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织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1](2021)在《《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全文发布》文中研究指明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绘制了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点部署。"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科技将在创新能力和产出水平均实现较大跨越的基础上,
刘静[2](2020)在《L公司纺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发展历史悠久,市场化程度高,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获得很强的价格优势。但随着全球经济动荡源和风险点的增多,原料、用工成本上升,以及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系列问题喷涌而出: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出口和内需增长乏力等。纺织企业必须厘清自身优势和不足,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制定恰当的竞争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L公司为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A、B股上市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从棉花育种与种植、纺纱、漂染、织布、后整理、制衣为一体的具有综合垂直生产能力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生产高档色织布面料和成衣制造,出口业务占到60%以上,公司业务范围除了纺织服装行业外,还涉及棉花、电、汽等行业,但纺织服装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92%以上。随着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公司发展遇到非常多的阻碍。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及时作出战略调整,才能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专家评价等研究方法,运用PEST、五力模型、因素评价矩阵等工具对L公司纺织业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外部环境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更为突出;内部资源条件优势大于劣势。在内部外环境分析基础上,针对L公司纺织业务进行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运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分析确定公司应选择最佳成本提供者战略。最佳成本提供者战略的实施需要在低成本和差异化之间寻求平衡,本文从采购与物流、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几个方面提出最佳成本提供者战略的实施措施。最后从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保障最佳成本提供者战略的成功实施。公司过去按照生产计划进行采购的方式产生大量库存,资金周转速度慢。实施最佳成本提供者战略,要求企业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本文在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中提出建立以订单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可以有效促使采购、配送、生产、物流等环节的高效衔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生产制造的柔性,为差异化产品的混流生产提供保障。本文还提出在纺织企业从化学品管控、生产技术改进、废弃物能量转换、排污监测等方面推行全面的清洁生产方式,努力构建绿色、可循环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可以有效应对不断提升的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要求。纺织行业消费者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并且顾客对产品价格和价值都比较敏感,结合案例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制定最佳成本提供者竞争战略,可以帮助案例企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公司实现转型升级。另外,对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范闪[3](2020)在《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皮革行业是我国轻工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制革及其产品企业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制革、毛皮及其制品地区之一。这个过程也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博弈过程。90年代,我国进入了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的阶段,制革及其产品企业生存压力增大,环保压力、成本增加、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国际上欧盟委员会更新了关于《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旨在引领全球由线性经济转入循环经济、把废物变为资源、赋予消费者权利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基于以上国内问题、国际要求,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关注的重点,进行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河北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羊皮制革的三种工艺(传统铬鞣、逆转铬复鞣、无铬鞣)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等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利用eFootprint评价软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另外,对制鞋企业-新百丽集团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当今主流的冷粘皮鞋的裁断、帮面和底工工序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运用eFootprint软件对三款皮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三款皮鞋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差异。最后,选定两种有代表性的制鞋工艺(冷粘鞋、模压鞋)进行了从“摇篮”到“大门”的全生命周期研究,为今后鞋类产品进入国际交易市场,要求的产品足迹报告打下基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国内与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相同的工艺流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类型指标相同。但经过eFootprint软件的评估,我国的铬鞣制革在水资源消耗及人体毒性-致癌方面较国外的环境影响贡献值小。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制革用水量和铬粉的用量具有严格限制,且国内的制革专家和高等院校对清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2)制鞋过程经过SimaPro软件的评估,结果显示底工工序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值最大,行业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应针对底工工序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制鞋行业对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废气的排放方面,如何减少废气的产生、如何收集处理废气、开发无毒无害胶粘剂成为今后高校和行业研究的重点。(3)构建了制革行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清单:每投入一吨盐湿皮,需要输入水30吨,化工原料400kg,电200kWh,成品革758kg,副产品470kg;产生废水29吨,CODCr50kg,氨氮12kg,硫化物8.3kg,悬浮物158kg,总铬1.85kg。CODCr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软化工序,占比68%;氨氮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脱灰和软化工序,占比47%;硫化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43%;悬浮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29%;总铬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主鞣工序,占比74%。原料皮主鞣工段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大,占比51%,然后是复鞣工段,占比25%,最后是准备工段,占比24%。(4)利用eFootprint软件,采用欧盟的PEF评价指标对三款冷粘鞋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定量分析:女士休闲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裁断工序,制帮工序最小。在PEF评价的15种环境影响类型中,女士休闲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种类型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4.18E+001MJ、1.52E+000kg、4.23E-001kg CO2 eq;女士凉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帮面工序,裁断工序最小。女士凉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1.97E+001MJ、5.26E+000kg、1.40E+000kg CO2 eq;女士短靴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与帮面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影响相近,裁断工序最小。女士短靴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2.36E+001MJ、1.29E+000、1.67E+000kg CO2 eq。(5)通过对特定款式的冷粘鞋与模压鞋从“摇篮”到“大门”具体案例的分析,建立了两种工艺鞋的数据清单,并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冷粘棉鞋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3000g盐湿皮、89295g工业用水、211.34g铬粉、耗费电力4.575kWh、辅料712.6g、胶粘剂共计59.4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 54922g、CODCr137.7g、氨氮 38g、总铬 1.06g、VOC 共计 46.361g。模压棉靴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4680g盐湿皮、139300g工业用水、329.7g铬粉、耗费电力7.137kWh、辅料637.2g、胶粘剂共计1231.5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85678.32g、CODCr137.7g、氨氮38g、总铬1.06g、VOC共计871.04g;两种工艺的评价结果均为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方面评价指标结果对环境负荷最大。臭氧层消耗、人体毒性-致癌、人体毒性-非致癌三方面评价指标的环境负荷最小。(6)进行了制革及其下游行业企业(制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提出了采用主观赋权重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LCA评价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环境评价方法。避免了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因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缺失及误差带来的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LCA评价软件单一因素的影响,而且实现了根据不同案例进行指标权重的灵活调整,使得最终确定的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指标合成方法能够实现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不同层面水平的对比和原因分析。本论文构建了制革及制鞋的生命周期数据清单,引进了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对皮革行业环境污染的定性定量分析,对皮革行业的绿色产业链升级、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皮革行业的数据清单丰富了我国CLCD背景数据库;通过不同评价软件、评价方法的比较,找出eFootprint软件需要改进的环节,为完善我国生命周期评价软件提供参考。
