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预防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预防

一、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现象的防止(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1](2021)在《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皮带秤是带式输送机输送固体散状物料过程中对物料进行连续称重的一种计量设备。秤架结构复杂、称量精度低是目前电子皮带秤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不同结构秤架特点,设计了一种对称式结构的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针对称量精度低分析了误差影响因素并对其中称重传感器迟滞性进行了建模及优化,最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多因素分析法对电子皮带秤的称量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工作原理,结合对称式秤架结构和输送带在称量段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一段时间内输送带运行物料累计质量的表达式。从准确度、稳定性、复杂性和工作条件来分析了单托辊式、多托辊式和整机式结构的电子皮带秤秤架优缺点,选取了对称式、双托辊、悬浮式结构的秤架,可以抵消水平影响力,结构稳定简单,能够提高称量精度。分析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称量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张力因素、速度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组成。张力因素影响最大,称重误差随带式输送机初始张紧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物料均布载荷质量的增大而增大;速度因素主要由增量旋转式编码器测速点与称重传感器测力点不一致、增量旋转式编码器滚动方向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存在偏差造成;外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和振动,其中输送带张力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输送带质量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误差影响小于±0.2%。针对称重传感器本身存在的迟滞性进行了Preisach建模及Preisach模型的优化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Preisach模型优化后有效降低了称重传感器的迟滞性,最大误差由10.26%减小到1.66%,并且随着加载次数增加有效减少了误差的累计。分析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硬件需求,设计并搭建了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电路图;优化了速度信号与称重信号的接入;将一段时间内输送带运行物料累计质量表达式编写入PLC和SIWAREX称重模块当中,并配备了称重的调零功能,采用了定时器功能来控制物料重量信号的累加子区间;设计了功能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来进行称量结果的监控、控制及存储。搭建了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实验平台,采用控制变量法和多因素分析法分别以秤架结构、初始张紧力、均布载荷质量为对照组进行了带式输送机称量的实验,实验结果与误差理论分析基本相符。结果表明使用对称式结构比单托辊式结构误差更小;在一定范围内,初始张紧力越大,误差越小;物料均布载荷越小,误差越小,但是质量过小则更易受其他干扰因素影响,同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均布载荷质量也不可过低。

唐晓啸[2](2020)在《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煤炭工业发展迅速,采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带式输送机大运量、高效化、长距离和高带速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已成为现代化带式输送机设计选型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带式输送机双驱动的起动特性进行研究,以韩城某煤矿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在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下,寻求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行的最佳组合。本文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对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用逐点法计算带式输送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输送带运行方向上关键点的张力值;(2)建立离散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利用输送带多体动力学特性,分析常见的四种加速起动曲线对输送带最大张力的影响以及带式输送机头尾滚筒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得出带式输送机无论是在空载还是负载状态下起动,抛物线起动都是比较理想的起动曲线;(3)对带式输送机不同托辊间距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带式输送机特征点张力变化和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进行分析,仿真得到的结果在理论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确定了 1.2m的托辊间距有利于降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缓解运行过程中输送带的悬垂度;(4)研究了不同拉紧方式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拉紧装置下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动态特性,为带式输送机选取合适的拉紧装置提供了依据;(5)研究双驱动安装位置不同对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带式输送机为水平运输时,以头尾双滚筒方式进行起动,可以降低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减小横向跑偏量、降低驱动滚筒的最大加速度;当上运带式输送机倾角比较大时,采用头部双滚筒驱动可以降低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最大张力。

