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库紫外线照射后不同保存期血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血库紫外线照射后不同保存期血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一、紫外线照射库血后不同储存时期血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宋旆文[1](202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CM)对神经分化和免疫炎症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实验,将BMSC-CM和神经干细胞(NSCs)进行共同培养7天,随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共培养7天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在动物实验通过建立脊髓孙损伤动物模型,注射BMSC-CM利用组织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其对损伤局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再生的影响。同时,利用ELISA、WB、He染色、BBB评分,分别检测BMSC-CM对损伤局部炎症因子表达、神经细胞凋亡、空洞大小及大鼠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细胞实验发现,BMSC-CM的加入共培养7天后,明显提高神经元所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同时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所占比例。在脊髓损伤局部,BMSC-CM治疗也能够促进损伤空洞周围瘢痕减少,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神经纤维向瘢痕内芽生。同时,还发现BMSC-CM能够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上调抗炎因子分泌,进而减少损伤局部细胞凋亡、空洞大小,提高下肢神经功能评分。结论:BMSCs在抑制脊髓损伤后过度炎症反应和有效促进内源性NSCs更多的向神经元方面两个方面,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目的:检测BMSC-CM对BMP/Smad 1/5/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在NSCs中分别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BMP+BMSC-CM共培养7天,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SCs分化情况。WB检测BMSC-CM对p-Smad 1/5/8表达的影响;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利用WB检测BMSC-CM对脊髓损伤大鼠局部组织BMP4和p-Smad 1/5/8表达的影响。结果:在NSCsz中加入BMP4后,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比例明显增高,但这一生物学效应在加入BMSC-CM后,受到明显抑制,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比例下降,同时Map-2阳性神经元比例增高。WB结果表明BMSC-CM能够明显抑制NSCs早期p-Smad 1/5/8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动物局部组织,BMSC-CM处理的大鼠,其局部BMP4和p-Smad 1/5/8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抑制BMP4/Smad 1/5/8信号通路,BMSCs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减少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目的:验证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BMSCs诱导SCI大鼠神经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HGF和BMP4与NSCs共培养,检测其p-Smad 1/5/8表达及对其分化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ELISA、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方法研究HGF对SCI大鼠神经细胞再生和炎症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了HGF/c-Met与BMP/smad1/5/8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利用c-Met抑制剂或和si RNA,通过阻断BMP/c Met信号通路和沉默BMSCs中HGF的表达,检测影响BMSC-CM对SCI大鼠神经细胞再生和炎症、BMP/Smad 1/5/8信号通路产生影响。结果:通过抑制BMP/Smad信号通路,HGF在体外能够促进NSCs更加有效的向神经元分化,在SCI大鼠,促进损伤局部瘢痕边缘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和突起生长,并通过调节炎症过程减轻继发性损伤,其与BMSC-CM具有类似生物学效应。当功能性阻断BMSCs中的c-Met抗体或HGF敲除可显着逆转BMSC-CM介导的功能改善。结论:MSC对SCI大鼠恢复的生物学效应主要依赖于HGF的分泌。目的:探讨BMSC-CM对NSCs和脊髓损伤SCI大鼠smad6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NSCs)和体内(SCI大鼠)检测BMSC-CM和TGF-β对Smad6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及阻滞剂体内外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再生的影响。采用BBB评分评价不同时间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BMSC-CM在体外可上调smad6的表达。TGF-βI型受体激酶抑制剂SB431542预处理可抑制BMSC-CM相关Smad6表达的上调。BMSC-CM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Smad6基因敲除部分减弱了这种神经分化作用,导致共培养7天后,神经元表达比例的降低。在体内,损伤后期Smad6的表达在早期被BMSC-CM所下调,但在损伤7天后其表达在BMSC-CM加入后升高。更重要的是,加入TGF-βI型受体激酶抑制剂仅能够抑制晚期BMSC-CM在脊髓损伤大鼠局部对Smad6的上调作用。结论:BMSC-CM可通过分泌TGF-β上调smad6的表达。它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部分是通过上调Smad 6.

朱艳姬[2](2020)在《P2X7受体及其拮抗剂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多数肾病患儿肾组织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型对激素治疗敏感,但部分肾病患儿对激素抵抗或依赖,使得病情反复引起肾小球硬化,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临床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高脂血症主要是以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突出表现。高脂血症出现后可引起ox-LDL在肾脏中沉积,从而发生肾脏固有细胞损伤和增殖、细胞外基质积聚,同时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增加、泡沫细胞形成,最终引起肾小球硬化。目前研究发现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模型产生的基本原理与人类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相似,早期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型,而晚期病理表现为FSGS,是研究肾病综合征的经典动物模型。足细胞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定位于肾小球基底膜外侧,其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肾小球足细胞成为慢性肾脏疾病干预的重要靶点。研究已证实足细胞损伤与微小病变型肾病(MC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等肾脏疾病有关。足细胞功能障碍可导致肾性蛋白尿,甚至肾小球硬化的发生。脂质在肾小球足细胞中沉积也是肾小球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各种肾小球疾病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ox-LDL水平升高,且与血清CXCL16水平正相关;动物模型实验研究显示阿霉素肾病小鼠肾小球ox-LDL和CXCL16表达均增加;体外细胞实验证实了 CXCL16可作为清道夫受体摄取ox-LDL,促进小鼠足细胞内脂质蓄积,进而引起足细胞损伤。然而,目前ox-LDL对足细胞损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P2X7受体(P2X7R)属于P2X受体家族成员,是一个由ATP门控的三聚体离子通道。与其他家族成员相比,其结构上有其特异性,因此备受关注。研究发现P2X7R参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高血压肾病及急性肾损伤等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证实在多种肾脏疾病模型中预防性使用P2X7R拮抗剂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因此P2X7R已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肾脏疾病的治疗靶点。在正常肾脏中P2X7R表达水平很低,但在高血压、1型糖尿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存在细胞损伤和炎症的模型中P2X7R表达增加。研究发现肾小球表达P2X7R增加可能反映早期肾小球炎症损伤。P2X7R可能在早期肾小球损伤和蛋白尿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足细胞凋亡也是肾小球早损的表型,并且在蛋白尿形成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显示ATP激活P2X7R可引起多种细胞凋亡,其中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系膜细胞。Sha W.等通过体外实验发现P2X7R可能参与足细胞凋亡。另一项研究发现P2X7R在体内调节脂质储存和代谢上发挥关键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发现ox-LDL是上调P2X7R最可能的介质。我们通过应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 2 个独立研究(GSE108113 和 GSE108109)分析显示在局灶节段硬化型肾病综合征中P2X7R基因表达与CXCL16基因表达正相关。然而,P2X7R是否参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其具体机制如何,国内外少见相关报道。为此,本研究观察P2X7R、ox-LDL及CXCL16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肾组织中的表达;构建阿霉素肾病幼年小鼠模型,观察肾组织P2X7R、ox-LDL、CXCL16、Bax、caspase-3、NLRP3、IL-1 β、IL-18 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同时观察小鼠体重、生化指标及尿蛋白的变化;构建ox-LDL诱导的人足细胞损伤模型,观察足细胞P2X7R、Bax、caspase-3及CXCL16的表达,同时观察足细胞凋亡、ROS产生及足细胞摄取ox-LDL的情况。体内外应用P2X7R拮抗剂后观察抑制P2X7R对肾病小鼠模型和足细胞损伤模型上述指标的变化。通过上述实验探讨P2X7R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和P2X7R拮抗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保护作用的机制,为P2X7R是否可作为发病初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疗靶点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1.临床选取15例既往行肾活检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女=2:1,年龄3~12岁,其中9例肾活检病理组织类型为微小病变型(MCD),6例为局灶节段硬化型(FSGS);对照组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癌旁正常肾组织,男:女=1:1,年龄3~10岁。2.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小鼠:5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30只,平均体重(17.96±0.67)g,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NC组,n=5)、阿霉素肾病组(ADR组,n=5)、阿霉素+A438079(100μmol/kg)组(ADR+A100组,n=5)、阿霉素+A438079(200μmol/kg)组(ADR+A200 组,n=5)、阿霉素+A438079(300μmol/kg)组(ADR+A300 组,n=5)、A438079(300μmol/kg)组(A300组,n=5)。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采用一次性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5mg/kg,1周后小鼠表现出大量蛋白尿者,即24h尿蛋白定量≥50mg/kg,视为阿霉素肾病小鼠。A438079处理方法:建模前6h分别给予腹腔注射 A438079(lOOμmol/kg,200μmol/kg,300μmol/kg),建模后每天腹腔注射 A438079(100μmol/kg,200μmol/kg,300μmol/kg),持续 1 周。3.体外培养条件永生化的人足细胞(HPC),在37℃无干扰素-γ的1640完全培养基孵育2周至其分化成熟后,分别给予ox-LDL(80μg/ml)、P2X7R拮抗剂A438079(10μM)、ox-LDL和A438079孵育人足细胞。其中,A438079组和ox-LDL+A438079组人足细胞提前用拮抗剂A438079预处理15min。各组在5%C02的37℃孵育箱中培养48h后进行处理。4.临床儿童肾组织指标的检测:①苏木素-伊红(Hematoxin Eosin,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②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基底膜及系膜区超微结构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肾组织P2X7R、ox-LDL、CXCL16的表达情况。5.