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双赢原则 加强校企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龙润湘[1](2021)在《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文中指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在基地建设中坚持"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原则,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为目标,大力推动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刘洋,罗福玲,洪雯,陈少华[2](2021)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实践》文中指出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重构、"双能型"师资队伍打造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办学水平、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欢[3](2021)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卫校职业培训研究 ——以文山卫校“云嫂”培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两大必不可少的举措。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担负着为国家输出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是当务之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也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且,再次强调了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群众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中职卫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中职卫校需不断与时俱进,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及企业需求,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本文以文山卫校“云嫂”培训为例,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政府职能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卫校职业培训进行了研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中职卫校校企合作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低、校企合作深度浅、政府支持力度小等问题,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为中职卫校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提出了以下对策。学校方面,需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校企合作配套机制。企业方面,需转变观念,加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健全体制,实现资源共享。政府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搭建平台,促进长效合作;转变“重仕途,轻技能”的观念,为校企合作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氛围。
霍帅[4](2021)在《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管理优化研究 ——以“ZH一号”项目校企战略联盟为例》文中认为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开放式组织形式,由校企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而建成,是战略联盟基本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创新。作为两类性质不尽相同的生态主体,高校与企业作为共生单元通过整合资源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互补,对加快落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成果转移,促进校企双方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构建高效的战略联盟,产生预期的联盟效益,离不开有效的联盟管理。本文以“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的管理优化。主要工作包括:1.梳理了校企战略联盟的相关理论。主要是从校企战略联盟的涵义与目标、原则、类型、理论基础四个方面展开,其目的在于为“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构建分析打下基础。2.回顾了“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的构建。论文从构建背景、构建目的及构建进程等方面对“ZH一号”战略联盟的构建进行了详细回顾,为更好地找到“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3.对校企战略联盟管理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案例项目校企战略联盟的目标协调、组织及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进行研究,明确校企战略联盟的管理要素,并分析案例项目校企战略联盟管理的成效。4.根据战略联盟管理评估结果进行了对策研究。主要是从目标优化、组织机构优化、管理制度及流程优化、运行机制和特色文化优化等方面提出了“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的优化策略。5.为进一步保证优化对策的实现,从多元化发展战略、紧跟市场需求、明确培养方式、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研究了“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的优化保障机制。以上研究对其它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的建设和运行将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辅助作用,并将极大的提高后续型号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效益。
周俐萍[5](2020)在《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35”的宏伟蓝图的今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倍受全社会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在新颁布的职教政策中,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提上日程。产教融合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必备教育手段,是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但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开拓者,他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成功的实践活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很好地推动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提出的校企合作的思想是今日“产教融合”思想的源头,尽管当时没有“产教融合”这种表述,但是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全是在践行“产教融合”思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然而他的“产教融合”这种超前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着作、文章和日记以及他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系统化,后人至今也没有将其挖掘整理出来。面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找到一套解决的办法。本研究正是致力于考证和梳理黄炎培先生的产教融合思想,让百年前的瑰宝重见于人世,以期为解决当前的职业教育难题提供借鉴参考,这是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黄炎培先生的论着文章、档案资料、民国期刊、汇编史料,以及当代理论界相关学术着作、研究文章的基础上,追寻他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下设学校工厂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扒梳抉剔,寻幽探微,提炼其产教融合思想内涵,考证其形成背景及路径。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 50所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现状,结合个案分析,力求较全面准确地寻找到我国当前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首次运用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的问题把脉,并借鉴黄炎培先生的“学以致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专家指导”、“大职业教育主义”、“专科一贯制”“职业陶冶”等百年前成功实践的产教融合思想,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套产教融合的完整思路,力图使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重焕生机,为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葛张明[6](2019)在《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文中认为基于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助推学生社会化过渡等方面的意义,针对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缺乏动力源、路径不广等突出问题,提出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立足课程教学改革,丰富校企合作内涵;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校企合作指向;坚持校企共赢原则,激活企业动力之源;指向工匠人才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路径等。
