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自己 走出烦恼(论文文献综述)
孙中霞[1](2020)在《青春圆舞曲——九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设计理念】青春期是一个重要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快速发育,出现了第二性征,心理上也逐渐成熟,经历了异性排斥和异性相吸两个阶段,异性情感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是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规律,学习与异性交往的重要时期,应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科学接受性冲动带来的性幻想等,正确看待对异性的好奇和好感,尊重自己与他人的情感。
钱璐珂[2](2020)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行动研究》文中提出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实施个别教育,因此教师如何做出正确的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毫无疑问教师必须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来敏锐的捕捉到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但近年来许多研究中指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却并不乐观,不少教师在观察中存在较多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能力更是亟需提升,只有教师具备观察能力才会通过有效观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并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因此,本研究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在实践中探索如何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在河南省某幼儿园的六位教师中进行,借助《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COR Advantage)来为行动研究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能力。除此之外研究中还采用多种方式来搜集相关资料:运用实物分析法来分析教师撰写的观察记录;运用观察法来发现影响教师观察的因素以及教师在观察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访谈法来进一步了解教师对自身观察能力的看法;运用问卷法来对研究前后教师观察能力进行简单测量。通过三个阶段的行动研究,团体中教师的观察能力有很大提升:从无目的的随意观察到依据《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COR Advantage)确定观察目的;从只运用单一的观察记录方法到掌握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和记录儿童;从对观察结果无从下手到能够科学解读和应用。研究者从三轮行动研究的实践中总结出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具体方法:教师互助小组可以帮助新手教师快速进入观察状态;《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COR Advantage)可以为教师确定观察目的提供参考;录像观摩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师记录和分析能力;实施追踪观察可以完善教师后续的教育策略。对于进一步提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出建议如下:帮助教师合理规划一日工作,给观察腾出足够的时间;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将观察融入园本教研,为教师提供练习和讨论的机会;简化繁琐的文本工作,减轻教师观察压力。
王行[3](2020)在《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经验性特征,大部分作品出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和生命体验。孙惠芬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来自于自己的日记,这篇改变孙惠芬命运的作品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也规约了她的创作路线,于是孙惠芬沿着这条经验性的创作道路坚持走了下去,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纵观孙惠芬的整体创作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创作路线,她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没有走出辽南,坚持辽南故事的文学书写。孙惠芬所有的辽南故事几乎都围绕着故乡展开,十里洼、歇马山庄和上塘村都源自孙惠芬故乡山咀子的文学想象,它们共同构成了孙惠芬完整的文学故乡。孙惠芬的文学创作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文学划分依据于作家创作特征与个体经验之间的关系。在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孙惠芬利用的文学创作资源主要来自于童年故乡记忆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也是作家心灵史的文学源头。童年经验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早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部分中国当代作家也都承认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童年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孙惠芬也曾坦言自己小说创作的念头就源于童年的经历,而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歇马山庄》正是源于对童年故乡的想象。孙惠芬的童年记忆充满了“60后”作家普遍性的苦难记忆,这种苦难感对于乡村出身的孙惠芬而言,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贫乏,而这种苦难体验最终内化成孙惠芬的性格,进而又外化为细腻、琐碎而又悲伤的文学风格。孙惠芬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来自于她的青年生活经历。青年时代的孙惠芬充满了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心怀青少年叛逆情绪的“怨乡”情结,“逃离”乡村走进城市成为青年孙惠芬的人生理想。于是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文学“自叙传”的特征,借助小说抒发个人情感、情绪,很多作品也都取材于青年时期的真实生活经历。《小窗絮雨》《变调》《孤独者之歌》《小镇文化人》《来来去去》等小说,既是她青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她青年时代情感和经历的文学表现。