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中的Smads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闫悦,朱昊俊,陶易凡,徐跑,强俊[1](2022)在《AMH基因对鱼类性别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物种,其有性生殖具有多种策略,并且具有明显的雌雄二态性。鱼类具有复杂的性别决定机制,性别决定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主要指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水温、溶氧、光照、pH值、养殖密度及激素等。本文介绍了鱼类生长的雌雄二态性及鱼类性别决定基因,并综述了AMH基因的研究进展及AMH基因与其他性别决定基因的级联效应,旨在为水产养殖鱼类的单向性别控制、疾病预防及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张国光,杨杰,于冬冬,顾明,马韬,杨鸫祥[2](2021)在《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从该信号通路激活后调控骨代谢、治疗骨质疏松症层面,分别总结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制剂和中医外治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结果相关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TGFβ1-Smads、TGFβ1-BMPs这两条信号通路,且中医药通过该通路对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均取得较好实验结果。结论通过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在分子水平阐释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李梦静[3](2021)在《基于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制备FSⅠ-Ⅰ-Ⅰ定点整合基因修饰猪》文中指出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作为肌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的拮抗剂,是骨骼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成熟的FST蛋白由N-末端区,C-末端区以及3个保守结构域(FSⅠ、FSⅡ和FSⅢ)构成。每个结构域均有不同的配体结合活性,FST的N-末端和FSⅠ结构域是与MSTN结合的最小区域。相比于FSⅡ结构域和FSⅢ结构域,FSⅠ结构域与MSTN的结合能力更强,删除FSⅡ结构域或者增加FSⅠ结构域可显着增强对MSTN的结合能力。在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的调控下,过表达FSⅠ-Ⅰ(两个FSⅠ结构域串联)的转基因小鼠表现出骨骼肌质量和强度增加,将FSⅠ-Ⅰ转基因小鼠与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mdx小鼠杂交,mdx/FSⅠ-Ⅰ小鼠的骨骼肌重量增大且肌肉力量得到恢复。因此,将FSⅠ过表达在肌肉组织是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的一种潜在策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其高效的基因敲除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然而其介导的同源重组仍然低效,限制了精确的基因组插入修饰。研究表明,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性末端连接(HMEJ)策略相较于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HDR)更高效,可以在基因组中实现精确的单碱基突变、基因敲除和基因插入。与传统的HDR同源修复模板相比,HMEJ同源修复模板还包含了两侧同源臂外端的sgRNA靶点。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将FSⅠ-Ⅰ-Ⅰ片段(编码信号肽、N-末端以及三个FSⅠ结构域的基因序列)定位整合至猪MSTN基因终止密码子前,利用猪MSTN内源性启动子的启动FSⅠ-Ⅰ-Ⅰ基因表达,两个基因之间用P2A连接,在P2A的自剪切作用下使得两个蛋白能够同时表达,且表达量一致,同时不影响各自的活性。本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通过优化电转染系统,提高了Cas9/sgRNA表达载体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FFs)和小鼠成肌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并筛选出了猪β-Actin基因位点、鼠β-Actin基因位点以及鼠MSTN位点的有效sgRNA序列。2)构建了针对3个基因位点的HMEJ以及HDR同源打靶载体,并比较了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与HDR策略在3个基因位点的敲入效率。结果表明,HMEJ在猪Rosa26基因座和猪β-Actin基因座的敲入效率(20.83%±0.7881%和15.40%±0.3606%)显着高于在PFFs中HDR的敲入效率(7.69%±0.3331%和4.98%±0.2961%);HMEJ在鼠β-Actin基因座的敲入效率显着高于HDR的敲入效率(13.30%±0.1856%VS 5.83%±0.1417%)。这表明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小鼠成肌细胞中产生的定点整合效率均高于CRISPR/Cas9介导的HDR策略。3)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和SCNT技术,成功制备了FSⅠ-Ⅰ-Ⅰ定点整合基因修饰猪。在敲入猪体内,无筛选标记基因、无外源性启动子、无脱靶效应、无随机插入情况发生,且FSⅠ-Ⅰ-Ⅰ基因能够稳定遗传给F1代。重要的是,FSⅠ-Ⅰ-Ⅰ基因敲入猪表现出后躯的肌肉肥大以及肌内边界和皮肤下可见的沟槽。H&E染色显示,FSⅠ-Ⅰ-Ⅰ基因敲入猪相较于同窝野生型猪,其背腰最长肌肌和腓肠肌肌纤维面积均显着增大。此外,相比于野生型猪,FSⅠ-Ⅰ-Ⅰ基因敲入猪体内Smad信号通路以及Erk通路被抑制,而PI3k/AKT通路则被活化。肌源性调节因子MyoD、Myf5和MyoG在FSⅠ-Ⅰ-Ⅰ基因敲入猪中转录表达水平上调,而MRF4转录表达水平下调。这些结果均表明FSⅠ-Ⅰ-Ⅰ基因通过抑制MSTN相关通路以及调节肌源性调节因子的表达进而介导骨骼肌的肌肉肥大。总之,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外源基因在PFFs中的敲入效率,有望成为制备基因修饰猪的有力工具;猪因其解剖和生理特性与人类高度相似,被认为是研究人类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FSⅠ-Ⅰ-Ⅰ定点整合基因修饰猪体内骨骼肌质量显着增加,有望成为人类肌营养不良的治疗模型。
吴庆伟,邓玉婷,靳生伟,张军霞[4](2021)在《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畜禽繁殖性状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多功能调节因子,卵巢内的TGF-β主要是在卵巢局部产生的,依靠卵巢功能性的旁分泌/自分泌调节作用调节哺乳动物繁殖活动。TGF-β主要通过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将细胞外的信号转导入核内,调控相应的靶基因转录,从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作用。该通路主要由细胞外配体、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的Smads信号转导分子构成,是一种紧密联系的级联反应。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颗粒细胞及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其可能调控雌性动物排卵和胚胎发育,影响雌性哺乳动物妊娠以及仔畜性状发育过程。文章综述了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王宝剑[5](2021)在《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黄韧带肥厚(Ligamentum flavum hypertrophy,LFH)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黄韧带(ligamentum flavum,LF)位于上、下椎板之间,从颈椎延伸至骶椎,起到保护和稳定脊柱的作用。黄韧带在纤维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其自身体积发生增厚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其自身弹性的下降在脊柱后伸时出现皱褶、折叠,使椎管容积减小,导致马尾神经、神经根的受压和缺血缺氧。与此同时,肥厚黄韧带中增多的炎性介质会透过硬脊膜而扩撒至神经根,易造成神经根的炎症及水肿。另外,炎性介质还可以激活多种纤维化因子的表达而加速纤维化的进程。因此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而导致了 DLSS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在退行性脊柱疾病的促炎细胞因子中,IL-1β、TNF-α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其在肥厚黄韧带中的高表达已得到初步证实,另外TGF-β 1/Smads被认为是引起纤维化的最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它在各种组织与器官的纤维化和瘢痕组织纤维性修复过程中有着核心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关于黄韧带炎性或纤维化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少。至于Smads通路是否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的肥厚,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中的相关原件与黄韧带厚度、纤维化程度的具体相关性尚未见报道。而在中医机制方面,“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黄韧带肥厚的病机阐明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理论与现代医学“炎症-纤维化”的病理机制相契合。但目前尚无从该角度探讨黄韧带肥厚的报道。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基础,也是探索黄韧带增厚机制、发现药物潜在治疗靶点的前提。但极少数研究涉及腰椎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制作,对于该动物模型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一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目的:通过对比增厚黄韧带与未增厚黄韧带的纤维化程度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相关原件的表达水平,探索黄韧带厚度与纤维化程度和以上原件表达的具体相关性,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角度阐述黄韧带肥厚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药干预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在取得医学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临床手术中收集废弃的DLSS组增厚黄韧带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组未增厚黄韧带,各25例。