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区学院开学20周年学生代表座谈会纪要

广西社区学院开学20周年学生代表座谈会纪要

一、广西社院复办20周年学员代表座谈会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孙曈[1](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王帅[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高牧星[3](2019)在《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社会变革时期,被动的对外开放也使得中国社会发展形成了重大转型。此段历史即可作为一窥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肇始与发展的窗口,亦可作为反观当代美术教育的明镜。中国的现代西画基础教学先借鉴日本、西方的教育模式体系,之后与中国传统画学融合,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发现”与创造为目的,在相互吸收与逐步改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风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学校西画基础教学中所包含的诸如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为研究内容,在文化大背景下分析中西方之差异,解析民国时期的教学采用何种中西融合的方法来处理此类差异。第一章溯本清源,简述西画教育形成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及民国时期西画教育的概况与分类;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具体就西画基础课程中的解剖与透视、明暗与色彩、写生与创作及艺术理论与修养等课程展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将代表性的中西融合教学典型案例具体内容及成果进行分析、梳理与横向比较,厘清技法与图像背后文化担当之精神,同时对如何培养艺术新人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第六章对民国时期基础教学的特色与缺憾进行总结,并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对现今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反思与帮助借鉴。研究力求立足原始文献,紧密结合实践学科特点,从文化背景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以教育学、美术史学、中西画学等理论与方法做支撑,多方位、多层次地探讨民国时期美术基础教学方法与实践,旨在以西画专业各类课程内容为主线,以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为典型案例,追溯其原因,阐述其内容与特色,分析其得失,思考其对当下及未来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启示,力求可引发更多对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如何良性发展的思考。

金礼久[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农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是农村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行动。从实践层面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的确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影响。但从另一维度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遭遇新的问题与困境。对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研究成为深化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任务。本论文聚焦于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全文从梳理和分析国家的政策目标和行动计划出发,紧紧以江苏为例,并将一条主线、一个观念、三个观测点贯穿于全文中,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目标定位、政策行动、政策成效以及政策问题。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每个时期农村教师培训政策总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要求相适应的,并由义务教育的要求来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其背后一定是义务教育普及对师资队伍建设相应的需求或要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出台的基本规律。贯穿其中的一个观念是国家主导的以社会为本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在塑造伟大成就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甚至压抑农村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有悖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基本运用。贯穿其中的三个政策观测点是政府、培训机构、农村教师这三个代表性的政策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行为及其差异。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等。为本研究提供立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章为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年)。合格教师的政策目标源于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政策重建、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学历补偿教育、地办校助培训模式开启了机构推动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满足了农村普及教育对合格教师数量的需求,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培训机构的官僚化和违背教育规律的低水平制造。第三章是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这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的制度化要求。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政策行动强力推进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然而,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培训效率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行动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第四章是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政策的推进(2000~今)。全员培训政策是与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以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师网联计划、“国培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计划推进了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高端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而与工程化思维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则显示了“人”在培训中的缺失。第五章基于前三个阶段政策目标、政策行为、政策成效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社会为本向以教师为本转换的政策目标,尊重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以市场化来塑造农村教师培训场域多样性的共存、平等的主体关系和正当的利益关系,以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构筑互助合作、自主发展的伙伴关系,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推动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转型。