高妍[4](2020)在《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群体的总称,国际上普遍将轻工业界定为制造消费资料的工业,纺织工业是轻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中国,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巨潮洗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成长为全球纺织工业中的龙头,中国不仅是纺织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纺织工业除了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活消费之外,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问题,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然而纺织工业作为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较严重的产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合当前国民经济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针对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大、水污染严重的特点,在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及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当前发展方向。在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竞争力是决定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的水资源消耗、污染及行业发展情况,在“水资源—行业发展”的视角下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基于水足迹理论对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蓝水足迹、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进行核算,并分析水足迹强度和水生产率,掌握纺织工业目前的水资源使用状态,根据核算结果对影响纺织工业发展的行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因素进行分解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纺织工业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和效果(贡献量和贡献率)。其次,对比分析纺织工业的水足迹强度、水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掌握其相互影响规律,基于脱钩理论对水资源消耗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进行分析,优化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然后,分析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废水及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情况,并与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水污染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脱钩理论判断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最后,总结前面的研究结果,针对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大及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从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措施和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基于水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根据统计数据,核算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间的蓝水足迹、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经分析,观察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 150%,而蓝水足迹降低了 19.1%,表明纺织工业整体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在提高。同时,相关经济指标的增长也会导致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的增长,然而,在观察期的后期,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都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说明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成效明显。通过对各子行业的分析,发现化纤业和纺织业的水足迹占据了整个纺织工业的比例超过95%,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子行业。通过水足迹的进一步计算,可获得水足迹的强度和水生产率,其作为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可更加直接的说明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状况。经研究,纺织工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同时水污染情况在不断改善。但是后期变化趋势逐渐变缓,说明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技术手段遇到一定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需要根据当前时空背景重新调整相关措施。此外,基于水足迹的计算结果,通过因素分解分析,发现产业规模的增加会导致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恶化,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水资源消耗量并减小污染,两者的作用显着。相比之下,行业结构所产生的的影响作用较小,说明我国纺织工业缺乏充分的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在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瓶颈的背景下,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水资源使用效率提升。(2)阐明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对比分析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状况及行业发展情况,发现整体上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稳步提高的,水足迹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呈现相反的趋势,而水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与主营业务收入是一致的,表明纺织工业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在不断改善。但是,在表面发展良好的背后仍然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注意,在观察期的后期,纺织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约7万亿时,处于一个稳定状态,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没有持续提高,这说明发展过程遇到了阻碍,需要对目前的发展策略进行调整,而调整的重点为纺织工业中水资源消耗严重的子行业及影响作用不明显的行业结构因素。基于脱钩理论对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水资源使用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进行了判断,蓝水足迹只有四个年份处于最佳状态,即强脱钩状态,有一个年份属于发展过程中最差的状态,即强负脱钩状态,因此可以发现尽管表面上纺织工业的状态良好,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提高,水资源消耗量不断下降,但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相比之下,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的强脱钩状态年份更多,其发展状态更好,这表明纺织工业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要稍好于水资源消耗方面,在后续发展应更加注意节水方面的管理。(3)实证分析了纺织工业水污染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的变化分析纺织工业的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发现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间的废水排放量先小幅升高后逐年下降,2010年为峰值点,达到27.55亿吨,COD排放量逐年稳定下降的,COD的治理效果好于废水排放。从排放量来看,我国纺织工业的水污染治理效果显着。在主要产生水污染的子行业中,纺织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据整个纺织工业的绝大部分,比例超过90%,因此纺织业的废水排放影响着整个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变化趋势,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行业。根据水污染数据进行废水排放强度和COD排放强度计算,结果显示废水排放强度和COD排放强度都是逐渐递减的,说明单位经济指标下产生的水污染是在下降的。基于弹性系数法建立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脱钩模型,计算纺织工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脱钩系数,判断其关联状态,结果表明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及COD排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基本都呈现脱钩状态,其中强脱钩占据了大部分年份,说明我国纺织工业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确实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后续发展过程中,在保持目前的治理效果外,需要更加关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4)提出了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建议。首先,针对纺织工业目前存在的水资源消耗大的问题,通过对纺织工业水足迹理论的综合分析,量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分析了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纺织工业各子行业的行业特点,提出了应对水资源消耗严重的措施和建议。其次,对于纺织工业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分析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技术方面包括纺织废水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模型,完善政策制度、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等,强化监督体系。综合以上关于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的研究,从主要从制度、技术创新、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政策改革等方面出发进行纺织工业优化发展路径的分析。最后,提出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政策方面,其中技术方面从设备管理、新材料使用、新技术应用三方面入手,培养优秀人才,推动技术革新,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同时推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政策方面主要从制度、技术创新、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政策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
