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生长模拟计算机系统应用试验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陶柱[1](2021)在《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长江河口湿地主要植被光学特征复杂性研究》文中提出湿地是特殊的生态系统,受水体和陆地的共同作用,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以崇明岛为代表的长江河口湿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潮汐滩涂湿地,具有复杂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结构,但其本地物种芦苇等深受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利用监测范围广、信息量大、时效性高的遥感技术开展湿地植被监测已成为大面积湿地植被信息快速获取的有力手段,但往往受湿地植被种类繁杂,结构复杂,以及下垫面背景变化等因素影响,其光学特征相比其它地物更为复杂,在湿地植被类型识别及其生理生化参数定量反演方面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潮滩湿地可进入性差,野外观测数据获取难度大;下垫面受潮汐作用及微地貌影响显着;相关辐射传输过程和机制研究较为缺乏,传统冠层辐射传输模型难以考虑湿地植被光学特征的复杂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长江口盐沼湿地——上海崇明岛以北区域作为研究区,将本地典型植物芦苇和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它们在该研究区中存在显着的同物异谱现象,充分发挥成像型三维辐射传输模型可对复杂场景进行细节建模,并开展高精度辐射传输过程模拟的优势,探究其冠层光谱复杂性的来源与规律。选取DART(Discrete Anisotropic Radiative Transfer)模型开展研究区两种类型湿地植被的多种场景建模和辐射传输模拟,以揭示植株结构特征、植被种群特征与混生群落特征等导致的湿地冠层光学特征复杂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面向湿地植被场景三维精细化建模,设计和开展了针对芦苇和互花米草的野外数据采集实验,获得两种植物在不同时期的植株三维形态数据和种群分布特点,观测不同叶位的叶片、冠层和下垫面光谱,建立实测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两种植物生长形态差异较大,种群分布受下垫面潮汐作用和微地貌影响显着,植株密度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变化;不同高度层的叶片光谱具有明显差异,而当前缺乏对冠层叶片平均光谱的科学统计和准确描述。经与研究区不同位置处冠层光谱的大量比对,认为上述植株形态、冠层结构和种群场景的差异性可能是导致湿地冠层光谱复杂性的重要因素。2结合植株形态特点和研究区实际情况,在进行场景精细化建模的过程中,提出一种兼顾辐射传输模拟效率和模拟精度的建模方法和参数选择指标,即在模拟精度损失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对植株三维模型的适当简化和场景模拟单元的适当调整以换取更高的模拟效率,同时提供最优参数组合方案。以1 m*1 m样方高密度(120株/m2)场景为例,芦苇场景最优参数组合为:简化4次的P4模型、0.03 m场景单元尺寸;互花米草最优参数组合为:简化5次的S5模型、0.05 m场景单元尺寸。3实验发现芦苇冠层不同高度叶片光谱差异和叶片平均光谱的准确描述是影响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模拟的重要因素,而该因素在诸多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从辐射传输角度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并通过k-means方法对单株芦苇叶片在垂直空间归属层进行科学划分和有效归类,使模型模拟近红外反射率和实测反射率的一致性有显着改进。经野外实测验证,改进后的芦苇冠层模拟光谱和实测光谱相关性高达99.50%,全波段RMSE较改进前降低83.66%,近红外波段RMSE较改进前降低25.99%。4围绕研究区植物生长密度、混合生长比例、下垫面差异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5种密度梯度、5种混合比例、2种下垫面背景,共50种模拟场景,分析各模拟场景冠层反射率对上述因素的响应情况。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于区分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密度、芦苇-互花米草混生群落密度及其混合比例的敏感波段和光谱指数。该模拟结果揭示了因下垫面差异、种群密度差异和混合生长而导致的芦苇与互花米草同物异谱现象,并为此情境下提高分类精度提供了相关光谱指标。5基于上述50种模拟场景,建立对应研究区真实环境的模拟像元反射率数据库;并与卫星影像像元进行光谱角和欧氏距离一致性检验,逆向建立研究区盐沼湿地的三维场景。利用反射率库和重建的三维场景,结合DART模型,可进一步模拟多角度、任意波段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模拟影像,为湿地植被遥感研究提供一种仿真数据源。
向卫国[2](2020)在《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项目以“集群”的形态呈现,如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新城区市政工程等,其中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效连接、改善人文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类项目存在项目类型众多、项目组织、管理界面交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组织、过程管理割裂等问题,制约集群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引入BIM及其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下的集成管理模式,助力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1)研究本文内容开展所需的理论基础,包括集群项目、项目管理、集成相关理论、BIM技术及特点、GIS技术、模型轻量化技术、BIM与GIS融合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2)在研究集群的特性、分析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的概念,采用综合集成法、引入计算机集成建造理论模型,提出采用并创新性扩充“组织-过程-信息”三维集成模型内涵,基于此进一步设计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框架,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最终有望涌现出新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3)系统研究并创新提出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涉及到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技术、BIM到GIS转换技术、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以及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有效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实现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奠定基础。