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对矿业城市调查研究方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任思达[1](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李萌[2](2018)在《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为资源型城市提供发展的新路径,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从论文的选题不难看出,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是论文的独特之处。从该视角出发,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学、矿床学、城市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成矿系统指导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然后对中加典型矿业城市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的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学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矿业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的扩展和补充,勘查系统通过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后续的矿业开发系统产生影响。资源型城市是建立在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开发的基础上的,属于矿业开发系统的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时要注意在矿业开发系统内进行系统性考虑并结合其前缘三个系统的研究。2、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较低程度的自然资源依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赖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是正向刺激作用,若科技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超过了由资源依赖产生的负面约束作用,则经济仍然可以获得持续增长。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外生动力。3、对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三个黑龙江省主要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表明资源枯竭性城市存在经济—人口收缩现象:对经济—人口收缩现象有带动作用的分别是收入差距、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集聚经济,可采用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集聚经济的建设力度等方法加以缓解。加大集聚经济建设方面,科技创新支撑下的石墨产业集群和“物数云智”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型煤炭资源产业集群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分析萨德伯里以科技创新支撑的深部找矿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为借鉴,表明我国需要重视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对深部和隐伏矿体的勘探和开采,从而延长矿山和资源型城市的寿命。加拿大萨德伯里一系列科技制度协同创新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5、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四大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杨宁[3](2016)在《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矿业城市作为国家矿产资源和初级生产资料的产地,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矿业城市耗散结构和熵理论对其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剖析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机制和过程,以武安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从耗散结构的视角揭示矿业城市发展特征和规律。通过对矿业城市动态开放系统和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特征分析,界定矿业城市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具备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的特性;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和熵流理论建立网络组织熵评价模型。将将矿业城市发展分为“生存、归属和成长”阶段,应用平面单核网络、环状单核网络和树状多核网络组织熵评价模型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驱动力进行论述,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驱动力存在于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中,并论述三大子系统的耦合关系。(2)揭示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水平。为规避社会经济子系统过于乐观的影响,仅从土地利用和生态子系统评价武安市系统健康性。结果显示,空间序列上的土地利用子系统中,土地需求面积远超过实际土地利用规模,难以保持供需平衡;时间序列上的生态子系统中,每年经济生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自然环境经过39.4年才可以完全消除,远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1.5年,因此武安市健康性水平处在较差的状态。(3)构建熵理论基础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体系。以矿业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熵变过程为立足点构建评价体系,应用到武安市可持续评价中,结果显示,武安市的生态还原能力先减弱后加强,从2005年至2009年增长0.0048nat,2009年至2013年下降0.0059nat;生产经济成本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3年下降0.0242nat,可持续发展水平2005年至2013年下降0.0253nat,系统整体呈现可持续方向发展趋势;基于熵理论框架和可持续评价结果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从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负熵增加与正熵消除的角度,提出武安市三大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从支持型、压力型、还原型和消费型熵角度提出调整策略。
陈丹[4](2015)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学术问题,而且是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目前关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对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总体上来看,目前还是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提纲,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为视角,研究工作结合其他前辈的研究成果,拟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出发,力图梳理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任务及主要内容;从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评价东部城市鞍山市、中部城市黄石市、西部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程度、环境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求解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进行比较;同时运用排列图分析法,寻找影响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子,最后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论文整体包含有九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国内外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如矿业城市理论、生态文明指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等,介绍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基础。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技术路线,并给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本章首先定位我国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考量,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明确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内容,即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本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评价内容,为后续章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章,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归纳总结现有典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实证分析。