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深部熔离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拓飞[1](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严海波[2](2021)在《铂族元素在含氯流体中的热液活动性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铂族元素(PGE),即钌、铑、钯、锇、铱、铂,作为关键战略资源长期以来被研究勘察,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及军事国防工业上。PGE具有极强的亲硫性和化学惰性,通常可以作为基性-超基性岩浆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但越来越多的地质现象和实验研究表明PGE在热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并且主要以氯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然而,目前对于PGE及其络合物的高温高压热力学性质和流体活动性却知之甚少。因此,明确PGE及其络合物在流体中的热力学性质和活动性,不仅有助于从基本理论上深刻理解PGE在深地、深海的分布和循环,也促进对PGE基本地球化学性质的新认识,继而丰富相关的成矿理论。本研究采用多角度的科学思维结合多层次的高温高压实验模拟方法来进行创新性的攻关研究,包括:1)采用PGE-Cl络合物水解法来研究PGE在热液中的迁移、分异、沉淀过程;2)采用PGE氧化物溶解度法来研究PGE的溶解和络合作用;3)采用橄榄岩-流体之间的水岩作用来研究PGE在自然过程中的活动性及迁移能力。本研究首先开展了不同温度、压力、时间下K2Pt Cl6、K2Pd Cl6、K2Ru Cl6、K2Os Cl6、K2Ir Cl6、K3Rh Cl6等PGE-Cl络合物的水解实验。时间序列实验结果均显示PGE-Cl络合物在200℃和100 MPa条件下24小时内可达到水解反应平衡,并且水解反应行为主要受反应温度、压力、初始物浓度等因素控制。温度的升高(200~600℃)和压力的增强(50~300 MPa)皆能促进PGE-Cl络合物水解行为,其中温度的影响更为显着,而高初始物浓度相对会抑制PGE-Cl络合物水解程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计算拟合,本研究首次获得了不同PGE-Cl络合物的累积水解平衡常数(Kh)随温度(T,开尔文)变化的表达式(100 MPa,NNO):Ln Kh=(39.87±3.192)-(48671±2096)/T(K2Pt Cl6),Ln Kh=(45.24±5.664)-(49079±3583)/T(K2Pd Cl6),Ln Kh=(42.95±4.13)–(56205±2594)/T(K2Ru Cl6),Ln Kh=(38.32±2.74)–(47560±1657)/T(K2Os Cl6),Ln Kh=(46.61±3.82)–(46455±2361)/T(K2Ir Cl6),Ln Kh=(36.26±2.90)–(40591±1804)/T(K3Rh Cl6)。再根据范德霍夫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方程,本研究获得了不同PGE-Cl络合物水解体系的??、??、??和部分PGE离子的水解常数(α)、PGE-Cl络合离子的形成常数(β),如Pt4+的水解常数(α)和Pt Cl62-的形成常数(β)。据此,通过热力学计算模拟获得了不同Cl浓度、温度和p H条件下PGE-Cl络合物在流体中的最大迁移能力。结果显示,PGE-Cl在流体中的最大迁移能力随着流体p H降低而增大,随着流体Cl浓度增加而呈指数增加,随着体系温度提高而呈现起伏变化;最佳迁移条件为中低温酸性高氯或高温弱碱性高氯流体,最大迁移量可达数万ppm。横向对比PGE-Cl络合物之间流体迁移能力差异,结果表明PGE-Cl的流体稳定性顺序为Ru-Cl>Pt-Cl、Os-Cl>Pd-Cl>Ir-Cl、Rh-Cl,而流体稳定性受温度影响的顺序为:Ru-Cl>Pd-Cl>Pt-Cl>Os-Cl>Ir-Cl>Rh-Cl。结合多元混合模拟计算,本研究认为流体温度、p H和Cl浓度对不同PGE-Cl络合物的迁移能力有着不同的制约作用,并且制约因素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此外,通过对PGE-Cl络合物的水解实验产物进行分析,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独特形貌结构的PGE氧化物纳米颗粒。基于多层嵌套式实验方法,本研究对Pt O2、Pd O、Ru O2、Os O2、Ir O2、Rh2O3等PGE氧化物进行了溶解度实验研究,设置实验条件为饱和蒸气压、温度(150~350℃)、流体HCl浓度(0.001~0.1 mol/L)和Na Cl浓度(0.04~4 mol/L)。时间序列实验表明在150℃和饱和蒸气压条件下,Pt O2溶解反应可以在7天内达到平衡,远远大于PGE-Cl络合物水解反应的平衡时间,可能由于溶解反应过程涉及到非均相反应。实验结果均显示PGE氧化物的溶解反应主要受温度、流体Cl浓度和p H等因素控制,其中高Cl浓度和低p H会极大促进PGE氧化物的溶解反应,有利于PGE-Cl络合离子稳定存在于流体中,温度升高对PGE氧化物溶解反应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根据热力学计算和范特霍夫方程,本研究得出PGE在溶液中均以六配位的PGE-Cl络合离子稳定存在,并且还获得了不同PGE氧化物的溶解平衡常数(Ks)表达式:Pt O2:Ln Ks=-(46.78±4.08)+(41406±2185)/T,Pd O:Ln Ks=-(20.95±6.81)+(20097±3466)/T,Ru O2:Ln Ks=-(57.19±9.93)+(42966±5103)/T,Os O2:Ln Ks=-(49.05±4.51)+(43234±2350)/T,Ir O2:Ln Ks=-(37.67±5.28)+(31318±2800)/T,Rh2O3:Ln Ks=-(14.40±4.86)+(21588±2575)/T以及对应溶解体系的??、??、??和部分PGE离子的水解常数(α)、PGE-Cl络合离子的形成常数(β)。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本研究认为PGE-Cl络合离子在流体中的最大迁移能力主要受控于流体的温度、p H和Cl浓度等因素,并且能大量迁移的适宜流体为酸性高氯流体,迁移量最高可达数万ppm。对比PGE氧化物溶解平衡常数,本研究获得了PGE-Cl在流体中的稳定性顺序为:Pt-Cl>Os-Cl>Ru-Cl>Ir-Cl,稳定性受温度影响的顺序为:Ru-Cl>Pt-Cl>Os-Cl>Ir-Cl>Rh-Cl,这与水解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综合可得,Pt-Cl和Os-Cl因流体稳定性较强,相对更容易随流体迁移,而Ir-Cl和Ru-Cl因稳定性较差或者温度影响显着,而不容易随着流体迁移。含氯流体交代地幔橄榄岩的实验研究被用来进一步验证天然样品中PGE的流体活动性,实验压力为饱和蒸气压~200 MPa,体系温度为200~650℃,流体HCl浓度为0.001~0.091 mol/L,Na Cl浓度为0.005~0.1 mol/L。结果表明PGE在含氯流体中具有较好的活动性,高温相对有利于PGE的溶解迁移,并且PGE各元素被含氯流体萃取的能力具有一定差异,其中Pt、Pd、Os的流体迁移能力大于Ru、Rh、Ir。综合可知,PGE-Cl络合物水解实验和PGE氧化物溶解实验的结果均表明PGE在含氯流体中具有良好活动性,迁移能力主要受控于流体温度、Cl浓度和p H等因素控制,其中Cl浓度起着主导作用,最佳适宜迁移条件为酸性高氯流体,迁移量最高可达数万ppm。同时,地幔橄榄岩的水岩反应实验进一步证实了PGE在自然样品中也具有良好的流体活动性以及PGE之间的迁移能力差异。