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指标检测:①小鼠体重;②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和24h尿蛋白定量;③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肾组织IL-1β、IL-18;④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肾组织 P2X7R、ox-LDL、CXCL16、Bax、caspase-3、NLRP3;⑤应用 TUNEL 法评估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6.体外细胞实验指标检测:①利用高内涵共聚焦成像观察足细胞摄取ox-LDL的情况;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及ROS;③Western blot和/或免疫荧光检测足细胞P2X7R、Bax、caspase-3、CXCL16的表达。结果:1.临床肾组织检测结果(1)各组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光镜下微小病变型肾小球基本正常,而局灶节段硬化型显示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系膜基质增多并伴毛细血管闭塞、硬化、玻璃样变、可见泡沫细胞、节段性瘢痕形成、球囊粘连;电镜下微小病变型足突融合、消失,无明显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宽和免疫球蛋白沉积,而局灶节段硬化型足突广泛融合,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区及系膜旁区可见细颗粒状电子致密物的沉积,节段硬化处GBM扭曲、增厚,毛细血管袢塌陷。(2)各组肾组织P2X7R、ox-LDL、CXCL1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肾组织相比,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P2X7R、ox-LDL、CXCL16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且与MCD患儿相比,FSGS患儿肾组织P2X7R、ox-LDL、CXCL16 表达更明显(P<0.01)。2.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指标检测结果(1)各组小鼠体重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肾病组小鼠体重随时间逐渐下降(3天:P<0.05;5天、7天:P<0.01);与阿霉素肾病组比较,阿霉素+A438079(200μmol/kg,300μmol/kg)治疗组体重下降明显减轻(P<0.05 和 P<0.01),而阿霉素+A438079(100μmol/kg)治疗组无差异(P>0.05)。A438079(300μmol/k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2)各组血清及尿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肾病组小鼠注射阿霉素1周后呈现大量蛋白尿(P<0.01),血清ALB降低(P<0.01),血清TC升高(P<0.01);与阿霉素肾病组比较,阿霉素+A438079(200μmol/kg,300μmol/kg)治疗组24h尿蛋白、TC改变明显减轻(P<0.01),而阿霉素+A438079(100μmol/kg)治疗组无差异(P>0.05),而血清ALB仅阿霉素+A438079(300μmol/kg)治疗组改变减轻(P<0.05)。A438079(300μmol/k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3)各组肾组织IL-1β、IL-18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肾病组小鼠肾组织IL-1β、IL-18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阿霉素肾病组相比,阿霉素+A438079(100μmol/kg,200μamol/kg,300μmol/kg)治疗组肾组织 IL-1β改变皆较轻(P<0.05或P<0.01),而肾组织IL-18仅阿霉素+A438079(300μmol/kg)治疗组改变减轻明显(P<0.01)。A438079(300μmol/k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4)各组肾组织 P2X7R、ox-LDL、CXCL16、Bax、caspase-3、NLRP3 蛋白表达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肾病组小鼠肾组织P2X7R、ox-LDL、CXCL16、Bax、caspase-3 和 NLRP3 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阿霉素肾病组相比,阿霉素+A438079(200μmol/kg,300μmol/kg)治疗组各指标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阿霉素+A438079(100μmol/kg)治疗组无差异(P>0.05)。A438079(300μmol/k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5)各组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阿霉素肾病组小鼠肾小球中细胞凋亡增加(P<0.01);与阿霉素肾病组相比,阿霉素+A438079(100μmol/kg,200μmol/kg,300μmol/kg)治疗组肾小球中细胞凋亡均减少(P<0.01)。A438079(300μmol/k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3.体外细胞实验指标检测结果(1)各组足细胞摄取ox-LDL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x-LDL组足细胞摄取 Dil-oxLDL 增多(P<0.05),而与 ox-LDL 组相比,ox-LDL+A438079 组足细胞摄取Dil-oxLDL减少(P<0.05)。A438079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2)各组足细胞凋亡与ROS产生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x-LDL组足细胞凋亡及ROS产生增加(P<0.05);而与ox-LDL组相比,ox-LDL+A438079组足细胞凋亡及ROS产生减少(P<0.05)。A438079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3)各组足细胞P2X7R、Bax、caspase-3及CXCL1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x-LDL组足细胞P2X7R、Bax、caspase-3及CXCL16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与 ox-LDL 组相比,ox-LDL+A438079 组 P2X7R、Bax、caspase-3及CXCL16蛋白表达减少(P<0.05)。A438079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1.P2X7R、ox-LDL及CXCL16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和阿霉素肾病小鼠肾组织中表达增加,且肾病小鼠中P2X7R拮抗剂可减少CXCL16和ox-LDL表达,提示P2X7R、ox-LDL及CXCL16可能与儿童原发性肾病和小鼠阿霉素肾病有关,抑制P2X7R可能通过下调CXCL16通路减少ox-LDL表达减轻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2.激活的P2X7R可能通过下游P2X7R/NLRP3通路促进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18释放和上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参与阿霉素肾病过程;抑制P2X7R可能通过下调P2X7R/NLRP3通路减少IL-1β、IL-18释放和下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减少细胞凋亡,进而减轻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3.ox-LDL激活P2X7R可能引起CXCL16表达增加,促进足细胞摄取ox-LDL,进而引起足细胞损伤;抑制P2X7R后可能通过下调CXCL16表达,减少足细胞摄取ox-LDL,改善ox-LDL诱导的足细胞损伤。4.ox-LDL激活P2X7R可能促进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促进ROS的产生,进而引起足细胞凋亡;抑制P2X7R后可能通过下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减少ROS产生改善ox-LDL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创新和意义:1.首次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观察P2X7R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建立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观察P2X7R在阿霉素肾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为早期干预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2.首次应用ox-LDL诱导的人足细胞模型观察P2X7R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证实ox-LDL诱导的人足细胞损伤可能与P2X7R促进CXCL16表达,摄取ox-LDL增加和促进凋亡蛋白、ROS表达有关,进一步验证了 P2X7R对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3.首次体内外应用P2X7R拮抗剂A438079观察抑制P2X7R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和ox-LDL诱导的人足细胞损伤的影响,证实抑制P2X7R可能通过下调P2X7R/NLRP3通路、CXCL16通路、减少凋亡蛋白表达及ROS产生来发挥拮抗剂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和ox-LDL诱导的人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这为P2X7R拮抗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志锋[3](2020)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机制及炎症小体和细胞焦亡在其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属于白纤病毒科、白蛉病毒属,是近年发现的新型病毒。人感染SFTSV可引起高热、血小板和白细胞急剧减少等症状,临床称之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部分重症病例可出现出血和多脏器衰竭,病死率较高。目前,SFTSV的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分析了江苏和安徽两省SFTS的流行特征,然后在江苏省内SFTS流行区域设置监测点,探索SFTSV在人类、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间的传播循环模式。结果显示,江苏和安徽两省SFTS主要流行于两省交界区域,该地区流行的SFTSV以基因型A和D为主,其中长江以北为A型,长江以南则为D型,中间区域两者均有,且发生过基因型A/D重组。本研究还发现该地区存在SFTSV基因E,这在中国大陆尚属首次。关于病毒传播媒介的研究,本项目从SFTS流行区域环境中和宿主动物体表采集的长角血蜱成蜱、若蜱和幼蜱中均检测到病毒核酸或分离到病毒,其中环境中的游离蜱尚未吸血,若携带病毒则提示具有传播病毒潜能。本研究进一步通过长角血蜱人工感染模型探明,长角血蜱幼蜱、若蜱和成蜱均能有效感染SFTSV,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小鼠后其感染率可达50%。雌性成蜱感染SFTSV后可经卵将病毒传递到下一代幼蜱,其最小感染率(MIR)为7.5%。另外,应用人工感染SFTSV的幼蜱、若蜱和成蜱叮咬小鼠时,可以引起较高的传播效率,其中成蜱可造成75%的小鼠成功感染。上述结果证实SFTSV可以通过长角血蜱传播,且在长角血蜱中可经卵垂直传递;本研究还探索了小型野生动物作为SFTSV自然宿主的可能性,结果显示,SFTS区域多种小型野生动物体内均可检测到SFTSV核酸或抗体,其中刺猬和鼬鼱的感染率和携带的病毒载量最高,并从中分离到病毒。这些结果提示,自然界中的小型野生动物特别是刺猬和鼬鼱可能做为扩增宿主传播SFTSV。值得关注的是,本项目还从颈珠斑鸠和大雁体内检测到SFTSV抗体。同时,我们应用人工感染试验发现,颈珠斑鸠感染SFTSV时可出现明显的病毒血症,其中SFTSV基因型E感染形成的病毒血症滴度明显高于中国型(P<0.01)。鸟类能通过迁徙长距离传播多种病原体,感染时形成的病毒血症越高,传播效率也更高。这一现象可用来解释为何SFTSV基因型E的传播范围更广,甚至发生跨海域传播。综上所述,SFTSV在自然界中以长角血蜱为传播媒介,以小型野生动物为扩增宿主,遵循“长角血蜱-小型野生动物-长角血蜱”式的循环传播模式,以维持其存在,当人类或家畜侵入其传播链时就可能会被感染。鸟类可以加速病毒的扩散,在病毒长距离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SFTSV传播方式的理解,为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SFTSV感染人可引起病毒性出血热样症状,目前这一症候群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从病毒感染激活炎性小体和细胞焦亡的角度,探索了人感染SFTSV时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发现,人感染SFTSV时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明显升高。本研究通过SFTSV人工感染C57/BL6小鼠,发现其血清中IL-1β的分泌显着上升。另外,本研究进一步用SFTSV感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发现Caspase-1发生活化,同时IL-1β分泌显着升高。IL-1β的成熟和分泌依赖炎症小体,上述结果提示SFTSV感染宿主时可能激活炎症小体。为探索其激活的分子机制,本项目通过构建的慢病毒分别敲减四种NLR受体NLRP1,NLRP3,NLRC4和AIM2。结果发现NLRP3被敲减以后,Caspase-1活化和IL-1β分泌都明显降低。本项目进一步应用特异性阻断剂glibenclamide阻断PBMC中的NLRP3,发现其感染SFTSV后IL-1β的分泌明显降低,而病毒的增殖明显增高。另外,本项目还应用特异性阻断剂Ac-YVAD-cmk阻断PBMC和C57/BL6小鼠Caspase-1活性,发现二者均出现IL-1β分泌降低和病毒增殖升高的现象。本研究还观察到,SFTSV感染PBMC时出现细胞损伤和死亡增加,同时胞内焦亡蛋白(GSDMD)发生活化,提示细胞焦亡的发生。综上所述,SFTSV感染能够在体内和体外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了IL-1β分泌,同时诱导细胞焦亡。炎性因子IL-1β分泌增加导致高热发生,而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焦亡可能会抑制病毒在感染细胞的增殖。本研究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也发现,病例血清中IL-1β的分泌水平与病例症状严重程度和血清中病毒载量呈负相关(P<0.01)。