李蝶[5](2020)在《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文中认为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累积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面对日益严峻的减排压力,在达到环境承载力之前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又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就业冲击。随着中国环境管制的加强,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被迫关停,溢出了大量失业人口,部分企业面临减排和去产能的压力,其经济效益受限,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从短期来看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的失业问题十分严峻。技术创新对实现经济长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具有改善民生的效果。技术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双重红利”的有效途径吗?如何利用合理的环境政策和创新政策来应对环境保护和就业冲击的矛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和破解目前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两难”抉择的迷惑和困局。2009年《世界劳工报告》提出了就业的“双重红利假说”,即通过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刺激劳动力需求,实现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但是,对于环境规制是否具有改善环境和促进就业的双重红利,现有研究尚未达成共识。根据波特假说,恰当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而企业改变生产技术或者治污技术会对就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将技术创新引入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讨论中,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直接影响的同时,作为一个新视角,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的间接影响,将使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更加精确和全面。本文以全球环境危机为背景,结合中国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现状,沿着理论研究→机理探源→实证分析→政策设计的基本路线对论题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研究上,以波特假说、双重红利假说、创造性破坏理论和就业补偿理论等相关理论假说为基础,通过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在机理探源方面,通过数理分析和归纳提炼得出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揭示技术创新影响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传导渠道。其次,在实证分析层面,以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对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就业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甄别不同技术创新类型如何协调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关系。最后,在政策设计中,根据中国环境规制的历史阶段和演进轨迹,结合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中国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就业,还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的就业效应。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存在两种机制,即负向的成本效应和正向的替代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抵消效应和补偿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地,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一是破坏就业的替代机制,二是创造就业的补偿机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为(0.061,-0.183)(其中,0.061为二次项系数,-0.183为一次项系数),等于环境规制对就业的总效应系数(0.535,-1.622)减去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效应系数(0.474,-1.439)。同样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之和为(0.06,-0.18),进一步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的可靠性。技术创新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抵消环境规制潜在的就业负效应,要实现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应根据不同行业环境规制与就业U型曲线的阈值,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策略;适当提高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带动经济绿色发展和就业增长;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灵活匹配,降低环境规制社会成本。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将环境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导出包含环境政策和研发投入的就业影响因素基本模型,通过理论综合和归纳提炼,揭示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影响机制,有利于在理论上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复杂关系;二是选取2006—201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按照不同污染程度和技术水平行业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有助于为政府部门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针对不同行业实际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
许辰可[6](2019)在《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我国面临着能源与环境制约,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与污染控制等问题。促进纺织企业生态创新,对推动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转型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纺织产业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但有些企业仍不了解相关环境政策实质,忽视了生态创新的关键目标。因此,全面分析纺织产业相关的环境政策及其政策工具组合对企业生态创新及其绩效的影响,对促进纺织企业生态创新至关重要。不同类别的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因产业环境而异,基于具体产业背景研究环境政策对生态创新及其绩效的影响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国内外纺织产业背景下分析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有:(1)深入探究我国政府颁布实施的纺织产业相关环境政策,评估我国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体系,结合政策工具与我国纺织产业特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2)探索我国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补充和丰富我国纺织企业的生态创新相关理论;(3)探索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研究,揭示“环境政策——企业生态创新行为——企业绩效”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探索在纺织产业背景下,不同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为政府与纺织企业推进生态创新的管理与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本研究选取从1989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中央政府层面颁布的118条纺织产业相关的环境政策,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构建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维度;进一步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12家纺织企业深度访谈,构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经过小样本前测对问卷进行修正后,对225家纺织企业进行实证调研,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中的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具体如下:本研究首先基于内容分析,提出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由命令控制型、市场型政策与自愿型政策构成,其中命令控制型政策包括污染治理检查、许可与审批、标准与禁令;市场型政策划分为补贴、罚款、环保税;自愿型政策包括技术创新、信息公布与公众参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研究提出的纺织产业环境政策测量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其次,构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维度,在扎根理论视域下对纺织企业深度访谈数据分析,认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由产品生态创新、工艺生态创新与管理生态创新三个维度构成。其中产品生态创新包括再生材料作为原材料、产品易于再回收再利用和减少产品能源消耗量;工艺生态创新包括清洁技术、使用新能源、回收利用废水废气;管理生态创新包括积极参与生态创新活动、员工生态培训、推行可持续文化与为生态创新投入高比例资金。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本研究构建的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最后,分析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生态创新在环境政策与经济绩效所起的中介作用。