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菌科技的发展与纳米复合薄膜抗菌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仁访[1](2021)在《聚吡咯/蛋白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聚合物与生物质结合形成杂化物或偶联物是有机/有机系统的创新,在传感器、医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前景。聚吡咯因具有较高的电导率、环境稳定性好、易于合成、高热稳定性和无毒性等特点,在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聚吡咯薄膜因缺乏粘附性且脆性大很难将其应用到柔性电子传感器件上。同时,聚吡咯沉淀不太稳定的粘附性阻碍其被更好地利用起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将具有类淀粉样组装结构的蛋白质聚集体与聚吡咯进行复合,利用溶菌酶淀粉样转变形成的蛋白质膜和相转变沉淀与聚吡咯进行杂化形成功能性复合材料。本研究工作包括如下两个部分:(1)建立了导电聚吡咯二维纳米膜在溶菌酶纳米层上的组装与集成路线本研究是在气-液界面上制备了溶菌酶与聚吡咯杂化的均匀二维纳米复合膜。以溶菌酶为生物粘附模板,将聚吡咯导电层组装到溶菌酶膜上,形成兼具导电性和生物粘附性的复合型功能膜。通过对其进行电导率、图案化和抗菌等性能检测,研究复合膜的功能和潜在应用。该复合膜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形成100 μm、50 μm和5 μm的条形、圆形和正方形的微图案,并且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由于其显着的导电性,基于复合膜的柔性电子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检测到微小的动作变化,如手指的弯曲、脉搏跳动等人体生理活动,是将动作信号转换成可视的电信号。该方法不仅为有机/有机体系中功能柔性纳米膜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而且未来有望将其应用到智能包装和印刷电子器件领域中。(2)提出了聚吡咯和溶菌酶通过联合组装过程制备功能性复合涂层的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一步共组装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简易共沉淀法。以溶菌酶相转变沉淀为模板在固-液界面与聚吡咯进行复合,形成一种功能性复合涂层。通过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测试仪器对杂化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涂层是由粒径均匀的纳米粒子紧密堆积而成,比纯聚吡咯沉淀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3M胶带剥离实验结果表明:涂布了纯聚吡咯沉淀的纱布和涂布了复合沉积涂层的纱布的失重率分别为17.53%和3.80%,可知复合沉积涂层具有更加良好的生物粘附性。此外,将复合材料直接涂布到纯白纱布基材的表面进行红外热成像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红外屏蔽性能。复合沉积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红外屏蔽性能,未来有望作为导电印刷填料和红外屏蔽材料进行使用,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林凤龙[2](2021)在《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塑料包装材料,广泛应用在食品包装、医药包装、日化包装、锂电池包装等领域。但是尼龙(PA6)薄膜的阻隔性能达不到高阻隔材料的水平,同时还具有尺寸稳定性差、不耐紫外老化、抗菌性能差、直线撕裂性能差等问题,使其在日常应用中往往受到限制。本论文采用同步拉伸工艺,以聚酮(PK)、氧化石墨烯(GO)、氧化铈(CeO2)、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和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为改性剂,制备出功能化的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改善了尼龙薄膜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也探讨了拉伸取向对尼龙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此本论文的工作能够为尼龙薄膜在绿色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从而保障包装产品的质量安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解决尼龙薄膜阻隔性能不足的缺陷,在尼龙基体中引入聚酮树脂,利用熔融共混并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了新型高阻隔性的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研究发现适量的PK即能够显着提升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韧性,以及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拉伸取向能够显着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结晶度,PA6晶体主要以α晶型存在。(2)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引入GO组分,并探讨了GO和拉伸取向对复合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可以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而拉伸取向具有诱导薄膜结晶作用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同时GO对PA6/PK复合材料具有促进结晶作用。(3)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不耐紫外老化的缺陷,在PA6/PK体系中引入氧化铈组分,进而采用同步拉伸工艺制备得到双向拉伸PA6/PK/CeO2复合薄膜。结果表明,经过表面修饰的氧化铈均匀地分散在PA6/PK复合体系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铈即可显着提高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同时氧化铈对PA6/PK复合体系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4)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抗菌性能不佳的缺陷,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粉体,并将其掺杂到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获得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复合薄膜。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粉体粒径,负载离子浓度对粉体抗菌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锌和铈抗菌离子存在的协同抗菌作用。(5)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直线撕裂性能不佳的问题,在PA6/PK体系中引入MXD6组分,通过熔融共混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直线撕裂性能的双向拉伸PA6/PK/MXD6复合薄膜,系统地研究了MXD6对复合薄膜直线撕裂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
都津铭[3](2021)在《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涂膜保鲜液的制备及其对带鱼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带鱼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最重要的鱼产品之一,目前应用的保鲜技术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冷冻保鲜为主,但冷冻耗能大且易破坏鱼的风味和蛋白质结构等,因此使用负载天然抗菌剂的可食性涂膜材料对带鱼进行保鲜处理来延长带鱼货架期更节能、高效的方法。丁香精油(Essential oil,EO)与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两种具有高效抗菌性和抗氧化性的天然抗菌剂,而纳米纤维素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无生物毒性、成膜性能良好的一维纳米材料,可以与抗菌保鲜剂进行复合,制备可食性涂层和抗菌薄膜。本文首先将精油和茶多酚这两种天然抗菌剂复合得到复合抗菌液,研究了两者的协同抑菌效果,并考察了协同作用最佳的复合抗菌液对鱼类特征腐败菌的抑菌作用、抑菌持久性及其抗氧化性能。在此基础上,选取具有最佳协同作用的复合抗菌液与纳米纤维素成膜,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季胺化纳米纤维素(Q-NFC)抗菌复合薄膜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能,并将不同质量浓度的Q-NFC复合抗菌保鲜液应用于带鱼保鲜进行贮藏试验,研究其对带鱼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菌液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4%,当EO与TP的质量比为2:1时,复合抗菌液(2E/T)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效果最强,协同系数分别为4.46和1.04。当复合抗菌液(2E/T)的总质量浓度为0.6%时,对鱼类特征腐败菌的抑制效果性价比最高。此质量浓度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时长分别为36 h、60 h、60 h和72 h。该复合抗菌液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2E/T-0.6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6.68%,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1.26%。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Q-NFC基抗菌薄膜表面比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T-NFC)基抗菌薄膜膜的表面更加平滑。且随着Q-NFC质量浓度的增加,复合抗菌膜的表面越来越致密,膜的厚度逐渐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增大,阻隔性能也逐渐增强,但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当0.3%的Q-NFC与0.6%的复合抗菌液复合成膜时,膜的拉伸强度为(100.05±1.01)MPa,断裂伸长率为(1.89±0.65)%。与T-NFC基抗菌薄膜相比,同质量浓度的Q-NFC基抗菌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低,但阻隔性能更好,0.3%的T-NFC抗菌薄膜(2E/T/T-NFC/SA)的氧气透过率为1.002 cm3·cm/m2·d,而0.3%的Q-NFC基抗菌薄膜(2E/T/0.3Q-NFC)的氧气透过率仅为0.708 cm3·cm/m2·d。加入复合抗菌液的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透光率显着下降。3、通过考察pH值、TVB-N值、菌落总数(APC)、TBA值、感官评分、白度值和持水力等理化指标,研究了Q-NFC基涂膜保鲜液对鲜带鱼段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Q-NFC复合抗菌液可以有效延缓带鱼的pH、TVB-N、APC、TBA值的上升,减缓感官评分、白度值和持水力的下降,且0.3%的Q-NFC基复合抗菌液的保鲜效果最佳,可以延长带鱼的货架期至8 d。根据带鱼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不同组别的带鱼货架期约为:0.1Q-NFC(9d)<2E/T-0.6(10 d)<2E/T/0.1Q-NFC(11 d)<2E/T/0.2Q-NFC(12 d)<2E/T/0.3Q-NFC(14 d)。
