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玉米品种迪卡1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吴欣明,方志红,池惠武,贾会丽,刘建宁,石永红,王学敏[1](2022)在《30个青贮玉米在雁门关地区品种评比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利用30个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筛选出适合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30个供试品种分成4个类群并分析总结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结果表明:1)以渝青3号和曲辰9号为代表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表现为生物产量和干草产量较高,穗位高较高,持绿性表现较好,但营养品质低于粮饲通用型玉米。2)以屯玉661和先玉1225为代表的粮饲通用型玉米表现为干草产量低,但淀粉含量较高,其超过30%。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茎重和穗重呈显着正相关。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评价结果,曲辰9号、晋单65、先单405为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
张恩萍[2](2021)在《品种及主要栽培措施对春玉米穗粒腐病发病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穗粒腐病是玉米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发病速度快,危害严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对后期玉米的贮存加工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没有针对穗粒腐病的药剂,如何通过改善栽培措施降低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病率尤为重要。本试验选用宏育236等5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重点分析不同品种、栽培技术措施、纯氮施用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穗粒腐病发病率的影响及穗粒腐病发生时对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含有5003、欧洲硬粒(杂交种)、ss、nss血缘的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较高,发病率>5%。在9月18日-10月8日期间脱水速率快的玉米品种,10月8日的籽粒含水率<27%时,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较低,发病率<5%。10月8日-10月13日脱水速率快的品种,穗粒腐病发病率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越高,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病率越高。9、10月降雨量越多,穗粒腐病发病率越高。9月11日-9月25日期间降雨量与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的关系符合方程:Y=0.9518X-6.125,在9月11日-9月25日期间降雨量越多,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越高。适时晚播,避开雨季,降低穗粒腐病的发病率。2.不同栽培措施可以降低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如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提高氮肥施用量,采用宽窄行或玉米和大豆间作的种植方式。宽窄行种植方式的穗粒腐病发病率比等行距种植方式的穗粒腐病发病率低2%,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方式的穗粒腐病发病率比玉米单作的穗粒腐病发病率低1%~7%,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一次性施加氮肥、追常规氮肥、追常规氮肥加上缓释氮肥3种施氮方式下的穗粒腐病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穗粒腐病发病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体呈上升趋势。本试验中种植密度为10万株/hm2时,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最高,发病率>5%。穗粒腐病发病率随纯氮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本试验中纯氮施用量为270kg/hm2时,穗粒腐病发病率最低,发病率<5%。不同纯氮施用量下玉米植株的透光率、净光合速率存在显着性差异。3.纯氮施用量与种植密度互作下穗粒腐病发病率试验,建立回归模型Y=24.755-2.087X1+2.271X2-0.371X12+0.279X22-0.082X1X2(X1范围是6~10万株/hm2,X2范围是0~240kg/hm2),其中Y表示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X1、X2分别表示试验因素纯氮施用量、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对穗粒腐病发病率的影响大于纯氮施用量对穗粒腐病发病率的影响。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纯氮施用量越大,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越低。纯氮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种植密度越大,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越高。当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时,穗粒腐病发病率最低。4.穗粒腐病病害发生时对产量影响较大。穗粒腐病发病率与产量的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131.5X+10791,表明穗粒腐病发病率越高,产量越低。穗粒腐发病率每增加1%,公顷产量降低131.5公斤。总之,栽培技术与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应的栽培技术如降低种植密度、增加纯氮施用量、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及玉米大豆间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玉米穗粒腐病病害的发生。
