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供给解决总需求不足

优化供给解决总需求不足

一、优化供给解决总需求不足(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峰[1](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伊馨[2](2020)在《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发展却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转变后的新要求,因此,需要对新时代我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为研究对象,在对供给学派进行批判性反思后,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供给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就影响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论文运用Malmaquist-DEA法测算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用Michaeli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用考虑技术效率约束的DEA法对中国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技术效率推动为主,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后工业化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同时,论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根据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制造业有效供给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提升,制造业的惠民福利指标对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贡献度最大且呈上升趋势,供给效率与技术驱动的贡献趋于一致。随后论文以红领集团为案例,讨论新时代实现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微观路径。论文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在宏观管理上可以适当汲取供给学派供给侧的管理主张,强化市场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决定性地位;在产业层面要降低制造业的税负,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实现供给效率提升与供需匹配,技术创新要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产业政策以功能型产业政策为主,政策目标要多关注对产业发展负外部性的纠正。在厂商层面要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对有效供给的影响,从供应链构建、需求识别、培育技术创新自觉性等方面实现有效供给。

陈景华[3](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韩玉姝[4](2019)在《金融约束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启动经济的最快引擎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投资对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起到了主导作用。然而,伴随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以过度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下降为主要表现的投资效率持续走低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诱因。以高投资换取高增长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从注重投资规模向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转变,改善投资效率,培育和强化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有效增强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找准投资效率低下的成因。近年来,产能过剩行业曾一度出现盈利能力不断恶化与高杠杆率并存、不良贷款率及其增幅居高不下的现象,企业过度投资和过度负债行为紧密相关的直接动因是相对低廉的外部融资成本,理论界普遍将其归咎于政府干预的不合理。过度或不合理的政府干预会扭曲资金价格,造成资本配置缺乏效率,使得金融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进而大大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发生的概率。因此,金融体制或金融政策成为研究和改善投资效率问题的关键突破口。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三位经济学家遵循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在充分认识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政策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的过渡性的政策选择理论——金融约束论。该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度控制存贷款利率、限制银行业竞争等约束性的金融政策为商业银行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从而激励商业银行吸收储蓄并扩大贷款规模,增加民间资本,最终实现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政府对私人部门租金的“创造”而非“攫取”是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的最本质区别,前者对帮助生产部门积累资本,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任何非市场化的政策干预都是“双刃剑”,金融约束也不例外。由于存贷款利率低于实际均衡利率水平且利差相对稳定,商业银行为追逐利润进而有动力扩大贷款规模,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长期获得低成本贷款进行过度投资,投资率偏高却又缺乏足够的消费需求作为支撑将导致资本过度积累和总需求结构失衡。另一方面,稳定的存贷利差抑制了商业银行信贷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差异化风险定价能力薄弱,因而更倾向于使用资产抵押等技术含量较低、投入成本更少的消极信贷技术,信贷资源更多地向信息成本较低的传统行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倾斜,而高新技术行业和中小民营企业则面临融资难、投资相对不足的困境。基于以上背景和作用机制,本文认为,金融约束政策下政府通过“租金激励”机制扭曲资源配置是加剧企业部门过度投资和资本错配并最终造成投资效率损失的一项长期性、根本性制度因素。本文以中国工业部门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古典投资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在深入理解金融约束的理论内涵和政策合理性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和论证了当前中国金融政策的主要特征是金融约束而非金融抑制,以此为前提,进一步分析金融约束政策造成企业部门过度投资和资本错配的作用机制,并从投资的产出效率(总量效率)、行业资本的配置效率(结构效率)和微观企业投资行为三个衡量投资效率的研究视角切入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中国金融约束政策效率评价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于:(1)明确中国现阶段金融约束的政策特征,以中国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发展了金融约束理论;(2)提出并验证金融约束对投资效率的消极影响,丰富了投资理论的内涵,也为我国当前两类棘手的结构性难题——产能过剩和资本错配找到了金融制度层面的成因;(3)从投资效率的视角判断金融约束政策的有效性,为理解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提供了中微观理论依据和新的经验证据,也为探讨金融约束的退出路径和以利率市场化为总抓手合理引导金融资源通过支持高质量投资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打开了空间。本文写作共分为八个部分,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梳理全文的逻辑框架,同时指出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和贡献。第二部分为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一方面,从金融发展理论的经典文献入手,结合发展中国家金融政策选择的相关研究,对金融抑制、金融约束和金融自由化等政策如何影响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另一方面,整理关于投资效率的各类研究视角,总结、归纳投资效率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投资效率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在借鉴和综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金融约束的理论内涵与政策合理性分析。从理论背景、经济租金的本质、信贷市场均衡以及政策的福利效应等方面入手依次展开分析,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多角度论证了金融约束是中国现阶段金融政策的主要特征。此外,在政策的局限性分析中重点讨论金融约束政策可能对私人部门投资带来的负面效果,为后文金融约束政策降低投资效率的论证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中国金融约束指数构建及政策效率初步判定。以1998-2016年为样本区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金融约束指数,并进行带结构突变的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约束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即依次表现为“斯蒂格利茨效应”和“麦金农效应”。针对这一现象,重点结合金融约束政策的局限性和经济增长理论中投资效率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给出现阶段金融约束政策主要通过降低生产部门投资效率抑制经济增长的初步判定。第五部分是金融约束政策影响投资总量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借助简化的理论模型和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梳理出金融约束政策下利率管制和储蓄动员相互促进、叠加,最终造成资本过度积累和总需求结构失衡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方面,以产能利用率作为过度投资程度的代理变量,选取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金融约束政策、外部融资依赖度以及二者的交互项与产能利用率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约束政策能够显着加剧产能过剩,且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地区,金融约束政策加剧产能过剩的效果越强。第六部分是金融约束政策影响投资结构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从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和信贷技术选择两方面分析了金融约束政策下贷款利率控制和“租金激励”造成商业银行信贷歧视进而降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部分,选择工业部门行业数据构建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全样本的回归结果验证了金融约束政策对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而分时间段的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约束政策在早期对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有改善作用,消极影响则重点体现在2008年以后,这可能与不同行业和企业在各经济发展阶段的优势对比情况有关。第七部分是基于微观企业投资效率视角对金融约束政策作用机制的补充论证。以企业层面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为研究对象,归纳金融约束政策下租金激励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三类作用机制:融资约束机制、代理机制和资本成本机制,并借助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约束政策能够刺激企业投资需求且对不同所有权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存在差异化影响,间接反映了金融约束对投资的总量效率和结构效率的作用效果,从微观视角形成了对第五和第六两部分研究结论的加强和补充。第八部分在回顾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给出基于投资效率视角的中国金融约束政策效率评价,并有针对性地从未来金融约束政策动态调整路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以及新常态下投资需求管理与金融供给侧改革协调配合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最后,结合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启示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和探讨的问题。

