饰的规范教育功能体现在规范两性不同的社会分工,规范不同群体在不同场合的衣着打扮与选择,教化人们尊老敬老、夫妻恩爱、生儿育女的责任上。受到材料和工艺的影响,壮锦纹饰生发于壮锦,作为一种民艺品类,同时具备艺术源发的特征,受“物用”载体的制约,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产生关系。纵观历史的脉络,壮锦纹饰经历从古到今的发展流变,产生了现代壮锦纹饰的时代面貌。生产力决定生产因素,决定了经济以及上层建筑。“现代”语境发展下的壮锦纹饰,折射着社会发展的动态面貌,同时也折射着新时代民众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诉求。从历史上不同时间段的经济发展因素来划分,可以看到新中国的建立,是壮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分水岭。从1949年至今,壮锦纹饰的发展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起与沉寂,再到改革开放年代的短暂兴盛与市场经济调控时期的产业紧缩,最后迎来当下民族文化复兴的发展契机的曲折过程。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化碰撞之时,纹饰作为折射“民需”的一种文化符号,产生着怎样的变化?在地域文化以及民族自信的语境下,壮锦纹饰如何顺应历史的进程而进步发展?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经过研究,可以看到实现壮锦纹饰技艺的有效传承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程,需要从培养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出发,为其提供一个有利的经济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解决壮锦纹饰传承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保护与培养传承人的问题。保护传承人就是要不断提升她们的社会地位与保障她们的经济收入。培养传承人除了在工厂中加强培训之外,还要有效地利用母女传承与师徒传承的方式。政府、企业与社会都应该很好地利用与鼓励师徒传承的方式,选择优秀的织锦人当做师资,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壮锦文化传承人。壮锦纹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除了要传承外,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发展。我们认为,应该从发掘壮锦纹饰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改进织锦的现代机器与技术以及加强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传统的壮锦纹饰工艺在新时代实现新的发展。至此,当我们看到代表着壮乡本土 Yawz,luemj,caeuh(美)的意愿及Ndei yawj(好看)的审美特性的纹样图形时,我们通常就根寻了它来自历史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根寻了它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人文和自然因素的相互观照,根寻了赋予它价值和意义的“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劳动价值和美好祈愿,根寻了它所承载的装饰特征和民间文化内涵,以及共同的文化传统背后的自我表现的一双双手。不言而喻,我们的研究还要继续。
蒋茜[4](2017)在《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文中提出从1700-1840这百余年间来看,正是近代以来中英贸易密切交流的开端,期间贸易活动形式多元,两国间的设计交流和影响在此时期集中展现,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形式、反映及影响。在本文所节取的时间节点范围内,就设计领域来说,中国在英国刮起的设计风更加剧烈一些,但最终并未能在文化层面产生深远影响,而英国对于中国方面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或者说是在中国社会巨大动荡来临前的前奏。本文重点探究中英两国通过商贸交流产生的设计形态的转移,即从贸易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由于经济造成的设计交流以及这种影响的诸多原因。具体而言,主要是针对英国人如何认识中国设计风格,以此揭示英国设计是怎样接受或者根本没有接受中国设计风格的影响。还有中国社会在这段时间内,究竟是否接受了西方设计观念,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怎样的触动。又或者说贸易与设计交流的关系如何,在设计传递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之,通过中英贸易流通中的各种手工艺品,来梳理并展示在两国贸易过程中发生碰撞与融合呈现的设计形式与风格,以及在设计交流中由误解和文化差异产生的中西合璧的特殊文化现象。再有,设计接受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等。可以说,中英设计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一方面保留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不断刺激、启发和丰富各自的设计。各种设计的不断借鉴、吸收和利用,也在不断地改变中英两国这一历史时期的设计面貌。
胡兴明[5](2013)在《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代表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蚕桑产业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特征。蚕桑产业转移不仅仅为丝绸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原料,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蚕桑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面对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加快,蚕桑产业转移可能只是东部农业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因此该研究对完善农业产业转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1.国际蚕桑产业转移与发展经验研究。在介绍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国际蚕桑产业转移背景与过程的基础上,对承接蚕桑产业转移较成功的印度、巴西进行了分析。日本蚕桑产业向外转移反映了经济发展与蚕桑发展相背,巴西的成功得益于其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一体化经营模式,印度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对蚕桑产业的扶持政策,而日本蚕桑产业的早期发展也与产业政策支持紧密相联。2.