(4)结合应用需求创新打造以BIM模型为信息中枢,融合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BIM、3DGIS等技术、C/S和B/S混合模式,以Restful标准化接口的微服务为服务主线,搭建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完成项目级和项目群级的功能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化、功能模块组件化,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适应于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功能复杂、数据融合、业务多变的特点,实现集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集成。(5)以深圳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为实例,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上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开展了包含地理模型、地质模型和规划模型在内的三大基础模型创建、包含道路、综合管廊、景观等在内的各类集群市政工程模型的创建、房屋建筑类模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和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人理”、“物理”、“事理”挑战,实现了前海合作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基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集成管理模式。
岳小雨[3](2020)在《不同下垫面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运移模拟与响应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作物生长、区域水土保持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领域有重要作用。降雨是北方区域土壤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下垫面条件影响土壤水的运移,因而原状土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更具由研究价值。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区域代表性强,可为典型区域土石山区土壤水分动态运移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选取典型场次降雨,在实际降雨条件下研究下垫面不同的两块试验小区土壤水对降雨的响应情况;建立研究区土壤水运移模型,通过率定和验证确定研究区的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分析土壤渗透系数、潜在蒸发系数、不同雨量和不同降雨历时四种因素对区域土壤水运移的影响效果探究不同下垫面条件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运移响应规律,最终得到以下规律:(1)流域土层0-10cm为水分速变层,20cm-50cm为水分活跃层,60cm以下为水分稳定层;两个试验小区的土壤颗粒机械组成不同,林木茂盛的松林小区与灌草地荒坡小区相比,松林小区渗透系数大、植被覆盖度高,因此松林小区均质性较高,上下剖面对降雨的响应效果一致,荒坡小区上下剖面异质性显着,深部土层上下剖面土壤水响应时间减少0.5h-1h,峰值增量速度相差超过20%;(2)区域内建立土壤水分运移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2%、绝对误差(MAE)在1.5%左右,相对误差(RE)控制在10%以内;HYDRUS-2D软件对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水分运移的适用性,对其他半干旱土石山区土壤水分运移模拟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也为区域水土保持和建立灾害预警机制提供技术支撑;(3)潜在蒸发速率与响应时间和土壤水峰值增量速度相关性低,Pearson相关系数不超过0.2;在50cm土层厚度土壤水对降雨的响应时间上的Pearson相关系数:土壤渗透系数>降雨历时>雨量>蒸发速率,土壤渗透系数和降雨历时与土壤水对降雨的响应时间均为强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高于0.9;雨量、降雨历时和渗透系数均与土壤水分峰值增量速度显着相关,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781、0.625和0.992。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和降雨条件对土壤水运移响应的影响效果,为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饶凯[4](2020)在《采用生物炭改良填料的生物滞留池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滞留池是一种重要的低影响开发措施,通过采用植物和自然土壤或人工填料共同作用达到区域雨水径流水量和水质的控制,是一种建设难度低、处理高效的雨洪管理设施。在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生物滞留池的研究和应用越来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农业废弃物利用的背景,在通过实地取样对北碚区原始绿地土壤进行了海绵性能相关的基础性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几种生物炭和常用的改良材料河沙一起应用于改良土壤的蓄渗性质以用作滞留池填料,并就使用最佳改良填料的滞留池雨水径流水量控制性能、总体设计和设施参数优化设计等做了有益的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北碚城区8个区域、24个取样点的不同用地类型、植被情况的绿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以此探究绿地原生土壤的海绵体性能。从取样土壤的参数分析来看,24个取样点中,83.3%的取样点土壤容重超过《绿化种植土壤》规定的小于1.35g/cm3的限值,但仅有20.8%的取样点达到最低50%总孔隙度的限值,而各点的田间持水量差距较小,基本介于20%左右。另外对渗透系数的测定表明,79%的取样点能达到《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滞留设施土壤渗透系数0.06cm/min的最低限值,然而渗透能力处于优等级的取样点仅占所有取样点数量的12.5%。总体来看,采样绿地土壤的性质受到用地类型、植被结构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土壤压实较为严重,孔隙结构不良,渗透能力有待加强,难以直接用作海绵城市填料,仍然需要进一步人工改良。(2)通过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种类、比例的生物炭以及河沙的加入对混合填料的渗透系数、饱和含水量的影响,发现生物炭和河沙的合理加入可以提升填料蓄水和渗水性能,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生物炭的加入占比。通过标准化处理方法,综合考虑材料的易得性和成本,最终从11种组合中选择采用4%稻壳炭+40%土壤+56%沙子的混合填料作为最优组合用于下一步研究,此时渗透系数为0.348 cm/min,是原土的17.4倍,远大于生物滞留设施土壤要求的最低限值0.06cm/min,饱和含水量为43%,在原土基础上蓄水能力能提升32.7%。(3)基于最优填料组合构建了2种填料结构的小型生物滞留池装置,对两装置分别进行2次重现期为2年,历时为120min的模拟降雨,考察添加内部蓄水层和二次降雨情况下对滞留池径流处理能力的影响。试验发现,相同填料厚度下,添加稻壳炭作为独立内部蓄水层有助于提升滞留池的雨水径流水量控制能力,第一次降雨条件下,添加蓄水层的滞留池2径流水量削减率为23.9%,是未添加内部蓄水层的滞留池1的1.7倍,而洪峰流量削减率基本持平;而二次降雨情况下,两个滞留池的雨水径流水量控制能力均出现明显下降,此时滞留池1有厚度更大的混合土壤填料层,具有更好的雨水控制能力,在径流雨水水量削减和洪峰流量削减上均优于滞留池2。最后通过对比实际试验和软件模拟的装置出水曲线,验证了使用SWMMH5.1进行单个生物滞留池水文模拟的可行性。(4)对生物滞留池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了简要总结,包括前期调查与勘测、选址、形态设计、规模计算和运行情况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然后基于SWMMH5.1和Design-Expert,介绍了基于响应面法的滞留池的结构参数响应面优化流程,最后简要分析了生物滞留池的建设成本和社会效益。