张宏明[5](2016)在《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 ——以当代山东戏曲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戏曲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的珍宝,被认为是"中国人永远的审美家园"。在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中国戏曲在民间的沃润土壤中汲养滋长,曾经有过繁盛和辉煌的历史印记,也曾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决策者的重视和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戏曲逐渐成为了"边缘"艺术。我们要对当下戏曲的发展状况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定位,同时,也要有对戏曲发展振兴的信心和态度,并以此作为探索的目标和实践的方向。纵观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戏曲的起落与一定时期文艺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戏曲的发展还与戏曲表演团体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上,戏曲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到戏曲院团的发展状况。本论文力求将当代戏曲生态的发展嬗变与山东戏曲院团改革发展相结合,揭示戏曲生态、院团治理和戏曲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找寻振兴山东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道路。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从戏曲本身的重要价值、戏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中国戏曲的现实处境着手,提出结合文艺生态来分析戏曲发展与院团建设的问题。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反思,寻求本论题研究的取向,阐释论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对新中国所直接继承的解放区的文艺生态和戏曲团体的梳理和介绍。首先,在概念的界说中,分别对"当代山东戏曲""戏曲院团"与"戏曲生态"做出界定,特别是对"戏曲"和"戏曲生态"作出分析,认为戏曲是集唱、念、做、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具有说唱性、表演性、故事性和审美性。中国戏曲有独特的念白和唱腔、独特的舞台表演方式、有节奏化、程式化、虚拟性的特征,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生态是文艺生态在戏曲方面的概括,是影响戏曲发展的一种场域。戏曲生态在构成上主要包括戏曲内空间和戏曲外空间两种类型:戏曲生态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离不开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戏曲外空间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特别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内,政治因素构成了戏曲生态最核心的、最主要的部分。其次,认为解放区的文艺生态和戏曲团体的建设,为新中国的戏曲生态营建、院团建设和戏曲改革,做好了尝试和铺垫。第二章主要对建国初"十七年"的戏曲生态和山东戏曲院团建设发展状况展开讨论。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一个组织化、政治化的、一元主导的文艺生态之中。在戏曲改革的推行和"双百"方针的指导下,1957年之前的山东戏曲发展取得了很好成绩。"十七年"后期(1957年之后)的戏曲生态在文艺政策的不断反复中沉浮,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最终随着对《李慧娘》和《海瑞罢官》的批判,开放繁荣的良好文艺生态走向了失落和终结。"十七年"是山东戏曲院团建设最见成效的时期,大量的省级、市县级剧团和民间剧团纷纷成立并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在规模上达到扩大,而且还编创演出了很多经典的戏曲剧目。《李二嫂改嫁》《孙安动本》等作品,既具有思想价值也具有艺术价值,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戏曲典范。第三章主要介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生态和山东戏曲院团状况。"文革"是一段特殊的时期,一方面是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文化的"大革命"、"大批判",大批的文艺工作者遭受人身迫害,大量的文艺院团活动受到限制甚至遭受严重破坏,全国上下戏曲生态整体上呈现为一片萧条的漠野荒原;另一方面,利用特殊的地位,巧取豪夺地抢占他人的成果,炮制了"样板戏"并强制在全国推广,形成了 "八亿人民看八台戏"的戏曲生态和百花凋零下一枝独秀的独特文艺景观。非正常的文艺生态对戏曲院团发展造成重大伤害,"十七年"建成的戏曲院团群落在这一时期被迫消解,不少院团被迫改行或解散。在百花凋零的特殊场景中,山东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成为"样板戏"受到重视,《红嫂》在争取成为样板戏过程中受到特别的对待,所以"文革"时期的山东戏曲整体呈现荒原,但也可谓收获了一枝独秀。第四章主要梳理和介绍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生态和山东戏曲院团建设发展状况。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生态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是外部市场化语境下文化市场的冲击,一方面是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戏曲在这一时期感受到莫大的不适,戏曲发展陷入困境和危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民族文艺特别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加强,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时期的山东戏曲院团建设,主要是深化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自觉走向市场,努力编排和演出优质的戏曲作品,探寻戏曲发展的路径。这一时期山东创编演出的戏曲精品也有不少,《苦菜花》和《补天》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第五章主要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及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发展论述关于当下文艺(戏曲)生态的新思考。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党的十八大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的新思想、新理论,为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加明确、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可以重点从完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生产经营微观运行机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完善文化创新体系五个方面着手。戏曲院团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过程的规律性的共性要求,亦有院团自身改革发展的特殊性要求,围绕"巩固、提高、突破、拓展"的重点改革思路,戏曲院团改革可以重点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和健全法规政策体系三个方面着手。结语部分在对当代戏曲外部生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到戏曲发展的"小生态",探讨戏曲生态的建构和优化问题。文章认为,推动戏曲在民间活态化生存、开拓和完善戏曲演出市场、促进戏曲活动"青春化"及充分发挥戏曲理论批评的作用,为优化中国戏曲生态、促进中国戏曲发展提供可能性路径。

杨丹[6](2013)在《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文中认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历史研究是音乐教育研究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却一直被人忽视的内容。1901至1976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其产生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再模仿、再探索的螺旋式上升,并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产生异变的过程。每个时段的教材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厘清其发展轨迹,掌握其基本特点,能为今天教材的编撰提供思考与启示。全文从教材概况、教材特征、教材编写的背景及特征成因三个维度考察了1901至1976年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教材的第一手资料出发,依据教材体例及内容上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来划分历史阶段,即仿日探索阶段、学苏探索阶段、文革异变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结合具体案例分层次展开论证,研究音乐教学法教材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线索,探析其成因与影响,得出历史的反思,提出教材编写的建议。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论”,首先从音乐教学法教师和教材教法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的角度介绍论文研究的缘起;对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学法课程、音乐教学法教材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相关成果进行综述;再提出研究设计的思路、框架与方法。