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农村饮水卫生状况调查与对策

汛期农村饮水卫生状况调查与对策

一、洪涝期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天[1](2021)在《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生活饮用水水质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饮用水水质水质地区和城乡差异在世界范围和我国均长期存在。优化饮用水水质评价方法,客观科学评价饮用水水质状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饮水安全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具有可定性定量分析水质、稳定性强、利于不同维度的水质比较,并可按照设定的规则筛选出重点关注污染物等优点。研究目的:1.构建重庆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数,分析重庆市2013-2019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数的变化趋势及水质特征,掌握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特征和时空变化趋势。2.研究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与供水类型、水期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相关性,提出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研究内容和方法:1.收集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样监测数据及重庆市社会、经济等发展指标数据。2.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建立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质分级评价准则。按照历年水质特征选择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水质指标,并根据分类指标的卫生学意义和健康效应采用不同的分指数评价方法。3.使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并计算水质指数及水质评价分级。采用SPSS 22.0对水样监测数据和计算得到的水质指数和水质优良率进行描述性分析、多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0.05。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区域地图绘制,采用GeoDa 1.16软件对农村饮用水优良率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及设置空间权重矩阵;采用R软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饮用水优良率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2013-2019年,共纳入分析农村饮用水水样29077份,WQI均值为0.54±0.56。其中优良水样数25798份,水质总优良率为88.72%;研究年限内,WQI呈下降趋势,水质优良率呈上升趋势。2.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其中总大肠菌群在60%左右,菌落总数、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耗氧量合格率较低。2013年氨氮合格率较低(77.73%),但随后合格率逐渐提高。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肉眼可见物合格率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浑浊度、耗氧量合格率枯水期低于丰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毒理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分指数降低,污染指标分指数明显降低,微生物指标分指数略有降低,各分指数年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WQI枯水期低于丰水期,出厂水低于末梢水,大型供水工程低于小型供水工程。水质优良率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出厂水高于末梢水,大型供水工程高于小型供水工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优良率为空间正相关。2013-2017年,全局莫兰指数由0.7251下降到0.4943;2017-2019年,全局莫兰指数由0.4943上升到0.5353。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存在区域聚集的特征。东北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存在农村饮用水优良率的高高聚集现象,2013-2017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2017年后显着缩小。低低聚集区的范围自2015年起缩小,东南部和西部明显减少,但东北部仍未有显着变化。6.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水质优良率正相关。城镇化率增加1%,水质优良率增加0.42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水质优良率增加0.0003%。人均GDP和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与水质优良率负相关,人均GDP增加1元,农村饮用水优良率减少0.0005%;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增加1%,农村饮用水优良率减少4.5121%。研究结论:1.基于内梅罗指数法和最差因子判别法构建的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能较好的反应当地水质变化和水质特征。2.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呈总体改善趋势,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3.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枯水期优于丰水期,出厂水优于末梢水,大型供水工程优于小型供水工程。4.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优良率空间正相关,各区域水质状况改善的趋势一致。2013-2017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优良率空间聚集增速逐年下降,提示在各地区在此阶段的饮用水水质改善受地区固有特征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饮水安全相关投资力度等。2017-2019年,水质优良率空间聚集性呈增加趋势,提示此阶段区域固有特征的影响加大。各区域仍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状况,如东北部的低低聚集区域在研究年限内未有显着变化。5.水样类型、水期类型、供水规模、水处理方式是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优良率的主要技术影响因素,城镇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和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是水质优良率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城乡发展差异可能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状况的因素之一。

乔松慧[2](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邓彩霞[3](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陈敏[4](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刘逸舟[5](2020)在《基于西安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生活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安全是基本的民生保障,居民安全生活是衡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安全生活领域的矛盾日益凸显,安全事件在生产、交通、食品、药品、公共卫生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频发,中国居民安全生活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出发,厘清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内涵。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集统计数据,对我国九个代表性城市进行了居民安全生活测评和对比。测评结果显示,居民安全生活总体状况排名依次为,北京、成都、哈尔滨、兰州、广州、西安、上海、武汉、郑州。本文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西安市居民对安全生活状况的直接评价和反馈。进而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测评结果与调研结果,对西安市居民安全生活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表明,西安市自然安全、饮用水安全和人身安全状况最好,测评结果和居民满意度均较高;空气质量、社会治安中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状况相对较差,测评结果和居民满意度相对偏低;其他方面情况基本较好,也各有提升的空间。结合测评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本文归纳出以西安市为代表的居民安全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包括:居民安全生活领域新旧矛盾叠加,城市发展理念转变阵痛犹存,社会治理模式滞后于时代需求、落后于先进水平,社会法治化水平不高、法治精神未深入人心,安全责任感不强、安全宣传和教育不足。