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领域软件在因特网上的集成与发布(论文文献综述)
刘里斯[1](2021)在《一种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数控系统的完全集成化结构和单机化工作样式已经成为制约数控系统顺应工业4.0时代发展的瓶颈问题所在。虽然当前有多个旨在打破完全集成化结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原型,但它们的开放程度受到组件技术的固有缺陷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且其开放化结构仍然是基于单机化工作样式的。今天,云平台和因特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打破单机化工作样式创造了条件,使得将数控软件移植到云端并通过因特网同时控制现场端的多台设备成为可能。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软件工程等领域的技术成果、思想和方法,探索数控系统的网络化和相应的开放化的特点和实现方法,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数控系统原型-隐形数控系统,以期为实现顺应工业4.0发展的、高度开放的、灵活的和智能的数控系统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针对因特网上流量传输的不稳定性,本文基于缓存策略,结合数控域和网络化应用的特点,设计了隐形数控系统的跨远端、现场端和移动端的分布式部署样式。该部署样式在保证数控系统的强实时运行时环境需求的同时,能够最大化精简现场端控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其次,结合部署样式的特点,设计了隐形数控系统的运营模式。通过引入运营商角色实现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发布-查找-绑定模式的动态多对多配对。然后分析了部署样式和运营模式的约束下,数控域的开放性特征:数控功能模块的部署独立性、互操作性、可伸缩性、可复用性和在此基础上的数控能力的可定制性和与被控设备之间的可动态配置性。进而根据工作样式的特点和开放性特征,提出了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基于面向服务思想的实现机制,并对其业务域进行了分解:与传统数控软件相比,隐形数控软件的数控域是由多个提供者以数控服务的形式实现的,并且除数控域外,隐形数控软件系统还包含负责注册、管理和编配数控服务的运营商业务域。采用面向领域驱动设计的微服务架构思想开发了实现运营商业务域的隐形数控平台,在实现其功能性属性外,还实现了良好的伸缩性、演化性、健壮性和可维护性等非功能性属性。首先,根据限界上下文概念拆分了隐形数控平台的业务逻辑和行为,从而定义了四个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并设计了它们之间的映射模型,确定了隐形数控平台的总体结构。然后根据每个微服务的具体业务逻辑和业务行为的特点,分别研究其实现方法。为了提高微服务的响应能力,应对网络质量和流量的不稳定性,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实现采用了命令查询责任分离模式和大量的异步调用方法。最后,对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进行了单元测试和响应并发访问的性能测试。为了研究数控服务的实现,本文以数控解释域为例,开发了数控指令解释服务。针对当前解释器的扩展性和适应性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数控语言的语言规范的特点,将解释器分为标准和特有两种,并提出一种解释功能由一个标准解释器和一个特有解释器动态组合而成的解释机制。此外,本文通过开发独立的具有容错机制的语义分析器和操作指令处理器,提高了解释器的解释性能。基于解释机制和解释器的实现,开发了数控指令解释服务,并编写了测试前端对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解释功能可配置性和解释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本文开发了隐形数控桌面客户端和其相应的API网关作为测试前端,结合数控指令解释服务,对隐形数控平台的用例进行了系统整体测试。进而,结合工件实例,使用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完成了从数控能力的定制和操作,到根据网络地址动态传输加工指令,再到现场端解码加工指令实现加工的整个加工过程操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隐形数控系统的工作样式和其软件系统面向服务思想的实现机制的可行性。
张宇昕[2](2019)在《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评估管理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安全运行要求轨道具有高平顺性、稳定性,因此对运营期高速铁路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是一项必要工作。运营期高速铁路监测项目与建设期相比有明显的特点,例如项目规模庞大、数据复杂海量、多单位协作、实时要求高等,目前运营期高速铁路监测实际项目的集成管理效果不佳。同时测绘成果三维可视化领域正不断发展,但展示方式大多受限于软件平台,不能满足运营铁路跨平台、多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文以运营期高速铁路监测评估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基于云计算的B/S架构实时共享型数据管理平台设计、Web端高速铁路变形监测可视化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一套针对大规模运营高铁监测评估项目的数据集成管理及可视化分析方案。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及评估项目中沉降监测、CPⅢ不定期测量、横向监测、轨道三维检测等工作的质量控制要求,从铁路局工务处、测量单位、评估单位共同协作的角度分析了核心业务流程与基本评估体系。2.研究了运营期高速铁路中横纵向变形分析、监测预警体系及信息化海量数据集成管理等变形监测核心问题,并研究多源数据协同分析方法、监测预警体系改进、大型B/S架构管理系统需求。3.基于云计算服务设计了B/S架构运营高铁监测评估管理系统原型,包括功能逻辑结构、前端页面、后端API接口、数据库表单、数据存储检索、预警分析体系、成果可视化、系统安全权限等内容,并对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4.结合测绘可视化、Web3D技术的发展,分析WebGL标准下Cesium地图引擎对于铁路工程数据表达的优越性。基于铁路工程三维应用标准研究,首次将Cesium运用于高速铁路变形监测中,提供一套针对高速铁路变形监测Web可视化分析评估的技术方案与操作流程。5.实现了Web端的高速铁路沉降监测等比例三维实景模型漫游、监测点布设三维展示、交互式信息查询、沉降热力图可视化分析评估等功能。本文首次针对运营期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项目设计B/S架构集成管理系统原型方案,在实际项目中达到了多单位协作、云计算服务、监测预警、在线分析的集成管理效果。且验证了Cesium地图引擎对高速铁路变形监测Web可视化应用的适应性,可提高测绘成果三维可视化分析在运营维护阶段铁路工程领域应用的共享性。
洪臣[3](2018)在《多无人机远程协同飞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无人系统正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和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复杂化对无人系统的智能性提出更高要求。无人机面临的挑战一个是互操作,强大的互操作体系结构是促进无人系统集成和运行的主要动力,在自主能力不完善的情况下,有人和无人系统的互操作,是提高无人机实用性最高效的方式;二是集群化,多机合作是发展趋势,单一无人系统受各方面的约束,难以独立完成动态环境下的复杂任务,无人集群之间协同任务是扩展无人机应用场景的必要方法。要解决上述挑战,难题一是远程控制,目前主流控制方式是通过遥控器或软件建立点对点的连接,这种方式范围受限,不支持“一控多”,互操作性低;二是协同飞行,无人机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完成视觉处理等密集型计算,造成分布式无人机间不能有效协同任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云服务的多无人机远程协同控制技术,原理是通过云端服务器连接无人机,控制端基于互联网调用公开的接口获取无人机数据和发送控制指令,完成对多无人机的远程控制,基于共享数据实施协同飞行算法。本文主要贡献有如下几点:首先,针对现有的无人机控制方式和平台现状,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云服务的控制框架UAVCloud,特点是以物联网的方式将无人机集成到云平台,用面向资源的模型处理分布式无人机资源,让无人机作为云端资源可无处不在的被访问。其次,采用ROS发布订阅机制连接无人机与云端,针对ROS集中式RPC通信方式强依赖于中心节点,实时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用代理服务器作为无人机和ROSBridge之间的桥梁,实现无人机和云端稳定的双向连接。基于开源MAVLink协议向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针对协议不保证消息包送达和不作控制反馈等不完善性,提出通过影子文件、误差检测和坐标转换几个方法提高远程控制的可靠性。提出基于RESTful架构的无人机数据共享机制,通过RESTful风格的Web服务提供资源接口,无人机之间可通过公共接口共享和交换数据,增强协同飞行能力。最后,本文实现在单机上运行多个模拟无人机实例,实现基于UAVCloud框架的原型控制系统,实验验证对单个无人机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任务控制。在多无人机协同飞行方面,通过五架无人机基于引领-跟随算法的协同飞行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多无人机远程协同飞行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金岚枫[4](2015)在《资产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资产是会计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都可由资产衍生和转化而来。