第二章为“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从萌芽与初创、建设与曲折、毁灭与停滞三个时段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进行梳理。课程的开设历经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立的萌芽与初创期;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发展契机,但在“美育”被取消后受到阻碍;文革期间,课程不复存在,仅有音乐师资短训班与五七大学两种形式。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产生息息相关,该部分的研究为教材的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学堂乐歌唱歌集、音乐教育论文、翻译教材等多元素材孕育和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材,二十至四十年代,教材的从模仿日本走向独立原创。由于日本学校唱歌运动为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对教材的产生起了催生作用,所以音乐教学法教材中的各方面突显出日本元素。而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局限性和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学法教材重视和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内容。第四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1965)”。在全面学苏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翻译苏联的音乐教学法教材,虽然后来也有大量自编教材,但苏联影响难以磨灭。这时期的教材体现出整体上的苏联印记、内容上的政治色彩、教法上的实践品格三个特点。究其成因,一方面是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是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实践品格第五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文革异变阶段(1966—1976)”。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文革音乐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中小学音乐课变为革命文艺课,革命文艺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替代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功能。教材在体例上体现出毛泽东思想的统帅性;内容构成以统帅文、革命歌曲、样板戏为主,极具革命性;而音乐教学法的内容极其薄弱。第六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从历史的研究中得出教材建设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意识形态对教材的影响、教材编写者的结构三方面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教材的编写提出四点建议:教材目标诉求应从知识载体的独白走向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话;价值取向应从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人文主义的方向;教法指导应从单纯的理论讲授走向实实在在的实践指导;内容构成应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理论+实践+技能+资源”的多元结构。

杜智华[7](2010)在《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 ——以改革开放后重要教育政策文献为蓝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教师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的生命。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教育的作用尤其是教师教育的作用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由此,对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也就变得紧迫而必须。本文以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为经,以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变迁为纬,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政策进行了详细的价值分析,以此了解教师教育政策历年来的价值取向和事实结果,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相关教训,以期为我国未来教师教育政策制定实施提供依据。本文除导言外,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重要教师教育政策文本进行了检索。首先,介绍了编码研究方法,其次对九个典型教育政策文本内容分别进行一、二、三级编码,从教师教育政策主体、教师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理想目标、教师教育政策方法手段等价值内容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价值要素的提取。第二部分从教师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分析了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演变。本部分首先以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为分界点,在前文一、二、三级编码研究结果基础上,从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主体演变、教师教育政策的培养目标演变和教师教育政策方法手段演变等详细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从“社会化”取向向“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演变;接着分析了这种价值取向演变的政策环境因素,从国外教师教育的演变趋势、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化理念和终身化学习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等方面阐述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从“社会化”价值取向向“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变迁的必须性和必然性;然后就某些政策制定方案进行价值评价,分析政策制定过程中因忽视“以人为本”价值取向而造成的价值偏离。第三部分从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对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过程中的价值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下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事实依据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目标的有效实施,然后分析由于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未足够重视“以人为本”而造成的价值失真现象。第四部分在第二、三、四章基础上,就建立合理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政策提出政策建议.针对教师教育政策制定阶段出现的价值偏离现象和政策实施阶段出现的价值失真现象,提出为强化“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政策措施和手段,最后指出应在政策基础上加强教师教育的法规化建设,制定专门的教师教育法律法规。

常志刚[8](2007)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纪要》文中认为2007年11月16日下午,广西社院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在学院办公楼四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座谈会由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廖宏鹰主持。座谈会上,前来参加广西社院50周年院庆的广西各地级市的统战部部长和社院院长,围绕如何搞好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畅所欲