因此,炎症小体和细胞焦亡在宿主抗SFTSV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有关SFTSV感染过程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发生及其与SFTS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为深入阐明SFTS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亚楠[4](2020)在《蜱唾液腺组织退化中的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联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蜱是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病原传播媒介。蜱的唾液腺在吸血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也是蜱传播病原的主要器官。蜱的唾液腺在饱血后会经历快速的退化,以适应后续蜕皮发育或生殖产卵的生理学需要,但其调控机制不明。本论文以镰形扇头蜱为研究对象,聚焦蜱吸血后唾液腺退化这一生物学现象,从唾液腺退化过程中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联络机制上展开研究,以期在分子水平上解析蜱的退化机制,为蜱的新型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蜱唾液腺退化过程中的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动态检测和转录组分析通过透射电镜(TEM)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在整个蜱的吸血期和饱血后均可观察到双层膜包裹的自噬体,细胞自噬无显着变化;但进入快速吸血期和饱血后蜱的唾液腺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升高,表明蜱的唾液腺退化以细胞凋亡为主。根据上述结果,选择未吸血及饱血后唾液腺进行转录组差异分析筛选关键基因,结果表明大部分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显着变化,而大部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饱血后显着上升,与饱血后蜱唾液腺细胞凋亡水平显着升高基本一致。二、蜱唾液腺退化中重要的细胞自噬和凋亡分子的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重组表达根据不同吸血时间唾液腺转录组的分析结果,我们选择其中两个自噬相关(ATG)分子和三个细胞凋亡相关胱天蛋白酶(Caspase)分子开展进一步研究,分别克隆其编码基因。根据序列比对结果,两个ATG分子命名为RhATG5和RhATG6。三个细胞凋亡相关Caspase分子,命名为RhCaspases-7、-8、-9,均具有胱天蛋白酶的保守序列特征。经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三、RhCaspase-7、-8、-9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蜱唾液腺退化中的作用机制RT-qPCR分析证实,RhCaspase-7、-8、-9的转录水平在每个发育阶段的饱血阶段(饱血幼蜱、饱血若蜱和饱血成蜱)显着升高。饱血后唾液腺中RhCaspases-7、-8、-9的转录水平比其他组织增加也更加显着。RNA干扰RhCaspase-9可显着抑制蜱的吸血,而干扰RhCaspase-7、-8后对蜱的吸血并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干扰RhCaspase-7、-8和-9后,凋亡水平显着降低。共转染实验表明RhCaspase-7可被RhCaspase-8和RhCaspase-9剪切,表明了RhCaspase-7为效应Caspase分子,而RhCaspase-8和RhCaspase-9为启始Caspase分子。四、RhATG5调控蜱唾液腺退化过程中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的转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RhATG5在蜱的吸血前期表达量低,后期表达量升高,与凋亡标志分子一致。同时RhATG5在蜱的吸血后期发生剪切。His-RhATG5与μ-Calpain共孵育,结果显示RhATG5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被μ-Calpain剪切。体外培养的蜱的唾液腺组织中加入不同浓度的20E,高浓度的20E处理后,导致蜱唾液腺中的Ca2+浓度和RhCalpains的转录水平表达量升高,RhATG5裂解为NtRhATG5,自噬标志分子降低而凋亡标志分子表达量升高,促进了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转化。RhATG5的体外RNAi结果显示,唾液腺中的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均被抑制,证明RhATG5对蜱的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均有调节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0E可通过升高细胞内Ca2+的浓度导致RhATG5的剪切,并引起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的转化,加快唾液腺的退化进程。五、宿主Beclin-1分子调控唾液腺退化过程中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的转化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宿主来源的Beclin-1出现在蜱唾液腺退化过程中,且其出现在蜱血淋巴中的时间(吸血第5-7天)要早于蜱唾液腺中(饱血后1-2天)时间。蜱显微注射homo-Beclin-1重组蛋白可引起唾液腺的自噬和凋亡相关分子转录水平和TUNEL染色阳性率的显着升高,与注射20E效果一致。同时注射Beclin-1和20E后,蜱的唾液腺退化进程加快,而当加注自噬和凋亡抑制剂后,自噬和凋亡相关因子转录水平明显降低。Beclin-1被Caspase酶降解是Beclin-1促凋亡作用的机制之一,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快速吸血期蜱唾液腺中宿主来源的Beclin-1发生了剪切。体外共转染实验结果显示,homo-Beclin-1可被三个RhCaspase剪切,而切割位点突变后的homo-Beclin-1不会被剪切。Co-IP结果发现homo-Beclin-1可与RhBCL-2结合形成免疫共沉淀,使RhBCL-2的BH3结构域被封闭,RhBCL-2抗凋亡作用消失,加速细胞凋亡发生。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蜱唾液腺的退化是以细胞凋亡为主,细胞自噬参与的细胞程序化死亡的过程。快速吸血期,血淋巴中蜕皮激素浓度升高,Ca2+浓度升高,导致自噬分子ATG5发生剪切,细胞自噬转化为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宿主Beclin-1分子在唾液腺内发生累积,可被蜱源的Caspase剪切,或通过与蜱源BCL-2的结合,进一步促进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转化,加快唾液腺的退化进程。因此,蜱唾液腺退化过程中,蜱自噬分子ATG5和宿主来源的Beclin-1发挥了细胞自噬和凋亡之间的分子联络作用。

冯琴[5](2020)在《高糖胁迫诱发家蝇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损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糖饮食会诱发多种代谢性疾病,然而高糖摄入导致的损伤机制尚不清晰,该科学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论文以家蝇(Musca domestica)为实验材料,旨在研究高糖摄入对家蝇的机体损伤机制,从生长发育、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3个层次深入阐述,重点关注线粒体功能变化。本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家蝇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基因MdTFAM的克隆鉴定。MdTFAM基因cDNA(GenBank登录号:MK519375)包含一个76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53个氨基酸残基。MdTFAM蛋白结构中含有2个串联的HMG(high mobility group)结构域。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对MdTFAM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dTFAM在家蝇卵期和幼虫的肠道及脂肪体中呈高表达。该基因受到紫外线(ultraviolet,UV),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氯化镉胁迫刺激后会显着上调表达,说明此基因可能参与家蝇的抗氧化过程。2)高糖饲喂对家蝇生长发育和糖脂代谢的影响。向家蝇幼虫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蔗糖(0.47 M和2.34 M),结果发现高糖饮食导致幼虫出现体重减少、存活率降低及化蛹延迟等现象。投喂高糖饵料12 h后,幼虫血淋巴中葡萄糖和海藻糖含量升高;但是在正常培养基中恢复培养24 h后,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高糖饲喂会导致家蝇幼虫中糖原含量显着下降,然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含量却显着升高,我们推测高糖饲喂造成了家蝇幼虫糖脂代谢紊乱。qRT-PCR测定脂代谢相关基因脂肪三酰甘油脂肪酶(Adipose trigtyceride lipase,ATGL)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它们在高糖处理组家蝇中表达量下降,进一步证实了高糖胁迫会造成幼虫糖脂代谢紊乱。3)高糖饲喂对家蝇幼虫氧化还原水平和线粒体功能影响。研究发现,2.34 M蔗糖饲喂会降低幼虫运动能力,损伤家蝇幼虫肠道组织,并引起脂肪体细胞的DNA损伤。高糖胁迫引发生氧化应激,家蝇幼虫体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含量显着升高。并且,高糖饲喂实验组家蝇幼虫中线粒体复合物I(complex I,CI)和复合物II(complex,CII)活性降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下降,伴随线粒体形态异常。进一步通过qRT-PCR分析线粒体活性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现实验组家蝇幼虫中MdTFAM、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基因MdNrf2、沉默信息调控因子4(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4,Sirt4)基因MdSirt4和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基因MdTPS表达量显着下调,该结果也说明家蝇幼虫线粒体功能出现损伤。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糖摄入会导致家蝇幼虫糖脂代谢紊乱,诱发氧化应激反应,进而破坏线粒体功能,发生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生长发育延滞、存活率下降等机体损伤现象。

肖霞[6](2020)在《改进的放疗分割方式联合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是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手段,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分析这部分患者特征,提出针对此部分患者的改进的CAR-T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患者疗效分析结果提示巨块型是CAR-T疗效不佳因素,设计巨块型B细胞淋巴瘤动物实验,采用放疗联合CAR-T细胞的措施,进一步分析放疗对免疫的影响的以及不同的放疗分割方式对CAR-T细胞疗效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研究,进一步阐明改进的放疗分割方式和CAR-T细胞治疗的最佳联合方式。材料和方法:纳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自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的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第一部分: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检测CAR-T体内扩增数量,评估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第二部分:对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疾病特征分析,包括疾病的病理类型、输注CAR-T前的疾病状态、疾病分期、B症状、结外受累、巨块型(直径≥7cm)、骨髓受累、乳酸脱氢酶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不良遗传学、双打击或双表达以及CAR-T治疗是否为二线治疗或二线以上治疗因素,得出疗效不佳患者的特征,为此部分患者提出CAR-T细胞的联合治疗方案;第三部分:针对巨块型是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因素,设计放疗联合CAR-T细胞治疗的方案。1、制备CD19 CAR-T细胞和建立巨块型的小鼠模型;分别体内体外炎症CAR-T细胞对淋巴瘤细胞株的疗效。2、不同的放疗分割方式,包括常规的2Gy和大分割的4Gy,8Gy方式对免疫的影响,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放疗对白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CD8和Treg细胞的影响。3、不同分割方式的放疗联合CAR-T细胞治疗对CAR-T治疗巨块B细胞淋巴瘤疗效的影响,从肿瘤微环境以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情况分析可能的机制。4、放疗以及CAR-T细胞均可引起炎症反应,观察检测两者联合治疗的副反应,以及对副反应的管理。第四部分,从一个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重症CRS的患者提出血浆置换能去除过多的细胞因子,快速缓解CRS相关症状。结果:第一部分: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1、患者输注CART细胞后,CR率为45.5%,ORR率为77.3%;2、外周血液中检测CD19 CAR-T细胞增殖,增殖的高峰在为治疗后7天(1~19天);外周血CAR-T细胞占总的T淋巴细胞的7.08%(2.23%~28.60%);3、CAR-T细胞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22例患者输注CART细胞后1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CRS,其中9例为1级CRS,4例为2级CRS,其中1例复发难治患者发生3级CRS,经糖皮质激素,白介素6抗体治疗后CRS得到控制。CRS多出现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17例患者中发生CRS 14例,治疗无效的5例患者中均未发生CRS。在难治复发高肿瘤负荷患者发生CRS的严重程度比肿瘤负荷低患者程度高。