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

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侯春辉[1](2020)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发生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发胸腔积液患者的引发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2月该院心内科共收治了200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病情不同将2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由未发生胸腔积液的患者所组成,观察组患者由发生胸腔积液的患者所组成,对两组患者可能会引起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然后在治疗中,可以针对或者重点关注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从而将治疗效果进行大大提升。结果发生胸腔积液的患者年龄、射血分数、左房舒张末径、左室舒张末径、B型脑钠肽前体、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尿素氮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分别为:(70.36±10.65)岁、(47.32±10.36)%、(40.62±7.03)cm、(58.03±9.89)cm、(8 426.32±8 534.18)ng/mL、(7.59±3.40)×109/L、(76.23±10.02)%、(9.32±6.25)mmol/L、(120.03±25.12)g/L、(38.18±4.35)g/L、(10.36±5.82)d,其中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前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尿素氮与未发生胸腔积液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4、5.729、8.524、5.355,P<0.05),年龄、左房舒张末径、左室舒张末径、白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与未发生胸腔积液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5、0.365、0.235、0.526、0.636、0.114、0.635,P>0.05)。结论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胸腔积液,主要引发因素包括: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前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尿素氮水平。

张娟娟,任加良[2](2019)在《腹腔引流导管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导管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引流导管闭式引流,对照组给予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引流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安全、可靠、经济、可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何权瀛[3](2017)在《胸腔积液临床诊断流程》文中研究说明胸腔积液是一种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疾病,常涉及多种学科,临床诊断中存在许多问题常常使初学者不得要领,本文拟系统地介绍一下比较简便的胸腔积液的诊断流程。临床症状和体征胸腔积液本身引起的症状包括胸闷和呼吸困难。胸腔积液量少的时候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多于500mL以上可以感到胸闷,大量积液时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由于胸腔积液的数量不等,患

勾小华[4](2017)在《探讨NT-proBNP对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文中提出目的: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任何导致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的疾病都可产生胸腔积液。NT-proBNP是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心力衰竭时心室壁因压力负荷增大受到物理牵拉由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裂解产生,可直接由血浆透过血管壁进入胸膜腔,使胸腔积液中NT-proBNP含量增高,本文旨在研究其在诊断心衰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以期望能够找到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性高的有效分子诊断标记物。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因胸腔积液就诊我院的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检查化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性胸腔积液组和非心力衰竭性胸腔积液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心力衰竭性胸腔积液患者和非心力衰竭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浆和胸腔积液中的NT-proBNP含量,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衰患者血浆和胸腔积液中NT-proBNP平均含量分别为13725pg/ml和12309pg/ml,显着高于非心衰患者血浆和胸腔积液中NT-proBNP平均含量,分别为1094pg/ml和974pg/ml,其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胸腔积液患者血浆中NT-proBNP含量和胸腔积液中NT-proBNP含量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61。血浆和胸腔积液中NT-proBNP含量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97,以血浆中NT-proBNP含量大于4000ng/L为诊断界值时,其在诊断心力衰竭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准确性分别为89%(73%-96%)、92%(82%-96%)、82%(65%-94%)、94%(87%-97%)和90%(83%-94%),以胸腔积液中NT-proBNP含量大于4000ng/L为诊断界值时,其在诊断心力衰竭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准确性分别为91%(74%-97%)、92%(83%-97%)、81%(66%-93%)、96%(86%-99%)、91%(84%-96%)。结论:胸腔积液和血浆中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的NT-proBNP含量与血浆中的NT-proBNP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胸腔积液中NT-proBNP判断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性高。

史素好[5](2013)在《21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1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积液原因、性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以双侧多见,且右侧积液量较左侧大;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抗心衰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充分认识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可减少误诊率。

徐冬梅[6](2012)在《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误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以右侧最为多见,胸腔积液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分级有关。本组患者首诊时37例被误诊,误诊率13.21%。患者确诊后抗心衰治疗效果理想。结论胸腔积液量与心力衰竭的分级有关,对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综合分析,并完善辅助检查,对提高本病的诊断及正确治疗有重要意义。

徐冬梅[7](2012)在《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误诊情况,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0例患者中,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以右侧最为多见,胸腔积液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分级有关。本组280例患者首诊时37例被误诊,误诊率为13.21%(37/280)。患者确诊后抗心衰治疗的效果理想。结论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临床常见,胸腔积液量与心力衰竭的分级有关。对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综合分析,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对提高诊断及正确治疗具有有重要意义。

王正民,梁宗安[8](1999)在《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51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51 例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胸腔B 超或X 线胸片或肺部CT 检查证实,其中43例经胸穿抽到胸水,胸水行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双侧胸腔积液35 例(68 .6 % ) ,右侧胸腔积液14 例(27 .4 % ) ,左侧胸腔积液2 例(3 .9 % ) ;大量积液2 例(4 % ) ,中量积液18 例(35 .3 % ) ,小量积液31 例(60 .8 % ) ;漏出液31 例(72 .1 % ) ,渗出液5 例(11 .6 % ) ,介于渗出液与漏出液之间7 例(16 .3 % ) ;渗出液中2 例为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者,2 例伴发肺炎,1 例伴发结核性胸膜炎;介于渗漏出液之间1 例为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者,3 例伴发肺炎,2 例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草黄色胸水39 例,血性胸水4 例。结论: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多为双侧积液,如为一侧积液则以右侧多见;其积液量以少量多见;其胸液性质多为漏出液,对于疑为心力衰竭所致的胸腔积液,其性质为渗出液或介于渗出液与漏出液之间者,应予以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如为心力衰竭所致,1 周内可以明显吸收