但现有对资产的认识和实务操作的视角通常是关注单项设备等实物资源,带有鲜明的工业经济时代以生产资料为核心的烙印,其计量的对象往往是生产系统的一部分,收入或利益无法得到准确计量。这种做法背离了会计准则资产定义中“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内涵,当前会计实务中的确认的资产,本质上往往只是实物或经济资源,不符合资产定义,以此为基础生成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难免受到影响。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实质来看,各项资源是在管理者的组织安排下以组合化、协同化形式参与生产经营并产生利润,绝不是单项资源的简单叠加与堆砌,如财务报表中列示的一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将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创新定义为是企业家创设各种新的组合并不断调整优化,协同理论和产业公地理论也重在分析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交融和由此产生的技术外溢及分工合作深化,最终形成更高的产出水平和创新能力。而随着集成制造、智能工厂和互联网经济等新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的日益发展,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与协作关系越来越复杂,上述脱离了资产本身定义的会计计量与确认实务更加不符合这一新趋势的要求,无疑使会计信息的内涵和质量更受影响。由此,会计对资产这一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的定义及分析视角,必须从传统经济模式下单项、零散和静态,转向新经济条件下组合化、协同化和动态调整,才能真实反映价值创造内在机理,真正符合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本文将现有会计准则中仅适用资产减值的资产组扩展应用,将已经不具有资产特性的单项设备等(在现有的会计实务中却依然被确认为资产)组合起来形成资产组,使其具备独立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回归资产的原本内涵。在详细论述了立论原因和研究目标后,本文论述了资产组与资产的差异和边界,探讨了资产组类型划分、资产组边界动态调整和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并存与嵌套等资产组定义和识别方面的基本问题。明确这些基本问题后,本文构建了资产组识别矩阵,设计了资产组认定方法,包括三个维度:(1)会计视角的资产收益确认的直接性,通常是资产之间设置的计量点;(2)技术视角的资产本身的功能变化,通常是不同资产之间的协作边界;(3)法律视角的资产的所有权边界,通常是跨企业边界的资产组认定依据。进一步的,本文以电网企业为例对电网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的认定和划分进行了说明。基于资产组反映和促进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及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对当前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优化与改进,本文分别探讨了基于资产组生成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的模式及具体内容:1、基于资产组生成财务会计信息的核心在于改变信息生成的口径,对报告方式和报告内容适度创新,基于多口径资产组的交易事项实时确认及其并发或并存是重点探索方向。2、基于资产组生成管理会计信息,主要关注效益评价,提升决策有用性。由于新技术应用和组织变革等带来的冲击,管理会计应坚持促进财务职能转变和公司价值创造的定位,形成更为灵活和高效的信息生成方式,弥补传统财务会计信息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的若干基本假设,如经营期间是资产组的永续运行与组织的随时消解共存、分析周期是无限趋近实时制并考虑全寿命周期的考察,分析了引入资产组后不同类型行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和影响,如离散型制造企业引入资产组深化价值创造能力分析,新经济形态引入资产组动态真实反映价值创造过程,充分反映新经济模式的特点和交叉补贴等真实利益流向。最后,以电网作为典型的网络状基础设施,引入资产组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并分析了其结论对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机制调整的可能影响。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对应市场和企业两大资源配置领域,但两者由于目标定位、发展历程、应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存在巨大区别而呈现相对独立甚至割裂的状态。市场和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都是价值创造,因此会计信息也应该形成统一的内在逻辑和生成方式。本文在前述内容基础上提出了以资产组为主线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统一的整体框架与融合路径,即以多口径嵌套资产组作为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单元,生成的多类型、多颗粒度信息并可按照“彩色报告”模式定义的会计信息的不同质量层次以分类、汇总等形式灵活转化,同时生成管理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实现两者的内在逻辑一致和内容衔接转化。最后,在政策建议层面,本文尝试给出了基于资产组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财务会计准则修订意见,对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组后的资产组的认定、分类,以及负债、费用、收入、利润等要素的计量和信息报告与披露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提出建议,并分析了执行层面的困难,认为先行通过管理会计进行尝试是较为可行的路径。
张立伟[5](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池润华[6](2013)在《开源Java应用服务器软件选型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开源软件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大型的IT巨头如Google,IBM,Oracle等都已经在开源软件领域投入了很多资源并且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效果。然而,开源软件的开发过程和管理则与传统的商业软件是不一样的。开源软件的项目具有成员地域分布广、文化背景复杂、组织结构松散(弱矩阵)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开源软件,本论文将根据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多属性决策方法深入分析开源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中对于需求管理、变更/缺陷、配置管理、人员和沟通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实施情况,使得开源项目不仅能保证软件质量,规范其开发过程,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使开发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最新的技术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当用户在选择同类型的多个开源软件时,参考本论文中分析的各个属性并利用论文研究得出的算法算出项目综合得分来甄别其中最优秀的一款。本论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并论证了开源软件项目多属性决策方法的有效性。本论文研究主要根据作者平时的工作经历和项目,目的是能够通过对松散型跨地域这一类项目根据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最佳实践进行分析,使得读者对于开源软件的特点和项目管理方式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同时对于那些希望评估和选择开源软件的用户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有效的开源软件选型方法。本论文将首先对开源软件的历史和发展过程进行简要说明,随后根据开源软件的定义和规范中所强调的以下标准,并通过归纳和分析,同时结合项目管理的各个要素对选型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在最终定义和推导开源软件的选型模式时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第一步,通过分析开源软件项目中较为关键的四个属性如功能、社区、版本活跃度和生命力进行初步选择,可以快速在所有候选开源软件中找出最适合的一组;第二步,全面比较所有属性并逐个使用各个属性对该组中的开源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最终从项目管理质量的角度选择出最合适的一个开源软件产品,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环境中。为了印证该选型模式的有效性,本论文以开源Java应用服务器作为具体实例。在27个可以提供Java应用服务的开源软件产品中应用选型模式的第一步骤进行初选,随后评估所剩余的两个产品并最终找到最符合需求的一个。本论文中所选出的最佳开源Java应用程序服务器为Apache Geronimo。而且研究结果也和实际的市场情况一致。