第四章,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在国土开发之前应进行适宜性评价工作,有助于对开发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保障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章在归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第五章,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从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即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六章,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第七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的评价,本章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运用排列图法寻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比较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第八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主要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科学的政策目标。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的做出工作展望。通过本文理论及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生态文明建设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两年有下降态势;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向好发展趋势;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持续上升,呈富载状态。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水平最高,其次黄石市。就生产空间而言,鞍山市生产空间适宜程度最优,其次黄石市;就生活空间而言,鞍山市、攀枝花市生活空间适宜水平显着优于黄石市;就生态空间而言,黄石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显着优于鞍山市和攀枝花市,鞍山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略优于攀枝花市。3.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在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三者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呈下降或平稳态势。4.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上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鞍山市环境质量指数在波动中呈增长态势;黄石市环境质量指数波动很大,2008年以前呈上升态势,而在2009-2011年下降迅速,近两年又呈上升态势:攀枝花市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近年相对比较平稳,略有下降。5.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的原因,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呈上涨趋势,黄石市、攀枝花市近两年上涨幅度减小,鞍山市近两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下降趋势;鞍山市和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稍有差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均呈上涨趋势,环境质量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发展的趋势;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受国家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另外,典型矿业城市的环境质量均是影响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排列图法分析矿业城市环境质量各影响因子;通过排列图法分析知,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发生地质灾害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从这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地质环境是影响环境质量最关键的因素。6.矿业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体现矿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更要体现每个矿业城市差异定位的不同,包括主要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先进技术不同、政策支持不同等。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研究需要在评价指标的标准选择、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发展阶段差异、区域差异问题三方面寻求突破。要提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应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易定量化任务出发,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进行测算。(2)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测算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测度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比较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差异。同时运用排列图法,识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地质灾害发生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融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文明评价结果更接近现实。
刘烈武[5](2014)在《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文中提出矿业文化是人类在矿业开发实践中产生、源于矿业开发实践又反作用于矿业开发实践的艺术、知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矿业开发组织、制度、行为和由此产生的矿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矿业文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是系统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个旧被誉为世界的锡都,锡矿开采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冶金活态博物馆。个旧在2000余年的锡矿开采历史中,锡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锡矿开采、冶炼文化为中心的锡矿矿业文化。本文以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锡矿矿业文化的界定、形成、各阶段特征、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发展矿业文化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传承与发展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促进矿业城市——个旧经济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及各阶段特征、锡矿矿业文化体系、锡矿矿业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究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与各阶段特征。个旧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地质作用的因缘际会、轰轰烈烈矿业开发的诗篇以及多文化的相互融合是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发展历经了古代矿业文化、近代矿业文化、现代矿业文化三个阶段。每个矿业文化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古代矿业文化璀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近代矿业文化是一部抗争的文化,是公司制矿业文化的兴起、会馆文化兴盛的文化;现代矿业文化是创新文化、自强承责文化及注重和谐发展的文化。(2)研究了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体系。运用归类整理方法,整理出个旧锡矿的青铜文明、锡工艺品、矿业文化景观、矿业文化建筑、锡矿开发技术五个方面物质文化;整理出个旧锡矿矿业权制度、锡矿矿业开发中的生产关系、锡矿交易制度方面的锡矿矿业制度文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的特质进行挖掘,得出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具有爱国救亡,自强承责;勤劳务实,执着坚韧;经世致用,开拓创新;开明兼容、和谐共赢的精神特质并对这些精神特质进行分析论证。锡矿矿业文化体系的研究表现了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3)运用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研究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对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阐明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进而通过对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2001-2011年纵向数据的分析评价,得出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不协调到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阶段,矿业文化由先于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到滞后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结果。