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提升居民安全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善用发展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社会矛盾变化,推进安全生活领域供给侧改革;以生态经济为引领,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符清宇[6](2020)在《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国之大计,承载着数亿国民生活之根本。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要全面推广浙江地区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都是从乡村振兴的规划层面,或者是以构建城乡生态网络体系为切入点展开的,鲜有以中微观层面涉及乡村绿色化改造的研究,同时缺乏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指导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立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背景,首先明确了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研究是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基础设施工程生态化改造这一研究方向从城市向乡村的理论延伸,探索了这一理论在乡村的适用性。然后以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为研究主体,梳理相关理论,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最后以北京大兴区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在该体系下评价其基础设施使用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了半壁店村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前期理论研究,基于国家发改委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义,结合实地走访调研中统计的关键词频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三大类总结出乡村基础设施评价因子,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2)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考察使用者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满意度,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为3.70分,处于E4(一般偏好水平,3.5<Xn≤4.5)。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项评价分析,总结出各类型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期为同类型乡村生态化改造及环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3)针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河道生态修复、道路设施绿色化改造、生态厕所、污水处理、雨洪调蓄五个方面提出乡村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半壁店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以期在建设具有生态示范性的半壁店村的同时,为京津冀地区其它宜居乡村的绿色化改造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姚[7](2020)在《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水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有效地解决水问题、实现水安全,各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实践。当前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存在理论研究匮乏、重项目轻系统统筹的问题。本文从跨城乡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水文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地理信息数据、文献统计数据、问卷调研数据,综合应用了文献综述法、空间分析法、现场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研究源起——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策略提出”的逻辑思路,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理论构建、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水安全问题导向的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等问题。理论构建部分,基于对水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并明确了各系统评价的范围、指标、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对城市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分级、分类问题识别,划分安全风险等级,识别出城市“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部分,基于水安全评价模型,采用襄阳市近几年的水文数据、地理统计数据、经济社会数据、网络监测数据,分别从市域、中心城区、次流域等空间单元对襄阳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关键问题识别。结果表明:樊城和襄城存在城市蓄水压力大、社会用水压力大、社会管理差等问题;七里河、普陀沟、小清河、清河口、护城河、南渠流域存在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城市排水工程设施不足、城市净水能力弱等问题;陈家沟、七里河、唐白河、清河口、护城河存在基本孕灾环境差、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建设不足、社会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东西葫芦、七里河、清河口、小清河、唐白河存在河道建设基本情况差、社会破坏力度大、水生环境保护与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水安全问题导向的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部分,基于对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水安全主要问题识别,确定了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主要空间布局,分别提出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水资源保护意识提升的资源保障对策,源头控制、中间环节管控、末端治理等环境改善对策,防洪涝绿色基础设施、洪涝工程设施、水灾害安全相关设施建设等水灾害防治对策,河道综合服务效能提升、水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两项生态恢复对策。本文立足水系统的复杂性,基于多角度、多尺度、多源数据构建了城市水安全评价的综合模型,作为精准识别城市水问题及关键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依据,对于水生态修复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同时需要通过规划实践不断反馈优化。

梁倩[8](2020)在《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文中指出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一个研究财政税收的博士生,怎么会研究扶贫问题?似乎研究扶贫问题有些偏离了专业。这个问题乍一听似乎有理,但仔细想一下还是有些偏颇。众所周知,扶贫或者说反贫困历来都是政府应当担负的责任。中国政府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把农村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工程,近年来更是把它作为中国政府必成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而政府要卓有成效地进行这项耗资巨大的扶贫工程,在资金方面的主要来源便是财政。因为扶贫或者说反贫困是扶危济困,拯救苍生,它追求的不是盈利赚钱,而是扶危济困,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长治久安。因此,从资金性质来讲,财政资金更加适合用于这项事业。而几十年扶贫事业的发展也正是这样。也因此,研究扶贫或者说反贫困,也应当是从事财政研究的学人应尽的本分。也许有人还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国家不是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吗?既然如此,那么你写这篇关于贵州农村深度贫困与反贫困的论文还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我是这样认识的,国家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其前提是按照现行的贫困标准,即贫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这几年已经随着物价指数的变化调整到3000元以上)即为脱贫。而这个标准从国际上看,是介于世界银行公布的极度贫困标准和稳定温饱贫困标准之间的标准。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极度贫困标准,我国在2020年是完全可以实现脱贫目标的,甚至可以说完全可以超额实现的。但如果按照稳定温饱标准,则很可能又会出现新的农村贫困人口。换言之,国家宣布的到2020年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还是一种低水平上的脱贫,一旦贫困标准提高,马上又会出现新的农村贫困。