拓志超[5](2019)在《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之学术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经济体量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者,本文认为,在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有必要静下心来总结反思这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炼,使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并确立其在人类经济学领域的应有地位,改变一直以来言经济学必谈古希腊的思维惯性,提升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而学术史研究思路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就是这些宝贵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并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就很少甚至不再提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相关的研究文献也骤然减少,造成了一种假象,即这一理论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一样,功成身退,不再适合于继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在当下已经过时。但人们通常观察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很多做法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极其相似,比如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五年规划(计划)、十年发展战略等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先行,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比例协调等目标。鉴于此,本文致力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当下是否过时,它与宏观调控是什么关系。众所周知,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即按比例规律中国化的成果,同时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中也可以找到丰富的经济平衡思想,其具体做法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沿着这条线索,本文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发掘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在梳理古今中外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给出有说服力的论证。首先,本文全面系统的梳理了我国20世纪40年代至今有关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主要研究文献,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深化时期和转型创新时期四个阶段,分别总结归纳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内涵、特点,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70多年经济建设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当经济发展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时,则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反之,当经济比例失调、不平衡时,经济发展就会受阻。毛泽东、陈云、李富春、薄一波、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的财经领导专家以及王学文、薛暮桥、杨坚白、马寅初、孙冶方、董辅礽、李成瑞、刘国光、尹世杰、黄达、陈共、刘鸿儒、宋则行、戴园晨等经济学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教训,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运行中呈现的客观规律的总结提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的财经领导专家陈云、王学文、薛暮桥等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孕育了对这一规律的最初认识和理解,为解决当时经济困难、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初期,我国政界、学界开始自觉运用这一规律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正方两方面证实了这一事实,即遵循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经济就会发展,反之,经济就会受阻甚至倒退。在实践和理论的互动中,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这个理论说明,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要遵循按比例规律,这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是经济向前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国家更是从国家规划、宪法层面,贯穿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思想。从实现路径上,明确将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从内容上,由最初的强调经济总量平衡到结构平衡,由“三平衡”发展到“四平衡”,不断深化和扩展其内容,更加强调总量基础上的结构平衡、动态协调。“十五”时期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收入分配的平衡、国民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创新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可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动态的,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循的关键环节,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规律。接下来,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宏观调控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分别作比较,逐一解答本文提出的两个问题。平衡/均衡问题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尤其是经济学家非常热衷、并渴望给出最优答案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已经是贯穿古今中外经济思想的一条主线。平衡/均衡问题本质上,就是遵循按比例规律,撇去表面现象,一切平衡/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利益关系的平衡/均衡。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本文比较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均衡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这些理论都是宏观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理论,均以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均衡为目标,目标是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在方式上或倡导国家调节,或主张利用市场价值规律,或将两种方式结合。其次,它们又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在理论内涵上是一致的,有着承继关系,但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市场(价值规律)调节方式存在缺陷的背景下,倡导未来社会是以国家计划作为基本的实现方式,以消除市场价值规律调节方式的不足,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宏观调控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将两种调节方式相结合的按比例规律的实现方式,因此,它们之间是继承中进一步发展的关系;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西方经济均衡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它们有些地方相似。西方宏观经济均衡理论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基本没考虑经济结构平衡,目标是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熨平经济波动,却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失衡问题。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回避了经济平衡背后的深层原因,即利益关系的平衡,而仅仅停留在经济现象表面的平衡,这是由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此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虽然该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较严谨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技术层面提出很多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方法,值得学习借鉴,但却不能也没有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和宏观调控的理论指导。由此,本文认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运用中国特色术语描述现代经济供求平衡的命题,不是源于苏联,也不是源于西方经济学,它是我党、国家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理论创造。就承继关系来说,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核心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实现方式是有计划按比例。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理论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生产按比例规律的具体体现,在实现方式上都坚持将国家调节与市场(价值规律)调节相结合。理论本质的一致性体现在理论内容上,都包含了以经济权威的中央政府为实施主体,以宏观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国家计划与市场价值规律两种调节方式相结合,目标均以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注重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平衡,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平衡,平衡社会经济中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利益主体的关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以人文本。因此,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在学理层面上是一致的,都是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中国化的表现和重要成果。宏观调控理论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新时期、新的经济条件下的转型创新,二者在按比例规律实现方式上存在差别,即国家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上存在差别;二者在内容上存在差别,宏观调控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内涵更加丰富,除了原有的经济总量结构平衡、再生产四个环节及两大部类保持恰当比例、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综合平衡等经济领域的综合平衡,进一步关注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国防、国家安全、风险防控等其他社会系统的平衡关系。综上分析,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当下没有过时,是以宏观调控的形式呈现,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继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本文进一步从历史逻辑层面即经济管理政策的演变梳理得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制定是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指导原则和目标,其中物资平衡是基础,财政信贷平衡是关键,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核心是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即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其中,财政、信贷平衡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和突破口,相应的,运用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日渐成为经济政策制定及学术研究的重心,这些转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以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为核心内容实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理念很自然的成为宏观调控理论的主要内容,实践中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理论上的转变。可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并未过时,宏观调控理论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新时代的转型创新。本文对第二个问题的解答,是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作比较。在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后,本文提炼出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包括价格稳定、物资总量平衡、币值稳定、经济结构按比例、财政平衡、财富分配关系平衡以及实现平衡的方式等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单旗的子母相权论、范蠡的平粜思想、李悝的平籴思想、《管子》的轻重论、桑弘羊的平准制度、耿寿昌的常平仓制度、王莽的市平思想、刘宴的商业情报网、王安石的青苗法、苏轼倡导谷物自由流转、卢世荣的平准周急库、丘濬的价格报告制度等思想,涉及到稳定物价和币值,同时平衡重要物资的供求;重农抑末思想则体现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形态下小农式的经济结构按比例发展;量入为出为成为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遵循的财政原则,体现了朴实的财政平衡思想;晏婴的“权有无,均贫富”、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及《管子》中主张的“贫富有度”思想,以及将这些思想付诸于土地政策的实践,如董仲舒提出的限田思想,均体现了财富分配关系的平衡;在实现经济平衡的方式上有《管子》的“通轻重之权”的国家调节思想,也有司马迁的“善者因之”的自由放任。