(4)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文化转型的驱动力模型;矿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存在阻碍矿业及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锡矿矿业文化从黑色矿业文化转型为绿色矿业文化、从传统矿业文化转型为现代矿业文化、从公益性文化转型为盈利性文化的转型方向。研究了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的内涵,对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出锡矿矿业文化创新引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模型。(5)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本文提出强化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锡矿矿业文化发展;注重矿业文化传承,夯实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底蕴;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矿业经济转型;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发展矿业文化产业;强化制度建设,保障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强化矿业企业文化建设,践行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的六方面的对策。本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首先,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强。矿业文化是矿业发展和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灵魂所在,论文以世界锡都个旧的“锡矿矿业文化”为研究主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其次,将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运用于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再次,构建文化创新引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绿色矿业文化的理念。
袁祖怀[6](2013)在《基于协同理论的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文中提出论文从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入手,依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界定市矿统筹概念及系统边界的基础上,对矿业资源性城市市矿统筹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从市矿统筹的实践中引入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对市矿统筹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并以典型矿业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例,对矿业城市市矿统筹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矿业资源性城市市矿统筹发展历史及现实可行性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出市矿统筹是矿业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这一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市矿统筹发展概念进行界定。从系统划分看,市矿统筹发展系统主要包含经济、社会、城市与环境、管理这四大子系统,并具有市矿系统特有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其次,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市矿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社会文化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城市与环境、管理等四个子系统方面的因素。在内外部因素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与体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除产业结构等少数因素外,其余因素对市矿统筹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然后,在影响因素结构与体系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系统演化机理、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三个方面研究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第一,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推力、拉力、阻力和压力四个方面。在利用振动力学模型分析动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淮南市为例,对市矿统筹发展的推力、拉力、阻力和压力进行解析,研究动力演变趋势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以推力和拉力为代表的正向力要大于以阻力和压力为代表的负向力,从而形成市矿统筹发展的正向动力。第二,市矿统筹系统演化机理则按照子系统内部演化、子系统之间的演化、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化这一思路进行分析。分别利用协整分析、内生增长理论及哈肯模型的分析表明,市矿统筹系统不仅存在子系统内部的协同演化,也存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它们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化。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是市矿统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序参量,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废综合利用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推动市矿统筹的快速发展。第三,从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看,市矿统筹系统变量主要从城市发展和矿业发展两个着力点切入,通过对市矿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居住及出行等方面进行综合统筹推动市矿统筹发展。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市矿统筹系统的分析表明,提高市矿统筹发展水平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投资比例的合理性及管理水平是影响市矿统筹总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4个典型矿业城市市矿统筹系统发展效率的测度表明,我国34个典型矿业城市中,有27个城市属于市矿统筹系统协同发展DEA有效,它们均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已达到技术和规模上的有效。最后,利用博弈论对市矿统筹发展制度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完善市场机制、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社会发展新体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方面对市矿统筹发展进行制度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项泾渭[7](2011)在《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业城市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行政策的缺陷,矿业城市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对矿业城市的四矿问题、经济转型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时采用的多元统计方法本身的缺陷,导致综合评价结果缺乏物理意义,难以实现序列研究和截面研究结果的相互借鉴和比较。故作者以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这一综合概念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方法力图构造出物理意义明确的综合指数,这将有助于深入进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本文从系统论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智力5大系统,并分别就每个系统的指标作了分类设计。在充分考虑了不同方法的优劣之后,本文结合主成分构权方法、层次分析构权方法和模糊综合法将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标体系转换成分层的指数体系,为进一步进行战略分析打下基础。为了深入反映不同类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结构差异和现状,本文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城市在不同指数均数水平上的差异,得到的基本结论包括:①不同矿种矿业城市在五大子系统上表现存在差异;②能源类矿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③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分析矿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特点,本文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矿业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按照矿业城市表现出的内在相似性将矿业城市分为6类,它们分别是:“富资源型城市”、“新兴可持续型城市”、“资源需求型城市”、“煤炭主导型城市”、“转型需求型矿业城市”和“欠可持续发展型城市”。另外,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的演变规律。得到的基本结论包括:①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在地理位置上有显着差异;②发展阶段、城市规模和矿产资源上除城市规模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上有显着差异外,其余因素均无显着差异;③矿业城市演变规律有一定共性,这便于制定具有相对普适性的战略体系。最后,在现状分析、聚类分析和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EVS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这些战略内容包括:科技主导战略、循环经济战略、接替产业战略、资源储备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