比如,我国2011年将农村贫困标准由1274元提高到2300元,农村贫困人口立马就由2010年的2688万人上升到1.28亿人,增加1亿多。这一点在贫困范围和贫困程度都居全国前列的贵州将会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农村反贫困很可能是长期性的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到2020年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可以说既是完成时又是进行时,即完成进行时。对此,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回顾历史,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贫困便伴随着人类走过每一个发展的阶段,也遍布了每一个人类社会的角落。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的学者们,对于贫困研究的脚步从未有过停滞,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研究成果,为人类了解贫困和向贫困宣战奠定了优秀的理论基础。比如,对贫困这个社会现象的认识,从朗特里的绝对贫困,到彼得·汤森的相对贫困,再到多维贫困指数、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的提出,人类对贫困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贫困在一些落后的国家,其表现主要是绝对贫困,也称之为生存贫困;在发达的国家,其主要表现是相对贫困;而在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的贫困现象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交织于一体,而且更多的是绝对贫困。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事业最为复杂,也最为艰巨。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减贫成就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人,下降到2018年的1660万,随着我国反贫困事业的不断推进,到现阶段,扶贫攻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深度贫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目前,我国脱贫攻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深度贫困”。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事业,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同时具有更大的意义。贵州省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反贫困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诸多历史原因,以及各种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贵州省的贫困状况,较之于全国其他省份,一直以来都更为严峻,可以说,贵州省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是全国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此外,贵州省的深度贫困村,又大多属于少数民族村落,同时又大量地分布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山区,自然资源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滞后、人地矛盾突出,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贵州省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和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亲自主持召开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特别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现行标准下的贫困现象将在2020年全部消除,而贵州省面临着更为严峻、更为复杂的贫困状况,能否按期保质地完成精准脱贫的目标,在消除绝对贫困后,是否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案,继续消除相对贫困,仍然是摆在贵州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农村的深度贫困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对贵州省农村的深度贫困成因进行系统探究,以及对贵州省农村这些年来政府主导的扶贫事业的利弊得失深入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搞好贵州省农村减贫事业提供比较科学的政策建议。为此,作者阅读了大量关于贫困、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文献着作,查阅了大量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和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作者对贵州省多个市、州下辖的深度贫困村进行了实地的田野调查。作者根据“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基本原理,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五个生计指标,进一步细化为与贵州农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细分指标,并据此设计了一份详细且具可操作性的调查问卷,通过长期走访调查,获得了大量来自深度贫困农村和深度贫困农户的第一手真实数据。在本文中,作者沿着贫困界定研究、贫困成因研究、反贫困理论,包括财政反贫困理论研究、贵州省贫困状况、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14个深度贫困县的贫困状况、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及实证分析、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财政减贫效率实证分析、贵州省减贫事业的成就与不足,以及今后政策建议研究思路,来进行研究,力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共分析。在本文中,作者对贵州省2013年到2017年的部分经济与社会指标进行梳理,将之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将贵州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部分社会经济指标与贵州省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将贵州省农村深度贫困状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指导框架,对于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的调查数据,从五个生计指标出发,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客观地呈现了贵州省深度贫困村农户的生计状态以及致贫原因。通过分析,作者发现,贵州省的深度贫困农村,其贫困现象就地理分布而言,主要呈现出“片状集聚”的特征,集中出现在高寒山区、山区、半山区、沟坝河谷区等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同时,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与民族地区又呈现出相当的重叠性,因此又具有民族性特征。就贫困状况而言,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呈现出“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的特点。就致贫因素而言,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的致贫因素,几乎涵盖了“民族的、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所有原因。面对如此严峻的深度贫困状况,贵州省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推进“易地搬迁扶贫”、狠抓“教育扶贫”等多项扶贫措施,有效地缓解了贵州省的贫困状况,但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的各项生计资本,尤其是与财政有关的交通、通讯、水利灌溉、饮用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区建设、五保户和低保户的补助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前述分析基础上,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进一步搞好精准扶贫的若干建议。首先提出要正确认识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明确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而避免扶贫工作中出现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其次,提出要处理好贫困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战略。再次,论文还从可持续生计理论出发,对加强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各个方面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具体的建议和举措中,提出要完善和规范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使用,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民主对扶贫资金的监督作用。提出要补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条件、合理改善和利用自然资本、多渠道增加金融资本、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等有效措施,对深度贫困农村农民的五项生计资本进行全面改善和提升,持续推进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农民的精准扶贫事业。