(2)通过MRI测量两组黄韧带的厚度并对比其差异。(3)对两组标本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4)进行Masson三色法染色后,通过纤维化分级标准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值来对比两组黄韧带总体与各层(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纤维化程度的差异。(5)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韧带IL-1β、TNF-α、TGF-β 1/Smads(TGF-β1、p-Smad2/3、Smad7)、collagen Ⅰ(Col 1)、collagen Ⅲ(Col 3)的定位、半定量表达。(6)Real-Time PCR 法检测两组黄韧带 IL-1β、TNF-α、TGF-β1/Smads(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 和 Col 3 mRNA 的定量表达。(7)相关性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明确DLSS组黄韧带的厚度与其各层纤维化程度、mRNA表达的具体相关性。结果:(1)DLSS 组的黄韧带厚度为 5.13±0.80mm,大于 LDH 组 3.52±0.67mm(p<0.01)。(2)HE染色下,LDH组的未增厚黄韧带弹性纤维呈直线状,排列紧密且整齐,表面光滑连续,以弹性纤维为主,含有少量胶原纤维,细胞数目较少。DLSS组增厚的黄韧带纤维呈波浪状,排列紊乱、疏松,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增多。(3)DLSS组的总体纤维化分级为2.44±0.31级,高于LDH组的1.62±0.22级(p<0.05);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是逐渐递增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DLSS组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面积比值为1.85±0.54,低于LDH组的2.92±0.37(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均低于LDH组(p<0.05或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是逐渐递减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4)免疫组化:DLSS 组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和Col 3的蛋白表达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的Smad7的蛋白表达低于LDH组(p<0.01)。(5)Real-Time PCR:DLSS 组 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 和 Col 3 的 mRNA 表达高于 LDH 组(p<0.05 或 p<0.01 或 p<0.001)。DLSS 组 Smad7 的 mRNA 表达低于 LDH 组(p<0.05);DLSS 组的 IL-1β、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高,腹侧层最低,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减的趋势。Smad7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低,腹侧层最高,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增的趋势。(6)在DLSS组中,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升高。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0.73,0.84,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程度最高。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72,-0.81,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相关程度最高。(7)在DLSS组中,黄韧带厚度与背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IL-1 β、Col 1等;黄韧带厚度与中间层IL-1 β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Smad7、TGF-β 1等;黄韧带厚度与腹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为IL-1 β、Col 3等。结论:(1)相较于未增厚黄韧带,肥厚黄韧带中TGF-β1、Smad2、Smad3(或p-Smad2/3)、Col 1和Col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Smad7的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2)在肥厚黄韧带中,背侧层的纤维化程度大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纤维化程度呈正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在肥厚黄韧带中,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 mRNA表达均高于中间层和腹侧层,Smad7 mRNA表达低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mRNA表达呈正线性(或负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说明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由背侧向腹侧逐渐递减,其病理改变可由背侧向腹侧逐渐发展。(3)结合“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黄韧带在增龄、急性创伤、慢性劳损等因素作用下易出现微损伤,并诱导了局部炎症反应,当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时,这种损伤尚能引发适度的炎症反应,以及正常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而当机体处于阴阳失衡、阳不化气状态时,持续的炎症反应使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代谢产物长期聚集于黄韧带局部,形成了炎症微环境,从而诱发了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该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中炎症反应诱发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形成的理论相类似。实验二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并将其与人肥厚黄韧带组织进行比较、评估。同时,探讨腰椎活动范围的增加所诱发黄韧带增厚的机制。方法:(1)将72只大鼠分为A假手术组(切开皮肤等组织后缝合)、B肌肉切除组(切除L5-L6椎旁肌肉)、C骨关节切除组(切除L5-L6棘突和棘上韧带,磨除L5/6双侧关节突关节的一半,关节囊不做缝合处理)以及D肌肉+骨关节切除组(B+C混合)共4组,于造模后的4w、8w、12w共3个时间点取材。(2)通过对黄韧带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测量L5/6节段黄韧带总体和背侧层的厚度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比值。(3)通过X线片测量屈曲和背伸位时L5/6节段的活动范围和椎间隙高度。(4)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法检测黄韧带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TGF-β1/Smads通路相关原件和Col 1、Col 3的表达。(5)将大鼠黄韧带与人肥厚黄韧带的退变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1)HE染色与黄韧带厚度的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厚度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整体厚度是假手术组的1.35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14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06倍。但三种造模方法均不能引起黄韧带宽度的额外增加。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背侧层厚度是假手术组的2.09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2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6倍。三种造模方法中只有骨关节切除法和肌肉+骨关节切除法可以引起黄韧带背侧层厚度及其所占比例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2)Masson染色与纤维化程度: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下降,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是假手术组的0.43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6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5倍。(3)影像学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造成屈曲位椎间隙后方高度和活动范围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骨关节切除法次之,最后是肌肉切除法。(4)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 和 Col 3的蛋白表达量最多,Smad7的表达量最少,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②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和Col 1的蛋白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③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1和Col 3的mRNA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5)造模术后12w时假手术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79,将其与实验一中数据比较,其退变程度类似于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肌肉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65,退变程度仍接近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84,退变程度接近人轻度肥厚的黄韧带(1.66-2.23);肌肉+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19,退变程度与人中度肥厚的黄韧带相近(1.08-1.66)。结论:(1)建立了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其退变程度可能类似于人类中度肥厚的黄韧带。(2)三种造模方法均能引起黄韧带退变与增厚,其程度依次为肌肉+骨关节切除法>骨关节切除法>肌肉切除法。(3)在大鼠模型中,黄韧带背侧层的增厚占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背侧层在屈曲位受到更大的应力导致的。说明机械应力可能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增厚的重要因素。(4)腰椎屈曲范围的增加所引发的机械应力可导致黄韧带中炎性因子TNF-α、IL-1 β的高表达,并诱导TGF-β 1/Smads通路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