杨雪[5](2020)在《商合杭高铁施工对太湖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服务是围绕人类活动且为人类提供服务的重要自然结构,由生物与环境组成,与人类生活戚戚相关、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加,生态环境破坏愈发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效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交通行业的发展也尤为迅速,且逐渐向地下交通空间工程发展,因此,隧道施工建设应用越来越广,伴随着山岭隧道施工的建设过程中也相应的产生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以商合杭高铁太湖山隧道施工对太湖山鹿苑范围内所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影响现象为例,研究高铁隧道施工建设对周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造成的影响,将其环境损失进行准确的资源价值定量化。本研究通过现场勘察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土壤采样分析法,FEFLOW和Hydrus模型软件建立地下水动力场数值模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等方法,并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机制,构建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评价了商合杭高铁隧道施工建设对太湖山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隧道施工导致太湖山鹿苑及主体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35-50米。2.隧道施工导致太湖山鹿苑主体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减少31.1%-51.0%,地表径流量减少65.43%-77.05%。3.太湖山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7211.87万元/年。隧道施工引起的生态环境需水短缺造成的太湖山鹿苑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的价值总额为1.8亿元。本研究以商杭高铁隧道施工对太湖山鹿苑的生态环境影响为案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进行定量化分析,为以后高铁隧道施工工程破坏生态环境事件的损害赔偿、责任认定以及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师翊[6](2019)在《基于点云的苹果树冠层光照分布与生长过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苹果的优产率和出口率低。苹果生长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形态信息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是支撑果树培育相关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苹果树生长过程数字化与可视化表达技术对科学精准的田间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关于果树数字化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高精度的点云扫描设备价格昂贵,树点云数据难以无损完整获取;重构出的树模型精度不高,植物学特性低;生长过程模拟的研究大都使用基于规则的方法,偏重于视觉效果,真实感较低,对光照等环境因素的交互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省种植较为广泛的‘陕富6号’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可视化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基于点云数据的苹果树三维重构、冠层光照分布预测和一个生长周期内的生长过程模拟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果树点云数据难以无损、完整获取的问题,构建了树木点云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方案。使用微软公司出品的消费级三维激光扫描仪Kinect V2.0,结合扫描设备配套的SDK,对Kinect V2.0进行二次开发,获取扫描对象的深度数据和颜色数据,同时将深度信息和颜色信息进行一一映射,为后期苹果果实定位提供数据支撑。获取点云数据时,为了保证扫描对象的数据完整度和减少冗余数据的产生,使用正反双面扫描策略。针对原始点云数据含有大量地面噪声和离群噪声的问题,根据噪声点云的分布规律,本文使用直通滤波和统计滤波的方法进行去噪处理;使用人工标记的初始配准方法结合IRLS-ICP的精配准方法将正反双面点云进行拼接,人工标记法可以使两片待配准点云有较好的初始位姿,IRLS-ICP算法可以保证配准的精度,配准误差小于3.25cm。配准后的点云数据使用体素化下采样的方法进行精简,体素化方法可以在保留形状特征的基础上减少冗余点云。点云数据获取和预处理为树模型的三维重构研究提供了原始数据。(2)以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为基础,基于骨架信息的重构策略,提出了角度约束-空间殖民算法获取树木骨架点信息。在骨架信息基础上,使用广义圆柱体重构树木枝干模型。最后基于叶序规则添加树叶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幅图像的叶片模型便捷重构方法。树重构试验表明:角度约束-空间殖民算法可以获取连续的骨架信息,重构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鲁棒性,在高斯噪声标准差小于0.02或者精简率小于70%时,对重构结果影响较小。重构后的三维模型与初始三维点云吻合度高,能够展现树的拓扑结构关系,重构误差在7.5%以内。(3)以重构出的树木三维模型和获取到的RGB-D点云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冠层光照预测模型。将苹果树三维模型置于虚拟场景中,在竖直方向上使用“切片法”将冠层模型每隔10cm分层划分,使用POV-Ray渲染器逐层渲染阴影,获得阴影图,同时使用光照度计,自顶向下每隔10cm实测光照强度数据,构建以每层阴影图灰度特征和每层点云HSI颜色特征为输入、以相对光照强度为输出的随机森林网络,将此作为苹果树冠层光照分布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冠层内的光照分布情况,样本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决定系数R2为0.853,平均MAPE为27.1%。(4)基于虚拟器官理论,将苹果树一个生长周期分解为枝条生长模拟、花期模拟、叶片生长模拟和果实膨大模拟。在马尔可夫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点云边界约束-可逆半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枝条生长过程进行模拟;使用平面双向形变算法对花期进行模拟;使用距离约束的异速生长理论对叶片的生长进行模拟;使用游标卡尺连续测量苹果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拟合出苹果果实S型生长曲线,使用3D Morphing技术对果实膨大过程进行模拟,同时,改进经典的Faster Rcnn算法,提出了基于三特征的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提高了苹果果实的识别率,识别准确率由84.1%提高至91.3%,基于深度信息与颜色信息一一映射的关系,定位果实的三维坐标。最后,基于悬臂梁力学模型,对生长过程中果实坠枝进行了模拟。
