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分结合:高校图书馆合并管理模式

统分结合:高校图书馆合并管理模式

一、统分结合:合并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管理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应贤军,何颂英,周燕[1](2019)在《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仑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是图书馆联盟的一种特殊模式,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是该类型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共建的北仑图书馆采取"统分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在"统分结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下,探索了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跨系统合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同时,对北仑图书馆5年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曾瑶[2](2015)在《提升多校区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文献检索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多校区大学图书馆特点及服务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索了提升多校区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

裴思愔[3](2013)在《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高校多校区的建设,高校图书馆多馆并存现象不可避免。多校区高校的管理相对单一校区高校而言,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管理难度也更大,作为高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也面临着如何合理配置不同校区间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分配人力资源、创新服务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或专科合并类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研究,对于自我发展型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自我发展型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同样也面临着组织结构调整、人员结构不合理、图书馆资源在多个校区间合理配置、如何创新服务等问题。怎样在资金和人员资源限制的条件下发展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仅仅局限在适当调整结构、加强图书馆自身学科馆员建设、提供适当的虚拟参考咨询等理论研究的阶段,忽略了如何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提高读者忠诚度以得到读者捐赠和通过发展志愿者活动从而弥补人员不足等问题的实践。本文是以作者工作的西安航空学院为例分析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以自我发展型专升本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学校图书馆自专科升级本科过程中的管理困难及服务创新,引入竞争机制和项目管理理论对多校区图书馆进行管理,并将项目管理的方法与员工的绩效考评结合在一起,提高馆员工作积极性、激励其自身发展,同时阐述了引入ISO9001:2008质量认证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结合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的服务营销概念,重视信息服务和虚拟咨询的重要性,关注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长期有效的信息服务,增加读者满意度,以获得读者忠诚。现阶段,西安航空学院图书馆通过建立读者协会等志愿者活动、鼓励捐赠并对捐赠图书者授予荣誉馆员称号等方式弥补资金和人员不足等问题,同时论证ISO9001:2008质量认证体系在学校两校区图书馆实施的可能性,并开始筹备加入该质量认证体系。

刘学燕,姜宝良[4](2012)在《高校学院资料室的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向探析》文中认为通过对国内院(所)资料室现状、优势和不足的分析以及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制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山东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资料室体制改革的模式和经验,提出了院(所)资料室通过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方爱英,叶福军[5](2012)在《高校图书馆跨校区服务模式的探讨——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通过合并、重建、扩建等方式不断壮大,高校多校区办学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使得图书馆开展跨校区服务的模式和内容呈多样化趋势。文章以浙江传媒学院两校区图书馆为例,从文献资源建设、通借通还流通服务体系、馆员服务水平等方面,探讨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环境下的高校跨校区服务模式。

张良辉[6](2012)在《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及管理问题探讨——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在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优化文献资源配置、采用人性化的读者借阅管理和重视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是提高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及主动扩展服务职能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任务。

