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交流发电机技术改进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华[1](2021)在《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的力度,对中国高质量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自此,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走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路上,存在诸多管理决策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极为突出的就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为避免出现大量弃风、弃光的情况发生,提升系统灵活性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此,研究建立并完善提高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探索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有助于为能源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减少无效投资,对“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规划有重大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其次,通过构建基于MLR-ANN(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耦合)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和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模型,系统LCOE(系统平准化发电成本)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以及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等模型,建立了新型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思维范式。然后,本文也应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中国电力行业潜在的发展路径,并运用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方法对形成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最后,针对优化路径,提出了公正合理的政策建议,为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献策。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阐述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优化思路,形成了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的整体思路。(2)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电源结构、跨省跨区输电线路和全社会用电量等主体构架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发电技术经济性、线损、厂用电率、煤耗、需求响应规模等成本效率方面的演变趋势。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的构建和电力行业优化路径的探索提供了参数设定依据。(3)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首先,重点分析了引起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相关因素,基于MLR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取了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显着影响变量。并通过时间序列ANN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分别预测了显着影响变量的未来值。其次,通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分别用两组数据预测了我国2021-2035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然后,基于Gompertz曲线模型对主要发达国家电力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了用电量“拐点”的问题。最后,整合了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的结果,结合对中长期电力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的结论,对本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MLR+最小二乘+ANN”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4)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以系统成本为核算基础的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补充了已有的技术成本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灵活性和需求侧资源考虑缺失的问题。然后,充分模拟电力市场环境,利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情况。最后,基于电力市场化背景,综合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结论,分析了各类发电资源和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年均新增规模及发展潜力,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约束条件设立了较为客观的定义域。(5)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首先,基于电力规划基本原理,通过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的分析,论述了中长期规划视角中需充分考虑满足系统灵活性要求,进而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必要性。其次,以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作为切入点,嵌入电力行业碳达峰约束与灵活性平衡约束进行优化,构建基于系统灵活性的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新型电力规划模型,并叠加前文子模型的互动,共同形成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MLR-ANN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系统LCOE模型以及双因素学习曲线模型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构建的基准情景、加强政策情景、“碳中和”情景以及1.5℃情景等四种不同政策情景,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探索了 2021-2035年我国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最后,采用运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规划模型呈现的规划方案能满足各项约束条件,是一个优化的结果。(6)政策建议。