卢洁[3](2020)在《基于幅板应力分析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焊缝开裂感知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带式输送机是现代最重要的散装物料运输设备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煤炭、矿山、港口、建材、粮食等领域。滚筒作为带式输送机的主要受力部件,严重影响着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况。建立正确的驱动滚筒受力模型,对进行下一步结构优化、失效分析起到关键作用,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是确保受力模型正确的必要手段。驱动滚筒失效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焊缝开裂引起的滚筒断裂失效。因此,工作状态下驱动滚筒的焊缝开裂检测问题对提高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总结了驱动滚筒的分类方式和失效形式,得出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辐板与筒壳焊接处的焊缝开裂问题成为驱动滚筒最常见的失效形式。对驱动滚筒进行受力分析,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输送带的横向特性,总结提出五种轴向受力模型,给出了驱动滚筒受力时筒壳表面载荷函数表达式。利用ANSYS软件对驱动滚筒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在不同的轴向应力载荷作用下滚筒整体与各部件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通过对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确定不同轴向应力模型存在应力差异性和应变可测量性。选取辐板为实验应变测量部件,建立合适的测量路径对不同轴向应力模型的辐板应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在最大差异化的原则下,选出28个应变测量布点位置。建立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测量系统,介绍了其组成部件、相关桥路的选择以及应变片的粘贴方法。针对应变测量系统的标定问题,选取悬臂梁标定系统进行数据采取,通过对理论、实验及ANSYS有限元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确保应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设计扭矩加载装置实现驱动滚筒静态试验台的搭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实验滚筒轴向受力载荷分布与正态分布σ=0.3模型相符。针对工作状态下驱动滚筒焊缝开裂的检测问题,提出应用应变测量系统进行裂纹检测的方法步骤,并对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进行确定。总结焊缝开裂的位置分布情况,建立相应不同位置处的带有焊缝裂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割旋转处理得到无焊缝裂纹与相应位置焊缝裂纹模型的路径应变对比图,基于最大差异化原则对路径应变对比图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合适的应变片粘贴位置,为复杂受力结构焊缝开裂检测提供新方法。

井坤[4](2021)在《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运输业的稳定发展和煤炭需求的持续增长,用于运输煤炭的带式输送机在港口、煤矿等场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系统故障,其中主要包括输送带撕裂、输送带跑偏和托辊损坏,这些故障往往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所以针对带式输送机的故障诊断就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带式输送机故障区域温度较非故障区域更高,而红外图像是一种体现目标温度的图像,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故障诊断,本课题以山东省日照某港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热成像仪与带式输送机在相对运动时,红外图像会产生运动模糊现象,针对红外图像的运动模糊现象和椒盐噪声,采用一种基于改进中值滤波和维纳滤波的复原滤波进行图像复原,经过MATLAB仿真验证该算法兼顾运行速度和复原效果,综合性能优异。针对红外图像成像效果差、分辨率低的问题,采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算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图像增强,改善红外图像的画质,使图像更加清晰。(2)为了减小红外图像中背景区域对目标区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的改进二维Otsu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原始红外图像采用改进的二维Otsu算法进行分割,其次使用数学形态学中的腐蚀操作和开运算操作进行处理,最后使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提取,该算法得到的分割区域完整,且分割边缘明显。通过采用SIFT算法对带式输送机故障红外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BOW模型进行特征向量降维,得到故障红外图像的样本数据库后使用SVM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根据故障红外图像的分类结果实现对带式输送机故障类别的划分,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故障处理。(3)设计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的诊断方案,并验证故障诊断系统的稳定性。首先根据带式输送机故障时的温度特性和损伤情况提出适合带式输送机的故障诊断方案,其次设计并搭建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实验平台,并分析会对故障诊断系统造成影响的外界因素,最后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进行故障诊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李成林[5](2020)在《基于永磁电机的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运输系统的主要设备,需要具备大运量、长距、高速的输送能力。因此,双电机驱动的形式被广泛使用。但随着驱动电机数目的增加,协同驱动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出现驱动力不平衡运转的情况,严重时会损坏电机。且目前输送机普遍采用“异步电机+减速器”的形式实现低速大扭矩驱动。其驱动环节较多,导致驱动系统整体效率不高,进而使得维护故障的几率增加,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低速大扭矩的永磁电机直驱系统,并对其进行功率平衡控制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有:介绍永磁电机的结构,并根据坐标变换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特性,确定对永磁电机采用id=0的矢量控制策略,并对SVPWM调制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控制仿真模型。进行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输送机负载数学模型,进一步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模型建立联系,得到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机电耦合模型。此外,通过对双电机驱动的两种布置形式的速度、驱动力等方面对比,确定本文所要研究的头尾双驱动的布置形式以及控制方案,同时探讨并确定了理想的“S”型软启动曲线。根据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系统具有时滞、时变、多变量控制的复杂性,决定采用模糊PID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模糊控制论域固定的缺陷,提出变论域思想,根据输入输出实时调整论域。最后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性能更优。给出永磁直驱系统电控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控制器和变频器选型,控制程序设计等。并且通过模拟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功率平衡精度高等优点,完全满足带式输送机多电机功率平衡控制的要求。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系统机电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图46表13参107