罗庆[9](2019)在《农村地区居民饮水安全综合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农村饮水安全指农村居民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及保证率均符合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饮水安全问题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问题。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主要问题是供水能力不足和水质较差,且在水质、水量和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域性差异。同时,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高频率和高强度的极端天气,通过水源、供水系统、水处理过程、居民饮用水行为等环节影响饮用水的水质和水量,进一步加剧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此外,现有的农村居民饮水处理方式有限,很难满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全面改善,也影响了我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关于饮水安全目标的完成进度。本研究从农村饮水安全、农村供水和居民饮用水处理方法三方面为切入点,对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全国、不同农村地区、农村家庭三个层次对我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梳理,以全方位反映我国农村地区居民饮水安全现状,为国家和地方制定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策略、评估饮水安全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目的1.分析2006-2014年我国饮水安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为我国制定不同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政策提供参考。2.分析2006-2014年我国农村供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建立农村供水与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为农村供水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方法学应用的借鉴,也为实施不同地区农村供水均等化措施提供依据。3.了解农村地区居民饮用水处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居民使用更清洁更安全的饮水处理方法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资料主要来自200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全国农村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2006年)和农村居民饮用水处理现状调查(2015-2017年)。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1.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差异及时空分析: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6-2014年我国饮水安全的时间和空间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不同省份饮水安全现状,描述我国不同地区饮水安全现状。2.不同地区农村供水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农村供水的地区差异,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6-2014年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供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农村供水时空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3.农村居民饮用水处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了解与居民饮用水相关的社会经济、个人生活方式、环境和医疗等情况,同时检测居民储存水和入口水微生物指标,采用两水平模型分析饮水处理方式和入口水微生物超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差异及时空分析:2006年到2014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保持在2000立方米/人、400立方米/人和55立方米/人的水平;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6%,10.0%和55.7%。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量较大,人均生活用水量、水处理设施率、水质达标率较低。人均水资源量高高聚集区在西藏及周边地区;人均生活用水量低低聚集区在宁夏、陕西、山西和甘肃等省份,高高聚集区由广东地区向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延伸;各省之间饮用水水源处理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镇所占比、饮用水困难户数占比差异较大,各省饮水安全主成分分析结果排名前三位和最后三名分别为上海、江苏和北京以及甘肃、陕西和青海。2.不同地区农村供水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2006-2014年,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得到了一定提升,各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增速在20%及以上。2014年,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泰尔指数较小,分别为0.0001,0.01和0.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内蒙、贵州、吉林、西藏、海南等省份泰尔指数较大,分别为0.9,0.9,0.9,0.5和0.5,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2014年,我国30个省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呈空间正相关,表现为先增强再降低的趋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高高聚集区在华北和东部地区,聚集范围逐渐缩小至东部地区;低低聚集区在四川省邻近地区;自来水普及率低高聚集区在中部省份。空间面板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卫生厕所率、人均GDP、IPR(投资比值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与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与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3.农村居民饮用水处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200户家庭中,饮用开水的占61.7%,其中用电烧水占27.1%,用其他燃料烧水占34.6%,喝桶装水占23.5%。不同燃料烧水的耐热大肠杆菌检出率和几何平均数由低到高依次为:电烧水(16.6%,2.0),桶装水(40.8%,2.9),其他燃料烧水(44.1%,3.0)和生水(53.9%,5.1)。调查地区居民饮水安全知识知晓率较低,用电烧水和入口水微生物超标存在村级水平的聚集性(P<0.05),影响因素分别为供水方式、喝水量合格率、哪类水最安全、储存水时间、肥皂洗手痕迹和其他燃料烧水、桶装水、喝生水、供水方式、喝水量合格率、入口水储存时间。结论1.我国饮水安全存在时空差异,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年增速不匹配,西部地区人均生活用水量较低且增速较慢,饮水安全综合得分较低。研究结果为分区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研究首次指出,2006-2014年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仅依赖自身条件,也与邻近地区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相关,社会环境因素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影响较为显着,为下一步实施农村供水均等化措施提供了参考。3.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农村居民饮用水处理方式均存在一定饮水健康风险,主要体现在健康饮水观念落后,有一定比例的其他燃料烧水和水质微生物超标情况。研究结果为政府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健康素养,倡导使用更清洁更安全的方式获得饮用水提供了新的证据。