基于不同政策情景下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结论,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以及需求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优化路径得以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同时,还针对优化路径引发的相关公正转型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唐翰林[2](2021)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能源汽车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由于全球面临能源短缺、碳排放超标等紧迫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具有技术创新复杂性强、对企业创新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由此,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动态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动态能力是改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能力,技术创新模式是技术创新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至关重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回顾相关理论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探索性的纵向案例研究,研究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动态能力、技术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明晰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分为封闭创新模式与开放式创新模式,在国际化过程中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为主。进而归纳出新能源汽车企业动态能力的维度从单一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发现在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相匹配时,企业能提升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并保持持续竞争力,进一步提炼出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技术创新模式的“IDT”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历程中国际化方向逐步深化、国际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与技术发展的变革,其实质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2)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动态能力实质是一种能力组合,涵盖环境洞察能力、获取与吸收能力、整合与重构能力,各维度动态能力包括多种微观构成基础。(3)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动态能力是动态变化的,能力维度将随企业的发展、国际化程度的变化而调整和演化。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动态能力维度由单一向复杂演化。动态能力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力维度各有不同,且动态能力由单一到复杂的持续演化的过程中,动态能力的整体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状态。(4)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相匹配时,有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研究揭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演化逻辑,构建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技术创新模式与动态能力演化模型,对新能源汽车在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加强动态能力并选择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模式,从而实现技术突破、掌握核心技术,有着一定的探索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丰富企业技术创新和动态能力理论,并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根据自身国际化程度、国际市场现状、技术趋势以及企业核心能力,调整自身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提供建议和参考。
张太林[3](2021)在《车载取力自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野外或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车载取力自发电可以充分解决装备电源保障问题。对国内车载取力自发电的关键技术形式、技术成熟度、应用的可行性和前景进行了阐述;调速系统和通信形式进行了创新、改进,系统的燃油经济性较好,可以根据具体结构和使用需要选择取力形式和发电形式,系统具有可靠的互锁和安全保护措施,发电噪声进行了有效控制。多种类型的底盘已加装取力发电系统,系统占用空间较小,增大了整车的空间利用率;重量较轻,提高装备的机动性;系统结构简单,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系统逐渐向模块化、一体化、小型化、大功率方向发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杨萌[5](2020)在《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环境下,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力灵活性资源调控的市场机制成为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分别从市场机制、供给侧策略和需求侧策略的角度,围绕激励电力灵活性资源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及供给侧和需求侧响应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市场机制设计的角度,分别就我国“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下尚未建立和正在建立电力现货市场的两种现实情况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运行面临的调峰问题和爬坡等问题,设计了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总体架构,为分阶段、系统性地建立灵活性资源市场激励机制提供了一种实现路径。具体分析了在我国现货市场建立前,调峰市场的属性及其设计前提,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参与的调峰市场机制及其向现货市场过渡的方案,并以算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力市场发展预期,构建了一种电能量现货市场与多种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的联合出清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电能量、向上调频服务、向下调频服务、向上旋转备用服务、向下旋转备用服务、向上非旋转备用服务、向下非旋转备用服务等7个不同交易品种的联合出清。算例验证该模型可以体现不同灵活性资源的技术特点和经济价值,并适应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消纳。从供给侧的角度,为提高灵活性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调频服务需求量化模型。基于对现有调频服务需求量化方法的对比分析,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复杂场景,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预测调频服务需求。通过分离调频服务对应的时间分量,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得到假设无调频措施介入情况下的潜在频率偏差,并以此为依据预测系统对于调频服务的短时需求,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在线快速的准实时调频需求预测。从需求侧响应分析的角度,为广泛吸纳新型灵活性资源,分别针对不同规模的需求侧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投标行为,提出了结合生产计划的工业电力用户双层报价决策模型,以及基于条件约束的集成商资源集成报价决策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决策模型能够为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现货价格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能够在本文所提出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中得到有效激励。论文提出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有利于激励需求侧参与辅助服务竞争,改进有功辅助服务调控手段,优化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出清模式,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充裕度和辅助服务能力,进而促进电力市场高效运营。
