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月北京房价降幅近一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宇[1](2021)在《后疫情时代中高端酒店盈利模式转型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12月底,新冠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全国,为避免病毒进一步扩散,中央政府决定采取非必要行业停产停工的应急方针。其中,服务业首当其冲,一系列的防疫防护措施,造成市场需求下降,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受疫情影响严重。近七成的酒店选择闭店自保,平均闭店时间长达近一个月。疫情对酒店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导致多家酒店倒闭破产。如何应对疫情后的市场是每个酒店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中高端酒店尝试进行转型,其转型思路会对酒店业其他酒店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选取北京宝格丽酒店做为案例进行分析。宝格丽酒店隶属于万豪国际集团,万豪集团是全球最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拥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曾多次面对类似此次疫情的突发事件。本文通过对北京宝格丽酒店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以及询问酒店管理以及营销等相关部门人员,获取大量北京宝格丽酒店在疫情前后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本文在对盈利模式的概念与基础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中高端酒店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以及现有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路径进行分析;接下来结合北京宝格丽酒店现有盈利模式的要素及其特点,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宝格丽酒店转型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该酒店进行数智化转型的措施进行评价;最后总结该酒店转型的成功经验及其对其他中高端酒店盈利模式转型的启示。后疫情时代,中高端酒店可以选择采用绿色化与数智化转型路径,向OTA平台、大数据和智慧酒店方向转型。运用相关数据以及对酒店工作人员的询问,发现案例酒店对其利润点的开发程度不足、对利润源的营销活动不够精准以及利润杠杆利用不充分等现有盈利模式不足,针对不足分别从运用OTA平台增加利润点,采用大数据技术实施精准营销来扩充利润源,综合解决利润屏障外的威胁等方面提出酒店转型建议。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覃子颜[3](2020)在《商业银行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风险与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初,商品房预售从我国香港地区传入内地。在商品房预售中,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应运而生。购房者在购买预售商品房时,不能或不愿一次性支付房款的,在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后,可以将其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下的所有权益抵押给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由商业银行将贷款款项作为购房款支付给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将预售款用于房地产的工程建设。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制度有效缓解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满足了广大普通民众的购房需求,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存贷业务中的权重不断提高,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近年来,人民法院有关诉讼案件数据显示,因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引发的诉讼案件逐年增多,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的权益实现面临诸多风险。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现状及有关的立法现状,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涉及的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而当前的法律法规对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给实务操作造成很多不便。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是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和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一种融资担保方式。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履行中,如房地产开发商因资金紧张导致延期交房、通过签订虚假商品房买卖合同骗取商业银行贷款等主、客观原因无法正常履行保证责任;购房者因履行能力下降或投资性购房失利等主、客观原因停止偿还贷款甚至恶意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有关调整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存在不足。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是以承担风险、控制风险来盈利的,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防范直接决定了贷款的优劣,影响着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面临的风险来源进行研究并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笔者在人民法院工作,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通过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商业银行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风险来源、探究其成因,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相应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论文主体结构为引言、正文及结论。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制度的概述,对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渊源、性质、特殊性、涉及主体及法律关系进行阐述。通过当前学术界对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性质的三种学说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我国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应视为一种新型的担保物权。