张建[10](2019)在《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北麓是陕西省关中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在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下,各地陆续开展的水系治理工作,治理思路及办法存在差异,治理效果岑差不齐;秦岭北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全盘考虑,系统谋划,开展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工作。本文对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开展研究,主要采用现场查勘,搜集整理相关现有资料统计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与经验制定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地方主管部门座谈,听取专家意见,开展综合评价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以现有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成果为基础,对秦岭北麓地区水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秦岭北麓水资源禀赋及承载能力,研究秦岭北麓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秦岭北麓水系系统治理策略;结合秦岭北麓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典型案例,研究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水环境治理措施等。研究成果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调查清楚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基础资料,河流水库现状情况。2.现状调查评价通过对结论设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同时对无法定量的内容,采用定性说明和阐述。并总结共性,突出个性,综合评价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评价了秦岭北麓水资源现状,算清了水帐;建立水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从生态水量、河道物理形态方面分析评价;通过划分的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分析评价水环境保护现状;对水土保持现状及防洪体系也进行了分析评价。3.找出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治理办法。4.根据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分析评价办法开展辋川河水系治理研究,首先找出辋川河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最后对治理实施效益做以评价。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系统的解决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以能落地实施的对策措施为后面实施水系治理地区提供借鉴参考。

二、洪涝期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涝期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饮用水水质与健康关系及饮用水安全相关政策概述
        1.1.1 饮用水与健康
        1.1.2 饮水安全的目标和评价
    1.2 饮用水水质标准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1.2.1 饮用水水质监测
        1.2.2 饮用水水质评价
    1.3 水质指数评价法
        1.3.1 常规指数
        1.3.2 复杂指数
        1.3.3 水质指数在饮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1.4 水质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4.1 水质监测数据的时空分析方法概述
        1.4.2 饮用水水质的影响因素
    1.5 研究区域(重庆市)概况及农村供水现状特征
        1.5.1 重庆市地理、气候、经济、人口和水资源概况
        1.5.2 重庆市农村供水现状概述
        1.5.3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概况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资料收集
        3.3.2 数据分析
        3.3.3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指数构建
    3.4 质量控制
        3.4.1 水样采集、运输和检验
        3.4.2 数据整理和分析
    3.5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4.1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分类范围及合格情况:
        4.1.1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分类范围及合格率年际变化情况
        4.1.2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按水期分类范围及合格情况
    4.2 水样分指数
        4.2.1 水样分指数年际变化及区域差异
        4.2.2 水样分指数水期变化
        4.2.3 水样分指数水样类型变化
        4.2.4 水样分指数供水规模变化
    4.3 综合指数
        4.3.1 2013-2019年WQI变化情况
        4.3.2 不同水期WQI基本情况
        4.3.3 不同水样类型WQI基本情况
        4.3.4 不同供水规模WQI基本情况
        4.3.5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4.4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WQI空间相关性分析(2013-2019)
        4.4.1 2013-2019年重庆市各区县农村饮用水WQI年际变化
        4.4.2 2013-2019年重庆市各区县农村饮用水WQI变化趋势地图
        4.4.3 2013-2019年重庆市各区县农村饮用水水质优良率年际变化
        4.4.4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优良率全局相关性分析
        4.4.5 各区县农村饮用水优良率局部相关性分析
    4.5.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优良率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4.5.1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4.5.2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优良率影响因素一般情况
        4.5.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4.5.4 模型结果分析
5. 讨论
    5.1 应用水质指数评价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的适宜性
    5.2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特征及变化趋势
        5.2.1 2013-2019年重庆市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特征及变化趋势
        5.2.2 分指标变化趋势
        5.2.3 水期和水样类型变化趋势
    5.3 时空特征分析
        5.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5.3.2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6. 结论
7. 创新点
8.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水质指数在饮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调研概述
    2.2 分析方法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4)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研究动态
        2.1.1 文献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基础理论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3 相关概念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3.1 发展历程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3.2 比较分析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3.3 需求分析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3.4 基本特征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3.5 阶段特征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5.2.1 基本类型
        5.2.2 有效性分析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5.3.1 基本类型
        5.3.2 有效性分析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5.4.2 主要特点
    5.5 调查数据分析
        5.5.1 抽样调查分析
        5.5.2 典型调查分析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8.4 算例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5)基于西安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生活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述评
        1.2.1 关于美好生活与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
        1.2.2 关于居民安全生活内涵的研究
        1.2.3 关于构建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以及可行性的研究
        1.2.4 关于构建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我国居民安全生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研究
        1.2.6 关于提升我国居民生活安全质量的对策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点