张悦[6](2020)在《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文中指出接管、改造和建设是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国营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太原钢铁厂是当时华北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这一企业不但是山西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而且是中国较早生产特殊钢产品的钢铁厂,在当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该企业后,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发动企业干部、职工,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太原钢铁厂前身西北炼钢厂的创建和早期发展。第二章探讨太原钢铁厂的接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接管准备工作,如成立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组建接管机构和解放厂区等。接收工厂后逐渐“变接为管”,开展职工工作、清点企业资产设备和恢复生产,为改造和建设工作奠定基础。第三、四章为改造和建设,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企业管理机构及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变革管理组织机构和建立党群组织;其二,对企业人员的改造,通过思想教育和群众运动对干部、职员、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等群体进行改造,使企业人员实现“现代化”与“政治化”的转变;其三,转变经营方式,建立定额管理制和经济核算制等新型经营制度,并通过生产竞赛实现企业增产;其四,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生产技术,并引进特殊钢生产设备;其五,在企业中开展职工文化扫盲、职业技术和政治教育,建立职工学习制度。第五章探讨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意义与经验。太钢的成功接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企业接管政策的成熟。企业改造与建设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党政干部领导与群众动员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于太原钢铁厂的接管、改造与建设过程中,为企业发展积累了经验。通过探究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以小见大地厘清1949年前后中国国营企业的发展线索。
杜德春[7](2020)在《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报告是基于对“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英中翻译任务的一份报告。所翻译的源语材料是国际能源署(IEA)为2019年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级会议而编写的一份报告。译者主要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Wordfast、Xbench以及Google Translate等完成了这一翻译任务。本报告采用定性分析,只针对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翻译总结。译者所翻译的文本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科技英语中多用复合句,甚至会出现多重复合句的情况,因此复合句的翻译是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基于这一特点以及对所翻译材料的具体情况分析,译者着重选取了其中的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概论部分,主要介绍对翻译任务的要求、翻译文本的特点分析、本报告的结构以及方法论。第二章主要介绍译前准备,包括文字识别、项目创建、术语库和记忆库创建、文件分析以及伪翻译处理等。第三章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译后编辑、质量保证以及译文导出等。第四章是本报告的重点部分,针对该翻译任务中的有关翻译处理案例进行分析。译者基于对所选翻译文本的分析和总结,着重对源语材料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基于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译为前置定语、译为主句、译为状语从句以及译为从属小句。其中部分大类中又进行了小类的细分,译为前置定语这一类别又分为译为“所+v.+的”结构做前置定语以及“v.+Obj.+的”动宾结构做前置定语。译为状语从句这一类别又分为目的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以及让步状语从句。译为从属小句的类别又分为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以及总结性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第五章是译后反思与提高部分,通过对比译者译本与校对后的译本,总结翻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该部分,译者主要选取了三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探讨:“而且”与“并且”的辨析、逻辑关系的误用以及“对+obj.+进行+v.”结构,从而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也为其他译者或翻译爱好者作为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第六章对本报告进行了整体总结。本报告对科技英语翻译从业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本报告仅仅是基于所选翻译项目的案例,对定语从句处理方法的进行了定性总结和分析,因此,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利用相当大的扩展语料库进行类似的定量统计分析,其代表性和适用性则应更好。
李维阳[8](2020)在《基于需求响应的微网多能源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推动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兴起,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式中,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等技术可实现能量的多向流动。微网型多能源系统的建模分析,并计及柔性负荷参与调度,对推动建立安全经济、清洁高效的未来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满足微网多能源系统中能量优化管理的需求,分别从微网多能源系统各设备建模、基于需求响应的双层优化调度、考虑分布式储能和多场景动态电价协同的运行优化等三个方面对微网多能源系统能量管理的模型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微网多能源系统建模。本文微网多能源系统主要包含风力涡轮机、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热电联产机组、电锅炉和储能设备。基于能源枢纽矩阵化,研究各设备的运行原理、特性及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微网多能源系统综合模型。(2)基于需求响应的微网多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为最大化消纳可再生能源并对需求侧资源进行多层次调度,本文建立了微网多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在上层优化调度模型中,采用改进的分时电价并考虑用户满意度,能够准确地计算调节后的负荷,可作为上度与下层调度之间的联系。下层通过合理调配负荷、储能,构建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源-网-荷-储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进行经济性调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合理性。(3)考虑分布式储能和多场景动态电价系统协同的微网多能源系统配电网运行优化。由于传统的分时电价不能满足配电网优化需求,本文提出了考虑分布式储能和动态电价协同优化的调度运行策略,定义了多场景动态电价。分析分布式储能对微网多能源系统中的配电网的不同影响,构建了以配电网的线路网损和线路电压偏差最小的多目标函数。采用外部存档技术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来求解优化问题。算例验证了运行优化策略在提升电网能源利用率和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性。
