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西瓦水电站峡谷地应力场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祁军,樊冬梅,谢得峰,张光庭,金文彬[1](2021)在《基于水压致裂法的拉脊山地区深部地应力测试及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拉脊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深部地应力较高,预测该地区地应力分布,可以有效避免岩爆、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为地下建筑工程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依托拉脊山区域的李家峡、龙羊峡、拉西瓦3个水电站的实测地应力数据,采用有限元对拉脊山地区地应力进行模拟预测,并将模拟预测结果与水压致裂法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拉脊山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向,拉脊山地区地应力在深度为400、600、800 m时,最大主应力分别为13~15、20~22、23~26 MPa;测试地应力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论吻合度较好。通过地应力测试结果可靠性分析,深部地应力实测量值与预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90%以上),说明本次测试结果可靠,也反映了水压致裂法作为深部地应力测试手段是合理的。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地区地应力的研究和青海省引黄济宁等多个工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李良振[2](2020)在《基于多条件反演深部高温地热田地应力场》文中研究说明深部高温地热田越来越吸引人的关注,其热储岩体根据含水量以及开发模式可以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本文研究的共和盆地恰卜恰深部高温地热田为典型的干热岩型。目前开发深部干热岩的主要模式为增强型地热系统(EGS),该技术已在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得到应用。实例表明,场地地应力场特征,特别是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和大小,是成功开发深部干热岩的关键因素。国外深部高温地热田地应力场分析在测井之前也开始进行构造分析,从而确定场地应力场的方向。如美国米尔福德地热田采用小断层倾向、断层崖指向、阻水作用和震源机制解来确定应力场;土耳其迪基利区地热田采用来自33个地点的279个断层滑动数据来确定古应力场方向;瑞士贝塞尔地热田通过分析震源机制解来确定储层断层延伸方向,进而确定深部热储的地应力场。本文主要对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田地应力场方向和数值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传统地质学方法对共和盆地的主控断裂进行了力学分析。我们假设主控断裂造成了区域地块的不连续性,那么,在断裂之间,地质体是连续的,相应的受力状态也是渐变的。基于此,我们使用SURFER软件进行了主控断裂受理机制回归分析。该方法相对与传统的地质学方法,提出了一种精确化的定量分析,保证了区域应力分析的精确性。在主控断裂分析不够精确的背景下,辅助小构造分析的方法。调查了恰卜恰地热田附近的主要小断层,从断层运动学出发,分析了小断层的受力机制,对场地附近的最大主应力倾向和倾角进行了回归。提出了基于岩石剪切破坏准则的节理裂隙方法来确定地应力场。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误差,野外测量节理裂隙统计共计80处,详细记录了每处节理裂隙的长度、宽度、力学性质以及充填情况。为减少应力的多期叠加对节理裂隙的影响,我们主要分析了长度超过1m的节理,同时对比了三叠系花岗岩和新近系泥岩砂岩中的统计结果。由于节理裂隙统计量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误差。提出地表断裂和新近地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反演深部2500-4000m处的干热岩体中的地应力场状态,仅仅分析地表数据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分析了近70年来发生在共和盆地的主要地震。进行了深部地应力回归。通过比较地表断层和震源受力机制和偏移距,得到了震源与断层间的联系,从而得到断层深部延伸情况。同时通过地震分析统计,我们得知:盆地内部的隐伏断裂茶卡—拉乙亥隐伏断裂为极度活跃断裂。西侧、东侧和北侧主控断裂相对活跃。南侧主控断裂相对稳定断裂。以上工作完成之后,采用边界荷载法,通过建立模型,不断改变边界条件,最终找到合适的地应力边界。与以往假设边界条件不同,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得到荷载边界,很大程度减少了反演的多解性,在控制精度的同时减少了反演成本。同时根据已有测井资料,干热岩场地GR2井在3705m深处的温度为236℃。为了更好的契合恰卜恰地热田地质情况,场地岩体除了竖向荷载除了重力之外,还考虑了由于温度增加造成的应力梯度变化。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分析计算得到了恰卜恰地热田主应力变化曲线,在3500m处,最大主应力达到82MPa,最小主应力达到45MPa,中间主应力达到70MPa。分析结果与国内已有地应力测试数据进行比对,保证了反演地应力曲线的合理性。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部高温地热田地应力场分析,该方法具有分析范围大、方向相对准确、经济可靠等优点。相对于传统地质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更加精确。在干热岩场地后续测井工作中,该方法可以减少井中地应力的测量工作量,得到场地连续分布的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尤其在野外充分的地应力调查数据的支持下,地应力荷载条件可信度提高,根据荷载条件反演分析得到的地应力场数值也更加准确。由于我们的分析资料来自于整个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田开发场地的应力场通过回归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实际地层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许多裂隙,裂隙会使地层中局部的应力场得到释放,从而导致在局部区域应力方向和大小的突变。在这种非均质储层的背景下,基于区域地热田的应力场分析主要阐明了区域的应力场变化趋势,得到的干热岩场地的应力场包括大小和方向存在差异。由于场地内深井只有GR2井,岩芯比较珍贵,且岩芯取出时没有马上进行差应变测试。现在岩芯应力释放结束,差应变测量已经失去作用。地应力测量工作在场地后续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工作的实施。