这些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的出现,证实了按比例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经济规律。同时,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国家,国家能否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要取决于经济、财政是否平衡、稳定,围绕这一主题,历代思想家从表面和深层展开了思考,促成了丰富的经济平衡思想的形成。虽然这些思想产生于自然经济为主导、商品经济尚未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但其中的国家调节方式为主导、运用市场调节实现按比例规律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对当代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宏观调控依然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除了在思想内容上的相似,在一些具体做法上,本文通过将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做法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的思想主张作比较,也发现了很多的相似之处。由此可知,虽未发现直接的文字表述,但从具体做法中可以得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中找到最初的表述,本文认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吸收、发扬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思想。本文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系统研究,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第一,中央政府的经济权威是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第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更加强调“综合”平衡;第三,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不断深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第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要重视战略、战役、战术层面的衔接;最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事实证明,这一理论是发展经济的制胜法宝,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在理论上,重新认识定位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地位、时代价值。首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既不同于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又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平衡理论不完全相同,它是我党、国家经济管理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创造。其次,揭开了过时论的假象,得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当下没有过时,而是以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转型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作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完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内容之一。最后,发掘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的吸收和发扬。(2)在研究思路上,本文主要运用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即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大量搜集、查阅本文相关的文献,系统梳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相关的研究文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比较了西方经济均衡理论、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解答了提出的两个问题,这一过程即所谓的学术史的研究。本研究再一次证实,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构建中国经济理论、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增强经济学理论自信的有效途径。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所获取文献的权威性、全面性、相关性将直接影响本文论证的质量。笔者在写作过程中,除了使用中国知网、图书馆等平台获取相关资料外,一直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并提供相应资料,这些资料对本文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作者的理论认知水平及文献积淀方面的局限性,在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上仍需后期继续潜心研究,加以完善。

古守卫[6](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变量,深刻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如果供需失衡,势必会造成经济下行,也会对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不能及时纠正供需的不合理偏离,甚至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危机和破坏。因此,促进和保持供需的总量与结构相匹配,避免不合理的供需失衡是经济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伴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供需结构从短缺转变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有效需求无法满足并存。中央针对当前供需结构性失衡适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将不得不直面来自形成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挑战和阻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前一阶段的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可能会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陷入路径锁定之中,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甚至导致部分结构性矛盾“死灰复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协调好改革中的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本文以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为基础,系统回顾国内外包括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西方供给学派关于供给与需求的相关理论,研读既有的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献后,借鉴马克思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逻辑思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宏观表现(供需结构性失衡和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积累)——运行体制(利益不均衡造成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障碍)——本质根源(利益关系与利益不均衡)——利益协调。循着这个思路,文章的结构大致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和梳理相关理论以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宏观层面阐述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认为宏观层面的供需结构性失衡和长期需求刺激积累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说明当前供需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向供给侧,因此,必须坚持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的实施成果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其后,在第四章中本文重点从多重利益关系角度论述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约,认为政府与社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个层次的利益不协调造成了既有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深化改革的障碍。具体而言,政府与社会的利益不协调体现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难以厘清导致供给质量、效率不高和供需结构转型中稳增长与去杠杆的两难选择两个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协调体现在由于二者利益不耦合导致地方政府为追求利益进行供给管理,导致供给刚性和过度扩张,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的供给管理成为深化改革的障碍;国企和民企的利益不协调体现在由于二者主体地位不同使其利益不同,进而导致国企成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领域,且固化了二者供给的刚性。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落脚在打破形成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利益关系和生产关系上。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三个层次利益不协调,第五部分提出协调利益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并尝试从更微观的视角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以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略尽绵力。具体而言,在政府与社会层面,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税让利激发社会经济活力,二是强化逆周期调节以适度扩大总需求,三是结构性加杠杆与去杠杆并举以达到去杠杆的目的,四是坚持供给结构调整和供给创新齐抓;在地方政府层面,一是要做好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调整,变革财税体制和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二是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在企业层面,一是要落实竞争中性原则促进企业平等竞争,二是以利率市场化深化金融制度改革,三是健全产权制度和法制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

任红梅[7](2018)在《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给需求是分析市场上商品价格和产出机理的基本工具,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动将导致商品价格和产出变动。供给需求也是影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供给需求之间失衡,就势必造成经济增长率下降,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两者的失衡,严重的失衡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因此,如何保持供给需求总量与结构相匹配,避免严重失衡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中国经济的诸多领域存在着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政府针对这种状况果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政策。论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经济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问题,基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视角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文献,国外学术界鲜见其供给需求理论的研究,而仅有的研究也只是局限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框架内对供给需求有关问题的探讨。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研究颇为广泛,其中涉及到马克思的有效需求、有效供给理论。