周婷婷[6](2021)在《BMP信号通路影响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具有强大断肢再生能力的水生甲壳动物,其整个生命过程均具有断肢再生能力,再生新肢断肢后仍具再生能力,且再生肢体的结构和功能也很完善。尽管如此,其再生的分子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几乎空白。为探究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分子机制,本论文以罗氏沼虾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学及组织学分析其附肢再生过程,明确再生重要阶段,并对其中关键再生阶段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析罗氏沼虾附肢不同再生阶段的基因表达谱,从中候选参与再生的关键信号通路BMP信号通路,再深入研究BMP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附肢再生过程中的功能,以期探讨BMP信号通路影响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分子机制,为甲壳动物的再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罗氏沼虾附肢再生过程的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分析通过压力法迫使罗氏沼虾步足自切,观察其附肢再生完整过程,了解到新肢体再生所需时间约10天,此外明确了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重要阶段,分别划分为伤口愈合期(24h)、芽基形成期(48h)、肢芽形成期(4d)、肢芽生长期(7d)以及新肢形成期(10d)。同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罗氏沼虾附肢再生早期阶段的细胞组织形态变化明显。2.基于不同再生阶段转录组解析罗氏沼虾附肢再生分子机制基于罗氏沼虾附肢再生过程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分析结果,选择罗氏沼虾再生0h(对照组)、6h(伤口愈合早期)、24h(伤口愈合期)和10d(新肢生长期)等4个时期的断肢基部肌肉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测序一共得到了91,044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1,655bp,N50值为3,345bp。unigene功能注释结果显示,NR、Swiss-portdatabase、KOG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了37,056(40.7%)、28,723(31.54%)、16,616(18.25%)和20,078(22.05%)个unigene。此外,大量差异基因在不同再生阶段显着富集,同时在再生早期阶段多个转录因子包括Mr ELK4-like、MrELF124、MrPRDM79、MrFOG1、MrHAND2、MrHES1、MrARNT、MrGATA2、MrSOX4和MrRUNXAB,及多个信号通路包括BMP、MAPK、NOTCH、HIPPO通路中关键基因差异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在罗氏沼虾附肢的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3.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关键基因dpp、BMPR1B、BMPR2、Smad1以及Smad4的克隆与表达分析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候选BMP信号通路作为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研究方向。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罗氏沼虾BMP2/4、BMPR1B、BMPR2、Smad1及Smad4基因序列,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得到了这五个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为1,612bp、982bp、2,940bp、1,785bp以及2,160bp,分别命名为Mrdpp、MrBMPR1B、MrBMPR2、MrSmad1和MrSmad4,通过推导这五个基因的功能结构域,发现它们均与甲壳动物同源基因高度相似。然后进行各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发现Mrdpp、MrBMPR1B、MrBMPR2、MrSmad1和MrSmad4基因在雌雄罗氏沼虾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着,但各基因均在步足基部肌肉、眼柄及神经组织中的表达相对较高。其次,Mrdpp、MrBMPR2以及Mr Smad1基因在蜕皮周期中的表达规律相似,均在蜕皮后期(A、B)期高表达。最后在罗氏沼虾附肢再生早期阶段检测各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Mrdpp、MrBMPR1B、MrBMPR2、MrSmad1及MrSmad4基因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但总体均呈显着上调趋势,初步推断BMP通路中这5个关键基因参与了罗氏沼虾附肢再生过程。4.利用RNA干扰技术探究BMP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对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影响通过体外转录方法获得了Mrdpp、MrBMPR1B、MrBMPR2、Mr Smad1和Smad4等关键基因的ds RNA,首先进行ds RNA-Mrdpp长期体内注射实验,再通过罗氏沼虾附肢再生过程的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分析,结果发现,长期注射ds RNA-Mrdpp组罗氏沼虾与对照组罗氏沼虾相比,其附肢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且再生芽基的生长及延长受到严重影响,组织切片结果也证实Mrdpp基因的敲降会影响罗氏沼虾附肢再生部位的伤口愈合。后续进行了罗氏沼虾体外组织孵育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ds RNA-Mrdpp的实验组罗氏沼虾步足基部肌肉组织中,除Mr Smad4基因外,Mrdpp、MrBMPR1B、MrBMPR2、Mr Smad1基因均极显着下调(p<0.01)。再通过BMP I型受体抑制剂(LDN-193189)的体内注射实验,检测罗氏沼虾断肢后BMP信号通路中各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发现,注射抑制剂后,在断肢罗氏沼虾步足基部肌肉及胸节神经组织中MrBMPR1B及Mr Smad1基因均显着下调(p<0.05),此外,在24h及48h,Mrdpp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极显着下调(p<0.01),MrBMPR2基因在眼柄及胸节神经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5)。最后进行Mrdpp、MrBMPR1B、MrBMPR2、MrSmad1及MrSmad4等关键基因的ds RNA体内注射短期实验,在罗氏沼虾断肢后,分别检测这几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发现BMP信号通路中各关键基因敲降后,反而引起其他基因的高表达(p<0.05),此外,下游各基因敲降后,Mrdpp基因均呈显着下调趋势,推测该通路可能存在多水平调控及反馈调节。通过以上的研究明确了BMP信号通路缺失会显着影响罗氏沼虾的附肢再生。5.过表达MrDpp和MrBMPR1B对断肢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重组蛋白pET-Dpp以及重组蛋白pET-BMPR1B,然后进行体外组织孵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过表达重组蛋白pET-Dpp以及重组蛋白pET-BMPR1B,均会导致其他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差异显着表达,但都存在孵育时间及蛋白浓度依赖性;此外发现胸节神经组织很可能是Dpp浓度调控的枢纽,在胸节神经组织中,只有当pET-Dpp重组蛋白浓度适中时,下游各基因显着表达,当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会抑制其他基因的表达(p<0.05)。最后在罗氏沼虾体内进行了pET-Dpp重组蛋白,pET-Dpp重组蛋白与ds RNA-Mrdpp共注射实验,结果发现在注射pET-Dpp蛋白之后,在步足基部肌肉以及眼柄组织中,除MrBMPR1B基因之外所有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当共注射pET-Dpp及dsRNA-Mrdpp后,与对照组相比Mrdpp表达量又显着下调(p<0.05),而其他基因表达差异不显着(p>0.05)。然而,在胸节神经组织中Mrdpp、MrBMPR1B、MrBMPR2、MrSmad1以及MrSmad4基因均在注射pET-Dpp蛋白之后极显着下调(p<0.01),再次表明在神经组织中过高的pET-Dpp重组蛋白浓度可能导致BMP信号通路基因的显着下调。总的来说,BMP信号通路在罗氏沼虾附肢再生过程发挥关键作用,此外,BMP通路的调控方式复杂,可能存在多水平调控及反馈调节。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的解析甲壳动物再生机制。