张晨宇[4](2021)在《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面对塑料包装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绿色活性包装材料极具发展前景,国内外对该类材料的研发工作已成热点,本课题针对生物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以成膜性能良好的海藻酸钠和明胶作为成膜基材,通过添加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水滑石和抗菌性能良好的纳米氧化锌,实现该复合材料预想的抗菌特性,在确定各成分的最优配比后通过流延工艺制备抗菌复合膜。将制备的抗菌复合膜应用于冷却肉保鲜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指标评估该抗菌复合膜对冷却肉货架期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海藻酸钠、明胶为成膜基材,添加增塑剂甘油、交联剂无水氯化钙,在亚克力玻璃板上流延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海藻酸钠含量、明胶含量、甘油含量、无水氯化钙含量、干燥温度等因素对复合膜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WVP)、水溶性以及透光率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得复合膜的最优制备工艺,即海藻酸钠与明胶的比例为3:1,甘油含量为25%(相对于海藻酸钠-明胶的质量分数),无水氯化钙含量为2%(相对于海藻酸钠-明胶的质量分数),干燥温度为60℃,此时复合膜的各项性能良好。(2)将无机抗菌剂纳米氧化锌与海藻酸钠-明胶共混制备海藻酸钠基纳米氧化锌抗菌复合膜,测定复合膜的各项性能,通过抑菌率试验探究复合膜的抗菌效果,使用FT-IR、SEM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借助DSC分析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之后可知,当纳米氧化锌的含量为4%时,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复合膜内部各成分之间结合紧密,热稳定性好。(3)将水滑石和纳米氧化锌结合生成增强抗菌结构与海藻酸钠-明胶共混制备海藻酸钠基LDH-Zn O抗菌复合膜,通过FT-IR、SEM、DSC对复合膜进行表征,采用抑菌率试验研究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利用接触角试验探究复合膜的表面性能。分析之后可知,当纳米氧化锌的含量为4%、水滑石的含量为10%时,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超过了99%,表现出强抗菌性;复合膜内部各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网络结构,热稳定性高;复合膜的表面性能提高,亲水性下降。(4)将没有添加抗菌剂的SA复合膜、添加10%水滑石-4%纳米氧化锌的抗菌复合膜和PE保鲜膜分别用于冷却肉的保鲜试验,通过对冷却肉的感官评价、色差、失重率、PH值、菌落总数、TVB-N含量等指标的分析,在试验周期内(约14天)对每种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抗菌复合膜对冷却肉的保鲜期限可以达到12~14天,SA膜对冷却肉的保鲜期限为6~8天,而PE膜对冷却肉的保鲜期限只有4~6天,即抗菌膜的保鲜效果最好,SA膜次之,PE膜最差,相较于PE膜,抗菌膜可将冷却肉的货架期延长6天左右。
陈歌[5](2021)在《丙硫菌唑微囊及生物可降解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硫菌唑是2004年上市的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性能,在全球杀菌剂市场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其在水溶液中见光易分解,且对施药人员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农药缓控释制剂可有效解决农药活性成分释放快、持效时间短、易光解、对人畜的刺激性及对施药人员的暴露量和健康风险等问题。目前国内外丙硫菌唑的剂型主要为悬浮剂、乳油和可分散油悬浮剂,农药缓控释制剂鲜有报道。本文以丙硫菌唑缓控释制剂的开发为主题进行展开,旨在为丙硫菌唑合理化使用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生物可降解聚羟基丁酸酯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制备工艺芯壁材质量比、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剪切速率对微囊性能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并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粒径D50为3.32μm,跨度为2.82,载药量为15.52%,包封率为80.24%的球形微囊。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其释放动力学符合Fick扩散规律,呈现先“突释”后“缓释”两个过程。与原药相比微囊在水溶液中的光稳定性增强,光解半衰期延长了一倍,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其对花生白绢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与原药相当。第二,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丁酸酯(PHB)与杀菌剂丙硫菌唑(PRO)共混配,采用培养皿浇铸法制备了不同载药量的PHB/PRO复合薄膜。通过SEM、FTIR、TGA、DSC、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等对复合薄膜的表面形态、形成机理、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及在缓冲介质中的释放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研究结果表明,PHB薄膜随着丙硫菌唑的加入,机械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在400~1000 nm范围内的透光率可达60~80%左右;热力学性能显示PHB薄膜中加入丙硫菌唑后其热分解性稳定性提高。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其释放动力学符合Fick扩散规律,呈现先“突释”后“缓释”两个过程。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盆栽实验表明,复合薄膜的载药量对控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及作物自身生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载药量复合薄膜性能的综合评价与测试,适合产业应用的最佳载药量为3.96%。第三,以三乙醇胺(TEA)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反应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并利用聚氨酯囊壁表面丰富的氨基基团,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与氨基寡糖素进行交联反应,制备聚氨酯交联氨基寡糖素丙硫菌唑微囊。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粒径为567.8nm,氨基寡糖素交联之后丙硫菌唑微囊粒径增大为1641.0 nm,包封率由77.04%增大到86.39%;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释放机制主要以非Fick扩散为主,以囊壁内有效成分由内到外的扩散和聚氨酯囊壁的溶蚀为主,交联之后微囊释放机制更加复杂,主要以囊壁的溶蚀为主;与微乳剂相比微囊在水溶液的光稳定性增强;菌丝生长试验表明其对花生白绢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与微乳剂相当,氨基寡糖素交联之后微囊对花生白绢病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微囊对小麦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抗干旱性能。将微囊悬浮剂与微囊粉末的形态及性能的差异进行对比与表征,其结果显示微囊粉末粒径均大于微囊悬浮剂,缓释性能也更加优异。综上所述,以聚羟基丁酸酯或合成聚氨酯为壁材进行丙硫菌唑微囊化、薄膜化的产业化生产应用,对提高药效、延长持效期进而减少农药使用量及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美林[6](2021)在《磁控溅射沉积法在纺织布料上制备金属色和结构色纳米薄膜以及相关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利用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氮化物、陶瓷材料等作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纺织布料表面沉积形成一定结构、组分、厚度和外观形态的单层或多层薄膜,制备了具有金属色或结构色外观效应的纺织品。讨论了相关生色机理;阐明了薄膜纳米结构、表面形貌、组成成分、晶体结构等与相关的光学性能及其它特性的关系;分析了薄膜吸收色、金属色或干涉结构色的形成机理和调控规律;研究了薄膜与基底结合牢度和色彩稳定性的问题;验证了在纺织布料表面形成结构色的理论模型。主要工作如下:第一,讨论了颜色的分类、结构色的生色机理和实现途经,以及颜色包括结构色的表征方法;对相关结构色纺织品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作了综述;分析了相关真空溅射沉积薄膜制备技术及它们的结构生色着色原理。针对利用真空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金属色或结构色纺织品的如生色机理、色彩调控、色彩稳定性等相关关键技术和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在聚丙烯(PP)无纺布基底上分别溅射沉积金属铜薄膜和不锈钢薄膜,讨论本底真空度、溅射工作气压、气体流量和溅射功率这四个参数对在纺织布料上沉积金属薄膜的影响,以优化溅射工艺。