李鹏[7](2012)在《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全球共享成文信息用户的广泛需求和未来趋势。但是,由于商业利益、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的限制,信息资源共享还只是一种相对的态势。一方面,信息的海量增长为知识共享提供了资源总量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信息垄断、信息孤岛、信息过载等现象的存在阻碍了信息无缝利用的进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服务,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与信息服务当中。随着开源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广泛应用,基于闭源软件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构建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当前开放性思潮迅猛延展,使得数字图书馆又一次面临着历史性选择。公益性开源运动和商业性软件开发之间形成了博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选择和应用合适的开源软件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支撑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内容收集、整理及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当前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为数字图书馆对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与评价,关键点有三:首先是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研究主题包括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内涵及特征、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和闭源软件的比较分析等;其次是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研究主题包括内容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及范围、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影响要素以及应用的实例分析;第三个关键点为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研究主题包括评价体系的构建、检验和修正、评价实证研究等。针对上述研究主题和目标,本文首先从当前信息社会中信息获取的难点、开源与闭源软件的博弈以及数字图书馆选择开源软件的困惑入手,确定本文的研究基点,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概述了全文的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点。随后在第二章中从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研究、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研究和数字图书馆软件质量评价研究三个维度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对研究的热点和不足做出评述,引出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在第三章中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主要对内容管理理论与技术、软件质量评价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深入分析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式。此后作者对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四章首先界定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内涵、种类和特征,在内容管理开源与闭源软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应用开源软件的优势。系统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影响要素,确定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和范畴,最后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上文中充分的理论及方法准备后,作者在第五章构建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效度检验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为了确保评价体系的可用性本文在第六章对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评价模型进行了实施和结构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进行了实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了软件质量排序,并对其中最为优秀三种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最后通过结论与展望一章,系统梳理全文,对研究成果进行结论性表述,对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进行分析。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力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创新。第一,对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和闭源商业软件进行对比分析,从多角度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影响要素,提出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范围和方法。第二,构建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评价,为数字图书馆选择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进行应用提供了依据。
万林[8](2012)在《网格GIS下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实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空间信息的采集、生产、处理及存储的方式和手段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各个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空间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别增长,传统的单机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逐渐被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行业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所替代,提高了空间信息并行处理和分布式共享的程度。现有的行业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环境的建设,为地域上分散的多个空间信息业务节点提供了高速的网络互连,使传统集中汇总式的业务流程向分布式并行处理方式的改变成为可能。但是现有的空间信息网格环境中的大量线匕业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传统Web GIS技术构建,并未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的集中式空间信息处理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和业务处理的复杂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有的Web GIS软件架构无法提供多个业务节点服务共同参与的协同式自动计算,只能够分别由各个业务节点调用本地的计算资源独立地处理本地的空间信息,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对各个业务节点的计算结果逐个进行汇总。如果要更新空间信息处理的算法策略,必须对各个节点逐个地进行功能服务的更新,加重了业务系统运维的复杂度与成本,无法真正实现空间信息的分布式处理。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系统(Grid Geospatial Service Workflow System)是当前网格工作流技术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它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单机系统上的处理能力提升到网格分布式环境中来,通过网格空间信息处理中间件屏蔽掉底层多源异构空间信息计算资源的复杂性,以网格服务的形式统一封装成上层的抽象资源,通过对空间信息网格服务资源的流程组合与任务编排,实现真正的空间信息分布式协同处理,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性能优势。协同式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技术可以按照应用需求组合空间信息网格环境中的各种空间功能服务和非空间信息服务,通过业务的流程化建模和分布式工作流引擎的任务调度可以有效地实现各个工作节点的协同工作,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容错性,并能整合遗留空间信息业务系统的空间功能。