梁仁久[7](2021)在《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用CCl4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究壮肝逐瘀煎对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更深一步的探究壮肝逐瘀煎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从62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54只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进行皮下注射40%的CCl4花生油溶液,每周3次,延续8周;将剩余的8只作为对照组(G)。在造模的第6周和第8周分别取3只造模组大鼠进行肝组织HE检测,观察其是否成模。模型构建成功后,把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壮肝逐瘀煎高剂量组(A)、壮肝逐瘀煎中剂量组(B)、壮肝逐瘀煎低剂量组(C)、复方鳖甲软肝片组(D)、秋水仙碱组(E)和模型组(F)。壮肝逐瘀煎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 mg/kg、50 mg/kg,秋水仙碱灌胃剂量为:0.4 mg/kg,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剂量为:50 mg/kg,空白组大鼠灌相对应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6周。灌胃结束后,提前24小时禁食不禁水,记录大鼠体重,麻醉大鼠,通过腹主动脉采血,离心、过滤,将一部分血冻存备用,另一部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同时记录大鼠肝重。剪取肝脏并分装,一部分放在-80℃冰箱和另一部分用组织固定液固定。将固定的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用RT-q 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BMP7、Smad2、Smad3、Smad7的m 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Fβ-1、BMP7、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壮肝逐瘀煎组大鼠的增重水平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的肝脏指数最低,CCL4模型组大鼠的肝脏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和空白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壮肝逐瘀煎低剂量组要高于秋水仙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相比,壮肝逐瘀煎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秋水仙碱组、空白组大鼠血清中ALT、AST的值均比模型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TBIL的值时,壮肝逐瘀煎高剂量组和空白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广泛增生,纤维间隔相互连接,部分样本出现假小叶,发展成为肝硬化;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4.RT-q PCR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TGFβ-1、S mad2、Smad3 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TGFβ-1、Smad2、Smad3 m RNA的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1),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BMP7m 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中T 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模型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的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大鼠肝组织中BMP7的表达: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的表达高于模型组。结论:1.壮肝逐瘀煎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护肝作用。2.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MP7/Smads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张意军[8](2021)在《Inhibin βA(INHBA)通过抑制Hippo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文中认为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与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尽管多年来在外科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15%。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为晚期肺癌或出现转移。进一步寻找预测肺癌发展的标记物、探讨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对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抑制素βA(InhibinβA,INHBA)是激活素A(activin A)的二硫键连接同源二聚体,也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多个研究证实INHBA具有促癌和抑癌两种截然相反的生物学作用,也有个别研究提示INHBA与肺癌预后不良相关,但潜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Hippo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它能够通过其核心转录调控因子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参与调控体内器官大小以及细胞增殖、凋亡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我们课题组研究也证实Hippo通路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及发展,其中YAP细胞核内表达的增加与肺癌预后不良相关。我们也关注到越来越多研究显示TGF-β和Hippo通路具有关联性。作为TGF-β超家族一员,深入研究INHBA调控Hippo通路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将有助于解析NSCLC中TGF-β和Hippo两大信号通路的调控网络。因此,我们拟通过检测INHBA在NSCLC中的表达,并结合体外功能及分子实验探讨INHBA在NSCL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的分子机制,为我们理解NSCLC进展的机制和靶向干预提供重要线索。研究方法:(1)在人NSCLC组织标本研究方面,我们收集XXXX医院238例癌及癌旁、30对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石蜡标本及10对癌与癌旁新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chemistry,IHC)、Western blot或Real-time PCR检测INHBA的表达,以比较癌与癌旁或转移灶组织中INHBA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子、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的相关性;(2)在研究INHBA对NSCLC生物学功能影响方面,我们首先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NHBA在NSCLC细胞系及正常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的表达,并分别筛选INHBA相对高表达与低表达细胞系作进一步体外研究;在INHBA高表达细胞系利用si RNA敲降其表达、低表达细胞系转染过表达质粒上调其表达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以评估INHBA对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3)在研究INHBA是否通过Hippo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方面,我们首先通过双向调控INHB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或Real-time PCR检测Hippo通路关键因子YAP、LATS1/2与二者磷酸化蛋白p YAP、p LATS1/2、下游转录因子CTGF与CYR61的表达,以评估INHBA对Hippo通路的影响;IHC检测238例NSCLC石蜡标本中INHBA的表达是否与YA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具有相关性;核浆分离实验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YAP在细胞浆及细胞核内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明确INHBA是否影响其亚细胞定位;采用Hippo通路抑制剂维替泊芬(Verteporfin,VP)在过表达INHBA细胞系进行Rescue实验,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以明确INHBA是否通过Hippo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4)在研究INHBA调控Hippo通路的潜在分子机制方面,我们首先通过双向调控INHB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ppo上游调控蛋白FRMD6、Merlin和WWC1的表达变化,以寻找受INHBA调控的上游因子Merlin;过表达INHBA情况下共转Merlin外源性过表达质粒进行Rescue实验,以明确INHBA是否通过Merlin调节Hippoy通路活性;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验证INHBA是否与Merlin蛋白结合。结果:(1)在INHBA的临床意义研究中,我们发现238例NSCLC的INHBA蛋白表达较正常肺泡上皮表达明显升高(P<0.001);24例配对的新鲜NSCLC组织中的INHBA蛋白及m RNA水平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01);30对淋巴结转移癌中INHBA的蛋白水平较原发灶显着增加(P=0.0015);统计分析显示238例NSCLC组织中INHBA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晚(TNM II-IV期;P=0.017)和分化差(P=0.016)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SCLC中的INHBA阳性与较短的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显着相关(P值分别为0.002和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NHBA是NSCLC的独立预后指标(P=0.019)。这些结果表明INHBA与NSCLC预后不良相关,是NSCLC潜在的预测预后标志物。(2)在INHBA对NSCL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中,我们在INHBA相对低表达的H1299细胞中过表达INHBA、在相对高表达的A549细胞敲降INHBA表达,发现过表达INHBA后抑制了E-cadherin的表达,并上调了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而敲降INHBA后则上调了E-cadherin蛋白表达,并下调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INHBA增强了H129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敲降INHBA后则降低了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些结果表明INHBA具有促进NSCLC侵袭的作用。