经分析,这四个因素对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按重要性排序是:溅射功率>气体流量>工作气压>本底真空度。较优的工艺参数是:本底真空度为5×10-3Pa、Ar气流量为35ml/min、溅射功率为100W、溅射工作气压为0.5Pa。另外,设计和改造了一个应用在溅射室内的样品夹持器和一个标准灯箱。第三,在PP无纺布基底上溅射沉积了单层铜及其氧化物薄膜,获得了具有金属色外观效应的纺织品,讨论了氧气流量变化对样品的颜色和相关特性的影响。镀膜样品的颜色受氧气流量变化影响,决定于薄膜元素组成及其相对含量。随氧气流量的增加,薄膜表面Cu含量下降并逐渐变为Cu2O和CuO。随着CuO含量的增加,K/S值下降,颜色变浅,颜色亮度提高。氧化铜薄膜在纤维表面覆盖良好,整体表现为非晶态结构。镀氧化铜膜样品的疏水性有所提高,但氧气流量的影响不大。紫外防护性能(UPF)总体随氧气流量的增加和膜厚的减小而降低。空白PP无纺布静电消除能力很弱;镀铜膜样品静电衰减很快;而镀氧化铜膜样品因单质Cu向Cu2O、CuO转变使静电现象越来越明显,静电消除能力下降,但比空白样品好。第四,在不同基底上溅射沉积TiO2和SiO2复合的多层薄膜,制备了具有结构色效应的丙纶无纺布基底[TiO2/SiO2]k(k=2、3、4、5)复合结构薄膜,以及分别以丙纶无纺布和涤纶机织布为基底的[SiO2/TiO2]3复合结构薄膜,讨论了层叠结构与循环周期对样品相关光学特性的影响。同为丙纶无纺布基底的[TiO2/SiO2]k复合结构薄膜与[SiO2/TiO2]k复合结构薄膜两者的理论模型是一致的,最强反射峰的位置和个数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同循环周期和相同基底的[SiO2/TiO2]k薄膜的反射率比[TiO2/SiO2]k薄膜的高,折射率较大的涤纶基底样品又比折射率较小的丙纶基底样品的反射率高。具有结构色效应样品获得了优异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第五,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将稀土 Nd掺杂在TiO2薄膜中,制备了多种Nd与TiO2复合的薄膜,讨论了 Nd和TiO2混合比例对抗菌性能和其它特性的影响。未镀膜的丙纶无纺布原样没有抗菌能力;单层TiO2薄膜的抗菌性比单层Nd薄膜的要好,而且TiO2薄膜沉积时间较长有利于提高其抗菌率;二层结构薄膜的抗菌率均比单层薄膜的高,表明TiO2与Nd的复合有利于提高抗菌性能;三层结构复合薄膜的抗菌性又比二层结构的好,证明TiO2与Nd的相对含量对抗菌性能有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沉积单层、二层还是三层的薄膜对原样颜色影响不大,基本不会改变原样的颜色。在不考虑膜厚情况下,TiO2薄膜掺杂Nd并不能大幅提高样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第六,在聚酯机织物基底上溅射沉积单层铜及其氧化物薄膜,获得了如黄铜色、金色、棕色、深红色、军绿色、深绿色等丰富的金属色外观效果,讨论了溅射电流对样品的颜色和相关特性的影响。镀膜样品的金属颜色为吸收色而非结构色,最终颜色主要由薄膜的成份、含量及结构决定,但受溅射电流的影响;通过调节溅射电流可获得不同的颜色,为简化沉积工艺提供了参考。溅射电流大小明显地影响样品的色相和亮度,溅射电流增大会增加膜的厚度,可见光的吸收增加,反射减少,颜色亮度降低。铜氧化物薄膜中存在C、O、N和Cu元素,表面成分主要由Cu2O和Cu(OH)2组成,两者的相对含量影响薄膜的色相;其中Cu(OH)2的含量占主导地位,随溅射电流的增加而略有增加。薄膜结晶度对亮度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晶粒尺寸约为80-101A。薄膜的光学带隙在1.8-2.2eV之间,对应的光吸收边在570-670nm附近。溅射电流的增加,薄膜厚度增大,薄膜的结晶度有所增加,光学带隙减小,吸收边出现红移。薄膜在纤维表面上覆盖良好,镀氧化物膜织物的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均等于或高于3级,表明薄膜与基底的结合牢度良好。通过镀氧化铜膜,大大提高了涤纶基底织物的疏水性和紫外线防护性能。镀有氧化铜膜织物的透气性与空白样品相比变化不大,镀膜不影响原织物的通透性。第七,在聚酯机织物基底上分别沉积单层氮化铜薄膜和单层氮化钛薄膜,制备了从淡灰色到淡黄色不等的金属色效应的纺织品,讨论了溅射电流变化对样品的颜色和相关特性的影响。所得颜色均为吸收色而非结构色,镀膜样品颜色色调和亮度均决定于薄膜的元素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晶态、表面形貌和溅射电流(或膜厚)的变化,调节溅射电流可获得不同的颜色。氮化铜薄膜包含单质Cu、Cu2O与Cu(OH)2,其中Cu(OH)2占主要比例,共同影响镀膜后织物的外观颜色;光学带隙为2.16eV,对应吸收边574nm。氮化钛薄膜颜色受组分TiO2和TiON两者相对含量的影响,其中TiO2占比较大,光学带隙为2.35eV,对应吸收边528nm。随着溅射电流的增大,两系列样品的膜厚增加,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加,反射率下降,颜色亮度下降;光学带隙减小,吸收边出现红移。两系列薄膜多为非晶态,溅射电流的变化对薄膜结晶度、晶粒尺寸的影响不大,因而薄膜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对颜色的影响不明显。镀氮化铜样品的紫外线防护性能显着提高,UPF随着溅射电流的增加而迅速增大,UPF平均值为234.1;而镀氮化钛样品的紫外线防护性能比空白样品有所提高,UPF平均值为106.4。镀氮化铜膜样品静电现象比空白样品严重,而镀氮化钛膜样品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溅射镀膜制备金属色或结构色纺织品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同时,镀膜可提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性能、拒水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等,薄膜与基底结合的牢度良好,原布料的透气性基本不变。本文的工作为金属色、结构色纺织品和功能性纺织品的产业化提供了参考。
李飞[7](2021)在《气-液界面法快速制备超薄丝素蛋白膜及其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素蛋白是蚕丝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物理机械性能,成为开发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光电材料等的重要原料。丝素蛋白可制备成微球、纤维、薄膜、海绵和水凝胶等多维度生物材料,可应用于组织工程、创伤敷料、生物活性界面和透明导电基材等诸多领域。其中,丝素蛋白膜得到广泛研究。传统制备丝素蛋白膜的方法,通常以固体为模具,经流延或干燥成膜,得到的丝素膜往往脆性大、厚度难控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以(NH4)2SO4溶液和PEG 200溶液为模具,在气-液界面上制备出丝素蛋白薄膜。该方法具有成膜速度快,蛋白膜厚度可控,并且通过调整亚相溶液可实现有孔和无孔结构。这种快速界面成膜法为丝素蛋白膜的规模化制备创造了条件,结构与性能的多样性也为丝素蛋白膜的多功能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丝素蛋白膜气-液界面制备法及其机理初探采用甲醇-溴化锂溶解脱胶丝素,获得淡黄色凝胶状丝素蛋白,初始浓度为30%,保留丝素蛋白的原纤结构,尺寸在330nm左右。将溶解丝素蛋白用水稀释到25wt%,在不同浓度PEG200和纯水表面滴加成膜,成膜结果表明,丝素蛋白在纯水表面无法成膜,随着PEG 200浓度下降,薄膜固化时间逐渐延长,扩散面积逐渐增大。另外,将25wt%丝素蛋白和20wt%明胶按照不同质量比混合,在95%PEG 200表面滴加成膜,以30%(NH4)2SO4为对照组,纯明胶无法在界面成膜,少量明胶的加入不影响溶液界面成膜,并且固化时间均在1min,而纯丝素蛋白溶液在(NH4)2SO4表面固化成膜时间则需要35min。丝素蛋白成膜过程可以分为溶液扩散、蛋白质自组装和薄膜固化三个阶段。在扩散阶段,以亚相和丝素溶液之间的表面张力差为驱动力,丝素溶液在气-液界面迅速扩散。丝素蛋白溶液在PEG 200表面能够10s内完成扩散,在(NH4)2SO4表面1s内完成扩散。在自组装阶段,亚相引起丝素蛋白的相分离与相转变,形成蛋白质低聚体。在固化阶段,丝素蛋白持续形成不溶性的β-sheet结晶结构,最终形成固态薄膜。(2)丝素蛋白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界面成膜法制备的丝素蛋白膜具有超薄、透明、柔韧的特性。以PEG 200为亚相,研究了不同混比的丝素蛋白/明胶溶液成膜的结构性能。纯丝素蛋白膜(PSF100)表面光滑致密无孔,厚度随PEG 200浓度下降逐渐下降,可降至600nm左右。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薄膜中丝素分子silk I和silk II结构共存,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种结构。而在亚相为30%(NH4)2SO4溶液表面制备的丝素膜(NSF100)呈现多孔结构,平均孔径315nm,孔隙率为15.42%,这是由丝素溶液快速扩散以及其中小分子溶剂挥发导致分相行为造成的。两种丝素膜均有良好的亲水性,PSF100的水接触角在50°左右,NSF100的水接触角在40°左右,NSF100相对更好的亲水性得益于其多孔结构。两种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PSF100的透光性达93%以上,NSF100则差一些(<85%)。这与两种膜的微观结构有关。在PEG 200表面扩散(PSF100),丝素分子受表面张力作用能有序排列,形成晶界更小的β-sheet结构,不影响光线传输;而在(NH4)2SO4溶液表面扩散,丝素分子剧烈变性,疏水基团外露,并通过疏水作用形成体积更大的寡聚体,阻碍了光的传输。丝素膜的机械性能良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30 MPa和20%以上。体外降解测试表明,丝素膜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3)多功能丝素蛋白薄膜的制备研究从丝素膜的应用领域出发,设计制作了抗菌丝素膜和导电丝素膜。抗菌丝素膜利用了有孔丝素膜和无孔丝素膜的特点,以这两种丝素膜夹心一层壳聚糖季铵盐膜,形成―三明治‖结构的抗菌复合膜。抗菌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存活率为97.8%,细胞毒性为0级,符合一般创伤辅料材料要求。抗菌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性,抑菌率分别为91.1%和94.3%。导电丝素膜是在纯丝素膜表面沉积一层单质铜。测试表明,导电膜在伸直、弯曲和扭曲状态下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导电膜还具有良好的传感性,对于各种应变响应,包括手指弯曲、手腕弯曲、膝盖弯曲、手指按压、气球按压和声带振动测试等,都能灵敏地形成稳定周期性电信号。这些功能性应用研究表明,制备的丝素膜可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如创伤敷料、术后防粘连膜,以及柔性生物电极、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综上所述,以丝素蛋白为原料,通过气-液界面法快速制备丝素蛋白膜,方法简单高效。通过调整亚相溶液,可对丝素膜的结构进行调控,获得无孔和微孔两种结构,可用于开发多功能性丝素复合膜,有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柔性电子器件领域。
