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一 化学变化的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燕,卢天宇,王晓儿[1](2022)在《基于STSE理念的初中化学曲线表征复习课》文中研究表明基于STSE理念,以曲线表征为主题对初中化学酸碱盐展开复习教学。创设系列情境,以情境串联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从会读图、能总结读图的一般方法;到能绘制简单图像,从定量视角分析曲线变化;再到根据实验现象绘制或分析复杂反应的图象;最终能应用图像解决新问题。学生基于曲线表征对酸碱盐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与重构,在质疑与批判中建立知识新模型,在迁移应用知识过程中深化对典型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理解,浸染在深度学习当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悄然成长。
苏敦祥[2](2021)在《找准切入点,构建“问题驱动”式课堂》文中指出问题是求知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问题驱动"式教学已然成为当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文章以"问题驱动"为核心,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构建"问题驱动"式初中化学课堂,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增质提效。
吴凯[3](2021)在《废弃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方法及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羟推进剂因优良的力学、安全及能量特性,自问世至今,广泛应用于各类武器弹药与航天发动机。随着武器系统与航天技术的更新换代,推进剂连同弹体与发动机一起淘汰,加之本身自然老化问题不可避免,势必产生大量推进剂废弃物。由于报废的丁羟推进剂中仍含有品质较好的含能固相组分,如高氯酸铵、铝粉、黑索今等,必要的回收可实现循环利用。然而,作为回收剩余废料,丁羟推进剂的粘合体系已丧失复用价值。它本质上是一种超高分子量的交联型聚烯聚氨酯,理化性质稳定,直接排放于环境,长期无变化,破坏自然生态。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本研究就此展开探索,基于生物降解技术绿色安全、节能低耗的特点及其在聚合物方面的研究应用,尝试以微生物处理粘合体系废弃物,进行了以下一系列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据某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配方制备的片材为降解底物,以活性污泥与受污染土壤制备的菌源富集液为降解介质,考察了HTPB/TDI粘合体系(HTPB为丁羟,TDI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生物降解性,通过FT-IR、TG及SEM分析了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粘合体系可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片材60 d重量损失率近43%。造成降解的主要因素是粘合体系中增塑剂组分己二酸二辛脂的分解,本质组分HTPB基聚氨酯难以生物降解。为采用生物降解技术有效处理粘合体系废弃物,针对HTPB基聚氨酯难降解原因,探讨了解聚、环氧化及紫外光照射三种预处理方式,并通过FT-IR与GPC表征了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解聚使体型结构的HTPB基聚氨酯转化为线型产物,分子量大幅降低,接近HTPB水平,难降解的氨酯键也被消除。此基础上,环氧化实现了解聚产物中碳碳双键的部分转化,将强电负性元素氧引入,改善了亲水性,也产生了生物敏感的含氧基团。两步预处理提高了产物作为微生物碳源被降解的能力。紫外光照射对于粘合体系,转化双键的作用确实存在,但仅发生于材料表面,且不会改变原有体型结构;对于解聚产物,氧化效率较低,且会引起产物固化交联,使分子量增加。紫外光照射并不适于本研究生物降解的预处理。以解聚与环氧化预处理后的产物为生物降解底物,从菌源富集液中筛选了降解效用菌。通过监测100 d重量损失率,评价了所筛菌株的降解能力。选取了最优的两株菌株,通过GC-MS与SDS-PAGE分析了降解产物与降解过程中存在的酶蛋白,并就降解历程与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经过初筛、驯化、复筛及分离得到的3株真菌与5株细菌均可以环氧化产物为唯一碳源生长,均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100 d使环氧化产物产生11%-29%不等的重量损失。其中,Burkholderia contaminans与Candida palmioleophila分别达29%与25%。两株菌株60 d降解产物表现出相似的特点,以碳原子数不等的烷烃为主,伴有少量酯、醇、酮等生成。受环氧化产物刺激,分别产生了至少6种与4种诱导酶。降解的机理可概述为生物酶催化下的水解反应与自由基反应联合效用,具体地:环氧化产物分子链首先受到环氧基水解酶攻击,环氧基发生一系列转化,一方面原位形成醇、酮,一方面断链形成酯与碳碳键链段。碳碳键链段接着在自由基反应催化酶作用下,氧化分解产生烷基自由基,并进行有规律地重组结合,生成碳数较高的正构体与较低的异构体烷烃,实现生物降解的主过程。此外,降解中还存在碳碳双键还原与环氧化产物分子链上残留的原HTPB基聚氨酯硬段结构分解的行为。随后的研究中,通过两株菌株对解聚产物与HTPB基聚氨酯的降解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解聚与环氧化两步预处理在改善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性上的作用。以蛋白胨与淀粉为初级碳源,以司盘80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对两株菌株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仅当蛋白胨浓度5 g/L时,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具有一定的共代谢作用,环氧化产物降解失重较无蛋白胨作初级碳源时有所增加,可能是由于该菌消化蛋白胨产生的蛋白酶对氨酯键产生分解作用。司盘80可改善Candida palmioleophila及其酶与环氧化产物的界面结合,促进降解,使40 d降解失重略高于无span-80的情况。本研究在粘合体系本质组分HTPB基聚氨酯难以生物降解的情况下,通过“解聚+环氧化”的预处理实现了粘合体系的生物降解,并取得相对不错的效果,为丁羟推进剂组分回收剩余废料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搭建了方法框架,奠定了一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通过对比三大类聚氨酯生物降解特性,讨论本研究中从粘合体系到小分子烷烃产物的降解历程与机理及其与以往聚氨酯生物降解研究发现的异同,完善了聚氨酯生物降解理论。