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分析工业产业转移和国际蚕桑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蚕桑产业特点,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用于分析蚕桑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通过东西部地区土地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自然禀赋使得西部蚕区拥有比东部蚕区更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西部蚕区获得了比较优势承接了蚕桑产业转移,因而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政府从政策和项目资金等方面为蚕桑产业转移起到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东部蚕区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也是蚕桑产业转移的原因,工业化对环境的改变客观上加剧了蚕桑产业的转移。3.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分析。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的影响不仅仅是总量和区域产量的变化,蚕桑产业转移前后产量波动的研究结果说明,蚕桑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蚕茧产量波动的幅度。蚕茧产量变化对市场的变化更加迅速,产业转移更有利于产业的稳定发展。蚕桑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促使西部出现了以“广西模式”为代表的更加市场化的蚕茧收购模式,而且迫使东部蚕区的蚕茧生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形成了新的蚕桑经营模式。4.蚕桑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对我国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蚕桑产业转移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转移前提高,西部蚕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转移过程中不断提高。根据蚕桑产业集聚指标分析结果,蚕桑产业转移后出现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集聚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对象上的创新。产业转移的研究对象一般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类,对农业类的产业转移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蚕桑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在涉及蚕桑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蚕桑产业转移的结果,对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简单和零碎。本研究在构建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角度,对蚕桑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全国蚕桑产业转移前后和转移过程中各蚕区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蚕桑产业转移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王艳[6](2010)在《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服装业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集群化是其重要特征。目前,国际上,石油和其他矿物质价格的快速上涨,提升了企业的原材料和运输费用;世界粮价上涨抬高了员工的生活费用进而提高了劳动价格;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又削弱了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长三角纺织业出现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的现象。然而,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层次较低难以适应国际国内新的竞争环境,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是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长三角部分地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和收集到的二手资料对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提出如何更有效的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的对策,使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业综合竞争能力上有根本的提升。
苏沛权(Sou Pui Kun)[7](2005)在《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文中提出青花瓷是元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输出的重要陶瓷产品,其外销数量之大、行销地区之广,也是其他瓷品不能比拟的。而对这一古代中国与波斯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在以往学界研究中未被深刻认识。本文以中国白瓷胎与钴蓝彩绘的文化因素为主线,系统探讨青花瓷的成因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论文在回顾古代中国与波斯文化交流的内容基础上,分析了青花瓷的市场文化因素,探讨了明朝与波斯的青花贸易状况,指出了青料的来源,进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青花瓷在对外交流中与波斯、欧洲工艺的相互影响。论文通过系统探讨,旨在阐明:元明青花瓷,特别是明青花瓷,是波斯地区低温钴蓝彩绘技术与中国南方优质白瓷胎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瓷品曾大量输往亚、非、欧各地,成为元明清时期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伊斯兰地区的制瓷业因此获得了许多青花瓷制造的宝贵经验和技术,而青花瓷外销欧洲,也促使意大利佛罗伦萨、荷兰德尔夫特等地区大量生产出仿青花软质瓷和蓝彩瓷砖(Delftware Tiles),并刺激德国迈斯森(Meissen)陶瓷厂于公元1710年成功研制出欧洲第一件硬质白瓷。
吴浩亮[8](2000)在《广东省三只丝绸新产品通过鉴定》文中研究指明