费启明[9](2020)在《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的发展,为人们出行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燃油汽车逐年增长,面临着燃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出现了新能源汽车,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客车行业里,新能源客车在政府的推动下,一、二线城市公交已全面投放,但还有一部分客车市场短时间内无法被新能源客车替代,例如旅游大巴、城际大巴、机场大巴、西部公交、偏远落后城市以及出口到不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等这些领域还是使用燃油客车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燃油客车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车载用电器增多,又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用电部件越来越多,例如电加热、电子风扇、电涡流缓速器、电子助力等,现有燃油客车的发电机功率提升已跟不上发展,因而客车交流发电机功率提升或者多台发电机并联工作是客车发电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的目的是优化设计4千瓦客车交流发电机,提升低速输出性能,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发电机输出功率从4千瓦提升至5千瓦,实现两台或多台发电机在同一电路并联工作,满足客车10千瓦的用电需求。以某发电机企业的一款客车交流发电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对比的方法来探索验证发电机功率的影响点,为发电机的功率提升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在发电机的材料、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等全面分析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选择主要的影响点作为研究对象。其次,根据发电机设计计算、设计测试方案、设计发电机、测试发电机,根据发电机性能、功能制定优化改进措施,主要是发电机功率提升、发电机功能等方面改进。最后,对发客车交流发电机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经过试验验证,使用内置风扇、整流桥外置、混合励磁、多功能调节器的发电机可以满足燃油客车用电需求。重要的是,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参考价值。
赖世贤[10](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二、汽车交流发电机技术改进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交流发电机技术改进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 |
1.2.2 不同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1.2.3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
1.2.4 煤电供给侧改革与灵活性改造 |
1.2.5 促进系统灵活性的市场政策机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3.5 研究路线图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 |
2.3 电力系统灵活性基本内涵 |
2.4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
2.4.1 传统需求预测模型 |
2.4.2 基于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预测模型 |
2.5 系统优化算法 |
2.5.1 粒子群算法 |
2.5.2 蚁群算法 |
2.5.3 遗传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电力行业主体构架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发电装机容量 |
3.2.2 跨省输电线路 |
3.2.3 全社会用电量 |
3.3 中国电力行业成本效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发电技术经济性 |
3.3.2 线损和厂用电率 |
3.3.3 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 |
3.3.4 需求响应规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MLR-ANN的中长期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构建 |
4.2.1 MLR基本原理 |
4.2.2 ANN基本原理 |
4.2.3 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 |
4.3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数据整理 |
4.3.1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全社会用电量影响因素数据整理 |
4.4 基于MLR-ANN的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4.1 用电量显着影响变量提取 |
4.4.2 2021-2035年显着影响变量预测 |
4.4.3 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5 电力需求预测定性分析与结果修正 |
4.5.1 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与国际比较 |
4.5.2 不同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对比 |
4.5.3 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校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系统LCOE和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5.2.1 LCOE模型基本原理 |
5.2.2 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
5.2.3 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构建 |
5.2.4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 |
5.3 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1 各类电力资源禀赋分布及新增电源布局 |
5.3.2 各类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3 区域电力流向及传输规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构建 |
6.2.1 电力规划模型基本原理及衍生 |
6.2.2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基本特征 |
6.2.3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分析 |
6.2.4 模型目标函数 |
6.2.5 模型约束条件 |
6.3 全国层面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3.1 情景设定 |
6.3.2 参数设定 |
6.3.3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 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1 电力资源现状分析 |
6.4.2 基于系统LCOE的各类发电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6.4.3 参数设定 |
6.4.4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5 电力规划方案运行模拟 |
6.5.1 运行模拟与系统灵活性定量评估方法 |
6.5.2 典型场景下区域电网运行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引言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梳理和理论回顾 |
2.1 动态能力理论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3 企业国际化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双案例研究方法的选取 |