通过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管理组件,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多种空间信息资源,极大地改变了效率低下的空间业务运行模式,为网格环境下地域上分布的空间信息的集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本文结合国家863重点项目“网格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重大应用”,主要围绕网格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分布式协同处理的应用模型与实现方法,重点研究了如何采用协同式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技术解决网格GIS环境中空间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空间信息网格服务建模、业务流程构造方式和计算资源动态协作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这对改变现有空间信息网格的行业应用模式,进一步深入推动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处理领域的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面向网格环境的空间信息资源层次化的发布及管理机制,提供了网格空间信息工作流统一的资源组织与动态映射模型,在此模型下,各种异构多源的空间数据、空间功能被跨平台的GIS内核统一融合,以网格资源统一定位符URL的方式提供给上层的工作流框架,使得工作流建模不用考虑底层资源的复杂细节;研究面向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的服务资源的建模方法,从服务底层逻辑功能的实现角度出发,建立了可拆卸、可动态迁移、可快速聚合的网格服务资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式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的形式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服务资源的无缝迁移算法;研究了适用于网格环境下的分布式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高效的流程服务资源的动态发现与集成机制,提高了工作流系统的调度效率;基于空间功能仓库原子组件的服务资源流程化建模技术,实现了网格服务资源在工作流执行过程中的无缝迁移功能;通过对工作流引擎服务调用接口的松耦合扩展,实现了与异构业务系统功能服务的交互;结合国家地质调查等行业空间信息网格的应用现状和业务特点,通过构建行业网格空间信息作流平台原型系统,实现了基于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的行业应用的快速构建与部署,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分布式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处理及集成共享提供了基于网格工作流技术的可行性方案。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网格计算技术、网格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以网格技术、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分布式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必将是空间信息集成共享与应用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网格工作流技术在空间信息处理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网格环境下空间信息工作流的理论研究和发展与实际应用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建立协同式网格空间信息工作流模型可以很好的实现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领域模型的融合。提出协同式网格空间信息工作流的实现需要解决流程资源的组织与调度,空间功能服务的建模及协同交互等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2)研究了网格环境下流程资源节点空间信息资源的聚合发布模型。设计了跨平台的GIS内核框架,采用空间数据仓库和空间功能仓库技术对网格节点上异构多源的空间数据资源和空间功能资源进行了集成融合和统一发布,将节点流程资源抽象成4类网格资源,建立了面向空间信息工作流系统的节点资源抽象模型。研究了节点资源网格化封装技术,设计了包含节点信息服务、节点资源管理服务、节点状态监控服务以及节点空间功能服务的节点资源中间件。以节点空间信息网格资源对象的关系模型为基础,重点对节点信息服务、资源管理服务、节点状态监控服务功能接口的实现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流程节点的资源模型体现了网格节点既独立自治,义面向应用协同的特征。(3)研究了网格环境下空间信息工作流的全局资源模型。采用关系模型的方法对全局资源目录视图中的节点、空间数据、GIS服务、空间虚拟组织及全局用户对象进行了分类表达,重点论述了网格用户对全局资源访问的权限映射模型,用关系代数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规则优化;在全局目录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局资源目录管理服务,实现了资源目录的动态更新机制。建立节点、空间虚拟组织、全局形式的三级分布式空间索引模型,实现了全局空间数据资源和虚拟组织范围内的空间数据资源的快速定位与发现。建立全局空间数据资源冗余模型,实现了工作流执行过程中空间数据资源的动态匹配,提高了工作流系统的容错性。建立了空间信息虚拟组织流程业务组织模型,实现了全局用户资源权限规则在虚拟组织中的完整映射和基于动态虚拟组织的流程资源协作。(4)研究了基于服务功能模板的空间信息网格服务的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活动网络图的方法建立了协同式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的模型。对基于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模型的资源调度与迁移算法进行了形式化的研究。提出了协同式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实现的总体框架,围绕该框架研究了流程服务资源的动态发现与集成、服务功能流程模板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分布式服务工作流引擎实现的关键技术,通过合理扩展,实现了网格工作流系统和异构业务系统之间的对接与集成。提出了由资源发现、功能迁移和服务模板迁移组成的网格服务迁移模型,并采用空间功能仓库和空间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流程资源的自动迁移功能。(5)研究了网格GIS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与应用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技术的应用系统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工作流应用系统底层功能的支撑模块及业务组织模式。通过对现有空间信息网格的架构分析,在将网格GIS环境与基于Web GIS技术的空间应用服务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调查信息网格服务工作流原型系统,描述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以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应用为研究对象,设计实现了基于体积法的协同式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式计算工作流应用模块,通过与已有业务系统运行结果的分析比较,验证了协同式工作流模型方案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李健[9](2011)在《联合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动态定位服务机制》文中提出国内外的CORS应用领域呈现出“建设规模化”和“服务实时化”的发展态势,即在已有的行业型、区域型等多个独立型CORS系统(iCORS)的基础上,将各个覆盖区域相邻的iCORS进行互联,形成拥有相当数量基准站的、更高层次的联合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cCORS),在静态定位服务技术较为成熟完善的基础上,提供大范围、高动态、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服务。要打破目前iCORS区域分割、独立运行的局面,实现向跨地区、跨行业、跨机构的cCORS的顺利过渡,除了统筹兼顾各方面需求,制定合理的规范标准体系,有目标地增加点位分布密度之外,还需要利用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建立新的数据处理与服务模式,推动各类iCORS互联、互通和互操作。通过对网格技术在地学领域(尤其是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网格技术可以有效解决CORS领域中的系统异构、系统互操作和资源服务管理等瓶颈问题。本文基于Web服务(WS)和网格服务(GS)技术,对面向cCORS的动态定位服务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概况起来,主要包括:(1)定位用户需求模型。对cCORS用户群落从服务类型、服务内容、定位技术等作了详细分析,对各类定位技术的应用领域、精度要求、时间可用性和有效性等作了汇总,得到了cCORS的服务谱系和详细需求。分析了定位用户需求多样化对系统异构的影响,提出了“需求包容、逻辑重组”的解决思路。提出并定义了一种以域、类型、属性、值和条目为主体的树状结构用户需求模型,给出了较为精细合理的语义描述方法。建立了用户需求模型的映射机制,详细定义了用户需求模型、服务情景和业务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用户角色模型,进一步明确了CORS用户群与定位服务情景之间的对应关系。