杨志[7](2019)在《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重心已由东部环境优良区逐步转移至西部干旱生态脆弱区。本文以陕北侏罗纪煤田干旱半干旱典型矿区,榆神矿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矿区范围内自然地理、地质和植被生态环境的相关资料,定义了矿区自然条件下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分析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植被生态发育的空间展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矿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规律及年际变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下植被生态发育与地下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以金鸡滩井田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原位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土层相对隔水层渗透性变化特征、开采前后工作面上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机理和采后地表植被对地下水敏感性分区响应,取得如下的主要结论:(1)矿区内存在的三种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以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4%,大面积的黄土裸露伴有少量保德红土出露、地形梯度大、纵向节理丰富、黄土易侵蚀等特点,少部分区域有风积沙覆盖,植被类型贫乏主要是耐旱草本类植物和少量灌木。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09%,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沿着沟谷河流两岸边生长着许多高大乔木,同时草本植物和灌木也十分丰富,同时分布有大面积的农田;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97%,地表普遍被风积沙和萨拉乌苏组砂层所覆盖,零星区域有离石黄土出露,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植被以小型草本灌木类植物,分布相对稀疏。因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是矿区内最为主要且受未来煤炭开采影响最为广泛的生态地质环境。(2)矿区内地下生态潜水主要包括第四系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侏罗系烧变岩潜水和萨拉乌苏组潜水四类。黄土生态潜水含水层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冲积层潜水和侏罗系烧变岩潜水主要分布于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常与萨拉乌苏组含水层构成同一含水层。萨拉乌苏组潜水分布于面积比例最大的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且与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及烧变岩潜水均有联系。因此,矿区内萨拉乌苏组砂层地下潜水对矿区内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及居民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灌溉以及居民生活至关重要。(3)矿区内地下水埋深的展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地下水埋深总体在030 m左右变化,局部区域埋深可以超过30 m,仅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及南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12 m,东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地下水埋深普遍小于6 m。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潜水位埋深分布在029.8 m之间,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5 m之间,其中在地下水埋深01 m之间的数据分布频率最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3 m之间,其中在26 m左右,数据分布频率最为集中。(4)通过分析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的地下水埋深对反映植被生长发育的植被指数之间相互关系,确定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发育控制较为有效,对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植被发育分布情况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将矿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敏感性划分为三类区域,Ⅰ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增强,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中这一敏感区临界埋深约8 m,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总面积的3.6%。3米是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地下水临界埋深,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的9.7%。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中地下水临界埋深约2 m,Ⅰ类敏感区占矿区总面积的16.8%。Ⅱ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削弱,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为816 m,约占矿区的1.6%。地表植被在地下水埋深319 m范围内,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植被逐步恶化,约占矿区总面积的10.5%。在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约210 m,约占整个矿区的40%。非敏感区,植被生长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关系不明显,地表径流黄土沟壑类型区地下水埋深大于16 m,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9 m,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0m时,EVI值变化相对稳定,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基本保持不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2 m,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即开始发生衰败,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3 m时,其地表植被开始发生退化,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由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最为敏感。