苏梅[9](2010)在《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一个雅俗并举的时代,一方面,重文的治国政策和科举制度的完善,促使庞大士人阶层的形成,这大大提高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进而使文人士大夫成为时代的精神领袖,他们引领宋代的文化风尚。另一方面,百业俱兴的城市商业经济,催生了多元多彩的市井文化,产生了技高艺精的宋代工艺美术。在宋代大的时代文化背景影响下,工艺美术呈现出雅俗共享的艺术风貌。本文从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文人意趣兴起的成因,以及因其而产生的新的审美取向与艺术追求。在文人意趣的影响下,清玩鉴赏之风开始流行,使得文化用品在实用的同时,逐渐向鉴赏工艺品转变,同时出现了研究清玩鉴赏的着述。首先,在以书斋为依托的文房工艺品中,文质彬彬的文房用具和意趣盎然的文房杂件都出现了专供收藏把玩的赏玩工艺品。此外,宋代文人新的审美趣味延生了一些清赏之物,如宛自天开的奇石摆件、意象万千的观赏瓷,以及体现文人品位的香薰、置花器皿、棋子等。其次,除了书斋之中的文房用具和赏玩之物,宋代文人意趣对其他的工艺美术品也有诸多的渗透,如宋代兴起的“诗书画”工艺美术装饰元素,在宋瓷中有较多的运用;在织绣方面,出现了新的工艺品——仿真传神的缂丝和刺绣书画;在装饰方面,凸显文人精神的装饰图案——四君子与岁寒三友等,这些都也成为诸多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元素。再次,正是文人引领的时代意趣风尚,使得宋代工艺美术呈现出了清润典雅的风格,质感求温润似玉,体型尚清秀儒雅,品格欲超逸出俗。宋代工艺美术清润典雅的艺术风格对周边地区和当时有所贸易往来的国家如日本、高丽以及后世的工艺美术也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艺术标志的宋代,文人意趣的兴起和发展,对元明清工艺美术设计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以上几个章节的梳理和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一、宋代文人意趣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创作;二、宋代文人意趣提升了工艺美术的审美品格;三、使观赏工艺品从实用品中脱颖而出;四、以“文”化之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色。
吴俊[10](2010)在《秦汉时期广西地区汉文化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秦朝时,广西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版图。也就是自秦朝起,汉文化在广西地区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因此,研究秦汉时期广西地区的汉文化,探讨这个时期广西地区在汉文化影响之下的社会变迁,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于秦汉时期广西地区的历史,文献记载并不多。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近50多年来广西先秦时期及秦汉时期墓葬、遗址的发掘报告以及考古文集和极为有限文献资料,通过系统法、比较法、图表法、二重证据法、文化因素分析法,从物质、制度及组织、精神三个层面来论述秦汉时期广西地区汉文化的内容。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对秦汉时期广西地区汉文化研究状况进行回顾,肯定研究已取得的成就,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本文资料的运用、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第一章在介绍先秦时期广西地区的文化面貌的基础上,对广西地区秦汉墓葬及遗址数量,分地区、分时期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墓葬与遗址进行断代,结合传世文献史料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了秦汉墓葬形制演变特点与分布特色。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及主要依据。第二章从物质层面,按时期、地区、类型分析了秦汉时期广西地区墓葬中的汉文化因素:汉式生产工具、手工业、汉式物品。第三章从制度及组织层面对汉文化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汉式庄园、汉文字、郡县建制。第四章则是从精神层面来研究汉文化因素:汉式乐器、博戏、汉人风俗。第五章对汉文化传入广西地区的途径及载体作分析。汉文化传入广西地区的载体主要有驻军、因罪迁入的汉人及贬官、朝廷命官、商人、北上中原求学的士人、入质汉人朝廷的质子、自发的汉移民等。最后是结语,这是对本文进行归纳总结。纵观全文,秦汉时期广西地区墓葬及遗址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东北部、中部、东南部,而广西西部仅有零星分布。与此同时,秦汉时期,汉文化在广西地区的传播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广西地区的东北部、中部、东南部,而西部仅有零星的体现。广西地区的汉文化主要来自中原地区,并通过官方强制手段等途径进行传播,而载体则主要有朝廷命官、移民、商人等。汉文化在广西地区的传播,加速了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开发。因此,从物质、制度及组织、精神三个层面对秦汉时期广西地区汉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秦汉时期广西地区的历史发展面貌。
二、广东省三只丝绸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三只丝绸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视角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
三、概念界定暨研究范畴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 |
第二节 产业演化之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理论 |
第四节 地方品牌(Place Brand)理论 |
第二章 福建“海丝”文化资源之价值再塑 |
第一节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与文化资本述论 |
第二节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价值转塑 |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价值再塑 |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发展 |
第一节 海外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启示 |
第二节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解读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四章 福建“海丝”传统产业转型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条件 |
第三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困境与主要矛盾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第五章 福建“海丝”历史街区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与价值建构 |
第二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范式 |