于胜男[3](2021)在《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新挑战,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可为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立足于东北西部(内蒙古)四个不同热量条件生态区,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密度联网试验,分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阶段发育、产量形成和热量利用效率(HUE)对热量资源条件和密度的响应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粒收品种适宜密度随热量资源增加线性降低,生态区内年≥10℃积温每减少100℃,适宜密度增加0.17万株·hm-2。热量有限区域花前花后热量资源均衡利用,实现花前群体生物量充分积累是关键,适宜密度为8.8~9.2万株·hm-2;热量充沛区域挖掘花后物质生产潜力,构建适宜密度群体延衰是核心,适宜密度为8.1~8.3万株·hm-2。(2)热量有限区域(以种植早熟或中早熟品种为主的区域),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生育期天数、所用积温、生物量积累比例均为5:5,增密2.8~3.1万株·hm-2可增产20.1~23.3%,产量可达11.1~12.7 t·hm-2,HUE可提高20.6~30.1%;热量充沛区域(以种植中晚熟品种为主的区域),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生育期天数及积温比例趋近4.5:5.5,花前花后生物量积累比例为4:6,增密2.1~2.3万株·hm-2可增产6.6~15.5%,产量可达15.4~16.9 t·hm-2,HUE可提高8.6~17.5%。(3)日平均温度(Ta)、日较差(Tr)分别是影响玉米花前、花后生长发育的核心温度因子。晚熟品种越区种植于热量有限地区,其花前Ta较低,延长了花前生育期天数,导致花后热量不足无法达到成熟,降低产量和品质;早熟品种越区种植于热量充沛地区,其花前较高的Ta,使其发育快,花前干物质积累不足,无法发挥其产量潜力;生态适宜的粒收品种在合理分配花前花后天数的前提下,花前Ta和花后Tr每提高0.1℃,花前、花后物质积累增加0.71 t·hm-2和0.79 t·hm-2。花前较高的Ta和花后较高的Tr是促使其实现充分物质积累和快速灌浆从而达高产宜粒收的前提。(4)Hybrid-Maize模型模拟与田间验证的结果表明,在热量有限地区,将主推品种更替为粒收品种、增密2.05~2.45万株·hm-2,可增产22.8~33.5%,HUE提升23.6~32.7%;热量充足地区粒收品种熟期不变、增密2.1~2.3万株·hm-2后,可增产6.3~18.6%,HUE提升16.3~20.7%。
薛军[4](2020)在《玉米生长后期抗倒伏研究》文中认为机械粒收是我国玉米生产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与传统收获方式不同,机械粒收要求玉米籽粒含水率控制在25%以下,一般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自然脱水2~4周才能达到机械粒收的要求。玉米田间站秆籽粒脱水期间,茎秆衰老加速,倒伏风险远高于生理成熟之前。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和茎腐病菌处理下生长后期植株形态,茎秆碳水化合物组分、水分、解剖结构和机械强度,根系垂直拉力和根系形态,田间倒伏率及机械粒收质量等指标,明确了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阐明了影响玉米生长后期抗倒伏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评价玉米抗倒伏能力的综合指标,并且研发了测定玉米抗倒伏能力的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明确了玉米倒伏对机械粒收产量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倒伏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落穗损失,倒伏率每增加1%,落穗率增加0.15-0.59%;倒伏对黄淮海夏玉米落穗损失影响高于北方和西北春玉米;倒伏降低了机械粒收速度;玉米发生大面积倒伏,收获时降低收获机割台、放慢行走速度可以将部分倒伏植株果穗捡起,降低产量损失。(2)阐明了玉米生长后期自然衰老对倒伏的影响。玉米生长后期,茎折率升高是倒伏增加的主要原因。玉米生理成熟后植株衰老使茎秆基部节间干物质和水分含量减少,导致基部节间机械力学强度和茎秆抗折断力下降,当茎秆抗折断力降低至14.3 N时,茎折率≥5%;不同品种之间茎秆质量下降幅度和茎折率差异显着;适期收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站秆时间过长引起的倒伏。(3)明确了茎腐病对玉米茎秆质量及倒伏的影响。玉米生理成熟后,茎腐病是影响茎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茎腐病率每增加1%,茎折率增加0.14%。茎腐病菌通过分解节间中可溶性糖,降低节间充实度,分解维管组织,外皮机械组织,从而降低茎秆强度。茎腐病菌是由节间髓部向外皮侵染,随着时间的推后,侵染程度逐渐加重。(4)提出了抗倒伏玉米品种的评价指标,为培育抗倒伏品种提供依据。当前玉米品种在抗茎折和抗根倒方面无相关性。植株鲜重/根系拉力指标可以用于解释田间根倒,单位根系拉力承重越高,根倒风险越高。培育灌浆期基部节间单位长度(体积)干重和含水量较高、穗位较低、根系下扎较深的玉米品种是提高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方向。(5)研发了基于茎折临界风速指标的测定装置,为抗倒伏鉴定提供测试工具。茎折临界风速可以作为评价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综合指标。设计了一种可以在田间综合评价玉米抗倒伏能力的装置,该装置运行稳定、便于操作和移动,可以鉴定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下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玉米生理成熟后茎折临界风速先升高后降低,参试品种在生理成熟后16-24d时茎折临界风速达到最大。临界风速受叶面积、鲜重、茎部韧性、穗高等因素的影响。
胡聪慧,石文君,李梁,沙野,钱春荣,齐华,米国华[5](2020)在《东北地区玉米氮高效品种筛选及产量组成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为了筛选适宜农民种植的高产、养分高效玉米品种,提高东北地区的氮肥利用率,在吉林梨树、辽宁铁岭和黑龙江哈尔滨设置高氮与低氮两个氮水平,各选择20个玉米品种,通过两年定位的田间试验,对其产量及其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梨树县地区,良玉918和德美1号两年均表现为双高效品种,先玉335和迪锋128均表现为高氮高效型品种。在辽宁铁岭地区双高效品种有宏硕899、锦华299、沈玉21和迪卡159,先玉335表现为高氮高效品种。在黑龙江哈尔滨,京科728、天农9、誉成1、先玉335为双高效品种,高氮高效品种是德育919和益农玉10。与所有供试品种的平均值相比,两年3个地点平均,双高效品种在正常施氮、低氮条件下分别增产12.8%和16.2%。高氮高效型品种在正常施氮条件下的增产率为6.4%。两个氮水平下,双高效品种具有较多的穗数和穗粒数,高氮高效品种仅在高氮水平下具有较多的穗粒数,低氮高效品种仅在低氮水平下具有较高的穗粒数。
郝茹雪[6](2020)在《冀东地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文中指出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的18个春玉米品种进行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春玉米品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品种筛选。以期筛选出适宜冀东地区种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春玉米品种。研究结果如下:1.以春玉米品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值作为总目标,目标层下设立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性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准则层,每个准则层下又各自设立指标形成指标层,从而构建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在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春玉米品种进行丰产性评价、耐密性评价、宜机收性评价时,首先对参评品种进行初步筛选,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评价初步筛选出的参评品种分别为18、11、8个;再分别对初步筛选出的参评品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求出各指标权重与规范化数值相结合,从而获得各参评品种的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性期望值,并依据期望值的大小选出各评价的最优品种,分别为郑单958、东单913、京农科728。