进入新世纪后的孙惠芬来到了人生的中年阶段,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学习和写作,开始进入文学创作的“中年写作”阶段,这也是她文学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此时的孙惠芬离开了小城庄河进入大连市文联工作,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但是却失去了身份的自我认同,走上了“精神返乡”的文学之路。孙惠芬的“中年写作”虽然失去了“青春写作”的活力,但是却拥有了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在情感上开始由己及人,扩展了情感关注的对象,将对自我情感和心理的关注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群体。在立场上表现出鲜明的底层立场,坚定地为乡村和农民发声,尤其关注那些进城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境。孙惠芬文学创作进入第四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是《寻找张展》,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现改变了孙惠芬的文学格局,她终于开始创作关于城市和城里人的小说,开始关注城市青年的精神困境。可以说《寻找张展》是孙惠芬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完成从农民到市民身份转变的作家,这部作品也可以视之为孙惠芬文学进城的开篇之作。这部小说的出现也意味着孙惠芬终于从身体进城进入了精神进城,在精神上真正融入了城市,实现了身份的自我认同。孙惠芬这次文学进城的实验性写作,是否意味着城市文学将成为她创作的常态?还有待于我们拭目以待。孙惠芬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叙事和文体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出身于传统乡村的孙惠芬从小就接受到来自母亲和奶奶的言传身教,从而养成了传统女性的道德品质,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内化为她人格特征的基本底色。因此我们可以从孙惠芬的小说中看到她的传统特征,经常以传统乡村伦理道德观念作为审美标准,表现出对乡村传统女性的欣赏和认同,正如《静坐喜床》中那位“坐床”的新嫁娘。这种价值观念最终外化为“圣母”情结,而男性的“圣母”情结最终内化为女性的自我身份认同,她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自觉地认同了来自男性的带有压抑、强制和霸权色彩的女性角色定位,并将“圣母”形象变成女性的一种人生追求。这种“圣母”形象在《蟹子的滋味》《给我漱口盂儿》《秉德女人》等作品中大量出现,以文学的方式将家庭生活中的那些“母亲”打造成为“圣母”。但是随着孙惠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她开始关注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那些身处裂变中的现代农民,那些游走于城乡间的农民工,既失去了乡村的文化之“根”,又承受着来自城市的排斥,陷入身份认同的困惑。而在那些进城农民工群体中,女性农民工更是身处于社会底层的底层,她们遭受来自城市更为深刻的创伤。而农民工的大量进城造成了乡村的“空巢”,“空巢”乡村里那些留守女性既要承担丈夫离去后的劳动压力,又要承受丈夫缺席后的性压抑和性苦闷。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乡村开始出现了新的现代女性形象,她们在裂变中的乡村寻找新的生存之路。孙惠芬本是一位并不注重小说技巧的作家,但是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也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孙惠芬的小说叙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叙事立场和叙事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女性作家孙惠芬小说叙事经常表现出女性叙事视角,但是却并未表现出偏执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形成了叙事立场和叙事视角的二元悖论关系。孙惠芬在乡土小说创作中坚持的底层立场,使她一直坚定地站在乡村和农民的立场上发声,在作品中则表现出一种乡村叙事视角。进城后的孙惠芬不仅拥有了城市身份,也拥有了知识分子的身份,开始以知识分子启蒙主义的文学立场观照中国乡村、关心现代农民,以城市叙事视角观察中国乡村的现代性之变。在小说文体上孙惠芬也相继做出过实验性的写作尝试,从最初的散文化乡土小说到后期的方志体小说和“非虚构写作”,孙惠芬表现出自觉的小说文体创新意识。孙惠芬的文学创作深受沈从文和萧红影响,尤其是他们文学创作中的散文化倾向,散文化小说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和文体上,还表现在艺术精神上。孙惠芬以散文体进行小说创作,经常模糊掉个体生活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性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在小说中真假难辨。孙惠芬在长篇小说《上塘书》中采用了方志体的文体结构,方志体小说不是孙惠芬的首创,它来源于方志小说,表现出对于真实性的文学追求。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采用的是“非虚构写作”方式,以非虚构的叙事方式营造出一种真实感,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揭示出底层农民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绝望,直击“非正常死亡”及其背后隐藏的“自杀遗族”问题。以期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文学的边界,具有文学意义和价值。
卢雪峰[4](2017)在《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福建厦门某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科技竞争为核心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各种网络应用相继涌现、层出不穷,不断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其发展受信息化时代的影响越来越深。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不仅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而且还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全面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便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双重背景,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作为中学德育主要阵地的思想品德课也应如此。本文以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原有理论成果为研究基础,对目前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据此提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整合的具体对策,并应用于与实践教学中,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根据以上思路,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是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进行概念界定,然后总结了其整合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了其整合的理论基础。