运用结构方程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研究发现自愿型政策对纺织企业产品生态创新、工艺生态创新与管理生态创新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产品生态创新有正向影响作用、对工艺与管理生态创新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市场型政策对企业三类生态创新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企业管理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企业产品与工艺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自愿型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命令控制型政策对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作用。本研究对揭示我国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环境政策——企业生态创新行为——企业绩效”这个“黑匣子”,对完善纺织产业相关环境政策与促进企业生态创新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蔡彬,王宇龙,檀笑,马若凡[7](2019)在《推行清洁生产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以纺织服装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研究为视角》文中指出以纺织服装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广东省典型纺织服装企业的视角,参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纺织服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构建的纺织服装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6个准则层和24个指标层。通过研究确定了限定性指标中定量指标的新鲜水用量指标的Ⅰ级、Ⅱ级和Ⅲ级基准值分别为100. 00、125. 00和250. 00 m3/t;综合能耗指标的Ⅰ级、Ⅱ级和Ⅲ级基准值分别为0. 75、0. 82和0. 95 tce/t,废水排放量指标的Ⅰ级、Ⅱ级和Ⅲ级基准值分别为90. 00、112. 50和225. 00 m3/t,中水回用率指标的Ⅰ级、Ⅱ级和Ⅲ级基准值分别为60%、50%和0。
张志琴[8](2019)在《浙江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绿色转型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染业在我国传统产业和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纺织业中的一个重要支撑行业。印染业是上托织造业和下承服装业,能有效地提高商品的美感和价值。“十一五”期间,我国印染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印染业的增长率开始明显回落。“十三五”开始,印染业陆续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始积极寻求一条合适的健康绿色发展之路。印染业是一个高水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当前受到绿色壁垒和经济抵制政策,中国纺织印染品进出口增速下降,在国际贸易中受到很大的重创。同时,消费者对印染品的需求也有所改变,对其多样化、时尚性和绿色型等有所提高。国内需求的改变、国际壁垒的加重和绿色环保的力度等都成为制约印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印染业当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如何实现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的平衡发展,如何开展一次有效地绿色转型都是该产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此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织物面料的印染、家纺产品、服装的生产、加工、销售。在绍兴有一些类似的印染公司,且该公司的规模在绍兴处于中上水平,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将结合企业与行业实际,分析YL印染现实情况,重点从绿色竞争力入手,并`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阐述分析,结合绍兴印染业实际情况提出YL印染的绿色转型策略,包括淘汰落后设备、引进新型环保设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行清洁生产、引入节能减排机制。本文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浙江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的绿色转型进程,同时,也为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可以借鉴的视角和方法。
吴敏洁[9](2019)在《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基于生产率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低碳发展是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环境生态系统对制造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的研究基于低碳化发展背景,将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纳入制造业生产效率系统,采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为制造业低碳发展的表征指标,以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和30个省(直辖市)为观察对象,以2001-2016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因素分解、面板数据回归、数据包络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化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首先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进行经验总结,然后回顾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提出发展方向,剖析制造业节能减排状况,并与相关国家进行对比。本文重点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我国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相关关键变量对低碳发展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方向。首先,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问题,英、美、德、日本发达国家殊途同归,寻求低碳发展,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制造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等方式有效解决,污染并不一定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发展反思,为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警示,产业发展中一味寻求高度化,易导致产业空心化,产业高度化应以产业合理化为基础;欧美国家经过前期的治理积累,基本实现了经济与环境脱钩,再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考验。其次,中国制造业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同时,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压力日增。本文采用帕雷托分析发现,制造业节能减排集中在少数关键产业和区域,进一步因素分解和面板数据回归显示,能源强度改善对节能减排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短期内无法抵消增长的正向促进,这就要求制造业部门应当更多选择优质能源,增加对电力等高质量能源的使用,由于能源结构变动的刚性,短期内,单纯依靠能源结构的优化,节能减排空间有限。接着,依据上述分析和逻辑思路,本文重点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构建了R&D、FDI、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集聚等关键变量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我国2001-2016期间制造业部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0.97%,东部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最高,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区域最低,粗放式发展下,中西部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未见明显改善,产出不足限制了中西部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R&D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创新系统失灵以及“技术依赖”下形成的低端锁定,R&D、FDI和出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摆脱低端锁定的依赖路径成为东部制造业的当务之急,不同于东部,出口显着促进了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R&D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同现显着正向影响,而出口导向的FDI成为推动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二,全球进入“次贷”、“欧债”等后危机时代以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造成了一定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高技术产业比重增加)显着促进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R&D强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FDI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非清洁化”方向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比重的增加)显着抑制了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R&D作用下,能源密集型产业份额增加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回弹效应显着,而FDI技术溢出有助于减轻能源密集型产业份额增加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负面影响。第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在我国东部区域集聚,并呈现强化趋势,但集聚程度较低,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集聚在南部沿海,由于拥挤成本影响,一些产业出现向中部和西部转移态势,以污染密集为代表的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板块,集聚强度呈现减弱,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行业异质性,集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次,但对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集聚存在显着负向影响,印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上述分析和有关结论,论文从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另外,近年来,智能制造浪潮兴起,云计算、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成熟为人工智能环境搭建提供了工具,也为制造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智能制造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将成为本文今后研究的新课题。