同时,该部分对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的权益生成与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理清了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的权益生成过程和基础,以便看清影响商业银行权益实现的安全因素。第二部分,笔者通过所在的G省G市G区人民法院执行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展示,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来源进行剖析。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商业银行自身、商品房市场价值变动、有关法律规定对权利冲突的调整等方面,并对这些风险成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笔者基于当前大数据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应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建立房地产开发商评估机制;健全购房者信用监管机制;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机制;择优路径实现抵押权;完善合同防范风险机制;同时还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此应对其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问题。
赵跃[4](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李红[5](2019)在《限购限贷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房地产泡沫经济显着,而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保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各地政府频繁推出调控政策干预房地产市场,限购限贷政策从需求方面直接干预购房者购房行为,以期在保证住房刚需的同时遏制投机炒房行为。由于房地产行业负债率高、贷款金额重大,一旦发生违约,对银行等金融体系影响重大,因此研究限购限贷政策对房地产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违约风险、限购限贷政策及其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房地产行业的特点进行了介绍,进而界定了房地产行业的违约风险,选取KMV模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介绍限购限贷政策的演进脉络,尝试探讨限购限贷政策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内在机理,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房地产行业的基本现状,分析房地产行业有代表性的违约案例,提出限购限贷政策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三个基本假设,选择样本,设定度量违约风险的KMV模型的基本参数,通过Excel、Matlab、SPSS等工具软件得出违约概率,通过对违约概率的分析,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研究发现:限购限贷政策的推出与松绑会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且第二次限购限贷政策效果较强于第一次限购限贷政策;不同规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受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有所差异,限购限贷政策更有利于大规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降低违约风险;不同地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受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不同,限购限贷政策对东部地区房地产上市公司降低违约风险的效果更明显。最后,论文针对政府完善限购限贷政策、银行配合限购限贷政策和房地产上市公司降低违约风险提出相关建议,有一定实际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系统梳理限购限贷政策,发现其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规律,通过2010年第一次推出限购限贷政策、2014年松绑限购限贷政策、2016年第二次推出限购限贷政策,对比分析两次限购限贷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和规模、地区差异。通过对KMV模型的相关参数设定,使其更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度量违约风险更加准确。
樊睿昕[6](2019)在《北京楼市喜逢小阳春,但局部仍在“倒春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月过半,北京楼市的暖意越来越浓。统计表明,一季度北京成交数据跑赢全国,各项指标稳步回升。据诸葛找房统计,不但节后新房成交金额大涨,2019年3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总成交额213.65亿元,环比大幅上涨124.12%,同比大幅上涨195.87%。另一方面,二手房成交也创下9个月以来新高。
姚冬琴[7](2018)在《楼市新表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的"金九银十",楼市热点不断:万科喊出"活下去"、房企排队打折促销、业主因房价下跌打砸售楼处……外界不禁猜测,房地产业真的要过冬了吗?对于地产圈的人来说,"地王"频出,"抢房"大战,房价如脱缰野马般上涨,这一切好像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梦。把时钟拨回两年前,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过去的两年里,楼市经历严厉调控,各地实施的调控措施达上千次。
刘建丰[8](2018)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文中认为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在“三期叠加”中已步入了中速增长的“新时期”,未来经济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国外一些文献如Deng和Wen(2016)等指出,在经济不确定性下,资源会流向流动性和安全性(质量)。所以,在含有家庭和企业这两个最市场化且最核心经济部门的基本模型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货币性资产配置。在扩展模型中,本文还将房地产和对外经济部门纳入本研究中进行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资本市场不完备且安全资产相对缺乏,而这两个经济部门所提供的房地产和外汇资产对每个家庭来说也相对安全且具有较好流动性,尤其是在世界和中国的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中国家庭对“好资产”需求急剧增加且市场上“资产荒”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当然,房地产和对外经济这两个部门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本身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的统一的理论模型来较系统地探讨在经济不确定性下,资源怎样更加流向封闭经济中货币性资产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与开放经济中外汇资产的机制机理,以及分析政府为稳定产出、就业、通胀、外汇储备和汇率等经济目标所采取货币金融等宏观政策的作用效果如何。笔者认为,这是危机后不确定性环境下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虽然对每个家庭来说,货币性资产、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的共性是相对安全且具有较好流动性,但它们的其他性质完全不同。