赵光南[7](2011)在《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肇始于农地制度改革的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实现粮食的增长,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家庭承包经营的农地制度模式,在世界农地制度改革史上已经是无可争议的成功的范例。农业财富的积累为支持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直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与农业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中。工业的发展凸显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实,工农业发展的平衡被打破;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城乡发展显现二元化的新格局;农村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相对发展迟滞甚至徘徊的阶段。尽管国家加大对农业各种支惠政策,但是粮食的每一斤增长,农业的每一步发展,都要付出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多的努力、更大的代价,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我们面临的十分严峻而又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阐释了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结合对中国历史和国外农地制度的考察分析,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探索出农地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农地制度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农地制度改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改革的侧重点应从重视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重视土地的使用制;政府作为农地制度决定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农地制度改革应该保证农业生产者拥有自主经营权;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其所受到的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重视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本文对家庭承包经营农地制度如何进行改革与完善,提出系列观点并进行理论分析。鲜明地指出农地改革的目的,总结出农地制度改革的六大现实需要。从改革的困难、改革的时机等方面分析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从以何种方式改革方面提出以强制性深化诱致性;从采取何种改革模式方面回答了如何以多元化包容多样化;从采取何种改革手段方面提出以务实性体现有效性;从降低改革成本角度指出改革路径要以渐进性化解风险性,以及正确统筹好改革中的几个重要关系的必要性。比较精当地确定了农地制度改革的四条原则:遵循并综合运用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规律;注重农地改革中的稳定与发展和公平与效率问题;以促进农地资源利用的科学高效专用为核心;降低改革成本,统筹兼顾,力忌顾此失彼。对改革方案的设计,毫不含糊地提出要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进行,因为这是几十年来农地制度改革探索出的基本成果,必须予以坚持。改革的方案在坚持市场、公平、民主、民本基础上,向“三权分离,两大义务;四能结合,垂直管理;统分明责,以统惠分;分区统筹,因地制宜”的改革方向努力。把农地改革的基本内容确定为:划定农地红线,农地农用;设定国家和农民为不同性质主体的产权结构,即国家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农户为农地承包权主体,农户获得永久的、完整的农地承包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国家垂直的农地管理机构行使农地的所有权职能,从法律、组织、运转机制等方面加强农地管理体系建设;改革农地使用权的获得方式,转化地租理论为地租实践,实行农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建立农地纠纷的救济机制;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和人地比例较小地区的农民;保障农民合理合法流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统筹考虑促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稳步健康有序发展。明晰农地的各项权能,把农地划分为三项主权利和四项从权利,共七项权能,即农地所有权、农地承包权、农地经营权及农地收益权、农地流转权、农地继承权、农地退出权。把明晰附着于农地上的各项义务,归纳为两大义务,即农地承包税、农地承包退出义务。对建立农地制度改革的保障体系,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国际规律,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很强的对策建议。

翟文礼[8](2011)在《新建多校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以台州学院为例,分析了一校多区格局下,新建地方性高等院校图书馆在运行机制、资源配置以及读者服务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只有确立综合性大学综合性管理理念,理顺管理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多校区图书馆的建设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马叶香[9](2010)在《高校信息机构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信息机构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为实现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高校内的图书馆、档案部门、网络中心、情报中心等信息机构正逐步走向融合,一体化成为高校信息机构的发展趋势。

关红,戚红梅[10](2009)在《基于新格局下高校图书馆多元化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探讨在多校区办学新格局下高校图书馆如何谋求新的发展机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实现组织机构、信息技术、馆藏布局、文献结构、人员配置等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促进各要素、功能之间的互补、匹配,形成一个融合的、高效的有机发展体。