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近年来缺乏对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系统研究,更缺少以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视角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梳理马克思对供给需求问题论述的基础上,提炼出蕴涵在其中的供给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明晰这些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结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运用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解释这种失衡问题的实质与根源,以期为改革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文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重点体现在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分析产生供给需求失衡的制度根源。(2)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状况及其测度。中国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的实质是供给过剩、供需错配和供给需求内部结构失衡多种现象的综合。在分析中国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的演变过程和失衡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指标体系并对此进行测度。(3)基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研究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根源。社会生产目的长期偏重于以追求经济增长数量为主,由此造成社会生产比例失调,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出现了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和实体经济萎缩。初次分配中劳资分配比例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平产生内需不足。(4)基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视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指导意义,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不仅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政策措施,也能够为解决其他国家类似的经济问题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理论渊源、核心内容、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较为系统地分析。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是其市场经济运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于价值论主线的一条线索,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核心内容包括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供给需求运行决定经济波动理论以及供给需求失衡的有计划调控理论等。第二,本文既有对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规范分析,又有结合经济现实情况的实证研究。基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研究中国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形成的机理和供给需求结构再平衡的调控方向。构建中国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来计算中国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指数,从客观的角度考察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的动态变化和失衡程度,从而为探讨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的根源提供经验证据。第三,基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存在如何提高供给体系的质效和如何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两大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地位,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有效供给体系的建立提高供给质效,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扩大需求提高居民消费率,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提升供给效率方面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方式。改善需求方面要着力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速度,健全有效调节高收入的个税政策,开征改进型资本收入税,创新以反贫困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

公丕国[8](2018)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热议的话题。时至今日,不仅有对供给经济学的回顾综述,也有对相关理论的探讨研究,更有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既有共识,也有争论;既有成果,也有迷茫。如何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是当前需要继续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也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继续高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以理论构建和现状分析为基础,探索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和深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及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综述了国内外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理论研究的文献。以时间为顺序,国外文献综述了自重商主义时代到马克思对供给和需求的理论研究,国内文献综述了中国不同时期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实践的研究,提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构建。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特征入手,分析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界定了其内涵,探讨建立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第三,以时间为顺序,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各阶段经济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样”和“做什么”的问题。第四,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实践,分五章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每一章一个任务,首先分析现状,其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分别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实现路径。第五,基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判断,就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第一,摆脱了当前多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拘泥于供给学派相关理论的局限性,系统梳理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关理论,把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上,使研究更加深入;第二,系统梳理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旗帜鲜明地树立了推进改革的正确理论和政治方向;第三,根据供给管理理论的特征,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分阶段地研究和明确了改革的不同任务和路径选择,使研究更加系统全面;第四,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重在探究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对于高质量发展引导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的理论与实践将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梁宏中[9](2018)在《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的个人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提高产权的社会化程度,也即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程度,突破个体性的限制和束缚,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经济危机的治理方式根据治理效果不同,可划分为根本性治理和周期性治理两类。前者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所有制基础的新社会经济制度,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对产权社会化的要求。后者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局部提高产权社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解决经运行层面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暂时解决经济危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化产权形式,能弥补私人产权社会化程度不足产生的各种弊端,因而成为经济危机治理的有效工具。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保持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不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政策调控工具;二是作为所有制基础,通过生产资料全面国有化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两者的实质都是不同程度地提高产权的社会化程度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协调性。作为政策工具的国有企业能有效降低周期性危机治理的交易成本,但由于其也存在一些低效性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领域、方式、时限,提升作用效果。作为新社会所有制基础的国有企业,旨在构建系统性制度安排彻底消除经济危机。苏联“国家大工厂”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代表性现实探索。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既作为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也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发挥经济危机治理作用。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危机治理的绩效,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从长期趋势而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能彻底消除,生产社会化的深度发展与产权社会化程度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所以经济危机依然存在。当然从短期来看,信息化发展有助于资本主义国家强化经济调控,局部暂时缓和这种矛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全面国有化构建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主客观条件仍未成熟;但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国有企业将能更好发挥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治理的政策工具功能。

刘嘉骁[10](2018)在《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压力严峻,从而抑制了生产潜能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有效供给不足而导致大量需求外流,长期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收效甚微及副作用。面对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严峻的形势以及一系列新问题,中国该如何走出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应运而生。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在学术界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的浪潮,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但对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主要以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研究方法,通过对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分析了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阐述了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以及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梳理与研究。第一部分基于本国国情,阐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要求,具体从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展开论述,其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常态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面临的问题,需求侧收效甚微及其副作用日渐显现,以及供给侧隐患重重四个视角出发,阐明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依据。第二部分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路线图。第三部分,阐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中需要避免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和偏颇,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践中所要坚持的原则及实践具体措施。第四部分,分别从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对文章进行的全面总结,说明了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等。