3.在运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春玉米品种进行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时,首先仍需先对参评品种进行初步筛选,且对于各评价指标的要求均须满足,因此共筛选出了8个参评品种;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各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各指标相对准则层的权重,其次将层次权重和关联权重相结合形成综合权重;再依据综合评价期望值的计算公式,则可得到春玉米各参评品种的综合评价期望值。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期望值最高的春玉米品种为京农科728,其次是C6361。运用本评价方法筛选出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值高的春玉米品种京农科728、C6361等在当地生产实际中也有良好的综合表现,这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春玉米品种高产耐密宜机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方法、评价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生产适用性,因此本方法可用于冀东地区高产耐密宜机收春玉米品种的筛选。
马德志[7](2020)在《寒地抗倒玉米品种鉴定评价及其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气候低温冷凉,土壤犁底层厚而耕层浅,质地粘重,在玉米生长阶段常受到阴雨寡照和水汽交换不畅等气候因素影响,不但抑制种植密度提高,而且导致倒伏情况极易发生。此外当地农户长期种植单一品种、沿用传统耕作方式,这十分不利于发展黑龙江省玉米行业,严重影响农业效益和阻碍农民收入。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种植于852农场的36份玉米杂交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分析,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抗倒高产玉米品种,进而研究不同抗倒性品种倒伏机理及其相应的抗倒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而为抗倒伏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为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的方法,将36份玉米品种分为3个不同级别抗倒高产型品种,其中高度抗倒高产型品种包括鑫科玉2号、天和1号、东农265、p5697、禾田6号、龙育11、东农266和德美亚1号,共8个;中度抗倒高产型品种包括德美亚3号、丰垦008、东农257、迪卡556、东农281、垦沃6、先达205、富单12、兴垦9号、丰垦139、天和2号、东农276、益农玉10、东农254、瑞福尔1号、绥玉29、克玉18和哈育189,共18个;低度抗倒高产型品种包括丰泽118、中玉990、禾田4号、大德216、丰禾7号、冠玉707、38P05、先达203、和育187和龙育10,共10个。(2)利用抗倒系数来表示品种性状在高低密度下的差异,通过对各项指标抗倒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将试验测定的16个评价倒伏的指标转化合成6个各自独立的综合指标。这6个综合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77.80%,且经过第二年试验证明选取的丰垦139、天和2号、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四个抗倒品种均未发生茎折,且产量较高,可见该筛选方法具有客观合理性。(3)根据品种间各性状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穗位高、穗位系数、茎秆折断强度、穗位以上叶面积和叶夹角、茎秆可溶糖含量、碳氮比、纤维素、半纤维素、皮层厚度、总维管束数目可作为评价玉米品种抗茎折能力的重要指标;植株抗推力、气生根条数、气生根入土深度、气生根干重、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作为评价玉米品种抗根倒能力的重要指标。(4)田间倒伏表现为天合2号未发生倒伏,丰垦139、瑞福尔1号和德美亚3号发生不同程度根倒。倒伏品种的发生与根系系统发育及台风影响有关,2019年“利奇马”和“玲玲”台风的影响,导致土壤含水量相比于去年显着增大,使根倒极易发生。(5)品种的抗根倒性、抗茎折性和产量均存在差异,分别表现为天合2号>瑞福尔1号>丰垦139>德美亚3号;天合2号>丰垦139>瑞福尔1号>德美亚3号;丰垦139>瑞福尔1号>天合2号>德美亚3号;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产量并不是最高的,需要运用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实现良种与良法的有效结合,使抗倒伏玉米品种遗传特性得以充分表达,从而达到抗倒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高尚[8](2020)在《主要气象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的影响》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 L.)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制约着我国机械粒收技术的发展,探究气象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的影响,从而充分利用当地条件进行田间脱水干燥,能有效提高玉米的收获质量和生产效益,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35°10′N,113°47′E)进行,持续监测了4个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利用去趋势的方法来分析气象因素对籽粒脱水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于2017-2018年选用多个品种和三个播期持续测定玉米籽粒含水率的变化,并结合平衡水分的相关原理和模型,探究成熟后期玉米籽粒含水率与平衡水分之间的关系;基于模型在黄淮海区域的研究结果,将其扩展应用到我国其他玉米种植区,分析不同玉米产区籽粒田间脱水基础环境条件的差异。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使用Logistic Power模型对玉米籽粒的脱水过程进行拟合,将实际测定的玉米籽粒含水率分解为趋势含水率、气象含水率与随机误差,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来筛选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影响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研究发现,玉米籽粒的气象含水率与众多的气象因子之间均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生理成熟前影响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和蒸发量(PETPM),其中蒸发量起主要作用,而温度、风速主要通过蒸发量起间接作用;生理成熟后为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并且二者均为直接作用,其相对湿度的作用略大于温度。2.玉米籽粒成熟后经过长时间的田间脱水,所有品种和播期的玉米籽粒含水率最终会达到一个基本平稳的状态,但到达平稳状态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平稳状态与受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的平衡水分基本相似。