杨丹[4](2021)在《影响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关键因素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煎炸食品因酥脆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广受欢迎,但其高油含量与现今社会倡导的低脂饮食理念相悖。想要科学有效的调控煎炸食品的油含量,必须首先了解煎炸食品制备过程中影响其吸油特性的因素和机制。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模拟体系或只是基于理想状态下的理论分析,缺乏实际煎炸食品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其吸油特性影响的系统研究。为此,本课题以煎炸薯条为研究对象,从薯条不同预处理工艺(改变食物特性)和煎炸油性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研究熟化、干燥和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对比分析十种常用煎炸油理化性质差异及其对煎炸薯条吸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连续煎炸过程薯条中不同类型油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究煎炸油理化性质中影响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关键因素,以期深入了解煎炸薯条制备过程中影响其吸油特性的因素及其机制,为企业采取相应控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比分析不同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并分别从不同预处理后薯条的水分含量、水分状态、淀粉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探究其影响机制。与对照组相比,经漂烫熟化预处理的煎炸薯条油含量增加2.26%(p<0.05),经微波熟化预处理20 s、40 s、60 s的煎炸薯条油含量分别降低3.16%、11.29%和17.93%(p<0.05),经真空烘箱干燥预处理60 min、120 min和240 min的煎炸薯条油含量分别降低5.40%、8.45%和19.53%(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漂烫预处理后薯条水分含量显着增加(p<0.05),微波预处理后薯条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真空干燥预处理后薯条水分含量降低(p<0.05)。漂烫、微波预处理后薯条中半结合水均大幅增加、自由水均大幅减少,而真空干燥预处理后薯条中仅自由水减少。X-射线衍射(XRD)表征发现,经微波预处理的煎炸薯条中V型淀粉-脂质复合物含量最高,其分布于煎炸薯条外表面,阻碍了油脂渗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漂烫预处理后薯条结构变疏松,出现许多孔隙和空洞;微波预处理后薯条结构变致密、孔洞减少,煎炸后形成的外壳更加致密;真空干燥预处理后薯条体积皱缩、孔隙变小。不同预处理通过改变薯条的水分含量、水分状态、淀粉性质和微观结构形貌,进而影响薯条吸油。然后,分析常规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过程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发现与未冷冻预处理薯条相比,经常规冷冻预处理薯条煎炸后其总油、表面油和结构油含量分别提高10.05%、0.24%和10.29%(p<0.05)。核磁共振成像(MRI)实时成像发现,未冷冻、经常规冷冻预处理薯条分别在煎炸210 s和150 s时其核心处出现油信号,常规冷冻预处理使油更早渗入薯条内部。SEM显示,常规冷冻预处理使薯条表面变粗糙,内部结构破损程度增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熟化方式(漂烫熟化、微波熟化)和不同冷冻方式(常规冷冻、超低温冷冻)结合的预处理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发现与漂烫熟化结合常规冷冻预处理相比,将漂烫熟化改为微波熟化,煎炸薯条的总油含量降低15.86%(p<0.05);将常规冷冻改为超低温冷冻,总油含量降低6.09%(p<0.05);而微波熟化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使总油含量降低20.46%(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SEM结果共同证实,微波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使煎炸薯条外壳层产生更多VII型淀粉-脂质复合物,外壳表面结构致密光滑、附着的油脂减少,内部结构破损程度降低;结合色泽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微波熟化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可以在改善煎炸薯条感官品质的同时降低其吸油量。