郭摇[3](2018)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应力评估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地应力量值是长大深埋隧道工程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现场钻探是获得初始地应力的可靠手段。但是在铁路选线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当线路方案尚未确定时,不宜通过大规模的钻探查明地应力数值,而希望借鉴现有资料或经验公式对地应力状况有所把握。论文以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大量历史地震记录、地壳厚度探测点和地应力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资料,绘制了该区域震源深度、地震密度和地壳厚度的分布云图。基于已有研究和假定,震源深度和相对震源深度与地应力应具有负相关关系而地震密度与地应力应具有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三种方法对最大水平应力随埋深分布统计回归公式进行修正,分别是震源深度修正式,地震密度修正式,和相对震源深度修正式。以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例,以该区域各测点埋深H和相对震源深度X(或地震密度d或震源深度D)为自变量,拟合得到改进公式,经检验,与目前仅采用埋深作为自变量的方法相比,评估精度明显提高。三种方式修正传统统计回归公式,震源深度修正式和相对震源修正式适用于埋深大于400m的地应力量值评估,且以相对震源修正式为主要方法;对于地壳厚度探测点较少、地壳厚度不易获取且埋深大于400m时,可以以震源深度修正式作为辅助评估方法;而对于埋深小于400m的地应力量值评估,则可以以地震密度修正式辅助计算。线路总体方案确定后,局部方案比选时,希望对地区地应力量值有更为准确的把握。高山峡谷区,具体地形地貌对地应力的影响不能忽略,已有研究表明峡谷区应力有明显的三个分带区,据原始地面遭剥蚀的厚度△h,地形等信息可以大致估算各应力带深度,并根据隧道工程的埋深H及其所处的应力带,可以对基于地震信息的地应力评估值做一定的修正,使其更接近真实值。
廖彬[4](2017)在《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水电站所在高山峡谷区岩体,坚硬、地应力量值高、卸荷明显、风化深度大,较大规模的坝基、坝肩开挖深度,会导致开挖坝基岩体地应力释放、降低,岩体向临空面回弹、岩体变形模量降低,加上大规模强烈爆破,开挖坝基表浅部岩体碎化、松弛更为明显,成为重力坝修建中影响坝基岩体变形、稳定的重大工程问题或工程地质问题。鉴于此,通过对坚硬岩体的卸荷、加载来研究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和工程特性,研究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变形模量回复,坝基岩体质量好转,不仅是一项新的带有探索性的研究,而且具有大的工程意义和经济价值。通过对多座大型高混凝土重力坝水电站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和建基面选择研究,论文以雅砻江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作为研究载体,对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压密回复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从力学的观点、应力与应变、模量的关系来分析应力的降低或增大会引起介质模量的降低或增大,将其初步地应用在卸载或加载条件下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上。对官地水电站坝基大规模开挖、减载所引起的模量的变化,以及高混凝土重力坝较大荷重、较高压应力下对开挖坝基松弛岩体的压密、变形模量的回复进行研究,获得了坝基岩体在较高压应力下变形模量的回复。在以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碎屑超高压变形试验成果及公伯峡水电站坝址古风化埋藏花岗岩的现场检验中,并以金安桥水电站和官地水电站的实测资料验证了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区域地质结构为基础,以区域地应力测值为参照,通过大范围地应力反演,确认反演的地应力量值较可信后,再嵌入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反演出研究坝址的主应力量值及方位。(2)以官地坝址峡谷工程地质上卸荷分带的实际资料及有关玄武岩坝址岩体的卸荷分带资料,分析了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带的特征,以官地坝址VII剖面(坝轴线剖面)为基础,用数值分析研究了河谷斜坡应力的变化,研究了谷坡应力变化(降低、减载)与卸荷的对应性,从力学上去阐明岩体“真正卸荷”与当前工程地质上的卸荷的关系;(3)研究了官地、金安桥、溪洛渡三座电站坝址河谷横剖面岩体卸荷、风化程度、岩体质量与岩体应力变化的对应性,揭示了岩体应力状态变化对其的影响;(4)在室内开展了玄武岩石碎块的高压试验、研究了加载条件模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并以公伯峡水电站古全风花岗岩在盖层重力下的压密、模量回复性进行对照分析,证实自然条件压重对岩体模量的提高(或回复);(5)以官地坝基开挖前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及高重力坝压重后的应力状态,研究了高重力坝基开挖模量的降低和压重后模量的回复,以金沙江金安桥电站的实际资料进行实证,较全面论证了高重力坝坝基岩体回复的这一重要成果,这对今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分析和减少大量的固结灌浆工程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经济价值。
沈晓明[5](2017)在《高坝岩基的爆破开挖扰动机制与效应》文中提出水电工程建设中对岩基的利用要求较高,而岩基利用离不开爆破开挖。爆破过程中爆生裂纹的产生、扩展、贯通,新的开挖轮廓面形成的同时,地应力瞬态卸荷也随之完成,开挖作用会在岩体中造成一定的扰动,如岩体表面损伤、节理岩体松动等,最终将导致扰动区岩体力学参数劣化。因此,研究岩基开挖过程中爆炸荷载与瞬态卸荷耦合作用机制及力学效应,对认识开挖扰动区的岩体松动规律与岩体力学参数劣化、优化岩基爆破开挖设计、控制工程灾害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针对高坝岩基爆破开挖过程中的扰动效应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工程数据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六个高坝工程岩基开挖利用的实例,分析对岩体质量分级的利用、开挖卸荷效应、相应的加固措施以及开挖前后岩体力学参数的变化,发现中高地应力区岩基开挖卸荷导致的结构面岩体张裂松动以及岩体力学参数(变形模量与抗剪强度是其中两个重要参数)劣化是高坝岩基利用中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利用应力波模型分析了节理岩体的爆破松动机制和地应力卸荷松动机制。并利用能量的方法分析了节理岩体瞬态卸荷与准静态卸荷松动的始末状态。在边坡下部高程的岩基爆破开挖过程中,开挖面轮廓上的地应力随着爆生裂纹扩展开始卸荷,新自由面形成时地应力瞬态卸荷也同步完成,可得到地应力瞬态卸荷与爆炸荷载耦合作用历程曲线,从而得到高地应力条件下的爆破与卸荷耦合松动机制。