其中平衡水分是指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籽粒内部水分与外部环境的水汽压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含水率。借鉴前人关于平衡水分的相关研究结果,使用Guggenheim–Anderson–de Boer(GAB)模型及其相关参数,将每日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作为变量输入模型,用于描述平衡水分的日变化。根据不同温度下测定玉米籽粒含水率的补充试验结果,对平稳状态的籽粒含水率进行修正,其修正后结果与平衡水分达到了良好的一致性,二者呈现出相似的同步性变化规律;但这种同步性变化并非同时出现,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收敛性”,即籽粒水分的变动要晚于平衡水分的变化,并且变动幅度小,无法到达平衡水分变化的极值。但从总体上看,利用GAB模型来描述玉米籽粒的田间平衡具有可行性。3.我国不同玉米产区的田间平衡水分的大小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基本呈现出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最高,黄淮海夏玉米区次之,北方春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和西北灌溉玉米区最低,但大部分地区的平衡水分均分布在10%-17%左右。仅从平衡水分的角度(温度和相对湿度)来分析,在10%-17%条件下,从玉米生理成熟(约30%)到含水率降为25%时的脱水时间需要约11-18天,而降至20%时,需要25-52天;其造成不同区域平衡水分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气候类型导致的,其温暖、具有丰富降水的区域一般具有较高的平衡水分,造成田间脱水速率慢、时间长。因此当地的平衡水分可考虑作为筛选适宜品种和收获管理的重要因素,以及实现我国玉米产量与综合效益平衡的关键因素。
刘晓,王博,朱晓艳,郭晓洁,王成章,李德锋[9](2019)在《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文中认为为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法对21个玉米品种(每个玉米品种5个重复)进行分区组种植,以研究其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抗倒伏性和品质,及其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以京科青贮932、伟科106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能。2)伟科106、京科青贮932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含量,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较低,品质较优。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籽粒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学产量与籽粒产量也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选用绿叶多和绿叶重、茎重和茎粗、穗部产量均优且有一定植株高度的品种有利于获得高产;粗蛋白与粗脂肪、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从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品质、抗倒伏性能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京科青贮932和伟科106表现最佳,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品种在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黄兆福[10](2019)在《辽河流域玉米籽粒脱水特征及收获期预测》文中提出【目的】(1)辽河流域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玉米产区,玉米籽粒脱水研究还不够系统,本研究旨在辽河流域推广玉米籽粒脱水技术,以解决收获期籽粒水分偏高的问题;(2)研究不同玉米种植品种的籽粒脱水特征和积温需求,模拟品种籽粒含水率与积温关系模型;(3)根据辽河流域积温变化,预测玉米机械粒收时期,为区域合理选用粒收品种、估测不同品种适宜收获日期提供理论依据,将对辽河流域有效提高机械粒收质量和降低烘干成本产生深远的意义。【方法】(1)201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开鲁、2017-2018年辽宁省铁岭试验点,系统测试了共计30个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模拟了各品种籽粒脱水-积温模型,以两地、两年共用的8个品种进行区域间、年度间籽粒脱水特征差异分析,并计算RMSE的值进行模型检验;以吐丝期至生理成熟期累积的积温与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为指标,采用双向平均法进行品种分类,进一步以辽河流域春玉米常年播种日期为起点,通过试验获取不同品种生育阶段及籽粒脱水的活动积温需求,结合历史气象数据估算累积相应活动积温所需的天数,累加得到不同类型品种在辽河流域籽粒含水率降至适宜机械粒收标准的日期。(2)结合近20年历史气象数据估算不同年份、不同品种播种至籽粒含水率降至30%(适宜机械粒收上限含水率)、25%(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16%(低水分粒收含水率)所需的活动积温,以铁岭试验点玉米适宜播期(当地农户大量播种日期)、晚播日期(玉米产业体系数据分析结果)为起点,模拟不同年型供试玉米品种达到目标籽粒含水率的日期。【结果】(1)2017年内蒙古开鲁、辽宁省铁岭两地测试,同一品种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存在显着差异,变幅为1.1%6.1%之间,其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差异更大。2017和2018年铁岭试点,同一品种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差异同样达到显着水平,差异变幅为1.27.5%,均表现出熟期越晚、差异越大的趋势。2017年铁岭、开鲁两试验点共用的8个品种以及2017和2018年铁岭试点共用的8个品种,播种到吐丝、吐丝到生理成熟和播种到生理成熟所需活动积温及方差分析表明,同一年份不同品种之间各阶段所需积温差异显着(P<0.05);而同一品种各阶段所需积温在区域间、年际间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不同区域、不同年份同一品种从播种到吐丝、吐丝到生理成熟及播种到生理成熟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可以利用铁岭、开鲁两地、年各品种测定获得的生育期积温需求估算玉米生育进程。(2)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不同年份间籽粒脱水速率在生理成熟前和生理成熟后均存在一定差异。2017年开鲁和铁岭试点,8个相同的品种籽粒脱水速率在两地生理成熟前差异较小,差值在0.00150.004%/℃;生理成熟后差异较大,差值在0.0020.046%/℃。而且生理成熟前铁岭试点的平均脱水速率比开鲁的小,生理成熟后铁岭试点的平均脱水速率比开鲁的大。2017和2018年在铁岭试点,8个相同的品种籽粒脱水速率在年际间生理成熟前差异较小,差值在0.001%0.003%/℃;生理成熟后差异较大,差值在0.002%0.035%/℃。而且生理成熟前2017年的平均脱水速率要比2018年的小,生理成熟后2017的脱水速率都比2018年的大。生理成熟前,早播的要比晚播的脱水速率小,生理成熟后早播的比晚播的脱水速率大。(3)利用灌浆期积温和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为指标,采用双向平均法将参试品种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早熟类品种(II、III),在9月中下旬即可在辽河流域大部降至28%和25%含水率,包括内蒙古辽河流域中部部分地区、辽宁南部地区、吉林部分地区,仅辽河流域西部地区需延后至10月中旬达到。