据此,我们可以来探讨热液地质作用过程中PGE的溶解、迁移、沉淀以及成矿机制,同时为铂族矿稀少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更为铂族元素运移和矿床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韦帅[3](2021)在《北天山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同化混染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岩浆同化混染地壳硫被认为是岩浆铜镍矿床成矿的关键,但目前对于同化混染过程的系统性研究还较薄弱,尤其对岩浆是同化混染与其接触的直接围岩还是在深部围岩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以及地壳硫的加入方式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对中亚造山带南缘北天山地区黄山东大型铜镍矿床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硫同位素、矿物微区分析来深化对同化混染作用的认识,进而探究成矿过程。黄山东岩体中含有伟晶状斜长石捕虏晶的镁铁-超镁铁岩中Si O2和Al2O3含量比其相邻不含伟晶状斜长石的岩石含量高,微量元素也具有高的La/Sm与La/Yb、Ce/Pb、Nb/Ce、Nb/U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表明岩体混染了地壳物质。含硫化物的镁铁-超镁铁岩的Se(106)/S为41.38~198.25,平均值为95.76,位于壳幔混染的范围,表明有壳源硫加入到岩体中。黄山东岩体中还观察到了岩浆混合现象,但硫化物并没有在两种岩石接触段大量出现,并且两种形成岩石的岩浆是同源的,所以岩浆混合不是导致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黄山东含硫化物的镁铁-超镁铁岩的δ34S值位于地幔值范围(-0.86‰~1.33‰),而围岩的δ34S值变化范围很大(-22.23‰~18.75‰),表明直接围岩中的硫没有加入到岩体中。在岩体与围岩接触段发现了岩浆热液交代围岩的痕迹,如在围岩中发现了镁铁闪石;靠近岩体的围岩(<50m)中磁黄铁矿具有高Ni、Co、Cr、Ti、Se、Ag的特征与岩体中磁黄铁矿类似,但高Zn、Mn、As的特征与岩体中磁黄铁矿明显不同,而与远离岩体的围岩(>50m)中黄铁矿类似,表明靠近岩体的围岩中磁黄铁矿可能是岩浆热液交代改造围岩中的黄铁矿形成,并且导致部分围岩样品具有高的Se(106)/S(48.8~246.6)和类似地幔的δ34S(-11.83‰~0.24‰)。黄山东岩体中捕虏的伟晶状斜长石捕虏晶为酸性斜长石,其主微量成分与岩体中基性斜长石明显不同,但是与梧桐窝子组火山碎屑岩中的斜长石相似,表明捕虏体可能从梧桐窝子组地层或者更深的围岩进入岩浆,岩浆同化混染作用应发生在深部;同时被捕虏的斜长石较大的Sr、Eu含量变化范围,指示受到幔源岩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推测黄山东矿床的成矿机制为:富镍的幔源岩浆侵入地壳后,在深部形成岩浆房并强烈同化混染了围岩获得了大量壳源硫,伴随着镁铁质矿物的结晶分异,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硫化物在岩浆房底部聚集并发生了硫同位素均一化,由于壳源硫同位素值跨度很大,均一后硫同位素值集中于地幔硫范围,熔离出的硫化物随着岩浆运移到浅部岩浆房后在底部堆积,硫化物与流经岩浆通道的新鲜岩浆反应,其中的铜、镍等成矿元素不断富集形成矿体。
邱红信[4](2021)在《攀西白草矿区硫化物中钴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攀西白草矿区位于红格矿田东北部,区内主要工业矿种为钒钛磁铁矿。野外勘查发现,本区钒钛磁铁矿中发育有浸染状、致密块状、斑杂状和网脉状四类硫化物矿石。分析结果表明硫化物矿石中关键金属钴达到了工业品位。为了研究硫化物矿石中Co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首先对野外采集的富钴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矿相学研究,查明矿石矿物的形态特征、结构特征、矿物接触关系;通过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单矿物原位地球化学分析和磁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分析,查明了富钴硫化物的化学成分、成矿物质来源、母岩浆性质。结合矿石矿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对白草矿区Co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有了一定认识,为该区关键金属钴的找矿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依托会理才通铁钛有限责任公司《财通矿山新兴关键矿产综合研究》项目,对白草矿区富钴硫化物矿石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对白草矿区硫化物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白草矿区Co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独立矿物,主要为硫钴镍矿和辉钴矿等硫化物和硫砷化物;类质同象替代形式,主要为Co以类质同象替代Fe的形式赋存于磁黄铁矿、黄铁矿、镍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中;以矿物微粒形式存在,在镜下可见硫钴镍矿出溶于磁黄铁矿中。2.将矿区磁黄铁矿的六方磁黄铁矿(Hpo)、单斜磁黄铁矿(Mpo)、陨硫铁(Tr)三种晶型的化学成分与对应地幔包体进行对比,认为成矿岩浆来源于地幔;但磁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显示成矿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地壳物质混染并导致硫的过饱和发生熔离作用。3.分析白草矿区富钴硫化物矿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矿石Ni/Cu、Cu/(Cu+Ni)和Pt/(Pt+Pd)三个比值均在玄武质岩浆范围内,认为白草矿区成矿母岩浆为玄武质岩浆。4.通过上述硫化物矿物化学成分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母岩浆性质,结合前人对该类型矿床的相关研究,判断白草矿区Co的富集机制为来自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在地幔柱作用下,经过较大程度的地壳混染,使岩浆中的硫达到过饱和,进而发生熔离作用。由于Co的分配系数DCoSul/Sil为230,DCoMag/Sil为3.4所以相对硅酸盐岩浆和钒钛磁铁矿矿浆而言,Co更趋于进入硫化物中。随着温度降低,硫化物熔浆结晶形成各类富钴硫化物矿物。
韩一筱[5](2021)在《金川与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约90%的铂族元素资源蕴藏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被多国列为关键或战略矿产,受到极大的关注。但中国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铂族元素匮乏,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环境影响大。金川铜镍铂族元素矿床和夏日哈木镍钴矿床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在我国铜镍钴铂族元素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前人对二者的产出背景、成矿时代、成矿元素、矿石品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但对铂族元素特征并未进行过系统的对比研究。铂族元素不仅作为重要的资源,也是岩浆过程的良好指示剂。对其差异性研究对于两个矿床的岩浆演化及成矿过程异同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凝聚了中国铂族元素演化规律、运移机制以及成矿条件等重要的成矿理论。