第三是问题研究部分,主要从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需要两个方面分析了整合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是对策探讨部分,根据以上分析的整合原则和整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即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布置个性化的作业。第五是案例分析部分,根据对一个教学实例——《花季雨季》的评价和反思,总结出了笔者在进行本次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陈君[5](2017)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正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及师生关系等等。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接触到的教学活动之一,其中课外作业是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敏感话题,而有效的课外作业设计在中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对课外作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生物学教师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课外作业设计,对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对芝罘区初中生物学教师和学生进行“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现状调查,了解当前教师与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对目前作业的看法以及对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课外作业的看法等,进而分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生物学课外作业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并呈现典型案例。对烟台市芝罘区初中生物学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物学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移动互联网;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设计生物学课外作业的重要性;目前教师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选题随意、反馈不够及时等现象;大多数教师对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生物学课外作业持赞成态度,并认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目前已尝试使用移动互联网设计课外作业的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到教师主要采用QQ、微信或作业APP等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提交,且采用多种评改方式相结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且获得了父母的支持;能熟练地使用相关工具获取、上传信息;认为目前的课外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现象;对于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课外作业,大多数学生持支持态度,表示喜欢通过网络来完成课外作业。在分析生物学科和生物学教学的特点,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基础上,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生物学课外作业的相应策略,主要包括课外作业选题、布置、提交、过程关注、评价和交流策略六个方面。最后,设计四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作业案例,并将案例设计应用于具体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物学课外作业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素养,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陈孙义[6](2016)在《运用教学情境,优化“品社”课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品社课中有丰富的情境资源,品社《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本文据此就品社课教学情境创设概念内涵、主要类型、运用原则和基本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达到优化品社课教学的目的。
马志国[7](2015)在《他为什么总是烦得很?》文中认为他的烦恼谁人知?晓强是个初三男生,勤奋上进成绩优良,同学羡慕老师喜欢,但是晓强常常让家长头疼。为什么?因为晓强时不时地觉得烦,不说话不做事,外加脸色不好。家长一问,晓强张口就是:"别理我,烦着呢!"为此,家长常常神经紧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陈依炳[8](2014)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专职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因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开展了3年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课题研究,同时在课中、课后不断地实践、尝试、反思、积累,形成了教材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家乡、祖国、世界)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廉蓓[9](2014)在《小组工作介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的应用与探索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B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和来自边远地区的人们涌入到城市,在这一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这便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他们虽然在城市生活中开阔了眼界,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缺乏父母关爱等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形成自卑、胆怯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抗逆力,帮助他们度过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本文是以笔者在深圳市光明新区B社区实习时开展的成长小组为例,对社区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抗逆力并试图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强其抗逆力展开研究和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根据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开展实践工作。