李巍[6](2020)在《煤矿井下输煤系统节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井下输煤系统是煤矿重要的系统之一,输煤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是煤矿高效可靠运行的关键。在传统的控制方式下运行,输煤系统通常处在欠载运行的状态,能耗高,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进一步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要对输煤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说明,指出了煤矿的运输成本较高,同时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对煤矿井下输煤系统在电气控制和优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国内输煤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输煤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在优化策略和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进行改进。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结合了分时电价的基本政策,对运行模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其次,对带式运输机所受阻力进行分析,通过阻力分析建立带式运输机的功率消耗模型,并结合分时电价建立了24h时间段内的最小成本优化目标函数。利用已有历史数据,通过高斯-牛顿法对能量消耗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得到准确的数学模型。然后,研究系统节能优化策略,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对带式运输机的优化速度进行求解。为减少模型预测控制求解的时间,引入RBF网络,利用求解出的优化速度对改进的RBF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好的RBF网络可以通过产煤量、分时电价等变量对优化速度进行快速求解。接着,对输煤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通过参数辨识得到的能量消耗模型有较高的精确度,可以在优化过程中使用。同时,求解的优化速度可以充分利用煤仓容量和分时电价,减少了运输成本,证明了优化策略的可行性。最后,设计了基于PLC的输煤控制系统。完成硬件设计和监控系统设计。该论文有图30幅,表10个,参考文献60篇。

李治昆[7](2020)在《胶带机永磁直驱系统多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带式输送机作为中远程距离的物料传输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成本低、可靠性高、传输能力强、方便高效等优点,因而被各大工厂企业广泛使用。随着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改进,各大企业的生产制造规模也逐渐增大,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带式输送机也不断朝着高速、长距离、大功率、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针对传统带式机驱动系统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基于永磁直驱系统的带式输送机多机控制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点进行概述,对带式机系统的几种常用的驱动装置进行分析比较,并选定了永磁电机变频驱动作为本文的驱动方案。根据输送带的粘弹性特征,采用Kelvin-Voigt模型对皮带机进行动态分析。对带式机的启动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S型曲线作为其启动曲线。其次,根据带式输送机的简化模型,对皮带机的摩擦传动理论进行研究,对多机驱动系统中的牵引力分配问题进行探究,并对多机系统中的功率不平衡因素进行分析。以永磁电机作为带式机的驱动电机,针对双机刚性连接、柔性连接的两种不同工况,进行了多机平衡控制结构设计。结合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对三机双滚筒驱动的带式机进行多机平衡控制,采用转速电流控制法,在保证各电机转速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转矩电流耦合补偿法实现三机系统中负载的均衡分配。再者,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对其矢量控制系统原理进行分析,搭建对应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传统PI控制策略的缺点,引入ADRC算法,并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然后,针对本文中已建立的多机平衡控制模型,搭建对应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多机平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以煤矿内基于永磁直驱系统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多机平衡控制系统进行简介,通过现场实验,对本文中的控制方案进行验证。该论文有图75幅,表3个,参考文献89篇。

刘金浩[8](2020)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运送散装物料的高能耗装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化工、码头等领域。目前,我国带式输送机平均能耗效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保障安全性,大多数带式输送机以恒速模式运行,不能根据给料速率的变化实现带速的最优匹配,导致实际运载量远小于最大运载量,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因此,带式输送机带速设定值的优化设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研究重点强调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能耗的最优,却忽视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动态特性的影响,容易导致输送带打滑或者断带。鉴于此,本文在充分考虑输送机动态特性的情况下,研究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带式输送机能耗模型建模与参数辨识。首先,建立能够描述带式输送机能量消耗的解析能耗模型;然后,根据带式输送机能耗模型参数随着运行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利用渐消记忆递推最小二乘法对带式输送机能耗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2.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设计。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带式输送机带速设定值动态优化问题进行描述,优化问题充分考虑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能耗和安全性;最后,针对带速设定值动态优化问题涉及复杂的高阶动态模型约束和静态约束,采用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方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对EMPC求解方法的可行性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证明。3.基于dSPACE的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实验研究。首先,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建立带式输送机仿真对象;然后,配置dSPACE软件系统提供的实时接口模块,实现上位机与dSPACE硬件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并设计dSPACE上位机软件;最后,进行实验测试,对本文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方法的节能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论文共有图38幅,表5个,参考文献60篇。