接着,采用十种煎炸油炸制薯条,分析十种煎炸油的理化性质差异及其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十种煎炸油炸制的薯条的表面油、表面渗透油和总油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构油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葵花籽油、玉米油炸制的薯条总油含量较低(34.07%、34.32%),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菜籽油和菜籽油炸制的薯条总油含量较高(40.11%、40.09%、39.91%)。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粘度是不同种类煎炸油影响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最关键因素,并发现不同种类煎炸油粘度与油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r=0.974),与亚油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0.894)。之后,对比分析煎炸油在新旧状态下(新鲜油和煎炸36 h后的油)炸制的薯条的油含量、油分布、组分间相互作用及微观结构特征等差异。结果发现,与新鲜油炸制的薯条相比,煎炸36 h后的油炸制的薯条的外壳和整体油含量增加,而核心油含量降低;煎炸36 h后的高油酸葵花籽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和玉米油炸制的薯条的整体油含量分别显着增加2.23%、11.95%、3.05%和11.10%(p<0.05)。与新鲜油炸制的薯条相比,煎炸36 h后的油炸制的薯条表面油含量显着增加(p<0.05),而结构油含量差异不大(p>0.05);煎炸36 h后的油更易附着于薯条表面,且冷却阶段不易滴落。新鲜油炸制的薯条核心区域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破损细胞较少,而煎炸36 h后的油炸制的薯条核心区域出现大量破损和结构变形细胞。分别采用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LF-NMR和CLSM荧光漂白后恢复实验(FRAP)评价不同煎炸油的新鲜度,证实新鲜度更低的油炸制的薯条油含量更高。最后,观察连续煎炸过程中薯条吸油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基于煎炸油理化性质采用OPLS模型进一步分析其中影响煎炸薯条吸油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薯条的表面油含量逐渐增加,表面渗透油含量在煎炸时间0 h到20~24 h的阶段呈现波动降低的趋势,而从20~24 h到36 h阶段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结构油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总油含量表现出先小幅下降后迅速上升的趋势。OPLS分析结果表明,煎炸油理化性质变化对煎炸薯条中表面油、表面渗透油和结构油含量均具有显着影响,三种类型油中主要是表面油含量的变化导致了总油含量的增加;煎炸油的TPC含量是影响薯条吸油的最关键因素,TPC含量增加使煎炸油粘度增加、增强煎炸油的表面附着力,导致表面油含量增加;当TPC含量超过22%~25%,吸油速率增加。
王玺[5](2021)在《手持技术在化学理论课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手持传感技术的引入,在化学理论课上落实核心素养有了新的方法,通过不同手持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让化学理论课从传统教学中得以改进,从粗略到精细的探究过程,从无形到有形的感受过程,从知识告知到数据体会结论,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宏微结合思想以及证据推理的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可以将微观变化以图像形式表达,突破理论课的难点,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化学变化,很好落实了核心素养。
胡慧卿[6](2021)在《多彩的化学世界》文中研究说明一、知识梳理[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亿种。2.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王兆新,王玲玲[7](2021)在《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现潜在育人目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育人价值,既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转变,还能够使实验的关注点由结果转为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的多层次、全方面发展。本文以初中化学学科为切入点,对实验教学的育人价值展开深入分析。
朱雄[8](2021)在《重演孟德尔杂交实验,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内容,通过补充科学史实、设计问题串和任务,引导学生重演孟德尔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思维过程,以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方燕华[9](2021)在《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方法探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教学的方式,教师们也是费尽了心思,在化学方面也是一样。