第二部分: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细胞后,分为有效组和疗效不佳组,分析这两组患者特征。1、这两组患者CD19 CAR-T细胞输注数量中位数分别为8.6(5.0~12.7)×106/kg和9.7(5.8~15.0)×106/kg,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54);外周血检测CAR-T细胞扩增数量,有效组和疗效不佳组CD19 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0.28%(3.92~44.16%)和4.05%(0.92~28.63%),有效组比疗效不佳组CAR-T细胞扩增的比例更高,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71)。2、分别对两组患者疾病的病理类型、输注CAR-T前的疾病状态、疾病分期、B症状、结外受累、巨块型(直径≥7cm)、骨髓受累、乳酸脱氢酶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不良遗传学、双打击或双表达以及CAR-T治疗是否为二线治疗或二线以上治疗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具有巨块型是影响CD19 CAR-T细胞疗效的不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仍然是本组患者CD19 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OR=0.039)。第三部分:不同分割方式放疗联合CAR-T细胞治疗的动物实验。1、放疗不同程度的杀伤肿瘤细胞,但是不能根除肿瘤。不同的治疗组A组:2Gy×5次,B组:4Gy×5次和C组:8Gy×3次分割方式的X线照射。B和C组比A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在第7天和第14天,比较肿瘤体积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这三种分割方式不足以使体积300m3大小的肿瘤得以治愈,照射后2周肿瘤再次生长。2、确定放疗对免疫的影响以及与CAR-T细胞联合治疗时间。放疗后24小时白细胞即出现明显的下降,3天后回复至接近正常水平,7天后回复至正常。考虑到放疗对白细胞的作用时间短暂,与CAR-T细胞的联合方法中,于放疗后24小时即注射CAR-T细胞。放疗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大分割放疗对T细胞和B细胞明显的杀伤作用,两者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67),而传统的分割方式对T,B细胞影响不大,可能与放疗次数少有关而不管何种方式的放疗都会使CD4/CD8比值上升,经过3~7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这可能是机体为逃避放疗引起的损伤的机制,外周血中Treg细胞在3~7天也会明显升高,起免疫抑制作用。3、不同分割放疗联合CAR-T的疗效。大分割放疗的联合方式能迅速的使瘤体缩小,治疗后第7天时肿瘤不能被测到,且延长了CAR-T细胞疗效时间,使小鼠生存期得到延长,A,B,C,D各组生存期分别是45天(39~69天),52天(39~70天),103天(78~182天)和100天(82~193天)。4、大分割放疗增强CAR-T细胞疗效的可能机制。单纯CAR-T组和2Gy组比较,浸润T淋巴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P>0.05),说明传统的放疗方式不足以促进T淋巴细胞浸润肿瘤;但是大分割方式的放疗,可以对T淋巴细胞浸润肿瘤起促进作用,四组不同分割方式T淋巴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所占百分数分别为(2.13±0.11%),(2.77±0.21%)(7.63±0.49%)和(8.53±0.62%)。所有小鼠外周血中均能检测到CAR-T细胞,高峰时间为治疗后第2~7天,中位数为第3天;CD19 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23.17%(7.92%~52.16%)和14.05%(5.90%~28.06%),大分割放疗比传统放疗组CAR-T细胞扩增的比例更高,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3)。5、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分级和体重。出现不良反应的中位时间为输注后第1天(第0~7天)。出现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小鼠在2Gy组占2只,而4Gy组占5只,8Gy组有7只,其中8Gy组有1只小鼠在CAR-T治疗后1天疼痛级别4级,给予甲强龙干预后好转。每组患者的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其中8Gy组最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第四部分: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3级CRS的患者,常规糖皮质激素和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治疗后CRS无明显改善,出现精神障碍,血压下降及高热,检测细胞因子达高水平(IL-2R:7500U/ml,IL-6:1000pg/ml,IL-8:103pg/ml,IL-10:615pg/ml,TNF-a:40.6pg/ml,INF-γ:670.8ng/ml,CRP:232.8mg/L),应用血浆置换后3次后,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IL-2R:7500U/ml,IL-6:43.1pg/ml,IL-8:64.2pg/ml,IL-10:11.7pg/ml,TNF-a:25.2pg/ml,INF-γ:31.2ng/ml,CRP:14.17mg/L),CRS相关临床表现迅速改善,血象恢复,骨髓缓解。结论:1、CD19 CAR-T是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副反应可控。2、B细胞淋巴瘤患者特征中巨块型是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因素。对具有疗效不佳特征的患者联合使用CAR-T细胞治疗有望使这部分患者受益。3、大分割的放疗方式联合CAR-T细胞治疗可改善巨块型B细胞淋巴瘤小鼠模型的疗效,延长生存,可能与增加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有关,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联合治疗后副反应的管理。4、血浆置换疗法是治疗重症CRS的有效措施之一。

钟林庆[7](2020)在《儿童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诊治研究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目的:总结分析本中心诊治的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AIDs)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在本中心诊治的单基因AIDs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自2008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本中心收治的单基因AIDs患儿共90例,其中2015年9月1日前确诊病例18例。这些患儿包括Ⅰ型干扰素病13例(14.5%)、炎症小体病36例(40.0%)、非炎症小体相关疾病39例(43.3%)和未分类综合征(ROSAH综合征)2例(2.2%)。男女比为46/44,其中17例患儿有阳性家族史,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起病年龄自出生后至16周岁,中位起病年龄为1周岁;起病至确诊的时长3个月-14年,中位时长3.5年;规律就诊至确诊的时长2个月-14年,中位时长为6个月。共34例(37.8%)曾被误诊。(2)ADA2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网状青斑,炎症指标升高,免疫球蛋白可减低,自身抗体阴性或低滴度阳性。其他Ⅰ型干扰素病的主要特点包括:①特殊类型的皮疹,包括冻疮样皮疹、网状青斑;②头颅钙化:可能随着疾病进展后出现;③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④炎症指标升高;⑤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炎症小体病和非炎症小体相关的疾病以反复发生的发热、皮疹、关节炎等为特征,炎症指标通常升高明显。Ⅰ型干扰素患儿主要应用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ADA2缺乏症和非炎症小体相关的疾病患儿主要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而因白介素1抑制剂在我国大陆地区尚未上市,炎症小体病的患儿无特效治疗。(3)本中心诊治了两例新的单基因AIDs——ROSAH综合征的患儿,他们的临床表现较为一致,突出表现是眼底病变和脾肿大。结论:(1)有特殊类型的皮疹,包括冻疮样皮疹、网状青斑,头颅钙化,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IgG显着升高的自身免疫病患者,需警惕Ⅰ型干扰素病的存在。(2)根据单基因AIDs的发病机制上所涉及的炎症通路,针对性地予以相应生物制剂治疗,可显着改善患儿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第二部分目的:以单基因AIDs之一的cryopyrin蛋白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ryopyrin-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CAPS)为例,探索抗变态反应药物——曲尼司特,在治疗CAPS患儿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部分为单中心的单臂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治疗3月后的自身炎症性疾病活动度指数(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activity index,AIDAI)的减少程度为主要研究终点,以治疗1月后AIDAI的减少程度,治疗1月、3月后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白细胞、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治疗1月、3月后的医生关于疾病活动度VAS评分的改善情况,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次要研究终点,对入组的CAPS患儿给予曲尼司特治疗3个月后,评估曲尼司特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本部分自2019年4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共入组并完成了 5例CAPS患儿的随访。在开始曲尼司特治疗前,1例患儿已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1.5月,2例患儿已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沙利度胺治疗数年。在上述药物治疗不变的前提下,这三例患儿加用曲尼司特治疗。(2)通过比较分析这5例CAPS患儿的基线、曲尼司特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AIDAI、医生关于疾病活动度的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现曲尼司特治疗后,无论是1个月还是3个月后,CAPS患儿的AIDAI指数和医生VAS评分均无改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均无显着减低。这5例患儿在服用曲尼司特期间,均未发生可疑的药物相关的不适症状,通过实验室指标的检测,也未发现血尿、肝肾功能受损的不良反应。结论:曲尼司特治疗CAPS患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目的:初步探讨多基因AIDs之一的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的基因背景和发病机制。方法:(1)对sJIA患儿进行二代测序,并分析炎症小体中模式识别分子的编码基因的变异,基于少见等位基因频率与常见等位基因频率比值比,比较sJIA患儿和健康人群数据库的上述基因变异是否存在差异。(2)基于基因分析中发现的sJIA患儿TREM1基因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浆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sTREM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 TREM1 的表达,比较sJIA患儿和健康儿童、成人Still’s病患者和健康成人的TREM1表达差异。(3)采用Spearman分析研究sTREM1与同批次标本中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前白蛋白、白介素1β、白介素18和白介素18结合蛋白的相关性。结果:(1)共59例sJIA患儿完成二代测序。分析后,多个炎症小体模式识别分子的编码基因低频变异中,均发现sJIA患儿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包括NLRP1、NLRP3、NLRC4、NLRP7、NLRP12、DDX58 和PLCG2 等多个基因。(2)TREM1基因的rs2234246变异频率显着低于健康人群,比值比为0.55(0.33-0.91)。本部分共收集sJIA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浆标本各58份,包括28份活动期和30份非活动期sJIA患儿标本。与健康儿童相比,sJIA患儿血浆sTREM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6.66±162.75 vs99.74±37.33,t=-8.397,P<0.001);与非活动期 sJIA患儿相比,活动期患儿血浆sTREM1水平无显着差异(259.90±141.85 vs 247.93±228.17,t=0.646,P=0.521)。与健康儿童相比,非活动期sJIA患儿血浆sTREM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7.93±228.17vs 109.31±40.47,t=-5.451,P<0.001);与健康儿童相比,活动期sJIA患儿血浆sTREM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9.90±141.85 vs 94.16±38.64,t=6.785,P<0.001)。本部分收集到成人Still’s病患者和相应健康对照血浆各10份。与健康对照相比,成人Still’s病患者血浆sTREM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0.35±456.21 vs 176.95±74.88,t=-2.748,P=0.023)。通过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发现sJIA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面TREM1表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30±4.60 vs 11.68±4.48,t=-2.598,P=0.020)。与非活动期患儿相比,活动期sJIA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膜表面TREM1表达无差异(16.64±3.78 vs 13.23±4.69,t=-1.419,P=0.178)。