(3)在INHBA是否通过Hippo通路促进NSCLC侵袭研究中,我们发现238例NSCLC石蜡标本的INHBA与细胞浆内YAP阳性表达呈负相关,与YAP细胞核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4和0.045);过表达INHBA后p-YAP、p-LATS1/2的蛋白水平均显着降低,而敲降INHBA表达后二者均显着升高;此外,过表达INHBA上调了Hippo通路下游转录因子CTGF和CYR61蛋白及m RNA水平,而敲降INHBA则下调了二者的表达水平;核浆分离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INHBA后YAP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在细胞浆中的表达明显下降;我们进一步通过Rescue实验发现Hippo通路抑制剂VP能不同程度逆转INHBA促进NSCLC侵袭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INHBA通过抑制Hippo通路增强NSCLC的侵袭能力。(4)在INHBA通过Merlin调控Hippo通路潜在分子机制研究中,我们发现过表达INHBA后Hippo通路上游调节蛋白FRMD6、Merlin和WWC1中只有Merlin蛋白水平下降,敲降INHBA后也只有Merlin蛋白水平上调;Rescue实验发现过表达Merlin显着逆转了INHBA抑制YAP磷酸化的作用;更有意思的是INHBA对Merlin的m RNA水平无影响,且Co-IP结果发现INHBA可以与Merlin蛋白结合。这些结果表明INHBA在蛋白水平下调Merlin表达抑制Hippo通路活性。结论:(1)我们证实了INHBA在NSCLC中表达上调,与NSCLC预后不良相关,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子;(2)我们揭示了INHBA通过在蛋白水平下调Merlin表达从而抑制Hippo通路,并促进YAP细胞核内聚集后激活下游转录因子CTGF与CYR61,进而促进NSCLC的侵袭。
徐磊[9](2020)在《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Smads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性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Smads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白藜芦醇主要通过抗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泡沫细胞生成、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抗氧化等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然而白藜芦醇、Smads信号通路、脂代谢、炎性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具有何种关系,目前仍不确切。本研究为明确白藜芦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是否通过Smads信号通路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在成功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基础上,采用不同影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观察白藜芦醇对影像学变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Smads信号通路以及巨噬细胞标志物RAM11、平滑肌标志物Actin、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的表达进行研究,对兔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Lp-PLA2水平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兔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与评价目的:建立兔颈动脉以及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健康普通级新西兰兔8只,雄性,体重2.7-3.3kg,兔龄3个月,颈动脉粥样硬化组4只,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组4只;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对照组2只,进食普通饲料,高脂饮食联合兔部分颈动脉结扎手术2只。结扎后,饲养3个月后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且进行解剖颈手术操作如下:耳缘静脉留置套管针,耳缘静脉缓慢推注5%苯巴比妥钠注射液100 mg/kg,进行麻醉,手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颈正中切口,显露并分离左侧颈动脉,在LJZ-4D手术显微镜下用缝针穿过颈动脉血管中间位置,10-0丝线结扎部分动脉阻断部分血管,造成约50%狭窄,逐层缝合创口。颈动脉动脉,进行HE染色;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组4只,正常饮食组2只,高脂饮食组2只。饲养3个月。随后进行麻醉,解剖主动脉弓,进行HE染色。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对照组显示兔颈动脉光滑,未见斑块,实验组,兔颈动脉可见血管腔存在部分狭窄,狭窄处可见斑块形成;局部大体解剖见对照组颈部血管表面光滑、平整,无斑块形成,实验组可见结扎线处形成局部斑块。HE染色发现对照组管壁光滑,内膜无增生,平滑肌层形态正常,未见斑块形成,实验组见颈动脉内膜增厚,平滑肌层形态不规则,管腔变窄,斑块形成明显。NDG内膜光滑,FDG见内膜增厚,内膜下巨噬细胞浸润。结论:经超声和病理学证实,成功制备兔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模型。2.利用不同影像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不同影像技术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及白藜芦醇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配为对照组、高脂饮食+SPL组、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手术操作同前。喂养3个月后,进行超声(GE,美国)检测颈动脉血流速度、狭窄程度、斑块质地;HRMRI(西门子,Skyra 3.0T,德国)检测斑块质地、狭窄程度;PET/CT(联影u MI510)检测斑块核素摄取量。结果:超声结果显示对照组管腔光滑,未见斑块形成;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与高脂饮食+SPL组比较,颈动脉血流速度、狭窄程度减低(P>0.05);斑块厚度、软斑块及混合斑块比例均较低(P<0.05),斑块质地更趋于稳定斑块。HRMRI显示对照组颈总动脉形态正常,管腔内未见斑块;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对比高脂饮食+SPL组颈动脉狭窄减轻,血管内斑块减小,导致狭窄程度减低。PET-CT显示与高脂饮食+SPL组比较,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斑块(狭窄)部位核素核素摄取(SUV)减少(P<0.05)。结论:超声、HRMRI、PET/CT影像学检查评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存在不同的优势,验证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的同时,提示可发现易损斑块存在,白藜芦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有降低斑块内代谢、促进斑块稳定的作用。3.白藜芦醇介导Smads信号通路抗动脉粥样硬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通过抗炎等实现抗动脉硬化作用。方法:对照组、高脂饮食+SPL组、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影像学检查后解剖取材颈动脉,采用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技术观察Smad2、Smad3、Smad7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RAM11、Actin、CD31表达,定量分析Western-blot结果,应用IPP软件对免疫组化结果测量Area、IOD值,用SPSS19.0软件数据统计,进行t检验。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管壁光滑,未见斑块形成,白藜芦醇+高脂饮食+SPL组对比高脂饮食+SPL组斑块厚度减低(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发现高脂饮食+SPL组与对照组对比Smad2、Smad3表达增高,Smad7表现增高;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与高脂饮食+SPL组对比Smad2、Smad3表达减低,Smad7表达增高结果一致。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对比高脂饮食+SPL组CD31、RAM11、Actin定量分析明显减低(P<0.05),并且高脂饮食+白藜芦醇+SPL组与高脂饮食+SPL组CD31、RAM11、Actin定量分析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激活Smads信号通路,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Smad2、Smad3表达,提高Smad7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浸润、平滑肌增生、新生血管生成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Lp-PLA2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Lp-PLA2的影响。方法:将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NDG、FDG、RFG三组。实验前进行心脏采血,进食3个月后,再次进行心脏采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脂、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检测Lp-PLA2水平,采血后麻醉进行主动脉弓取材,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观察主动脉弓内膜厚度、平滑肌层厚度、内膜/平滑肌层比值,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后三组TC、HDL-C、LDL-C、Lp-PLA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RFG比FDG组TC、LDL-C、Lp-PLA2数值减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节血脂、抑制Lp-PLA2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