首先,货币性资产作为计价物没有价格,而房地产和外汇资产则具有价格;其次,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性资产具有一定的折旧且牵涉到土地的价值和供需,而外汇资产则另外牵涉到汇率和跨国资本流动。因此,在内容和结构上,本文对这三种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安全资产单独进行分析显然非常有必要。直觉上,在世界和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家庭将增加货币性资产、房地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这些“好资产”的需求。本文较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不确定性下,与这些经济直觉类似,资源会“脱实向虚”,更加流向封闭经济中的货币性资产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外汇资产,导致家庭消费和企业生产性投资以及整个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产出下降;房地产部门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土地和商品房需求增加,地价和房价上升;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外汇储备下降和资本外流。显然,这一理论结果与危机后中国现实经济的运行情况基本一致。在封闭经济中,为应对不确定条件下微观家庭和企业更趋向于配置货币性资产的行为,政府以名义利率为工具的货币政策能够更为有效地平滑由于收入不确定性而造成的经济波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模拟分析表明,若实施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规则,则随着利率规则反应系数的加大,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引致的实体经济部门萧条和房地产部门过热的症状将缓解。此外,在房产限购下,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实体部门的不利冲击减弱;与此同时,过热的房地产部门则得到一定的抑制。当然,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和房产限购政策的加严均会加剧家庭消费不平等。在开放经济中,为稳定产出、就业、通胀以及外汇储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目标,整体而言,当面临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央行采用货币数量规则并配以对外汇储备变化作出反应的资本管制政策相对最好。事实上,这种政策配合目前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在现实经济中所选择的。与以往涉及中国宏微观经济运行及货币金融政策的一些国内研究不同,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基于经济不确定性的环境。本文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的核心是对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模型刻画。事实上,利用一个较统一的DSGE理论框架来系统地研究不确定条件下中国经济中的各种微观资产配置并对各种宏观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这是本文最大的不同或者说创新。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如此做。本文的一个不足是仅主要分析货币金融政策,笔者未来的工作之一是对其进行财政等其他政策方面的扩展。本文的另一个不足是未能将货币性资产、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放入同一个理论模型中同时加以分析。这是本文一个尚未克服的技术难点,笔者目前还未找到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显然,这是笔者未来需要对本文继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易磬培[9](2018)在《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1978年启动住房体制改革以来,住房租赁制度发展一直存在三点问题与不足。一是,中国住房体制存在“重购轻租”的问题,住房租赁制度在住房体制中长期处于从属性、辅助性地位。“重购轻租”的住房体制对于新增加国有土地供应的依赖性极大,不断推高城市房价,造成城市经济动荡,并带来贫富剧烈分化的严重问题。二是,中国住房租赁市场长期保持着“二元制”的市场结构。住房租赁市场被划分为“商品型”和“保障型”两种类型,长期相互隔离、独立运行、并行发展。这种“二元制”的市场结构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彼此拆分,导致“商品型”市场过快过热,“保障型”市场缺乏活力等问题,并且致使政府的保障房建设投入不堪重负。三是,在住房租赁法律制度中,长期存在“重房东-轻房客”制度倾向,私有住房出租人利用所有权的绝对力、支配力、强大力,在住房租赁关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性地位。这种“重房东-轻房客”制度体系,阻碍着房屋资源使用性功能的发挥,有损于社会的公平正义。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新体制,解决城镇新增居民的住房需求,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十三五”规划纲要》、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更是进一步明确了要加快住房租赁制度改革,强化住房租赁立法,培育多渠道、多类型、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市场等具体改革任务。本文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着重论述中国住房租赁制度存在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未来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将住房租赁制度摆在与住房所有制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具体而言,一是,提升住房市场的比重、层级和地位,将住房租赁市场提升至与住房交易市场相同层次的水平。二是,改变“二元制”的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打通保障型市场与商品型市场之间的制度隔阂,引导社会各界资源积极投身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构建社会市场模式。三是,改变出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承租人优位的制度体系;确定承租权为一项准物权,赋予承租人对抗性的法律能力;推动住房资源实用性功能的发挥,实现物尽其用。第二部分(即第二章)着重分析盎格鲁-撒克逊住房模式下的住房租赁制度与日耳曼住房模式下的住房租赁制度的利弊得失。通过对比发现,盎格鲁-撒克逊住房模式下的住房体制普遍存在“重购轻租”的特色,住房市场发展迅速,但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低下,“市场失灵”情况频繁发生。而日耳曼住房模式下的住房体制普遍“重视租赁”的特色,住房市场发展平稳、稳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效果良好,但市场活力有所不足。中国当前改革要充分借鉴两种模式的发展经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确立租购并举的改革目标,公平分配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住房保障责任,寻找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经济建设与住房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章,是对住房租赁制度改革内容的具体展开。