申娴贤[8](2011)在《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及评价》文中指出矿业城市是依靠矿业的开发利用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的水平偏低,随着能源约束矛盾的日益突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缓解能源压力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本论文在综述矿业城市、国内外能源相关研究和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以及矿业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矿业城市的特征归纳为阶段性、形成的突发性、双重属性和二元结构、结构单一性,发现矿业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再就业困难等问题;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影响因素系统图,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对影响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剖析,以民生的角度,将影响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因素分为经济、科技、人民生活质量和资源与环境四个方面,并设立了相应的二级指标;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综合考虑各个评价方法的优劣,最后选择运用AHP-DEA评价方法对济宁市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大新技术产业的扶植力度、人才引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全球化战略、政府监管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毕普云[9](2010)在《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矿业城市是中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主体,近年来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环境污染持续加大,民生难题亟待破解的发展问题。200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矿业城市转型探索正式向全国范围内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论文首先对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矿产资源需求和重要矿产资源供给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投入产出法、回归分析法等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业的投资效应、产业效应、环境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对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即城市发展高度依赖国家政策推动、矿产资源开采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散性的城市布局规律引发城市可持续发展危机。在进行矿业城市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资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能力进行了定义,把矿业城市可持续能力划分为资源持续利用能力、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环境持续治理能力、民生持续实现能力、科技持续进步能力等五大方面,并对不同生命周期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进行探讨,以四象限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归纳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路径;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大方面进行了指标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2个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五大子能力评价后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把32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五大类。通过分析得出矿业城市民生实现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定不强;经济发展能力依然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在矿业城市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淡化,但资源枯竭会削弱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提升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大策略,即民生矿城策略、虚拟矿城策略、资源矿城策略、绿色矿城策略等。
孟祥舟[10](2010)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矿业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是自1990年代初以来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矿业城市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经济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本文在介绍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状况及其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危机对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在金融危机新形势下矿业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最后提出矿业城市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对矿业城市调查研究方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对矿业城市调查研究方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托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框架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成矿系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3.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与数量 |
3.2 系统理论 |
3.2.1 一般系统理论 |
3.2.2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 |
3.2.2.1 地球系统 |
3.2.2.2 成矿系统 |
3.2.2.3 勘查系统 |
3.2.3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矿业开发系统 |
3.3 资源诅咒假说 |
3.4 生命周期理论 |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2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3 强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
3.6 循环经济理论 |
3.6.1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 |
3.6.2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
3.6.3 循环经济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3.7 技术创新理论 |
3.8 小结 |
第4章 科技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
4.1 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再思考和拓展 |
4.2 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4.3 科技创新是内部动力 |
4.3.1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2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
4.4 组织制度创新是外部助力 |
4.5 资源型城市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的路径 |
4.5.1 资源型城市的周期特征和创新驱动机制 |
4.5.2 科技创新挤出阶段 |
4.5.3 技术研发阶段 |
4.5.4 技术扩散阶段 |
4.5.5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
5.1 基本概况 |
5.2 存在的突出矛盾 |
5.2.1 经济方面 |
5.2.1.1 经济现状概述 |
5.2.1.2 产业结构不平衡 |
5.2.1.3 产业空间分布不集中 |
5.2.2 人口方面 |
5.2.2.1 人口现状概述 |
5.2.2.2 人口外迁 |
5.2.2.3 人力资本低 |
5.2.2.4 工资收入低 |
5.2.3 资源利用方面 |
5.2.3.1 矿山企业小而分散 |
5.2.3.2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
5.2.3.3 产品附加值低 |
5.2.4 科技生产方面 |
5.2.4.1 科技投入水平低,创新驱动不足 |
5.2.4.2 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 |
5.2.4.3 科技转化率低 |
5.2.4.4 专业人才匮乏 |
5.2.4.5 安全隐患突出 |
5.2.5 环境方面 |
5.2.5.1 环境污染 |
5.2.5.2 水土流失 |