李芳芳[10](2020)在《捻转血矛线虫R-Smads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胃肠道最重要的寄生线虫之一。因吸食大量血液、分泌毒素、造成机械性损伤等导致患畜贫血、消瘦、腹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由于国内缺乏有效的疫苗、现有药物防治效果不佳且出现抗药性,亟需高效新型的疫苗和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的公布为研究该寄生虫生长发育及其致病的分子机制等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幼虫的调控机制、入侵机制、免疫逃避机制”等科学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些基础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型抗寄生虫药物或疫苗的开发。基于寄生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与秀丽隐杆线虫dauer幼虫在行为、形态和发育上的相似性,有学者提出dauer发育的调控机制可能同样调控寄生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的发育。研究表明,在与秀丽隐杆线虫同一分支(第V分支)的捻转血矛线虫中同样存在类似的dauer调控通路。其中TGF-β信号通路重要组成成分——膜外配体Hc-DAF-7、I型受体HcTGFBR1、II型受体Hc-TGFBR2、Co-Smad Hc-DAF-3和转录因子Hc-DAF-5在捻转血矛线虫中被鉴定并证明对该线虫体外由L3期向L4期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R-Smad蛋白作为TGF-β信号从膜上向核内传递的重要调控子,在该信号通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在寄生线虫中对该类蛋白一无所知。本文根据秀丽隐杆线虫中R-Smads(Ce-DAF-8、Ce-DAF-14和Ce-SMA-2)的蛋白序列,对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找到了三个相应的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Hc-daf-8、Hc-daf-14和Hc-sma-2。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编码蛋白Hc-DAF-8和Hc-SMA-2具有保守的R-Smad蛋白的功能域及特异性的氨基酸残基,其中Hc-DAF-8属于TGF-β激活的R-Smads亚家族,Hc-SMA-2属于BMP激活的R-Smads亚家族。Hc-DAF-14与Ce-DAF-14一样,分化程度较高,缺乏N端保守的MH1区域,虽然Hc-DAF-14 L3 loop中两个决定R-Smad亚型特异性的氨基酸与TGF-β激活的R-Smads一致,但是进化树结果显示这两个蛋白与常见的两类R-Smads均不在同一分支。通过荧光定量法,对捻转血矛线虫八个发育时期和性别(虫卵、L1期幼虫、L2期幼虫、L3期幼虫、L4期雌虫、L4期雄虫、成年雌虫、成年雄虫)进行了Hc-daf-8、Hc-daf-14和Hc-sma-2这三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结果显示:这三个基因在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转录,其中Hcdaf-8和Hc-sma-2在成年雄虫阶段转录水平最高,Hc-daf-14在L3和成虫期转录水平最高。用制备的有效的多抗血清对捻转血矛线虫成虫进行了免疫荧光实验,确定了蛋白的组织定位。结果显示:Hc-DAF-8在成虫雌虫的皮下肌肉、肠道细胞质和部分虫卵;雄虫的皮下肌肉、肠道和粘腺中明显表达。Hc-SMA-2主要表达在成虫雌虫的皮下肌肉、虫卵及雄虫的睾丸、肠道。功能研究证明,Hc-daf-8能救援Ce-daf-8的突变株,使其正常发育至成虫。人Smad3特异性的抑制剂SIS3也被证明能显着抑制捻转血矛线虫体外从L3向L4的发育。另外RNAi实验显示,特异性的si RNA能有效的下调Hc-daf-14和Hc-sma-2的转录水平,并且Hc-sma-2干扰后能显着地降低捻转血矛线虫体外从L3向L4的发育率。本研究首次鉴定了捻转血矛线虫TGF-β信号通路重要组成分子R-Smad蛋白编码基因Hc-daf-8、Hc-daf-14及Hc-sma-2,补充完善了对捻转血矛线虫TGF-β信号通路的研究。其中,Hc-daf-8和Hc-sma-2与TGF-β信号通路其他组成分子功能一致,均对捻转血矛线虫体外从三期幼虫向四期幼虫的发育即自由生活阶段向寄生生活阶段的转变过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继捻转血矛线虫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系统研究之后,TGF-β信号通路的系统研究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幼虫与入侵宿主相关的发育调控机制的阐明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也为开发新型高效的药物标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中的Smads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中的Smads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1)AMH基因对鱼类性别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鱼类性别决定概述 |
2 AMH基因对鱼类性别决定的影响 |
2.1 AMH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2.2 AMH基因的作用机制 |
2.2.1 AMH基因对性别决定的调控 |
2.2.2 AMH基因对性别维持的作用 |
3 AMH基因与其他性别决定基因的级联效应 |
3.1 与雌性性别决定基因的级联 |
3.2 与雄性性别决定基因的级联 |
4 小结与展望 |
(2)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OP的发病机制 |
1.1 TGF-β蛋白超家族的生物特性 |
1.2 Smads蛋白家族的生物特性 |
1.3 OP的中医学发病机制 |
1.4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OP的关系 |
2 中医药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OP的实验研究 |
2.1 中药提取物调控TGF-β1/Smads通路治疗OP的研究 |
2.2 中药复方制剂调控TGF-β1/Smads通路治疗OP的研究 |
2.3 中医外治法调控TGF-β1/Smads通路治疗OP的研究 |
3 讨论 |
(3)基于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制备FSⅠ-Ⅰ-Ⅰ定点整合基因修饰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1.1 CRISPR/Cas系统的简介和发展 |
1.2 CRISPR/Cas9 系统的应用 |
第2章 MSTN研究进展 |
2.1 MSTN的结构与表达 |
2.2 MSTN与骨骼肌发育 |
第3章 FST研究进展 |
3.1 FST的结构与表达 |
3.2 FST的生物学作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转染系统的优化以及CRISPR/Cas9表达质粒的构建和效率验证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同源打靶载体的构建及定点整合效率的优化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FSⅠ-Ⅰ-Ⅰ定点整合基因修饰猪的制备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畜禽繁殖性状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 |
1.1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受体 |
1.2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的Smads蛋白 |
1.3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转导途径 |
2 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畜禽繁殖性状的调控作用 |
2.1 对卵巢细胞的调控作用 |
2.2 对睾丸细胞的调控作用 |
2.3 对其他性状的调控作用 |
3 小结与展望 |
(5)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收集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影像学测量 |
1.4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5 手术方式 |
1.6 标本的取材、运输等标准操作规程 |
1.7 HE染色与组织形态学观察 |
1.8 Masson染色与纤维化观察 |
1.9 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初带IL-lp、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和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10 实时焚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HE染色结果 |
2.3 Masson染色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Real-Time PCR结果 |
2.6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2.7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弹性-胶原纤维比的相关性分析 |
2.8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炎症与纤维化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病理机制 |
3.2 黄韧带背侧层是退变的起点 |
3.3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DLSS的中医药治疗 |
3.5 其他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3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取材 |
1.4 实验动物的造模 |
1.5 影像学测量 |
1.6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测量 |
1.7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观察 |
1.8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黄初带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9 免疫印迹法定性、半定量分析IL-1β、TNF-α、TGF-β1和Coll蛋白在各组黄韧带内表达 |
1.10 Real-Time PCR检测 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的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结果 |
2.2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的结果 |
2.3 影像学测量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免疫印迹结果 |
2.6 Real-Time PCR结果 |
2.7 大鼠黄韧带与人增厚黄韧带的比较 |
2.8 模型成功率 |
3 讨论 |
3.1 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建立方法 |
3.2 大鼠黄韧带肥厚的病理表现 |
3.3 机械应力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肥厚的重要因素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大鼠黄韧带增厚模型的建立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附件 |