李一[10](2018)在《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水脱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纺织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水资源消耗大和水环境污染重的双重困境,脱钩既是打破经济增长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水资源消耗下降、水环境污染减排和纺织产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系统地探讨水脱钩问题,实现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从“两难”到“双赢”的跨越,对于纺织产业实现在有限增长模式下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促进纺织产业水管理制度优化和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环境高山理论、脱钩理论和水足迹理论,从水资源消耗脱钩、水环境污染脱钩和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三个层次,定义水脱钩的内涵、目标、路径和手段,改进并提出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模型,构建系统完整的“资源脱钩、环境脱钩、资源环境双重脱钩”的脱钩理论分析体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分析框架开展脱钩原因分析。(1)从水资源消耗脱钩的视角,测度纺织产业水资源强度、水资源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分析纺织产业及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水资源消耗脱钩动态演变及原因;利用Laspeyres因素分解法,剖析2001-2014年制约我国纺织产业和三个子行业水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2)从水环境污染脱钩的视角,分析水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变化规律;从纺织产业废水排放量和特征污染物的脱钩情况来看,COD排放脱钩状态好于废水排放脱钩状态;进而,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系统分析了2001-2014年制约我国纺织产业和三个子行业废水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3)从水资源环境(水足迹)双重脱钩的视角,分析了纺织产业蓝水足迹、灰水足迹、水足迹强度变化规律;利用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模型,比较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与纯粹的水资源消耗脱钩或者纯粹的水环境污染脱钩;采用LMDI因素分解法系统分析了2001-2014年制约我国纺织工业和三个子行业水足迹脱钩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根据水的特征,构建了包含水资源消耗脱钩、水环境污染脱钩、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的水脱钩综合分析框架,拓展了脱钩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基于脱钩理论,根据纺织工业生产中的水量、水质特征,把水资源、水环境和经济纳入有限增长模式下的资源环境系统,定义了水资源消耗脱钩、水环境污染脱钩和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共三个脱钩的内涵,分别即经济增长中水资源消耗下降、水环境污染减排和水资源环境双重优化,形成了综合考虑水量、水质的系统化水脱钩分析框架;研究还提出并实证分析了水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优化、“穿越环境高山运动”、绝对减水化和相对水效率提升分别是实现我国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水脱钩问题的目标、路径和手段。(2)水资源环境的双重脱钩比单一脱钩更有效,是推进水管理由条块化向系统化改革的理论依据。研究基于水足迹理论建立了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模型,在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增长系统整合的思路下,综合分析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双重脱钩问题,从脱钩年份和脱钩指数来看,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比单一的水资源消耗脱钩或者单一的水环境污染脱钩更有效。因此,需要全面衡量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态势,统筹思考工业用水的资源管理和环境治理问题,促使纯粹重视节水管理或纯粹治污管理向系统化节水治污转变,这为打破我国―九龙治水‖格局提出理论分析基础与部门改革挑战。(3)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水问题存在反弹效应。研究基于能源的反弹效应,类比的提出了水资源、水环境、水资源环境的反弹效应理论假说,通过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促进了纺织产业水资源、水环境、水资源环境的减物质化,但是由此引致的经济规模增大、产业结构变化、社会发展中的用水需求提升等一系列连锁现象,反而会导致水资源环境消耗不减反增。水在自然界不存在可替代物品,这对工业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发出了警示、提出了新挑战,开展数码印花、有机合成化纤工艺等无水工业生产模式、无水工艺研发、无水产品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向。水脱钩是解决纺织产业经济增长面临的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水脱钩路径及促进其实现的措施,鼓励纺织产业发展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打造绿色园区、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企业、优化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管理创新等措施,把纺织产业建设成为工业节水减排的领跑与示范。
二、纺织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纺织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L公司纺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工具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1.5.1 竞争战略理论相关研究 |
1.5.2 纺织业竞争战略相关研究 |
第2章 L公司纺织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行业发展概况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3 机会与威胁 |
2.3.1 机会 |
2.3.2 威胁 |
2.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第3章 L公司纺织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发展简况 |
3.2 价值链分析 |
3.2.1 企业基础 |
3.2.2 技术研发 |
3.2.3 人力资源管理 |
3.2.4 信息管理系统 |
3.2.5 采购与物流 |
3.2.6 生产制造 |
3.2.7 市场营销 |
3.2.8 后市场服务 |
3.3 优势与劣势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第4章 L公司纺织业务竞争战略分析与选择 |
4.1 L公司愿景、使命与目标 |
4.2 竞争战略可行性分析 |
4.2.1 成本领先战略 |
4.2.2 差异化战略 |
4.2.3 聚焦战略 |
4.2.4 最佳成本提供者战略 |
4.3 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5章 L公司纺织业务竞争战略的实施 |
5.1 采购与物流 |
5.1.1 按照订单需求进行采购 |
5.1.2 强化新疆长绒棉基地管理和供应商管理 |
5.1.3 建立JIT分拨物流体系 |
5.2 产品开发 |
5.2.1 以充分市场调研为基础 |
5.2.2 注重提升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能力 |
5.2.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5.3 生产制造 |
5.3.1 全面推广JIT生产方式 |
5.3.2 推行清洁生产 |
5.3.3 加强质量管理 |
5.4 市场营销 |
5.4.1 塑造最佳产品提供者品牌形象 |
5.4.2 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 |
5.4.3 着力提高线上营销能力 |
5.5 客户服务 |
5.5.1 建立售后服务团队 |
5.5.2 深入挖掘大数据信息 |
5.5.3 建立标准化服务制度 |
第6章 L公司纺织业务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优化组织结构 |
6.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
6.2.1 完善人才招聘,优化薪酬体系 |
6.2.2 构建员工成长平台,加强员工关爱 |
6.3 加强财务管理 |
6.3.1 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资金募集能力 |
6.3.2 多措并举,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6.4 推进信息化建设 |
6.4.1 推动系统融合,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 |
6.4.2 加强运维管理,保护信息资产 |
6.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5.1 提高重视,成立专职机构 |
6.5.2 提高文化兼容性,将企业文化融入品牌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专家评价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
1.3.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程 |
1.3.3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主要软件工具 |
1.3.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 |
1.3.5 生命周期的研究机构 |
1.3.6 国外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
1.3.7 国内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
2 皮革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1 eFootprint软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
2.2 制革行业概述 |
2.2.1 国内制革行业概述 |
2.2.2 国外制革行业概述 |
2.3 传统铬鞣制革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
2.3.1 铬鞣制革工序 |
2.3.2 国内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
2.3.3 国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
2.3.4 国内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对比及解释 |
2.4 制鞋行业概述 |
2.4.1 国内制鞋行业的运行情况 |
2.4.2 国内制鞋工业典型产品及生产工艺 |
2.5 冷粘鞋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
2.5.1 冷粘鞋的LCI清单 |
2.5.2 冷粘鞋的LCIA结果 |
2.5.3 冷粘鞋的LCA结果解释 |
2.6 本章小结 |
3 制革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3.1 案例企业概况 |
3.2 实验用主要药品、仪器及设备 |
3.2.1 主要药品清单 |
3.2.2 主要仪器清单 |
3.2.3 主要设备清单 |
3.3 传统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3.1 水质检测方法 |
3.3.2 传统铬鞣工艺流程 |
3.3.3 传统铬鞣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
3.3.4 传统铬鞣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3.5 传统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
3.4 逆转工艺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4.1 逆转铬复鞣工艺流程 |
3.4.2 逆转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
3.4.3 逆转工艺羊皮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4.4 逆转工艺的LCA结果及解释 |
3.5 无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5.1 无铬鞣工艺流程 |