二、统分结合:合并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管理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分结合:合并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仑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仑图书馆概况
    (一)校地共建图书馆的缘起
    (二)北仑图书馆管理模式
    (三)北仑图书馆建设情况
二、统分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
三、共建共享社会成效
    (一)合作共建,节约经费
    (二)服务惠民,效益倍增
    (三)弘扬文化,提升品味
四、存在的问题
    (一)校地融合程度较低
    (二)经费无法统一运作
    (三)基层馆员合作问题
五、共建共享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不断完善管理模式
    (二)合理统筹经费支出
    (三)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2)提升多校区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校区大学图书馆特点
    1.1 多校区大学图书馆的形成
    1.2 多校区大学图书馆的结构
2 多校区大学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2.1 服务模式的多样性
    2.2 服务与管理的复杂性
    2.3 服务质量的差异性
    2.4 文献信息资源的不均衡
3 提升多校区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
    3.1 建立符合校情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3.2 优化图书信息资源的配置
    3.3 提升馆员的服务意识与业务水平
    3.4 构建科学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3)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特色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第二章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经验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多校区
        2.1.2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
        2.1.3 管理模式
    2.2 国内外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经验
        2.2.1 国外多校区图书馆管理
        2.2.2 国内多校区图书馆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3.1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现状
        3.1.1 本部及分校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分布
        3.1.2 本部及分校区图书馆人员的安排
        3.1.3 本部及分校区图书馆管理现状及特点
    3.2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优势
        3.2.1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加大
        3.2.2 自动化网络实现“一统三通”
        3.2.3 信息服务与时俱进
        3.2.4 图书馆管理形式多样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问题
        4.1.1 学校政策多变
        4.1.2 管理模式灵活性不够
        4.1.3 特色化服务不突出
        4.1.4 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4.2 原因分析
        4.2.1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自主性小
        4.2.2 校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
        4.2.3 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建立的思路
    5.1 统筹规划并优化整合文献信息资源
    5.2 探索适宜图书馆管理
        5.2.1 建立“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办馆模式
        5.2.2 构建合理的馆内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综合功能
    5.3 创新服务模式同时开展特色服务
        5.3.1 建立“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
        5.3.2 积极推进学科服务
        5.3.3 引入信息服务营销观念
        5.3.4 推广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5.4 提高图书馆专业队伍素质
    5.5 引入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5.5.1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5.5.2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引入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性
        5.5.3 具体应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其他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1
附录 2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4)高校学院资料室的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学院资料室的优势和不足
    1.1 基本情况
    1.2 院系资料室的优势和不足
        1.2.1 优势
        1.2.2 不足
2 高校院系资料室改革的必要性
3 国内外着名高校图书馆建制情况
    3.1 国外着名高校图书馆情况
    3.2 港台地区高校图书馆情况。
    3.3 大陆高校图书馆情况
4 国内高校资料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种模式
5 高校学院资料室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5.1 完全集中的管理模式
    5.2 一体化管理模式
    5.3 统分结合管理模式
    5.4 改革思路与建议

(5)高校图书馆跨校区服务模式的探讨——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
    (1)中心馆——分馆形式。
    (2)一馆模式。
    (3)平行馆或独立馆模式。
二、统分结合,开展文献资源建设
三、基于网络,实行跨校区通借通还服务,构建跨校区文献流通服务体系
    1.处于人工阶段的通借通还服务
    2.基于图书集成系统的通借通还阶段
    3.通借通还同馆藏地更新相结合,合理布局馆藏资源
    4.跨校区通借通还和跨高校、地方馆文献传递服务相结合
    5.以服务为宗旨,提升馆员的跨校区通借通还服务水平

(6)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及管理问题探讨——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馆情现状
2 多校区图书馆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改造和新建的复杂性
    2.2 图书重复配置与分散收藏的矛盾
    2.3 校区间资源共享的欠缺
    2.4 经费的短缺
3 多校区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对策
    3.1 构建统分结合的馆区管理模式
    3.2 优化文献资源配置并实现有效管理
    3.3 形成高效和人性化的读者借阅管理
    3.4 营造图书馆组织文化及形成人本管理机制
    3.5 加强数字化建设及实现图书资源网络共享
    3.6 主动扩展服务职能
4 结语