本次工作依据比较学的研究思路,在深刻认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全岩铂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电子探针主量元素测试、LA-ICP-MS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试、原位硫同位素的方法,对两个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矿石、矿物的铂族元素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查明二者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由此进一步认识两个矿床岩浆演化和成矿过程的异同。再者,根据二者不同的铂族元素赋存特点,对比总结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运移机制、成矿条件,对今后铂族元素找矿提供指导。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金川矿床不同矿区岩石的铂族元素和半金属元素含量较为均一,显示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矿石的铂族元素含量变化非常大,Ⅰ矿区、Ⅱ矿区、Ⅳ矿区矿石中的铂族元素及半金属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其中Pt和Pd富集程度远高于Ir、Ru、Rh。但Pt、Pd具有不一致的变化,而Ru、Rh、Ir变化基本一致;Bi、Se、Te显着富集,但As的变化不明显。相比之下,夏日哈木矿床全岩铂族元素含量极低,但As、Bi含量较高。(2)根据TABs与PGEs的关系、TABs和PGEs与S的相关性,可以很好的指示PGM在岩浆中的表现形式。金川Ⅰ矿区PGE主要为铂族金属单质或合金和少量铂族金属化合物、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替代;Ⅱ矿区PGE主要为铂族金属化合物、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替代;Ⅳ矿区PGE和夏日哈木矿床相似,无铂族矿物,主要为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替代。(3)结合尖晶石在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的不同特征及其与国内外典型的PGE矿床的尖晶石类型对比,认为铝铬铁矿可能作为PGE成矿的指示矿物,代表着特定的岩浆来源或物理化学条件。(4)两个矿床成矿元素不同的重要表现为金川矿床广泛发育铂族矿物、金银矿物;夏日哈木矿床广泛发育砷镍矿、红砷镍矿、辉砷钴矿-辉砷镍矿、紫硫镍矿等镍钴矿物。(5)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t(可能还有Ir)的赋存状态为铂族矿物,倾向于在早期与富As熔体直接形成Pt As2(可能为Ir As S)或在贫半金属的环境下形成铂族元素单质或合金;Pd除了以铂族矿物存在,还呈类质同像替代黄铜矿及方黄铜矿中的Fe存在;Rh主要以类质同像替代黄铜矿及方黄铜矿中的Fe。(6)铂族元素是否成矿主要取决于岩浆作用形成铂族矿物的多少。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硫化物中铂族元素含量相近,但具有不同的全岩铂族元素含量,主要原因为:与金川矿床相比,夏日哈木岩浆源区硫化物少、部分熔融程度低、岩浆氧化程度低、岩浆结晶分异程度较高、深部熔离作用较强、R因子较低。(7)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矿物主要是岩浆成因的,但由于Pt不易进入硫化物中,早期形成铂族矿物后残余的Pt可以进入热液从而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Pt的热液矿化。(8)通过两个矿床的对比研究,总结了铂族元素的成矿条件如下:即岩浆源区存在大量硫化物、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岩浆的持续补给、有限的深部熔离作用、存在铂族元素的“捕获剂”和良好的分异和堆积过程。
张贵山,邱红信,彭仁,孟乾坤,温汉捷,李石磊[6](2021)在《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标型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认为黄铁矿是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在多种矿床中均有产出,其标型特征对矿床成因、矿体空间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以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相学、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来对比研究浸染状、致密块状、斑杂状、网脉状矿石中黄铁矿的标型元素特征。结果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Fe、S平均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46.030%、52.815%,介于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之间,根据矿石特征,黄铁矿以岩浆成因为主,并有少量热液作用参与;将白草矿区黄铁矿δFe-δS特征与金川等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黄铁矿对比,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典型的岩浆熔离型;由于存在钒钛磁铁矿,Co/Ni值多小于5,说明钒钛磁铁矿与硫化物存在共生关系;岩浆内生成因黄铁矿S/Se值小于15 000,白草矿区黄铁矿S/Se值为812~10 466,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岩浆内生成因;Se/Te值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显示上述4类矿石黄铁矿结晶顺序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斑杂状矿石→网脉状矿石;原始地幔标准化主量、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兼具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综上所述,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成因主要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并含有少量热液作用。