3.5.2 无铬鞣工艺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5.3 无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
3.6 三种制革工艺的LCA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制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4.1 案例企业的概况 |
4.2 清单数据 |
4.2.1 女士休闲鞋数据清单 |
4.2.2 女士凉鞋数据清单 |
4.2.3 女士短靴数据清单 |
4.3 数据的缺失或误差处理 |
4.4 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
4.4.1 女士休闲鞋的影响评价 |
4.4.2 女士凉鞋的影响评价 |
4.4.3 女士短靴的影响评价 |
4.5 三款鞋的LCA特征化结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皮革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 |
5.1 产品的介绍 |
5.2 产品的技术代表性选择 |
5.3 产品LCA的数据集开发 |
5.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5.3.2 实景过程清单数据 |
5.3.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3.4 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层次分析法与LCA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
6.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 研究方法 |
6.2.1 生态环境分析方法 |
6.2.2 Eco-indicator99和CML2001评估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写 |
附录B: 鞋用胶粘剂及处理剂的成分组成 |
附录C: 制革主要设备清单 |
附录D: 制鞋主要设备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水足迹理论 |
2.1.1 水足迹的内涵 |
2.1.2 水足迹的核算方法 |
2.1.3 水足迹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
2.1.4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界定 |
2.1.5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计算模型 |
2.2 脱钩理论 |
2.2.1 脱钩理论的内涵 |
2.2.2 脱钩理论的应用 |
2.3 研究进展 |
2.3.1 水足迹的研究进展 |
2.3.2 纺织工业中水足迹应用的研究进展 |
2.3.3 纺织工业水污染的研究进展 |
2.3.4 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
2.3.5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纺织工业发展概况与水资源问题 |
3.1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
3.1.1 行业定位 |
3.1.2 发展历程 |
3.1.3 子行业 |
3.2 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 |
3.2.1 水资源消耗问题 |
3.2.2 水污染问题 |
3.3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纺织工业水足迹核算 |
4.1 水足迹的核算与分析 |
4.1.1 蓝水足迹的核算结果 |
4.1.3 初始灰水足迹的核算结果 |
4.1.4 残余灰水足迹核算结果 |
4.2 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1 蓝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2 初始灰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3 残余灰水足迹强度分析 |
4.3 水足迹生产率分析 |
4.3.1 蓝水生产率分析 |
4.3.2 初始水生产率分析 |
4.3.3 残余灰水生产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素分解分析法 |
5.2 蓝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2.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3 初始灰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3.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4 残余灰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4.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5 本章小结 |
6 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与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蓝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1.1 蓝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1.2 蓝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2 初始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2.1 初始灰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2.2 初始灰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3 残余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3.1 残余灰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3.2 残余灰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4 纺织工业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6.4.1 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 |
6.4.2 环境压力分析 |
6.4.3 脱钩系数计算 |
6.5 纺织工业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1 蓝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2 初始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3 残余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6 本章小结 |
7 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 指标选取说明 |
7.2 水环境污染分析 |
7.2.1 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分析 |
7.2.2 纺织工业的COD排放分析 |
7.2.3 子行业的废水排放分析 |
7.2.4 子行业的COD排放分析 |
7.3 水污染强度及与行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7.3.1 水污染强度计算 |
7.3.2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3 纺织工业COD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4 子行业的废水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5 子行业的COD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4 水污染压力分析 |
7.4.1 纺织工业水污染分析 |
7.4.2 子行业水污染分析 |
7.5 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1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2 纺织工业COD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3 子行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4 子行业COD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6 本章小结 |
8 纺织工业的发展路径与建议 |
8.1 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8.2 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节约的建议 |
8.2.1 纺织工业的水资源消耗及节水措施 |
8.2.2 子行业的水资源消耗及节水措施 |
8.3 纺织工业水污染防范的建议 |
8.3.1 技术方面 |
8.3.2 政策方面 |
8.4 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
8.4.1 技术方面 |
8.4.2 政策方面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环境规制 |
1.2.2 技术创新 |
1.2.3 劳动就业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环境规制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
2.1.1 就业双重红利假说的检验 |
2.1.2 环境规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
2.1.3 环境规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2.2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
2.2.1 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诱发 |
2.2.2 环境政策和创新绩效:波特假说的检验 |
2.2.3 有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政策 |
2.3 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
2.3.1 技术创新的就业数量效应 |
2.3.2 技术创新的就业结构效应 |
2.3.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就业效应 |
2.4 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作用影响就业: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
3.1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的现状 |
3.1.1 中国环境规制的发展阶段 |
3.1.2 中国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
3.1.3 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趋势 |
3.2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现状 |
3.2.1 中国工业行业R&D活动特点与现状 |
3.2.2 中国工业行业产品创新特点与现状 |
3.2.3 中国工业行业工艺创新特点与现状 |
3.3 中国工业劳动就业现状 |
3.3.1 中国劳动力就业现状 |
3.3.2 中国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特征 |
3.3.3 中国工业行业就业的变化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 |
4.1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的数理分析 |
4.1.1 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
4.1.2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数理分析 |
4.1.3 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
4.1.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
4.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
4.2.1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
4.2.2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4.2.3 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
4.2.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
4.3 环境规制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