第三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第六章 福建“海丝”古城镇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空间生产”理论与古城镇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古城镇的空间表征与“地方感”特征 |
第三节 古城镇“地方感”建构的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地方感”形成的基础问卷 |
附录二: 传统产业转型中“地方感”形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文化产品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人物专访记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语 |
(2)全球技术进步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装备制造业概述及文献综述 |
2.1.1 装备制造业概述 |
2.1.2 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综述 |
2.2 技术进步的类型及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的类型 |
2.2.2 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综述 |
2.3 产业升级概述及文献综述 |
2.3.1 产业升级概述 |
2.3.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
2.4 全球技术进步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
2.4.1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
2.4.2 融入全球价值链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 |
2.4.3 融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 |
2.4.4 融入全球价值链、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研究 |
2.4.5 全球技术进步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
2.4.6 “一带一路”倡议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
2.5 国内外现有研究述评 |
2.5.1 技术进步与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现有研究述评 |
2.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章 技术进步与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理论探讨 |
3.1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
3.1.1 经济增长理论 |
3.1.2 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理论 |
3.1.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3.1.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3.1.5 雁行形态理论 |
3.1.6 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 |
3.1.7 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
3.2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模型 |
3.2.1 产品种数扩大的技术进步模型 |
3.2.2 产品质量提高的技术进步模型 |
3.2.3 模型对比分析 |
3.3 融入全球价值链、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互动机制 |
3.3.1 融入全球价值链下的技术进步机制 |
3.3.2 技术进步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机制 |
3.3.3 融入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路径 |
3.4 全球技术进步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产业政策和经济体制 |
3.4.2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
3.4.3 跨国投资与经营能力 |
3.4.4 高级人力资本的供给 |
3.5 全球技术进步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
3.5.1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5.2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3.5.3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研究 |
第4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
4.1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 |
4.1.1 装备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
4.1.2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
4.1.3 吸引外资增速放缓、对外投资快速增长 |
4.1.4 重引进、轻消化、少自主创新平台 |
4.2 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发展及竞争力分析 |
4.2.1 全要素生产率 |
4.2.2 劳动生产率 |
4.2.3 全球价值链融入程度指数 |
4.2.4 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 |
4.3 装备制造业样本企业分析 |
4.3.1 生产经营情况 |
4.3.2 盈利能力情况 |
4.3.3 研发投入情况 |
4.3.4 国际化发展与出口情况 |
4.4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 |
4.4.1 总体技术水平不高 |
4.4.2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
4.4.3 产业政策的不足 |
4.4.4 FDI的影响 |
第5章 全球技术进步趋势与产业政策国际比较 |
5.1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趋势: 智能制造 |
5.1.1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方向 |
5.1.2 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
5.2 主要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政策 |
5.2.1 中国的产业政策 |
5.2.2 美国的产业政策 |
5.2.3 德国的产业政策 |
5.2.4 日本的产业政策 |
5.3 产业政策对比分析与评价 |