从应力波角度对节理岩体松动过程进行了描述,松动过程与荷载作用时间、荷载峰值和加载路径有关。通过建立开挖瞬态卸荷与爆炸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节理岩体的计算模型,分析节理岩体在地应力卸荷、爆炸荷载以及两者耦合作用下的节理岩体松动位移,包括张开位移与应变位移。结果表明:在爆破开挖过程中,节理岩体的松动效应与卸荷时间、初始地应力水平、爆炸荷载峰值、荷载衰减时间、节理岩体长度和开挖面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爆炸荷载与地应力卸荷耦合作用引起的动力效应大于两种荷载单独作用所引起的效应;地应力卸荷是影响节理岩体应变位移的主要原因,而爆炸荷载和地应力卸荷两者是影响节理岩体张开位移的共同原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顺坡节理和反坡节理岩体在地应力卸荷与爆炸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松动特点。顺坡节理岩体经历短暂的加载向位移后回弹松动,由于顺坡节理岩体是个楔形体,导致作用力的不平衡,节理岩体在松动过程中出现转动,转动大小和方向与顺坡角度相关。对于反坡节理岩体,节理岩体首先出现临空面方向的位移,随着反坡节理的角度增大,荷载作用面随之减小,节理岩体在松动过程中出现转动。由于纵波速度受岩性、结构面、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能很好地反映岩体本身性质,通过量纲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P波模量的岩体变形模量和抗剪强度线性预测模型,并利用F检验和多个工程的实测数据拟合验证了用P波模量预测力学参数的可行性。对于岩体爆破开挖扰动所造成的岩体力学参数劣化,结合Hoek Brown准则,建立了基于P波模量预测开挖扰动区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通过工程数据验证表明此预测方法可以更好地预测开挖扰动区的岩体力学参数。
刘帅[6](2016)在《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主洞室应力场与形变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区域地质条件复杂,主洞室规模巨大,主厂房开挖高度处于同类工程中最高水平,洞室跨度大,边墙高,在开挖卸荷的作用下,对地下厂房主洞室围岩稳定性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文结合大量工程地质调查资料和地应力实测资料,建立左岸研究区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坝址左岸的初始地应力场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到研究区的初始地应力场。将回归得到的结果施加到计算模型上来模拟初始地应力场,对左岸地下厂房主洞室的开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破坏区的分布规律,并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并类比国内其它地下电站的支护措施,对乌东德水电站地下厂房主洞室的开挖提出支护建议,根据支护建议进行施加支护后的模拟计算,通过对比支护后与无支护两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说明了支护作用的有效性及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围绕上述目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进行现场地质调查,查明坝址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基本地质条件,为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奠定基础;(2)对坝址左岸研究范围内的地应力测试点位进行现场实地调查,明确各地应力测点所处的空间位置、方位及所在位置的地层岩性等情况,收集分析地应力测试数据,初步了解研究区的地应力情况;(3)在坝址左岸地下洞室研究范围内建立合理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坝址左岸初始地应力场进行回归拟合,从而得到研究区初始地应力场的总体分布规律,为随后的主洞室开挖模拟奠定基础;(4)将地应力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施加到计算模型上来模拟初始地应力场,对左岸地下主洞室的开挖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分布规律,并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5)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并类比国内其它主要大型地下电站的支护措施,对乌东德水电站地下厂房主洞室的开挖提出支护建议措施。(6)根据支护建议进行施加支护后的模拟计算,通过对比支护后与无支护两种工况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计算结果,说明支护措施的有效性及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端木杰超[7](2014)在《深切河谷地应力场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西部地区属于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区,正在或即将兴建大量巨型水电站。其坝址区大多处于沟谷深切、构造复杂的区域,为保证在复杂地质和特殊地应力场环境中顺利施工及电站的安全运营,深入开展对深切河谷区地应力场特征研究对于工程选址、具体设计与安全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怒江某水电站坝址区深切河谷应力场问题,主要开展了下列工作:(1)总结了该水电站的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概括了区域构造地质特征与河谷发育的“分期剥蚀”过程,为河谷应力场演化模拟提供构造应力、侵蚀基准面高程等地质依据。(2)建立了深切河谷应力场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其中考虑了三个不同基准面高程的河谷剥蚀过程与多个可能的构造应力场模式。模拟了侵蚀基准面及表层风化对河谷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较小。模拟了不同构造应力模式对河谷应力场的影响,结表明构造应力方向对河谷底部应力集中带及深埋岩体应力的影响较大,对岸坡表层应力的影响较小。(3)根据实测结果,把模拟退火技术(SA)引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中进行深切河谷区整场应力研究。通过将包括上述多种构造应力模式的多组构造应力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上进行正演计算,以构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反演结果和现场实测成果相符,区域构造方位与河流走向呈小角度相交。受地形的影响,右岸边坡岩体应力大于左岸。左右岸边坡岩体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随水平埋深的增加而由NE向向NNE向偏转,由与怒江在该段的走向呈大角度相交到趋于平行。河床底部岩体应力集中现象明显,以水平方向应力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与怒江该处走向呈大角度相交,随铅直埋深的增加也由与河流走向呈大角度相交向区域构造应力方位过度。