杨志[9](2020)在《VCAM-1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探讨VCAM-1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胸腔积液患者87例,其中经临床诊断或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TPE)4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MPE)13例、肺炎旁性胸腔积液患者(PPE)8例,漏出性胸腔积液患者(Control,对照组)17例。87例患者通过胸腔穿刺留取胸腔积液,通过真空采血留取血清标本,并对血清标本、胸水标本进行常规生化分析及血常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不同组患者其胸腔积液及血清标本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同时对胸腔积液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胸腔积液VCAM-1、腺苷脱氢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及白细胞计数在胸水及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并运用受试者曲线分析(ROC)曲线分析VCAM-1、ADA、LDH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TPE组(609.0±331.2,ng/ml)、PPE组(472.6±116.9,ng/ml)与对照组(354.8±99.4,ng/ml)相比,胸腔积液中VCAM-1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组胸腔积液中VCAM-1浓度与血清浓度相比较(609.0±331.2,ng/ml vs.462.7±219.5,ng/m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PE组胸腔积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80.9±11.5%)与对照组(59.7±17.3%)相比较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E组与MPE组胸腔积液淋巴相比较(80.9±11.5%vs.61.5±23.1%),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TPE组中胸腔积液淋巴细胞百分数与血清淋巴细胞百分数(80.5±18.3%vs.10.0±4.7%),胸水中表达水平较血清中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TPE组(68.4±43.8,IU/L)、MPE组(14.6±7.1,IU/L)、PPE组(41.5±22.6,IU/L)与对照组(4.4±3.1,IU/L)相比较,三组ADA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血清中TPE组与MPE组相比较(20.4±7.8,IU/L vs.13.1±2.6,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TPE组385.5[274.3-593.5]U/L、MPE组404.0[323.5-555.5]U/L、PPE组1066.5[436.8-2088.8]U/L胸腔积液中LDH均显着高于对照组111.0[79.0-169.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在胸腔积液中,四组患者的VCAM-1水平与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330,P<0.0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的VCAM-1总体水平与ADA水平呈正相关(r=0.300,P<0.0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ADA水平与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330,P<0.01);所有受试者ADA水平与LDH水平呈中度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680,P<0.001);TPE组胸水VCAM-1水平与其胸水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300,P=0.04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6.根据ROC曲线可知:本实验中胸腔积液中VCAM-1的cut-off值为468.5ng/ml,其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73%,AUC=0.790;胸腔积液中AD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特异性及灵敏性均较高,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2%,AUC=0.920;胸水LDH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其灵敏性为95%,特异性却较低,仅有35%,AUC=0.630;胸水中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性较高,达到93%,特异性稍差,为70%。血清中VCAM-1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并不令人满意,仅有40%,特异性为94%,AUC=0.600。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其胸腔积液VCAM-1水平明显增高,胸水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且VCAM-1与胸水淋巴细胞比率呈正相关,胸腔积液中VCAM-1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范伟伟[10](2019)在《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效果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其病情均经手术探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B超检查与CT检查,然后比较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及其检查的费用。结果: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这60例患者病情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60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的费用低于对其进行CT检查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性均较高,但用B超检查诊断此病的费用更低。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腹腔引流导管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材料。
        1.2.2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费用比较
    2.3 两组患者引流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胸腔积液临床诊断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症状和体征
诊断内容
    一、明确有无胸腔积液
    二、分辨胸腔积液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
    三、进一步明确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
        1.胸腔积液常见的病因
        2.漏出性胸腔积液
        3、渗出性胸腔积液

(4)探讨NT-proBNP对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T-proBNP对诊断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21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机理
    3.2 治疗
    3.3 患者特征分析
4 结论

(7)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2.2 胸腔积液量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
    2.3 误诊情况
3 讨论
    3.1 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机理
    3.2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治疗
    3.3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误诊的原因分析

(9)VCAM-1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中文缩略语索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这60例患者病情的准确率
    2.2 对这60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与CT检查时其影像学表现
    2.3 对这60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与CT检查的费用
3 讨论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相关因素分析[J]. 侯春辉.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9)
  • [2]腹腔引流导管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J]. 张娟娟,任加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19)
  • [3]胸腔积液临床诊断流程[J]. 何权瀛. 临床肺科杂志, 2017(08)
  • [4]探讨NT-proBNP对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D]. 勾小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5]21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 史素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5)
  • [6]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J]. 徐冬梅. 西部医学, 2012(10)
  • [7]280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观察[J]. 徐冬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12(10)
  • [8]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51例临床分析[J]. 王正民,梁宗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05)
  • [9]VCAM-1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意义[D]. 杨志. 南华大学, 2020(01)
  • [10]用B超检查与CT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效果对比[J]. 范伟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3)

标签:;  ;  ;  ;  ;  

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