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深圳市B社区的具体情况,认识到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抗逆力以及开展成长小组对他们的重要性;其次,笔者在本研究中详细的阐述了小组开展的时间、地点、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估。笔者试图通过每个环节的分析展现出小组工作开展的对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的有效性。最后,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对服务过程研究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并且针对本次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赵雅楠[10](2013)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拥有好心情》 教学设计案例》文中认为所属课程:品德与生活所属专业:小学思品专业授课课时:两课时(本教案为第一课时内容)一、教材分析《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第二课。1、单元分析:本单元共有三课,分别为《生活中的快乐》、《拥有好心情》、《尝尝苦滋味》。通过带领学生感受、理解生活中的快乐、烦恼、挫折与困苦,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帮助学生形成敢于面对艰难困苦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用积
二、了解自己 走出烦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了解自己 走出烦恼(论文提纲范文)
(1)青春圆舞曲——九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设计理念】 |
【教学过程】 |
一、热身活动 |
二、我诉我心 |
三、心海导航 |
四、情景剧《收到表白纸条后》 |
五、短视频《刺猬取暖》 |
【教学反思】 |
【点评】 |
(2)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观察中存在诸多问题 |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能力急需提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一)诠释学理论 |
(三)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观察能力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相关研究 |
(三)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能力的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述评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区域活动 |
(二)观察能力 |
(三)《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 |
(四)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场所及背景资料 |
(一)研究场所 |
(二)参与研究的教师 |
四、研究步骤 |
(一)行动研究准备阶段(2019.3-2019.6) |
(二)行动研究实施阶段(2019.9-2020.1) |
(三)行动研究总结阶段(2020.1-2020.3)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一、行动研究准备阶段 |
(一)对教师的问卷与访谈的分析 |
(二)对教师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的分析 |
二、第一轮行动:集中解决观察意识不科学及观察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
(一)计划 |
(二)实施 |
(三)讨论 |
(四)效果及反思 |
三、第二轮行动:在第一轮基础上对观察记录方法的应用进行提升 |
(一)计划 |
(二)实施 |
(三)讨论 |
(四)效果及反思 |
四、第三轮行动:在前两轮基础上对观察结果的反思进行提升 |
(一)计划 |
(二)实施 |
(三)讨论 |
(四)效果及反思 |
第四章 研究反思与建议 |
一、行动研究成效 |
(一)教师从无观察目的到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
(二)教师能够运用多种记录方法反映幼儿真实情况 |
(三)教师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应用更加科学有效 |
(四)教师的观察能力较行动前有较大提升 |
二、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
(一)教师互助小组可以帮助新手教师快速进入观察状态 |
(二)《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可以为教师确定观察目的提供参考 |
(三)录像观摩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师记录和分析能力 |
(四)实施追踪观察可以完善教师后续的教育策略 |
三、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建议 |
(一)帮助教师合理规划一日工作,给观察腾出足够的时间 |
(二)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 |
(三)将观察融入园本教研,为教师提供练习和讨论的机会 |
(四)简化繁琐的文本工作,减轻教师观察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COR Advantage)的结构 |
附录B 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问卷调查 |
附录C 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孙惠芬小说主题的研究 |
(二)关于孙惠芬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 |
(三)关于孙惠芬小说叙事策略的研究 |
(四)跨领域(学科)研究以及同其它他作家比较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作家的“心灵史”与文学创作的互构 |
第一节 童年、故乡与土地:作家文学创作的源泉 |
一、童年记忆的文学转换 |
二、文学故乡的建构和超越 |
三、农民作家的土地情怀 |
第二节 文学的“自叙传”:逃离故乡与初进文坛的精神困境 |
一、“走出去”的执着与“走向哪里”的精神困境 |
二、城市身份与乡村立场的二元关系 |
三、从心灵写作到心理描写的文学转型 |
第三节 “中年写作”的危机与精神还乡的痛楚 |
一、作为“现象”存在的“中年写作” |
二、“中年写作”:在焦虑和沉思中走向岁月的积淀 |