许志河[7](2020)在《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岩浆型铜镍成矿带位于吉中-延吉活动陆缘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过程,形成了大量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中亚造山带西段(天山-阿尔泰段)相继发现了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坡北等大型铜镍矿,然而中亚造山带东南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并无重大突破。同时,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多偏重矿床尺度的观测和研究,缺乏区域成岩成矿动力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导致上述各方面脱节,很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论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红旗岭大型铜镍矿、漂河川中型镍矿、以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但找矿前景较好的的长仁-獐项中型铜镍矿作为典型矿床。论文从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入手,以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区域小比例尺地球物理学为方法,对研究区内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原生岩浆、岩浆源区、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两期:印支期(250~204Ma),为岩石圈拆沉背景,软流圈上涌底侵岩石圈地幔发生大比例熔融的产物,因源区硫化物耗尽或极少残留,故该期成矿潜力极佳;燕山期(191~175Ma),为洋壳俯冲弧后伸展背景,幔源岩浆熔融比例较小,铜镍成矿金属储存于源区硫化物中故该期岩体成矿潜力较差。针对典型矿区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如:高精度重力、地面磁测、地面瞬变电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等)为研究方法,圈定研究区镁铁-超铁质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深部为单一开放式的岩浆主通道;浅部由多个次级岩浆通道组成。同时开展精细化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重、磁边界识别(ED)及离散小波变换(DWT)技术可以用于厘定岩体与围岩、岩体与矿体以及矿体与围岩的边界;最后,本文根据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体产出部位,建立不同成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建立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圈定3个A级和1个B级找矿远景区。
朱飞霖,白梅,陶琰[8](2017)在《攀西小关河地区核桃树富铂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桃树富铂岩浆硫化物矿床位于四川会理县小关河地区,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含较高铂族元素含量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核桃树岩体及部分硫化物矿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铂族元素的系统分析,讨论了该岩体的岩浆源区及母岩浆性质、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核桃树含矿岩体属拉斑玄武岩成因系列,具有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铂族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型式与金宝山铂钯矿相似,没有PGE相对于Ni和Cu的明显亏损,Pt和Pd相对Os、Ir、Ru和Rh富集,为PPGE富集的左倾型式,Pd/Ir=1.513.1,低于一般大陆拉斑玄武岩,与原始地幔接近。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及模拟分析表明,成矿母岩浆MgO约为11.93%、SiO2约为49.88%、FeOT约为13.71%、TiO2约为2.61%,为高Mg拉斑玄武质岩浆,是由类似于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成分的地幔经过较高程度(约20.17%)的部分熔融形成的苦橄质岩浆演化而来。与小关河地区主要的几类岩浆硫化物矿床的镍铜铂族元素组成及硫化物熔离模式对比分析发现,核桃树高的PGE含量和低的Cu/Pd比值说明了该矿床的硫化物是从PGE不亏损的玄武质岩浆中熔离出来的,类似金宝山矿床。成岩成矿机制分析认为,部分熔融形成的苦橄质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了以橄榄石(约12.7%)为代表的镁铁质矿物堆积,并形成残余髙镁玄武质岩浆;部分残余髙镁玄武质岩浆向浅部运移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混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岩浆S饱和,触发硫化物熔离作用的发生(R值为200050000),熔离出硫化物熔体与岩浆通道内晶出的橄榄石构成含矿"晶粥",在构造挤压作用下,在浅部岩浆房中由于重力影响发生堆积作用形成具有较富PGE的含矿岩体,R值较大变化正好与PGE含量较大变化相对应。
段星星,董会,曹佰迪,杜辉,李文明,刘拓,王立社[9](2016)在《金宝山铂钯矿与国外大型层状岩体中的铂钯矿床对比》文中提出金宝山铂钯矿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铂钯矿床,而世界上着名的铂族元素矿床主要有Bushveld和Stillwater等矿床。笔者总结了金宝山与Bushveld和Stillwater矿床在构造背景、岩体类型、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异同:金宝山矿床(260Ma)的产出构造背景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Bushveld产于克拉通区(2.06Ga),Stillwater(2.70)产于陆内裂谷,总体而言,均产于较稳定的构造环境。但金宝山矿床形成时代新,构造环境的稳定程度较二者差一些,这种差异在岩体规模上反映出来,虽然三者的岩体类型都属层状岩体,但金宝山岩体出露面积不到3km2,远小于Bushveld(65 000km2)和Stillwater(376km2)岩体。金宝山岩体的岩石类型较为简单,岩石类型主要为单辉橄榄岩,以及少量橄榄辉石岩和辉石岩,而形成Bushveld和Stillwater岩体母岩浆的种类多,分异彻底,岩石类型十分丰富。与Bushveld和Stillwater岩体相比,金宝山岩体的橄榄石、辉石成分变化较小;地球化学以贫Si、富Mg为特征。金宝山矿床的赋矿层位和含矿岩性与Bushveld的Platreef层相似,金宝山矿床PGE最高品位为1.5×10-6,低于Stillwater的J-M层(20×10-6)、Bushveld的Platreef(5×10-6)和Merensky(5×10-67×10-6)。岩体规模、岩浆分异程度、熔离作用等的差异致使金宝山矿床的规模远不及Bushveld和Stillwater矿床。
孙涛,王登红,钱壮志,付勇,陈郑辉,娄德波[10](2014)在《中国镍矿成矿规律初探》文中认为我国镍矿可分为岩浆型、海相沉积型和风化壳型3种预测类型。矿床形成时代较为连续,最早形成于中—新元古代,最晚形成于新生代,其中中—新元古代和晚古生代是形成矿床的两个高峰期;中—新元古代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周缘,晚古生代镍矿主要分布在中亚造山带、峨眉山和塔里木大火成岩省范围内。岩浆型镍矿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解、造山带后碰撞伸展以及地幔柱3种构造背景,根据不同构造背景并结合主要岩浆作用特点,将与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划分出与大陆裂解边缘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与地幔柱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与造山带俯冲作用下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与造山带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等4种亚类型。分别对中—新元古代与大陆边缘裂解有关的镍铜(铂)矿床、寒武纪与黑色页岩有关的海相沉积型镍钼钒矿床、早二叠世与造山带伸展背景有关的镍铜矿床、晚二叠世与大火成岩省有关的镍铜(铂)矿床、新生代与风化壳有关的镍金矿床及其对应的典型矿床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叙述;认为大陆裂解边缘、地幔柱、造山带后碰撞伸展是我国镍矿形成的有利成矿地质背景,与邻近深大断裂、镁铁—超镁铁岩体、高MgO的原生岩浆(高镁玄武质岩浆)、深部岩浆作用、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共同组成岩浆型镍矿的6个重要地质条件。