(2)cCORS体系结构。从协议规范、层次结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等4个视角,建立了以专业计算与综合服务为中心的网格体系结构。建立了由互联网协议簇、XML协议簇、网格协议簇、GNSS协议簇和GNSS应用协议等组成的面向协议的层次结构。建立了由基础层、通讯层、服务层、业务层和应用层组成的面向服务的层次结构。给出了一种“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松耦合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融合现有的iCORS并保证其自治性,并可将计算任务分散到多个处理节点中,解决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服务的最大限度提供问题。研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逻辑结构,一种是事后在线服务体系,另一种是实时动态服务体系,分别给出了直观具体的逻辑流程。在综合考虑内聚性与耦合性的基础上,构建了cCORS元服务和高级应用服务体系,并给出了构建原则、分层结构、职能列表和部署方法。(3)网格计算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cCORS的网格计算理论模型——附有扩展指令集、语义集的并行多带主动存储计算模型(PM-CAM),用来研究网格计算的协议与机制、网格程序的算法设计与复杂度评估、网格服务的通信与资源调度、网格服务质量评估等问题。给出了PM-CAM模型与网格架构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对用户动态定位服务的指令流案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可用于实时动态定位相关计算的复杂性描述与性能表达,可为后续的软件设计和部署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4)数据特征分析。针对CORS数据多样性和数据异构问题,提出了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和虚拟化的解决思路。分析了广义GNSS的多频多模数据源的增加对cCORS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定位服务等一系列流程产生的影响。阐述了由CORS站形成的传感器网络的分布性、并行性、覆盖性、连通性和容错性等诸多特性要求。分析了与CORS定位业务密切相关的数据采集、存储和远程数据传输等多种协议标准。针对各个成员iCORS建设标准和测绘基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制式和采样率存在差异等问题,基于缓冲池和线程池技术,建立了数据实时聚集与融合机制,并给出了数据传输质量指标评估方法。(5)数据采集与分发机制。对原始观测数据和动态差分数据的传输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并行传输、容错传输、并行容错传输、分布传输和汇集传输等多种实时数据采集与分发机制。针对非确定性网络连接环境和复杂多向数据流等状况,设计了CORS数据流服务协议(CSDS),针对4种应用场景完成了对数据传输服务的封装与部署,可以较好地适应cCORS较为繁杂的数据通讯链路。建立了面向广义GNSS多模多频观测数据的分布式采集、融合和分发体系,使得任意基准站采集的数据能被多个计算节点同时访问,形成了跨区域的多节点并行互联模式。面向多种互联方式形成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如中心互联、中心集成、站共用和站中继等,在应用层面提出了数据传输优化方案。建立了跨逻辑域传输的分层覆盖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传输优化服务方法。为了增强数据传输链路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前向式算法(MPA),在转发树中预留链路专用于树重构,并对备用链路建立后的树重构策略进行了分析。(6)系统异构问题与虚拟化技术。从系统异构、信息异构和服务模式异构等角度,详细分析了cCORS的异构问题,并对资源的动态性、自治性和二分性作了探讨,指出了上述资源特性给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按可复用特性、可复制特性、可移动特性和管理逻辑特性等4个方面对cCORS中各类资源进行了分类,指出随着CORS技术的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宽,资源种类和功能更加多元化,使得资源协同变得愈加困难。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资源虚拟化”和“服务标准化”的解决思路,即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Resource)与服务(Service)的融合,基于现有WS和GS的各种协议规范实现服务的标准化,为所有部署在资源上服务提供通用界面,进而实现资源管理和服务协同,为构建基于网络的复杂GNSS业务应用提供支持。对WS和GS的技术体系及其发展状况作了详细分析,采用WSRF来实现cCORS资源与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并将WS-BPEL作为cCORS服务组合和工作流的编制语言。(7)资源管理与服务机制。提出了2种资源管理方法,建立了cCORS的资源管理模式,设计了由代理器、注册器、管理器和资源库等4部分组成的资源注册中心。提出了2个层次的服务组合方法,分别用于WS/WS-R组织维护和WS-BPEL业务流程编制。按照资源层、服务层、组合层和需求层等4个层次,设计了cCORS服务体系的逻辑结构。在服务资源匹配方面,面向单个服务遴选提出了映射服务集的概念,面向多个服务组合优选提出了组合适配器的概念,提高了匹配的自适应性。(8)基于虚拟基准站网(vCORS)的动态定位服务技术。提出了vCORS的概念,从应用层、服务层和设施层等3个概念层次阐述了vCORS的运作逻辑。从元服务体系的建立、生命周期管理、网型构造与优化、自动更新与切换机制和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等多个环节,分析了基于vCORS的实时动态定位服务流程。建立了vCORS自动变更机制,提出并定义了一种服务策略描述语言(SEPL),对8类较典型的变更事件作了分析。利用SEPL对变更事件的发生、捕捉与处理机制做了规范化描述,使得变更事件与服务直接对应。对vCORS实时服务质量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面向用户的可量度性业务类QoS指标体系。在对事后在线精密定位服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时在线精密定位服务的概念和实现思路。(9)软件原型。自主开发了面向cCORS的动态定位服务的软件原型,并在模拟环境下面向实时动态定位服务,分用户需求响应、数据传输、服务部署、vCORS生成与销毁、服务制品分发和用户定位质量等6个方面,对软件原型的关键环节和算法进行了验证和测试,对各部分计算服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测试,并以图表和文字等方式给出了各项测试的结果和结论,验证了原型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和工程实用性。
张红梅[10](2011)在《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和PDM技术及集成研究》文中提出飞机研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状态管理是否到位、技术状态是否受控关系到型号研制的成败、研制质量水平的高低。随着型号研制跳跃式的发展,从型号飞机层面对“飞机级”产品技术状态进行统一的管控,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为保证飞机研制过程的有序进行,确保产品质量,必须采用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对整个研制阶段,包括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的研制进行科学管理。在飞机技术状态的管理中,通常用到两种技术:软件配置管理(SCM)技术和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两种技术都属于技术状态管理的范畴,具有技术状态管理的共性。但由于实施的对象不同,又各有特点。本课题通过研究SCM技术、PDM技术的区别、联系,研究SCM和PDM的集成模式,研究SCM系统、PDM系统在飞机技术状态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型号飞机的技术状态管理现状和要求,提出飞机技术状态管理中SCM和PDM系统集成和实施方案,在软件开发过程和飞机研制过程的紧密结合方面以及把软件正确地参与到飞机的配置及交付过程中等方面进行探索。在支持飞机软件产品数据管理方法的框架下,本文对项目所涉及的总体业务流程、系统应用架构、软件产品数据清理等的实施策略进行定义,构造了飞机软件产品BOM管理、飞机软件产品结构、软件产品信息的存储规划、飞机软件产品数据出入库管理、飞机软件产品数据的工程更改管理等。本文最后还讨论了PDM平台的定制开发,提出PDM后续定制开发中将要涉及到的主要关键技术点以及飞机软件产品数据管理初始化数据清理策略,为后续的定制开发提供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基于单一数据源的型号级产品数据管理平台,在飞机技术状态管理方面实现集软硬件管理于一体的研制过程管理,从型号飞机层面对“飞机级”(相对于“项目级”或“专业级”)的产品技术状态进行统一的管控。它对于建立准确、完整、唯一的产品数据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面实现软件工程化开发和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专业领域软件在因特网上的集成与发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领域软件在因特网上的集成与发布(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开放化程度分析 |
1.2.1 硬件实现平台的研究现状 |
1.2.2 数控软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开放化程度的分析 |