(6)BMP信号通路影响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动物自切行为及再生研究 |
1.1.1 动物自切 |
1.1.2 动物附肢再生过程研究 |
1.2 动物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
1.2.1 参与再生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
1.2.2 参与再生过程中的信号通路 |
1.3 BMP-Smad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1.3.1 BMP-Smad信号通路分子生物学基础 |
1.3.2 BMP-Smad信号通路的功能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罗氏沼虾断肢再生的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与饲养管理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周期及再生情况 |
2.2.2 取样及组织固定 |
2.2.3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和H.E染色 |
2.2.4 镜检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罗氏沼虾断肢再生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
2.3.2 罗氏沼虾断肢再生初期阶段组织学分析 |
2.4 讨论 |
3 罗氏沼虾断肢不同再生阶段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耗材及仪器 |
3.1.3 动物及样品采集 |
3.2 实验方法 |
3.2.1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3.2.2 转录组组装和基因注释 |
3.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3.2.4 q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3.2.5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录组测序和组装 |
3.3.2 功能注释与分类 |
3.3.3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3.3.4 筛选可能参与再生初始信号转导的转录调节因子 |
3.3.5 断肢再生相关通路注释 |
3.3.6 qPCR验证 |
3.4 讨论 |
3.4.1 候选参与再生初始信号转导的转录调节因子 |
3.4.2 候选参与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相关信号通路 |
4 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罗氏沼虾步足基部肌肉组织总RNA提取 |
4.2.2 罗氏沼虾cDNA模板的合成 |
4.2.3 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编码区(ORF)序列扩增 |
4.2.4 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5 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时空表达特征分析 |
4.2.6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空间表达特征分析 |
4.4 讨论 |
4.4.1 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的结构特征 |
4.4.2 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 |
5 去表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对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引物设计 |
5.2.2 RNA双链合成 |
5.2.3 Mrdpp敲降后罗氏沼虾断肢再生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
5.2.4 Mrdpp敲降后罗氏沼虾断肢再生初期阶段组织学分析 |
5.2.5 dsRNA-Mrdpp体外组织孵育实验 |
5.2.6 BMPⅠ型受体抑制剂LDN-193189体内注射实验 |
5.2.7 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dsRNA体内注射实验 |
5.2.8 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期敲降Mrdpp基因表达对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影响 |
5.3.2 体外组织中敲降Mrdpp,对BMP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3 BMPⅠ型受体抑制剂对断肢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4 断肢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敲降后的相互影响 |
5.4 讨论 |
5.4.1 长期敲降Mrdpp基因表达对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影响 |
5.4.2 探究BMPⅠ型受体抑制剂对断肢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3 断肢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的敲降后的相互影响 |
6 过表达MrDpp及其受体MrBMPR1B对断肢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动物 |
6.1.2 质粒与菌株 |
6.1.3 实验试剂 |
6.1.4 实验仪器 |
6.1.5 溶液配制 |
6.2 实验方法 |
6.2.1 罗氏沼虾Mrdpp及MrBMPR1B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2 重组蛋白pET-Dpp及pET-BMPR1B的诱导表达与复性 |
6.2.3 重组蛋白pET-Dpp及pET-BMPR1B体外孵育实验 |
6.2.4 重组蛋白pET-Dpp体内注射实验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罗氏沼虾Mrdpp和MrBMPR1B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6.3.2 体外过表达pET-Dpp及pET-BMPR1B对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6.3.3 体内过表达pET-Dpp对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6.4 讨论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了解了罗氏沼虾附肢再生所需时间及再生重要阶段 |
7.1.2 获得了罗氏沼虾不同再生阶段转录组基础数据 |
7.1.3 鉴定了罗氏沼虾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及其组织表达特征 |
7.1.4 明确了Mrdpp的敲降能够显着抑制罗氏沼虾附肢再生 |
7.1.5 探究了过表达重组蛋白pET-Dpp及其受体pET-BMPR1B调控BMP信号通路各关键基因表达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 |
2.2 动物给药干预 |
2.3 动物取材 |
2.4 动物的一般情况收集 |
2.4.1 大鼠体重的变化情况 |
2.4.2 肝脏指数 |
2.5 ALT、AST、TBIL检测 |
2.6 RT-qPCR法检测BMP7、Smad2、Smad3、Smsd7、TGFβ-1 mRNA的表达量 |
2.6.1 准备去除RNA酶的实验器具 |
2.6.2 设计引物、合成引物 |
2.6.3 提取肝组织总RNA |
2.6.4 测定RNA浓度 |
2.6.5 RT-PCR逆转录合成c DNA |
2.6.6 RT-PCR扩增反应 |
2.6.7 RT-PCR结果分析 |
2.7 Western blot法检BMP7、Smad2、Smad3、Smad7、TGFβ-1 蛋白的表达量 |
2.7.1 提取肝组织蛋白 |
2.7.2 BCA蛋白浓度测定 |
2.7.3 蛋白变性 |
2.7.4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
2.7.5 电泳 |
2.7.6 转膜 |
2.7.7 洗涤、封闭 |
2.7.8 孵育一抗、二抗 |
2.7.9 显影、拍照、条带分析 |
2.8 肝组织HE染色 |
2.9 Masson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的一般情况 |
3.1.1 大鼠的行为状态 |
3.1.2 大鼠体重情况变化 |
3.1.3 大鼠肝脏指数结果 |
3.1.4 大鼠肝脏外观的情况比较 |
3.2 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情况 |
3.3 PCR结果 |
3.4 Western blot结果 |
3.5 HE结果 |
3.6 Masson结果 |
4 讨论 |
4.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 |
4.2 BMP7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 |
4.3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4.3.1 化痰行瘀法 |
4.3.2 肝主疏泄理论 |
4.3.3 络病理论 |
4.4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 |
4.4.1 名医观点及治疗经验 |
4.4.2 中药复方防治肝纤维化 |
4.4.3 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的药理研究 |
4.5 壮肝逐瘀煎的中医理论及基础实验研究 |
4.5.1 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
4.6 对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选择 |
4.7 阳性对照药物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
4.7.1 秋水仙碱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4.7.2 复方鳖甲软肝片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4.8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 |
4.8.1 mi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4.8.2 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壮肝逐瘀煎的未来研究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长链非编码 RNA 在抗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Inhibin βA(INHBA)通过抑制Hippo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组织标本和病人资料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主要抗体 |
2.3 液体配制 |
2.4 主要实验方法 |
2.4.1 免疫组化 |
2.4.2 免疫组化结果评定 |
2.4.3 肺癌细胞系培养 |
2.4.4 Western blot |
2.4.5 质粒的构建和转染 |
2.4.6 Real-time PCR实验 |