三、“重返故土”的精神升华与文学超越 |
第二章 孙惠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
第一节 过日子:中国传统女性的“圣母”形象 |
一、过日子:中国传统乡村道德伦理的养成 |
二、中国传统乡村的“圣母”情结与文学的“圣母”形象 |
三、走下神坛的“圣母”:中国传统女性最后的挽歌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乡村女性形象 |
一、留守女性的生命痛感 |
二、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的新女性形象 |
三、进城女性的生命之殇 |
第三节 孙惠芬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 |
一、成为历史景观、进入文学视野内的农民工 |
二、土地的逃离和故乡的叛逆 |
三、农民工的“伤痛城市” |
四、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精神徘徊 |
第三章 孙惠芬小说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叙事立场与位移的叙事视角 |
一、小说的叙事立场与叙事视角 |
二、非女权主义叙事立场下的女性叙事视角 |
三、底层立场与乡村叙事视角 |
四、知识分子的叙事立场与城市叙事视角 |
第二节 “自语式”的文学叙事策略 |
一、女性絮语式的文学自叙传 |
二、传统家族意识下的“家族叙事” |
三、家庭观念与“家庭叙事” |
第三节 辽南地域文化下的“辽南叙事” |
一、辽南民风民俗与“辽南叙事” |
二、基于辽南乡村的日常生活叙事 |
三、辽南鬼神文化下的“鬼神叙事” |
四、作为文学故乡的上塘与上塘叙事的延伸 |
第四章 孙惠芬小说的文体特征 |
第一节 散文化乡土小说:从文体的自发到自觉 |
一、散文化乡土小说的文学传统和文体传承 |
二、语言的散文化和地方性 |
第二节 方志体小说:从文体的自发到自觉 |
一、从方志小说到方志体小说 |
二、方志体小说的结构特征 |
三、方志体小说的空间叙事特征 |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实验 |
一、虚构文学的“非虚构写作” |
二、中国乡村自杀遗族的“非虚构”写作 |
三、对于“底层之痛”的非虚构式呈现 |
四、文学性的探讨: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福建厦门某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
2. 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基本要求与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1. 信息技术 |
2. 初中思想品德课 |
3.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
4.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 |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基本原则 |
1. 目的性原则 |
2. 思想性原则 |
3. 适度性原则 |
4. 实效性原则 |
5. 主体性原则 |
(三)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 建构主义理论 |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
(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要性 |
1.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
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改善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存在的问题 |
1. 课前——忽视让学生参与到整合过程中 |
2. 课中——忽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
3. 课后——忽视利用信息技术布置课外作业 |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具体策略 |
(一)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 |
1.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的质量和效率 |
2.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学生课前准备的形式和内容 |
3. 利用信息技术反馈学生课前准备的成果和作品 |
(二)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
1. 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可用于创设教学情境的校本资源 |
2. 利用信息化软件制作教学情境 |
3. 利用信息化设备营造教学情境 |
(三)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个性化作业 |
1. 观看视频类作业 |
2. 汇报成果类作业 |
3. 探究问题类作业 |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设计与实践 |
(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教学实例——《花季雨季》 |
1. 课前准备 |
2. 课堂教学 |
3. 课后作业 |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应用效果评价 |
1. 评价维度 |
2. 课堂评价 |
3. 调查评价 |
(三)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案例反思 |
1. 现代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是相辅相成 |
2. 构建网络资源平台是节省信息化教学成本的最优手段 |
3. 加强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优化整合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和使用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花季雨季》教学设计 |
附录4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应用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整体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设计理论分析 |
2.1 移动互联网的内涵 |
2.1.1“互联网+”的概念 |
2.1.2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
2.1.3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
2.2 生物学课外作业 |
2.2.1 作业、课外作业及作业设计 |
2.2.2 生物学课外作业的特点 |
2.2.3 生物学课外作业的功能 |
2.3 互联网时代课外作业发生的变化 |
2.4 研究的教育理论基础 |
2.4.1 泛在学习理论 |
2.4.2 建构主义理论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章“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现状调查 |
3.1 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的编制与设计 |