二、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深部熔离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深部熔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分析测试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中元古界 |
2.2.2 新元古界 |
2.2.3 下古生界 |
2.2.4 上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昆南断裂 |
2.3.2 昆中断裂 |
2.3.3 昆北断裂 |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
2.3.5 阿尔金断裂 |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前晋宁期 |
2.4.2 晋宁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印支早期 |
2.4.5 印支期晚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特征 |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矿作用研究 |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6 成矿作用研究 |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4.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条件 |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时代划分 |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铂族元素在含氯流体中的热液活动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PGE的性质 |
1.3 PGE流体活动性地质记录 |
1.4 PGE热液实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PGE溶解度研究 |
1.4.2 PGE的热液迁移络合物种型研究 |
1.4.3 PGE流体活动性研究进展总结 |
1.4.4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实验技术与分析测试 |
2.1 实验原理及设计 |
2.1.1 络合物水解实验 |
2.1.2 氧化物溶解实验 |
2.1.3 水岩反应实验 |
2.2 实验设备 |
2.2.1 水热高压釜实验设备 |
2.2.2 马弗炉实验设备 |
2.2.3 活塞圆筒实验设备 |
2.3 分析测试 |
2.3.1 ICP-MS元素分析 |
2.3.2 LA-ICP-MS元素分析 |
2.3.3 离子色谱分析 |
2.3.4 激光拉曼测试 |
2.3.5 扫描电镜和能谱测试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7 XRD分析测试 |
2.3.8 EPMA分析测试 |
2.3.9 样品主微量分析测试 |
2.3.10 溶液pH分析测试 |
第3章 热力学计算模拟 |
3.1 平衡常数计算 |
3.1.1 累积水解平衡常数计算 |
3.1.2 溶解平衡常数计算 |
3.2 单一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3.3 多元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第4章 PGE-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的实验研究 |
4.1 Pt-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1.1 初始络合物K_2Pt Cl_6性质 |
4.1.2 K_2Pt 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1.3 反应压力对K_2Pt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1.4 反应温度、氧逸度对K_2Pt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1.5 K_2Pt 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1.6 Pt Cl_6~(2-)的形成常数和Pt~(4+)水解常数 |
4.1.7 Pt-Cl流体迁移制约因素 |
4.1.8 Pt-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1.9 Pt-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地质意义 |
4.1.10 Pt-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1.11 Pt-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2 Pd-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2.1 初始络合物K_2PdCl_6性质 |
4.2.2 K_2Pd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2.3 反应压力、初始浓度对K_2Pd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K_2Pd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2.5 K_2Pd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2.6 Pd-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2.7 Pd-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2.8 Pd-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3 Ru-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3.1 初始络合物K_2RuCl_6性质 |
4.3.2 K_2Ru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3.3 反应温度对K_2Ru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3.4 K_2Ru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3.5 Ru-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3.6 Ru-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3.7 Ru-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4 Os-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4.1 初始络合物K_2Os Cl_6性质 |