赵海,刘俊清,李英杰,牛微,刘瑾,唐坚,毕孝国[7](2019)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是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素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根据沈阳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内涵、规格和素质要求,结合深度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方法及培养方式改革,构建适合于创新创业背景下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程忆萍[8](2019)在《基于四融机制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社会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要求更高了。职业教育负责培养数以万计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也越发提高。提高中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就是开展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目前社会体制、企业转型升级,单一性的校企合作思维观念已不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时代要求。本研究就以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四融机制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为主题开展相关研究。(1)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研究当前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重点研究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四融机制”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果,研究新型综合性的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可操作性,为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思路。(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校企合作分析视角从企业、学校层面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困境,并深入探悉校企合作的复杂性的形成原因。结合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制度现实困境和归因分析,从基地建设、产教资源、双师培育、工学交替四个层面进行深度探索。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获得“四融机制”中职学下校企合作模式实施前后效果,并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实施效果。(3)研究结果:通过综合性的“四融机制”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建设成果显着,整体师资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校企合作企业的利益较之前有了一定的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不少。但是在产教融合的程度上提升幅度不多以及校企合作的长效性还是得不到保证。(4)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今后校企合作的发展必将是多向性的。结合各校企合作模式优势的综合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促进校企合的发展及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深化改革,结合中国国情,勇于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之路。只有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才能提升中职教育水平,才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力。
叶福后[9](2018)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产教结合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并完善专业设置,就需要采取产教结合的形式推动自身的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该文先简单阐述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探讨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阻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芳[10](2018)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始普遍重视校企合作的建立与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走合作办学之路,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校企合作实践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任务,涵盖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个方面,由于我国校企双方经验不足,过程监督不到位,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发展仍然较慢。本文在国内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从高职院校、企业、地方经济发展三方面对构建校企合机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出发,分析了机制运行现状和原因,并从国外校企合作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第四章在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政府外部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内部运作机制、企业协同发展机制、政校行企联动机制四方面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
二、坚持双赢原则 加强校企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双赢原则 加强校企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途径 |
(一)共同确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组织架构 |
(二)共同编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内容 |
(三)共同制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师资培养计划 |
(四)共同完成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绩效考核 |
二、“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树立了旅游产业与旅游教育“产教共生”的合作理念 |
(二)建立了以制度为保障的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三)获得了学校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校企共赢”的良好效益 |
(四)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了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
(五)形成了“实践贯穿始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
三、结语 |
(2)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产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
1.1 人才培养目标游移不定 |
1.2 课程体系不够科学 |
1.3“双能型”教师队伍人才紧缺 |
1.4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力不足 |
2 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优化 |
2.1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
2.2 改革重构课程体系 |
2.3 打造“双能型”教师队伍 |
2.4 校企共建“三场合一”基地 |
3 结语 |
(3)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卫校职业培训研究 ——以文山卫校“云嫂”培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综合评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校企合作 |
二、中等职业卫生学校 |
三、职业培训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政府职能理论 |
第三节 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培训主要内容 |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培训的主体 |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培训的构成 |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培训的实施 |
第二章 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山卫校“云嫂”培训分析 |
第一节 文山卫校基本概况 |
一、学校基本概况 |
二、校企合作概况 |
第二节 文山卫校“云嫂”培训概况 |
一、“云嫂”培训简介 |
二、“云嫂”培训合作背景 |
三、开展“云嫂”培训政策依据 |
四、“云嫂”培训合作企业概况 |
五、“云嫂”培训内容 |
六、“云嫂”培训成效 |