3.2 案例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四章 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创新案例分析 |
4.1 比亚迪案例分析 |
4.2 特斯拉案例分析 |
4.3 两个案例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
第五章 案例讨论与发现 |
5.1 国际化发展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动态能力构成与演化机理 |
5.2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类型及演化路径 |
5.3 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IDT”模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案例企业半结构化访谈关键问题及含义特征 |
附录 B 案例企业编码详细表 |
致谢 |
(3)车载取力自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关键技术形式及指标 |
2.1 创新和改进 |
2.1.1 调速系统 |
2.1.2 互锁双调速独立控制系统 |
2.1.3 通信形式 |
2.1.4 新型底盘上加装 |
2.2 技术优势 |
2.2.1 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
2.2.2 较低的噪声 |
2.2.3 简单的结构 |
2.3 主要性能指标 |
3 技术成熟度 |
3.1 加装取力发电的底盘 |
3.2 采用的取力形式 |
3.3 选择的发电机形式 |
3.4 互锁和保护 |
3.5 发电噪声控制 |
4 技术可行性和前景 |
4.1 已有技术基础 |
4.2 软件、硬件配置 |
4.3 当前研发成果 |
4.4 前景展望 |
5 结束语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力系统有功辅助服务与灵活性资源需求 |
1.2.1 电力辅助服务的概念与分类 |
1.2.2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系统的灵活性需求与应对 |
1.3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及其研究现状 |
1.3.1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 |
1.3.2 国外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研究与实践 |
1.3.3 我国辅助服务补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1.3.4 国内外有功辅助服务市场出清模型研究与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架构设计 |
2.1 概述 |
2.2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要素分析 |
2.2.1 供求机制 |
2.2.2 竞争方式 |
2.2.3 价格机制 |
2.3 电力市场设计对灵活性的传统激励措施 |
2.4 基于新需求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改进思路 |
2.4.1 引入新型灵活性资源 |
2.4.2 改进既有辅助服务品种 |
2.4.3 新增辅助服务品种 |
2.5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总体框架 |
2.5.1 市场主体 |
2.5.2 时间设置 |
2.5.3 网络模型 |
2.5.4 交易品种设置 |
2.5.5 市场出清目标 |
2.5.6 组织方式 |
2.6 小结 |
第3章 可再生能源参与的我国调峰市场机制设计 |
3.1 概述 |
3.2 调峰市场的设计前提及其属性分析 |
3.3 调峰交易机制现状 |
3.4 可再生能源参与的调峰交易机制设计 |
3.5 可再生能源参与的调峰交易出清模型 |
3.6 调峰机制向现货市场的过渡 |
3.7 算例验证 |
3.8 小结 |
第4章 面向灵活性的电能与有功辅助服务市场联合出清模型 |
4.1 概述 |
4.2 电力灵活性资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
4.3 机组组合模型对灵活性资源利用率的影响与改进思路 |
4.4 面向灵活性的日前市场电能与辅助服务联合出清模型 |
4.5 算例验证 |
4.6 小结 |
第5章 调频服务需求量化的数据驱动模型 |
5.1 概述 |
5.2 数据驱动的有功辅助服务量化方法 |
5.3 基于HMM的调频服务需求量化模型 |
5.3.1 调频服务需求的分布特征与模型选择 |
5.3.2 隐马尔可夫模型 |
5.3.3 HMM参数估计 |
5.3.4 隐藏状态解码 |
5.3.5 数据驱动的有功辅助服务需求预测流程 |
5.4 算例验证 |
5.5 小结 |
第6章 需求侧资源参与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的投标决策模型 |
6.1 概述 |
6.2 新型有功辅助服务资源 |
6.2.1 需求侧资源 |
6.2.2 储能技术 |
6.2.3 可再生能源 |
6.2.4 虚拟电厂 |
6.3 工业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投标决策模型 |
6.3.1 参与需求响应的工业用户特点 |
6.3.2 工业用户短期生产调度模型 |
6.3.3 工业用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投标决策模型 |
6.4 集成商投标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的决策模型 |
6.4.1 集成商投标辅助服务市场的决策过程 |
6.4.2 辅助服务产品的可用性等效概率 |
6.4.3 集成商投标辅助服务市场的机会约束模型 |
6.5 算例验证 |
6.5.1 工业用户辅助服务市场投标决策算例 |
6.5.2 集成商投标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算例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宏观研究 |
(二)区域研究 |
(三)关于太原工业接管、改造与建设的研究 |
三、研究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太原钢铁厂的前身:西北炼钢厂 |
第一节 西北炼钢厂的创建与早期发展(1932-1937) |
一、西北炼钢厂创建的条件 |
二、西北炼钢厂的筹备与建设过程 |
第二节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太原铁厂(1937-1945) |
一、“军管理”时期(1937-1942) |
二、“日华合办”时期(1942-1945) |
第三节 阎锡山集团接收后的西北炼钢厂(1945-1949) |
一、接收与复名 |
二、复工与炼钢生产的军事化 |
第二章 接管工作的开展 |
第一节 接管工作的准备 |
一、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建立与工人运动的发展 |
二、接管机构的成立和接管工作的准备 |
三、太原城北工厂区的解放 |
第二节 接管工作内容 |
一、入厂接管与宣布政策 |
二、维护工厂稳定与秩序 |
三、实行“原职”政策与稳定职工情绪 |
四、清点企业的资产和设备 |
五、调动职工参与,恢复企业生产 |
第三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的意义 |
第三章 改造与建设(上) |
第一节 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 |
一、变革组织机构 |
二、建立党群组织,密切联系群众 |
三、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的影响 |
第二节 改造企业人员 |
一、企业人员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下的企业人员改造 |
三、人员改造的结果:生产生活的“政治化”与“现代化” |
第四章 改造与建设(下) |
第一节 改革经营制度与发动生产竞赛 |
一、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
二、开展生产竞赛运动 |
第二节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创新 |
一、引进人才、设备与兴办基建工程 |
二、技术改进与创新 |
三、研发、试制特殊钢产品 |
第三节 职工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扫盲运动与文化教育 |
二、职业技术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五章 对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评价 |
第一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与中国共产党城市政策的成熟 |
第二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的成效 |
一、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二、推动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