5.3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 |
5.3.1 概况介绍 |
5.3.2 资源型城市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5.3.3 资源型城市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
5.3.4 机制总结 |
5.4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的计量分析 |
5.4.1 识别经济——人口收缩 |
5.4.2 经济——人口收缩分析 |
5.4.3 数据与变量 |
5.4.3.1 构造经济——人口变量 |
5.4.3.2 选取地区收入差距指标 |
5.4.3.3 选取集聚经济指标 |
5.4.3.4 选取产业结构指标 |
5.4.3.5 选取人力资本指标 |
5.4.4 模型选择与估计 |
5.4.4.1 选取模型 |
5.4.4.2 模型介绍 |
5.4.4.3 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
5.4.4.4 模型的估计分析 |
5.5 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
5.6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影响机理研究 |
5.6.1 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
5.6.2 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
5.7 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途径研究 |
5.7.1 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资源产业集群系统发展 |
5.7.2 互联网+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物数云智” |
5.7.2.1 物联网 |
5.7.2.2 大数据 |
5.7.2.3 云计算 |
5.7.2.4 智慧矿山 |
5.7.3 黑龙江省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 |
5.7.3.1 创新优势集群发挥核心作用 |
5.7.3.2 建设煤炭产业公共平台 |
5.8 小结 |
第6章 科技创新对加拿大萨德伯里转型发展经验借鉴 |
6.1 萨德伯里城市概况 |
6.2 萨德伯里城市发展概况 |
6.3 萨德伯里矿床的资源潜力 |
6.3.1 成矿潜力 |
6.3.2 资源潜力 |
6.4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深部找矿 |
6.4.1 国外深部找矿对我国的启示 |
6.4.2 科学理论创新支撑 |
6.4.3 技术创新支撑 |
6.5 科技制度协同创新视角下萨德伯里发展路径研究 |
6.5.1 理念创新 |
6.5.2 科技创新 |
6.5.3 机制体制创新 |
6.5.3.1 法律制度更新完善 |
6.5.3.2 政府资金大力支持 |
6.5.3.3 行业协会提供援助 |
6.5.3.4 人才制度有力保障 |
6.5.3.5 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
6.5.3.6 重视配套基础设施 |
6.6 现状 |
6.7 小结 |
第7章 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
7.1 发展理念创新 |
7.2 矿业全产业链创新 |
7.2.1 延长矿业产品价值链条,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
7.2.2 周密论证矿产资源潜力,保障链条源头供应 |
7.2.2.1 开展深部探测,挖掘资源潜力 |
7.2.2.2 改进选冶工艺,降低边界品位 |
7.2.2.3 拓展思维模式,扩大资源范围 |
7.2.3 重视发展矿业绿色经济,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
7.2.3.1 控制强度合理开发 |
7.2.3.2 利用已有矿山设备 |
7.2.3.3 挖掘现存地质资料 |
7.2.3.4 拓展现有地下空间 |
7.2.4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特色旅游产业 |
7.3 城市经济创新 |
7.3.1 培育城市新兴接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7.3.2 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
7.3.3 纳入区域统筹考虑安排,实现经济协同发展 |
7.3.4 提前研判新兴城市定位,做好多元产业规划 |
7.4 体制机制创新 |
7.5 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发展路径建议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3)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综述 |
1.3.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2 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与演进 |
2.2.1 矿业城市一般生命周期理论 |
2.2.2 不同模式下的矿业城市生命周期 |
2.3 研究区资源与环境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业城市发展进程与可持续 |
3.1 矿业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
3.2 矿业城市发展现状 |
3.2.1 全国矿业城市发展现状 |
3.2.2 武安市矿业资源与发展 |
3.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全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3.3.2 武安市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熵理论基础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4.1 矿业城市耗散系统理论 |
4.1.1 熵与耗散结构 |
4.1.2 矿业城市耗散结构特征与熵流动 |
4.2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动力机制分析 |
4.2.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
4.2.2 生命周期过程中矿业城市系统能量流动 |
4.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 |
4.3.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内涵 |
4.3.2 土地、生态、社会经济子系统互动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诊断 |
5.1 武安市土地利用子系统研究 |
5.1.1 土地利用现状综述 |
5.1.2 土地利用转移 |
5.1.3 土地利用信息熵分析 |
5.1.4 土地利用子系统研究分析 |
5.2 武安市生态子系统研究 |
5.2.1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计算 |
5.2.2 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 |
5.2.3 矿业城市生态赤字核算 |
5.2.4 生态子系统研究分析 |
5.3 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诊断 |
5.3.1 空间序列上的武安市系统健康性 |
5.3.2 时间序列上的武安市系统健康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熵理论下矿业城市系统可持续评价 |
6.1 熵理论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6.1.1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模型构建 |
6.1.2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结果 |
6.2 子系统间的武安市可持续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矿业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策略 |
7.1 国际经验 |
7.1.1 北美经验 |
7.1.2 德国经验 |
7.1.3 法国经验 |
7.1.4 日本经验 |
7.1.5 经验借鉴 |
7.2 基于熵理论框架的武安市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整策略 |
7.2.1 土地利用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
7.2.2 生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
7.2.3 社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
7.3 基于熵评价模型的武安市可持续发展调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和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矿业城市研究现状 |
1.2.2 生态文明研究现状 |
1.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 |
§2.1 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 |
2.1.1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2.1.2 矿业城市的焦点问题 |
2.1.3 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2.2.2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2.2.3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
2.2.4 促进矿业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
§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框架 |
2.3.1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 |
2.3.2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
2.3.3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2.3.4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
3.1.1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4 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5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2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构建与筛选 |