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sTREM1与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前白蛋白和白介素18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540,P<0.001;r=0.500,P<0.001;r=0.380,P=0.005;r=0.484,P=0.005),而与血小板计数、ESR、CRP、铁蛋白、白介素18结合蛋白和白介素1β不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050,P=0.70;r=0.130,P=0.30;r=0.170,P=0.19;r=0.330,P=0.06;r=0.204,P=0.263;r=0.105,P=0.580)。结论:(1)多种炎症小体模式识别分子的编码基因的低频变异,是sJIA发病的危险因素。(2)TREM1参与了 sJIA的发生发展,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玲艳[8](2019)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转录组学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研究目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是一种罕见的、周期性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出现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的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无菌脓疱。GPP可以累及多个系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GPP最常见于中年人,也可发生于儿童。目前,GPP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治疗方法仍未达成共识,因此亟需开展深入研究。本课题拟对GPP病人在不同时期外周血中基因及炎症因子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发现关键基因及调控通路,为新的GPP的治疗靶点的发现提供线索和依据。研究方法1.招募5名GPP患者,在其初次确诊时入组并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阿维A治疗与观察。在GPP患者脓疱期(治疗前),脓疱消退期(治疗后2周)和稳定期(治疗维持6个月)三个时间点进行了外周血采样;利用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方法对这些患者外周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转录组进行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对RNA-Seq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Metascape及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差异基因调控网络,分析关键基因及调控通路。2.收集28名健康对照者及24名GPP患者脓疱期的血清,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对所收集血清中的27种细胞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健康对照与GPP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表达差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收集12名GPP住院患者治疗前(第0期)、治疗后2周(第1期)及治疗后6周(第2期)这三个时间点的血清,并利用液相芯片对所收集血清中的27种细胞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GPP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RNA-Seq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PBMC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着改变,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部分基因表达进行检测表明RNA-Seq的分析准确有效。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银屑病相关的特征性炎症基因如CXCL1、CXCL8(IL-8)、S100A8、S100A9、S100A12和LCN2在GPP患者好转后表达明显下调。功能富集和注释分析显示部分差异表达基因集合与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功能相关。通路分析显示多种促炎通路包括IL-1、IL-6、IL-17A及IFN等信号通路在患者疾病缓解时表达受到抑制;此外,天然免疫调控相关基因,如TLR、TLR5、TLR8、MYD88、NLRC4、NLRC5、NOD2和IRF7等基因的表达在疾病缓解后显着下调。分析表明,PLK介导的有丝分裂作用通路及细胞周期通路的相关基因也在治疗后发生了显着下调。通过建立调控因子网络,发现GPP转归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的上游信号分子为 IL-6、IL-1β、IFN-γ、IL-21、IL-5、IL-17A、TNF、OSM 等。液相芯片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比较,GPP患者脓疱期血清中 IL-1β(p<0.001)、IL-1Ra(p<0.001)、IL-4(p<0.001)、IL-5(p<0.001)、IL-6(p<0.001)、IL-7(p<0.001)、IL-8(p=0.006)、IL-10(p<0.001)、IL-12(p70)(p<0.001)、IL-13(p<0.05)、IL-17(p<0.001)、G-CSF(p<0.001)、IFN-γ(p<0.001)、IP-10(p=0.002)、MCP-1(p=0.001)、TNF-α(p<0.001)和 VEGF(p<0.001)均较健康对照显着升高,IL-2、IL-15、FGF-basic,GM-CSF和PDGF-bb在两者中无明显区别,Eotaxin(p=0.03)的表达低于健康对照,提示脓疱期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强烈激活;相关性分析发现IL-6、G-CSF、IL-8、IFN-γ、IL1-Ra、IL-10、IL-13 和 IL-1β 等因子与 GPP 的严重程度显着相关(r>0.4,p<0.001)。对治疗不同时期的GPP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进行分析表明,IL-6、IL-7、IL-12、IFN-y、IL-1β、IL-4、IL-8、IL-10、IL-13、G-CSF和IP-10的表达水平在治疗后下降(p<0.05),其中IL-6、IL-7、IL-8、IL-12、IL-13、IP-10 的水平下降到了正常水平。IL-5、MCP-1、IL-9、IL-17、Eotaxin、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在表达发生变化的细胞因子中,IL-6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r=0.683,p<0.0001),并且是唯一与病人高热相关的细胞因子;此外,血清中的IL-6的表达水平在治疗后迅速降至正常。结论本研究通过对GPP患者临床样本进行RNA-Seq及液相蛋白芯片等系统生物学手段进行分析,首次发现在患者外周血中,大量的免疫调控基因及炎症因子蛋白的表达发生变化,证实GPP的发病与机体系统性的免疫失衡相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GPP病理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发现了 IL-6、IL-1β、IFN-y等因子为炎症驱动因子,并发现天然免疫反应、细胞周期调控等通路的基因表达失调与GPP的发病及转归有密切关联。此外,发现IL-6可能是GPP发病及预后相关的有效临床标志物。本研究展示了系统生物学方法在炎症性疾病研究中的功能和价值,研究结果中发现的新的通路和生物标记物可能为理解GPP的致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张卫云[9](2018)在《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与乙肝病毒变异、宿主的免疫状态、宿主性别、年龄、遗传基因和肝脏内炎症活动密切相关。然而,隐匿性HBV感染(OBI)在病毒学特征、合并感染、宿主免疫应答以及表观遗传学等方面尚未阐述清楚,特别是感染宿主的分子与细胞免疫功能少有报道。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献血人群的隐匿性HBV感染状态,揭示OBI携带者HBV特异性分子细胞免疫反应特征与OBI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群。建立的研究队列包括:OBI 组 37 例,CHB 组 53 例(含 CHB-HBeAg-组 42 例,CHB-HBeAg+组 11例),HBV感染康复组47例,HBV非感染组56例(含疫苗免疫组33例,正常对照组23例),合计193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研究队列血浆样品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核酸检测法(NAT)检测HBVDNA,qPCR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巢式PCR进行病毒基因扩增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采用HBV Core和HBV Pol多肽库特异性刺激物,体外刺激研究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T细胞增殖试验(CFSE)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检测 IFN-γ、TNF-α、IL-2、IL-10、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及细胞来源,流式微球试验(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的总体水平。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非正态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OBI献血者人群特征。研究发现HBcAb阳性的献血者人群OBI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单独HBcAb 阳性者更高;OBI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OBI毒株基因型以B型为主。2.T细胞增殖特征。采用CFSE方法,在非特异性刺激物PHA刺激下,以CD8+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不显着(P=0.403),但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74.0%,78.1%vs.82.1%);在特异性刺激物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以CD4+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显着(P<0.001),其中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0%,3.3%vs.1.7%),差异显着(3.0%vs.1.7%,P=0.016;3.3%vs.1.7%,P<0.001)。3.特异性IFN-γ分泌T细胞频数测定。采用ELISPOT检测方法,在PHA刺激下,OBI组和CHB组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P=0.004)。在三种重组蛋白(HBcAg,HBsAg-ayw,HBsAg-adw)和多肽库的刺激下,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特异性T细胞应答强度,结果差异显着(P<0.05)。OBI组(160 SFC/106 PBMCs)对HBcAg重组蛋白刺激的应答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95 SFC/106 PBMCs),低于CHB-HBeAg-组(208 SFC/106 PBMCs)。在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OBI组(25 SFC/106 PBMCs)和CHB-HBeAg-组(25 SFC/106 PBMCs)的应答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 SFC/106 PBMCs)。比较两种多肽刺激下的总体阳性反应率,HBV Core多肽库显着高于HBV Pol多肽库(44.6%vs.16.1%),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细胞ELISPOT阳性反应率以OBI组(64.0%)最高,其次是HBV感染康复组(53.2%),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21.7%)。4.胞内细胞因子T细胞频数及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测定。ICS检测结果显示,在PMA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2、IL-10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17A和IL-21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均低于CHB组(P<0.05)。在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HBV感染康复组中高于OBI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2和IL-10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CHB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而分泌IL-10和TGF-β的CD4+T细胞频数在OBI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CBA检测结果显示,在HBV Core多肽刺激下,IFN-γ、IL-2、IL-10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Pol多肽刺激下,IFN-γ、IL-2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CS与CBA实验检测细胞内、外因子结果基本一致。5.MDSCs水平测定。根据细胞亚群计数显示,OBI携带者外周血中M-MDSCs水平显着低于CHB患者(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860);G-MDSCs水平在五组人群中无差别(P=0.914)。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外周血中 M-MDSCs 和 G-MDSCs 水平与 ALT、AST、TBIL、DBIL、TBA、ALB、ADA、CHE、γ-GT和TP等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均呈现显着高于HBV感染康复者及非感染者的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OBI携带者与HBV感染康复者及CHB患者均呈现显着的特异性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增高,以OBI组阳性反应率最高,HBV感染康复组和CHB-HBeAg-组次之,CHB-HBeAg+组最低;HBV感染康复组特异性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细胞因子的CD4+和CD8+效应T细胞频数显着增高,而OBI组和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的抑制T细胞频数增高,CHB组效应T细胞频数较低而OBI组分泌IL-2和IL-17A的T细胞频数相对升高;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水平增高,而OBI组分泌IL-17A细胞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因此,OBI携带者的HBV特异性T效应细胞反应水平居于HBV感染康复者与CHB患者之间,而CHB患者T抑制细胞反应水平较高,从而导致了三组HBV感染者的不同转归状态。创新之处1.献血者人群通常为未经抗病毒等治疗的健康人群。本论文以HBV感染不同转归状态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了抗病毒治疗等干扰;采用新鲜分离的PBMCs进行实验,避免了淋巴细胞由于冻存和复融发生死亡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对结果的影响。2.与以往研究选用HBV重叠多肽不同,本研究合成的HBV Core和HBV Pol多肽是经研究证实能刺HBV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HLA-Ⅰ型和HLA-Ⅱ型限制性多肽,结果更能反应HBV感染后不同转归人群对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状态。3.本研究根据HBV感染献血者不同转归状态,分析了 T细胞亚群分泌的七种特异性细胞因子的频数及分泌型细胞因子的水平,阐明了 OBI携带者、CHB患者及HBV感染康复者的三种转归状态的分子细胞免疫基础。