员海[8](2014)在《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坝区右岸边坡岩体卸荷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坝区右岸边坡位于拉西瓦水电站右岸坝后水垫塘边坡双树沟范围内。在坝区右岸的果卜岸坡地段岩体卸荷深度较大,分布范围较大,与坝址区相同岩性、构造条件下岩体卸荷特征存在显着的差异。深入研究导致岩体卸荷特征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程意义。本文对拉西瓦水电站区域及坝区地质环境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岩体卸荷特征,并利用建立的岩体卸荷量化指标对果卜岸坡和坝址区右岸边坡的卸荷特征进行了定量分带研究,结合河谷演化、河谷应力场特征,研究了果卜地带出现深卸荷带成因机制。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及认识如下:(1)结合岩体发育的优势结构面走向与河谷的夹角关系,坝区右岸边坡按照坡体结构特征分为四个区:坝后水垫塘边坡到上游石门沟为Ⅰ区,石门沟至1号梁范围内为Ⅱ区,1号梁4号梁为Ⅲ区,4号梁双树沟为IV区。(2)采用定性分析以及波速比、裂隙开度、闭合裂隙所占比例、岩体质量、RQD、透水率等定量指标评价对坝区右岸边坡岩体的卸荷带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坝址区右岸弱卸荷下限约为1657m;果卜岸坡区弱卸荷深度在59165m之间,深卸荷最深达到285m,且山脊脊状地形部位卸荷深度明显大于沟槽部位,高高程大于低高程。(3)拉西瓦水电站果卜岸坡深卸荷发育条件主要受地形地貌、岩性、地应力及岩体结构和坡体结构等因素控制。(4)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果卜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区域河谷岸坡演化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表明主要是在果卜岸坡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积累较高应力的花岗岩在河谷下切过程中,能量快速释放,卸荷回弹追踪岩体早期构造裂隙、裂隙密集带等,最终形成深卸荷。也就是说,果卜岸坡深卸荷带是岩体浅表生改造作用的产物。(5)利用phase和FLAC3D对坝区右岸岩体应力场特征、岩体卸荷带的形成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岸坡岩体的应力分带结果与岸坡卸荷深度基本对应,较好的解释了坝址区与果卜岸坡岩体卸荷带发育的差异。
郑金明[9](2013)在《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工程地质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水电资源丰富的区域大多数位于西部深切河谷地区。受岸坡陡峭,河谷狭窄地形条件的制约,往往需要将发电机群设置在地下洞室中,高边墙、大跨度的地下厂房必然会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难以预料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围岩稳定性成为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关注重点。本文以拉西瓦水电站主厂房及主变室地下厂房洞室为例,主要从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室内试验与现场原位测试、数值分析等理论方法及手段,研究坝区岩体结构及强度特征,并依据河谷演化过程,重现地应力场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在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试验基础上,从基本地质条件、断裂发育特征、应力场特征、岩体质量和洞室稳定性等多方面进行地下主厂房及主变室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对于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工程地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区域地质环境及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2)研究厂房区结构面的产状、发育程度、表面形态等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绘制倾向节点等密图;(3)采用Q分类、RMR分类、水电规范分类分级标准评价围岩质量,以及厂房区岩体质量空间展布特征;(4)研究应力场特征,包括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及规律、坝区应力空间分布特征、模拟河谷形成演化过程等;(5)运用有限单元、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工程开挖后引起的地应力场重分布特征,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为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卡毛措[10](2012)在《大型地下洞室结构面空间预测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由于地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自身隐蔽性,工程中深部地质条件的查明十分困难,尤其是规模大、空间布置复杂的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结构面分布特征和围岩稳定性问题。依据工程初期有限而离散的地质资料,对未来开挖的大尺寸洞室范围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及局部围岩稳定性进行预测,对厂房选址、设计及后期运行均有重大意义。以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基于地质力学和结构面统计规律及厂房区勘探平硐群揭露地质资料,从厂房位置和轴线选择依据出发,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对地下厂房大型洞室群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和局部围岩稳定性进行预测。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综合分析拉西瓦水电站坝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及新构造运动和地震,进而分析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2)基于地下洞室选址原则,从地应力和结构面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洞室轴线方向选择依据。