晚熟类品种(I、IV类),辽河流域大部地区需在10月上中旬降至28%和25%含水率,而流域西部地区无法在11月前脱水至目标含水率。(4)在适宜播期、晚播条件下,同一品种、不同年型降至目标含水率的日期不同,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变化幅度更大,含水率降至30%的时间早熟品种相差1012 d,晚熟品种相差1721 d;含水率降至25%的时间早熟品种相差1315 d,晚熟品种相差2630 d;而只有极早熟品种含水率能在当地最晚收获期之前降至16%,不同年型相差1525 d。【结论】(1)不同区域、不同年份同一品种从播种到吐丝、吐丝到生理成熟及播种到生理成熟所需积温相对稳定,但生理成熟期玉米籽粒含水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差异更大。不同品种籽粒脱水速率在生理成熟前和生理成熟后均存在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不同年份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品种遗传特性及所处温度条件等不同有关。(2)研究给出了种类型玉米品种常年达到适宜机械粒收日期的空间分布特点,有助于根据辽河流域积温条件,合理配置品种、确定机械粒收时期,可有效提高机械粒收质量,降低收后烘干成本,提高当地玉米生产种植效益。(3)在适宜播期和晚播条件下,不同年型、品种降至目标含水率的日期不同,研究发现,早、中熟品种能在10月低、11月初含水率降至30%和25%,适宜播期下只有丰垦139、A6565、京农科728、华美一号可以在11月中旬降至16%的含水率,而晚播条件下只有A6565可以达到16%的含水率。
二、美国玉米品种迪卡1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玉米品种迪卡1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30个青贮玉米在雁门关地区品种评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品种与供种单位 |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4 农艺性状指标测定 |
1.5 营养指标测定 |
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比较 |
2.2 不同玉米品种生产性状与农艺性状的比较 |
2.3 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4 不同玉米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 |
2.5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3.2 不同玉米品种品质性状比较 |
4 结论 |
(2)品种及主要栽培措施对春玉米穗粒腐病发病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对产量的影响 |
1.1.2 合理的栽培技术防病增产 |
1.2 栽培方式对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研究 |
1.2.1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 |
1.2.2 抗病品种的使用 |
1.2.3 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及施氮量 |
1.2.4 气候因素 |
1.2.5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区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3.1 不同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试验设计 |
2.3.2 不同栽培技术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试验设计 |
2.4 试验指标测定与方法 |
2.4.1 微环境指标的测定 |
2.4.2 玉米穗粒腐病发病率的测定 |
2.4.3 玉米籽粒含水率的测定 |
2.4.4 籽粒脱水速率的测定 |
2.4.5 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测定 |
2.4.6 产量的测定 |
2.4.7 降雨量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1.1 不同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1.2 2018 年不同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1.3 2019 年不同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1.4 2020 年不同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1.5 年际间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1.6 品种亲本及遗传类群调查 |
3.1.7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下的脱水速率 |
3.1.8 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与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的关系 |
3.1.9 年际间不同降雨量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2 不同栽培措施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2.1 不同种植方式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2.2 不同施氮方式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2.3 不同种植密度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2.4 不同纯氮施用量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比较 |
3.3 种植密度、纯氮施用量互作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 |
3.3.1 种植密度、纯氮施用量互作下的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 |
3.3.2 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模型的建立 |
3.3.3 试验因子主效应分析 |
3.3.4 单因子效应与边际效应分析 |
3.4 不同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与产量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玉米品种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 |
4.2 不同栽培措施下的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 |
4.3 不同生长环境对下穗粒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 |
4.4 穗粒腐病病害发生时对产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热量资源与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 |
1.2.2 品种选择及合理密植与热量资源利用效率 |
1.2.3 Hybrid-Maize模型在作物热量资源利用领域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北西部各生态区热量资源利用现状 |