(7)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马克思等对土地制度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西方学者对农地制度的理论研究
        三、当代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
        四、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和内容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引致制度变迁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
        四、诱致性制度变迁
        五、路径依赖理论
    第二节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农地制度的涵义及其功能
        二、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农地制度的特点
        四、农地制度的外部环境
第三章 国外农地制度模式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国外农地所有制度
        二、农地使用的基本形式
        三、农地管理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国外几种典型的农地制度模式
        一、美国
        二、日本
        三、英国
        四、德国
        五、法国
        六、墨西哥
        七、前苏联和东欧转型国家
    第三节 国外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农地制度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二、农地制度改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
        三、改革的侧重点应从重视土地的所有权能转变为重视土地的使用权能
        四、政府作为农地制度主导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五、农地制度改革应该保证农业生产主体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六、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其所受到的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
        七、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重视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前农地制度及述评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地制度及其政策思想
        一、井田制
        二、王田制
        三、占田制
        四、均田制
        五、方田法和经界法
        六、更名田
        七、租佃制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的农地制度
        一、太平天国的土地思想
        二、孙中山的土地观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思想
第五章 对新中国成立后农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
        一、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及内容
        二、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的性质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和第二次农地制度改革
        一、合作化运动
        二、第二次农地制度改革
    第三节 第三次农地制度改革
        一、改革的时机
        二、改革的动因
        三、改革的目标
        四、改革的形式
        五、改革的过程
第六章 农地制度家庭承包经营的变迁和价值
    第一节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制度
        一、基本内容
        二、主体权利
    第二节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诱致性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
        一、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表现
        二、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依赖的原因
    第四节 农地调整与农地制度安排的稳定性
        一、农地调整难以阻止的原因分析
        二、农地承包期从“变”到“长久不变”的演变
        三、保持农地制度安排稳定性的取向与现实意义
        四、农地调整的市场化流转
    第五节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价值分析
        一、局度一致的政治意愿
        二、推动经济起飞巨大贡献
        三、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范例
        四、独具特色的伟大实践
第七章 家庭承包经营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目的和现实需要
        一、农地制度改革的目的
        二、农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
        二、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任务
    第三节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原则
        一、重视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规律的综合运用
        二、稳定与发展和公平与效率是农地改革天平中不可或缺的砝码
        三、促进农地资源利用的科学高效专用
        四、降低改革成本,切忌顾此失彼
    第四节 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
        一、明晰农地权能,实行三权分离
        二、利用调节杠杆,建立退出机制
        三、实行国家垂直管理,严守农地红线
        四、完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做好“统”的文章
        五、分区域规划,按特点定位
    第五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保障体系
        一、推进工业化、加快城镇化
        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三、大力发展农业合作化组织
        四、科学制定农业补贴等财政支持农业政策
        五、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六、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第六节 适度规模与农地流转
        一、实现农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二、集约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农地流转的理论依据
        四、农地流转的国际实践
        五、农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六、循序渐进推进农地流转
        七、逐步健全农地流转市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8)新建多校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面临的问题
    (一) 运行机制问题。就新建地方高校的图书
    (二) 资源配置问题。
    (三) 读者服务问题。
三、对策探讨
    (一) 健全管理体制, 理顺运行机制。由于受
    (二) 调整馆藏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三) 创新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水平。打破了

(10)基于新格局下高校图书馆多元化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格局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1.1 国外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1.2 国内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1.2.1 总馆分馆管理模式
        1.2.2“一校多馆”各自独立的模式
        1.2.3 联合办馆模式
2 新格局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问题
    2.2 资源利用问题
    2.3 读者服务问题
    2.4 队伍建设问题
3 新格局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新模式
    3.1 积极探索, 确立科学管理模式
    3.2 调整馆藏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3.2.1 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3.2.2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
        3.2.3 设备的优化配置
    3.3 创新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
    3.4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设稳定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四、统分结合:合并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管理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仑图书馆为例[J]. 应贤军,何颂英,周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2]提升多校区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探究[J]. 曾瑶.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18)
  • [3]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D]. 裴思愔. 长安大学, 2013(05)
  • [4]高校学院资料室的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向探析[J]. 刘学燕,姜宝良.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12)
  • [5]高校图书馆跨校区服务模式的探讨——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J]. 方爱英,叶福军.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03)
  • [6]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及管理问题探讨——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 张良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01)
  • [7]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D]. 赵光南. 武汉大学, 2011(04)
  • [8]新建多校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翟文礼. 台州学院学报, 2011(01)
  • [9]高校信息机构发展趋势研究[J]. 马叶香. 河北科技图苑, 2010(02)
  • [10]基于新格局下高校图书馆多元化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J]. 关红,戚红梅. 图书馆学刊, 2009(09)

标签:;  ;  ;  

统分结合:高校图书馆合并管理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