坝址区和厂房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SN向,厂房三大洞室的轴线为NE25°,厂房轴线与最大主应力相交角度小于30°。(3)详细分析了厂房区平硐群结构面发育和分布特征。基于地质力学原理和结构面统计规律,采用结构面长度和厚度关系式、空间展布理论、结构面网络模拟等方法,对未来开挖大型洞室的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开展预测。与实际开挖结构面展布特征对比验证后表明,厂房区结构面空间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4)基于结构面预测结果及块体稳定性理论,对厂房区局部围岩稳定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块体数量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进一步说明了结构面空间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二、拉西瓦水电站峡谷地应力场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西瓦水电站峡谷地应力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压致裂法的拉脊山地区深部地应力测试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2 近场区水电站地应力特征 |
2 地应力数值模拟预测 |
2.1 区域地应力数值模拟方法 |
2.2 边界条件 |
2.3 材料取值 |
2.4 区域地应力场主应力的拟合 |
2.5 拟合结果 |
2.6 深部地应力预测 |
3 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可靠性分析 |
3.1 水压致裂法简介 |
3.2 地应力实测结果 |
3.3 基于工程类比法可靠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2)基于多条件反演深部高温地热田地应力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田地应力场分析现状 |
1.2.2 深部地应力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深部地应力场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深部高温地热田地应力调查 |
2.1 地应力场影响因素 |
2.1.1 板块运动 |
2.1.2 地幔热对流 |
2.1.3 自重应力 |
2.1.4 岩浆侵入体 |
2.1.5 地热梯度变化 |
2.1.6 地表剥蚀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概况 |
2.2.2 区域构造活动演化史 |
2.3 地震调查 |
2.4 断层调查 |
2.4.1 共和盆地主控断裂调查 |
2.4.2 恰卜恰地热田小断层调查 |
2.5 节理裂隙调查 |
2.6 共和盆地内已有地应力数据分析 |
2.6.1 龙羊峡大坝的地应力分析 |
2.6.2 拉西瓦水电站三维地应力场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应力场方向分析 |
3.1 断层分析 |
3.1.1 主控断裂分析 |
3.1.2 恰卜恰地热田小断层分析 |
3.2 震源机制解分析 |
3.3 主控断层和地震的关系 |
3.4 节理裂隙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应力场数值分析及力学参数测定 |
4.1 基本力学实验参数测定 |
4.1.1 岩样采集及加工 |
4.1.2 实验过程及分析 |
4.2 恰卜恰地热田地应力数值分析 |
4.2.1 数值反演原理 |
4.2.2 数值模型建立 |
4.2.3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计算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应力场综合分析结果 |
5.1 地应力场方向分析结果 |
5.2 地应力场数值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应力评估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地壳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
1.3.2 地震活动性与地应力状态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岩体天然应力状态及其随深度变化规律 |
2.1 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 |
2.1.1 自重应力场 |
2.1.2 构造应力场 |
2.1.3 影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因素 |
2.1.4 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类型 |
2.2 中国陆域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 |
2.2.1 三大主应力随埋深的变化规律 |
2.2.2 侧压系数随埋深的变化规律 |
2.2.3 最大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随埋深变化规律 |
2.2.4 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σ_H-σ_h)随深度变化规律 |
第3章 基于地震信息的地应力评估方法研究 |
3.1 青藏地域地应力实测数据 |
3.2 震源深度修正传统地应力评估公式 |
3.2.1 青藏地域震源深度的空间分布 |
3.2.2 震源深度与地应力的关系分析 |
3.2.3 青藏地域任一点震源深度的确定 |
3.2.4 考虑震源深度的地应力修正公式 |
3.2.5 考虑震源深度改进公式的检验 |
3.3 地震密度修正传统地应力评估公式 |
3.3.1 地震密度与地应力 |
3.3.2 青藏地域地震密度的空间分布 |
3.3.3 地震密度修正公式的检验 |
3.4 相对震源深度的确定 |
3.4.1 地壳厚度与地应力关系 |
3.4.2 青藏地域地震地壳厚度探测点及地壳厚度分布云图 |
3.4.3 震源深度修正公式的不足及相对震源深度的确定方法 |
3.5 相对震源深度修正传统地应力评估公式 |
3.5.1 相对震源深度修正公式的建立 |
3.5.2 考虑相对震源深度地应力公式检验 |
3.6 小结 |
第4章 地形地貌对地应力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不同地貌单元地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4.2.1 剥蚀区地应力分布分析 |
4.2.2 沉积区地应力分布分析 |
4.3 高山峡谷区地应力分布规律 |
4.3.1 锦屏二级水电站 |
4.3.2 二滩水电站 |
4.3.3 拉西瓦水电站 |
4.3.4 峡谷地应力分布特征 |
4.3.5 基于具体地形地貌调整地应力评估值 |
4.4 小结 |
第5章 线路工程高地应力灾害及防治对策 |
5.1 基于地形地貌分析的高地应力区选线策略 |
5.1.1 傍山隧道与越岭隧道 |