3.1.1 积温利用率 |
3.1.2 热量利用效率 |
3.2 不同玉米群体对热量资源的响应 |
3.2.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3 热量资源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关系 |
3.3 热量资源对玉米阶段生长的影响 |
3.3.1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
3.3.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阶段积温需求的影响 |
3.3.3 粒收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与热量资源的关系 |
3.4 热量资源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3.4.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3.4.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物量的影响 |
3.4.3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3.4.4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
3.4.5 种植密度不对同类型玉米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
3.5 热量资源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3.5.1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5.2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5.3 最大叶面积指数与物质生产间的关系 |
3.5.4 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
3.6 热量资源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影响 |
3.6.2 热量资源对玉米≥10℃积温利用率的影响 |
3.6.3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4 种植密度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 温度因子对玉米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1 花前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2 花后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8 Hybrid-Maize模型对密度×品种调控的模拟及验证 |
3.8.1 Hybrid-Maize模型模拟的产量结果 |
3.8.2 Hybrid-Maize模型对粒收品种产量对密度响应的结果验证 |
3.8.3 Hybrid-Maize模型在不同热量条件下模拟不同品种结果验证 |
3.8.4 品种、密度结合优化的模拟结果 |
4 讨论 |
4.1 品种阶段发育与区域热量资源有效匹配是粒收品种选择的基本前提 |
4.2 基于热量定量密植是粒收品种高产和热量资源高效协同的有效途径 |
4.3 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玉米生长后期抗倒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玉米倒伏类型、时期及对产量的影响 |
1.2.2 玉米抗倒伏评价指标 |
1.2.3 玉米生理成熟后植株衰老对茎秆质量的影响 |
1.2.4 玉米生育后期衰老对茎秆抗病能力的影响 |
1.2.5 玉米抗倒伏测定方法及设备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田间自然倒伏、落穗与落粒调查 |
2.2.2 模拟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产量损失影响试验 |
2.3 结果分析 |
2.3.1 田间倒伏及产量损失 |
2.3.2 田间自然倒伏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
2.3.3 人工倒伏处理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 |
2.3.4 人工模拟倒伏处理对玉米收获速度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玉米生长后期自然衰老过程中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后期倒伏率变化 |
3.3.2 茎秆抗折断力变化及对倒伏的影响 |
3.3.3 重心高度变化及对茎秆抗折断力的影响 |
3.3.4 茎秆基部节间力学强度的变化 |
3.3.5 茎秆基部节间干物质的变化 |
3.3.6 茎秆基部节间含水率的变化 |
3.3.7 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玉米生长后期茎腐病对倒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生理成熟后玉米田间茎腐率变化 |
4.3.2 生理成熟后田间茎折率的变化 |
4.3.3 茎秆接种后侵染进程 |
4.3.4 茎秆接种后机械强度变化 |
4.3.5 茎秆接种后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抗倒伏玉米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茎秆抗折断力和根系拉力变化及与倒伏的关系 |
5.3.2 茎秆和根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
5.3.3 影响玉米茎秆抗折力的因素分析 |
5.3.4 影响玉米根系拉力的因素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玉米抗倒伏能力测定装置研发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玉米抗倒伏评价装置的研发 |
6.2.1 田间玉米倒伏分析 |
6.2.2 整机结构与原理 |
6.3 材料与方法 |
6.3.1 试验设计 |
6.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6.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 结果分析 |
6.4.1 不同种植密度之间茎折临界风速差异 |
6.4.2 茎腐病对茎折临界风速的影响 |
6.4.3 不同玉米品种茎折临界风速 |
6.4.4 风速与植株扭矩的关系 |
6.4.5 田间自然茎折率变化 |
6.4.6 茎折临界风速、茎秆机械强度和茎折率的通径分析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东北地区玉米氮高效品种筛选及产量组成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产氮高效品种鉴定 |
2.2 氮效率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
2.3 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氮效率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高产氮高效品种及其生态适应性 |
3.2 高产氮高效品种的特征 |
3.3 郑单958和先玉335氮效率比较 |
(6)冀东地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丰产性的研究 |
1.2.2 玉米耐密性的研究 |
1.2.3 玉米宜机收性的研究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主要生育时期记载 |
2.4.2 品种基本特性调查 |
2.4.3 倒折率、病虫株率调查 |
2.4.4 植株性状测定 |
2.4.5 测产 |
2.4.6 室内考种项目 |
2.4.7 生理成熟后调查与立秆特性 |
2.4.8 实际机收性能调查 |
2.5 评价分析方法 |