王鹏[9](2020)在《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港口是煤炭转运过程的重要环节,带式输送机在恶劣的工况下长期高负荷连续运行,其可靠、经济运行对保证煤炭装载运输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某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数字化建设和关键设备健康管理的需求,同时为克服原故障检测传感器漏报率高和误报率高的问题,为降本增效,减少故障排查时间,对原带式输送机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改造。首先,分析了某港口煤炭疏港和带式输送机生产流程及其主要设备组成。结合数字化港口建设需求和带式输送机健康管理的要求,对翻车堆料线及取料装船线监控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滚筒驱动电机状态监测的起动和停止流程优化方法,构建了滚筒驱动高压电机和变频电机运行状态监测的硬件系统,实现了驱动电机电压、电流、轴承温度、设定速度、实际速度等参数的监测和记录,为对驱动电机进行能效分析采集了可靠的数据。针对拉线开关存在误动作、不动作,难以定位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拉线开关快速定位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法,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为实现驱动电机的健康管理,基于驱动电机状态监测,提出了一种驱动电机预防维护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了一种提高带式输送机综合经济负载效率的节能策略。降低了驱动电机的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使改造后的监控系统大大降低了生产线的能耗。然后,分析了带式输送机跑偏、打滑、纵向撕裂典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对整条带式输送机产线故障诊断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了配置。针对机械式传感器存在误动作和传感器自身故障率高的问题,设计了改进的光电传感器检测跑偏故障硬件系统,提高了跑偏故障预报准确率。运用故障树分析法构建了带式输送机故障树,为快速定位故障点,排除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了多源信息融合的欠速故障树诊断算法和模糊逻辑推理打滑诊断算法。最后设计了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PLC程序和HMI软件。生产运行情况表明所设计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樊超[10](2020)在《带式输送机智能辅助设计及总图绘制》文中认为带式输送机是广泛用于矿业、粮食、港口等行业的散粒物料的运输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输设备。带式输送机的部件有几十种,每种又有多种型号分组,同时设计计算过程需要考虑如地形、输送量、物料属性、环境工况等多种因数,导致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选型过程耗时较大,且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有很强的订制性,一机一设计的设计特点使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进行带式输送机智能辅助设计研究对带式输送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特点入手,仔细探究讨论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过程,提出三层架构为软件总体架构设计思路,同时根据功能需求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设计过程分为用户登录、基础参数输入、设计计算、部件选型、结果输出五大模块。同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底层数据支持平台,并介绍了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思路和搭建过程。最后根据软件运行后的选型数据进行选型表的输出和总图的绘制。软件在设计过程中针对数据库的需要更新问题设计了数据库更新功能,同时考虑到用户对软件的特殊需求设计了选型数据Excel表导入功能。论文所开发的带式输送机智能辅助设计软件采用C#编程语言,内部连接并调用Auto CAD软件和Excel软件,实现带式输送机从输入基础数据、理论计算、设备选型到选型结果的输出和总图绘制的一体化。有效缩短了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周期,同时显着降低了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成本,具有很好的社会实用性。

二、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现象的防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现象的防止(论文提纲范文)

(1)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子皮带秤的研究现状
        1.2.2 散状物料动态计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电子皮带秤二次仪表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称式称量装置机构及力学模型
    2.1 电子皮带秤的原理
        2.1.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2 运算方法
    2.2 电子皮带秤秤架结构的分析
        2.2.1 电子皮带秤秤架结构分类
        2.2.2 电子皮带秤秤架结构性能对比
    2.3 对称式结构电子皮带秤力学模型
    2.4 输送带张力对力学模型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3.1 称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3.1.1 张力因素
        3.1.2 速度因素
        3.1.3 外界环境因素
    3.2 称重传感器的迟滞性建模及优化
        3.2.1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3.2.2 称重传感器Preisach模型建立
        3.2.3 称重模型修正
        3.2.4 称重模型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称量装置传感信号接入及程序设计
    4.1 电路系统设计
        4.1.1 电路系统图
        4.1.2 电路图硬件支持
    4.2 重力信号的监测
        4.2.1 称重传感器信号分析
        4.2.2 称重传感器的信号接入
    4.3 速度信号的监测
        4.3.1 速度信号分析
        4.3.2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信号接入
    4.4 初始张紧力信号的监测
        4.4.1 张紧力信号分析
        4.4.2 压力变送器的信号接入
    4.5 称量程序
    4.6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试验研究
    5.1 实验平台的设计
    5.2 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试验研究
    5.3 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动态试验研究
        5.3.1 不同初始张紧力情况下的对称式称重秤架的试验研究