三章分别探讨如何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如何构建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以及如何完善住房租赁相关配套制度等问题。第三章指出,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将国家、社会、个人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住房保障。一是,打破商品型、保障型两个租赁市场间的制度隔阂,降低保障型住房租赁市场的准入门槛,推行货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将商品型市场与保障型市场合二为一,建立一元制的住房租赁市场结构。二是,扩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房屋来源,丰富住房租赁市场的供给结构,鼓励房地开发企业的库存房源、城镇家庭的私有住房、农村集体土地租赁住房以及政府持有的经济适用房等产权形式进入住房租赁市场。三是,推动住房租赁中介机构转型发展模式,鼓励资本市场开发住房租赁金融产品,推动不动产证券化建设,保障住房租赁市场的繁荣与活跃。第四章指出,构建承租人优的法律制度体系,就是要赋予承租人得以对抗出租人、第三人的权利能力,强化租赁占有关系,确立承租权以准物权地位。具体制度设计分为三步:首先,在合同法体系内,建立起区分“居住租赁”与“经营租赁”的立法思想,将“居住租赁”从合同法(债权)一般理论中别除出来,特殊立法。其次,在“居住租赁”中进一步区分“家计居住”与“非家计居住”,确认“家计居住”中的承租人承租权以准物权地位,各类其他类型的居住租赁方式以“家计居住”为核心,环绕“家计居住”依次排开,进行分层次、有梯度地立法安排。再次,赋予承租权以准物权地位,其准物权效力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经登记的承租权享有追及力、排他力、优先力,可以独立对抗第三人。复次,建立特殊债权规则,对出租人的法定解除权、约定解除权、任意解除权等内容进行限缩。最后,增设出租人的容忍义务,公平协调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在房屋日常管理使用事宜上的利益冲突。第五章指出,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新体制,必须配套改革其他制度。一是,建立社会管控制度。建立针对特殊时期住房租金的市场管控制度和针对“二房东”现象的行为管控制度,保障市场有序、理性地配置住房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益相统一。二是,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的管理制度。将住房租赁登记制度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构建住房租赁征信体系,完善住房租赁交易平台,保障住房租赁市场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三是,改革与住房租赁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制度。启动户籍制度配套改革以及公积金制度配套改革等等,允许租房落户、租房提取公积金,鼓励租房消费。
魏丽华[10](2018)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多重视角,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困境,深刻把握产业协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格局,结合新时代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归纳新特点、新规律,对传统粗放型、孤立型、地区利益至上型的产业运行方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进行深刻反思,深度挖掘制约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滞后的根源以及与其他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差距,从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视角探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机制,是本文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京津冀三地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关系绵长深厚。在产业基础、社会资源、要素禀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协同发展空间巨大。从建国后到现在,在近70年的历史长河里,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从最初的围绕水、土地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到后来的群雄割据、各自混战,再到后来的协同意识的觉醒,崎岖前行的协同发展历程既反映着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烙印,也凸显着三地积极合作谋求新发展的内生渴望。事实上,京津冀地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基础。这里空间资源辽阔,人力资源供给量庞大,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丰富,资本要素充裕,有着其他任何区域都无法比拟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凭借这些优质要素,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市场化的推动下,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了一系列产业园区、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协同机制。然而,量多质优的要素供给以及一系列合作协议并没有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同样发达的产业协同水平。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滞后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为4大困境: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和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是造成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从定性和定量的双重视角测算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既有水平,论文构建了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和产业协同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动态水平,并进一步基于投入产出表和产业协同指标模型双重维度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水平与地域面积相似的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的产业协同水平进行对比,进一步发现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与沪苏浙地区的差距。正是基于这些差距的存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和雄安新区设立这一历史新机遇期的到来,为了提高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竞争力,加快世界级城市群的建立,就需要以发展理念的协同性、治理范式的整体性、产业载体的关键性为指导原则,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就现实路径选择来看,为了从根本上熨平“行政分割”、地方治理的“碎片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组织和机制缺乏带给产业协同的一系列负效应,推动区域空间尺度的重组,积极构建跨界经济区,通过政府职能的再重组,实现政府治理由传统范式治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对谋求产业协同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11月北京房价降幅近一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月北京房价降幅近一成(论文提纲范文)