4.4.2 K_2Os 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4.3 反应温度对K_2Os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4.4 K_2Os 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4.5 Os-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4.6 Os-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4.7 Os-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5 Ir-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5.1 初始络合物K_2Ir Cl_6性质 |
4.5.2 反应温度对K_2Ir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5.3 K_2Ir 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5.4 Ir-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5.5 Ir-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5.6 Ir-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6 Rh-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6.1 初始络合物K_3RhCl_6性质 |
4.6.2 反应温度对K_3Rh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6.3 K_3Rh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6.4 Rh-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6.5 Rh-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6.6 Rh-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7 PGE-Cl络合物流体迁移规律 |
4.7.1 PGE-Cl络合物累积平衡常数对比 |
4.7.2 PGE-Cl络合物流体迁移因素制约 |
4.8 PGE-Cl络合物水解总结 |
第5章 PGE氧化物在含氯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
5.1 Pt 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1.1 Pt O_2溶解反应平衡时间 |
5.1.2 HCl、Na Cl和温度对Pt 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1.3 Pt O_2溶解平衡常数 |
5.1.4 Pt 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1.5 Pt Cl_6~(2-)的形成常数和Pt~(4+)水解常数 |
5.1.6 Pt 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1.7 Pt 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2 Pd O溶解度实验研究 |
5.2.1 HCl、Na Cl和温度对Pd O溶解反应的影响 |
5.2.2 Pd O溶解平衡常数 |
5.2.3 Pd O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2.4 Pd O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2.5 Pd O溶解度实验小结 |
5.3 Ru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3.1 HCl、Na Cl和温度对Ru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3.2 RuO_2溶解平衡常数 |
5.3.3 Ru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3.4 Ru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3.5 Ru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4 Os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4.1 HCl、Na Cl和温度对Os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4.2 OsO_2溶解平衡常数 |
5.4.3 Os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4.4 Os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4.5 Os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5 Ir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5.1 HCl、Na Cl和温度对Ir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5.2 IrO_2溶解平衡常数 |
5.5.3 Ir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5.4 Ir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5.5 Ir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6 Rh_2O_3溶解度实验研究 |
5.6.1 HCl、Na Cl和温度对Rh_2O_3溶解反应的影响 |
5.6.2 Rh_2O_3溶解平衡常数 |
5.6.3 Rh_2O_3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6.4 Rh_2O_3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6.5 Rh_2O_3溶解度实验小结 |
5.7 PGE氧化物溶解机制探讨与总结 |
5.7.1 PGE氧化物溶解机制探讨 |
5.7.2 PGE氧化物溶解度实验总结 |
第6章 含氯流体交代地幔橄榄岩过程中PGE活动性 |
6.1 低温低压下流体交代实验研究 |
6.2 高温高压下流体交代实验研究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北天山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同化混染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铜镍矿床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北天山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工作概况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进度及工作量 |
1.4.1 工作进度 |
1.4.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黄山东矿床地质概况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四章 分析方法与样品特征 |
4.1 分析方法 |
4.1.1 全岩硫含量 |
4.1.2 全岩硫同位素 |
4.1.3 全岩Se含量分析 |
4.1.4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 |
4.1.5 全岩主微量 |