三、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 |
第三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工作的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Overview |
1.1 Task Description |
1.2 Text Features |
1.3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
1.4 Report Structure |
1.5 Methodology |
Chapter 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 Character Recognition |
2.2 Project Creation |
2.3 Creation of Glossary and Translation Memory |
2.4 File Analysis |
2.5 Pseudo-translation |
2.6 Summary |
Chapter 3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
3.1 Editing of Target Segments |
3.2 Quality Assurance |
3.3 Translation Export |
3.4 Summary |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
4.1 Translation into Pre-modifier |
4.2 Translation into Main Clause |
4.3 Translation into Adverbial Clause |
4.4 Translation into Subordinate Clause |
4.5 Summary |
Chapter 5 Contras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Proofread Versions |
5.1 Distinction between “而且”(erqie) and “并且”(bingqie) in Chinese |
5.2 Misinterpretation of Logical Relationship |
5.3 “对(dui)+obj.+进行(jinxing)+v.” Structure |
5.4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amples of Source Text in PDF Forma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Versions |
Acknowledgements |
(8)基于需求响应的微网多能源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微网研究现状 |
1.2.1 需求响应和柔性负荷 |
1.2.2 能源枢纽 |
1.2.3 多能源微网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能源系统中的设备建模与能量传输特性 |
2.1 能源枢纽基本架构 |
2.2 微网多能源系统中的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模型 |
2.2.1 风力涡轮机 |
2.2.2 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 |
2.2.3 热电联产机组 |
2.2.4 电锅炉 |
2.2.5 储能设备 |
2.3 微网多能源系统中基于负荷的需求侧响应 |
2.3.1 柔性负荷模型 |
2.3.2 电热气具体负荷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需求响应的微网多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
3.1 考虑不确定性的光伏风机出力模型 |
3.2 双层优化调度模型的基本架构 |
3.3 上层源荷调度模型 |
3.3.1 分时电价模型 |
3.3.2 用户满意度模型 |
3.3.3 上层目标函数 |
3.4 下层源-网-荷-储优化调度模型 |
3.4.1 基于负荷的需求侧响应模型 |
3.4.2 下层目标函数 |
3.4.3 下层约束条件 |
3.5 双层优化模型求解 |
3.5.1 帝国竞争算法原理 |
3.5.2 基于混沌原理的帝国竞争算法改进 |
3.5.3 优化模型求解流程 |
3.6 算例结果和分析 |
3.6.1 上层模型参数设置 |
3.6.2 上层模型结果分析 |
3.6.3 下层模型参数设置 |
3.6.4 下层模型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分布式储能和多场景动态电价协同的微网多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
4.1 考虑分布式储能和多场景动态电价协同优化的微网多能源系统调度 |
4.1.1 多场景动态电价 |
4.1.2 考虑分布式储能和多场景动态电价协同优化的微网多能源系统调度策略 |
4.2 考虑分布式储能和多场景动态电价协同优化的微网多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2.3 基于外部存档技术的粒子群算法改进 |
4.3 算例分析 |
4.3.1 参数设置 |
4.3.2 算例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致谢 |
(9)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案 |
1.4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发电机分析及优化改进 |
2.1 发电机材料、结构及原理分析 |
2.1.1 发电机材料分析 |
2.1.2 发电机结构及原理 |
2.1.3 发电机零部件分析 |
2.1.4 发电机输出性能分析 |
2.1.5 发电机调节器功能分析 |
2.1.6 发电机计算 |
2.1.7 优化设计 |
2.2 客车发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
2.2.1 客车发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
2.2.2 客车发电机性能优化设计 |
2.2.3 发电机功能优化设计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发电机性能和功能测试方案 |
3.1 发电机影响因素和测试条件 |
3.1.1 测试影响因素 |
3.1.2 测试条件 |
3.2 测试台架方案 |
3.2.1 整个测试台方案 |
3.2.2 驱动部分方案 |
3.2.3 温控设备方案 |
3.2.4 电器仪表方案 |
3.2.5 其余测试台重要部件 |
3.3 数据采集 |
3.3.1 安装固定发电机及导线 |
3.3.2 性能测试过程 |
3.3.3 功能测试过程 |
3.3.4 数据整理 |
3.4 各改进方案测试步骤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结果与验证 |
4.1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性能和功能测试 |
4.1.1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性能测试 |
4.1.2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功能测试 |
4.1.3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并联功能测试 |
4.2 改进方案测试结果 |
4.2.1 V1发电机性能和功能测试 |
4.2.2 V1发电机并联功能测试 |
4.2.3 V1发电机转子嵌磁钢性能测试 |
4.2.4 V1嵌磁钢发电机并联功能测试 |
4.3 改进验证 |
4.3.1 V1发电机环境验证 |
4.3.2 V1发电机耐久验证 |
4.3.3 V1发电机其他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汽车交流发电机技术改进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D]. 张文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研究[D]. 唐翰林.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车载取力自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J]. 张太林. 汽车文摘, 2021(03)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研究[D]. 杨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D]. 张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D]. 杜德春.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需求响应的微网多能源系统优化研究[D]. 李维阳.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9]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D]. 费启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