崔芮[8](2021)在《肉桂醛可生物降解抗菌活性包装膜的性能及其释放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更安全的、更高品质的食品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传统的石油基塑料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开发一种控释型活性食品包装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壳聚糖和海藻酸钠)、肉桂醛以及纳米控释材料(碳纳米管、纳米蒙脱土和埃洛石纳米管)作为原料制备出具有控释作用的可生物降解抗菌活性包装膜。研究控释纳米材料的添加对食品包装膜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在释放实验中纳米控释材料的作用;并且测定此种控释型食品包装的抑菌活性。(1)通过碳纳米管负载肉桂醛,然后加入到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中制备聚乳酸基控释抗菌复合膜。研究聚乳酸/碳纳米管/肉桂醛复合膜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并探究了肉桂醛在复合薄膜中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肉桂醛经过碳纳米管负载后添加到聚乳酸基质中,对复合膜的阻隔性能无显着影响,但是会显着提高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和断裂伸长率,降低了薄膜的玻璃转化温度。聚乳酸/肉桂醛薄膜在碳纳米管的控释作用下可延长释放7天,并且可延长复合薄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长达7天。(2)通过盐酸对纳米蒙脱土进行酸化改性,然后用酸化改性的蒙脱土对肉桂醛进行负载得到负载肉桂醛的纳米蒙脱土,最后将负载肉桂醛的纳米粒子作为填料,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控释型抗菌复合膜。研究负载肉桂醛的纳米蒙脱土对复合膜的理化性质和抗菌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在脂肪类食品模拟物中,复合膜中肉桂醛的释放行为。通过对纳米粒子的表征,表明蒙脱土成功被酸化,肉桂醛成功加载到酸化蒙脱土上。复合膜中由于负载肉桂醛的纳米蒙脱土与基质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分布均匀,这提高了复合膜的水蒸气阻隔能力、刚性以及延伸性。而且显着改善了复合膜的抗紫外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合膜的不透明度。通过以纳米蒙脱土负载的方式制备的壳聚糖/纳米蒙脱土/肉桂醛复合膜,与壳聚糖/肉桂醛复合膜相比,其释放时间延长了72 h,并且其对两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显着的抑菌活性。(3)通过对埃洛石纳米管的蚀刻,然后将蚀刻的埃洛石纳米管作为肉桂醛的载体制备出加载肉桂醛的纳米粒子,以海藻酸钠为基质开发出控释型抗菌复合膜。系统评价了负载肉桂醛的纳米粒子对复合膜的物理功能特性和抗菌活性的影响,并且还定量了肉桂醛在薄膜中的释放。通过对纳米粒子的表征,表明埃洛石纳米管被成功蚀刻,且其已成功负载肉桂醛。负载肉桂醛的纳米粒子的掺入使得复合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拉伸强度提升,同时也可大大降低紫外线的负面影响。通过脂肪类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实验,证实了海藻酸钠/肉桂醛薄膜由于蚀刻埃洛石纳米管的控释作用,延长了肉桂醛的释放,比海藻酸钠/肉桂醛薄膜延长了144 h,并经过抑菌实验也验证了其显着的抑菌活性。
刘子骁[9](2021)在《钛表面氧化锌基纳米棒阵列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以及交通事故等意外创伤的频发,硬植入体需求量日益增大。医用钛及其合金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骨植入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医用钛及钛合金不具备抗菌性能,导致术后常发生细菌感染。临床通常采用注射或者口服抗生素的疗法治疗种植体相关细菌感染,但是抗生素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且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出现。因此,需对医用钛表面改性,赋予其抗菌性能。氧化锌(ZnO)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广谱抗菌剂,且不会导致细菌耐药,但其也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阻碍其临床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溶胶-凝胶法与水热法在钛表面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并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在其表面沉积二氧化钛(Ti O2),构建了ZnO/Ti O2复合薄膜。此外,以氧化锌纳米棒阵列为模板,采用离子交换法构建了硫化银和硫化锌纳米棒(Zn S/Ag2S)异质结薄膜。研究了异质结薄膜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以及相关作用机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溶胶-凝胶法与水热法在医用钛表面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随后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在ZnO纳米棒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Ti O2薄膜,研究Ti O2薄膜厚度对ZnO纳米棒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O纳米棒为六方晶相,沿着c轴方向生长,且生长取向良好。原子层沉积的Ti O2薄膜为无定形,ZnO/Ti O2复合薄膜仍保持纳米棒阵列结构。ZnO纳米棒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但Zn2+的大量释放导致其生物相容性差。沉积Ti O2薄膜后,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有所下降,Ti O2薄膜越厚,Zn2+释放速率越慢,抗菌性能相应越弱,但其生物相容性越好。2、采用连续离子交换法以ZnO纳米棒阵列为模板,构建了硫化锌和硫化银(Zn S/Ag2S)纳米棒异质结结构。与ZnO纳米棒阵列相比,Zn S/Ag2S纳米棒阵列的生物相容性较好。Zn S/Ag2S纳米棒阵列光响应能力增加,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促进活性氧的释放,实现快速高效杀菌,且抗菌性能与Ag2S含量呈正相关。在可见光光照下,在20 min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率都接近100%。此外,与ZnO纳米棒阵列相比,Zn S/Ag2S纳米棒阵列的生物相容性明显较好。
王鑫[10](2021)在《生姜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冷鲜牛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学位论文以铜陵白姜为原料,优化了生姜精油(Ginger Essential Oil,GEO)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获得了提取率高、品质好的GEO;探究了GEO广谱的抑菌活性以及可能的抑菌机理;此外,制备了富含GEO的复合薄膜,并通过对冷鲜牛肉的保鲜试验研究了复合薄膜的保鲜效果。论文结果可以为植物精油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明确了超临界CO2提取GEO的最佳工艺条件和GEO的主要活性成分。采用经过一系列前处理的白姜姜粉为原料,以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GEO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42°C,提取压力为312bar,CO2流量为1.6 L/min,提取时间为36 min,在此条件下GEO的提取率为4.543%。GC-MS分析鉴定表明,GEO的主要成分为姜烯、α-姜黄烯、姜酮,含量分别为:37.549%、10.221%、6.591%。其次,探究了GEO广谱的抑菌活性和可能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16 mg/m L浓度的GEO对四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最大,分别为2 mg/m L和4 mg/m L。以MIC和MBC的GEO处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其膜电位降低、菌体蛋白浓度和核酸含量均下降。q PCR结果表明,与细胞膜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青霉素结合蛋白、葡萄糖胺还原酶)、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腺苷三磷酸酶、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与TCA循环通路相关的下游基因(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转移酶、二氢酯酰胺脱氢酶)、以及与DNA代谢相关的基因(DNA修复蛋白、DNA聚合酶)表达量均显着下调;而一些编码热激蛋白的基因(伴侣蛋白酶、热激蛋白)和TCA循环相关的上游基因(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合成酶)表达量均显着上调,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佐证了GEO的抑菌机理。最后,制备并表征了含不同比例GEO、壳聚糖(Chitosan,Ch)、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的复合薄膜,评价了复合薄膜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各成分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强相互作用;GEO的渗入,减少了薄膜的抗张力,增加了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薄膜中有效成分酚类的迁移开始呈指数增长,48 h左右达到平衡。复合薄膜在保鲜的过程中,Ch+0.5%GEO组和Ch+MMT+0.5%GEO组均有效延缓了冷鲜牛肉p H值、色调角值和水分含量值的上升,同时减缓了冷鲜牛肉的脂肪氧化和表面微生物的滋生,保持了冷鲜牛肉的品质,延长了货架期。
二、抗菌科技的发展与纳米复合薄膜抗菌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菌科技的发展与纳米复合薄膜抗菌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吡咯/蛋白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导电聚合物 |
1.2.1 导电聚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聚吡咯材料 |
1.3 淀粉样蛋白质 |
1.3.1 淀粉样蛋白质的主要合成原料 |