(5)以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下典型矿井金鸡滩矿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原位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三种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11.32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94.88 m,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203.46 m,对比顶板上覆岩土层厚度分布状况,三种采厚条件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一般不会直接发育穿透关键隔水土层进入砂层潜水含水层引发地下水位短时快速下降,给地表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带来威胁,但为了安全起见,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区需对关键隔水土层厚度较小区域采用限制采厚,以防止导水裂缝带直接贯通砂层潜水含水层。(6)通过在工作面正上方及周边布置地下水位监测孔,监测开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状况,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确定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2.07 m,后期水位回升至最高点,下降幅度约0.34 m,约需94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15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约1.31 m,后期水位埋深恢复,水位上升幅度约0.44 m,约需85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58 m,总的来说,煤层的开采虽在短时期内造成地下水埋深的快速下降,但后期经过约90天地下水埋深基本能够得以恢复,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反而有所上升,有利于植被对地下水的吸收利用。(7)结合对开采前后地下水文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地下水模拟软件,反演出关键隔水土层渗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由于关键隔水土层主要组成不同,采厚5.5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且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保德红土组成,渗透系数由初始的0.0012 m/d缓慢增大到0.0187 m/d,其后迅速增大到0.8485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1884 m/d,渗透系数由0.0187 m/d恢复至0.01884 m/d所需时间约91天;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条件下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离石黄土组成,渗透系数大致由初始的0.011 m/d缓慢增大到0.0823 m/d,其后迅速增大到4.9526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842 m/d,渗透系数由0.0823 m/d恢复至0.0842 m/d所需时间约82天。(8)通过实地勘察,开采对地表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地表裂缝及开采后地面沉陷形成的积水区。模拟四个工作面及一盘区开采后井田内地下水位分布情况,划分出不同植被敏感区,对比结果表明一盘区开采后,地表积水面积有所增大,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向沙漠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转化,未开采区虽水位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预计一盘区植被生长状况将有所改善。该论文有图157幅,表48个,参考文献336篇。
张雷[8](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师丽娟[9](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董天阳,张萃,范菁,陈巧红[10](2012)在《植物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模型改进及可视化仿真》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模拟共享光照资源情况下的植物生长情况,该文以FON(field-of-neighbo urhood)模型为基础,对影响圈从形状和阴影深浅程度两方面加以改进,提出了共享光照资源植物的一种生长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植物生长地的纬度值、植物遮光率因子以及植物自身对光的敏感特性等地理学和生物学参数,以更真实地模拟植物在共享光照资源时的生长规律。为了验证共享光照资源植物的生长建模方法的有效性,该文以生物量数据为基础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的人工混交林的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结果比较与分析。此外,该文开发了支持共享光照资源的植物生长模拟系统,对不同植物在共享光照资源中所表现出的生长情况进行可视化模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共享光照资源植物的生长建模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用于实际植物的生长过程模拟。
二、植物生长模拟计算机系统应用试验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生长模拟计算机系统应用试验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长江河口湿地主要植被光学特征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遥感的研究现状 |
1.2.2 几何光学模型和辐射传输模型 |
1.2.3 计算机模拟模型 |
1.2.4 植物三维建模技术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主要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野外试验数据 |
2.2.1 实验设计 |
2.2.2 数据采集 |
2.3 模型模拟数据 |
2.3.1 单株模型 |
2.3.2 场景模型 |
2.3.3 冠层模拟光谱 |
2.4 本章内容小结 |
第3章 场景建模及优化 |
3.1 DART模型介绍及适用性 |
3.1.1 DART模型介绍 |
3.1.2 DART模型在湿地研究的适用性讨论 |
3.2 几何参数选择 |
3.2.1 密度变化 |
3.2.2 单元尺寸变化 |
3.2.3 模型简化 |
3.2.4 建模植株旋转方向/场景构建 |
3.2.5 冠层反射率模拟与NDVI计算 |
3.2.6 模拟参数选择方案设计 |
3.3 光学参数选择 |
3.3.1 单株叶片光谱差异 |
3.3.2 单株叶片生长差异 |
3.4 冠层光谱模拟结果验证 |
3.4.1 实测光谱预处理 |
3.4.2 实测叶片光谱分类统计 |
3.4.3 DART冠层光谱模拟及验证 |
3.5 本章内容小结 |
第4章 单一种群光学特征复杂性研究 |
4.1 芦苇种群密度复杂性 |
4.1.1 不同波段反射率对芦苇密度变化的响应 |
4.1.2 光谱指数相关性分析与选择 |
4.2 互花米草种群密度复杂性 |
4.2.1 不同波段反射率对互花米草密度变化的响应 |