第三节 文山卫校“云嫂”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构成 |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山卫校“云嫂”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山卫校“云嫂”培训面临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
三、学员质量参差不齐 |
四、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
五、校企合作层次浅 |
六、政府缺乏监督管理 |
七、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第二节 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山卫校“云嫂”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校对市场人才需求不了解 |
二、“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
三、学校缺乏配套机制建设 |
四、企业观念陈旧 |
五、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 |
六、法律法规不完善 |
七、未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
第四章 国内外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校企合作模式 |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
二、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
三、英国“学徒制”模式 |
四、澳大利亚TAFE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
五、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 |
第二节 国内校企合作模式 |
一、甘肃“订单式”模式 |
二、长春“工学交替”模式 |
三、江苏“校中厂”模式 |
四、山东“现代学徒制”模式 |
第三节 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二、国内校企合作模式借鉴与启示 |
第五章 完善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山卫校“云嫂”培训的对策 |
第一节 学校对策 |
一、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 |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
三、构建校企合作配套机制 |
第二节 企业对策 |
一、转变观念,积极参与 |
二、健全体制,资源共享 |
第三节 政府对策 |
一、做好顶层设计,健全保障机制 |
二、搭建平台,促进长效合作 |
三、转变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4)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管理优化研究 ——以“ZH一号”项目校企战略联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校企战略联盟相关理论分析 |
2.1 校企战略联盟的涵义与目标 |
2.1.1 战略联盟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校企战略联盟的涵义及特征 |
2.1.3 校企战略联盟的目标 |
2.2 校企战略联盟的原则 |
2.3 校企战略联盟的类型 |
2.4 校企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构建分析 |
3.1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构建背景 |
3.2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构建目的 |
3.2.1 提升郑州航院无人机相关领域科教水平 |
3.2.2 培养出一支成熟的无人机科研团队 |
3.2.3 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 |
3.2.4 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培养优秀学生 |
3.2.5 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
3.3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构建进程 |
3.3.1 与A公司合作,联盟初建 |
3.3.2 与B公司合作,联盟重构 |
3.3.3 与C公司合作,联盟拓展 |
3.3.4 与更多公司开展联盟合作 |
第四章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管理现状分析 |
4.1 战略联盟目标分析 |
4.2 战略联盟组织及管理制度分析 |
4.3 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分析 |
4.3.1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分析 |
4.3.2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实现机制分析 |
4.3.3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沟通机制分析 |
4.3.4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学习机制分析 |
4.3.5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利益机制分析 |
4.3.6 ZH战略联盟信任机制分析 |
4.4 战略联盟取得的成绩 |
4.5 战略联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战略联盟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
4.5.2 联盟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4.5.3 配套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4.5.4 联盟的可持续性存疑 |
第五章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管理优化对策 |
5.1 进一步厘清战略联盟目标 |
5.2 优化战略联盟组织机构 |
5.3 健全优化战略联盟配套管理制度 |
5.4 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凝练专业特色 |
第六章 “ZH一号”校企战略联盟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选择校企政多元化战略 |
6.2 积极响应市场需求 |
6.3 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
6.4 完善校企战略联盟外部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
2、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
3、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
4、个人职业情结与研究兴趣 |
(二) 研究价值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概念界定 |
1. 职业学校 |
2. 产教融合 |
(五) 文献综述 |
1、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
2、产教融合的研究 |
二、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一)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1、教育背景 |
2、理论背景 |
3、实践经历 |
(二)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三、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 “学以致用”: 产教融合思想出发点 |
(二) “做学合一”: 产教融合的教学原则 |
(三) “校企一体”: 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
1、学校建工场 |
2、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
3、国外职考察的经验总结 |
(四) 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拓展延伸 |
1、专科贯通 |
2、普职融通 |
(五) 实践课程: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实 |
1、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实际 |
2、新学制下的课程标准制订流程 |
四、当前我国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环境 |
1、从政府的角度看 |
2、从社会背景来看 |
(二)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施现状 |
1、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负责部门设置较随意 |
2、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观念上普遍认为重要但差异较大 |
3、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 |
4、产教融合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重实训与就业而不重教研 |
5、校企合作中产教融合的具体项目以校外活动为主 |
6、产教融合的合作效果情况参差不齐 |
(三)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问题分析 |
1、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缺乏主动协调与优惠政策扶持 |
2、企业主体参与职教的动力不够 |
3、行业指导专业的能力不足 |
4、学校自身意识淡簿、内功不强 |
5、产教融合模式相对单一,形式多于实质 |
五、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对当今职教改革的启示 |
(一) 深刻领会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
(二) 强化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意识,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
(四) 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改革模式,引入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 |
附录三: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汇总报告》 |
附录四: 某省职业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某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报告 |