5.3.1 美德日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相同点 |
5.3.2 美德日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差异 |
5.3.3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评价 |
第6章 融入全球价值链与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分析框架与理论假设 |
6.2.1 融入GVC对技术进步的阻碍效应 |
6.2.2 融入GVC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 |
6.2.3 融入GVC与技术进步效应的U型关系假说 |
6.3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3.2 数据说明 |
6.4 实证方法与变量处理 |
6.4.1 实证方法 |
6.4.2 变量处理 |
6.4.3 融入GVC的阻碍效应检验 |
6.4.4 融入GVC的双重效应检验 |
6.4.5 融入全球价值链下行业特征因素的影响分析 |
6.5 融入程度分析 |
6.5.1 正U型曲线效应分析 |
6.5.2 稳健性检验 |
第7章 全球技术进步下装备制造业的升级路径 |
7.1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 |
7.1.1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自主式”升级路径 |
7.1.2 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 |
7.1.3 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再创新的“渐进式”升级路径 |
7.1.4 由融入主价值链到多点融入的“包围式”升级路径 |
7.2 数控机床装备制造业升级案例分析 |
7.2.1 数控机床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 |
7.2.2 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趋势与智能化发展 |
7.2.3 机床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 |
7.2.4 产业升级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
7.2.5 产业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
第8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国家层面 |
8.2.2 行业层面 |
8.2.3 企业层面 |
8.3 本文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壮锦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价值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研究现状 |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观点、研究方法 |
二、学术着作方面的研究现况 |
三、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现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畴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壮锦纹饰的生发源流 |
第一节 壮锦纹饰概述 |
一、壮锦纹饰的概念界定 |
二、壮锦纹饰的分类范畴 |
三、当下壮锦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古代壮锦演变简史 |
一、壮锦渊源追溯 |
二、宋代壮锦的形成 |
三、明清以来壮锦的发展 |
第三节 现代壮锦纹饰的状况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起与沉寂(20世纪50—70年代) |
二、改革开放年代的短暂兴盛(20世纪80年代) |
三、市场经济调控时期的产业紧缩(20世纪90年代) |
四、当下民族文化复兴的发展契机(进入21世纪之后) |
第三章 壮锦纹饰的形与意 |
第一节 形与意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壮锦纹饰的形 |
一、Raiz rangh va(花边纹)纹饰 |
二、Raiz duj va(花纹)纹饰 |
三、Raiz gaet leih(吉祥纹)纹饰 |
四、Raiz duz gaiq(动物纹)纹饰 |
五、Raiz dox gaiq(什物纹)纹饰 |
六、Raiz boux vunz(人物纹)纹饰 |
七、Raiz cih(文字纹)纹饰 |
第三节 壮锦纹饰的意 |
一、壮锦纹饰的表现手法 |
二、壮锦纹饰的象征内涵 |
第四章 壮锦纹饰制作工艺 |
第一节 壮锦织造的材料及工具 |
一、壮锦织造材料 |
二、壮锦织造工具 |
第二节 壮锦的织造工艺 |
一、壮锦织造的传统手艺流程 |
二、壮锦纹饰的意匠图与编织制作 |
三、现代工艺及设计的介入 |
第三节 壮锦纹饰织造工艺特点 |
一、壮锦纹饰织造的本体语言特征 |
二、与广西境内壮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织锦对比 |
三、壮锦与云锦、鲁锦的工艺对比 |
第五章 壮锦纹饰功能 |
第一节 审美功能 |
一、壮锦纹饰的“悦目”功能 |
二、壮锦纹饰的“怡神”功能 |
第二节 族群认同功能 |
一、祖先认同 |
二、信仰认同 |
三、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伦理规范及教化功能 |
一、角色定位 |
二、群体识别 |
三、规范教化 |
第六章 壮锦纹饰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壮锦技艺的传承保护 |
一、文化自觉与认同 |
二、技艺与传承人保护 |
三、技艺活态传承 |
四、数字化保护 |
第二节 壮锦纹饰的现代应用转换 |
一、纹饰织造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定位 |
二、纹饰图形元素与当代物用产生关系 |
第三节 壮锦纹饰的发展创新 |
一、文化艺术价值转化应用 |
二、手工与现代机织技术有机结合 |
三、加强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壮锦纹饰选 |
附录二: 广西壮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织锦纹饰选 |
附录三: 壮锦纹饰色彩提炼分析图表 |
附录四: 壮锦纹饰纹样造形提炼图选 |
附录五: 文化人类学语境下壮锦纹饰的田野调研采访笔录摘 |
一、调研采访传承人讲述织锦工艺、纹饰内涵及传承发展 |
二、调研采访织锦坊的工人及老百姓口述实录 |
附录六: 影像人类学语境下壮锦纹饰的田野调研视频(附优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附件 |
(4)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概况及回顾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中英贸易交流的形成 |
第一节 新的海上霸主英国的外贸实力 |
第二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广州十三行推动两国设计交流 |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促进中英商品流通 |