2 与本研究相关的一般理论
    2.1 居民安全生活的内涵
        2.1.1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
        2.1.2 居民安全生活的定义
        2.1.3 安全生活与美好生活
        2.1.4 安全感与幸福感、获得感
    2.2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理论
        2.2.4 供给侧改革理论
    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 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1.2 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3.1.3 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3.2 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指标的确定
        3.2.1 自然安全
        3.2.2 生态环境安全
        3.2.3 事故安全
        3.2.4 公共卫生安全
        3.2.5 社会安全
    3.3 构建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3.2 确定指标权重
        3.3.3 居民安全生活评价方法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居民安全生活状况测评
    4.1 与西安对照的测评样本城市选取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二级指标评分
    4.3 西安及对照城市居民安全生活测评
        4.3.1 测评结果
        4.3.2 对比与分析
    本章小结
5 西安市居民安全生活状况调查和实证分析
    5.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5.1.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5.1.2 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
        5.1.3 问卷调查评分处理方法
    5.2 西安市居民对生活安全状况的评价
        5.2.1 安全生活五大方面总体评价
        5.2.2 安全生活具体方面评价
    5.3 模型测评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
    5.4 西安市居民安全生活状况实证分析
        5.4.1 自然安全
        5.4.2 生态环境安全
        5.4.3 事故安全
        5.4.4 公共卫生安全
        5.4.5 社会安全
    5.5 西安市居民安全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5.5.1 安全生活旧问题犹存,新问题突出
        5.5.2 城市发展质量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
        5.5.3 社会治理存在短板
        5.5.4 法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5.5.5 居民安全意识不足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居民安全生活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6.1 居民安全生活领域新旧矛盾叠加
    6.2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阵痛犹存
    6.3 社会治理模式滞后于时代需求,落后于先进水平
        6.3.1 政府治理理念和职能亟待转变
        6.3.2 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亟待提升
        6.3.3 社会治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6.4 社会法治化水平不高,法治精神未深入人心
        6.4.1 地方立法滞后
        6.4.2 法治观念淡薄,执法不严不公
        6.4.3 法治精神普遍缺失,普法工作不力
    6.5 安全责任感不强,安全宣传和教育不足
        6.5.1 安全责任感不强
        6.5.2 安全宣传和教育普及不够
7 提升西安市居民安全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7.1 善用发展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7.2 把握社会矛盾变化,推进安全生活领域供给侧改革
    7.3 以生态经济为引领,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
    7.4 与时俱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7.5 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
    7.6 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与成果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步骤
    附录二 :关于西安居民安全生活状况及评价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解析和界定
        2.1.1 宜居乡村
        2.1.2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居环境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使用后评价研究国内外应用现状
        2.3.3 中外研究综述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3.3.1 相关评价因素借鉴
        3.3.2 预设评价因素集
        3.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3.4.1 检验矩阵一致性
        3.4.2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
    4.1 半壁店村概况简介
        4.1.1 基本概况
        4.1.2 半壁店村发展定位
    4.2 实地调研及结果分析
        4.2.1 调研流程设计
        4.2.2 评价指标赋值及问卷设计
        4.2.3 调研评价结果
    4.3 分项调研评价分析
        4.3.1 生产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3.2 生活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3.3 生态环境建设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4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评价总结和问题分析
        4.4.1 整体评价
        4.4.2 问题总结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策略及措施
    5.1 河道生态修复
        5.1.1 保留自然形式河床
        5.1.2 生态护岸
        5.1.3 生态浮岛
    5.2 道路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
        5.2.1 车行道的改造
        5.2.2 人行道透水铺装的应用
        5.2.3 游步道的植物造景
        5.2.4 生态停车场
    5.3 生态厕所
        5.3.1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的基本要求
        5.3.2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技术对比
    5.4 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组合
        5.4.1 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分析
        5.4.2 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和组合
        5.4.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实例:高店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5.5 乡村雨洪调蓄技术措施
        5.5.1 乡村雨洪调蓄问题分析
        5.5.2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要素
        5.5.3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实例
    6.1 项目概况
    6.2 设计原则和目标
        6.2.1 设计原则
        6.2.2 设计目标
    6.3 总体改造设计
        6.3.1 总体布局
        6.3.2 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总体方案
    6.4 专项改造设计
        6.4.1 交通设施
        6.4.2 生态厕所
        6.4.3 低碳庭院
        6.4.4 雨洪调蓄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关键词获取
    附录 B 自由访谈中村民答出的关键词总结
    附录 C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因素集筛选
    附录 D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排序
    附录 E 半壁店乡村基础设施满意度评价调查表
致谢

(7)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概念解析及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
    3.1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总体思路