3.2.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方法 |
3.3.1 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 |
3.3.2 综合评价法 |
§3.4 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研究 |
3.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3.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3.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4.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参考 |
§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评价体系的确定 |
§4.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
4.3.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
4.3.2 基础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归一化处理 |
§4.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 |
4.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
5.1.1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
5.1.2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
§5.2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2 评价体系的确定 |
§5.3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
5.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5.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5.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6.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
§6.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6.3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6.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环境质量评价 |
6.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环境质量评价 |
6.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环境质量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
§7.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
§7.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模型的构建 |
7.2.1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
7.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模型 |
7.2.3 主成分分析法 |
7.2.4 排列图法 |
§7.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分析 |
7.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生态文明评价 |
7.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生态文明评价 |
7.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评价 |
7.3.4 典型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
§8.1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议 |
8.1.1 完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考核 |
8.1.2 体现矿业城市特征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
§8.2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评价方法的建议 |
§8.3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
8.3.1 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
8.3.2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 |
8.3.3 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
1.1.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殊性 |
1.1.3 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科学意义 |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文化概念 |
1.3.2 矿业文化 |
1.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系统理论 |
2.1.1 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1.2 系统论思想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 |
2.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理论 |
2.3.1 经济增长的因素 |
2.3.2 文化与经济增长的演变理论 |
2.4 文化研究综述 |
2.4.1 国外文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文化研究动态与现状 |
2.5 矿业城市研究综述 |
2.5.1 关于“资源诅咒” |
2.5.2 矿业城市发展 |
2.6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综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形成及各阶段特征 |
3.1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
3.1.1 文化形成的因素 |
3.1.2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 |
3.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因素分析 |
3.2.1 地理环境因素 |
3.2.2 地质作用的因缘际会 |
3.2.3 轰轰烈烈的矿业开发诗篇 |
3.2.4 多文化的相互融合 |
3.2.5 民间故事的传承,丰富着锡矿矿业文化 |
3.2.6 多民族文化滋养着锡矿矿业文化 |
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各阶段的特征 |
3.3.1 古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
3.3.2 近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
3.3.3 现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体系 |
4.1 个旧锡矿矿业物质文化 |
4.1.1 青铜文明 |
4.1.2 锡工艺品 |
4.1.3 矿业文化景观 |
4.1.4 矿业文化建筑 |
4.1.5 锡矿开发技术 |
4.2 个旧锡矿矿业制度文化 |
4.2.1 锡矿矿业权制度 |
4.2.2 锡矿开发中的生产关系 |
4.2.3 锡矿产品交易制度 |
4.3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 |
4.3.1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探讨 |
4.3.2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实证挖掘 |
4.3.3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论证 |
4.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点 |
4.4.1 工业遗产性 |
4.4.2 内涵丰富性 |
4.4.3 价值潜在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
5.1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 |
5.1.1 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耦合 |
5.1.2 矿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 |
5.1.3 矿业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 |
5.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定量分析 |
5.2.1 耦合关系研究的逻辑 |
5.2.2 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 |
5.2.3 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
5.2.4 定量计算耦合协调度 |
5.2.5 定量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 |
6.1 文化转型及其驱动力模型 |
6.1.1 文化转型 |
6.1.2 文化转型的驱动力模型 |
6.2 个旧锡矿矿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
6.2.1 经济发展依赖于黑色矿业开发 |
6.2.2 延续传统生产方式,缺乏现代企业观 |
6.2.3 矿业制度文化发展滞后 |
6.2.4 重江湖义气,轻法制观念 |
6.2.5 小富即安,守家为业,开拓创业精神不足 |
6.2.6 精神世界的封闭与颓废 |
6.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 |
6.3.1 从黑色矿业文化转型为绿色矿业文化 |
6.3.2 从传统锡矿矿业文化转型为现代锡矿矿业文化 |
6.3.3 从公益性文化转型为盈利性文化 |
6.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创新 |
6.4.1 文化创新概述 |
6.4.2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
6.4.3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 |
6.4.4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