2.4.7 细胞侵袭及迁移实验 |
2.4.8 核浆蛋白分离实验 |
2.4.9 免疫共沉淀实验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INHBA在 NSCLC中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
3.2 INHBA高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差相关 |
3.3 INHBA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 |
3.4 INHBA与 YAP核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
3.5 INHBA抑制YAP蛋白的磷酸化并促进其细胞核内聚集 |
3.6 INHBA通过抑制Hippo通路促进肺癌细胞侵袭 |
3.7 INHBA通过下调Merlin抑制Hippo通路活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INHBA与TGF-β和Hippo通路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Smads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
2.1.1 白藜芦醇概述 |
2.1.2 抗炎活性 |
2.1.3 抗氧化活性 |
2.1.4 抑制血小板聚集 |
2.1.5 抑制泡沫细胞生成 |
2.1.6 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
2.1.7 调节血管收缩与扩张 |
2.1.8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
2.1.9 小结 |
2.2 SMADS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
2.2.1 Smads信号通路概述 |
2.2.2 Smads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
2.3 白藜芦醇与SMADS信号通路 |
第3章 兔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与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2.1 兔颈动脉模型建立可操作性评价 |
3.2.2 超声检查判定颈动脉粥样硬化 |
3.2.3 解剖颈动脉局部病理学改变 |
3.2.4 兔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评价 |
3.2.5 兔心脏采血操作性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利用不同影像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2.1 超声观察兔颈动脉粥样硬化 |
4.2.2 HRMRI检测兔颈动脉硬化斑块 |
4.2.3 PET-CT检测兔颈动脉硬化斑块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白藜芦醇介导SMADS信号通路抗动脉粥样硬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2.1 白藜芦醇对兔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
5.2.2 兔颈动脉硬化Smads表达及白藜芦醇对其的影响 |
5.2.3 兔颈动脉硬化CD31、RAM11、Actin表达及白藜芦醇对其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LP-PLA2影响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2.1 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Lp-PLA2水平变化 |
6.2.2 HE染色病理学观察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捻转血矛线虫R-Smads的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文献综述 |
1.1 概况 |
1.1.1 捻转血矛线虫病 |
1.1.2 捻转血矛线虫的生活史及三期幼虫的特点 |
1.1.3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治疗与防控 |
1.2 秀丽隐杆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
1.2.1 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活史及dauer幼虫的特点 |
1.2.2 秀丽隐杆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
1.3 Dauer假说及其在寄生线虫中的应用 |
1.3.1 粪类圆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
1.3.2 捻转血矛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
1.3.3 其他寄生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
1.4 TGF-β信号通路的研究 |
1.5 R-Smad蛋白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及实验用菌株、载体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试剂溶液的配置 |
3.2.1 线虫培养基的配制 |
3.2.2 大肠杆菌培养基的配制 |
3.2.3 捻转血矛线虫体裂解液的配制 |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
3.2.5 SDS-PAGE缓冲液及Western blot缓冲液的配制 |
3.2.6 蛋白表达及纯化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
3.3.2 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的收集 |
3.3.3 捻转血矛线虫和秀丽隐杆线虫基因组的提取 |
3.3.4 捻转血矛线虫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
3.3.5 目的基因编码区序列(CDS)的分离 |
3.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7 荧光定量PCR |
3.3.8 多抗的制备 |
3.3.9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
3.3.10 daf-8基因救援实验 |
3.3.11 特异性抑制剂实验 |
3.3.12 捻转血矛线虫RNAi实验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捻转血矛线虫Hc-DAF-8结构和功能研究 |
4.1.1 Hc-daf-8基因序列的获得 |
4.1.2 Hc-DAF-8氨基酸序列特征 |
4.1.3 Hc-DAF-8的进化树分析 |
4.1.4 Hc-DAF-8的转录谱分析 |
4.1.5 Hc-DAF-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
4.1.6 Hc-DAF-8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的定位 |
4.1.7 Hc-daf-8的基因救援实验 |
4.1.8 特异性抑制剂实验 |
4.2 捻转血矛线虫Hc-DAF-14结构和功能研究 |
4.2.1 Hc-daf-14基因序列的获得 |
4.2.2 Hc-DAF-14氨基酸序列特征 |
4.2.3 Hc-DAF-14的进化树分析 |
4.2.4 Hc-DAF-14的转录谱分析 |
4.2.5 Hc-DAF-14的RNA干扰实验 |
4.3 捻转血矛线虫Hc-SMA-2结构和功能研究 |
4.3.1 Hc-sma-2基因序列的获得 |
4.3.2 Hc-SMA-2氨基酸序列特征 |
4.3.3 Hc-SMA-2的进化树分析 |
4.3.4 Hc-sma-2的转录谱分析 |
4.3.5 Hc-SMA-2多肽的合成及抗体的检测 |
4.3.6 Hc-SMA-2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的定位 |
4.3.7 Hc-SMA-2的RNA干扰实验 |
5 讨论 |
5.1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的基因结构和序列特征 |
5.2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的转录水平分析 |
5.3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编码蛋白的定位特征 |
5.4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的功能 |
5.4.1 寄生线虫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5.4.2 Hc-daf-8的功能 |
5.4.3 Hc-sma-2的功能 |
5.4.4 Hc-daf-14的功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四、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中的Smads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 [1]AMH基因对鱼类性别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J]. 闫悦,朱昊俊,陶易凡,徐跑,强俊.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02)
- [2]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J]. 张国光,杨杰,于冬冬,顾明,马韬,杨鸫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09)
- [3]基于CRISPR/Cas9介导的HMEJ策略制备FSⅠ-Ⅰ-Ⅰ定点整合基因修饰猪[D]. 李梦静. 吉林大学, 2021(01)
- [4]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畜禽繁殖性状调控的研究进展[J]. 吴庆伟,邓玉婷,靳生伟,张军霞.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13)
- [5]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D]. 王宝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6]BMP信号通路影响罗氏沼虾附肢再生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D]. 周婷婷. 广东海洋大学, 2021(02)
- [7]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D]. 梁仁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8]Inhibin βA(INHBA)通过抑制Hippo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D]. 张意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9]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Smads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徐磊. 吉林大学, 2020(03)
- [10]捻转血矛线虫R-Smads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 李芳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