        5.3.2 不同载荷施加情况下的对称式称重秤架的试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研究背景
        1.1.2 选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多机驱动起动特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2.1 起动方式的影响
    2.2 托辊间距的影响
    2.3 拉紧装置的影响
        2.3.1 拉紧装置的作用
        2.3.2 常用的拉紧装置
    2.4 驱动滚筒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2.4.1 头部双滚筒驱动
        2.4.2 头尾双滚筒驱动
        2.4.3 驱动装置布置形式的最大张力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3.1 带式输送机力学模型
        3.1.1 输送带的特性
        3.1.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选取
        3.1.3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3.2 Recur Dyn软件介绍
    3.3 Recur Dyn多体动力学理论
        3.3.1 坐标系选取
        3.3.2 相邻刚体的相对运动坐标理论
    3.4 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3.4.1 带式输送机模型的参数设置
        3.4.2 三维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3.5 带式输送机起动方式的选取
    3.6 本章小结
4 托辊间距与拉紧装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4.1 托辊间距对双滚筒驱动起动特性的影响
        4.1.1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起动过程张力的影响
        4.1.2 托辊间距对输送带悬垂度的影响
    4.2 固定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4.2.1 带式输送机拉紧力的计算
        4.2.2 仿真分析
    4.3 重锤拉紧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分析
        4.3.1 拉紧力计算与拉紧装置建模
        4.3.2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 水平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5.1.1 头部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2 头尾双驱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1.3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5.2 上运带式输送机双驱动位置的起动特性分析
        5.2.1 工作平面倾斜角度对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2 头部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3 头尾双驱对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5.2.4 双滚筒驱动位置的选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幅板应力分析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焊缝开裂感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驱动滚筒的结构及力学特性研究
    2.1 驱动滚筒的结构
    2.2 滚筒的分类
    2.3 驱动滚筒常见的失效形式
    2.4 驱动滚筒的受力分析
    2.5 驱动滚筒的焊缝开裂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驱动滚筒应力应变特性有限元分析
    3.1 驱动滚筒的有限元分析
    3.2 应力应变测点布设方案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驱动滚筒静态应力测试实验
    4.1 应变测量系统
    4.2 应变测量系统的标定
    4.3 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4.4 实验数据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焊缝裂纹检测方法的研究
    5.1 焊缝裂纹模型的建立
    5.2 检测精度的确定
    5.3 应变片最佳粘贴位置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图像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带式输送机故障分析及诊断系统设计
    2.1 带式输送机结构及故障分析
        2.1.1 带式输送机基本结构分析
        2.1.2 带式输送机主要故障分析
    2.2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2.3.1 故障诊断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3.2 红外图像采集模块
        2.3.3 数据传输模块
        2.3.4 定位模块
        2.3.5 数据处理模块
    2.4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设计
        2.4.1 故障诊断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4.2 故障诊断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带式输送机红外图像复原与增强研究
    3.1 带式输送机红外图像特点分析
    3.2 红外图像灰度化
        3.2.1 RGB图像模型
        3.2.2 红外图像灰度化处理
    3.3 红外图像复原研究
        3.3.1 图像退化模型
        3.3.2 维纳滤波
        3.3.3 改进中值滤波
        3.3.4 组合复原滤波
    3.4 红外图像增强研究
        3.4.1 图像的灰度变换
        3.4.2 直方图均衡化
        3.4.3 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3.4.4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带式输送机红外图像分割与分类研究
    4.1 红外图像分割研究
        4.1.1 边缘检测算子图像分割
        4.1.2 一维Otsu图像分割
        4.1.3 二维Otsu图像分割
        4.1.4 基于形态学的改进二维Otsu图像分割
        4.1.5 仿真分析
    4.2 基于SIFT的红外图像特征提取
        4.2.1 SIFT特征提取
        4.2.2 BOW特征向量降维
    4.3 基于SVM的故障红外图像分类
        4.3.1 SVM分类器
        4.3.2 核函数选择
        4.3.3 SVM多分类器
        4.3.4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及系统实验
    5.1 基于温度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
        5.1.1 红外图像温度提取
        5.1.2 基于温度的故障诊断方法
        5.1.3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及等级划分
    5.2 故障诊断实验的平台设计与实现
        5.2.1 带式输送机模拟平台设计与实现
        5.2.2 故障诊断系统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5.3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模拟实验