在快节奏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的文字承载信息方式慢慢演变成图表、视频等可视化的传达方式,这也影响到了教育领域的教学方式改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可视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便于学生的理解,使学生都可以参与进课堂中,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门知识,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沈渊宁,储建杰[10](2021)在《基于具身认知发展核心素养——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文中认为一、背景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化学规律之一,是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知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本质的重要定律,能为后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与计算的学习做好理论准备。鉴于其重要性,新授课后对九年级A、B两班学生的掌握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见表1)后发现:多数学生对核心概念存在认知障碍;探究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对核心概念形成过程缺乏完整体验;课堂上存在"灌输—接受"的"离身"教学。
二、实验一 化学变化的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一 化学变化的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SE理念的初中化学曲线表征复习课(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现状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流程(见图1) |
四、教学实录 |
(一)发现曲线之美,探查前知识 |
(二)深入分析图像,总结读图方法 |
(三)绘制简单图像,提升读图能力 |
(四)探究实验引发认知冲突,推动深度学习递进 |
(五)推动知识迁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五、教学反思 |
(一)设计探究实验,引发认知冲突 |
(二)把握内在联系,贯穿学法指导 |
(三)融入信息技术,感知曲线本质 |
(2)找准切入点,构建“问题驱动”式课堂(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情境”为切入点,借助情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以“实验”为切入点,借助结构性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化学实验 |
三、以“化学史”为切入点,借助科学问题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
四、以“生活”为切入点,借助真实问题驱动学生应用化学知识 |
(3)废弃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方法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一览表 |
1.绪论 |
1.1 丁羟推进剂概述 |
1.2 聚氨酯概述 |
1.2.1 聚氨酯的交联固化反应 |
1.2.2 聚氨酯的分子结构特点 |
1.2.3 聚氨酯的老化降解 |
1.3 废弃丁羟推进剂的处理方法 |
1.4 废弃聚氨酯的处理方法 |
1.5 聚氨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1.5.1 国外方面 |
1.5.2 国内方面 |
1.6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评价方法 |
1.6.1 生物降解实验方法 |
1.6.2 生物降解分析方法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2.HTPB/TDI粘合体系的生物降解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粘合体系胶片的重量损失 |
2.3.2 粘合体系胶片的FT-IR分析 |
2.3.3 粘合体系胶片的TG分析 |
2.3.4 粘合体系胶片的SEM分析 |
2.3.5 HTPB基聚氨酯难以生物降解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HTPB/TDI粘合体系的预处理 |
3.1 引言 |
3.2 HTPB/TDI粘合体系的解聚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端羟基解聚产物的环氧化 |
3.3.1 材料与仪器 |
3.3.2 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紫外光照射预处理 |
3.4.1 材料、仪器及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预处理物降解效用菌的筛选及降解能力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降解效用菌的初筛、驯化与复筛、分离与纯化 |
4.3.2 降解效用菌对环氧化产物的降解 |
4.3.3 降解效用菌的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5.效用菌对预处理物的降解产物及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降解产物的GC-MS分析 |
5.3.2 酶蛋白的提取及SDS-PAGE分析 |
5.3.3 降解机理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效用菌对解聚产物与HTPB基聚氨酯的降解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效用菌对解聚产物的降解能力 |
6.3.2 效用菌对HTPB基聚氨酯的降解能力 |
6.4 本章小结 |
7.效用菌降解条件的优化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7.2.1 材料与仪器 |
7.2.2 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复合碳源条件下环氧化产物的降解 |
7.3.2 表面活性剂条件下环氧化产物的降解 |
7.4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影响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关键因素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煎炸过程吸油现象研究概况 |