1.3.2 淀粉样蛋白质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
1.3.3 淀粉样蛋白质的界面粘附 |
1.4 柔性电子传感器与智能包装 |
1.4.1 柔性电子传感器 |
1.4.2 基于柔性电子传感器的智能包装 |
1.4.3 柔性电子传感器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案 |
2 导电聚吡咯二维纳米膜在溶菌酶纳米层上的组装与集成 |
2.1 实验原材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淀粉样蛋白质薄膜的制备 |
2.2.2 聚吡咯/蛋白质复合膜的制备 |
2.2.3 柔性电子传感器的制备 |
2.2.4 复合膜的图案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合膜形成的最佳实验配方及参数 |
2.3.2 复合膜的基本表征 |
2.3.3 复合膜的激光共聚焦及光谱测试分析 |
2.3.4 基于复合膜的柔性电子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2.3.5 复合膜的图案化测试分析 |
2.3.6 复合膜的抗菌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聚吡咯和溶菌酶通过联合组装过程制备功能性复合涂层 |
3.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1.1 实验试剂 |
3.1.2 主要实验设备 |
3.2 实验部分 |
3.2.1 相转变溶菌酶沉淀的制备 |
3.2.2 聚吡咯/相转变沉淀复合沉积涂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沉积涂层的导电性能测试 |
3.3.2 复合沉积涂层的光谱学测试分析 |
3.3.3 复合沉积涂层的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测试分析 |
3.3.4 复合沉积涂层的透射电镜测试分析 |
3.3.5 复合沉积涂层的红外屏蔽性能测试 |
3.3.6 复合沉积涂层的粘附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尼龙6 的结构与性能 |
1.3 尼龙6 改性研究进展 |
1.3.1 PA6/纳米粘土复合材料 |
1.3.2 PA6/石墨烯复合材料 |
1.3.3 其他PA6 纳米复合材料 |
1.3.4 尼龙/聚合物合金 |
1.4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研究进展 |
1.4.1 不同的双向拉伸工艺 |
1.4.2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进展 |
1.5 聚酮(PK) |
1.5.1 聚酮的结构 |
1.5.2 聚酮的物理性质 |
1.5.3 尼龙/聚酮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稀土化合物 |
1.7 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第二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2.1 前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双向拉伸尼龙/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4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6 与PK相容性分析 |
2.3.2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
2.3.3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2.3.5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 |
2.3.7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2.3.8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3.1 前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氧化石墨烯尼龙母粒(PA-GOMB)的制备 |
3.2.4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2D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DMA分析 |
3.3.3 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
3.3.4 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3.3.5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形貌观察 |
3.3.6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 |
3.3.7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机械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4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氧化铈的结构表征 |
4.3.2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4.3.3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
4.3.4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
4.3.5 双向拉伸PA6/PK/CeO2 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4.3.6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 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验原料 |
5.2.2 试验仪器 |
5.2.3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Zn-Ce@SiO_2)的制备 |
5.2.4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5.2.5 测试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
5.3.2 制备条件对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形貌粒径的影响 |
5.3.3 抗菌离子的负载率测试 |
5.3.4 抗菌性能测试 |
5.3.5 BO-PA/PK/Zn-Ce@SiO_2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5.3.6 BO-PA/PK/Zn-Ce@SiO_2 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MXD6 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6.1 前言 |
6.2 试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材料 |
6.2.2 仪器及设备 |
6.2.3 制备与表征 |
6.3 结果分析 |
6.3.1 DSC分析 |
6.3.2 DMA分析 |
6.3.3 2D广角X射线衍射图 |
6.3.4 直线撕裂性能 |
6.3.5 力学性能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涂膜保鲜液的制备及其对带鱼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鱼类保鲜技术 |
1.2.1 鱼类的腐败变质 |
1.2.1.1 微生物腐败 |
1.2.1.2 氧化变质 |
1.2.2 鱼类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1 控温保鲜 |
1.2.2.2 气调保鲜 |
1.2.2.3 抗菌保鲜 |
1.3 天然抗菌剂 |
1.3.1 丁香精油 |
1.3.1.1 丁香精油概述 |
1.3.1.2 丁香精油在鱼类抗菌保鲜的研究现状 |
1.3.2 茶多酚 |
1.3.2.1 茶多酚概述 |
1.3.2.2 茶多酚在鱼类抗菌保鲜的研究现状 |
1.4 纳米纤维素 |
1.4.1 纳米纤维素概述 |
1.4.1.1 纳米纤维素的理化性质 |
1.4.1.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1.4.1.3 纳米纤维素的表面改性 |
1.4.2 纳米纤维素在抗菌保鲜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丁香精油与茶多酚复合抗菌液对抑菌活性的协同作用及其抗氧化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复合抗菌液的制备 |
2.3.2 菌悬液的配制 |
2.3.3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2.3.4 协同效应实验 |
2.3.5 抑菌圈试验 |
2.3.6 探究最佳复配抗菌剂的抑菌持久性 |
2.3.7 抗氧化性试验 |
2.3.7.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3.7.2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3.8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
2.4.2 精油与茶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作用 |
2.4.3 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抗菌剂对鱼类特征腐败菌的抑菌效果 |
2.4.4 复合抗菌液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持久性结果 |
2.4.5 抗氧化性试验结果 |
2.4.5.1 2E/T-0.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2.4.5.2 2E/T-0.6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制备 |
3.3.2 表征方法 |
3.3.2.1 形貌分析 |
3.3.2.2 膜的厚度 |
3.3.2.3 力学性能分析 |
3.3.2.4 阻隔性能分析 |
3.3.2.5 光学透射率分析 |
3.3.2.6 抗菌性能分析 |
3.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形貌 |
3.4.2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厚度 |
3.4.3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3.4.4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 |
3.4.5 纳米纤维素抗菌复合薄膜的光学透过率 |
3.4.6 抗菌性能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Q-NFC基抗菌涂膜保鲜液对冷藏带鱼的冷藏保鲜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带鱼的保鲜处理 |
4.3.2 pH值的测定 |
4.3.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 |
4.3.4 菌落总数变化(APC)的测定 |