附录六 X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结会新闻稿 |
(6)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价值建构 |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二)助推学生向社会化过渡 |
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现状的理性反思 |
(一)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
(二)校企合作缺乏针对性 |
(三)校企合作缺乏动力源 |
(四)校企合作路径不广 |
三、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 |
(一)立足课程教学改革,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
(二)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校企合作指向 |
(三)坚持校企共赢原则,激活企业动力之源 |
(四)指向工匠人才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路径 |
四、综述 |
(7)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 |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待改善 |
3. 教学评价模式不够丰富 |
4. 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入度不足 |
5. 企业参与度不够 |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创建 |
1. 制定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
2. 构建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体系 |
3. 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
4. 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
(8)基于四融机制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校企合作国内外研究 |
1.3.2 四融机制国内外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校企合作相关理论分析及内涵解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校企合作界定 |
2.1.2 四融机制界定 |
2.2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 |
2.2.1 校企多元共治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论 |
2.2.3 职业教育战略管理和战略联盟理论 |
2.3 校企合作内涵解析 |
2.3.1 校企合作特点 |
2.3.2 校企合作模式 |
第3章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
3.2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需求分析 |
3.2.1 社会需求 |
3.2.2 企业需求 |
3.2.3 学校需求 |
3.3 校企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
3.3.1 校企合作现状 |
3.3.2 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
3.4 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3.4.1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 |
3.4.2 中职学校技能培养少而浅,而企业技能需求全而精 |
第4章 中等职业教育四融机制机械专业校企合作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
4.1 推动校企合作政策保障机制建设 |
4.1.1 政府职能政策机制的建设 |
4.1.2 校企互动保障机制的建设 |
4.2 四融机制校企合作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
4.2.1 基地建设融合机制 |
4.2.2 产教资源融合机制 |
4.2.3 双师培育融合机制 |
4.2.4 工学交替融合机制 |
4.3 四融机制校企合作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5章 四融机制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实施质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地建设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3 产教资源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4 双师培育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5 工学交替融合机制建设成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基本概述 |
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
三、中职院校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问题 |
(一) 办学能力比较低, 吸引力不足 |
(二)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外动力明显不足 |
四、中职院校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策略 |
(一) 坚持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 |
(二) 加强中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
(三) 加强政府主导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作用 |
五、结语 |
(10)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1.4.1 校企合作 |
1.4.2 机制 |
1.4.3 理论依据 |
第2章 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2.1 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
2.2 企业稳步发展的主要动力 |
2.3 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3章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行现状及国外成功经验 |
3.1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行现状 |
3.1.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行模式 |
3.1.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行现状分析 |
3.2 国外校企合作成功经验 |
3.2.1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
3.2.2 新加坡“教学工厂”教育模式 |
3.2.3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
第4章 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 |
4.1 完善政府主导外部管理机制 |
4.1.1 积极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4.1.2 领跑先行,实现统筹规划 |
4.1.3 因地制宜,完善保障机制 |
4.1.4 奖惩并施,落实管理政策 |
4.2 健全高职院校内部运作机制 |
4.2.1 创建校企协调管理机制 |
4.2.2 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
4.2.3 优化校企合作约束机制 |
4.2.4 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
4.3 构建企业协同发展机制 |
4.3.1 转变观念,反哺教育事业发展 |
4.3.2 健全体制,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
4.3.3 提升实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
4.4 强化政校行企多方联动机制 |
4.4.1 搭建行业协会平台,多方参与人才培养 |
4.4.2 引入第三方机构,实现有效监督评价 |
4.4.3 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坚持双赢原则 加强校企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 龙润湘. 现代职业教育, 2021(50)
- [2]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实践[J]. 刘洋,罗福玲,洪雯,陈少华.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4)
- [3]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卫校职业培训研究 ——以文山卫校“云嫂”培训为例[D]. 高欢.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管理优化研究 ——以“ZH一号”项目校企战略联盟为例[D]. 霍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周俐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深化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J]. 葛张明.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6)
- [7]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研究[J]. 赵海,刘俊清,李英杰,牛微,刘瑾,唐坚,毕孝国.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基于四融机制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 程忆萍.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9]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叶福后. 职业教育(中旬刊), 2018(05)
- [10]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对策研究[D]. 刘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