二、优化供给解决总需求不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供给解决总需求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概念说明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本要素估计
        1.5.2 替代弹性估计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生产要素理论
        2.1.4 一般均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4.3.1 推动力系数
        4.3.2 影响力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7.1.2 SAM编制
    7.2 CGE系统搭建
        7.2.1 生产模块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7.2.3 价格模块
        7.2.4 国际贸易模块
        7.2.5 均衡闭合模块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7.3.2 模拟说明
        7.3.3 经济形势模拟
        7.3.4 产业政策模拟
        7.3.5 复合模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存在的不足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附录L
附录M
附录O
参考文献

(2)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供给学派理论及实践在新时代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三、对供给学派理论及政策主张的评价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
        一、“里根计划”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二、“撒切尔实验”政策实践及评价
        三、日本“规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第三节 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
        一、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理论的中国化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出发点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不相容
        三、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市场机制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侧单边管理理论与有效供给研究的冲突
    第四节 供给学派政策实践对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的启示
        一、供给学派政策实践证明供给管理的重要性
        二、供给管理既是长期政策也是短期政策
        三、供给管理要重视化解结构性矛盾
第三章 供给思想溯源与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近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前古典经济学时代的供给思想
        二、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思想
        三、萨伊的供给理论
        四、古典经济学供给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四、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二、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理论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供给理论的价值
    第四节 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二、均衡理论
        三、需求理论
        四、技术创新理论
        五、产业结构理论
第四章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及内在机理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
        一、供给、均衡点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二、有效供给与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
        三、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
        四、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内涵
    第二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
        一、经济效益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二、供给效率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三、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引致作用
        四、技术创新是有效供给的内在驱动
        五、产业结构升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六、生产外部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
        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社会需要从增长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
        三、从经济增长速度要求转向发展质量要求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
    第二节 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一、有良好的运营质量作为有效供给的发展基础
        二、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有效
        三、满足新时代需求升级要求
        四、技术创新能成为有效供给的动力
        五、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更匹配
        六、有效供给的成效具有正外部性
    第三节 现阶段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差距
        一、传统要素成本增加难以逆转,制造业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
        二、供给侧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三、制成品供给错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四、关键领域的技术薄弱,制约驱动力的技术升级
        五、产业结构升级,遭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
        六、制造业环境约束仍较明显,与新时代发展目标背离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制造业供给规模与效益
        一、制造业供给总量大,但规模下滑
        二、制成品产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
        三、制造行业杠杆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四、供给效益好转,出现行业分化
        五、制造业技术投入与产出增加
    第二节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一、测度原理
        二、变量选取
        三、测算结果
        四、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产业结构测算指标设计
        二、数据说明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分解分析
        四、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增加
    第四节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发展现状
        一、产能利用率是需求在供给端的映射
        二、测算方法选择
        三、数据说明
        四、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五、“去产能”治理后产能过剩行业供给规模下降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
    第一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时代要求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指标要符合新时代特征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一、指标选择
        二、评价体系框架
        三、评价方法
        四、数据来源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指标权重
        二、制造业有效供给总体评价
        三、制造业行业层面有效供给评价
        四、制造业分行业子维度有效供给评价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实现有效供给的个案研究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新时代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有效供给的困境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供给效率低
        二、技术创新转换未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链升级遭遇要素优势不匹配瓶颈
        四、规模化大生产模式难以应对数字经济下的需求升级
    第二节 案例研究对象的描述
        一、案例研究设计思路
        二、案例分析对象的描述
        三、案例设计要素
    第三节 红领集团实现有效供给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数据要素提高供给配置效率
        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流程智能变革
        三、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武藏曲线”的智能升级
        四、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升级需要
    第四节 案例启示
        一、利用数字要素修正供给配置扭曲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应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升级方向要与比较优势匹配
        四、重视需求升级对生产模式的新要求
第九章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思路
        一、重视供给管理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长期作用和短期影响
        二、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需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三、强化市场在有效供给实现中的决定性地位
        四、政府调控以纠正“市场失灵”为主要目标
    第二节 推进产业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降低制造企业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制造业供给侧效率
        三、加大数字要素的培育力度,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四、加大关键领域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
        五、重视传统产业地位,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六、引导产业政策转型,政策目标转向减少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
    第三节 推进厂商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供应链虚拟系统,提升供给效率
        二、引导厂商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实现供给驱动转换
        三、培育企业内生增长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四、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四、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金融约束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框架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金融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