2.5.1 层次分析法 |
2.5.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5.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值计算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的确定 |
3.1.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 |
3.2.1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
3.2.2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
3.2.3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
3.2.4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3.2.5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期望值的计算 |
3.3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 |
3.3.1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
3.3.2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
3.3.3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
3.3.4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5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期望值的计算 |
3.4 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 |
3.4.1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
3.4.2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
3.4.3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
3.4.4 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3.4.5 春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期望值的计算 |
3.5 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综合评价 |
3.5.1 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各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
3.5.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各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 |
3.5.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中各品种综合评价值计算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春玉米品种的丰产性评价 |
4.1.2 春玉米品种的耐密性评价 |
4.1.3 春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评价 |
4.1.4 春玉米品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寒地抗倒玉米品种鉴定评价及其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 |
1.2.2 玉米倒伏的类型 |
1.2.3 玉米倒伏的危害 |
1.2.4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Ⅰ材料 |
2.1.2 试验Ⅱ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2.1 试验Ⅰ地点概况 |
2.2.2 试验Ⅱ地点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Ⅰ-抗倒高产品种筛选试验 |
2.3.2 试验Ⅱ-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玉米倒伏率 |
2.4.2 植株形态 |
2.4.3 茎秆性状 |
2.4.4 力学特性 |
2.4.5 理化性质 |
2.4.6 显微结构 |
2.4.7 根系性状 |
2.4.8 土壤指标 |
2.4.9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倒高产品种筛选 |
3.1.1 36份玉米杂交种各性状的抗倒系数 |
3.1.2 36份玉米杂交种各性状抗倒系数的相关分析 |
3.1.3 36份玉米杂交种各性状抗倒系数的主成分分析 |
3.1.4 36份玉米杂交种抗倒高产能力综合评价 |
3.2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倒伏性状比较 |
3.2.1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田间倒伏类型、倒伏分级和倒伏率 |
3.2.2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 |
3.2.3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植株抗推力 |
3.2.4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指数 |
3.2.5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植株性状 |
3.2.6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茎秆性状 |
3.2.7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气生根性状 |
3.3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4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1 植株、茎秆性状的相关分析 |
3.4.2 茎秆内在因素的相关分析 |
3.4.3 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4 根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抗倒高产玉米品种筛选 |
4.2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倒伏情况 |
4.3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植株形态性状比较 |
4.4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茎秆性状比较 |
4.5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土壤和根系性状比较 |
4.6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主要气象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籽粒脱水研究进展 |
1.2.1 籽粒脱水过程与描述 |
1.2.2 遗传、栽培因素对籽粒脱水的影响 |
1.2.3 环境气象因素对籽粒脱水的影响 |
1.3 平衡水分及应用 |
1.4 籽粒含水率测定与差异 |
第二章 研究思路 |
2.1 本研究切入点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气象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3 气象数据来源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米籽粒含水率去趋势结果 |