7.1 强化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
7.1.1 战略统筹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
7.1.2 重视文化发展规划,谋划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
7.2 注重文化传承,夯实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底蕴 |
7.2.1 发展矿业经济,做大做强矿业企业 |
7.2.2 传承矿业文化特色,推动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
7.3 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矿业经济转型 |
7.3.1 借鉴吸纳,使锡矿矿业文化在扬弃中实现升华 |
7.3.2 转变思维观念,促进矿业经济转型 |
7.4 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发展矿业文化产业 |
7.4.1 大力发展矿业文化旅游业 |
7.4.2 大力发展锡工艺品产业 |
7.4.3 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
7.5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
7.5.1 完善、创新正式制度,保障和促进良性的经济活动 |
7.5.2 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发展 |
7.6 强化矿业企业文化建设,践行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
7.6.1 建设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
7.6.2 继承传统,塑造矿业企业新型企业精神 |
7.6.3 以完善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增强企业文化的约束力 |
7.6.4 加大宣传贯彻力度,促进企业文化传播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B 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基于协同理论的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2 市矿统筹概念的界定 |
2.1 市矿统筹的历史发展 |
2.2 市矿统筹的概念界定 |
2.3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边界的划分 |
2.4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规律及特征 |
2.5 小结 |
3 市矿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 外部因素 |
3.2 内部因素 |
3.3 影响因素的结构与体系 |
3.4 框架结构的模型 |
3.5 小结 |
4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 |
4.1 动力概念模型 |
4.2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的动力学模型 |
4.3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的动力分解 |
4.4 城市动力与产业动力的协同分析 |
4.5 动力作用机制 |
4.6 小结 |
5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演化机理 |
5.1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自组织特征 |
5.2 市矿统筹子系统内的协同演化 |
5.3 市矿统筹子系统间的协同演化 |
5.4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进 |
5.5 市矿统筹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
5.6 小结 |
6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 |
6.1 市矿统筹发展运行机理 |
6.2 市矿统筹系统变量作用路径 |
6.3 市矿统筹动力学系统及变量设置 |
6.4 市矿统筹系统动力学流图 |
6.5 市矿统筹系统动力学仿真与优化——以淮南市为例 |
6.6 小结 |
7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效率的测度与评价 |
7.1 评价模型 |
7.2 评价体系构建 |
7.3 发展标准设定 |
7.4 发展效率的测度与评价 |
7.5 小结 |
8 市矿统筹发展的制度与政策 |
8.1 制度设计的理论分析 |
8.2 制度设计 |
8.3 政策与建议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5.1 矿业城市的界定 |
1.5.2 可持续发展力的界定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镇的理论研究 |
2.1.2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镇的实践研究 |
2.1.3 国外关于矿业相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
2.1.4 评述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2.2.1 矿业城市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 |
2.2.2 矿业城市综合发展和合理布局的研究 |
2.2.3 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多元化的研究 |
2.2.4 矿业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2.2.5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相关研究 |
2.2.6 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相关理论研究 |
3.1 系统理论 |
3.1.1 一般系统理论概述 |
3.1.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组成及关联 |
3.1.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特征 |
3.1.4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
3.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
3.3 技术创新理论 |
3.3.1 技术创新理论起源 |
3.3.2 技术创新理论发展 |
3.3.3 技术创新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3.4 循环经济理论 |
3.4.1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 |
3.4.2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
3.4.3 循环经济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3.5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4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标体系研究 |
4.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
4.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3 分类设计 |
4.3.1 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
4.3.2 资源子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
4.3.3 环境子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
4.3.4 社会子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
4.3.5 智力子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
4.3.6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合成 |
5.1 几种常见矿业城市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5.1.1 主成分分析与构权 |
5.1.2 因子分析方法 |
5.1.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5.1.4 层次分析法 |
5.1.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6 常见评价方法的比较 |
5.2 基础层指数生成 |
5.2.1 基础层指数生成原理 |
5.2.2 计算过程 |
5.3 分层权数的构造 |
5.3.1 基础指标层主成分构权 |
5.3.2 维度层和系统层AHP 构权 |
5.3.3 小结 |
5.4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合成 |
5.4.1 指数合成原理 |
5.4.2 计算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6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战略分析 |
6.1 主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现状分析 |
6.1.1 经济子系统现状分析 |
6.1.2 资源子系统现状分析 |
6.1.3 环境子系统现状分析 |
6.1.4 社会子系统现状分析 |
6.1.5 智力子系统现状分析 |
6.1.6 可持续发展力整体现状分析 |
6.2 矿业城市聚类分析 |
6.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演变规律分析 |
6.3.1 地理位置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影响分析 |
6.3.2 发展阶段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影响分析 |
6.3.3 城市规模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影响分析 |
6.3.4 矿产资源类型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影响分析 |
6.3.5 小结 |
6.4 EVS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战略组合体系 |
6.4.1 科技主导战略 |
6.4.2 循环经济战略 |
6.4.3 接替产业战略 |
6.4.4 资源储备战略 |
6.4.5 比较优势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7 创新与局限 |
7.1 主要创新 |
7.2 本文局限性 |