1.3 网络化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隐形数控系统实现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隐形数控系统的概念及其总体结构的研究 |
2.1 隐形数控系统工作样式的设计 |
2.1.1 隐形数控系统的部署样式 |
2.1.2 隐形数控系统的运营模式 |
2.2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开放性特征的分析 |
2.3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实现机制的研究 |
2.3.1 数控功能模块的实现机制 |
2.3.2 数控能力的实现机制 |
2.4 隐形数控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
2.4.1 数控域分布式部署的可行性分析 |
2.4.2 基于因特网通信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面向服务思想的实现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
2.5 隐形数控系统的概念和总体结构 |
2.5.1 隐形数控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
2.5.2 隐形数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隐形数控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
3.1 隐形数控平台的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3.1.1 业务需求分析 |
3.1.2 用户需求分析 |
3.1.3 功能需求分析 |
3.2 隐形数控平台总体结构的设计 |
3.2.1 领域驱动设计的概述 |
3.2.2 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拆分和定义 |
3.2.3 隐形数控平台的总体结构 |
3.3 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实现 |
3.3.1 身份与访问微服务 |
3.3.2 服务粒度微服务 |
3.3.3 注册微服务 |
3.3.4 数控能力微服务 |
3.4 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单元测试和性能测试 |
3.4.1 单元测试 |
3.4.2 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研究与实现 |
4.1 数控解释器的概述 |
4.1.1 数控语言的概述 |
4.1.2 语言处理器概述 |
4.1.3 当前数控解释器存在的问题 |
4.2 解释功能可动态配置的实现机制的研究 |
4.3 原子解释器的实现 |
4.3.1 词法&语法分析器 |
4.3.2 语义分析器 |
4.3.3 合成处理器 |
4.4 复合解释器的实现 |
4.5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实现与测试 |
4.5.1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实现 |
4.5.2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5.1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 |
5.2 隐形数控平台的系统测试 |
5.2.1 提供者发布/更改/删除数控服务用例测试 |
5.2.2 消费者订阅/取消订阅数控服务用例测试 |
5.2.3 消费者定制/更改/操作数控能力用例测试 |
5.3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可行性的验证 |
5.3.1 定制和操作铣削数控能力 |
5.3.2 传输和缓存加工指令 |
5.3.3 绘制刀具路径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评估管理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监测数据管理 |
1.2.2 测绘可视化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估体系 |
2.1 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及评估体系 |
2.1.1 监测内容与技术要求 |
2.1.2 评估验收技术体系 |
2.2 变形分析与监测预警 |
2.2.1 变形信息提取 |
2.2.2 变形分析及数据预测 |
2.2.3 多源变形数据协同分析 |
2.2.4 运营高速铁路监测预警体系 |
2.3 运营高铁海量监测数据管理 |
2.3.1 海量数据管理 |
2.3.2 系统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esium的运营高铁变形监测可视化研究 |
3.1 铁路测绘可视化 |
3.1.1 BIM技术 |
3.1.2 可视化表达 |
3.2 Web三维可视化 |
3.2.1 Web3D |
3.2.2 Cesium地图引擎 |
3.2.3 Cesium在铁路工程数据表达中的优越性 |
3.3 铁路工程三维应用标准 |
3.3.1 IFD1.0 分类编码标准 |
3.3.2 监测点命名规则 |
3.3.3 三维建模标准 |
3.4 运营高铁变形监测Web可视化评估分析方案 |
3.4.1 总体流程 |
3.4.2 Cesium环境搭建 |
3.4.3 三维建模及模型导入 |
3.4.4 沉降热力图及变形评估 |
3.4.5 平台链接与数据查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S架构运营高铁监测评估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框架设计 |
4.1.1 原则及策略 |
4.1.2 平台及开发环境 |
4.1.3 逻辑结构设计 |
4.1.4 总体功能设计 |
4.2 系统详细设计 |
4.2.1 系统前端设计 |
4.2.2 后端API接口设计 |
4.2.3 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 |
4.2.4 数据存储及检索模式 |
4.2.5 系统安全与权限设计 |
4.3 功能优化设计 |
4.3.1 提供云计算服务 |
4.3.2 监测预警体系 |
4.3.3 提高加载速度 |
4.3.4 可视化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营高铁监测评估管理系统与可视化评估应用 |
5.1 评估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
5.1.1 项目概况 |
5.1.2 系统运行情况 |
5.2 高速铁路变形监测Web可视化评估应用情况 |
5.2.1 实例概况 |
5.2.2 Web可视化评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多无人机远程协同飞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无人机背景和分类 |
1.1.2 无人机控制原理 |
1.2 本文工作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2.1 相关技术 |
2.1.1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 |
2.1.2 机器人软件开发常用工具 |
2.2 云机器人平台和架构 |
2.2.1 云计算 |
2.2.2 云机器人 |
2.3 无人机远程控制和协同飞行 |
2.3.1 无人机远程控制 |
2.3.2 无人机协同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云服务的无人机控制框架UAVCloud |
3.1 目标场景与功能需求 |
3.2 无人机到云服务的映射结构 |
3.3 系统架构 |
3.3.1 无人机执行层 |
3.3.2 云端层 |
3.3.3 协同控制层 |
3.4 软件架构 |
3.4.1 无人机节点 |
3.4.2 云控制节点 |
3.4.3 协同控制节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无人机协同飞行的关键机制 |
4.1 基于ROS发布订阅的无人机连接机制 |
4.1.1 ROS分布式发布订阅通信机制的弊端 |
4.1.2 基于ROSBridge的去中心化方法 |
4.1.3 基于代理服务器的通信模型 |
4.2 基于开源MAVLink协议的无人机控制机制 |
4.2.1 MAVLink协议存在的问题 |
4.2.2 机制概述 |
4.2.3 基于影子文件的命令控制 |
4.2.4 基于状态确认的误差检测 |
4.2.5 导航参考坐标系转换 |
4.3 基于RESTful架构的无人机数据共享机制 |
4.3.1 面向资源和服务的无人机体系 |
4.3.2 机制概述 |
4.3.3 基于数据共享的协同飞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型系统实现与模拟实验 |
5.1 系统构建 |
5.1.1 系统环境与配置 |
5.1.2 无人机模拟 |
5.1.3 原型系统实现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单个无人机的导航和控制 |
5.2.2 多无人机协同控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资产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和本文研究方向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的实质、新趋势及对会计的挑战 |
2.1 对企业资源配置和生产过程的理论分析 |
2.2 实务领域新模式的发展和影响 |
2.3 资源配置的会计计量、不足及改进设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资产组的识别矩阵与分类规则设计 |
3.1 资产组的定义及与资产的差异 |
3.2 资产组类型划分 |
3.3 资产组边界的动态调整 |
3.4 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的界定与并存 |
3.5 资产组的认定与识别矩阵构建 |
3.6 多口径多类型资产组界定:以电网为例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资产组的财务会计信息:确认、计量与报告 |
4.1 基于资产组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目标和特征 |
4.2 资产组相关事项的确认 |
4.3 资产组的计量 |