(1)后疫情时代中高端酒店盈利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2.1 中高端酒店概念 |
2.2 盈利模式的内涵 |
2.3 盈利模式的要素 |
第三章 疫情冲击与中高端酒店盈利模式转型分析 |
3.1 中高端酒店的盈利模式 |
3.1.1 咨询管理盈利模式 |
3.1.2 委托管理盈利模式 |
3.1.3 特许经营盈利模式 |
3.1.4 直营盈利模式 |
3.2 中高端酒店受疫情影响情况 |
3.3 新冠疫情对中高端酒店盈利模式转型的影响分析 |
3.3.1 捕捉新的盈利增长点 |
3.3.2 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 |
3.3.3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
3.4 中高端酒店转型方向 |
3.4.1 绿色化方向 |
3.4.2 数智化方向 |
第四章 宝格丽酒店盈利模式现状及转型的SWOT分析 |
4.1 案例酒店及其盈利模式 |
4.2 北京宝格丽酒店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
4.2.1 利润点分析 |
4.2.2 利润源分析 |
4.2.3 利润杠杆分析 |
4.2.4 利润屏障分析 |
4.2.5 利润家分析 |
4.3 宝格丽酒店盈利模式转型的SWOT分析 |
4.3.1 盈利模式转型的优势分析 |
4.3.2 盈利模式转型的劣势分析 |
4.3.3 盈利模式转型的机会分析 |
4.3.4 盈利模式转型的威胁分析 |
第五章 宝格丽酒店盈利模式转型措施与成效分析 |
5.1 宝格丽酒店盈利模式转型方向选择 |
5.1.1 与OTA合作 |
5.1.2 运用大数据 |
5.1.3 打造智慧酒店 |
5.2 北京宝格丽酒店盈利模式转型措施 |
5.2.1 对利润点进行转型 |
5.2.2 对利润源进行数字化转型 |
5.2.3 利用利润杠杆与周边机构进行业务合作 |
5.2.4 对利润屏障外的威胁进行解决 |
5.3 宝格丽酒店盈利模式转型成效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寻求与周边机构进行业务拓展 |
6.2.2 寻求与国际品牌进行品牌合作 |
6.2.3 数字化升级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商业银行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风险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制度概述 |
(一)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渊源 |
(二)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性质 |
1.不动产抵押说 |
2.权利质押说 |
3.让与担保说 |
4.预售商品房抵押与不动产抵押的区别 |
5.预售商品房抵押与权利质押的区别 |
6.预售商品房抵押与让与担保的区别 |
7.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法律定位 |
(三)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主体和法律关系 |
1.购房者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房屋买卖关系 |
2.购房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借款关系及抵押关系 |
3.购房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保险关系 |
4.房地产开发商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保证关系 |
(四)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特殊性 |
1.法律关系复杂并具有层次性 |
2.抵押标的物系尚未建成的商品房 |
(五)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权益生成过程与权益实现方式 |
1.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权益生成的过程 |
2.商业银行在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中权益实现的方式 |
二、商业银行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综述 |
(一)来自房地产开发商方面的风险 |
1.来自房地产开发商客观方面的风险 |
2.来自房地产开发商主观方面的风险 |
3.来自房地产开发商方面的风险成因分析 |
(二)来自购房者方面的风险 |
1.来自购房者客观方面的风险 |
2.来自购房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
3.来自购房者方面的风险成因分析 |
(三)来自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的风险 |
1.贷前审查不严 |
2.贷后监管不力 |
3.不重视抵押权登记归档 |
4.不积极行使解约权 |
5.来自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的风险成因分析 |
(四)来自商品房市场价值变动方面的风险 |
1.商品房存在瑕疵导致价值贬值 |
2.商品房存在权利负担导致处置参考价偏低 |
3.商品房司法拍卖成交率较低 |
4.来自商品房市场价值变动方面的风险成因分析 |
(五)来自有关法律规定对权利冲突调整方面的风险 |
1.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优于商业银行抵押权 |
2.抵押预告登记权利人不能行使优先受偿权 |
3.法律优先保护购房者的生存权 |
4.来自有关法律规定对权利冲突调整方面的风险成因分析 |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的建议 |
(一)建立房地产开发商信用评估机制 |
1.建立房地产开发商信用数据共享平台 |
2.选择优质房地产开发商合作 |
3.完善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协议 |
4.加强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 |
(二)健全购房者的信用监督机制 |
1.完善购房者信用数据共享平台 |
2.选择优质信用购房者 |
3.建立风险监控平台 |
(三)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监管机制 |
1.加强贷前审查 |
2.加强贷后监管 |
(四)择优路径提高商品房处置变现率 |
1.通过多元化途径及时实现抵押权 |
2.建立联络员机制专人负责执行维权工作 |
(五)建立健全合同防范风险机制 |
1.完善借款合同设计 |
2.积极履行解约权 |
3.及时转让债权 |
4.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限购限贷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违约风险相关研究 |
1.2.2 房地产行业限购限贷政策相关研究 |
1.2.3 房地产公司违约风险与限购限贷政策的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
2.1.1 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概念 |
2.1.2 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
2.2 房地产行业违约风险的概念和度量 |
2.2.1 房地产行业违约风险的概念 |
2.2.2 房地产行业违约风险的度量 |
2.3 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的演进脉络 |
2.3.1 限购政策的演进脉络 |
2.3.2 限贷政策的演进脉络 |