5.1.2 隧址与隧道埋深选择 |
5.1.3 高地应力区选线原则 |
5.2 高地应力判别及高地应力灾害 |
5.2.1 高地应力判别方法 |
5.2.2 隧道高地应力灾害 |
5.3 高地应力区隧道岩爆防治措施 |
5.3.1 水压爆破 |
5.3.2 岩爆的预防措施 |
5.4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控制措施 |
5.4.1 软弱围岩隧道设计原则 |
5.4.2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4)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地应力研究现状 |
1.2.2 岩体卸荷松弛和开挖松弛研究现状 |
1.2.3 岩体风化研究现状 |
1.2.4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现状 |
1.2.5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6 岩体压密特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工程概况、地质环境及地应力场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大地构造部位及区域地质概况 |
2.2.2 地震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
2.3 坝址区地质概况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4 区域及坝址构造应力场分析 |
2.4.1 构造应力场特征 |
2.4.2 区内地应力量值 |
2.4.3 区域应力场反演及官地地带地应力量值的初步分析 |
2.4.4 官地、锦屏、卡拉地区构造地应力场量值、方位的有限元分析 |
第3章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的表观特征 |
3.3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分带及量化指标 |
3.3.1 高深峡谷卸荷带划分方案 |
3.3.2 官地电站岸坡卸荷的表观特征 |
3.3.3 相似水电工程卸荷分带的对比 |
3.4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与岩体应力降低(减载)的对应性分析 |
3.4.1 模型建立 |
3.4.2 平均应力及体应变变化特征 |
3.4.3 纵向平均应力变化特征 |
3.4.4 卸荷与应力对应性分析 |
第4章 高深峡谷岩体卸荷(减载)程度与峡谷岩体质量、变形模量变化的对应性研究 |
4.1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及变化特征 |
4.1.1 官地水电站岩体质量分带及变化特征 |
4.2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卸荷分带、风化分带的对应性 |
4.2.1 玄武岩地区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卸荷分带、风化分带的对应性 |
4.2.2 官地水电站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风化、卸荷分带的对应性 |
4.3 峡谷岩体质量分带与岩体应力变化的对应性 |
4.3.1 官地水电站坝址区斜坡应力场特征 |
4.3.2 岩体质量分带与应力变化的对应性分析 |
4.4 峡谷岩体变形参数与谷坡应力降低的对应性 |
第5章 岩体应力(加载或加荷)、与岩体变形模量变化的研究及地质实证资料分析 |
5.1 天然条件下岩(土)体加载与岩体模量变化的研究 |
5.2 岩(土)体加载与变形模量变化的室内试验成果分析 |
5.2.1 玄武岩碎屑、碎块室内加载试验及成果分析 |
5.2.2 图外有关砂粒压密的研究成果 |
5.3 岩体加载模量变化研究的地质实证资料分析 |
5.3.1 青海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坝址埋藏古全风化岩的地质特征 |
5.3.2 古埋藏全风化花岗岩已有较高的纵波速度 |
5.3.3 古埋藏全风化花岗岩有较高的变形模量 |
第6章 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压密、变形模量回复研究 |
6.1 概述 |
6.2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力学分析的基础及研究方式 |
6.2.1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分析的力学方程 |
6.2.2 高重力坝坝基模量回复分析的基本方式 |
6.3 坝基开挖标准及爆破松弛带的确定 |
6.3.1 坝基开挖标准 |
6.3.2 爆破松弛带的确定 |
6.4 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回复力学研究模型建立 |
6.4.1 基本模型的建立 |
6.4.2 岩体力学参数 |
6.4.3 基本模型及开挖、坝体模型 |
6.5 官地水电站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变形模量回复力学研究坝基岩体应力状态 |
6.5.1 官地自然河谷河床部位岩体应力状态 |
6.5.2 官地坝基开挖后河床部位岩体应力状态及变化 |
6.5.3 重力坝浇筑至1334m坝基岩体应力的增加值分析 |
6.6 以力学方式研究官地水电站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回复 |
6.6.1 开挖前河床岩体模量分析 |
6.6.2 坝基开挖后河床岩体变形模量分析 |
6.6.3 混凝土重力坝修建到坝顶高程时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回复 |
6.6.4 小结 |
6.7 高重力坝坝基玄武岩压密模量增高的实证资料分析 |
6.8 玄武岩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对不同岩级的效果分析 |
6.8.1 官地坝基岩体固结灌浆改善程度分析 |
6.8.2 金沙江金安桥电站坝基玄武岩岩体固结灌浆效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高坝岩基的爆破开挖扰动机制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质量分级与高坝岩基利用标准 |
1.2.2 岩体开挖扰动机制与效应 |
1.2.3 开挖扰动区岩体力学参数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高坝岩基开挖利用标准 |
2.1 高坝岩基力学参数指标要求 |
2.2 高坝岩基开挖卸荷效应 |
2.3 高坝岩基加固处理措施 |
2.4 高坝岩基开挖利用工程实例 |
2.4.1 二滩拱坝工程 |
2.4.2 小湾拱坝工程 |
2.4.3 拉西瓦拱坝工程 |
2.4.4 锦屏一级拱坝工程 |
2.4.5 溪洛渡拱坝工程 |
2.4.6 白鹤滩拱坝工程 |
2.5 高坝基岩利用工程实例分析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坝岩基的开挖扰动机制 |
3.1 概述 |
3.2 岩基开挖爆破损伤机制 |
3.3 节理岩体开挖松动机制 |
3.3.1 节理岩体爆破松动机制 |
3.3.2 节理岩体卸荷松动机制 |
3.3.3 高地应力条件下的爆破与卸荷耦合松动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破开挖引起的节理岩体松动计算模型 |