        2.1.2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2.1.3 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约束政策的研究
    2.2 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2.1 投资效率的含义及研究视角
        2.2.2 中国的投资效率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2.2.3 宏观经济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金融约束理论、政策内涵与中国实践
    3.1 金融约束论的理论内涵
        3.1.1 金融约束理论的背景
        3.1.2 经济租金的概念、分类与性质
        3.1.3 金融约束核心内容概述
    3.2 金融约束政策下信贷市场均衡及福利分析
        3.2.1 金融约束下的租金创造:一个简化的分析框架
        3.2.2 金融部门租金创造的经济效应
        3.2.3 企业部门租金创造的经济效应
        3.2.4 福利效应与政策合理性分析
        3.2.5 金融约束政策局限性与政府治理
        3.2.6 金融约束政策动态调整的必要性
    3.3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的实施情况
        3.3.1 中国金融政策的学术争鸣
        3.3.2 中国金融约束的政策实践
        3.3.3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金融约束
        3.3.4 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金融约束、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金融约束指数构建及政策效率初步判定
    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金融约束指数构建
        4.1.1 指数构建的改进思路
        4.1.2 主成分变量及其含义
        4.1.3 指数构建原理及步骤
        4.1.4 主成分分析结果
        4.1.5 指数的有效性分析
    4.2 金融约束、经济增长与宏观投资效率
        4.2.1 金融约束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
        4.2.2 “斯蒂格利茨效应”与“麦金农效应”
        4.2.3 基于宏观投资效率的金融约束政策评价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与投资的总量效率
    5.1 金融约束下过度投资成因分析:基于经济结构失衡的视角
        5.1.1 基于新古典理论的投资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5.1.2 金融约束下的资本过度积累与总需求结构失衡
        5.1.3 金融约束下的储蓄动员:对低利率与高储蓄并存的解释
    5.2 实证检验:金融约束、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
        5.2.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5.2.2 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3 计量结果与分析
        5.2.4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与投资的结构效率
    6.1 金融约束政策、信贷歧视与资本错配
        6.1.1 工业部门资本配置现状及信贷歧视相关研究
        6.1.2 金融约束政策下信贷歧视的成因分析
        6.1.3 信贷歧视、资本错配与投资效率损失
    6.2 实证检验:金融约束政策与行业资本配置效率
        6.2.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6.2.2 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6.2.3 计量结果与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
    6.3 本章小结
7 金融约束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微观视角的补充论证
    7.1 微观视角下租金激励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再解释
        7.1.1 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述评
        7.1.2 融资约束、代理问题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7.1.3 租金激励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机制
    7.2 实证检验:以工业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为例
        7.2.1 实证研究假设
        7.2.2 研究思路、模型及变量说明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4 计量结果与分析
        7.2.5 稳健性检验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本文研究结论
        8.1.1 中国当前金融发展阶段主要政策特征的界定
        8.1.2 基于投资效率的中国金融约束政策效率评价
        8.1.3 经济租金本质与金融约束政策局限性的再探讨
    8.2 相关政策建议
        8.2.1 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约束退出路径
        8.2.2 关于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重点的思考
        8.2.3 新常态下投资需求管理与金融供给侧改革协调配合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之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平衡”与“均衡”
        1.2.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2.3 学术史研究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平衡/均衡的研究
        1.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的研究
        1.3.3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的研究
        1.3.4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学术史
    2.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萌芽
        2.1.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萌芽
        2.1.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雏形的成型
    2.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
        2.2.1 政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形成的贡献
        2.2.2 学界研究推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
    2.3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深化
        2.3.1 经济管理实践中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认识的深化
        2.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第二次研究高潮
        2.3.3 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题的文献大量涌现
        2.3.4 其他研究发展深化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2.4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转型创新
        2.4.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有用武之地
        2.4.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转型创新
    2.5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2.5.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2.5.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我国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创造
    3.1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
        3.1.1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总述
        3.1.2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内容
        3.1.3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特点
    3.2 西方经济学均衡理论
        3.2.1 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内容
        3.2.2 西方经济均衡理论的特征
    3.3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我国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创造
        3.3.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不完全相同
        3.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存在根本区别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没有过时
    4.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理论关系的学理分析
        4.1.1 宏观调控概述
        4.1.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宏观调控都是按比例规律的体现
    4.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宏观调控关系的历史逻辑分析
        4.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平衡理论指导下成功经验催生理论的萌芽
        4.2.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推动理论的形成
        4.2.3 经济调整改革推动理论的深化
        4.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理论转型创新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吸收发扬中国古代优秀思想
    5.1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
        5.1.1 价格思想中的平衡
        5.1.2 “重本抑末”的小农式经济结构平衡思想
        5.1.3 货币币值稳定思想
        5.1.4 财政收支平衡思想
        5.1.5 财富分配平衡思想
        5.1.6 实现经济平衡的方式
    5.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吸收中国古代优秀思想
        5.2.1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的内容
        5.2.2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的特点
        5.2.3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的关系探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时代价值
    6.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中国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创造
    6.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未来启示
        6.2.1 中央政府的经济权威是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
        6.2.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更加强调“综合”平衡
        6.2.3 在综合平衡中不断深化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
        6.2.4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要重视战略、战役、战术层面的衔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核心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2.3 马克思供需理论
        2.3.1 供给、需求的辩证关系
        2.3.2 供需平衡的实现
    2.4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2.5 供给学派的供需理论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动因、现实必要性与实施现状分析
    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动因
        3.1.1 打破阻碍供需调整的利益关系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支撑
        3.1.2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换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3.1.3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力点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必要性
        3.2.1 供给侧传统生产要素条件发生变化
        3.2.2 创新驱动不足,经济发展动力有待接续