黄启兵[9](2006)在《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史料来源,以制度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高校设置的重大事件为标志,梳理了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历史,总结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败得失,提出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分别经历了晚清时期的制度初建,民国前期的制度反复,民国后期的渐趋成熟,共和国时期的制度初建、制度颠覆、制度重建四个大的时期。纵观近百余年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历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制度的起源来说,我国高校设置制度是移植外生与精英设计,具有“政治论”导向的特点;从其变迁过程来说,各个利益主体经过多元博弈下的冲突与协调,路径曲折: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设置呈现出若干历史的烙印,如院校之间的分分合合、高师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重点大学制度、分区布局原则、部门办学的冲突、私立高校的兴衰、教会大学的立案等等;从高校设置制度的特点来说,其制度变迁充满激进色彩,其制度导向充满了工具主义,其制度产生充满了理性设计与理想主义,充满了借鉴模仿的痕迹,其制度空间时而弹性时而刚性,其制度传承既有断裂也有绵延,对制度的重视程度既有制度神话也有制度虚无。 我国高校设置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现今的高校设置方式都有其历史的渊源,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高校设置不可能割断历史,只能在历史中延续。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我国的高校设置需要制度化生存,尤其需要在具有连续性、一般性、开放性、本土化的制度中生存,要注重互动博弈的制度,警惕理性设计的自负,防止高校设置中的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

董节英[10](2006)在《1949-1957年的中国法学教育》文中提出20世纪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在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法制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末,“依法治国”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上升为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国家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法学教育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法治和法学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从历史到现实,验证了“法治兴,则法学兴,则国兴;法治废,则法学教育废,则国废”,这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史即是中国法律命运的变迁史,是中国法治进程的见证史,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本文主要研究1949-1957年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阐述了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以及文章架构。第一章,中国近代的法学教育(1860-1949)。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进行简要梳理。介绍了清末近代法学教育的开端、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政法教育。第二章,新民主主义法学教育的发展(1949-1951)。在废除《六法全书》和“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背景下,新中国法学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性质转变。这一时期的法学教育发展贯穿着“改造”与“立新”两条主线,在对旧有法学院系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着手发展新型政法教育。其建设途径全面体现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思路。第三章,法学教育的整顿与重构(1952-1953)。1952-1953年,相继而来的司法改革运动和法学院系调整,完成了法学教育的整顿与重构,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法教育体系。本章详细研究了司法改革运动发起的原因和开展的经过,以及法学院系调整的过程。这两大事件造成了法学教育规模的锐减、近代以来的法学教育成果的中断、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分离以及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抬头。第四章,社会主义政法教育的初步发展(1954-1956)。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全面学习苏联,开展教学改革的教育背景下,1954年召开了全国政法教育会议,确定了今后政法教育的方针任务。1954-1956年的法学教育以苏联法律教育经验为范本,从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翻译苏联教材、设置教研室到聘请苏联专家、外派留学生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全方位学习。学术团体和研究刊物创立,政法科学研究初步展开。“八大”的召开和“双

二、广西社院复办20周年学员代表座谈会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社院复办20周年学员代表座谈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概览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
    二、概念厘定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溯本清源”—西画教育形成的背景及概况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西画渐入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画教育概况
        一、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分类
        二、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入学招生要求及考试内容
        三、民国时期主要美术教育思想及影响
    第三节 西画专业基础教学及内容概况
第二章 “科玄之融”—科学精神指导下的解剖与透视
    第一节 解剖教学:西方解剖学与中国骨相学之融合
        一、理想的人体比例与秩序
        二、含蓄与夸张并存的表达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解剖教学
    第二节 透视教学:西方透视学与中国远近法之融合
        一、“真实”的幻觉空间
        二、“想象”的流动空间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透视教学
第三章 “虚实之融”—自然变化奥妙中的明暗与色彩
    第一节 明暗教学:光影氛围与意象阴阳之融合
        一、动人心魄的气氛
        二、神光离合的阴阳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明暗教学
    第二节 色彩教学:自然光色与随类赋彩之融合
        一、心灵的真实映照
        二、抽象的灵感表达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色彩教学
第四章 “象意之融”—生命的体验、永恒的表达
    第一节 写生教学:“观察”与“发现”之融合
        一、灵魂的描绘
        二、以形写神、乾坤之理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写生教学
    第二节 创作教学:“传情”与“达意”之融合
        一、理想的神境
        二、意在笔先、画外之意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创作教学
第五章 “道技之融”—理论、修养与活动融合教学
    第一节 史学与画论:专题讲解与文化本源之融合
        一、永无止境、追求真理
        二、独辟灵境、返璞归真
        三、民国时期的美术史、论教学
    第二节 文化与修养:专业素养与道德品格之融合
        一、文化课程及修养教育
        二、西方美术教育中基础素养类课程
        三、中国传统素养课程
        四、民国时期基础素养类课程
    第三节 社团与展览:固定课程与柔性氛围相融合
        一、校办刊物
        二、展览活动
        三、学生社团
第六章 “借古观今”—当代美术基础教学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民国后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的发展
        一、建国后的苏联式教学体系
        二、改革开放后的美术教育
        三、具有实验探索精神的当代美术基础教学
    第二节 “造型基础的中国语境”—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特色与缺憾
        一、“一个体系”—具有“中国精神”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两种文化”的融合探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尝试