二、十三行为进出口贸易添砖加瓦 |
第二章 中国设计在英国的表现 |
第一节 茶贸易推动饮茶器具设计改良 |
一、茶叶贸易的兴盛 |
二、饮茶流行引发中国茶具的出口 |
三、英国的茶具设计 |
第二节 瓷瓷器出口引发设计模仿与创新 |
一、中英贸易中的大宗货物瓷器 |
二、历史悠久的中外陶瓷交流 |
三、瓷器出口引发的定制商品 |
四、英国人对于中国瓷器的再诠释 |
五、瓷器带动的设计交流和影响 |
第三节 散商丰富手工艺品外销门类 |
一、港脚贸易发展而成的散商 |
二、散商在中英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
第四节 散商引发的设计交流 |
一、漆器、家具中的设计融合 |
二、丝织品、壁纸中的图案融合 |
三、中西合璧的壁纸 |
四、其它陈设品的设计融合 |
第三章 对英贸易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宫廷间接推动外来手工艺品技艺发展 |
一、康熙皇帝对于中西合璧工艺的推动 |
二、雍正皇帝的喜好对于发展珐琅彩瓷器的影响 |
三、乾隆皇帝对于西洋器物在中国的推广作用 |
四、官窑对于中西合璧设计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十三行进出口贸易为本土设计注入新鲜活力 |
一、进出口贸易带来广制品设计的兴起 |
二、贸易为广制艺术品带来了原材料 |
三、英国钟表贸易带来的广制钟表产业 |
四、外贸交易为广制品增添了彩瓷与外销画 |
五、西方美术对于中国瓷器装饰的影响 |
六、外来技艺对广制品的影响 |
第三节 中西合璧精品——鼻烟壶 |
一、地方鼻烟壶 |
二、宫廷鼻烟壶 |
三、中西合璧的宫廷画珐琅鼻烟壶 |
四、鼻烟壶中的东方思想 |
第四节 中英贸易与设计的转折 |
一、早期的掠夺与文化侵入 |
二、经济中心被迫由广州向上海转移 |
三、晚清的外来商品及文化 |
第四章 设计交流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中英贸易情况的改变 |
一、中央政府闭关与通关的政策转变 |
二、大分流——两国由接近地位变为先进与落后 |
第二节 设计的交融 |
一、文化误解产生的设计交融 |
二、中国风格在英国产生的设计交融 |
三、从中国到西方再到中国 |
四、英国的中国风格设计特点 |
五、女性与瓷器 |
第三节 各国对不同设计文化的接受度 |
一、英国对待中国的态度 |
二、中国设计对英国的影响 |
三、欧洲艺术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
第四节 贸易在设计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
一、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分析 |
二、贸易对于设计交流的影响 |
结论 中英设计交流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贸易是两国设计碰撞的纽带,需求影响接受度 |
第二节 中国设计的跨文化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蚕桑产业历史悠久 |
1.1.2 蚕桑产业“大而不强” |
1.1.3 蚕桑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 |
1.3.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4.5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转移理论 |
2.1.1 早期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1.2 当代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2.2.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研究 |
2.2.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研究 |
3 蚕桑生产特征与历史回顾 |
3.1 蚕桑生产及其特点 |
3.1.1 蚕桑生产 |
3.1.2 蚕桑生产的基础 |
3.1.3 蚕桑产业的特征 |
3.2 蚕桑产业发展历史 |
3.2.1 中国蚕桑产业的发展 |
3.2.2 国外蚕桑产业的发展 |
3.3 蚕桑产业转移 |
3.3.1 国际蚕桑产业变迁 |
3.3.2 国内蚕桑产业变迁 |
3.3.3 东桑西移 |
4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及其启示 |
4.1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
4.2 日本 |
4.2.1 蚕桑概况 |
4.2.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3 巴西 |
4.3.1 蚕桑概况 |
4.3.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4 印度 |
4.4.1 蚕桑概况 |
4.4.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5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启示 |
5 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 |
5.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 |
5.1.1 产业转移的分类 |
5.1.2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
5.2 自然禀赋因素 |
5.2.1 生产效率因素 |
5.2.2 成本因素的理论分析 |
5.2.3 成本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政府因素 |
5.3.1 政策指导 |
5.3.2 资金扶持 |
5.4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 |
5.4.1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分析 |
5.4.2 城镇化因素实证分析 |
6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与流通的影响分析 |
6.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
6.1.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
6.1.2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价格的影响 |
6.2 蚕桑产业转移对鲜茧流通的影响 |
6.2.1 鲜茧流通特征 |
6.2.2 鲜茧流通体制演变 |
6.2.3 蚕桑产业转移与鲜茧流通 |
7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
7.1 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与测算方法 |
7.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2.1 理论模型 |
7.2.2 结果与分析 |
7.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3.1 Malmquist指数方法 |
7.3.2 样本、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7.3.3 结果与分析 |
8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