        3.2.3 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中高端供给不足
        3.2.4 需求存在刚性约束,务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需求
        3.2.5 长期需求管理积累了较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3.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现状分析
        3.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布局
        3.3.2 “三去一降一补”已取得的成绩
        3.3.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逐渐形成
    3.4 小结
4.多重利益关系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
    4.1 政府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分析
        4.1.1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难以厘清致使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
        4.1.2 供需结构转型中稳增长与去杠杆的两难选择
    4.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分析
        4.2.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不耦合
        4.2.2 地方政府追求利益的供给管理引致供给刚性和过度扩张
        4.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涉及到对地方政府利益进行调整
    4.3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利益关系的分析
        4.3.1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使其利益不同
        4.3.2 企业主体地位和利益不同使国企成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领域
        4.3.3 企业主体地位和利益不同固化供给刚性
    4.4 小结
5.利益协调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5.1 政府与社会整体层面
        5.1.1 转变政府职能,减税让利激发社会经济活力
        5.1.2 强化逆周期调节、适度扩大总需求,以稳增长助力结构性改革
        5.1.3 为去杠杆应结构性加杠杆与去杠杆并举
        5.1.4 坚持供给结构调整与供给创新齐抓
    5.2 地方政府层面
        5.2.1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官员利益调整
        5.2.2 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促供给侧转型升级
    5.3 企业层面
        5.3.1 落实竞争中性原则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5.3.2 以利率市场化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5.3.3 以健全产权制度和法制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变革供给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2.1.1 国外研究文献
        2.1.2 国内研究文献
        2.1.3 文献述评
    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述评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
        2.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2.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
        2.2.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
    3.1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溯源
        3.1.1 古典经济学派劳动价值论和过剩理论
        3.1.2 法国重农学派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3.1.3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2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基本理论
        3.2.1 供给、需求的相关概念
        3.2.2 供给需求的分析层次
        3.2.3 供给需求的研究视角
        3.2.4 供给和需求之间辩证关系
        3.2.5 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
    3.3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理论—社会再生产
        3.3.1 供给需求平衡的界定
        3.3.2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的条件
    3.4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失衡理论—生产过剩
        3.4.1 生产过剩的逻辑
        3.4.2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失衡的根源
    3.5 供给需求失衡调控理论—有计划调控思想
        3.5.1 有计划调控思想
        3.5.2 调控的基础
    3.6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比较
        3.6.1 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
        3.6.2 两大理论体系供给需求理论的比较
    3.7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当代价值
        3.7.1 历史贡献
        3.7.2 当代价值
第四章 中国供给需求失衡测算及其影响
    4.1 中国供给需求状况的历史演进
        4.1.1 供给需求有计划控制(1949—1978)
        4.1.2 供给不足与需求过剩(1979—1998)
        4.1.3 过剩经济初期阶段(1999—2008)
        4.1.4 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结构性失衡(2009—今)
    4.2 中国供给需求失衡状况分析
        4.2.1 供给需求失衡总量分析
        4.2.2 供给需求失衡结构分析
    4.3 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指数测度
        4.3.1 供给需求结构失衡指标体系构建
        4.3.2 失衡指数的测算
        4.3.3 供给需求结构失衡度
        4.3.4 失衡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4.4 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不良影响
        4.4.1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4.4.2 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
        4.4.3 对福利分配的影响
        4.4.4 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中国供需失衡及调控方向
    5.1 运用马克思研究供给需求的思想方法
        5.1.1 辩证唯物主义
        5.1.2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
        5.1.3 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
    5.2 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根源
        5.2.1 中国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的必然性
        5.2.2 基于马克思理论的生产过剩逻辑
        5.2.3 基于马克思理论的内需不足分析
    5.3 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调控面临的两大难题
        5.3.1 如何提高供给体系的质效
        5.3.2 如何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
    5.4 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调控方向
        5.4.1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
        5.4.2 经济增长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5.4.3 调控重点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5.4.4 辩证对待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第六章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及提出
        6.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6.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6.2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合性
        6.2.1 生产第一位性质与供给侧改革契合
        6.2.2 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衡和结构性改革契合
        6.2.3 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与宏观调控契合
    6.3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
    6.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选择
        6.4.1 重视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指导意义
        6.4.2 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6.4.3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4.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6.4.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忽视需求侧
        6.4.6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重商主义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2 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3 新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4 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需求管理研究
        2.1.5 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供给管理研究
        2.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计划经济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2.2.2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2.2.3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的供给需求研究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2.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
第3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3.1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3.1.1 需求管理的主要特征
        3.1.2 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3.1.3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3.2.1 经济高质量增长需要优化供给体系
        3.2.2 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转换发展动力
        3.2.3 经济高效率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3.1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3.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3.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3.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
第4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4.1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演进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
        4.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宏观调控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
        4.1.4 后危机时代的宏观调控
        4.1.5 新时代的宏观调控
    4.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4.2.1 总体实施情况
        4.2.2 具体任务的实施情况
第5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5.1 供求均衡制约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需求侧“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5.1.2 需求侧管理引发结构性问题