        三、“三技基础”与写生融合训练—重方法而非技法的基础教学内容
        四、“多种素质”之融合培养—综合素养内容与多形式教学的统一
    第三节 当代美术基础教学发展的帮助与借鉴
        一、招生方式的改革
        二、当代美术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有缘农村教师
        (二) 有缘农村教师培训
        (三) 有缘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四) 有感师范院校承载的责任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农村教师的研究
        (二)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政策研究
        (三)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政策研究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
    三、概念界定
        (一) 教师与农村教师
        (二) 对教师培训与教师教育、教师进修、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发展等概念的界定
        (三) 教师培训政策与教育政策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问卷调查与访谈
        (三) 教育政策分析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论文框架与不足
        (一) 研究思路与创新
        (二) 论文框架
        (三)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
    一、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议题的提出
        (一)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期待
        (二)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教师”
        (三) 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目标的确立
    二、机构推进:农村教师合格培训的政策行动
        (一) 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二) 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
        (三) 在职学历补偿教育的形式与待遇
        (四) “地办校助”的培训模式
    三、政策成效
        (一) 造就合格教师,解决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二) 成就教师进修院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三) 依托师范院校,开创了农村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四、政策问题
        (一) 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的官僚化
        (二) 管理模式的过于集中
        (三) 学历补偿教育中的低水平制造
第三章 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
    一、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政策的形成
        (一)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期待
        (二) 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制定
        (三) 江苏省关于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目标
    二、制度化推进:农村教师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强化
        (一)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
        (二) 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制度规约
        (三) 专业认证制度:对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复查与评估
    三、从江苏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看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政策实施
        (一) 基本功训练政策议题的提出
        (二) 制度化考核的政策制定
        (三)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动员与政策行动
        (四)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成效
        (五) 基本功考核制度化的政策评价
    四、政策成效
        (一) 政府行为突显主体责任
        (二) 提高培训助力农村教师成长
        (三) 联合办学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四) 以评促建掀起教师进修院校建设高潮
    五、政策问题
        (一) 运动式培训对效率的过度追求
        (二) 经费不足与市场化条件下的逐利倾向
        (三) 提高培训中的能力不足与业务转向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的政策推进(2000~今)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制定
        (一) 全员培训面临城乡教师的质量差距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素质农村教师的政策期待
        (三)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二、工程化推进: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执行
        (一) 新课程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
        (二) 教师网联计划: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
        (三) “国培计划”:示范引领、培育“种子”教师
    三、政策成效
        (一) 政府投入与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二) 师范院校成为农村教师培训的主体
        (三) 信息技术开创了农村教师网络培训新时代
    四、政策问题
        (一) 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
        (二) 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三) 远程培训工程实施的困境
第五章 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展望
    一、“以教师为本”: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定位
        (一) 农村教师培训政策价值取向的异化
        (二) 尊重农村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
        (三) 从社会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立场转换
    二、市场化选择: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推进
        (一) 提供多样化的政策选择和平等参与机会
        (二) 型塑正当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
        (三) 共建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
    三、专业自主性: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
        (一) 自主性与专业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二) 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
        (三)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5)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 ——以当代山东戏曲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的引入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取向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界说与前奏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第二节 戏曲生态的多元构成
    第三节 前奏:解放区戏曲生态与戏曲团体
第二章 成就与曲折: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戏曲生态与山东戏曲院团建设
    第一节 新中国"十七年"戏曲生态的演变