郭笑宇[10](2017)在《几种海产经济贝类对CO2驱动的海洋酸化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水pH值和碳酸钙饱和度的降低,从而对钙质生物包括贝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本研究以杂色鲍、皱纹盘鲍、福建牡蛎、方斑东风螺和沙筛贝等5种经济贝类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幼体和成体在海洋酸化现象下的响应进行了研究。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设计了两套模拟海洋酸化环境的实验装置,分别用于研究海洋酸化对贝类幼体和成体的影响。贝类幼体实验设置800,1500,2000和3000”atm pCO2等4个海洋酸化水平,贝类成体实验设置800和1500μatm等2个海洋酸化水平。研究分为3部分:(1)海洋酸化对5种贝类幼体的影响;(2)海洋酸化和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对福建牡蛎和皱纹盘鲍幼体的影响;(3)海洋酸化的长期作用对杂色鲍和皱纹盘鲍成体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杂色鲍、皱纹盘鲍、福建牡蛎、方斑东风螺和沙筛贝等5种贝类的幼体对海洋酸化耐受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杂色鲍,皱纹盘鲍,福建牡蛎,方斑东风螺,沙筛贝。鲍是外海性底栖动物,栖息环境中水体理化因子尤其是pH变化相对较小,对酸化适应性较差。皱纹盘鲍是温带种,高纬度地区海水pH值相比低纬度要低,因此对酸化的耐受性要强于暖水种杂色鲍。福建牡蛎属于潮间带生物,潮间带pH值频繁波动的环境使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酸化产生了较强的耐受性。方斑东风螺对酸化的耐受性可能与其摄食环境中pH值较低以及幼体钙化速度较慢有关。沙筛贝是一种广盐性种类,具有很强的离子调控能力,因此能够有效将海洋酸化导致的体内过多的氢离子排出体外,从而具有对海洋酸化极强的耐受性。海洋酸化会对福建牡蛎幼体温度耐受性产生影响,使其对低温的耐受性减弱,从而缩小幼体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海洋酸化会减轻Cu和Zn离子对福建牡蛎受精的抑制作用,也会减轻Zn离子对皱纹盘鲍受精的抑制作用。Cu离子对皱纹盘鲍受精的抑制作用在海洋酸化条件下有所增强,这可能因为Cu离子溶解了皱纹盘鲍卵外周的胶质,改变了卵的结构。海洋酸化会增强Cu对福建牡蛎幼体正常率的影响,也会增强Cu和Zn离子对皱纹盘鲍幼体正常率的影响,使畸形幼体显着增多。在幼体钙化方面,海洋酸化会增强Cu和Zn.离子对皱纹盘鲍幼体钙化的抑制作用,但不会增强Cu和Zn离子对福建牡蛎幼体钙化的抑制。总体来说,海洋酸化会减弱贝类幼体对不利环境因子的耐受性,但是这种现象存在种间差异。杂色鲍和皱纹盘鲍成体在800和15000μatm水平下进行了 1年的暴露。两种鲍的死亡率在酸化条件下均显着升高,但杂色鲍的死亡率在800μatm时即显着升高,而皱纹盘鲍死亡率的显着升高只出现在1500μatm的实验组。杂色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在酸化条件下显着降低,氧氮比显着增加。杂色鲍酸化条件下耗氧率的降低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可能是对长期酸化的适应。皱纹盘鲍的上述基础生理指标在不同酸化条件下未呈现显着差异。两种鲍的摄食率随pCO2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着。在血液学指标方面,两种鲍血淋巴的pH值随pCO2升高均呈显着下降趋势,两种鲍的总血细胞数、血清白蛋白含量、血清中谷丙转氨酶酶活、谷草转氨酶酶活、酸性磷酸酶酶活、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过氧化氢酶酶活、谷胱甘肽、葡萄糖和钙等指标在不同酸化条件下均未见显着差异。皱纹盘鲍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高pCO2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海洋酸化的长期作用可能导致皱纹盘鲍免疫水平的升高。杂色鲍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酶活在酸化条件下显着降低,这可能由于血清pH降低引起。杂色鲍血清中球蛋白含量和皱纹盘鲍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酶活未受到酸化的影响。在繁殖方面,除杂色鲍的卵径和卵径/卵黄径在pCO2=800μatm时显着高于其他两组,卵黄径未受到酸化的影响,皱纹盘鲍的卵径、卵黄径和卵径/卵黄径均未受到酸化的影响。两种鲍精子活力和精子游泳速度在不同酸化条件下均未见显着差异。杂色鲍在pCO2=800μatm条件下产生的子代以及皱纹盘鲍在pCO2=800和1500μatm条件下产生的子代对酸化的耐受性以及钙化能力均高于正常海水中成体所产生的子代,存在继代效应。杂色鲍在pCO2=1500μatm条件下产生的子代对酸化的耐受性和钙化能力则弱于正常海水中成体所产生的子代。杂色鲍对酸化的继代效应可能与卵径增加有关。长期暴露于酸化条件下的杂色鲍和皱纹盘鲍其角质层颜色都会变浅,在pCO2=1500μatm的酸化条件下甚至发生角质层剥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杂色鲍中更为明显。两种鲍贝壳表面附着的石灰虫数随pCO2的升高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1500μatm组贝壳表面几乎无污损生物附着。杂色鲍的壳长生长率和皱纹盘鲍壳重壳长的比值均随pCO2的升高显着降低。两种鲍贝壳中Mg/Ca和Sr/Ca在酸化条件下显着升高。这都说明两种鲍的钙化作用均受到了酸化的抑制。杂色鲍在酸化条件下形成的贝壳,其珍珠层和棱柱层厚度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珍珠层片层结构表面的纳米凸起数随pCO2的升高显着降低。皱纹盘鲍珍珠层棱柱层厚度比和纳米突起数在不同pCO2水平未见显着差异。杂色鲍的棱柱层和珍珠层的维氏硬度都随pCO2的升高显着降低。皱纹盘鲍棱柱层和珍珠层的硬度在酸化条件下未呈现显着的降低趋势,珍珠层硬度在800μatm组反而有显着增加的现象。上述由海洋酸化引起的杂色鲍贝壳的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其压毁力降低的原因。皱纹盘鲍所受影响虽然较少,但钙化作用的减弱同样对其成壳造成影响,也显着降低了贝壳的压毁力。对两种鲍的成体而言,杂色鲍相比皱纹盘鲍对海洋酸化更为敏感。

二、紫外线照射库血后不同储存时期血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线照射库血后不同储存时期血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1
Abstract1
摘要2
Abstract2
摘要3
Abstract3
摘要4
Abstract4
第一部分 BMSC-CM 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作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CM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3.2 BMSC-CM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
        3.3 BMSC-CM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3.4 BMSC-CM对损伤局部凋亡、空洞及大鼠下肢功能评分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MSCs通过抑制BMP/Smad1/5/8 信号通路调控NSCs分化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CM抑制BMP4 促进NSCs胶质化作用
        3.2 BMSC-CM通过抑制Smad1/5/8 磷酸化调控NSCs分化
        3.3 BMSC-CM对脊髓损伤后BMP/Smad1/5/8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MSC-CM通过分泌HGF调控炎症反应和NSCs分化
    1 引言
    2 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s分泌HGF
        3.2 HGF通过BMP/Smad1/5/8 调控NSCs分化
        3.3 HGF通过免疫调控降低损伤局部细胞凋亡,缩小空洞大小
        3.4 c-Met抑制剂阻断HGF及 BMSC-CM生物学效应
        3.5 HGF沉默消除BMSC-CM的生物学效应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BMSC-CM通过上调smad6 的表达阻止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分化
    1 引言
    2 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试剂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CM影响神经干细胞Smad6 的表达
        3.2 BMSC-CM通过分泌TGF-β调控Smad6 的表达
        3.3 BMSC-CM部分通过上调Smad6 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3.4 Smad6 基因敲除减弱BMSC-CM对 BMP信号转导的抑制作用
        3.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TGF-β在脊髓损伤后期上调Smad6 的表达
        3.6 SB431542 不同时期注射度脊髓损伤大鼠组织形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脊髓损伤与修复的细胞生物学
    参考文献

(2)P2X7受体及其拮抗剂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内研究P2X7R及其拮抗剂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
    背景与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外研究P2X7R及其拮抗剂在ox-LDL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背景与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机制及炎症小体和细胞焦亡在其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自然传播机制研究
    绪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鸟类感染模型研究
    绪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细胞焦亡在SFTS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绪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1:课题所用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
附录2:课题所用SFTSV基因组序列号
博士期间完成文章列表
致谢

(4)蜱唾液腺组织退化中的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联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蜱的概述
    1.2 蜱唾液腺的生物学特性
        1.2.1 蜱唾液腺的结构与功能
        1.2.2 蜱唾液腺退化的现象
    1.3 哺乳动物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1.3.1 细胞自噬
        1.3.2 细胞凋亡
        1.3.3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联络通路
    1.4 节肢动物昆虫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1.4.1 昆虫中的细胞自噬
        1.4.2 昆虫中的细胞凋亡
        1.4.3 昆虫中的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联络通路
    1.5 蜱中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蜱唾液腺退化时期细胞自噬和凋亡水平的动态检测和转录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镰形扇头蜱唾液腺的形态学及透射电镜(TEM)观察
        2.3.2 TUNEL染色
        2.3.3 蜱唾液腺的转录组测序及其差异分析
        2.3.4 RT-qPCR检测
    2.4 实验结果
        2.4.1 不同吸血时间镰形扇头蜱唾液腺的体外形态学观察
        2.4.2 不同吸血时间镰形扇头蜱唾液腺的透射电镜观察
        2.4.3 不同吸血时间镰形扇头蜱唾液腺的TUNEL染色
        2.4.4 不同吸血时间镰形扇头蜱唾液腺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2.4.5 蜱唾液腺退化过程中大部分自噬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显着变化
        2.4.6 蜱唾液腺退化过程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升高