4.4 基于资产组的财务会计报告改进设想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信息:效益评价和决策有用 |
5.1 管理会计发展的新环境和面临的挑战 |
5.2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信息的定位和主要内容 |
5.3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信息的目标 |
5.4 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分析的基本假设 |
5.5 不同行业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应用设想 |
5.6 应用案例:电网资产组经济效益评价 |
5.7 小结 |
第六章 以资产组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及准则修订建议 |
6.1 以资产组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
6.2 两者融合的作用及影响 |
6.3 基于两者融合的会计准则相关内容修订建议 |
6.4 对企业推行基于资产组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议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电网资产组经济效益评价实例 |
(5)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开源Java应用服务器软件选型模式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介绍 |
1.1 研究目的和面临的的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管理学理论依据 |
1.4 论文结构介绍 |
第二章 关于开源软件 |
2.1 软件源代码 |
2.2 开源软件项目管理的特点 |
2.3 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的风险分析 |
2.4 专有软件 |
2.5 开源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开源Java服务器软件的选型模式 |
3.1 开源Java服务器软件的选型原则 |
3.2 开源Java服务器软件的选型标准 |
3.3 开源Java服务器软件的选型算法 |
3.4 本章总结及回顾 |
第四章 实例分析和应用 |
4.1 Java服务器介绍 |
4.2 Java服务器初选 |
4.3 Java服务器评估 |
4.4 选型结论和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展望和后期研究推荐 |
参考文献和资料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7)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研究 |
2.2.1 开源软件的发展演进 |
2.2.2 开源软件研究现状 |
2.2.3 发达国家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
2.2.4 发展中国家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
2.2.5 我国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
2.3 数字图书馆软件质量评价研究 |
第3章 理论与方法 |
3.1 内容管理理论与技术 |
3.1.1 内容及内容管理 |
3.1.2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相关开源技术 |
3.2 软件质量评价理论 |
3.2.1 开源软件成熟度模型(OSMM-C) |
3.2.2 开源软件成熟度模型(OSMM-N) |
3.2.3 开源软件资评与选择模型 (QSOS) |
3.2.4 开源代码商业完备度评价模型(OpenBRR) |
3.2.5 代表性开源软件评价模型的比较研究 |
3.3 德尔菲法 |
3.3.1 德尔菲法及理论基础 |
3.3.2 德尔菲法应用流程 |
3.3.3 德尔菲法选用依据 |
3.4 层次分析法 |
3.4.1 层次分析法(AHP)理论基础 |
3.4.2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的优势及依据 |
3.5 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法 |
第4章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 |
4.1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种类及特征 |
4.1.1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种类 |
4.1.2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特征 |
4.2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的比较 |
4.3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影响要素 |
4.3.1 成本要素分析 |
4.3.2 技术要素分析 |
4.4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和范围 |
4.4.1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原则 |
4.4.2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范围 |
4.5 应用实例 |
第5章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 评价指标集与结果集的确立与设计 |
5.2.1 调查表的设计 |
5.2.2 专家小组的确定 |
5.2.3 第一轮专家咨询 |
5.2.4 第二轮专家咨询与统计分析 |
5.3 评价权重集的建立与权重分配 |
5.3.1 计算方法阐述 |
5.3.2 分析成对比较矩阵 |
5.3.3 计算组合权重及排序 |
5.4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5.4.1 项目分析 |
5.4.2 信度检验 |
5.4.3 效度检验 |
5.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与结论 |
第6章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评价实施与结果分析 |
6.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
6.1.1 评价的目的 |
6.1.2 评价的原则 |
6.2 评价的主要过程 |
6.2.1 国内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功能需求 |
6.2.2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初选 |
6.2.3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 |
6.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研究过程 |
7.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网格GIS下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现状 |
1.2.1 网格计算技术 |
1.2.2 网格地理信息系统 |
1.2.3 网格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工作流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网格空间信息工作流节点资源发布模型 |
§2.1 概述 |
§2.2 网格GIS空间信息处理环境 |
§2.3 节点空间信息资源发布技术 |
2.3.1 节点资源模型 |
2.3.2 节点资源中间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格空间信息工作流全局资源管理技术 |
§3.1 概述 |
§3.2 全局资源目录技术 |
3.2.1 全局资源目录模型 |
3.2.2 全局资源目录服务 |
§3.3 全局空间索引技术 |
§3.4 全局冗余管理技术 |
§3.5 空间信息虚拟组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格GIS环境下的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 |
§4.1 概述 |
§4.2 协同式网格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模型 |
4.2.1 数据与功能松耦合的GIS软件架构 |
4.2.2 基于服务功能流程模板的工作流模型 |
4.2.3 流程资源的调度与迁移 |
§4.3 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实现技术 |
4.3.1 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总体框架 |
4.3.2 流程服务资源的动态发现与集成 |
4.3.3 空间信息网格服务功能流程模板 |
4.3.4 工作流引擎的混合调用机制 |
4.3.5 流程资源迁移实现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原型系统及应用 |
§5.1 概述 |
§5.2 网格GIS空间信息工作流应用系统架构 |
§5.3 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工作流平台及其应用 |
5.3.1 平台总体架构 |
5.3.2 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3 基于协同式工作流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原型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重点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联合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动态定位服务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CORS 建设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建设现状分析 |