1.1.1 煎炸工艺概述 |
1.1.2 煎炸过程吸油现象研究概述 |
1.1.3 煎炸过程吸油机制研究进展 |
1.2 煎炸薯条制备工艺概况 |
1.3 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1.3.1 预处理工艺对薯条吸油的影响 |
1.3.2 薯条组分和结构特性对其吸油的影响 |
1.3.3 煎炸油性质对薯条吸油的影响 |
1.3.4 吸油特性研究方法概述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煎炸实验 |
2.3.3 油含量的测定 |
2.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5 LF-NMR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的测定 |
2.3.6 淀粉结晶度及结晶结构的测定 |
2.3.7 淀粉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2.3.8 MRI观察水油分布情况 |
2.3.9 CLSM观察微观油脂分布情况 |
2.3.10 SEM观察微观结构形貌 |
2.3.11 数据处理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后薯条油含量的影响 |
2.4.2 LF-NMR表征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后薯条油含量的影响 |
2.4.3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前后薯条水分含量的影响 |
2.4.4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前薯条水分状态的影响 |
2.4.5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前薯条中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4.6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前后薯条中淀粉的结晶度和晶型的影响 |
2.4.7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前后薯条中水油分布的影响 |
2.4.8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后薯条微观油脂分布的影响 |
2.4.9 熟化和干燥预处理对煎炸前后薯条微观结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预处理 |
3.3.2 煎炸过程 |
3.3.3 油含量的测定 |
3.3.4 水分含量测定 |
3.3.5 温度测定 |
3.3.6 MRI观察油脂分布情况 |
3.3.7 SEM观察微观结构形貌 |
3.3.8 淀粉结晶度及结晶结构的测定 |
3.3.9 淀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3.3.10 CLSM双通道观察微观油脂分布情况 |
3.3.11 色泽的测定 |
3.3.12 感官评价 |
3.3.1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常规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过程薯条吸油的影响 |
3.4.2 常规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过程薯条水分含量的影响 |
3.4.3 常规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过程煎炸油和薯条核心温度的影响 |
3.4.4 常规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过程薯条内部油脂迁移的影响 |
3.4.5 常规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过程薯条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 |
3.4.6 常规冷冻预处理对煎炸过程薯条中淀粉结晶度和淀粉晶型的影响 |
3.4.7 熟化和冷冻预处理结合对煎炸薯条中不同类型油含量的影响 |
3.4.8 熟化和冷冻预处理结合对煎炸薯条水分含量的影响 |
3.4.9 煎炸薯条核心区域微观油脂分布和组分间相互作用 |
3.4.10 煎炸薯条外壳区域微观油脂分布和组分间相互作用 |
3.4.11 煎炸薯条核心和外壳区域宏观油脂分布和组分间相互作用 |
3.4.12 熟化和冷冻预处理结合对煎炸薯条中淀粉性质的影响 |
3.4.13 熟化和冷冻预处理结合对煎炸薯条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14 熟化和冷冻预处理结合对煎炸薯条色泽的影响 |
3.4.15 熟化和冷冻预处理结合对煎炸薯条感官品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煎炸油种类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3.2 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
4.3.3 原料预处理 |
4.3.4 煎炸实验 |
4.3.5 油含量的测定 |
4.3.6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3.7 LF-NMR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的测定 |
4.3.8 MRI观察油脂分布情况 |
4.3.9 SEM观察微观结构形貌 |
4.3.10 数据统计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煎炸油主要脂肪酸组成分析 |
4.4.2 煎炸油流变学性质分析 |
4.4.3 煎炸油表面张力分析 |
4.4.4 煎炸油种类对煎炸薯条油含量的影响 |
4.4.5 煎炸油种类对煎炸薯条水分含量的影响 |
4.4.6 LF-NMR分析煎炸油种类对煎炸薯条总油含量的影响 |
4.4.7 MRI分析煎炸油种类对煎炸薯条油分布及油含量的影响 |
4.4.8 SEM观察煎炸油种类对煎炸薯条表面微观形态的影响 |