        2.4.7 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转录高峰出现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之前
    2.5 讨论
第三章 蜱唾液腺中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初步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吸血时间镰形扇头蜱唾液腺总RNA的提取
        3.3.2 cDNA合成
        3.3.3 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3.3.4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基因的序列分析
        3.3.5 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
        3.3.6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3.3.7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3.8 Western blot鉴定多克隆抗体
    3.4 实验结果
        3.4.1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基因的克隆
        3.4.2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
        3.4.3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纯化
        3.4.4 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3.5 讨论
第四章 RHCASPASE-7、-8、-9 功能鉴定及其在蜱唾液腺退化中的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商品化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吸血时间镰形扇头蜱唾液腺总RNA的提取
        4.3.2 cDNA的合成
        4.3.3 RT-qPCR
        4.3.4 dsRNA的合成
        4.3.5 RNA干扰
        4.3.6 Western blot检测
        4.3.7 TUNEL染色
        4.3.8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9 真核质粒的共转染
    4.4 实验结果
        4.4.1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不同吸血时间RhCaspase-7、-8、-9 的转录水平的变化
        4.4.2 不同吸血时间唾液腺中RhCaspase-7、-8、-9的蛋白水平的变化
        4.4.3 RhCaspase-7、-8、-9的RNAi
        4.4.4 RhCaspase-7、-8、-9 之间的相互作用
    4.5 讨论
第五章 RHATG5调控蜱唾液腺退化过程中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的转化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动物
        5.2.2 商品化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蜱唾液腺的体外培养和20E处理
        5.3.2 TEM检测
        5.3.3 RT-qPCR
        5.3.4 Rh ATG5与Calpain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及活性位点的鉴定
        5.3.5 TUNEL染色
        5.3.6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5.3.7 Western blot检测
        5.3.8 间接免疫荧光(IFAT)检测
        5.3.9 唾液腺中Ca2+浓度检测
        5.3.10 ds Rh ATG5 的合成
        5.3.11 Rh ATG5的RNAi(体内和体外)
    5.4 实验结果
        5.4.1 快速吸血期的唾液腺中RhATG5在发生剪切
        5.4.2 快速吸血期唾液腺内Ca2+浓度显着升高
        5.4.3 一定浓度Ca2+条件下Rh ATG5 可被Calpain剪切
        5.4.4 20E可诱导蜱唾液腺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5.4.5 高浓度20E引起唾液腺中Ca2+浓度升高介导Rh ATG5 的剪切
        5.4.6 抑制RhATG5的表达可减缓蜱唾液腺的退化
    5.5 讨论
第六章 宿主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参与调节蜱唾液腺的退化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实验动物
        6.2.2 实验试剂
        6.2.3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dsRNA的合成
        6.3.2 RhATG6的RNAi
        6.3.3 蜱唾液腺的质谱检测
        6.3.4 Western blot检测
        6.3.5 IFAT检测
        6.3.6 RT-qPCR检测
    6.4 实验结果
        6.4.1 干扰RhATG6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蜱的吸血
        6.4.2 唾液腺质谱中发现了宿主来源的Beclin-1 的特异性肽段
        6.4.3 不同组织不同吸血时间宿主来源的Beclin-1 的western blot检测
        6.4.4 不同吸血时间血淋巴宿主来源Beclin-1的IFA检测
        6.4.5 不同吸血时间唾液腺中宿主来源Beclin-1的IFA检测
        6.4.6 显微注射重组蛋白Beclin-1 可导致蜱唾液腺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6.4.7 宿主Beclin-1 可被RhCaspases剪切
        6.4.8 宿主来源的Beclin-1 可与Rh BCL-2 结合
    6.5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高糖胁迫诱发家蝇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高糖饮食的危害及昆虫中糖代谢机制
    1.2 线粒体的功能
    1.3 家蝇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TFAM基因克隆实验方法
    2.4 TFAM功能分析
    2.5 高糖胁迫家蝇幼虫
        2.5.1 家蝇糖胁迫方案
        2.5.2 蔗糖胁迫对家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2.5.3 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实验
        2.5.4 家蝇幼虫爬行实验
        2.5.5 MDA、ROS测定
        2.5.6 DNA损伤检测
        2.5.7 q RT-PCR检测线粒体基因表达
        2.5.8 高糖胁迫后家蝇幼虫葡萄糖海藻糖含量的测定
        2.5.9 家蝇幼虫糖原含量的测定
        2.5.10 家蝇幼虫 TAG 含量的测定和脂肪体染色观察
        2.5.11 脂代谢相关基因测定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Md TFAM基因的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3.1.1 Md TFAM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分析
        3.1.2 Md TFAM在家蝇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3.1.3 Md TFAM在氯化镉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3.1.4 氯化镉处理引发家蝇幼虫氧化应激反应和线粒体受损
        3.1.5 DOX和紫外线处理家蝇幼虫引发Md TFAM的表达变化
    3.2 高糖胁迫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3.2.1 蔗糖胁迫后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变化
        3.2.2 家蝇幼虫肠道台盼蓝染色结果
        3.2.3 家蝇幼虫爬行能力测定
    3.3 高糖胁迫造成家蝇幼虫糖脂代谢紊乱
        3.3.1 家蝇幼虫葡萄糖海藻糖含量的变化
        3.3.2 家蝇幼虫糖原含量的变化
        3.3.3 家蝇幼虫中TAG含量变化
        3.3.4 脂代谢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3.4 高糖胁迫造成家蝇幼虫氧化应激诱发线粒体功能损伤
        3.4.1 高糖胁迫后家蝇幼虫MDA及ROS含量的变化
        3.4.2 DNA损伤实验
        3.4.3 线粒体活性的测定
        3.4.4 线粒体电镜观察
        3.4.5 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第四章 讨论
    4.1 家蝇线粒体转录因子(Md TFAM)
    4.2 高糖胁迫导致家蝇幼虫生长发育变缓
    4.3 高糖胁迫导致家蝇幼虫肠道组织受损并伴随运动能力下降
    4.4 高糖胁迫造成家蝇幼虫糖脂代谢紊乱
    4.5 高糖胁迫引发家蝇幼虫氧化应激反应并损伤线粒体功能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改进的放疗分割方式联合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CD19 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情况
        1.2.2 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
        1.2.3 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CRS反应
    1.3 讨论
    1.4 小结
二、CD19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不佳因素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患者接受CD19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分析
        2.2.2 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不同疗效组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2.2.3 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2.3 讨论
    2.4 小结
三、不同的放疗分割方式联合CAR-T细胞治疗巨块型B细胞淋巴瘤小鼠模型疗效分析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细胞株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器材
        3.1.5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不同B细胞肿瘤细胞株的成瘤实验
        3.2.2 CD19 CAR-T 细胞体外对 Raji 细胞株的杀伤
        3.2.3 不同剂量的 X 射线对 A20 和 Raji 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杀伤能力
        3.2.4 不同的放疗分割方式对小鼠肿瘤体积的影响
        3.2.5 不同的放疗分割方式对成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的影响
        3.2.6 不同的放疗分割方式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3.2.7 不同分割方式的放疗联合 CAR-T 细胞对缩小 B 细胞淋巴瘤瘤体和生存期的影响
        3.2.8 放疗增加肿瘤浸润 T 细胞的作用
        3.2.9 不同分割方式的放疗对CAR-T细胞在小鼠体内增殖的影响
        3.2.10 不同分割方式放疗联合 CAR-T 细胞对小鼠的不良反应
    3.3 讨论
    3.4 小结
四、CAR-T 治疗后重症细胞因子综合征的治疗
    4.1 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输注CAR-T细胞后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治疗
        4.2.2 血浆置换后患者炎性因子变化及CRS症状控制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现状与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儿童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诊治研究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儿童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一) 受试人群及标本
        (二) 临床资料收集
        (三)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四) 主要实验试剂
        二、方法
        (一) DNA提取
        (二)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Sanger测序
        (三) RNA提取、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果
        一、总体情况
        二、Ⅰ型干扰素病
        (一) ADA2缺陷(ADA2 deficiency,DADA2)
        (二) 其他Ⅰ型干扰素病
        三、炎症小体病
        (一) 家族性地中海热(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FMF)
        (二) 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相关的炎症小体病
        (三) 其他炎症小体病
        四、非炎症小体相关的疾病/综合征
        (一)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的周期性发热综合征(TNF receptor-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TRAPS)
        (二) Blau综合征
        (三) A20单倍剂量不足(A20 haploinsufficiency,HA20)
        五、新发现的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
    讨论
第二部分 曲尼司特治疗cryopyrin蛋白相关周期性综合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患者入组及排除标准