8.1 产业集聚识别方法 |
8.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8.3 产业转移前后蚕桑产业集聚分析 |
8.3.1 区位商指数分析 |
8.3.2 产业集聚指数分析 |
9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1.1 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
9.1.2 产业政策与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蚕桑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
9.1.3 蚕桑产业转移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
9.1.4 蚕桑产业转移推动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快蚕桑技术进步,提高蚕桑产业转移质量 |
9.2.2 加强西部茧丝绸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
9.2.3 加大蚕桑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理论背景 |
1.2.1 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 |
1.2.2 产业集群理论 |
1.2.3 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及问题 |
2.1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 |
2.1.1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
2.1.2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度分析——区位商比较 |
2.1.3 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特点分析——SCP 实证分析 |
2.2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2.3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压力 |
2.3.1 国际市场环境 |
2.3.2 国内产业转移 |
3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 |
3.1 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与意大利产业集群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3.1.1 意大利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
3.1.2 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与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比较 |
3.1.3 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生产模式的启示 |
3.2 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
3.2.1 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一般路径 |
3.2.2 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 |
4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对策 |
4.1 企业与集群升级 |
4.1.1 产品创新 |
4.1.2 技术创新 |
4.1.3 集群内部创新 |
4.1.4 集群外部创新 |
4.2 行业协会与集群升级 |
4.2.1 对集群内部要素的协调 |
4.2.2 对集群外部创新的支持 |
4.3 政府与集群升级 |
4.3.1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
4.3.2 对集群内部要素的协调 |
4.3.3 对集群外部创新的支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 |
(一) 陶瓷装饰上一条特殊分界线 |
(二) 青花瓷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广泛影响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目标 |
(一) 关于青花瓷的起源 |
(二) 关于青花色料 |
(三) 关于青花工艺 |
(四) 关于青花装饰与断代 |
(五) 关于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 |
(六) 关于青花瓷贸易 |
第二章 唐宋时期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香药方面的交流 |
(一) “无名异”用于青花瓷的历史过程 |
(二) “无名异”用于青花瓷的证据 |
第二节 陶瓷方面的交流 |
第三章 青花瓷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白瓷的文化因素 |
(一) 汉民族对“白”色的传统认识 |
(二) 北方及西域地区各民族的“白”观念 |
第二节 蓝色彩绘的文化因素 |
第四章 元明青花瓷与波斯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青花瓷起始年代与生产状况 |
(一) 蓝色彩料的技术与原料来源 |
(二) 扬州唐城“青花”陶瓷碎片不能说明青花瓷起始年代 |
第二节 景德镇与青花瓷起始年代的关系 |
第三节 元明青花瓷的对外贸易盛况 |
(一) 元代青花瓷从创始到成熟 |
(二) 明代陆上青花瓷贸易的规模 |
第四节 陆路贸易与波斯地区钻蓝彩料的输入 |
第五节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纹饰的多元文化风貌 |
第五章 中外文化交流对青花瓷艺的影响 |
第一节 波斯市场对青花瓷造型与纹饰的影响 |
(一) 青花瓷器纹饰基于双方共同接受的图案 |
(二) 刺绣织物与金属器物对青花瓷的影响 |
(三) 青花外销瓷的造型设计 |
第二节 青花瓷与中外陶瓷技术的相互交流 |
(一) 白瓷胎对波斯地区瓷业的影响 |
(二) 青花瓷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 |
(三) 中国白瓷胎、波斯蓝彩对欧洲瓷业的影响 |
(四) 青花彩绘技术与欧洲瓷砖装饰 |
(五) 波斯蓝色彩绘技术与原料的输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的厘定 |
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四、研究的方法与角度 |
五、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雅俗并举的宋代文化 |
第一节 士人阶层的形成与文化意义 |
一、重文的治国政策——士人阶层形成的政治基础 |
二、科举制度的改革——士人阶层形成的社会条件 |
(一) 科举取士的革新 |
(二) 市民教育的普及 |
三、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的提高 |
四、文人士大夫引领的文化风尚 |
第二节 商业城市的兴起与工艺美术的繁荣 |
一、百业俱兴的城市商业经济 |
二、多元多彩的市井文化 |
三、技高艺精的工艺美术 |
(一) 产生了有文化的新型匠师 |
(二) 分工精细的工艺门类 |