7.3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AHP 构权法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基础指数表 |
附录3: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体系 |
附录4:作者简介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发表的论文 |
(8)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论文创新点 |
2 矿业城市的特点 |
2.1 矿业城市的概念以及分类 |
2.2 矿业城市的基本特征 |
2.3 矿业城市存在的问题 |
3 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1 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系统框架 |
3.2 矿业城市生产过程中能源综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3.3 矿业城市在生活方式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小结 |
4 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
4.2 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 小结 |
5 济宁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 |
5.1 济宁市能源综合利用情况简介 |
5.2 济宁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 |
5.3 关于提高济宁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相关策略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及本文研究内容 |
1.3 关于几个概念的辨析 |
1.3.1 资源型城市和矿业城市 |
1.3.2 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形势和发展问题 |
2.1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与供给 |
2.1.1 中国经济增长的矿产资源基础 |
2.1.2 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矿产资源需求 |
2.1.3 中国重要矿产资源供给状况 |
2.2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业角色 |
2.2.1 矿业投资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 |
2.2.2 矿业产业关联效应动态分析 |
2.2.3 矿业产业过程的环境效应 |
2.3 矿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几大实质性问题 |
2.3.1 城市发展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推动 |
2.3.2 经济结构单一造成城市发展缺乏活力 |
2.3.3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制约城市资源持续开发 |
2.3.4 分散的空间布局影响城市集约发展 |
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3.1 矿业城市基础理论 |
3.1.1 中国矿业城市界定 |
3.1.2 中国矿业城市数量及分布 |
3.1.3 资源枯竭型城市 |
3.2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3.2.1 系统观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协调观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循环经济理论 |
3.3 资源相关理论 |
3.3.1 资源优化利用理论 |
3.3.2 “资源诅咒”理论 |
3.3.3 资源持续利用“空心”问题 |
4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及测度 |
4.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 |
4.1.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 |
4.1.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类内涵 |
4.1.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路径 |
4.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解 |
4.2.1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 |
4.2.2 环境的持续治理能力 |
4.2.3 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 |
4.2.4 民生的持续实现能力 |
4.2.5 科技的持续进步能力 |
4.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量化 |
4.3.1 矿业城市的资源利用指标 |
4.3.2 矿业城市的环境保障指标 |
4.3.3 矿业城市的民生实现指标 |
4.3.4 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标 |
4.3.5 矿业城市的技术进步指标 |
4.3.6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综合 |
5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5.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
5.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1.2 评价对象的选取 |
5.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系统评价 |
5.2.1 资源利用能力评价 |
5.2.2 环境治理能力评价 |
5.2.3 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
5.2.4 科技进步能力评价 |
5.2.5 民生实现能力评价 |
5.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评价 |
5.3.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 |
5.3.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类 |
5.3.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结 |
6 提升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策略和政策建议 |
6.1 民生矿城策略 |
6.1.1 吸纳民营中小企业进入矿业产业链 |
6.1.2 构建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机制 |
6.1.3 创新城市收入分配政策 |
6.2 虚拟矿城策略 |
6.2.1 探索矿产资源深加工保税区制度 |
6.2.2 建立城市矿业研究院,进行技术储备 |
6.2.3 发展矿业职业培训,输出矿业专业技术人才 |
6.3 资源矿城策略 |
6.3.1 深挖矿产资源潜力 |
6.3.2 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资源的矛盾 |
6.3.3 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的矛盾 |
6.4 绿色矿城策略 |
6.4.1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 |
6.4.2 深入治理环境污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成果 |
7.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10)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矿业城市的发展状况及其特殊性 |
1.1 矿业城市的界定和分类 |
1.2 矿业城市的特殊性 |
2 金融危机对全球矿业经济的影响 |
3 金融危机对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
3.1 对国内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和价格的影响 |
3.2 对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 |
4 金融危机下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
5 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近期对策建议 |
5.2 长远对策建议 |
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对矿业城市调查研究方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2]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D]. 李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6)
- [3]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杨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4]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陈丹.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0)
- [5]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D]. 刘烈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6]基于协同理论的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D]. 袁祖怀.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7]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 项泾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矿业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及评价[D]. 申娴贤.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5)
- [9]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毕普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J]. 孟祥舟.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