    第二节 新中国"十七年"山东戏曲院团建设
    第三节 《李二嫂改嫁》与《孙安动本》
第三章 荒原与独秀:"文革"十年(1966-1976)戏曲生态与山东戏曲院团状况
    第一节 "文革"十年戏曲生态概况
    第二节 "文革"十年山东戏曲院团状况
    第三节 《奇袭白虎团》与《红嫂》
第四章 新生与困境:新时期以来(1978年至今)戏曲生态与山东戏曲院团建设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生态发展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山东戏曲院团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苦菜花》与《补天》
第五章 探索和思考:戏曲生态优化和院团治理的现代化
    第一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戏曲生态
    第二节 戏曲院团治理的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十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作为音乐教学法教师:课程异变的尴尬
        二、作为教材教法的研究者:历史研究的萌发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音乐教师教育
        二、音乐教学法课程
        三、音乐教学法教材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音乐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二、音乐教师教育研究
        三、音乐教学法课程研究
        四、音乐教学法教材研究
        五、成果述评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
    第一节 萌芽与初创(1901—1949)
        一、清末民初:课程先于学制产生
        二、五四之后:从“教授法”到“教学法”
        三、红色政权时期:有“音乐课”而无“教学法”
    第二节 建设与曲折(1950—1965)
        一、建国初期课程开设得到较快发展
        二、“美育”的消失使课程开设受到阻碍
    第三节 毁灭与停滞(1966-1976)
        一、音乐师资短训班的艰难开设
        二、音乐专业工农兵学员的招收
第三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一、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
        二、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借鉴探索走向独立原创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特征分析
        一、多元素材中的日本元素突显
        二、教材内容重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一、日本学校唱歌运动为中国音乐教学法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
        二、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材
        三、音乐课程理解的局限性使音乐教学法教材强调知识技能
        四、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学法教材重视知识技能
第四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1965)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一、翻译苏联教材以解燃眉之急
        二、从翻译照搬走向自编探索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特征
        一、整体上的苏联印记
        二、内容上的政治色彩
        三、教法上的实践品格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一、全面学苏是建国初期教材编写的必然选择
        二、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政治性
        三、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实践品格
第五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文革异变阶段(1966-1976)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一、中小学革命文艺教材的出现
        二、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变身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特征
        一、体例上的毛泽东思想统帅性
        二、内容构成上的革命性
        三、音乐教学法知识的薄弱性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一、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
        二、文革音乐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
第六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
    第一节 历史的反思
        一、教材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意识形态的过多干预会遮蔽教材的人文性
        三、教材编写者的结构应具有交叉性和多重性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建议
        一、目标诉求从“独白”走向“对话”
        二、价值取向从知识走向人文
        三、教法指导从理论走向实践
        四、内容构成从单一走向整合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 ——以改革开放后重要教育政策文献为蓝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潮流
        二、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趋势
        三、本人实际工作中的思索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动态
        一、国外的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二、国内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基本概念
        一、教师教育
        二、教师教育政策
        三、价值取向
        四、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重要教师教育政策检索
    第一节 编码研究方法说明
    第二节 若干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一、教师教育政策文本一级编码
        二、二级编码
        三、三级编码
    第三节 价值要素提取
        一、教师教育政策主体
        二、教师教育政策目标
        三、教师教育政策手段方式
第三章 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教师教育政策制定阶段价值取向变迁路径
        一、政策主体演变衍生"社会取向"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变迁
        二、政策价值目标演变体现从"社会价值"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调整
        三、政策手段方式的演变表征"以人为本"中"人"的价值实现历程
    第二节 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政策环境
        一、国外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演变的趋势
        二、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些理念
        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教师教育政策制定阶段的某些价值偏离
        一、某些教师教育政策政策目标的价值偏离
        二、某些教师教育政策方案设计不合理
第四章 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价值实现
    第一节 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价值目标的有效实施
        一、转型前师范教育政策社会价值目标有效实现
        二、转型后期"以人为本"教师教育政策价值目标有效实现
    第二节 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失真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教师教育政策贯彻乏力
        二、教师教育政策执行表面化导致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难以深化
第五章 建立合理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政策建议
    第一节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建议