2.4 限购限贷政策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内在机理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限购限贷政策下房地产行业的现状 |
3.1.1 房地产行业现状 |
3.1.2 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3 房地产企业违约事件分析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限购限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假设 |
3.2.2 限购限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规模差异假设 |
3.2.3 限购限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地区差异假设 |
3.3 实证研究设计 |
3.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2 KMV模型参数设定 |
3.3.3 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的计算 |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限购限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描述性统计 |
4.2 限购限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T检验 |
4.2.1 2010年第一次限购限贷政策的T检验 |
4.2.2 2014年解除限购限贷政策的T检验 |
4.2.3 2016年第二次限购限贷政策的T检验 |
4.3 限购限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规模差异分析 |
4.3.1 2010年第一次限购限贷政策的规模差异分析 |
4.3.2 2014年解除限购限贷政策的规模差异分析 |
4.3.3 2016年第二次限购限贷政策的规模差异分析 |
4.4 限购限贷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地区差异分析 |
4.4.1 2010年第一次限购限贷政策的地区差异分析 |
4.4.2 2014年解除限购限贷政策的地区差异分析 |
4.4.3 2016年第二次限购限贷政策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完善政府限购限贷相关政策的建议 |
5.2 限购限贷政策下银行制定信贷政策的建议 |
5.3 限购限贷政策下房地产上市公司降低违约风险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6)北京楼市喜逢小阳春,但局部仍在“倒春寒”(论文提纲范文)
大气候:全国市场稳中有升 |
小阳春:北京楼市持续回暖, 但暖中有凉意 |
土拍遇冷:房企投资越来越谨慎 |
市场信心行至“拐点” |
(7)楼市新表情(论文提纲范文)
“金九银十”褪色, “房闹”登场 |
中央此轮调控的决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 |
退潮时刻谁在领跌? |
地价降温, 强化了楼市预期转变 |
房企冲刺年度销售业绩, 回款是王道 |
90%中小房企要退出房地产业? |
(8)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国外现实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及宏观政策应对 |
1.1.2 国内现实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及其与美国的对比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危机后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
1.2.2 本文所考察经济部门的界定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基本结论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经济不确定性文献的重点综述 |
2.1.1 家庭收入不确定性方面的文献 |
2.1.2 企业不确定性方面的文献 |
2.1.3 对国内外不确定性研究现状的进一步述评 |
2.2 房地产经济方面的代表性文献回顾 |
2.3 资本管制方面的文献回顾 |
2.4 本文与现有文献的不同 |
第3章 收入不确定性下的资产配置与货币政策选择 |
3.1 建模的基本思想 |
3.2 理论模型 |
3.2.1 异质性家庭部门 |
3.2.2 生产部门 |
3.2.3 资本品厂商 |
3.2.4 货币当局 |
3.2.5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3.3 贝叶斯结构估计 |
3.3.1 数据描述 |
3.3.2 估计结构 |
3.3.3 参数校准和估计 |
3.3.4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重要性 |
3.3.5 内生收入不确定性过程 |
3.3.6 稳健性分析 |
3.4 不确定性冲击的传导机制分析 |
3.4.1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传导机制 |
3.4.2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动态效应 |
3.4.3 收入不确定性的大小及动态过程 |
3.4.4 收入不确定性的长期稳态效应 |
3.5 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和政策含义 |
第4章 经济不确定性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挤出 |
4.1 危机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事实 |
4.1.1 中国房价的两个典型事实 |
4.1.2 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趋向 |
4.1.3 过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挤出 |
4.2 经济不确定性与一线城市房价的正相关性 |
4.3 房地产开发投资挤出其他投资的理论模型 |
4.3.1 异质性家庭部门 |
4.3.2 房地产部门 |
4.3.3 产品生产部门 |
4.3.4 实物性资本品厂商 |
4.3.5 政府土地管理当局 |
4.3.6 货币当局 |
4.3.7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4.4 参数校准与模型稳态 |
4.4.1 参数校准 |
4.4.2 模型相关稳态值比率的含义 |
4.4.3 稳态下重要宏观变量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4.5 模型动态 |
4.5.1 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冲击 |
4.5.2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土地供给减少冲击 |
4.5.3 实体经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冲击 |
4.5.4 实物性投资效率下降冲击 |
4.6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模拟分析 |
4.6.1 实施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规则 |
4.6.2 继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善产品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性投资效率 |
4.6.3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应尽量增加土地供给以降低地价和增加商品房供给数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限购政策下家庭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的资产配置及福利变化 |
5.1 房产限购政策下理论模型的扩展 |
5.1.1 房产限购政策的刻画与家庭决策规则的变化 |
5.1.2 总房产需求方程 |