        5.3.1 外界影响因素
        5.3.2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系统实验
        5.3.3 一天内不同时间的系统实验
        5.3.4 热成像仪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的系统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永磁电机的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功率平衡研究现状
    1.4 永磁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永磁电机设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PMSM速度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2 永磁直驱系统矢量控制研究
    2.1 PMSM的结构及数学模型
        2.1.1 PMSM的结构
        2.1.2 PMSM数学模型的建立
    2.2 PMSM矢量控制策略
        2.2.1 PMSM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2.2.2 矢量控制方法
    2.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技术
        2.3.1 i_d=0矢量控制模型结构
        2.3.2 SVPWM的仿真模型
        2.3.3 单电机阶跃响应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双机驱动下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控制方案
    3.1 基于有限元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建立
        3.1.1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方程
        3.1.2 输送机动力学方程中参数的计算
    3.2 带式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机电耦合系统数学模型
    3.3 双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控制方案
        3.3.1 带式输送机双机驱动方式分析
        3.3.2 带式输送机双机驱动力和功率配比
        3.3.3 功率平衡控制方案
    3.4 几种理想启动曲线
    3.5 本章小结
4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1 PID控制系统
        4.1.1 PID控制原理
        4.1.2 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4.2 模糊控制
    4.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3.1 模糊PID控制原理
        4.3.2 输入输出信号模糊化
        4.3.3 模糊规则设计
        4.3.4 解模糊化
    4.4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
        4.4.1 变论域控制思想
        4.4.2 伸缩因子的确定
    4.5 算法仿真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工程实现
    5.1 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5.1.1 变频驱动设计
        5.1.2 变频器的结构原理
        5.1.3 变频器的选型
        5.1.4 PLC选型
    5.2 控制软件设计
        5.2.1 软启动控制程序设计
        5.2.2 功率平衡控制
        5.2.3 带式输送机综保控制设计
    5.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煤矿井下输煤系统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输煤系统研究状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煤矿输煤系统介绍及优化分析
    2.1 输煤系统介绍
    2.2 输煤系统控制方案优化分析
    2.3 分时电价
    2.4 本章小结
3 输煤系统建模
    3.1 带式运输机能量模型的建立
    3.2 优化目标函数
    3.3 系统参数辨识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井下输煤系统优化控制策略
    4.1 优化控制策略
    4.2 模型预测控制
    4.3 基于MPC的皮带机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4.4 RBF网络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仿真
    5.1 仿真软件的选择
    5.2 带式运输机能量模型仿真
    5.3 基于MPC优化速度仿真
    5.4 RBF神经网络仿真
    5.5 本章小结
6 控制系统硬件及组态设计
    6.1 硬件设计
    6.2 WINCC组态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胶带机永磁直驱系统多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简介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2 带式输送机结构及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带式输送机结构
    2.3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
    2.4 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
    2.5 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带式输送机多机平衡控制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带式输送机传动原理及牵引力分配
    3.3 带式输送机功率不平衡问题分析
    3.4 带式输送机多机平衡控制策略
    3.5 基于偏差耦合的多机平衡控制策略
    3.6 本章小结
4 模糊自抗扰控制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4.3 自抗扰控制器
    4.4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
    4.5 本章小结
5 多机平衡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5.1 引言
    5.2 刚性连接双机驱动系统仿真
    5.3 柔性连接双机驱动系统仿真
    5.4 偏差耦合多机驱动系统仿真
    5.5 本章小结
6 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煤矿皮带机控制系统设计
    6.3 硬件设计
    6.4 软件设计
    6.5 现场实验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带式输送机能耗模型建模与参数辨识
    2.1 带式输送机能耗模型建模
    2.2 带式输送机能耗模型参数辨识
    2.3 本章小结
3 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设计
    3.1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建模
    3.2 带式输送机带速设定值动态优化问题描述
    3.3 基于EMPC的带式输送机带速设定值动态优化设计
    3.4 可行性与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d SPACE的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实验研究