        一、教师教育政策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
        二、教师教育政策方案设计应体现"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价 #49值要求
    第二节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加大教师教育投资力度,保证教师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政策实施效率,使"以人为本"价值目标落到实处
    第三节 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建设
        一、制定《教师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构建专门的教师教育法律体系
        二、完善《教师资格条例》,使教师资格制度法制化
        三、其他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修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9)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追溯历史与聚焦制度
    一、问题之源
    二、方法之镜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体系结构
    六、其他问题
第一章:困境中的突围:晚清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旁采泰西:洋务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二、“西学”东渐: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与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三、传统的断裂:书院改制与高校设置
    四、新制度的创始: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与高校设置
    五、旧制度的终结:科举制的废除与高校设置
    六、新机构的组建:学部的建立与高校设置
    七、最后的挽歌:存古学堂的兴衰与高校设置
第二章:混乱中的秩序:民国前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的转型与变革:学制演变与高校设置
    二、分区设置与地方兴学:高校设置的地区布局
    三、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的独立设置问题
    四、兴学与整顿:法政学校、私立大学的兴起与治理
    五、还我主权: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教会大学立案
第三章 动荡中的规范发展:民国后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理性设计的限度:大学院、大学区制与高校设置
    二、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上):公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三、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下):私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四、战火中的迁移与调整:抗战期间的高校设置
    五、走在回家的路上:抗战胜利后的高校回迁与调整
    六、红色的高等学校:非国统区的高校设置
第四章:悲欢离合中沉浮:共和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初建与制度绵延:共和国初期的高校设置
    二、制度借鉴与重新洗牌:院系调整与高校设置的单科化
    三、大跃进与大调整: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高校设置
    四、制度虚无中的“教育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的高校设置
    五、恢复增设与制度重建:“文化大革命”后的高校设置
    六、制度健全、重中之重与合并狂潮:世纪转折点上的高校设置
第五章:历史的轨迹与制度化生存
    一、制度化历程:我国高校设置变迁路径的制度分析
        1、移植外生、精英设计与“政治论”导向:高校设置制度的起源
        2、冲突与妥协中的多元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
        3、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4、断裂与绵延的交织:高校设置制度变迁中的路径转向与路径依赖
    二、历史的烙印:我国高校设置的若干特点分析
        1、分分合合的演绎:院校的分离与合并
        2、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院校的设置
        3、重点发展:重点大学制度与学术金字塔
        4、均衡布局:高校地区布局问题
        5、归于一统与分散办学:部门办学问题
        6、两条腿走路与一条腿独行:私立高校的兴衰
        7、外人办学与教育主权:教会大学的立案与消亡
    三、历史的教训与制度化生存:高校设置制度的若干特点分析
        1、激进与渐进:高校设置制度的连续性问题
        2、目标与制度:高校设置制度的一般性问题
        3、刚性与弹性:高校设置制度的开放性问题
        4、移植与本土:高校设置制度的本土化问题
        5、理性设计与互动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原发性问题
        6、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高校设置制度的两极化问题
    四、回顾与前瞻:基本结论及今后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10)1949-1957年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内 容 提 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四、文章结构
第一章 中国近代的法学教育(1840-1949)
    第一节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开端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法教育
    小结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法学教育的发展(1949-1951)
    第一节 向新民主主义法学教育转变的背景
    第二节 旧有大学法学院系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旧有大学法学院系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第四节 发展政法教育
    小结
第三章 法学教育的整顿与重构(1952-1953)
    第一节 司法改革运动发起的背景
    第二节 司法改革运动开展的经过
    第三节 法学院系的调整
    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政法教育的初步发展(1954-19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法教育任务的确立
    第二节 全面学习苏联法学教育
    第三节 政法科学研究的初步开展
    第四节 法学界的“百家争鸣”
    小结
第五章 反右运动对法学教育的冲击(1957)
    第一节 学术争鸣的进一步推进
    第二节 整风运动中法学界的“鸣”与“放”
    第三节 反右运动后的法学教育
    小结
结语
    一、基本评价
    二、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广西社院复办20周年学员代表座谈会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D]. 高牧星. 上海大学, 2019(02)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D]. 金礼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戏曲生态与院团建设 ——以当代山东戏曲发展为例[D]. 张宏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6]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D]. 杨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7]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 ——以改革开放后重要教育政策文献为蓝本[D]. 杜智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1)
  • [8]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纪要[J]. 常志刚.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S1)
  • [9]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 黄启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10]1949-1957年的中国法学教育[D]. 董节英.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标签:;  ;  ;  ;  ;  

广西社区学院开学20周年学生代表座谈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