5.1.3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5.2 房产限购政策下模型的稳态和动态 |
5.2.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下重要宏观变量稳态值随房产限购比例h的变化 |
5.2.2 房产限购下重要宏观变量稳态值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5.2.3 房产限购下的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冲击 |
5.3 房产限购政策下的福利分析 |
5.3.1 房产限购政策下的福利计算 |
5.3.2 房产限购政策下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家庭福利的脉冲反应 |
5.3.3 家庭总福利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5.3.4 家庭总福利随房产限购政策的变化 |
5.3.5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家庭之间的消费不平等加剧 |
5.3.6 房产限购政策下家庭之间的消费不平等加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中国资本外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6.1 跨国资本流动的几个经典事实 |
6.2 理论模型 |
6.2.1 开放经济中的异质性家庭部门 |
6.2.2 生产部门 |
6.2.3 中央银行 |
6.2.4 对外经济部门 |
6.2.5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6.2.6 福利方程 |
6.3 基准模型的机制机理 |
6.3.1 模型参数的校准 |
6.3.2 货币数量规则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 货币政策改革及各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
6.4.1 固定汇率制度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2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3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与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
6.5 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政策的协调 |
6.5.1 货币数量规则的基准情形 |
6.5.2 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管制的配合 |
6.5.3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与资本管制的配合 |
6.5.4 三种不同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配合的比较 |
6.6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3-1.命题3-1 的证明 |
附录3-2.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3-3.命题3-2 的证明 |
附录3-4.贝叶斯估计的稳健性 |
附录4-1.本文房价数据与FGXZ(2016)所构建房价指数的对比 |
附录4-2.命题4-1和4-2 的证明 |
附录4-3.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5-1.命题5-1 的证明 |
附录5-2.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5-3.限购政策下的福利表达式求解 |
附录6-1.中国宏观经济的其他重要特征 |
附录6-2.命题6-1和6-2 的证明 |
附录6-3.完整的动态经济系统及其稳态值求解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中国住房租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任务 |
第一节 中国住房租赁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住房租赁制度长期处于从属性地位 |
二、住房租赁市场的二元制格局明显 |
三、出租人在租赁关系中占明显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中国住房租赁制度的改革任务 |
一、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制 |
二、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 |
三、构建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种住房租赁制度模式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发展经验 |
一、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理论基础 |
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形成历程 |
三、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制度特色 |
第二节 日耳曼模式的发展经验 |
一、日耳曼模式的理论基础 |
二、日耳曼模式的形成历程 |
三、日耳曼模式的制度特色 |
第三节 两种模式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格鲁-撒克逊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
二、日耳曼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
三、两种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社会化的住房租赁市场 |
第一节 建立一元制的住房租赁市场 |
一、打破两个租赁市场间的制度隔阂 |
二、推行货币化的住房保障制度形式 |
第二节 丰富租赁住房的房源供给渠道 |
一、房地产企业库存房 |
二、城镇家庭私有住房 |
三、社会存量商用房产 |
四、农村集体土地租赁住房 |
五、政府持有的经济适用房 |
第三节 调动各界力量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建设 |
一、推动住房中介机构转型发展模式 |
二、活跃住房租赁资本市场 |
三、推进不动产证券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立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建立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体系的意义 |
一、对中国物上权利体系发展的理论意义 |
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承租人优位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
一、区别居住性租赁与经营性租赁 |
二、区别家计居住与非家计居住 |
第三节 确认住房租赁权以准物权性质 |
一、确认住房租赁权以准物权性质 |
二、赋予住房租赁登记以准物权行为效力 |
第四节 限制出租人的合同解除权 |
一、限制出租人的法定解除权 |
二、限制出租人的任意解除权 |
三、限制出租人的约定解除权 |
第五节 强化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
一、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嬗变历程 |
二、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再认识 |
三、强化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建议 |
第六节 增设出租人法定容忍义务 |
一、对出租人容忍义务的评述 |
二、出租人容忍义务的制度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住房租赁相关配套制度 |
第一节 建立社会管控制度 |
一、建立针对租金价格的市场管控制度 |