4.1.6 矿物微区分析 |
4.2 样品特征 |
4.2.1 黄山东岩体岩相学特征 |
4.2.2 黄山东岩体与围岩硫化物特征 |
4.2.3 黄山东岩体中斜长石特征 |
4.2.4 梧桐窝子组地层岩石中斜长石特征 |
第五章 黄山东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 岩体主微量元素 |
5.1.1 岩体主量元素 |
5.1.2 岩体微量元素 |
5.2 全岩硫、硒含量与硫同位素 |
5.2.1 全岩S及Se含量 |
5.2.2 全岩硫同位素 |
5.3 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
5.3.2 硫化物LA-ICP-MS分析 |
5.3.3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 |
5.4 斜长石地球化学特征 |
5.4.1 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 |
5.4.2 斜长石LA-ICP-MS分析 |
第六章 岩浆中硫饱和机制与成矿过程 |
6.1 岩体中硫饱和机制 |
6.1.1 地壳硫的加入 |
6.1.2 岩浆混合作用 |
6.2 地壳同化混染过程 |
6.2.1 原地地壳同化混染作用 |
6.2.2 深部地壳同化混染作用 |
6.2.3 黄山东矿床成矿过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4)攀西白草矿区硫化物中钴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铜镍硫化物型钴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攀西矿集区富钴矿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岩浆岩分布特征 |
2.3.1 晋宁期 |
2.3.2 加里东-华力西-印支期 |
2.3.3 燕山-喜山期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富钴矿体特征 |
4.2 矿石组构特征 |
4.2.1 矿石构造 |
4.2.2 矿石结构 |
4.3 主要金属硫化物特征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5.1 测试方法 |
5.2 矿石地球化学 |
5.3 磁黄铁矿硫同位素 |
5.4 硫化物矿物化学 |
第六章 富钴硫化物的成矿作用 |
6.1 钴元素赋存状态 |
6.2 矿石矿物结晶温度 |
6.3 成矿作用 |
6.3.1 成矿物质来源 |
6.3.2 母岩浆性质 |
6.4 富钴硫化物成因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金川与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2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元素研究现状 |
1.2.3 中国典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地质背景对比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矿床地质 |
2.4.1 金川矿床地质 |
2.4.2 夏日哈木矿床地质 |
第三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岩矿石铂族及半金属元素特征 |
3.1 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含量 |
3.1.1 金川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含量 |
3.1.2 夏日哈木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含量 |
3.2 铂族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与S相关性 |
3.2.1 金川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与S相关性 |
3.2.2 夏日哈木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与S相关性 |
3.3 半金属元素与铂族元素的关系 |
3.4 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 |
3.4.1 金川矿床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 |
3.4.2 夏日哈木矿床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与铂族矿物相关的矿物学研究 |
4.1 尖晶石 |
4.1.1 形态特征 |
4.1.2 化学特征 |
4.1.3 端元划分 |
4.2 铂族矿物 |
4.3 金银矿物 |
4.4 镍钴矿物 |
4.5 贱金属硫化物 |
4.5.1 形态特征 |
4.5.2 成分特征 |
第五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尖晶石和硫化物铂族元素组成 |
5.1 尖晶石微量元素 |
5.1.1 金川矿床尖晶石微量元素 |
5.1.2 夏日哈木矿床尖晶石微量元素 |
5.2 镍黄铁矿微量元素 |
5.2.1 金川矿床镍黄铁矿微量元素 |
5.2.2 夏日哈木矿床镍黄铁矿微量元素 |
5.3 磁黄铁矿微量元素 |
5.3.1 金川矿床磁黄铁矿微量元素 |
5.3.2 夏日哈木矿床磁黄铁矿微量元素 |
5.4 黄铜矿和方黄铜矿微量元素 |
5.4.1 金川矿床黄铜矿和方黄铜矿微量元素 |
5.4.2 夏日哈木矿床黄铜矿和方黄铜矿微量元素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岩浆演化及成矿过程的异同 |
6.1 岩浆源区 |
6.2 部分熔融程度 |
6.2.1 部分熔融程度与PGE的关系 |
6.2.2 氧化还原状态对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 |
6.3 岩浆结晶分异与深部熔离作用 |
6.4 S饱和机制 |
6.4.1 金川矿床S饱和机制 |
6.4.2 夏日哈木矿床S饱和机制 |
6.5 铂族元素演化规律与赋存状态 |
6.5.1 Pt的行为 |
6.5.2 As的独特性 |
6.5.3 Rh的行为 |
6.5.4 Pd的行为 |
6.5.5 铂族元素赋存状态 |
6.5.6 PGE演化模式图 |
6.6 铂族元素的运移机制 |
6.6.1 岩浆作用 |
6.6.2 热液作用 |
6.6.3 衡量因素 |
6.7 铂族元素成矿的条件 |
6.7.1 岩浆源区存在大量的硫化物 |
6.7.2 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 |
6.7.3 岩浆的持续补给 |
6.7.4 有限的深部熔离作用 |
6.7.5 存在铂族元素的“捕获剂” |
6.7.6 良好的分异和堆积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标型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质概况 |
1.1 区域地质特征 |
1.2 金属硫化物矿石特征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Fe和S特征 |
3.2 δFe-δS特征 |
3.3 Co和Ni特征 |
3.4 S、Se和Te特征 |
3.5 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
3.6 成矿机制 |
4 结 语 |
(7)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所属领域 |
1.2.2 选题来源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型铜镍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2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球物理勘查现状 |