4.2.2 光谱指数相关性分析与选择 |
4.3 下垫面复杂性 |
4.3.1 不同波段反射率对下垫面变化的响应 |
4.3.2 光谱指数相关性分析与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生群落光学特征复杂性研究 |
5.1 混生群落特征情况描述 |
5.1.1 混合生长数量变化 |
5.1.2 下垫面复杂性 |
5.2 两种物种混合生长复杂性 |
5.2.1 不同波段反射率对群落密度变化的响应 |
5.2.2 不同波段反射率对混合比例变化的响应 |
5.2.3 光谱指数相关性分析与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江河口盐沼湿地复杂场景下的光学影像模拟 |
6.1 湿地光学影像模拟的意义和关键问题 |
6.1.1 湿地光学影像模拟的意义 |
6.1.2 湿地光学影像模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6.2 模拟像元反射率数据库与场景重建 |
6.2.1 基准影像选择及预处理 |
6.2.2 像元反射率模拟 |
6.2.3 光谱角与欧氏距离计算 |
6.2.4 GF-6模拟影像填图与场景重建 |
6.2.5 3D重建场景精度评价 |
6.3 基于重建3D场景的多类型光学影像获取 |
6.3.1 多类型光学影像的获取 |
6.3.2 光学影像模拟结果 |
6.3.3 模拟影像精度评价与分析 |
6.4 本章内容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词汇缩写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 |
A.参与科研项目 |
B.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集群项目管理 |
1.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1.2.3 BIM技术 |
1.2.4 基于BIM的管理平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逻辑结构 |
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基本概念 |
2.1.1 集群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2 集成相关理论 |
2.2.1 集成的内涵 |
2.2.2 集成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
2.2.3 制造业集成相关理论 |
2.2.4 综合集成相关思想 |
2.3 BIM及相关技术 |
2.3.1 BIM技术及特点 |
2.3.2 GIS技术 |
2.3.3 模型轻量化技术 |
2.3.4 BIM与 GIS数据融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
3.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概念的提出 |
3.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集成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框架 |
3.2.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维度分析 |
3.2.2 基于BIM技术的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3.2.3 组织集成 |
3.2.4 过程集成 |
3.2.5 信息集成 |
3.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应用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模型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
4.1 多源模型创建关键技术 |
4.1.1 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
4.1.2 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 |
4.1.3 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 |
4.1.4 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 |
4.2 BIM模型到GIS模型转化技术 |
4.2.1 基于通用数据格式的IFC到 CityGML的转化 |
4.2.2 基于数据解析与重构的DGN格式到UDB的转化 |
4.3 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 |
4.3.1 模型坐标变换 |
4.3.2 GIS模型处理 |
4.4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 |
4.4.1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模型空间索引方式 |
4.4.2 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研究 |
5.1 建设管理平台需求研究与设计 |
5.1.1 业务需求分析 |
5.1.2 解决思路 |
5.2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设计 |
5.2.1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思路 |
5.2.2 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
5.2.3 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
5.2.4 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
5.2.5 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
5.3 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
5.3.1 项目层级功能设计 |
5.3.2 项目群功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
6.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6.1.1 前海合作区规划与集群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
6.1.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 |
6.1.3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模式 |
6.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实践 |
6.2.1 基于BIM的组织集成 |
6.2.2 基于BIM的过程集成 |
6.2.3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未来的工作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不同下垫面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运移模拟与响应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述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不同下垫面条件土壤水动态变化分析 |
3.1 不同下垫面条件土壤水动态变化 |
3.2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降雨条件土壤水动态变化分析 |
4.1 不同降雨条件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4.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土壤水运移模拟 |
5.1 土壤水运动模型的构建 |
5.2 模型率定结果与分析 |
5.3 模型验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壤水运移响应规律研究 |