二、建立针对转租现象的行为管控制度 |
第二节 完善市场管理制度 |
一、强化住房租赁登记制度 |
二、建立住房租赁征信制度 |
三、构建住房租赁交易平台 |
第三节 改革社会管理制度 |
一、户籍制度配套改革 |
二、公积金制度配套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结论、创新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IV-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研究述评 |
一、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 |
二、基于产业布局的视角 |
三、基于机制构建与产业政策的视角 |
四、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
五、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产业协同理论 |
第一节 协同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亚当·斯密的协同思想 |
二、马克思的协同思想 |
三、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关于协同思想的比较与分析 |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协同思想 |
第二节 协同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一、协同理论的基本要义 |
二、协同效应与协同机制 |
三、协同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节 产业协同 |
一、产业协同的内涵 |
二、产业协同的构成 |
三、产业协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产业协同分析体系 |
第一节 产业协同的动因 |
一、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
二、区域发展格局的均衡化 |
三、获取规模经济的最大化 |
第二节 产业协同机理 |
一、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
二、产业协同的基本要求 |
三、产业协同的评价标准 |
第三节 产业协同的理论范式 |
一、产业协同结构 |
二、产业协同绩效 |
三、产业协同行为 |
四、产业协同种类 |
五、产业协同政策 |
第四节 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一、产业协同模型的构建 |
二、产业协同的影响因素 |
三、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演进史 |
一、战略资源的再调整与再分配期(1949——1979) |
二、产业协同发展萌芽期(1979——1996) |
三、产业协同快速发展期(1996——2004) |
四、产业协同加速期(2004年——2014年) |
五、产业协同发展突破期(2014年——) |
六、结论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现状 |
一、协同形式的多样性 |
二、协作框架的广泛性 |
三、利益纠葛的复杂性 |
四、协同机制的集成性 |
第四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第一节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 |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检验 |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的检验 |
三、两大城市群产业协同的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基于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二、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三、京津冀与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
第三节 国外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一、强化并完善核心城市内城市区的服务功能 |
二、突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专业化 |
三、实现将城市——区域之间点效应与面效应的有机协同 |
第五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产业分工不清晰 |
二、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 |
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性差异明显 |
第二节 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市场协同性的欠缺 |
二、综合实力悬殊 |
三、所有制结构失衡 |
第三节 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产业悬崖的存在 |
二、外向度的不同 |
第四节 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与成因 |
一、行政主导的边界过于泛化,市场机制建设滞后 |
二、产权界定的不清晰 |
三、博弈地位的不对等 |
四、利益协调机制的缺位 |
第六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基本思路 |
一、注重发展理念的协同性 |
二、注重治理范式的整体性 |
三、注重产业载体的关键性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机制设计 |
一、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 |
二、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三、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路径 |
一、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基本内涵 |
二、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
三、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范式 |
四、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实践路径 |
五、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2篇 |
致谢 |
四、11月北京房价降幅近一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疫情时代中高端酒店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 张静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商业银行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风险与防范研究[D]. 覃子颜.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限购限贷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D]. 李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北京楼市喜逢小阳春,但局部仍在“倒春寒”[J]. 樊睿昕. 地产, 2019(07)
- [7]楼市新表情[J]. 姚冬琴. 中国经济周刊, 2018(41)
- [8]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D]. 刘建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中国住房租赁制度改革研究[D]. 易磬培.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 魏丽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