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的护理

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的护理

一、骨盆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孙莹,孔来法[1](2021)在《外固定支架早期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对外固定支架早期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7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7例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观察患者入院6h内的液体复苏量、输血量,体温维持的情况,术前平均休克指数,入院到手术的平均时间,手术持续的平均时间,以及术后2h休克指数等情况。结果:本组死亡4例,其中3例24 h内死于出血性休克,1例死于MODS; 63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按Matta等的评定标准,优29例,良21例,可13例,优良率79.37%。结论: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早期救治,并给予患者入院前、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期间、患者外固定支架手术后等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

吴孙莹,孔来法[2](2021)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早期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67例的急救护理》文中提出骨盆骨折后出血较多,其附近有许多动脉和静脉丛,且盆腔静脉丛多无静脉阻挡回流,骨折后出血量可达1000m L以上,严重者致休克死亡,病死率较高。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科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67例在损伤控制复苏理论基础上同步施行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急救过程中相关操作较多,护理配合非常重要,通过医护协作,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周士猛[3](2021)在《骨盆外固定架两种置钉方式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骨盆外固定架两种置钉方式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97例Tile B型骨盆骨折的患者,其中50例采用髂前上棘处置钉,47例采用髂前下棘处置钉,运用Majeed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置钉长度、术后钉道感染率、神经损伤、螺纹钉松动率以及平均住院日情况。结果:1.97例患者中,其中92例患者获得临床疗效随访,髂前上棘组47人,髂前下棘组45人,两组患者平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X线显示骨折愈合良好。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髂前上棘组平均手术时间(43.70±6.16)min,髂前下棘组平均手术时间(59.02±3.34)min,髂前上棘组手术时间较少。平均住院日:髂前上棘组(27.94±2.80)天,髂前下棘组(25.07±2.38)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Majeed评分末次随访优良率,髂前上棘组72.3%,髂前下棘组88.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前下棘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较好。4.螺纹钉在骨内的平均长度,髂前上棘组(5.06±0.44)cm,髂前下棘组(5.27±0.33)c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前上棘组螺纹钉松动出现10例,松动率21.30%,髂前下棘组纹钉松动出现3例,松动率6.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均无髋关节囊的损伤,髂前上棘组钉道感染9例,感染率19.10%,髂前下棘组钉道感染2例,感染率4.4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损伤率:髂前上棘组0例,神经损伤率0%,髂前下棘组3人,神经损伤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髂前下棘置钉对Tile B型骨盆骨折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其生物力学稳定,对骨质的把持力度强,使外固定更加牢固,加速骨盆骨折的愈合。2.髂前下棘组术后感染率及松动率较低,使患者早期即可进行功能锻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了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刘云艳[4](2021)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二科利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114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理念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症状、功能指数、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呼吸窘迫、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疮、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护理中效果显着,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刘麟[5](2020)在《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Tile C型骨盆骨折是一种最严重的骨盆骨折类型,早期微创手术充满挑战。我们提出以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为研究其生物力学性能及疗效,设计本课题。研究目的1.研究前环内支架系统镙钉置入安全通道参数。2.研究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3.探讨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骨盆有限元模型中模拟内支架系统镙钉置入,测量镙钉安全通道参数。2.2钉、3钉、4钉内支架系统、锁定接骨板镙钉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有限元模型垂直600N载荷生物力学测试。3.16具成人尸体骨盆标本建立上述相应A、B、C、D组骨盆标本骨折固定模型,垂直0-600N载荷生物力学测试。4.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应用前环内支架系统、锁定接骨板镙钉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病例各7例。结果1.男、女髂骨区镙钉长度:114.44±4.07,107.59±8.34mm;直径:11.71 ±0.52、10.01±0.55 mm;距髂前下棘距离:5.51±0.99,5.58±1.01mm;与冠状面夹角:55.79±2.44,50.62±3.05 度;与矢状面夹角:26.58±1.04,24.45±1.87 度;与水平面夹角:64.88±3.67 度,58.05±3.10 度。耻骨区镙钉长度:47.02± 1.96,39.81±3.84mm;直径:7.12±0.39,6.11±0.37mm;距耻骨联合距离:10.12±0.71,10.05±0.82mm。镙钉距髂前下棘、耻骨联合距离男女对比P>0.05;余参数男女对比P<0.05。2.2钉、3钉、4钉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及锁定接骨板镙钉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均可有效固定Tile C3骨盆骨折,与正常骨盆模型比较,站位最大位移增加 66.51%,65.36%,35.16%,35.47%,最大应力增加 201.78%,130.65%,100.82%,99.03%;坐位最大位移增加 9.1%,11.04%,5.57%,8.59%,最大应力增加 157.73%,118.02%,98.32%,93.16%。3.站位骶髂关节位移:C组<D组<B组<A组,耻骨骨折位移:D组<C组<B组<A组。坐位骶髂关节位移:C组<D组<B组<A组,耻骨支骨折移位:D组<C组<B组<A组。4.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组相比锁定接骨板镙钉联合骶髂镙钉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更优(P<0.05),术后骨折复位、Majee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把握镙钉直径、长度、位置及方向,可快速安全置入内支架系统镙钉。2.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可有效固定Tile C 3型骨盆骨折,2钉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方式操作更简单,随固定镙钉增加,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应增加。3.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可安全有效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有着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刘源城[6](2020)在《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背景:由于儿童骨盆骨膜厚、软骨多,具有更大的弹性及延展性,可吸收更大的暴力能量而不至于骨折。因此,儿童骨盆骨折发生率较低,其治疗方式也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儿童骨骼具有良好的重塑能力,绝大多数儿童骨盆骨折经保守治疗便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儿童骨盆骨折保守治疗将带来腰骶部疼痛、跛行、脊柱侧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因此有学者认为,对于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但目前为止,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价手术治疗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9例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采用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骨盆对角线差异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根据Cole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2、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的5例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采用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骨盆对角线差异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根据Cole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9例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60 min;平均术中出血261 ml。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满意7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达78%。骨盆对角线差异:术前7.1±5.6mm,术后3.9±1.3mm,末次随访4.0±1.4mm;骨盆畸形指数:术前0.050±0.037,术后0.032±0.013,末次随访0.029±0.010。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8%。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患儿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复位丢失,行走轻度跛行;1例患儿骨折复位丢失,骨盆畸形愈合;4例患儿因髂骨翼骨骺损伤致双侧髂骨翼发育不对称,但未影响行走。2、5例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91 min;平均术中出血680 ml。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例,复位满意4例,满意率达100%。骨盆对角线差异:术前12.2±3.6mm,术后4.0±1.3mm,末次随访4.2± 1.6mm;骨盆畸形指数:术前0.056±0.016,术后0.018±0.006,末次随访0.019±0.008。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0%。1例患儿末次随访时轻度跛行,余未出现腰骶部疼痛、脊柱侧凸及骨盆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干预,可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腹直肌外侧入路创伤小、显露范围大,可作为处理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一个选择,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BethuneAlliance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inOrthopedics;TraumaOrthopaedicsProfessionalCommittee,BethuneCharitableFoundation;JointSurgeryProfessionalCommittee,BethuneCharitableFoundation;OrthopaedicTraumaGroup,Society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ChinaInternationalExchangeandPromotionAssociationforMedicalandHealthCare[7](2019)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骨盆骨折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