1.3.3 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认识 |
1.5.1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 |
1.5.2 典型矿区多学科调查与研究 |
1.5.3 地球物理勘查研究 |
1.5.4 找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
1.6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 |
2.2.2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宙岩浆岩 |
2.3.2 元古代岩浆岩 |
2.3.3 古生代岩浆岩 |
2.3.4 中生代侵入岩 |
2.3.5 新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古陆核形成与演化阶段 |
3.1.1 古陆核的形成 |
3.1.2 古陆核的裂解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俯冲 |
3.2.2 辽吉洋闭合 |
3.2.3 辽吉洋闭合后伸展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阶段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4.1 古亚洲洋俯冲 |
3.4.2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5 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5.1 福洞岩群 |
3.5.2 年代学与同位素特征 |
3.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浆源区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第4章 典型矿区多学科综合调查 |
4.1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
4.1.1 红旗岭 |
4.1.2 漂河川 |
4.1.3 长仁-獐项 |
4.2 成岩-成矿时代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
4.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 原生岩浆与岩浆演化 |
4.4.1 岩浆源区性质 |
4.4.2 岩浆熔融程度 |
4.4.3 同化混染作用 |
4.4.4 铂族元素亏损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矿构造背景 |
4.5.2 矿床成因 |
第5章 矿化信息提取与地球物理勘查 |
5.1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
5.1.1 边界识别 |
5.1.2 离散小波变换 |
5.1.3 2.5 维人机交互式正反演 |
5.2 多尺度深部地球物理勘查 |
5.2.1 电磁法勘查 |
5.2.2 井中地球物理勘查 |
5.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
5.4 地球物理对岩浆通道识别 |
第6章 找矿模型及预测 |
6.1 成矿模式 |
6.1.1 红旗岭 |
6.1.2 漂河川 |
6.1.3 长仁-獐项 |
6.2 综合找矿模型 |
6.2.1 地质模型 |
6.2.2 地球物理模型 |
6.2.3 找矿评价指标 |
6.2.4 找矿方向 |
6.3 找矿预测 |
6.3.1 红旗岭A级找矿远景区 |
6.3.2 漂河川A级找矿远景区 |
6.3.3 长仁-獐项A级找矿远景区 |
6.3.4 六颗松B级找矿远景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攀西小关河地区核桃树富铂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岩相学特征 |
3 样品处理及分析 |
4 地球化学特征 |
4.1 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稀土及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4.2.1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4.2.2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4.3 PGE元素组成特征 |
5 讨论 |
5.1 母岩浆成分 |
5.2 岩浆成因 |
5.2.1 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及源区特征 |
5.2.2 部分熔融程度 |
5.3 硫化物熔离作用 |
5.4 成因机制分析 |
6 结论 |
(10)中国镍矿成矿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镍矿床类型 |
2 我国镍矿床的时空演化 |
2.1 不同时期镍矿分布情况 |
2.2 镍矿与构造演化 |
3 典型矿床特征 |
3.1 中—新元古代与大陆边缘裂解有关的镍铜 (铂) 矿床 |
3.2 寒武纪与黑色页岩有关的海相沉积型镍钼钒矿床 |
3.3 早二叠世与造山带后碰撞伸展背景有关的镍铜矿床 |
3.4晚二叠世与大火成岩省有关的镍铜 (铂) 矿床 |
3.5 新生代与风化壳有关的镍金矿床 |
4 岩浆型镍矿成矿系列类型 |
5 成矿地质条件 |
5.1 成矿地质背景 |
5.2 邻近大断裂深 |
5.3 镁铁—超镁铁岩体 |
5.4 原生岩浆 |
5.5 深部岩浆作用 |
5.6 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 |
5.6.1 地壳硫的加入 |
5.6.2 同化混染与硫化物熔离 |
5.6.3 岩浆演化与硫化物熔离 |
6 结语 |
四、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深部熔离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2]铂族元素在含氯流体中的热液活动性实验研究[D]. 严海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北天山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同化混染作用研究[D]. 韦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4]攀西白草矿区硫化物中钴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D]. 邱红信. 长安大学, 2021
- [5]金川与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对比研究[D]. 韩一筱. 长安大学, 2021
- [6]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标型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张贵山,邱红信,彭仁,孟乾坤,温汉捷,李石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02)
- [7]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D]. 许志河. 吉林大学, 2020(03)
- [8]攀西小关河地区核桃树富铂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J]. 朱飞霖,白梅,陶琰. 岩石学报, 2017(07)
- [9]金宝山铂钯矿与国外大型层状岩体中的铂钯矿床对比[J]. 段星星,董会,曹佰迪,杜辉,李文明,刘拓,王立社. 西北地质, 2016(01)
- [10]中国镍矿成矿规律初探[J]. 孙涛,王登红,钱壮志,付勇,陈郑辉,娄德波. 地质学报,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