        5.1.3 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作用失衡
        5.1.4 着力在供给侧发力促进经济增长
    5.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选择(2016-2020 年)
    5.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选择(2021-2035 年)
        5.3.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
        5.3.2 推动供给侧要素改革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必由之路
第6章 去产能路径分析
    6.1 钢铁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6.1.1 需求分析
        6.1.2 供给分析
        6.1.3 供求均衡分析
    6.2 煤炭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6.2.1 需求分析
        6.2.2 供给分析
        6.2.3 供求均衡分析
    6.3 主要行业总体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6.4 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6.5 去产能的实现路径
        6.5.1 发挥市场、金融手段作用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6.5.2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6.5.3 综合发挥政府、市场作用,稳妥推进去产能
第7章 去库存路径分析
    7.1 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分析
        7.1.1 需求分析
        7.1.2 供给分析
        7.1.3 供求均衡分析
    7.2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实证分析
        7.2.1 模型构建
        7.2.2 实证分析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
        7.3.1 房地产库存现状
        7.3.2 房地产去库存
    7.4 房地产去库存的实现路径
        7.4.1 发挥政府作用积极去库存
        7.4.2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合理调库存
        7.4.3 借鉴国际经验稳妥控库存
第8章 去杠杆路径分析
    8.1 中国宏观经济杠杆现状分析
        8.1.1 宏观经济总杠杆
        8.1.2 企业部门杠杆
        8.1.3 政府部门杠杆
        8.1.4 居民部门杠杆
        8.1.5 金融部门杠杆
    8.2 高杠杆风险的形成原因
        8.2.1 企业部门
        8.2.2 政府部门
        8.2.3 居民部门
        8.2.4 金融部门
    8.3 去杠杆的实现路径
        8.3.1 企业部门
        8.3.2 政府部门
        8.3.3 居民部门
        8.3.4 金融部门
第9章 降成本路径分析
    9.1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分析
        9.1.1 我国宏观税负的测算与比较分析
        9.1.2 我国宏观税负与企业负担分析
    9.2 企业成本现状分析
        9.2.1 企业成本负担总体情况
        9.2.2 制度性交易成本
        9.2.3 融资成本
        9.2.4 生产成本
    9.3 降成本的实现路径
        9.3.1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9.3.2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9.3.3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第10章 补短板路径分析
    10.1 主要领域“短板”的现状
        10.1.1 民生领域
        10.1.2 城乡基础设施领域
        10.1.3 “三农”领域
    10.2 短板领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0.2.1 民生领域短板成因
        10.2.2 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成因
        10.2.3 “三农”领域短板成因
    10.3 补短板的实现路径
        10.3.1 民生领域补短板
        10.3.2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10.3.3 “三农”领域补短板
第11章 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11.1 坚持加强党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导
        11.1.1 打牢理论根基
        11.1.2 确保正确方向
        11.1.3 坚持深化改革
    11.2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高质量供给产业体系
        11.2.1 实施人口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提升劳动力供给水平
        11.2.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土地供给水平
        11.2.3 健全金融体系,提升资本供给水平
        11.2.4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高端供给水平
    11.3 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
        11.3.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11.3.2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11.4 建立和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评价体系
        11.4.1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11.4.2 完善各类指标与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技术路线和文章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原因
    2.2 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方式和效果
    2.3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的质疑和批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历史必然性
    3.1 经济危机的根本性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2 经济危机的具体性原因:经济运行性因素
    3.3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历史必然性
第4章 国有企业政策工具功能与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
    4.1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作用的理论概述
    4.2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作用的历史考察
    4.3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的福利效果分析
    4.4 国有企业的调控工具功能与其他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工具的比较研究
    4.5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的效果、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基础功能与经济危机的根本性治理
    5.1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本性治理作用的理论概述
    5.2 基于苏联“国家大工厂”模式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治功能现实探索
    5.3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治功能的现实探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的未来趋向:基于大数据时代趋势的探讨
    6.1 大数据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向
    6.2 大数据时代趋势下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功能
第7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
    0.2 选题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创新点
1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背景条件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背景
        1.1.1 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
        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求
        1.2.1 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
        1.2.2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面临的问题的必然要求
        1.2.3 需求侧收效甚微及其副作用日渐显现
        1.2.4 供给侧隐患重重
2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主要任务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2.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2.3.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3.2 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2.3.3 处理好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2.3.4 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路线图
        2.4.1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2.4.2 降成本
        2.4.3 补短板
3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避免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和偏颇
        3.1.1 要避免的误区
        3.1.2 要避免的偏颇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双侧”协调的原则
        3.2.1 供给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3.2.2 需求侧: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3.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
        3.3.1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3.2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3.3 推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3.3.4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4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重大意义
    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贡献
        4.1.1 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4.1.2 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4.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
        4.2.1 有力推进了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2.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4.2.3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优化供给解决总需求不足(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D]. 伊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3]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金融约束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证据[D]. 韩玉姝.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之学术史研究[D]. 拓志超.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古守卫.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任红梅. 西北大学, 2018(02)
  • [8]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D]. 公丕国. 辽宁大学, 2018(05)
  • [9]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D]. 梁宏中. 暨南大学, 2018(03)
  • [10]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研究[D]. 刘嘉骁. 辽宁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优化供给解决总需求不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