    4.1 基于dSPACE的实验系统设计
    4.2 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实验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带式输送机发展
        1.2.1 国外带式输送机发展
        1.2.2 国内带式输送机发展
    1.3 带式输送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发展
        1.3.1 国外带式输送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发展
        1.3.2 国内带式输送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发展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优化及预防维护系统研究
    2.1 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2.1.1 煤炭疏港流程及带式输送机生产工艺流程
        2.1.2 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主要设备
    2.2 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优化
        2.2.1 基于滚筒驱动电机状态监测的带式输送机起动和停止流程优化
        2.2.2 带式输送机滚筒驱动电机状态在线监测
        2.2.3 带式输送机拉线开关快速定位监控系统优化
    2.3 基于带式输送机滚筒驱动电机状态监测的预防维护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优化研究
    3.1 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典型故障原因及故障检测传感器配置
    3.2 带式输送机跑偏故障诊断系统改进设计
    3.3 带式输送机皮带纵向撕裂故障诊断
    3.4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带式输送机综合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3.5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带式输送机欠速故障诊断系统
    3.6 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实现
    3.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带式输送机智能辅助设计及总图绘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带式输送机的发展状况
        1.2.1 带式输送机的发展
        1.2.2 带式输送机的优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CAD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带式输送机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理论及软件总体架构
    2.1 C#语言的发展与特点
    2.2 软件总体架构
        2.2.1 三层架构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2.2.2 软件中三层架构程序设计规则
    2.3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理论与软件设计
        2.3.1 核算输送能力与软件设计
        2.3.2 圆周驱动力的理论计算与软件设计
        2.3.3 输送带张力的理论计算与软件设计
        2.3.4 逐点张力的理论计算与软件设计
        2.3.5 线路布置图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底层数据库的结构设计与搭建
    3.1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3.1.1 SQL Server数据库的特点
    3.2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3.2.1 设计计算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3.2.2 部件选型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3.3 软件底层数据库的搭建
        3.3.1 设计计算数据库的搭建
        3.3.2 选型设计数据库的搭建
        3.3.3 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
    3.4 数据库的更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块化思想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4.1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
    4.2 基础数据输入模块的设计
        4.2.1 基础数据的输入设计
        4.2.2 输送带预选设计
    4.3 设计计算模块的设计
    4.4 带式输送机相关部件组成与软件部件选型模块
        4.4.1 输送带
        4.4.2 传动滚筒
        4.4.3 改向滚筒
        4.4.4 电动机与驱动装置
        4.4.5 托辊
        4.4.6 拉紧装置与清扫器
        4.4.7 结构件
    4.5 结果输出模块的设计
        4.5.1 NPOI技术的特点
        4.5.2 软件与Excel的连接和选型数据的输出
        4.5.3 选型数据的导入
        4.5.4 软件与Excel的连接和选型数据的输出
        4.5.5 绘图环境的初始化
        4.5.6 绘图中的函数部分
        4.5.7 基本图形元素的程序绘制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实例运行测试
    5.1 软件运行实例与操作说明
    5.2 软件运行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现象的防止(论文参考文献)

  • [1]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研究[D]. 王靖.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RecurDyn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起动特性研究[D]. 唐晓啸.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幅板应力分析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焊缝开裂感知方法研究[D]. 卢洁.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井坤.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基于永磁电机的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研究[D]. 李成林.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6]煤矿井下输煤系统节能优化研究[D]. 李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7]胶带机永磁直驱系统多机控制策略研究[D]. 李治昆.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动态优化控制[D]. 刘金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港口煤炭带式输送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D]. 王鹏. 燕山大学, 2020(01)
  • [10]带式输送机智能辅助设计及总图绘制[D]. 樊超.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