    3.2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确定
    3.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3.4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方法
    3.5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结果分析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1 襄阳城市概况
    4.2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及分析单元确定
    4.3 襄阳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4 襄阳城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5 襄阳城市水灾害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6 襄阳城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4.7 本章小结
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5.1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目标及空间布局
    5.2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资源保障对策
    5.3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环境改善对策
    5.4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灾害防治对策
    5.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恢复对策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项目实践
附录2 评价计算数据

(8)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前言
    1.2 农村贫困问题的相关背景
        1.2.1 中国农村反贫困事业的伟大成就
        1.2.2 我国农村深度贫困问题
        1.2.3 贵州农村深度贫困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创新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2.贫困与反贫困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贫困的界定
        2.1.1 贫困的界定----绝对贫困说
        2.1.2 贫困的界定----相对贫困说
        2.1.3 贫困的界定----缺乏说
        2.1.4 贫困的界定----排斥说
    2.2 贫困的成因
        2.2.1 贫困的成因----社会文化视角
        2.2.2 贫困的成因----自然环境视角
        2.2.3 贫困的成因----人力资本视角
        2.2.4 贫困的成因----社会制度视角
    2.3 反贫困的相关理论
        2.3.1 反贫困体系中参与各方的力量与作用
        2.3.2 财政参与扶贫的必要性
        2.3.3 财政参与扶贫的作用机理
    2.4 可持续生计理论概述
        2.4.1 自然资本
        2.4.2 人力资本
        2.4.3 物质资本
        2.4.4 金融资本
        2.4.5 社会资本
    2.5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5.1 国内外关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研究
        2.5.2 国内外关于深度贫困(Deep Poverty)的研究
        2.5.3 国内外关于财政反贫困的研究
        2.5.4 小结
3.贵州农村贫困和深度贫困的现状
    3.1 贵州省农村的贫困概况
        3.1.1 贵州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分析
        3.1.2 贵州省农村贫困状况及贫困发生率对比分析
        3.1.3 其他指标的对比分析
        3.1.4 小结
    3.2 贵州农村贫困的空间分布
    3.3 贵州农村深度贫困集聚地区的贫困现状
        3.3.1 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的概况
        3.3.2 武陵山片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3.3.3 乌蒙山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3.3.4 滇黔桂石漠化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3.4 小结
4.贵州农村深度贫困致贫因素的分析
    4.1 农村深度贫困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相关性
    4.2 农村深度贫困致贫因素分析的可行性
        4.2.1 指标设计和数据获取的可行性
        4.2.2 致贫因素分析的可行性
        4.2.3 反贫困行动计划制定的可行性
    4.3 基于熵权法对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4.3.1 实证分析数据来源
        4.3.2 基于熵权法的实证分析结果
    4.4 主要致贫因素的面板回归分析
        4.4.1 自然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2 人力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3 物质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4 金融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5 社会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6 小结
5.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贫困和减贫认知的分析
    5.1 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致贫因素认知的分析
    5.2 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政府扶贫认知的分析
    5.3 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认知的分析
    5.4 对政府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进一步需求的分析
    5.5 小结
6.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减贫效率的分析
    6.1 贵州14 个深度贫困县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概况
    6.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基础数据分析
    6.3 基于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的静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3.1 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理论
        6.3.2 贵州省14 个深度贫困县静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3.3 县域级地区静态财政减贫绩效分析
    6.4 基于全局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4.1 基于全局技术的Malmquist指数模型理论
        6.4.2 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4.3 县域级深度贫困县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5 模型收敛性分析检验
        6.5.1 静态减贫绩效的收敛性分析
        6.5.2 动态减贫绩效的收敛性分析
    6.6 小结
7.完善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的思路与建议
    7.1 搞好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7.1.1 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7.1.2 不能盲目地进行经验“拿来主义”
        7.1.3 正确处理贫困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7.1.4 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战略
    7.2 搞好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的相关建议
        7.2.1 完善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与使用
        7.2.2 补足薄弱基础环节增强物质资本
        7.2.3 改善教育培训医疗条件提升人力资本
        7.2.4 因地制宜改善和利用自然资本
        7.2.5 多渠道增加金融资本防范风险
        7.2.6 重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附录:扶贫调查问卷(农牧户)

(9)农村地区居民饮水安全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一) 总体研究目标
        (二) 具体研究目标
    3. 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差异及时空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分析变量
        2.2 数据来源
        2.3 分析内容和方法
    3. 结果
        3.1 我国饮水安全一般情况