        二、主要研究终点
        三、次要研究终点
        四、终点指标的定义
        五、统计方法及样本量
        六、研究流程
    结果
        一、入组的CAPS患儿临床资料
        二、曲尼司特治疗效果评估及不良反应
    讨论
第三部分 多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初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一) 实验标本和受试人群
        (二) 临床资料收集
        (三)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四) 主要实验试剂
        二、方法
        (一) 标本采集及处理
        (二) 基因组学测序及分析
        (四) 血浆sTREM1检测
        (五) 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REM1检测
        (六) ELISA法测定IL-18和IL-18BP
        (七) ELISA测定IL-1β
        (八) 统计分析
    结果
        一、sJIA患儿不存在炎症小体模式识别分子编码基因的致病性突变
        二、sJIA患儿的炎症小体模式识别分子编码基因的变异与健康人群有差异
        三、sJIA患儿血浆sTREM1水平显着升高
        四、sJIA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REM1表达增加
        五、sTREM1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六、sJIA患儿的sTREM1相对量高于健康对照
    讨论
结论
文献综述 髓细胞触发受体1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1 自身炎症性疾病CRF表
附录2 Sanger测序引物列表
附录3 曲尼司特治疗CAPS患儿知情同意书
附录4 sJIA患儿的CRF表
附录5 英文缩略语表
致谢
个人简历

(8)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转录组学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RNA测序的纵向转录组分析对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疾病机制的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样本采集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三、实验方法
    结果
        一、样本收集
        二、PBMC样本RNA纯度及完整性检测
        三、测序数据过滤及统计
        四、测序数据回帖比例统计
        五、转录本组装及表达量结果统计
        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七、功能富集和注释
        八、通路分析
        九、调控网络分析
        十、实时定量PCR确证RNA-Seq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细胞因子谱变化的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一、GPP患者脓疱期与健康对照组炎症因子分泌水平比较
        二、GP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差异的多元分析
        三、GPP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四、GPP疾病严重程度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数与血清中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小结
补充表1:实时定量反转录PCR基因引物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9)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鉴定和分析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3 主要试剂
        1.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2.5 血清肝功能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
        1.2.6 血浆HBV DNA提取
        1.2.7 乙肝病毒载量的测定
        1.2.8 BCP/PC、Whole genome、PreS/S片段的扩增
        1.2.9 HBV野毒株全基因参照序列的获取
        1.2.10 OBI样品基因分型
        1.2.11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HBsAg-/DNA+人群的基本特征
        1.3.2 HBsAg-/DNA+样品qPCR的检测
        1.3.3 HBsAg-/DNA+样品Nested-PCR的检测
        1.3.4 HBsAg-/DNA+样品的分类
    1.4 讨论
第二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配制
        2.2.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2.2.6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2.2.7 CFSE染色、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2.3.2 PH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3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4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4 讨论
        2.4.1 PHA刺激下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4.2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4.3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三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分子与细胞免疫反应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试剂配制
        3.2.5 ELISPOT检测IFN-γ试验
        3.2.6 ICS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试验
        3.2.7 CB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试验
    3.3 结果
        3.3.1 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
        3.3.2 ICS检测T细胞亚群的细胞分泌频数
        3.3.3 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3.4 讨论
        3.4.1 HBV特异性T细胞应答反应
        3.4.2 HBV特异性T细胞亚群分泌频数
        3.4.3 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第四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2.4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
    4.3 结果
        4.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4.3.2 外周血M-MDSCs和G-MDSCs的频数比例
        4.3.3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4.3.4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HBV DNA及HBsAg的相关性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几种海产经济贝类对CO2驱动的海洋酸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酸化对贝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 海洋酸化对贝类幼体的影响
        1.1.2 海洋酸化对贝类稚贝和成体生理、生化以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1.3 海洋酸化对贝类稚贝和成体生物矿化指标的影响
        1.1.4 海洋酸化对贝类子代的影响
        1.1.5 海洋酸化对贝类行为的影响
        1.1.6 海洋酸化对贝类转录组、代谢组和蛋白质组的影响
        1.1.7 碳捕集技术使用过程中C02泄漏对贝类的影响
        1.1.8 小结
    1.2 海洋酸化和其他环境因子联合作用对贝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1.2.1 海洋酸化和温度的联合作用对贝类幼体的影响
        1.2.2 海洋酸化和金属离子的联合作用对贝类的影响
        1.2.3 小结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海洋酸化实验装置的构建
    2.1 海洋酸化实验装置的种类及优缺点
    2.2 用于贝类幼体的海洋酸化装置的构建
    2.3 用于贝类成体的海洋酸化装置的构建
    2.4 小结
第三章 海洋酸化对5种贝类幼体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杂色鲍和皱纹盘鲍的幼体的获得和培养
        3.1.2 福建牡蛎幼体的获得和培养
        3.1.3 方斑东风螺幼体的获得和培养
        3.1.4 沙筛贝幼体的获得和培养
        3.1.5 养殖水体碳酸盐系统参数测定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海洋酸化对杂色鲍和皱纹盘鲍幼体的影响
        3.2.2 海洋酸化对福建牡蛎幼体的影响
        3.2.3 海洋酸化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影响
        3.2.4 海洋酸化对沙筛贝幼体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海洋酸化与环境因子联合作用对2种贝类幼体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福建牡蛎幼体在不同pCO_2水平和温度下的培养
        4.1.2 福建牡蛎的胚胎和幼体在不同pCO_2水平和金属离子浓度下的培养
        4.1.3 皱纹盘鲍的胚胎和幼体在不同pCO_2水平和金属离子浓度下的培养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海洋酸化和温度联合作用对福建牡蛎幼体发育的影响
        4.2.2 海洋酸化和金属离子联合作用对福建牡蛎胚胎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4.2.3 海洋酸化和金属离子联合作用对皱纹盘鲍胚胎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海洋酸化和温度联合作用对福建牡蛎幼体发育的影响
        4.3.2 海洋酸化和金属离子联合作用对福建牡蛎和皱纹盘鲍受精率的影响
        4.3.3 海洋酸化和金属离子联合作用对福建牡蛎和皱纹盘鲍幼体发育的影响
第五章 海洋酸化的长期作用对杂色鲍和皱纹盘鲍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杂色鲍和皱纹盘鲍在实验条件下的养殖
        5.1.2 基础生理指标的测定
        5.1.3 血淋巴指标的测定
        5.1.4 配子和幼体指标的测定
        5.1.5 贝壳各指标的测定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实验过程中水体碳酸盐系统的各参数
        5.2.2 长期酸化作用对杂色鲍和皱纹盘鲍基础生理指标的影响
        5.2.3 长期酸化作用对杂色鲍和皱纹盘鲍血淋巴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5.2.4 长期酸化作用对杂色鲍和皱纹盘鲍配子和幼体的影响
        5.2.5 长期酸化作用对杂色鲍和皱纹盘鲍贝壳的影响
    5.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致谢

四、紫外线照射库血后不同储存时期血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D]. 宋旆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P2X7受体及其拮抗剂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 朱艳姬. 山东大学, 2020(04)
  • [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机制及炎症小体和细胞焦亡在其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李志锋. 南京大学, 2020(10)
  • [4]蜱唾液腺组织退化中的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联络机制研究[D]. 王亚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高糖胁迫诱发家蝇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损伤[D]. 冯琴. 河北大学, 2020(08)
  • [6]改进的放疗分割方式联合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作用研究[D]. 肖霞.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儿童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诊治研究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D]. 钟林庆.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8]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转录组学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D]. 王玲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9]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D]. 张卫云. 南方医科大学, 2018
  • [10]几种海产经济贝类对CO2驱动的海洋酸化的响应研究[D]. 郭笑宇. 厦门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血库紫外线照射后不同保存期血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