4.3.5 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测定 |
4.3.6 感官评价 |
4.3.7 色泽的测定 |
4.3.8 持水力的测定 |
4.3.9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鲜带鱼pH值的变化 |
4.4.2 鲜带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变化 |
4.4.3 鲜带鱼菌落总数(APC)的变化 |
4.4.4 鲜带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变化 |
4.4.5 鲜带鱼的感官评价 |
4.4.6 鲜带鱼色泽的变化 |
4.4.7 鲜带鱼持水力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包装概述 |
1.2.1 抗菌包装简介 |
1.2.2 抗菌剂 |
1.2.3 抗菌包装研究进展 |
1.3 海藻酸钠概述 |
1.3.1 海藻酸钠简介 |
1.3.2 海藻酸钠研究进展 |
1.4 明胶概述 |
1.4.1 明胶简介 |
1.4.2 明胶研究进展 |
1.5 纳米氧化锌概述 |
1.5.1 纳米氧化锌简介 |
1.5.2 纳米氧化锌研究进展 |
1.6 水滑石概述 |
1.6.1 水滑石简介 |
1.6.2 水滑石研究进展 |
1.7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8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8.1 课题研究意义 |
1.8.2 课题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制备与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制备 |
2.3.2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单因素试验 |
2.3.3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正交试验 |
2.3.4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厚度测试 |
2.3.5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
2.3.6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水溶性测试 |
2.3.7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2.3.8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透光率测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海藻酸钠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2.4.2 明胶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2.4.3 甘油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2.4.4 无水氯化钙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2.4.5 干燥温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2.4.6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藻酸钠基纳米氧化锌抗菌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海藻酸钠基纳米氧化锌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
3.3.2 纳米氧化锌含量的确定 |
3.3.3 复合膜的厚度测定 |
3.3.4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
3.3.5 复合膜的水溶性测定 |
3.3.6 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
3.3.7 复合膜的透光率测定 |
3.3.8 复合膜的抑菌率试验 |
3.3.9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测定 |
3.3.10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试验 |
3.3.11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表征试验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纳米氧化锌含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2 纳米氧化锌含量对复合膜WVP、水溶性、透光率的影响 |
3.4.3 复合膜的抑菌率试验分析 |
3.4.4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5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6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
4.3.2 水滑石含量的确定 |
4.3.3 复合膜的厚度测定 |
4.3.4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
4.3.5 复合膜的水溶性测定 |
4.3.6 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
4.3.7 复合膜的透光率测定 |
4.3.8 复合膜的抑菌率试验 |
4.3.9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10 复合膜的接触角试验 |
4.3.11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试验 |
4.3.12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表征试验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水滑石含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4.4.2 水滑石含量对复合膜WVP、水溶性、透光率的影响 |
4.4.3 复合膜抑菌率试验分析 |
4.4.4 复合膜热稳定性分析 |
4.4.5 复合膜接触角试验分析 |
4.4.6 复合膜红外光谱分析 |
4.4.7 复合膜微观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包装冷却肉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
5.3.2 试验预处理 |
5.3.3 冷却肉感官评价方法 |
5.3.4 冷却肉色差测定 |
5.3.5 冷却肉失重率测定 |
5.3.6 冷却肉PH值测定 |
5.3.7 冷却肉菌落总数测定 |
5.3.8 冷却肉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感官评价分析 |
5.4.2 色差分析 |
5.4.3 失重率分析 |
5.4.4 PH值分析 |
5.4.5 菌落总数分析 |
5.4.6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丙硫菌唑微囊及生物可降解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丙硫菌唑概述 |
1.1.1 丙硫菌唑的理化性质 |
1.1.2 丙硫菌唑的生物活性 |
1.1.3 丙硫菌唑的毒性 |
1.1.4 丙硫菌唑的国内外登记及使用情况 |
1.2 农药缓控释放技术及应用 |
1.2.1 农药缓控释放技术 |
1.2.2 农药缓控释制剂常用到的载体材料 |
1.2.3 缓控释制剂的释放机制 |
1.2.4 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农药载体的应用 |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3.1 论文的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性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操作 |
2.2.1 丙硫菌唑微囊的制备 |
2.2.2 丙硫菌唑微囊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2.2.3 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研究 |
2.2.4 单因素实验设计 |
2.2.5 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配方 |
2.2.6 微囊缓释性能的研究 |
2.2.7 微囊水中光解研究 |
2.2.8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1.1 PVA质量分数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1.2 芯壁质量比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1.3 油水体积比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1.4 剪切速率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2 正交试验结果 |
2.3.3 微囊形貌观察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动力学研究 |
2.3.6 水中的光解 |
2.3.7 室内毒力测定 |
2.4 讨论 |
2.4.1 制备工艺的筛选 |
2.4.2 微囊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可降解聚羟基丁酸酯/丙硫菌唑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 实验操作 |
3.2.1 聚羟基丁酸酯/丙硫菌唑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 |
3.2.2 复合抗菌薄膜(PRO/PHB)实际含药量的测定 |
3.2.3 复合抗菌薄膜的性能表征 |
3.2.4 复合抗菌薄膜的透光率及透明度 |
3.2.5 复合抗菌薄膜的水溶性实验及薄膜在水中及土壤中降解后形态观察 |
3.2.6 不同pH环境下复合薄膜的释放性能及释放动力学 |
3.2.7 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及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薄膜的载药量及性能的表征 |
3.3.2 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及水中的降解性能 |
3.3.3 复合抗菌薄膜的水溶性试验及薄膜在水中及土壤中降解后形态观察 |
3.3.4 不同pH下的薄膜释放及释放动力学 |
3.3.5 抗菌活性及盆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氨基寡糖素交联微囊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实验操作 |
4.2.1 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的制备 |
4.2.2 聚氨酯壁材交联氨基寡糖素丙硫菌唑微囊的制备 |
4.2.3 微囊及微囊悬浮剂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4.2.4 微囊性能表征 |