(三) 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 |
小结 |
第二章 宋代文人意趣的形成和清玩鉴赏风气的流行 |
第一节 文人意趣兴起的成因 |
一、文人群体对文化地位的自觉认知 |
二、宽裕的闲适生活提供了赏玩的条件 |
三、文人交游面的扩展和多元文化的吸纳 |
第二节 宋代文人新的形意观与艺术追求 |
一、“得意忘形”的审美取向 |
二、书画艺术的“逸格”品评 |
三、禅意与诗画意境的共通 |
四、以“意”为核心的诗书画一体的理念 |
五、文人对文化用品的要求从实用转向鉴赏 |
小结 |
第三章 以书斋为依托的文房工艺品 |
第一节 文质彬彬的文房用具 |
一、材艺考究的宋笔 |
(一) 宋之前毛笔的发展概况 |
(二) 文人参与研究和制作毛笔 |
(三) 对笔毛材质精于毫巅的品鉴 |
(四) 精气神贯一的笔管装饰 |
二、技艺精湛的宋墨 |
(一) 丰富多彩的宋代墨料 |
(二) 产生对墨品鉴的专门着述 |
(三) 宋代文人自制墨之风 |
(四) 文人审美意趣对制墨工艺的影响 |
三、以质焕美的宋纸 |
(一) 宋纸品类的增多和品质的提高 |
(二) 士大夫对纸品的细审精鉴 |
四、文趣涌然的砚田 |
(一) 宋砚的空前发展 |
(二) 对砚石的质、形、纹之品评鉴定 |
(三) 文人参与制砚和砚铭的兴盛 |
五、意趣盎然的文房杂件 |
第二节 探奇发瑰——文人清赏之物 |
一、巧夺天工的奇石摆件 |
(一) 出神入化的供石 |
(二) 小中见大的砚山 |
(三) 亦真亦幻的研屏 |
二、意象万千的观赏瓷 |
(一) 窑变釉彩之美 |
(二) 开片肌理之美 |
(三) 绞胎互动之美 |
三、体现文人品位的香熏、置花器皿、棋子 |
四、装裱与刻帖工艺之美 |
(一) 宋代书画装裱的形式美 |
(二) 宋代刻帖工艺的兴盛 |
小结 |
第四章 “诗书画”作为工艺美术装饰之元素 |
第一节 宋瓷的“诗书画”纹饰 |
一、以画为主的宋瓷纹饰 |
二、以书法诗文为主的宋瓷纹饰 |
第二节 仿真传神的缂丝和刺绣书画工艺品 |
一、诗书画与缂丝工艺品 |
二、诗书画与刺绣工艺品 |
第三节 凸显文人精神的装饰图案——四君子与岁寒三友 |
一、梅作为设计元素在宋代工艺美术中的运用 |
二、竹形作为设计元素在宋代工艺美术中的运用 |
三、“兰、菊、松”作为设计元素在宋代工艺美术中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崇尚清润典雅的宋代工艺美术风格 |
第一节 质感求温润似玉 |
第二节 体型尚清秀儒雅 |
第三节 品格欲超逸出俗 |
小结 |
第六章 宋代文人意趣对近邻与后世工艺美术的深广影响 |
第一节 对辽夏金工艺美术的影响 |
一、宋代文人意趣对辽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二、宋代文人意趣对金工艺美术的影响 |
三、宋代文人意趣对西夏工艺美术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宋代同时期日本、高丽等国工艺美术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元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 |
一、抽象倾向的工艺装饰 |
二、诗书画元素在元明清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延展 |
三、元明清的织绣书画 |
四、宋代文房清玩对元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 |
五、后世对宋代造物思想的传承 |
六、宋代工艺美术风格对元明清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一、宋代文人意趣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创作 |
二、宋代文人意趣提升了工艺美术的审美品格 |
三、使观赏工艺品从实用品中脱颖而出 |
四、以“文”化之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着 |
后记 |
(10)秦汉时期广西地区汉文化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含汉文化因素的墓葬及遗址的断代与分布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广西地区的文化面貌 |
一、出土资料概况 |
二、文化面貌概况 |
第二节 秦汉时期墓葬和遗址的基本概况 |
一、墓葬 |
二、遗址 |
第三节 秦汉时期墓葬和遗址的时空分布 |
一、时空分布特点 |
二、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二章 秦汉时期墓葬及遗址中的汉文化因素(上) |
第一节 手工业 |
一、冶铸业 |
二、漆器业 |
三、制陶业 |
四、酿酒业 |
第二节 汉式物品 |
一、容器类 |
二、兵器类 |
三、杂器类 |
四、其他 |
第三节 物质文化的分析 |
第三章 秦汉时期墓葬及遗址中的汉文化因素(中) |
第一节 汉式庄园 |
第二节 郡县建制 |
第三节 汉文字 |
第四节 制度及组织文化的分析 |
第四章 秦汉时期墓葬及遗址中的汉文化因素(下) |
第一节 汉式乐器和乐舞 |
第二节 博戏 |
第三节 汉式风俗 |
第四节 精神文化的分析 |
第五章 汉文化传入广西地区的途径与载体 |
第一节 秦朝时派遣的驻军 |
一、第一次派遣驻军到广西地区 |
二、第二次派遣驻军到广西地区 |
三、第三次派遣驻军到广西地区 |
第二节 两汉时期迁入广西地区的汉移民 |
一、因罪迁入的汉人及贬官 |
二、迁入合浦的汉移民 |
三、汉"马流(留)人" |
四、自发的汉移民 |
第三节 朝廷命官 |
一、赵佗 |
二、郁林郡的太守 |
三、锡光及任延 |
第四节 汉文化传入的其他载体 |
一、商人 |
二、北上中原游学的士人 |
三、入质汉人朝廷的质子 |
第五节 汉文化载体作用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广东省三只丝绸新产品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D]. 王惠蓉. 厦门大学, 2018(07)
- [2]全球技术进步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 何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05)
- [3]壮锦纹饰研究[D]. 路琼. 山东大学, 2017(01)
- [4]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D]. 蒋茜.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5]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D]. 胡兴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6]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研究[D]. 王艳.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3)
- [7]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D]. 苏沛权(Sou Pui Kun). 暨南大学, 2005(01)
- [8]广东省三只丝绸新产品通过鉴定[J]. 吴浩亮. 丝绸, 2000(01)
- [9]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 苏梅. 苏州大学, 2010(10)
- [10]秦汉时期广西地区汉文化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的考察[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