5.1.1 计量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计量结果分析 |
5.2.1 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分析 |
5.2.2 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
5.2.3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 计量结果分析 |
6.2.1 环境规制的产品创新效应分析 |
6.2.2 环境规制的工艺创新效应分析 |
6.2.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
6.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规制下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 |
7.1 分行业实施差异化环境规制强度 |
7.2 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技术创新 |
7.3 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
7.4 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灵活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6)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安排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创新的概念、维度与测量 |
2.1.1 生态创新的发展背景 |
2.1.2 生态创新的概念 |
2.1.3 生态创新的维度 |
2.1.4 生态创新的测量 |
2.2 环境政策的内涵与分类 |
2.2.1 环境政策的内涵 |
2.2.2 环境政策的分类 |
2.2.3 政策认知的内涵 |
2.3 生态创新绩效的分类与测量 |
2.3.1 创新绩效 |
2.3.2 环境绩效 |
2.3.3 经济绩效 |
2.4 环境政策、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2.4.1 环境政策对生态创新的影响 |
2.4.2 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5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相关研究 |
2.6 现有文献总结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研究 |
3.1 内容分析方法 |
3.2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3.2.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收集 |
3.2.2 细化分析单元 |
3.2.3 形成分析类别组合 |
3.2.4 评判与记录 |
3.2.5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分析 |
3.3.1 环境政策演进过程 |
3.3.2 环境政策主体的协同度 |
3.3.3 环境政策目标 |
3.3.4 环境政策工具分析 |
3.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扎根理论的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与作用效果研究 |
4.1 扎根理论方法概述 |
4.2 研究方案 |
4.3 研究过程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数据处理 |
4.4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范畴挖掘与提炼 |
4.4.1 开放式编码 |
4.4.2 主轴式编码 |
4.4.3 选择式编码及研究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的理论框架构建 |
5.1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 |
5.2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关系 |
5.2.1 命令控制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2.2 市场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2.3 自愿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3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与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 |
5.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 |
5.5 假设汇总与框架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6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前测 |
6.1 问卷设计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1.3 问卷的基本内容 |
6.2 测量条款形成 |
6.2.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2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3 纺织企业经济绩效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4 纺织企业统计特征的测量 |
6.3 小样本测试 |
6.3.1 小样本问卷对象选择 |
6.3.3 小样本检验与结果 |
6.3.4 问卷初始测量量表的修改 |
6.4 本章小结 |
7 纺织企业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研究数据收集与统计描述 |
7.1.1 问卷对象选择 |
7.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7.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2.2 信度检验 |
7.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7.3.1 初步数据分析 |
7.3.2 初始模型构建 |
7.3.3 中介作用模型 |
7.3.4 修正模型 |
7.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结 |
7.4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7.4.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7.4.2 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的政策工具构成与测量 |
8.1.2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维度划分 |
8.1.3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8.1.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纺织企业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
8.1.5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作用路径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推行清洁生产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以纺织服装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研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路线与方法 |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指标体系的组成 |
2.2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其计算方法 |
2.2.1 指标选取方法 |
2.2.2 指标的确定 |
2.2.3 指标的解释及其计算方法 |
2.2.3. 1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
(1) 新鲜水用量 |
(2) 毛料/布料用量 |
(3) 各类洗水助剂消耗总量 |
(4) 电耗量 |
(5) 蒸汽耗量 |
(6) 综合能耗 |
(7) 采用清洁能源及原辅材料 |
2.2.3. 2 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 |
(1) 年生产能力及规模 |
(2) 工艺及设备先进性 |
2.2.3. 3 污染物排放指标 |
(1) 排放量类指标 |
(2) 排放浓度类指标 |
2.2.3. 4 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指标 |
(1) 中水回用率 |
(2) 余热利用率 |
2.2.3. 5 产品特征指标 |
2.2.3. 6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
2.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2.4 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值和权重值的确定 |
2.4.1 基准值的确定 |
2.4.1. 1 确定方法 |
(1) 根据同类行业先进水平 |
(2) 依据国家、地方或行业相关标准及政策 |
2.4.1. 2 基准值的确定 |
(1) 定量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
(2) 定性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
2.4.2 权重值的确定 |
(1) 确定方法 |
(2) 权重值的确定 |
2.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
(1) 指标无量纲化 |
(2) 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
(3) 清洁生产水平等级评价 |
4 结论 |
(8)浙江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绿色转型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概念 |
2.1.1 工业绿色发展 |
2.1.2 绿色经济 |
2.1.3 绿色转型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有关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研究 |
2.2.2 有关绿色转型和创新的研究 |
2.2.3 有关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4 有关印染行业绿色转型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YL印染公司概况及绿色经营现状分析 |
3.1 绍兴YL印染公司概况 |
3.1.1 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
3.1.2 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运营情况 |
3.2 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面临的行业形势 |
3.2.1 绍兴印染行业的市场地位 |
3.2.2 绍兴印染行业面临环保新政的挑战 |
3.2.3 绍兴印染企业转型升级竞争激烈 |
3.3 绍兴YL印染公司绿色发展能力的实证结论 |
3.3.1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
3.3.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
3.4 绍兴YL印染公司绿色经营存在的问题 |
3.4.1 绍兴YL印染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的问题 |
3.4.2 绍兴YL印染公司环境管理行为面临的问题 |
第4章 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绿色转型策略分析和建议 |
4.1 公司绿色发展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4.1.2 劣势分析(Weakness) |
4.1.3 外部威胁分析(Threats) |
4.1.4 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4.1.5 公司转型策略组合 |
4.2 转型发展目标 |
4.3 企业自身转型发展措施建议 |
4.3.1 推进理念转型,重视绿色转型,发展绿色经济 |
4.3.2 推进软实力转型,加大产学研投入 |
4.3.3 推进硬条件转型,加速设备更新换代 |
4.3.4 推进环境管理行为转型,实现清洁生产 |
4.4 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基于生产率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
1.2.2 制造业与节能减排 |