谭希鹏,张帅,郭浩辉,黄建国[8](2019)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术前损伤控制性治疗、基础治疗及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观察组35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接受了12~17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73±2.15)个月。至随访结束时,观察组优良率为91.4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康复时间,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骨折愈合。

戴文杰[9](2019)在《前路微创钉棒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多数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患者病情复杂且严重,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损伤并且需要有效的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前路微创钉棒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前路微创钉棒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位质量(影像学疗效)采用Tornetta和Matta标准进行评估,临床功能疗效采用Majeed评分进行评估。进一步评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评估29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5.5岁(11-63岁),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6-30个月)。按照Tile分型,16例B型(B1=7,B2=5,B3=4)和13例C型(C1=9,C2=4)骨折。前路微创钉棒骨盆内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4.2分钟(19-3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5毫升(15-29毫升),n=16;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骨盆内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8分钟(43-7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48毫升(110-169毫升),n=13。15例复位质量优,9例复位质量良,5例复位质量中。随访术后6个月的临床功能疗效,16例优,8例良,4例中,1例差。2例患者单侧大腿感觉异常,内固定装置取出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或深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也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结论:前路微创钉棒骨盆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技术,可与后路椎弓根钉棒骨盆内固定术有效结合,应用于垂直和(或)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最终治疗,特别是在那些有高死亡率风险的病情复杂患者。