6.1 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土壤水运移响应规律分析 |
6.2 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运移响应规律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采用生物炭改良填料的生物滞留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
1.3 生物滞留池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填料层的设计与优化 |
1.3.2 生物滞留池的设计与优化 |
1.4 发展趋势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建设海绵城市的实际需要 |
2.1.2 重庆建设海绵城市的现实条件 |
2.1.3 重庆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和挑战 |
2.1.4 绿地土壤改良现状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3章 城市绿地土壤海绵体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3.2.1 采样和处理 |
3.2.2 土壤性质测定方法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绿地土壤各取样点海绵体性质分析 |
3.3.2 不同绿地类型土壤海绵体性质分析 |
3.3.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海绵体性质分析 |
3.3.4 土壤容重、孔隙度与蓄水、入渗能力的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炭改良土壤填料的蓄渗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理论基础 |
4.3 试验材料与方案设计 |
4.3.1 试验材料 |
4.3.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3.3 数据处理方法 |
4.4 试验过程与数据记录 |
4.4.1 试验过程 |
4.4.2 试验结果初步处理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饱和渗透系数的最优配比组合 |
4.5.2 饱和含水量的最优配比组合 |
4.5.3 蓄渗能力的综合最优配比组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使用最优填料的生物滞留池蓄渗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区域概况 |
5.3 试验方法、装置和过程 |
5.3.1 试验装置构建 |
5.3.2 降雨设计 |
5.3.3 水量控制指标 |
5.4 不同填料结构的生物滞留池雨水径流水量控制效果分析 |
5.4.1 滞留池1的第一次降雨的产流过程分析 |
5.4.2 滞留池2的第一次降雨的产流过程分析 |
5.4.3 两类滞留池的第一次降雨的产流过程对比 |
5.5 连续降雨对生物滞留池的雨水径流水量影响分析 |
5.6 基于SWMM的单个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水量模拟 |
5.6.1 SWMM模型概述 |
5.6.2 研究区域简化和参数设定 |
5.6.3 模拟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物滞留池优化设计和效益分析 |
6.1 滞留池设计流程 |
6.1.1 前期调查与勘测 |
6.1.2 设施选址 |
6.1.3 设施形态、构造设计 |
6.1.4 设施规模确定 |
6.1.5 设施的运行能力评估与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6.2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的滞留池结构参数设计和优化研究 |
6.2.1 研究区域简介 |
6.2.2 模拟方案设计和结果输出 |
6.2.3 模拟结果分析与参数优化 |
6.3 生物滞留池建设成本和社会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项目一览表 |
(5)商合杭高铁施工对太湖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隧道施工建设工程研究现状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研究区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商合杭高铁太湖山隧道段工程施工对太湖山鹿苑生态环境影响现场调查 |
2.1 生态环境影响调查 |
2.2 土壤性质调查 |
2.2.1 采样及分析方法 |
2.2.2 采样点及现场照片 |
2.2.3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 |
2.3 优势林木资源调查 |
3 商合杭高铁太湖山隧道段工程施工对太湖山鹿苑地下水流场影响分析 |
3.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3.2 太湖山隧道施工对太湖山鹿苑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调查分析 |
3.3 地下水动力场数值模型概化 |
3.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3.2 模型参数确定 |
3.4 地下水动力场数值模型方法 |
3.4.1 数学模型 |
3.4.2 FEFLOW模型 |
3.5 建设前后地下水动力场数值模拟 |
3.5.1 建设前地下水流场预测 |
3.5.2 隧道建设后地下水流场预测 |
4 太湖山鹿苑土壤含水量和地表径流变化模拟评估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Hydrus-1D软件介绍 |
4.3 太湖山研究区相关输入数据 |
4.4 模型构建 |
4.5 模拟结果 |
5 太湖山鹿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
5.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2 涵养水源 |
5.2.1 估算方法 |
5.2.2 估算结果 |
5.3 保育土壤 |
5.3.1 估算方法 |
5.3.2 估算结果 |
5.4 固碳释氧 |
5.4.1 估算方法 |
5.4.2 估算结果 |
5.5 积累营养物质 |
5.5.1 估算方法 |
5.5.2 估算结果 |
5.6 净化大气环境 |
5.6.1 估算方法 |
5.6.2 估算结果 |
5.7 生物多样性保护 |
5.7.1 估算方法 |
5.7.2 估算结果 |
5.8 主要服务功能总价值 |
5.9 隧道施工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核算 |
5.10 隧道施工导致的农业经营损失 |
6 商合杭高铁太湖山隧道段工程施工对太湖山鹿业养殖的影响 |
6.1 太湖山鹿业公司鹿业养殖情况概述 |
6.2 太湖山隧道段工程施工对鹿业养殖影响概述 |
6.3 太湖山鹿业损失概算 |
6.3.1 鹿只非正常死淘损失 |
6.3.2 鹿产品损失概算 |
6.3.3 鹿业损失情况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科研成果 |
(6)基于点云的苹果树冠层光照分布与生长过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点云数据获取 |
1.2.2 点云数据处理 |
1.2.3 植物三维重构方法 |
1.2.4 植物光照分布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5 植物的生长模拟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 点云获取设备选型 |
2.1.1 Kinect V2.0 简介 |
2.1.2 二维图像数据与三维点云的对应关系 |
2.2 数据采集 |
2.2.1 点云数据采集方案 |
2.2.2 树三维点云获取场景搭建 |
2.2.3 树点云数据采集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去噪 |
2.3.2 配准 |
2.3.3 精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点云数据的苹果树三维重构 |