4.1 节理岩体模型 |
4.1.1 模型建立 |
4.1.2 节理面的处理 |
4.1.3 荷载施加模拟方法 |
4.2 地应力瞬态卸荷松动效应 |
4.2.1 卸荷方式的影响 |
4.2.2 卸荷时间的影响 |
4.2.3 地应力水平的影响 |
4.2.4 开挖卸荷松动研究结论 |
4.3 爆炸松动效应 |
4.3.1 爆炸荷载峰值的影响 |
4.3.2 荷载上升时间的影响 |
4.3.3 荷载衰减时间的影响 |
4.3.4 节理岩体长度的影响 |
4.3.5 开挖面大小的影响 |
4.3.6 爆炸松动研究结论 |
4.4 开挖卸荷和爆破耦合作用下的坝基松动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湾水电站坝基岩体开挖松动分析 |
5.1 小湾水电站坝基开挖松动实例 |
5.1.1 坝肩槽边坡岩体卸荷松动 |
5.1.2 进水口边坡岩体卸荷松动 |
5.2 顺坡节理和反坡节理岩体开挖松动比较 |
5.2.1 顺坡节理 |
5.2.2 反坡节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基开挖扰动区岩体力学参数 |
6.1 纵波速度与岩体力学参数的关系 |
6.1.1 结构面对纵波波速的影响 |
6.1.2 地应力对纵波波速的影响 |
6.1.3 纵波速度与岩体参数的关系 |
6.2 基于P波模量的岩体力学参数预测 |
6.2.1 P波模量定义 |
6.2.2 P波模量与变形模量相关关系的预测 |
6.2.3 P波模量与抗剪强度相关关系的预测 |
6.3 基于P波模量的坝基开挖扰动区的力学参数预测 |
6.3.1 经验公式 |
6.3.2 实例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主洞室应力场与形变场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初始地应力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岩体风化 |
2.4.1 溶蚀风化型 |
2.4.2 均匀风化型 |
2.5 地下水条件 |
2.6 地震 |
第3章 坝址左岸地应力测量 |
3.1 厂房区地应力测点位置 |
3.2 地应力测量结果 |
3.2.1 左岸1#测点钻孔岩性及测试结果 |
3.2.2 左岸2#测点钻孔岩性及测试结果 |
3.3 地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3.3.1 左岸1#测点地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3.3.2 左岸2#测点地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4章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左岸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
4.1 概述 |
4.2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几何尺寸 |
4.2.2 模型材料特性 |
4.2.3 地质力学模型构建 |
4.3 地应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3.1 地应力回归分析方法 |
4.3.2 坐标转换 |
4.3.3 模型加载分析 |
4.3.4 加载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5 地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5章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主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
5.1 计算条件 |
5.2 开挖方案 |
5.3 地下厂房主洞室开挖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
5.3.1 典型断面选取及监测点布置 |
5.3.2 应力场分析 |
5.3.3 位移场分析 |
5.3.4 塑性分布区分析 |
5.3.5 围岩稳定性评价 |
5.4 支护建议 |
5.4.1 支护设计原则 |
5.4.2 支护设计参数和措施 |
5.5 有无支护工况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深切河谷地应力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某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3 地质特征与地应力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切河谷地应力场演化模拟 |
3.1 河谷地应力场演化模拟原理 |
3.2 侵蚀基准面对河谷应力场的影响模拟 |
3.3 构造应力对河谷应力场的影响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谷应力场测试及反演分析 |
4.1 地应力测试方法 |
4.2 地应力反演分析方法 |
4.3 地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河谷应力场反演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8)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坝区右岸边坡岩体卸荷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
1.2.1 岩体卸荷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岩体卸荷机制研究现状 |
1.2.3 岩体卸荷分带研究现状 |
1.2.4 深部裂缝和深卸荷研究现状 |
1.2.5 岩体卸荷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2 坝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风化特征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坡体结构及其分区 |
2.2.7 岩体结构 |
第3章 坝区右岸边坡岩体卸荷特征研究 |
3.1 坝区右岸边坡岩体卸荷特征初步研究 |
3.1.1 坝址区右岸边坡卸荷特征调查 |
3.1.2 果卜岸坡卸荷岩体特征调查 |
3.2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划分 |
3.2.1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定性划分 |
3.2.2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定量划分 |
3.3 坝址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综合划分 |
3.4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章 果卜岸坡深卸荷基本特征及发育条件研究 |
4.1 深卸荷发育的普遍性及其研究意义 |
4.2 果卜岸坡深卸荷基本特征 |
4.2.1 深卸荷的分布特征 |
4.2.2 深卸荷带岩体的破坏特征 |
4.3 深卸荷发育的条件研究 |
4.3.1 地形地貌 |
4.3.2 岩性 |
4.3.3 地应力 |
4.3.4 岩体结构和坡体结构 |