陶星光,周凯华[10](2018)在《基于外固定支架的3D打印导板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外固定支架的个体化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骨盆前后环经皮空心钉精确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月至4月期间收治5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42~65岁,平均54.8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1型1例,B2型4例。一期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进行损伤控制,然后行CT扫描。基于骨骼及外固定支架的CT数据通过Mimics 10.01软件和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设计个性化螺钉置入导板,并进行3D打印,辅助进行顺行耻骨上支螺钉及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通过术前预操作验证可行性后,二期行导板辅助下的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通过CT测量并评估与术前规划螺钉位置的差异。结果基于外固定支架的3D打印导板可以满足耻骨上支螺钉及骶髂关节螺钉的精确置入,导板与外固定支架匹配良好。5例患者共置入9枚螺钉,其中耻骨上支螺钉3枚,骶髂关节螺钉6枚。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5.1~17.5 min,平均10.3 min;每枚螺钉透视次数为6~16次,平均9次。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螺钉置入位置经术前和术后CT验证中轴位移偏差平均为(1.60±0.21)mm,角度偏差平均为2.0°±0.3°,螺钉基本位于骨通道中,未穿出重要部位皮质。结论基于外固定支架的3D打印个性化导板可以精确辅助经皮耻骨支螺钉及骶髂关节螺钉的置入,减少了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

二、骨盆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盆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外固定支架早期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外固定支架早期救治方法
        1.2.2 外固定支架的急救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死亡率
    2.2 63例生存患者治疗效果
    2.3 各项指标情况
3 讨论

(2)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早期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67例的急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结局
2 急救护理
    2.1 创伤护理团队的组成
    2.2 术前急救
    2.3 术中配合
    2.4 合并症的预防
3 小结

(3)骨盆外固定架两种置钉方式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镙钉置入安全通道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模型有效性验证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3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典型病例
    4.5 讨论
    4.6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手术治疗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典型病例
    1.5 讨论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学龄期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典型病例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基础观察与治疗:
        1.2.2 手术治疗:
        1.2.3 术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3 2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
    2.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9)前路微创钉棒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骨盆骨折的相关解剖学知识
    1.2 骨盆骨折的损伤机制
    1.3 骨盆骨折的分型
    1.4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
    1.5 辅助检查
    1.6 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2.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3 疗效评价
    2.4 术前准备
    2.5 手术方法
    2.6 术后处理
3.结果
    3.1 基本临床数据
    3.2 影像学与临床功能疗效
    3.3 术后并发症
    3.4 典型病例
4.讨论
    4.1 骨盆骨折不稳定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4.2 骨盆骨折的常见手术方法及优缺点
    4.3 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
    4.4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4.5 展望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骨盆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固定支架早期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J]. 吴孙莹,孔来法. 浙江医学教育, 2021(04)
  • [2]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早期救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67例的急救护理[J]. 吴孙莹,孔来法. 中国乡村医药, 2021(14)
  • [3]骨盆外固定架两种置钉方式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D]. 周士猛.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4]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刘云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03)
  • [5]前环内支架系统联合骶髂镙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刘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手术治疗儿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刘源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骨盆骨折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 BethuneAlliance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inOrthopedics;TraumaOrthopaedicsProfessionalCommittee,BethuneCharitableFoundation;JointSurgeryProfessionalCommittee,BethuneCharitableFoundation;OrthopaedicTraumaGroup,Society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ChinaInternationalExchangeandPromotionAssociationforMedicalandHealthCare.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12)
  • [8]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J]. 谭希鹏,张帅,郭浩辉,黄建国. 宁夏医学杂志, 2019(11)
  • [9]前路微创钉棒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D]. 戴文杰.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10]基于外固定支架的3D打印导板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J]. 陶星光,周凯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03)

标签:;  ;  ;  ;  ;  

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