1.2.3 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 |
1.2.4 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 |
1.2.5 空间结构与低碳经济 |
1.2.6 小结 |
1.3 理论分析基础 |
1.3.1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推论 |
1.3.2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推论 |
1.3.3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推论 |
1.3.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推论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国际趋势 |
2.1 英国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1.1 英国“世界工厂”的辉煌成就 |
2.1.2 英国制造业造成的严重污染 |
2.1.3 英国制造业的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2 美国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2.1 美国制造业“兴旺崛起”的发展成就 |
2.2.2 美国制造业“大气公害”造成的严重污染 |
2.2.3 美国制造业的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3 德国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3.1 德国制造业“高端聚集”的特色业绩 |
2.3.2 德国制造业“工业区”排放的严重污染 |
2.3.3 德国制造业的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4 日本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4.1 日本制造业“重化工业”的独特道路 |
2.4.2 日本制造业严重污染的“七大公害” |
2.4.3 日本制造业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5 发达国家制造业低碳发展态势及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和节能减排现状 |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
3.1.2 中国制造业发展制约因素 |
3.1.3 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 |
3.2 中国制造业节能状况剖析 |
3.2.1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能耗分析 |
3.2.2 中国区域制造业的能耗分析 |
3.2.3 中外制造业能耗水平比较 |
3.3 中国制造业碳减排状况剖析 |
3.3.1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现状 |
3.3.2 中国制造业能源结构 |
3.3.3 中外制造业碳排放水平比较 |
3.4 中国制造业节能减排途径分析 |
3.4.1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Divisia指数分解 |
3.4.2 中国制造业能耗分解结果解析 |
3.4.3 能源结构的减排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 |
4.1 区域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 |
4.1.1 区域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模型 |
4.1.2 数据指标描述 |
4.1.3 结果分析 |
4.2 区域制造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4.2.1 Luenberger指数模型 |
4.2.2 结果分析 |
4.3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 |
4.3.1 技术创新系统的作用模型 |
4.3.2 实证模型、数据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 |
5.1 制造业产业分类 |
5.1.1 劳动密集型分类 |
5.1.2 技术密集型分类 |
5.1.3 能源密集型分类 |
5.2 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
5.2.1 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 |
5.2.2 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演进 |
5.2.3 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 |
5.3 产业结构优化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 |
5.3.2 指标和数据描述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间结构优化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 |
6.1 制造业的区域差异及演进 |
6.1.1 区域工业化阶段 |
6.1.2 区域制造业规模差异及演进 |
6.1.3 区域制造业结构差异及演进 |
6.1.4 区域制造业产业转移 |
6.2 中国制造业细分产业的空间集中度 |
6.2.1 产业空间集中度测量方法 |
6.2.2 制造业细分产业的集聚程度 |
6.2.3 制造业细分产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
6.3 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实证分析 |
6.3.1 理论模型 |
6.3.2 数据和实证模型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政策性建议 |
7.1 节能降耗政策性建议 |
7.1.1 提高非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 |
7.1.2 实行基于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7.1.3 强化能耗重点区域和关键行业管理 |
7.2 技术创新政策建议 |
7.2.1 加强研发支持政策的执行管理 |
7.2.2 实施差别化的技术创新政策 |
7.2.3 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 |
7.3 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
7.3.1 积极推动智能制造 |
7.3.2 构建合理的产业集聚格局 |
7.3.3 加强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 |
参考文献 |
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水脱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研究 |
2.1.1 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 |
2.1.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 |
2.1.3 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 |
2.2 脱钩理论研究 |
2.2.1 脱钩理论的提出 |
2.2.2 脱钩程度的测度 |
2.2.3 脱钩理论的应用 |
2.3 水足迹理论研究 |
2.3.1 水足迹理论的提出 |
2.3.2 水足迹的核算方法 |
2.3.3 水足迹理论的应用 |
2.4 研究评述与展望 |
2.4.1 文献述评 |
2.4.2 研究展望 |
3 纺织产业水脱钩的概念及理论假说 |
3.1 基本概念 |
3.1.1 水脱钩的内涵界定 |
3.1.2 水脱钩的目标 |
3.1.3 水脱钩的路径 |
3.1.4 水脱钩的手段 |
3.2 理论假说 |
3.2.1 理论假说一 |
3.2.2 理论假说二 |
3.2.3 理论假说三 |
3.2.4 理论假说四 |
4 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消耗脱钩研究 |
4.1 纺织产业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 |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1.2 纺织产业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特征 |
4.2 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分析 |
4.2.1 水资源消耗脱钩的模型构建 |
4.2.2 纺织产业的水资源消耗脱钩结果与分析 |
4.2.3 子行业的水资源消耗脱钩结果与分析 |
4.3 水资源消耗的驱动力分析——基于LASPEYRES指数分解法 |
4.3.1 水资源消耗的Laspeyres完全分解模型 |
4.3.2 纺织产业水消耗减量驱动因子与反弹效应分析 |
4.3.3 子行业水消耗减量驱动因子与反弹效应分析 |
4.4 小结 |
5 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水环境污染脱钩研究 |
5.1 纺织产业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 |
5.1.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5.1.2 纺织产业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特征 |
5.2 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分析 |
5.2.1 水环境污染脱钩的模型构建 |
5.2.2 纺织产业脱钩结果与分析 |
5.2.3 子行业的脱钩结果与分析 |
5.3 水环境污染的驱动力分析——基于LMDI因素分解法 |
5.3.1 废水排放的LMDI分解模型 |
5.3.2 纺织产业水污染减量驱动因子与反弹效应分析 |
5.3.3 子行业水污染减量驱动因子与反弹效应分析 |
5.4 小结 |
6 纺织产业水资源环境双重脱钩(水足迹脱钩)研究 |
6.1 纺织产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 |
6.1.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6.1.2 纺织产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特征 |
6.2 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分析 |
6.2.1 水足迹脱钩的模型构建 |
6.2.2 纺织产业的水足迹脱钩结果与分析 |
6.2.3 脱钩结果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
6.3 水足迹的驱动力分析——基于LMDI因素分解法 |
6.3.1 水足迹的LMDI分解模型 |
6.3.2 纺织产业水资源环境减量驱动因子与反弹效应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纺织产业国家级节水及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 |
附录 2:纺织产业浙江省节水及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纺织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全文发布[J].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纺织科学研究, 2021(08)
- [2]L公司纺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刘静. 山东大学, 2020(05)
- [3]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范闪.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D]. 高妍.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5]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D]. 李蝶.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D]. 许辰可.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7]推行清洁生产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以纺织服装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研究为视角[J]. 蔡彬,王宇龙,檀笑,马若凡. 环境生态学, 2019(01)
- [8]浙江绍兴YL印染有限公司绿色转型的策略研究[D]. 张志琴. 南华大学, 2019(01)
- [9]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基于生产率视角[D]. 吴敏洁. 东南大学, 2019(02)
- [10]纺织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水脱钩问题研究[D]. 李一.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