4.2.5 不同微囊在不同pH缓冲介质中的释放性能 |
4.2.6 不同微囊悬浮剂在水中的光解性能 |
4.2.7 微囊生物活性的测定 |
4.2.8 不同微囊对小麦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
4.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囊性能表征 |
4.3.2 不同微囊在不同pH缓冲介质中的释放性能 |
4.3.3 微囊及氨基寡糖素交联之后微囊悬浮剂紫外光降解的情况 |
4.3.4 生物杀菌活性的测定 |
4.3.5 不同微囊对小麦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性能研究 |
5.2 生物可降解聚羟基丁酸酯/丙硫菌唑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3 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氨基寡糖素交联微囊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5.4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磁控溅射沉积法在纺织布料上制备金属色和结构色纳米薄膜以及相关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颜色与结构色 |
1.2.1 光波与颜色 |
1.2.2 色素色与结构色 |
1.2.3 结构色生色机理 |
1.2.4 颜色(色彩)的测量与表征 |
1.3 国内外结构色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3.1 溅射薄膜干涉结构色的研究情况 |
1.3.2 光子晶体结构色的研究 |
1.3.3 压印光刻等微纳米结构制备结构色的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6 课题技术路线和章节结构 |
第二章 磁控溅射的工艺优化及设备改造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单因素系列实验 |
2.2.3 正交系列实验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溅射工艺对薄膜速率的影响 |
2.3.2 溅射工艺对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3 镀膜后样品的物性 |
2.4 设备改造 |
2.4.1 样品夹持器改造 |
2.4.2 标准光源拍照灯箱改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P无纺布基Cu/CuO薄膜的制备及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材料与薄膜制备 |
3.2.2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薄膜颜色及表面形貌 |
3.3.2 薄膜氧化问题 |
3.3.3 薄膜组分及结晶情况 |
3.3.4 紫外线防护性能及拒水性能 |
3.3.5 静电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iO_2的多层结构薄膜的制备及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TiO_2与SiO_2复合的多层薄膜的制备 |
4.2.3 丙纶无纺布基TiO_2掺杂Nd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O_2与SiO_2复合的多层薄膜 |
4.3.2 丙纶无纺布基TiO_2掺杂Nd复合薄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T机织物基Cu/CuO薄膜的制备及特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与薄膜制备 |
5.2.2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颜色表征及薄膜厚度对颜色的影响 |
5.3.2 薄膜表面结构与形貌 |
5.3.3 薄膜组分、晶体结构及对颜色的影响 |
5.3.4 光学带隙和吸收边 |
5.3.5 色牢度、拒水性能、紫外线防护性能和透气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ET织物基CuN和TiN薄膜的制备及特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材料与薄膜制备 |
6.2.2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颜色表征、表面形貌及光学特性 |
6.3.2 薄膜组分、晶体结构及对颜色的影响 |
6.3.3 光学带隙和吸收边 |
6.3.4 紫外线防护性能与透气性 |
6.3.5 静电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课题成果 |
致谢 |
(7)气-液界面法快速制备超薄丝素蛋白膜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丝素蛋白 |
1.1.1 丝素蛋白组成与结构 |
1.1.2 丝素蛋白的溶解与结构 |
1.1.3 纳米丝素蛋白再生材料 |
1.2 丝素蛋白成膜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溶液浇注法 |
1.2.2 静电纺丝法 |
1.2.3 冷冻干燥法 |
1.2.4 真空过滤法 |
1.2.5 层层自组装法 |
1.2.6 界面法 |
1.3 丝素蛋白膜改性技术 |
1.3.1 化学改性 |
1.3.2 物理改性 |
1.4 丝素蛋白膜的应用研究 |
1.4.1 丝素蛋白膜在医用材料的应用 |
1.4.2 丝素蛋白膜在光电材料的应用 |
1.4.3 丝素蛋白膜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气-液界面丝素蛋白膜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丝素蛋白溶解 |
2.2.4 丝素/明胶混和溶液的制备 |
2.2.5 亚相的制备 |
2.2.6 丝素蛋白膜的制备 |
2.2.7 溶液表面张力测试 |
2.2.8 丝素蛋白溶液流变性能测试 |
2.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浓度PEG200 溶液对纯丝素蛋白气-液界面成膜的影响 |
2.3.2 不同浓度的丝素蛋白/明胶溶液对气-液界面成膜的影响 |
2.3.3 气-液界面成膜机理探究 |
2.3.4 气-液界面薄膜表面形貌差异机理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液界面丝素蛋白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气液界面丝素蛋白膜的制备 |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3.2.5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测试 |
3.2.6 X射线衍射测试 |
3.2.7 透光度测试 |
3.2.8 接触角测试 |
3.2.9 机械性能测试 |
3.2.10 热重(TG)分析测试 |
3.2.11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3.2.12 生物降解性测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亚相对纯丝素蛋白膜结构性能影响 |
3.3.2 丝素/明胶复合膜结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液界面丝素蛋白薄膜的多功能材料初探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三明治结构复合膜的制备 |
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4.2.5 接触角测试 |
4.2.6 复合膜的细胞活力测试 |
4.2.7 抗菌性能测试 |
4.2.8 铜-丝素导电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9 SEM-EDS测试 |
4.2.10 铜-丝素复合膜导电性能测试 |
4.2.11 铜-丝素复合膜导电稳定性测试 |
4.2.12 铜-丝素复合膜局部导电性测试 |
4.2.13 铜-丝素复合膜传感器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三明治结构复合膜的截面形貌分析 |
4.3.2 复合膜的细胞活力测试 |
4.3.3 复合膜抗菌性能测试 |
4.3.4 接触角测试 |
4.3.5 铜-丝素导电复合膜表面形貌分析及表面元素分析 |
4.3.6 铜-丝素导电复合膜导电连通性 |
4.3.7 铜-丝素导电复合膜的形变响应性 |
4.3.8 铜-丝素导电复合膜的导电稳定性 |
4.3.9 铜-丝素导电复合膜的局部导电性及应用 |
4.3.10 铜-丝素导电复合膜的柔性传感器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肉桂醛可生物降解抗菌活性包装膜的性能及其释放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2 聚乳酸的研究现状 |
1.1.3 壳聚糖的研究现状 |
1.1.4 海藻酸钠的研究现状 |
1.2 肉桂醛的特性及研究进展 |
1.2.1 肉桂醛的概述 |
1.2.2 肉桂醛的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3 纳米控缓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纳米材料的概述 |
1.3.2 纳米控释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
1.4 活性包装 |
1.4.1 活性包装的概述 |
1.4.2 活性包装控释技术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聚乳酸/碳纳米管/肉桂醛抗菌复合膜性能表征和释放规律的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2 扫面电子显微镜(SEM) |
2.2.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2.4 水蒸气透过率(WVP) |
2.2.5 机械性能 |
2.2.6 透光率和不透明度 |
2.2.7 PLA基抗菌复合膜中的CIN的释放研究 |
2.2.8 PLA基抗菌复合膜的体外抑菌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变化 |
2.3.2 复合膜的热性能分析 |
2.3.3 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2.3.4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2.3.5 复合膜的透光率和不透明度 |
2.3.6 复合膜中CIN的释放分析 |
2.3.7 复合膜的体外抑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纳米蒙脱土/肉桂醛抗菌复合膜性能表征和释放规律的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acid-MMT-CIN粒子的制备 |
3.2.2 复合薄膜的制备 |
3.2.3 纳米粒子的表征 |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5 水蒸气透过率(WVP) |
3.2.6 机械性能 |
3.2.7 透光率和不透明度 |
3.2.8 CS基抗菌复合膜中的CIN的释放研究 |
3.2.9 CS基抗菌复合膜的体外抑菌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粒子的表征 |
3.3.2 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 |