3.1 基于骨架信息的三维重构方案 |
3.2 基于角度约束-空间殖民算法的骨架提取 |
3.3 基于广义圆柱体的树干模型重建 |
3.3.1 枝条粗度估计 |
3.3.2 枝条层次结构建立 |
3.3.3 枝条可视化 |
3.4 基于单幅图像的叶片模型便捷重建 |
3.4.1 叶片图像预处理 |
3.4.2 叶片二维建模 |
3.4.3 叶片三维形变卷曲模拟 |
3.4.4 叶片重建结果讨论 |
3.5 苹果树重构实验 |
3.6 重构算法分析 |
3.6.1 普适性分析 |
3.6.2 骨架提取方法对比 |
3.6.3 生长角度约束分析与参数分析 |
3.6.4 鲁棒性分析 |
3.6.5 局限性分析 |
3.6.6 重构误差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苹果树冠层光照分布预测 |
4.1 数据采集 |
4.2 阴影图渲染 |
4.3 冠层光照强度数据获取 |
4.3.1 光强数据采集策略 |
4.3.2 冠层点云划分 |
4.4 冠层光照回归模型 |
4.4.1 数据准备 |
4.4.2 预测模型对比 |
4.4.3 特征选取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1 预测模型精度评价 |
4.5.2 特征选取方案评价 |
4.5.3 模型泛化性能评价 |
4.5.4 模型对比 |
4.5.5 模型适用范围与应用实例 |
4.5.6 讨论 |
4.6 光照预测模型在虚拟剪枝上的应用 |
4.6.1 苹果树冠层内光照分布分析 |
4.6.2 苹果树枝条修剪建议实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苹果树芽期至采收期生长过程模拟 |
5.1 数据准备 |
5.2 苹果树生长理论建模 |
5.2.1 苹果树生长过程分析 |
5.2.2 苹果树形态描述 |
5.2.3 苹果树枝条拓扑结构描述 |
5.3 基于虚拟器官的果树生长模拟 |
5.3.1 枝条生长模拟 |
5.3.2 枝条生长的数学模型 |
5.3.3 基于点云边界约束-可逆半马尔可夫链的枝条生长模型 |
5.3.4 基于异速生长模型的叶片生长模拟 |
5.3.5 花期模拟 |
5.3.6 果实膨大过程模拟 |
5.4 生长过程优化 |
5.4.1 悬臂梁力学模型 |
5.4.2 基于枝条骨架位移的坠枝模拟 |
5.5 苹果树生长过程可视化模拟与精度评价 |
5.5.1 可视化模拟 |
5.5.2 精度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矿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及区划 |
3.1 主要植被类型及生态意义 |
3.2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 |
3.3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区划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
4.1 植被指数的遥感数据 |
4.2 植被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
4.3 植被发育变化趋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植被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的定量分析 |
5.1 矿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分布特征 |
5.2 植被发育的遥感指数分析 |
5.3 EVI与地下水埋深相互关系分析 |
5.4 矿区地下水埋深影响植被生长发育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煤炭开采影响研究 |
6.1 金鸡滩井田地质概况 |
6.2 煤炭开采对顶板覆岩结构的影响 |
6.3 采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动态监测 |
6.4 采动引起的地下水埋深变化数值模拟 |
6.5 地表生态地质环境对煤炭开采响应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
1.4.1 本文的切入点 |
1.4.2 本文的框架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 |
1.5.3 未来的展望 |
1.6 本章小结 |
1.7 本章参考文献 |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
2.3 本章小结 |
2.4 本章参考文献 |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2.1 染料的制作 |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5.4 本章参考文献 |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植物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模型改进及可视化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光照影响圈的构建 |
1.1 传统FON模型 |
1.2 对FON模型在形状上的改进 |
1.3 对FON模型从阴影深浅程度上的改进 |
1.3.1 纬度因素对光照度的影响 |
1.3.2 遮光率因子对光照度的影响 |
2 植物生长模型 |
2.1 不同光照资源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模型 |
2.2 考虑植物对光照敏感特性的植物生长模型 |
3 共享光照资源环境下植物生长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4 植物间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可视化模拟结果 |
4.1 不同纬度地区的植物生长情况 |
4.2 中纬度地区植物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情况 |
4.3 对光具有不同敏感程度的植物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情况 |
5 结论与讨论 |
四、植物生长模拟计算机系统应用试验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长江河口湿地主要植被光学特征复杂性研究[D]. 陶柱.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D]. 向卫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不同下垫面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运移模拟与响应规律研究[D]. 岳小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采用生物炭改良填料的生物滞留池应用研究[D]. 饶凯. 西南大学, 2020(01)
- [5]商合杭高铁施工对太湖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的影响研究[D]. 杨雪.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2)
- [6]基于点云的苹果树冠层光照分布与生长过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D]. 师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7]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D]. 杨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8]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9]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10]植物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模型改进及可视化仿真[J]. 董天阳,张萃,范菁,陈巧红.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