3.2.2 玉米气象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
3.2.3 气象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和通径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田间玉米最终含水率及预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籽粒含水率的测定 |
4.1.2 不同籽粒含水率测定方法的结果对比 |
4.1.3 平衡水分公式与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玉米籽粒脱水动态 |
4.2.2 基于GAB模型的平衡水分田间估算 |
4.2.3 玉米籽粒水分与平衡水分的比较 |
4.2.4 不同干燥温度下籽粒水分的校正 |
4.3 讨论 |
第五章 田间玉米籽粒平衡水分的区域分布与差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我国不同玉米种植区田间籽粒平衡水分的基本分布 |
5.2.2 玉米收获季节田间平衡水分的变化特征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品种与供种单位及审定情况 |
1.2 试验时间、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4 测定指标 |
1.4.1 产量与农艺性状测定 |
1.4.2 营养成分测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和产量情况 |
2.2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倒伏性状 |
2.3 不同玉米品种的穗部性状 |
2.4 不同玉米品种的叶部性状指数 |
2.5 不同玉米品种的营养成分 |
2.6 玉米品种的生物学产量与品质、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评价 |
3.2 抗倒伏性状 |
3.3 产量和品质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4 结论 |
(10)辽河流域玉米籽粒脱水特征及收获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辽河流域区域特点及玉米生产现状 |
1.3 玉米籽粒脱水特征研究进展 |
1.3.1 品种遗传背景与籽粒脱水特征的关系 |
1.3.2 籽粒脱水与果穗主要性状的关系 |
1.3.3 籽粒脱水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1.4 玉米适宜收获期的预测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1 籽粒脱水特征试验 |
2.1.1 试验点气象条件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田间管理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玉米籽粒脱水特征与模型模拟及检验 |
3.1 籽粒脱水-积温模型模拟与检验 |
3.1.1 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 |
3.1.2 供试品种脱水-积温模型的模拟 |
3.1.3 模型检验 |
3.2 不同区域相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征差异 |
3.2.1 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及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 |
3.2.2 玉米品种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方差分析 |
3.2.3 玉米品种不同阶段积温需求 |
3.2.4 玉米品种籽粒脱水速率 |
3.3 不同年份相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征差异 |
3.3.1 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及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 |
3.3.2 玉米品种生理成熟期含水率方差分析 |
3.3.3 玉米品种不同阶段积温需求 |
3.3.4 玉米品种籽粒脱水速率 |
3.4 玉米不同器官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 |
3.4.1 苞叶、穗轴、穗柄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 |
3.5 玉米籽粒脱水与灌浆的关系 |
3.5.1 籽粒MC、FW、DW变化 |
3.5.2 灌浆与脱水特征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河流域玉米籽粒适宜收获期预测 |
4.1 辽河流域气象条件 |
4.2 不同品种籽粒脱水特征分类 |
4.3 不同品种含水率降至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积温需求 |
4.4 不同品种适宜收获期的时空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4.5.1 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机械粒收所需积温不同 |
4.5.2 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收获期的确定 |
第五章 不同年型不同播期玉米籽粒收获期预测 |
5.1 试验点20年气象条件比较 |
5.2 不同品种降至目标籽粒水分的积温需求 |
5.3 不同品种降至目标含水率的日期估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玉米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的差异 |
6.1.2 玉米品种类型及积温需求 |
6.1.3 玉米籽粒脱水参数与灌浆相关性 |
6.1.4 玉米适宜籽粒收获期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四、美国玉米品种迪卡1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30个青贮玉米在雁门关地区品种评比试验[J]. 吴欣明,方志红,池惠武,贾会丽,刘建宁,石永红,王学敏. 草业学报, 2022(01)
- [2]品种及主要栽培措施对春玉米穗粒腐病发病率的影响[D]. 张恩萍. 吉林大学, 2021(01)
- [3]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D]. 于胜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玉米生长后期抗倒伏研究[D]. 薛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5)
- [5]东北地区玉米氮高效品种筛选及产量组成因素分析[J]. 胡聪慧,石文君,李梁,沙野,钱春荣,齐华,米国华. 玉米科学, 2020(05)
- [6]冀东地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D]. 郝茹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7]寒地抗倒玉米品种鉴定评价及其差异分析[D]. 马德志.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主要气象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的影响[D]. 高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9]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J]. 刘晓,王博,朱晓艳,郭晓洁,王成章,李德锋. 草业学报, 2019(08)
- [10]辽河流域玉米籽粒脱水特征及收获期预测[D]. 黄兆福. 石河子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