3.3.3 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3.3.4 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3.3.5 复合薄膜的透光率和不透明度 |
3.3.6 复合膜中CIN的释放分析 |
3.3.7 复合膜的体外抑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藻酸钠/埃洛石纳米管/肉桂醛抗菌复合膜性能表征和释放规律的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HNTs的蚀刻 |
4.2.2 T-HNTs-CIN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3 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4 纳米粒子的表征 |
4.2.5 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 |
4.2.6 水蒸气透过率(WVP) |
4.2.7 机械性能 |
4.2.8 透光率和不透明度 |
4.2.9 SA基抗菌复合膜中的CIN的释放研究 |
4.2.10 SA 基抗菌复合膜的体外抑菌性 |
4.2.11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粒子的表征 |
4.3.2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变化 |
4.3.3 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4.3.4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4.3.5 复合膜的透光性和不透明度 |
4.3.6 复合膜中CIN的释放分析 |
4.3.7 复合膜的体外抑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钛表面氧化锌基纳米棒阵列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医用钛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
1.2.1 概述 |
1.2.2 钛及其合金的物化性能 |
1.2.3 钛及钛合金的生物学性能 |
1.2.4 生物医用钛材料的改性方法 |
1.3 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学应用 |
1.3.1 概述 |
1.3.2 氧化锌抗菌机理 |
1.3.3 氧化锌的不足 |
1.4 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概述 |
1.4.1 硫化锌材料概述 |
1.4.2 硫化银材料概述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氧化锌/氧化钛复合薄膜构建与生物学性能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2.1 钛表面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制备 |
2.2.2 ALD氧化钛薄膜 |
2.2.3 表面成分及结构分析 |
2.2.4 锌离子释放 |
2.2.5 体外抗菌性能 |
2.2.6 细胞培养 |
2.2.7 细胞增殖 |
2.2.8 细胞活死染色 |
2.2.9 细胞电镜观察 |
2.2.10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表面结构与化学组成 |
2.3.2 锌离子释放测试 |
2.3.3 体外抗菌性能测试 |
2.3.4 体外生物相容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硫化锌/硫化银复合薄膜构建与生物学性能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2.1 钛表面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制备 |
3.2.2 硫化银/硫化锌异质结结构的制备 |
3.2.3 表面成分及结构分析 |
3.2.4 银离子及锌离子释放 |
3.2.5 光电化学测试 |
3.2.6 活性氧测试 |
3.2.7 体外抗菌性能 |
3.2.8 细胞培养 |
3.2.9 细胞增殖 |
3.2.10 细胞活死染色 |
3.2.11 细胞电镜观察 |
3.2.12 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表面结构与化学组成 |
3.3.2 离子释放 |
3.3.3 光电性能测试结果 |
3.3.4 活性氧测试 |
3.3.5 体外抗菌性能测试 |
3.3.6 体外生物相容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生姜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冷鲜牛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姜概述 |
1.2 生姜精油研究进展 |
1.2.1 生姜精油简介 |
1.2.2 提取方法 |
1.2.3 生物活性 |
1.3 生物复合薄膜概述 |
1.3.1 定义及发展史 |
1.3.2 生物复合薄膜成分 |
1.3.3 生物复合薄膜种类 |
1.4 冷鲜牛肉的概述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姜精油提取工艺的研究及组分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2.1 生姜预处理 |
2.2.2 生姜精油萃取工艺流程 |
2.2.3 精油提取率的计算 |
2.2.4 生姜精油的保存 |
2.2.5 提取工艺优化 |
2.2.6 生姜精油的GC-MS分析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分析 |
2.3.2 响应面优化分析 |
2.3.3 生姜精油GC-MS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姜精油的抑菌活性及机制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2.1 细菌菌株活化 |
3.2.2 生姜精油对四种细菌抑菌圈活性的测定 |
3.2.3 生姜精油对四种细菌MIC和 MBC的测定 |
3.2.4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5 细菌膜电位的测定 |
3.2.6 细菌菌体蛋白浓度的测定 |
3.2.7 细菌菌体蛋白的SDS-PAGE电泳 |
3.2.8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
3.2.9 RNA的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生姜精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
3.4.2 生姜精油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3.4.3 不同浓度生姜精油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4.4 生姜精油处理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
3.4.5 生姜精油处理对细菌菌体蛋白浓度的影响 |
3.4.6 生姜精油处理对细菌菌体蛋白SDS-PAGE电泳的影响 |
3.4.7 生姜精油处理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4.8 生姜精油处理对细菌裂解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姜精油复合薄膜在冷鲜牛肉保鲜中的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试验仪器 |
4.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2.1 薄膜制备 |
4.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4.2.3 薄膜的厚度及机械性能的测定 |
4.2.4 薄膜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4.2.5 薄膜有效成分的迁移测定 |
4.2.6 鲜牛肉预处理 |
4.2.7 pH的测定 |
4.2.8 色调角值的测定 |
4.2.9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2.10 脂肪氧化值的测定 |
4.2.11 总微生物含量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FT-IR光谱分析 |
4.3.2 薄膜的厚度和机械性能分析 |
4.3.3 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 |
4.3.4 薄膜有效成分的迁移 |
4.3.5 不同薄膜处理对冷鲜牛肉p H的影响 |
4.3.6 不同薄膜处理对冷鲜牛肉色调角值的影响 |
4.3.7 不同薄膜处理对冷鲜牛肉水分含量的影响 |
4.3.8 不同薄膜处理对冷鲜牛肉脂肪氧化值(TBARS)的影响 |
4.3.9 不同薄膜处理对冷鲜牛肉总微生物含量(TMAB)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抗菌科技的发展与纳米复合薄膜抗菌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吡咯/蛋白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宋仁访.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林凤龙.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3]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丁香精油/茶多酚/纳米纤维素涂膜保鲜液的制备及其对带鱼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D]. 都津铭. 浙江大学, 2021(01)
- [4]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晨宇. 江南大学, 2021(01)
- [5]丙硫菌唑微囊及生物可降解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陈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磁控溅射沉积法在纺织布料上制备金属色和结构色纳米薄膜以及相关特性的研究[D]. 黄美林.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7]气-液界面法快速制备超薄丝素蛋白膜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 李飞. 西南大学, 2021(01)
- [8]肉桂醛可生物降解抗菌活性包装膜的性能及其释放规律研究[D]. 崔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9]钛表面氧化锌基纳米棒阵列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 刘子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生姜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冷鲜牛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王鑫.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