3.1.4 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 |
3.1.5 问卷的质量分析 |
3.1.6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教师问卷分析 |
3.2.2 学生问卷分析 |
第4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
4.1 移动互联网对课外作业设计产生的影响 |
4.1.1 对作业内容的影响——内容丰富、题材新颖 |
4.1.2 对作业形式的影响——形式多样、便捷灵活 |
4.1.3 对作业完成过程的影响——过程互动、交流频繁 |
4.1.4 对作业评价与反馈的影响——主体多元、反馈及时 |
4.2 作业选题策略 |
4.2.1 主题选择要贴近生活,能够引发学生作业兴趣 |
4.2.2 内容选择应突出综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
4.2.3 任务设计应难易适度,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自信 |
4.2.4 完成过程应方便互动,能够引导学生合作探讨 |
4.3 作业布置策略 |
4.3.1 形式灵活,适当提醒 |
4.3.2 时机准确,任务清晰 |
4.4 作业过程关注策略 |
4.4.1 及时关注,恰当指导 |
4.4.2 增强互动,加强交流 |
4.5 作业提交策略 |
4.5.1 方式灵活,途径多样 |
4.5.2 守时保质,条理有序 |
4.6 作业评价策略 |
4.6.1 评价方式多元 |
4.6.2 评价内容全面 |
4.6.3 评价反馈及时 |
4.6.4 评价注重激励 |
4.7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作业交流策略 |
4.7.1 拓宽交流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
4.7.2 根据交流需求,选择不同交流方式 |
第5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实践案例与应用效果分析 |
5.1 案例一:课前预习类课外作业 |
5.1.1 作业目的 |
5.1.2 作业内容 |
5.1.3 作业形式 |
5.1.4 作业实施 |
5.1.5 效果分析 |
5.2 案例二:巩固拓展类课外作业 |
5.2.1 作业目的 |
5.2.2 作业内容 |
5.2.3 作业形式 |
5.2.4 作业实施 |
5.2.5 效果分析 |
5.3 案例三:能力提升类课外作业 |
5.3.1 作业目的 |
5.3.2 作业内容 |
5.3.3 作业形式 |
5.3.4 作业实施 |
5.3.5 效果分析 |
5.4 案例四:情感升华类课外作业 |
5.4.1 作业目的 |
5.4.2 作业内容 |
5.4.3 作业形式 |
5.4.4 作业实施 |
5.4.5 效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6)运用教学情境,优化“品社”课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情境的概念解读 |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类型 |
三、教学情境的运用原则 |
四、教学情境运用方法 |
(7)他为什么总是烦得很?(论文提纲范文)
他的烦恼谁人知? |
烦恼的根源在哪里? |
他为什么总是烦? |
人是怎么把自己打倒的? |
怎么走出烦恼怪圈? |
(8)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 游戏导入新课。 |
2. 学习新课。 |
3. 小结:学习到这里,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诚信”。 |
(9)小组工作介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的应用与探索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B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四)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五) 研究对象 |
(六) 相关理论 |
1. 社会学习理论 |
2. 小组动力学理论 |
3. 镜中自我理论 |
4. 优势视角理论 |
(七) 相关概念界定 |
1. 抗逆力 |
2. 小组工作 |
二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低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一)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低的表现 |
1. 学习成绩差 |
2. 存在心理问题 |
3. 存在偏差行为 |
(二)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低的原因分析 |
1. 自身原因 |
2. 家庭原因 |
3. 学校原因 |
4. 社会原因 |
三 小组工作介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的过程模式 |
(一) 成长小组的基本模式 |
1. 成长小组的形成与发展 |
2. 成长小组的特征 |
(二) 成长小组活动过程分析 |
1. 成长小组活动设计 |
(三) 评估 |
四 结论 |
(一) 小组工作增强抗逆力的效果和不足 |
1. 小组工作对增强抗逆力的效果 |
(二) 小组工作的不足 |
(三) 建议和对策 |
1. 提升家长的素质,营造关怀支持的环境 |
2. 加强学校的心理辅导,提高教师的素质 |
3. 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变革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了解自己 走出烦恼(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春圆舞曲——九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J]. 孙中霞. 江苏教育, 2020(88)
- [2]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行动研究[D]. 钱璐珂. 河南大学, 2020(02)
- [3]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D]. 王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策略与实践研究 ——以福建厦门某学校为例[D]. 卢雪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中生物学课外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陈君. 鲁东大学, 2017(01)
- [6]运用教学情境,优化“品社”课教学[J]. 陈孙义. 亚太教育, 2016(19)
- [7]他为什么总是烦得很?[J]. 马志国.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5(09)
- [8]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J]. 陈依炳.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9)
- [9]小组工作介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抗逆力的应用与探索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B社区为例[D]. 廉蓓. 郑州大学, 2014(03)
- [10]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拥有好心情》 教学设计案例[A]. 赵雅楠.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