第5章 果卜岸坡深卸荷的形成分析 |
5.1 果卜岸坡深卸荷形成的机制分析 |
5.1.1 河谷岸坡的演化分析 |
5.1.2 果卜岸坡深卸荷形成 |
5.2 果卜岸坡深卸荷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 |
5.2.1 果卜岸坡河谷应力场特征的二维数值模拟分析 |
5.2.2 坝区右岸岩体卸荷带形成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场 |
1.2.2 岩体结构 |
1.2.3 岩体质量 |
1.2.4 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坝址地质环境 |
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地震 |
第三章 地下厂房岩体工程特性 |
3.1 岩体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2 地下厂房地带断裂发育特征 |
3.2.1 地下厂房断裂特征 |
3.2.2 地下厂房地带陡倾断层发育特征 |
3.2.3 地下厂房地带缓倾断裂发育特征 |
3.3 岩体质量 |
3.3.1 主厂房区PD2-2#平洞围岩类型的划分 |
3.3.2 主变室地段PD2-4勘探平洞围岩分类 |
第四章 坝区地应力场特征 |
4.1 区域构造应力 |
4.2 坝区地应力 |
4.3 河谷地应力场演化 |
4.3.1 模型及参数 |
4.3.2 河谷应力场演化 |
第五章 地下洞室开挖稳定性分析 |
5.1 地下洞室二次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3 计算模型 |
5.3.1 主厂房系统几何模型 |
5.3.2 主变室几何模型 |
5.3.3 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 |
5.3.4 厂房区初始应力场 |
5.4 主厂房系统开挖区围岩稳定性 |
5.4.1 围岩应力 |
5.4.2 围岩变形 |
5.4.3 围岩破坏 |
5.5 主变室围岩稳定性 |
5.5.1 围岩应力 |
5.5.2 围岩变形 |
5.5.3 围岩破坏 |
5.6 围岩稳定性影响评价 |
5.6.1 洞室围岩变形稳定性评价方式 |
5.6.2 拉西瓦电站厂房系统围岩变形稳定性评价 |
5.7 地下厂房系统围岩变形稳定性综合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型地下洞室结构面空间预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厂房选择 |
1.2.2 结构面 |
1.2.3 块体稳定性分析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地质环境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 |
2.1.2 新构造运动 |
2.1.3 地震 |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形地貌 |
2.2.4 水文地质现象 |
2.2.5 物理地质现象 |
2.3 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3.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研究区地应力 |
2.4.1 坝址区地应力 |
2.4.2 厂房区地应力 |
第三章 地下厂房选址 |
3.1 地下厂房选择及依据 |
3.2 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影晌因素分析 |
3.2.1 初始地应力和洞室轴向布置的关系 |
3.2.2 结构面和洞室轴向布置的关系 |
3.3 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室位置及轴线 |
3.3.1 厂房概况 |
3.3.2 埋深特征 |
3.3.3 轴线方向 |
第四章 厂房区平硐群结构面分布特征 |
4.1 结构面产状与分组 |
4.2 间距 |
4.2.1 中、陡倾结构面 |
4.2.2 缓倾结构面 |
4.3 厚度 |
4.3.1 中、陡倾结构面 |
4.3.2 缓倾结构面 |
4.4 迹长 |
4.4.1 中、陡倾结构面 |
4.4.2 缓倾结构面 |
第五章 厂房区围岩结构面预测 |
5.1 岩体结构统计规律的理论依据 |
5.1.1 断裂形成机理 |
5.1.2 结构面分布规律 |
5.2 结构面延伸长度 |
5.2.1 平硐结构面展布特征 |
5.2.2 结构面长度与厚度关系 |
5.3 结构面空间展布特征 |
5.3.1 模型假设 |
5.3.2 主要结构面空间展布方程的建立 |
5.4 结构面空间展布的模拟 |
5.4.1 结构面网络模拟原理 |
5.4.2 结构面分组与几何参数概率模型的建立 |
5.4.3 结构面网络模拟成果展示 |
5.5 厂房区主要围岩结构面预测 |
5.5.1 主厂房围岩结构面 |
5.5.2 主变室围岩结构面 |
第六章 厂房区围岩局部稳定性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基本理论 |
6.1.2 基本原则 |
6.1.3 结构面及其力学参数的选取 |
6.2 厂房区稳定性预测 |
6.2.1 主厂房块体 |
6.2.2 主变室块体 |
6.3 厂房区实际稳定性情况 |
6.3.1 主厂房块体 |
6.3.2 主变室块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尚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拉西瓦水电站峡谷地应力场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压致裂法的拉脊山地区深部地应力测试及可靠性分析[J]. 祁军,樊冬梅,谢得峰,张光庭,金文彬. 青海大学学报, 2021(06)
- [2]基于多条件反演深部高温地热田地应力场[D]. 李良振. 吉林大学, 2020(08)
- [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应力评估方法探讨[D]. 郭摇.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4]岩体卸载、加载下模量变化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回复研究[D]. 廖彬.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5]高坝岩基的爆破开挖扰动机制与效应[D]. 沈晓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6]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主洞室应力场与形变场数值模拟研究[D]. 刘帅. 吉林大学, 2016(09)
- [7]深切河谷地应力场分析研究[D]. 端木杰超. 长江科学院, 2014(12)
- [8]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坝区右岸边坡岩体卸荷特征研究[D]. 员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6)
- [9]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工程地质研究[D]. 郑金明. 兰州大学, 2013(11)
- [10]大型地下洞室结构面空间预测及其应用[D]. 卡毛措. 兰州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