        3.2 我国饮水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3.3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比较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不同地区农村供水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分析变量
        2.2 数据来源
        2.3 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我国农村地区自来水普及率时空变化分析
        3.2 我国不同省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差异分析
        3.3 我国不同省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空间插值分析
        3.5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供水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农村居民饮用水处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A、B、C、D四县一般情况
        3.2 入户调查10项指标描述性分析
        3.3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3.4 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
        3.5 调查家庭的人口情况
        3.6 调查家庭的社会经济情况
        3.7 调查家庭的生活环境情况
        3.8 调查家庭的个人卫生情况
        3.9 调查家庭的医疗保健及健康状况自评
        3.10 调查家庭的应对能力
        3.11 调查家庭的村供水情况
        3.12 调查家庭的饮用水知识态度行为
        3.13 四县不同社会经济医疗和饮水情况比较
        3.14 家庭储存水微生物检出情况
        3.15 家庭入口水微生物检出情况
        3.16 家庭不同燃料烧开的水中耐热大肠杆菌检出情况
        3.17 重点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3.18 分析变量表
        3.19 电烧开水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20 入口水中耐热大肠杆菌超标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气候变化对饮水安全和水相关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10)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水系治理概况及经验
        1.3.2 国内水系治理研究现状及经验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秦岭北麓水系概况及历史演变
    2.1 区域概况
        2.1.1 秦岭北麓区域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水系基本情况
    2.2 水系历史演变情况
        2.2.1 水系历史
        2.2.2 水系治理成就
3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
    3.1 调查范围及区域特点
        3.1.1 调查范围
        3.1.2 区域特点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的主要内容
        3.3.1 水资源开发利用
        3.3.2 防洪减灾
        3.3.3 水土保持
        3.3.4 水资源保护
        3.3.5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
    3.4 收集资料统计
        3.4.1 秦岭北麓主要河流、峪道调查统计
        3.4.2 秦岭北麓已建成水库统计
        3.4.3 峪口以下河流物理形态调查统计
4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分析
    4.1 水资源概况分析
        4.1.1 水库情况
        4.1.2 供水量分析
        4.1.3 用水量分析
        4.1.4 用水水平分析
    4.2 水生态现状分析
        4.2.1 峪道保护状况
        4.2.2 河湖物理形态状况
        4.2.3 河流生态需水满足状况
        4.2.4 重要湿地保护状况
    4.3 水环境现状分析
        4.3.1 面源污染分析
        4.3.2 内源污染调查分析
        4.3.3 重点水源地水质分析
        4.3.4 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
    4.4 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4.4.1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4.4.2 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分析
    4.5 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4.5.1 宝鸡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4.5.2 西安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4.5.3 渭南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5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评价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5.1.1 总体评价
        5.1.2 主要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5.2 水生态现状评价
        5.2.1 评价指标与方法
        5.2.2 生态水量评价
        5.2.3 河湖物理形态评价
    5.3 水环境评价
        5.3.1 水功能区现状水质评价
        5.3.2 入河排污口现状评价
    5.4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5.5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6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问题及治理策略
    6.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6.1.1 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
        6.1.2 空间布局不尽均衡
        6.1.3 水治理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还没有形成
        6.1.4 水生态空间不足,河道自然功能弱化
        6.1.5 防洪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6.2 秦岭北麓水系治理策略
        6.2.1 水资源管理策略
        6.2.2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6.2.3 水环境治理
        6.2.4 水土保持建设
        6.2.5 防洪体系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
7 案例分析-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
    7.1 流域概况
        7.1.1 流域自然概况
        7.1.2 社会经济概况
    7.2 现状及存在问题
        7.2.1 治理现状
        7.2.2 存在主要问题
    7.3 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方案
        7.3.1 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
        7.3.2 生态用水保障方案
        7.3.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7.3.4 水环境治理方案
    7.4 实施效益评价
        7.4.1 社会效益评价
        7.4.2 生态效益评价
        7.4.3 经济效益评价
        7.4.4 综合效益评价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洪涝期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分析[D]. 李昊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4]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5]基于西安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生活评价研究[D]. 刘逸舟.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D]. 符清宇. 天津大学, 2020(02)
  • [7]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D]. 陈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D]. 梁倩.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9]农村地区居民饮水安全综合研究[D]. 罗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2)
  • [10]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D]. 张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汛期农村饮水卫生状况调查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