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育部明确提出论文的10个“不得”底线要求,具体是什么?
- 答:十不得的意义
“十个不得”的引入意味着将来,大学,研究机构和招聘公司在评估和评估时将不再以论文数量为标准,而是将更加重视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科研成果将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建立创新创造平台,更能激发科技创新人员进行科研创造的原始动力,对于继续被禁止的学术不端行为,将处以更严厉的处罚,从十不得中我们也看出了教育部对于论文的重视态度。
现在大学生对于论文的态度已经是很草率了,出台相对应的政策也是能够让其对于论文重视起来,能够拿出专业的态度来做这一些专业的论文来给大家带来相对应的参考。
十不得具体内容
不得简单地根据出版物,标题,荣誉,资格等来判断论文的质量,以防止“按出版物查看文章”,“按出版物查看文章”和“按人查看文章”
不得过多地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来防止国际期刊论文的霸主地位
不得在追求国际出版的过程中故意使中国矮小化,侮辱中国,破坏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不得简单地将指标(例如SSCI中包含的论文数量,CSSCI,引文率和影响因子)与资源分配,物质奖励,绩效报酬等联系起来,以防止论文获得高分
不得在SSCI,CSSCI等中包含的论文数量用作指导教师职位选择以及人才计划的应用和审查的唯一指标。
不得在SSCI,CSSCI等中包含的论文数量用作教师招聘,职称评估和人才引进的前提和直接基础。
不得把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授予学位的唯一标准。
不得把学术资格,职称等用作在教育系统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限制条件。
不得进行广泛的评估和重复评估,并严格控制涉及论文的评估活动的数量和频率。
不得盲目采用,引用和公开各种机构发布的排名,也不要过度依赖以论文发表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排名评估。
问:教育部明确提出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这意味着什么?
- 答:意味着对于教师的责任划分,更严格和明确了,也意味着老师这个队伍将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审视,为人师表的队伍开始大浪淘沙,真正配做榜样的人才能留下。
- 答:意味着教育事业将会变得更好,更好的培养学生,减少学生家长的压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 答:这意味着现在的教育监管越来越严,然后我们的教育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的,然后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度也是越来越高的。
- 答:意味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术学位论文的真实性、有效性严谨性。避免导师在论文的学术实用性,数据引用的真实有效性上的不良导向。
问:教育部明确研究生导师十不得,具体都是哪十不得?有何意义
- 答:1.不得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
2.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
3.不得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
4.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
5.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
6.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
7.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
8.不得以研究生名义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
9.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
10.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意义:正确思想引领、科学公正参与招生、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把关学位论文质量、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