1.2.2 发展趋势及瓶颈 |
1.3 网格计算技术在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 |
1.3.1 网格计算及其在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 |
1.3.2 网格技术背景下的cCORS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步骤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步骤 |
第二章 cCORS 的体系结构与网格计算理论模型 |
2.1 cCORS 相关概念 |
2.1.1 iCORS 与cCORS 的定义 |
2.1.2 iCORS 与cCORS 的关系 |
2.2 cCORS 用户群落及需求分析 |
2.2.1 cCORS 的服务内容 |
2.2.2 cCORS 用户需求分析 |
2.3 cCORS 体系结构 |
2.3.1 面向协议的层次结构 |
2.3.2 面向服务的层次结构 |
2.3.3 物理结构 |
2.3.4 面向服务的逻辑结构 |
2.4 cCORS 网格计算理论模型 |
2.4.1 PM-CAM 模型的基础和定义 |
2.4.2 PM-CAM 模型与网格计算 |
2.4.3 PM-CAM 模型与cCORS |
2.5 cCORS 动态定位工作流及其描述 |
2.5.1 单个用户动态服务工作流 |
2.5.2 多个用户动态服务工作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频多模GNSS 数据采集与分发 |
3.1 数据资源特征分析 |
3.1.1 卫星信号源现状与趋势 |
3.1.2 基准站序列特征分析 |
3.1.3 数据规范与数据格式 |
3.2 数据传输特征分析 |
3.2.1 数据传输协议 |
3.2.2 数据传输方式 |
3.2.3 数据传输量与存储量 |
3.3 数据实时采集与并行分发机制 |
3.3.1 数据传输的基本机制 |
3.3.2 数据传输服务协议 |
3.3.3 数据传输服务的部署 |
3.4 数据传输质量控制 |
3.4.1 跨域传输的分层覆盖与链路预留机制 |
3.4.2 多源数据集成与融合 |
3.4.3 数据传输质量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CORS 异构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 |
4.1 CORS 系统异构分析 |
4.1.1 系统异构 |
4.1.2 信息异构 |
4.1.3 服务模式异构 |
4.1.4 PM-CAM 模型与异构 |
4.2 CORS 资源管理与服务技术 |
4.2.1 CORS 资源特征分析 |
4.2.2 CORS 资源管理与服务需求 |
4.2.3 异构资源虚拟化及与服务的融合 |
4.3 cCORS 资源管理模式和实现方法 |
4.3.1 基于WS-R 的F/I 模式 |
4.3.2 两种资源管理方法及实例 |
4.3.3 cCORS 资源管理模式 |
4.4 cCORS 服务模式和实现方法 |
4.4.1 面向cCORS 的两种服务组合方法 |
4.4.2 面向cCORS 的服务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CORS 的实时动态定位服务技术 |
5.1 vCORS 的概念与运作逻辑 |
5.1.1 虚拟组织与虚拟化技术 |
5.1.2 vCORS 的概念 |
5.1.3 vCORS 的运作逻辑 |
5.2 vCORS 用户需求模型与定位情景建模 |
5.2.1 用户需求模型及其语义描述 |
5.2.2 用户定位情景建模与用户角色 |
5.3 vCORS 服务与资源遴选算法 |
5.3.1 映射服务集与单个服务遴选 |
5.3.2 组合适配器与多个服务组合 |
5.4 vCORS 的生成、运作与更新机制 |
5.4.1 元服务体系的建立与部署 |
5.4.2 vCORS 生命周期管理 |
5.4.3 vCORS 网型构造与优化 |
5.4.4 vCORS 自动更新与切换机制 |
5.4.5 vCORS 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及其部署 |
5.5 基于vCORS 的新应用 |
5.5.1 事后在线精密定位服务 |
5.5.2 实时在线精密定位服务 |
5.5.3 逆向NRTK 的改进与扩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cCORS 的动态定位服务的实现与测试 |
6.1 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1 开发平台选择 |
6.1.2 功能模块 |
6.1.3 计算环境与软件部署 |
6.1.4 试验数据来源 |
6.2 实时动态定位服务测试与评估 |
6.2.1 用户需求响应测试 |
6.2.2 vCORS 网型构建测试 |
6.2.3 基准站数据传输与基准融合测试 |
6.2.4 WS/WS-R 服务部署测试 |
6.2.5 vCORS 生命周期管理测试 |
6.2.6 服务制品分发与定位质量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10)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和PDM技术及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技术状态管理(CM) |
2.1.1 CM 的定义 |
2.1.2 CM 的主要内容 |
2.1.3 CM 的发展 |
2.2 软件配置管理(SCM) |
2.2.1 SCM 的定义 |
2.2.2 SCM 的主要功能 |
2.2.3 SCM 的发展 |
2.3 产品数据管理(PDM) |
2.3.1 PDM 的定义 |
2.3.2 PDM 的主要功能 |
2.3.3 PDM 的发展 |
2.4 SCM 和PDM 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2.4.1 管理对象比较 |
2.4.2 原理比较 |
2.4.3 功能比较 |
2.4.4 小结 |
2.5 SCM 和PDM 的集成模式研究 |
2.5.1 完全集成 |
2.5.2 松散集成 |
2.5.3 无集成 |
2.5.4 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 和PDM 集成需求分析 |
3.1 某所SCM(Synergy)管理现状 |
3.1.1 Syenrgy 平台概述 |
3.1.2 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
3.2 某所PDM(Windchill)平台建设现状 |
3.2.1 Windchill 平台概述 |
3.2.2 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
3.3 SCM 和PDM 集成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 和PDM 集成总体设计 |
4.1 集成策略分析 |
4.2 集成目标 |
4.3 飞机软件产品研制的总体业务架构设计 |
4.4 飞机软件产品信息管理架构设计 |
4.4.1 飞机产品信息的组成设计 |
4.4.2 软件产品配置项定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 和PDM 集成详细设计 |
5.1 详细设计方案的组成要素 |
5.2 飞机软件产品信息的存储规划 |
5.2.1 人员团队管理 |
5.2.2 文档数据存储规划 |
5.2.3 权限控制与管理 |
5.3 飞机软件数据的定义和管理 |
5.3.1 软件对象类型 |
5.3.2 软件对象的编码 |
5.3.3 几个重要属性信息 |
5.4 飞机软件产品结构的定义和管理 |
5.4.1 飞机软件产品结构的组成 |
5.4.2 顶层结构 |
5.4.3 配置层结构 |
5.4.4 底层结构 |
5.5 PDM 中软件产品相关的作业流程 |
5.5.1 软件产品入库流程 |
5.5.2 软件产品出库流程 |
5.5.3 软件产品更改流程 |
5.6 SCM 中软件产品相关的作业流程 |
5.6.1 软件入库申请流程 |
5.6.2 软件出库申请流程 |
5.6.3 变更管理流程 |
5.7 总体单位与研制单位的协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 和PDM 集成实施 |
6.1 SCM 的实施 |
6.2 PDM 的实施 |
6.2.1 实施中主要关键技术点 |
6.2.2 飞机软件产品数据管理初始化数据清理策略 |
6.3 SCM 和PDM 集成的综合应用 |
6.3.1 飞机软件装机清单统计(软件配置表) |
6.3.2 软件升级业务支持 |
6.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专业领域软件在因特网上的集成与发布(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D]. 刘里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运营高速铁路监测数据评估管理与可视化研究[D]. 张宇昕.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多无人机远程协同飞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D]. 洪臣.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4]资产组及其应用研究[D]. 金岚枫. 南京大学, 2015(01)
- [5]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开源Java应用服务器软件选型模式的研究及应用[D]. 池润华. 复旦大学, 2013(03)
- [7]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D]. 李鹏. 吉林大学, 2012(03)
- [8]网格GIS下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实现技术研究[D]. 万林. 中国地质大学, 2012(12)
- [9]联合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动态定位服务机制[D]. 李健.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10]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和PDM技术及集成研究[D]. 张红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