4.4.9 煎炸油种类影响煎炸薯条吸油的关键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煎炸油新旧状态对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原料预处理 |
5.3.2 连续煎炸实验 |
5.3.3 煎炸薯条外壳、核心和整体油含量的测定 |
5.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5.3.5 煎炸过程薯条中不同类型油含量的测定 |
5.3.6 LF-NMR测定煎炸薯条中油脂的弛豫信号 |
5.3.7 MRI观察煎炸薯条中油分布情况 |
5.3.8 CLSM双通道成像 |
5.3.9 SEM成像观察薯条微观结构形貌 |
5.3.10 LF-NMR评价煎炸油新鲜度 |
5.3.11 CLSM FRAP实验评价煎炸油新鲜度 |
5.3.12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煎炸油新旧状态对煎炸薯条油含量的影响 |
5.4.2 煎炸油新旧状态对煎炸薯条水分含量的影响 |
5.4.3 LF-NMR评价煎炸油新旧状态对煎炸薯条油含量的影响 |
5.4.4 煎炸油新旧状态对煎炸过程薯条中不同类型油吸收的影响 |
5.4.5 MRI观察煎炸油新旧状态对煎炸薯条宏观油脂分布的影响 |
5.4.6 煎炸油新旧状态对煎炸薯条组分间相互作用及微观油脂分布的影响 |
5.4.7 SEM和CLSM3D成像观察煎炸薯条不同部位微观结构 |
5.4.8 LF-NMR评价煎炸油新鲜度 |
5.4.9 CLSM FRAP实验评价煎炸油新鲜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续煎炸过程中薯条吸油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原料预处理 |
6.3.2 连续煎炸实验 |
6.3.3 主要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6.3.4 TPC含量的测定 |
6.3.5 酸价的测定 |
6.3.6 动态粘度的测定 |
6.3.7 表面张力的测定 |
6.3.8 煎炸薯条中不同类型油含量的测定 |
6.3.9 数据处理 |
6.4 结果和讨论 |
6.4.1 连续煎炸过程中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变化 |
6.4.2 连续煎炸过程中油的TPC含量和酸价的变化 |
6.4.3 连续煎炸过程中油的动态粘度变化 |
6.4.4 连续煎炸过程中油的表面张力变化 |
6.4.5 连续煎炸过程中煎炸薯条表面油含量变化规律及关键因素分析 |
6.4.6 连续煎炸过程中煎炸薯条表面渗透油含量变化规律及关键因素分析 |
6.4.7 连续煎炸过程中煎炸薯条结构油含量变化规律及关键因素分析 |
6.4.8 连续煎炸过程中煎炸薯条总油含量变化规律及关键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手持技术在化学理论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粗略到精细的探究过程:p H传感器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 |
二、从无形到有形感受过程:电导率传感器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 |
三、从知识告知到数据体会结论:其他传感器的应用 |
(7)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现潜在育人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
(一)通融学生的化学实验 |
(二)融合学生的化学思维 |
(三)融合学生的化学创造 |
三、实现初中化学实验育人目标的方法 |
(一)发挥化学实验的激励功能 |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功能 |
(三)发挥化学实验的科学教育功能 |
(四)发挥化学实验的美育功能 |
(五)挖掘化学实验的德育功能 |
四、结语 |
(9)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方法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对可视化教学的概述 |
三、 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方法 |
(一)利用可视化教学,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
(二)利用互动式教学,推动可视化教学的开展 |
(三)借助实验探索,推动可视化教学的实践 |
(四)结合生活场景,创造可视化教学的情境 |
(五)利用可视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
四、 结语 |
四、实验一 化学变化的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SE理念的初中化学曲线表征复习课[J]. 陈晓燕,卢天宇,王晓儿.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2(01)
- [2]找准切入点,构建“问题驱动”式课堂[J]. 苏敦祥. 中学教学参考, 2021(35)
- [3]废弃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方法及机理[D]. 吴凯. 中北大学, 2021
- [4]影响煎炸薯条吸油特性的关键因素及其机制[D]. 杨丹. 江南大学, 2021
- [5]手持技术在化学理论课堂的应用研究[J]. 王玺. 高考, 2021(27)
- [6]多彩的化学世界[J]. 胡慧卿. 初中生辅导, 2021(27)
- [7]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现潜在育人目标[J]. 王兆新,王玲玲. 试题与研究, 2021(26)
- [8]重演孟德尔杂交实验,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J]. 朱雄. 中学生物教学, 2021(25)
- [9]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方法探寻[J]. 方燕华. 考试周刊, 2021(66)
- [10]基于具身认知发展核心素养——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J]. 沈渊宁,储建杰.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